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十篇

时间:2023-11-10 18:14:30

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篇1

关键词: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 人力资源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企业文化是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成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企业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竞争的无形资产,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中,要使企业顺应改革开放的大趋势并得以健康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的内涵非常广泛,即包括企业内部大家共同认可的企业观念,也包括企业外在的,看得见的行为表现。一切有形的物品、设施、办公环境、企业产品、品牌形象等等都是企业文化所拥有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随着企业的创立和不断积累,每一家企业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产品形象、品牌形象等等,这就是特定企业独特的企业内涵。另一方面,作为企业文化,任何企业都有企业文化,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强弱不一样,内在的精神力量的强弱也不一样。若有几十年历史的企业,品牌理念就会非常明显,深入人心,问任何一个员工,都知道企业推崇什么样的价值观,员工应该怎样工作,这种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就非常强,精神内涵也非常强。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分成两个层次的职能,一个是基础层次的职能,一个是深层次的职能。基础层次的职能也叫员工优化,包括员工招聘、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员工的信息系统等,它的中心目的就是围绕整个职能的目标让企业拥有最优秀的员工,让员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深层次职能也叫组织优化,包括组织的设计、组织文化、组织变革与发展、管理层领导风格与技能等等。大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都是在基础层面展开的,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价值观已成为企业能否在市场经济中取得更大发展的前提,这就要求人力资源工作必须向深层次职能展开。

三、人力资源倡导企业文化

若把企业文化看成企业的大系统,人力资源就是系统的建设者、捍卫者和辅导设计者。人力资源的组织优化管理,直接导致企业文化的深入开发,导致企业文化的优化变革。

1. 人力资源是企业文化的建立者。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要让文化经历从理念到行动、从抽象到具体、从口头到书面的过程。要得到员工的理解和认同,转化为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这就要求人力资源要围绕企业文化,围绕核心价值观开始工作,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共同探讨企业文化,然后再在各个层面征求意见,取得对原有文化糟粕和优势的认知,最后采取扬弃的办法,保留原有企业文化的精华部分,并广泛进行宣扬,让全体员工都知道公司的企业文化是怎么产生的,洞察把握企业已经形成的价值理念,提炼简化成文,使隐含的企业文化形成质的飞跃。

2.人力资源部门是企业文化的捍卫者。企业文化形成过程中,人力资源部门和企业领导层应做一个有效沟通,确认企业文化是不是把握到位,把握准确。在形成了新的企业文化理念同时,高层领导者应是塑造企业文化的楷模,同人力资源部门一起用企业文化激励和约束员工,将企业文化导入工作中,也就是把理念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使自己的工作与文化相结合。

3.人力资源部门是企业文化的辅导设计者。一方面人力资源部门应有意识地用比较先进的理念来更新优化现有理念,从而促进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随着企业价值观实践管理的进一步深入,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改变及企业对于环境认知的变化,又会逐渐形成企业新的思想和理念。这就要求人力资源随时深入企业内部,提炼新的理念,对原有价值观体系进行调整或者就原有价值观具体内涵进行更好地阐释,从而对整个企业行为和个人行为提出新的要求,确保企业始终能在市场中保持正确的航向。

四、企业文化指导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它将反过来指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使企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动力。

1.用企业文化优化企业的组织架构。最佳的组织架构有利于组织价值观的应用。一是总体的组织架构要适应企业的价值观;二是企业各个组成部分(某一部门或者某一岗位)的具体职责和胜任素质要与价值观紧密结合。只有在价值观的作用下,企业才能把管理降到最少,把效果提高到最大。

2.把企业文化运用到招聘和培训体系。在招聘方面,应该对申请者进行两个方面的考察,即他们的能力以及他们是否与组织的价值观相吻合。比如,团队合作是软件开发最基础的价值理念,那么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新的员工是就会考虑新员工团队意识强不强,有没有团队合作能力,进而招聘的成功率也提高了。在培训方面,一是针对成员进行广泛的企业价值观培训,重点是企业价值观的认同以及价值观对于每一个员工的意义。二是针对公司的价值观进行相关的技能(包括领导力)方面的培训。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理念是企业最好的最强的凝聚力,员工若有了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理念,就会自发地形成共同目标,形成和谐默契的团队合作,去争取最佳的团队绩效和企业绩效。

3.将企业文化引入绩效管理和薪酬体系。企业充分将企业文化管理的过程和结果纳入已有的绩效管理体系,最终与成员的晋升、培训、奖励、薪酬等有效对接,确保企业的各种行为是符合企业文化又有突出成果的行为,这样不但强化了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又可使企业文化来指导企业的业务,优化企业业务活动的结果。

综上,运用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效益是人力资源部门对企业最有成效的贡献,企业只有根据科学的方法坚持不懈地建设企业文化体系,才能实现依靠文化管理企业的管理之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王伶威.企业文化建设要着陆生根[J].新长征, 2008,(06)

[2]刘小峰,王维,刘建勋.企业文化建设“五要”[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10)

[3]段启峰.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J].煤炭企业管理,2005,(06)

[4]刘子祥.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1997,(03)

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篇2

【关键词】企业伦理文化 企业管理 企业竞争

企业的伦理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文化标志,是企业员工的道德约束和道德基础。企业伦理作为一个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不是外界强加的,是自有企业那一日开始,企业的伦理文化就已深深植根于于企业的发展之中。

一、企业伦理文化与企业管理关系的历史渊源

企业的伦理文化属于文化范畴,是一种较为抽象东西,人们不易察觉。一个企业的管理方式体现了企业的伦理文化,企业的伦理文化也影响着企业的管理方式,两者相互促进。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企业伦理文化。以我国为例,早期企业的管理方式是采用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伦理文化大都体现在师徒关系上,这种管理模式有好处也有弊端,师徒关系会加深企业伦理文化中的人文情怀,但也不利于企业生产率的提高,现在很多地方小企业依然沿用这种方式。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们的社会生活进入信息时代,很多现代企业采用数字化的生产模式,企业之间若想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竞争点就必须集中在人才质量的比拼上,人才的竞争使得企业的伦理文化也已经变成激情、竞争、团结和拼搏,企业的管理方式也变的更为精进、更有效率。一方面,将良好的企业的伦理文化赋予管理方式之中,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对于企业提高生产力和产品开发率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良好的管理方式也会反过来作用于企业伦理文化的升华提高,维系职工与职工之间,职工与领导者之间的良好关系,推动企业发展。

二、企业伦理文化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一)企业的伦理文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世界上的百年企业,对其企业文化进行深度探索,我们都会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拥有深厚的企业伦理文化,这种企业伦理文化是以道德规范为准则,以社会行为为准则,并且将企业家的管理理念和成功经验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企业自身的伦理文化,企业的伦理文化包含了企业的价值观,包含了企业自身的行为准则,包含了其独特的经营理念。正是这些企业伦理文化让企业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下保持了自身的特点,并且不断发展壮大。可见,企业伦理文化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企业伦理文化所达到的目的,不外乎就是使员工将自己的命运与企业联系在一起,使员工关心企业的未来和发展,这也是企业提高生产率的关键所在。成功的企业伦理文化体现在企业对整体战略的设计之上,不是局限在管理的制度上,企业的组织结构上,而是体现在企业的管理风格上。在企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精神文化往往比金钱和资本占有更重要的地位。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不难看出,企业伦理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古代的企业管理者将企业文化当成一种企业理念,在管理过程中对企业文化的充分利用凸显管理者的管理智慧,并且使得企业飞速发展。近代以来,中国的市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规划目标与企业的利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提升企业管理的效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企业伦理文化是企业的源泉

积极地企业文化可以给企业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使得企业保持生机和活力。当今社会,企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竞争严酷。我们说企业文化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家家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伦理文化,这是普遍现象,但是企业伦理文化业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家家企业都有但是家家企业又都各不相同。正是这种特殊的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前途与命脉。从某一程度上可以说,企业伦理文化的发展映射出企业的未来,承载着企业文化,有力地保障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效益。企业的伦理文化波及范围广大,包含了各部分之间的矛盾关系,其中最最直接的是企业老板与企业员工之间的关系。自工业革命开始那日,就出现了雇佣者对劳动者的剥削,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获得更多的利益。现如今,如果还是以雇主剥削劳动者的资本主义方式来经营企业的方法断然不可取,雇佣者应当把劳动者看成自己的事业伙伴,企业的管理者与员工一起创业,劳动者应当把雇佣老板看作是自己事业上的领导者,双方共同推动自己的事业发展。中国要发展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和谐经济,自古提倡“以和为贵”,因而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就更加不存在社会等级的差别,他们只是在社会活动中扮演了不同的社会人角色,双方遵循“和”、“合”理念,共同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

(三)企业伦理文化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企业的管理者带领企业向前发展,企业伦理文化对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影响也是巨大的。企业管理是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企业是否成功,与企业本身特殊的企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着良好企业文化的公司必定会有着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伦理文化反映的不仅是企业给外界的外部形象,更是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团结一致与员工风貌。好的企业伦理文化可以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让员工尽心为企业服务,创造更多的企业价值,提升企业的产出效率,于无形之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学生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提倡“人本教育”,那么在企业管理中我们更应该“人本管理”,以人为本,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才有可能使企业投入最少但产出最多。

三、企业伦理文化在企业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篇3

相关热搜: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模式  企业管理分析

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实践,日益向人们揭示出一个企业成功与持续发展的真谛:企业文化占有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企业文化的研究,成为当今企业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正如有学者所述,当 代企业文化理论的兴起,提供了思考和分析企业运行的一个全新视觉:认为企业管理和文化之间的联系 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有学者预言,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要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要真正成为世界 上第一流的企业,就要借助于企业文化的力量。企业文化之所以引起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根本 原因在于其给企业注入的生命活力,在于其给企业带来的有形的和无形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双重效益。 ?因此,从企业文化可以给企业注入生命活力,从不同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及提升的 影响和作用来看,企业文化的力量就是企业文化力。可以说企业文化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特殊而 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效益的关键因素。企业伦理文化是企业文化力的基础,研究企 业伦理文化对于提升企业文化力和提髙企业管理效率和效益的关系,是理论和现实提出的一个应该认真 研究的课题。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相关研究显示:“一定的企业文化,是特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功用性结晶,体现 为一种多重内容复合的复杂系统,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为指导,以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为 基础,以企业家的成功理念和企业成功经验相结合形成的具有企业自身特点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经营 宗旨为基本内容》” 美国学者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 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和经营实践。……是指企业中一个分部的各个 职能部门或地处不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那种共通的文化现象”(《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 1997)。特雷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认为,企业文化是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文化网络、企业环境(转引自《企业文化学》,1991)。中国学者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 理论”(张大中,1998 ),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和 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的群体意识 以及这种意识产生的行为规范”。

韩秀岚的研究(19 9 8 )进一步指出:“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 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 合”。我们现在的一般学术讨论所涉及的,基本上都是狭义的企业文化范畴,即企业所创造的精神财窗 的总和。本文所要研究的,则更是狭义企业文化范畴中的基础内容——企业伦理文化问题。

从企业文化对干企业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意义来说,正如彼德斯沃特曼所言,企业文化是企业立 身于社会所必需的精神支柱,是企业家和员工的精神家园。员工做出不同凡响的贡献,从而也就产生有 高度价值的目标感,这种目标感来自对生产、产品的热爱,提髙质量、服务的愿望和鼓励革新,以及对 每个人的贡献给予承认和荣誉,这就是企业文化。?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特伦斯?迪尔教授和麦 肯锡咨询公司顾问阿伦?肯尼迪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在他们1981年7月出版的《企 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一书中,以丰富的例证指出:杰出而成功的企业都有强有力的企业 文化,即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守,但往往是自然而然的约定俗成而非书面的行为规范,并有各种各样用来 宣传强化这些价值观念的仪式和习俗。正是企业文化——这一非技术、非经济的因素,导致了这些企业 的成功。这里所言的“企业文化”,就是本文所界定的和要研究的狭义企业文化范畴中的基础内容—— 企业伦理文化问题,也由此可见企业伦理文化在企业管理和企业发展中的特殊惫义。

着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管理学》中指出,管理不只是一门学科,还应是一种文化,有它自 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他还认为,“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隐藏在价值观、习俗、信念的传 统里,以及政府的政治制度中。管理是而且应当是受文化制约的……管理也是‘文化’。它不是无价值 观的科学。”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在于企业文化培育的共同价值观和凝聚力,在于使 员工关心企业而全力服务于企业及其所以形成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威廉?大卫在其1981年4月出版的《Z 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中指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使工人关心企业,而使工人 关心企业则是提髙生产率的关键。美国哈佛大学的安东尼?阿索斯和斯坦福大学的理査德?帕斯卡在对 美日企业管理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之后指出,成功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区别不在于整体战略,不在于组织 结构,也不在于管理制度,真正的区别在于管理作风、人事政策以及最重要的精神和价值观上。日本大 企业最为保密的“秘密武器”是向员工反复宣讲共同价值观、企业基本信念,尽力使员工个人目标同化 于企业目标,从而激发出巨大驱动力和勇气。日本政府在明治维新时期的一份白皮书中指出:日本的经 济发展有三个要素:第一是精神,第二是法规,第三是资本。这三个要素的比重是:精神占50%,法规占 40%,资本占10%。这就是说金钱和资本都不是最关键的要素,精神文化要素才是最为重要的。?

中国学者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认为:文化理念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根植于中华民族五 千多年历史文化的和合理念,就是推动中华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老子》所谓:“道生 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反映客观世界发展规律之道衍生阴阳,阴阳二力的和合作用而生 万物(亦如“男女媾精,万物化生”),这种“三分法”的辩证法思想就是和合理念的哲学基础。所 以,“管理首先是一种理念,管理的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管理的运作是领导艺术的运用。管理是一定 的理念指导下为了实现既定目标的系统工程,并需要通过组织综合运用相宜的领导艺术来实现这一系统 工程的实践过程。” ?这一系统工程及其实现过程,必然体现着特定文化的功用性影响,同时也必然形 成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而有助于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的利益、发展目标越来越同社会的利益与发展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文化对于提升企业管理效率日益显示出不可替 代的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生命线已经成为普遍认识。正如一本外国学者所着的名为《企业文化 与经营业绩》的书中指出的那样:“企业文化在下一个1 0年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面 对2 1世纪知识经济来临,面对市场经济由竞争型向合作型的转化,企业文化及其对于企业实现持续发展 的作用,尤其是中国学者提倡的和合理念及其和合管理理论,更成为当代企业管理研究的重大课题。

二、企业伦理文化是企业文化力的动力源

  相关研究显示:所谓企业文化力,就是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特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功用性影响所 表现出来的推动能力。?也有学者认为,所谓企业文化力就是企业文化的力量。企业文化力可以理解为 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各实践过程和环节发挥导向性、凝聚性、激励性等作用的集合。从企业文化可以给 企业注入生命活力,从不同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及提升的影响和作用来看,企业文化 的力量就是企业文化力。可以说企业文化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高企 业管理效率和效益的关键因素。?着名企业文化学者刘光明教授在其编着的《企业文化》中曾经这样说 道:“目前,国际范围内的着名企业普遍采用的企业形象战略和建设企业文化的实践,都是以文化力推 动经济发展的积极尝试。这些尝试,目前已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它给企业带来有形的和无形的、经 济的和社会的双重效益,又一次证明了文化力是获得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是企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的财富和智意之源。”

本研究认为,企业伦理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基础组成部分,即企业文化中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为理论支 持,以约定俗成的并且为企业所奉行的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是企业文化的承栽,是企业文化力的 重要源泉,对于有效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之形成和发挥作用,有着关键作用,也是企业管理效率提 升和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笔者之一曾经在相关研究中指出:企业伦理文化可以从企业内部和企业 外部两个方面来考察。

就企业内部伦理文化来看,主要是涉及企业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和道德规范,在西方则是雇主和雇员之间或者说是所谓劳资双方的关系。从1 8世纪英国“羊吃人”运动 开始的资本原始积累,虽然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加速工业革命的积极意义,但是向来受到诅咒和鞭笞,因 为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家财富的积聚都是建立在对工人的残酷剥削之上的。由此形成的资本家依靠资本 剥削工人创造的剰余价值而致富,成为资本家的自然心态以及建立于其上的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干 是,通过绝对剰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剰余价值生产的交相使用来加大剩余价值的擭取成为必然选择,剥削 有理和积极剥削成为资本主义企业伦理文化的基础。工人由于忍受不了资本家的残酷剥削而奋起反抗当 然是天经地义的,但也同时造成了对于剥削有理和积极剥削这种资本企业伦理文化的冲击和否定。劳资 斗争的结果,形成了工人通过组成工会与资本家斗争而争取尽可能多的权益,和资本家为了缓和矛盾以 保护企业发展而进行的一些福利政策改良方面的让步。这种基于劳资双方矛盾斗争之上形成的资本主义 企业伦理文化,充满了不稳定性和风险性,在低级状态表现为怠工、罢工、请愿等方式的温和的文化和 经济冲突,到髙级状态则表现为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剧烈的政治冲突。

可以说这种基于劳资双方矛盾斗争之上形成的资本主义企业伦理文化,有利于资本主义企业的维 系,但是长期来看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是不利的。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资本论》对于经济社会 发展有三项历史性的贡献:一是揭示了资本剥削的秘密和资本放大财富的功能,二是指出了股份制是社 会主义的入场口,三是描绘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资本剥削财富的秘密之掲示,为 雇佣工人争取自身的正当权利提供了锐利思想武器,资本放大财富的功能为资本所存的各种社会所有效 运用,股份制成为资本主义由化解劳资矛盾走向资本社会化、政治民主化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的描述成为鼓舞人心和建立新型社会的美好理想。不过,资本剥 削秘密的揭示也从反面教育了资本家要改良原有的充满劳资关系矛盾冲突的企业伦理文化。适当提髙工 人的工资收入到比能够维持三口之家的基本生活所需为多,而使其积蓄有一定的投资能力,允许并提倡 工人通过购买股票的投资方式实现劳方资本化,资本通过扩大股票售卖和尽可能吸引广大工人投资的方 式实现资本社会化,再由此走向政治民主化,这一西方现代社会发展的三步曲,不仅通过资本伦理文化 的改良和实践而逐步成为现实,而且也可以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借鉴。

就企业内部伦理文化的“共同遵守”这一根本要求来说,劳资双方应该形成一种有利于企业和社会 稳定发展的共识。资方不应该把劳方看作为自己的赚钱工具,而应该看成是自己任务的执行者和事业伙 伴,要共同对企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负责,劳方在一般情况下也不要把资方只看作是绝对对立的敌手, 而应该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合作,这样才有利于形成一种保证企业持续发展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企 业伦理文化。西方社会许多成功企业的实践已经有了充分显示。如我们以上所述的——松下公司?的信 条:体认我们身为实业家的责任,促成社会的进步和福祉,致力于世界文化进一步发展。美国通用汽车 公司于罗杰斯?史密斯董事长的企业文化思想:使“我们的雇员和企业伙伴分享我们的成功,我们的股 东在他们的投资上可以得到持久的更多的收益。”今天,盛行于西方管理的双赢理念、团队建设以及企 业文化建设中的人本管理思想,特别是当今风靡西方的“蓝海战略”之价值创新理论,进一步显示了现 代企业伦理文化发展中的新趋势和对于企业管理的全新意义。

对于中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来说,管理者和员工都是社会的主 人,本来就不存在资本主义式的劳资对立关系,只是社会分工不同,或者在民营企业中还存在劳资双方 的一定矛盾,企业伦理文化的建立和建设,应该遵循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 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借鉴西方企业伦理文化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总结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以中华民族传统和合文化精髄为基本营养创新形成的和 合管理理论①为基础,遵循“和”、“合”理念,以和睦相处、合作共事、发展企业、贡献社会为准 则,形成一种管理者、员工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服务干企业发展和致力于社会文明进步的战略伙 伴关系。

  企业外部伦理文化,主要是企业在处理与外部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就企业外部伦理文化来看,主要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层次的内容:

  一是要树立遵纪守法意识,处理好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政府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机构,主要 通过依法行政来实施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以实现社会文明进步。只有所有的社会机构和个人都能够自觉遵 纪守法,社会才能实现和谐稳定发展。对于对社会整体负有一定责任的企业来说,依法经营、照章纳税 是其基本的权利和责任。依法经营才能避免违规操作、无序竞争、人为垄断、偷税漏税、化公为私、行 贿受贿等有碍于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不良现象,照章纳税既是企业实现其社会责任的主要环节,同时也 是依法经营的必然要求。

二是要树立社会利益意识,处理好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现代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同时, 暴露出来的一个被日益关注的问题就是环境保护问题。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使社会日益现 代化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髙,但是森林乱砍滥伐、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的无序处理,使生态环 境平衡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破坏,水土严重流失、臭氧层日益受损、酸雨频发、传染病流行……人们的 生产和生活环境都越来越受到了令人担忧的威胁。因此,企业伦理文化在兼顾社会利益的同时,也应该 把本来不是伦理问题的环境问题纳入进来,在建立企业伦理文化和发展企业的过程中,自觉树立环境保 护意识,努力处理好环境保护问题。

三是树立消费者权益意识,处理好企业对于公民的伦理责任。消费者不仅是企业的上帝,企业必须 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取得“衣食父母”的满意而保证经营的持续性,而且就宪法陚予毎个公民 同样的权利和义务而言,企业也必须遵守宪法之规定,保证为每个公民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罗杰斯?史密斯所言:“我们最重要的产品是进步。通用汽车公司的根本目标就 是要提髙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使我们的客户获得更大的价值”。企业伦理文化应该把树立消费者权益意 识、处理好企业对于公民的伦理责任列为重要内容。

四是树立合作共嬴理念,处理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激烈 的竞争使企业的获利空间越来越小,无论是“成本领先”战略、还是“差异化”战略都无法形成有效的 赢利机会,交易成本的增加以及社会财富的损失浪费与企业通过竞争所能获得的不断减少的赢利的比 较,使人们对长期以来所遵循的竞争理念越来越产生了怀疑。于是,战略联盟、虚拟企业、企业文化建 设、团队建设、合作双赢等理念理论应运而生。特别是今天,一种淡化竞争、倡导共赢的“蓝海战略” 风靡西方,预示了一种企业之间由和睦相处、合作共赢重新步入良性发展的新希望。弘扬中华民族和合 文化的和合管理理论,倡导“和气生财,合作致胜”的和合管理理念,不仅可以为处理好企业与企业之 间相互关系以实现共赢提供保证,而且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企业伦理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因为,“和合理念创新与和合管理创新,是一种符合哲学辩证法要求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而富有历史生 命力的创新发展。企业在市场经济新阶段的持续发展,必须尽快进行和合理念更新,尽快认识和把握和 合管理理论、进行和合管理的实践探索,因为和合理念更新与实施和合管理是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力量 源泉和根本保证。”

三、企业伦理文化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加速器

  如果说有所谓企业管理模式的话,那么,企业文化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就在于一定的企业管理模 式是在一定的企业文化基础之上形成发展的,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和成功,依赖于积极向上的并且符合企 业特点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企业文化可以持久地激励员工去创造企业业绩,成为企业持续发展 的灵魂和指南,因此,企业文化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力成为提髙企业管理效率和效 益的关键因素,作为企业文化基础部分的企业伦理文化,则是提升企业文化力应该认真研究的内容。

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可以分两个部分来,其中的以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部分则是 基础内容,是每个企业文化都应该涵盖的内容。由于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准则和道 德规范的内容很多很广泛,所以毎个企业文化所涵盖的只能是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一部分,是从 各个企业文化建设之所需而选取的一部分。而其中的以企业家的成功理念和企业成功经验总结形成的具 有企业自身特点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经营宗旨(受以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形成的基础 内容影响)的部分则构成了企业文化基本内容。这一部分内容各个企业文化中各有不同,因为这一部分 内容主要是基于不同企业家的成功理念和各个企业成功经验总结形成的具有企业自身特点的东西,因此 也就有了不同企业文化之间的区别。任何企业文化都是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为理论支持的,特别是作为企 业文化基本内容的以企业家的成功理念和企业成功经验总结形成的具有企业自身特点的价值观、行为准 则、经营宗旨的部分,主要取决于企业家遵循的哲学思想以及由此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I即 使是以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构成的基础内容部分,也有一定的哲学思想支持,因为哲学 是关于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学问,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普遍规律,任何 一种社会认知包括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都盖莫能出,只是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准则和道 德规范主要形成于长期的生活积累并为大家所共同认可和自觉遵守,而一般不需要再经过哲学的认知和 考量。

企业伦理文化采撷自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一部分,一般应该是积极向上的、鼓舞 人心的、社会公德的,同时又是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协调、相补充、相辅相成的,比如:以人为本、团 结友爱、努力工作、良好形象、讲究信誉、奉献社会等等。

上世纪9 0年代以来,随着企业基础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在管理中,人作为一项资源而且是重要的 战略资源正逐步被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所重视,“以人为本”的现代伦理思想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①黄如金。和合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同,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开始采取行动,将人力资源管理变为整个企业管理的轴心,并指导它从后台走向 前台,从静态管理转到动态管理,从滞后于实践前进到前睢于实践,并真正成为其他每个部门工作的一 部分。着名的知识学教授Ikujiro Nonalca曾说:“只有人类才能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无 论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有多大,他们终究不过是人类的一种工具” ?对人的能力的不断开发和利用已 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人本管理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升华,是现代管理科学理念的精华。一个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认为:所 谓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和根本,以满足人的需求和谋求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的管理。其关键之 处,就在于强调人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于指出任何管理过程的有效性或者说管理目标的 实现,从根本上来说,依赖于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程度。因为人是一切生产力要素中最 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管理活动作为一种资源配置过程,必须依靠人的力置去组合财力、物力和实现人 力、财力、物力的最佳配置,才能按照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创造尽可能多的产出的经济学规律去实现预期 的管理目标。而要保证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有效发挥,就不单单是一个使用的问题,还应 该有一个继续培育的问题,只有不断地保持人才通过学习和培育,使其不断地得到知识补充和能力提 髙,才能有效地保证管理过程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持续发挥,保证管理效率的不断提髙,保 证少投入多产出理想原则的实现。有学者认为,中国式的人本管理,就是人性化加和合方式的管理与实 现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以人为本的管理活动过程中,通过人性化加和合方式的管理艺术的综 合运用,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去优化配置人力、财力、物力资源,进行少投入多产出 的实践,以不断提髙管理的效率和有效实现预期管理目标,并且使人的知识、品格、体力得到全面发展。

良好形象是企业伦理文化的重要内容,一个企业良好的市场形象的树立是形成企业文化力的重要环 节。美国营销学专家詹姆斯?穆尔说:“现代企业的命运在客户手中,顾客是企业利润的最终决定 者。”这句话道破了现代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一个最本质的关系。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 经济的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转变,随着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的进一步过渡,企 业的经营宗旨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的市场营销观念早已不再适用于当今的社会,企业形象在 市场营销中越来越显示出举足轻重的意义。一种新型的以人为本、客户至上的营销理念正逐步得到强 化,这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思想要求企业不仅要以顾客为整个生产过程的终点,更重要的是以顾客为整个 过程的起点,它要求当今企业要努力把市场营销与以人为本、顾客至上的伦理思想充分结合起来。

企业信誉是企业的立足之本,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而取得的 诚信和美誉。诚信体现了一个企业对其客户最基本的尊重,是企业正确处理与客户关系的最根本的要 求,也是企业与客户之间进行沟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桥梁。企业伦理文化的提升,不仅要求企业以其赢 余履行社会责任,而且就企业的义务和本职而言,还应该为社会为民众提供质量日益提高的产品和最优 秀的服务。

企业信誉或者诚信不仅要求企业为社会为民众提供质量日益提髙的产品和最优秀的服务,而且要求 把对客户的尊重作为基本原则贯彻始终。对客户的尊重不是简单的挂在嘴上的“顾客就是上帝”,它要 求企业能够设身处地、实实在在的为客户谋取利益。这一点,沃尔玛的做法值得我们每一个企业借鉴和 学习。为顾客节省每一分钱,“低价销售、保证满意”是沃尔玛的经营宗旨,被写在沃尔玛的招牌两 边。山姆认为,低价销售代表着零售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只有实行“真正的低价”,才能嬴得顾客,这 是沃尔玛在零售业激烈争战中战胜强大竞争对手,迅速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沃尔玛坚持始终不变 的原则,每天推出价格低廉的商品,提供满意的服务以及方便的购物条件。在沃尔玛的经营中,山姆坚 持每一种商品都要比其他商店便宜,他提倡低成本、低费用结构、低价格、让利给消费者的经营思想。 沃尔玛商店不仅仅在价格上让利于顾客,还为顾客提供最周到的服务。山姆说:“我们都是为頋客工作,你也许会想你是在为你的上司或经理工作,但事实他也和你一样。在我们的组织之外有一个大老板, 那就是顾客。”“只要顾客一开口,我们马上就去做任何事”,他认为顾客应当从沃尔玛获得低价髙质的 服务,这是沃尔玛创立与发展之本。除此之外,沃尔玛的经营秘诀还在于不断地去了解顾客的需要,设身 处地地为顾客着想,最大程度地为顾客提供方便。山姆说:“我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就是我们每天、每 个小时都希望超越顾客的需要。” ?沃尔玛员工接待顾客的热情,善待顾客的品质,以及他们在价格上为 顾客创造价值的经营战略,使他们赢得了顾客的信任。“顾客永远是对的”这句沃顿先生对同仁的告诫一 直流传至今,也成为了沃尔玛的座右铭之一,一直为沃尔玛的繁荣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总之,是优秀 的企业伦理文化塑造了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良好的社会形象为企业赢得了顾客和市场。

四、社会责任是企业伦理文化的本质规定和企业的最高追求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所谓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 或经营过程中,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或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具体表现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特别是在 进行决策时,除了要考虑投资人的利益或企业本身的利益之外,还应适当考虑与企业行为有密切关系的 其他利益群体及社会整体的利益,除了要考虑其行为对自身是否有利外,还应考虑对他人是否有不利的 影响,如是否会造成公害、环境污染、浪费资源等等。

“企业社会责任”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概念最早是1942年由美国学者谢尔顿提出来 的,近些年来这一思想广为流行,连《财富》和《福布斯》这样的全球性的权威商业杂志在企业排名评 比时都加上了“社会责任”标准,可见当代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视。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The Committe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CED)在1971年发表的《商业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列举了 10类58种旨在增进社会利益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并要求企业付诸实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各国逐 步形成了 “企业的社会责任运动”。1981年,有200家最大企业领导人参加的世界企业圆桌会议通过了 “企业责任报告”。联合国也是推动企业发挥社会责任的重要机构。新一届秘书长安南上台后,联合国 的工作重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即从国家主权的维护更多地转向了公民权利的维护。鉴于经济全球化的 脆弱性和国际间越拉越大的差距,鉴于国家内部的差距也在拉大以及财富的分配不公和不平等,特别是 鉴于某些大企业不合理地发展对世界安全和生态环境带来的巨大威胁,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向国际商界领 袖提出了挑战,那就是呼吁企业约束自己自私的牟利行为,并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1999年1月,在瑞 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安南提出了“全球协议”,并于2000年7月在联合国总部正式启动。该协议号 召公司遵守在人权、劳工标准和环境方面的九项基本原则,其内容是:①企业应支持并尊重国际公认的 各项人权,②绝不参与任何漠视和践踏人权的行为,③企业应支持结社自由,承认劳资双方就工资等问 题谈判的权力,④消除各种形式的强制性劳动,⑤有效禁止童工,⑥杜绝任何在用工和行业方面的歧视 行为I⑦企业应对环境挑战未雨绸缪,⑧主动增加对环保所承担的责任,⑨鼓励无害环境科技的发展与 推广。

从传统经济学意义角度考虑,企业仅仅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单位,利润最大化是其追求 的永恒主题,它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去完成本应由政府或社会完成的工作,其行为只要不违法,以何种 手段和方式去追求利润都无可厚非。但是,在现代经济社会,这种观念受到了挑战。因为现代社会商品 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髙,企业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前所未有,社会信用的程度对经济影响 加剧,这一系列的变化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在现代经济社会,企业的任何一个行为都不再是个体行 为,都可能对社会、对整体经济产生影响。在这种条件下,企业仅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终极目标显得 过于狭隘和自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企业的生存和壮大需要树立一个独 特而健康的企业形象,这样一种形象的建立又与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密切相关。社会责任是一种由来已久 的伦理观念,也是新兴的企业管理伦理,是一种旨在追求”共同福扯”的企业社会实践,它要求企业以 “共赢”的思想来兼顾企业、用户、员工、社区和环境的利益。从世界越来越多企业发展案例来看,企业与社会间的关系是互动关系,是互相获益的。一个企业既要为其投资者即它的股东着想,也要为它所 存在的国家、社区和消费者着想,更要为它企业内部的职工着想。只有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利益,这才 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负责任的企业,这个企业所在的社区和国家才能真正的发达繁荣。

美国学者戴维斯就企业为什么以及如何承担社会责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种看法被称为“戴维斯 模型”,其基本内容如下:

  ⑴企业的社会责任来源于它的社会权力。由于企业对诸如少数民族平等就业和环境保护等重大社会 问题的解决有重大的影响力,因此社会就必然要求企业运用这种影响力来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⑵企业应该是一个双向开放的系统,即开放的接受社会的信息,也要让社会公开的了解它的经营。 为了保证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进步,企业和社会之间必须保持连续、诚实和公开的信息沟通。

⑶企业的每项活动、产品和服务,都必须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考虑社会成本和效益。也就是说, 企业的经营决策不能只建立在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收益之上,而且要考虑决策对社会的长期和短期的影 响。

⑷与每一活动、产品和服务相联系的社会成本应该最终转移到消费者身上。社会不能希望企业完全 用自己的资金、人力去从事那些只对社会有利的事情。

(5)企业作为法人,应该和其他自然人一样参与解决一些超出自己正常范围之外的社会问题。因为整个社会条件的改善和进步,最终会给社会毎一位成员(包括作为法人的企业)带来好处那么,

  那么企业活动究竟应该对谁负责,负什么责呢?有学者将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内容做了如下槪括和归纳:

  其一,对股东:证券价格的上升,股息的分配(数量和时间)。其二,职工或工会:相当的收入水 平,工作的稳定性,良好的工作环境,提升的机会。其三,对政府:对政府号召和政策的支持,遵守法 律和规定。其四,对供应者:保证付款的时间。其五,对债权人:对合同条款的遵守,保持值得信赖的 程度。其六,对消费者/商:保证商品的价值(产品价格与质量、性能和服务的关系),产品或服务 的方便程度。其七,对所处的社区。?对环境保护的贡献,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税收、捐献、直接参 加),对解决社会问题的贡献。其八,对贸易和行业协会:参加活动的次数,对各种活动的支持(经济 上的)。其九,对竞争者:公平的竞争,增长速度,在产品、技术和服务上的创新。其十,对特殊利益 集团: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对城市建设的支持,对残疾人、儿童和妇女组织的贡献。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有很多,但就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现状来说,环境道德是 企业所承担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随着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科技进步一日千里,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越来越快,然而社会经济活动却并没有走上健康、文明、有序的发展道路,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日趋严 重,人类的生存环境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绿色消费”、“绿色革命”、“可持续发展”等正在受 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作为从事物质生产的企业,必须把环境伦理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予以足够的重视。

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篇4

摘要:当今社会,企业之间竞争的背后是文化理念的竞争,依靠文化进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拥有优秀文化和人才的企业才能从企业经营的源头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效益的提升。本文试图从分析研究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现状来论述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只有活用企业文化,开发企业文化,进而创造企业经济效益才是当今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企业竞争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是人的观念层次上的一种群体价值观,它渗透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科学的企业管理也反过来促进企业文化的生成、巩固与发展,二者有着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带有本企业特征的经营哲学,以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为核心所生成的企业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基本信念、风俗习惯和传统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载体的总和。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员工们的共同信念与价值观,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价值观的塑造激发员工使其有共同的价值观取向。

现在的成功企业都拥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在这些企业中企业文化不在是企业单方面向员工输送的文化概念,而是员工都自觉自发的去维护、发展企业文化,当一个企业能做到这些时,想不成功也很难了。当然,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不断的发展管理中形成的,每个企业的背景和经营方式都不相同,我们在建设企业文化时也要从实际出发,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建立完善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相互关系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企业文化引导企业管理,企业管理维护发展企业文化。若把企业文化看成企业的大系统,企业管理就是系统的建设者、捍卫者和辅导设计者。

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作用是巨大的,也是无形的,它将企业的观念、价值、制度、以一种权威的形式潜移默化地输入给每一个成员,让他们遵从它,从而使企业获得一种整体凝聚力。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成为约束员工行为的非正式控制规则,令员工放弃一些不适宜的行为习惯和利益取向,员工最终共享统一的价值观、荣辱感和献身精神,企业的人际关系将更加融洽,人与组织的互动关系将得到更好地处理,企业文化的凝聚、规范和激励作用有了更加突出的体现。因此,通过或利用企业文化进行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要求,也应是企业管理层所追求的最高管理境界,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任务。

总之,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作为企业战略的两个方面统一在现代企业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上,毕竟一切企业行为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但企业行为对人是有要求的,这些要求可以通过引进适合的员工和培育员工等途径来实现,这一实现是一个内在的和外在的双重化过程,而这正好是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管理这两种企业行为的功能,二者的结合和相互促进必会造就符合企业要求的人去推动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相互关系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软件,企业文化所提供的企业价值道德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不仅成为企业企业管理运作中的精神与行为依据,同时又为企业培育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一)、以优秀企业文化吸引人才

对企业来说,人就是其根本,优秀的人才队伍更是衡量企业强弱的标准。企业企业管理者要通过有目的公关活动和广告宣传,让潜在的员工了解企业的企业文化,特别是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念,基本的原则和宗旨。

以蒙牛来说,蒙牛集团在招聘新员工时,特别注重考察两点:一是应聘人员的价值观是否与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一致。二是应聘人员是否能在企业的文化氛围中生存和成长。因为蒙牛充分认识到,如果招聘人员时只考虑员工的学历,工作经验及能力是否与企业要求的相一致与匹配,可能招进来的人员虽然在完成相应的工作上不存在障碍,但其价值观却与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这样的员工在企业内不会得到良好的发展,对企业也是一种潜在的威胁。虽然企业也可以对新员工的价值观进行改造,但是这些员工的价值观已经趋于稳定,使得改造必须花费企业大量的精力和费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不必要的投入。

所以,蒙牛努力做到从根源上杜绝此现象,他们在招聘员工时就对员工的价值观进行考察,使得企业内部人员的价值观与企业核心价值观趋于一致。另外,蒙牛有一套经典的用人 哲学 “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可见蒙牛在招聘人员时对人的“德”重视程度。

(二).以优秀企业文化培训人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要想使员工关心企业,能够与企业同心同德、尽职尽责,最关键的在于员工能否分享企业成长所带来的好处。只有

[1] [2] 

文章屋在线编辑整理本文。

在这种企业文化下,员工才能树立积极的工作价值观,才能真正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才能体会出人格的被尊重,也才能表现出敬业敬职的精神,公司才真正被员工所热爱。

曾有一位跨国公司的CEO对培训有这样的评价:“培训对于企业来讲确实投入很大,但是一个没有任何培训的企业无形中损失了更大的财富。”由此可见,培训不仅可以使企业避免由于人力资源素质低下而遭受的损失,作为人力资源发展重要的实现工具,培训更是创造 学习 型组织,从而孕育出一个实力型企业的有效孵化器。

三、优化企业管理,推动企业文化

现在很多企业把自己的企业文化精练为类似“团结,进取,拼搏,开拓”的标语或口号,但是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却与该文化大相径庭,其原因就在于,这些文化仅仅停留在少数管理当局的理念之中,而员工并没有予以充分的认同。员工都不认同企业文化了,企业的企业管理就难以做好了,这时就要通过优化企业管理来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观念中。

企业文化的形成,要与企业的沟通机制相结合,只有达到上下理解一致的情况,才能在员工心目中真正形成认同感。这要求企业管理不但要处理技术型工作,也不单单是人力资源部门独有的工作,而是要求所有的管理人员参与其中,如此才能形成公司企业管理的整体能力,从而形成核心能力,建立起在市场竞争中的特有竞争优势。在员工心目中真正形成认同感。

例如蒙牛人有句熟悉的口“管理是严肃的爱”。蒙牛对人员的管理具有人性化的色彩,体现了对员工严肃的爱。依管理对象不同,蒙牛的管理体系主要分为两套,具体内容就在于全方位地对每人、每天、每事、进行清理、控制。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结论:

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篇5

首先,我们要明确企业的管理对象。人既可以充当企业的管理者又可以充当企业的管理对象,主观意识和能动性都是通过企业员工来体现的,企业员工可以在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建立起良好的企业氛围。合理的企业管理可以为员工营造出家的温馨,然而温馨地氛围却离不开我们的企业文化。企业的管理者在管理整个企业时,免不了去激发员工的团结意识,培养员工积极进取的心态。其次,要控制好企业的成本,也需要企业文化的引导,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1.1企业文化能为企业增添一份团结的力量

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要想整个企业在很好的工作氛围和风气下飞速的发展,就必须发挥好我们的企业文化的作用。在企业文化的引领下,我们可以建立起企业目标,并在每一位员工的配合下,完成企业的目标。这样不仅可以为企业增添一份团结的力量,而且还能凸显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最终使整个企业能够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发展。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既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又有利于管理者的管理。

1.2企业文化的指导意义

企业文化的发展会使企业内部人员都拥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同时还可以为企业培养出较为优秀的人才。企业的发展方向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指导。在企业文化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对企业的发展做出合理的规划和预测,还能帮企业的管理者理清经营管理思路,使得经营管理方向更加清晰、更加明了,能让管理者能够做出很好的决策、实施更好的管理方案。这样一来,不但能使企业不再走弯路,而且还避免了一些错误的决定。

1.3企业文化的约束能力比较的强

企业文化具有一定的约束性能力。它能规范企业员工思想和行为,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强化企业的规章制度,增强企业员工的执行能力。企业内部人员的工作素质和工作态度能够如实的反映出企业的整体面貌及相应的企业文化。

1.4企业文化可以激励员工很好的去工作

端正地工作思想及工作态度都能通过企业文化来反映,员工自身的修养和工作态度是对整个企业的一种支持。在企业文化的鼓舞和支持下,企业员工才会有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才会有良好的工作能力,员工才能充分地展现出自我价值。当自我价值的到了肯定,员工的心中就会涌现出一种强烈的荣誉感,在这种荣誉感的推动下,就会形成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同时,也在很大的程度上激励了企业文化的发展。

1.5企业文化对各部门的影响

一个企业的经济实力和企业良好的精神面貌,是通过企业的品牌形象来支撑的。一个企业的文化底蕴、市场地位及品牌形象都与企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发展下的投影,它能准确又形象的体现出企业的精神,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够在竞争市场的发展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它拥有一个较为优越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感染整个社会,还对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整个企业的生产力也是通过企业文化来体现的。因此,企业文化能够支持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推进。

2、企业管理具有强化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篇6

作为一个企业的灵魂及精神所在,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的思想准则以及行动纲领,它存在于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各个阶段之中,其不仅体现企业的经营原则、管理理念、生存方式、价值观念和发展趋向,还体现了企业人员自身的精神风貌、工作态度以及整体素质,并能为塑造企业形象奠定良好基础。与此同时,电力企业的管理是指按照企业自身的生产特点及客观的经济规律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计划、协调、控制、组织以及指挥的环节,管理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企业生产、供给和销售等各阶段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满足社会对电力的需求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企业管理创新中,企业文化的建设尤为重要,管理创新应坚持集思广益、以人为本和服务市场等三大原则,而这需要建立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基础之上。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内外部的管理和企业资源的开发都具有潜在的战略性意义,并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之中为企业的管理模式、战略发展以及体系化管理指引相对稳定的道路,从而为企业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随着电力企业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企业经营环境也向供求市场化、管理国际化以及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电力企业需要从传统的技术与资金方面的竞争能力逐渐向加强文化建设以及加速管理创新的方向转变,从而以更大限度的竞争实力来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与管理创新原则

电力企业的管理创新是根据社会与市场不断的变化来进行资本、人才的重组以及科技要素的发展创造来满足市场的需求,与此同时也能实现企业自身的目标效益的过程。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于企业管理创新的发展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参考意义,其主要原则包括集思广益、以人为本以及服务市场等三个部分。

第一,集思广益。

随着新时代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的分工愈加明细,作为电力企业的领导者,其技能、经验、知识以及思维能力的范围是有限的,所以领导者们更应以优秀指挥者与组织者的身份来对企业生产运营的整体过程进行决策和管理。而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扬民主精神的集思广益则是企业管理创新路上的一项重要原则,由于集思广益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形成,所以它是企业工作人员集体智慧的结晶,一旦重大决策有失妥当也能避免引发过激的纷争,有效地保证了企业决策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第二,以人为本。

人力资源是当代企业发展中最为宝贵的资源,世界上任何一种资源都无法替代或者比拟人力资源所具有的可持续发展性以及潜在创造性,所以现代电力企业的管理创新应是建立在以人为中心的基础上的管理创新,企业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应渗透进管理创新之中。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必须首先做到尊重人员的主体意识以及肯定其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其次应着重培养员工的忠诚度以及归属感,再者应有效地构建激励和约束机制并不断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从而进一步地激发企业人员的潜在智慧、创造精神以及工作能力。

第三,服务市场。

新时代的市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服务性的经济,因而在电力企业的管理创新上应该将此服务市场的思想理念作为指导原则之一,进而以思想促进行动。在企业管理创新上,需要详细地考虑清楚企业自身的管理模式、管理机制应如何设定,尤其应将企业的生产运营与市场需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发展服务市场经济,并针对服务市场的需求在对策措施、预期水平等方面做好一系列的前期计划准备工作。

二、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与管理创新策略

电力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内外部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创新的方式具有潜在的战略意义,以下是笔者针对在企业文化前提下如何进行企业管理创新策略所做的几点思考。

第一,由企业文化促进管理理念的转变。

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有着共同的文化影响并强调共同的目标与价值理念,因而在企业的管理创新上首先需要企业管理理念进行一个必要的转变[3]。随着现代企业人力资源模式的不断深入发展,企业中的劳动行为已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有着大幅度的转变,因而在管理创新过程中需要更为注重脑力劳动的真正作用。然而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主要受到制度和奖惩双重关系的制约,针对诸如脑力工作类的岗位则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监督,从而无法对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这在绝大程度上会影响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企业文化建设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所以在企业管理创新的管理理念环节上需要将人的潜能发挥以及人文精神层面摆在首要位置,其次构造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以及绩效评定标准来进行垂范或者标榜,进而将企业文化的建设构架于企业的工作人员以及管理者之间,有效地促进企业的管理理念由简单的治理向和谐沟通的方向转变。因此,管理创新过程中,基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理念重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二,企业文化加速管理战略的实施。

结合现代电力企业的现实情况,可以得出相关结论即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工作人员的价值观难以得到实现,进而导致企业管理战略实施的滞后。而在新的形势之下,知识科学化的经济在电力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所以企业的管理阶层乃至企业的核心阶层应该以文化的熏陶力来影响企业工作人员的思考与思维模式,从而有效地促进管理战略的实施进程。在特定背景下具有同一价值观念的企业文化包括了企业战略、企业目标、企业精神以及企业愿景,通过这样的企业文化熏陶可以促使企业全体员工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以及与企业自身目标息息相关的自我目标。企业文化的建设表明人的自我实现能够有助于企业的管理远景目标乃至最高境界的实现,也就是说在电力企业管理创新进程中,企业整体管理战略的实施不仅仅是由管理阶层决定的,还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提升,最终才能形成市场竞争的不竭动力,从而促进管理战略的有效实施和加速管理创新的进程。

第三,企业文化融合于企业的过程管理。

在许多电力企业中存在着企业文化只是作为一种制度却无法落实的现象,然而要想切实地促进管理创新的发展以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必须有机地把握企业文化的文化内涵熏陶力度在企业过程管理中的应用,即将企业文化的建设有效地融合于电力企业自身的管理发展以及目标实现的过程之中。电力企业属于资源技术型的企业,所以在传统建设中企业文化在其行业范围内并不具有现实意义上的作用力及影响力,但是随着我国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管理体制的日渐完善,知识经济的普及使得企业文化作用力在电力企业的过程管理中逐渐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此外,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因为产业结构的不同而存在两个极端问题,一方面,在基层一线工作的企业员工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容易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而难与企业自身的价值观念产生共鸣;另一方面,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源头,企业管理层的管理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作用力才能形成资源与文化之间的合力。因此,在企业的管理创新进程阶段,需要将企业文化融合于企业的过程管理之中,才能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第四,企业文化与管理创新的创造性开展。

电力企业的创新能力关乎企业的管理力度、发展潜力以及竞争能力,而企业文化则决定着企业支持创新的态度以及创新倾向,所以要增强企业的管理创新改革需要培育与弘扬企业文化建设。学习与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所在,具备高素质与创新能力的管理者与工作人员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础,管理创新的发展不仅是技术上的成就,而更是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以及进取精神。面对新兴技术与市场经济竞争的挑战,电力企业的管理进程需要保持高度的创造性敏感并坚决避免不思进取、满足现状的原有思维习惯,在创新与变革之中把握新机遇。与此同时,企业的管理还需以追求高技术与业绩作为愿景,以激励企业员工提出创新建议以及参与创新为机制,促使各个员工在岗位上实践创新,从而引导企业的管理创新与组织变更。只有实现企业文化与管理创新之间的创造性开展,才能切实推进电力企业各项目的创新以及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结语

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篇7

关键词: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

一、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所谓企业文化,就是指导和约束企业整体行为以及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企业只有‘文化’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有恒久的活力,才能布满葱宠的常青藤。”

八十年代,随着日本企业的崛起,人们注意到了文化差异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进而发现了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的融合――企业文化。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管理者将其在企业创业及发展过程中关于经营理念、基本假设等达成的共识用于教育新成员,并在此过程中将全体员工的价值认同和行为方式进行整合统一,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管理模式,以文化的力量推动企业的长期发展。

本文将对企业文化中的管理需要和企业管理中的文化需要做简单探讨。

二、企业文化中的管理因素

“外重品牌,内重文化”是企业发展和壮大的必由之路,企业品牌和文化的建立是一个汇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企业的管理。

企业文化有管理的属性,是一种应运而生的管理理论、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特伦斯・迪尔和艾伦・肯尼迪在两人合著的《公司文化》一书中指出,企业文化是由五个因素组成的系统,其中,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和文化网络,是它的四个必要的因素,而企业环境则是形成企业文化的又一最大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企业文化需要可列举几点管理要素:

1.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和永葆企业生机的“常青树”,“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原则是企业文化的重心。企业文化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人力资本对企业的日益明显,它已成为企业“组织租金”的主要创造者。企业的行为取决于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由此产生的结果则取决于企业资本和人力资本要素所能带来的增加价值。具有巨大增加价值的人力资本往往具有极强的市场适应力和竞争力,能够转换为其他形式带来企业剩余的增加。

2.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TQM)是一种以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为基础的管理方法,也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需要建立起一套优质稳定的服务体系,就必须树立牢固的质量观念。

在企业文化的管理上,一方面是建立健全质量检查制度,严格加强对企业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强质量教育培训工作,目的是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质量知识及质量管理技能,使员工充分了解质量管理作业内容及方法,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并使质量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理论与实施技巧有良好基础,以发挥质量管理的最大效果,以及协助协作机构建立质量管理制度。

3.企业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是指组织或个人通过危机监测、危机预控、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达到避免、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甚至将危机转化为机会的目的。危机管理具有不确定性、应急性和预防性。危机具有双属性,是危险和机遇的并存。了解危机的管理之道,充分掌握危机管理的精髓,则能够将企业面临的危机转化为机遇。

近年来,由于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企业和其他组织面临不稳定的境遇,企业遭遇危机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开展危机管理研究,对于提高企业的危机管理水平,避免风险,加强企业适应能力以及竞争能力,丰富和发展管理理论都有重大意义。

4.企业领导力

领导力本质上是一种人际关系、一种影响力,它渗透于企业文化的方方面面。企业文化不能概括为“领导文化”,但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领导力”。

企业的领导力是管理者带领大家将目标变为现实的能力,其核心内涵是如何让员工的行为与企业的战略要求、组织系统要求、企业文化的要求有效结合,通过发挥员工的能动作用,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三、企业管理中的文化因素

企业文化的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是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中培育形成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是企业理念形态文化、物质形态文化和制度形态文化的复合体。我们要正确认识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企业制度,同时不可忽视以下方面的文化因素:

1.政治法律与企业规范文化 企业外部的政治法律环境是企业发展的条件之一,这一条件的完善与否,会影响企业决策的制定和发展的方向,有着明显的导向作用。

企业内部的发展也会被法律与规范影响,如企业在管理中对如何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如何对管理者自身进行监督管理的问题,这都是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其基本矛盾是激励与制衡,而法律与规范为其解决指引了方向,规范其如何合理有效解决。

2.道德、情感与习俗文化

现代企业管理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即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文化管理阶段。作为企业管理最高发展的文化阶段充分强调人的能动作用,注重主体感情,追求主观能动性和接受挑战。企业要建立效应的以人为本的文化,通过人本管理来实现企业的目标,其前提就是确立道德、情感与习俗文化。

情感是态度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感受、意向具有一致性,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产生的心理体验。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及不同时期内,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

企业管理的主体和载体都是人,企业的管理风格取决于企业管理者的思想,企业管理的成败在于这种管理风格与其文化的适应性。因此在企业管理要研究企业内所有人的行为动机,他们的动机则来自于认识和情感以及风俗的统一。

四、结语

我们将企业定义为以营利为目的经济组织,其创立必然受所在地的周围环境的影响,并在一定时期内接受当地的人文环境和代表着当地上层思维的政治环境的渗透,这就形成了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大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客观地存在于每一个企业之中,它塑造着企业的文化核心,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并且不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它对企业的绩效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篇8

摘要:当今社会,企业之间竞争的背后是文化理念的竞争,依靠文化进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拥有优秀文化和人才的企业才能从企业经营的源头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效益的提升。本文试图从分析研究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现状来论述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只有活用企业文化,开发企业文化,进而创造企业经济效益才是当今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企业竞争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是人的观念层次上的一种群体价值观,它渗透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科学的企业管理也反过来促进企业文化的生成、巩固与发展,二者有着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带有本企业特征的经营哲学,以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为核心所生成的企业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基本信念、风俗习惯和传统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载体的总和。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员工们的共同信念与价值观,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价值观的塑造激发员工使其有共同的价值观取向。

现在的成功企业都拥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在这些企业中企业文化不在是企业单方面向员工输送的文化概念,而是员工都自觉自发的去维护、发展企业文化,当一个企业能做到这些时,想不成功也很难了。当然,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不断的发展管理中形成的,每个企业的背景和经营方式都不相同,我们在建设企业文化时也要从实际出发,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建立完善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相互关系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企业文化引导企业管理,企业管理维护发展企业文化。若把企业文化看成企业的大系统,企业管理就是系统的建设者、捍卫者和辅导设计者。

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作用是巨大的,也是无形的,它将企业的观念、价值、制度、以一种权威的形式潜移默化地输入给每一个成员,让他们遵从它,从而使企业获得一种整体凝聚力。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成为约束员工行为的非正式控制规则,令员工放弃一些不适宜的行为习惯和利益取向,员工最终共享统一的价值观、荣辱感和献身精神,企业的人际关系将更加融洽,人与组织的互动关系将得到更好地处理,企业文化的凝聚、规范和激励作用有了更加突出的体现。因此,通过或利用企业文化进行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要求,也应是企业管理层所追求的最高管理境界,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任务。

总之,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作为企业战略的两个方面统一在现代企业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上,毕竟一切企业行为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但企业行为对人是有要求的,这些要求可以通过引进适合的员工和培育员工等途径来实现,这一实现是一个内在的和外在的双重化过程,而这正好是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管理这两种企业行为的功能,二者的结合和相互促进必会造就符合企业要求的人去推动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相互关系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软件,企业文化所提供的企业价值道德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不仅成为企业企业管理运作中的精神与行为依据,同时又为企业培育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一)、以优秀企业文化吸引人才

对企业来说,人就是其根本,优秀的人才队伍更是衡量企业强弱的标准。企业企业管理者要通过有目的公关活动和广告宣传,让潜在的员工了解企业的企业文化,特别是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念,基本的原则和宗旨。

以蒙牛来说,蒙牛集团在招聘新员工时,特别注重考察两点:一是应聘人员的价值观是否与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一致。二是应聘人员是否能在企业的文化氛围中生存和成长。因为蒙牛充分认识到,如果招聘人员时只考虑员工的学历,工作经验及能力是否与企业要求的相一致与匹配,可能招进来的人员虽然在完成相应的工作上不存在障碍,但其价值观却与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这样的员工在企业内不会得到良好的发展,对企业也是一种潜在的威胁。虽然企业也可以对新员工的价值观进行改造,但是这些员工的价值观已经趋于稳定,使得改造必须花费企业大量的精力和费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不必要的投入。  所以,蒙牛努力做到从根源上杜绝此现象,他们在招聘员工时就对员工的价值观进行考察,使得企业内部人员的价值观与企业核心价值观趋于一致。另外,蒙牛有一套经典的用人 哲学 “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可见蒙牛在招聘人员时对人的“德”重视程度。

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篇9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管理企业发展

一、企业文化管理的产生和内容

自1769年世界上第一家现代企业诞生以来,企业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企业管理也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不断地创新。企业管理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二个阶段和两次飞跃。20世纪80年代,文化管理被正式提出,这种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中心的全新管理模式,很快得到广泛地应用。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下,在运转和发展的过程当中形成的包括企业经营思想、价值标准、企业作风、传统习惯、道德伦理、精神风貌、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的有机整体。即全体员工衷心认同和共有的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它规定了人们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或者说是习以为常的东西,是一种不需要思考就能表现出来的东西,是一旦违背了它就感到不舒服的东西,而且这些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还在新老员工的交替过程中具有延续性和保持性。一个优秀的企业,就是要创造一种能使企业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使命感,一个能够促进员工奋发向上的心理环境,一个能够积极地推动组织变革和发展的企业文化。

一般来说,企业文化管理有三层含义:其一,共同的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这些价值观念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和企业的价值观。其二,企业文化管理的表现形式是价值观念的外在体现。对内表现为企业文化教育、职工行为准则、企业组织制度等,对外则表现为企业形象和企业产品。其三 ,企业文化管理是一种对生产文化的管理 ,而不是对消费文化的管理。企业文化管理包括民主型、专制型、伦理型、法理型和权变型五种。认识和分析不同的文化类型,对于推动企业管理变革与更新,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企业文化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标志管理。标志管理包括对企业实行的一系列代表特定意义的符号,以及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渐总结、形成、提炼和完善的代表核心经营理念的一系列特定标志的管理。因为这些标志能够体现企业整体的特征,代表企业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能够协调企业统一的管理活动。

2.沟通管理。沟通管理可以在企业的内部创造一个重视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良好的文化环境,采取多渠道、多方式的沟通,可以加深员工对企业文化精粹的理解,从而自觉传播企业文化经营的理念。

3.文化氛围管理。企业文化它可以通过向企业外部让渡商品、提供服务以及办理公益事业和媒体宣传等途径来实现企业文化价值观念的输出。通过企业的特色商品,宣传企业的特色文化,从而建立起企业 自身的良好社会形象。通过时间、空间、精神和行为等方面进行文化渗透,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经营态势,增强企业的生存能力、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二、企业文化管理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任何一个企业都是由人组成的、为某一目标而奋斗的机构。凡是由一群人构成的组织,就需要一定的程序和规矩来协调和规范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以保证组织成员都朝着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讲过“人都生活,其生活必多少依照一种规律。犹之乎之都思想,其思想必多少依照一种规律。一种规律,为人的思想所必依照者,即是逻辑规律。这规律并不是人所规定的,以硬加于人的思想者,而是一种本然的规律,为人的思想所本须多少依照而不可逃者。”可见,任何企业都需要一定的章法来规范成员的思想认识和行为。这种规范和认识便是长久以来形成的企业文化。但是,对企业进行文化管理也是非常必要的。

现代企业的组织理论告诉我们:一个组织的有效运作,离不开意识形态的作用,具体来讲,就是企业文化的作用;仅有文化不够,还要有志同道合的奋斗者,即具备相容性格特点的成员;要有参与的有效机制最后,要有有效的管理,使上述一切在平衡和协调中运作。这就是企业文化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现代企业经营的实例研究有这样的一个结论:公司企业中的工作群体能够建立他们白己独特的小文化,而这些小型文化既可能伤害企业经营业绩,也可能提高企业经营业绩。因为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对于企业员工就产生了角色规范和价值导向的作用。这种对群体角色的认同,实际上就是进行企业文化管理的过程。因为这种认同,最终是以社会角度和心理契约的形式发挥作用,使企业对员工和员工对企业能够在共同的认识平台上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当企业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员工就应该也务必要适应这种文化,实践这种文化。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员工工作的努力程度和贡献程度。当他认同本企业文化时,他自然就会全力以赴地达到忘我工作的境界。而企业管理者的任务是如何让管理者认同企业文化,并以此作为工作、行动的准则。由此可见,仅有企业文化还不够,要使这种文化随同企业的生命源源不断地继承下来,并发展壮大,以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是企业文化管理的首要职责。

三、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

企业文化管理所确立的是以人为本、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管理模式。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既克服了科学管理把员工视为“经济人”的弊端,也避免了行为科学把员工视为“社会人”的局限性,它将企业视为一个“人格化”的有机体,是载有文化符号、文化信息的集合。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人本管理模式。它把人放在企业文化的背景中,在尊重人的白主意识的前提下,强调只有企业员工的价值观与组织所倡导的价值观认同时,才能通过员工的自律行为来发挥人力资本最大作用并且降低企业内部不必要的管理成本。

IBM公司董事会主席小汤姆•沃森说“就企业相关的经营业绩来看,目前企业的基本经营思想、企业精神以及企业目标远远比技术资源或经济资源、企业结构、发明创造及相机决策要重要得多。当然,所有这些因素都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经营的业绩。但我认为,它们无一不是源自企业员工对企业基本价值观念的信仰程度,同时源自他们在实际经营中贯彻这些观念的可信程度。”对企业文化进行管理,必须使每一位权利人尽可能地满意。这些权利人包括顾客、职工、股东、社会与环境,甚至包括供应商和竞争对手。在这里我们仅讨论职工问题:企业究竟有没有把企业职工视为企业的权利人?我们时常听到管理层讲如何让职工努力工作,但很少听到管理层认真研究他们如何实现对职工承担的义务的承诺。如果你要营造一个使每一位职工都努力工作而不问报酬的环境,那么你应该首先想一想,为此你对职工承担了什么?如果你要职工忠于企业 ,那么企业对职工的承诺又是什么?

从对一些目标成功的企业文化管理的分析来看,他们都非常重视对企业各种“权利人”权利的尊重。如惠普的企业文化管理明确提出“以真诚、公正的态度服务于公司的每一个权利人”的思想,这与IBM公司的“让每一个成员的尊严和权力都得到尊重,为公司在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提供最上乘的服务”有异曲同工之处。

我国在企业文化管理中还存在着两大误区。一是许多企业,单纯地为搞企业文化而搞企业文化,而没有看到搞好企业文化的目的,仅认可“职工是企业的主人”这一信条,而没有理解这一信条的内涵。尊重人的前提条件是遵循企业最高目标的指导,职工只有在遵守企业的行为准则和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念下,自主发挥自己的潜力和才能,才能称得上真正的主人。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步骤是企业理念的培育。二是一提到企业文化的宗旨是尊重人,让人得以发展,许多企业家就趾高气扬地认为这是我国一贯的宗旨。但这种尊重,实际上流于一种形式,而不是为职工真正创造一个发挥自我的空间。再加上长期以来我国占主导地位的“权变”思想的压制,打击人的积极性,少数官员以官自封,使得员工忘而却步。因而,当前我国的企业文化管理最急需的是构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机制,也就是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四、加强企业文化管理,促进企业发展

“二战”以后,特别是近20多年来,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经济发展极为迅速,取得了令世人惊异的辉煌成就。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香港企业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在美国,IT业的文化资产管理投入占第一位,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日本企业更是以其卓越的企业文化管理征服了欧美市场,推动各国企业界进入了形象竞争的新时代。

目前,世界经济正跨入信息社会的新时期,物质资产的地位逐渐降低,文化资产日渐成为一种新的资本形式。企业要使自己发展壮大,应尽快形成和完善自己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并加强对企业文化的管理。

企业文化管理是一个过程,有其自身的形成机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开展。

1.贯彻企业文化管理应当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从众多成功企业的经验来看,企业文化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要有明确而崇高的管理目标――目标原则;第二,要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原则;第三,要有和谐一致的企业氛围――亲密原则;第四,要集中全员智慧――参与原则;第五,要追求卓越,永攀高峰――卓越原则。

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篇10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竞争价值观

一.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整合企业文化

在结构调整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结构调整的层面上,还必须触及到现代企业运行的核心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结构调整的目的是为企业生存和发展造就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文化整合是通过以文化构建为手段,注重人企合一。因此,从文化入手,改变文化才能改变人,改变人才能改变体制,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既抓结构调整,又抓文化整合,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真正达到结构调整促进发展,结构调整提高效益,结构调整增强凝聚力的目的。

二.以员工认同为核心整合企业文化

很显然企业文化不是根据领导的喜好来构建的,它是员工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因此,在构建企业文化的时候,应该从一开始就让员工参与进来,让员工感到这是经过自己的整理和提炼的,是自己认可的。当然,企业文化的建设也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用制度、机制来反映文化理念,将已取得的文化建设成果用规章、制度固定下来,对员工既是价值行为导向,又是制度化的规范。员工对企业文化由认知、认同到自觉践行,有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习惯到习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制度文化的刚性约束与观念文化的柔性疏导相辅相成,以克服人的“惰性”,使企业文化的贯彻变得流畅而坚实。

三. 加强企业文化体系和制度建设

企业文化体系和制度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完善企业文化运行机制,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这其中包括建立科学有效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完善的教育体系和制定严格的绩效评估办法。在管理上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分工负责、管理协调的企业文化建设责任体系,并通过建立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定期对企业文化成效进行考评和奖惩。企业文化是对管理行为和员工行为的基本价值判断标准,因此必须把企业文化融入到企业管理制度和规范中,同时还有认真地加以执行,这样才能体现出企业文化的可操作性,并实现其作为管理文化的本质属性,使企业管理中的思想、理念、实践三者能够有机地融合起来。既要强调文化理念与管理制度的一致性,又要强调文化理念与管理行为的一致性,同时还要强调文化理念与管理创新的一致性。 当企业的价值观、目标以及经营理念等方面得到初步形成以后,要立即让它“内化于心”,当然这是要经历一个认知、认识和认同的过程。但是当这个过程完成后员工就会自觉的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并付诸行动,从而形成了企业的文化力,使员工被早就成了一个“企业人”。

四.打造企业文化理念向管理实践推进的平台

明确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第一推动者、第一责任人,把企业文化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推进,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承担者,紧密结合业务经营管理工作,持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一是领导层增强“领军意识”,做到“领导文化”与“文化领导”的统一,把文化理念向管理实践推进,做企业持续发展的领跑者,做深化改革的带头者,做关心员工、帮助员工、尊重员工的服务者;二是骨干层增强“承启意识”,做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统一,把管理措施落实向具体工作中推进,争创管理、科技、效益新成果;三是操作层增强“执行意识”,做到“要求参与”与“自觉参与”的统一,把道德规范和岗位规范向实际行为中推进,争做岗位新贡献,逐步增强广大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五.以搭建价值平台满足员工实现自我的需要

企业文化作为一个组织系统,它具有自我内聚、自我改造、自我调控、自我完善等独特功能。企业文化通过搭建价值平台,培育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起员工与组织之间的依存关系,使个人行为思想、感情、信念、习惯与整个组织有机统一起来,形成相对稳固的文化氛围,凝聚成一种合力,以此激发出为大江的共同目标而努力的激情。为此,要结合企业实际搭建起多个价值平台,第一个平台是对科技人员做出的贡献进行重奖。对评选出的优秀科研成果、科研项目,根据应用见效情况进行奖励;第二个平台是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培养、选拔、任用优秀青年;第三个平台是为有特殊才能的员工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可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凡有各种特长、爱好的员工都有展示自我、实现价值的机会和平台。

在传统的企业管理当中,一般都是由一套严格、全面的企业规章制度来实现的,这种做法的结果是让员工的行为都被纳入了特定的轨道。但是现代的企业管理体系则不同,现代的企业管理可以通过文化管理来实现对企业管理的更佳效果。如果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那么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必然是文化管理莫属。

在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也要给企业制定一个长远的战略目标。只要企业的文化管理与企业的文化建设能够牢牢的有机结合起来,那么企业文化必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稳定、持续的动力和保障。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科学发展的源动力,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加速度,所以企业要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并进一步加强文化管理,使企业通过文化建设而获得良好的竞争力、向心力和凝聚力。企业文化是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通过企业员工和企业管理者的共同努力来实现的,运用得当,它可以帮助完善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能力,促进企业生产能力的发展,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企业文化建设是由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来完成的,是群策群力的结果,它来源于员工并被应用于员工,相信在领导者的悉心关爱下,企业文化定能在广大员工中生根、发芽并绽放出绚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