纺织科学研究十篇

时间:2023-12-04 17:58:28

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篇1

关键词:纺织;研究生教育;数据库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的推行,我国高校也在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信息化之路。研究生教育网络系统作为研究生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信息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1]。近年来,研究生招生数量陡然增加,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已开始由普及型教育向专业型教育转变[2,3]。建立专门的面向研究生教育的网络平台势在必行。从当前高校多数情况来看,研究生院门户网站主要涵盖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但对学校各专业学科建设、优秀导师团队介绍、重大科研成果、研究生教育成果宣传等内容涉及较少。各学院也只是将研究生教育作为各自门户网站的一部分,内容并不十分丰富[4]。专门面向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在纺织学科里,相关的网络系统平台还十分缺乏。本文依据自主开发的研究生教育网站,从整体网络平台构成,涵盖功能及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二、系统架构

整个系统使用了微软公司的技术,通过IIS部署,数据库采用微软公司的SQLServer。整个系统由前台展示、后台管理两大部分组成。

(一)系统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整个网络平台采用了B/S(Browser/Server)架构,在服务器上安装部署。学生,教师均可利用多种方式如PC、手机、PAD等,方便浏览访问。客户端是以浏览器为主的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服务器端包括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相应来自客户端的请求,若有访问数据库的要求则交于数据库处理,数据库返回的数据经Web服务器传回给客户端的浏览器。

(二)系统逻辑框架结构设计

根据系统网络拓扑结构,所设计的网络平台具体的逻辑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支持下,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检索、更新、加工、统计和传播等操作。数据库通过相应协议与web服务器对接,用户通过浏览器直接访问web服务器,形成交互。

三、系统功能及内容

该平台主要针对纺织学科,属于纺织专业研究生教育网站,主要为了展示纺织学科建设、优秀导师团队、研究生教育等显著成果,达到宣传纺织专业的目的。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常规类信息。主要包括纺织专业研究生教育发展历史、研究方向、导师团队介绍、课程设置、学分要求等。这类信息能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需要进行经常的更新。2、动态类信息资源。主要包括互联网上的研究生教育动态信息,特别反映相关纺织高校开展研究生教育的教学、科研、管理、学术、研究、改革等多方面的消息、时事、通讯以及各类宣传信息,此类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能引发用户的参与意识,能够使得用户能够掌握和了解国内外纺织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宏观动态及发展动向。3、教学科研类信息资源。主要包括主要课程介绍、各导师团队主要科研成果介绍,展示,推广等。针对以上内容,该网络平台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模块,主要包括平台首页、纺织学科简介、教育教学、导师团队、科研成果、安全教育、政策规定、文件下载等。其中教育教学模块又下设课程介绍、学分分布、研究方向等子模块;政策规定又分设学校政策与学院规定两个部分。主要模块功能介绍如下:1、首页,主要为动态类,管理类信息。包括相关的通知、新闻等。2、学科简介,介绍了纺织学科的发展、历史沿革、主要研究的内容。3、教育教学,包括研究生课程介绍、学分分布、主要课程教案等。4、导师团队,包括导师个人团队介绍等,方便考生选择导师。5、科研成果,介绍近几年来,各研究团队科研获奖的相关成果,帮助团队进行成果宣传等。6、安全教育,包括从国家到学校以及学院对安全相关的管理规定,便于研究生及导师查阅学习。7、政策规定包括了国家、学校、学科对研究生的各方面的规定与要求,包括入学、学习过程、毕业等方面。8、文件下载,主要包括常用文件表格的下载。平台中也定义了3种用户角色,浏览者、学生教师、管理者。根据角色不同,分配的权限不同。浏览者无需登录系统,但权限最低,只开放了学科介绍、教育教学、导师介绍、科研成果等模块,学生、教师用户需事先实名注册,通过后将可进行全部内容浏览及操作,管理者包括学生教师用户所有权限,而且还可以登陆进入后台管理系统,进行整个网站内容、信息的添加、更新、删除等工作。

四、结束语

该平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纺织学科研究生宣传、管理系统,根据“依据需求,统筹规划、分布实施、成熟可靠”的原则,从展示性、实用性和安全性三个方面实现。1、展示性:宣传展示纺织学科建设、优秀导师团队、研究生教育等显著成果,扩大研究生教育影响力。2、实用性:该平台具备研究生教育、科研等功能,任课教师可以随时上网浏览和查阅资料,辅助教学和科研工作;学生也可通过网络浏览和查阅资料,同时也方便了考生报考,选择导师,利用网上资料辅助学习;而管理人员则可通过网站方便地对教学、行政信息进行,同时也可以实现各级管理层之间的信息数据交换。3、安全性:完善系统的安全防范措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防止网站数据被窃取、篡改和丢失。

参考文献:

[1]李锋亮,付新宇.准备好了么?中国在线研究生教育——从美国《在线研究生教育》报告说起[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2):49-55.

[2]别敦荣,易梦春,李家新."十三五"时期研究生教育发展思路[J].中国高教研究,2016(1):83-90.

[3]李锋亮,袁本涛.研究生教育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匹配关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11(3):78-84.

纺织科学研究篇2

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李少苓表示,在基金会成立的4年间,得到各方的支持,特别是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领导的运筹下,得到迅速的发展,目前基金会运行规范,得到更多纺织企业的关注和支持,我们能够预见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必将不负各界期望,成就更加美好的前景。

会议听取了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张翠竹做2011年工作报告和2012年工作计划。张翠竹首先表示,在各位领导的大力推动和感召下,2011年实际募集资金人民币3435.8万元,超额完成理事会提出的预定目标。2011年共有3家单位和个人为基金会捐款。

重点:应用基础研究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强调,应用基础研究作为纺织工业发展的基石,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要重点支持和推广。李金宝同样表示,“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从目前的报名情况来看并不理想,其中只有一项是关于仿棉的,我们将继续动员院校从事基础研究。”

张翠竹在对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中指出,在科技奖励方面主要包括纺织科技进步奖励、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推广和针织内衣奖励。2011年度申报纺织科技进步奖项目共196项,按申报和评审要求对材料进行了汇总、形式审查和分类,对部分材料不全的项目通知申报单位及时进行了补充。经形式审查,符合评审要求的共188项,其中纺织项目有54项,化纤产业用项目56项,印染项目35项,机械自动化项目43项。2011年6月22日至26日,在杭州召开了2011年度纺织科技奖评审会,根据申报项目的数量和专业分布,从专家库中遴选了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行业协会的52位评审专家,组成8个专业评审小组。根据项目的创新型、技术水平、技术难度及推广应用情况、对行业技术进步的作用等要求,共评出121项获奖项目。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奖金5万元;科技进步二等奖39项,奖金1万元;科技进步三等奖72项,合计发放奖金89万元。2010年曾获得纺织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项目“棉冷轧堆染色新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获得201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围绕《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2011年首次开展“纺织之光”了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部组织相关专家严格审查后,最终确定五项重点资助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分别为:浙江理工大学的“环境催化纤维讲解染料的基础研究”;北京服装学院的“高产率对喷电纺丝技术制造纳米纤维的基础研究”;东华大学的“低成本碳纤维制备的关键科学问题”和“熔体纺丝法制备纤维素纤维的关键科学问题”、天津工业大学的“熔融纺丝法高性能全氟聚合物中空纤维膜研究”。每项资助经费20万元,资助金额100万元。

在科技成果推广方面,2011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部筛选的节能减排科技成果“新型改性淀粉浆料生产与替代PVA应用关键技术”,与山东鲁泰有限公司、东华大学签订《纺织之光重点科技成果推广方案》,联合发出“放弃PVA,应用环保浆料”的《倡议书》,在行业内推广。资助推广费用20万元。

难点:纺织人才培养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名誉会长徐坤元在会上重点提出,在教学成果奖和教师奖、学生奖的评选上,要加大教育成果的推广,更要针对纺织人才加大培养和奖励力度,阻止纺织人才的流失。他说,“可以在得奖的学生中,针对毕业后仍然从事纺织行业的学生加大奖励,鼓励他们为纺织工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对于纺织行业对人才的渴求,不仅仅表现在一线工人的巨大缺失,高端学术人才也极度缺乏。针对这一现象,孙瑞哲建议“可以将高端学术人才纳入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的奖励体系中”。

张翠竹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基金会在2011年继续开展“纺织之光”优秀教师奖、学生奖、教学成果奖,首次开展技能人才奖励。共评选出16名教师获得优秀教师奖,奖金1万元;116名学生获得优秀学生奖,奖金5000元;其中浙江理工大学一名学生获得了学生特别奖,奖金1万元,合计发放奖金75万元。评审出125项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其中教学成果一等奖18项,二等奖33项,三等奖74项。

为了鼓励和引导广大技术工人钻研业务,提高技能水平,加快行业高技能人才的队伍建设,营造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2011年起每两年在全国纺织行业内开展“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和“全国纺织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评选表彰活动。2011年共评选出23名“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2名“全国纺织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个人)”,每人奖励3000元:5家单位获得“全国纺织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和奖牌。合计颁发奖金7.5万元。

延伸:善行凉山

纺织科学研究篇3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杨东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秘书长杨纪朝、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淮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业部副主任刘慧兰、浙江省经济研究特级专家陆立军、浙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费君清,来自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纺织学院、美国密苏立大学、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河南工程学院、天津工业大学、北京服装学院、浙江师范大学等院校的负责人和专家,以及浙江宏达控股集团、浙江新中天控股集团等企业的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淮滨主持,浙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费君清教授代表学校向与会代表致欢迎词。费君清说,“浙江理工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百年老校,学校经过10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理、工、文、经、管、法、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目前正致力于向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目前,学校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门类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积累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纺织经济是我校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研究团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我校相关学科教学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作了题为“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的主题报告,陈东琪表示,中国经济的发展将在下一个10年进人黄金时期,预计到2019年,我国将成为超过美国的第一大经济体。对于具有显著优势的纺织等传统制造业而言,如能把握这一机遇,必将呈现超级繁荣之势。随后,浙江省特级专家陆立军教授作了题为“浙江模式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主题报告。

“没有煤、电等能源,我们将失去光明,没有电脑和通讯,我们会变得孤独;没有纺织,我们将回到原始社会。”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淮滨以幽默的开场白引入论坛主题――“十二五”纺织工业的转型升级与科学发展。孙淮滨在总结我国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成果的基础上,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对全面建设纺织强国的发展方向和形式进行了前瞻性分析。他说,“十一五”开始于后配额时期,结束于后危机时代,我国纺织工业肩负起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具有国际市场竞争优势产业三大历史使命,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未来5-10年,纺织工业要通过转变传统发展方式,全面优化结构,建立科学的、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更好的担当三大历史使命的同时,进一步发展成为高新技术充分应用产业和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全面提升产业水平,力争在2020年基本建成科技强国、品牌强国、可持续发展强国和人才强国。这四大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必将贯穿着优化产业结构、生产力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区域战略布局结构的一系列战略性调整。

孙淮滨强调,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要求纺织行业按照《“十二五”纺织工业科技进步纲要》中“重点突破、全面提升、健全机制、着眼未来”的目标精神,努力完成“50+110”项技术攻关及应用推广项目,将抢占科技制高点和扩大应用面相结合。全面提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品牌强国建设要求,在保持加工优势的同时,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自主品牌,努力培育上百个区域品牌、上千个具有市场控制力的国际品牌,力争实现1万亿元的自主品牌产值,可持续发展强国的发展战略对行业未来发展提出低碳、绿色、循环发展要求,生产更多的生态纺织品,提高循环经济水平;人才强国战略是建设纺织强国的最重要的支撑,未来行业发展需要各类纺织人才,需要建设覆盖纺织产业链各环节、各类领域,形成具有不同层次、满足不同需求的人才梯队。

纺织科学研究篇4

新世纪纺织科技的发展,使得功能纺织材料的研究日趋成熟,功能纺织品越来越多走进人们的生活。智能纺织品是一个全新领域,它是高新技术在纺织品设计、生产和应用的集中体现,是智能材料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信息技术融入纺织品的产物,是纺织工业的未来。

为了让研究生了解当今纺织品服装的前沿研究,培养的前瞻意识,结合纺织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方向,本专业从2008年开始面向研究生开设了“智能纺织品与服装”的课程。课程总共36学时,涉及材料、化学化工、生物、电子、信息等多种学科,主要讲授智能纺织品与服装的材料、设计、开发与应用。

1.课程总体思想于建设目标

总体思想: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培养为重点,拓宽知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保持与研究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尊重研究生的主体地位,鼓励研究生参与教学设计、教学改革和教学评价。

建设目标:通过智能纺织品与服装课程的建设,改进教材内容和结构,提高针对性和系统性;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文字和多媒体相结合的形式解释原理,加强理解;传授与探索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批判和探索精神。

2.课程教材建设

原采用教材为:顾振亚、陈莉等.智能纺织品设计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社.2006,1,该教材内容相对老化。

新采用的教材为:姜怀、刘晓霞等.智能纺织品开发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9

本课程建设的负责人为新教材副主编。该书由上海市纺织工程学会、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纺织控股和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的相关专家联合撰写,内容新颖、丰富、系统,具有适合研究生教学的理论深度。

3.课程内容建设

优化课程内容,注重前沿引领和方法传授。本课程具有涉及多种学科、概念新、领域新和用途新的特点。

课堂授课后,引导学生课后检索、阅读、分析感兴趣的相关资料,每堂课安排一定时间进行课堂讨论与交流,同时,鼓励学生课后与老师沟通。

4.课程大纲建设

现有的教学大纲,根据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教材以及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修订。明确课程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明确课程与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的关系,根据授课内容对章节和学时进行合理分配。

5,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

根据研究生的特点,使教学成为交互式和讨论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和对所学知识的积极讨论,加深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

6.课程特色和成果

本课程除了传授知识和培养创新意识,从2013年开始培养学生的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课程的考核方式是撰写论文,论文大题目从第一节课就公布给同学,每个同学每次课后需要检索智能纺织品与服装方面的资料,逐渐积累和理解课程的相关知识。

从整体来看,同学通过检索、整理、归纳智能纺织品和服装的文献资料,训练写作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加深了对智能纺织品的原理、制备和性能的认识和理解,对本课程的知识掌握较好。同时,由于同学在整个学习过程每次课都要讨论各自检索资料的学习情况,对期末的论文有较长时间的准备,写作的认真程度和积极性较高,论文质量较以前明显提高,每年都有同学的在核心刊物或外文期刊上。由此可见,学生在这种模式的教学中,获取了知识,激发了兴趣,提高了水平和能力,达到了教学目的。

近3年,本课程已发表的综述性论文有:

(1)用于电子信息智能纺织品的导电材料,上海纺织科技,2014,07

(2)ProgressinPreparationandApplicationofFabricElectrodes,JournalofMineralsandMaterialsCharacterizationandEngineering2014,11

(3)ProgressonFiberElectrodesUsedinBiologicalSignalAcquisition,JournalofMineralsandMaterialsCharacterizationandEngineering2015,3

(4)浅析智能纺织品特性的评价方法,棉纺织技术,2015,4

(5)高分子水凝胶的研究进展及在纺织上的应用,印染,2016.04

作者简介:

纺织科学研究篇5

每年的11月,纺织与材料学院都会组织大一新生去参观这个面积约800平方米的博物馆,同时被邀请的还有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理学院等兄弟学院的多个专业班级。

“这里是纺织科普馆。主要是针对非纺织专业的学生进行纺织科普知识教育的。”跟着讲解员的解说,我们看到硕大的展厅内,摆放有大量的图片和实物,向我们展示了纺织面料是怎样通过纺织技术从植物纤维转变而来的过程,让我们对纺织的整个神奇工艺过程有一个系统而生动的了解。当我们走到成果展区的时候,看到的是我校姚穆院士负责研发的军港纶和非典防护服装材料,以及山东鲁泰纺织集团生产的全面300支纱和面料产品,听解说员说这些可是代表目前世界棉纺织业最高水平的成果!

而在西部民族民间服饰馆内。陈列在大家面前的,是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我们能看到这些异彩纷呈的衣服则得益于博物馆对西北地区民族民间服饰的搜集、收藏和整理,同时这也是学校服装设计的研究方向之一。

接着上到三楼,来到现代服饰馆,该馆主要陈列西安工程大学自1984年开设服装专业以来历届服装设计大赛的优秀作品,以及现代服装科技发展的优秀成果,看到这些学长学姐的结晶之作,我们也明白了以后的努力方向!

西安工程的大学之所以被称为“西北的纺织博物馆”,如果只是因为它有着全国唯一的纺织服装博物馆,那么,未免也太单调了!其实,它还有很多其他特色的“博物馆”。

比如5+X“博物馆”

其中“5”是指我校纺织学科链中5大特色学科点和拟对接纺织的企业建立的5大合作创新研究院;“X”是指各学科专业与对口企业根据技术需求合作建立的创新研究基地。

目前,西安工程大学不但是“汉麻高值特种生物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宁夏羊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两个部级产业战略联盟的成员单位,还与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强的南山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洁丽雅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技术创新研究院,并成立了技术转移中心。

又比如厚德弘毅、博学笃行“博物馆”

学校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秉承“实业报国,负重奋进”的办学传统,践行“厚德弘毅、博学笃行”的校训,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近年来,先后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委”“文明校园”“绿色学校”和“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称号,连续十多年获“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学生参加科技文化活动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700余项,包括“纺织之光”“维珍妮杯”“挑战杯”等多种全国性大奖。

还有国际化“博物馆”

纺织科学研究篇6

多年来,国家对纺织业R&D经费投入保持一定比例,强有力地促进了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但支持力度不够,尤其是影响了原始创新活动的开展,影响了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活动。政府通过行使宏观调控职能,制定科学的创新规划,进行科技宏观管理;协调有关部门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实现有效合作,提高创新效率,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办大事;不断完善和建设创新服务体系。因此,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和调控,可实现各个创新要素的协调工作,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

分析表明,要加强纺织科学技术学科R&D课题经费的投入。如表5所示。表5 2010年高等学校纺织科学技术学科R&D课题情况R&D课题数(项)投入人员全时当量(人年)投入经费(万元)全国数量547717 288940 4669996纺织数量1467 1131 20294比例%0.27 0.39 0.43

资料来源:2011《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中国纺织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科研机构基本状况包括人力资源分布、科研经费筹集与支出、科技产出等。

(一)研究与开发机构人力资源分布中国纺织业研究与开发机构从业人员仅占制造业均值的55.38%,研究与开发机构R&D人员仅占制造业均值的17.99%,大大低于中国制造业平均水平,见表6所示。表6也说明了,中国纺织业研究与开发机构人力资源状况不能和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相匹配。(2)研究与开发机构R&D经费2010年,中国纺织业研究与开发机构R&D经费1208万元,制造业均值9180.82万元。表7所示,表明中国纺织业科研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三)研究与开发机构R&D课题情况2010年,研究与开发机构R&D课题制造业5976项,平均213项,纺织业仅23项。见表8所示。五、中介机构体系初具规模,有待提升服务能力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提出要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2002年12月20日,科技部颁发了《关于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的意见》,并具体提出了科技中介机构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从而使我国科技中介机构逐渐走向有组织、有规范的发展之路。

纺织科学研究篇7

关键词:纺织贸易 院系合作 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105

发展跨学科专业是现代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才市场的需求,也是当今学科发展的一种必然的趋势。教育部早在2001 年12 月25 日了《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提倡高等学校积极探索建立交叉学科专业,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新机制。高等纺织院校也已认识到跨学科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并在此领域内进行了研究和实践,纺织贸易专业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该专业多设置于全日制高校的纺织学院,也可设置于具有纺织工业特色的综合大学的经济学院,如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的纺织工程专业和其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都下设有纺织贸易方向。然而,在学科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各学院的不同资源优势及偏重,纺织贸易专业的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本文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及建议。

1 纺织贸易专业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纺织贸易专业本科教学过程中存在如下瓶颈问题,急需改革并突破:

1.1 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建设目标严重趋同

纺织贸易方向的现有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普遍趋同,各自特色不突出,未能完全考量学科资源、办学条件、生源层次、专业资源和师资力量等客观差异性,也未能充分利用各自的独特学科资源和竞争性优势,都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对纺织贸易人才的需求。

1.2 课程设置脱离人才培养目标

纺织贸易专业都共同开设有商品学、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等基础课程,但更多的专业课程的设置由于各自师资的限制,无法实现既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天津工业大学为例,设于纺织学院的该方向将对外贸易概论、国际商法等课程设置为专业任选课,是学生在修完主干课程和学分之后出于兴趣爱好而自选的课程,课程的课时相对较少,从难易程度上看也相对浅显;而在经济学院国际贸易系的纺织贸易方向教学计划中,又将织造原理、针织原理、染整原理等主干课程整合为一门专业任选课程“纺织工程概论”,供学生选修。

1.3 师资队伍各有优劣势,但未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

纺织贸易专业的教师往往只具有单一学科的学位或学历,在接受调查的教师中,同时具备国际贸易和纺织学科双学历的教师仅占不到1%。而其在授课过程中所欠缺的学科知识往往只能通过自学,这势必会导致所授内容的深度、难度及前沿性不足,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未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1.4 实验实践资源未能整合利用

纺织学院和经济学院现有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场所有很大的区别,在纺织学院的实践教学中较强化工程实践能力,而经济学院则较注重贸易环节和流程的模拟和实践,二者各有侧重亦各有欠缺。如纺织学院开设的纺织商品检验学课程因其具备实验条件故配备了纺织商品检验学实验课程,而经济学院的商品检验检疫和纺织商品学课程却只能纸上谈兵;再如经济学院为纺织外贸跟单课程建立了专门的实验室,引进了3D仿真模拟软件,使学生可以进行纺织商品外贸全过程的跟进训练,而纺织学院则无法开设该门课程。

1.5 实习实践流于形式

由于实习的时间、地点、经费、安全性、保密性等多方面因素,纺织贸易专业的顶岗实习往往难以实现,学生们大多只能在实验车间或实习工厂里走马观花地参观,或做些简单的技工、文案工作,形成“实习劳动化,实践形式化”的困局,很难达到实习实践的目标。

2 特色人才培养方案规划

纺织贸易专业的发展要求其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张廷海,张庆亮(2010)曾提出特色专业的“特色”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人无我有”,即独特性或个性;二是“人有我优”,即杰出性或优质性;三是“人优我新”,即开拓性或创新性。我校两纺织贸易方向均应立足于服务区域和行业的需要,紧贴天津建设“北方金融中心”、“航运中心”、“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等的需要,围绕纺织品贸易平台,注重纺织专业与贸易知识的有机融合,培养熟练掌握纺织材料、纺织加工流程、产品质量检验与管理,较全面掌握纺织品进出口贸易方法和操作技巧,具有较强计算机与英语运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3 资源整合,优化配置,突出特色

3.1 开展院系合作培养,人才共建

打破学院行政设置,充分利用两学院现有的师资力量,优势学科,财政投入,教学、科研设施与设备,知识产权、合作企业等内外部资源,优势互补,构建教学团队,共担课程,共享实验实践资源。

3.2 师资交互培养

充分利用两院优势资源,对专、兼职教师进行分批、定期的交互式培养,从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科学研究、管理研究等多角度全方位有计划地进修,使只具备单一学科学历的教师更加深入地掌握所需学科知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3 成立学生互助小组,搭建学习平台

在部分专业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大胆地打破原有院系和班级设置,将两院学生混班编排,成立学生互助小组,共建学科学习网站,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交流过程中发挥各自学科特长,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郝小礼,王海桥,邹声华,刘何清,刘荣华.论高效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的专业特色定位原则与过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7).

[2]黄豹.纺织类高校专业生存及发展的评价标准――以武汉纺织大学法学专业为例[J].纺织教育,2012,(4).

纺织科学研究篇8

吉宜军,中共党员,江苏省海安县人,东华大学在职EMBA,现任南通双弘纺织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他于1981年进入南通双弘纺织有限公司(原海安县纺织一厂)工作,1995年破格升为高级工程师。

吉宜军积极依靠科技,大胆探索,以科技载体促进传统产业革新,实现产品的升级创新。2009年他主持创建了江苏省新型纤维纺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还负责创建了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双弘公司企业研究院等科技载体,形成了纺织技术研究、产业咨询服务、产品标准制定、过程检测报告为主要功能的科技实体、创新载体。今年公司被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授予国家针织纱线研发生产基地。

在工作上,吉宜军不仅能够真抓实干,而且虚心好学。他先后撰写各类论文50多篇,其中40多篇刊登在部级核心刊物上。先后被聘为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纺纱技术专家、全国棉纺织科技信息中心特邀专家、南通市纺织工程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成员、《梳理技术》编委,2013年被聘为江南大学企业导师,2015年被聘为江南大学产业教授。

2013年,由吉宜军主持制订的GB/T29258-2012《精梳棉粘混纺本色纱线》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改写了纱线国家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由传统生产型标准改为贸易型标准。该标准2014年荣获中纺联科技进步三等奖。

吉宜军先后申请了专利26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授权的《FA201B梳棉机滤尘的除尘方法》发明专利,可使每套滤尘系统年节电10万元;授权的《一种细纱机高节能断头吸棉系统》专利技术年节电3.2万元/台,参与兴建了南通双佳节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规模化生产,将该技术在同行中成果推广应用。另外,他大胆创新,积极应用节能新技术,年节能降耗增加效益200多万元,公司吨纱耗电达到同行领先水平。

纺织科学研究篇9

2016年12月23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主办的纺织之光“化纤行业绿色纤维制造关键技术”重点成果推广活动在浙江海盐召开。会议由海盐海利环保纤维有限公司协办。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高勇,东华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科技发展部主任彭燕丽,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叶志民,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贺燕丽等领导以及企业代表共计200多人参加了本次推广会。会议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王玉萍主持。

本次推广会上共介绍了五大成果,均是获得“纺织之光”科技进步奖的项目,主要围绕“绿色纤维”及其制造关键技术。?纺织之光“化纤行业绿色纤维制造关键技术” 重点成果介绍

成果1

彩色差别化涤纶丝熔体直纺产品多元化工程技术

推广单位:浙江华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介绍:该项目针对原液着色技术在聚酯熔体直纺生产线上色彩变化等问题,通过对着色剂、功能添加剂等的精准计量在线添加工艺及其与聚酯熔体高效耦合、快速动态均匀分散等技术研究,开发了可移动式精确计量添加、气动无死角注入头、系列多元耦合及动态分散等装置,解决了聚酯熔体直纺着色难、批量大,同时进行多品种小批量多色系生产的技术难题;通过切片纺丝技术协同攻关,实施了在线配色多色系聚酯纤维新材料产品及色彩配方数据库体系构建,完成了多种异形截面、复合分布喷丝孔、特种喷丝板设计与应用,修订了产品标准、色卡标准,开发出彩色涤纶丝FDY、POY、一步法直纺复合丝、多种双异截面复合彩色涤纶丝等系列原液着色聚酯纤维新材料,实现了多色系、功能性母液法/母粒法彩色聚酯纤维熔体直纺技术产业化和原液着色涤纶丝产品结构多元化。该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制定相关标准5部。项目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2

高品质差别化再生聚酯纤维关键技术及装备

推广单位:海盐海利环保纤维有限公司、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海盐海利废塑回收处理有限公司、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成果介绍:该项目在工艺技术、装备制造和产品开发方面进行了系统研发和集成创新,解决了再生聚酯杂质含量多,粘度、色差大,纺丝断头多,产品品种单一等难题;将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运用在再生聚酯纤维生产的各工序,提高了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产品具有可追溯性。项目建成国内外规模最大的15万吨/年的废弃聚酯瓶加工清洗生产示范线和20万吨/年再生聚酯生产示范线,开发了POY、FDY、ITY三大系列产品,技术路线先进、合理,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产品质量好,生产运行稳定、节能减排显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体技术具有创新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3

海藻纤维制备产业化成套技术及装备

推广单位:青岛大学、武汉纺织大学、青岛康通海洋纤维有限公司、绍兴蓝海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洁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绿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宏大化纤机械有限公司

成果介绍:“向海洋要纤维,开拓纤维的第三来源”,将纤维纺织学科优势与区域海洋特色相结合,开展了海藻资源制取纤维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产业化的创新研究。项目研发了海藻纤维高质、高效环保制备成套技术及装备,突破了海藻纤维产能低、强度差的技术难题,实现了海藻纤维自动化大规模生产。研发了耐盐、耐碱海藻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及装备,实现了海藻纤维在纺织服装材料领域得到应用。首次采用海藻纤维的无脱水剂(酒精、丙酮等)分纤技术;研发了海藻纤维原液着色技术、抗菌海藻纤维制备技术,开拓了海藻纤维差别化、功能化的应用领域。建成了年产800吨自动化柔性海藻纤维生产线,运行可靠,产品质量稳定;开发了纺织服装、生物医疗、卫生保健三大系列共20多个海藻纤维产品。

成果4

万吨级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关键技术

推广单位:山东英利实业有限公司、保定天鹅新型纤维制造有限公司、东华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山东省纺织设计院、上海太平洋纺织机械成套设备有限公司、山东建筑大学

成果介绍:本项目通过集成创新形成万吨级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生产线,通过优化生产工艺,生产稳定;设计完成纤维生产全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了纤维生产全过程自动化;突破了溶剂净化回收、浓缩技术瓶颈。项目已在山东英利实业有限公司、保定天鹅新型纤维制造有限公司实现产业化,建立15000吨/年的生产线2条;产品已在国内多家企业获得推广,产品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等领域,得到市场的认可,效益显著。

成果5

高品质纯壳聚糖纤维与非织造制品产业化关键技术

纺织科学研究篇10

纺织行业的转型升级已是势在必行,“得其人则其政举,亡其人则其政息”,在企业乃至行业的发展中,如何发挥人才的力量是重中之重。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重理论而轻实践,导致一方面是高校学生缺乏实际生产的技术经验,一方面企业也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愁白了头。在这种情况下,校企合作的模式确是一剂良方。首先,校企合作实现了教育和经济、上层建筑与生产力的无缝对接,形成了以产业促教育、以教育带产业的良性循环:其次,校企合作培养的不是“一个个”,而是“一批批”能够学以致用、切实把握产业需要的人才,不仅合作企业受益良多,也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山东岱银集团与东华大学的校企“联姻”,或许能为解决国内纺企的“人才荒”、“技术荒”带来一些新思路。

近日,山东岱银集团与东华大学在泰山脚下签署了校企战略合作协议,这标志着双方在校企合作方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东华大学党委书记朱绍中、山东岱银集团董事长赵焕臣出席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双方共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在产业用纺织品、功能纺织品方面进行战略研讨,就新型纺织技术、新型纺织原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新型纺织品的设计、功能性纺织品的检测,以及在节能减排、自动化控制、减少用工等领域展开合作;在岱银集团内设立东华大学研究生工作站及学生实习基地,东华大学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硕士、博士研究生到岱银集团进行课题研究,研究成果优先在岱银集团内转化:根据岱银集团需求,由东华大学为企业举办技术、管理人员培训、专题讲座及工程硕士培养等;双方围绕国家政策鼓励发展的产业开展研究,共同申报课题立项,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围绕企业的品牌运作、设计与国内外新市场拓展,开展合作。

山东岱银集团始终把科技创新置于企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投资2600多万元建成了省级技术研发中心,下设纺纱、牛仔布、毛纺和服装四个分中心。集团已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认定为“国家纺织产品开发基地”,已有30多项技术、产品通过省级以上鉴定,达到国内领先以上水平;20余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获得国家、省、市级科技创新荣誉80余项。东华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以纺织学科为特色,产业用纺织品、材料学科等都是国家重点学科,科研实力雄厚,为国家科技战略做出了卓越贡献,多项研究成果应用于“神五、神六、神七”项目,仅2010年就有三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岱银集团这次与东华大学合作,将借助于东华大学优质的科研和教学平台,在新材料、新纤维、科技成果转化、战略研讨、人才培养、品牌运作等多个方面实现联合开发、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校企双赢,进一步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壮大企业自身发展实力,实现企业在产业和人才成果上的新突破,进一步推进企业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