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十篇

时间:2023-11-02 17:37:17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篇1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校园;交通安全管理

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校园交通安全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学校相关领导与管理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正视存在的管制问题及引发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高安全管理效率,才能保障全校师生的安全。

1高校校园交通安全现状分析

1.1校园内交通量大。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交通工具增多,与此同时各地高校不断扩张,外聘工作者、教职工及学生人数、车辆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这直接导致了校园内部环境的交通良增加和交通拥挤问题。而部分道路狭窄的校园就会逐渐不堪重负,出现上下课高峰期交通拥堵的情况,埋下不少安全隐患。1.2交通工具乱停乱放。因很多高校受到空间的限制,未对停车点和停车位进行特别的规划,或是存在一些规划不到位的问题,这就直接导致很多校园内交通工具乱停乱放的现象,尤其是一些老的小区,本身道路狭窄,交通堵塞,更是无法满足机动车、自行车的停放需求。1.3功能划分不明确。校园交通正规管制要求中,必须明确不同机动车、自行车的停放区位。而在高校中,通常其地理位置中的周边还有不少幼儿园、中小学校、菜市场等,一旦未能将不同功能区进行隔离和准确划分,区域不明显,那么各种车辆胡乱穿行的现象将会日益严重,容易造成交通事故。1.4校园内部管理存在差异。当前,我国一些高校以全封闭式的方式开办,有的则为半封闭式,也有不少为全开放式,任何一种管理方式都是以学校自身发展和对学生的管理需求而定。但鉴于高校办学本身的性质来看,高校与社会的融合度将日益增加,校园的开放性也越来越强,一旦没有过多强化对停车区域和设施的管理,那么车辆将呈现一种无序甚至失控的使用状态。1.5违法违规的情况较多。校园内对比校园外相对安全,这种环境在长期存在的情况下会使得在校师生逐渐放松警惕,原本正常安全的秩序被违法违规车辆打破与干扰,这就直接威胁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就目前的情况下,校园内的环境日趋复杂化,用车过程违法违规的情况屡禁不止,交通事故不定期存在,但一些学校却不重视执法权的使用,而制定的交通管理设施也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新形势下高校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首先是交通安全组织机构的缺乏,众所周知,高校是向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的主要场所,多年来,在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越来越多高校领导将工作重心放在教学与科研上,忽略校内安全管理工作,甚至将其置于边缘地带,对这块工作在精力上与成本上的投入均较少。有研究显示,目前我国有42%的高校缺乏专门的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其次是管理制度的缺乏。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法中,未能明确规定高校内部交通安全管理事项,而安全法中也未将高校区域纳入安全执法的重要场所,这些内容上的盲点直接导致很多人对高校交通管理工作的忽视,于是很多高校均未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最后是管理责任的缺乏。2.2安全宣传不到位。首先,校领导不注重在校师生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有调查研究显示,尽管目前一些高校不定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宣传活动,也发挥了一定的效果,但因未能结合学校实际,对师生安全意识的强化效果不佳,也因执行程度不够,安全教育不到位依旧未能改善现状。另外,很多高校都没有创建长久的宣传机制。其次是宣传教育的实用性不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少师生都存在抵触安全宣传教育的情况,对于学校开展的安全活动主题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而接近一半的师生甚至不会去参加相关的教育宣传活动。2.3交通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高校缺乏前瞻性的校内交通管制规划,尤其是一些建校时间长切街道出现老化现象的学校,这种情况更为明显。但高校中人员密集,车流量大,缺乏具有前瞻性切有效的管理措施势必会导致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才进行处理,严重的滞后性给广大师生的安全埋下隐患,同时也抑制了高校自身的发展。此外,高校的交通设施普遍较为落后,在其内部车辆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原有的传统交通设施设备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管制需求,也不能满足规划条件,且与社会上的交通设施相比,高校现有交通设施较为简单和基础,只能基本满足校内师生出行使用的需要,还远远没有达到完备的要求。

3新形势下高校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对策探讨

3.1提高安全意识,强化组织领导。如上所述,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保障高校在校师生的安全,为其营造良好的求学与工作环境,才能促使其在各自的学业与科研工作中得到发展,安全是保障高校各项工作顺利运行的基础。多年的实践发现,恶劣的环境,会严重影响师生的正常学习、工作与生活,使其人身权益受到侵害。由此可见,高校的领导和管理人员首要任务是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到安全的环境对师生的重要意义,为此将改革的重心放在交通安全环境的提供和改善上,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安全无法出政绩的错误想法,也要避免出现安于现状的侥幸心理,真正将安全保障放在第一位,不断完善和优化现有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层还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责任工作体系,以《交通安全工作责任书》的签署为行为约束手段,同时创建校内安全工作督查考核组,将安全保障情况、交通管制效率等纳入到相关管理人员、教职工等个人的职级和绩效当中,也将对自我管理的要求纳入到学生在校纪律的规范当中,确保全员参与,奖罚分明,真正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位。3.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制度是行动执性的基础和保障,高校交通安全管理制度要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分门别类,其内容必须如实反映校园内交通发展存在的风险点,并对这些风险点制定一一对应且有效的管制措施,再执行过程中结合实际的发展情况和形势变化不断加以优化和调整,确保其发挥实效。良好的制度必须有较高的执行力与落实效率,否则制度的使用只是形式化,因此,高校管理层要对近些年校内出现的交通安全问题进行专业的分析,从安全问题发生的规律、特点和发展趋势着手,面向全校师生不定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和安全预演练习,展现宣传与培训的实际效果,也强化师生自我管制能力和应对交通事故的处理能力。学校的安全小组则要以相关制度为标准,严格监督执行,确保各项安全标准与条例规定都能落实到位,并积极采用定期检查、突击检查和巡回检查的方式,强化对重点问题安全性的把控,也达到消除人为不遵守规则而产生隐患的作用与效果。3.3严惩交通违法行为,加大交通管制的技术设施投入。鉴于交通违规行为是发生校园交通安全事故的主因,因此对于高校校内存在的各种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都要以严惩的方式引起重视。在具体执行上,首先要严惩不贷,在法律相关规定内创建校内人车双重黑名单体制,一旦发现车辆超过违规次数的情况必须禁止在校内通行。其次要联合交警部门,适当对校内的交通进行执法,弥补安保人员无执法权的缺陷,也能达到威慑违法机动车车主的作用。再者要联合相关单位开展综合治理的活动,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一旦触犯相关规定,以情节严重性判定,必要情况下予以处罚,为提高在校师生遵纪守法自觉性而增加筹码。另外还要极大交通管制的技术设施投入,如在各大校门设立电子收费装置,面向外来车辆进行筛查,并确保行驶车辆能在监控区域内约束守法行为。还要投入更多的监控系统、扫描系统、自动识别系统,在保障遵守交通纪律的基础上也给广大师生的出行安全提供保障。3.4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校内安全环境。学校交通管理部门可通过QQ群、工作群等方式强化对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也可联合交通部门的专业人员入校开展宣传活动,确保每一位在校职工与学生都能了解交通规则,从意识上与行为上发生彻底的改变,遵纪守法,安全出行。还要注意发动学生的力量,优先培训出一批骨干学生或交通安全志愿者,利用学校社团组织等方式,强化对学生关于交通安全知识的教育,并对其下发任务,进行普查,以学生带学生的方式真正将遵守交通规则的概念深入人心,形成一种有力的校园文化,做到每一位师生都能耳濡目染,促使高校校园内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构建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

4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高校的校园交通安全形势还不容乐观,校内容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而这些隐患的存在和问题的发生,多与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有直接且密切的关系,无疑给高校广大师生的正常工作学习与生活带来困扰,埋下安全隐患。为此,高校相关领导人员必须重视这些问题,结合高校校园的实际情况,主动吸收现代化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应用先进设备技术,完善相关制度,真正为师生的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潘秋艳,汪小宁.高校校园非机动车安全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13):197-198.

[2]杨文娟.高校校园交通安全问题及对策[J].高校后勤研究,2019(05).

[3]刘波.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研究[J].智库时代,2019(10).

[4]汪德根,杜金莹.城市双修理念下大学校园开放的困境与突破———以苏州大学为例[J].中国名城,2018(07).

[5]姜元刚,胡瑞丽.高校校园交通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18(01).

[6]陈安鹭.高校校园交通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厦门大学为例[J].安全,2015(S1).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篇2

关键词:高校;交通安全;措施;校园设施

随着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高校的管理建设问题日益凸显。高校是教育事业的基础,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从而要加强高校的管理与建设,可以有效提供一个高效、经济、安全的学术研究、科学教育环境。尤其近些年,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对高校建设和发展投入了大量精力、财力,并且与此同时机动车保有量的激增以及高校学生人数上升,这都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不仅使校园的宁静祥和消失,也时时刻刻威胁着在校人员。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高歌猛进,在社会、国家的进步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其他问题。而高校安全问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凸显了出来并逐年增加。据调查,上海市关于校园安全事件在一年间便有20 多起。一直到2011年校园安全问题愈演愈烈,仅清华大学机动车日流动量突破了4万辆次,由之引起的交通事故高达40余起。这样的交通安全事故对高校人员、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社会和国家也覆上了一层阴影。因此再一次把高校校园交通安全问题重新提到了一个高度,应加强对校园安全的监管力度,保障广大师生在校园中的安全。

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探讨和分析应对高校存在的安全隐患,如何保障校园安定祥和是当下的关键任务。通过对天津高校校园的组织机构设置、校园交通安全设施情况以及对交通参与者的管理措施等进行调研,并结合国内部分高校的校园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理清现行的校园交通监管的体制模式,分析校园安全隐患及其优化策略。

二、高校校园交通问题及分析

(一)校园交通现状

目前国内多数校园交通情况都不够理想,校园内部出入车辆较多,并且车速普遍较快。驾车以及步行作为主要的上学(班)方式,致使校园的交通组织结构复杂,状况令人堪忧。经统计,高峰时期频繁出现刮蹭事故、自行车、行人不遵守交规以及校内公交车违章或超载行驶等问题。

在校园内部,学生的主要出行以走和自行车为主,比例达到89%;教职员工以及外来人员通过汽车等其它方式出行,比例为11%。在上下课的高峰期,校园内道路资源不足,各种交通方式相互干扰,人员、车辆秩序杂乱,有不少交通安全隐患,可见校园道路设施的供给与日渐增长的需求之间并不平衡。

(二)校园交通事故及隐患

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高国家之一便有中国,主要是由于公民交通法律缺失、安全教育不足引起,而在高校中这同样也是主要原因。通过调查,校园内部遇到交通事故的人员约为50.33%,说明校园交通事故频率较高。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有四点:

第一,公众交通安全意识差;

第二,道路交通设施缺失;

第三,驾驶员素质;

第四,对违章、违规现象处罚、处理力度不足。

在校园内部存在安全隐患的地点主要有:学校门口、教学楼、学院办公楼、食堂、宿舍区、体育馆及校内车站。容易受到交通事故伤害群体中,学生所占比例最大,达到65.33%。这与校园内部学生所占人数众多、所处年龄阶段等有直接关系,同时也在另一个角度说明校园中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较为薄弱。

(三)校园安全分析

1.校园交通设施与规划

校园内部的道路设施、停车设施、交通照明设施、标志、标线以及其它交通辅助设施都属于校园交通设施。如果对校园建设过程中有很合理科学的规划管理,可以有效抑制在校@中频发的交通事故,进而实现校园安全化、合理化、科学化。

通过调查分析,对于校园交通设施,大部分高校设施配置不合理、功能不全,反应了校园交通设施规划、配置较为落后的现象。大约有68%的高校校园交通标志标线设置不齐全、不规范以及道路交通照明设施效果也不符合规范要求,达不到交通安全的标准。数据显示,校园内迫切需要增加的交通设施中,停车位数量与校园道路分别排在第一位和第三位,明显存在校园停车的困难程度、交通拥堵及供需的不平衡。第二位是交通指示牌,尤其在面积大、路网络密集的校园中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只有极少数校园规划合理,这与校园规划建设期间,校园交通安全负责部门参与程度较低,而规划建设单位对该方面考虑不足具有较大的关系。

2. 校内人员安全意识

在对校内行人的调查中,行人的安全意识较以往有所增强,安全意识比较好以上的比例达到44.90%。其中,能够按照交通信号、标志、标线通行的人数占到88.67%;但在群体骑行和步行期间,并排行动的比例依然较高,达到92.%,注重避免此种行为的人只有8%。在穿越道路的过程中,有接打电话和与同伴聊天的现象依然很多,反映出行人的安全意识不够强。同时,在校园内部违章行为比较高发,违章现象较多达到35%,这与管理方式以及惩罚力度不足有一定关系。

当发生校园交通安全事故时,大多优先想到的处理方式为拨打110报警或者联系保卫处,一部分人同时也会选择寻求同学帮助,表明大部分同学都可以做出合理的决策,可以高效应对突发的交通事件。

3.校园交通安全教育

在了解交通安全法规方面,不太了解和没听说过的人占总体的51.36%。校园内部的交通安全教育和宣传方面,认为较少和基本没有的占到分别为54%和34%。从以上数据来看,说明交通安全法规在校园内普及程度较低,交通安全教育的范围和程度较低,还需要高校相关部门对该方面的工作进行加强。

4. 校园交通规章制度及评估体系

目前国内多数高校实行的交通管理主要有三种:封闭式管理。半封闭式管理、全开放管理。每个高校根据自身情况,也都有一套自身的管理方法、经验。不同管理方式下产生不一样的效果,也有不同的好处与坏处。天津市辖区内院校以第一种方式为主,而高校校园所处的教育背景以及交通参与者的独特性,不可同一般道路应用同一套体系,而且更加复杂。无论是从管理制度还是从人员配备上,均有所欠缺,一整套科学完整的规章制度及评估标准也亟待推出。

三、高校校园交通安全改进

(一) 校园安全问题总结

通过对调研结果进行整理,对高校校园交通安全所显现问题进行总结:

1.校园内部及周边交通环境不良,校内各种交通方式混行现象严重,高峰时段交通资源供需失衡。

2.校园事故频发,某些地点存在安全隐患。

3.校园交通设施设置以及前期规划不够合理。

4.校内人员安全意识、交通常识匮乏,常有违规行为出现。

5.高校学生对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认知范围和程度不高,交通安全相关知识教育、宣传力度不足。

6.对校园交通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缺少专职管理机构,专业人员配置不足,管理方式滞后,没有建立科学的工作评估标准。

7.欠缺专门的校园交通法规、条例,执法主体不明确,对校园交通管理产生较大影响。

(二)改进措施

1.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完善校园安全管理体系,设立专门管理部门

(1) 建议教育部和公安部联合制定颁发具有权威性的文件――《高校交通安全管理规定》,各高校严格执行,并以此作为校园安全管理的依据;

(2) 高校应设立专门的交通安全制度制定和执行部门,加大绦辛Χ龋起到支持安全管理工作的作用;设立交通安全管理专项经费,为管理工作提供物质保障;

(3)对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使校园安全管理不断向智能化、完善化、科学化发展。

2.合理规划校园布局,建立完善校园交通设施,设定校园交通安全设施规格标准

(1) 合理规划校园布局,重视校园交通规划,并将其作为学校基础建设整体规划的一部分;

(2)应加大建设投入力度,对现有交通设施进行完善;

(3)结合实际情况,提高校园内各条道路的利用率和通行能力,合理配置停车资源。

3.加强对校内车辆及行人管理,优化交通组织,改善交通秩序

(1) 加强校内交通管理,整顿车辆停放秩序,保证车辆有序停放,对在校园行驶的车辆进行限速;

(2)合理规划各类道路行车标线,增设夜间道路照明,增加水泥路防滑措施,主干道人车分流;

(3) 加强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管理,设置专用停放位置。

4.交通违规与事故处理方法方面

(1)建立基于属地交管部门的校园交通安全管理机制,如:一校一警制、校园机动车违章信息确认机制等,强化校园交通安全管理;

(2)与地方交管部门联合,采取违章车辆信息与交管部门机动车违章处罚管理系统联网

(3)加大与属地执法机关的沟通和联系,争取部分处置权。

5.着重高校交通安全教育及建设

(1)加强日常安全教育,充分利用常用通讯手段等作为平台,开设安全出行提示等

(2)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为学生讲授交通安全知识;

(3)开设宣传专栏,提升公众交通法规知识以及交通安全意识;

(4)构筑、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校园交通文化,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6.建立完善合理的高校校园交通安全评估标准

(1) 建立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尽可能的正确反映相关影响因素

(3)定期进行总结改进。

四、结论

从总体来看,各省市高校相关部门结合本校实际,在校园交通安全管理方面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从校园交通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到与地方执法单位的协作,再到校园交通安全设施的配置及相关规定的建立健全等,方式、方法不一,具有各自的特色。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在立法、管理制度方式,还是投入的人力与物力、重视程度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保证高校教育事业高速稳定发展,保障校园内稳定有序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在发展学术教育同时必须重视的一个方面。要坚持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切实改进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努力提升高校校园交通安全管理正能量,确保校园交通安全、通畅,为建设和谐校园、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周立新,王丽芳. 论高校校园安全问题及对策[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03:65-70+147.

[2]赵忠诚.高校校园安全危机成因分析[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04:40-43.

[3]文达. 关于我国校园安全立法和校园警察制度的思考[J].法学杂志,2009,12:139-141.

[4]王文静,许振,刘焕春,于建新,胡莹莹,秦忠诚.高校校园安全水平模糊综合评判指标体系建立[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05:184-188.

[5]于建新,刘焕春,王文静,胡莹莹,许振.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校校园安全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 安全与环境工程,2011,02:93-95+111.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篇3

关键词:高校;校园道路;交通管理;公共政策;政策失效

中图分类号:DF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112-02

公共政策与法律都是以条文、规定、规范的方式出现,并利用公共权力对社会的公共利益进行调节,而且调节的手段都带有强制性的管理工具 [1] 。法律属于严肃的公共政策,是高层次的公共政策。《道路交通安全法》作为一项严肃的、高层次的公共政策,其出台多年,对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起到积极的作用。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交巡警管理的是公共道路,高校校园里的道路究竟属不属于《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管理范围,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加之,执行部门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理解误差,以致在管理实践过程中,该部法规在高校校园交通管理中得不到很好地贯彻执行,给开放式校园的交通安全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在高校交通管理过程中,解决高校校园交通问题需要根据道路交通特性去综合加以解决,而把《道路交通安全法》这一项严肃的、高层次的、惠及民生的公共政策运用好,便是其中的一种解决方法。

一、公共政策角度的高校校园交通管理问题

(一)公共政策的内涵

所谓公共政策,是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2] 。

依据我国政策专家张国庆的理论,一种社会现象要上升为公共政策问题,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客观情势的存在,存在一种可以确认的客观情势,并且经过主观的判定,才能确认为政策问题。二是出现强烈的公众诉求,问题引起了社会公众的普遍关心,他们要求政府把这种问题当作重大问题来解决。三是问题的影响程度深,影响范围广,被确认为政策问题的那些问题都是影响程度较深或者影响面较大的问题。四是属于政府及其有关政策部门职权范围内的问题。五是形成明显的政策需要,这些问题事实上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二)高校校园的交通问题上升为公共政策问题所具备的条件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上升为公共政策问题,高校校园的交通问题理应能够上升为公共政策问题是因为它具备了上升为了公共政策问题的条件。

首先,随着高校与社会各界交流的深入和合作的开展,开放式的校园内人、车骤增,人、车、路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高校校园道路也出现了城市道路中常见的交通堵塞问题,因局部交通堵塞引发大范围长时间的交通堵塞,社会称之为交通堵塞的“蝴蝶效应”也将日益突出。从客观情势上而言,高校校园交通不仅是高校的分内事,它还涉及作为高校校园交通间接参与者的广泛社会人群。

第二,近年来,在高校校园中发生的交通事故屡见于网络、报端,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热议,特别是在高校校园里发生的几起影响极坏的交通肇事案件后,如“我爸是李×”事件,高校校园的交通问题,逐渐被广大公民所关注,并能被非常明显地观察到,人们对此问题产生了强烈的公众诉求,要求政府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把这种问题当作重大问题来解决。

第三,学校里的交通事故导致的学生人身安全问题、学校大门口的交通瓶颈现象、校园范围内无交通管理执法部门、社会车辆进入校园后乱行乱放等问题,虽没达到极为破坏性的程度,但却属于影响范围较广的问题,对一城区、整座城市的交通运行及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第四,高校校园的交通问题,是多个因素交织在一起的,不仅涉及高校保卫部门、高校自身,这也是政府及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职权范围的问题,需要系统、全面、科学地对问题进行认识和评价。

第五,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高校招生人数均有大幅度的增加,校园内“人”与“路”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如何确保高校校园的交通“安全”与“畅通”,正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有可能会构成对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履行职责的能力以及政府合法性的挑战,面临着严重危机。

二、道路交通安全法在高校校园交通管理中失效的原因分析

所谓政策失效,是指决策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抵触,不能完全按决策方案的设计执行下去,决策执行结果不同程度地偏离了预定目标 [1] 。如前所述,高校校园的交通问题理应能够上升为公共政策问题是因为它具备了上升为公共政策问题的条件。而对于应该适合高校校园交通管理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却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要原因是:

(一)校园道路被划在《道路交通安全法》管理范围之外

在公共管理领域,许多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执行中困难重重,在很大程度上与政策本身的缺陷有关。校园道路之所以成为争议的焦点,原因在于《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所定义“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而校园道路形成的初衷不是为了便于社会机动车通行而建的,它的存在原是为了校园内的人、车通行为主,因此,校园里的道路显然是不属于《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管理范围[2] 。

(二)政策法规目标不准确,致使执行者不得其要领

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以前,大学校园内的交通事故都是由属地派出所联合校保卫部门进行处理的,该法实施以后,一般的交通事故都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处理,属地交警部门接受大学校园内的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但令交警部门和高校保卫部门颇感无奈的是,限于《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道路”的定义,目前针对于大学校园内的车辆交通违法行为,因为不在交警实时监控和管理的范围,故多数均未受到处罚;而高校保卫部门作为校园道路的管理部门却又不能查处校园内的车辆交通违法行为,更没有处罚权,因为自从国务院于2004年1月1日颁布实施了《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以来,作为企事业单位的高校,其职能部门就不再具有执法权 [3] ,校园内发生的交通事故就只能报交警部门处理,而交警部门除了对影响较大或当事双方协商不下的校园交通事故来学校处理之外,对一些小事故往往建议由高校保卫部门协调当事双方自行协商解决。加之,管理体制、人员等方面的原因,高校的日常交通管理一般都由高校保卫部门自行负责,交警部门是顾及不上的,这就造成了交警部门对校园道路的监管出现了缺位,而高校保卫部门想管却又没有执法权的无奈局面。

(三)校园交通管理队伍整体薄弱,在执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规时有偏差

政策的有效执行依赖于各种因素或条件,这些因素中的任一方面或它们之间的配合出问题,都可能招致政策的失效。虽然《道路交通安全法》将校园道路划在其管理范围之外,但是该法规中的其他条款仍可作为高校保卫部门在管理校园交通的法规依据,如法规中的第6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内容。”,第7条明确指出,“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应当加强科学研究,推广、使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技术、设备。”等,都充分说明了该部法规在交通管理中的指导作用。对照《道路交通安全法》,高校保卫部门在实施校园交通管理中出现执行上的偏差,主要在于:

1.交通管理专业知识缺乏。交通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科学,需要从全局和系统的角度去考虑,交通事故处理也有一定的复杂性。而由于历史的原因,高校保卫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部队转业,有从公安院校毕业,有从其他行业改行而来的,真正能受到过专业的、系统的交通管理知识学习的人不多。虽说他们对学校的整体交通情况都比较了解,但缺乏系统的管理理论支撑,就无法实现对学校交通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2.人手不足,管理力度不够。校园交通管理具有一定的即时效应,在交通高峰期往往需要大量的人手去引导、分流道路交通压力[4]。据了解,目前国内专门成立校园交通管理科的高校还是为数不多,不少高校的都是将交通管理与消防,或者与校园秩序等职能并在一起,兼职从事交通管理的比较多。而高校校园面积都比较大,校园秩序、消防等各方面的工作任务也比较重,有时交通管理就显得捉襟见肘,应付不过来。校内交通拥挤,车辆无序停放,部分车辆车速快、噪音大、尾气重,事故时有发生的情况还是没法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三、克服道路交通安全法在高校校园交通管理中失效的对策探讨

(一)转变观念,统筹考虑

从观念上必须充分认识到高校校园交通问题是社会化、城市化、高等教育规模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是多个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在高校校园交通管理问题当中,要确立运用公共政策解决问题的管理理念,结合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系统、全面、科学地对高校校园的道路交通特点、规律进行统筹考虑,充分发挥公共政策的作用,制定一套真正适应高校交通安全管理的法律或法规,才能实现高校校园人与车的和谐相处。

(二)完善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将校园道路纳入《道路交通安全法》管理的范畴

《道路交通安全法》里所说的“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当前,我国高校校园大抵上有这样三种形式,一是封闭式校园,二是半封闭式校园,三是完全开放式校园,虽没有明确规定高校校园是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但事实上,已存在社会机动车在高校校园通行的客观情势。因此,作为政策执行部门,可以在了解政策要求,掌握政策实质的前提下,根据客观情势所在,按照原则性、灵活性、创造性的辩证统一执行政策,对现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进行修订,把高校校园道路也纳入《道路交通安全法》里所说的“道路”范畴,让执法部门和管理部门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毕竟,法律有其一般的政令所无法比拟的作用,它使得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不因为人为的原因而改变,能够保证政策执行的规范性和长期性。

(三)构筑校园警察管理机制,健全政策执行系统

近年来,部分省市开始构建以“校园民警”为主体的校园安全保卫体系,解决了高校保卫处没有执法权及力量不足等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政府拨款为高校配备校警,校园民警实行警方与校方双重管理;校园民警着警服,配“校警”袖标,执警械,可以依法开展校园内安全保卫和周边治安整治,具有刑事治安案件侦处权、消防管理权、交通管理权,协管校园食品安全,并组织师生开展预防安全事故的培训演练等,紧急情况下,校警可依法使用警械 [5] 。

我们知道,公共政策总是在一定的体制下产生和运转,政策的整个活动过程受制于现实的体制环境,体制不合理不仅不能制定出正确的政策,即使有了正确的政策也难以组织正常运作。因此,必须要对现行的高校校园安全保卫体系进行改革,健全交通管理政策的执行系统,而构筑校园警察管理机制,便是健全这一政策执行系统的一个主要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高校校园内的交通管理权限、交通违法行为处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等问题,才能对高校校园交通进行有效的控制。

(四)提高政策执行相关人员的素质

正确执行政策是防止政策失效的关键环节,然而,要很好地了解政策要求,掌握政策实质,与政策执行相关人员的素质分不开。在高校校园交通管理中,高校保卫部门与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一是要从观念上充分认识到高校校园交通管理问题是社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要在思想上给予充分的重视。二是在高校保卫部门建立专职的高校校园交通管理队伍,并加大对交通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特别是有关交通管理政策科学的知识学习,避免他们仅凭经验思考分析导致政策失效的现象。同时,强化他们的职业道德、增强全局观念、提高自律精神,把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工作质量的提高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张国庆主编.公共政策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1.

[2]水梅子.一起校内车祸引出的问题――校园交通谁来管[J].安全与健康,2007,(24).

[3]胡华明.浅谈校园交通安全管理[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4]刘轩.高校内部交通管理的研究与探索[J].群文天地下半月,2010,(3).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篇4

一、指导思想

以维护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生命安全为中心,以“全面排查、集中整治”为原则,坚持“属地管理、各负其责”,严厉打击非校车、非客运车辆接送学生,集中整治校车安全隐患,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有效预防和避免涉及学生和儿童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组织领导

成立市中小学幼儿园校车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副市长任组长,市教体局、市交管大队、市交通局等单位及相关乡镇场街道分管领导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体局,谈华众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三、整治时间

年5月6日--6月5日

四、整治内容

校车是否按规定喷涂粘贴专用校车外观标识;乡镇场、学校、幼儿园是否对校车、校车驾驶员等情况建立档案,并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交警、运管部门备案;学校、幼儿园是否实行校车“六定”管理模式,即定人(固定驾驶员、随车管理教师)、定车(固定班次)、定座位(固定学生座位)、定检(定时对校车进行检测维护)、定线路(固定接送线路)、定时间(固定接送时间);学校、幼儿园是否对校车管理做到三个严禁,即严禁超速、严禁超载、严禁“超龄”(严禁使用报废车、拼装车);学校、幼儿园租用的校车是否具有客运营运资格,与车主单位签订租赁合同,合同上是否有保障安全及明确安全责任的条款;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与校车管理工作人员、校车驾驶员、随车管理教师是否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学校、幼儿园是否与有关学生家长签订《学生乘坐校车安全责任书》,明确学校、学生、家长、车主单位等各方责任;学校、幼儿园是否建立防范校车交通事故的制度、措施和应急预案;学校、幼儿园是否按照规定对自有校车驾驶员和师生定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校车是否办理登记入户手续,是否在年检合格有效期内。

五、工作措施

(一)狠抓落实工作。由教育、交警、交通等部门及有关乡镇场街道开展联合开展整治,各有关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采取有力措施,做好校车的专项整治工作,坚决遏制校车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使用的校车,要签订《校车安全运行目标管理责任书》,把责任分解到位,保证这些车辆的安全监管到位。整治行动结束后,必须研究建立长效校车监管机制,逐步把整治工作纳入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

(二)集中严查整治。由教育、交警、交通等部门单位及有关乡镇场街道安排人员组成联合执法队,执法队分南中北片4个小组(具体分组情况附后)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三)加强路查路检。公安、交通部门要组织人力在校车通行的路段查控,严查严处校车交通违法行为,重点整治无牌无证、假牌假证、套牌套证和报废车辆作为校车上路行驶的现象,以及校车严重超载、超速的行为,对严重违法行为进行新闻曝光并依法严肃处理。

(四)严查租用个人车辆作为校车的行为。针对部分学生本人及家长联合租用私人车辆接送学生的行为,各学校要认真进行排查,教育学生及家长不要使用此类车辆接送学生,发现情况要立即向公安、交通、教育等部门反映;教育、交通、公安部门要加强对学校的督促检查,从源头杜绝这种行为,要采取明查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加大道路管控力度,发现此类车辆,要依法严肃查处。

(五)完善交通违法抄告制度。公安局交警大队对校车驾驶人的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情况,除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外,还要定期向教体局和校车使用单位通报,由教体局督促驾驶人使用单位对违法、肇事人员进行处理,对交通安全责任不落实的学校,促使教体局对学校进行整顿,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学校的责任。

(六)督促学校落实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制度。教体局负责督促校车使用单位落实设立跟车安全员制度,检查校车使用单位的车辆和驾驶人的管理及学生、家长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落实情况。公安局和教体局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醒广大市民和机动车驾驶人,特别是校车的驾驶人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做到守法驾驶,安全出行。学校师生要自觉拒绝乘坐未经检验合格的车辆和超载车辆。公安局要按照定岗、定人的原则,配备交通民警,负责组织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各乡镇场街道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大对本辖区内学校幼儿园校车的安全管理力度,确保安全措施落到实处,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职能部门、各乡镇场街道、各级各类学校务必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作为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做到明确专人负责,确保任务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处罚到位。

(二)明确职责,加强协作。教育、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及相关乡镇场街道要密切协作,确保接送中小学及幼儿园学生车辆的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教育部门负责检查、督促学校是否按整治内容进行逐一落实,并定期对整治落实情况进行通报,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公安交警部门负责做好维护道路交通安全、交通秩序以及车辆、驾驶员管理工作,严格执法,坚决禁止拼装、报废和有故障车辆上路接送中小学及幼儿园学生,杜绝超载现象的发生;交通运管部门负责加强对接送学生营运车辆的管理,要经常对载运学生的交通工具进行检查,严厉打击非客运营运车辆从事接送学生行为。各乡镇场街道负责本辖区内校车安全监管工作。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篇5

一、工作目标

通过集中开展学生接送车辆排查整治,使学生接送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非载客车辆接送学生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广大接送学生车辆驾驶人的交通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学校周边交通环境进一步改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杜绝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接送学生车辆交通执法行为进行集中整治的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县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接送车辆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县教育局德育股。教育局副局长陈立生任办公室主任,县公安局交管大队大队长任副主任,交管大队副大队长、县教育德育股副股长、交通局运管所所长为成员,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等工作。

三、整治重点

(一)重点违法行为

1、专用校车未按规定喷涂校车统一标识,

2、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无营运资质、过期未审、未投保交强险的接送学生车辆。

3、校车及接送中小学、幼儿园学生车辆超速、超员、酒后驾驶、无牌无证、假牌假证以及报废车。

4、低速载货汽车、“柴三机”、正三轮摩托车搭载学生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二)重点时段:学生上、下学高峰时段。

(三)重点路段:校园周边道路、校车及接送学生车辆运行路线。

四、工作任务和措施

(一)全面排查摸底,健全管理档案。12月12日前,由教育局牵头,交通、公安交警部门配合,组成专门工作小组,对辖区内所有学校、幼儿园学生接送车辆数量、所有人、驾驶人、安全管理人、接送时间和行驶路线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摸底,逐校、逐车建立健全计算机管理档案,实行一校一档,一车一档,严格落实户籍化管理,做到不漏一校、一车、一人。对用于运送不少于5名(核定载客6人及以上)的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及其照管人员上下学车辆,必须按专用校车和非专用校车不同车辆属性分别登记备案。教育、交通运输、交警部门要根据排查摸底情况,逐一确认,凡不合格的要立即责令停运,不消除隐患的禁止上路行驶,并将检查结果记入管理档案;达到报废标准的,要立即报废;对学校自购的非专用校车,教育、公安交警部门要及时签注审核意见,办理校车备案登记;对符合接送学生条件的车辆,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喷上标识,纳入校车管理并报县安办备案。整治之日起,凡学校(幼儿园)需要自购学生接送车,必须购置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校车,方可登记备案。其他非专用校车,教育、公安交警部门凭交通运输部门核发的营运资质许可证受理,签注审核意见,办理校车备案登记。凡未经备案的车辆作为校车使用的,坚决予以纠正,并由相关职能部门依法查处。教育部门要督促各学校、幼儿园全面摸排有用三轮摩托车、“柴三机”接送寄托学生上下学的单位(户主),逐一建立档案,并由教育部门对有接送寄托学生上下学的单位(户主)下发停止租用三轮摩托车、“柴三机”接送学生整改令和责任书,堵住源头。各乡镇(区)要落实属地管理原则,督促有接送学生车辆的小学、幼儿园所在村(社区)积极配合县有关部门开展排查摸底工作。

(二)集中开展学生接送车辆驾驶人审查、教育和管理。12月13日至25日前,落实学生接送车辆备案制度后,教育和公安交管部门要集中审查辖区内学生接送车辆驾驶人的驾驶资格和安全驾驶资历,对驾驶人的驾驶证件无效、资质不符合要求的,驾驶人不具备相应准驾车型3年以上经历、最近3年内有记满12分记录的,以及发生过致人伤亡交通责任事故、饮酒和醉酒后驾驶的,一律禁止驾驶学生接送车辆。公安交警部门要及时组织接送学生车辆驾驶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定时以手机短信等方式,通报近期重特大交通事故情况,提高接送学生车辆驾驶人安全营运、规范营运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做到守法驾驶,安全出行,自觉杜绝交通违法行为。交通运输部门要结合营运许可管理,组织对校车驾驶人进行防御性驾驶技术培训。教育、交通、安监、公安交警等部门要督促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客运单位接送学生的车辆全部安装使用带有卫星定位和视频监控功能行驶记录仪,同时,教育、交通部门要加强监控管理。

(三)集中开展校园交通安全宣传教育。2012年1月14日前,公安交警和教育部门要积极借助各类新闻媒体,强化源头管理,结合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广泛宣传查处接送学生车辆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典型案例,引导和社会各界关注、关心学生乘车安全,共同推进校车安全管理工作;要采取张贴宣传画和挂图、发放宣传卡片、播放交通事故警示片、举办讲座等形式,深入校园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着力做好学生安全乘车劝导和交通疏导工作,教育引导学生不乘坐无牌无证车辆、不坐超员车辆,不乘三轮摩托、“柴三机”等非营运车辆,自觉抵制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提高师生的交通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安全出行的良好习惯,维护自身交通安全。各校(园)要通过召开家长会、学生班会及发放告家长书等方式,教育提醒家长不要擅自租用不符合标准的车辆接送孩子,发现安全状况差、不符合标准以及没有校车标识的“黑车”接送学生时,主动向教育、交通、公安交警部门举报,争取群众对集中查处接送学生车辆交通违法行为的理解和支持。新学期开学期间,每一所中小学校、幼儿园要继续对师生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四)集中整治学生接送车辆交通违法行为。2012年月14日前和2012年月日至月28日,交通、安监、教育、公安交警等部门要充分借鉴道路客运隐患整治专项行动措施和经验做法,集中力量加强学生上下学时段和校园周边道路的巡逻管控,严格整治学生接送车辆超员、超速、饮酒和醉酒后驾驶、假牌假证、无牌无证以及报废车、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车辆搭载学生等交通违法行为。对于校门口及周边路段复杂、拥堵的学校,公安交警部门要在学生上放学高峰时段,派民警或交通协管员指挥疏导交通,引导学生安全通行;学校要安排保安、执勤教师等在校门口协助民警或者交通协管员,维持交通秩序;并指派专人对校车每次运载学生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制止超载等交通违法行为。要加大对山区道路的巡逻管控力度,坚决取缔低速载货汽车、三轮车、“柴三机”等非客运机动车接送学生,严防涉及学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公安交警部门对整治或执勤中发现接送学生车辆交通违法行为的,要坚决纠正、依法查处,并及时将查处情况抄告教育、交通、安监部门和学校,同时要安排好学生转乘的车辆,确保不影响正常教学。交通、安监、教育、公安交警等部门要建立举报监督制度,及时公布整治行动举报电话或信箱、邮箱,对非专用校车接送学生的,严肃责任追究,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

(五)推动学校落实交通安全管理责任。2012年月28日,教育部门要督促各学校、幼儿园建立健全接送学生车辆管理制度,并与各校(园)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督促中小学、幼儿园落实校车驾驶人管理制度,对校车驾驶人进行一次面对面的安全教育,并签订安全驾驶责任书,切实增强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守法意识。要指导中小学校、幼儿园设立交通安全管理员,专职对接送学生车辆运送学生的情况进行查验,发现超员或其他交通违法行为的,要坚决制止。各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要严格落实内部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对校车安全做到亲自检查、亲自安排,坚决杜绝各类隐患。公安交警部门要定期汇总校车交通违法情况,通报学校采取管理措施情况;不定期地深入到中小学校、幼儿园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学校租用拼装车、报废车和非客运机动车接送学生的,应及时通报教育行政部门追究学校负责人和有关人员责任。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细化任务措施。校车和学生交通安全事关广大学生的生命与健康,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宁和社会稳定,是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一旦发生事故社会影响极大。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加强学生接送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将学生交通安全管理作为加强和创新学校安全管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制定方案,细化责任,主要领导要靠前指挥,分管领导要主动抓,确保学生接送车辆整治取得实效。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篇6

一、工作目标

通过整治,全面排查掌握全乡校车和学生接送车辆的基本情况,全面落实校车和学生接送车辆资源,坚决取缔不符合专用校车国家标准设计和制造的学校和幼儿园接送车辆,进一步完善接送校车和学生接送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广大师生和家长的交通安全意识,确保我乡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出行的交通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组织领导

成立乡学生用车安全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三、整治重点

1、幼儿园非幼儿专用接送车辆。

2、农用车,拼装车、报废车等非法营运学生用车。

四、工作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年9月24日至10月21日)。乡校车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乡校车安全管理工作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宣传《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市校车安全管理的实施意见》。各校要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或通过上交通安全教育课,设置交通安全宣传展板、播放交通安全警示资料片、宣传车宣传、对校车驾驶人员进行面对面教育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学生和校车驾驶人员的交通安全教育;宣传幼儿园不提供校车接送服务;教育学生不乘超员车、不乘非法客运车辆,不乘电动三轮车、拖拉机、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等违法载人车辆,自觉抵制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自查自纠阶段(年10月22日至11月11日)。各学校要认真组织开展接送学生车辆拍摸工作,认真填写《市学生接送车辆基本情况汇总表>。要重点加强对幼儿园接送车辆的排查,加强对无牌无证、无资质车辆违规接送学生车辆及校车超载、超速、醉驾行为等安全隐患的排查;加强对学生用车驾驶人员地排查;加强对学生上学路况的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建立台账,进行认真的整治,并及时上报市校车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凡使用专用校车的民办学校和民办幼儿园,必须与家长以及教育局民管办签订《校车安全责任状》,与校车公司和司机签订《校车驾驶安全责任书》。

3、集中整治阶段(年11月12日至11月30日)。由学校校车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头,组成各成员单位,严格落实校车和集中接送学生车辆及驾驶人的源头管理,坚决取缔不符合专用校车国家标准设计和制造的学校和幼儿园接送车辆,完善校园周边道路交通设施,加强路面交通秩序管控。

4、回查总结阶段(年12月1日至12月20日)。学校校车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学校对学生接送安全整治工作情况进行回查,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做法,通过落实校车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严厉打击接送学生非法校车违法行为,强化源头措施,进一步完善乡各学校接送学生的机动车辆监管网络,规范校车管理的相关制度措施,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制,切实保障学生上学放学交通安全。

五、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学校、幼儿园交通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和谐安宁和社会稳定,各学校要充分认识加强小学、幼儿园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学生接送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明确目标责任,制定周密方案,认真抓好落实,明确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2、加强协调,多方配合。全乡各学校要督促小学、幼儿园制定日常管理措施,建立长效管理制度,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强监督排查,努力构建规范高效的学生接送车辆运行与管理机制。要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特别要建立和完善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及时通报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篇7

根据“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通过严格履行职能,加大联动力度,进一步强化校园安全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着力解决校园周边各类安全隐患,全面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加快推动“平安校园”建设,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幸福和谐的学习环境。

二、工作任务

(一)加强治安环境整治

1.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管理,定期分析校园周边治安形势,深入开展中小学及幼儿园周边出租屋入户排查工作,加强流动人口动态管控,实行重点人员分类分级动态管控制度,建立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控长效机制,及时消除各种治安隐患。逐步扩大校园周边区域视频监控范围,在周边治安问题突出的校园内试点成立“校园警务室”,建立网格化巡防机制、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和上下学期间流动巡防机制,进一步提高街面见警率和治安事件处置率,严厉打击各类“涉校、涉师、涉生”违法犯罪行为。(此项工作由公安分局牵头,区教育局、区综治办及相关街道配合)

2.加快校园内部安全监控网络建设,力争2015年,全面完成校园视频监控全覆盖工程。(此项工作由区委政法委牵头,公安分局、区综治办、区教育局和相关街道配合)

3.加大学校及周边矛盾纠纷排查力度,深入开展下访活动,坚持早排查、早介入,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及早妥善化解有关社会矛盾。(此项工作由区维稳办、区局牵头,区教育局和相关街道配合)

(二)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整治

1.加强学校周边交通安全管理,定期开展学校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分析、隐患排查,强化上、放学重点时段交通安全管理,在复杂路段的上下学时段建立交警值勤制度,协调市交警支队进一步规划完善学校及周边区域交通信号灯、指示牌、斑马线等交通安全设施和标志,在靠近学校的主干道设立醒目的交通警示标志,采取设置减速带、设置醒目交通警示标志等办法研究解决南北两山区域学校周边交通安全隐患问题,切实保障师生出行交通安全。严格执行中小学、幼儿园出入口两侧50米范围内不得设置道路停车泊位、停车场的有关规定,整治校园周边车辆乱停乱放行为,特别是双排停车影响其他车辆正常通行的交通违法行为。(此项工作由东岗、、雁滩、河北4个交警大队牵头,区教育局及相关街道配合)

2.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强化驾驶人员、随车照管人员培训,不定期突击上路、上门检查校车安全管理及运行情况,从严处理交通违法违规行为。推进校车智能管理系统建设,在今年底前实现校车实时运行监控系统全覆盖。(此项工作由东岗、、雁滩、河北4个交警大队牵头,区教育局、相关街道配合)

3.加强接送学生机动车管理,采取多部门联合执法模式,建立安全日常巡查制和动态监管机制,定期开展拉网式排查行动,严厉打击“黑校车”、“黑出租”特别是农村地区非法营运车辆运载学生行为,遏制涉校重大车辆事故的发生。加强交通安全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家长和学生文明出行、安全出行,不乘坐非法营运车辆以及不符合标准、安全无保障的车辆。(此项工作由东岗、、雁滩、河北4个交警大队牵头,公安分局、区教育局及相关街道配合)

(三)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

1.强化校园及周边区域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加大对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违法行为清查力度,建立挂牌督办制度,限期整改火灾隐患;加强校园特别是寄宿制学校、幼儿园消防安全检查,督导学校建立消防安全档案,落实管理责任。(此项工作由消防大队牵头,区教育局、相关街道配合)

2.加强违法建设清理、整治,全面调查摸底校园周边区域违法建设情况,依法拆除占用消防通道的违法建设,确保师生、车辆通行安全。(此项工作由区城管执法局牵头,公安分局、相关街道配合)

3.加强校园及周边建筑工地安全隐患整治,督促建设单位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定期排查、及时消除施工安全隐患,严禁乱堆、乱放、乱建,规范设置安全围栏、安全警示牌,防止学生进入工地发生意外。(此项工作由区建设局牵头,区城管执法局、区安监局、区教育局及相关街道配合)

4.加强校园及周边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清查整治,定期开展执法检查活动,确保学校、幼儿园周边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烟花爆竹零售、储放点,不得设立危险化学品经营、储放点(包括氧气、乙炔气、酒精、油漆等易燃易爆物品)。加强学校周边民用液化气销售、储放点安全检查,采取联合执法方式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督促学校完善安全管理台帐,规范管理自用化学试剂。(此项工作由区安监局牵头,区工商局、区质监局、区教育局、区建设局及相关街道配合)

5.加强校园周边防汛隐患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加大隐患排除力度,建立应急抢险工作机制。(此项工作由国土分局牵头,区农水局、区教育局、相关街道配合)

(四)加强食品安全整治

1.严格落实网格化监管模式,将小饭桌、小餐饮、小食品店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建立备案监管制度,加大校园周边超范围经营、无照经营食品及销售假冒伪劣、霉烂变质食品查处取缔力度,进行严管重罚。(此项工作由区药监局牵头,区工商局、公安分局、区教育局、区卫生局及相关街道配合)

2.加大校园周边经营食品的流动摊贩整治取缔力度,严格落实校园周边50米范围内严禁摆摊设点的有关规定。(此项工作由区城管执法局牵头,区教育局、相关街道配合)

3.加强食堂安全监管,严格落实网格化监管模式,严格食堂举办准入制度,强化索证索票、快速检测等监管措施,加大日常巡查、突击检查、联合执法力度,督促学校认真落实主体责任,严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此项工作由区药监局牵头,区卫生局、区工商局、区教育局配合)

(五)加强经营环境整治

1.加强校园周边文化市场清理整治,规范经营主体资格,依法取缔校园周边200米以内的网吧,全面清查治理校园周边200米以内的书店、报刊亭、电子音像店,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学习用品、不健康玩具经营行为,整治清理校园周边利用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下载、传播色情及低俗信息行为,取缔无证照摊点,取缔不良灯箱广告,杜绝各类盗版不良出版物的流通销售。(此项工作由区文化局牵头,公安分局、区工商局、区教育局、区城管执法局及相关街道配合)

2.加强校园门前及周边无序经营行为巡查整治,全面整治规范校园周边马路市场,严禁在校园门口及周边50米范围内摆摊设点、占道经营。(此项工作由区城管执法局牵头,公安分局、区教育局及相关街道配合)

3.加大校园周边区域施工噪声、工业噪声、商业噪声、生活噪声、娱乐噪声查处力度,为教学活动提供安静、祥和的外部环境。(此项工作由区环保局牵头,区城管执法局、区文化局、公安分局、区教育局及相关街道配合)

(六)加强校园安全管理

指导督促学校、幼儿园完善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举办各类普法教育活动,强化校园内部治安保卫,切实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和应急管理,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定期开展专项应急演练活动,严防火灾、交通事故、食物中毒、传染病、拥挤踩踏、人身侵害等各类事故、事件发生。(此项工作由区教育局负责,有关部门、有关街道配合)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建设

为确保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整治工作落到实处,现对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专项组进行调整。组长由区政府分管教育的副区长担任,副组长由区教育局局长担任,成员为区教育局、区环保局、区建设局、区农水局、区城管委、区城管执法局、区安监局、区卫生局、区文化局、公安分局、区工商局、区质监局、区药监局、国土分局、区综治办、区维稳办、东岗交警大队、交警大队、雁滩交警大队、河北交警大队和24个街道行政主要负责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专项组主要负责统筹协调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主任由区教育局分管校园安全的副局长担任。

(二)加强工作机制建设

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各成员单位要实行目标管理,做定领导、定任务、定标准、定时限,层层分解细化,确保工作任务有力落实,年内重点做好《学校周边安全隐患排摸情况汇总表》(详见附件)任务分解和督促落实工作。由区综治办负责,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协调解决问题,分析研判形势,研究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由各责任单位负责,严格落实信息报送制度,对于重大突发事件和安全隐患,街道、部门必须在第一时间向区委、区政府报告,决不允许出现瞒报、谎报和缓报现象。由区教育局负责,建立举报监督制度,通过群众举报、媒体曝光等形式,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监督,推动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由各责任单位负责,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加大日常巡查和多方联动力度,形成动态监管机制,推动整治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发展。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篇8

学校、幼儿园安全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涉及千家万户,责任重于泰山。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确保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是确保每个孩子都接受良好教育,创造平安、稳定、和谐校园环境的客观需要。当前,一些学校安全意识谈薄,安全责任不落实,防范监管不到位,安全投入和设施设备不足,宣传教育培训不全面、不深入,安全隐患依然存在。近期发生的幼儿园校车安全事故,教训惨痛,反响强烈,为我市学校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必须汲取教训,居安思危,深刻反思,增强忧患意识,保持高度警觉,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进一步增强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抓实抓好学校安全工作,坚决防止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全面落实学校安全工作措施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安全发展”的方针,深入开展学校安全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学校安全基础设施,持续开展学校安全环境综合整治,探索建立学校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全面做好学校安全工作。

(一)广泛开展学校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要按照“简洁、易懂、实用、有效”的原则,通过开设安全教育课、设置安全宣传展板、制作宣传栏、播放安全警示教育片等有效形式,对中小学、幼儿园负责人、教师和学生广泛持续开展交通安全、日常生活安全、校内活动安全、自然灾害避护安全、社会安全、意外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使学校负责人、家长、学生及有关人员及时了解掌握各方面安全知识。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教育与普及,使广大师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行路、骑车、乘车安全;自觉注意日常生活安全,正确用电、用气,杜绝触电、中毒、火灾等安全事故发生;自觉注意校内安全,正确使用体育器材,确保体育活动、课外活动与野外活动安全;自觉做好自然灾害防护,防溺水、防地震、防暴风雨、泥石流;自觉注意社会安全,防盗、防骗、防拐、防黄赌毒。同时,学习掌握安全事故发生后对自己和他人的应急处理与救护,及时报告老师与家长,熟练使用灭火器材和110、119、120等应急电话。

(二)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一是各级各类学校要明确学校主要领导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建立学校安全岗位责任制度,建立和完善门卫值班、来人来访登记、学生出入登记、幼儿凭卡接送、巡逻巡查、校内外安全检查、寄宿制学校寝室安全、消防安全、食堂卫生安全、学校用于接送教职工通勤车及校车安全、安全事故报告等各项管理制度。二是教育主管部门要按照隶属关系,与学区、学校层层签订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并纳入学年和学期总责任书考核范围;学校与家长、学生、房东、管片民警签订安全管理责任协议书。三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制定安全工作应急预案和交通、消防、地震、防汛、食品卫生、传染性疾病等分项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使师生人人掌握自护自救知识。

(三)全面推进学校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公安交警和公路管理部门要按照有关要求与标准,在学校周边道路设置完善警示、限速、慢行、让行等交通标志及交通安全设施,在学校门前的道路上施划人行横道线,有条件的要设置人行横道信号灯。二是完善校园及周边安全设施,安装必要的报警监控设备,硬化通校道路,安装防护栏和照明路灯,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公安交警部门应在地处交通复杂路段的学校,在上学和放学时段以及学校组织大型外出活动时,安排民警或协管员维持学校门口道路的交通秩序。

(四)着力加强校外寄宿生安全管理。一是学校要与家长、学生、房东、管片民警签订安全管理责任协议书,明确学校监督、家长委托、学生自律、房东代管、管片民警监管的责任。二是建立学校、家长、学生、房东、管片民警经常联系制度,随时掌握租住学生安全状况,加强沟通与交流,及时解决影响学生安全的问题。三是校外寄宿学生房东要切实发挥代管作用,全面掌握租住学生按时上下学、住宿、用电用气、冬季取暖安全等情况,及时提醒规范使用,制止学生不良安全行为,严防安全事故发生。同时继续坚持并完善行之有效的护路队、路队长、安全监督员等好的做法,确保学生上下学安全。公安交警、运输管理等部门要联合开展经常性的学校周边交通秩序治理,严厉依法打击拖拉机、低速车、三轮车等不符合校车安全规定的非法车辆接送学生行为,确保学校周边交通安全。

(五)切实强化校园周边环境安全治理。公安部门要与学校建立治安管理联系制度,确定专人负责学校安全工作,及时制止和处理侵害师生人身财物安全的违法行为。工商部门要加强校园周边经营服务场所的管理,依法查处违法经营者,维护青少年成长的良好环境。公安、文化部门要坚决取缔中小学周边200米之内设置的网吧,严格执行“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歌舞娱乐场所”等规定。

(六)突出抓好幼儿园安全规范管理。一是对各类幼儿园重点是私立幼儿园开园资质、办园条件、配套设施进行全面清理,对符合标准的,要进一步提高办园水平;对基本符合标准的,要继续整改完善,尽快达标;对不符合标准且差距较大的,要坚决予以取缔。二是对各类幼儿园接送幼儿车辆进行全面清理整顿,由公安交警、运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标准严格予以规范。

(七)深入开展学校安全综合整治活动。从11月20日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学校安全综合治理活动。重点对学校周边娱乐场所、网吧、出租屋、中小旅馆进行全面清理整治,依法打击侵害师生出行安全和食品卫生安全等突出问题。通过整治,促进学校安全制度完善落实,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管理全面加强,食堂卫生安全管理日趋规范,周边环境不断优化,师生安全切实得到有力维护。

(八)建立和创新学校安全长效机制。要通过建立学校安全机构、层层落实责任,建立宣传阵地、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建立预警机制、强化自我防范,实施家校警联动、创建安全平台,建立督查制度、排除安全隐患,加大经费投入、提供有力保障等长效措施,使学校安全工作自始至终有人抓、有人管、有人监督,做到常抓不懈。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篇9

一、提高认识,落实校车监管责任

校车是中小学和幼儿园专门用于接送学生的交通工具,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未成年人。近年以来,我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校车安全管理工作,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工作成效明显,广大学生的上下学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但在车辆营运资质、安全状况及校车标识、校车驾驶人和跟车护送管理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漏洞,成为威胁乘车中小学生及幼儿的安全隐患。为认真吸取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校车特大交通事故教训,具有校车安全管理责任的教育、公安、交通、安监、质监等部门,要落实监管责任,密切配合,各负其责,进一步切实加强校车的交通安全监管。

二、管控源头,明确校车责任主体

各中小学、幼儿园是自备校车的管理及安全责任主体,中小学、幼儿园及社会租赁车方是非专用校车管理及安全责任主体,明确中小学、幼儿园和非专用校车方主要负责人为校车安全第一责任人。

(一)严格校车准入。学校自备校车必须按照规定办理非专用校车标牌(符合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的除外),新购自备校车必须购买符合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的专用校车(在国家未出台幼儿园专用校车标准前,对各幼儿园购买的小学生专用校车,车辆管理所应按相关政策予以上户);租用社会车辆时,必须租用有营运资质且符合校车标准的客车,并办理非专用校车标牌。严禁租用未办理非专用校车标牌的车辆运送学生。校车必须每天例检一次,每月保养一次,每季度二级维护一次,并建立检查、维护台账。

(二)严格校车标识。各中小学、幼儿园购置或租用符合安全标准的车辆作为校车时,需喷涂统一外观标识或核发非专用校车标牌。车辆性质发生变化,不再作为校车使用时,需如实填写《校车登记/撤销申请表》,经所在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审批后,到车辆管理所申请办理校车变更登记手续,重新申领机动车行驶证,同时消除校车外观标识或上缴校车标牌。

(三)严格校车驾驶。驾驶校车必须满足下列条件:年龄在55周岁以下,持有相应准驾车型驾驶证3年以上;3年内未发生负同等责任以上重大交通事故,3年内任一记分周期内无累计记满12分,未受过刑事治安处罚,具有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颁发的相同车型的从业资格证,1年内未出现超载20%和超速50%违法行为及酒驾行为;并且参加了每月第一个星期六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交通安全培训。

(四)严格跟车制度。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加强跟车护送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安全培训,建立接送车辆教师跟车制度和收车验车制度,设立接送车考勤表,清点学生上下车人数,做到“一个都不能少”。每天值班校(园)长必须对校车每趟次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每趟跟车护送老师应提醒校车驾驶人不超速、不超员,对经多次提醒不改的,应向有关部门举报,并建立每日日志。有关部门应根据举报,对校车驾驶人违法驾驶行为进行查处。

(五)严格校园管理。各中小学、幼儿园要严格控制进入校园的车辆,加强校园内车辆行驶管理。教学区和学生生活区实行人行道、车行道分离,划定车辆停放区域,设立警示标志,限制行驶速度,进入学校教学区和学生生活区的车辆时速不得超过20公里。在学生上课和晚自习期间,所有车辆不得进入教学区(除救援、消防等应急车辆外),为师生员工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三、落实管理,确保校车运行安全

(一)严格档案管理。严格校车及驾驶人户籍化管理。全市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对本行政区域内所有学校和幼儿园的校车及驾驶人进行登记造册,建立电子台账,实行户籍化管理。

(二)严格校车查验。学校自备校车(含专用校车)、租用客运企业客车申领校车标牌,应在初审校车和驾驶人资质的基础上填写《申领校车标牌审核表》,经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送当地交巡警支(大)队。交巡警支(大)队对校车和驾驶人证件进行查验,并核对车辆登记信息、审验信息和驾驶人交通违法、事故情况等,严格做到与校方、校车、校车驾驶人三见面。《申领校车标牌审核表》和其他相关手续应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交巡警支(大)队各存档一份。交巡警支(大)队在完成上述相关审核查验的基础上,填写《校车登记表》一式三份,报送车属地车管分所,领取校车标牌。车属地车管分所要严格按照《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校车标识》(GB24315―2009)和《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GB24407―)等规定,对校车进行认真查验,严格核定校车车载人数,在机动车登记系统中及时录入校车类型、乘员数、学校名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名称等信息,在《机动车行驶证》副页上签注校车类型和乘员数,并核发校车标牌。校车车身应当喷涂校车载人数。2011年12月31日前,各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交巡警部门,按照以上程序对本行政区域内校车进行一次逐车清理排查,督促其到车属地车管分所重新申领校车标牌。

(三)严格违章处罚。各区县(自治县)公安交巡警支(大)队、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严查校车的超速、超员、驾驶资质不合格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一律按上限从严从重处理,并及时通报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严肃处理。处理情况应反馈公安、交通部门,并公开曝光。

四、建立机制,提高校车管理实效

(一)落实校车安全管理责任制。各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交巡警支(大)队、校保支(大)队要督促中小学和幼儿园建立完善校车使用、保养、校车驾驶人日常管理制度。校保支(大)队要严格落实“五不出校制度”(车况不良、超员、驾驶人资质不合、校车证件不齐、跟车护送老师未到位绝不出校)。凡校车发生超速、超员、驾驶资质不合格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被有关部门查获属实的,公办学校(幼儿园)校(园)长就地撤职,民办学校(幼儿园)取消办学资格。

(二)强化巡查处罚机制。各区县(自治县)交巡警支(大)队、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在学校和幼儿园上下学高峰期,加强对校车通行路段和中小学、幼儿园周边道路的路检路查,强化对校园及其周边非法营运车辆的整治。

(三)建立部门合作机制。各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每季度要召集公安、交通、安监、质监等部门召开一次校车管理联席会议,通报本行政区域内校车使用单位交通安全防范责任制度落实情况、校车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发生情况,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推广成功经验,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研究解决校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强化校车管理。

(四)完善交通安全教育机制。公安交巡警支(大)队、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每年要结合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和交通安全教育进学校宣传活动,通过讲授交通安全教育课、设置交通安全宣传展板、播放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对中小学、幼儿园负责人、教师和学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使学校、家长、校车经营单位、驾驶人和中小学生及时了解、遵守相关规定。大力倡导“六大文明交通行为”、“摒弃六大交通陋习”、“抵制六大危险驾驶行为”,抵制乘坐无牌、无证、无保险的“三无”接送学生车及无营运资质的其他车辆,确保学生交通安全。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篇10

学校的安全及校园周边安全工作事关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本期开学以来,我校的各项安全工作已按上级部门下发的有关文件精神和常规要求进行了部署,制订出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全体教师的岗位责任,极力消除安全隐患,为确保安全事故发生率为零,学校对校园及周边环境进行了安全工作自查。现在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确保校园一方平安。

1、召开校园安全工作的会议,传达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成立以学校校长为组长的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领导组,以确定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对象,明确排查人员,排除安全隐患人员。

2、学校成立了以校长、教导及班任为主的“校园安全”领导小组。对学校的消防、楼梯通道、电路、电器、教室等及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一次安全大排查。

3、召开班主任会议,让班主任充分参与到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活动中来,利用班会课向学生广泛宣传校园安全,交通安全常识大力营造宣传氛围,我们向学生家长发放了《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向各班班主任下发了校园安全方面的通知。

5、进一步明确责任,层层签订责任书,校长分管领导班主任学生家长。

6、进一步明确领导职责,合理分工,做到各处都有人员监督负责,让各种安全隐患减小到最低程度。

二、科学安排,周密部署,切实做好整治工作。

1、利用每周一学校升旗仪式的讲话。向全体学生上好校园安全,交通安全常识。营造人人讲安全的积极氛围。

2、学校门口道路、车辆嘈杂,学生往返途中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为了学生的人身安全,学校要求学生放学离校都要排路队,实行“值日教师路队护送”交通安全管理措施,每天有学校领导和教师、学生在校门口路上值班。学校要求学生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要注意交通安全,注意来往的车辆,不要路上玩,直接到回家或到校。

3.学校还组织人员对教学楼、楼道、输电线路等进行全面排查,杜绝安全隐患,清理卫生死角,严把食品质量关,严禁过期、变质、三无食品进入校园,确保学生饮食安全。为防止学生上下楼道发生安踩踏事件,学校要求学生上下楼梯4、少先队加强队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学校与学生签订了交通安全责任书.7、教导处负责加强教育教学安全教育。对教育教学中危险性游戏、体育活动等因管理不善可能引起的事故隐患,以及学生擅自中途离开教室、学校可能引起的事故隐患,进行调查,加强管理。

8、由学校牵头,班主任配合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各班科任老师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尤其是上、放学需要过马路的同学),吃零食,在楼梯间追逐打闹,攀爬围墙,树木等方面的教育。

9、要求体育教师,每节课必须向学生讲明活动时要注意的安全事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活动,并且不准脱离教师的视线。

三、校园卫生管理工作

1、学校规定周一、五一大扫,其它一小扫。

2、每日每班的值日生负责当天本班的教室和清洁区的卫生。

3、学校每周一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对班纪律和卫生进行评比并作出强调学校利用各班的课余时间整治学校的环境卫生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