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十篇

时间:2023-11-15 17:57:15

教育教学科研能力

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篇1

现阶段,影响小学德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界因素,主要是学校因素的影响,部分学校对提升德育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不够重视,重点在于语文和数学学科,认为德育是副科,无需重视,对德育教师的要求也不高,开展好教学工作就可以,对其教育科研能力不关注,平常也极少组织德育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寻找课题进行科研。另一方面是教师自身因素,现阶段,在小学教育活动中,不少学校并没有专门的德育教师,而是其他学科教师在负责,对教育科研能力重视程度一般,并且还需要负责其他学科的教学,能够用于教育科研的时间有限,很多教师都不愿意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用于教育科研中,没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比较重视的是如何开展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但是没有意识到教育科研课题也是来源于教学或生活,对于提升教学效果来说意义重大。

二、提升小学德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策略

1.转变小学德育教师的德育观念。提升小学德育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首先小学德育教师需要转变德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与坚定的德育教育理念。小学德育教师在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之后,在具体的德育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德育素养与自我道德修养,真正的实现“教书育人”,实现德育教学的目标与价值。小学德育教师在提升教育科研素养时,需要注意自身的的教学过程,在传统的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依赖教材,在德育课堂上照本宣科,只是纯粹的讲解教材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学习状态,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这样的德育教学模式无法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也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改革下,强调小学德育教师应该树立现代化的德育观念,由于道德源于生活,并且在生活中能够体现,因此,小学德育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结合生活教学,在生活中发现科研课题,然后开展科研活动,提升自身是教育德育能力。

2.提升小学德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小学德育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其德育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德育素质决定了教育科研能力的高低,并且关系到德育教学质量。虽然在教学大纲中要求学校重视德育教育,但是专业的德育教师并不是很充分,小学德育课程往往作为一门副科,其地位与语文、数学学科相比较低,并且有的德育课时还被其他学科所占用,教学效果一般。作为一名小学德育教师,在提升教育科研能力的同时,需要拥有良好的德育专业素养,学校需要给德育教师设定一定的资格门槛,加强职前、之后培训,提高小学德育教师的专业素养。让小学德育教师拥有一定的教育科研意识,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善于发现教育科研课题,然后对课题进行研究分析,从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对课题的不断科研,逐渐培养和提升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

3.提高小学德育教师的反思能力。小学德育教师在培养和提升自身教育科研能力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反思,因为很多科研课题都来源于具体的教学实践。因此,小学德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反思意识,提高反思能力,并且贯穿于整个德育教学活动中。小学德育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反思,发现细节,总结教学不足和教学经验,发现教学问题,然后可以和其他德育教师一起针对这些不足或问题组织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以提升自身的教育科研素质为目的,重点分析和解决教学中的不足与问题。小学德育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宝贵的教育科研资源,通过课后的自我反思,不仅能够发现自身的问题,还能够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三、总结

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篇2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问题;建议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研究”系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重点课题(编号为XHZ115-093),同时也是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编号为0708319B),于2006年4月13日正式开题。课题组从59所申报实验校中确定了48所中小学为实验校,其中中学15所、小学30所、综合中学(含小学)2所、完全中学1所。参与课题实验的人员达千余人。

在课题启动后,总课题组为摸清现状,利用三个月时间开展了调查研究。(1)问卷调查。对参与实验的教师用信函方式联系,进行三次不同内容的问卷,共回收了888份问卷。在剔除无效卷后,统计有效问卷762份,占参与实验教师的70.8%。(2)组织课题研究专家指导组围绕课题拟出提纲下去调研。先后抽取了13所实验校进行访问、座谈,对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现状的基本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做如下汇总: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参与课题实验人员的自然状况

参与课题实验的专业教师919人,管理人员153人,共1 072人。年龄结构见下表:

(二)参与研究的实验学校基本情况

在48所实验学校中,办学综合实力较强和条件较好的学校约占1/2以上,其他为一般或较差的学校。这样做有利于保证研究结果的普遍适用性。各层次的学校基本上都具有如下特点:

1.积极主动参与本课题的研究。他们认为,本课题的研究正是学校当前所需要的,它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推动本校的科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因而很多学校都要求参与本课题的研究,但是总课题组考虑到学校太多不便于开展研究活动与管理,所以,最后压缩到48所学校。

2.领导重视。各实验学校都成立了以校长为牵头人、以教学校长和科研主任为负责人的课题领导小组,选择和确定了实验人员,健全了研究制度。

3.具有较好的科研工作基础。48所实验校普遍都承担过研究课题,仅在“十五”期间,就承担或参与了部级、省级、市级、区级和专业委员会等部门审批的科研课题204项,平均每校4项,最多一所学校承担大小7项课题,均较好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并得到了课题审批部门赞扬。平时都能组织尽量多的教师参与教科研实践活动,搭建教师间合作交流平台,在“咖啡吧”、“科研巴士站”等活动中,介绍开展研究的做法、体会和经验,培养了一支科研骨干队伍;同时还建立健全了科研激励机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如:组织科研培训,定期组织理论学习,及时推广科研成果,并与晋职评优挂钩,健全奖优评先等制度。

(三)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内涵的研讨情况

开展好本课题研究的前提是要对“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内涵进行界定,由此才能明确培养科研能力的系列目标。为此,第一步是在问卷中提出“您认为‘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都应包括哪些方面?各方面又应包括哪些具体内容?”等问题,广泛征询实验教师的看法,然后进行汇总梳理;第二步是通过科研书刊和上网,查阅了有关内容;第三步是经专家组集中讨论,最后从我省实际出发,提出了如下比较一致的看法: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是指教师承担和完成课题研究所具备的各种能力。从课题研究过程各个环节的实际需要出发,本课题重点研究培养十种科研能力,即自主学习能力,选择科研课题能力,设计研究方案能力,运用科研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等)能力,优化研究过程能力(包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握全局与关注细节相结合、实际操作与创新思维相结合、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相结合等能力),合作研究与交流能力,搜集和利用信息能力,积累和分析研究资料能力,科研总结和写作能力(包括案例、经验总结、论文、研究报告等的写作),科研成果应用、宣传推广和吸收能力。

对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评估应在参与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主要看以下几方面的情况:(1)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2)具体运用和发挥的水平;(3)所取得的实际科研效果。

(四)实验学校的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现状

我们在交给实验学校领导的问卷中,请他们根据上述教师十种教育科研能力和评估标准,按“强”、“较强”、“一般”、“弱”四个等级,首先组织教师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评估(共有762人参加),然后由领导进行综合评估,为每人评出一个相应等级,以此作为实验的“前测”。结果如下:

在十种科研能力中,“自主学习能力”、“运用科研方法能力”和“优化研究过程能力”尤为薄弱。

二、课题调研组下基层,开展面对面调研活动的情况

在总课题开题后,为更好完成本课题,总课题组组织部分专家指导组和课题组成员,组成了“课题调研组”对基层14所实验学校进行了抽样调研。主要内容是:

1.学校汇报:(1)学校承担“十一五”课题的情况;(2)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现状及需要;(3)结合学校实际开展本课题研究的打算(重点是如何结合课改和课题研究的实践来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4)对总课题组的希望与要求。

2.教师座谈:(1)在结合课改开展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2)教师从事教科研有什么困难;(3)为了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提高科研能力有何需要与建议。

3.与学校共同商量下一步如何开展本课题研究。

从学校汇报和教师座谈中看出:

1.学校和教师迫切需要通过参加本课题研究,切实提高科研能力,以保证高质量地完成所承担的“十一五”课题;

2.对如何开展本课题研究做了一些准备,也有一些打算,但在措施上还不够具体,认识上还有搞不清楚的地方,如“工作研究算不算科研?”“经验总结算不算科研?”等;

3.迫切要求总课题组派人下去做一些具体指导。

调研组成员在发言中再次强调了本课题研究的实施原则:(1)求实:以在课改和科研实践中锻炼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为重点,实心实意奔目标,实实在在抓过程,实实惠惠求效果。课题研究要和课改、校本培训紧密结合,为实现办学目标服务。(2)求真:从实际出发订计划,区分层次定目标,开展活动重实效,过程资料重积累,实事求是做总结;要拿出一些切实、可行、有效的可操作的措施来。(3)创新:勇于创新,积累经验,认真反思,探索规律,不等不靠,摸索出一些体现本校特色的好的做法来。(4)协作:各实验学校之间、各实验教师之间要集思广益,同心协力,及时沟通信息。

三、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1.自主学习能力亟待提升

从问卷和调研情况中反映出,近年来实验教师越来越重视读书学习,但总的来看,读书较少,而且需要拓宽知识面,加强针对性。

建议实验学校要继续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理论和科研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根据本课题需要,指定读书书目(今年主要读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给教师的建议》和《教师科研有问必答》两本书)。每月要在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有计划地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并采取网上论坛、课题研讨、课题讲座等方式交流读书心得,增强教师自修提高意识,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在科研实践中提高科研能力

从问卷和调研情况中反映出,一些学校在课题选择上有盲目跟风、求大求全、超过学校实际条件的倾向。

为提高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建议实验学校首先在选题上要“小课题,深研究”,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选择急需解决且便于实施、可行的课题,尤其要突出教师个人微型课题的研究;确定好研究方案和制订周密的研究计划,在研究过程中要把握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调整课题方案;在研究实践中及时运用课题研究成果去改进教学中的不足。

3.建立研究团队,集思广益搞好课题研究

调研中发现有些学校的课题只是单个人在操作,没有形成拳头,没有集中力量进行集体攻关,研究队伍较松散。

建议各实验校努力找到已申报审批的“十一五”课题与本课题的结合点(根据本校的实际需要与优势,确定1-2项子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在不分散学校有限的教师、教育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继续将本课题深入研究下去,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达到互补双赢。以校际、教师间交流观摩的方式,研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互相交流,共同合作,以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4.注意资料的搜集、积累和利用

调研中发现,有的学校掌握相关资料较少,平时积累研究资料也不够。

建议各实验校有效地利用本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图书资料,大量收集课题研究所需的教育理论、实践经验、个案分析、案例、教育叙事、教育故事、教育日记等资料,并分类管理,以便查阅。鼓励课题实验教师积累教育教学中的教学反思、教学交流、研讨记录、教学笔记、教育随笔、会议记录、专家讲座笔记等,把在研究过程中体验及闪现出来的点点滴滴灵感和感悟都随时记录下来。只有重视研究资料的长期积累、分析和加工升华,才能高质量完成本课题研究工作。

5.努力提高写作能力和成果应用、推广能力

调研中发现不少教师的写作能力较差。

建议各实验校一方面请专家、学校领导或有经验的教师举办科研写作辅导,另一方面,要组织教师多练笔,在实践中提高科研写作能力。学校要及时组织课题领导小组对教师的课题成果给予认定和推广,总课题组对各校的研究成果负责上报推荐。只有那些写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真实感受的并有推广价值的教学成果,才能被称为是优秀成果。科研成果切勿粗制滥造、七拼八凑,更不可以把别人的文章改头换面据为己有。在成果鉴定中要防止弄虚作假。要提高对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能力。

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篇3

一、增强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意识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的、有生命力的学生,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探索教学规律,对教材的特点、教学方法的使用以及学情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钻研,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教育、教学的方法,这就是教育科研的最终目的。多年来,在教育实践中我们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绝大多数教师缺乏进行教育科研的意识,大多数人头脑中存在诸如“教育科研神秘观”、“教育科研无用论” 等一些错误的观念和意识,还有些教师则把教育科研简单化,认为能写出文章、发表文章就是搞科研等,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因此,青年教师必须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在观念上进行转变和更新,树立全新意识。仅仅会教书而不会教育研究的教师,不是新时期的合格教师。

增强科研意识,要求教师及时更新自己陈旧的教育观念。比如教师要转变对前人成就的继承和传递的教育思想,树立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树立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以做事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做人与做事相结合的教育观念等。教师要形成新的教育观念,尤其是不断创新的观念。教师通过参加教育科研培训,同时阅读大量有关教育科研的书籍并结合教师教育的教学实践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才能提高和水平范运灵。

二、增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勇气

教师的教育科研必须立足于学科教学,把教学活动作为教师教育科研的切入点,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去贪大求全。学科教学是教育科研的动力和认识来源。教师的学科教学实践是教育科研的认识来源,同时也是教师教育科研的内在动力。教师教育科研必须植根于教学活动,以教学活动为前提。教师主要任务是教学,教育科研只有在坚持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下,才能结出丰硕之果。离开教学活动去搞教育科研,必然脱离实际,甚至走入误区。教师要搞好教育科研,就应当首先要立足于搞好教学,认真地备课,认真地研究教学规律,吃透教材。其次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只要刻苦学习,勤于思考,试图从备课、上课、批改课外活动等教学环节中,以及从当今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热点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如果你按着教育科研的一般过程的四个方面发现问题,方法解决问题,形成总结这样在你的实际教育工作中始终坚持这一原则,这就是提高你自己教师科研能力的基本途径。

三、构建教师开展科研的良好机制

构建起以网络为载体的教师教研训一体化机制,以教研组为主体,中小学教师为核心,以教学中教师亲身经历的教育教学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并利用校园网设立教研专栏,开展课题讨论,及时报道课题研究进展,以及课堂教学试验或应用情况,及时采纳教师提出的建议,并邀请校内外相关学科带头人或专家作专业性点评,及时将较成熟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应为教师搭建教研训机制的服务平台,提供师资、技术、经费等方面的支持。

同时,构建建立科研激励机制。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要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建立一个合理、科学、高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尊重人才、发现人才、鼓励成才、人才强校的一种手段。学校要设立专项资金如:教研项目奖励基金、学术专著奖励基金、科研成果应用奖励基金等;还可借鉴国外的“科研假期”,并应将科研成果计入工作量,作为评定职称时的参考。当然,科研奖励重心在于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服务。

四、以教育科研促使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

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篇4

这些都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根本、是关键。一个区域,通过引进人才可以调整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和学历结构,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持续、主动、有进阶地研修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师研修必须转型,通过专业地服务教师学科育人能力的提升,使学生有实际获得。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的理念就是“成就教师、发展学生”。

一、教师研修:关注教师学科育人能力提升

学科核心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每门学科的课程对于文化的传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科育人是以学科核心知识为重要载体,重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设计,基于真实的情境任务,在学生团队或个人开展实践性学习、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落实学科课程目标、帮助学生达到学业质量标准的育人行为。课堂教学是学科育人的一部分。

学科育人要坚持价值观与能力并重,要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学生需要通过学科课程的学习,获得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全球化能力等。这些需求对教育的目标、内容、组织、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教师的学科育人能力是一种学术能力。它是教学的学术、育人的学术,是高度专业化的表现,其实践性极强,具有学科性、现场性、个性化等特点。学科育人能力不是一项简单的技能,是有教无类的、动态发展的学术能力,要求教师具备学生知识、课程知识、教材知识、教学知识、评价知识以及学习设计、实施和自我发展能力等。以学科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现场并不只是单向的输出,无论是授课、组织活动以及师生之间互动,都对教师有很高的学科教育专业要求,教师的学科教学,在不同学段、不同学校、不同班级都不一样,个性化极强。

只有坚持学科育人,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才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教师研修要超前思考、跨界思考,要关注教师学科育人能力的提升,要帮助教师获得“带得走”的理念和能力,内化成教师的自主行动。只有这样,教师回到教学现场,才有可能创造性实施,解决现场问题。

二、研修转型:专业提供高品质教师发展服务

教师研修,要满足需求,更要引领需求。唯有专业,才更能体现教师中心,才能立足现在、面向未来。

1.尊重客观规律

这一点非常重要,是专业精神的表现。教师研修机构具有研究、指导和服务的职能,首先要研究学生成长、教师成长、学科发展、学生学习和成人学习的规律。当然,也可以直接掌握并应用已有的关于规律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过程当中生成的成果,一定要在区域层面把研究成果进行实践应用,最终转化成教师研修的资源,服务教师发展。

2.依据标准研修

素养导向、标准导向、问题导向的教师研修,有利于教师的学科育人能力提升。专业性的重要表现是依据标准开展研修。标准引导方向、明确目标、规定内容。教师发展标准体现了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和进阶发展要求。教师在不同的专业发展阶段,从新任教师、发展期教师、成熟教师到名师,素养特征和发展需求是不同的,育人能力是呈现进阶发展的态势的。

目前,国家正在研制《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各地分类、分科、分层实施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引导各地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进行科学诊断,设置针对性培训课程,确保按需施训。促进各地按照教师专业成长规律,系统设计课程内容,创新研修模式,持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与整体素质,也为探索教师研修学分管理奠定基础。

3.建设专业队伍

专业的研修需要专业的队伍和专业的机构。每个区域都应有一支高度专业化的培训者团队。培训者队伍的能力建设至关重要。目前,这支队伍的名称在各地不同,包括教研员、研修员、培训者等,一些地区的培训者队伍还存在数量严重不足、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化程度较低、学术性不够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亟须改善。在各地,教师研修机构的名称更是多样,包括教研中心、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局教研室、教育发展研究院、教师进修学院、教师研修学院、教育学院等,其主体职能大体相同,部分职能略有不同。当前的主要问题是,要服务教育改革的需求,机构的职能需要丰富,内设机构需要匹配,以此来提升专业性。

4.不断超越自我

这也是专业精神的一种体现。自我突破、自我超越,需要有前瞻性、宽视野,更需要教师培训者有使命感、责任感与担当精神。教师的培训者应基于教育改革的需要,基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需要,基于教师的实际需求,超前研究与实践,给一线教师提供专业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指导学校和教师发展。这样的组织具有专业型、学习型、实践型、研究型、创新型、合作型、生态型、服务型的特征。

5.加学科建设

重视学科建设是专业研修的另一个重要特征。要从课程、教学、评价、资源、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师职前职后衔接等方面,重点开展研究与实践,促进学科建设,这非常重要。要科学地把握学科建设的方向,建设一流的学科队伍,才能专业地服务教师的学科育人能力的提升,着力推进研究成果的转化。

唯有研修转型,才能更好更专业地支持教师发展。具体包括:研修工作重心从“学科教学”转向“课程育人”;教学目标从“知识获得”转向“素养提升”;研修内容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教学改进从“基于经验”转向“基于实证”;教师研修从“专家传授”转向“教师众筹”、从“统一培训”转向“个性发展”。

在研修转型实践中,我们聚焦课程改革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以课题或者项目为载体,教研员牵头整合高校专家和一线骨干教师资源,建立多个团队,研究、解决真问题。例如:“促进学科能力发展的教学改进”“义务教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研究”“基于学习者分析的教学改进”“基于学法指导的教学改进”“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研究与实践”等30余个项目。在项目实施中,建立研究、实践、改进和追踪机制,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师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的过程,问题解决了,教师的能力也就提升了。教师自己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非常重要。其中,微团队培训的做法非常好,有利于团队成员互相支持、共同解决问题、持续改进。

三、合作研究,提升中国特色教师教育的品质

当前,教育改革节奏快、力度大,我们要顺势而为、趁势而上,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确保教师培训机构、教师培训者队伍的专业性,研修机构和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要共同创新发展,共同开展研究。

1.服务区域教育

教师研修机构是区域的专业智库,服务学校、教师发展,服务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面对多元需求,要通过高水平的研修转型面对挑战、解决问题,主动求新求变,转变理念、丰富内容、创新方式、建立机制是转型的重点,体现了中国特色教师教育系统的核心能力。

2.共同创新发展

教师教育研究的宽度和深度在不断发生变化,研修制度具有中国特色,不可替代。我们要共同实践,共同创新,发挥团队力量。研修机构之间要开展合作,同时,研修机构也要与高校开展合作,做好教师职前职后衔接。对于教师职前培养,无论是本科、硕士或者博士学位,都应在职前加强教育教学学习与实践,区县级教师研修机构可以作为教师职前培养实践基地,经过教学现场的学习、研究、实践、改进,使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胜任教学工作。例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与北京师范大学开展合作项目,共同开发本科生或者教育硕士的教学实践类课程,教研员可以去授课,做兼职教授。

3.共同开展研究

21世纪以来,国际上高水平的教师教育研究呈增长态势,美国占据中心位置。但中国大陆处于弱势,研究成果较少,缺乏国际化的教师教育研究机构和团队,缺乏相对聚焦的研究主题,缺乏持续稳定的追踪研究。

未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研修机构的研究力量可以结合在一起,聚焦关键的问题,共同_展持续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不断地应用。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共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过开展STEAM教育的教师研修,提高教师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水平。我们还要总结、提炼中国教师教育的实践经验与智慧,在国际上分享与交流,扩大国际影响力。

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篇5

关键词:高等学校;艺术学科;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策略

一、高等学校艺术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等学校的艺术学科大概包括音乐、戏剧、舞蹈、广播、书法、摄影等专业性较强的学科,这些学科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够与时俱进,所以他们需要掌握与自己专业知识相关的专业技术能力。这里,高等学校艺术学科的教师指在一线教学的教师。只有教师掌握了教高的技术能力,才能通过课堂把知识以及其中的应用经验讲解给学生。艺术学科不同于其他的理论性学科,需要教师能够熟练使用信息化时代的教学工具,能够利用专业的工具开发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这不仅是方便教学,同时也能给予学生专业知识指导。所以高等学校艺术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

二、高等学校艺术学科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提升高等学校艺术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重要性,但是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套严格的标准明确高等学习艺术学科的教师到底需要具备哪些专业技能。虽然这些教师能够意识到提升自身教育技术能力的需要,并且也愿意去学习,但是学校对他们的现状不是很明确,也无法提供具体的学习方案。

其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参差不齐。虽然大部分高等学校艺术学科教师能够独立地实现教学资源的获取和利用,但是大多教师不能明确其中的要领,更不要说通过新的教育技术能力构建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在全国的众多艺术类高校中,由于生源质量不同,有的院校可以实行精英式教育,而有的院校就更适合实行大众化教育。教师如果不能因材施教,教学就无法取得显著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教学技术能力,怎样根据本校的客观条件去探寻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需要教师加强重视。

要想提升对高等学校艺术学科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相关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实际的培训大多是教给教师一些基本软件的使用和笼统的新型教学技术思想,并且这些培训也不会区分各个高校的现实情况,普遍进行学,但是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条件,这样相对盲目的培训无法找到每个高校的薄弱点,所以对于教师技术能力的本质提高效果不明显。

另外,艺术类的高校教师除了待在学校里从事教学和科研之余,需要实践机会,不断锻炼自身专业能力与素养,将社会中产生的新理念、新思潮、新技术补充到教学中间去,教学才能做到大胆创新,灵活有效。

三、增强高等学校艺术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对策

首先,对于教师来说,作为教的主体,要积极地去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这样才能把教育技术能力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最后在实践中逐步与自身的教学理念结合,也才能从本质上提升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教师要摆正心态,不能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可以运用并且效果不错,就不去尝试新的教学方法。随着时代的变迁,教师要跟随时代的发展,明确目标,更好地提高自身技能,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及学科的发展。

其次,从社会层面来说,社会各界应该充分认识到高等学校艺术学科的重要性,这里是国家艺术人才的培养基地,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高等学校艺术学科教师作为其中的重要群体,应该得到充分的认可和肯定。要支持他们的工作,认同他们身份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于此同时,国家应该制定明确的标准,开展完善的培训,让教师在职业满足感中主动接受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并及努力提升自己。此外,可以在各个高校举办类似成果展示的活动,让教师有展示自我,这样一来,教师接受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意愿会大大增强。

最后,从学校层面来说,各大学校要努力营造高等学校艺术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的环境,只有在这种环境中,教师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最好建立学习的团体,以便于教师开展心得交流,共同提升。总之,学校要为提升高等学校艺术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供良好的环境。

提升高等学校艺术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已经逐渐被教师以及社会各界重视。虽然现在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我们相信,通过教师自身、社会各界以及学校的支持和帮助,高等学校艺术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会有显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

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篇6

中图分类号:G642

摘要:信息技术能力是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文章结合学校实际,阐述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构建的“三三两一”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模式,具体包括教学理念的“三个结合”、课程体系的“三个层次”、教学实施的“两个手段”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体系。指出该模式的构建和实施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模式

0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教育信息化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的过程,信息化教育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后的表现形态。二者内涵基本一致。教育技术就是围绕教育信息化开展工作,这要求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本科生能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具备必要的信息技术能力。研究提升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模式有着重要意义。

安庆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学(师范)本科专业自1999年招生以来,通过不断地研究与实践,确定“注重教学理论素养、突出信息技术能力”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以信息技术服务基础教育”的指导原则,逐步形成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三三两一”模式,具体包括教学理念的“三个结合”、课程体系的“三个层次”、教学实施的“两个手段”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体系。通过该模式的实施,学生能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获得信息技术能力;能够较好的利用计算机为教学服务,能够采用文、图、声、像并茂以及人机交互的教学方式。

1 信息技术能力

所谓信息技术是指能够延长或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处理、认知、决策、控制等的相关技术。与之相对应的信息技术能力则有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认知、信息决策和信息施用等6种能力,其结构如图1所示。

信息获取和信息传递能力是信息技术能力的基础。信息处理和认知能力是转换、识别、归类、加工生成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加工的能力,它是获取和传递能力的提升。信息决策和施用能力是信息技术能力的最高层次和学习的目标,要求能从拥有信息到做出正确的决策,需要对信息、知识、目标进行科学加工,它的本质是“知识激活”。

2 “三三两一”培养模式的内涵

在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三三两一”模式中,教学理念上的“三个结合”是理论指导、课程体系的“三个层次”是物质基础、教学实施的“两个手段”是外在形式,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则是对培养模式的高度概况。其模式如图2所示。

2.1 教学理念的“三个结合”

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以“注重教学理论素养、突出信息技术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实践训练与实战训练的有机结合。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是指把现代教育理论与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将提高学生教育思想与提高学生教学能力结合起来。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现代教育理论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学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其教学技能。在理论教学中强化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不仅使学生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技术,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同时提高了学生信息素养和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使其能够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过程中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

(2)通过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学生通过学校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自主与探究性学习。特别是在计算机软件教学方面,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如何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对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收集,然后学会如何利用所收集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与探究性学习,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也随之不断提高。

(3)重视实践训练与实战训练的结合。除课程教学中正常的实践活动外,根据学生兴趣,自由组合和自由选择指导教师,成立多个学习兴趣小组,定期举行交流讨论活动。另外,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还以“涵养技术·点靓教育”为主题,先后4年每年一次主导组织文化活动周。在活动周里,学生自我开展多媒体课件与教学设计、图形图像处理、网页设计、三维动画制作等一系列竞赛活动,除评委来自教师外,活动的策划、动员、组织和作品的征集、评价标准的制定等都由学生完成。学生的全员参与和活动的自我管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热情,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在实战中不断提高。

2.2 课程体系的“三个层次”

根据信息技术能力的3个层次,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的“三个层次”,详见表1。基础实践课程强化支撑本专业和未来发展必需的基础,突出培养学生进行专业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所需的一些基础性技能;专业实践课程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构建学生宽口径的基本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促进学生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提高;拓展实践课程则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综合利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素质,促进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发展。这“三个层次”从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实践训练与实战训练的有机融合,为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打下

1了基础。

2.3 教学实施的“两个手段”

教学实施的“两个手段”,一是“优化课程、能力为先”,二是“强化实训、以赛促学”。在学校统一部署下,在市场调研和反复论证基础上,先后以2006版、2008版、2010版3次培养方案的制定为契机,注重信息技术实践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更新,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为目标,不断加大课程科目、课时分配、课程内容调整的力度。比如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重新优化,加强其信息技术理论基础的支撑作用;网页设计与开发、三维动画制作等拓展实践类课程课时增加,单门课程最大增幅2倍。按照“基础专业拓展”的原则序列化展开课程的学习与实践,采用基础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必修,拓展类课程选修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发挥其特长。

在实训上,一方面以课程为载体,强化实训,要求学生独立提交实践作品,其作品成绩是课程考核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除前文提到的主题活动周外,积极鼓励参加学生社会专业实践和省厅级以上比赛活动,包括全省多媒体教育软件评奖、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等,广泛开展专业交流,增长见识。

2.4 “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促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教·学·做”一体化主要体现在学习情境的一体化和教学过程的一体化。

首先,打破理论课与实验课地点分离的传统授课模式,将教室和机房合二为一,建设一体化计算机课堂,避免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的孤立或滞后。通过电子教室软件的使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做”可穿行。这种学习情境有助于促进学生获得对一个知识领域的生成性理解,有助于帮助学生实现对自我学习行动的反思;同时也有助于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以及失误、挫折能及时地做出积极反应,帮助学生修正自我建构的路径和方向。

其次,教学过程的一体化则是案例教学和项目训练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学习技能,让学生在项目训练中提升能力。

案例教学要求从问题人手,在解决问题时,教师和学生一同操作,再归纳总结,最后学生独立完成实训任务。这种方式通过形象思维加深理解巩固知识,便于学生掌握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教学问题。而“项目训练”则是提出课程设计规范要求,突出关键技术要点,贯穿基本技能训练主线,精心设计综合性实验,体现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思路。这样的教学组织体现了“做中学”的指导思想,使得教、学、做能够紧密结合,达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效果

“教·学·做”一体化以“做”为主,以“做”为基础,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是对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最好诠释。

3 “三三两一”培养模式的实施

为保障本模式的顺利实施,构建了“同抓共管、多层联动”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1)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多次研讨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的发展问题,并将涉及该专业课程的教育技术学教研室和多媒体与网络教研室进行整合,以统一管理和调度,充分发挥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

(2)以2006、2008和2010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为契机,先后多次组织召开毕业生和在校生座谈会,听取课程设置意见,根据专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幅度的调整课程体系。

(3)以教学研究促教学改革。课题组成员先后承担完成“能力型课程实施方案及课例:教育技术学专业《计算机辅助教育》”、“学生学业个性化评价改革实验点:网络技术基础”等教学改革项目,取得相应成果。

(4)强化师生实践意识,在实战中检验教学成果。一方面,在课程教学中探索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凸显作品考核;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实践活动,既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得学习动力,又可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形成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势头。

(5)师生互动,联络常态化。为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性和学习的高效性,促进学生的长久发展,课题组教师不仅加强课内互动和探讨,还广泛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等多种手段与学生保持联系。

4 取得成效

2006年以来,先后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等各级各类专业比赛及实践活动10余场。通过比赛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专业意识和专业认同感。学生共获得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DV大赛二等奖1项;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优秀奖6项;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2项;全省多媒体教育软件评奖活动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等。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专业建设,以相关网站为主题,进行实践锻炼。自2006年以来,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先后主持设计制作了教育学、心理学、英语教学理论及方法省级精品课程网站,教育技术学校级精品课程网站、学校“双进”工程网站、教育学院团总支网站、教育学院招生就业网站,获得好评。教师也多次获学校教学实践奖。

5 结语

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三三两一”模式是安庆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在长期的教学教研过程中逐步探索总结出的经验。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对提升学生信息技术能力颇有成效,是培养有理论懂实践人才的一种较为可行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篇7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教育科研能力;职业素质;科研方法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33-0021-04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中小学新课程实施的引向深入,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素质,这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但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普遍存在着教育科研意识淡薄、教育科研基础薄弱、教育科研能力偏低等问题。要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必须更新观念,增强教育科研意识,加强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建设,创造良好的教师教育科研工作条件与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的原动力,促使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上新水平。因此,作为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应意识到教育科研与教学的辩证统一关系,重视自身教育科研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从而全面提高教育科研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一种义务和责任,是提高双语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同时又是教师寻找职业幸福的有效途径。为了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科研意识与能力的基本情况,笔者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以乌兰县第一中学、乌兰县蒙古族中学、格尔木市第十五中学、都兰县第一中学、天峻县第一民族中学5所学校的250名教师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发出问卷250张,收回有效问卷236张,有效率94.4%。

(二)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为问卷式调查,主要围绕6个维度,共设计了20道选择题,其中单选题18题,多选题2题。分别是对教科研的认识与看法(1、2题)、教育教学期刊、书籍阅读情况(3题)、教育科研意识与积极性情况(4、5、6、7、8题)、教育科研积极性情况(9、10、11、12题)、对于教育科研理论知识与方法的掌握情况(13、14题)、教育科研能力情况(15、16、17题)及现状成因情况(18、19、20题)。

三、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教科研的认识与看法调查

调查结果(见表1)表明,有48.73%教师对教育科研的必要性认识很清楚,同时,对教育科研提高教学或自我发展的作用有较深刻的认识(47.03%、40.68%)。笔者认为,这对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和先决的条件,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科研水平的提升。

(二)教育教学期刊、书籍阅读调查

教育教学期刊、书籍阅读调查结果(见表2)中,大多数教师的阅读情况不够理想,未形成良好阅读习惯(20.34%),只有很少一部分教师经常阅读(28.39%)。这就说明,大多数教师对阅读教育教学期刊、书籍,对自身专业的发展、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及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认识不足,对理论指导实践的辩证关系认识不深刻。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育科研意识与积极性调查

1.教育科研意识

调查结果(见表3)显示,有85.59%的教师对新旧教材进行过对比分析。在阅读教育教学相关文献时,仅有极少数的教师做一些读书笔记(17.37%),有33.47%的教师一般不做笔记。在教学方法改进方面,有63.56%的教师喜欢改进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69.49%的教师喜欢思考,希望能够找到问题的原因。这些数据表明,无论是在教材研究、教法改进等方面,大多数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但调查数据还显示,仅有不到一半的教师(仅占22.46%)曾针对某一教育问题制定研究计划。这说明,大多数教师对某些教育问题重视不够,缺少这方面的研究意识,所以,教育科研意识仅停留在思想层面,未能落实到行动中。这也是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教育科研意识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

2.教育科研积极性

调查结果(见表4)表明,有65.25%的教师喜欢与其他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活动,这就表明大多数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愿。接近一半的教师在平时上课期间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做一些调查研究(45.76%);并有半数以上的教师在上课时,知道学生存在的问题(52.97%)。但调查数据也显示,不到一半的教师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会及时记录、思考,并想找到解决的办法(46.61%)。这就表明,一半以上的教师对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不高,这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中普遍存在着“高原期现象”。只有强烈的教育科研意愿与积极性,才能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增强教育科研能力,这也是实施教育科研行动的思想基础。

(四)教育科研理论与方法的调查

调查结果(见表5)显示,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清楚或不十分清楚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要求(43.65%)。表6中的数据显示,大多数教师较熟练掌握的教育科研方法仅限于调查法和观察法(分别达58.90%、54.24%)。这表明,大多数教师对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及方法的掌握情况并不乐观,理论方面出现“缺钙”,这反映出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才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将课程改革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

(五)教育科研能力调查

调查结果(见表7)显示,半数以上的教师参与教育论文的写作研究(54.67%),尽管大多数教师(67.37%)曾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教育教学论文,但部分教师在评职称前应付一两篇论文,由于学校缺乏教科研方面的奖励机制,评上职称后大多数教师再无心思撰写教研论文。能够和基本能够独自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仅占19.92%和49.15%,这表明,当前海西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十分薄弱。因此,该地区的教师迫切需要相关的专业培训,尤其是在教育科研知识、方法和写作方面的培训,以便在工作岗位上能够顺利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以研促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六)现状成因调查

调查结果(见表8)显示,大多数教师认为制约其参与教育科研工作的原因主要有5点:学校教育科研氛围不够浓厚,影响教育科研的发展(44.92%);学校提供了参与教育科研的机会,但一部分教师不知道如何开展教育科研(16.10%);超过半数的教师认为教育科研与课程学习、教学工作分离,难以兼顾(达到59.32%);数据还显示,接近一半的教师认为所在学校关于教育科研知识和方法的培训不够完善(48.73%);50%以上的教师认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不够。以上调查表明,大多数教师将形成教育科研意识与能力现状的主要原因归结于教研部门和学校。这样的调查结果不仅说明教育行政部门的教研室及学校在对教师教育科研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欠缺,同时也反映出大多数教师不能够从自我角度出发,认真审视形成自身现状的根本原因。这也将对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意识与能力产生消极影响。

四、分析与建议

(一)分析

从本次调查来看,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与能力现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尽管大多数教师对进行教育科研的必要性和意义认识比较深刻,也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愿和意识,但积极性不高,普遍存在观念滞后,认识不深刻,认为教育科研高不可攀、教育科研与己无关、把科研和教学对立起来,开展教育科研只是为了应付评职称等。实际行动严重滞后于意识,未能在实践中实施。

2.教育、教学期刊书籍的阅读情况很不理想,对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材内容、新的教学手段的钻研学习不够深入,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大多数教师依然采用落后的教育教学方法,穿新鞋走老路。

3.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其原因之一是该地区教师流失严重,说明急需提高教师的待遇。

4.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和方法掌握得比较单一,不够扎实,教师教育科研知识储备不足,教育科研能力较差,亟待提高。

5.学校不重视教育科研,管理机构不健全。

6.学校的教育科研指导思想不健全,对教育科研知识和方法的培训力度不够。

7.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对科研评价表现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

(二)建议

针对以上分析,就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与能力提出以下建议。

1.学校建立健全教育科研工作室,举办教研沙龙、读书交流汇报会等,提高教师阅读数量与水平。

2.教师要不断加强自己的科研知识学习及提高科研能力,切实投身到教育科研中,使教育科研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实际中。

3.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重视教育科研,设立教育科研奖励,建立科学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和明确教育科研指导思想,提高教育科研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升教育科研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4.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教育科研培训,注重顶层设计,宏观指导教育科研工作,夯实教师教育科研理论基础,提高操作能力。

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篇8

论文摘要:本文以某地方高校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教师教育科研的现状,指出教师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并从学校和教师两个层面提出改善教育科研现状的对策。

教育科研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水平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服务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决策、开展教学研究、总结推广教学成果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作为大学办学的主体,教师的科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办学水平,因此,培养“科研型”教师,提高大学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科研能力并促进其专业成长.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意义重大。

在前一阶段地方高校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活动中,高等教育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承担的工作出发,提出以课题研究为实践活动载体,努力构建学校发展的支撑体系,提高服务发展的能力水平。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学校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工作的现状,了解教师的真实想法和建议.以期找准影响和制约地方高校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为学校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一、问卷调查总体情况

本案例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地方本科院校。调查对象为教学部门和管理部门的教职工。其占全校专任教师总数59.8%。调查对象职称结构分布情况如图l所示,其中担任行政职务的有18.5%,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占29.8%。共发放问卷313份,回收答卷284份,有效问卷27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8%调查内容主要围绕“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教育科研的价值”、“教育科研意识”、“教育科研选题和方向”、“当前制约地方高校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主要因素”和“地方高校教育科研工作应重点解决哪些问题”等方面展开,共设有13个选择题,1个开放性问题。在回收的284份问卷中,有116~q问卷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参与人数占42.2%(以有效问卷为基数)。

1.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职称结构、教学管理工作对教育科研能力存在影响。从职称结构与参与课题研究情况看,如图1所示,在省级或校级课题中,负责人是教授或副教授的比例远高于讲师、助教,其中教授、副教授分别有60.O%和29.5%主持省级课题,讲师、助教分别只有6.1%和6.7%,这反映出教育科研与教师的成长密切相关。青年教师在成长中参与科研活动,可以积累经验、打下研究基础。27.2%的讲师和45.6%的助教未参与课题研究.反映出这部分青年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尚未形成、经验欠缺。这就要求注重对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科带头人的引领,形成研究团队。

调查显示了担任教学管理工作与教育科研的关系。29.8%的从事教学管理人员中。包括有院系主任、教研室(实验室)主任和专兼职教学管理人员,承担或参与各类课题研究的比例均高于总体水平,如图2所示。这一数据反映出他们在教学管理中关注问题、善于探究。

针对“您在教育科研方面有什么成果?”的问题。有29.1%被调查者回答“没有教科研成果或发表过文章”.这其中讲师占33.8%、助教占55%,如图3所示。这说明地方高校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还比较薄弱。教育科研成果太少,已成为影响地方高校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重要因素。

针对目前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6.9%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研

2.教育科研的价值认识

对于“您认为所承担的研究是否具有针对性,能解决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或对教学改革有积极作用?”“您所取得的成果能否得到推广运用,发挥出示范作用?”的问题,70.9%的被调查者认为“所承担的研究具有针对性。能解决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或对教学改革有促进作用”,52.7%的被调查者认为“所取得的成果能够得到推广运用.发挥出示范作用”。这组数据说明大多数教师能够真正认识到开展科研对学校的发展和对提高自身水平及教学质量的意义。

3.教育科研的影响因素

针对“制约地方高校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主要因素”这一问题。61.5%的被调查者认为“教学任务繁重”是制约他们教育科研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49.8%的被调查者指出“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也是制约教育科研的主要因素:47.6%的被调查者认为“缺少学术带头人和课题组织者”。从总体情况来看,影响教育科研的主要因素的前三位依次为:教学任务繁重、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缺少学术带头人和课题组织者。由于没有时间对实证资料收集整理.加之学校在教育科研工作量计算、教育科研和教学成果奖励政策等方面对教育科研工作激励作用不够.难以调动广大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和开展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再者在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很多教师常常是单兵作战,如何把想法付诸行动,困难重重。

4.教育科研的保障条件。

如何处理好教学与教育科研的关系.结合教学进行教育科研?针对“地方高校教育科研工作应重点解决哪些问题”,61.5%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加大教育科研资助力度;56%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完善激励机制:另有55.6%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加强研究团队建设。

在教育科研管理和指导方面,调查显示,62.5%的被调查者认为“课题指南对教育科研选题有指导作用”;7.3%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作用”;而30.2%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看到,说不清楚”。51.6%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教研究》和《高教信息》以及网站平台对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有帮助:¨.6%的被调查者认为“没什么作用”:36.7%的被调查者“没有看过,不知道”。69.8%的被调查者了解我校现有的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项目申报的途径;有30.2%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了解”。这组数据说明,大多数教师在开展教育科研时需要一些指导和帮助。作为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应科学规划和引导。 二、教育科研现状:不容乐观

从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地方高校教师教育科研不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还滞后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步伐,教师教育科研现状不容乐观,问卷反映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育科研能力不强。

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不强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滞后.教育理论素养不高,问题与研究意识比较淡薄,导致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欠缺。

2.教育科研氛围不浓。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加之教育科研与教师职称晋升方面的政策失衡。不少教师认为教学是最重要的.课堂教学是硬任务,教育科研是软指标,另有部分人认为在高校扩招之后,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工作量大,相当多的教师整天陷于备课、上课等具体的教学事务中,无暇从事教育科研工作,因此对教育科研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广泛参与性。

3.教育科研意识淡薄。

教育科研意识的强弱与教师对教育科研价值的认识及自身教育科研素质紧密相关。虽然大多数教师能够认识到教育科研价值和实践意义,但在观念上仍存在着忽视教育科研的现象,认为教育科研属于教学行为,教育科研无非搞些教学改革,与“科研”没有关系,仅在晋升职称时要开具从事教研的证明时才给予关注。有的认为工科院校做教育科研难以形成一定的水平.认为其取得成果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或实践意义比不上自然科学研究。

4.教育科研保障条件不够。

教育科研保障条件包括经费的投入,相关制度与激励机制等。良好的条件是教育科研顺利进行的保障。现实中存在的科研经费欠缺、制度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等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科研的顺利开展,对于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影响很大。

三、思考和认识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地方高校教育科研实力普遍还不够强。随着“质量工程”的提出和实施,指导和推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实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高校自身发展都要求地方高校加强教育科研。而教育科研是一项长期的艰苦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何改善地方高校教育科研现状,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可以从学校和教师自身两个角度人手。

1.正确认识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

地方高校教育科研的定位要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学校要正确认识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通过教育科研,促进教学改革。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树立“科研兴校”的思想.将教育科研与科研同等看待。并将教育科研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并由校领导负责将具体落实到学校工作计划中去,从制度上加以保障。

2.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教育科研资助力度。

地方高校多是教学型高校,在工作中强调以教学为中心.虽然也能够认识到教育科研对于促进教学以及提升办学水平的积极作用,但是能够用于教育科研的经费在学校总支出中的比例还是很少的,加之由于实力有限,获得高级别的项目不多,这就容易使得一些具有科研和教改价值的项目无法正常实施,因此在教育科研项目上要有专项和充足的经费加以保障。

3.完善对教育科研工作的激励机制、评价机制。

教育科研工作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对教育科研工

作及其研究成果转化的政策性支持、制度性奖励和宣传推广工作。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在了解制约学校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主要因素后.需要清理和修订现有的规章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教育科研培育良好的政策环境。将教师教育科研与院系考核、教研组考核、教师评聘挂钩;可以设立青年基金项目,鼓励扶持青年教师成为研究者。培养研究型教师:通过组织开展“教学示范”、“论文评选”、“成果表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多方面展示教师的科研能力;同时给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或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师相应的奖励,从而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

4.不断充实和强化教育科研工作体系.完善教育科研工作体系。

教育科研工作离不开规划和引导.我们要逐步实行课题分层分级管理,加强课题校院(系)二级管理、过程管理,健全从学校到二级单位的教育科研网络.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形成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育科研队伍.加强应用研究。作为课题管理部门,要不断加强对课题研究的规划。必要时实施“一对一”的课题指导计划,不断提高服务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发展教育科研机构,加强基础研究,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学术与应用逐步实现一体化.在服务教育决策、组织教改实验、开展教学研究、总结推广教学成果、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教育改革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5.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是高校教师必备的素质

从教师角度来讲,要确立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制订专业发展规划。增强开展研究的自觉性。要将教育科研看成是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不仅是教育者,还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既是专业业务尖子,体现学科专业化,又要具备教育科学素养。在教学中高校教师应提高研究意识,注重自身科研素质的提高,具体来说:

(1)树立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思想。大学作为一个文化实体和学术组织,其特点是以高深知识的继承、传播、发展、转化和利用为核心而建立起来的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独特机构。教学与科研作为大学的两大基本职能,两者不能相脱离。教师要打破纯教书的传统思想,应做“善于思考的实践者”,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刻、严谨的思考,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在科研上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将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统一起来,通过科研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课题研究突出实效性和针对性,凸显地域性。课题研究目的在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教育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是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现实素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反思、善于总结。教育科研的选题和方向的确定都要从实践出发,力求解决实际问题,开展校本研究,提高教育科研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篇9

师范生 教育科研素质 体系构建

师范生的教育科研素质应当是师范生素质培养的重中之重。而目前关于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意识还不够强,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效果不甚理想,科学的培养体系尚未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到师范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此背景下,构建合理、有效的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体系,具有前瞻性的理论价值和实用性的实践意义。该培养体系应当是一个在认识层面上到位、操作层面可行、实践层面有效的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体系,应当是一个横向融合、纵向衔接、双向辐射、四堂联动、五方携手的立体系统。

一、弄清教育科研素质的内部关系,搞好“横向融合”

系统论原理告诉我们,系统整体是由各个局部或要素有序地内在联结而成的。局部或要素的变化会影响到整体的变化。如前所述,教育科研素质包括教育科研意识、教育科研知识、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科研精神等四个成分。其中教育科研意识是灵魂,教育科研知识是基础,教育科研能力是表现,教育科研精神是境界。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对其他三个因素产生影响,并最终可能导致整个教育科研素质结构的改善。

对于师范生而言,教育科研意识的增强会促使他捕捉到更多的参与教育科研的机会,由此他的教育科研知识、教育科研能力自然会随之水涨船高,进而会影响他的教育科研精神的相应调适。而教育科研知识的丰富,会促使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教育科研意识和精神的进步。

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可以先进行单项成分的训练,如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教育活动的自觉意识的训练,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论知识的学习,收集利用文献资料、开发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培养,开拓精神、理论勇气、严谨的治学作风以及执着的奉献精神的涵养等,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及时的系统融合。融合要以科研活动为中心,因为教育科研素质的养成是一个“在研究中学会研究”的过程。离开了研究问题和由此形成的研究情景,教育科研意识的唤醒、教育科研知识的获得、教育科研能力的持续锤炼和系统化组合都可能成为空中楼阁。好的教育科研素质培养应该是教育科研素质的单因素训练与综合训练的有机融合。以往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缺陷恰恰在于过分寄希望于单项成分训练对整个教育科研素质提升的价值,而忽视了及时整合的重要性。

二、统揽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三个阶段,做到“纵向衔接”

一个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要经历三个紧密联系、前后衔接的发展阶段:职前初步形成阶段、入职基本形成阶段和在职提高完善阶段。

教育科研素质的职前初步形成阶段主要是指师范教育阶段。师范生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知识的学习和储备,初步实践教育科研理论,增强教育科研意识,初步形成教育科研能力。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教育见习与实习,密切联系中小学教育科研实际,引导师范生充分认识到教育科研的重要地位和迫切需要,为教育科研素质的初步形成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通过引导师范生课开展小课题研究,以及指导他们写好毕业论文,开展科研活动训练,培养师范生教育的兴趣和初步学会运用教育科研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师范生自主建构起教育科研素质的基本结构,初步形成教育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素质的入职基本形成阶段,是指师范生毕业后初任教职的一两年的上岗适应期。这一阶段要进行入职辅导。其主要目标是帮助新任教师熟悉中小学的教育科研现状,把所学的教育科研理论运用于中小学教学研究实践,初步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基本上适应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显然,这一阶段的培养效果如何依赖于师范生阶段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和准备程度。

教育科研素质的在职提高完善阶段,是指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阶段。在职培训的目标是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提升教育科研素养。可以通过加强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培训,提高教育科研理论水平,加强教育科研实践训练,解决中小学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使他们愉快胜任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并涵育终生献身中小学教育科研事业的精神。

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处在这三个阶段的第一阶段,在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奠基作用。现在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现状不佳,如果分析源头,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师范教育阶段。正是这一阶段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欠缺,导致了中小学教师任职期间教育科研素质低下。因此不能只盯着这一阶段,应当将目光放远一些,把它放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沟通三个阶段之间的联系,做好统盘考虑、整体设计,注意做到与后面两个阶段的“无缝”衔接。

三、促进教育科研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作用,形成“双向辐射”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对实践又具有指导作用。同样,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既要注意发挥教育科研理论的指导作用,又要注意教育教学实践对理论的强化作用,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形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升华理论的“双向辐射”的良性局面。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深有感触地说:“离开教育理论,学校教育工作是很难开展起来的,因而我非常看重教育理论。”教育科研理论是指导教育科研活动的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提高教育科研素质的首要条件,有利于用崭新的教育思维夯实教育实践研究的根基。教育科研知识是保证教育科学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教育科研理论对教育科研素质形成具有先导作用,必须加以重视。如果师范生单纯依靠教育科研实践,无视教育科研理论系统学习的价值,必将会造成教育科研素质养成的低效、被动,更不利于合理的教育科研素质结构的形成、优化。但是,教育科研理论学习不能过于偏重纯理性、结论性,不能沦为教条,陷入片面理论化。

埃利奥特提出“教师成为行动研究者”的观点,凯米斯等人又进一步提出“教师成为解放性行动研究者”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到“行动研究”是教师科研的重点。师范生通过教育科研实践,比如完整参与一次比较规范的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师范生能够很好地了解科研活动的流程,对他们以后单独开展课题研究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教育科研素质培养过程中,师范生在学习教育科研理论时参与教育科研项目,在教育实习中教学实践与教育科研实践并重,使教学理论实习和教育科研实习融合、渗透等。既当学习者,又当行动者,一边立足教育科研理论消化,一边投身于教育科研实践,共同促使教育科研素质的快速提升。

四、拓宽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渠道,做到“四堂联动”

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应当充分发挥各种培养渠道的作用,形成“四堂联动”的良好局面。“四堂联动”指的是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实习课堂和网络课堂相互配合,形成培养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合力。

1.第一课堂是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和方法的主渠道

第一课堂指的是课堂教学。合理设置教育科研类课程,并在课堂教学中,向师范生高效传授教育科研的理论和知识,并注意讲授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倡“问题式”、“诱思式”或“研究式”等以学生活动为主的研究型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疑、质疑、答疑等活动来激活师范生思维,从而引导他们发现并解决问题,逐步培养他们教育科研的多元思维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养成良好的教育科研素质。

2.第二课堂是培养教育科研素质的有效渠道

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育的延续和深化,可以丰富师范生的课内外知识,更好地巩固和加深师范生对所学的教育科研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了解和运用。围绕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提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关于教育科研的讲座,成立师范生教育科研兴趣小组,吸收师范生参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开展师范生教育科研论文及成果的评比等活动。这些活动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师范生的教育科研意识,培养他们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教育科研水平,全面带动他们的教育科研活动。

3.实习课堂是培养教育科研素质的“练兵场”

实习课堂主要是指师范生的教育见习和环节。教育实习是检验师范生能否将所学的教育理论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综合运用于教育实践的重要环节。通过教育实习、见习等实践环节,师范生可以了解基础教育的现状与改革的动向,丰富自己的感性经验,在实践中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方案。为了增强师范生教育科研的针对性、实效性,必须重视与中小学的合作,建立中小学教育科研基地,积极参与中小学的教改实验。

4.网络课堂是培养教育科研素质的新渠道

信息时代是一个“依网生存”的时代。通过网络来提高教育科研素质应该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渠道。师范院校要构建较好的网络信息平台;教师要在有效运用网络资源方面对师范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师范生可以通过教育专题学习网站,浏览相关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方法,学习名家的教育经验,丰富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实践知识;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基础教育的现状,关注基础教育的前沿动态,把理论学习和中学教学实际联系起来思考;还可以利用网络空间、博客等形式梳理自己的思考,使自己向“研究型”教师迈进。

五、发挥教育科研素质培养主体的作用,实现“五方携手”

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体系还应包括各培养主体作用的发挥和融合,实现“五方携手”。“五方携手”是由师范生、师范院校指导教师、中小学指导教师、师范院校管理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构成的。

1.师范生的主体作用

教育科研素质培养最终要落实在师范生身上,因此师范生是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最重要的主体。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由主体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途主动构建的,而不是静等着被动接受的。这种建构并非随意或无意识的建构,而是需要与他人协商并达成一致,并在运用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修正。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思想的影响,在培养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时,应当重点关注凸显师范生的“主体”地位,并通过研讨式教学和实际情境化教学来具体落实。

必须以师范生为主体,激发他们提升教育科研素质的积极性、主动性。师范生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兴趣和潜力。他们智力发展趋向成熟,动机水平高,研究、创新意识强,情感意志也有了良好的发展,正处于人生中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期。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参与教育科研探索,让他们从掌握充足的教育理论知识和了解中学教育实践情况两个方面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融合,提升自身的教育科研素质。

2.高师院校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

师范院校的指导教师具有比较明显的教育科研优势,对师范生的教育科研素质培养起着主导作用。他们较好地掌握了教育科研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基础教育联系紧密,对中学教学实际比较熟悉,一般也承担某些教育科研课题。他们可以利用课堂教学引发师范生对一些理论问题的探讨,利用对师范生教育见习、实习活动的负责和指导,为师范生提供教育科研理论方面的宏观和具体指导,组织师范生开展教育科研。他们是师范生最好的启蒙老师,他们的科研态度和方法是影响师范生的最直观的教材。

3.中学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

中学指导教师一般是中学骨干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富有创新精神,责任感强。他们是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参与者、指导者。他们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师范生教育实习过程中的教学实践方面。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身教”,帮助师范生制定课题研究计划,为师范生提供真实的教育教学资源,指导师范生深入教育实践,在实践中引导他们去发现、研究、解决各种问题。

4.师范院校管理部门的引导作用

师范院校管理部门在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方面负有引导的职责。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师范生提高教育科研素质。可以通过完善教育科研方面的课程体系,除了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3门必修课外,增设科学研究方法和“教育类”选修课。丰富师范生的教育理论素养。可以建立创新学分制度,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实践活动。可以建立科研导师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可以开展富有师范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师范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展各种教育科研的探索活动。

5.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作用

教育行政部门在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方面可以起到统筹作用。教育行政部门是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是联接师范院校、中小学的桥梁,参与培养目标的制定和培养计划的实施,可以充分利用各单位的教育资源,统一制定培养目标,统筹安排培养内容,合理利用培养时间,高效率地实施培养工作,可以大大提高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质量。教育行政部门“五方携手”,形成合力,可以共同促进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科学合理的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体系,是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具有前瞻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的培养体系。这一培养体系的构建,能够为师范生科研素质各项因素的整合提供最佳的结合环境,有力推动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远.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三强化”的培养模式[J].教育学术月刊,2009,(8).

[2]汤玫英.继续教育培训的中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0,(6).

[3]张志越.谈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理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6).

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篇10

1.增强教育科研的紧迫感。当前,世界各国的竞争缘于综合国力的较量,而综合国力的较量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其实就是教育的竞争。社会的发展迫切要求教师尽快由“教书匠”向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转变,才能更好地担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重任。

2.走出教育科研的误区。当前,在教师中有的认为视野和能力有限,不能担当教育科研的任务;有的满足已有的教学经验,只凭经验进行教学,是以单纯传授现成知识为中心的经验型教师;有的教师既希望参加教育科研,又认为教育科研很深奥,高不可攀,存在着神秘感和畏难情绪。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正确的心态,只要平时做教育科研的有心人,在面临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如果探讨出好的办法,总结出好的经验,并以文字的形式较科学、合理地表达出来,这就是最好的教育科研。

3.挖掘教师教育科研潜力。随着多年的发展,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据调查,随着县乡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笔者所在地及周边学校的教师多数达到了初中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要求,均掌握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基础知识,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只要通过一定培训和引导,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有很大潜力的。

二、优化环境,培育教育科研土壤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向教育科研要质量,应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的工作重点,同时,应树立科研意识、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着力优化环境,为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提供良好的条件。

1.加强教育科研领导。各类学校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成立强有力的教育科研领导班子,落实专人负责,制定教育科研发展规划,具体解决教育科研中存在的人、财、物等问题,创造教育科研条件,让教师工作在一个创造性的教育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创新思想的熏陶。

2.创新教育科研机制。为了使教师教育科研上台阶、上水平、出效益,应通过推行一系列激励措施,为广大教师营造良好的教育科研环境。一是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体系。二是建立激励竞争机制。同时,要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和人才流动的用人机制,鼓励更多的骨干教师走出去深造、发展。

3.增强团结协作精神。一是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二是加强同事之间的合作。强化同事之间的合作,营造相互激励、相互支持和相互帮助的科研氛围,形成“学、比、赶、超”的良好风气,学会用集体的智慧来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三、强化学习,夯实教育科研基础

教育科研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载和升华的创新能力,要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必须具有较为扎实的基本功。

1.不断提高教师自身修养。多读专业书、理论书、报刊杂志,甚至跨学科的有启迪、有哲理的读物,丰富内心世界,提高行为教养、文化素养、道德修养。

2.大力加强教师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要以全员培训为基础、骨干教师为重点。以职业道德、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为主要内容,在提高在职教师学历层次培训的基础上,着重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尤其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形成创新的骨干队伍,并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培养一批“双师型”骨干教师。

3.及时增强现代教育观念。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学习化社会。学习化社会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教育和学习时代,客观上要求教师的教学目的必须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到注重“知识创新”上来。同时,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观念,促进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教师观、管理观、家教观等的重新定位,也才能真正实现从“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到“学会发展”的跨世纪超越。

四、着力实践,创造教育科研成果

1.明确教育科研基础知识。要明白选择教育科研课题、查阅文献资料、实施教育科研方案、整理分析研究资料等基本知识,以及了解教育科研论文的类型、特点和写法。

2.善于捕捉教育科研“亮点”。机遇是垂青有准备的人。科研型教师突出地表现在具有较强的教研意识,对于同样的教育现象,别人可能会无动于衷,而科研型教师却会从中发现问题,做出精彩文章。中小学教师只要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大胆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尝试,就会不断取得教育科研的丰硕成果的。

3.提高“教”“研”相长的能力。教研是立足教学基础上的科学研究活动,是为教学服务的,而教育教学可以更好地促进教研。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是科研型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也是科研型教师的主要标志之一。中小学教师要打破教育科研的神秘感,要从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大胆地在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试验,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教研能力的培养必须结合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来进行,比如对同一教材运用不同的新教学方式,组合种种教具和方法展开教学,从而培养自己的教学创新能力。提高教研能力的根本目的是为教学服务,即达到以教研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目的。做科研型教师就要边教学边教研,在教学中发现问题,通过教研解决问题,形成教学和教研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