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的方式十篇

时间:2023-11-07 17:53:10

文化交流的方式

文化交流的方式篇1

【关键词】信息媒介 非语言交流方式 跨文化交际

一、非语言交流的定义

非语言交流所传递的信息占交流总信息的比重大致为75%,研究表明,非语言“渠道”所传递的信息时常比语言本身更为丰富,那么,何谓非语言交流呢?

Samovar 指出,“非语言交流涉及交流过程中对话双方所构建的一切非语言环境,该环境对双方具有潜在的信息价值。”由此看来,非语言交流方式即指未使用任何语言方式情况下的信息的传递或交换方式,信息的传递或交换不借助口头语言,服饰、表情、动作、嗓音、音调、眼神都属于非语言交流方式,它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有意无意的成为了信息传递的一种媒介。

二、非语言交流方式的重要性

Miller 曾指出,“交流过程中,语言(话语)所传递的信息只占7%,剩余的93%的信息通过面部表情(55%)和语调(38%)来完成传递的。”由此看来,非语言交流行为在人际交流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在信息交流中构成了一种重要的信息媒介并影响着交流效果,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三、非语言交流的具体方式

1.肢体语言。根据朗文现代英语词典的解释,肢体语言是非语言交流的主要方式,它通过肢体的动作来表达情感或意图;肢体语言包括手势,姿势,表情,眼神和距离。

肢体语言可能是非语言交流的最普遍方式,它在非语言交流中传达最多的信息,我们的坐姿,站姿,走路的方式,在群体中的位置,都有助于他人对我们的思想,情感,意图进行更为准确的判断。一个人的举止,如牙关紧要,眯起眼睛或瘫坐的姿势可以传达愤怒,怀疑或不感兴趣的信息;反之,长久的眼神接触,侧耳倾听,面露微笑则传达认同,关心或同情的信息。肢体接触,比如握手,触摸,拥抱,推攘,拍背等都传达一定的信息。

2.位置与距离。位置也可以传递相应的信息,人际交往中位置的形式多种多样,如面对面,肩并肩,背对背等。合作关系的人们更倾向于肩并肩并排的坐姿,而竞争关系中的人们更多的是面对面的位置关系,因此,相对位置关系传达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们之间的距离远近也时常传达出相应的非语言信息。每一种文化对于空间的应用都有相应的规则,这些规则即便是不成文的规定也深刻地影响着该文化背景下的人际交往;某种文化中的被解释为相互吸引与爱慕的行为,在其它文化中可能被理解为基本的礼仪客套,不同文化环境中,不同的空间规则使得误解时有发生。个人空间划定了人际交往中的隐形界限,这一看不见的界限却能敏感地被感知,尤其当他人进入了他人的“领地”,一些人需要更大的私人“领地”,因而与他人交流时会保持更远的空间距离,打破这一无形界限会使他们产生不适感甚至愤怒心理。

3.服装与饰品。服饰是通过物品来进行非语言交流的重要方式,服装、饰品,甚至化妆都影响着人际交流中信息的传达,它们可以传递出诸如场合(正式或非正式)、地位、品味、个性等信息。

不同的制服体现出不同的职业类别,如校服、警服、职员套装等,再如非洲部落首领独特的服饰来象征权力和地位。Seal指出,“穿什么衣服(或不穿什么衣服),戴什么饰品(或不戴什么饰品),一定会传达出一些关于你的信息。”如果你喜欢运动,你更倾向于购买运动套装或运动鞋,甚至会购买最喜欢的体育队的队服。通过服饰,人们可以更直接地了解他人的兴趣、品味和性格。

4.副语言。研究人员发现,排除或无视语言本身的信息影响,一个人的语调、音高、音质、语速等都会传达一定的信息。作为信息的载体的声音,其本身的质量也成了信息的传达者,虽然副语言的传达有时非常微妙,但它们就伴随着我们的声音一同传达着信息。温柔、同情、悲伤、爱慕凭借音高的变化来传达,严厉、敌意、愤怒、鄙视借助声音的响度来传达。副语言成为副语言交流中最有力的渠道之一。

四、非语言交流的应用

1.商务活动中的非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在面对面的商务场合中大量存在,包括商务会议、商讨、协商以及其他社交场合。由于国际商务活动与跨文化交流紧密相关,加强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成为国际商务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2.教学活动中的非语言交流。教学场合中非语言交流的大量使用可以帮助师生之间更好地交流。比如,学生举起手来就传达有疑问或有表达观点需求的信息,教师的微笑或皱眉传达出友好与和善或不满意的信息,教师在倾听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点头或摇头来传达认同满意或不认同不满意的信息。

在教学环境中,非语言交流的使用使得师生双方获益良多,它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提高了他们使用英语的能力;在非语言交流的帮助下,即便有词汇量的限制,学生也可以更好的理解教师。

五、结论

“你用发音器官说话,但你用整个身体交谈。”由此看来,对非语言交流进行探索是必要的,它有助于丰富我们对他人思想、看法、态度和情感的了解。

文化是处于发展变化中的,非语言交流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特别是在跨文化传播如此频繁广泛的今天。因而,为了更进一步促进跨文化交流,我们应该多接触、了解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的文化。

文化交流的方式篇2

关键词:中国;德国;教育交流障碍;跨文化交际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在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日俱增。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加快了世界各国教育国际化的步伐。跨国别、跨民族、跨文化的交流给各国教育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带来了由于陌生文化和各国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导致的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冲突现象。跨文化交际的研究领域较为宽泛,本文仅就中德教育交流过程中出现的理解偏差做简单分析,以减少中德教育交流过程中由于跨文化冲突导致的教育交流障碍及理解歧义现象。

跨文化交际,顾名思义,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交际的过程[1]。跨文化交际理论下影响交际的因素较多。价值观念、文化取向、社会结构、心理因素以及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角色关系的差异等都会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造成理解歧义和文化冲突。

笔者于2016年10月9-29日参加公派赴德国海德堡大学的教育培训团组。作为团组的外事联络人,在与德国培训承接方的交流沟通及课程内容翻译过程中,受到跨文化交际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交流障碍及问题,本文以其中的一些问题为例做简单分析。

一、中德教育交流障碍原因分析

(一)不同的教育传统

中德教育交流的开展大多由中德教育传统为话题开始,不同的教育传统衍生出中德两国截然不同的教育体制。因此,在教育交流过程中,如果无法全面了解中德两国教育传统及教育体制的差异,就容易产生相应的交流障碍。

德国的教育体制在中古世纪以后开始获得系统发展。起初,只有神职人员和贵族拥有受教育权,随后才渐渐普及到民众,使得全民教育体系发展和兴盛起来。义务教育的传统起源于马丁・路德的思想,直到21世纪才被全社会所倡导。受到国情、人口、宗教及哲学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德国教育相对更注重文化素养的提高以及应用技术的培养。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在中国深入人心。相对而言,中国传统教育更注重知识的学习。[2]

德国是联邦制国家,历史传统和联邦制的国体使德国的16个州在文化教育领域享有充分的自治权和自。联邦政府除在高等教育原则问题、企业范围内职业教育和科研以及学习资助方面有发言权外,在教育领域的权力有限。因此,德国没有全国统一的关于中小学的法律,而是由各个州在《基本法》(德国宪法)的范围内独立管理发展其学校教育事业,州颁布各种专门的法规,规定各级学校的设立、维护和发展,师资的培训和进修,学校的监督和管理,学生在学校中的地位,学费和教材费用的减免以及教育补助等事宜。这导致各州间的学校教育发展各具特色。为保证全国教育的基本统一,各州文教部长组成文化教育部长联席会议,共同协商联邦和各州在教育方面的合作。

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国家设立教育部,作为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各直辖市设有教育委员会,各省、自治区设有教育厅,各地方市、区、县设有相应的教育局或教育办公室。

由两国的教育体制可以看出,德国的教育管理是自下而上的模式,相反,中国则是自上而下的模式。因此,在德国教育传统影响下,统一的制度化体系相对较少。每个州的教育制度各具特色,统一管控的部门权利较弱,管控机制较为笼统。中国的教育由教育部统筹管理,大范围内实行的统一标准相对较多,教育管理部门权利较大,各省份及地方学校独立制定教育政策的余地较小。

在中德教育交流的过程中,由于教育传统、教育体制不同产生的沟通障碍并不少。受到中国教育体制及教育传统的影响,中国的教育学者往往会将德国教育体制与中国教育体制做类比。在自上而下的模式观念影响下,交流过程中会频繁提出“统一”“体系”“机制”“结构”“管理部门”“上级部门”等概念。例如,“德国学校课程体系结构是怎样的?”“教育评价的管控部门是什么?教育评价如何进行?由谁发起?”“联邦范围内是否有统一的教师进修要求?”上述问题单纯从字面上翻译给德国学者,得到的答案往往只有一个――“联邦范围内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结构。每个州对自己的教育负责,每个州有不同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机制” ,并会误认为中方学者重复提出同类问题。随后,来自不同地区的德国学者往往会就本州的特色制度进行讲解,但显然无法满足中国学者对于“全国统一化”标准的求知欲,从而产生“答非所问”的沟通障碍。

(二)不同的教育理念

海德堡大学进修学院主管托马斯・海茨(Thomas Hetz)先生在其中德教育对比课程中提到,中德教育理念的不同是导致教育体制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宪法》总纲第一条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德国宪法的第一条内容则是:“人的尊朗遣豢汕址傅模尊重和保护人的尊严是国家所有权力的义务”(Die Würde des Menschen ist unantastbar. Sie zu achten und zu schützen ist Verpflichtung aller staatlichen Gewalt.)。由两国宪法的首条可以看出,德国整体的国家理念强调国家是由一个个小单位组成的,只有个体安定有序才能带来整个国家的繁荣;而在中国则强调个体要服从国家的需要,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德国近代教育先驱洪堡提出的教育理念是,人作为个体,自己有意愿获取知识。通过获取知识,使得个性化更好地发挥,使得头脑更加清醒、更加理智。中国的教育名家孔子倡导儒家思想。中国提倡人是整体的一部分,注重整体和谐,通过教育使人变得更好,使人与人更加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在跨文化交际理论中,该项差异可以归结为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差异带来的跨文化交际障碍。个人主义,即以个人为中心,个体需要重于集体需要;集体主义则强调“我们”,而非“我”。[3]

中德教育理念的不同在很大程度影响了中德教育体制的发展。当今德国的教育体系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幼儿园阶段(3岁起,非强制性入学);小学阶段(4年);中学阶段(5~9/10年);职业学校(3年)或高校(4年以上不等);更高学历或深造阶段(见图1)。

德国教育理念影响下的教育体系最大的特色在于横向与纵向相通,在中等教育第一阶段(初中阶段)就分流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者可以自如地相互转换,即每个学生可以在特定阶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受教育方式。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补齐相应的中学阶段课程后,便可在不同阶段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学校就学,也可以通过补齐文理中学第二阶段水平课程后进入高校读书[5]。与此同时,文理中学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补齐相应的实践课程进入职业学校读书。这样,每个受教育者能够根据自身情况获得个性化发展。

相比较而言,中国教育体系由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条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两部分的管理互不相通。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教育理念影响,“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根深蒂固,使得职业教育成为学习成绩不好、无法接受高等教育的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不同教育理念导致的沟通障碍主要体现在学生的特色发展及教育评价方面,德国学者在教育交流过程中的出发点大多基于个体的个性化发展,由个体的实际发展情况及出现的问题推向某条相应教育政策。在被频繁问及“德国联邦或者州范围内是否有统一的教育评价机制?教师如何评价学生?学生如何评价教师?是否有成体系的评价表格?”等内容时,德国学者的反应先是困惑,表示不理解中方学者想要获取的交流内容,随后反问“中国是否有相应的教育评价机制?如何推行?”在获知中方教育评价体系后,德国学者会进一步追问该评价体系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的推行情况以及收效,这是由德国“个性化发展至上”的教育理念所决定的。笔者在回应德方前半部分提问的交流过程中并无障碍,然而被问及亲身经历教育评价推行的问题时,发现实施过程可能并不如体系本身系统化,从而在交流过程中给德国学者以下印象:中国系统化的教育评价机制在实际推行过程中收效并非十分理想。这使得德国学者产生“既然没有收效,那么系统化机制出现的意义是什么?”的困惑。

德国学者提出,德国的学校及学生拥有自我发展的潜力和自我认知的能力。学校的发展是为了让学生得到个性化成长,发展成为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因此,学生不会被统一化、标准化评价。学生会评价教师,以获取更适合自己的教育内容。对于教师的评价也取决于学校本身。如果学校不开展自我评价,教育部门并不会实施从上到下的学校监控与评价。

该类型的沟通障碍在教育政策与教育制度的交流过程中一直频繁出现。由于对彼此的教育理念、特点认知不够,交流中会出现各自强调自身特色而忽略对方需求的现象,导致沟通不畅,甚至出现理解误区。

(三)不同的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

华裔设计师刘扬的作品《东西相遇》将中德两国的文化差异以简笔画的形式生动体现,其中涉及不同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的作品有以下两幅(图2、图3)(左边德国VS右边中国)。

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一般分为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抛开语言理解层面的交流过程,跨文化交际亦会由于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产生交流障碍。[6]

上图非常生动、直观地反映出两国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差异。中国是综合型思维方式,以直觉的整体性与和谐的辩证性著称,强调“整体关照”,表达方式相对委婉、含蓄、内敛,喜怒不形于色;德国则是分析型思维方式,以逻辑、分析、线性为特点,强调“细剖精析”,表达方式直接、大方、严谨。[7]

中德教育交流过程中,中方学者偏向于将交流过程中的问题和疑惑先记录下来,用委婉和间接的策略首先回避交流障碍,在交流结束的时候统筹考量提出该问题的必要性,统一将一系列的困惑和问题提出。在碰到对方向自己提供不感兴趣的话题及内容时,中方学者一般会微笑表示接受,并将意见记录下来,转由外事人员私下与德方代表进行沟通和商榷,以示对德方讲师的尊重。相反,德方讲师则困惑于自己的交流内容全程没有中方代表的呼应与沟通,并对于自己课程内容、交流话题和表达方式是否能够引起中方学者的兴趣产生疑问。经过解释和沟通后,德方讲师积极鼓励中方代表在交流过程中就自己的困惑及时进行反馈,并随时打断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从而提高效率,认为即时进行思想碰撞是交流的必经之路。然而,传统的中式思维方式依旧很难改变中方交流代表的表达习惯,在交流末尾提出一连串的、来自不同章节的问题也往往会使德方讲师在没有即时交流话题背景支撑下措手不及。

思S方式导致的沟通障碍还有很多,如在笔者与德国学者沟通课程内容准备的过程中,由于自身毕业于语言专业,教育专业知识相对薄弱,对于很多课程需求的解释停留在文字表面,较为虚化和笼统,提出相应的课程需求后,会虚心表达个人在教育专业知识方面的匮乏。德国学者受到分析型思维方式的影响,往往会在沟通过程中将每一个问题深化、剖析、解释,使得简单直接迅速的“课程需求沟通会”演变成深入讲解教育专业知识及背景的“课程需求研讨会”。笔者需要多次委婉打断德国教育专家的深入讲解以达到尽快完成沟通的目的。

(四)专业术语翻译的准确性

语言是跨文化交际最直接的工具,翻译作为沟通桥梁在教育交流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译者对源语和目标语的文化背景差异缺乏相应的了解而导致的交流障碍也不少。该因果关系亦可以类比到教育交流过程中。中德教育传统、教育理念、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译者教育专业术语翻译的准确性。翻译环节导致的中德教育交流障碍主要有以下三种。[8]

1.不理解造成的交流障碍

中德教育交流过程中对于交流主题及交流内容的笔译必须经过精细准确的推敲(如邮件沟通过程中的专业术语定义),并且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面对面或电话上的语言直观沟通。由于中德的语言习惯、语法等方面的差异,如果将中方学者的兴趣议题进行直译,没有补充说明,就会导致德方学者产生不理解(Unverst?]ndnis)的交流障碍。例如,交流过程中中方学者提出希望了解德国某州的教育标准的框架和结构。译者将源语中的框架和结构直接翻译后,德国学者直接表示能够理解“框架”和“结构”的字面意思(Rahmen & Struktur),但是无法理解中方希望获取什么方面的教育内容。经过后期进一步的解释和描述,德国学者将源语对应为“Bildungsplan”(教学大纲)。类似的案例还有“学校的法律与法规”(Regeln und Gesetz der Schule)应直接翻译为“Schulgesetz”(学校法),“家长参与学校管理”(Verwaltung der Eltern in der Schule)应翻译为“Mitwirkung der Eltern in der Schule”(家长与学校的协同合作)。

2.误解造成的交流障碍

误解(Missverst?]ndnis)造成的交流障碍的特点在于,当交际者意识到障碍出现的时候,该障碍已经发生了。产生的过程一般分为三步:所想非所言(Gemeint ist nicht gesagt),所言非所意会(Gesagt ist nicht verstanden),所意会非所认同(Verstanden ist nicht einverstanden)。如果译者发出了和自己内心所想表达的内容有偏差的信息,就会导致信息接收者产生交流误解。例如,中国学者就中国教育区域合作中的京津冀一体化问题希望与德国学者在欧盟大环境的区域一体化进程做类比交流。区域一体化的直译(Regionale Integration)直接让德国学者误解为“区域融合”。在对于京津冀一体化(Koodinierte Entwicklung der St?]dte Beijing und Tianjin sowie der Provinz Hebei)做了进一步阐释之后,德方将“教育区域一体化”的翻译对应为“Regionaler Strukturausgleich im Bereich des Bildungswesen”(教育领域内的区域结构平衡)。

3.翻译错误造成的交流障碍

专业术语的翻译错误(Irrtum)也叫误译。近义词辨析不准确、词义理解不当、缺乏背景知识等都可能导致误译,从而造成交流障碍。例如,联邦德国的教育评价制度,译者起初将“教育评价”译为“Erziehungsbewertung”,考量后改为“Bildungsevaluation”。Bildung侧重学校的、专业的教育。Erziehung指养育、教养、抚育,主要指幼儿园、家庭的抚养和培育。因此,在该语境下应该用学校教育的Bildung。再比如,德国有关学校的质量管控模式,此处的“质量管控”(原本译为Qualit?]tskontrolle)作为一个宏观概念包含了计划、实施、考评过程。因此,Qualit?]tsmanagement更接近于希望表达的意思。

二、避免中德教育交流障碍的措施

凡物莫不相异,中德教育交流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由于上述多方面原因造成交流障碍在所难免。那么,如何尽可能避免教育交流障碍,障碍出现时如何尽快弥补,是提高教育交流效率、优化交流成果的重要议题。

(一)全面了解德国教育传统、教育背景及教育体制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教育交流绝非局限于几个小时的课堂或会议,而是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才能完成的。只有全面了解交流对象国教育传统、教育背景及教育体制,才能够在教育交流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吸取精华,提出问题。教育交流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吸收、借鉴来促进创新。具体到中德教育交流而言,即如何正确处理德国先进教育文化与本国实际国情的关系。中方学者的前期准备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专业知识层面,还应提前对比两国的文化差异,尊重出访国的文化习惯,用双方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提出问题。

(二)加强沟通,提高跨文化交流意识,正确看待中德教育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障碍

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正视中德教育交流障碍,提高跨文化交流意识。教育交流障碍的产生源于交流双方教育传统、教育理念、思维方式、表达形式等多方面因素,是不可避免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没有孰是孰非[10]。当然也有很大程度的个人因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最容易忽视的就是思维惯性,潜意识里认为对方的想法与自己的没有本质差别。因此,在教育交流的前期、中期、后期,都应加强即时沟通意识,将教育交流障碍带来的危害降低到最小,尽可能将教育交流的每一个环节成果化、书面化,并经过交流使双方进行二次核实,使前期的交流需求、中期的交流过程以及后期的交流成果最大程度地接近交流双方的实际需求。

(三)提升翻译水平,开拓新方法,全方位提高交流效率

教育交流的外事人员需要不断加强个人的职业素养,提升专业能力,包括教育专业知识与翻译水平。定时获取国内外教育最新资讯,开拓新方法,灵活应对每一次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问题。对有可能出现的交流障碍,要在事前礼貌地向交流双方提出建议并在障碍出现的时候及时进行补救。在交流沟通过程中,克服畏难情绪,力争做到沉着、果断,运用多语言优势达到沟通目的。注意积累专业术语的准确表达方式,在小语种专业词汇不确定的情况下,可以用更为普及的英语适当进行补充,避免理解歧x。勤于实践,虚心向具有多国教育背景的专业人士请教,并及时将交流过程中遇到的交流障碍进行归纳总结。

三、结语

世界飞速发展的今天,各国的联系愈发紧密,教育国际化带来的教育交流、访学等活动与日俱增。政府部门和民间交流使得越来越多的教育从业者有机会亲身接触世界各国的教育理论并借鉴优秀经验。与此同时,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不同的教育背景、教育理念、教育文化带来思想冲击,教育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交流障碍也在羁绊教育交流的步伐。中国的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除了有与世界沟通交流的愿景,更要有高效的沟通交流方式。从这个角度上看,学习跨文化交际知识,最大程度地避免交流障碍,提高教育交流效率,将教育交流的成果具象化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7]严明.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12-13,20.

[2]周薇.中德教育体制对比浅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7).

[3]潘一禾.超越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的案例与探讨[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175.

[4]Bildungsg?]nge im deutschen Bildungssystem. Accessed on[EB/OL].http:///wiki/Berufsvorbereitungsjahr#/media/FileDeutsches_Bildungssystem-quer.svg,2016-11-15.

[5]陈红岩.中德两国职业教育对比及启示[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3(7).

[6]吴为善、严慧仙.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47-49.

文化交流的方式篇3

传媒翻译中西方文化跨文化交流差异与交融跨文化交流作为国际化发展的必要载体,迫切需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互通,因此出现了传媒翻译。从传媒翻译的角度来看中西方的跨文化交流,可以窥见语言文化的发展特点和国际交融,以及由此隐含的政治等实质性目的。这对传媒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能够更好地促进中西方的跨文化交流,减小文化差异性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传媒翻译的现状及特点

传媒翻译普遍存在于社会媒介环境中,起着不同语言间的桥梁作用,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和信息性。同时,由于各国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传媒翻译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其中,中国英语、英语外来语以及翻译异化现象为鲜明特征,是促进交流和理解的重要方式,而在语言表达上,传媒翻译中大量存在着委婉语、隐喻的运用,以减少文化摩擦和冲突,提高文化交际质量。

(一)中国英语与翻译异化

1.中国英语与传媒翻译

中式英语是自然产生于英语发展过程的语言变体,是英语语言体系中新纳入的重要分支,对国际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中国英语是更重于官方规范化的语言,有别于备受争议的中式英语,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国际舞台。美国时代周刊是全球性的刊物,其上就频繁使用中国英语来阐述有关于中国的话题,既保留了中国特色,使海外华侨有了一定的归属感,更趋向于接受美国式的价值理念,也对西方人形成了文化的好奇心理,促使他们接触中国文化。权威媒体上出现了“nail houses钉子户”,“hepingjueqi和平崛起”,“qigong气功”等诸如此类的词汇,拓宽了中国文化的流通渠道,形象生动地解释了词汇的原意。故而从某种程度来说,中国英语是借助传媒的力量对有差别的中西方文化进行社会性的阐释,赋予英语词汇以中国特色烙印,是中西方语言与文化的融合。

2.传媒翻译的异化

翻译异化是中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丧失鲜活性的语言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迫切需要更加与时俱进的表达方式。传媒翻译中的翻译异化主要有音译、直译、直译加解释等策略。“Hexieshehui和谐社会”即采用了音译方法,“a matter of face”面子问题采用了直译方法,而“eat bitterness树大招风”则采用了直译加解释的方法。异化的翻译不再具备纯正的英语特点,完全引入或杂合的语言表达方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被异国文化所接纳,获取其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也由此实现了各国文化间的交流。

(二)传媒翻译中的英语外来语

与外文媒体中引入中国英语一般,中文媒体也同样以开放的态度看待外来语的引入,在翻译中保留了其原有的表达方式。除了传统词汇,还出现了英语缩略词汇、汉字加英语词汇,以及音译词汇等,英语外来词的一词多义特点广泛存在。例如,NBA、PK、3D、WTO,这些单词被频繁使用,已成为由公众认同而固定下来的表达方式。英语外来语的纳入极大地发展了汉语文化,增强了传媒词汇的丰富性,使词汇更加活泼,也为全方位的跨文化交流提供了有效的平台。然而在看到这些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有人指出了英语外来语对汉语的冲击力,以全英文字母缩写来替代冗长的汉语表达,是对汉语言的弱化,容易造成这些外来语的泛滥及滥用,并不利于沟通,因而对此持反对态度。

(三)传媒翻译中的委婉语与隐喻

1.委婉语的概念及功能

委婉语是为在交流过程中减少摩擦冲突而使用的一种语言策略,在传媒翻译中常用以达到尊重、掩饰的目的。委婉语往往温和而无侵犯性,即使所要表达的含义是具有触犯的,也通过正面词语的使用避免了对令人不愉快的事实的表达,而其曲折礼貌的用语也避免了直截了当的强硬对话,对话语者的情感与权利给予了保护。委婉语在传媒翻译中主要表现出两个重要功能,文雅及掩饰。在传媒翻译中,对他国语言的曲解容易造成文化沟通的困难,以及国家冲突等更严重的后果。因而在媒介报道方考虑到自身的影响力,以及社会地位,会趋向于选择文雅的委婉语实现国家间交流的目的。The great divide在中文翻译中应为分水岭的意思,但也能够表达离婚的意思,比起众所周知的单词“divorce离婚”就有了委婉的意味,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对人权的尊重。而掩饰功能具有一定的政治目的,通过模糊公众的视线来淡化社会的阴暗面,掩盖社会问题和矛盾。例如,用“industrial dispute工业争端”来表达劳资争端,而不直言矛盾真相,用“watergate affair水门事件”来表达类似的政治事件或丑闻。这些翻译策略都是掩饰功能的体现,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2.传媒隐喻的特征及作用

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亦是一种特殊而普遍的语言现象,与文化紧密相连。隐喻的出现,增强了传媒信息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也使跨文化交流在真实的文化背景下进行,有利于文化的实质际。此时的传媒翻译需要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和认可程度,为便于公众的理解,对于一些隐喻表达的翻译需给予特别的关注。而隐喻通常带有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若不追根溯源则极易误解语义。例如,“hot air吹牛”,不加以考虑就会译为“热空气”,这就丧失了本意。此外,传媒翻译中出现的隐喻还有价值观导向作用,借此宣扬自身的文化思想观念。在政治、娱乐媒体报道中gate一词广泛出现,这就与其西方的文化背景有关,由此产生的表达方式就是灵活运用隐喻方法的表现。

二、传媒翻译中体现的中西方跨文化交际

传媒翻译作为一种审视工具,是跨文化交流的有效观照。其中渗透着各国文化的差异特点,旨在强化受众的跨文化意识,减小差异性带来的不良影响,以促进多领域的交流发展。而当传媒翻译活动陷入权利话语环境,语言就成为了控制社会和权力的媒介,体现出语言文化霸权主义,又受到文化、社会、政治等因素的制约。在以各种传媒为信息生产与传播媒介的大众传媒时代,各国文化都在传媒环境中得以体现。而传媒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传播方式,为公众提供了真实的语言环境,也使得各语言文化的持有者努力构建各自的文化身份。并不只作为忠诚叛逆者的媒体工作者要树立起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国际社会公众也同样需要这一能力。自传媒翻译的相关特征中可以分析归纳出跨文化交流的特点,这有利于拓展交流领域,推动国际社会发展。

三、结论

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通过研究传媒翻译来进一步认识中西方跨文化交流具有深层含义。传媒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翻译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沟通方式,是对中西方文化交流模式的鲜明反映。从传媒翻译可以看出,语言文化主体间的差异性以及跨文化交际的特点,把握传媒文化的发展方向,促进中西方的跨文化交流,努力构建平等的国际话语权。

参考文献:

[1]马文丽.传媒翻译中的中国英语.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22(04).

文化交流的方式篇4

关键词:旅游文化传播目的地优势

旅游是一种文化传播的方式,能够将目的地文化传播到客源地,在国际旅游中这种国家间、民族间的文化传播更值得我们重视。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世界范围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途径。随着国际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注意到了旅游的这种功效,并将其作为国家文化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旅游者在旅游中与当地人交流,通过旅游,旅游者将信息带回本国,传播给其他人群。“一个人旅游的经历及感受会以言语语言和非言语语言方式,以口语形式和文字形式去影响别人。并且他可能在一切适宜的场合完成对他人的宣传,而不论其是否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接受信息的人会成为信息的再次传播者,遂形成逐次非定向信息扩散。”旅游引起的目的地文化传播是通过旅游者亲临目的地,接受该国或该地文化信息,并将其扩散开来的。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从而将中国文化传播至国外。旅游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方式,与一般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一样担负着文化传播的功能,但与其他传播方式相比,旅游这种方式具有更多优势地传播文化。

一、文化传播符合旅游者自觉的需要。

文化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的一大趋势。许多旅游本身就是把了解目的地文化作为旅游的目的。据调查,英、美、日、德、法、澳等国的旅游者无一例外地把“与当地人交往、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当作出境旅游的三大动机之一。休闲消遣旅游者即使不是专门为了了解文化而旅游,对目的地的选择也都是建立在兴趣上的。尤其是国际旅游,路途遥远、费用较高,并非随意的选择。旅游者对于目的地的文化必然或多或少的有兴趣,他们至少对目的地文化有着好奇心,希望能够亲身体验异域文化的情调,或者希望通过旅游了解一种文化,甚至有的是专家学者的考察。无论怎样,国际游客都希望能够在旅游过程中了解这种异域的文化。根据调查,外国人感兴趣的中国旅游资源占前三位的是:山水风光53.4%,文物古迹47.1%,民俗风情27.6%后二者显然是中国文化的载体,而中国的山水风光也很少有纯自然的景观,多是自然与人文结合的景观,如泰山、峨眉山、华山、捞山等,虽然自然风光优美,却更以人文景观闻名。同经济、政治、传媒等方式相比,旅游这种交流方式更体现了接受者的自愿性。事实上,经济政治领域的许多交流活动也是属于旅游的范畴,比如外交访问、商务差旅等。我们这里指的是休闲或观光意义上的旅游。由于交流过程的自愿性,旅游者能更主动地、有效地接受与反馈信息。文化交流中由于文化差异和交流者的民族中心主义等心理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文化误解,导致文化冲突。文化冲突出现后,接受者的主动性越强,消除误解的可能性越大。因为,如果对交流方的文化没有兴趣,只是出于其它利益目的进行交际,甚至双方本来就处在一种对立的状态,可能使双方的误解增大,导致文化交流的失败。

有观点认为“旅游者大多是带着先人之见,带着他人对有关国家的普遍评价和观念到国外旅游的;他们虽然能获得很多新的感受,但却在其先人之见的影响下来评价解释这些感受,而很少愿意改变以前所形成的观念。旅游者诚然在去目的地之前有“先人之见”,但是,既然旅游者愿意亲自作一次旅行、他们必然希望亲身感受一下当地的文化是否如自己所知。他们不可能是为了证明目的地确实如自己的想象才来旅行,尤其是不可能因为试图验证目的地文化在头脑中的偏见才去做一次旅行。换句话说,由于已形成的印象和文化差异等原因使旅游者愿意用这些“先人之见”来评价旅途中的感受,而他们的评判也确实是以自己的文化价值观来作为评价的,但这不可能决定他的感受。真实感受与心理印象的反差越大,越容易引起旅客的注意,更改印象。毕竟“眼见为实”,更易让人信服。如果旅游者不能从旅游中获取新的信息,那旅游还有何意义呢,人们只需要读书、通过他人或大众传媒来了解异域文化,而无需长距离地旅游。事实上,正是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吸引了异域的游客来旅游,往往不是“先人之见”影响了他们的感受,而是通过旅游改变了他们的成见。如《美国教授:中国,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中写的美国俄亥俄州大学代表团的四名教授来华访问在北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团长诺尔塔先生对记者说:“我们看到的中国,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喜欢中国,也喜欢北京!”在来华以前的一些担心都证明是不必要的。缺乏交流,不明真相的情况下的想象或是道听途说有时与现实相去甚远,旅游正是用亲身经历来改变观念的途径。游客是用实践检验观念是否正确,而不是用观念映证实践。旅游者更多地是以一种平和、主动的心态面对文化交流,接受他们认为可以接受的信息。

二、旅游能更有效地传播目的地文化

旅游过程中人们是以一种愉悦的心情主动接受文化。文化的传播有和平与非和平两种手段。前者是接受文化群体主动性的接受,而后者则是传播者通过战争等方式强制性传播。当今世界,大部分父化交流的形式都是和平的,但具体文化接受者的主动程度有差别。

旅游是人类的休闲活动,目的是为了放松休息,或是增长见识等。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心情较其它正式活动来说更轻松、愉快。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影响感受性,对知觉、记忆、思维都有影响。相对于其它传播方式,如通常的讲座、书籍等形式,旅游所带来的这种愉悦心理环境使信息接受者没有太多的戒备心理或敌对心理,因而,有利于文化信息的接受。虽然如前所述,由于价值观等文化背景的不同,跨文化交流活动中的矛盾冲突是难免的,但旅游者本身具有交流的意识使传播的阻碍减少,加之旅途中轻松愉快的心情使他们在文化冲突发生时能更好的去理解和解决。“旅游跨文化传播不同于其他文化知识的跨文化传播(如培训外国留学生)。这是因为.现代旅游是现代人用以调整、缓解现代社会生活快节奏所造成的心理重负的手段。因此,现代旅游是一种兼具度假、休闲和娱乐特点的消费。这种轻松愉快气氛下的文化传播必然比严肃的说教让人更容易接受。

三、旅游对广大人群更具有现实性

旅游的时间长度对于促进文化交流更有现实性。长时间的接触无疑能促进彼此深刻的了解,时间越长,交流就越深人,如长期旅居国外,移民等。但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时间上,这些都不是大多数人能承受的,可行性不强。相比较而言,旅游在西方社会已经普及,在中国社会也开始走进百姓家。作一次长途旅行对许多人来说是可能的。旅游团时间相对长而可以进行较深较广的文化交流,胜于一般的文化交流。以美国游客为例,在华旅游抽样调查中显示停留时间在8~14天的和15天以上的最多,分别占37.2%和26.7%这个时间长度足以使文化传播过程中游客有机会反馈.如提出自己的疑问等,让传播更顺畅。

大众旅游的兴起使更多的人能够参与文化交流,而许多专门的文化交流活动只限于少数专业人员。旅游比起许多文化交流形式而言,更具普及性、大众性。从机会上看,旅游不会遇到年龄、性别、职业、地位等多种参与其它文化交流可能遇到的多种障碍。大部分人都可通过旅游这种民间交流方式得以参与文化交流。

四、旅游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了解目的地文化

旅游的接触往往是全面的接触,旅游客体是文化的载体,包含了一种文化的多个方面。旅游者在游览中不会只接触一类资源,旅游地往往向游客传递着各方面的信息。旅游者欣赏到的不只是一种景观,还包括丰富多彩的、从物质层面到思想层面的文化,同时,在与导游、饭店工作人员、当地居民等形形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无疑丰富了游客对目的地文化的认识。有观点认为“旅游者大多满足于仅仅认识旅游国的旅馆、浴场、具有代表意义的大街和风景名胜,而很少愿意并且也很少有机会与旅游地的人们进行真正的接触没有机会来体会以他们的眼光看问题。”事实并非如此,旅游者在目的地与当地人总会有一定的交流,特别是在文化旅游为人所重视的今天,旅游者不仅停留在观赏了解民俗层面上.更有体验一些百姓生活的趋势,一些特定的旅游团还会参观校园、敬老院。如《我们喜欢中国》一文中美国北卡罗来那州夏洛特工学校艺术团对北京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访问,尽管时间不长,但他们评价道“此次是我们第一次到北京……看到了北京老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还亲眼看到了中国功夫表演。……我们了解到中国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对于自助游的游客来说,与当地人打交道就更不可少了,他们的饮食起居几乎都离不开当地居民的帮助,交流会更多一些。这种相对不太正式、系统的交流,使旅游者更可能从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中全面地获取另一种文化的信息,包括历史文化、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

五、直接性是旅游作为文化交流方式的另一优势

大众传播是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如书籍、报纸、电视广播、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与这些相比,旅游者不仅有机会了解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如历史文化、经济成就等,还可以直接接触社会文化的各面旅游者有机会亲自观察大众的生活,与普通百姓交流,看到更真实的文化,不象其它形式只限于代表性的精品或是本国政府有意识的片面宣传。

文化交流的方式篇5

论文摘要:旅游是一种使目的地文化向客源地传播的有效途径。与其它形式相比较,这种方式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旅游传播文化符合旅游者旅游的目的,而且旅游者愉悦的心理有利于在旅途中接受异域文化。同时,旅游中的文化传播使更广泛的人群在更广泛的领域更真实地了解目的地文化。

旅游是一种文化传播的方式,能够将目的地文化传播到客源地,在国际旅游中这种国家间、民族间的文化传播更值得我们重视。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世界范围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途径。随着国际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注意到了旅游的这种功效,并将其作为国家文化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旅游者在旅游中与当地人交流,通过旅游,旅游者将信息带回本国,传播给其他人群。“一个人旅游的经历及感受会以言语语言和非言语语言方式,以口语形式和文字形式去影响别人。并且他可能在一切适宜的场合完成对他人的宣传,而不论其是否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接受信息的人会成为信息的再次传播者,遂形成逐次非定向信息扩散。”旅游引起的目的地文化传播是通过旅游者亲临目的地,接受该国或该地文化信息,并将其扩散开来的。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从而将中国文化传播至国外。旅游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方式,与一般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一样担负着文化传播的功能,但与其他传播方式相比,旅游这种方式具有更多优势地传播文化。

一、文化传播符合旅游者自觉的需要。Www.133229.Com

文化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的一大趋势。许多旅游本身就是把了解目的地文化作为旅游的目的。据调查,英、美、日、德、法、澳等国的旅游者无一例外地把“与当地人交往、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当作出境旅游的三大动机之一。休闲消遣旅游者即使不是专门为了了解文化而旅游,对目的地的选择也都是建立在兴趣上的。尤其是国际旅游,路途遥远、费用较高,并非随意的选择。旅游者对于目的地的文化必然或多或少的有兴趣,他们至少对目的地文化有着好奇心,希望能够亲身体验异域文化的情调,或者希望通过旅游了解一种文化,甚至有的是专家学者的考察。无论怎样,国际游客都希望能够在旅游过程中了解这种异域的文化。根据调查,外国人感兴趣的中国旅游资源占前三位的是:山水风光53.4%,文物古迹47.1%,民俗风情27.6%后二者显然是中国文化的载体,而中国的山水风光也很少有纯自然的景观,多是自然与人文结合的景观,如泰山、峨眉山、华山、捞山等,虽然自然风光优美,却更以人文景观闻名。同经济、政治、传媒等方式相比,旅游这种交流方式更体现了接受者的自愿性。事实上,经济政治领域的许多交流活动也是属于旅游的范畴,比如外交访问、商务差旅等。我们这里指的是休闲或观光意义上的旅游。由于交流过程的自愿性,旅游者能更主动地、有效地接受与反馈信息。文化交流中由于文化差异和交流者的民族中心主义等心理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文化误解,导致文化冲突。文化冲突出现后,接受者的主动性越强,消除误解的可能性越大。因为,如果对交流方的文化没有兴趣,只是出于其它利益目的进行交际,甚至双方本来就处在一种对立的状态,可能使双方的误解增大,导致文化交流的失败。

有观点认为“旅游者大多是带着先人之见,带着他人对有关国家的普遍评价和观念到国外旅游的;他们虽然能获得很多新的感受,但却在其先人之见的影响下来评价解释这些感受,而很少愿意改变以前所形成的观念。旅游者诚然在去目的地之前有“先人之见”,但是,既然旅游者愿意亲自作一次旅行、他们必然希望亲身感受一下当地的文化是否如自己所知。他们不可能是为了证明目的地确实如自己的想象才来旅行,尤其是不可能因为试图验证目的地文化在头脑中的偏见才去做一次旅行。换句话说,由于已形成的印象和文化差异等原因使旅游者愿意用这些“先人之见”来评价旅途中的感受,而他们的评判也确实是以自己的文化价值观来作为评价的,但这不可能决定他的感受。真实感受与心理印象的反差越大,越容易引起旅客的注意,更改印象。毕竟“眼见为实”,更易让人信服。如果旅游者不能从旅游中获取新的信息,那旅游还有何意义呢,人们只需要读书、通过他人或大众传媒来了解异域文化,而无需长距离地旅游。事实上,正是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吸引了异域的游客来旅游,往往不是“先人之见”影响了他们的感受,而是通过旅游改变了他们的成见。如《美国教授:中国,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中写的美国俄亥俄州大学代表团的四名教授来华访问在北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团长诺尔塔先生对记者说:“我们看到的中国,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喜欢中国,也喜欢北京!”在来华以前的一些担心都证明是不必要的。缺乏交流,不明真相的情况下的想象或是道听途说有时与现实相去甚远,旅游正是用亲身经历来改变观念的途径。游客是用实践检验观念是否正确,而不是用观念映证实践。旅游者更多地是以一种平和、主动的心态面对文化交流,接受他们认为可以接受的信息。

二、旅游能更有效地传播目的地文化

旅游过程中人们是以一种愉悦的心情主动接受文化。文化的传播有和平与非和平两种手段。前者是接受文化群体主动性的接受,而后者则是传播者通过战争等方式强制性传播。当今世界,大部分父化交流的形式都是和平的,但具体文化接受者的主动程度有差别。

旅游是人类的休闲活动,目的是为了放松休息,或是增长见识等。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心情较其它正式活动来说更轻松、愉快。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影响感受性,对知觉、记忆、思维都有影响。相对于其它传播方式,如通常的讲座、书籍等形式,旅游所带来的这种愉悦心理环境使信息接受者没有太多的戒备心理或敌对心理,因而,有利于文化信息的接受。虽然如前所述,由于价值观等文化背景的不同,跨文化交流活动中的矛盾冲突是难免的,但旅游者本身具有交流的意识使传播的阻碍减少,加之旅途中轻松愉快的心情使他们在文化冲突发生时能更好的去理解和解决。“旅游跨文化传播不同于其他文化知识的跨文化传播(如培训外国留学生)。这是因为.现代旅游是现代人用以调整、缓解现代社会生活快节奏所造成的心理重负的手段。因此,现代旅游是一种兼具度假、休闲和娱乐特点的消费。这种轻松愉快气氛下的文化传播必然比严肃的说教让人更容易接受。

三、旅游对广大人群更具有现实性

旅游的时间长度对于促进文化交流更有现实性。长时间的接触无疑能促进彼此深刻的了解,时间越长,交流就越深人,如长期旅居国外,移民等。但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时间上,这些都不是大多数人能承受的,可行性不强。相比较而言,旅游在西方社会已经普及,在中国社会也开始走进百姓家。作一次长途旅行对许多人来说是可能的。旅游团时间相对长而可以进行较深较广的文化交流,胜于一般的文化交流。以美国游客为例,在华旅游抽样调查中显示停留时间在8~14天的和15天以上的最多,分别占37.2%和26.7%这个时间长度足以使文化传播过程中游客有机会反馈.如提出自己的疑问等,让传播更顺畅。

大众旅游的兴起使更多的人能够参与文化交流,而许多专门的文化交流活动只限于少数专业人员。旅游比起许多文化交流形式而言,更具普及性、大众性。从机会上看,旅游不会遇到年龄、性别、职业、地位等多种参与其它文化交流可能遇到的多种障碍。大部分人都可通过旅游这种民间交流方式得以参与文化交流。

四、旅游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了解目的地文化

旅游的接触往往是全面的接触,旅游客体是文化的载体,包含了一种文化的多个方面。旅游者在游览中不会只接触一类资源,旅游地往往向游客传递着各方面的信息。旅游者欣赏到的不只是一种景观,还包括丰富多彩的、从物质层面到思想层面的文化,同时,在与导游、饭店工作人员、当地居民等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无疑丰富了游客对目的地文化的认识。有观点认为“旅游者大多满足于仅仅认识旅游国的旅馆、浴场、具有代表意义的大街和风景名胜,而很少愿意并且也很少有机会与旅游地的人们进行真正的接触没有机会来体会以他们的眼光看问题。”事实并非如此,旅游者在目的地与当地人总会有一定的交流,特别是在文化旅游为人所重视的今天,旅游者不仅停留在观赏了解民俗层面上.更有体验一些百姓生活的趋势,一些特定的旅游团还会参观校园、敬老院。如《我们喜欢中国》一文中美国北卡罗来那州夏洛特工学校艺术团对北京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访问,尽管时间不长,但他们评价道“此次是我们第一次到北京……看到了北京老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还亲眼看到了中国功夫表演。……我们了解到中国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对于自助游的游客来说,与当地人打交道就更不可少了,他们的饮食起居几乎都离不开当地居民的帮助,交流会更多一些。这种相对不太正式、系统的交流,使旅游者更可能从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中全面地获取另一种文化的信息,包括历史文化、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

五、直接性是旅游作为文化交流方式的另一优势

大众传播是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如书籍、报纸、电视广播、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与这些相比,旅游者不仅有机会了解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如历史文化、经济成就等,还可以直接接触社会文化的各面旅游者有机会亲自观察大众的生活,与普通百姓交流,看到更真实的文化,不象其它形式只限于代表性的精品或是本国政府有意识的片面宣传。

文化交流的方式篇6

关键词:警务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交流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9-0144-02

语言学习应以交流为最终目的。涉外警务英语的教学,更应以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最终目标。在教学中应结合涉外警察特殊的跨文化角色进行教学观念,重点,方式的转变,全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中西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一)文化与中西文化差异

文化的概念很复杂,社会学家Goodenough对其的定义为“由人们为了使自己的活动方式被社会的其他成员所接受,所必须知晓和相信的一切组成。”(Goodenough,1957)。

“在不同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下,不同民族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创造。”(贾玉新,1997)。中国和西方,由于处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产生了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活动方式。人们通过交际确认和强化了这些规则和模式,因而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习得了不同的交际规范,也就是说习得了不同的群体文化。

(二)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正因为文化差异,来自不同文化的人进行有效的,能够被彼此理解和认可的交际就显得尤为重要。能够很好地掌握对方的文化,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能够很好地理解和被理解,不产生误会甚至是冲突,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体现。在国际合作频繁,信息交换飞速的21世纪,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想要具有很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首先要求对目标文化的语言有很好的应用能力,另外还要掌握众多的文化层面知识,以及非言语的文化交流手段。就是说,除了能够在语法层面流利的表达,还需要深层的文化背景知识支撑话语的得体性。

二、跨文化交际的特殊主体――涉外警务人员

(一)涉外警务人员作为跨文化交际主体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涉外警察,作为新兴的跨文化交际的主体,其特殊性在于:他们同来自于不同文化的人的交际不仅仅是为了交流,而是担负着服务与执法的双重任务。因此,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执法困难和沟通失败,顺利履行职责,为不同文化的公民服务是其面对的主要问题,也是我国涉外警务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二)涉外警务人员作为跨文化交际主体的三种角色

涉外警务人员,作为跨文化交际主体,担负着三种不同的文化角色:其一,作为公众服务人员,能够流利顺畅的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理解不同文化种族人群的需要,为其进行服务是涉外警务人员应尽的职责。其二,作为执法者,用目标语言能够得体,权威性的表达执法法令,是增强执法力度的要求。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禁忌、宗教习俗的尊重都影响着执法的效果与力度。其三,作为合作者,能够与国际警务工作者进行正常的工作交流,是对我涉外警务人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更高要求。在国际化的今天,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警务合作。如针对的跨境联合行动,针对境外逃犯的猎狐行动,都需要警务人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涉外警务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我国涉外警务人员的主体是全国各大政法警官学院的毕业生。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来源于其在中学学习的英语文化知识,及大学期间的警务英语课程。

然而,当前各警官学院的英语课程大多停留在和普通大学近似的语言层面的教学上,没有真正地从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教学转化为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教学,更不要说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提升其交流能力。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一旦到了工作岗位,虽然可以在语言层面掌握最基本的对外沟通能力,但是其交流的效果不能保证,也不能保证不因文化差异,语用迁移产生不应有的误会和冲突。因此对警官学院在校生的英语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努力使其在走上工作岗位时能够游刃有余的承担作为跨文化交际主体的三种特殊角色――服务者、执法者和合作者。

这对我国政法类高校的警务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一,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语法层面知识输入,满足他们语言表达的基本需要。其二,要在课程体系内结合警务工作的实际,警务人员的角色,引入跨文化的理念与意识,选取合适的教材,设置合适的模拟情景,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同时扩充文化背景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笔者认为,应从如下方面在警务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美国语言学家Kramsch有一段关于语言与文化的重要论述:话语是意义的载体和反映,在承载意义时它具有双重表达功能,也就是说在表达话语本身意义的同时也表达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独特的文化语言。外语学习不只是语言知识的学习,同时也是文化的学习,因为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某种特定文化的反映,都有较深刻的文化内涵,只有了解这种语言所赖以存在的文化,语言学习才能达到较高的造诣。

因此,政法类院校的外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认识到文化知识对跨文化交际的重大影响,尤其对未来的涉外警务人员,更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对他们的课程传授上,不再以语言知识的习得为目标,而是以语言使用的得体和特定警务情景下能够完成特定任务为课堂的最终目标。

(二)教学重点的转移

警务英语课堂如果仍旧采取传统的篇章教学模式,把重点放在传统的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即使学生获得了元语言层面的知识,并不能提高其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更无法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因此应将教学重点从元语言层面转移为文化与交流层面。利用特定的情景,在特殊的文化差异背景下,为学生展示真实的跨文化交流语境。从警务英语的特殊性来说,更应针对涉外警察可能担当的跨文化交际主体角色,还原真实的警用语境,使学生能够在语境中掌握目标语言使用的得体性,提高执法的权威性。

(三)教学方式的改革

基于警务英语教学观念和教学重点的变化,笔者认为警务英语应抛弃传统的篇章教学模式,进行多维立体的文化情景式教学。在一个完整的警务英语教学体系里,应采取以下教学方式。

1.情景浸入式教学

浸入式教学,就是将语言学习者完全置入目标语言的文化场景中进行学习。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多维的立体教学环境,尽量使学生浸入真实的语言文化环境。比如,在警务英语课堂中,大量输入西方警务人员执法、执勤、街头服务的音视频材料。而后,以这些特定的警务情景为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的背景,设计真实的警务课堂任务让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情景表演,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培养其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交流和思维文化方面的融合。

2.主题角色式教学

警务英语要设计特定的主题式教学。目前,很多正在使用中的警务英语教材已经开始以特定的主题为学习的单元。但在实际的应用中,笔者认为,应强调在特定警务情景下涉外警察的跨文化交际角色地位。例如,将警务情景按照角色设定为三大模块:执法、服务、跨境合作。按照三大角色模块下设计主题情景,例如,执法中的交通违法处理,服务中的社区警务,合作中的中外跨境调查等等都可以成为警务英语教学模块中的一个主题单元。在每个主题单元中渗透此节出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现象,对可能由此出现的误会,冲突加以总结,达到文化融入情景教学,角色体现文化现象的目的。

3.专题对比式教学

针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除了在警务特定场景中体现,还要有针对性地将某些中西方文化总体上的差异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传授给学生。

警务情景毕竟是一些特定的场景,但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要让学生对中西方文化普遍的差异有具体的印象,用自己内化了的文化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应对变化了的,可能出现的文化差异与冲突。

应采用每周一次的专题讲座形式,抛开警务范畴,为学生集中导入中西文化差异的若干层面。如可设计题为“中西文化在时间概念上的差异”的专题讲座,将学生在警用情境中潜移默化的跨文化知识进行针对性的整合,或将警务情景下未能涉及的文化差异表现补充给学生,进一步扩充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4.兴趣拓展式教学

(1)建立警务英语文化词句库

尽管警务英语的讲授形式应以主题角色式教学为主,专题讲座为辅,对语言形式的学习还是不能全然放弃。重视听说,不等于放弃文字与书面表达。针对政法类大学生的特点,为课程体系建立警务英语文化常用词句库,让学生以其为重点,加强对书面文字的记忆,进一步促进听说能力的综合提升,提高警务英文写作和阅读专业文献的能力。

(2)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有研究表明,日常交流中只有30%的信息是通过语言本身传达的,而另外70%的信息蕴藏在非语言交际活动中,其中就包括文化所传递的信息。因此,除了重视在课堂,专题讲座里展现的以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中西文化差异,还应重视对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比如,手势、眼神、肢体语言的表达。

这种很难在纯粹的语言课堂进行体现的拓展训练,可以在课余的时间内以兴趣小组的作业形式进行展现。鼓励学生以兴趣小组为单位,利用网络或图书馆的资源查找世界不同文化的非语言交际表达的内容和意义。每周在主题课堂教学之前让学生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加以补充,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促进学生自觉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化。

(3)跨文化兴趣培养

想要更加深入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要促使其对不同文化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警务英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时事评论、观看英文电影、收听英文歌曲,拓展其文化视野,使其意识到原来中西文化的迥异不是只能成为交流中的障碍,而是可以成为跨文化交流中有趣的现象,成为文化融合的桥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警官类院校的涉外警务英语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课程的重心放在:着力锤炼口语,重在得体交流;创造真实语境,再现警务情景;突出文化融合,避免文化冲突;加强西方文化的输入,重视中国文化的输出。警务英语的教学要争取做到让我们的学生――未来的涉外警务工作者不但可以成为能得体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执法者,服务者,还能够成为中西方警务合作的参与者,甚至成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参考文献:

[1]Goodenough,W.H.,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Linguistics.Washington[M].D.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57:167.

文化交流的方式篇7

关键词:身势语 ;面部表情;差异

中图分类号:G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276-01

一、身势语的介绍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通常被分为语言和非语言两类。当然语言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但是,通过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来看,大多数人是通过非语言的方式进行交流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进行非语言的交流。另外,我们大部分的感情信号也是通过非语言元素进行接收的。什么是非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字面上的定义就是不通过语言进行的交流,而身势语是非语言交流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 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一种重要媒介。

身势语,又称肢体语言,肢体动作,身体举止等等,它主要指人们在交流中用来表达感情的面部表情和姿势的形式,是指所有通过表情和动作发出的具有语言交际能力的信息。身势语是一种无声的,实用的语言,它能表达出人们的心声,在非语言交流中是很常见的。在任何一个国家的语言中,身势语都是语言交流的一个必要的补充。任何一个人都要通过肢体语言向别人发送信息。但是每个国家的文化环境,生活方式,宗教仪式和价值观与其他国家之间都存在一些差异,因此,每一种语言都有一种很强的文化色彩,即使同一种语言也会有很多差异。因此我们不能忽视文化以及文化环境的差异所带来的语言上的不同含义。如果在跨文化交流中了解一些身势语在这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下的特定的含义,我们就能更好的理解和交流。

二、中美身势语面部表情的差异

面部表情有一些自己的特征:它们是与生俱来的而且是全世界通用的。因此,文化背景不同的群体也一致认为高兴,难过,厌恶,害怕,生气和惊讶(六种基本情绪)面部表情的表达方式是一样的。然而,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同。有些面部表情和它们的解释就会因为文化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1.眼神交流

眼睛是最重要的接受非语言信息的渠道。目前,大多数关于眼部动作的研究都会关注到眼神的交流。眼神交流是肢体语言的重要元素。我们能够通过眼睛发送的信息数量几乎是没有限制的。曾经有一个调查评估,在一次交流中,我们有30%-60%的时间都在进行眼神交流。而中国人和美国人在眼神交流方面是存在很多差异的。

在和熟悉的人谈话时,美国人的习俗是说话的人和倾听者之间需要存在眼神交流,而且他们眼神交流持续的时间要比中国人长。在美国,谈话的过程中缺少眼神交流会被认为是不真诚的,不可信赖的,不诚实的,同时也暗示了说话人的胆小,轻蔑,不安,内疚或者冷漠。然而,为了表示礼貌,尊敬或者顺从,中国人经常避免与别人进行直接的眼神接触。

在中国,人们习惯向下看,即使是下属在上级面前,年轻人在年长者面前也是如此。在中国文化中,向下看代表着谦卑,尊敬,顺从的态度。美国人也许很难理解。他们会认为中国女人低头表示中国男人的大男子主义。

但是,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使劲盯着别人太久都被认为是不得体的。即使你的眼神表示某种欣赏,它也会让人觉得不安和尴尬。中国人应该注意这一种普遍的做法。许多在中国的美国人都抱怨当地人的注视让人恼怒。

总之,美国人,还有其他一些说英语的国家,认为眼神交流是很重要的。他们经常把眼神交流与真诚,信任,坦白和自尊联系起来。由于受到孔儒主义和传统的谦卑态度的影响,中国人在直视对方的时候会变得害羞,而且眼部动作也比他们少。事实上,这也是表示尊敬和的友好一种方式。中美两国都应该记住这些在相互交流中存在的差异。

2.微笑和大笑

微笑和大笑通常都是在传递友好,赞同,满意,欣慰,高兴,欢乐。这一点中美两国大体上说来都是一样的。然而,在有些情况下,中国人的微笑或大笑会引起美国人的反感。

通常情况下,中国人不会对陌生人微笑。如果没有什么好的理由或者没有其他人给介绍的话很多人都不会与陌生人交流。对于中国人来说,天生友好就对别人微笑并不是一个充分的理由。美国人也并不是经常对陌生人微笑,但是在走廊,电梯,或者其他狭小的空间里,如果这里只有几个人,没有别人了,他们很可能会简单的微笑或者点头示意,也许还会轻声的说句早上好,或其他的问候语。这是表示对别人存在的一种认可。在这种情形下恰当的回应这个微笑的方式就是同样报以微笑。

三、研究中美身势语差异的意义

非语言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与别人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非语言交流要占到60%-93%。非语言交流,特别是身势语,经常发挥着与有声语言一样的作用。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从人们获得消息的途径来看,只有11%的信息是通过听觉获得的,而83%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也许我们还没意识到,当我们和别人交流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时候不是在进行口语的交流。研究肢体语言的专家-Fen.Lafle.Angles曾经说过:“如果它消失了,一个孩子很难成长为一个正常人。”

交流的过程中,非语言因素随着文化的差异会发生很大变化。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理解。它的重要意义就是帮助我们更有效的理解和交流。随着中美交流的日益深入,更好的理解两国文化中非语言交流的差异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之所以把视角限制在中美两国的差异上面是因为中国是亚洲国家的典型,而美国就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代表,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中美两国身势语的差异。

总之,随着地球村的缩小和文化的碰撞,很多人走出自己的国家,我们应该学会更好的尊敬,学习和理解“无声语言”的有效性,减少跨文化交流的障碍。

总结

人与人之间交流包括语言的和非语言的方式。总的来说,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交流是相互联系,同时发挥作用的。

身势语是非语言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有着口语无法取代的作用。相同的身势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含义。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身势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这样,在我们将来的日常生活中跨文化交流就能够更好的相互理解,发展一种更好的关系。

这篇论文旨在让读者意识到中美两国非语言交流的重要性并引起读者研究中美两国身势语差异的兴趣。因此,读者也许能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作者希望能够帮助中美两国建立更好的跨文化交流关系。

おげ慰嘉南祝

お[1]Hall, Edward T. 1959.The Silent Language. New York: Doubleday&Co.

お[2]Tubbs, Stewart L.&Moss, Sylvia. 1991.Human Communication. McGraw-Hill, Inc.

[3]戴 凡,(美)Stephen, L.J. 2003.《文化碰撞:中国北美人际交往误解剖析》.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文化交流的方式篇8

关键词:中美两国;跨文化交际;艺术;实践模式

中图分类号:J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0-45-1

在科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现代化社会中,横亘在国与国之间交往的现实中有形的距离在无形的网络信息化充斥的社会环境下被大大的缩短了。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语言和文化存在较大冲突和差异的国际环境中,交流的方式和方法称为了跨文化交际艺术实践过程中的关键所在。

一、中美两国跨文化交际的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剧的现实背景下,“地球村”的出现成为了不可避免的全球发展趋势,各个国家间的国际性经济文化交流成为了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潮流,跨国际文化交流全球化浪潮发展趋势势不可挡。中国和美国作为东西方国家阵营中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典型,再加上中美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差异化,直接导致了在跨国际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交际中的矛盾和冲突逐步升级,成为了一种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源。中美两国跨文化交际艺术,成为了解决东西方文化差异给跨文化交际中带来的问题的唯一途径,满足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减少冲突和矛盾,缩小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化的不良影响,推进中美跨文化交际的艺术性、文明性、高效性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就现阶段的中美两国跨文化交际的现状来说,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弊端,导致了中美两国跨文化交际中双方沟通的效果差强人意,冲突和矛盾时有发生,无法达到预期的跨文化沟通交流的效果。

二、中美两国跨文化交际艺术的实践模式分析

(一)以扎实的跨文化语言知识为基础,为跨国际交际艺术的实践提供可能

中美两国跨文化交际的方式是多渠道、多方式进行的,比如:单纯的语言交际就分为口头语言交际和书面语言交际两种,口头语言交际,即为中美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口头语表达的沟通和交流,表现为谈话、面谈等形式;书面语的交际方式为通过书信、电视、商品等物质为媒介进行的跨文化交往的方式等。多样的交流方式为中美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中沟通交流的双方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只有不断扎实中美语言文化知识的基础,充分的掌握和了解到中美两国文化知识的差异,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知识的素养和能力,才能够在中美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达到有效沟通、及时沟通的目的。

(二)构筑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知识与文化交际的双层体系,为跨国际交际艺术模式提供保障

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将世界上的国家有机的联系成为了一个主体,国际交往的日趋频繁成为了一种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而语言文化成为了跨文化交际的最大障碍所在。中美跨文化交际艺术性主要体现在交际的双方对于文化知识与文化交际的认知程度和掌控能力的素质上。这并不只是意味中美跨文化交际中,交际方式能够准确熟练的将两种语言进行翻译的能力素养,这仅仅是对于文化交际的要求体现,同时,更加的体现着对于外来文化的学习和把握上。前者注重的是对于外来文化的交际中是否能够将对方的意思表达出来,后者注重的是具备一定的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构筑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知识与文化交际的双层体系,为跨国际交际艺术模式提供保障。

(三)以跨文化交际的社会需求为导向,为跨国际交际艺术模式提供目标

中美两国代表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的阵营,是两种不同的知识冲撞。只有不断的拓展交际双方对于对方国家文化差异的深入了解程度,以跨文化交际的社会需求为导向,为跨国际交际艺术模式提供目标,注重跨文化交际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跨文化交际中的应变能力,加强国际交往实践,构筑跨文化交际交往的新模式,建立健全中美两国跨文化交际艺术的实践模式。

三、结束语

总之,在科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现代化社会中,中国和美国作为东西方国家阵营中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典型,直接导致了在跨国际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本文详细阐述了中美两国跨文化交际的现状,并就如何构筑中美两国跨文化交际艺术实践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以期有助于提升跨文化交际的实践水平,保证跨文化交际中两种不同的文化的有效沟通和理解,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零障碍,掌握中美两国跨文化交际艺术,促进国际间合作和发展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杜瑾.论跨文化交际中艺术的实践类别探究[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2004:4.

[2]刘颖晴.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迁移与语用失误以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7:6.

[3]关世杰.十年来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定量研究方法的缺失是学科发展的瓶颈[A].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2006:8.

文化交流的方式篇9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中西文化交流必将快速发展,其层次正越来越高,领域正越来越宽,覆盖面正越来越广,成果也正越来越丰硕。

本文拟就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目的、媒介等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21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

(一)全球化框架下的中西文化交流

当前,世界正处于以经济一体化为核心的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全球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是全球化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必然推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而这一进程的载体正是中西文化交流。虽然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快,文化全球化势不可挡,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生活方式、思维类型、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仍将是客观存在。只有不断深化交流,才能逐渐增进了解,求同存异,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交流是双赢的途径,是文化融合的必由之路。

人类文化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以欧美为中心的格局。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文化面临着欧美强势文化的压迫,主要表现在核心价值观的渗透,生活方式的影响,等等。在这种形势下,主动开展“以我为主”的文化交流是我们的使命。要通过多种方式,广泛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挖掘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介绍中华文化的精髓,特别是植根于中国人心中、沉淀为中华民族性格的那部分文化成分,以此来重塑华夏文明的形象,充分展示华夏文明的独特魅力,增进西方对我灿烂文明的了解和理解,不断获得其对我以华夏文明为基础的核心价值观的尊重,从而促进经济建设、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做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这是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和发展方向。

(二)世界焦点问题环境内的中西文化交流

世界进入21世纪,经济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经济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人类文明的灿烂前景呈现在世界人民面前。但不可否认,一些焦点问题也前所未有地突出,诸如,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频繁,可持续发展道路不平坦,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能源危机时隐时现,恐怖主义威胁难以根本消除,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共生共荣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等等。

而文化交流正可以担此重任,通过彼此的交流来加深了解,形成共识,弥合分歧,解决争端,或者逐渐缩短彼此的距离,不断扩大彼此的交集,从而为这些焦点问题的迎刃而解打下基础,正所谓用“软”方法来解决“硬”问题。

可以说,世界焦点问题的存在和不断扩大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用武之地。促进世界焦点问题的解决,文化交流义不容辞,只有不断扩大,才能适应世界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显示文化交流的魅力。

二.21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目的

(一)信息共享

从国家之间或民族之间的角度讲,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准则、、风俗习惯等的接触,是在更深层次上的各种文化观念,习俗、行为模式的对话、沟通、协调。在这个层面上的文化交际实际是各种文化信息的分享、交流。国际事务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的最终目的是信息共享,通过有意义的信息传递、接收与反馈,在各自的态度、意向上进行协调与沟通,表达各自的立场观点,寻求某种共识,或者产生互动,由此实现各自的合理意愿,维持各方的进步和发展。

(二)增进了解

古语云: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而文化交流是心灵的对话、感情的沟通和友谊的纽带。人与人之间,正是通过这种交流,从相识到相知,由陌路变朋友,互相了解,互相帮助。人如此,国亦然。闭关锁国、夜郎自大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各种交流的频繁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不断扩大各个层次的文化交流,可以使作为交流对象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地区之间,彼此从一无所知,到有所了解,再到深入了解,甚至非常熟悉,进而发展到谁也离不开谁的地步。交流了,了解了,逐渐地就越来越和谐了。

(三)化解冲突

邓小平同志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局部的冲突仍然不断,有的甚至长期存在。像直接了当的军事行动等正面冲突,“敲山震虎”式的挑衅等冲突,各类暗地进行的恐怖和极端主义活动等隐性冲突威胁着世界的安全。这些冲突的产生,原因相当复杂,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民族、宗教等多方面,主要还是彼此立场的差异导致的。因为立场不同,所以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及安全,就不能做到以平常心,对待对方的利益及安全,怀疑、误会、排斥、歧视、甚至攻击对方,坚持自己所认知的正义,不宽松他国所认知的正义。化解这些冲突,如果一味正面交锋,结果往往两败俱伤;如果过度反应,可能得不偿失;如果听之任之,则对方可能得寸进尺,一发而不可收拾。在这种情况下,文化交流的长处便又显现出来了。通过发展和加强文化交流,以友善的方式推销自己,广交朋友,互相观摩学习,赞美共同点,欣赏不同点,彼此互动,甚至包容、尊重、协助异己,可以求同存异,取长补短,逐步化解冲突,最终实现相得益彰的共存共荣。

(四)承担国际责任

我国在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的同时,承担着越来越多与本国国力和地位相符的国际责任,如免除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债务,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积极参与国际维和行动,积极开展国际救援,等等。这些都是显性的国际责任。实际上,我们还承担着很多隐性的国际责任,如接受和派遣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推动彼此的教育、文化、科技、医药等方面的交流,促进彼此的经济发展;共同开展文化发掘、研究项目,推进世界的融合;创办孔子学院,传播和谐文化;承办重大体育赛事,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扩大旅游目的地国的范围,向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放旅游市场;举办汉语年(周)和外语年(周)活动,扩大基于语言的各种文化载体在彼此国家的影响;等等。这类承担隐性国际责任的交流活动不胜枚举,而且多以文化方面的交流为主。以软实力的交流和互换来承担国际责任恐怕会越来越成为承担国际责任的主流。

三.21世纪中西文化交流媒介

中西文化交流的媒介必须是全方位的,要涵盖文化的各个方面和层次。既要有平面媒体的交流,也要有网络媒体的互动;既要有艺术的交流,也要有医疗、饮食、旅游等方面的来往;既要有政府主导的交流,也要有民间自发的活动。要通过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一方面传播我们的传统文化和现当代文化,反映我们已经取得的成就和实际存在的不平衡、不发达的状况,寻找同外部世界的共同点,反映世界流行元素在中国的传播情况,另一方面也要广泛地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改造传统文化中那些不合时宜的内容,使我们的文化永远充满朝气和活力。

1、语言。语言是人际交流的基本媒介,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语言同样扮演着基本媒介的角色,其作用是其他媒介所无法替代的。

2、饮食。我国和西方国家在饮食上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这是“筷子文化”和“刀叉文化”的天壤之别,但这不是文化交流的鸿沟,而正在成为一种纽带。我国的西餐馆可谓星办棋布,西方有些国家的中餐馆也是遍地开花。饮食文化的互相渗透早已不是新鲜事。

3、体育。体育无国界。体育交流是文化交流最直接的方式之一。我国通过积极参与在西方举办的体育赛事和承办世界性运动会,展示我们的体育发展水平和文明,树立我们的崭新形象。西方国家亦然。

4、音乐。音乐也是无国界。歌颂如花的世界,抒发心中的情感,陶冶美好的情操,拓展中西文化交流,音乐责无旁贷。音乐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中国音乐家走出国门,推广中国音乐,与西方同行进行交流

5、旅游。旅游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方式,一样担负着文化传播的功能。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世界范围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途径。随着国际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注意到了旅游的这种功效,并将其作为国家文化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

此外,医学交流、美术交流、宗教交流、相互移民等许许多多媒介在文化交流中也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正是所有这些媒介的单独交流、交叉交流、共同交流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的蓬勃发展。

四.21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美好前景

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文化对西方产生最大影响的30年,西方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深刻地了解和理解了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及其价值的肯定也超过了以住任何时期。同时,这30年也是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前所未有的时期,我国文化经历了西方文化全方位、多层次的冲击和影响。

文化交流的方式篇10

【摘要题】专题探讨

【关键词】网络/信息交流/信息交流模型……

【正文】

信息交流的交流模型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把握不同历史时期信息交流的过程及特点,而构建当代信息交流模型,可以让我们重新认识当代社会信息交流的模式及特点。

1当代信息交流体系

网络技术的出现对传统信息交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由于社会及科技发展因素的制约,目前,网络化的信息交流尚不能完全取代传统信息交流而占主体地位,于是形成了由传统信息交流与网络信息交流构成的当代信息交流体系。这种构成不仅仅是简单的物理组成,在当代信息交流体系内部,传统信息交流与网络信息交流之间部分取代、部分互补,相互融合成具有时代特色的信息交流体系。

传统非正式交流与网络信息交流特点比较

附图

对于当代信息交流体系我们仍然可以按照正式交流与非正式交流方式划分,与传统信息交流、网络信息交流相互交叉,形成传统正式交流、传统非正式交流、网络正式交流、网络非正式交流四种方式。在这个交流体系内部,由于网络载体技术优势,导致了当代传统非正式交流大有被网络信息交流取代的趋势:首先网络信息交流完全能够实现传统非正式交流的优点;其次,传统非正式交流的缺点通过网络信息交流也可以部分被克服,网络可以跨跃时空,扩大交流范围,并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存储,达到信息积累的目的。目前,在发达国家人际之间或各种团体组织之间的书信往来,95%以上通过E-mail进行,使邮政事业大大衰弱,并纷纷转移服务内容。而在我国,只要计算机网络延伸的地方,这种书信往来基本也被网络交流所取代。

在当代信息交流体系内,网络正式交流与非正式交流的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不清[1]。尽管网络环境下,二者之间存在着区别,即正式交流的受控环节较多,反馈速度相对较慢,但二者承载信息的物理载体都是虚拟的网络载体;传递信息都是靠网络技术来实现;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都经过各种网站管理及服务器中转;信息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都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而联系起来。鉴于此,本文在构建当代信息交流模型时,对传统非正式交流不再加以分析,而网络信息交流也不作进一步划分。

2构建当代信息交流模型

通过对当代信息交流体系的分析,将传统的信息交流模式与网络交流模式在同一模型中相融合,构成当代信息交流模式的模型(如图示)。针对该交流模型,作如下几点说明:

附图

(1)网络型文献由网络出版物和传统出版物的网络版构成,网络型文献有的经过出版部门质量控制,有的没有经过质量控制而直接在网上。

(2)独体文献包括传统的印刷体、录音录像制品以及封装的电子出版物。

(3)数据库服务器包括书目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

(4)网络媒介是指Usenet、E-Mail、Newsgroup、Mailinglist等网络服务器,通过这种网络媒介,可以异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地同时进行信息交流。

(5)网络工具是指Ftp、Telent、Gopher、WWW等信息传输系统;通过网络工具,可以及时、迅速、不受时空限制地获取存贮在世界各地服务器内的信息。

3当代信息交流的特点

通过构建信息交流模型,可以总结出当代信息交流的特点:

第一,信息交流体系由传统信息交流和网络信息交流相融合,多种载体并存,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承担信息交流的使命。

第二,信息交流过程相对浓缩,各环节的功能界线模糊:信息环节的功能强化,信息组织环节一分为三,信息传递环节的功能相对弱化。

信息载体的变化导致了信息交流过程的改变。传统的信息交流由信息的、信息组织与检索、信息传递和信息利用四个环节构成。当代信息交流过程由于网络环境的影响,尽管并不能完全改变信息流程各环节之间的先后次序,但却使信息交流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变得比较紧密。在传统的纸型载体时期,信息交流各环节之间是有着明确而严格分工的,只有在上一环节的工作完成之后,才能开始下一环节的工作。而网络载体的虚拟化模糊了信息交流的各环节。信息流程各环节的工作相对集中于出版环节。

在网络环境中,作为信息环节的新闻、出版机构,不仅完全承担起信息的职能,而且还部分地承担起信息交流其它环节,如信息组织、利用、传递等的职能。如《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不仅以网络的方式科技信息,而且还嵌入强大的信息组织与检索软件,通过这些软件,不仅可以对大量的科学信息进行数据库管理,而且还可能提供多角度、多途径、方便快捷的信息检索服务,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注册,以远程登录的方式查找文献信息,并通过网络文献传输获取原文服务。一些新闻机构也通过其网站,将各信息在网上,并建有自己站内搜索引擎(也可以使用专门的网络搜索引擎)直接查找有关的信息,在权限内可以下载信息内容。由此可见,信息的出版部门不仅执行了科学信息的职能,同时也执行了其它信息交流环节的职能。因此,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环节的地位有所提升。

在传统的信息交流中,信息的组织与检索是一个独立的环节,主要职能由图书情报部门来承担。在当代信息交流的网络环境下,这一环节的独立性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除图书情报部门继续承担组织与检索职能外,信息部门也部分承担起这一职能,一些数据库软件开发商开发的各种商业数据库同样也具有信息的组织和检索的功能。因此,可以说,当代信息交流的信息组织与检索环节的功能将被一分为三。[2]

传统的信息传递采取的是“实物送达”,这一职能基本上由发行部门、邮局以及批发商、零售商和图书情报部门共同完成。而当代信息交流环境下,网络载体技术的介入使信息的传递机构部分实现虚拟化,信息传递从理论上可以摆脱实物载体的束缚,实现数字化的网络传递。尽管当代社会信息的传递职能仍然主要由出版机构、邮局、图书馆等部门承担,但网络已使其职能有所弱化。

第三,信息交流的渠道扩展,信息交流的方式增加。

当代信息交流的渠道由传统的信息交流渠道和网络信息交流渠道构成,传统的直接交流渠道有所弱化,但却有新兴的网络媒介加以弥补,因此,当代信息交流的渠道总体上是扩大。信息的消费者不仅可以单独利用某一渠道,也可以综合利用。

信息交流的方式不仅包括传统的图书、期刊、科技报告、会议论文、广播、电视等,而且还包括网络环境下各种全文数据库、网络报刊、网络杂志、网络图书、网络媒介等。

第四,信息的流量加大,流速加快,[3]信息交流的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信息的流量与流速一直是衡量信息交流效率的两个重要指标,在信息交流史上,人类一直在致力于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率。但由于受信息载体技术滞后的制约,信息交流的效率始终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信息交流的需要。

进入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社会的信息量呈现出“爆炸”性增长,“科学社会地位的提升与科学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则直接导致了社会信息需求的巨大增长。”尽管科技期刊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息交流的效率,但纸质载体自身的性能缺陷(载文量少)终究无法使信息交流的效率满足社会的需求。

而网络载体技术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流量与流速。通过对网络载体与纸质载体的性能比较,可以看出,网络载体不受信息存贮空间的限制,所以网络出版物不会因文章篇幅的限制,舍弃一些不该舍弃的内容。另外,传统的出版物如图书、期刊等普遍受出版周期长的影响而使信息的流速受到限制。有关资料表明,目前国际上科学技术的平均时滞大约在8个月左右,国内科技的平均时滞更长,一般为12个月。以时效性强而著称的科技期刊尚且如此,在时效性方面远远不如期刊的图书的出版时滞就更长了。[4]

而在当代信息交流环境中,由于网络技术的介入,使信息的方式多样而灵活,既有网络杂志、网络图书,也可以通过电子公告板、网络新闻组、网络会议、网络论坛和电子邮件等信息,信息的生产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而自由选择。即使是一些需要经过质量控制的网络杂志,由于可以实现网络评审,其出版周期也要比传统的出版物短得多。由此可见,当代信息交流的信息流量加大,流速加快,信息交流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第五,信息的存在形态、传递方式以及信息的中介机构虚拟与现实相结合。

在信息交流活动中,影响信息交流中介机构的组织方式和存在形态的因素多种多样,但载体技术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目前信息交流的载体主要由纸质载体和网络载体构成,因此信息的存在形态由实物形态与虚拟形态构成,信息交流的中介机构所整理和组织的信息也由实物载体和虚拟的网络载体构成,传递方式由实物传递与网络传递两种方式构成。由于当代信息交流载体的新特性,即网络载体的虚拟化、网络信息的分布式存储、网络信息的高度共享性,导致信息中介机构在当代信息交流中存在两种空间: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

第六,信息的与获取具有较高的自由度。

在传统的信息交流中,信息的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仅有客观因素如信息载体的容量、信息的质量等等,而且也有主观因素,如受编辑及评审员的偏见及学术权威的影响,某些具有重大价值的信息成果被一些著名学术期刊长期拒之门外,得不到及时发表,而一些错误的东西却在一些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在当代信息交流中,利用互联网络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通过网络会谈(IRC)、网络新闻组(Newsgroup)、电子公告栏等方式在网上自己的有关研究成果,也可以建立个人网站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存在网络服务器中,供其他人随时使用。在网络环境中,信息的具有较高的自由度。

信息消费者在获取信息的时候,可以依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获取信息的途径。在传统的信息交流中,信息的消费者只能从出版发行商、零售商、图书馆等途径获取文献信息。而在网络环境中,不仅保持了这些渠道,还可以通过网络工具和网络媒介获取信息。信息的获取不仅具有较高的自由度,而且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第七,当代信息交流模式的网络信息与网络传递,使信息交流的成本大大降低。

注释

1方卿.论网络环境下非正式交流的复兴.情报理论与实践,2002,(4):258-161

2方卿.论网络载体环境下科学信息交流过程的基本特征.情报理论与实践,2002,(2):95-98

3同2

4同2

【参考文献】

1方卿.论网络载体的发展对科学信息交流的影响.图书情报知识,2002,(2):13-17

2方卿.论网络环境下科学信息交流载体的整合.情报学报,2001,(6):290-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