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护理专业知识十篇

时间:2023-11-10 17:41:15

关节护理专业知识

关节护理专业知识篇1

我国自1995年起实行护士执业许可证制度,规定了只有取得护士执业资格并经过护士执业注册后,才能成为法律意义上的护士。全国护士职业资格考试的进行,是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对于加强护士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和护理工作安全,促进我国护理与国际接轨,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护士执业考试还可对护理教育的教学质量进行检验、反馈[2],护理教育者可从中寻找教学重点,启发教学及命题思路。2011年国家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进行了较大的变革,极大地增加了高职高专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难度。改革后考试形式出现了立体整合,考试科目分为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个科目,每个科目约135题,考试内容主要按照各个系统进行编写,并增加了《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中医基础知识》、《护理法规与护理管理》等科目,以常见疾病为背景、运用所学护理知识完成某一特定的护理任务是改革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核的一个方向。该研究对改革后的2011―2013年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卷外科护理学试题题量比、外科护理学各章试题在各年度分布比重、试题题型分布、试题认知层次比例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探讨外科护理学在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的重要性及教学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现行护理高职高专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是否适应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认知层次分量是否合理。

1 外科护理学试题题量比分析

改革后年全国护士执业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与护理工作紧密相关的医学基础知识、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与护理工作有关的社会医学、人文知识,考试涉及的各类常见疾病按照系统包含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系统疾病,通过对2011―2013年改革后的全国护士执业考试卷进行分析,外科护理学相关疾病占每年考题总数平均值约为29.2%(见表1)。

2 外科护理学各系统相关试题在各年度分布比重分析

与全国护士职业资格考试大纲相对应,各个系统中外科护理学试题较多的系统有肿瘤、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呼吸系统、损伤中毒、泌尿生殖系统相关疾病,出题较少或无题的系统有循环系统、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血液及免疫系统、内分泌及营养代谢系统等相关疾病(见表2)。上述各系统所涉及考题与现行高职高专外科护理学相对应,采用蒋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护理高职高专《外科护理学》教材为蓝本分析得出:出题较多的章节有神经外科疾病(包括颅内压增高及颅脑损伤)、腹部疾病(包括腹部损伤、胃十二指肠疾病、胆道及胰腺疾病等)、胸部疾病(包括乳腺癌及胸部损伤、肺癌等)、骨科骨与关节疾病(包括四肢骨折、腰椎间盘突出、脊柱骨折脊髓损伤等)、泌尿系统疾病(包括泌尿系统结石、良性前列腺增生及泌尿系统肿瘤等)、外科感染及损伤(包括破伤风及烧伤等),每年分别占外科护理学总题量的比重大;出题较少或无题的章节有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外科休克、麻醉、手术前后及手术室工作、营养支持、颈部疾病、肾上腺疾病、周围血管疾病、骨科患者一般护理及疼痛护理等相关章节。

3 外科护理学相关试题题型分布情况分析

改革后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分两个单元进行: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每个单元题量约为135题,全部为选择题,题型有A1(单项选择题),A2(病历摘要题),A3(病例组型题),A4(病例串型题)型题。A1型为记忆层次,A2型部分试题为理解层次,A2型部分试题、A3、A4型题为综合应用层次。考试覆盖面广,评分客观准确,各认知领域的知识点均能得到有效的考核。从表3、表4可得出外科护理学认知层次比例分布平均为:记忆性试题6.8%,理解性及综合应用性试题93.2%,综合应用性试题题量所占比重大并逐年增加,而记忆性试题则逐年减少。

4 讨论

1)外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其最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为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及用人单位招聘考核通过率。根据我校现行高职高专护理教学计划,外科护理学授课学时数约占护理专业主干课程总学时数的22.5%,而执业护士考试试卷中涉及外科护理学知识的考题数平均值约达29.2%,这既体现了外科护理学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的重要性,又体现出现行护理高职高专教学计划外科护理学课时数偏少。

2)执业护士考试大纲是考试命题及考生应考复习的总纲,考试大纲应与教学大纲相符。自2000年以后,中国高等护理教育迅速发展,护理高职高专类教育因其贴近市场需求越发普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是否与现行高职高专护理教学大纲相符值得探讨。通过对改革后的连续3年执业护士考试中与外科护理学有关试题内容分析,表明现行高职高专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基本相符,前者根据教育目标规定教学任务、课程目的和内容并以此为依据授课,后者则根据临床需要检验考生知识、技能和能力,判断是否达到中国注册护士的水平,用于指导命题和考生复习备考,两者互相关联、相辅相成。

关节护理专业知识篇2

[关键词]中小企业 知识产权管理 托管 培训 规范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8-0106-01

“托管”即委托管理。所谓知识产权托管即指知识产权所有者将拥有的知识产权委托给一个专门的机构或系统进行保护、管理、经营和操作。接受知识产权委托的机构或系统称之为知识产权托管系统。

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存在着知识产权的保护观念还相对薄弱,而且由于中小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人力物力相对较为薄弱,很难对知识产权相关的工作进行系统、周全地考虑,即便考虑到了这方面工作,也很难投入较大的力量,对于自身核心技术的保护方面尚不能从战略的高度去考虑和践行。例如企业在技术研发前,若不了解相关技术发展现状,不熟悉相关知识产权的存在现状,不掌握待研究产品潜在的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则容易造成重复开发,不仅浪费人力物力,甚至会使企业遭遇侵权风险。所以中小企业将自身知识产权工作托管给相应的专业机构,是目前能够较好地解决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困境的有效办法。

基于这样的市场需求,知识产权托管服务应运而生,通过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而中小企业实行知识产权托管的目的在于提高自身创造、管理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

知识产权托管服务机构可对企业的知识产权布局、信息利用、维权思路、知识产权运营等提供专业建议,提高知识产权工作的专业性,提升知识产权信息利用能力,避免侵权和被侵权的风险。

对于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而言,如何真正在广大中小企业中开展好知识产权托管服务工作,实现上述目的,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实际需求与能力不足的矛盾。我们认为主要应当从以下几点开展工作:

一、托管服务-培训是支撑

托管机构为中小企业进行知识产权的宣传、培训是提升企业员工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效途径。培训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各层次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使他们了解知识产权与企业发展壮大如何息息相关,并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并切实掌握企业如何利用好知识产权来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因此,现有的托管服务中,对于企业提供由上至下因地制宜的培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培训工作可以从与各中小企业发展关系密切的知识产权问题作为切入点,紧紧把握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保护四个重要环节,通过基础知识宣讲、典型案列介绍、现场讨论、互动交流等培训形式,为各类中小企业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举办各类培训。

例如,通过开展知识产权战略系列培训,从战略高度帮助企业对其知识产权工作进行了定位,帮助企业提升科技创新意识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通过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专题系列培训,使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知识产权形势,提高其创新意识及知识产权管理、运用水平,使企业能够充分利用专利制度,规避创新风险,实现其经济价值;通过举办各类专利实务培训,帮助企业工作人员在专利申请、专利撰写、专利管理、专利侵权诉讼及专利信息利用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升。

培养知识产权的专门人才花费时间长,培养成本高,对于知识产权管理处于初级阶段的企业而言,可以采取知识产权管理事务外包的方式。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逐步培养出既熟悉企业实际情况又熟知知识产权事务的人才才是解决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问题的一劳永逸的方法。

在现有的托管服务中,受托服务机构可以进驻企业内部,为企业的各层各类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对于负责公司全部知识产权事宜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而言,需要掌握企业各部门可能涉及的知识产权环节和事项,可能产生知识产权成果的节点,以及可能存在知识产权风险的情形。因此,针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各类培训课程,使其逐步成长为具备知识产权敏锐触觉、能够处理一般性知识产权事务的管理人才。

二、托管服务-规范管理是基础

中小企业中的科技型企业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生产和销售,技术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而不断的创新并且有效保护创新成果,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由于企业规模等客观原因,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管理不够规范的问题,当然知识产权管理也概莫能免。因此开展规范化、体系化的知识产权管理,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十分迫切。通过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实施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的知识产权风险,进而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竞争力。

在现有的托管服务中,服务机构可以协助和引导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配备具有专业知识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逐步加强各个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和工作流程建设,从而有效避免可能出现在研发、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知识产权风险。

例如,托管服务机构可以协助企业建立与其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激发员工的发明创造积极性,增强其创新的主动性,引导和激励其积极主动地开展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活动。

再如,在协助企业规范管理的过程中,应当逐步实现对于包括人力资源、基础设施、财务资源和信息资源等各种资源的管控。具体而言,在对人力资源的管控方面,对于新入职人员,尤其是研发岗位人员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岗位人员,企业需要对其进行知识产权的背景调查,签署相应的知识产权声明,以及竞业限制协议;对于离职人员,企业需要对其进行知识产权事项提醒,执行竞业限制协议,从而在最大限度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不外流的同时,避免侵犯其他企业的知识产权。在于财务资源的管控方面,应当明确企业用于知识产权机构运行和知识产权激励的费用,以及知识产权申请、注册、维持、检索、分析、评估、诉讼、培训等经常性预算费用,从而保证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能够有足够的财力做支撑。

又例如,可以协助企业在多个工作环节适应性地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评估制度和工作流程。具体而言,可以包括在项目立项前所进行的检索分析基础上的技术可行性评估和风险评估;在知识产权获权后以及权属变更和放弃前进行的价值评估;在知识产权实施前后进行的贡献度评估;随着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企业涉及知识产权运营形式逐渐增多时,还可能发生在转让、许可、投融资环节进行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以及境外投资、并购或剥离资产前进行的风险评估等。

目前的知识产权托管服务还处于初探阶段,前文述及的四个环节是目前开展托管工作的重点,相信随着托管服务深入企业,与企业实际情况不断结合,托管服务内容会不断丰富、调整和完善,托管服务能力也能得到不断的积累和提升。

关节护理专业知识篇3

关键词:《儿科护理》;教材编写;教学效果

当前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重要文件精神中,明确了中职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相适应,与就业岗位要求相符合,为卫生事业发展服务的技能型的高素质劳动者。”这一精神体现了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变革。

在从事儿科教学的十几年中,我使用了好几种不同版本的儿科教材,每一次教材的选择都力求符合当时的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依照目前的办学方针旧版教材就显的有所不足。这次我校选用的教材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编写组集全国七个省市有教学经验和业务能力强的儿科护理高级讲师编写的供护理、涉外护理、助产专业用的新版《儿科护理》。在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体会

(一)目标明确

1、培养目标

新版《儿科护理》教材的编写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教理念。在基础理论知识的编写中,不是要求学生对专业知识面面俱到,而是强调“必须、够用”,而护理措施部分就编写的详细和实用。例如在《肺炎》这一节中,治疗只是要求掌握原则,而护理措施就写的非常详细,突出了护理专业的特点。

新版《儿科护理》教材内容还与我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相结合,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WwW.133229.cOm涉外护理新版《儿科护理》教材还增加了美国nclex-rn(national counsellicensing examination-registernuts e)、cgfns(commi s siongraduates of foreign nursingschools)及其他国家护士考试常涉及的内容嘲,增加国外注册护士考试内容和英文护理教材内容,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符合涉外护理专业的特点。

2、学习目标

新版《儿科护理》教材每一章内容前面都用引入问题的方式介绍本章节的重点、难点和学习中的注意点,既引起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又为学生指出了学习中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点,使学生对本章节的学习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有利于学生进行预习、学习和复习。

新版《儿科护理》教材是按护理程序的框架来编写的,护理措施的概述部分以一对一的方式对应护理诊断,前后联系紧密,培养学生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二)编排新颖

新版《儿科护理》教材一改以往的编排风格,加用了彩色印刷,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在教材中使用了图文框,内容中穿插了小知识及案例分析,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拓展和延伸。编写风格适应了中专学生的年龄特点,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涉外护理新版《儿科护理》教材在正文对应的位置用图文框增加了全英文的“知识拓展小贴士”,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和扩展,增加了学生阅读兴趣和医学信息量。教材中的主要医学和护理术语采用汉、英双语书写,每一节后还有本节关键英文词汇和音标,指导学生学习以达到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目的。

(三)图、表丰富

在临床教学中,学生对没有亲眼目睹的一些临床现象无法理解,新版《儿科护理》教材中使用了较多的插图进行直观教学。例如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这一节中,学生对佝偻病患儿的骨骼改变不理解,由于新版教材中有肋膈沟、鸡胸、“o”型腿等骨骼变化的插图,学习起来很直观,学生也容易理解。

在新版《儿科护理》教材中还有大量的表格,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对比学习。例如在“化脓性脑膜炎”这一节中,将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等几种脑膜炎的脑脊液改变在表格中列出比较,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技能强化

新版《儿科护理》教材在编写中针对护理专业的特点,注重技能方面的培养。例如在“儿科常用护理技术”这一章节中,采用表格形式将学生需要掌握的操作细化到每一个步骤,并针对操作步骤提出对应的注意事项,对学生在操作练习中更具有指导性。在书末还配有实践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临床见习、多媒体教学、病案讨论和技能操作练习来强化技能培训。

(五)课件齐全

新版《儿科护理》教材配套了教学课件,课件里有大量的图片和录像,既帮助了教师授课讲解,又可补充临床见习的不足,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二、建议

关节护理专业知识篇4

【摘要】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日益增长,对个人的身体健康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其生病住院后对护理人员的各项护理工作能力及服务水平上,要求较高。而针对80后及90后护理人员生活环境、性格等方面的特殊性,其培训等各项工作对护理管理者是一个全方位的考验,为了提高这个年龄群的护理人员整体护理素质,科室采取了各种培训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 多措并举 提升 护理人员 素质

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对个人的身体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临床护理工作者也是个全新的挑战,护士的工作不再是单纯的打针、发药那么简单,而是要求护理人员从整体上为患者提供高品质的护理服务,在既要打好针又要发好药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服务。而80后及90后护理人员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长辈们比优质护理服务还要优质的全方位呵护下成长,如今却让她们来护理别人,这角色的转换跨度较大,要将其培训成一个高涵养的护理人员就会出现重重困难,既要培养她们热爱护理专业,热爱病人,又要培养她们如何接人待物,更要在护理业务上精益求精,对临床护理管理者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那么如何通过多种渠道培训出一支高素养的护理队伍,经过多年的临床护理管理工作实践,浅淡几点工作体会。

1. 培养其热爱护理专业、关心患者的思想道德品质及乐于奉献护理事业的精神。

1.1 在平时工作中处处着重转变她们的思想,从之前的别人爱她们、关心她们的角色转变到她们要去爱别人、关心别人的角色,平时带她们巡房,与病人聊天,让她们体会到病人的痛苦及在护理人员的护理下健康出院后患者对我们护理人员的感激,使她们找到了护理工作快乐之所在,让她们认识到护理工作除了养家糊口之外,还有更高层次的意义,使她们自发的热爱本职工作。

1.2 教育护理人员学会换位思考,通过举办“假如我是病人”演讲比赛的情景教育,或当我的家人住院时,我最期望护理人员如何帮助我等,培养她们具有爱心、责任心、吃苦耐劳及乐于奉献的精神。

1.3 通过让她们阅览及观看有关老一辈护理人员的各种献身护理事业的事迹,培养其关心集体,热爱社会、关心护理事业的发展,不要自私自利的大公无私精神品质。

2 培养护理人员要对护理专业知识及临床技能精益求精,并不断的自觉要求进步,做到高标准、严要求、把好各项护理工作质量关,确保护理人员及患者的双安全,为患者提供高品质的护理服务。

2.1 鼓励自学,护理知识的海洋浩大无边,其知识的吸收靠自身平时多学习,多看有关护理方面的书籍,不断的更新护理临床理论知识。医院护理部为科室定制了各种各样的护理书籍,让护理人员的护理信息知识与外界息息相通。

2.2 认真实施继续教育培训计划,护理人员从学校毕业后,其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否很好地结合到临床中,医院护理部及科室的各种培训制度及方案尤为重要,除了护理部的培训方案,要制定了科内详细的护理人员个人具体的培训要求,并按要求认真组织实施,使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在不同的知识层次需求上得到满足与提高。

2.3 护理部及科室根据护理人员具体情况,制定了具体的理论知识考核方案,每月进行理论考试一次。

2.4 改变了以往的技能培训考核方式,在院内成立继续教育培训专责小组及五十五项技能操练专项骨干,在培训某一项技能操作前,由专职小组成员与专项骨干人员共同研讨,并统一及细化操作流程,专项骨干人员经过训练合格后,由其统一培训到全院每一位护理人员,包括护理管理者,直到护理人员掌握为止。经过以上的整改,改变了以往由各科室护士长自己组织科内人员培训及操练而引起的各种操作细节上的差异,达到了技能操练步骤及细节上全方位的统一,又避免了因护长工作忙而不能很好督促护理人员进行操练的效果。

3 培养护理人员良好的沟通能力

3.1 良好的护患沟通是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可以避免出现护理差错及各种医疗纠纷,保证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因此,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要注重教育护理人员注意做好护患、护护、医护之间等的有效沟通。教育护理人员在与病人沟通时要遵循尊重病人原则,从礼节性的沟通到高层次的沟通,沟通好坏的关键在与患者见面的第一时间起就要加以重视;沟通的方式多种多样,从入院宣教到术前、术后的指导及出院的康复指导等应环环相扣,不能脱节,有些护士在与患者沟通时常常不知道从何说起,需要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士进行指导,年轻护士在入科时护士长就要培训及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培训合格后才能与患者进行沟通.

3.2 规范床头交接班,制定床头交接班规范也是打开与患者沟通最好的一种方式。如早上交班时一句“早上好或你们好,我们交班来了”,就打开了与患者交流之门,使有些护士从不敢说话、不知道怎么说话,到在患者面前有亲切、自如、沉着、得体的交流。护患之间良好的沟通,可以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4 关注各项护理细节,确保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

在院部的《质量检查评分标准》、《五十五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护理安全管理指南》、《护理文书书写》等指引下,制定科内更为具体的专科评分标准,操作流程等(比如静脉输液,制定了更为详细的与患者交流过程,三查七对的环节,输液时如何正确使用棉签消毒,以规范的六步洗手法洗手,用后物品如何归类处置等,均以文字方式规范在操作流程中;测量体温后数值达到几多实施报告记录等体现在《科室护理文书书写规范》上,其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强,使护理人员的各项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避免了人为因素所引起的各种细节上的误差和工作中的漏项。确保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

5 培养护理人员专科疾病观察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关节护理专业知识篇5

一、我国涉粮知识产权的立法状况

(一)生物技术方面

我国拥有丰富的生物遗传资源,需要法律的有效保护。我国于1980年3月加入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84年3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出于谨慎考虑,我国目前《专利法》中明确将动植物品种排除在专利法之外,但赋予培育动植物新品种的新方法符合《专利法》规定的申请条件的,可获得专利保护。我国保护生物遗传资源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法《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用于专利程序的微生物保藏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等。

(二)植物新品种保护方面

关于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法规主要是1997年颁布实施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2013年修订)以及与其相关的两个实施条例――《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在我国,关于保护植物新品种的条例颁布时间虽然较晚,但为了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国际社会的一体化需要,在协调农民权益与育种者权利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及劳动力。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涉农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及保护模式,2000年7月8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三)地理标志方面

1994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了《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首次以法律性文件明确了我国通过证明商标保护地理标志。2001年10月,第二次修改后的《商标法》首次在国家法律层面对地理标志的概念及保护方式做了明确规定,随后国务院颁布的《商标法实施条例》进一步明确我国通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对地理标志予以保护。1999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并实施了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地理标志产品的部门规章――《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2001年,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为保护原产地标记所有者权益颁布了《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这一部门规章及其配套实施办法。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开始接受地理标志产品申请和认定,这是在借鉴与总结原有两个规章的基础上制定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的一大进步。2007年12月25日,农业部根据《农业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相关规定,开创了对农产品地理标志实行公共标识与地域产品名称相结合的标注制度,颁布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并先后制定了18个相关配套规范性文件。目前,在法律层面,我国对地理标志的保护实行双重保护制度,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商标法保护。而在管理机构上,我国共有3种关于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注册、管理、保护的模式:首先,商标法方面的保护,主要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在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时,严格保护注册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来实现;其次,对于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则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对注册地理标志进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保护来实现;最后,对于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的保护,主要通过农业部对农产品地理标志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及保护来实现。三者层层递进,法律逻辑严谨,使我国关于地理标志的双重保护制度发挥到极致。

二、我国涉粮知识产权存在的问题

(一)涉粮知识产权缺乏自主创新

农业科技创新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保障粮食安全、改善农产品品质、满足多样化需求、提升核心竞争力、应对国际农业竞争、实现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我国农业市场主体弱小,研发投入有限,难以形成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成果明显劣于发达国家。以我国水稻技术为例,我国转基因水稻品系主要技术等均受控于国外专利,因此一旦转基因水稻被商业化就有可能无法控制种子价格上涨,我国农民将面临成本不断上升的困境。同时,作为转基因作物,其在不断推广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及相关动植物都有一定程度的危害,这种不可避免的危害剥夺了农民和消费者选择传统品种的权利,最终导致国家农业技术被发达国家控制的程度越来越高。

(二)立法层次低,体制不完善

我国在农业知识产权立法方面缺乏系统化、权威性并相对完整的法律法规。与转基因植物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在《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基因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等规范性文件中。这些法规并无太强的针对性,甚至其中有些规范性文件并非为保护生物技术的专门规定。且这些规范性的保护文件有很大一部分还是部门规章,效力等级不高,不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与专业性。而国外多通过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来实现对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的专业化保护,因此,我国亟需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一部专门保护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的权威性法律。

(三)管理机制不完备,安全准入无保证

目前农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农业知识产权经营机构,存在着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技术落后、管理效果不显著等问题。涉粮知识产权保护的管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任何高新技术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农业技术也不例外。审慎之举是在任何农业新产品投放市场之前,应首先确定其是否会影响人的健康,是否会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因此,在某项技术还未证实其安全性之前,必须经过科学、严谨的安全评估,对其市场准入进行全方位、科学化的审查与实验,获得可靠的安全性结果后方能逐步扩大生产。

(四)管理体制混乱,分工不明确

缺乏健全的保护涉粮知识产权的管理体制。当前在管理涉粮知识产权过程中,普遍存在行业垄断、区域壁垒、部门冗杂、政企不分、效率低下等问题,加之我国长期以来对于涉粮知识产权的保护缺乏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因此经常出现国外的个人或组织借来华参观、考察、学术交流之机,将国内一些物种资源甚至某些领先国际并已经成熟的涉农科技成果擅自偷运出境的丑闻。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一些科研人员为谋取私利甚至将职务发明转卖给其他企业。所有权单位往往因诉讼维权成本过高而放弃维权,不得不接受相关损失,从而导致科研人员或科研机构对申请专利或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积极性不高。

三、完善粮食质量安全的知识产权制度

(一)减少确权纠纷环节方案――确立“两委”的准司法性质

此处所述“确权”,包括知识产权行政机构对专利、商标等申请的受理、审查阶段的确权及因权利冲突或侵权纠纷所引起的对权利有效性的再次认定。确权环节过多、周期过长,不仅影响权利安定性,而且容易造成行政资源与司法资源浪费,影响涉粮技术的移转和扩散。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理顺和简化专利权及商标权的确权程序,最为直接的方式是确立“两委”的准司法机构地位,以衔接行政管理机构与司法机关关系。在我国现行的“两审终审”司法审判制度下,将“两委”定位为准司法机构,是简化专利和商标确权程序、避免循环诉讼的有效方式。

(二)优化行政管理体制

第一,管理机构集中化、专业化。知识产权行政管理的部门冗杂、重叠执法、管理不统一所造成的诸多弊端,不仅使政府的形象和法律的尊严受损,也使市场主体在寻求保护时无所适从,因此,设立统一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实有必要。可考虑建立知识产权综合行政管理体制,以理顺各级知识产权职能部门的关系,减少行政管理成本,节约资源,提高政府知识产权管理效率。同时,应建立政治、经济、科技、知识产权和有关行业部门的协调机制,加强科技资源的整合,切实解决目前科技投入分散、分割、重复投资、重复立项等问题。

第二,建立涉粮知识产权信息共享机制。一项事业取得成功或者一个组织要实现持续健康运转的必备条件是充分、及时地信息交流,而政府部门作为最重要的信息汇总、筛选、加工和交换者之一,在建立信息交换平台、实现涉粮知识产权信息共享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战略优势。我国政府应通过积极推动和引导,在产业相对集中的区域建立有特色的专利专题数据库。同时,对商业性组织提供专利信息服务给予指导和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拓宽专利信息传播渠道,不断提高公众利用专利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专利信息的有效传播和利用。

(三)导向性的知识产权管理政策

第一,加强创新主体对知识产权的自我管理能力。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新区管委会要在职能范围内,引导和帮助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建立符合其自身发展特点的知识产权战略,全面提高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主动性,使其自身加强知识产权自我管理意识,减少不必要的侵权与诉讼案件发生,从源头保护涉粮技术。从科研项目知识产权工作方案制定、成果保护到技术转让等各个环节,实现知识产权管理服务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机结合。

关节护理专业知识篇6

关键词:护理教育;护理解剖学;创新教材

近年来护理教育发展迅速,护理教育研究也日渐深入,高等护理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构建适应护理专业岗位特点,符合护理专业知识结构需要,符合高等护理教育特色的教学体系,进而形成独立的高等护理教育体系,已成为当前高等护理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而加强教材改革与建设直接关系到高等护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现已成为高等护理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因此,如何建设体现高等护理教育特色和目标要求的教材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1《护理解剖学》教材编写的必要性

《人体解剖学》是高等护理教育护理专业学生最先接触的、必修的医学基础课程。该课程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和职业技能,进而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坚实基础。但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缺少护理专业的专用教材,且其内容远远满足不了护理专业的需求,未能体现高等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现有供本科护理专业用的人体解剖学教材与供其他专业用的教材并无明显差别,如国内大多数高等护理教育使用的人体解剖学教材,仍与临床专业共用由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系统解剖学》教材;如国内部分高等护理教育使用针对护理专业编写的《人体解剖学》教材,打破了长期沿用的临床专业人体解剖学教材编写模式,但大多教材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其内容的选取侧重学科内容的完整性,坚守基础课程的定位;如国内部分高等护理教育使用《人体结构学》教材,把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内容融合为一体,但90%以上护理学院本科生的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属于两门课程,分别由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和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承担,教学与考核存在较多问题,无法实现真正的融合。近年来高等护理教育人体解剖教学借鉴医疗专业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形式,部分高校将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分为系统解剖学和护理应用解剖学两门课程分别开设。实践已证明这种培养模式对高等护理教育护理专业的学生是切实可行的。不但提高护理专业教学质量和学生临床操作技能,而且也为高等护理教育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提供实践依据。鉴于国内高等护理教育本科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结合近年来郑州大学护理学院本科护理解剖学教学经验,改革传统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将传统的《人体解剖学》和近几年我们开发的《护理应用解剖学》教材[1]融为一体,编写适合本科护理教育的《护理解剖学》创新教材势在必行。

2《护理解剖学》创新教材编写思路

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是为学生以后临床护理服务,但临床上到底需求哪些内容?如何根据护理职业岗位需要重组《护理解剖学》教学内容?真正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融为一体;如何确定教材结构、教材形式以及编写思想上的创新点?特别是教材编写思想上的创新;如何将最新的高等护理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运用于《护理解剖学》教材的编写中?首先,根据临床护理工作调查发现,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各级护理工作统计中急危重症监护病人显著上升;随着介入治疗的大量开展深静脉穿刺和动脉穿刺急剧增加,术后导管护理大量增加;尤其随着护理学科的飞速发展,专科护理操作如心内注射、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椎穿刺、骨髓穿刺、泪道冲洗等逐渐增多。其次,分析以上述临床护理工作调查结果设计座谈提纲,组织高年级学生、临床护理专家召开座谈会,主题贴近护理岗位来确定编写重点内容。如为提高学生护理操作的准确定位编写教材突出全身体表标志内容;为提高学生护理操作的准确性和成功率编写教材突出表浅血管神经体表投影;为提高学生防范失误的能力编写教材突出与各种注射、穿刺、插管、急救等操作定位、操作技术控制的解剖学知识。最后,结合对国内外高等护理教育人体解剖学教研相关文献检索分析,最终确定编写思想、教材内容和教材形式的创新,形成详实的文字材料并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最后通过课堂实践,将学生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用于教材内容的调整上,以编写出既能够体现高等护理教育特色又能兼顾终身教育的高等学校《护理解剖学》创新教材。

3《护理解剖学》教材编写创新

3.1思想创新

在教材编写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职业教育指导思想,遵循护理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和为护理及其相关专业课程提供必须够用理论知识的基本原则,重在基础,贴近临床,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职业素质、人文精神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等护理人才[2]。

3.2内容创新

结合临床护理工作调查发现,紧贴护理岗位需要,同时保证人体解剖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和凝练。内容选择突出针对性与实用性,强调职业需要,以够用为原则,尽可能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将最新的高等护理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运用于教材编写中。对与护理专业关系密切的内容充分描述,如运动系统内容突出全身表面标志、易于发生骨折和损伤部位的解剖知识;如内脏学突出各系统重要脏器位置、结构功能,尤其要突出内脏插管涉及的脏器和部位;如脉管系统突出心、全身动脉主要分支、表浅动脉压迫止血点和全身浅静脉等内容;如神经系统突出周围神经重要分支、与注射和性神经损伤等有关内容。同时在护理专业工作领域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展的情况下,在各章节中尽可能渗透环境保护、人文知识、健康教育等相关内容。对其他内容只作一般介绍。如腹腔血管和神经的分支分布、出入脏器的结构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运动系统部分内容等进行删减和压缩。

3.3形式创新

在教材总体结构和表现形式上尽可能做到贴近专业、贴近岗位、贴近学生[3]。根据高等护理教育需要,重组人体解剖学教学内容,本教材是医学基础课程贴近护理专业教学的有机尝试。全书分为9章,每章前设置学习目标,主要体现大纲的基本要求,指导学生高效学习;每章内容分基础模块和护理应用模块2部分,基础模块在内容选择上突出针对性与实用性,强调护理专业需要,使其内容符合护理专业岗位执业标准。基础模块中“知识卡片”是护理专业知识的拓展(如学科进展、学术前沿等),体现专业素质、能力、职业道德。护理应用模块结合临床常用的诊疗、护理操作技术,从解剖学知识应用的角度上,研究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毗邻,阐述操作的定位、局部层次结构与操作的关系以及操作的注意事项,使学生提前感受基础知识与应用的结合。在护理专业工作领域、服务人群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在专业模块中尽可能渗透环境保护、人文知识、健康教育等相关内容。每章末设置思考题,紧贴执业考试内容和题型,尽可能利用临床护理案例展现解剖学基础知识点,引导学生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临床应用能力[4]。如第七章感觉器:上部基础模块包括第一节视器(分眼球、眼副器、眼的血管和神经)、第二节前庭蜗器(分外耳、中耳、内耳);下部护理应用模块包括泪道冲洗术、球结膜下注射术、球后注射术和咽鼓管导管吹张术共四节内容,每节内容包括应用解剖和应用要点;正文后临床护理案例如:某高校大一男生,游泳后出现双眼畏光、眼红,自觉眼睛磨痛,接着出现眼皮红肿、怕光、流泪,早晨起床眼皮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就诊后医生诊断为:急性结膜炎。请运用视器相关知识指导结膜炎病人局部滴眼药水,如何滴入眼药水才能使其与结膜完全接触?滴完后常常需要自己用手指尖按压该眼内眦角处,请解释其原因?为避免急性结膜炎的传染流行,如何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综上所述,编写《护理解剖学》创新教材将人体解剖学知识与临床护理专业知识融为一体,即使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师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又使护理专业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既能提高教学效果,又能增强学习兴趣,是解剖学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革新的一种尝试。期望这种尝试能使学生不再感到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枯燥无味,难学难记,能够让学生在掌握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应用它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护理应用能力。形成人体解剖学教学与临床护理应用的零距离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充分体现《护理解剖学》教材的专业性。

参考文献:

[1]刘桂萍,张伟宏,吴爱群.护理应用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8.

[2]张伟宏,赵秋民,刘桂萍.人体解剖实验教学中的临床与哲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23(4):492-493.

[3]张伟宏,郑老须.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3:156-224.

关节护理专业知识篇7

关键词:精英;应用型;护理;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173-03

随着21世纪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卫生的迅速发展,老龄化社会对护理的刚性需求,人们对护理品质的期望,社会急需高品德、高智能水平、创新精神强的应用型护理本科人才,而这些正是精英化人才的重要特征。中国本科护理教育自1983年得到恢复,至今已有30年,护理本科毕业生数量已得到了大量补充,而护理研究生数量有限,他们大多成为护理教学的师资,因此在护理实践中缺乏精英化应用型人才,可见当下在第一批护理本科院校中开展精英化教育的探索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

一、护理本科毕业生中缺乏精英化应用型人才原因分析

当前,护理本科生中缺乏精英化应用型人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目前护理本科教育的培养体系陈旧僵化:我国招收第一批本科护理专业的学校大多拥有国内一流的临床医学专业,并且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本科专业的基础医学教育在师资和教学模式上几乎是完全重叠的,这种在临床医学框架下开展的护理本科专业培养模式,尤其是早期没有体现护理特色的基础医学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作为一级学科的护理学学科发展,培养体系落伍于“全人护理”的现代护理理念,因而导致了护理本科毕业生知识能力优势不显著,达不到精英化人才的要求。第二,护理毕业生大量流失:高考后进入第一批本科院校的护理生大多为专业调剂生,因此专业思想极度不稳定,加之社会对护理专业的偏见[1],家人对专业的认识不足等等,使得她们的专业认同度低,因此毕业后很多学生通过报考其他专业的研究生或者通过在其他行业就业等方式,达到改变未来职业门类的目的,最终导致了护理毕业生的大量流失。因此,如何通过教育改革将这些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培养成优秀的护理专业人才,在工作中发挥其领军性人才的作用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以人为本”设定人才培养目标

发达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即以“以人文本”为灵魂开展教育改革[2]。“以人为本”必先尊重学生的选择和个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认同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高要求,即以学生的素质、需求为基础,针对市场中精英化应用型人才匮乏的现象,结合学校教学资源设定培养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他们对未来职业价值的认可,使他们未来能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成为护理骨干。

三、以有用教育和专业情意培养结合的教育理念,构建“精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所谓的有用教育就是不仅教授学生现在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传授学生未来可能有用的知识和技能,也是精英化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之一。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育健全的人格。正如爱因斯坦指出的:“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在教育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给予他们人性的关爱,关注护生的身心发展,认识护理职业价值,感悟“恪尽职守、关爱、奉献”――护理专业情意。构建以有用教育和专业情意培养融合的“精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见图1):体现护理教育整体观的课程体系,社会活动和课堂教育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融知识、能力、情意于一体的精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平台建设,师资的一体化建设。

(一)体现护理教育整体观的课程体系,加大教学改革幅度

打破传统的基础-专业-实习“三段式”教学模式,通过课程知识整合,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医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护理专业课及实践环节的联系。早期教育注重促进学生专业主体意识的萌动和主体能力的发展,后期教育注重促进学生的专业主体意识的强化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在专业知识能力循序发展中,同时经历专业认知、专业认同、热爱专业的思想历程。

1.优化整合基础医学课程知识,凸显护理特色。通过基础医学和相关护理专业课程的整合,增强基础知识的有用性[3]。将解剖学和护理学基础进行部分整合,开设护理应用解剖学;在生理学教学中融入护理理论,将生理活动与整体护理概念相结合,并和护理学基础、健康教育部分课程内容整合,增加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公共卫生知识、康复指导、保健等活动与内容[4]。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在提高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专业认知、对职业价值的认可。

2.建立综合实验实践课程群,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情意。从1―4年中,在每门课程开设的综合实验或综合实践课基础上,开设高度综合的形态学和机能学实验[5],以及临床护理综合技能训练、专业创新思维训练、护理人文社会素养等综合实践课程。机能学实验紧紧围绕护理专业能力与专业情意教育特点设计实验,形成生命体征的评估与生命活动、肝、肾损伤及治疗、急救与护理等专题。综合实践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项目为依托,在学校、医院、社区中开展社会服务、护理实践、护理研究。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能力,而且最大程度激发了学习、研究、创造、主动实践的潜能,同时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从知识、能力、情意全方位对学生进行一体化的精英化培养。

3.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改革教学方法及评价方法。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目标,以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为手段,课程中运用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PBL学习、合作学习、小组讨论、项目学习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构建系统传授与探索研究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社会活动与课堂教育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体系,使学生充分利用各种积极因素,优化学习过程[6],促使学生内在知识的建构,以成就感促进专业认同感及专业热爱的培养。另外,通过节点教育和课堂人文环境的塑造,切身感受人性的关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和态度。科学地评价教育结果,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肯定并鼓励他们的付出与学习结果,采用多形式的考核方式:科普小论文、知识竞赛、学生讲课等。在学年综合测评分中充分体现学生课外的学习成果,如、专利申请、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等,形成结果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的评价体系。

(二)融知识、能力、情意于一体的精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保障平台建设(见图2)。

1.课外个性化培养平台。学生根据自身的设计,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特色方向。通过开设国际护理的全英文课程,邀请美国注册护士授课,为有志于国际护理的学生提供发展平台;开展职业道德、前沿护理理论和技术、老年护理、长期照护、麻醉护理等专科护理课程的系列讲座;通过国际交流项目,为学生提供海外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参加港澳台校际间活动,上述措施为学生成为精英化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培养平台,并且拓展了学生对护理的认识,提升了专业认同感,更对未来职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2.健康校园活动和校内开放实验室制度。针对群体人口健康,倡导健康促进校园,开展校园的健康教育活动;以项目为载体参加市级各项与健康有关的公益活动;利用所学知识理论,借助教学标本,通过每年“5.12”国际护士节进行健康宣教、优生优育宣传活动。课余开放实验室,提供学生实践创新的场所。学以致用,学生在实践中不仅培养了知识应用能力和专业情意,而且专业价值得以体现,提升了护生的成就感。

3.搭建学生实践、科技创新的平台。服务社会也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与周边社区合作,搭建以老年护理、社区护理、慢性病护理为特色的社区服务、社区实践平台;借助教学、实习医院的病源、病种资源,搭建临床护理实践、研究的平台。以课程的课外训练任务、毕业论文为导向,鼓励学生在社会服务、社会实践、专业实践中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并在临床实践的教学管理中,采用实践任务管理模式,课间见习和集中见习相互补充的实施策略,给学生提供自由发展、创新的空间和时间,提高精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效果。

(三)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是培养人才的保障,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的结果,只有在基础医学师资和护理专业师资在护理教育整体观、教育理念上达成共识,树立精英化应用型护理本科人才的培养理念,并将该理念融入整个教学活动中,才能使精英化应用型培养体系实现预设的培养目标。

1.师资队伍的融合。打破基础医学教师和护理专业教师间的学科界限,同进共退,组建相互渗透的教学团队,护理专业教师早期就参与如生理学等课程的教学活动,基础医学教师在后期也参与实践课程、毕业论文等教学活动。这种共同参与基础医学课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使教师间取长补短,得到了共同提高,极大地促进了教学工作的相互衔接、延续性及课程整合。

2.科技创新导师制、毕业论文导师制、课程课外训练导师制。①毕业论文导师制:国内大部分护理专业没有毕业论文的要求,10年前我们将护理专业毕业论文纳入了教学计划,学生在第四年进入临床实习时就配备论文指导老师,实习中期确立论文内容,实习结束后进行论文交流和评比,优秀论文推荐发表。②课外课程训练导师制:学生通过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程的课外训练任务配备专门的辅导教师。③科技创新导师制:根据1~4年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设计了不同级别的创新活动(见图2),而且创新活动的难度呈阶梯式提高,创新活动的原则是提升专业主体意识和综合能力,形成了学生间的循环接力运行流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专业实践中形成自主科研项目。在教师指导下,以具有护理特色的项目为载体,组建以高年级为主的大学生创新团队,开展创新活动。创新团队成员带领低年级的学生开展与项目相关的活动,引导低年级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设计和兴趣。周而复始。

四、结语

高质量人才培养应符合三个基本要求:即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符合科技文化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才自身发展的基本要求。教育者构建的培养体系最终是为学生服务的,只有获得了社会、学生共同认可的培养体系才有存在的价值,只要让护生在我们构建的体系中享受学习、享受实践、享受创造的感觉,让社会得到真正需要的护理“人”,才能实现高等护理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玉梅.护理人才流失的分析与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7,(08).

[2]席成孝.从发达国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看我国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安康学院学报,2013,(01).

[3]杨艳艳,杨桂染,闫瑞霞,赵文涛.PBL教学法在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中的运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1).

[4]邱丽颖.通过解释生命现象,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

[5]李英.开发医学综合实验对护理本科生专业素质的培养[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

[6]周雷,杨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方法和实施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04).

关节护理专业知识篇8

制定计划必须胸有全局,妥善安排,哪些先干,哪些后干,应合理安排。那么2021年的工作计划范文有哪些可以借鉴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1年员工年度工作计划5篇,欢迎大家查阅!

2021工作计划范文1一、强化会计基础工作,确保收支核算真实性。

按照国家统一的财经制度,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各项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根据《邮政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达标考核计分标准》的有关要求,在全地区开展会计基础规范达标工作,使会计工作秩序规范有序,会计基础工作更加规范。

二、继续发挥统计优势,为邮政实行产品量核算提供依据。

对以往年度相关统计指标进行原始记录和台账的修订。在产品量结算单价的测定、干线运费结算、损益核算等方面充分利用统计指标,建立成本计算模型,为成本定价和经营决策服务。

三、提升管理手段,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继续做好量收系统建设和应用工作,深入挖掘量收系统的管理和分析功能,充分利用量收管理系统加强收入管理、欠费管理、资费管理、业务稽核和经营分析等方面的工作。

四、继续围绕业务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加大计财支撑力度。

在成本安排上,配合专业化经营步伐,将有限的资金向重点业务和营销环节倾斜,以适应业务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对业务宣传费和业务发展奖励继续实行集中归口管理,统筹安排,集中支付,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和效果。在投资建设上,以提高重点业务发展能力为核心,有效益的追加增量资产。继续加强信息化建设、局所改造、营投终端以及干线项目建设,尽快形成生成能力,并转化为增收优势。集中采购工作在现有邮政业务用品、信息化项目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考虑进一步尝试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妥善解决好缓解资金紧张与业务发展实际需要的矛盾,并逐步扩大集中采购范围。

五、继续配合专业化经营,强化损益核算应用。

损益核算工作要在进一步夯实基础工作,细化核算的基础上,强化对核算结果的分析和应用。逐步将损益核算分析制度化、常规化,明确各专业成本控制的重点,引导业务部门关注和应用损益核算成果;在专业考核中逐步采用损益核算数据进行成本收入率等指标考核,提高专业考核的科学性;通过对营投、网运、综合管理等环节进行损益核算,为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六、以预算管理精细化为目标,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对重点成本项目继续加强管控力度,实时监控,严格考核。

在不断的发展中,我们得到了更多的进步,在以后的路上,我们邮政局全体员工将会继续不断的努力,相信我们邮政局的财务工作在20__年一定能够做的更好,相信我们一直会走到!

2021工作计划范文2社区宣传思想工作,以贯彻落实党的十_大、十_届_中全会精神为统领,紧紧围绕街道中心工作,结合社区实际,积极创新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形式,倡导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能力。一是社区充分利用支部党员每月一次的学习机会,根据上级有关部门及街道的总体学习要求,制定系统学习计划,促使社区广大党员干部把理论学习用于指导实践,推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二是加强学习型社区建设。根据“六位一体”和谐社区建设的工作目标,积极扩大社区市民学校、学习超市、党员远程教育等平台,充分发挥图书室、夕阳红书画社的作用,精心打造各类学习型社区活动,组织宣传一批学习型家庭典型,构建较为完善的全民教育体系。

二、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

一是抓好群众性精神文明系列创建。以弘扬传统民俗文化为载体,开展元宵、端午、重阳节等各类丰富多彩的节庆文化活动;以街道第五届书香节活动总体要求,精心组织策划和积极开展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系列群众性活动;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建设幸福和谐家园”为抓手,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创建活动;以公民道德建设月宣传活动为契机,把公民道德建设教育寓于各种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继续开展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活动,突出道德内涵,强化道德需求,明确具体标准,引导居民自觉增强礼仪、礼节、礼貌,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广泛调动居民群众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社区整体发展进度。二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社区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基地夕阳红书画社为载体,在寒暑假期间组织开展各类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同时办好“一社区一特色”活动,让未成年人在体验中得到成长锻炼、体会生活意义,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

三、全力提升新闻宣传水平,不断增强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充分发挥社区内各种宣传媒体的作用,结合网络化信息平台,采用多种方式,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坚持积极稳妥、正面宣传原则搞好宣传工作,深入报道我社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开展的各类宣传活动。同时积极办好《社区报》及“网上民情民意互动平台”工作,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2021工作计划范文3一、转变思想观念,积极适应股份制改革后新的管理模式和展业模式,继续加强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的教育,加强并运用数据管理,引入激励机制。

二、正确处理规模与效益、当前与长远、做大和做强的关系,加强整体公关力度,注重业务承保质量,以最快速度和的质量挑选并占领市场。

三、继续加强与公安、交警、教育、卫生等部门的沟通,争取他们的协助,努力提高五小车辆、学平险、校园方责任险、医疗责任险的承保率。

四、强化理赔服务工作。努力提高现场查勘率,采取人性化服务,区别对待,加快理赔速度,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外部展业环境。

五、针对竞争,密切注意同行业发展举措,加大公关力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参与竞争,巩固原有险种的市场份额,积极拓展新业务、新保源。

2021工作计划范文4自参加工作以来,遵守站及所在项目部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圆满完成工作任务,满足施工单位进度。维护集体荣誉,思想上要求进步,积极响应站的号召,认真贯彻执行站文件及会议精神。工作积极努力,任劳任怨,认真学习相关试验知识,了解建筑新型材料检测及应用,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做到思想行动统一,坚持保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为了提高了工作技能及管理能力,特制定20__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具体工作

从拿到图纸到图纸会审,认真的查看每一个部位细节,核对数据,思考施工步骤方案。做到脑中有图。组织图纸会审。协调交换与业主、设计、监理各方意见。进入工程开工,认真了解每一个部位施工细节,按设计图纸要求,严格编制本专业施工方案,对关键点编制作业指导书,监理单位确认后执行。同时在施工准备过程中对班组进行技术、安全交底,班组对所施工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按施工规范严格要求。施工过程中,做好班组自检、复检、专职检“三检”工作,同时做好分部分项质量检验评定记录、隐蔽记录及相关质保资料。严格控制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材料应用于工程。

二、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方面

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认真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需要加班完成工作按时加班加点,保证工作能按时完成。在现场跟工人打成一片,做到以理服人。

三、工作质量成绩、效益和贡献

在开展工作之前做好个人工作计划,有主次的先后及时的完成各项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工作效率高,同时在工作中学习了很多东西,也锻炼了自己,经过不懈的努力,使工作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开创了工作的新局面,为公司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需要重视的是目前已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中已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建筑施工企业在大力发展与运用信息技术,重视高新技术的移植和利用、拓宽智力资源的传播渠道,全面改进传统的编制方法,使信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到核心的作用,逐步实现施工信息自动化、施工作业机器化、施工技术模块化和系统化的情况下,作为现场技术员应该自觉地融入现代科技知识中,自我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力,从而使企业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

2021工作计划范文5一、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促进护理质量提高

人事制度改革是方向、是出路,改革要面临许多困难,但不改革,将会有更大的困难出现。护理部首先要明确这一观点,找准合理的定位,“跳出护理看护理”,以良好的心态积极主动参与改革。应当好领导的参谋,为领导提出可行性的参考意见,取得领导的理解,信任与支持。利用多渠道形式向护理人员讲解有关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思路及发展趋势,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改革的必要性,消除不满情绪和抵触心理。以改革为契机,使全院护理人员既有紧迫感,又有危机感;既树立竞争意识,又增强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优化护理队伍,促进护理质量提高。

二、抓好护理队伍建设,提升护理队伍素质

全院护理人员要认识到“先天不足”已成为我们不断求学的动力而非阻力,树立自强、上进、刻苦钻研专业知识的精神,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来积累知识,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才能逐步把目前以中专学历为主体转变为以专科、本科为主体的护理队伍。护理部将采取多种渠道,为护理人员提供学习机会。

1、鼓励中、青年护士参加自学、广播电视大学考试,到年底大专学历以上人员占护士人数的55%。

2、鼓励护理人员参加护理本科、研究生学习,到年底本科学历人员达6人。

3、选送护理骨干到省内外短期护理知识培训班学习,以管理知识、专科知识进展为主。

4、坚持每月在院内举办护理知识,新业务新技术,专业技术培训。

每月科内业务学习1-2次,护理查房1次,操作培训等。护理部重点要规范护理查房,提升查房质量,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及实践能力。

三、护理质量管理是核心,加大质量控制力度

1、护理单元推广护理工作量化考核。

护理部拟定护理工作量化考核方案及实施细则,采用工作量,工作质量和质量缺陷相结合综合考核。各护理单元认真组织实施,进行考核,通过工作量化考核促使护理人员观念转变,增强奉献意识,主动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从而促使护理质量提高。

2、以过细、过精、过实、过严的严谨态度抓好每项护理工作的全程质量管理,即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其中环节质量是重点。

护理部将深入科室规范各环节管理。

3、坚持三级质控组每季、月护理质量检查,考核,及时通报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对检查出的结果进行排名次,形成科室间的相互竞争,年终护理质量前三名的科室给予一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奖励,连续两年后三名的科室予以惩罚。

4、护理部针对20__年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针对性修改单项考核扣分,加大考核惩罚力度。

5、加大医院感染控制力度。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执行,作好病区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结果应达标。同时,作好随时消毒、疫源地消毒、终末消毒、日常消毒工作。使用后的物品按处理原则进行消毒,一次性物品按要求管理、使用、处理。

四、护理安全则是护理管理的重点

护理安全工作长抓不懈,应做到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相结合,充分利用三级护理管理体系,各司其职,层层把关,切实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隐患,保障病人就医安全。

1、护理部做好宏观管理,补充完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抓好各层护理人员岗前培训工作,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安全工作,继续坚持护士长夜查房和节前安全检查和节中巡查。

2、护士长做好微观管理。

坚持毒麻药品、抢救药品、用物班班交接,抢救仪器保持功能状态,保持抢救物品良好率达100%。抓好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病人的环节监控,时间的环节监控和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

(1)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对新调入、新毕业、实习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或家庭发生不幸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重点查房。

(2)病人的环节监控:新入院、新转入,危重、大手术后病人、有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要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

(3)时间的环节监控: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易疲劳时间、夜班交班时均要加强监督和管理。护理部组织护士长进形不定时查房。

(4)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输液、输血、各种过敏试验,手术前准备等。虽然是日常工作,但如果一旦发生问题,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应作为护理管理中监控的重点。

五、转变护理观念,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1、通过学习,培养护理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把病人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病人的需要作为第一需要,把病人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病人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树立整体护理观念,纠正和克服过去的病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护理做法,应全盘考虑,综合计划,集医院、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力量,对病室实施全身心、全方位,全过程、多渠道的系统护理。

2、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礼仪培训。

3、5.12国际护士节举办“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方便病人”为主题进行演讲比赛,转变护理人员思想观念,变病人要我服务为我要为病人服务,更好的提供优质服务。

4、在全院开展评选服务明星活动。

六、加强护理管理,合理利用人力资源

1、全院各护理单元实行弹性排班。

护理部制定弹性排班实施办法,护士长应根据科室病人情况和护理工作量合理分配人力资源,以达到保质保量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减少人力资源浪费,避免人浮于事的局面。全院护理人员做到工作需要时,随叫随到,无需要时即休假。

2、护理管理者应增强经营管理意识,护士长应与科主任一道共同动脑筋,想办法,改变科室收入构成结构。

关节护理专业知识篇9

【关键词】中职 护理教学内容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对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B-0124-02

护士执业资格证书是中职护理应届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保障,因此中职卫生学校护理应届毕业生一向十分重视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适应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中职卫生学校应适当调整护理教学内容,使之与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有效对接,从而提高中职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

一、中职卫生学校护理教学内容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脱节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脱节

1.教材陈旧。三年制中职护理教材大多是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版本,到2014年为止使用的还是第二版,而高校护理专业已经使用人卫版第六版了。这样的中职护理教材教学内容陈旧,学生的知识面狭窄,难以跟得上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变化的节奏。

2.教学模式单一。目前很多中职卫生学校的护理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课堂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足,加上教师教学与临床脱节严重,导致教学质量不佳,极大影响学生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

3.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许多中职卫生学校的教师反映专业课程的课时越来越少,基础文化课的课时比例偏大,导致专业课在二年级的时候才开课。由于中职卫生学校近年招生人数有增无减,为减轻学生实习压力,学校实行分批提前实习,专业课的授课更是没办法完成,这对于基础薄弱的中职生来说,在专业课没有授完的情况下提前去医院实习,往往无所适从,同时也增加了医院的日常管理工作,影响学生实习的积极性、能动性,也影响学生返校后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效果。

(二)实训教学内容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标准脱节

1.实训教学项目不全面,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科目的考试成绩。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第二单元是“实践能力”,是考核学生的护理理论知识在临床上的运用,学生在离校实习前必须经过专业课程操作的强化训练,但是由于实训场地、实训设备、实训教师不足等,多数专业教师不能按照大纲要求完成实训项目,也不设计符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标准的实训内容,虽然学生还要到临床实习,但是学生在校时的实训内容不全面,远不能适应临床护理的岗位要求,以致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科目的考试成绩。

2.实训教学考核方法不统一,脱离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近年来,中职卫生学校招生人数不断增长,师生比1∶10以上,平均每个专业教师带班授课24~30/周学时,教学任务重,不能完成大纲要求的实训课程是必然的。各专业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同一门学科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每位科任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去考核学生,自行一套,学生对技能操作目标不明确,难于判断教师的具体要求,影响考试成绩。

3.实训教学与临床护理脱节,影响学生运用护理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临床护理问题。众所周知,护士执业资格证是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行业准入证,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能否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因此,临床护理教学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培养与社会要求相适应、与就业岗位要求相符合的护理人才。而中职卫生学校专业教师缺乏临床经验,所以在进行临床实训时只能按照教材提供的方法来培训,而中职所用教材多数是过期版次,知识陈旧,与实际临床护理严重脱节,影响学生运用护理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临床护理问题。

二、护理教学内容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对接的具体措施

(一)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实现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专业务实”科目内容相对接

1.使用合适的教材,可以继续沿用人卫版的教材,因为人卫版的教材是国家卫生部规划教材,但是版次一定要及时更新,让学生及时获得新的知识观点和了解最新的医疗动态。

2.组织学校的骨干专业教师编写校本教材,教材内容应体现全国护士执业考试大纲的要求,弥补专业教材的不足,改善教材脱离职业资格标准呈现“两张皮”的现象。

3.配套使用人卫版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习题集,按系统章节进行练习、考试、讲评,及时发现学生的薄弱知识点,加强知识点的强化,提高应试能力。

4.改单一教学模式为多元化教学模式,运用现代的教学法如多媒体技术、微格教学法实现全方位互动教学方式学习。让学校快速跨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使管理更便捷、更高效;轻松地把微课、作业、考试装进手机,实现随时随地学习;支持在线问答,随时互动,对学生吸引力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一个全面鲜明的视听感受,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增加学生的知识获取量。

5.开展常用护理技术第二课堂的教学和护理技能竞赛,既延伸了课堂教学又丰富了课余生活,为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打好基础。逐步改善课堂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

(二)调整实训教学内容,实现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实践技能”科目内容相融合

1.进一步增强校内实训中心的建设及使用。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每年都有专项资金投入建设护理示范性专业。目前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根据专业特点设置了48个实验、实训室,实验实训设备总价值1114余万元。具有心肺复苏模型人、全身多功能模型人、心电图机、多参数监护仪、气管插管模型、综合产床、辐射式新生儿抢救台、接生操作模型等设备,主要承担诊断学、内科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学、产科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学、儿科护理学、五官科学等多学科课程的实验、实习教学工作,实训中心的利用率提高,能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突出临床护理的教学特色。

2.具体细化实训教学项目。在有限的教学资源环境下,按照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要求合理设计各个专业的实践课项目的内容、时间,明确每个实践项目的操作目标和要求,强化实践教学内容,突出专业课程的技能环节,提高学生运用护理知识和技能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使专业课程更符合实际的临床护理流程,使实训教学内容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实践技能”科目内容相融合。

3.加大实训基地的建设、增加临床实习时间。中职卫生学校学生的临床实习时间是8个月,在实习前几乎没有到过医院见习,医院带教的护师也反映,中职卫校的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比较差,操作技能也不娴熟,这与中职生基础较差有直接关系,也与见习、实习有关。学校应联系多家医院,尽可能每个月安排二年级学生定时到医院见习一天,通过见习和延长实习(延长至10个月),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各专业课程理论内容,到三年级真正到医院实习的时候就能比较冷静地投入实习,尽快适应医院的临床护理工作,也有助于提高“实践技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效率。

4.临床专业教师与护理专业教师共同探讨统一实训内容的操作内容和考核办法。临床专业教师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方面教学有优势,但在疾病护理内容方面欠缺经验,所以在授课中轻描淡写。而在教材中显示同个系统疾病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内容几乎没有多大变化,这对指导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造成很多的困扰,需要临床专业教师与护理专业教师共同探讨交流,统一相关专业课程的实训内容和考核办法的标准,并附上具体的评分细则,这有助于学生自己练习,也利于教师评价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邓慧芳,田本滢.医学基础课程改革对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影响的研究与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2(2)

[2]米藏智,陆宏.从5种教学计划看护理改革状况[J].卫生职业教育,2001(6)

[3]任华能.对卫生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思索[J].卫生职业教育,2001( 11)

[4]孙锦明,万曙林.中职专业设置原则与建设策略[J].成人教育,2006(12)

[5]何明舟.中职专业设置的几项原则[J].职教论坛,2003(18)

【基金项目】2013年自治区级教改二级立项项目(2013-44-87)

关节护理专业知识篇10

结合作者3年来的课程讲授经验和体会,围绕着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核心内容展开,在讲授中突出这些法律在药品领域中的应用,并引导学生思考在制药企业管理中如何运用上述规则。本文提出了关于“药品知识产权实物”课程的教学模块与内容的设计,共分为4个内容模块,具体可简述如下:

(1)课程概述。该部分在理论层面上介绍知识产权范畴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实质,讲授知识产权对于企业管理者的重要性。

(2)药品专利实物模块。讲授专利权主体规则、专利权客体、专利权的取得规则、专利权的保护。

(3)药品商标实物模块。讲授商标权主体规则、商标权客体、商标权的取得规则、驰名商标与商标权的保护。

(4)著作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模块。该模块中著作权法主要讲授著作权客体及软件著作权,反不正当竞争法主要讲授商业秘密与商业贿赂。

2教学内容的举例

现以专利实物模块中专利权客体及无效程序举例。

(1)专利权客体教学举例。

专利权保护客体是讲授我国专利法所保护的对象。了解这个规则有助于去“识别”可以形成专利权的对象。介绍这一节内容前先1个案例引出这个主题的重要性。案例是地氯雷他定——先灵葆雅的痛。这个案例介绍先灵葆雅1988年研发的氯雷他定获FDA批准上市后(商品名:开瑞坦),以长效、速效和不良反应极小成为全球最畅销的抗组胺药,但先灵葆雅在专利工作中出现了重大错误,其在研究中发现氯雷他定的活性代谢物地氯雷他定是主要起药效的成分,但其没有申请地氯雷他定的专利,而被一个小公司申请了专利,地氯雷他定随后成为第三代抗组胺药。地氯雷他定(恩理思)市场份额逐年升高,在2006年占据该市场12.31%的份额。先灵葆雅为购买地氯雷他定花费了巨大代价,其主管知识产权的副总裁也因此事被迫辞职。通过这个案例告诉学生:先灵葆雅在活性代谢物是否可以申请专利存在犹豫,错过申请机会,进而付出了巨额代价。通过这个案例引导同学思考:作为一个医药企业管理者,要有一双“慧眼”能够识别可专利进行保护的对象,为企业获取尽可能多的专利权。具体知识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介绍专利保护客体的分类及各自的概念;第二部分具体讲授在医药领域可专利对象及不可专利的对象。在该节知识点讲解结束后用下述案例进一步理解在医药领域的专利保护客体。具体案例为:某中医三甲医院内科主任承担国家关于治疗某病的863课题,研究出针刺的一些穴位、康复锻炼方法、某中药组方制成洗剂后泡脚的整体疗法。该案例的问题是:该主任希望获得专利,现找到医院科研管理部门咨询你,是否可以申报专利?该案例是以医疗科研管理人员的角色回答哪些具体科研成果可以进行专利保护,引导学生对于该节理论问题的兴趣,也让学生体会到具体理论问题在实际的应用,以及管理工作的专业性。

(2)专利无效程序教学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