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程十篇

时间:2023-04-03 19:26:26

纺织工程

纺织工程篇1

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 女| 25岁(1986年3月30日)

居住地:北京

电 话:138********(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2 年5个月]

公 司:XX服装有限公司

行 业:服装/纺织/皮革

职 位:Merchandiser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纺织工程

学 校:江南大学

自我评价

本人诚实,认真,上进;熟悉纺织品专业知识及其外贸&货代等的操作过程,能良好协调工厂和客户之间的工作并且进行沟通,合理安排生产、验货、督促工厂保质保量按时交货。及时、正确地处理外贸进出口过程中的问题。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个月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服装/纺织/皮革

目标地点: 北京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经理

工作经验

2009/8—至今:XX服装有限公司[ 2年5个月]

所属行业: 服装/纺织/皮革

开发部(面料和成衣) Merchandiser

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负责面料和新季度全部款式销售样的开发,为公司取得最好的质量最早的交期和最低的价格。根据各供应商的特点合理分配开发过程中的面料和样衣订单,以期在得到最优价格的基础上按时保量完成所有面料和样衣的开发,保证公司和各买家的销售会议可以准时且充分准备好地进行。保证公司内部系统的所有开发进度和价格等相关信息及时更新,保证国内和国外的公司同事都可以同时看到及跟进这些进度,得到大家需要的工作信息。严格执行各个流程的各个细节;

2.开发国内新的适合做我们公司订单的供应商,评估供应商特点能力,与其逐步沟通建立战略性的合作关系;与新的目标供应商保持日常联系;

3.了解产品的成分,功能,质量,价格,测试标准和安全要求;

4.在每个季度的开始(春/夏季,秋/冬季),了解色彩和面料的流行趋势和首席设计师一起开发和寻找新的面料款式;

5.密切关注质量和销售会议的时间,主管和控制面料的开发过程以及新季度样衣的开发;

6.检查样衣的版型,fitting和做工,在开发样衣的过程中及时解决质量等相关问题,满足总公司的要求和解决供应商的疑问;

7.和总公司的设计师团队以及大货部门同事形成密切和有效的工作关系,保证沟通和交接的及时和顺畅。很好地了解设计师的想法,在开发面料和供应商生产样衣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第一时间正确指示;

8.详细报告各个开发过程供应商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沟通效率,产品交期等,协助上海办首代下大货订单给最终大货供应商;

在开发过程中,明确各个阶段的验货时间以保证最终成品的质量和交期,跟踪和确认供应商的面料色样,面料dye-lot等等,根据不同最终客户要求来给供应商的各个确认样给出确认意见。---------------------------------------------------------------------

2008/7--2009 /7:XX纺织厂 [ 1年]

所属行业: 服装/纺织/皮革

生产部生产管理

主要负责原料品质控制和成品、半成品QC,处理品管部的事务;

负责生产计划、订单落实,产品质量控制及跟踪,协调原材料采购、人资管理等;

教育经历

2004/9--2008 /7 江南大学 纺织工程 本科

证 书

2006/12 大学英语六级

2005/12 大学英语四级

纺织工程篇2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工程专业始建于1912年,其特色与优势明显,为我国纺织工程领域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现已成为部级特色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纺织工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纺织企业、科研、教学和贸易等部门从事纺织工艺设计、纺织品设计与开发、纺织生产质量检测与控制、纺织品贸易及检验、纺织高新技术及前沿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天津工业大学的王牌专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纺织学院改名为纺织学部,天大纺织的实力非同一般。据说工大纺织工程在全国数一数二,几乎达到了独孤求败的水平。

(来源:文章屋网 )

纺织工程篇3

关键词:纺织工程 工程技术 综合趋势

一、从纺织工程看工程技术以综合为主流的客观形势越来越强化

(一)综合能力的上升与技术的全面性给科研课题奠定的基础

现以纺织工程技术做例子,真实情况显示:一是综合逐渐成了工程产品换代更新的重要来源,脱离综合开发新产品越来越艰难。比如,自古以来的织物,纱线都它们的缺点,从服装厂,染整厂,纺织厂等各个环节都会依照自己的产品发展判断进行产品的开发,更加适应市场的颜色艳丽的纺织产品和各种纱线纷纷出现。精致新奇的混织物引人注目。在棉纺行业发展的最初的几十年里,各个生产厂产品单一,生产的宽幅面部样式趋同化较高,随着新的技术的不断应用,印花技术的不断提高,各种棉纺织物和品类繁多的印花棉布大量的涌现到市场中。二、现代纺织工业的发展速度是几千年来棉纺行业发展的最快的阶段,新的棉纺设备、新的纺织材料的应用给市场提供了更广泛的产品供应,现代的程控技术在棉纺行业工程设备中的应用,使得棉纺技术有了质的飞越。各种织物的新材料应用满足了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很多新奇的化学纤维逐渐涌出,尤其是那些合成纤维的材料比例日渐上升。按照计算,在整个地球各样纤维的使用数量当中,九年以前合成纤维只有七百五十万吨,大概是棉花使用量的二分之一,时棉花使用量的3倍。

(二)工程技艺综合形式的主要力量正逐渐产生和进步

(1)工程技术已经不止靠阅历和经验的方法来处理问题,而是将越来越多的理论类学科融合在一起。在纺织这个融合点上,之前相互独立甚至任何联系都没有的理论学科产生了关系,成为了一些综合型学科体系,这些学科体系既包含基本的科学知识,又包含科学技术特点,还包含有社会科学的特征,比如纺织环保学,棉纺力学,生物染色学,合成纤维纺织学,服装生理学等。(2)很多工艺虽然有悠久的历史,独自成一体系,但是依然在和新技艺的融合里逐渐创新。比如纺织技术,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给传统的纺织技术带来了设备的更新,更把新技术和现代纺织融合到一块,从最初的的气纺机、到现代电子技术编程的印花机以及提花机在纺织技术中的应用。让人们体会到了现代技术和最传统的纺织行业的技术结合的魅力。从传统的人工操作到半自动化到全自动化再到棉纺技术的智能化,这些技术的应用值得我们骄傲。现代科学的超声波技术、红外线技术、激光技术以及自动控制的技术在纺织技术中的应用,给纺织工业带来了技术性的革命。(3)众多的现代文明的新技术在纺织行业中的运用,把工业生产的规模和技术推进到了一种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高峰。现代技术和产品生产的高度融合改变了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巨大进步。现代的工业生产都是以科学技术为灵魂。

二、工程技术以综合形式产生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其它方面的因素

从整体来看,纺织技术是伴随人类发展的最为传统和主流的行业,纺织技术经历了漫长的农耕时代的发展,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大工业的发展,纺织行业得到了现代技术的极大推动。良久的早期纺织,即使有男耕女织的分别,技术的变革总是有生产力的推动,社会的渐进式发展,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需要进步的生产力来适应它。男耕女织的社会生产随着生产技术的革命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化,专业化,纺织行业也一样。工业社会的发展推动纺织行业的各环节分工脱离,种植、纺纱、织布、印染等环节的专业化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文明对传统手工业的影响深远,现代技术和传统行业技术的高度融合使得行业技术进步有了质的飞跃,满足了人们对产品的巨大的社会需求。因此,纺织达到了以分化为主流的近代时期。纵使是纺织生产中的各类专业化,脱离了综合的作用,想要再独自深入是相当艰难的。若要最大程度的降低纺织过程中徒劳的中断,把染整,织造和纺纱技术建造在生产过程全部自动化的情况上,要从车间转变到流水,甚至要实现纺织物非织造生产,都需要将越来越细的纺织过程统而联之,越练越紧密,让全部的分化都得以综合当作联系的关键。

三、从纺织工程看现代在工程技术进行综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P于引进技术方面的问题,必须要明确和实施综合改善的原则。增强我国工程技艺水平的根本途径,既不能依赖于完全进口,也不能一味的复制仿造。只有进行综合性改善才是创新,才能创立并发展水平先进的,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工程技术体制。主要原因是他们既勇于面向国际实行综合,又擅长于发挥其很强的综合性改善能力。再谈我国曾引进气流纺纱设备一例,就是一个教训。前年常州,广州,陕西,郑州,上海,石家庄,青岛等地共有七个工厂,前后共消费几千万美元进口了约一百五十台气纺机,占我国那时全部进口气纺机设备的90%以上。弊端在于,虽然进口台数很多,可机型却只有西德和日本这两种,明显是仅想到使用于生产。若是转换到综合性改善的方面上来,就可以发现当今世界上其纺纱设备的型号不少于三十余种,而去年我国各个地区已投入生产第一代气流纺纱机,第二代气流纺纱机亦有所突破,我国在气流纺纱机的试验制造上拥有了综合改善的条件。所以,消费相同的外汇,比起各地方厂同一时间从相同的国家进口那么多相同型式的设备,不如各自向不同国家进口各种型号的设备,同时实施综合改进.

纺织工程篇4

关键词:中职 纺织工程 实践教学体系 探索 实施

目前,人们对小批量生产、品种丰富多样、高效率完工的纺织产品需求量与日俱增。这种现象使得企业在面试纺织工程专业毕业生时看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导致一些平时一股脑扎在书本的学生找不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无动手实践能力即无法生存,日趋成为每个中职毕业生必须面对的残酷事实。基于此,有些中职校开始行动起来,组织学生到相应的纺织工厂进行生产实习。但是由于一些企业制度或规模的限定,学生在实习的时候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最终的结果远没达到预期的目的,学生动手能力差、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的现状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很显然,单纯地寻求与工厂合作,并不是长久之计。所以学校应该在纺织工程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实践教学,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体系,有效地去实施。

一、纺织工程实践教学的现状

目前,越来越多开设了纺织工程专业的中职学校将实践教学摆在首位,注重学生理论培养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更多地摒弃了原来传统的教学方法。但是,照本宣科的教学体系根源太深,好多学校所付出的努力并未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毕业以后缺乏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差,拿到一个纺织项目往往是不会做也不敢去做,并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究其根源,是因为一些学校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基地小、实践设施老旧,教学方法老套、教学创新缺乏,导致实践教学的效果差。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要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要确立思想和目标。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是培养能够满足国家、社会和企业纺织生产的实践型人才。目标定位是为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而培养生力军。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内容有:人才培养方案、教学体系、实验设计、集中实践。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而建立,既要符合思想要求,又要具有可行性。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学校要因地、因时制宜,不断修改方案,从而保证其准确性。教学体系要求科学、新颖,满足大众的同时要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增添学生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动脑思考、改革创新的意识。在原来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加上仿真、模拟的教学方式。实验设计是学生动手实践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正确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有助于他们独立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集中实践包括生产实践、参观实践、毕业实践等。江苏省现在对中职校提出了“2.5+0.5”的实践教学模式,前2.5年主要在学校接受理论基础知识学习和相关实践教学活动,剩余的0.5年主要在工厂进行顶岗实习活动。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

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第一,实践教学体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增加他们的市场竞争力。第二,实践教学体系能够加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集中实践这一个环节能够让他们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能够让他们得到独立处理一些人际事务的锻炼。第三,实践教学体系能够让学生对纺织工程专业和纺织行业的认识加深,从而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该加强。实践教学相当于一块试金石,能够反馈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从而提高理论课学习的含金量。

四、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与保证

要保证所建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有效地实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加大实践教学投入,扩建实践教学基地;二,增强实践教学师资力量,改变老套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三,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赏罚分明的实践教学保障制度。

五、小结

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和产品生产的中间桥梁,是学生由学校踏入社会必须经过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实施,能够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将学校所学的知识合理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未来,实践教学将成为学校教育模式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楼利琴,唐立敏,奚柏君.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山东纺织经济,2011(4).

[2]王鸿博,高卫东,谢春萍等.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J].纺织服装教育,2012(5).

纺织工程篇5

系别: 纺织工程系

班级: 商检0701班

实习单位: 项城市纺织有限公司(原棉实验室)

单位评语:该生在调查过程中,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勇于一线,发现问题,并积极调动脑力,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踏实求效,勤奋自律。?

人人都说大学是步入社会的最后一个加油站,为了充实自己,更好的了解社会,以便更好的为社会服务,在大学的第一个社会实践实习里,我走出校门,调查了纺织方面的情况,作此报告。

公司把我安排到了原棉实验室实习,和他们交流学习中发现我国棉花检验的方法是:以感官检验为主,仪器测试为辅。品级、长度、异性纤维和棉结以感官检验为准,马克隆值、回潮率、杂质和短纤维率以仪器测试为准。检验的顺序是:取样—检回潮率—检含杂率—检品级—检长度—检马克隆值—检异性纤维—检棉结—检短纤维率。

接着我由指导员带着深入第一线,了解纱线的生产过程,流水线.由此我总结之:

几种常见的功能性纺织品的加工整理方法

1、抗静电织物?

获得抗静电织物的方法主要有嵌织导电纤维法和织物表面整理法。采用嵌织导电纤维(与金属丝共织)的方法可增强织物的抗静电性,而且效果持久,同时还能改善织物的吸湿性以及防污性等;

织物表面整理法是对合成纤维织物进行抗静电树脂整理,这些抗静电剂覆盖在织物表面,通过吸湿增加纤维的导电性能。

2、防水透湿织物

防水透湿织物的开发主要有高密度织造、织物涂层和微孔薄膜层压复合3种方法,其中以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湿层压复合加工最为典型。由于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具有一定的接触角和微孔半径,故有一定的耐水压和透湿性能,采用双向拉伸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生产的层压织物具有防水性、防风性和透湿性等功能。

3、抗菌防臭织物

抗菌保健织物可采用共混纺丝法和后整理加工法进行生产。共混纺丝法是在聚合阶段、聚合终了或纺丝喷口前以及纺丝原液中将抗菌剂加入纤维中的方法;后整理加工法则是将抗菌剂热固在纤维上,从而达到抗菌防臭的目的。

4、阻燃纺织品

通过将阻燃剂单体与高聚物共聚或在聚合体中加入阻燃剂经混溶加工制成共混纤维,再织成阻燃织物;另一种方法是将阻燃剂用喷涂、浸轧或涂层的方法对织物进行处理,当遇到火种时发生物理和化学反应,从而达到阻燃效果。

纺织工程篇6

关键词: 纺织工程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纺织新材料》

双语教学在我国本科教学中开展已经很多年了,但是由于教师双语教学水平和学生英语水平上有差异,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目前,专业课的双语教学方法其实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高校响应教育部的要求,各专业积极开设了双语课程,但是,由于缺乏可资借鉴的经验,对于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即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并无现成的答案。这些问题也就成了制约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深入发展的主要因素。几年来,在盐城工学院校教改基金的支持下,笔者通过纺织工程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取得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下面就开设纺织新材料双语教学的实践,对纺织工程专业课双语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和方法进行探讨,供从事纺织工程专业课程及其他专业双语教学工作的同仁参考。

一、双语教学课程的选择

在选择双语教学的课程时,要注意课程体系的建设工作,不能因为双语教学而破坏了课程体系内进行双语教学的课程和与其他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衔接性和连贯性。专业课双语教学过程中,既要采用英语课特定的教学方法,又要采用专业课特定的教学方法[1]。

《纺织新材料》是我校纺织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主要介绍纺织新材料的种类、结构与性能等。随着纺织科学和生产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作为纺织主要原料的纺织纤维更是呈快速发展态势,涌现出许多新型天然纤维、新型再生纤维和高技术纤维,体现了多元化、环保型、功能性和高性能的特征。这些新型的纺织材料特别是高技术纤维主要来自国外,有关的文献和使用手册,基本上都是用英文撰写,这就要求在本领域从事教育、研究、开发的工作人员,能够用英文熟练地检索、阅读、理解有关的内容,并能用英文娴熟地撰写比较地道的学术论文、技术报告和文档。因此,在《纺织新材料》这一专业课程中引入双语教学,不仅是学生掌握专业前沿知识的必要,而且使学生学习到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学习到一些专业的通用英语词汇和英语表达方法[2]。因此,选择《纺织新材料》进行纺织工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改革方案。

二、纺织新材料课程教材的建设

教材是课堂教学活动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建设具有特色和针对性的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开设使用英文教材和采用中英文讲授的纺织新材料课程是纺织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和大胆尝试[3]。因为没有合适的英文原版教材,所以纺织新材料教材建设是该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当务之急。我们正在编写纺织新材料的试用教材。在内容上,我们力求简洁明了,大量选用了具有说服力和代表性的图片、表格,以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根据纺织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所编教材的内容涉及现有的二类新型纤维,即新型纺织纤维(new textile fiber)和高性能纤维(high-performance fiber),前者包括新型的天然纤维(彩棉、彩毛等),再生纤维素纤维(竹纤维、天丝等),再生蛋白质纤维(大豆纤维、牛奶纤维等)和合成纤维(PBT,PTT等),后者包括用于纺织复合材料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芳香族聚酰胺、碳纤维、玻璃纤维等高性能纤维。

在各章节内容的安排上注重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导入式教学方式。先介绍综述性文章,即介绍每一种纤维的发展历史及其现状,其特点是内容全面、易于理解、实用性强;而后再详细介绍各有关纤维的基本知识,切实保证教材内容的系统性。例如,在新型再生蛋白质纤维这一章,教材的第一节内容为总结性的回顾,主要介绍这一材料研究的发展史和这一类型材料所涵盖的类型。第二节内容为新型蛋白质纤维的结构和性质,在了解结构特点和性质之间的必然联系后,结合具体的纤维类型,再分别介绍大豆和牛奶纤维的制备工艺和相应的性质。此外,在教材编写中还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材后面安排了若干阅读材料,供学生选择阅读,内容主要为近年来的一些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例如,耐化学、耐热、传导性、防护功能、高感性等高技术纤维。这对拓宽学生视野,进一步扩大学生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英语水平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2]。

三、纺织新材料课程双语教学任课教师的要求

对于担任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而言,用英语讲课是有相当大难度的。因为在日常工作中,写个电子邮件,用英语和老外简单交谈,或者经过一定时间的准备,作一个英语报告,可以说都不是特别困难。然而,用英文讲课,既要让学生听得懂,又要生动活泼,能用英语讲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开几句高雅的玩笑,谈何容易?而用英语教学,就更为困难。所以,一个教师如果不是在国外住上许多年、教过书,能用英文思考,而是仅仅在国外进修过或甚至只读了一个学位,我认为要用英文讲课也是勉为其难的。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没有足够的教师能达到这个层次,所以也不必操之过急。对一般教师来说,如果能用英文教材和英文讲稿,再出一些英语的作业和考卷,就足够了。但是有条件的话,请一些外籍专业教师或在国外有很多年经历的教师,给学生上全英文的课,当然是最好的。同时,年轻教师有机会的话,应出国进修,尽快提高英语水平,将来也可以逐步过渡到全英语授课。

四、纺织新材料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

1.课前准备

对于教师,课前用英语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是关键,包括用尽可能地道的英语写教案与教学多媒体,并准备用英语组织教学内容。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而且要熟练掌握英语,还必须花更多的时间进行备课。备课时,要吃透教学内容,一些术语的定义和重要的原理需要翻阅多本原版教材,选用学生容易理解、含义明确的表达[4]。对于英语不是很好的教师,课前还须熟悉几遍。因此,教师使用双语教学的工作量会比用单纯汉语教学的多很多[5]。

对于学生,课前要做好复习、练习和预习工作。其中预习尤为重要,是上好每一节双语课的关键。学生要仔细阅读教材,从词汇入手,可以说专业生词是双语课堂教学的主要障碍。对于这些障碍,一方面可以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加以分析,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字典和其他工具书,把生词的拼写、读音、词性、用法及例句记在笔记本上;对于课文,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文内容的背景知识,可以利用图书馆、因特网等查找背景材料。这样在课堂上我们就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深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运用。

2.课堂教学

(1)教师尽量使用英文,实施全英文讲授。

首先,用全英文板书;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循序渐进的渗入式教学方法[3],较浅显内容用英文讲授,考虑到有些新概念需要建立或重点和难点讲解时,可以采用一半中文、一半英文的办法,把英文讲过的内容用中文再提要一下,然后逐步过渡到全英文讲授。在PPT中穿插与章节所学内容有关的英文材料,教师解释强调专业词汇并翻译重要的句子或段落。

(2)学生参与教学,增加互动环节。

课堂上师生互动,教师需积极创造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营造讲英语、写英语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消除胆怯心理,敢于用英语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主动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课堂提问是促进双语教学的好方法,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和英语的实际水平,在回答问题时,我们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法供学生选择。一般教师用英文提问,如果所提问题涉及的专业名词比较多,则将问题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先将其译成中文,再用中英文语或或全英文回答[6]。可以组成学习小组,每周组织一次类似英语角的活动,在小组中用英语来讨论课堂中的问题,小组中遇到不懂的可以及时向其他小组或老师提问。

3.课后作业和考核方式

有些双语课程的作业和考试中只是要求能看懂英语题目,而回答却是用中文,这对提高学生应用专业英语词汇的能力其实是不利的。用英文完成作业和考核是双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既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又可以为用英文考试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多阅读一些英语学术类的文章,并熟练地使用专业词汇。

课后作业中布置一些翻译听力题或英语练习题,以使学生熟练和加深对所学单词的理解。同时发放一些国外书籍中的资料,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有时让学生在课堂上用英文介绍完成的作业[4]。

为避免学生对用英文考试的畏惧,平时每周做一次POP Quiz,每次十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逐步尝试着用英语句子或段落来回答问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已学内容,并且加强语言组织和应用能力,从而适应专业课双语教学的英语答题考核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孔令剑.专业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途径[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5,15(4):118-120.

[2]雷丽文等.《材料概论》课程双语教学初探[J].理工高教研究,2003,22(5):127-128.

[3]张枫等.材料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1,20(1):106-107.

[4]张飞燕等.工科院校本科专业课双语教学模式及实践[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23):31-33.

纺织工程篇7

现阶段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了建筑用纺织品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在新建的高层建筑中,薄膜材料以及防水材料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例如:隔音、隔热、防渗漏等方面。在一些厂房、库房等建筑的屋顶也采用了建筑用的纺织材料。

建筑用纺织材料的概念和特点

1.基本概念

建筑用纺织品实际上指的就是在建筑工程行业和领域中被当做是一种特殊的建筑材料的纺织品,其主要有混凝土增强纤维、薄膜材料、防水材料、隔热材料和隔音材料等几种。

2.基本特点

建筑用纺织品受欢迎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其特点为主要原因之一:

首先,建筑用纺织品节省材料、较为轻便、可以有效地减少了建筑物自身的重量,与此同时成本又低于一般的建筑材料。

其次,无论是安装还是拆卸都很方便;减少了建筑材料排放的碳类物质、保留其原本的功能。

3.基本性能

建筑用的纺织品在性能方面与一般的纺织品有所不同,其基本性能为:

(1)防水性、不透风、较为耐磨

(2)受外界影响时,不易发生变形、变质

(3)受曝晒、酸雨等影响时,不容易分解

(4)虽然不透风,但是光线的穿透性较好,不易被撕裂。

(5)建筑用纺织品与一般的建筑材料相比较,较为好清理。

建筑用纺织材料的种类

1.薄膜类型材料

建筑工程中使用的薄膜类纺织材料用的是高强度的纤维纺织物为基础的建筑材料,其表面有着高效能涂料,材料本身有着较好的阻热、抗老化及易清洁等性能,在体育交通休闲以及山野广告等方面的应用较广泛,是较为新的一种复合型建筑材料。

2.防水类型材料

建筑用的防水类型材料在我国近年来的发展较为迅速、应用也较为广泛。我国原本建筑的房顶其使用的防水材料大部分是沥青油毡,但是其本身存在着例如延展性不好、韧性较差、不耐高温、容易开裂、易出现渗漏等诸多问题;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而建筑用的防水纺织材料的不断发展解决了这一问题。大量的非织造布都能够被当做是防水材料进行使用,其中最主要的有聚酯纤维和聚丙烯纤维两种。这两种材料经过近些年的实际应用证明了其作为防水类型材料的优势,也已被众多的防水材料厂家所认可。由于生产工艺上的差异,聚酯纤维又被分为长丝胎和短纤维胎两种,在防水性能上各有千秋。

3.隔音纺织材料

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隔音纺织材料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改善房间内的可听度、维持声音的保真性和阻隔一部分声音的进入。近些年所常使用的纺织材料主要有地毯、墙布、窗帘、帷幔等,。这些纺织类材料能够有效地减少声音的回响、阻隔一部分声音。然而这一系列的隔音材料还有一个不足就是容易使得房屋内灰尘增多。

未来发展趋势

现如今全世界范围内都在关注建筑用纺织品大的发展,由于其轻便、不易磨损等特点也使得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建筑用纺织品的主要发展方向和特点就是绿色环保和节约资源。举例来说:纺织薄膜类防水材料取代了传统的沥青,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屋顶防水这一问题,但绝对不能固步自封,还要不断增加对于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仅仅靠自主研发还不够,还要适时地结合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进行取长补短,例如:欧美一些国家已经开发出了智能水泥;即在普通的水泥中掺进去一定量的碳纤短纤维;这样一来使用这种水泥可以使建筑物自身的导电性提升数倍。在进驻无特定的位置设置测试用电极,就可以根据电流的强度来判断建筑物本身存在的裂缝宽窄等,准确地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利用高性能的纺织纤维制作而成增强材料在土木建筑工程的加固和补救作业中,也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纺织类的增加材料能够有效地加固桥梁,隧道、以及一些高层建筑。其主要是利用碳纤、玻纤以及环氧树脂等材料,在建筑物的外层进行加固处理。这样可以较大程度上加固建筑物、增加其强度,而且材料轻薄,操作简单,不给建筑物增加额外重量。

发展战略

首先,我国现阶段正在开发中的建筑用纺织材料其主要的原料都是聚酯长丝或短纤;但我国在聚酯这方面的制造工业相对来说起步较晚,生产的原料不能很好地满足建筑用纺织材料生产的需求。因此相关的生产企业还要引进一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升其产量,使得其可以更好地满足需求。

其次,纺织类建筑材料的生产厂家除了这些原料之外,也要积极地进行天然纤维等原料的开发。天然纤维在构造上与人造的纤维一样,拥有较高的性能而且对人体来说没有害处或是副作用,是未来纺织材料的主要原料之一。有一些矿石纤维其本身的延展性较好,使得其可以被开发成为很好的防火材料或是增加材料。

结语

纺织工程篇8

关键词:CDIO理念;问题学习;项目学习;工程实践;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095-02

如何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是近年来国内教育改革的焦点之一[1]。CDIO教育理念是当前应用最多的一种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方式,它被誉为“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颠覆性改革”[2]。CDIO理念针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四个层次的教育结构。CDIO教育理念是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方式进行学习,使学生不仅获得工程基础知识,还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和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3]。该理念充分体现“做中学”、“通过实践来带动学习”、“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思想[4][5]。

我校纺织工程专业在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以提高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改革实践。训练学生学会纺织产品设计或技术创新构思,并完成的产品或技术的改进与测试,直至产品投产或技术实施,以期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以CDIO理念修订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

为了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根据CDIO理念修订了培养计划,调整课程体系,修改了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新的培养计划增加实践环节的比例,减少了理论学时比例,集中实践环节学分(每周1学分)由37学分改为43学分。使培养计划不仅有利于工程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新的课程体系保证了知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且紧密与实践环节相衔接。课程设置时进一步增加设计和综合试验的比例,课程大纲的制定和修改要主要考虑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即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注重学生的整体能力的提高。

二、以CDIO理念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和创业计划项目

为了提高学生的构思、设计、实施、运作能力,专业阶段实行全程导师制,使每位学生分别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课外实践,参与创新活动或参与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导师从资料查找、课题计划、内容设计、实施方案、结题报告均给予细致的指导。使学生基于项目的学习方法,通过兴趣找到课题方向,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动手能力,并从课题中提高自我学习和团队交流能力。

举办纺织品设计大赛等活动,为学生参与竞赛活动提供平台,自2011年起连续举办了四届由大连东立艺术纺织品有限公司赞助的“东立杯”纺织品设计大赛,每年参赛作品超过50份以上,作品的设计制作水平逐年提高。纺织品大赛充分地展示了我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业潜力,同时激发了大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

纺织专业学生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近几年获批国家、省、校级项目多项,项目质量和项目数在校内首屈一指;参加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和创业竞赛获得过国家三等奖,省级特等奖、一等奖多项。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使学生学会了查阅资料、思考问题、设计实验方法,提高了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能相互沟通,集体查找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以CDIO理念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课题的工程性或创新性

通过校企联合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将企业中的问题或新产品开发关键设立为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让学生进行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毕业设计内容的研究或设计,让学生到企业在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副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任务,锻炼他们的应用能力和水平。或教师将自己的科研课题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指导学生查阅资料、确定研究方向和内容、设计实验流程、采用最先进的检测与表征方法,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

四、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创建CDIO工程教育环境

学生的实践环境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学生多接触生产实践,才能使课堂上学习的内容紧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才能在原有知识基础上产生创新。由此我们加强了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近两年来,我校纺织工程专业加大校内实验室改造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2013年和2014年共花费270多万元购买世界最先进的纺织染设备供本科生实验、实习和创新实践使用。使学生能在校内学习先进纺织染全套系统的工艺流程和工艺设置方式、设备工作原理、设备的维修项目、生产操作方法,实现与纺织企业的生产紧密结合。

在已有校外实习基地基础上,我们继续加大实习基地建设,并将实习基地由省内向省外发展。我校纺织工程共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4家,这些企业包括纺织染不同类别。其所生产的品种包括纱线和织物,纱线从原料上分为棉毛丝麻化纤不同类别;织物又包括服用、装饰用、工业用等多品种。实习基地多次为学生提供了顶岗实习机会。除培养计划规定的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外,还推荐部分优秀学生利用寒暑假到实习基地进行就业见习活动,即到企业顶岗实习。实习期间企业将大家分成不同小组,按专业方向和工艺流程由技术人员给予详细指导,使学生们在实习过程中学到了在学校学习不到的实践知识,深入了解纺织企业的工艺流程、设备运转情况以及产品质量和生产管理方法。通过实习学生学习了毛织物、棉织物和长丝织物,毛巾织物和毛毯织物,机织工业过滤布、无纺布等多品种的生产方法。增强了学生对纺织企业的了解,提高他们对生产实践的认识,为早日适应工程技术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纺织企业的工艺流程和设备情况,我们对部分实习基地的生产情况制作了教学短片,已完成大连一广毛巾有限公司和大连神州纺织有限公司两个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录像短片,作为课外专业知识学习资料。

五、改革考核方法,注重过程考核。

在课堂采用问题式学习方法的同时,我们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因为考核方式直接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课程考核从原来的一张卷考核改为:(1)记载上课缺课与迟到表现赋给部分平时成绩;(2)考察试验预习、设计、动手、报告的数据分析、讨论等赋分;(3)实践环节主要考核实习或设计表现和动手能力以及设计创新性。其中实验从预习情况、实验动手能力、解决实验中突发问题的能力、实验报告书写情况综合考核。另如专业实习由原来的考核出勤、试卷、实验报告三方面改为考核出勤、动手能力、实验报告三方面,并重点考核动手能力,包括机器部件的现场识别、设备运转原理、设备保全保养部件的安装等多段考核。即重点考核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实践能力。

六、以CDIO理念提高教师的工程教学能力

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首先要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项目指导能力和实践能力。现在年轻博士教师具有较高的研究能力,但缺乏扎实的实践教学和指导能力,所以建设一支既有扎实专业知识,又有较强实践工程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高水平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关键。

为了提高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水平,加强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我校纺织工程专业制定了“纺织工程专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方案”并实施,其中规定“新入职博士学位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完成本专业企业的生产第一线实践训练,实践时间最少不得少于3个月”。通过实践使青年教师真正了解本专业的工艺流程、设备工作原理、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质量分析和生产管理方法。使其真正适应本科实践教学需求,提高教学和实践指导能力。

总之,通过近几年以CDIO理念的建设与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果。为学生搭建了实践的平台,提升学生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专业方向整合和课程体系调整,持续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以促进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的工程与创新能力与时代接轨。

参考文献:

[1]顾佩华,陆小华.基于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2010,(7).

[2]刘增辉.CDIO――颠覆性的工科教育模式改革[J]中国远程教育,2008,(l4):64-67.

[3]张安全.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课程集中 训练项目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8):251.

[4]金涛,高德勇.基于CDIO工程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成功(教育),2013,(2):140.

[5]安德智,李燕.基于CDIO工程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教研究: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3):13-14.

纺织工程篇9

关键词: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纺织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0166-02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1]纺织作为一项古老的生产活动,人类很早便懂得将一些较短的纤维纺成纱,然后再将其织成布的技术。纺织工程专业课是纺织产业链上涉及纺纱、织造、针织、纺织品设计、印染、服装设计等的专业基础。大连工业大学纺织工程专业自1958年开始办学以来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沉积了雄厚的教育基础及办学经验。它是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纺织教育历史最悠久、办学门类最齐全、办学力量最强大、最具特色的纺织专业。2012年,在学校进行本科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的大背景下,纺织工程系“依照教育部卓越计划”修订纺织工程专业非卓越班培养方案,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1]

一、我校纺织专业的现状与问题

1.生源不足,质量不高。纺织专业的第一志愿录取率较低。众所周知,高校招生中的第一志愿录取率代表着该专业的社会认同程度,比率越高,优秀学生的招收人数越多,越有利于学生的培养水平及学校发展水平的提高。反之,无专业志愿、调剂的学生越多,学生的专业思想往往不稳定,学习不安心,学习积极性不高,极大影响了学生的专业学习成绩。此外,从研究生的录取率来看,研究生的生源也存在严重不足,不利于纺织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2.纺织专业毕业生流向分散而纺织企业又求贤若渴。我院除了考研究生或准备考研究生之外的大部分毕业生去了纺织企业,但98%的毕业生选择的都是大连、上海、深圳、广州及江浙、山东等一带沿海大城市,并且去了这些沿海大城市工作一段时间后又有一定比例的毕业生跳出了纺织行业。而另一方面纺织企业对纺织人才又有较大需求纺织报上,不断登出这样的广告“年薪20万诚聘总经理”,“年薪20万聘请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10万年薪招聘车间主任”。我院过去纺织专业主要注重的是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纺织人才的培养,可近几年去这些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寥寥无几。

3.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21世纪的现代纺织,需要的是既精通纺织技术,又懂外语、懂计算机、懂贸易、懂法律、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而我们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无法适应纺织人才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表现为知识面狭窄,反应能力和适应能力不够,创新精神缺乏。由于人才培养的滞后,我国纺织行业几十年来相对于航空航天、信息技术、汽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发展有些滞后。如纺织科技跟踪国外的多,原创性研究少;纺织产品仿制国外的多,自主开发的较少。

二、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

培养方案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科学研究能力培养为核心划分为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与实践环节四个模块。毕业要求182学分。

通识课程67学分,其中必修课程57学分、选修课程10学分。通识课程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修和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概论、启航工程)、文字体育(大学外语、体育)、自然科学(高等数学、外语)、计算机基础文化素质类任选课五个子模块。

学科基础必修课程37.5学分。其中包括化学基础(普通化学、有机化学、纺织化学)、技术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数理基础(纺织应用统计学)、管理贸易基础(纺织企业管理、纺织国际贸易)、学科基础(织物结构学、纺织材料学)五个子模块。

专业课程34.5学分,其中专业必修课程1分,专业限选课程8学分,选修课程7.5学分。专业基础课有染整工艺、学纺纱学、织造学、针织学、非织造布五门课程。

实践教学33学分。实践教学包括军事理论与训练、金工实习、制图测绘、电工电子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三、新培养方案的特点

1.在大纺织基础上加强专业方向的培养。新培养方案中,大纺织学科平台课包括纺纱学、织造学、针织学、染整工艺学和非织造布五门课程,为了在大纺织的基础上,突出对纺织专业技能的培养,在完成一、二年级的基础课学习之后,将学生在三、四年级分流成三个专业方向,分别是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品加工工艺设计和染整技术三个专业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纺织专业方向的了解进行专业限选课的选择,在学习专业课后有的放矢地进行自主学习,为实现卓越计划人才的培养提供空间。

2.整合了我校现有纺织工程专业的实践环节体系和内容。为了增加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形成了一套比较先进合理的,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实际条件相适应的,包括实验环节、实习环节、课程设计环节、毕业环节等的实践体系、内容和方法,使学生由浅入深、步步递进的方式完成系统的实践教学。通过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论文)、实验技能(专业实验)、创新训练(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科技创新)四个实践模块,使学生从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到初步具有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实践能力支撑。

3.实现本科生导师制、开展就业见习行动。学生从大二开始,学院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学业规划和指导。进人大三后,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教师的科研课题或方向,选择自己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在所带的学生开展科研训练,组织学生开展工程学术问题交流、参加各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通过科研氛围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研究兴趣和科研探索精神。依托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学生在每年的寒、暑假、实践教学周开展实施见习行动。目前,学院与10余家企业签订了就业见习协议。“见习行动”通过与专业对口单位对接,为在校生提供毕业前的岗位实践锻炼,提高见习者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通过工作岗位的实践积累经验,为他们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尽快适应角色并顺利胜任相关工作搭建平台。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推进纺织专业内涵发展的重要契机,大连工业大学“卓越纺织工程师培养”教学团队以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将不断总结经验、以点带面,辐射推广,推动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纺织工程篇10

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行业管理部门,将拓展新路径,助推新浪潮,全力推进纺织行业创新,帮助广大纺织企业更多分享改革带来的新红利。

一是把握方向,推进优化纺织行业创新环境。积极参与推动财税金融价格等领域的改革,密切产业政策与相关政策协调配合,推动结构性减税,营造政策环境,鼓励纺织企业增加科研投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

二是培育主体,推进纺织行业增强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纺织服装企业建立各类研发设计机构,支持以企业为主体,承担国家科技创新计划和产业化工程项目,引导产学研用、产业链上下游关联领域跨界联合,围绕行业重点领域,支持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纺织行业以及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广大中小企业创新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三是突出重点,推进提升纺织行业装备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在明年加大力度实施工业强企工程,围绕装备制造、新兴材料、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发展关键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四基为目标,实施以工程化、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示范项目,纺织行业将重点支持解决纺机关键部件等共性技术难题,推动行业基础服务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