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校园活动的总结十篇

时间:2023-11-10 17:41:15

参加校园活动的总结

参加校园活动的总结篇1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参加校园社团活动的总结【四】

练习书法对学生来说是一件比较乏味的事。我觉得首要的是应该正确认识少儿的年龄特征,从较低层次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爱国主义教育,初步培养他们一些智力与非智力因素。要求学生临帖写字时要排除杂念做到平心静气、专心致志。

通过讲述书法渊源和字体演变,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书法艺术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书法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美学追求,人文精神,聪明才智,思想感情,成为一个反映生命的艺术,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书法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且还是“世界公认的艺术”。通过学习书法,使学生能很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及灿烂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因此,在平时的练习作业中,我引导学生选择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内容。

在书法教学中我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运笔姿势,执笔轻重的调控,书写坐姿、站姿等要领;其次是教给正确的读帖方法和临帖方法,汉字书写,落笔的轻重,结构的疏密,运行的缓急,气势的强弱,均有章法可循,训练小学生遵守汉字书写规律,便是“有纪律”。书写内容为课内外文章、诗词、对联或名言、警句之类,一词一语、一章一节,流泻笔端,铭刻心版,便是“有文化”。要求学生书写时学谁像谁,越像越好,这也是培养学生虚心、诚恳、一丝不苟的品德。看结体悟其组合规律,临帖时“字数宜少、遍数宜多”等;再次是要求学生注意写字卫生。如桌凳、光线、写字姿势等,通过严格的学习训练,使学生不但可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还可以培养雅度气质。

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给学生阐明学书法道理、增强学习勇气。使学生明白,书法不是高不可攀的。给创造学书气氛、形成专注心境。

参加校园活动的总结篇2

幼儿园2016年秋学期园务工作总结

转眼间,20xx年秋季已过半,这半学期来,在教委办的关心指导下,我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各方面工作按预定计划逐一落实、完成,现小结如下:

一、期初准备工作

⒈秋季开学前,学校一方面组织教师学习,一方面认真做好秋季开学各项准备工作,按计划招收足龄幼儿,做好体检工作。

⒉学校于期初制定各种工作计划,各班相应制定好班级工作计划,教师制定好教学工作计划。

3、认真做好开学初各项工作,接受镇教委办组织检查工作。

4、做好秋学期期初各项事业统计工作。

二、教育教学工作

⒈每周定期召开教师工作例会,及时小结上周情况,部署下周工作要求,促进教师提高工作能力。

⒉学校组织教师开展互相听课、评课及教研活动,通过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⒊坚持每天做早操、课间活动、室外游戏活动,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

⒋经常开展一些常规性教育、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安全教育等,让幼儿从小学会一些基本、必要的常识。

5.做好家长工作,召开家长座谈会,家校互动,并分发表格向各位家长征求意见或建议,以此推动学校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

6.组织教师、幼儿参加一些活动、比赛。如教师参加卡拉OK比赛、组织教师参加全园培训活动、幼儿参加镇讲故事比赛等。

三、安全教育工作

⒈学校一直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开学前,组织一次学校安全检查,每月一次大检查,每周不定期检查。

⒉加强门卫、保安工作,把好大门关,留意校园周边情况,每天安排教师进行校园巡查工作,严格做好校园治安管理工作。

3、开学第一周开展安全教育周活动并与11.9分别举行防震、防火安全教育与演练。

4、加强后勤工作,每天坚持对食堂、教室、大小玩具、校车等及进行打扫消毒,确保环境卫生清洁。

5、开展环境大整治活动,对全园每个角落进行大扫除。

四、业务方面学习

1.我园深入开展《重新发现学校》读书活动,召开教师心得体会交流会,教师互荐好书供大家学习。

2.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安海镇幼儿园真教育实施方法》并撰写心得体会。

五、今后工作思路

⒈认真回顾总结上半期工作的得失,改正不足之处,以求下半期工作做得更好。

2.根据《安海镇幼儿园真教育实施方法》文件精神,做好园内的各项工作。

3.积极参加镇里举办的各项比赛活动。

幼儿园2016年秋学期园务工作总结

在上级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我园围绕园务工作计划,认真完成各项工作,现对半学期来的工作做如下小结:

一、立足教研,提高教育质量

1.课题研讨,共同提高。本学期,我园开展泉州市教育科学规小课题研讨活动,通过开放观摩、主题发言,探讨如何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开展适合幼儿的课程。10月份,我园小课题《泉州妆糕人在幼儿园大班的教学实践与研究》被确认为福建省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研究立项课题。

2.磨课提升,展现水平。在省示范性幼儿园的泉州市级开放活动中,我园教师的教学水平获得好评,这是教师个人能力的积淀,也是通过团队的帮扶、磨课探讨,不断改善计划,关注细节,集体智慧的展现。

3.专题研讨,逐步提升。结合镇教委办开展的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的评比活动,学园通过外出参观、理论学习、环境和区域互赏互评、检查评比、观摩评价、检查推进等一系列活动,引领教师贯彻《指南》精神,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区域环境。我园在镇幼儿园区域环境评比活动中获一等奖。

4.幼儿活动多样,收获点滴成绩。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推普周、亲子绘画度国庆、中秋博饼、老幼联欢过重阳、镇幼儿讲故事比赛等活动,让幼儿在主题活动、比赛的过程中,感受快乐。在安海镇皇家杯幼儿讲故事比赛中,我园陈昕琳、黄继强获二等奖、黄翊宸获三等奖。

二、后勤保障,创建平安校园

1.抓好常规工作,保证学园稳步运行。如隐患排查、消毒工作、签定安全责任书、二次供水检测、清洗水塔、安全教育宣传等。

2.完善环境,服务教育。粉刷围墙、购买门口机、安装壁扇、

创设涂鸦墙、楼梯安装铁板、增添角色室围栏、安装全球眼、增添监控探头等,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3.制定带量食谱,计算幼儿饮食营养,监控食品来源,检查厨房工作流程的科学性,召开膳食会议,确保教职工及幼儿饮食安全。

4.开展安全工作培训,提升全员安全工作能力。后勤园长庄小玉、保健医生苏阿风参加晋江市学校传染病防控师资的培训、晋江市幼儿园卫生保健例会;保育员洪秀莲、杨相会参加泉州市幼儿园保育员业务培训会;全体师生参加泉州市交通安全知识竞赛活动等。

5.开展期初地震应急疏散演练、11.9消防日开展消防应急疏散演练,让师生在实际操作演练的过程中,巩固对安全防护方法的掌握。

6.在登革热的高发期,全面开展防蚊灭蚊宣传和消毒工作,防范疫情的发生。

7.接受晋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的现场核查,提高工作警惕。

8.及时做好各项隐患排查和修补防护工作,给幼儿营造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三、提高素质,打造优质团队

1.学习、践行真教育。开展真教育读书交流、撰写心得体会;学习《安海镇幼儿园真教育实施办法》,以实际行动践行真教育。我园老师撰写的论文在安海镇真教育论文评比中获得两个一等奖、一个三等奖。

2.交流参观,经验共享。我园园长、教师在镇真教育论坛、新教师业务培训会、区域环境创设论坛交流会、《重新发现学校》读书交流活动暨真教育调研活动上发言;教师参加市幼儿园自主性游戏专题研讨活动;学园开展教师手指游戏分享会,以此传播与学习优秀的工作经验。

3.积极参与,提升能力。伍文君、朱晓瑜分获镇幼儿教师卡拉OK比赛获一、二等奖;张明丽获镇师德师风演讲比赛三等奖;张小岚、柯美蓉摄影作品入选20xx年秋安海镇教师书画摄影展;张明丽、伍文君参加海上丝绸之路艺术节的表演活动。

4.注重培训,推动工作。重视岗位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园长、骨干教师、保育员、电脑员参加省培训1人次,晋江市级培训6人次,镇级培训6人次。

四、家园携手,提升共育质量

1.开展新生家长会,介绍幼儿园的基本情况,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工作;宣传新生入园须知,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让小班幼儿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2.开展亲子绘画度国庆、老幼联欢过重阳的活动,在节日活动中萌发幼儿爱国情感、敬老之情。

3.利用多渠道:园家长栏目、班级家长园地、短信、告家长书、LED显示屏等,及时向家长宣传保教知识,做好沟通工作,确保家园教育同步。

4.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发动家长参加泉州市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开展学园消防周,提高家长安全意识,了解安全常识,确保幼儿平安成长。

下阶段工作重点:

1.开展亲子运动周、家长开放周暨庆元旦活动。

2.开展园本课程观摩研讨。

3.加强卫生保健工作力度。

参加校园活动的总结篇3

一、强化领导职能,建立有效运行机制

(1)加强宣传,营造校园足球活动氛围。以新课标目标引领内容为指导,充分利用知识竞赛、主题班会、黑板报、橱窗、广播电视等平台,加强足球知识的宣传与运动的发动。组织以足球为活动主体的大课间、课外活动,以校级足球友谊赛等活动为载体,让学生感受足球带给他们的快乐,让学生积极投身到足球运动当中去。同时结合学校课堂教学的改革,将足球有机地融入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去,密切联系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打造校园足球文化。

(2)加强管理责任制,保证活动的安全有序。为确保校园足球运动安全、有序、高效地进行,要成立项目推广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各主要处室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对项目的推广中出现的问题对口解决,问题不上交、不拖拉,层层负责,落实到人。同时对相关责任人与评优晋级、年终绩效等挂钩,落实责任的有效执行。

二、足球运动的开展与体育课堂教学有效结合

学校应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根据课程管理的三级管理模式,积极利用现有的场地、器材,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不断进取的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大足球教学的课时量,以校本教材的形式落实到教学过程中。

(1)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根据课标的要求,突出学生活动的主体性地位,把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作为项目推进与开展的主要抓手,变“被动的参与”为“主动的参与”。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应提供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投入到足球的活动中去。反对讲多练少,提倡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教学方法,同时加强教师的主导性作用。

(2)将足球活动融入地方特色,教学内容游戏化。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体育素材,将跳橡皮筋、踢毽子、奔跑追逐、斗鸡等项目,根据教学的需要与足球教学联系起来,最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蛇形跑、对角线跑、8字形跑等趣味跑与足球运球练习相结合,双人及多人间的“保护与破坏”游戏,拓展学生运动技术的学习,将运球与保护球有效融合。“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角色转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锻炼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面。

三、校园足球与大课间活动相结合

校园足球的开展以及校本教材的开发丰富了大课间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打造了校园体育特色文化,充实了校园文化的内涵。

(1) 大课间以足球操等形式呈现,打造学校特色大课间。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组织足球校本教材的开发与推广,着力保证学生每天活动一小时。

(2)体育教师要努力夯实自己的足球基本功,结合学生的足球基础和兴趣爱好,科学地制定大课间足球课时训练计划,认真组织训练,以校园足球队为载体,组建年级、班级足球队,为校足球队储备人才。加强对各班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辅导,组织开展班级足球比赛活动,为学校竞技体育、特色体育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打造学校特色体育文化,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四、构建合理评价体系,促进足球运动在校园广泛开展

建立以校长为组长,体育教师和班主任教师为成员的评价小组,对各班级的校园足球活动情况和比赛成绩计分,将学生参与的过程评价与学期的终结评价挂钩,将学生的体能成绩与特色体育掌握情况挂钩。从评价体制上激发更多的学生加入到足球运动中来。结合“体育艺术2加1”的实施方案,将足球的开展实施计划与选项考核挂钩。强调过程性评价,把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实施情况与班级管理与发展挂钩。对学生的评价重过程参与、重学生的兴趣培养与习惯的养成,从学校层面重以点带面,以校园足球队的组建与活动为载体,加强面向全体师生面的推广,努力实现校园足球的顺利开展。

参加校园活动的总结篇4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落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校园安全月”活动的通知》精神;紧紧围绕我市开展的“安全主体责任深化年”主题活动,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进一步提高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水平和全校师生安全素质,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自救、互救、自护水平;着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为师生创建一个安全、快乐的工作学习环境。

二、活动主题:安全发展,预防为主

三、活动时间:6月1日至30日。6月13日为全国统一的安全宣传咨询日。

四、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五、活动形式

1、营造氛围

在校园醒目场所悬挂安全宣传横幅或标语,利用橱窗、黑板报等开辟安全宣传教育专栏,营造浓厚的校园安全活动氛围。

2、宣传教育

利用时间专题学习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和征文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会、校园广播、校园网等着力宣传安全知识及学校开展的活动情况。

3、开展活动

①组织一次国旗下讲话,举行“校园安全月”活动启动仪式,进行一次安全教育。(李炳才负责)

②校园内悬挂、张贴“强化安全管理,共建和谐校园”等宣传标语。(吴龙江负责)

③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在低学段各班积极开展“安全伴我在校园,我把安全带回家”活动。即开展“小手拉大手我与家长共答安全知识题”活动,使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从而达到:全社会人人讲安全,处处保安全。(顾丽刚负责)

④各班开展一次安全主题班会,出好一期安全黑板报,针对目前学校安全教育的新要求下发一份安全教育方面的告家长书。对学生强化防溺水、食品卫生和防交通事故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保护意识,大力压降学生溺水、交通等安全事故。(蒋永飞负责)

⑤全体学生通过校园电视台观看一次安全教育录像,组织高学段学生以“一人安危系全家,全家幸福系一人”为主题写一封家书征文活动,提高学生家长的安全教育意识,将安全教育阵地拓宽到每个家庭。要求全员参与,各班评选出1——2篇优秀稿件于6月20日前上报德育处参加学校的评选。(刘风光负责)

⑥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规范课间活动纪律,引导学生开展健康、文明、安全的游戏活动。(周飞负责)

⑦6月下旬开展校园安全隐患大检查活动,全面查找和大力整治校园安全隐患,确保学生校园安全月及暑假期间的广大师生人身安全和校园财产安全,同时组织一次住校学生的消防、突发事件紧急疏散演练活动。(王立寰负责)

⑧开展宣传展板进校园活动。配合市安监局以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素质为主题的安全宣传“四走进”活动,在校园组织安全知识图片展、发放安全宣传资料,普及安全知识,宣传安全法律法规。(吴龙江负责)

⑨认真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相关法规,增强依法执教、依法管理的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提高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各年级组长负责)

⑩确保重点时段校园安全稳定。加强中考期间校园安全工作的督查,制定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加强值班,确保试卷的保管、运送安全。(赵伟清负责)

六、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重要性,认真学习领会学校的安全方案,把“安全生产月”活动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确保各项活动顺利开展。

参加校园活动的总结篇5

自从澄江县吹响全国文明城市的号角以来,特别是文明办《文明校园测评细则》颁布实施以后,我校以《测评细则》为工作指南,紧紧围绕“领导班子好、思想道德教育好、活动阵地好、教师队伍好、校园文化好、校园环境好”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全校师生的文明礼貌意识,加强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增强了学生文明意识,促使学生逐步养成了文明习惯,树立了高雅文明的学生形象,努力营造了校园美丽、清洁、和谐的育人环境,各方面都呈现出一些可喜的变化。现将创建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学校领导对创建文明校园工作十分重视,将创建工作摆上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为了使我校认真、扎实、全面、有效的开展创建工作,我校成立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石应忠校长担任,副组长由教导主任沈静担任,成员由学校中层领导班子成员组成,明确工作目标,落实责任。校领导亲自抓,协调和安排整个学校的创建工作,使创建工作的各项任务层层落实,任务明确。学校要求各个机构及相关人员严格按照制定的计划开展工作,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检查评比、有总结表彰,同时将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位教职员工。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仅靠领导重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全校师生真正发动起来,形成全面动员、全体师生员工齐动手的态势,营造良好的氛围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创建工作的落实,保证创建工作的持续发展。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和做法来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师生能了解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并积极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

(一)多方位宣传。学校利用召开家长会、新学期开学典礼等时机,电子显示屏,校园展板、班级微信等宣传阵地,向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宣传创文工作的重大意义,促使师生及家长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二)举办各种形式的创建实践活动。创建文明校园关键要见行动。学校充分发挥少先队和班级的职能作用,以建设“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学生”为主题,营造了浓郁的宣传教育氛围。通过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主题班会活动等多种形式,使全体学生认识到了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三)分发创建知识宣传材料。如“致全体家长的一封信”、创建文明校园长调查问卷,意见征求表等等。通过这些宣传活动,使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对创文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自觉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又把这些知识带入家庭,影响他人,积极助力澄江县创建文明城市活动。

三、制定规章制度,保证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为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有效的进行,规范广大师生的行为举止,我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充分考虑了本校的具体情况,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完善了多项规章制度,如《文明班级评比制度》、《卫生检查制度》等,这些制度、计划把对广大师生行为的要求规范化。学校把这些制度纳入于日常管理工作中,与评先评优工作结合起来,对创建文明校园工作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四、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工作开展

(一)由少先队大队部开展“文明班级”评比活动。

内容涉及环境保洁、文明礼仪、学生仪容仪表检查等。要求学生穿戴整洁,仪容仪表合乎要求,不讲脏话,不乱丢垃圾,不带零食到校,不随地吐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周评比颁发“文明班级”流动红旗,树立典型,以促进学校的德育工作跃上新台阶。

在校园内成立“卫生检查小组”组织,由卫生检查小组每天定时检查、督促各班级及包干区卫生清洁情况,这样既促使学生自律,也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增强责任感和主人翁的意识,校园文明蔚然成风。

(二)主题明确,循序渐进。

为逐步提高学生行为养成,全面落实各项规范要求。“争做文明学生”、“爱校护校”、“学校是我家、爱护靠大家”等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让同学们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受到思想品德和美的熏陶,从文明礼貌习惯到卫生习惯,从学习习惯到体育锻炼习惯,从严于律己到爱校爱班,循序渐进,由点及面地开展行为养成教育,并通过少先队值勤岗进行督查,保证了活动效果。

(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创建文明校园活动开展以来,各班积极开展“学雷锋”好人好事活动。校园内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校园内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还有不少同学积极为学校、班级服务,遇到校园内不净处主动打扫,看见纸屑弯腰拾起,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四)实践活动有声有色。

利用队会、班会课进行以文明礼貌、养成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利用三八妇女节、重阳节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开展了——我帮妈妈做家务、我给奶奶捶捶背、感恩手抄报、我为妈妈献首歌等不同形式的主题教育。

为丰富学生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雷锋活动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在各班的的组织下,同学们开展“学雷锋”的体验活动,为社区打扫卫生,清除校园周边垃圾,清理抚仙湖入湖河道等,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五)积极参加创文活动,落实规范。

学校积极组织师生们参加教育局、社区的创建活动,清除“小广告”、到村民小组入户宣传创建知识、参加交通志愿服务等,提高学生及家长文明出行、遵章守纪的意识。利用班队会,各班组织全体学生认真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生守则》、班级公约等,进一步规范要求学生的言行。校园内兴起了文明之风,同学们互相关心,监督,集体荣誉感普遍增强。

五、积极总结,让文明之风常驻校园

文明礼貌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通过创建文明校园活动,校园文明之风逐步盛行,学生行为习惯明显好转,为进一步巩固文明礼貌的成果,少先队大队部积极总结,召开创建文明校园工作汇报会,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总结经验。

本年度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圆满完成了上级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在下一学年,全校师生将以创建文明校园为着力点,继续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活动,将文明礼貌养成教育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让文明之风常驻校园,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参加校园活动的总结篇6

【关键词】 项目化管理 大学生 校园文化活动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是提高其实践能力、拓展学生知识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渠道。策划和举办各种健康向上、寓教于乐的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校园文化的品位,同时也能促进青年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实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社会生活、社会实践的结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因此,当前很多高校均把开展丰富多样的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高度重视各类学生组织、社团组织举办的校园文化活动。据调查,一般高校都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社团,60%以上的大学生参加过社团,有的高校甚至达到87%[2]。

一、当下校园文化活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与大学生活动蓬勃发展相比而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普遍滞后,特别是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管理仍然延续着传统的以行政手段为主导的管理思路,加上各地区高校实际情况千差万别,我国高校学生活动管理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发展的需要,落后的学生活动管理己经成为制约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发展的重要因素。具体体现为:

1.效率低,难自主

我国高校学生自主管理的活动领域狭窄,自主管理意识缺乏,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较差,缺乏长效的监控和保障机制,学生活动管理的行政化倾向严重,管理缺乏效率。这些弊端集中体现为缺乏自主意识和效率。很多学生社团活动虽然不少,但基本年年都是那几项,老师不催,学生不做;或者老师怎么说,学生怎么做,老师不提出改进意见,学生就按部就班。

2.忙应付,走过场

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管理模式存在着一些弊端。例如活动主要以学生组织承办,能参与到活动组织、策划的学生人数是极少数的学生干部和干事,并非是真正对活动感兴趣、能够理解活动内涵的学生,而参与活动的也多是被安排的学生,最后活动成了应付老师检查的过场,最终造成这样的怪相,活动热热闹闹却难真正受学生欢迎,学生干部忙忙碌碌,却依然很迷茫。

3.乏创新,无人气

当前多数高校由于采取行政管理方式来推动校园文化活动的发展,导致活动形式创新不足。校园文化活动的发起人一般是高校的管理层,在活动方案的制定上缺少对受众需求的采集,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脱离现象屡见不鲜。高校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校园十佳歌手的比赛、文化名人、著名学者的讲座往往一票难求,大学生们想尽办法去参加,但是一些学校精心策划的活动却乏人问津,甚至需要强制安排人参加,实在值得思考。

因此,深入研究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创新学生活动管理机制,提高学生活动管理水平,使之真正成为既兼具品味与创新,又充满吸引力、参与度高的活动,已经成为摆在高校管理者和思政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项目化管理机制的引入

项目化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己经在国内外各行各业得到普遍运用。国内外项目管理实践证明,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可以在高校学生活动中得到运用,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效率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自我管理水平,而且还可以提高高校学生管理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效率观念,促进高校学生活动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民主化[2]。

1.项目化管理的理论基础

项目管理,简言之就对项目的管理,属于管理学的范畴,它是伴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和项目日趋复杂而产生的一门管理学科,最早发端于美国,早期应用于国防、航天、建筑等领域。项目,是指一个组织在一定的条件下为完成某个特定的产品、服务或者目标所开展的一次性努力[3]。项目具有目标的确定性、一次性、独特性、整体性、时间限制等特征。项目管理通常是指项目负责人为完成某一特定目标,临时组建团队,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在有限资源限定条件下,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期目标的管理方法。它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方法,更是一种行为实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的日渐成熟,项目管理被应用于更多的领域,它有助于解决项目运作中遇到各种问题,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人员的配置率[4]。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诸多学生活动所组成,而很多学生活动都具有项目的特点:独特性、一次性、整体性、目的性等等。这些学生活动都具备将项目化管理引入的内在条件。因此,一些发达国家也将项目管理的方法引入到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效果良好,这些成功经验为我国高校学生活动实施项目化管理提供了有益参考。

2.项目化管理在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中运用的意义

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校园活动的重要内容,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开展的文明修身活动、文体文化活动、公益文化活动,还有学术科技活动、就业创业活动、新媒体活动等方面。这些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从不同的活动中吸取能量,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和道德修养,增强他们的学术底蕴。如引入项目化管理的方式,可以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1)扩大参与度,提高大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的认同度

当下,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虽然受到高校的重视,但效果却不明显。若将一些大型校园文化活动细分为若干子项目,将项目化管理运用于这些子活动中,让学生自己申请立项,不只是学生干部和学生社团,更扩大及所有同学,只要有兴趣有能力就可以写策划书进行申请,负责人贯穿活动从策划到结束的全过程,必然会促使他们去思考如何靠活动本身吸引同学参与,采取怎样的手段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同学参与的积极性,这将大幅度提升活动的参与面和影响力。

(2)培养创造力,提高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吸引力

在世界全球化、网络化的今天,各种思潮、文化现象充斥着高校校园,吸引着大学生们的注意力。比如,当下的洋节在高校校园里大行其道,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却显得冷冷清清,对围绕传统文化开展的活动也兴趣寥寥。这一方面和高校的宣传力度不够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活动的吸引力不足有关。实际上,同学之间年龄差异小,没有代沟,最了解大学生群体的就是他们自己。将项目化管理运用于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让项目管理的模式从确立项目目标开始,直接面向广大学生群体,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将创意好、立意高、参与性强的项目策划选出来,如此,既能切实地考虑学生受众的最终需求,又能增强活动的创意,极大地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和种类,提升活动的质量和品位。

(3)激发参与热情,提高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实效性

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为青年大学生搭建了自我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平台,在项目的设计、执行的过程中,以项目化方式进行协调管理,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思考、沟通、协作的能力,给学生更多发挥个性和创造性的空间,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强调计划管理和目标管理,校园文化活动的每个项目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将项目分解,落实到位、责任到人,有助于培养项目负责学生的责任意识,以确保有计划、有目的地按时完成项目。此外,融入竞争机制,更能有效配置人员、合理利用有限的资金和资源,促进全员育人,真正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实效性。

三、项目化管理在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中的运用设计

根据项目化管理的要求,把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分为项目的申报与审批、实施与过程管理和总结与评估三个阶段,为确保活动有效实施,还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活动进行规划、监督、控制和总结评价。

1. 项目的申报与审批

这是一个项目周期开启的起点,指某一项活动正式被审批同意为一个新项目的过程。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涵盖的面很广,包括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持续的时间也应贯穿于大学生培养的全过程。由于其内容之丰富,运用项目化管理很有优势,能够充分体现大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和能动性。根据校园文化活动内容的不同,在项目申报时可以区别对待,按其重要性分为:核心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因其重要性的不同,申报的程序、要求、经费保障都应有所区别。把活动面向所有学生,让有意向的学生自由组团,从项目立意、策划、创意、可行性、影响力等方面进行论证撰写申报书,学校的管理方组成评审委员会,会项目进行招投标,选出最优的项目进行立项。只有在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真正符合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才能令更多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自觉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同时,公开立项项目、责任人、团队、工期、预算及预期效果,签订项目合同。

2. 项目的实施与过程管理

本阶段是项目化管理的关键部分。作为学校的管理部门,应对项目负责人进行适当的理论培训和业务指导,以提高项目团队的执行力和业务能力。项目负责人要围绕“目标管理”这一核心,严格按照项目申报书的计划执行,对项目全过程进行管理,对于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资金问题及阶段性成果进行协调控制,并且及时与管理部门反馈与沟通。高校管理部门也要对项目活动过程进行实时跟踪,监督项目的运行情况,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偏和指导,做到项目隐患随发现随解决。而在进行了活动项目化管理后,项目负责人及团队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断地进行资源的配置和协调,对活动经费进行有效控制,对活动过程进行风险评估,为了活动取得预期的效果,还要确保有足够的学生能参与其中。由此可见,整个过程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和沟通能力。

3、项目的总结与评估

学生活动项目运作方式与其他领域内的项目化管理的重要区别之处就在于项目评价和对评价的应用。项目结束后,高校管理方要及时开展总结与评估,建立相应的项目评价体系,根据目标完成情况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通过这样的评价体系来衡量项目立项设定的目标是否实现,整个过程是否规范,项目的预期效果是否达到,成本是否控制在预算之内,进而总结经验,并将与活动相关的经验总结、图片等资料进行建档、存档,通过备案机制的建立为接下来的新项目决策,提供更优的建议参考。对组织活动的学生和学生团队在整个项目中的表现及时肯定和评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也能带动身边更多的同学参与项目中,将评估结果应用于学生的德育考核中,也能提升大学生对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视。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2016年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总之,将项目化管理引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创造性,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整体质量和品位,为打造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化、精品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既有利于优化学生活动的管理,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组织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当然,项目化管理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增强其在活跃校园文化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炎清.基于项目管理的大学生活动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2] 张富良.高校社团的德育载体建设新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3):35- 36.

[3] 李炎清.基于项目管理的大学生活动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参加校园活动的总结篇7

【关键词】独立学院;校园文化;载体;团学组织

一、团学组织与校园文化载体

团学组织就是由学校机关部处设立的,在学院团委和系党总支的领导下,由学院团委、学生会、团体联合会、学生自治管理委员以及各系部团总支学生分会组成的,在学生群体中开展各项工作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学生组织。校园文化载体,指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态、形式和建设校园文化的各种方式、方法和途径的总和。团学组织是高校学生集合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宣传者、受益者,对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凝聚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一)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基础薄弱。独立学院虽然可以吸纳借鉴母体院校的一些文化但都是拿来主义的形式化,没有真正转变成内在的精神和文化。加之目前有许多独立学校需要独立自行发展,母体院校的名字、校训等可能不能再使用,所以在这样的历史转折点上,独立院校更需要建设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精神,但事实上独立院校的组织管理不健全、办学理念、价值追求,离现代教育对学校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校园精神文化的感召力、渗透力也不明显,其核心特征还没有完全确立,缺乏自身独特的风格个性。同时,文化的积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得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发展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被广大师生员工共同认可的校园文化,而我们的大多数独立学院成立仅仅十来年的时间,因此,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形成与成熟还需要相当的时间。

(二)独立学院校园文化主体素养有待提升。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主体同其它高校校园文化的参与主体一样是教师和学生,即由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及他们的言谈举止行为模式等构成的。首先,独立学院的生源质量低于公办高校,社会对独立学院的毕业生认可度不高,因此造成学生在社会地位和发展前景上似乎与公办高校有一定的落差。就业时学生反馈的信息影响在校学生的情绪,在校的学生的自信心、主动性降低,进而影响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产生了更大差距,更削弱了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其次,独立学院师资主要是一些离退休的老教授和兼职教师,老教授们,授课后几乎周末都是回校本部,年轻教师的流动性较大,无心也无力为校园文化做出更多的努力和贡献。

(三)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内容单一。独立学院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缺少文化内涵、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相互渗透不够。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没有经验可借鉴,主要靠团学组织的教师干部和学生干部去摸索,目前主要局限在一些常规性的简单活动中,专业性、文艺性较强的各类活动有待进一步开发。加之,市场经济的影响、网络文化的兴起、生活需求的多元性、高等教育的开放性对独立学院校园文化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明确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发展后劲,进而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独立学院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三、独立学院校园文化载体之团学组织建设对策

(一)创新团的组织建设。在思想上,独立学院的领导者要营造良好的团建舆论氛围,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场地,并将团建工作纳入到独立学院学期或年度考核评优的工作体系中。在行动上,在继续原有的团建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团建组织,创新团建的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工作手段和工作效果,如:可以成立学生公寓团建,即以学生住宿的公寓区为依托,建立公寓区团总支、楼栋团支部以此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另外,在大学里社团的数量众多,少则十来个,多则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同时,各个社团都有其宗旨、固定的职能部门、特有的活动和相对稳定性,因此,可以将一个社团或几个社团作为一个团总支或团支部,来开展相应的校园文化建设等。也可根据自身的特色以及工作的需要成立专业课程团支部、英语公共课程团支部等。使之成为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载体。

(二)增强团的干部队伍建设。积极的校园文化建设不只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事情,校园文化的建设更需要在校的同学们的共同有效参与。团学组织就为同学们的参与搭建了一个平台,通过团学组织举办的活动,吸引学生参与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设计者和建设者。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需要在第一线的团学干部们。加强团干队伍的建设是独立学院有效进行团建的重要环节,也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首先为团干部提供锻炼、发展和提升的平台;其次,可以通过组织参观、考察、培训、挂职锻炼等加强与外界的交流,提高他们的团建理论水平和团建工作方法、工作效率;最后,通过规范的考核、设置表彰奖励机制来树立典型,先进带动后进,进而达到共同进步。进而在独立学院形成良性循环的文化氛围。

(三)推动团学组织活动的特色化。团学组织活动特色化就是要使当前简单化、形式化的团学活动向精品化、专业化转变。根据不同年级,组织引导学生投入到不同的社会实践中,如动员鼓励大一新生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引导大二学生多接触自己专业方面的优秀导师或学长,提供机会让高年级学生进入社区或社会支教或为社区服务,让他们了解社会、了解就业现状。根据独立学院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鼓励、支持、组织学生参加或举办一些实用技能比赛,将自己的专业技能与实践相结合并转化为优势,提高自己或同学们的活动能力,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真正地实现在实践中长知识、长才干。同时,可以开展质量高、影响好、参与面广的主题教育活动,将思想教育与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在一起。以建设团学组织活动的特色化为契机,进一步提升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特色化。

【参考文献】

[1]郭燕秋,关永平.论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6(2).

参加校园活动的总结篇8

教育幼儿远离危险,学会自护、自救知识,记住"火警119"、"急救120"、"报警110"。教育幼儿注意外出、旅行等的安全防范意识,防止交通、溺水、摔伤、挤伤、踩伤等意外事故。以下是为大家推荐的平安校园年度工作汇报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平安校园年度工作汇报一

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大力推进我园和谐文化建设,使园内洋溢着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人和谐相处,人人和谐发展,园内园外和谐配合的氛围,促进幼儿园、教师、幼儿全面、协调、和谐的发展,现对我们的创建工作进行回顾总结:

一、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1.人文校园的氛围在县局习惯养成教育东风下我园尝试了一些新举措。在摸索中前行,在规范中发展,逐步积累了相关的管理经验,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培养了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锻炼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赢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促进了教师的成长,让教师们从组织教学、实施科研、班务常规等多方面入手进行专研使人性化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2.绿色校园的氛围我园积极营造绿色校园的氛围。园内遍地鲜花、绿树成荫。在重视自然环境的同时,我们更注重幼儿环保意识的提高,加强对幼儿的环保教育,从小让孩子懂得保护环境,珍惜自然环境。

3.平安校园的氛围平安环境是和谐发展的基础,我园严格执行校园安全工作责任制,学年初和全园教职工签订了安全责任状,提升教师的安全防范意识。我们定期对园内的玩具、电器设备、消防器材进行检修,对一些尖利的边边角角进行处理,校医每天严格的晨检,班级老师的全日跟踪观察等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从源头上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确保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了提高幼儿安全卫生防护能力,让幼儿掌握一般物品的着火扑救法,教育幼儿远离危险,学会自护、自救知识,记住"火警119"、"急救120"、"报警110"。教育幼儿注意外出、旅行等的安全防范意识,防止交通、溺水、摔伤、挤伤、踩伤等意外事故。

二、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1.领导与教师的和谐我园加强领导班子成员自身建设,完善个人品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个人修养,班子成员之间相互理解、沟通、配合,做到心与心相连,手与手相牵,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团结一致,共同促进。我园实行人本化管理,凡事讲民主,重大的问题、决策都通过教职工大会讨论研究,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完善校园法制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学法、懂法、知法、用法,刚柔相济。

2.教师与教师的和谐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成长环境,同事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友爱、尊重、互助的关系,人人以诚相待,关心教师工作与生活、生存与发展,任人唯贤,让每一位教师均有展现个人魅力与持续发展的机会,增强全体教师的凝聚力和归宿感,努力把幼儿园建成一个和谐的大家庭。教师之间我们鼓励她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结对帮扶等举措,为教师之间的合作进步、双赢搭建平台,实现教师和教师关系的和谐;

3.教师与幼儿的和谐和谐的教育行为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结合《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更新观念,改变教学行为,创建和谐的教育关系,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幼儿主动、积极、全面、和谐的发展。"庆六一演出",演出不同的个性,不同的风采,也显现了孩子们飞扬的自信。

4.幼儿与幼儿的和谐平时的教育活动、游戏活动以及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中,我们鼓励孩子友好地与人交往,引导孩子乐意与同伴分享合作,实现幼儿与幼儿的和谐。小班和大班合作开展的"大带小"主题活动,就为孩子创设了更多的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培养了孩子关心他人,有同情心和责任感的优秀品质,在活动中孩子形成了合作、分享、谦让的意识,我们的宗旨是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中体验团结友善、积极向上的情感经历,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构建和谐社会环境加强与家庭、社区联系,争取家庭、社区的参与和帮助,做到幼儿园、家庭、社会三者之间关系顺畅、密切配合、相互支持,教育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运用,形成"三位一体"的和谐共育机制。

1.幼儿园与家庭的和谐家庭是幼儿园教育的起始和延续,我们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网上家校平台等途径,一方面丰富家长的科学育儿知识,另一方面让家长了解我们幼儿园严格执行教育局制定的各项政策,在招生、收费等方面依法操作,每学期幼儿园的收费情况通过公示栏、家校互动栏目向家长、社会公示,严格收费要求,不跨学期收取各类费用等情况。放心地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我们的老师,实现幼儿园与家庭的和谐。

2.幼儿园与社区的和谐在庆祝建党"七十"周年活动中,我园的教师利用休息时间排练文艺节目代表社区,参加镇内活动;教师们还带领幼儿走向自然、走向社区,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如:全园幼儿参观蓉和怡心园;在"超市购物"的活动中学说礼貌用语,学习文明购物,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实现了幼儿园与社区的和谐。

在创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我们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还须继续努力。今后,我们要与时俱进、加倍努力,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实干的工作态度,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使争创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平安校园年度工作汇报二

近年来各地校园发生的伤害事件,校园安全问题引起了广大师生的广泛关注。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开展了以“远离暴力,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班会评选活动。在此次班会中各班师生能认真组织、认真准备使得本次活动落到了实处。

经过评委认真公正的评比,评选出二节优秀班会,分别是一年二班、二年一班。

班会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们在准备的过程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培养、锻炼了能力。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了此次班会的最终意义。从现实实例或自身经历中认识到了生命的珍贵和重要性,也认识到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的重要性,并学到了如何避免伤害事件的发生和保护自己的适当方法。

此次班会各班师生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有的上网,有的找报刊,尽的努力把活动组织到水平。总体看本次班会有很多成功的地方。如很多班班班会环节都很齐全;结构紧凑;选材比较恰当,参与面较大较广,且有的形式也比较新颖等。较突出的如一年二班学生的自查自省非常深刻透彻;二年一班的“班级吉祥物、忌物”;且有全体学生的签名;二年三班的作业:上过班会课的体会;一年三班的倡议书,二年一班的演讲等等。

当然个别班的班会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1、主题不够突出。有些材料不能为主题服务,流于形式,或材料写得不够深刻,不能很好地突出主题。

2、参与面不够广。班会的最终目的是为让学生从中爱到教育,只有让学生多参与,才能更深地受到教育,受到感染,并在参与中展示自己,获得成功感。

3、班主任开始时的动员讲话和总结不够到位。讲话应切中主题,班会前的讲话要讲清本次班会的意义、目标、要求,并动员全班同学积极参与。总结要全面,要把学生的表现和本次班会取得的效果都总结进去。还有的班级没有动员讲话和总结。

4、学生的精神风貌有待加强。学生的衣着、举止及精神风貌是一节成功的班会课中必不可少的,此次班会中精神风貌比较好的是一年一班,一年二班,二年一班。这一点在以后的班会中要得到加强。

5、个别班级中班主任手放得太大,完全由学生准备,而加以适当的指导,或对学生准备的材料不加以审定,因此使有些材料不能突出主题或有些学生的发言稿不够深刻。

在以后的活动中希望各班不断努力,扬长避短,发挥出水平,取得效果。

平安校园年度工作汇报三

和谐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校长教育理念和学校特色的展现平台,是规范办学的具体外在特征。良好的和谐校园文化能够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启迪感染的形式激励、鞭策学生,以内涵丰富的力量凝聚、督促学生,以独特优质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大力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育、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中小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全面开展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参加校园活动的总结篇9

关键词:校园足球;理论;基础;阳光体育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3-0033-03

青少年足球运动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足球发展的基础与希望,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20世纪70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足球应该“从娃娃抓起”,国家领导人、、刘延东等就校园足球运动表态的频率和升级更是史上少见,他们多次强调足球要从娃娃抓起,搞好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加强足球后备人才培养。2009年4月14日,也正是在举国足球水平急剧下滑的时刻,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亲切关怀下,由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密切配合共同在全国44个城市2000多个中小学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本研究仅仅是针对当前校园足球深入开展的种种问题,为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完善服务,为校园足球的深入、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1阳光体育的内涵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已连续10年下降,而耐力素质则连续20年下降,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Ⅲ。这一结果的公布使党中央和国务院进行高度关注,社会各界反响强烈,针对这一问题,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欣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的热潮,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要求全国大、中、小学用3年时间,使85%以上学校能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85%以上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1h,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爿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通过深入研究“阳光体育运动”文件,从中不难看出阳光体育主要有以下3要素:时间是前提、练爿方式是手段、对象是大中小学的所有学生,其主要的目的是: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出教室,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并使之养成爿惯,让运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通过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进一步促进整个社会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和成才观的重要举措;通过阳光体育运动使我国青少年强身健体,使学生们成为身心健康、充满活力的一代新人,给我们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校园足球活动的内涵

2.1校园足球的定义

目前校园足球还没有确切的定义,本人通过认真阅读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下发的文件,现将校园足球定义如下:为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精神,积极响应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开展的,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青少年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为宗旨,以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逐步提高学生们足球技战术水平,在全国大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的足球活动并逐步构建体教结合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统称为校园足球。校园足球活动的真正含义并不是能让所有的学生将来都成为足球专业运动员,而是通过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促进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喜爱,强身健体,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扩大足球运动的普及面,在夯实足球运动雄厚的基础上,发现足球运动人才,并在学爿的同时,对这些苗子进行专业指导和训练,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足球运动技能和水平,从而为国家培养高素质足球人才。

2.2校园足球工作开展的主要内容

2009年4月14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体群字[2009]54号),同年6月14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在青岛共同举办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启动仪式,同时召开全国足球工作座谈会,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启动仪式,并作重要讲活,她强调:足球要从娃娃抓起,搞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加强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夯实足球运动的社会基础,推动我国足球运动在普及中不断提高。

校园足球工作开展的主要内容有:试点城市的确定;校园足球联赛的开展;布局城市培训工作的开展;校园足球宣传推广工作的开展;经费的下拨。

3阳光体育与校园足球的关系

作为国家推广的两项大型活动,它们之间存在很多的联系。

3.1从属关系

阳光体育作为国家推广的一项大型活动,它所包含的内容很广,而足球运动就是其中的一项,而且它们都有共同的目的,即增强在校学生的身体健康,普及体育运动,最终形成终身体育。

3.2相互促进

在当前,阳光体育已经开展很长时间,形成了多年来少有的全国上下重视青少年体育的氛围和工作机制,因此,为校园足球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反过来说,校园足球的开展也为阳光体育的进行增添了更多的活力,同时也刺激了阳光体育发展。

3.3共同发展的扭带

一项活动的长期发展,离不开文化的衔接,只有当这种活动的内在文化深入到每个参与者的文化潜意识中,那么这种活动就有了它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

4校园足球文化分析

4.1校园足球文化的理解

校园足球文化是具有自身独特特性的文化系统,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足球文化是学生们在学爿足球基本知识,掌握足球基本技术技能的过程中接受德、智、体、美、劳等综合教育,它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丰富学生体育文化生活,拓展知识面,提高身体素质,逐步形成以足球教学为主导,以课外足球活动为依托,多方协调配合,全员积极参与,健康、积极和向上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

校园足球文化的核心就是学生对足球价值观的共识,其实质是足球运动的制度化、法制化、和谐化、土炜华,刘超:阳光体育背景下校园足球文化的作用品位化。足球观念是核心层,就是说,怎么理解足球运动;基于这种理解,在开展足球工作过程中采取相应的行为模式。

4.2校园足球文化的作用

4.2.1控制作用

任何一种文化对某种行为都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校园足球文化也不例外,它主要对校园足球活动进行自觉或不自觉的控制,从而使校园足球活动沿着一定价值取向来运转,它具体表现是通过有形的和无形的两种规范形式来约束行为。有形的主要是通过人们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足球竞赛规则和各种行为准则等有形的管理制度,来规范行为,制度以文字形式明确表述,给人提出了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并对违反规章制度的人予以惩罚。在这些有形的规范中既有阳光体育的要求也包含校园足球的要求,但是它们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相互补充的。当这两种要求潜移默化到孩子们的生活中去的时候,他们的行为最终就会成为自觉的、不用约束的爿惯。

4.2.2聚合作用

聚合作用是指校园足球文化的凝聚作用,是人们的心理状态在校园足球文化的作用下呈现一致性或一体化状态。表现在对于校园整体和校园中每个成员的价值取向及行为模式的聚合作用,使之符合学校所确立的目标和导向。阳光体育和校园足球都倡导青少年学生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爿惯,让运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样使青少年的内心都喜欢参加校园足球活动,形成一体化的状态。在校园足球文化的聚合作用下,参与足球活动的青少年会越来越多,这样就能很好的普及足球运动,增加足球人口。

4.2.3推动作用 校园足球文化的推动作用包括其自身的发展和推动校园足球活动的发展两方面。学校是足球运动的主阵地,在那里有很好的活动氛围,很好的教育环境,很好的自我完善的机制,在这些优越的条件下能够很好的推动校园足球的发展,当发展成为一定的规模时,它的辐射作用又会发挥更强的作用,会带动周围的环境改变对足球项目的看法,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和社会的认可度会大幅度的提高。

4.2.4提升中国足球信誉的作用

足球是一项高强度、高对抗的竞技体育,它的激烈对抗程度,有时候甚至只能用“惨烈”来形容,这时更能显示足球对人的素质及敬业精神有非常高的要求,激烈的足球对抗时刻都在与人的意志、品质、素质、素养等传统文化、民族特点在心灵深处激烈地碰撞着。足球运动是多人参与的集体运动项目,故运动员需要具有正确的世界观,有着正确思想理念与健康的精神状态。为集体而战、为荣誉而战是始终不渝的信条,任何时候必须具有非常顽强、始终能战斗到底、比对手更能坚持、更具有坚韧的毅力才行。这是一项与国与民百利而无一害的世界第一运动,然而中国足球自从职业化以来,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应该看到,中国足球的信誉度也下降到历史的最低层。值得庆幸的是,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在全国开展的校园足球活动,它从基层学校开始,从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出发,以普及为前提,以逐步提高学生们的技战术水平,逐步提升我国的足球信誉,最终提高我国足球水平,改善我国在世界足球的地位,丰富我国的足球文化建设,全面提高社会主义足球人才。

5结语

校园足球就是从文化这个角度入手,在举国竞技足球信誉急剧下降的今天,文化作为一个载体,是这些活动不可或缺的内在因素,只有利用这个载体,才能让校园足球更好、更长远、更健康的发展下去,不至于走歪路。只有这样中国足球才能有个健康的环境,才会有更好的未来,才能有更多的青少年喜欢足球运动,从而达到最终提高我国的足球技战术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z],教体艺,[2006]3号,

[2]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z],教体艺,[2006]6号,

[3]刘延东,刘延东同志在中国足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R],全国校园足球办公室内部资料,

[4]孙毅红,王

军,国内外青少年儿童足球运动员选材异同研究[1],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29(5):98-100,

[5]侯晓梅,对少儿足球训练特征与方法的研究[1],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27(5):113-115,

参加校园活动的总结篇10

关键词: 青年大学生爱的教育和谐校园

一、开展“爱的教育”的现实意义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高校,作为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创造知识、服务社会、传播先进文化的大型多功能组织,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和谐校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它要求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都要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贯彻始终,做到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本质上讲,学校管理就是人的管理,坚持育人为本,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目的,是教育工作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任务。高校如何在教育中、在管理服务上“关注心灵”、“洞启人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需要学校全员投入爱心,需要教育者付出师爱。只有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学校才能培养并拥有“品牌”教师、“品牌”学生,在竞争中学校才能拥有核心竞争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多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求知欲强,渴望成才,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但他们又多为独生子女,成长于百般呵护中,尤其是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他们埋头于书本,习惯成为家庭的保护重心,往往只知受爱,不知施爱,不懂如何去爱,情爱教育被忽视。同时社会转型期的阵痛,也使部分学生容易在认识和行动上产生偏颇。目前,部分大学生出现一些不正常的思想、行为,这就要求人们予以高度的重视,要求人们投入满腔的热情引导他们,对他们奉献真诚而无私的爱。

所谓爱的教育就是以人文关怀为核心,强调人的价值、尊严、权利,开阔和加深人们对人(物)的爱的广度和深度,成为一个心中有爱的人的教育。爱的教育不是灌输,更不能靠说教,爱的教育靠的是渗透,是感受,是传递,是传播,似雨润禾苗。

共青团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着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为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有效载体,为全面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日益推进的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者必须敏感地把握新时代变化中不断邮现的新问题,研究共青团工作的情况,不断加强团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为构建和谐校园开创新局面。

为此,近年来,绍兴文理学院音乐学院团总支开展了以“爱的教育”为主题的创新实践活动。

二、“爱的教育”在我院的实践

“爱的教育”主题活动,以和谐校园“诚信友爱”特征要求为切入点,立足专业科学特色,坚持团性修养与艺德培养相结合、服务师生与锻炼自身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榜样示范与创造和谐相结合,通过爱的教育、爱的传承、爱的行动、爱的演绎,培育爱的情怀,传承爱的精神,践行爱的承诺,传递爱的力量,真正实现提高青年学生素质,发挥保垒作用,促进校园和谐。

(一)以爱的教育培育爱的情怀――爱的领悟者。一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开展新时期艺德标准大讨论。结合理论学习,团总支组织青年学生在全系开展了“新时期艺德标准大讨论”。在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热心公益”、“富有爱心”是新时期艺德标准的应有之意。通过讨论,广大青年学生表示,要进一步按照“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的要求,积极实践,自觉提高艺德修养,做一个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二是接受校园爱心文化熏陶,增强传承校园爱心精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以“修德求真”为校训,长期的办学精神的灌输,陶冶了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乐于奉献、助人为乐在学校蔚然成风,毕业生的品行有口皆碑,爱心文化通过多年的传承和凝练已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亮点。几年来,团总支通过宣传展出、与先进人物座谈等活动,让青年学生自觉接受爱心文化的熏陶,并进一步提升传承校园爱心精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实行目标管理,把爱心实践列为青年学生考核内容。为加强青年学生教育管理和培养,学校明确规定把参加公益实践、爱心活动等作为青年学生履行青年学生义务的重要载体和手段。要求青年学生一年内必须参加5次及以上公益演出、爱心服务、结对帮困等活动。对不热心公益事业和不支持、不参与、不完成总支交办的任务的,将给予教育,情节严重的将作出暂缓发展或延长预备期和取消预备青年学生资格的处理。

(二)以音乐旋律诠释爱的真谛――爱的宣传者。一是用旋律传递“绿叶对根的情意”,坚持举办“爱心承诺”义演。同学一届届地毕业,我们团总支的成员每年也在发生着变化,但是我们总是保持着一项传统,那就是举办“爱心承诺”义演,用旋律传递“绿叶对根的情意”。十一年来,这项传统已不仅仅是一项任务,而已成为我们广大青年学生的一种信念,相信通过我们的演出,可以使更多的同学树立爱的理念,弘扬爱的精神,倡导爱的文化,践行爱的承诺,懂得爱的回报,营校爱的校园,让“爱心承诺”永远在校园接力传递,也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校园闪光。二是坚持用歌声在校园传递社会文明,用旋律激发和演绎“真、善、美”。在团总支的倡议下,成立“八荣八耻正气歌”教唱小分队,与绍兴电视台合作组织合唱团自行录制教唱歌曲,通过广播,深入班级,在同学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2008年奥运年,积极配合校团委组织“文理学子喜迎奥运”主题晚会,通过活动有效增强了广大同学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后,学生于第一时间就纷纷倾囊捐款,有的学生跑到城市广场排队等候献血,有的学生得知5月20日在城市广场要举办抗震救灾慈善文艺晚会,马上报名参加,还有许多学生都要求捐衣捐被。三是成立“阳光使者”协会,让爱心行动常规化,更具亲和力。“阳光使者”青年志愿者协会高扬党的旗帜,以“爱的旋律,让爱的旋律像阳光一样温暖人间”为宗旨,紧跟时代主旋律,通过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爱弱势群体的发展,把爱心传递到需要帮助的人。“阳光使者”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立,使我们的爱心行动进一步常规化,更具亲和力,也可以吸纳更多富有爱心的同学参加到爱心行动行列中来。

(三)以爱心行动践行团的宗旨――爱的践行者。一是以诚信接力“爱心承诺”。2007年学院爱心承诺”活动有了新的亮点,56位毕业生在承诺活动一结束,就当场践诺,共计1.78万元。爱心承诺是没强制力的契约,光承诺不践诺,爱心承诺就会变成一张“空头支票”。我们的青年毕业生以实际行动现场兑现了承诺,在校园、在毕业生内心撒下诚信的种子,用行动造就爱心接力的传统和文化,用行动营造关爱弱者、奉献爱心的和谐氛围。二是设立总支“爱心小基金”。为了资助困难,营造“施爱、被爱”的和谐人际关系,我们总支设立了“爱心小基金”,经费主要来源是:奖学金获得者自愿捐助的部分奖金、青年学生特殊费和同学集体外出演出获得的部分报酬。主要用途:一是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提供临时帮助;二是用于开展爱心结对,组织爱心活动。三是开展关爱“空巢”老教师家庭行动。总支“阳光使者”青年志愿者协会发起并开展了关爱“空巢”老教师家庭行动,通过志愿服务,利用休息时间走访老教师,与他们交流,为他们送去欢歌笑语,并力所能及地解决其生活中的不便。

(四)以公益活动演绎爱的文化――爱的开拓者。一是高扬时代主题,参加社会爱心助残行动。长期坚持联系康复中心、聋哑学校为智障、聋哑儿童送去爱心。学校连续两届组织青年学生赴浙江理工大学参加第二、三届浙江省大学生手语爱心汇演,用行动和精彩演出表达对残疾人的关爱,对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的肯定和赞美。二是热心社会公共事业,参与社区公益演出。如2006年承办市“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社区”主题歌会,为市民教唱《八荣八耻正气歌》后;2008年在校园开展“传唱爱心歌曲,传承社会爱心”主题爱心歌曲教唱活动的基础上,深入社区教唱,在教唱过程中受到了社区领导和广大小朋友的欢迎,获得了社会好评。三是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弘扬社会公益精神。总支组织了以“科学发展,共建和谐”为主题的青年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以弘扬公益精神为切入点,到学校组织音乐、舞蹈培训,直接教授学生;到社区爱心义演,发动居民为民工子弟爱心捐赠;组织“大手牵小手”活动,把民工学校的学生代表迎进学院,带孩子参观校园,让他们感受大学气氛,更是传达了社会的关怀。

三、在我院开展“爱的教育”活动的主要成效

(一)凝聚了学生,发挥了作用。通过主题创新活动,总支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院内各班班风良好,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全院上下形成了“团结、勤奋、向上、有序”的良好氛围,学科竞赛获奖率、专业考级率、第二专业辅修率、上课出勤等在学校排名前列。学生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全院有98%以上的学生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二)锤炼了思想,提高了艺德。通过实践,进一步加强了青年学生的修养,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提高了他们服务同学、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一批入党积极分子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成长,全院党员比率达到15%。同时,通过实践,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艺德修养,为其树立正确的艺德观奠定了基础,懂得了艺术来自实践、艺术必须为大众服务深刻道理,尤其是通过实践弘扬了公益精神,倡导了公益文化,塑造公益形象。

(三)加强了实践,促进了学业。共组织参与各类公益演出20多场,表演节目300多个。一次次演出为青年学生提供了广泛的艺术实践平台,有效地促进了专业学习。一年中,全院共有43名学生在各类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奖,其中青年学生33人,占获奖总数的76%,入党积极分子7人,占总数的16.3%,两者合计占总数的92.3%。

(四)树立了榜样,赢得了认可。青年学生的爱心实践为青年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参与公益事业、创造和谐社会树立了榜样。这种做法和精神赢得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其中2008年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获得省级先进,实践论文获得省级优秀论文,参与爱心助残行动、结对民工子弟学校、爱心歌曲教唱等多项具休活动,被有关新闻媒体相继报道。

(五)服务了师生,营造了和谐。青年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关注社会、校园弱势群体,用爱的歌声给他们带去了欢乐和笑声,用爱的行动传递了社会温暖,用爱的精神推进了校园和谐。在我院团员学生良好精神风貌的示范和感召下,全院学生积极向上,团结和谐,学院被评为2007学年“学生工作先进集体”、“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先进集体。

(六)积累了经验,形成了机制。创新实践活动为加强总支建设、强化青年学生教育管理积累了经验。一是通过实践使我们找到了符合专业特点、加强青年学生先进性教育的有效途径,即以开展公益活动提升青年学生修养。二是使团总支进一步明确了学生青年学生发展的要求,并将其制度化,形成了学生青年学生发展的有效机制。

四、对进一步深化“爱的教育”活动的思考

开展大学生“爱的教育”活动,不仅有助于促进同学培养爱心,建立普遍认同的道德体系,还有利于共青团工作富有实效性,为和谐校园建设作出应有的成绩。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爱的教育”活动。

(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要进一步深化“爱的教育”活动,我们需要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工作、指导行动。团组织要善于从全局的高度、整体的高度来推进“爱的教育”活动。各级共青团组织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团员青年生力军作用,要以“爱的教育”活动为载体,来加强青年自身心态的调适和能力素质的提高,最大限度地发挥青年的潜能,使青年的各种能力得到全面而合理的发挥,实现青年的自身和谐,并以此来激发广大青年投身和谐校园建设。

(二)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高校共青团要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使“爱的教育”活动制度化、规范化。若有条件的话,可把大学生参加“爱的教育”活动的情况纳入学校教学范围,并对其成员尤其是学生入党、入党积极分子规定服务时数,计入综合测评,与评优、评先挂钩。另外,要更新观念,探索社会化运行机制。高校共青团要最大限度地挖掘社会资源,为“爱的教育”活动创造条件,如通过企业赞助、社会募集等形式,动员有钱、有爱心的社会阶层和经济效益较好的社会实体出资,保证“爱的教育”活动有稳定、充足的经费来源,减少对学校的财政依赖。

(三)要启发和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到“爱的教育”活动之中。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实现,必须会将作用于大学生身上的由教育要求引发的外部压力转化为大学生主动转变的内在动力,这种转化,不能仅仅依靠灌输,还必须依靠大学生的主动参与。高校共青团只有依靠启发大学生的内在动力,才能触及大学生更深层的心理层面,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意念和人生目标,在此基础上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样,“爱的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就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朱正平,熊志庆.缺失与弥补:论青少年爱的教育.黑龙江史志,2008,(02):88-89.

[2]程路.重申爱的教育.当代教育科学,2007,(03-4):22-25.

[3]王韧农.高等院校软环境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浅析大学生的爱的教育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