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安全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7 19:43:51

石油化工安全论文

石油化工安全论文篇1

笔者根据工作实践及查阅相关的资料,现总结出当前时期下石油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石油企业安全意识十分淡薄,忽略安全生产

浮躁以及形式化是石油工程安全生产的一个典型表现。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某些企业不顾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一味地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及短时间内取得高效益,对改善劳动条件的资金进行最大程度地挤压,从而使得石油生产过程中各种安全事故频频发生。预防石油生产过程产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关键就在于提高人们的安全认识水平,在完善以及强化安全管理的同时,必须对石油工程现场工作的每个环节或细节加以夯实。一个企业,毫无安全意识的人极少,但是安全意识淡薄的员工却大有人在。

2.忽略安全管理的有效作用

石油企业属于一种危险程度较高的行业,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强调安全生产的概念,然而由于工作时间比较紧凑,石油工程作业任务重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使得石油企业完全忽略了安全管理,直到发生事故后才开始追究责任,使得安全管理长时间处于被动的位置。为了能够从根本上对上述问题加以解决,保证企业平稳以及高效地完成每年的安全生产任务,我国政府于2002年颁布了第一部全面规范安全生产行为的法律法规,即:《安全生产法》,该部法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安全生产领域已经有法可依,我国安全生产的法律化建设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其对促使石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势必会产生强劲的推动力。

3.石油工程企业安全管理经验说教多,但理论联系实践少

作为风险较高的石油企业,应该对安全生产与管理的重要性给予高度的重视,在这个方面所做的工作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改进。自1997年开始国内石油行业便陆续了关于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以及环境管理体系等多个行业标准文件,这些标准性文件的颁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国内石油企业的健康以及安全管理水平,大大推动了国内石油企业尽快构建以及实施HSE管理体系进程与步伐,节约了大量的企业成本,改善了企业的形象。同时,国内率先构建HSE管理体系的部分石油企业在这个方面也获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二、石油工程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策略分析

基于当前时期下石油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加强石油工程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势在必行,具体策略如下:

1.积极构建安全文化氛围

以安全文化为基础,构建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能够很好地提高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的效率及质量。对于石油企业而言,应该对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给予高度地重视,可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等,在企业员工生活区设立人性化安全生产的宣传与教育栏,对安全事故发生的诸多隐患、风险、石油化工安全生产中的各个细节、注意事项等进行详实地宣教与讲解。在这样理想的宣教氛围之中,可循序渐进地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加以强化,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安全生产习惯,可有效地减少习惯性违章,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纪律。同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能时刻牢记安全生产规则,在石油工程安全生产中将安全意识完全融入其中。

2.符合人性化的根本需求

安全生产是保障石化企业长久生存以及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保证,管理工作是其工作的核心内容。根据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的本质特征可以得知,人性化管理应该集中对员工的基本需要、员工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员工的工作激情以及员工对企业的态度、职责等加以体现。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可采用安全事故积分管理制度,将员工的各项违章行为进行按照一定的条件进行分类,如可按照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蓄意及严重等级别的违章类型。总体而言,应该遵循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样就能够很好地体现人性化的特点。

3.加强应急及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注意突出抓好应急预案的实战性演练及编制,各家石化公司及企业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定,分类及分级健全完善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及响应预案等。根据相关规定向当地政府及有关分管部门上报,做好与地方政府的良好衔接及联合预演。

4.强化制度约束

在实际的石化工程安全生产之中,应该将人性化管理的思想有机地融合其中,首先应该注意加强制度上的约束力。很多石化企业管理人员往往会陷入误区,即他们经常认为只需要进行安全生产就可以了,不需要加强人性化管理,也不需要制定具体的人性化管理制度,认为人性化管理是一个形式化的管理模式,对管理制度也不够重视,甚至在管理制度实施、落实之后很难将其落实到位,并对制度置若罔闻,不仔细对待等,从而给安全管理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因此,需要对人性化管理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反思。根据石化企业所具备的特点、生产工艺以及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等,制定较为完备的安全生产人性化管理制度,对于工作人员的各类生产活动进行切实有效地约束,使其能够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且主动地采取各项预防措施,保证石油工程生产的安全性,从而提高石油工程生产的效益。

5.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工作若要达到理想的效果,最终还是需要管理者所采取的有效手段及一线员工将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但是,由于一些管理者综合素养较差,制定工作计划粗枝大叶,工作内容在安排时也缺少这缺少那的,在工作现场仅仅是形式化的检查、粗略的根据制度进行,从而造成工作上所出现的各种漏洞,从而对石化工程安全生产造成了非常大的阻碍。因此,应该不断地提高员工的综合素养,笔者认为,应该采取如下措施加以解决:(1)定期地或者不定期地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各项学习,如讲座、培训等,不断强化员工队伍的业务素养,并设立监督组确保各项培训工作落实到位;(2)将遵守纪律作为员工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3)在对员工进行培训过程中,还应需要将思想道德建设纳入至实际的培训过程之中,使其职业道德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树立员工主人翁意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三、结语

石油化工安全论文篇2

1.1确保仪表功能健全稳定

在化工生产的过程中,仪表数据的检测以及仪表数据的分析都要满足实际的生产要求,以确保化工装置能够安全和稳健运行,是石油化工装置安全仪表系统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在进行相关仪表使用的设计中,设计人员要研究系统的基本情况,并且要熟悉生产的实际过程,这样能够准确对工作现场进行把握,确保设计仪表功能能够适应实际的需求,提高设计效率。

1.2确保仪表易于维护与扩展

由于石油化工行业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仪表的日常保养和维护也是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所选用的仪表要便于维护,且在使用中要较为方便,保证安全运行时间较长,尽量减少仪表的安装数量,从而降低仪表在安装过程中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给仪表预留适于的空间,以满足未来生产工艺的改进。

1.3确保仪表系统绝对安全

由于化工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本身存在一定的危险,所选用的材料一般为危险的化学品,其产品也多为易燃易爆的物品,再加上生产操作温度较高,因此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较大。随着我国石油化工生产设备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水平越来越高,产品的精细化作业也越来越广泛,因此生产往往处于临界点,这样导致危险发生的风险会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情境下,化工仪表的使用对于系统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仪表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确保仪表的绝对安全,将整个仪表作业的风险降到最低。

2提高石油化工大型装置工艺仪表系统设计的措施

2.1可靠性设计的分析

只有确保安全仪表功能的顺利实现,确保其稳定性,才能有效促进日常石油化工生产环节的可持续发展。一般来说,安全仪表功能分为五大要素,分别是系统响应时间、执行元件、安全稳定性等级、传感器以及逻辑运算器等,在此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毛病,都可能导致整体系统的瘫痪。一直以来,人们更多地关注逻辑运算器的可靠性,但是对检测元件、执行元件等可靠性却忽略,造成整个安全仪表系统的可靠性能低,与降低设备风险的要求不相符。对于逻辑运算器的可靠性问题,必须优先符合安全仪表系统控制的安全等级。

2.2为了保证石油化工的工序正常进行

对于仪表选型,一般会针对不同的功能进行分类,一般而言,在安全仪表的系统设计中,我们可以采用编程技术,电子技术等各个环节对于仪表进行应用。对于安全仪表的运行过程中,可以采用电气技术模式,其设计的原理主要是按照媒介继电器的原理,通过各个环节直接的合作,在复杂的生产工艺中,保证其安全性。随着我国在生产的过程中对于安全的重视,PES技术已经逐渐得到了发展和运用,利用PES技术已经完成了系统安全的连锁功能,因此相关的设计人员可以参考PES技术对仪表设计进行针对性的设计。

3仪表系统的发展远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石油化工企业的仪表也在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更新,在发展方向上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安全生产模块的发展、BPCS的集成以及自动化的控制。这些无疑都是未来石油化工企业重点的发展方向,这些方面的实现,有利于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各个环节安全的运行,对于企业的综合效益有非常大的帮助。仪表采用计算机进行操作,有利于在日常工作中各种数据的收集,以及对安全和非安全区域的划分进行明确,目前已经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尝试使用集成SIS和BPCS系统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4结语

石油化工安全论文篇3

关键词:石油企业 安全管理 问题 原因

近些年,石油企业在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安全责任事故时有发生,石油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事故的频繁发生,对该职业从事人员危害严重,从而造成经济上的重大损失,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石油企业的安全投入不足,对石油安全重视程度不够。石油企业管理者应对企业的安全卫生工作足够重视,建立“安全经济观”意识,因为对于石油企业来说,安全就是效益。

一、目前石油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石油企业的安全生产意义重大,尽管当前众多石油企业及相关部门非常重视石油生产的安全管理,严格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遵守国家关于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认真总结事故的经验教训,探求石油安全生产和管理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为此积累了大量的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的经验,但是在石油企业生产和管理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缺乏系统理论

目前我国所采用的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理论几乎都来自西方,我国在这方面的理论寥寥无几,这从大学安全工程教材中就可以看出。理论的缺乏导致石油企业安全管理主要依靠经验,缺乏系统理论支持。西方由于发展时间较长,管理经验较为丰富,在管理理论上也已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总结了一系列系统的事故控制理论,如风险分析理论、轨迹交叉理论、多米诺骨牌理论、单因素理论等,在这些系统理论的指导下,企业可以根据其现实情况创造出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二)石油企业就事论事多,但追根溯源少

采用一系列有效的分析方法来对涉及石油企业管理中的人和物进行危险预测分析,变安全管理中的事故后处理为事故前预防,这也是现代安全管理的主要特征。对于事故的超前预防控制,需要对事故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发现其中规律性的东西,以达到对企业的宏观指导的目的。

(三)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经验说教多,理论推广很少

作为高风险的石油企业,逐渐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该方面所做的工作也有了较大的改进。从1997年起国内石油行业陆续了sy/t6276.1997《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等多个行业标准文件,标准性文件的颁布有利于提高国内石油企业的健康和安全管理水平,有助于推动我国国内石油企业尽快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节约企业成本,改善企业形象。与此同时,国内率先建立hse管理体系的部分企业在这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二、石油企业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我国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目前存在诸多的问题,对于其原因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对安全事故隐患的处罚力度不够

事故隐患的存在是石油企业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个最重要原因,绝大多数事故发生源于安全隐患的存在,所以企业必须防患于未然,讲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但同时依据法律规定,只要没有出现重大的事故,对于个人只能追究行政责任,通常就是限期整改或者罚款为主,我们知道企业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对于地方保护主义来说实在是缺少震撼感。为此相关专家提出应将安全事故隐患纳入刑法的范围,事故发生后要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加大事故的处罚力度,给予相关企业和责任人强有力的威慑,从而使安全事故发生机率降到最低,保证石油企业企业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二)石油企业日常安全的执法检查力度不够

经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那些事故频发的企业,并非缺乏好的政策支持,而只是各种相关政策和法规很难在具体管理过程中落到实处。现在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在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已在安全生产、经营方面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数量也较多。《安全生产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安全法制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相关部门开始注重安全生产的法制方面建设,也是石油行业职业从业人员盼望已久的结果,开创了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安全法制体系。作为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大法,《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保障制度、负责人安全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制度、安全中介服务制度、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理制度、从业人员权利义务制度等七个方面,其中对于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律责任进行了完整、清晰的界定,对于现实的安全生产工作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及指导性等。《安全生产法》的出台对于企业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切实落实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并着重推进安全生产法制化、规范化及制度化的进程,以防范石油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对于实现我国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三)石油企业的职工权利意识及安全生产意识较差

经研究发现,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企业的不安全状态所引起的。尤其是在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许多职工的生产环境非常险恶。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国际劳工组织所组织的研讨会上,根据国家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刘铁民所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我们可以看出,报告中系统总结了安全生产重大伤亡事故发生的五个原因,是对现代化国家劳工行政一体化的任意践踏,而其中许多重大安全事故的最大受害人则是第三方即劳动者。这些劳动者处于被雇佣的位置,无法自由的表达他们的意志,也没有组织成一支强大的力量,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因此企业生产者及相关政府部门要引起足够重视,保障石油企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四)石油企业安全投入成本不足,淡化安全经济观

石油企业资金投入不足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通过加大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把事故和职业危害消灭在萌芽状态,不可否认是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举措之一。要实现石油企业安全生产,加大安全资金投入,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可以有效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石油化工安全论文篇4

【关键词】 石油企业 安全管理 问题 原因

中国石油伴随着祖国的发展,从无到有,到跻身世界企业500强,是几代石油人,用青春和汗水,乃至生命建下的功勋。半百年来,石油人一直走在奉献者的前列。在今天这个张扬的时代,我依然把石油人的奉献当成荣耀,而正是这种荣耀促使我倍加热爱工作。这荣耀让我领悟,能为石油行业做点贡献,也是人生价值的实现啊!也许我讲的离安全太远。但事实上,安全与石油人,是密不可分的。从勘探、采输到炼化,石油的整个生产过程,处处都充满了安全风险。就说天然气采输生产吧:天然气易燃、易爆,而且多含有有毒气体。就是空气中,充满10%的净化天然气,也会导致人眩晕甚至死亡。天然气在管道内输送的压力,通常是大气压的数十倍,而在采气井口,甚至达到几百倍。

我们日常生产操作环节,稍有不当,就可能酿成大祸。2003年12月24日上午。我们作业区的技安人员,凌晨去支援开县井喷抢险的消息。虽然发生事故的单位和我们无关,但出于职业习惯,大家仍然很关注。25日上午,支援开县抢险的同事回来,大家不约而同的围了上去。那位技安人员惊魂未定的讲述:凌晨三点,他们向事发地点迈进。沿途是数万人的仓皇逃离,一路警车红灯闪烁,政府工作人员维持着秩序。在他们离罗家16H井大约10公里的时候,携带的硫化氢监测仪就开始报警了。空呼,只能管30分钟,他们只能把安全器材送到大约5公里的地方,再往里,已经了。他叹了口气说,到目前为止,已发现了8人死亡,但据中心逃离的村民谣传,5公里以内,倒下的人,不计其数。

我们所管辖的气田,也是高含硫,我们清楚硫化氢的厉害。听了技安人员的话,大家更加紧张沉重。当天傍晚,同事打电话来,告诉我事故死亡人数已增加到了133人。我慌忙打开了网站,而就在我留完言,对此表示悲痛和哀悼后,刷新页面的一瞬间,那个数字变成了165。晚上10点左右,成了191。

这数字,令人震撼,悲痛,乃至愤怒。很快,这些愤怒就指向了造成事故的源头。无数责问声如潮水般涌向中国石油。人们在网上激愤的留言,很多甚至是在骂:中石油管理混乱,不懂安全,缺乏监管,盲目追求利润,不顾人死活等等。那些过激的言辞,字字句句刺在我的心上。石油人,这个令我骄傲的称谓,此刻倍受指责。我感到很委屈,于是,我也疯狂的留言,希望大家知道,石油人其实不是他们所说的那样。我们爱岗敬业,奉献远大于索取。我们懂安全、重视安全,我们管理一直很严格。我们吸取过教训,也承受过安全事故带来的痛苦,我们的生产场所,也许都是火药桶。我们怎么会拿生命开玩笑呢?

从我参加工作的采气四队,到现在垫江采输气作业区,我们是金牌队,我们是红旗作业区。我们工作很辛苦,但我一直觉得很光荣。是荣誉感支撑着我在任何艰辛的时候,依然乐观。可是,事故调查结果令我惊愕,甚至让我的荣誉感失落。曾几何时,我们高唱《我为祖国献石油》,我们有不怕艰险无私奉献的气概。曾几何时,我们欣然看着天然气输送到川渝大地,以创造的价值为骄傲。但,再大的贡献也无法挽回无辜的生命啊!黑色的“12.23”,甚至影响到了社会对中国石油的认同。几个人的操作违章,葬送了243条生命,少数人的安全麻痹,让百万石油人也蒙羞。“12.23”不是天灾,是人祸啊,这不仅令我们惭愧,这是我们的耻辱啊!

开县井喷事故,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12.23”铭刻在了我的心里。他让我认识到,安全工作,事关荣辱。

1 目前石油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石油企业的安全生产意义重大,尽管当前众多石油企业及相关部门非常重视石油生产的安全管理,严格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遵守国家关于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认真总结事故的经验教训,探求石油安全生产和管理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为此积累了大量的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的经验,但是在石油企业生产和管理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缺乏系统理论

目前我国所采用的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理论几乎都来自西方,我国在这方面的理论寥寥无几,这从大学安全工程教材中就可以看出。理论的缺乏导致石油企业安全管理主要依靠经验,缺乏系统理论支持。西方由于发展时间较长,管理经验较为丰富,在管理理论上也已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总结了一系列系统的事故控制理论,如风险分析理论、轨迹交叉理论、多米诺骨牌理论、单因素理论等,在这些系统理论的指导下,企业可以根据其现实情况创造出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1.2 石油企业就事论事多,但追根溯源少

采用一系列有效的分析方法来对涉及石油企业管理中的人和物进行危险预测分析,变安全管理中的事故后处理为事故前预防,这也是现代安全管理的主要特征。对于事故的超前预防控制,需要对事故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发现其中规律性的东西,以达到对企业的宏观指导的目的。

1.3 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经验说教多,理论推广很少

作为高风险的石油企业,逐渐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该方面所做的工作也有了较大的改进。从1997年起国内石油行业陆续了SY/T6276.1997《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等多个行业标准文件,标准性文件的颁布有利于提高国内石油企业的健康和安全管理水平,有助于推动我国国内石油企业尽快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节约企业成本,改善企业形象。与此同时,国内率先建立HSE管理体系的部分企业在这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2 石油企业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我国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目前存在诸多的问题,对于其原因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对安全事故隐患的处罚力度不够

事故隐患的存在是石油企业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个最重要原因,绝大多数事故发生源于安全隐患的存在,所以企业必须防患于未然,讲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但同时依据法律规定,只要没有出现重大的事故,对于个人只能追究行政责任,通常就是限期整改或者罚款为主,我们知道企业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对于地方保护主义来说实在是缺少震撼感。为此相关专家提出应将安全事故隐患纳入刑法的范围,事故发生后要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加大事故的处罚力度,给予相关企业和责任人强有力的威慑,从而使安全事故发生机率降到最低,保证石油企业企业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2.2 石油企业日常安全的执法检查力度不够

经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那些事故频发的企业,并非缺乏好的政策支持,而只是各种相关政策和法规很难在具体管理过程中落到实处。现在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在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已在安全生产、经营方面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安全法制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相关部门开始注重安全生产的法制方面建设,开创了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安全法制体系。作为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大法,《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保障制度、负责人安全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制度、安全中介服务制度、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理制度、从业人员权利义务制度等七个方面,其中对于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律责任进行了完整、清晰的界定,对于现实的安全生产工作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及指导性等。《安全生产法》的出台对于企业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切实落实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并着重推进安全生产法制化、规范化及制度化的进程,以防范石油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对于实现我国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2.3 石油企业的职工权利意识及安全生产意识较差

经研究发现,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企业的不安全状态所引起的。尤其是在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许多职工的生产环境非常险恶。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国际劳工组织所组织的研讨会上,根据国家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刘铁民所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我们可以看出,报告中系统总结了安全生产重大伤亡事故发生的五个原因,是对现代化国家劳工行政一体化的任意践踏,而其中许多重大安全事故的最大受害人则是第三方即劳动者。这些劳动者处于被雇佣的位置,无法自由的表达他们的意志,也没有组织成一支强大的力量,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因此企业生产者及相关政府部门要引起足够重视,保障石油企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4 石油企业安全投入成本不足,淡化安全经济观

石油企业资金投入不足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通过加大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把事故和职业危害消灭在萌芽状态,不可否认是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举措之一。要实现石油企业安全生产,加大安全资金投入,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可以有效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奉献能源,创造和谐,这至高无上的企业形象,永远代表着石油人的荣誉。这荣誉,激励着几代石油人,忘我的付出。这荣誉,支撑起我们献身石油的信念。石油行业千千万万的平凡岗位,维系着纵横祖国大地的石油生产系统。任何岗位上的安全疏忽,都可能把石油人的荣誉玷污。我们必须清楚,只要穿上了红色的信号服,我们肩上,就背负起了,沉甸甸的中国石油。

强三基,反三违,以人为本,落实安全责任制,石油人义不容辞。我们要“付出一万的努力,防止万一的发生”,抓安全,促生产,为了祖国的建设,也是为了,再塑石油人的荣誉。

参考文献

石油化工安全论文篇5

[关键词]石油化工业自动化仪表及系统

中图分类号:TQ056;TE9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6-0105-01

1 石油化工工业

石油化工工业是由化学工业发展而来,石油化工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加工工业。石油产品主要包括各种燃料油和油以及液化石油气、石油焦碳、石蜡、沥青等。生产这些产品的加工过程常被称为石油炼制。石油化工产品以炼油过程提供的原料油进一步化学加工获得。生产石油化工产品的第一步是对原料油和气(如丙烷、汽油、柴油等)进行裂解,生成以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为代表的基本化工原料。第二步是以基本化工原料生产多种有机化工原料(约200种)及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这两步产品的生产属于石油化工的范围。有机化工原料继续加工可制得更多品种的化工产品,习惯上不属于石油化工的范围。

2 石油化工自动化

石油化工自动化也分炼化自动化、油气田自动化、海上平台自动化及输油、气管线自动化等分支。从20 世纪60 年代起,我国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已经形成了石化工业和创新体系。2006年9 月投产的茂名年产100 万吨乙烯工程,新建裂解装置国产化率达到了 87.8%。目前我国在裂解技术、有机原料生产技术和聚合技术三大领域均有了一批自己的专利技术。炼油厂的燃料产品中,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石油气(LPG)等气体燃料将成为21 世纪汽车的主导能源,加上天然气原料增加因素,对于炼化工业的工艺会有一定影响。由于节能、环保、有效利用资源的要求,石化技术正出现新的突破,即出现第二代石化技术。

3 自动化仪表及系统

3.1 自动化仪表

自动化仪表主要有压力仪表、温度仪表、物位仪表和流量仪表四种。

①压力仪表压力范围为负压到 300MPa(高压聚乙烯反应器)压力传感器、变送器和特种压力仪表采用多种原理,而且可用于脉动介质、高温介质、腐蚀介质、粘稠状、粉状、易结晶介质的压力测量,精度可达 0.1 级。

②温度仪表石化现场设备介质温度一般都需要指示控制,温度范围为-200℃到 +1800℃.大多数采用接触式测量.在现场指示的水银玻璃温度计多被双金属温度计取代,最常用的是热电阻、热电偶。

③物位仪表在石化行业一般以液位测量为主,由于测量过程与被测物料特性关系密切,物料仪表没有通用产品,按测量方式分为直读式、浮力式、辐射式、电接触式、电容式、静压式、超声波式、重垂式、激光式、音叉式、磁致伸缩式、矩阵涡流式等。

④流量仪表如今所说的流量,不是一般的流速,是单位时间内流经有效截面的流体的体积和质量,另外还需要求知管道中一段时间内流过的累积流体的体积和质量(流量积算仪)。

3.2 其他仪表

3.2.1 分析仪和在线过程分析仪

从工艺上看,生产过程中对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工艺参数的保证,只是间接保证最终产品或中间产品的质量合格,所以对过程中物料成分的直接分析和对最终产品的成分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又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排放的物质也是要分析和在线监测的。多变量控制已在炼油,石化行业开始进入生产阶段,它以DCS为基础,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是一个软件包,它与多变量动态过程模型辨识技术,软测量技术有关,多采用测控与PID串级控制相结合方式等。

目前在炼油厂中,对于分析仪器和在线过程分析仪的需求很旺盛,分析仪器的高科技含量,特别是对多学科配合要求高等,使得近年来分析仪器的科研和应用投入力量大,主要有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紫外及红外光谱、核磁、电镜、原子吸收及等离子发射光谱、电化学等分析仪器。

3.2.2 执行器

由执行机构和调节机构联动构成。石化行业经常使用的是气动执行器,少数液动执行器,其中气动薄膜调节阀又是最常用的,另有少数气动活塞、气动长行程执行机构。调节机构(阀)由阀体、阀芯、阀座、上阀盖等构成,其中阀芯有平板、柱塞、开口3种类型。按阀体结构分调节阀的产品有直通单座、直通双座、三通型、隔膜型、软管阀、阀体分离阀、凸轮挠曲阀、超高压阀、球阀、笼形阀等。

3.3 控制和安全系统

①常规控制石化工业自动化的连续控制、批量控制、顺序控制的基本控制策略没变。其中主要为连续控制,或称反馈控制、回路控制,仍然以 PID 调节为基础,功能块之间连接可以是多重串接、选择性连接、并联连接,自动补偿、自动跟踪、无扰切换,多配方自动改变参数或功能块连接方式。它能在保持系统稳定的基础上满足复杂参数的计算、综合指标的显示和监控,从而帮助操作人员实现回路操作、单元操作应付多种燃料变化、原料变化,实现生产指标、节能指标,保证环保运行,完成大型装置的开、停车、一般故障处理及一般连锁保护。但石化行业目前的主流控制策略仍是适应多回路控制站的功能块复杂组态能力的控制策略。

②智能控制和优化在现代控制论的推动下,各种智能化算法应运而生,其中除智能 PID 控制器外,多变量预测控制已在炼油、石化行业开始进入生产实践阶段。

③人机界面目前石化企业正在由一个装置一个控制室逐步过渡成数个装置一个控制室,而且最终是以 CRT 或 LCD 屏幕显示为主,辅以少数显示仪表和指示灯,以鼠标、键盘操作为主,辅以触摸屏及少数旋钮和按钮,工业电视摄像头摄取的画面也由专用屏幕逐步纳入 DCS 操作站的屏幕。

④安全仪表系统石化装置由于大型化、连续化及工艺过程复杂、易燃、易爆、对环境保护要求高等原因,安全性要求日益提高,由 DCS 等设备完成安全连锁保护的方法,在某些企业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所以紧急停车系统(ESD)等为 DCS 之外的单独设备。此外还有火灾和可燃气体监测系统(FGS)、转动设备管理系统(MMS);特别是压缩机组综合控制系统(ITCC,因其防喘振而特殊)等。现在自动化仪表行业兴起的基于 IEC61508 和 IEC61511 的安全仪表系统(SIS),正是为了进一步满足石化企业的需求而开发的。它是在安全总概念下,不同于3C强制安全认证、Security保安等的Function Safety 功能安全。SIS 是专门的工程解决方案,它连续在线运行,当侦测任何不安全过程事件时,能够立即采取行动,以减轻可能造成的损失。功能安全还应结合风险度、安全指标、安全完整性等级(SIL)等,正确选用 SIS(或直接称 ESD)系统。

结语

近几年来,我国在自动化仪表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现代自动化仪表的智能化技术及系统改善了仪表本身的性能,影响了控制网络的体系结构,其适应性越来越强,功能也越来越丰富。

参考文献

[1] 期刊论文李桢.Li Zhen 自动化仪表系统供电方案的改进-石油化工自动化2008,44(6).

[2] 陆德民.石油化工自动控制设计手册(第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

[3] 期刊论文陈缃雯.邱宣振. Tube与自动化仪表系统工程-石油化工自动化2009,45(4).

石油化工安全论文篇6

关键词:石油经济;石油经济发展;石油经济走向;未来发展和安全

一、引言

我国的石油石化产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石油经济的发展能带动农业、建筑业、汽车制造业、机械电子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增长。我们如何面对世界石油资源日益匮乏,石油产业竞争力加剧的严峻考验是我国石油经济发展关键所在。

二、石油经济发展现状

2.1产业特征

(1)资源的约束性。资源约束性的突出表现是石油资源的有限性和区块产量的逐步递减。任何油气田的稳产,都要靠措施增产和滚动开发。开采时间较长的油田替代储量的不断增加是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储量,就没有石油企业的明天。

(2)勘探开发的高风险性。石油勘探开发的过程充满了风险。其主要风险包括地质风险、工程风险、投资风险、技术风险、经营风险、法律风险、政治风险等等。

(3)规模经济性。石油产业要求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庞大的生产规模。由于石油产业耗资巨大,固定成本远远大于变动成本,不达到一定的规模,很难有好的效益。

(4)范围经济性。采用上下游一体化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成本,反之,单独从事上游或者下游业务,面临的经营风险相对也很大,因此,石油产业具有明显的范围经济性。

(5)战略性。石油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特殊的商品,关系国家经济安全、能源安全、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等。因此,石油产业不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还是战略产业。

(6)全球性。石油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商品,石油产业通过广泛的国际石油合作得以发展。缺少石油资源的国家往往谋求从全球获得石油资源,而一些拥有石油资源的国家或国际大石油公司,往往以其全球化战略谋求控制更多的石油资源。

2.2石油经济的基本特征

石油工业的基本经济特征是供给上的“高资本密集度和风险”、“高度规模经济”、“设备的专业性越来越强”、“低价格弹性”和需求上的“低价格弹性”、“高收入弹性”、“变异弹性”、“交叉弹性”。这种特征极大地影响着石油市场的动态、企业策略、政策和价格趋势,决定了石油工业无论在需求或是在供给方面,都不能通过一般意义上的经济理论中有关价格的“自我调节机制”来自发达到平衡。因此,石油工业是一种“非自我调节”的工业。石油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一种政治商品。

2.3 我国石油经济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建立了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已成为世界最重要的油气生产和消费大国之一。我国建立了“有序发展煤炭、积极发展电力、加快发展石油天然气和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能源发展目标。制定了“加强能源的勘探和开发;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重视环境保护;保障能源安全;鼓励和指导能源产业多元化投资”的能源政策。加大国内油气资源勘查开采的政策扶持力度;开发利用海外油气资源;积极实施灵活有效的油气进口贸易多元化战略,确保石油安全;鼓励发展和利用石油替代燃料,以减轻对原油的依赖;同时进行了石油经济体制的初步改革。

2.4 阻碍我国石油经济发展的因素及问题

(1)我国油气资源相对匮乏。

(2)国际石油化工产业竞争加剧。

(3)国际石油化工技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三、提高我国石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石油经济发展要素

石油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应对全球化和信息化挑战,为了应对国际大石油公司的竞争,我国石油企业必须主动地进行发展战略的调整,提高国际竞争力。这种国际竞争力的提高,集中体现在规模竞争力、技术竞争力、上下游一体化竞争力、管理竞争力和企业文化竞争力几个方面。

四、我国未来石油经济走向的思考及未来石油安全战略

4.1 我国石油产业的市场

我国的石油产业必须保持国有经济的绝对控制力,并必然由若干个国家石油公司为主导。我国的石油勘探开发业一定要采取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这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提高产业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政府对石油产业的调控;有利于资源的保护;有利于提高产业或企业的创新能力。在市场准入和法律规范后,其他企业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入石油产业上游,以补充大公司的不足。

4.2 我国石油经济体制改革的设想

我国石油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一是有利于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二是有利于支撑国家经济发展,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实施能源和石油发展战略;三是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培育世界级的跨国石油公司;四是有利于提升自主技术创新的能力;五是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我国石油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应是提高我国石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五、结束语

以上对我国未来石油安全战略的几点认识,主要侧重于和平时期,但当今世界局势迅息万变,局部战争、恐怖事件此起彼伏,国际安全环境极不稳定。国与国之间争夺石油资源的经济摩擦随时可能引发为政治、外交乃至付诸武力的军事摩擦。因此,决定国家石油安全战略的因素不仅仅在经济层面,更重要的是政治、军事层面的因素。建设和发展强大的军事力量,是保证国家石油安全战略的前提条件和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沥青产业网 产业经济与管理.

[2]国内石油市场季度回顾与展望 2004年4期.

[3]高油价阴影下的我国石油安全战略【J】 现代管理科学2005(3).

[4]石油工业出版社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践[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 .

[5]石油与监管[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石油化工安全论文篇7

社会日益进步与发展之下,作为社会发展最为基础的动力———石油,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到广泛的关注。与此同时,石油不仅是一种有效的资源,而且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开展石油工程时要对工程的质量进行安全监督工作,才能克服工程中存在的隐患。然而,在石油工程安全监督工作开展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解决,因此,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在工程的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有效的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石油工程;安全监督工作;质量

1概述

石油,作为一种资源,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全世界都是被普遍需要的,甚至在历史的发展中还出现因为石油资源问题而引发的一系列大规模的战争,而且从目前的发展来看,石油所带来的影响力,不仅深深影响了人民的日常生活,而且对于推动社会的生产力也是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由此可见,石油是有如此的重要性。石油工程的建设与开展,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然而石油工程的要求高、难度大,很容易发生意外情况,一旦工程质量出现一点问题,势必会引发一系列的安全事故,波及人们的财产与生命安全,因此,对于石油工程的建设与发展,要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对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督工作,并且提升安全监督工作质量,以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工程的安全进行,而且还可以保障相关工作人员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

2石油工程的特点

石油工程安全监督工作自身具有鲜明的特点,将这些特点明确清楚,在此基础之上有利于全面了解石油工程,因此,工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石油工程的建设大多数都是处于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危险的环境之下,从环境的层面来考虑是属于高危行业,而且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还涉及了很多的专业设备和器材,所要求的技术和工艺水平都是较高的,一不小心势必会造成不好的影响。第二,石油工程的建设还需要多个专业协调统一发展,不仅需要全局性的战略性发展,而且还需要逐个突破的战略目标,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相互协调发展,才能使得工程得到顺利发展。第三,石油工程建设的要求是较高的,对有关工程的项目在技术层面与管理能力方面都是要求较强的。正是由于石油工程存在上述一系列的特征,对石油工程开展安全监督工作的质量提升是十分有必要的。

3石油过程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提出提升石油工程安全监督工作的质量之前,首先对石油工程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只有将问题明确化,才能在此基础之上对症下药。

3.1缺乏高素质全面型人才

在石油工程项目的开展过程中,由于涉及的无论是设备还是技术方面要求都较高,迫切需要高素质、实践经验丰富、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的人才,然而在实际的建设中,却明显可以看出石油工程项目的开展是缺少这些人员的,不仅会导致工程项目的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而且也会影响项目的质量提升。

3.2政府宏观管理不到位

石油工程是资源开发行业最为重要的工程之一,目前我国的石油工程建设是受到我国政府的约束与管理,但是政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没有起到极大的利处,在管理制度方面仍然不够完善,力度不够,使得政府的宏观作用无法得以有效的发挥。

3.3安全监督力度仍然不够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石油所需量也在与日剧增,尽管石油工程的建设步伐在不断加快,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对项目的安全力度仍然不够重视,监管力度不够到位,使得石油工程项目的建设仍然存在不少的安全隐患,给工作人员的人身与财产等方面构成了威胁。

4提升石油工程安全监督工作质量的对策

工程的安全问题贯穿于整个石油工程中,只有在遵从相关规律的基础之上,切实做好各个子系统的安全质量监督工作,才能有效防止石油工程质量事故与质量隐患。那么,如何提升石油工程的安全监督质量水平,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出简单的分析:

4.1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安全监督工作的开展

人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发展的原动力,在开展石油工程项目安全监督工作时,注重人才的引入和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也可以说,质量监督工作人员工作素质的全面提升,是保证石油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顺利完成的关键性举措。提升员工整体的素质可以从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术素质这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所谓的思想道德素质就是指正确处理好相关的工作关系,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去处理事情,做好工程的安全监督工作;另一方面,加强培训工作,在提升员工基本业务技能的基础之上,加强员工对法律等方面知识的了解,提高专业技术,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实践操作中。

4.2规范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有效进行安全监督工作

质量事故的引发,在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基于目前石油工程的相关项目要求和规范,可以看出对石油工程项目的安全监督工作质量的提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第一,石油工程项目不仅仅是由一方所承担完成的,涉及了多个方面,因此,要监督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对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监督,有效做好预防措施;第二,来检查的主体要具有相关的证书才能上岗,确保在石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工作人员都是具有专业知识水平以及一定的认知基础,以此避免因为一些简单的人为错误而造成的事故;第三,监督的范围与程序要做到全面、细致,对进场的材料、设备、报验程序、工程中间交接、竣工验收程序等方面,发现问题及时做好措施予以防范。

4.3转变观念,从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监督工作

石油工程的建设和开展过程中,要转变以往的观念,尊重建设的各个单位的主体地位,保证主体方承担好相应的义务与履行相应的权利。由此可见,石油工程的安全监督工作中,要注重对各个主体方权利的实施与义务的履行进行监督,确保主体方做好相应的工作,才能在此基础之上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避免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石油工程的安全监督工作的质量提升还应该从工程项目的相关特点出发,在结合特点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监督工作,以这样的方式才能使石油工程的安全监督工作质量得以提升。

5结束语

随着石油工程项目的开展,人们对石油工程项目的建设越来越广泛,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对工程的安全质量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石油工程项目的建设,不仅需要关注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而且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作者:王继强 单位:中国石油辽河油田油气集输公司

参考文献:

[1]崔传江.对提升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若干认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0).

石油化工安全论文篇8

关键词:石油化工 安全生产 管理

石油化工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而石化行业的生产线长,涉及面广。生产过程包括油气勘探、油气田开发、钻井、采油、油气输送、原油储运、石油炼制、化工生产和油品销售等等、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社会需要的各种汽油、没有、柴油和化工材料等3000多种石油化工产品,和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石化行业在中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石油化工生产属于一种高危险性的过程,遇到火灾或者爆炸事故,就会造成很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通过加强石化生产的安全生产管理,来确保石化生产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对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以及整个社会的繁荣稳定都将产生重要的意义。

一、安全生产管理在石油化工企业的重要性

安全作为石油化工行业的重要难题之一,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有效监控和管理工程全程。

1.石油化工企业的原材料和产品的性质

石化生产中需要的物料危险性大,发生火灾、保证和群死群伤事故的可能性高。我们知道石化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大部分都属于易燃、可燃物质,遇到疏忽导致泄漏,非常容易造成爆炸性混合物发生燃烧现象,继而爆炸。许多物料具有毒性,也非常容易导致工作人员伤亡。

2.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方式

石油化工装置呈大型化、生产规模也很大,突出表现在连续性强,个别事故往往会造成全局的影响。

3.石油化工企业的设备装置

石油化工生动的设备都是大型化、集团化和立体化、管道纵横贯通,生产装置资金秘密,技术秘密,如果遇到意外事故,补救的机会比较小,因此造成严重后果。

4.石油化工企业的工艺条件

石化生产的工艺技术负责,要求的运行条件非常苛刻,非常容易出现突发性灾难事故。石化生产的过程包括很多物理、化学过程和传质、传热单元操作。存在一些过程控制,条件很是苛刻,比如高温、高压或低温、真空等。

5.石油化工企业的动力能源

石油化工生产呈现火源、热源和电源相互交织的特点。正常情况下,这些动力能源为企业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动工支持,但是一遇到问题,比如设备缺陷、管理不当、设置不当等,直接演变成火灾爆炸事故的导火索。

二、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

化工事故有很多种,大多是因为有害气体或液态的大量流失,威胁周围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意外事故,也包括因各种原因造成的火灾爆炸事故。化学物品大多具有毒性,而且具有易扩散和易燃易爆等特点,因此非常容易造成事故地区大面积污染和人员大批伤亡。化工事故的原因有多方面的,排除自然灾害,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1.设备上面的缺陷

因为设计上考虑不善,材料选择不当,安装质量低劣的装置,装置缺乏维护和更新等。众多化工产品生产需要高温高压或低温,由于众多原料和产品具有非常强的腐蚀性,造成了企业设备的各种管、阀、塔或缸的腐蚀而使大量有毒物质跑、冒、滴、漏。这类事故占据化工事故的不小份额。

2.管理不合理

企业规章制度不健全,遇到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消除和维护,工人缺乏技术素养,培训力度不够,人事管理上不严,作业环境不良,企业领导指挥失误,工人对工作不负责,没有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差,都很容易造成化工企业的意外事故频发。

3.企业违章操作

比如操作失误,不遵守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都很容易发生意外。化工生产和储运的过程都具有严格的操作步骤,如果出现违章,事故发生的几率剧增,这类原因造成的化学事故份额也不少。

4.意外因素

意外因素包括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因突然断电、停水,最终导致化学反应失去控制,继而引发事故;在运输过程中,那些有毒物品发生撞翻、爆炸,也会引发泄漏事故。

三、加强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的策略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作为企业管理者,要把企业安全管理放在非常重的地位。企业安全管理作为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因此如何建立和保持适于发展的安全管理体系就是能否做好安全工作的中心所在。石化企业的安全生产与每一个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也关系着企业存亡和发展状况。一个企业一旦失去了安全保障,也就失去了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获得成功的砝码。企业如果打算在市场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生产经营活动就离不开安全管理。失去了安全保障,企业的生产面临危险,企业的发展面临困境。树立良好的安全观念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自我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体系,需要自我约束、自我反思、自我纠正和自我改进,努力实现科学而规范的管理,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做到防微杜渐,切实有效地遏制事故发生。

2.努力确保设备质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化工企业的生产规模也在持续扩大,工艺上也得到了不断改进,产量随之提高。那些常年工作的设备和仪器,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损坏,比如运行不正常,震动,仪表指示失灵。而新投入的各种设备仪器因为工作尚未稳定,工作人员对其仍未十分熟悉,也会出现操作人员操作失误的情况,继而引发各种生产事故。因此,化工企业必须把设备安全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上去,制定出一套科学使用的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并完善起生产设备设施台账制度。这其中的重点无疑是加强特种设备、压力容器和大型生产设备、储罐、仓库存储设备和安全装置的维护和管理,努力做到专人负责,按时按质检测微型。对在检查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加以重视,立即处理。不能马上处理的,也要及时准确无误地报告给主管部门。

3.运用安全发展观营造企业的安全文化

中国要走科学发展之路,石油化工企业需要重视安全管理,运用安全管理观来努力营造企业的安全文化,帮助员工树立安全意识,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也离不开人类对物质和文化的强烈需求。现代工业的发展始终承载了高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强大风险,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却和社会文明和公民的文化素养以及经济条件紧密相关。科技越进步,文化事业越加昌盛,人们的安全意识也需要同步提高。科学的工作态度能够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工作方面,更加有序合理稳妥地工作,有意识地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共同营造安全的化工企业大环境。企业需要建立起安全学科观念,企业安全管理不能只是囿于依靠经验来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充分利用现代安全管理理论的技术成果,努力创新,结合自身实际,妥善组织生产,以此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石化企业的能力需要。借助安全发展观建设起企业的安全生产文号,整个企业形成强烈的安全管理意识,从而形成浓厚的安全科学氛围,确保企业安全发展。

4.努力做到全员参与全方位的安全管理

只有全部员工形成“安全工作,我的责任”的共识,企业才能搞好安全工作,才能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员工如果把安全理论知识和具体的生产实践联系在一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将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企业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专业安全管理人员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努力想法设法引导全体员工都参与到安全管理中去,参与到企业生产的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努力提高和最大限度发挥于昂的安全工作积极性。也只有通过这种全员安全管理,才能最大程度地对现场的作业人员和设备状况进行静态的控制和动态的预防,避免有可能发生的事故根源,同时可以明确约束作业者的责任,组织起作业人员的自保和互保、联保工作,努力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实际上,安全管理也就是对人的作业行为进行安全管理,使工作人员能够正确稳妥地进行作业,确保企业正常生产。因此需要制定出企业职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和行为规范来。同时应该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切实有效的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新型管理模式,并努力学习相关的安全理论知识,加强职工的岗位安全技能培训,帮助职工纠正作业过程中的不安全、不规范和不正确的操作方式。另一方面,安全管理不仅仅是安全环保部门一个部门的工作,而应该是党、政、工、团等所有部门的工作。只有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各个部门齐抓共管,严格要求,从上到下,相互交错补充,从而保障企业的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切实执行。

参考文献:

[1]张志檩.国外石油化工安全管理系统进展[J].数字石油和化工,2006,(5):2-4.

石油化工安全论文篇9

石油企业承担着国内石油的供给、生产、销售及引导消费的职能,因此。必然肩负着保证国家石油安全的使命。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强弱势必影响石油的供给与使用效率,也必然影响石油安全的保证能力和环境保护能力。本文在借助价值链理论提出了石油安全链分析方法;结合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了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石油安全的关系,提出了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石油安全供给和安全使用的保障。

一、竞每力理论

价值链理论:价值链理论是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他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定义为一条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价值增值活动组成的链条。价值链由价值活动构成,而价值活动又可以分为主要增值活动和辅助增值活动。价值链管理就是找出企业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分析其主要驱动因素,通过合理的控制这些驱动因素,从而影响该环节的成本和收益,最终使整条价值链得到最大增值,同时总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

核心竞争力理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由美国企业战略管理专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提出的,是指企业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该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核心竞争力已日益成为企业追求的战略目标,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二、价值链与安全链的分析

1.基于价值链的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石油企业是集油气开采、炼化、销售以及辅助等为一体、具有完整的纵向一体化产业链条的企业。

价值链中价值活动的核心是创造企业利润,这也正是业务资源和知识资源整合的目的所在。整合业务资源和知识资源的能力即为核心竞争力。石油企业的价值增值活动贯穿整个产业链条,在每个价值活动中都可进行业务资源和知识资源的整合,创造出企业核心竞争力。借助石油企业价值链,我们可以发现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为资源因素、能力因素和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反过来,石油企业具备了较强的核心竞争能力后,再以这些影响因素为媒介,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工作效率,最终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石油安全保障。

2.基于安全链的石油安全因素。石油安全是个系统问题,要综合考虑,不能片面,其解决途径贯穿石油生产的各个环节。石油安全链是将石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定义为一条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价值增值活动组成的链条,而石油安全保障活动贯穿于整个链条的各个环节。安全链由安全保障活动构成,安全保障活动又可以分为主要安全保障活动和辅助安全保障活动。

从石油安全链中我们可以看出,石油安全贯穿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链管理就是在企业安全链上的关键环节,分析其影响石油安全的因素,通过合理控制这些影响因素。从而影响该环节的生产和消费。最终在整条安全链上保证石油最大限度的供给和最有效率的使用。我们按照石油安全链的各个环节,逐一分析如下:

(1)上游开采部分。上游油气开采是石油企业生产的基础。我国石油资源有限,不能满足的需要,大量的依赖进口。因而,石油企业在上游开采部分的安全保障能力就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获得资源的能力,包括国内现有储藏的勘探开发能力及开拓国外石油市场、整合国际石油资源的能力。其次是创造效益能力。如果石油企业在油气开采方面拥有资源和技术优势,在有利的外部环境下,其油气生产成本会大大降低,从而为企业创造超额利润。最后是海外经营能力’包括适应当地文化,获取国际人才,熟悉海外市场。上述三种能力的提高有赖于企业整合资源能力的提高和技术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即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2)中游炼化部分。石油企业是典型的规模效益型企业,影响炼化企业的安全保障能力的因素为:首先是企业规模。炼厂规模大、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规模优势,易于与上游的原油供应和化工企业一体化。其装置结构易匹配合理,生产方案易于优化。这样一方面,企业可以选择各种不同品质的原油,无形中扩大了原料的来源,既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又相当于增加了原油的供给,有利于保证石油安全。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可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相当于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原油的供给,同时,也降低了废气、废料和废水的生产环节的排放量,有利于保护环境。总之,石油企业中游炼化部分安全保障能力的提高,最终表现为原油使用效率的提高和生产过程更加环保,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效益的双增强,这些都有赖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3)下游销售部分。下游(销售)部分是企业与外部经济系统联系的重要环节。下游(销售)部分的安全保障能力:首先是保证石油有效供给的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的企业,能够有效降低库存,加快产品周转,相当于增加了石油供给。其次是市场占有能力。如果企业销售完善,产品品种齐全,无疑会保证供给效率。企业的效益直接与市场占有率相关,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通常意味着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也是企业拥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外部表现。企业只有满足了客户的需求,才能完成产品的销售,进入下一个生产循环,才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服务。

石油化工安全论文篇10

关键词:模拟炼油厂 企业 教学

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模拟炼油厂项目是紧紧围绕北部湾经济区和广西石化产业等千亿元产业发展,基于广西经济社会和北部湾经济区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对技能人才尤其是石油化工类技能人才强劲的需求而建设的。模拟炼油厂的建设顺利解决了化工工艺专业学生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理论抽象与企业实践难的问题,又能开展企业员工技能培训。

一、化工工艺传统教学存在的关键性难题

1.专业知识抽象

近年来,就读技工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普遍不好,传统课堂教学理论过多,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这样的专业基础课兴趣不高。学校开设的化工单元实训课,学生虽能掌握单个化工单元设备的操作,却无法实现对整套设备认知及训练。技工院校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从事化工生产岗位所需要的化工工业专业知识,要求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实训至关重要,但无实训场地、实训设备的单个性制约了化工工艺专业教学。

2.专业技术水平提高难

石油加工企业的生产是一个连续过程,管路设备中所走的都是高温高压和易燃易爆的物料,一不小心就会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员、财产损失。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因不具备操作设备资质,学生到企业只能看当班师傅操作,并不能实际操作设备。学生因缺乏相应的技能操作实践经历,毕业后仍需进行相关培训,既增加企业的成本,又降低了学校培养学生质量。

建立模拟炼油厂是解决化工工艺传统教学难题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专业教学改革创新发展的基础,是在校园内再现完整的企业生产过程,无缝对接企业岗位的教学过程的首要条件。

二、企业生产设备真实再现,校园版的企业生产车间

1.模拟炼油厂微缩版的车间

模拟炼油厂以现代化石油常减压-催化裂化生产装置中催化裂化部分为原型,按10∶1左右的比例缩小,材质使用了304不锈钢材质、235A碳钢制框架喷涂工业色,配置原油预处理、原油常减压蒸馏、电柴精制、石脑油碱洗、催化裂化-产品分离、裂化产品稳定(含吸收系统、稳定)、罐区(含原油罐区、成品罐区)等硬件装置和DCS操作系统工艺仿真软件。此外,重视静设备、动设备、各种阀门。模拟炼油厂要服务于教学,需配有操作总控室和学生学习活动空间。

2.模拟炼油厂仿真运行安全

炼油厂生产特点是高温、高压、有毒及易燃易爆。模拟炼油厂建设首先考虑了学生实训的安全性,工艺管路不走物料,通过技术手段给出物料运行信号,送至中控系统由电脑处理,确保实训装置主体在常压、常温下运行,无各类安全隐患,无三废污染排放,保证了学生实训期间的安全。模拟炼油厂采用低压电源,用电安全性高。操作过程设置安全措施,作业平台有护栏,有防触电措施,转动设备有防护罩,高处有防坠落措施,现场有警示标志。

三、真实的炼油场景再现,模拟与现场装置互动实现

1.完整再现企业生产过程

模拟炼油厂所有的操作通过模拟生产工艺操作来实现,在DCS系统上完成,模拟参数送至DCS系统集散控制,部分现场阀在装置现场真实操作,工艺变化的参数为“模拟计算出”的参数,可进行石化生产工厂装置开停车、运行、故障处理过程中的调节、操作、监控的高仿真实训学习。所有软件模块都以真实工厂为背景,工艺流程,设备结构和自控方案都来源于实际,让学习者感受到是一个完全“真实”的工业生产环境。

2.超越企业实习的实训条件

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具有连续性,装置一经开工生产,极少出现开停工操作和常见故障处理,导致学生对该方面的技能掌握不足。模拟炼油厂提供了学生了解燃料油生产的整个工艺过程、装置设备布局和构造、操作工艺条件和指标、开停工实际操作、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及其操作等的机会。模拟炼油厂装置可以多次重复让学生实施开停工操作,处理一些生产中常见故障。学生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企业工作后,其操作技能可能要比企业老员工要强,尤其是开停工和故障处理能力方面更强。

3.专业知识的具体化、影像化

学生到模拟炼油厂车间实训,能增加学生对炼油厂设备的整体认识,对设备的部件、构成有较为系统清晰的认识。教师在知识的传授中,依托模拟炼油厂这一教学实体,使教学更形象化、具体化、趣味化,抽象的理论在学生心中也有了实际的影像,提高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实训过程中,设备材质与构造的真实性,学生操作过程身临其境,专业教学由抽象化转向具体化,有利于消除学生对化工企业就业的畏惧心理,拉近了学生毕业与就业岗位的对接距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学生毕业后,到企业便能成为独立操作设备的合格技能人才。

4.实现学校教学与社会培训效益发展的双向互动

模拟炼油厂的建设不但用于石油炼制、化学工艺、化工仪表与自动化等专业教学实训,还能实现技能考核鉴定、企业员工培训和技术研发,每年可培养培训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人才1000人。

四、建立与模拟炼油厂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机制

1.模拟炼油厂下的开放式教学

化工工艺课程的教学很难从几张图样上让学生理解所有的内容,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不了实践教学。模拟炼油厂肩负化工工艺专业教学创新改革的重要任务。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生产岗位的具体需求,调整化工工艺学教学内容,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教特色,实现教学过程理论实践一体化。在模拟炼油厂的条件下,可引进企业文化、企业生产管理制度,并配合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实训校园工厂“真实”模拟实训。

2.模拟炼油厂下的学生多元评价机制

基于模拟炼油厂的课堂教学评价应以能力为评价核心,综合评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法能力、职业素质、团队合作等方面;考核应以过程性考核为主。可以根据企业生产的特征、职业评价模式,采取笔试、口试、实操、作品展示、成果汇报等多种方式进行多元考核,通过相应的计算方式计量课程成绩。

五、培养模拟炼油厂的“企业师傅”

在模拟炼油厂条件下,学校可结合地方化工企业、化工产品种类及人才需求情况,安排教师企业实践、培养成为专业的模拟炼油厂的“企业师傅”,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研发化工单元学习、化工生产岗位和能力培养等学习工作页,以模拟炼油厂为条件,创新带动石油炼制、化工工艺、化工仪表与自动化等化工类专业水平提升,实现仪表安装与维护、化工制图、催化裂化工艺学、化工单元操作、过程检测仪表、石油加工工艺、DCS系统与仿真组态等核心课程实施了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

参考文献:

[1]李岩梅.化工工艺学教学实践与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