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文化资源的区别十篇

时间:2023-11-30 17:46:00

文化与文化资源的区别

文化与文化资源的区别篇1

关键词:文化资源;区域形象;构建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10-0067-03

The Study of Reginal Image Structure Based on Cultural Resources

WU Kun1, LI Lin2,LI Dan-dan2

(1.The Art and Design College of Hankou University,Wuhan 420212,China; 2.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of Cultural Industries i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0,China)

Abstract :The regional image is the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regional cultural soft power, to construct a scientific rational image of the reg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both the reginal influence and competitive strength of the region. Cultural resources is preserved through historical process as the cultural imprint, with its unique reginal characteristics, is both the wisdom and spiritual wealth of reginal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foundation structure of its reginal image. This article suggested the importance of creating a reginal image based on its culture resource. It provided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its reginal cultural resources, promoted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ts reginal culture resources, also analyzed the structur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al resources and its 5 subsystems of regional image system based on culture resources

Key words :cultural resources;the regional image;construction

Internet :.cn

区域形象是一个区域内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种因素抽象化、综合化的外在反映,是一个区域有别于其他区域最具差异化的要素集合,更是区域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无形财富。区域形象体系(Regional Image System,简称RIS),是在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简称CIS)的基础上,根据区域所呈现出的独特环境和元素而提炼出来,能够有效反映区域发展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形象体系。本文指出构建基于文化资源区域形象体系的重要意义, 提出文化资源是区域核心价值的重要载体,应贯穿于区域形象体系的各系统以及区域形象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是对区域形象建设和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创新尝试。

一、基于文化资源区域形象体系构建的意义

(一)有利于凸显区域文化特色,促进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文化资源是区域形象构建的文化根基。任何一个成功的、具有生命力的区域形象,都离不开对区域优秀文化要素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对于形成具有历史渊源、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区域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文化资源构建区域形象,是在更高层次上传承和保护区域优秀文化,是一种对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创新方式,既整合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又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实际,对内渗透满足居民的多样化文化需求,对外加强区域品牌形象传播,以形成区域凝聚力和归属感,产生区域发展的持续动力,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构建,也有利于建立健全有序的文化保护及传承机制,优化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再生的环境,让文化资源得到更好的传承及利用,使文化资源的潜能得到有效发挥,从而形成区域内文化资源的生态化发展体系。

(二)有利于推动区域文化的传承,促进文化资源的创新发展

无论是城市,还是任何一个区域,其形象建设都离不开自身文化特色的挖掘、展现和创新。现代中国的城市形象塑造,应该是“后现代新古典复兴主义”的经典之作,具有“中国式城市文艺复兴”的文化属性,是集古今中外城市发展及城市文化之精华,创造现代社会意义上的具有地方性文化主义的精髓。 区域形象的建设,既是一个文化资本积累和运作的过程,也是文化资源资本化转换的催生剂。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构建,正是通过对区域内各类资源要素的组合和创新,形成文化资源的一种再生机制,既可创造新的文化资源,又可促成原有文化资源的转换,形成区域发展过程中文化资本的一种积累,构成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区域形象建设通过创新和整合各类资源,使原有文化内涵得到不断积累,并不断创造新的文化价值,注入区域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形成区域发展的资本性价值资源,区域形象一旦形成文化资本性的价值,其自身必然也会产生一种生产机制,这种互动转换的生产机制,既能让已经存在的文化资源转换成文化资本,又能够创造新的文化资源。①

二、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构建

文化资源作为区域历史进程中保存下来、具有独特性与地域性特征的文化印记,是区域发展的智慧结晶与精神财富,也是区域形象构建的文化根基和重要影响因子。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构建,强调将文化资源贯穿于区域形象体系中的五大系统,即影响系统、感知系统、理念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与行为应用系统的构建之中,突出文化资源的重要影响力。

(一)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之影响系统

文化资源是区域形象影响系统的核心要素。文化资源作为区域文化的承载体,内含于影响系统的各要素集合之中,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意志、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前期形象等要素一起组成了区域形象的影响系统,是影响系统中占据核心地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形象是一种符号时代的主观化行为的客观性塑造,其主观性在于区域形象的塑造是一种时代性的要求,它源于更加合理的区域文化要素的整合和提炼,通过现代化的手段传播和展示体现,其客观性在于它遵循该区域自然地理以及人文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资源特征和区域文化基调,这种客观性就是区域形象影响系统构成的意义。文化资源作为这种客观性的积累和具体体现,成为区域形象影响系统的核心要素和主要表现形式。

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影响系统中,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并不单独对区域形象的构建产生影响作用,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进而共同对区域形象体系的构建产生影响。如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文化传统对传统生活的空间布局乃至自然生态的变化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区域传统的文化形象,本身即是区域文化资源的组成部分。文化资源在影响这些要素的同时,与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成为区域形象建构的影响系统。区域形象建设的客观性以及文化资源的地区差异性使得区域文化资源以及区域经济、自然等影响因素成为区域形象建设的基础因素。在这些基础影响因素当中,文化资源以其融合地域自然和人文的综合性载体效应,为区域形象体系的影响系统提供最基础的元素,成为影响系统构建的核心和重要参考系。

(二)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之感知系统

文化资源是区域形象感知系统的丰富外显。一个地区的文化资源以文化景观、文化产品、特色节庆等多种方式给外界塑造不同的感知,各类形象往往基于该区域文化资源的感知化表达。一般能够影响人们产生感知形象的文化资源要素,都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这种由文化资源所外化的区域感知形象,又因文化资源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特征的不同,在区域形象整体建设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基于文化资源的感知系统构建,要通过以区域文化资源为核心的影响系统梳理出代表性的区域感知形象,明确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及其表征,构建完整丰富且具开放性的区域形象体系。

文化资源能够体现区域鲜明的感知特征。例如区域内某一类或某一个体文化资源所产生的感知影响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体现区域整体形象的价值,即这一类或个体文化资源会在人们心理上形成对区域形象的“整体”感知,这种“整体”感知虽然不是对区域的完全了解,但至少是对区域形象要素的一种特征感知,是一个人对该区域有了某种了解之后的一种反映。感知形象所体现出的某种局部认知,常常是区域最深刻的部分和存在价值的集中体现。任何一种对于区域局部的形象感知,都是以整个区域形象为基础的主体性感受。由于每一个区域所处的地理区位、自然条件以及区域景观形态都是区域独有的,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因此区域形象的感知则是在这种区域独有的地域背景下,区域部分要素独立的自我表现,这种独立表现的越完善,就越能参与区域形象整体建设之中,丰富区域形象的多样性,构成区域形象生态体系的有机部分。

(三)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之理念识别系统

文化资源是区域形象理念识别系统构建的基础,是区域理念的文化源泉。理念识别系统是整个区域形象体系构建的核心,影响区域理念识别系统的因素有很多,如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其他形象系统的塑造以及区域整体的发展规划和战略等,文化资源作为区域形象影响系统的核心要素,为区域形象理念系统的构建提供核心价值,是区域理念识别系统构建的精神文化源泉。文化资源对区域中政府管理理念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区域发展规划提供了历史与传统的借鉴及支撑。基于文化资源的理念识别系统构建,正是对一个区域发展理念和文化内涵的高度总结和凝练,理念识别系统中的城市口号和城市精神,很多都是脱胎于本区域的文化资源。

文化是一个地区的根和魂,是区域的特色根底所在。区域的理念识别系统正是对区域文化传统的一种反映,是区域各种文化的集中体现。从本质上看,区域理念就是对区域文化内涵的表达。伊利尔?沙里宁有句名言:“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可见一个地区的区域精神和面貌,反映着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理念和民众的精神价值追求,而这些理念和价值往往产生于区域文化又反作用于区域文化。因而,区域文化是体现区域个性特色的重要基础,也是区域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之视觉识别系统

文化资源为区域形象视觉识别系统的构建提供了视觉元素与识别符号。文化资源的丰富性造成了区域形象体系中视觉识别系统的复杂性,它是构建个性化区域视觉识别系统的灵感来源,是形成区域差异化、个性化认知的核心力量,该系统的构建可从传统文化中提取设计元素,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区域性、独特性等优势,运用其丰富的内涵和价值,设计出个性化的区域视觉识别系统,从而摆脱当前“千城一面”的尴尬局面。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视觉识别系统的构建,应该注重将区域范围内的各类文化资源,包括对自然、人文、历史、现代等典型元素的概括和提炼,凸显区域典型的地域性文化特色,塑造出符合区域独特文化内涵的视觉形象。

区域空间的复杂性、规模性和历史变迁性,决定了其复杂特征,文化资源的多样性、人类文明的变迁性、社会发展的延伸性使得任何一个单一的元素都不可能代表一个区域成为区域识别的符号。文化资源可为视觉识别系统的构建提供基本元素与识别符号。区域形象的视觉识别系统是区域历史变迁的表现符号,该系统的构建应结合区域自身独有的自然、历史和人文资源特性,结合民众的时代需求,挖掘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采用科学的表达,使之呈现富有生命力的美感和情趣,使区域视觉识别系统要素成为区域可积累的财富和文化资本。

(五)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之行为应用系统

文化资源为区域形象行为应用系统的构建提供执行的标准和参考。区域形象是区域文化本质的反映,由于人是区域的主体,区域形象的本质是人的理念和文化特质的体现,这些特质源自于文化资源所承载文化基因的传承。行为应用系统是区域形象的执行层面,是对区域理念的一种践行,这些文化特质通过人的日常行为来表现,因此人的行为也构成了区域形象的标准,文化资源也相应成为了行为应用系统的主要特征和行为来源。在文化资源丰富的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足以为当前的区域行为应用系统的构建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个区域的文化资源包括了该区域的历史传统与风俗习惯,这些传统习俗可为区域的行为应用系统构建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例如作为孔孟之乡的齐鲁大地,自古便有尊师重道的传统,“楚人重然诺”体现出了荆楚区域讲诚信、重信用的民风,“文章锦绣地,温柔富贵乡”则是江南地区习诗学曲、重商致富的传统。这些作为传统习俗的文化资源,能够为相关区域构建行为应用系统提供指导与借鉴,可将该区域优良的传统习俗加以弘扬,能够构建更加有效的行为应用系统,塑造该地区良好的区域形象。

在符号经济时代,区域形象作为区域发展的“符号化”表达,对促进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区域凝聚力与向心力、增强区域竞争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城市建设、区域建设正陷入 “千城一面”、地域文化特色缺失的尴尬境地,在“互联网+”“文化+”时代的到来、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构建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区域形象,探讨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理论及实践将成为新时期重要的时代命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注释:

① 张鸿雁.城市文化资本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15-18.

参考文献:

[1]张鸿雁.城市文化资本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2]成朝晖.“城市特质”――城市形象系统的差异化定位[J].新美术,2009, 30(5):86-88.

[3]王莉.我国城市形象管理研究述评[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7).

文化与文化资源的区别篇2

关键词:大别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收稿日期:2011-05-23

作者简介:汤柔馨(1992―),女,湖北宜昌人,湖北省黄冈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地理专业大学生。

通讯作者:江 砥(1968―),女,湖北浠水人,讲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的教学及研究工作。.cn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6-0081-04

1 大别山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大别山旅游区是我国一个重要而独特的经济区域,整个大别山山脉被数10座全国性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环抱,它是我国中东部地区最大的一块绿地。脆弱的生态条件和“两型”-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试验区的地位决定了可持续发展应成为大别山旅游业长期追求的目标,而经济落后、文化教育事业的不发达又决定了该区域的发展应打破常规,实现跨越式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2个最基本的方面,发展与可持续性。发展是前提也是基础,可以促进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并以追求社会全面进步为最终目标;可持续性是关键,自然资源的存量和环境承载能力时空分布的有限性,决定了可持续性的发展方式。发展大别山旅游业主要包含:要发展旅游业;要利用旅游业来带动大别山区的全面发展;要创造促进大别山旅游业发展。

1.1 发挥大别山区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

大别山横跨鄂豫皖,涉及3省6地市39县市区,其山雄水秀壑幽,被誉为“中原第一峰”,同时它也是一座红色的山、英雄的山,而且文化底蕴也极其深厚,人文优势独特。大别山可谓名山俊俏、名人辈出、名寺闻名、名泉珍贵、名产丰饶,是一座令人称奇的旅游资源富矿,蕴藏着巨大的竞争优势。

1.2 增强旅游经济的辐射作用,扩大旅游经济的覆盖面

(1)增强大别山旅游业的外部经济效应。旅游业在从分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应尽可能为该区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提供机会,为当地工农业产品打开销路。当然,其他产业部门本身也应适时加以调整以搭上旅游经济的“便车”。

(2)大别山旅游业的发展在促进大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应考虑适当调整扩大其服务范围,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尤其是在中部崛起这一大的发展环境下,应服务于中部地区旅游业。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大别山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和机遇,大别山也应适时予以回报。

1.3 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大别山旅游业发展

要创造促进该区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政府应主要从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来考量。一方面,应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使大别山旅游业发展有章可循。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利用企业的主体地位,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以吸引各大企业前来投资开发;另一方面,应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优化同行”的方针,参考国家环境资源法结合本地区实际,当地政府应积极为本地区环境保护工作立法,坚决抵制和制裁各种破坏该区生态环境的行为,做好大别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工作,促进大别山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 大别山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2.1 打造国际旅游品牌

大别山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以及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等。将这一些列资源进行包装形成各主要资源品牌,经过包装后的红色旅游资源应具有广泛的普适性,突出强调其革命精神的震撼力,生动而不失严肃,轻松而不失崇高,使革命文化更能深入人心;生态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形成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局面;民俗文化资源以一种人民群众喜文乐见的形式广泛传播,成为流行新风尚,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得到发扬;佛教文化得到弘扬,禅理精髓思想得到广泛的国内、国际认可;以东坡文化为首的历史文化资源得到传承,东坡文化成为黄冈市毫无争议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城市名片,同样也是大别山旅游区的精品名片之一。

此外,从市场定位的阶段目标来看,在该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主要以大别山区所在的3省为主要客源地,当期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可以锁定3省所联系的几大经济区域为市场目标,例如,从湖北省的武汉经济圈向南到长江经济圈直至华南经济圈、向西到成渝经济圈,从河南省向北到环渤海经济圈,从安徽省向东到长三角经济圈以及沿海经济带。最后形成整体竞争力,打开国际市场。

2.2 形成可持续发展循环系统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最终目的,见图1。以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大别山区经济发展逐步走上这样的发展轨道。通过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带动该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民脱贫致富,地区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大增加,旅游业成为该区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图1 可持续发展循环系统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大别山贫困区的人民脱贫致富,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并改善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地方政府以及当地人民有更多的资金和更大的热情投身于环境保护工作,各级政府建立了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基金,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而生态环境的优化则会进一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人民增收,进而进入“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发展轨道,生态产业发展与经济建设融为一体,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区域统筹发展新目标。

当经济和生态效益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社会效益开始显现。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工作得到不断的完善,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催生了当地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的形成,也会对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优化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优化生态环境的同时对当地人文旅游资源的深度开采和挖掘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社会得到全面健康发展。同时,以旅游业为发展龙头该区经济社会生态事业得到可持续发展,对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将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

2.3 大别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布局

按旅游资源的性质来分,可以分为红色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保健养生旅游资源。3省6市,6个发展极:黄冈、孝感、随州、信阳、六安、安庆,在共享大别山品牌的基础上,各自拓展区域市场 。

以黄冈为例,按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以黄州为中心,以麻城、英山、黄梅为次一级中心,撑起黄冈大别山区旅游业“弓”形发展格局。黄州为“箭尾”,英山为“箭头”,直指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区以及海外市场,凸显其巨大的客源市场及发展潜力。

其中,黄州是黄冈市所在地,是鄂东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同时黄州是东坡文化的聚集地,以东坡文化为首的古色文化呈现出黄州区旅游发展特色。麻城是武汉城市圈规划的地区性中心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其红色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均十分丰富,106国道是其与黄州区联系的主要干道。英山县通过武英高速与武汉城市圈紧密相连,并通过318国道与黄州区紧密联系,该县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以及保健养生旅游资源。黄梅县以京九铁路、055国道为纽带与黄州区和武汉城市圈连通,该县佛教文化资源尤为丰富,并且已经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3 大别山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3.1 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

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整个大别山区就旅游业的发展相比全国来说处于初级阶段,真正实现区域旅游合作的最大效果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 。走政府主导型旅游开发道路,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加快旅游发展的重要经验 。针对现阶段大别山旅游发展,政府主要应履行以下职责。

3.1.1 制定政策

(1)及时出台大别山整体旅游规划方案。行政壁垒的消除、区域政府间合作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应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2)各区政府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工作。在进行此项工作时应充分考虑区域合作,是入驻企业能在区域内各行政区间进行无障碍经营,扩大规模效益;另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也应渗入到此项工作中来,对于那些污染严重、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的企业坚决不予引入,对于中度或轻度污染的企业相应提高其征税比例并督其整改,对于绿色污染企业给予相应的鼓励政策并积极扶持其发展。

(3)对于景区内原有企业,政府应对那些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及破坏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四项措施。对于那些有利于景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鼓励它们在与景区特色相一致的基础上形成各自独特的发展特色,同时鼓励各中小企业联合成一个或多个大的企业集团,提高整体竞争力,带动本土企业发展。

(4)制定良好的发展规划,主动争取国家对大别山旅游资源投入以及社会各界对大别山旅游开发的资金物质等各方面的支持。

3.1.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对景区实行修复整合

(1)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旅游专用公路并设旅游专线车,以增强游客的可进入性,也为物资的流通提供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促进区域内资源与区域外资源的流通,盘活整个大别山区的经济。对于已建公路,应该照例改善路面状况,提高路面质量,加大现有道路的路面养护、增加安全设施和交通标志,提高道路服务水平,增强各景区之间的通达性。

(2)修建宾馆、旅社、卫生所等基本生活服务场所,其中主要以农家乐为主,适当修建高档次的大宾馆,并对各农家旅社的卫生安全、设施安全等各项进行严格把关。加强景区供水、供电、通信、标牌、车场、公厕、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文化娱乐设施方面,一方面要注意引导一般现代娱乐场所和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红色旅游文化、民间文化娱乐活动的挖掘和开发,通过适当的改造和包装使其更具有参与性,能充分体现地方和民族特色,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3)对景区资源进行修复整合。对景区内的自然、人文等旅游资源进行修复。加大对水土流失地区的水土治理工作,加强对滑坡、泥石流多发地段实时监测与整治工作,提高游客游览过程中的安全性。对植被破坏严重的景区加大生态修复工作,做好林区的林木保护工作以及稀有生物资源的保护工作;在人文物质资源修复工作方面,对遭侵蚀建筑及重要雕塑实行大规模的维持原态的修复工作,尽量与景区生态原貌相协调;在人文精神文化资源上,对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资源、佛教文化资源进行统一包装,实施品牌战略。此外,对于一些分散的、小规模的、精致的小景点实行综合整治,整合开发,扩大规模效益。

3.1.3 确立区域核心,实施科学合理的营销策略

宏观上大别山旅游是一个综合概念、整体概念。从大别山旅游资源的种类上看,有革命的、宗教的、生态的、民俗的、历史的、养生的等等,可谓包罗万象。从大别山旅游资源的分布状况来看,其雄踞鄂豫皖3省6地市39县市区。那么面对种类如此之多、分布如此之广的旅游资源确定区域“第一发展极”则成为一个现实性的问题。

通过对资源、交通、区位、旅游发展环境的综合分析比较,笔者发现,黄冈有条件成为大别山旅游品牌发展的“第一发展极”,走特色化路线优先发展,带动整个大别山的区域开发,这是大别山赋予黄冈的历史使命 。黄冈市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是大别山旅游资源的主体构成部分,而且黄冈市旅游业发展较早较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另外,其作为武汉“1+8”城市圈的成员之一并且位于长江经济带上,具有良好的市场基础。

大别山的市场营销应与黄冈市的城市营销、区域营销整合为一体,树立“黄冈强则大别山强,大别山强则黄冈强”的一体化意识,实现形象一体化、行动一体化、甚至探索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机制 。整个大别山旅游业应以黄冈市为轴心,进行区域合作发展,六地在共享大别山旅游品牌、整体营销的基础上,要明确自身形象特色,差异化营销,以达到区域旅游经济的整体发展。

在具体营销过程中,各片区应成立专门的营销队伍、宣传部门,协调分工各部门的职能工作,各片区、各部门定时召开经验总结与交流大会,设立专项资金招纳贤才,建立人才的长久供应机制。设立大别山去旅游资源管理处和大别山旅游官方网站,适时展开民意调查,广泛征集各方意见,开拓客源市场。

微观上在宣传策划中以红色旅游资源宣传为主体,多种精品特色资源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植入生态环保元素,向游客传达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大众的环保意识,获取良好的社会效益。除此之外,景区纪念品也是向游客传达景区信息的“窗口”,依托大别山区特色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推进茶叶、板栗、花生、刺绣等特色旅游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对景区资源特色进行有效宣传的同时提高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在纪念品所需材料的选择上,尽量使用可循环利用的、易降解的绿色环保材料,让游客把“绿色”带回家。

3.1.4 开展绿色行动

绿色行动是可持续思想在大别山旅游业发展中的具体运用,它可以分为绿色开发、绿色经营、绿色人力资源管理这3个部分。

(1)绿色开发。在大别山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从生态、高效、绿色、环保的理念出发。合理规划风景名胜区和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建设,在开发中把生态环境放在重要位置,明确环境保护的目标的要求,提倡景区内游览景区外食宿,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于旅游区内的各企业实行严格的控污减排力度,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实施。做好景区内村民的移民工作,将其迁入景区外,并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对当地村民进行环保教育,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构筑科学有效的生态产权保护机制,激发当地村民环保的积极性,减少生态破坏。

(2)绿色经营。在不影响游客旅游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安装节能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并大力推广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充分考虑到各景区的人口承载力和接待能力,适时通过价格机制对各景区实行“休养”政策,防止游客在某一景区过分集中而导致生态环境系统的崩溃。另外,用于旅游宣传的纸介质资料尽量采用环保材料,做好可回收物品的回收再利用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防止景区的垃圾污染。

(3)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大别山旅游区的企业尽量聘用大别山区居民,对当地居民适度有些爱你考虑;用工惯例要为大别山民众所接受,还应培训员工对环保的重视及自觉参与绿色行动。并将大别山的绿色活动广泛推向社会,广泛征集“绿色使者”或“大别山绿色形象大使”,呼吁社会广泛参与,召集志愿者为大别山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出贡献。

4 结语

发展旅游是解决“三农”与山区问题的最好结合点,保护环境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穿到大别山区旅游业发展过程的始终,不仅恢复和保护了生态环境,也可以增加大别山人民的收入,使大别山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使大别山地区经济、生态、社会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雪荣.建设大别山旅游经济带 促进湖北旅游经济发展[C].//韩宗杰.大别山旅游发展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2] 王洪滨.合纵连横,旅游与区域发展一体化[C].//韩宗杰.大别山旅游发展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44.

[3] 席建超.大别山地区旅游区域合作战略目标、模式与路径选择[C].//韩宗杰.大别山旅游发展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86.

[4] 蒋 芸.基于SWOT分析的城郊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考试周刊,2009(6):17~18.

文化与文化资源的区别篇3

关键词:长吉图;人力资源;优势;劣势;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3-0127-04

引言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包括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部分区域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其地处东北中部地带、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核心地区和东北亚区域的地理几何中心,与俄、朝陆地相接,与日、韩隔海相望。作为中国第一个沿边开发开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以及中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和东北地区新的重要增长极[1],长吉图自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高度以来,随着各项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区域内经济、贸易的发展以及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已初见成效,但由于正式、统一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规划的缺失,使得该区域人力资源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是关键,长吉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与人力资源发展相对缓慢两者间的矛盾,使该区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优化升级成为当务之急。

一、“长吉图”人力资源发展现状

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人力资源的加速集聚和不断增长。截至2009年底,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人力资源总量为794.87万人,分别占吉林省总人口数与人力资源总量的71.43%和42.21%,其中人力资源占总人口比重及人力资源总量呈不断上升趋势,2005―2009年,人力资源占总人口比重年均增长率与人力资源总量年均增长人数分别为0.28%和7.48万,且人力资源集聚度高于人口集聚度1.29个百分点(见表1)。

(一)年龄结构

按照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0%及以上或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7%及以上的标准来看,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与吉林省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步入了人口老龄化行列,并且老年人口系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09年底,长吉图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4.24%,高出吉林省0.89个百分点,而少年儿童人口系数则平均以每年0.84%的速度快速下降。与前两者大幅度的波动相比,长吉图地区人力资源年龄人口比重仅以平均每年0.28%的速度缓慢增长(见表1)。

人力资源内部年龄结构特征与人口年龄结构特征相似,都呈现出较强的老龄化趋势, 2009年底,年老人力资源总量为年轻人力资源总量的1.56倍,随着长吉图少年儿童人口系数的快速下降,人力资源老龄化程度还将进一步加深。这种老龄化程度较深的人力资源年龄结构将对新老接替和年轻人力资源提出严峻的挑战。

(二)文化结构

吉林省人口受教育程度整体呈现出较高水平。2009年底,吉林省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9年,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52年;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分别高出东北地区与全国0.24和3.23个百分点,其中高中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为东北三省之最,但从人口总量来看,吉林省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仅为辽宁省的3/5,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大量外流是造成吉林省“人才空巢”的主要原因。

虽然目前吉林省以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为主的人口比重仍显得过高,但人力资源整体文化结构提升速度较快,相比较于2005年,高中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总人口和比重分别增长了89.29万和2.66个百分点;而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和文盲率分别下降了6.3和2.42个百分点。

(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

近几年,长吉图地区产业结构水平稳步提升,并逐渐向高级化方向发展。第一产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比重稳步提升,第三产业比重较低且上下浮动,但波动幅度不大。产业结构决定人力资源的需求结构,从而影响着人力资源的产业分布情况。从人力资源三次产业就业状况来看,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逐渐下降,而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不断上升,但上升幅度较小,其中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远远低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这与长吉图地区重型化工业吸收劳动力能力不强相关。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系数是测量两者协调程度以及合理性的重要因子之一。长吉图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就业偏离严重,并且第一产业就业偏离逐渐增大,因此长吉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加大第二、三产业人力资源吸收能力任务艰巨。

(四)人力资源城乡结构

吉林省长期以来,一直以重型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使得工业集聚重心长吉图地区的城市化呈现出较高水平,2008年底,长吉图城镇人口比重为55.03%,分别高出吉林省和全国平均水平1.82和9.35个百分点;人口非农化程度与人口城市化水平基本一致。人力资源城乡分布与人口分布相似,但人力资源的集聚现象更明显,这与极化增长区域人力资源集聚现象明显的特征相一致 [2]。从就业人口城乡分布来看,就业人口城乡差距不大,但仍以农村为主,这主要与吉林省农业大省的发展定位以及重型工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逐渐下降等因素息息相关。

二、“长吉图”人力资源的优势与劣势

长吉图作为中国首个沿边开发开放先导区,其发展政策、制度的调整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为该区人力资源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人力资源发展优势

1.教育资源密集,人力资源文化结构层次较高。东北地区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为长吉图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后续支撑。2008底,东北地区普通高校和在校生分别为198 所和199.42万人,而长吉图地区普通高校和在校生分别为34所和45.16万人,占全省的76%和89.6%,是吉林省各类教育资源及高级人才的集聚与培养中心。另外,人力资源整体受教育程度较高,据政府部门数据统计,目前长春市人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十二年,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高层次的人力资源结构为长吉图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国内国际交流频繁,对外开放度高。由于历史、经济及区位等因素,“长吉图”先导区与延边国及临海国自古以来在文化、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交流较为频繁,而文化与人才的国际间交流又为延吉图先导区对外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国际环境。2008年,吉林省共聘请外国专家2 002人次;同时,截至2006年,吉林省派遣各类留学人员25 667人,已有12 887人回国工作和创业 [3]。另外,俄国对其远东地区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日韩人口老龄化突出以及朝蒙劳动力封闭等问题为长吉图地区剩余劳动力输出和人力资源国际间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3.人力资源开发潜力大。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产业集聚效应和经济增长极化效应所带来的就业机会的增大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吸引大量劳动力资源、尤其是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流入,同时长吉图地区培养的高素质人才的留守比例也将增大;而目前发展水平较低和就业人数不多的第三产业,其未来吸收的人力资源数量也蔚为可观;另外,长吉图地区较低的人口密度和优越的人居环境,也是引导人力资源流入的因素之一。

(二)人力资源发展劣势

1.人力资源老龄化特征明显,新老接替断层。从人力资源内部年龄结构特征来看,2009年底,长吉图地区年老人力资源高出年轻人力资源21.74个百分点,占人力资源总量的3/5强,人力资源老龄化特征明显;另外,随着该地区少年儿童人口系数比重的迅速下降以及大量年轻人力资源的流出,人力资源老龄化程度还将进一步加剧,这对于长吉图地区人力资源的新老接替以及经济的后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人力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现象严重。高级人力资本具有消极的地理扩散效应和溢出效应,人力资源、尤其是高素质人力资源的过度集聚将对邻近区域经济的增长产生消极作用 [4],2008年底,土地面积约为长吉图2/5的长春、吉林两市拥有长吉图4/5强的人力资源,而土地面积占长吉图3/5强的延边朝鲜自治州仅拥有长吉图不到1/5的人力资源。虽然目前这种人力资源分布现状比较符合极化增长区人力资源明显集聚的特征,但随着珲春、延(边)龙(井)图(们)等前沿城市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当前的人力资源总量及结构将无法满足未来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人力资源消极的地理扩散和溢出效应又阻碍了人力资源的区域流动,因此,加快长吉图前沿城市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引进已是必然之举。

3.人力资源类型单一,供需不平衡。长吉图特别是长春、吉林两市长久以来以汽车、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重型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5],使该地区人力资源结构,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结构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单一化特征。随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模式、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当前的人才结构已远远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各类高级管理型、创新型、复合型以及对外型人才将出现严重缺口。

4.高素质人力资源流失严重。作为吉林省的经济文化核心区,长吉图先导区虽然是高等教育资源的集聚中心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中心,但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后原有优势条件的丧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低水平利用和不合理开发等,致使吉林省高素质人才外流现象极为严重。2006年,吉林省流出人才和流入人才之比达到了12∶1,且流出人才多以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高素质人才为主,预计到2010年全省的工程技术人才缺口将会达到55万~100万人左右 [3] ,形成了人才培养基地出现“人才空巢”的奇特现象。高素质人才的大量流失不但造成了当地教育资源的浪费,也将严重制约着长吉图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长吉图”人力资源发展对策

如何改善长吉图地区高素质人才大量外流和新老人力资源断层的现状,走出人才极度缺乏的困境,以及促使长吉图地区顺利从人才流出地转变为人才聚集地,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必须做好以下准备。

1.结合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拓展方向,合理培养各类人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为人力资源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现有人力资源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根据产业结构发展方向,积极迅速的调整教育发展重点和人才培养方向,促进产学结合,是克服人力资源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一方面,根据长春、吉林两市的发展定位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并利用两市优越的教育条件,大力培养符合开放型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所需求的管理型、创新型、对外型、复合型以及现代服务型等各级各类人才;另一方面,加快延吉、龙井、图们、珲春等前沿开放城市各类职业性技术院校与培训机构的建设,促进各类中低级的专业性技术人才,外贸及对外人才的就近培养和吸收利用。

2.加快区内外各级各类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要消除人才过度集聚对邻近区域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实现长吉图区域均衡发展,区内各市之间应当加快人力资源的一体化进程,促进各类人才的自由流动。强化珲春、延龙图等前沿城市与长春、吉林两大腹地城市之间的人才联动,从而满足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并促进人力资源区域分布合理化。另外,加快户籍制度的调整改革,放宽人口准入政策,以及尽快促成区际、省际间自由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促使各类人力资源,尤其是年轻人力资源的流入,加大人力资源的区际、省际联动,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人力资源新老断层这一现状。

3.加强区内人才巩固和区外智力引进。人才的长期性流入和短期性流入的主要原因分别为经济发展速度、居民生活质量和平均收入[6],因此对于人才的巩固及引进,有关政府部门及企业应对症下药。首先,以政府部门和各大院校研究中心为研发主体,并以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长春、吉林为实施中心,制定一整套高素质人才优惠与吸引政策、构建完善的高端人才合理利用体系以及服务系统,在优化区内人才发展环境、加大对区内高素质人力资源巩固力度的同时,吸引区外及国外高素质人力资源的进驻。其次,利用区位优势,设立长吉图人才合作交流平台、加强各级各类人力资源的区内外以及国际间的交流合作,鼓励与发达地区及国家的高素质人才交流,并积极引进区外、国外的高素质人才,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和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建立提供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EB/OL].http://省略/content/2009-11/17/content_1770428.htm.

[2]曾明星.极化增长区域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3]唐文婷.吉林省引进国外智力资源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4]Raul Ramos,Jordi Suri?ach and Manuel Artís.Human Capital Spillovers,Productivity and Regional Convergence in Spain[J].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Blackwell Publishing,2010, (2).

[5]于红莉,张兴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产业结构拓展及产业链延伸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0,(5):34-36.

[6]王胜今,范力达.20世纪90年代东北地区省际间人口迁移的人力资本考察[J].人口学刊,2007,(3):3-7.

The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Human Resources

in Chang-Ji-Tu Development,Opening and Leading areas

SHAN Liang 1,GONG Jie2

(1.The Marine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

2.School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

Abstract:Human resources are a key in the Regional economies development.The fast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Chang-Ji-Tu areas makes the local human resources’ reasonable development,effective use,optimization and promotion becoming an urgent matter.The author exhaustively anal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human resources in Chang-Ji-Tu areas,then in view of the questions which exist proposes the proper countermeasures for human resources’ reasonable development,effective us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 that the human resources in Chang-Ji-Tu areas can be used reasonably and effectively,and ocal government can formulat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al strategies.

文化与文化资源的区别篇4

关键词: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财富。新的历史时期,怎样挖掘和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利用和发挥好区域文化资源优势;怎样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如何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区域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换?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决策遇到的难点和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本文拟从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视角,试图对区域文化传承与文化资源产业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当前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化面临的挑战以及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路径选择做些分析探讨。

一、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与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内在关系。

区域文化资源与产业化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文化资源产业化不仅有助于彰显区域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区域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宣传、保护和传承优秀区域文化。

1.文化资源产业化:彰显区域文化资源优势的重要方式。

“进入20世纪后半叶之后,人们对于文化的产业化已经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并认为它将在今后的整个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1]区域文化资源是一定区域内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区域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和灵魂。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则是实现区域文化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区域文化产业一旦离开区域文化,就会失去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现实竞争力。当今社会,文化不仅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厚底蕴和持久动力,而且成为新一轮区域竞争的新焦点和新亮点。

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及其文化产品所产生的文化力已经开始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文化的地域性或民族性差异越大,区域性文化产品的特色就越鲜明,也就越容易受到文化消费者的青睐,区域文化资源的经济开发价值也就越明显。

此外,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还通过文化产品凸显其宣传效应,更好地激发人们热爱家乡、热爱故土、热爱民族和热爱祖国的情怀。区域文化产品折射出的优秀传统观念和人文精神对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进社会和谐也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文化资源产业化:保护区域文化资源的有效手段。

“就一国内部而言,许多国家都是多文化、多民族的,维护文化多样性主要在于对少数群体权利的尊重。”[2]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和市场经济的冲击,文化资源保护问题越来越显得重要和迫切。区域文化资源保护可以通过立法途径进行强制性保护,也可以通过普查、建立数据库、复制等传统手段进行保护。然而对文化资源最好的保护方式莫过于文化资源产业化。通过文化资源产业化不仅可以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而且可以使文化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得到保护和升华。区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不是简单地为抢救而抢救、为保护而保护,而是为了更好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各地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日益强劲。在其刺激下,各地进一步加强了对当地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民俗馆的修建使一些濒临绝迹的生产、生活用具得到保护和再现,地方特色文化节目的表演挖掘了当地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大量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开发,使当地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有效的开发利用,于无形中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3.文化资源产业化:推进区域文化互动的独特途径。

“多样文化的共存是一种包容,是对差异性文化的欣赏。只有平心静气地看待一个多文明并存和文化互动的世界,才能实现求同存异。”[3]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要求区域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在多样性文化的互补共荣中吸取营养,不断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也是一种文化交流和文化互动的过程。不同区域的文化资源特质赋与其文化产品某种特别的文化内涵。文化产业化过程不仅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借助于文化产品的销售,使某种文化观念和价值理念在潜移默化的文化消费中,得到更为广泛、更为有效的传播。一些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正是凭借其具有强势地位的文化产品,传播其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如美国的电影业不仅赢得全球市场,获取丰厚的商业利益,而且在传播美国文化、输出美国价值观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当人们通过文化产品来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以及不同区域之间文化差异的时候,其本身就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一种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使每个前来观光的游客深深地领略到当地文化的独特韵味,从而激发游客对当地文化产品的极大兴趣,并通过他们将当地的文化和文化产品带回自己的家乡。正是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不同区域文化之间在无形中碰撞、交流、互动与融合。

二、当前我国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特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之路,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已经开始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增长极。毕竟,我国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实践还处在探索阶段,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去克服和解决。

1.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的认识不足。

在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与区域文化产业优势的转换问题上,上到党政机关干部下到普通群众,至今仍有不少人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不足甚至误区。一是守着区域文化资源金矿当乞丐。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区域文化资源,有的甚至还是文化资源的富矿区。这本来是文化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可是不少人不是认识不到就是无视这种优势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作用。整天守着文化资源优势不去动脑子、想办法。其实,文化资源优势是不会自然而然地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这个转化过程不仅需要投资、需要技术,而且需要创意。二是抱着文化资源优势到处炫耀。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地方政府到处宣扬甚至炫耀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却不知道文化资源是非独占性的。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而不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开发利用,就完全有可能随着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而被别人异地开发,最终使当地文化资源由优势变成劣势。三是盲目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一提到文化资源优势转化问题,有的人就不顾当地现有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完全不顾经营性文化资源和非经营性文化资源的区别,对那些不能产业化或还没有条件进行产业化的文化资源也不加选择地提出要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可以开发成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一些概念性的地域文化、部分宗教文化以及部分历史名人等,所承载的更多的是一种形象价值、宣传价值和教化价值,难以转化成直接带来经济价值的文化产品。

然而,有的地方官员为了追求政绩最大化,在文化产业发展热潮的推动和刺激下,丧失应有的理智和清醒,恨不得在一夜之间把一切与文化沾边的东西都弄成能够立足市场的拳头产品,于是不惜人力、物力和财力,忙于做一些不切实际的规划,盲目上一些很难看到市场前景的项目。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既造成大量浪费又在不同程度上对当地的文化资源造成了破坏,更为严重的是大大挫伤了人们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

2.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的能力不强。

我国不少地方虽然拥有相当丰富的区域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非常明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将区域文化资源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能力还不强。这一点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是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资金不足,文化产业基础薄弱。投入不足一直以来就是制约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也是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二是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创意人才缺乏。人才资源是全球化时代首要的战略资源,也是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转化的关键性资源。现在的高校毕业生数量虽然一直呈上升趋势,但真正懂文化产业的人才不多,创意人才更少。更为严重的是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向往的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不愿意到偏远的地方去创业。三是文化产业市场机制不健全。文化产业管理上存在着政出多门、交叉管理、多头管理现象,一些地方依然存在政府大包大揽,习惯于用计划经济手段管文化、办文化,把经营性文化产业与公益性文化事业混为一谈,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管理机制依然未能得到彻底有效地改观。四是文化资源产业化水平普遍不高。从目前来看,大部分地区的文化资源产业化还处在起步阶段,有的偏远地区仍然是守着资源睡大觉。中西部地区无疑是我国文化资源的富矿区,尤其是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更是令人艳羡。但多数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发展现代文化产业的条件和基础还不够坚实。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实力就难有实质性的提升。

3.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过程中资源保护的力度不够。

在现代化生产技术、高科技手段和创意能力不足的条件下,文化资源只能是粗放式的、简单的、低水平的开发利用,由此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大多只是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这样必然会对一些市场潜质极高的文化资源造成浪费甚至埋没,并且有可能失去再度开发的机会。与此同时,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进程中还或多或少地存在文化资源开发的短期行为,从而对文化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如许多古迹、文物被改头换面,重新包装,失去了古迹、文物的原貌;许多民间舞蹈、仪式、风俗习惯被庸俗化、简单化,失去了原有的神韵;不少地方的古迹、文物在开发名义下遭到严重破坏,有些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没有保护的掠夺式开发,无异于竭泽而渔,最终必然导致资源枯竭。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神奇独特的古迹只有保持原汁原味,才能吸引更多喜欢异质文化的游客。时下,不少地方为了招徕游客,不惜投入大量资金打造旅游景观,文化资源越来越受到“伪文化”的侵蚀。“伪文化”的泛滥不但降低了人们的审美水平,使人们的文化追求变得廉价和肤浅,而且对真实的文化失去了一种自我维护的抵抗能力。这显然不利于文化资源保护。我国许多城市中新建的大量的微缩景观主题公园,采用现代化的复制手段,把一些世界各国著名文化遗产加以拷贝,浓缩在公园中。这种所谓的文化资源开发,开发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而是为了商业目的向人们提供了一种虚假的文化幻象而已。这是“伪文化”思潮泛滥的表现。因此,保护文化资源就是要保护文化的历史真实性,引导人们去体验真实的文化内涵,在真实的文化情境中去了解历史。这对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就是保护文化资源的完整性与真实性,防止被庸俗化。

三、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化优势转换的路径。

产业化是将文化资源优势做强做大的重要途径。只有改革创新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制度机制,培育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才能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的有效转换。

1.改革创新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文化资源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赋与新的时代内涵。文化资源的动态性特点要求我们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要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要牢牢把握其发展变化规律,以发展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它。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首先,要有一种开放的目光和创新的意识,不能墨守成规,要善于把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资源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其次,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由于不同区域的区位、地理环境、民族、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文化传统等诸多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乃至同一个地区的不同区域,其文化资源的类型和特点都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对文化资源进行分类评估,区别对待;要允许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探索最适合自身资源类型和特点的开发利用模式,绝不能简单地模仿和套用固定统一的开发模式。最后,要整合当地优秀文化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往往最初来源于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优势。要想上规模、上档次,一方面要将本地区相关文化资源打包;另一方面,还要与当地的地理资源、生物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捆绑,从而形成产业发展的综合优势。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文化资源也逐渐丧失其独占性,成了文化再造的资料。在当地缺乏历史文化资源的情况下,照样可以发展文化产业。美国人利用中国的花木兰传说和恐龙蛋化石加工创造出动画片《花木兰》和《侏罗纪公园》就是典型的例子[4]。总之,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的过程中,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创新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提高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和水平。

2.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制度机制。

为有效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冲破观念、体制、资金和人才等瓶颈,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制度机制。首先,要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政策和法规。法制保障是国外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用法制化手段来约束和规范文化资源开发行为,也就是说,要根据文化资源开发行为的发展变化,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使文化资源开发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我国虽然制定了一些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保护条例和政策,但大都是一些宏观性的政策或法规,缺乏可以阶段性实施的、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可操作性强的具体细则。这样,在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往往出现急功近利、盲目上马、随心所欲、无序开发等非规范,不仅破坏了文化生态,而且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其次,要优化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机制。开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是一种集多种要素于一体的综合行为,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协调机制。比如,政府管理部门与开发者之间的协调、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和宣传教育之间的协调、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协调、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之间的协调、外来投资收益与当地社区利益之间的协调、区域之间特别是行政区划之间的协调等。只有建立和完善各种协调机制,才能有效避免文化资源开发的雷同及低层次的同质化竞争。最后,要建立和完善文化资源开发保护互动机制。尽管文化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可循环利用、反复开发,但同样存在保护的问题。为此,确立科学的开发利用观念,尊重文化发展规律,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形成保护与开发并举、以保护为重的良好局面。同时还要在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强调“谁开发、谁受益、谁保护”的原则,把部分开发收益应用到资源的保护上。新晨

3.培育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

文化产业新业态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糅合传统的文化艺术因子,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和体制,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加入文化内容和科技成分的一种新的生产与盈利模式。要想尽快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化优势转换,必须冲破观念、体制、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发展瓶颈,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其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突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老框框,树立“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理念,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拓展文化产业主营业务;突破陈旧经营管理方式,树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开拓进取、敢想敢试的市场竞争意识,大力发展新兴特色文化产业。其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准一两个有地方特色和发展前途的文化产业项目,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开发规划和相关配套措施,从土地使用、项目审批、税收减免等政策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和重点突破,以体制性“松绑”和政策性推动来培育和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其三,打破长期形成的文化管理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树立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理念,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科技手段如文博、动漫、游戏、网络传输等新兴文化产业,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其四,强化人才支撑体系。

一是建立和创新用人机制。对现有文化创意人才的利用要突破资历、职称等限制,根据个人素质、能力和业绩量才选用。二是建立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立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人才培训基地,定期组织开展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学习,从中选拔优秀骨干到高校进修。三是建立和创新人才按需流动机制。采取公开招聘、客席聘用、签约等多种形式,从基层选拔和从省外甚至国外引进高级经营和管理人才,建构梯级人才队伍。四是制定文化创意人才的奖励措施,营造培养和吸引文化人才的良好政策环境。其五,拓宽融资渠道。一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逐步取消已经产业化的国有文化单位享有的特殊政策保护和垄断地位,放宽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种种限制,真正实现市场主体间的公平竞争。二要组织专业服务机构,积极引导和鼓励文化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等途径吸引民间闲散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尤其是新兴文化产业。允许和鼓励文化企业通过直接上市、与上市公司合作成立子公司或收购上市公司进入资本市场。三要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政府可以安排专款、采取银行贷款贴息办法支持金融机构参与动漫、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并对各种投资行为加以规范,以确保我国文化产业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华文。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229.

[2]吴汉东。文化多样性的、人权与私权分析[J].法学研究,2007(6).

[3]钟淑洁。文明对话与世界文化的和谐发展[N].人民日报,2005-12-22.

文化与文化资源的区别篇5

关键词:文化产业;区位商;甘肃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研究背景

甘肃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古代中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但长期以来,其文化优势并未转化成为经济优势,文化资源富集与经济落后一直是甘肃并存的两大问题。近期,甘肃省依托悠久厚重、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人文资源,经国务院批准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确定了围绕“一带”,建设“三区”,打造“十三板块”的工作布局。

本文试图通过区位商方法,对甘肃十四个城市文化产业进行实证分析,分别找出具有显著竞争优势、潜在竞争优势、竞争劣势的区域,以期在未来发展中,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并结合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已有规划,提出相应发展战略。

二、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根据2011年甘肃省文化产业统计结果显示:2011年甘肃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62.03亿元,较上年增长19.1%,占甘肃省国内生产总值的1.24%。甘肃省现有文化产业机构3887家,从业人员9.65万人,资产为259.51亿元,并呈现出发展速度加快,效益明显提高,内部结构变化明显,重点行业的主导作用日益突出,分布高度集中,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等特点。

三、区位商分析法

在区域经济学中,通常用区位商来判断用来衡量某一产业在特定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本文运用的区位商是指某区域某行业就业人员数与该区域全部行业就业人员数之比和全国该行业从业人员数与全国所有行业就业人员数之比相除所得的商。

其计算公式为:LQ=(N1/A1)/(N0/A0),其中N1为研究区域某部门产值(或从业人员数);A1为研究区域所有部门产值(或从业人员数);N0为背景区域某部门产值(或从业人员数);A0为背景区域所有部门产值(或从业人员数)。

一般说来,LQ>1,表明该产业在该地区专业化程度较高,该行业具有比较优势,LQ值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竞争力也就越强,同时也意味着该地区该行业的产出除满足本区域需求外还对外提品或服务。LQ=1时,表明该地区该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与全省相当,竞争力一般,该产业的优势并不明显。LQ

四、实证分析

根据测算,甘肃省十四市(州)的区位商如下:庆阳市1.37、嘉峪关市1.12、酒泉市0.97、兰州市0.96、定西市0.89、平凉市0.86、武威市0.83、张掖市0.70、临夏州0.69、金昌市0.66、天水市0.66、白银市0.59、甘南州0.58、陇南市0.43。为了进一步考察和分析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优势的城市,我们将区位商值大于1的地区列为“显著优势地区”;区位商值大于0.8小于1的行业列为“潜在优势地区”;区位商值小于0.8的地区列为“比较劣势地区”。

显著优势地区。甘肃省文化产业具有显著优势的地区分别是庆阳市与嘉峪关市。庆阳市文化产业优势集中体现在其民俗文化上,以香包为代表的文化资源形式多样,其黄土风情在全国独树一帜。而嘉峪关市境内有西部长城、大漠风光,现已围绕长城的文化产业发展成为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工业旅游城市。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规划中,庆阳市位于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而嘉峪关市位于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这两个地区发展的过程中应利用各自集群优势,迅速积累资金及人才,并向周围辐射。

潜在优势地区。甘肃省文化产业具有潜在优势的地区分别是酒泉市、兰州市、定西市、平凉市、武威市。这其中酒泉市的敦煌莫高窟,兰州市的黄河城市风光,定西市的森林资源,平凉市的崆峒山,武威的西夏文化都各具特色。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规划中,兰州市是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的中心,兰州市无论是文化产业人员还是文化产业增加值都占有绝对优势,不但要发展文化旅游业,更要全面发展影视制作业、、出版业、发行业、印刷业、广告业、演艺业、会展业、数字内容和动漫等文化产业。而其他几个地区,可以作为陇东南文化历史区、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的有力补充。

比较劣势地区。甘肃省文化产业具有比较劣势的地区分别是张掖市、临夏州、金昌市、天水市、白银市、甘南州、陇南市。这些城市中张掖市的大佛寺,天水市的伏羲庙,甘南州的拉卜楞寺等资源都久负盛名,但大多点状分布,没有形成集群优势,虽然类似金昌市、白银市、天水市、张掖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并不低,甚至名列前茅,但根据本文区位商的测算方法,这几个城市的问题在于从业人员的相对量较少,所以专业化程度较低,竞争优势不明显,只是单纯依赖自身资源,发展一直停留在低水平上,没有做大做强。

五、结论与对策

甘肃省文化产业资源优势明显,但总量少、单位规模小,发展水平低,潜力有待开发和培育,其产业结构仍不合理,传统文化产业比重过大,新兴的文化产业比重偏小,投资不足,缺少具备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主体,居民的文化消费力不强,人才比较匮乏。

随着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立,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省级层面都会有相应的扶持措施,根据本文的分析,甘肃文化产业一方面要突出重点,着力发展兰州市、嘉峪关市、庆阳市、酒泉市等较成熟的中心地区,通过招商引资与政府投入,以品牌龙头企业与大型产业园区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另一方面对有特色文化资源的城市的文化资源要进行保护与传承,对现有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与宣传,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并完善以景点为中心的服务配套设施,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让每处文化资源都成为所在城市的发展引擎。

参考文献:

文化与文化资源的区别篇6

社区教育具有公益性、公平性、开放性、协调性、包容性强的特点,有效地克服了家庭教育的封闭性、学校基础教育的局限性、职业教育的功利性,通过挖掘和发挥各类教育资源的功能,展示出社区教育开放、便民的独特优势,把各类人群集结在一起,把各类教育资源,特别是高等师范院校资源整合在一起。如在满足高等师范院校自身教学需求的前提下,向社区选派专业需求对口的教师,将社区教育所需要的教室、文体场馆、图书资料、计算机房等资源向社区开放,为社区全体民众、尤其是学龄阶段的青少年提供全面、全程、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服务与学习支持。借此有利弥补国民教育体系的不足,不断满足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不同阶层人群的学习需求,打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最佳平台,使广大群众成为社区教育的受益者和建设者。

二、社区教育发展现状的不足

近年来,我国社区教育虽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但社区教育发展的时间短,总体上还处于探索与实验阶段,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社区教育的理念,还没有在各级领导的思想中真正树立,社区教育还停留在少数理论研究者和从事社区教育实际工作者的层面,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研究机构在社区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上还不够紧密,理论研究与社区教育的发展还不相适应。同时,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社区教育内容、师资队伍、载体设施等方面的投入与水平也很不平衡,还不能适应不同社区发展的全面需要。

三、高等师范院校的发展与社区教育的关系

1.社区发展状况对高等师范院校的影响

(1)社区政治发展对高等师范院校的影响

社区政治影响高等师范院校改革和发展的速度与规模最直接地表现在对其支持的力度上。目前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许多学校招生人数和办学规模在迅速扩大。由于原有的校区资源紧张,许多院校纷纷建设新校区。虽然建设新校区的主要承担者是学校本身,但是如果没有当地所在社区的政府部门的协调和支持,这种扩建就很难顺利完成。社区政府可以利用其行政资源,为高等师范院校规模的扩大给予政策上的扶持,比如土地的优先使用权等;政府还可以利用其影响力和宣传作用,使社区中的其他机构为高等师范院校的发展提供援助。总之,社区政治对高等师范院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作用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高等师范院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必须学会积极主动地利用此类资源。

(2)社区经济发展对高等师范院校的影响

教育与经济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教育发展程度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而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发展的反作用也已为世人所公认。社区经济对高等师范院校发展的影响,主要是指社区经济形态及经济结构对其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结构设置的影响,社区投资状况对高等师范院校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经济是决定性的制约”。社区教育对高等教育,特别是师范教育的需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社区的经济、政治、人口、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等,但最基本的和最终的因素乃是社区经济发展水平。社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基础教育的质量要求越高;社区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越高,对高等师范院校的结构层次要求就越高。经济结构的变化必然导致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结构随之发生变化,其学科结构的变化必须与之相适应。在现代条件下,经济要想正常运转,离不开能在生产上有创新变革的设计队伍,有掌握和运用市场方法的技术队伍,有具备工业化水平的管理干部队伍,有熟练程度很高的技术工人队伍,有提供后勤保障和产品推销的服务队伍,而所有这些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以高等师范院校为代表的高等教育。

(3)社区文化发展对高等师范院校的影响

“社区文化,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人们所创造、孕育、形成的人文环境、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总是有形或无形地为社区居民提供着比较系统的行为规范,强有力地约束着社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社区文化是通过直接作用于社区文化和高等师范院校发展的核心要素———人来制约其发展的。教师和学生同时也是社区生活中的成员,必然要受到社区文化的影响。教师的文化水平虽然取决于其所接受教育的程度,但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看,也受到当地社区的影响,特别是文化中的核心因素———价值观、情感和态度方面的影响,他们会不自觉地接受一些当地的文化因素,并逐渐融入到自己的思想中去,形成了自己对文化、特别是当地社区文化的理解,从而将其通过教学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影响学生的发展,而这种影响也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只有用先进的、健康的、高尚的社区文化去感染和影响教师,才能更好地促进高等师范院校的发展;反之,则不利其良性发展。

(1)对社区教育的影响

现代社区呼唤优质教育,需要高等师范教育与社区基础教育的有机结合。“如果没有学院和大学,那么想理解我们复杂社会的问题就几乎是不可能了,更不要说解决问题了”,高等师范院校作为社区教育中心、终身学习中心,已成为提供各种服务的动力源,应当为社区教育和其他学习活动提供公共空间。社区教育必须与社区发展相结合,立足于社区,以社区现有的条件为依托,寻求与社区发展情境的结合点,变劣势为优势。由教育部、社区基金会、社区教育协会等机构领导的社区教育改革正在逐步开展,要根据社区发展的实际需要,探索良好的社区教育模式,注重产、学、研相结合,从而提高社区教育的投资效益。首先,通过建立学习资源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从而改善和强化社区的社会结构。如建立家庭资源中心和青少年服务中心,开展接受委托从事学龄前儿童的学前教育,家庭危机和心理健康咨询、职业规划咨询等等,引领家庭健康生活服务。

其次,强化社区的复合性,把社区教育纳入到各年龄段学生的课外学习中。开发校本课程,“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专业研究人员设计或与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出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使学生学习从教室拓展到社区,内容可以涵盖生态学、经济学、公民道德、科普知识等多领域,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课堂知识来解决社区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建立社区公民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思考、创新、计划、领导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开展以中小学校为主体的活动型社区教育,充分利用自身办学资源和优势,组织社区内的中小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课外教育活动。通过资源共享,将社区内的居民请进学校,共享学校教学空间和文体设施,方便社会各界参与校内或校外的教育活动。

第三,通过设立学校企业实体运营项目,强化学校与社区的亲和、凝聚功能。依据社区发展的需要,开办学校企业实体项目。指导学生通过参与企业运营,学习企业经营理念,增强感性认识,积累实践经验;对于具备一定实践经验的学生,更可以通过分析社区条件,找出适合地方需求的商业增长点,理性募集资金并编写创业计划直至开办、运行小型企业等方式,强调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及对社区的亲和力,促进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可以接受街道办事处或区域内单位的委托,通过专业开发、课程开发、项目开发等多种手段,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区域性、多层次、开放式、综合性、大众化的集区域高教、成教、职教为一体的新型教育模式,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业资格教育与休闲文化教育、各界委托项目教育与居民自治教育于一体,使其成为一种新型的社区教育办学体系。

(2)对社区资源的开发

社区是由具有一定属性而相互交往的居民组成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共同体,社区中所蕴含的各种政治、经济与文化成分,都是构成社区资源的因子。其中,政治资源是指与政治活动相联系的各种政治主题活动,经济资源是指社区各产业主体通过各种经济活动而产生的经济总量,包括农业、工业及第三产业经营与服务活动所产生的经济收入。文化资源是指社区内教育机构、教育团体及居民个人休闲时所进行的文化艺术创作及各种文化娱乐活动而形成的文化载体及文化环境。社区资源价值的具体功能在于扩充教师社会实践教育,提高教师对社区的认识能力,丰富教师的社区情感,从而把教育放在整个社区乃至整个社会大背景中加以考虑,增强教育的自觉性。

社区资源对于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与显性的知识体系不同,它不是直接参与到教师的知识与能力构建中,而是在教师长期职业发展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说,社区内的各种政治、经济与文化活动都充实与丰富着社区资源总量,为社区发展提供平台与资源。不过,社区资源性质多样、内容庞杂,需要高等师范院校教师结合自身的专业实际,有选择地对社区资源进行梳理,在了解社区现实过程中寻找社区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当下的社会问题,如社区群体对教育的价值取向、邻里关系、不同阶层社会心态等,把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与事件按照一定线索联结起来,通过分析与判断,辨识与选择,以促进社区资源与高等师范院校共同发展为出发点,使潜在的教育资源突显出来,最终形成资源优化与共享的过程。

在开发社区资源的过程中,需要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通过科研课题的形式,对社区中的各种资源进行系统研究,把地方性的经验书面化、知识化、系统化,形成可供学习的知识化体系,进而对社区资源所蕴含的教育功能进行合理而有效开发与利用。主要表现在:不断充实与完善现有课程结构;依托现有教材,结合社区问题,自主编写教材,形成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增加科研力度,通过委托课题等手段,丰富社区资源的知识性,增加社区资源实践的科学性等。

事实上,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与社区之间的关系尚处于自发状态,还没有进入到有意识的建构阶段,更谈不到上升到良性循环的高度。其根本原因在于高等师范院校与地方政府之间不具有人事、财务及业务上的渊源关系,地方政府处于主动消费的地位,而高等师范院校处于被动的供应者地位,高等师范院校不属于地方政府领导,而地方政府对学校的发展也知之甚少,二者不是实质上的伙伴关系。因此,在高等师范院校与社区之间要建立起本应的互利共生关系,任重而道远。

文化与文化资源的区别篇7

关键词:县域民俗艺术资源;评估;文化保护;利用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

西北境内的民族众多,是典型的民族文化多样性积聚区域。各个民族多种多样的民俗艺术资源也因此具有丰富性优势,这一点具有突出的代表性。西北地区的40余个民族都具有自我特色的民俗艺术样式,而各民族的民俗艺术又互相交融、互相影响,形成区域性的民俗艺术。此外,到目前为止,西北各民族所固有的文化传统相对得到较好保存,民族民俗艺术得到了较好的延续,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同时,依然保持着民族民俗艺术多姿多彩的传承与表现,许多民俗艺术形式与地方的民俗生活紧密相连,构成了工业文明以外仍然存在的传统文化生活的历史图景。

然而,我们对民俗艺术资源的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虽然在一些地区配合旅游和农村文化建设,也做了一些对于民俗艺术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利用的工作,但对于西北这样一个具有丰富民族民俗艺术资源地区来说,还远远不够。目前,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对“都市文化产业”的开发方兴未艾,但西北的自然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显然不适宜这种路子,我们的优势就是在与发展乡土文化、农村村镇文化和具有西北地区特色的地方文化形态,应该认识到要针对自身实际情况,以自身的民俗艺术资源铺筑特色之路。因此,在西北各个地区,尤其是各县域推进“地域特色文化产业”是一个富有前景的事业,具有实际的意义。

从“地域特色文化”的概念范围来说,各县域是一个可划分的基本单位。县级建制是中国历史自秦汉以来惟一从未变更的行政设置,县域区划向来是我国社会、行政基层完整结构和地方经济、文化的基本单位,县域也是充分展开管理、整合各个部类文化资源的最小优选区域。从人文资源来看,县域的个性历史脉络也是地方文化最重要的集合表现,西北提出以“地域特色文化”建设发展目标也应强调到县域层面:尤其是以各地民俗艺术文化资源为切入点,合力建构注重自然生态环境与民族人文环境的双重保护性的文化区,强化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后劲,开发各地有特色的民俗艺术资源产业,发展人文经济产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

要进行这样一项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需要对各县域民俗艺术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估。这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研究制订民俗艺术资源评估的方法,拟定对我们自身地域行之有效的技术指标和实施方案,保证民俗艺术资源评估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从西北来看,县域民俗艺术资源具有文化形态多样、品种多样、大众普及的特性以及仍然缺乏明晰资源数据、缺乏保护措施、缺乏再生利用等等现实特点。目前,各地区更没有统一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构,更没有充足的财力支持,大多数民俗艺术品种从未得到系统的数据采集和整理,各个县级文化管理机构还尚未摸清自己的民俗艺术资源的家底,比如哪些品种非常珍贵,需要加大保护力度,哪些品种的艺术性具有独特价值,哪些品种已经濒临灭绝的边缘,哪些品种具有产业开发的前景以及在各品种内部的基本组织系统等等都没有基本材料、也没有判断标准。即使在获得基本资料数据以后,又如何对民俗艺术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建立档案,如何制定一系列有效措施,如何将有限资金运用于最需要保护开发的门类品种,如何选择具有前景的品种进行应用和进一步开发,一些值得研究、整理或极有经济发展前景的重大发展项目、重点区域旅游可利用项目也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注意。

这就说明,在进行县域民俗艺术资源系统发展势态考虑中应首先进行资源调查。同时亦应进行切实的资源项目评估,对一系列保护发展问题做出有效回答,只有这样才能为各地制定民俗艺术资源保护与发展规划提供可靠依据和基本准则。

目前,对民俗艺术资源进行评估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通过针对西北地域民俗艺术资源的现状的研究,发现要进行这一项新的工作,应建立几个原则标准:

一、民俗艺术资源资源评估的主要对象是各地域的资源。民俗艺术资源具有地区的差异性,所以民俗艺术资源评估应主要要从特色资源方面来考虑。对独具特色的民俗艺术资源必须格外加以保护,而在开发利用时也往往要注意加强其独特价值,这样才能具备进入市场的竞争力。

二、民俗艺术资源的发展与评估,应能对应于各县域的所有民俗艺术资源部类,只要其有具备进入市场的可能性。就具体评估对象而言,可以是单项民俗艺术资源,如一种手工艺、也可以是一种资源组合,如民间舞台演艺等;以县域为单位是找到文化传播基本覆盖面,以一个项目为单位是找到品种传播基本覆盖,目的是体现个别的地方民俗艺术应有价值。特定县域所拥有的民俗艺术遗产、民俗艺术名胜景观均应归入县域特色民俗艺术资源的对象。

三、建立全面的评估指标原则和评估方法,使工作具有科学规范性。民俗艺术资源蕴涵着最重要的特点是其社会价值、历史价值、民俗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应首先从精神遗产的层面去认识评价,当然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同时也具备经济价值,即进入市场的可能性。但不能以市场条件作为唯一评价标准。民俗艺术资源要真正形成产品,有效地进入市场,其前提是进行开发可行性的准确评估。

其次,进行民俗艺术资源评估指标应遵循一些基本规范,首先应考虑的问题是:

(1)规范性与特殊性相统一,民俗艺术具有一般个性特质,资源评估却具有通识标准,但具体到各个县域或各个项目,应根据民俗艺术资源的实际状况及差异性,突出其特色和优势,选择对于该品种民俗艺术具有明显表达力、影响力的因素来顾及规范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2)全面资源调查与重点评估相结合。每个县域都具有丰富的民俗艺术资源,可开发利用的重点资源也不尽相同。因此,既要进行全面评估,又要选出核心资源。既要对民俗艺术资源的整体组合进行综合评估,又要根据各地民俗艺术资源的具体状况,对不同的品种项目和开发条件的进行单项评估,最终,在普遍数据调查的基础上,优选出县域民俗艺术资源的核心项目。

(3)社会评价与经济评价相结合。民俗艺术资源具有区别于其他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精神文化的特质,也有民俗生活的功能和意义,评价民俗艺术资源,一方面要对其进入开发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评估,另一方面也要对其进入市场后可能产生的文化特质改变或丧失的可能进行相应预测。因此,在评估中应考虑如何发展,还应考虑如何保护的问题。

再次,进行民俗艺术资源评估是一项科学性的工作,应考虑科学规划资源评估程序、指标及方法,对于西北地区来说,最主要的是能够建立具有普遍效应、又有具体内涵的明确指标和具体操作方法。西北从东到西的地理环境变化很大,文化生态有差别,经济状况也有差异,加之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使得各地民俗艺术资源开发的基础、途径和前景各不相同。因此,建立一整套民俗艺术资源评估程序,并在评估中选取适宜灵活的方法,是民俗艺术资源评估工作的必要条件。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民俗艺术资源评估的基本程序应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开展区域性资源调查。对各区域民俗艺术资源进行分类,确定资源大的类别及数量,并做出定性的描述,依据资源现状确定相应重点评估的对象,或确定重点的缺失。

(2)针对评估对象选择适宜的指标、评估类别指标和方法,对跨越几个品种类别的品种确定其基本性质。类别的确定是一项关键工作,民俗艺术品种繁多,有些民族或地域的独特品种更是稀少,甚至名称也是口传形式,要进行界定、鉴别,要尊重原生态的原型分类和名称,交叉性的品种应以其比重确定其品种的类别。

(3)根据评估指标和方法设定合理的等级标准、等级层次和等级数量。按照设定等级标准得出相应分值。需考虑资源特殊性并追加赋值,对濒临灭绝的品种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

(4)评估结果一般为民俗艺术资源信息系统数据库和单项评估报告、评分等级报告和发展意见报告,应取得管理机构和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认可,成为真正民俗艺术资源保护开发的准确依据。

要作到上述工作的实际实施,就要建立一套民俗艺术资源评估的基本指标,通过实际调研,我们认为西北民俗艺术资源评估指标应包括以下内容:

(1)资源的基本性质指标。资源品质评估是对于评估对象的内在品质及其所蕴涵的可利用价值的综合性评估。其中主要包括文明传承性和文化功能性,是对资源进行品质鉴定的依据。

(2)资源的社会功能指标,是对于评估对象社会传播性、应用性及社会价值意义的综合性评估,确定资源在社会背景中的独特身份。

(3)资源的市场价值指标。即资源进入消费市场评估,有无消费市场、市场大小、能否具备市场潜力。市场分析既要分析地区市场的因素,更要分析其可流向、未来空间的因素。

(4)资源的预期效益指标。这也是确定资源利用、产品开发的重要依据,需针对不同的评估对象和开发目标进行,尤其应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和谐。

(5)资源的开发可能性指标。民俗艺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广阔的支持系统,也有是否具备开发条件的前提,评估指标涉及所在县域及其相关区域的政策、资金、人力、物力等多方面要素。

另外,对民俗艺术资源评估的方法要采用多种构成因素集合,防止单一方面对资源的片面性看法,一般采取体验性评估的办法,即选择专家、当地人、外来消费者合作,根据自身不同体验对资源进行评价打分,最后对三种来源的结果加权平均,得出评估结论;也可以采用技术性评估,这种方法只适应部分资源对象,主要用于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评估指标,譬如对技术性极强或产品进入市场因素进行评估等。评估具体的方法包括定性分析法、评估指数法、层次分析法、综合评分法、对于一个对象的单项评估,可有选择地单独使用;对于区域内多类对象的综合评估,则应有针对性地组合使用。

从西北的情况看,目前大多数民俗艺术产业发展依赖于年节文化消费、旅游业以及相关的民族艺术展演业和特色饮食业。但也有一部分民间手工艺制造仍然有生活市场和大众需求,与其它地区比较,仍然显示出较强的生活需求的特点,在民俗艺术资源评估和发展的工作中,通过具体导向性措施就可以较好的使这一工作产生实际效应。比如,参与旅游开发这一基本点,并注意对已有生活市场产品大力扶持、开发、改造、拉动,特色民俗艺术资源才有可能逐步扩大化地发展起来。并特别注重对于各县域独具特色的重点资源认识和集中精力地了解,否则,在实际应用中容易陷入采集数据,归纳档案资料为目的工作。操作中更要力求打造出该县域独具核心竞争力的民俗艺术品牌,建立起与之相关的由多项产品构成的支撑点,并根据资源特色和市场,确定不同产品的开发计划和途径。

文化与文化资源的区别篇8

【关键词】资源评价模型 GIS 地质旅游

JingbohuGeological tourism andCulture resources Development evaluation model Research

Li Xulong

(Geographical science,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Mudanjiang Heilongjiang 157011)

【Abstract】TheregionofJingpohuisrichingeologicaltourismandculturalresources.Butcurrentlytheobjectofstudyislimitedtothegeologicalevaluationtour

bininggeologicalandculturalresources,theresourcesandtheevaluationmethodresearchofthedevelopmentisnotmuch.What’sworse,basedonGIStechnology,thedevelopmentandresearchoftheflatofdecisioninformationofJingpohuregiongeologicalandculturalresourcesisstillblank.Inviewoftheabove-mentionedfacts,evaluationfactorsandindexsystemofgeologicaltourismandculturalresourcesshouldbeestablished.Besides,comprehensivelyevaluatingtheindividualresourcesandresourcedevelopmentexternalconditionsandfoundingGISdecision-makingplatformforservicingtheresourc

esevaluationguidedbytheevaluatingmodelisalsoimportant.

【Key words】resourcesevaluation model;GIS ; geological tourism

1 引言

R泊湖部级风景名胜区由百里长湖景区、火山口原始森林景区、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景区三部分以及中国雪乡组成,镜泊湖作为“地质公园”有其特殊性所在。它也许不只具有地质意义,还可能具有考古、生态学、历史或文化价值。”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驰名中外,其资源开发程度好,旅游收入也极其可观。而地质公园的建立有双重目的,一是要保护环境,二是要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本研究致力于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镜泊湖地质公园的保护、开发与管理中,将镜泊湖风景区、火山地质景观及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三点连成线, 以实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与保护,带动周边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的发展,进一步带动镜泊湖所在区域的整体发展。

通过相关数学模型,GIS分析等方法,根据已掌握的各类数据进行动态分析,对未开发的资源和已开发资源进行模拟评价,为相关规划管理部门提供辅助决策,从而更好的促进景区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1]。

2 地质旅游文化资源评估方法

根据镜泊湖文化地质旅游资源的具体情况,从定量方面寻找一种适用于文化地质旅游资源评价系统的方法―单体一区域分析法对地质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其中个体资源分析主要针对已运行景区资源,对其进行资源评价;区域分析是以核心景区为中心,对周围一定范围内未开发区域进行待开发评价,以评估其价值,为开发提供辅助决策[2]。

采用方法的大致过程为:一、旅游资源个体评价:对镜泊湖地区文化地质旅游资源逐一进行评价,分别得出各类资源的评价分值;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按照给定的权重和评价标准,计算出各资源类型的外部开发条件评价总分值;三、将个体价值评价、开发条件评价按照权重关系进行综合,得到最后的评价分值,其中前两项为评价重点。

2.1 评价资源的选取

评价资源的选取是建立模型的基础,对于模型因子的确定也必须基于不同的资源来具体划分。在选取资源时,必须把握以下原则:该旅游资源为镜泊湖地区的典型特色资源,同时为核心资源,其资源价值能够代表镜泊湖的区域价值;另外资源可以被视为是单独的景区或景点,基于以上两点,为地质旅游资源评价和文化旅游资源评价分别选取不同的资源。具体详见表1。

2.2 旅游资源评价因子的选取及其权重确定

对诸多旅游资源进行评价,不管是采用哪种数学模型,都涉及旅游资源的比较和重要性排序问题,所以评价模型中评价因子的选择必须遵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①代表性和重要性;②非兼容性;③区分判别性[3]。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不同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时,选择评价因子会有很大不同。每个评价因子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具有不同的重要程度,对评价因子重要性的判断是确定权重的前提,而且对权重值的大小有重大影响。

根据以上原则,对镜泊湖区域的评价资源进行影响因子的选取,见表3。

权重的确定有很多种方法,这里采用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又称多目标决策法,是美国著名的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赛帝(A. L. Seaty)于1973年提出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它的特点是对非定量事物做出定量分析,对人们的主观判断做出客观描述,是一种简洁而实用的定量评价方法。它是一种综合和整理人们主观判断的客观方法,也是一种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4] [5]。

层次分析法的关键步骤是构造两两分别比较的判断矩阵,对某目标U来说,各影响因素Pi(i=1,2,…,n)的重要性分别为Wi(设Wi>0),则将Wi两两比较可构成判断矩阵。

其中满足aii=1;aji=1/aij;aij=aik/ajk(称判断矩阵的完全一致性);i,j,k=1,2…,n;且有

此时n为A的一个特征值,当n取最大值λmax时,对应的特征向量M的各个分量为Mi,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即是本层次相应因素对上层次某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重值。

2.3 旅游资源评价因子指标体系

评价因子及其权重系数确定后,建立各因子的评价标准,也是旅游资源评价过程中至关重要、不可缺少的步骤。旅游资源评价的首要任务就是根据评价对象的性质、评价目标等,建立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评价问题全貌的综合评价要素指标。旅游资源评价因子的评价标准制定步骤如下:

(1)对评价因子进行指标分级:根据评价因子度量的含义及体现资源价值的程度,把每个评价因子指标作模糊等级划分,如,优、良、中、差、劣;极高、高、较高、一般、低等级别,每一等级都有具体的描述。

(2)对评价因子指私行量化:用E表示评价因子指标,用连续的实数区间[0,10]来表示因子指标分值的变化范围。最高级别极高E=10;最低级别(或劣)E=0;区间中的实数对应着一定级别的因子指标值,实数越大,因子指标级别值越高[6]。因子指标级别值的划分见表2。

综合各资源影响因子,其量化指标如表3。

2.4 资源评价值计算

旅游资源个体价值的评价分值计算公式:

其中,A为单个资源价值分,ai为该单个资源第i个评价因子权重系数,Ei为该资源个体第i个评价因子的指标分值。

地质旅游文化资源外部开发条件的评价分值计算,公式为:

其中,B为资源外部开发条件分值,为第i个资源外部开发条件评价因子权重系数,为第i个资源外部开发条件评价因子的指标分值。

2.5 分级评估

为了充分反映资源之间的质量差别,参考国家旅游局最新颁发的《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特征评分表》将质量等级划分为五级,分值划分分别为:1级:≥80;2级:80-65;3级:65-50;4级:50-30;5级:

3 资源开发评价系统的实现

根据建立的地质文化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对个体资源和资源外部环境建立评价因子并计算其权重值,每种因子建立指标级别,最后计算资源的评价值,并根据资源的评价值进行分级评估并用表格和空间插值栅格图等形式表现出来。

首先选取单体资源,即评价模型,在获取模型因子后可对应查看其权重值,在单体评价中的核心为打分环节,系统列出了各因子的指标级别,供打分参考,可计算出单体模型的评估值得分。对应不同的分数等级系统给出了评价结果用以辅助决策。

在资源开发外部条件评价中,依据镜泊湖管委会的划分,景区分为火山地质、小北湖、瀑布山庄、熔岩台地、渤海故国和水上游览娱乐六大核心区域,其开发评价对景区整体的发展意义重大。对资源外部开发条件进行评估包括的因子有:地域类型组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依托关系、可进入性、基础设施和环境容量。系统对每个核心资源的外部评价因子赋予权重并进行打分,可得到各资源的外部开发条件评价值,如图1。

最后通过MapGIS提供的二次开发接口在系统中生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插值图,接口代码如下:

protected function button3_clickHandler(event:MouseEvent):void

{

varlayerItem:LayerItem=new LayerItem();

layerItem.layerName="22.msi";

layerItem.layerType="栅格数据集";

vargdbItem:GDBItem=new GDBItem();

gdbItem.GDBServerName="MapGISLocal";

gdbItem.GDBName="镜泊湖01";

gdbItem.layerInfos=[layerItem];

varvectorLayer:VectorLayer=new VectorLayer();

vectorLayer.layerInfoArr=[gdbItem];vectorLayer.serverAddress="http://127.0.0.1:6163/igs/rest/ims/relayhandler";

mapContainer.addElement(vectorLayer);

}

插值结果如图2。

4 结语

本文将地质和文化资源相结合,建立地质旅游文化资源评价因子和指标体系,对个体资源和资源外部开发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对其资源及其开发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数学建模,并以评价模型为指导,基于GIS二次开发技术建立了镜泊湖地区地质旅游文化资源信息决策平台,可为镜泊湖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申燕萍.区域地质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12):68-71.

[2]席岳婷,魏峰群.地质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多元模式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6(4):643-647.

[3]金石柱,李东辉.地理学视角下的渤海史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6(4):17-23.

[4]何小芊,刘宇,熊国保.国内外地质旅游研究现状与展望[J].热带地理,2015,35(1):130-138.

[5]康春国.镜泊湖地区旅游地质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26(2):101-103.

文化与文化资源的区别篇9

文化产业园区与其他类型园区的构成要素具备基本定位的联系性与区别性,以及构成内容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文章围绕对文化产业园区属性概念的界定范围与类型的区分内涵特点分析,得出构成文化产业园区的主要构成要素。

[关键词]

文化;产业园区;概念界定;构成要素;园区类型

园区一般是指政府集中统一规划指定,专门设置某类特定行业、形态的企业、公司等进行统一管理的区域。文化产业园区是园区的一种形式,它具备特定的业态组合要求、是新形势下文化产业集聚的载体,具有文化创新力和经济效益统一的实际意义。文化产业园区的构成要素研究应从属性定位、构成原则、作用机制、架构模式等角度出发,即文化、产业、管理、政策、服务、创新、整合、集聚。且文化产业园区与其他类型园区的构成要素具备基本定位的联系性与区别性,即社会属性与经济属性的演进与承递关系,及发挥作用的不同层级和角度的区别;构成内容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即基础要素如都需具备统一管理、产业集聚、市场资源、配套服务等构成要素普遍性特征,也具有统一生产、生活、生态三方要素融合统一的特殊性特征。

1园区概念的界定支撑要素分析

对于文化产业园区的概念,国内外近些年对此探讨的研究越来越多,对文化产业园区概念进行的探讨有德瑞克•韦恩提出的文化园区概念,HilaryAnnefrost-Kumpf提出的文化区概念[1]。其共性是提出文化园区是具备一定文化娱乐、生产消费相结合的,是具有多功能性的、提供就业的、社区性的地理区位。在我国,对于文化产业园区的概念则包含了集中不同的称谓,如创意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园等,对于文化产业园区概念的界定,则偏向不同的着重点。如陈少峰认为文化产业园是以产业集聚的方式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赵迎芳则强调文化产业园区的孵化器功能、创新研发能力、专门的服务管理机构、公共服务平台、基础设施保障和公共服务能力的集聚区特征[2]。

2园区类型及特征要素分析

产业园区的发展历经了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后工业园几个主要的阶段,文化产业园区便是后工业园的主要表现形式。在这一系列的发展过程中,对生产、生活、生态的态度则由对立逐渐走向统一,而文化产业园区在对此三者统一的基础上也根据不同的侧重点,按园区发展的模式划分出了几种不同的类型。

2.1政策导向型园区

此类园区是在地方政府规划和推动下建立和管理的园区,具有很好的经济支撑和政策支持,“政策”、“产业”是重要构成要素。此外,政府作为规划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因其调动资源的广度和力度,在服务园区企业、搭建服务平台、提供市场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具有沟通内外的中介连接功能,“中介”也是其构成要素之一。

2.2开发商导向型园区

此类型园区一般是民营或私企对其进行统一管理,侧重经济效益,在园区开发和经营模式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够吸引企业入驻并形成产业集聚。此类园区以“资金”“资本”为主要构成要素。但因其对商业经营和经济效益的侧重,对产业链培育、和产业的成熟完善则需要进一步提升。

2.3资源导向型园区

如对传统文化或特色文化资源依附型园区。这类园区具有一定的先天资源优势,内涵上侧重地方文化、艺术和工艺传统为特点,主要以“文化”、“感官”、“体验”为要素特点;以大学或特殊人才聚集地为依托型园区。此类园区依托“人员”优势,集聚创意人才、学术能力和研究能力,能够在“学术”、“学习”、“教育”要素中体现优势;先进科技资源为依托型园区。此类园区一般依托高新技术密集,科技产业发达、高科技企业聚集、科研机构和人员资源丰富的地区为依托,其构成要素着重以“研究”、“研发”、“技术”为要素特点。

3文化产业园区的构成要素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得出文化产业园区的构成要素的基本框架:直接或间接受宏观政策及区域政策的影响、并对其规划、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依托雄厚资本和社会、文化、环境等资源;具有产业及产业链培育或集聚能力;具有学术、研究、研发水平;具有服务管理功能、沟通内外市场及要素间流通;具有明显文化属性特点、满足特定文化需求、形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生产、生活、娱乐、消费的有机体。在其基础要素、发展要素、功能要素的分析和研究中,得出文化产业园区的构成要素包括:政策、产业、文化、研究、学术、资本、服务。由于文化产业园区的概念在不断完善,园区发展也在不断升级,对于文化产业园区构成要素的研究和分析也将从不同的角度逐渐完善和成熟。

作者:吴侨 单位:长春建筑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文化与文化资源的区别篇10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模式;集群化;产业集聚区

一个产业的稳健发展离不开一套好的模式。集群化是现代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产业集聚发展能够全方位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国内城市多采用这一模式发展本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目前,洛阳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态势良好,产业集聚效应初显,初步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将有力地促进洛阳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洛阳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概况

目前,洛阳市有十多个在建或拟建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从产业类别看,这些产业集聚区包含文化艺术、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动漫影视、出版发行、创意设计、创业孵化等,几乎涵盖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全部类别。

从分布空间上看,有5个集聚区位于边郊区县,6个集聚区分布于洛阳市各城区。从行业上看,以历史文化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区(平乐农民牡丹画文化创意产业园,烟涧青铜文化产业园区、南石山唐三彩文化产业园,关圣文化产业园,中国河洛澄泥砚文化艺术园)分布较广,彰显了洛阳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信息科技最为密切的动漫影视、创意设计、新闻出版等文化创意产业产业集聚区(如洛阳报业印刷创意文化产业园、动漫之都(洛阳)产业园、伊滨区中意科技园)则位于洛阳科技资源最为密集的中南部地区。

二、洛阳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分析

洛阳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覆盖的行业门类较为完善,其中也不乏具有特色的集聚区,这些集聚区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遵循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规律。通过深入研究洛阳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的状况,可以总结出洛阳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三种发展模式:

(一)原有资源改造利用模式

原有资源改造利用模式是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主体对原有资源如老厂房、旧仓库等经过简单改造,作为创作、经营活动场所而逐渐集聚形成的过程。

洛阳是老工业城市,大量留存于市区的老厂房、旧仓库,是城市发展留下的宝贵工业遗产,洛阳可充分利用这些闲置空间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北京的798艺术区和上海八号桥就是通过对工业遗产的功能重组发展而来。国内许多老工业城市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时都学习和借鉴了北京、上海这一模式。

成本低廉且集聚速度快,是原有资源改造利用模式的突出优势。其发展的基础是成本较低且可直接利用的现成资源。洛阳目前有两个产业集聚园区是基于这一模式发展而来,分别是位于洛龙区的八里?唐文化艺术公园(洛阳明花洗涤剂股份有限公司闲置厂房)和涧西区的里?外文化创意产业园(中铝洛铜老厂房)。

(二)依托原有资源提升模式

依托原有资源提升模式指的是某个区域已经具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条件,通过在原有的资源中导入一种新的要素,凭借这些原有资源来拓展新的产业领域,从而提升原有资源的利用价值,形成新的产业链条,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朝产生集群化效应。这种模式在洛阳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应用较多,如烟涧青铜文化产业园区、南石山唐三彩文化产业园区,关圣文化产业园、龙门文化旅游健康生态示范园、洛阳报业印刷创意文化产业园、中国河洛澄泥砚文化艺术园。

此模式的运用所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是该集聚区内必须已存在有一些标志性资源,如关圣文化产业园中的关林庙、龙门文化旅游健康生态示范园里的龙门石窟。而洛阳此类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要建设成功,需要充分发挥这些标志性资源的作用,积极拓展新的功能,打造新型主导行业,促进集聚区稳健发展。

(三)全新规划建设模式

全新规划建设模式指的是,政府划分一个区域集中发展某类文化创意产业,并完善区域内基础设施,实施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引导行业实力雄厚的企业入驻,最终形成集聚区。动漫之都(洛阳)产业园、伊滨区产业集聚区中意研究院就属于全新规划建设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此类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建设须根据该区域的资源环境来制定发展方向。如中国动漫之都(洛阳)产业园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产业基础和动漫设计专业人才资源。该集聚区依托洛阳动漫创意学院,携手香港数码动漫研究院,并与国内多个动漫龙头企业合作,为动漫产业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次要以市场需求为风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辅以政府的宏观规划。以洛阳恒生科技园为例,其在政府宏观引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针对成长中的设计公司和设计师的现实需求建立设计专业孵化器,提供技术平台和信息数据库等完善的服务,从而在机制上保障园区的市场化运行。

以上三种模式虽然有效促进洛阳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比较显著的运营和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简单沿袭传统工业、科技园区的模式来建设管理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