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案例分析十篇

时间:2023-10-13 17:36:39

教育学案例分析

教育学案例分析篇1

关键词:高职教育;管理课程;案例教学;观念探讨

一、案例教学法的历程

“案例教学法”(casemethodsofteaching)的最早提出者是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原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代尔(ChristopherColumbusLangdell)。然而真正将案例教学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来研究,并大量用于教学实践的是哈佛大学商学院。1908年哈佛商学院正式成立,1919年正式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商学教育,1921年科波兰德博士(MalvinT.Copeland)撰写并集结出版了商学院的第一本案例集,由此奠定了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在长达一百余年的MBA教育中,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世界各国的管理学教育理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教育制度引用了前苏联的教学模式,又受之中国传统教育方法与理念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一套“应试教育”体制。1979年我国工商行政代表团出访美国,将当时先进的教学理念引进中国,案例教学法从此在中国高等教育界生根发芽。经过35年的发展,案例教学已经运用到管理学、法学、经济学、中医学等众多领域。虽然案例教学法在中国国内起步较晚,但是三十余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然可改进,需要推陈出新的地方也很多。国内外对案例教学的定义层出不穷,其表述方式也各有差异,但无论如何定义案例教学,它最终的目的都是“通过(对案例的)讨论掌握理论,总结管理的一般规律,重在培养学生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问题随之而来了,大学教育所培养的目标不一,学生的基础各异,如何在案例教学中体现因材施教呢?换而言之,不同层次的大专院校所使用的案例教学观就应该有差别,这种“差别”是为了让学生在适合自身基础的前提下更好的掌握管理学理论知识。高职教育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教育发展规划中的重点,它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例如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理论知识不系统等等。在这种情况之下,管理学科的老师所使用的案例教学法就应该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就需要树立崭新的,适合高职教育管理学科特点的案例教学观。

二、树立高职教育案例教学观

笔者曾在《科教文汇》2015年第10期下旬刊上发表《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中的案例教学现状研究》一文。此文从“案例教学法的内涵”,“案例教学法的本质特征”,“案例教学法主要培养学生何种能力”,“我国高职教育中案例教学的实施现状”等四个方面展开了详细的论述。发现现有的高职教育理念已经形成了固态,管理学科中的案例教学在固态的教育形式下也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构架,要进行彻底的修正和改变还任重而道远,例如转变对待案例教学的态度,促进学生参与的状态,完善基础设施等等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然而脚踏实地,按步奏计划整改才是务实之举。笔者认为,高职教育中案例教学的当务之急就是促进案例的编写和对案例教学观念的理清。在这两项之中理清并树立高职教育案例教学的观念又是重中之重。什么是案例教学观?高职教育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案例教学观?所谓案例教学观,就是你想通过案例教学来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当下中西方共同的案例教学观就是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决策、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实用性方向是无可异议的,但是其中有一个问题不能回避——案例本身的局限性问题。案例虽然是真实事件的反映,但与实际情景任然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它是特定时间特定情况下的实时记录,就算这个案例本身被我们分析清楚了,然而同样的问题又将在什么时间发生呢?换句话说,一件事情的重复出现其几率是比较小的,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案例自身的实用性大大减弱。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仔细考虑,我们想通过案例分析找到什么,得到什么?换而言之,我们需要的,属于高职教育的案例教学观是什么?笔者认为,绝对不只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要让学生在案例分析讨论中,总结中国人的人性特征,只有把握住这点,才能够真正实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至此我们就可以树立一个高职教育案例教学观了:在案例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得出管理的一般原理与方法,并且总结归纳案例中所述事件的文化背景与当事人群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特征,从而提升学生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观念中了解文化背景总结人性特征尤为重要。因为管理的方法、理念是千变万化的,管理中唯一不变的就是事件背后的文化依托以及这种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人性特征。孔子曾说“智者知人”,能深入地了解人,懂得人,其管理也就会因此而顺利。将梳理文化背景以及总结人性特征作为案例教学法的一项任务,是为学生在以后工作中实施管理以不变应万变的理性选择。

三、新观念下的案例编写建议

有了上述案例教学观,再来编写案例就有的放矢了。此时我们会非常明确,案例编写不仅仅是要求针对性、时效性、典型性等问题,还要看能不能体现中国文化特征以及中国人性。这里有一条捷径可走,那就是从中国人文名著中选取片段编写案例。案例教学法其实在我国古已有之,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传道授业之时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讲故事,例如我们今天还常说的“塞翁失马”“暗度陈仓”等成语都是曾经被使用过的教学案例。从小故事中感悟大道理已然成了中国传承文化与思想的重要渠道。像《论语》、《庄子》、《春秋》、《战国策》、《史记》等经典著作,已经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案例库。虽然我国的古圣先贤们并没有把这套教学理念总结归纳命名为“案例教学法”,然而以真实、生动、可听的故事作为例子解析事理并吸纳经验,其本质思想已和西方的案例教学法并无二致了。为什么从人文名著中选取案例是一条捷径呢?它有两个方面的好处:第一,人文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它承载着华夏文化的精神特质,这对学生了解固有文化背景铺垫了道路。第二,人文名著之所以能成为传世之作,是其中有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人物,这些人物虽然是虚构的,但是虚构的人物身上却有着中国人的思维特点与人性特点,这为总结案例背后的人性特征提供了捷径,为了解中国人的“存在样态”提供了详案。在树立了新的案例教学观之后,有一点也需要正视和面对,任何学术理念,教学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点与劣势,优点需要发扬与利用,劣势需要屏蔽和化解。例如我们讨论的案例教学法,西方的理念是重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归纳管理的一般方法上,它是以案例的真实性为前提。我们树立的案例教学观念是以突出人性与固有文化背景为中心,以不变应万变的理念为出发点。它是建立在虚拟的环境中。两种案例教学法之间没有高下之分,也没有强弱之别,主要看使用的对象能不能接纳,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特定的文化氛围里选取哪一种更为合适。

参考文献:

教育学案例分析篇2

关键词:体育统计;案例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8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10)03-0098-03

An 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the Teaching of the Case Study in S port Statistics Course

HUANG Liuqia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Yulin Normal University, Yul in 537000, Guangxi China)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e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case study in s port statistics course for promoting a proper design of education and cases in t he course of sport statistics. It adopt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 onnaire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o analyze the data. It finds that the compa 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xperimental class in this co urse has been greatly promoted(P

Key words: sport statistics; the teaching of case study; effect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和手段,将学习者引入一个特定事件的真实情景中,通过 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积极参与,在平等的前提下进行对话与研讨,对案例进行分析 、评价,并寻找对策,从而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批判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 力创造有利环境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教学方法[1]。郑金洲教授认为: 案例教学 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案例所提 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借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2]。孙军业教授认为:案例教学是叙述发生在一个真实教育情境中的 、蕴涵一 定的教育道理、能启发人思考的、具有一定典型性的教育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包含有一个或 多个教育疑难问题或矛盾冲突,并且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的教学[3]。由于体育统计 学科具有 运动性特征、综合性特征和客观性特征,因此,体育统计案例教学是按照该学科的随机性特 点所设计和组织的具体教学、训练、锻炼和管理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计算,并对计算过程和结 果进行评价,寻找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实践性的、探究性的教学活动过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广西玉林师范学院体育系2006级体育教育专 业本科学生136人,其中01教学班(对照班)有68人,02教学班(实验班)有68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书籍以及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期刊等,获取相关的文献资料,为科学研究 该文奠定了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均在玉林师范学院教务系统网上进行,时间是在大部分课程结束或期 末考试之前两周进行,以教学班为单位,由教师所在的系部(院)组织,在网上评价表对任 课教师进行评价打分。其中对照班参评学生人数为67人,有效参评学生人数为61人;实验班 参评学生人数为60人,有效参评学生人数54人。问卷的具体指标内容与结果见表1。该文主 要选取一级评价指标中教学

投稿日期:2009-12-14

基金项目:玉林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07YJJG023)。

作者简介:黄柳倩,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论和体育统计学。 效果指标进行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前基础理论知识水平的评价分析基础理论知识是学习其他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可以明显 减缓学习新知识的曲线。也就是说,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储备量,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新知识 的学习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越好,越能灵活运用知识,则 对学习新知识的难度就越小,反之亦然。因此,该文研究对照班与实验班的基础理论知识( 表2)的差异性是极其必要与关键的。这表明,将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方差 齐性检验(表3),是检验实施案例教学后对照班与实验班的体育统计课程考核成绩差异性 的前提,是进一步检验实施体育统计案例教学是否有效的方法。

表2 实验班与对照班高考文化成绩统计

序号对照班实验班135730222953163301315………663263106730331068343322注:学生的高考文化成绩来源于玉林师范学院招生办公室。

表3 实验班与对照班的高考成绩F-检验:双样本方差分析

对照班实验班 均值329.9 558 824326.1 911 765方差1 272.042 801958.6 643 986观测值6868df6767F1.326 890 623P(F0.05),认为两样本的的总体方差齐性,其均值的差异是由于随机误差引起的。因 此, 可以通过高考文化成绩,检验学生经过一学期学习体育统计后期考成绩是否有差异,从而检 验实施案例教学是否有效。

2.2 实验后教学效果的评价分析教学过程的理论表明,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教 学的主体,教学效果在他们身上得到体现,教师的教学是否已经使学生满意或是否获得了预 期的学习效果,这是教学评价中最重要的内容,因而学生对教学评价最具有发言权[4 ]。从 而可见,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评价以及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效 果的重要指标。

2.2.1 体育统计期考成绩效果评价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还受到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和思 维能力等因素的影响[5]。从表4和表5可知,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育统计期考成绩有 非常显著 的提高(P

表4 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育统计期考成绩统计

序号对照班实验班178702765536853………668191675678687788表5 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育统计期考成绩t-检验

对照班实验班 均值65.27 941 17672.95 588 235方差156.7 715 101254.3 711 589观测值6868合并方差205.5 713 345假设平均差0df134t Stat-3.121 905 632P(T

图1是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图,其指标来源于表1的一级评价指标中的教学效 果指标(其中对照班、实验班的有效参评学生人数分别61人、54人)。

从学生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图1可知,实验班学生对知识理解程度、知识掌 握程度、学习收获程度、学生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班的,这表明,通过案例教学,全面提高 了课堂教学质量,学生的满意度较高,教学效果良好。

图1 课堂教学效果效果满意度评价图2.2.2.1 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普遍满意 体育统计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其原理 和计算公式较多,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掌握方法并加以灵活运用。案例教学不但具有 提供理论知识的功能,赋予知识的形象性、直观性和实践性,还具有对同一问题尝试多种策 略的思维,以及对实际问题进行交互式探索的功能。通过案例教学的剖析,不但能加深学生 对书本理论知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还能让学生领悟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统计思想与方法, 从而提高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自我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案例教学 的情境是可以相互讨论且丰富多彩的,学生的讨论与交流是在轻松氛围中进行,符合学生的 心理取向,因此学生普遍满意。

2.2.2.2 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收获很大 案例教学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把学生引导到实际问题中去,通过分析与互相讨 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的一种教学方法[ 8]。 案例教学实质上可归为一种研究性学习,即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通过案例 的分析,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 运用案例 教学方法授课,学生在统计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上收获很大,不但能把握统计指标的应用, 能结合专业知识,去寻找分析资料、处理数据等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还能进一步对自己 所关心和所学习专业的实际问题,做出具有一定效度、精确度的描述、预测和判断,并达到 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案例教学能及时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整合,提高学生对知 识的理解与掌握。

2) 案例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深入细致分析和评价问题,促进对难点和 重点问题的认识和掌握,从更高层次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案例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领悟能力,有效启发并拓展了学生解决 问题的思维,从而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认知能力,提高应用能力。

4) 案例教学有效促进了教与学的密切配合,提升了师生的智慧,实现了教学相长。 并且促进了教师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2 建议

1) 实施体育统计案例教学应遵循实用性原则:体育统计案例教学内容应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体育实践中的具体 例子为原则,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的需要而编制。通过实用性案例教学的分析、讲解 、研究等模拟性的教学活动,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迁移,达到举一反三,能解决体育 教学、科研、训练以及管理等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提高应用能力,获得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 。

2) 实施体育统计案例教学应遵循实践性原则: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实践教学, 而案例教学是立足于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撰 写于调查统计之后的实践教学[10]。通过实践性案例分析,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事 件的真实 情景中,为学生创造一个防真环境,通过互动交流,讨论、分析与评价,能提高学生的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点,并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培养学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

3) 实施体育统计案例教学应遵循典型性原则:典型性案例教学不仅教会学生初步分析和评价一般的案例,还教会学生获得一种分析问 题的规律。通过典型案例的教学,学生能分析、归纳与整理相关的资料,能从多视角、多方 向地观察问题,能提炼与掌握具体的统计方法,能有效领悟、获取解决问题的规律,并提升 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拓展学习的思路,从而能进行一些实地调研,提高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能力 。

4) 实施体育统计案例教学应遵循互动性原则:互动教学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导向开展人际合作的 教学过程[11]。通过互动案例教学不但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活动中师生与生生之间的 互动性,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原理、要点与难点,引 导学生注重理解;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体育统计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应 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瑞林.论体育管理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方法[J].体育科学,2003,23(6):4 4-48.

[2] 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

[3] 孙军业.案例教学[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18-19.

[4] 宋彩萍,王江红.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改革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2:8,39转11 .

[5] 王孝玲.教育评价的理论与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36-237.

[6] 宋彩萍,王江红.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1(2):28- 31.

[7] 魏红.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 13)3,68-72.

[8] 谢安.浅析概率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改革[J].统计教育,2005,4:9-10.

[9] 邵光华.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研究及其启示[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13 (5):54-59.

教育学案例分析篇3

关键词:娇生惯养;教育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码:1674-9324(2012)10-0040-41

多年以来,中职院校教师普遍反映教育和管理学生,感觉力不从心,这与中职学生本身的特点有密切关系。笔者在担任中职学生班主任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中职学生都娇生惯养,这对其心理、性格、行为方式等有较大影响。笔者选择曾带过的两位女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她们的案例进行分析,希望能在中职院校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两位学生的情况描述

李姓和吴姓两名女生,年龄均为16岁。

出现的问题和具体表现:

两位女生性格都比较倔强要强,认为自己在各个方面都优于其他同学;但同时又对学业缺乏足够重视,理论课、实验课以及早操等学校规定必须按时参加的教学教育活动中经常出现迟到、早退甚至无故缺席的情况;在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时,两位同学都不能客观面对自己的问题,反而是情绪激动、不冷静,和老师对抗,逆反心理严重。

相关资料调查

李某和吴某的家庭都在市里,都是住校生,李某有一个姐姐,吴某有一个哥哥,二人家庭都比较富裕,平常生活中出手大方,有一些哥们儿义气。笔者深入了解后,发现她们来上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长的逼迫,因而学习上缺乏自觉性,对于遇到的困难,没有心思和毅力去克服,而是放任自流,导致学习成绩长期处于下游。在课堂学习和集体生活中如出现问题、明显责任在自己时,还要在言语上顶撞老师,不能直面自己所犯的错误,更不要说悔改了。

案例分析

针对李某和吴某二人的情况,经过多方调查了解和深入分析,笔者认为造成她们个性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她们在家里是最小的,长期娇生惯养,被家庭成员溺爱,凡事随心所欲,过于放纵,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是得过且过,生活上的事情依赖家长,特别是父母工作比较忙,由爷爷奶奶带大,宠爱有余而管教不足,认为不管在什么场合,其他人都应该以我为中心,稍有不满就会情绪激动,难以平复。

2.认为家庭的优越条件是和自己密切联系的,认为自己条件好就意味着一切都好,在日常学习中,如果知识较简单、容易学会则问题不大,一旦遇到难以掌握的内容,稍受挫折就退缩,同时自我感觉良好的认知也使她们很难放下面子去向同学请教,长期累积在学业中的问题不能有效解决,自信心逐渐降低,意志力也慢慢消磨。

3.当初进入学校学习的决定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家长而非自愿,所以二人很少对自己的学习和未来有深入的思考,教师和家长管得紧就学一阵,教师和家长稍有放松她们就开始懈怠,完全是被动学习,自觉性极差。结果这两位女生的学习成绩一直没有改善提高,始终排在班级的后面,甚至落后于很多平时调皮捣蛋的男生。

教育办法和具体措施

1.由以上描述的情况,笔者认为,教育就是教书育人,包括笔者自己也是从不谙世事的懵懂少年逐渐成长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所以上述两位女生远没有达到不可救药的程度,只要认真分析问题的根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一定可以使她们幡然悔悟,改过自新。(1)首先要找教师自己的问题,不能老以教师身份自居,认为自己高于学生,而是要放下身段,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学习中,换一个视角去审视学生们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2)从家长这方面来说,最主要的是要求其平衡好工作和管教孩子的问题,使他们认识到孩子是他们的未来和希望,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前提;家长要和学校保持长期联系,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能够坦诚相待,相互交流,协调处理,避免单方面行动,更要防止教师和家长摩擦事件的发生,共同教育和管理学生。(3)教师和家长在互相沟通时,应该坦诚相待,本着共同教育呵护学生的原则,从家庭背景、学生性格和班级氛围等多个层面客观分析形成问题的原因,客观评价学生在这些问题中所扮演的角色,不要先入为主,认为严厉就好,其实有时候多给学生一些空间和面子会使她们更加从容。

2.在和两位女生直接沟通的时候,笔者利用自己是女教师的优势,找一个相对温馨的环境,和她们分享自己年轻时候的经历,进而拉近她们与教师的距离,缓解气氛,解决其心理障碍;其次,对她们在谈话中表现出的天生的善良和纯真,当即予以肯定和表扬,使他们认识到老师对她们也是友善的,关爱的,负责的,引导她们用真善美的标准去看待和处理每一件事情,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3.她们两位女生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无时无刻不在一起,可以用黏糊来形容,所以笔者发现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教育:首先找她们进行分别谈话,让她们说出对方的优点;经过两次分别谈话,笔者了解到她们两位其实是谈得来、家庭条件类似才老在一起的,但是谈到对方的优点两人却都说不出来,笔者就启发她们去挖掘,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训去影响她们,告诉她们如果要继续在一起,就要能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把对方的闪光点也变成自己的财富,共同进步提高。

教育的效果评价

人的性格是相对稳定的,短时间内不会有本质的改变,笔者也深有体会,对两位女生的教育也不是试图去改变其长期形成的固有品质,而是要去影响和改变她们的行为方式。可喜的是,经过她们自己和笔者以及家长的共同努力,这两位女生的进步相当明显。首先她们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目前已经稳定在班级中上游;其次她们还能够互相帮助和监督,特别是早操,会提醒对方不要睡懒觉;最后,她们的变化也影响到了班里的其他一些经常黏糊在一起的小群体,整个班级积极向上共同提高的气氛明显好于上个学期。很多同学都意识到,在校期间,应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思考,能够用知识来武装头脑,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劳动者。

讨论

当前,中职学校中有很多学生都存在娇生惯养的情况,娇生惯养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有重大影响,性格固执偏激,学习缺乏自觉性,没有耐心与人交流,没有毅力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这些都是具体的表现。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和家长要共同配合、对学生进行贴心细致地帮助指导、教师激励和同学间的相互鼓励监督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要使中职学生能够真正学到知识和技能,学校、家庭和学生自己对在校期间的学习必须要有足够的重视。只有通过家长、教师和学校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实用人才,实现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范丽娜.赢得起也要输得起——幼儿抗挫折教育案例分析[J].山东教育,2009,(27).

[2]杨颖.用爱心去发现、赞美——赏识教育案例探析[J].教育方略,2009,(2):30~31.

[3]李永华.中职班主任如何面对性格不良的学生C].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2008:778~782.

[4]左海燕,高元平,安静梅,胡蓉芳,李顺山.阳光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关系的探析[J].魅力中国,2010,(24).

[5]陈凤广.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瓶颈及发展策略[J].福建体育科技,2010,29(1):11-13.

教育学案例分析篇4

关键词:调皮学生;爱心;耐心;激励;引导;教育转化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148-01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

小明(化名),男,14岁,籍贯河南,6岁以前由爷爷、奶奶照管、教育,并在河南上的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由于老人管不住孩子,从而转到武汉读了一年封闭式管理的足球学校,其后转入三角路小学,六年级转入丁字桥小学,紧接着进入我所带的班级。他性格外向,脑瓜很灵,但自我控制能力特别差,脾气暴躁,打架斗殴,顶撞老师,经常违反校规校纪,学习习惯不好。因此,学习成绩差并对部分学科极度厌学。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他是一个“调皮学生”。

二、问题的成因分析

爷爷奶奶的溺爱。6岁以前由爷爷、奶奶照管、教育。爷爷奶奶对孙子过于宠爱、放任,什么都依他,于是小明在家一直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氛围中。所以,他上学后也认为凡事都要依他,谁都得听他的,稍有不如意,就与同学发生冲突。

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小明的父母经常出差,导致他长期一个人在家,自己做饭,自己洗衣,很明显父母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每当听到班主任的“告状”,大多采用重罚、打骂的方式。当孩子犯了错误,他们往往先大声训斥,接着就是一顿痛打,很少和颜悦色地与孩子讲道理。此外,小明的姐姐成绩很好,从而父母渴望将姐姐的成功复制到小明身上,却忽视了他与姐姐的差距,反而使小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社会的负面影响。社会不良信息的引诱也是导致小明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大街小巷里或明或暗的网吧,报纸刊物对色情暴力毫不避讳的宣扬,成人之间的谈话所表露出来的扭曲的价值观、世界观等等都对他的思想造成冲击。

三、教育策略

1.爱心感化学生与耐心转化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总结出一条十分宝贵的经验:“只有真正热爱学生的老师,才会并必然受到学生真心实意的爱戴。”但我最初,并没有额外的用爱心感化、用耐心转化小明。而是,与其他同学的关注度一样。但结果是时好时坏,效果不明显。通过与其家长和同学的沟通,了解到他缺少关爱。于是,我隔三差五的让他跟我一起走,并与他朋友式的聊天,去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潜移默化的去引导他。

转变“调皮学生”需要有良好的耐心。“调皮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习惯已造成偏差定势,要转变并非易事;况且其转变也经常出现反复。为此,在转变“调皮学生”的过程中,我们要充满信心与耐心。此后,因为他违规违纪出现问题而需要我出面解决的频率在不断下降,到隔两天一次,再到隔五天一次,再到现在偶而一次。

2.引导家长改变教育方式

小明以前犯错,家长总是以武力解决问题。这样,加重了小明的逆反心理,并无形中影响了他解决问题的方式。与家长沟通后,家长意识到他们教育方式不当,保证回家后以说服教育和感化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并尽可能让小明与他们生活在一起,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为弱化他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我建议父母让他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暑期,小明的父母与小明交谈后,决定将其送到一位开火锅店的亲戚家体验一个月的生活。在火锅店里,他扮演着“洗菜工”,“勤杂工”,“服务员”等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不仅让他学会如何吃苦耐劳,更让他学会了如何与他人交流,同时在交流中还知道如何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回到学校后,小明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有了明显的弱化。在校期间可以主动的帮老师、同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与同学的关系也有很大的改善。

3.发现闪光,激励转化

面对问题学生,教师一味进行严厉的批评、训斥,往往会适得其反,恰如治理洪水问题,往往是越堵越大。因此,我们可以转变教育方式。比如,寻求“调皮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一次清洁大扫除时,我发现小明带领两位同学一起擦玻璃,而且活干的很漂亮。我当场就对他说:“你很会做卫生嘛,组织能力也很强嘛!”就这样一句简简单单的表扬,让他开心了好几天。接着,我又找他谈了一回,他说:“我很喜欢看书,想当一个小班干部。”于是,我就当场鼓励他当语文课代表,发现他做得很好,而且自己有很大的进步。

四、案例反思

通过近两年的转化,该生虽然还存在一些缺点,但各方面都比以前有较明显的进步。通过这个转化过程,使我深刻感到转化“调皮学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程。从转化时效上看:是家常,见效慢,这就需要转化的过程不会立竿见影,需要我们有无私的爱心和良好的耐心;从转化的方法上来看,“调皮学生”在性格和行为上与其他人均存在差异,我们在转化方法上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同时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将教育优势有机整合,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1]鞠文灿,陈善卿.差生教育启示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教育学案例分析篇5

——小松中学孝廉文化教育案例分析

内容摘要:少年强则国强,学校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承担了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担,更是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生力军。当今时代,腐败已成为我党面临的最大风险,为加强学校的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氛围,小松中学开展了绿色阅读+系列活动,开展了一系列师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改变了传统德育中说教式教育模式,丰富了廉政建设的手段,让学校廉政建设不再是无根之木,无本之源。

小松文化底蕴深厚,廉洁文化源远流长。小说《七根火柴》主人公人物原型,就出在小松郑氏家族,石城第一位开国少将郑三生,更是小松人的骄傲。

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优良校风,带动学风和教风好转。学校党支部开展以“树清廉家风,立崇廉家规”为主题的党员干部好家风建设活动,深入挖掘、宣传家乡英雄人物事迹和传统家规家训,举办廉政楹联暨家规家训书法展、家规家训诵读,涵养良好校风。

百善孝为先,治校廉为首。孝廉文化对加强党性修养、强化廉洁自律、弘扬新风正气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新时代孝廉文化的传承与接续,要守正,要创新,更要融合。”

2019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县关工委组织的中小学生家规家训朗诵比赛。学校八年级在比赛中朗诵小松井溪《郑氏家训》,学生们通过情景剧的形式生动再现了被毛主席称为“三生有幸”的郑三生将军的英雄事迹。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都以家乡有这样的英雄感到自豪。

为深化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教育,学校党支部安排全体党员到班级上家乡的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教育课。所谓教学相长,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全体师生思想上经受了一次洗礼,让孝廉思想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文化人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学校通过开展“绿色阅读”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的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教育的真谛之一”,“一个学校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书那就是学校了,相反,可能一个学校什么都有,但假如没有为师生的精神发展的图书,那它不是一所学校”。

小松中学以“抓好绿色阅读,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为宗旨。在教师中积极倡导“书香为伴,风清气正”的思想,促进教师提高业务素质,享受美好的教育人生,弘扬正能量。在学生中倡导“与好书为友,做孝心少年”的思想,培养学生“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让孝文化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一)营造氛围,书香校园。

时势造英雄,环境造就人。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往往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为此,我校精心为学生营造阅读环境,让阅读有氛围。

1.做好板报宣传。出好一期“以读好书、好读书”为主题的黑板报。

2.建好文化长廊。建设中的主体文化长廊——孝廉文化宣传墙,通过图片及文字内容等形式,让每扇墙壁说话,让师生能时时处处受孝廉文化的熏陶。

3.营造教室主阵地。学校就教室布置做出了“三个统一,一个特色”的规划。一是统一教室门口的班级牌,二是统一的教室布置,三是统一学生阅读写作“展示栏”。一个特色:就是教室的墙面、黑板报有自己的班级特色。让学生在浸润在墨书香里;让学生感受快乐阅读的快乐。

(二)明灯引领,书山为径

1.建立组织,让阅读有引领 。

我们成立了书香班级领导小组,由温校长亲自挂帅,起着引领与示范的作用;各班成立了“小书虫读书小组”,每一个组有小组长负责制。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相互监督,效果良好。

2.设立课程,让阅读有时间。

为了保障阅读时间,学校实行大阅读课,具体是指每个班每个星期都以两个课时连排,以阅读课外书籍报刊为主要内容的阅读课。大阅读课不仅合乎语文学习规律,更是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明智之举。通过阅读活动让学生与文本对话,积累,感悟,熏陶,增强语感。同时,积极引导学生交流“碰撞”,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分享阅读收获。

(三)开展活动,阅读有益。

1.朗诵演讲,让阅读有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结合阅读课开展了“国学朗诵”比赛活动;八年级开展了“绿色阅读”演讲比赛活动。小舞台有大世界,松中学子在朗诵演讲比赛中含英咀华、热情洋溢,正以小步伐融入如今的大时代。

2.随笔比赛,让阅读有提升。学校以语文教研组为单位,牵头制定了学期工作计划,要求每学期结合阅读活动,开展一次现场作文比赛,并进行了评比表彰。随笔作文体现出学生丰富的文学素养和开阔的眼界。

3.书画比赛,传承孝廉文化。由学校团委负责,结合国家重要节日教育活动,如五一、五四或国庆佳节,确定教育主题,开展体现孝廉文化为主题的青少年学生书画比赛,并进行评比表彰、佳作进行展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江西省第少儿美术书法作品大赛”中,我校选送的温晴、许陈煊、黄颖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收获颇丰。学生们在书画比赛中增长了自信、拓展了能力,同时孝廉文化也得到传承。

4.“漂流书袋”,让阅读有保障。为了给同学们提供一个更广阔的阅读天地,又是对阅读者综合素质的最好考验,在漂流知识和文明的同时还传递着诚信和友谊,学校开展了“漂流书袋”阅读活动。“漂流书袋”漂起来的是知识,更是学生们有趣的灵魂。

5.国学社。为加深学生文学底蕴、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学校组织七年级学生中文学爱好者参加国学社活动。小松中学国学社有组织、细安排、活动形式多样。特别是带领学生参加已弘扬孝廉文化主题朗诵活动、国学经典吟诵《少年中国说》等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老师们寓教于乐,学生学以致用。国学社活动定会是学生精神世界的一笔宝贵财富。

教育学案例分析篇6

关键词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主题教育活动 创先争优

根据《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党的基层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①。五邑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响应校党委 “创先争优迎七一,侨乡大学党旗红”系列活动号召③,策划开展了“寻访党的足迹,聆听历史回响”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增强了党员历史责任感和荣辱观,扎实推进和加强学院的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侨乡大学的特色与和谐发展。

1 案例介绍

五邑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寻访党的足迹,聆听历史回响”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实地调查、走访为载体,通过组织学生党员 “走访历史旧址”、“探访老党员”、“从侨乡变迁看党建发展”三部曲引领学生党员深入了解党的光辉历史和丰功伟绩,以增强了党员历史责任感和荣辱观。各学生党支部分为三组分别参加三部曲活动。此次活动的宣传分三阶段:活动预热阶段通过微博宣传及学生党支部内部动员;活动高潮阶段:微博直播及校报记者报道,活动进行时由专人负责对活动进行图文直播,增加活动现场感和感染力,另外,邀请校报记者进行新闻报道,提升活动知晓度。活动尾声阶段:主要利用图片、视频、文字合集进行成果展出。活动结束后开展心得分享交流会,开总结会表彰活动中的优秀支部、个人加强教育实践效果。

活动的成果通过“1个网络平台+3种展览形式”模式展示。1个网络平台是指微博直播,通过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微博活动即时信息,并对活动进行全程图文直播。3种展览形式分别为:图片展览,活动结束后,整理活动图片资料,校园内以海报、展板展出,网上开设专栏展示,全面展示活动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视频展览,整理影像剪辑资料,并制定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专辑,上传至网上展示专栏;文字合集,将集合每位参加活动的党员心得体会制成名为“寻访党的足迹、聆听历史回响”的心得合集。

2 案例分析

2.1 第一曲:历史远歌 声如洪钟——走访历史旧址

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曲是走访历史旧址,通过走访旧址,参观党史教育基地,寻访党的足迹,发掘家乡为新中国成立、为共和国建设贡献力量的党员、党组织的不平凡事迹,使党员普遍接受一次党史和爱国主义教育。

“身临其境、砥砺党性”的抗日旧址寻访活动,学生党员们通过参观总理视察新会纪念馆、鹤山市广东人民抗日司令部旧址,身临其境、砥砺党性。在总理视察新会纪念馆,学生党员感受到了伟人的风范,在革命旧址了解到广东的解放革命历程,更深体会到革命的艰苦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还采访了当地的老革命同志,了解当地群众的革命热情,感受当地浓厚的革命氛围熏陶。

“温岭南文化,寻党的足迹”主题广州寻访组活动,领略了岭南三千年深厚文化,重温中国共产党90周年光辉历程。此次活动的寻访路线为:黄埔军校——广东博物馆新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在活动中,寻访小组以小队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小活动,如 “历史故事我来讲”、“历史故事小导游”、“市民签名”、“缅怀革命烈士”、“重温入党誓词”、“高(下转第27页)(上接第25页)唱国歌”等。活动结束后选择90后学生党员的优秀心得在江门日报进行专题报道,提升活动的知晓度和影响力。通过策划组织“温岭南文化,寻党的足迹”主题广州寻访组活动,增强了党员的党性修养,激励他们要继续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地做好各自的岗位工作。

2.2 第二曲:历史讲述 铭记于心——探访老党员

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二曲是探访老党员,各党支部主动联系老党员进行访谈,一方面,聆听老党员讲述他们的峥嵘岁月,了解老党员的人生阅历,感悟其为党奉献的精神,把老同志的精神力量铭记于心;另一方面,学生党员同志为他们讲述自己的党员故事,与老党员进行互动,让老党员指导年轻党员同志的工作。

其中探访五邑大学外国语学院退休教师胡教授,使党员同志们感触最深。五邑大学的老党员胡教授向学生党员们讲述了他的一生党员历程、参加的革命活动,讲述了几件令他铭记一生的有关党员的事情,他感悟最深的是:“党教会我做人!” 胡教授对大学生党员提出了建议:要做到认真学习和树立榜样,做人要正直、勇敢、忠诚、勤奋,要有严格的言行。

2.3 第三曲:历史今朝 唱响未来——从江门变迁看党建发展

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三曲是从侨乡江门的变迁看党建发展,各党支部选取能反映建党发展对江门影响的素材,进行调研和资料收集,以图片展板、视频、文字等方式进行成果展出。改革开放30年以来,江门市经济建设、社会和教育等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侨乡江门变迁见证了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成就③,开展从侨乡江门的变迁看党建发展的活动,学生党员能够切身体会和认识到身边的变化,从而更深刻地了解党的政策、方针对江门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树立共产主义的崇高信念,坚定发展的远大目标。

第三部曲的活动中,学生党员参观了五邑大学校史馆、五邑华侨博物馆,通过这些展馆了解学校25年来的变化,及江门市在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校史馆内更加深刻领悟五邑大学“根植侨乡,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感受老一辈办学人员为学校呕心沥血、不懈努力的奋斗历程,使党员倍受鼓舞和激励。通过走访调研江门市的新地标和旧的市政建筑,对比展示江门市在建党90年以来的巨大变化,深切感悟到江门在党的领导下一步一步地走向辉煌的今天。

在党的基层组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教育活动,有利于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增强党的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高校党务工作者更应创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教育活动形式,提高教育主题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大宣传,有效展示活动成果,使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① 李源潮.中共中央部署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会上的讲话[J].党建文汇,2010(5).

教育学案例分析篇7

论文关键词:开放教育学员,案例学习,学习意愿

 

在开放教育中,工商管理专业具有涉及行业广泛、理论联系实际紧密、注重综合技能培养等特点,因而一直对以成人在职学员为主体的广大学习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对于相关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是学员掌握理论知识和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路径。上海电视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立足于培养既能掌握工商企业管理基础理论,又具有处理实际管理问题技能的基层管理人员和知识型员工。目前的生源以未接受过普通高等教育的工商企业在职员工为主,这些学员一方面具有来自企业一线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构架。对于这一类学员,在教学中通过讲授企业实践案例引起他们的共鸣,并进而促使他们探索蕴含其中的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规律,无疑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在教学过程中,学员对案例的学习意愿无疑对其学习成效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研究认为“强烈的学习意愿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教育管理论文,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因素。”(李向红,2009)。学员的案例学习意愿的高低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为提升教学效果,有必要调查和分析学员案例学习意愿的现状,找出其影响层面及各层面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增强学员案例学习意愿的途径。

本文以上海电视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开放教育学员为研究对象总体,运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实施问卷调查,了解和掌握现阶段学员案例学习意愿方面的情况,期望以此为依据指导开放教育教学实践,改进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方法,引导学员更好地进行案例学习。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采用态度量表中普遍适用的李克特式量表法(Likert-type Scale),量表填答方式选用5点量表法中国学术期刊网。根据问卷内容,对部分题项设计了反问题,在项目分析时对这些题项进行了重新编码,以确保题项计分方式的一致性。对问卷数据的分析使用的是SPSS统计软件。

本研究的样本为上海电视大学系统的开放教育学院、徐汇财贸分校、普陀工作站、杨浦工作站、虹口分校等学校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开放教育学员,涉及到的课程分别为专科层次的《中小企业管理》、《工商企业经营管理》和本科层次的《公司概论》、《小企业管理》。共回收有效问卷159份。问卷发放和回收的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表一 上海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员工商管理案例学习情况问卷的样本分布

 

问卷涉及的课程

教学层次

发放问卷(份)

回收问卷(份)

有效问卷

中小企业管理

开放教育专科

50

45

41

工商企业经营管理

开放教育专科

50

48

41

公司概论

开放教育本科

50

43

37

小企业管理

开放教育本科

50

教育学案例分析篇8

[关键词]学生干部;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1-0077-02

一、案例题目

骄纵的一班之长

二、案例描述

刁某,男,河北唐山人,2012级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性格活泼开朗,学习认真刻苦,高中阶段一直担任班长,入学初,热心班级工作,主动服务同学,顺理成章地被选为班长。大二开学初,班主任召开班会进行班委换届选举,该生信心满满再次参加竞选,所获票数却寥寥无几,最终“意外”落选。得知结果后,该生既伤心又生气,认为自己为班级、为同学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却得不到支持和认可。此后便不上课,不自习,不参加班级活动,很少与同学交流,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三、问题本质

该案例的本质是学生因“班长”一职落选而引起的人际关系问题。根据平时对刁某的了解和与其班主任、同学、舍友的沟通,将该案例的问题症结具体归为以下几点:

(一)缺乏正确的工作方法和技巧

在做班级工作时,该生依然采用高中式的管理手段,遇到同学们不配合时,向同学们发脾气,甚至用命令的口气和强制的手段向同学们施加压力;班级工作效率低,质量差,经常疏漏,给同学们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引起同学们强烈的不满和反感。

(二)缺乏有效的沟通方式和技巧

该生向班级同学传达信息或组织工作时经常表述不清,说话没有重点,对同学们的疑问无法准确解答;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标准要求他人,不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在沟通过程中,说话过于直接,不注意语气和用词,经常在自己没有意识的情况下伤害他人的自尊心,沟通态度存在问题,沟通效率低下。

(三)缺乏对学生干部身份的正确认知

该生认为自己是班级中的领导者和权力者,其他班委和同学都应该听从自己的指挥来完成工作任务,自己对班级付出了很多,贡献了很多,同学们也必须支持和配合自己平时的工作;缺乏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在各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解决思路

(一)讲述经历,实现共情

结合辅导员自身大学阶段的班长经历与其实现共情,肯定班长所要面临的工作压力和遇到的各种问题,分析班长在班级同学之间、在班级同学与老师之间发挥的作用,表示对其想法和行为的理解,同时,共同对班长这一学生干部身份进行定位分析。

(二)肯定成绩,建立信任

肯定该生自身的优点、对班级的贡献以及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与其建立信任感,同时,引导其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思考落选原因,转变“领导”观念,认识到学生干部的身份和责任,真正做到“解源”下的“攻心”。

(三)回归学生,换位思考

引导该生回归到一名普通学生的身份进行换位思考,帮助其从旁观者的角度更清楚地认识到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帮助其学会和掌握平时工作中和沟通中的技巧与方法。

(四)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安排同年级一起共事的优秀班长代表沙同学、张同学与其分享工作经验与心得,探讨遇到同样问题的处理办法,使其切身感受和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帮助其明确今后改进的方向。

五、实施办法

结合案例实际和解决思路,可以通过以下五个步骤帮助该生认识到其落选的真正原因和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收集信息

在处理学生遇到的问题之前,全面地、多方位地收集该生的基本信息,如家庭成员、家庭住址、经济状况、学习成绩、实践经历、在校表现等,深入地了解班主任、班委、同学和舍友对他的评价及与案例相关的事件事实,以便较为客观地掌握其真实的表现。

(二)师生对话

与学生面对面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学生选择班长一职的初衷和对班长一职的认识,帮助其一起梳理从事班长工作以来对班级所做的工作和遇到的问题,结合自己已经掌握的信息,分享彼此的看法。

(三)榜样对话

借助其他班长的力量,与学生进行同等角色的朋辈交流,实现共情的同时,通过对比找到差距,帮助学生认识到:同样的工作和问题因个人认识的不同和处理方式的不同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四)自我对话

老师的疏导、他人的经验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同时,使其结合自己的实际表现通过不断地自我对话进行深刻的反思,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

(五)追踪反馈

学生通过与老师、他人以及自我三者的对话,对自身有了全新认识,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效果,促进学生及时、有效地重新找到自己在班级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和位置。

经过以上措施,该生充分认识到了自己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之前的想法和行为感到羞愧,主动向曾经发过脾气的同学道歉;认真分析了同学们没有选自己做班长的原因,主动接受同学们的批评和建议,改变了与同学们沟通的语气和态度,掌握了一定的沟通技巧;生活和学习重归正常,按时上课、上自习,作息规律,主动接触班级同学,参加班集体活动;对班长的定位有了全新的认识,虽然没有再担任班长,但是其协助新班长一起做好班级工作,热心服务班级同学,得到班级同学的重新认可。

六、工作启示

人际关系问题是大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面对此类学生工作案例,辅导员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一)“病情分析”

多方面、多渠道收集和掌握学生的基本信息,想方设法取得学生的信任,找出学生的“病因”所在。

(二)“对症下药”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本人的角度思考问题,集合多方力量对其进行帮助。

(三)“重新体检”

对学生的情况及时跟踪与反馈,防止“旧病”复发,同时,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沟通方法和技巧是解决好此类问题的关键所在。

就本案例而言,在学生干部培养与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应帮助学生干部正确地认识其“学生”和“干部”的双重角色,处理好“学生”与“干部”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做好自我角色和他人角色之间的转换和调整,注重培养学生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端正工作态度;同时,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帮助和引导学生干部掌握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沟通技巧,使其在各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同学们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另外,在今后的学生工作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熟知自我,明确定位。帮助学生干部认知自我,客观评价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明确自身的优势所在和改进方向,找准自身的定位,培养其“先学生,后干部”的服务意识、榜样意识和团队意识,引导其合理分配学习与工作时间,用热心、细心、责任心去服务同学,鼓励其在大学生活和学习各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谦虚为人,学会倾听。鼓励学生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学会积极地倾听他人的声音,用“心”去倾听,努力去理解对方话语中隐含的意思,为思想火花的碰撞营造空间,防止出现破坏性的对话方式。定期收集他人的反馈信息,在他人眼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在倾听学生的需求、朋友的想法、老师的建议过程中共同交流与分享不同的经验与教训,从而共同进步,一起成长。

3.加强培训,提升技能。要为学生干部搭建沟通与交流的平台,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特别是在工作方法与技巧和沟通方式与技巧方面的能力。应加强学生干部的心理健康教育、人际关系处理、公文写作、社交礼仪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

4.不断积累,提升自我。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内容。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的同时,应努力加强自身关于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哲学等理论学习和实践积累,虚心向领导和同事学习和交流,及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用细心、耐心、责任心帮助学生更及时、更有效、更准确地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

本案例归根结底涉及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和人际关系处理两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学生干部培养的核心在于树立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正确把握“学生”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找准角色定位;人际关系处理的核心在紧密结合“沟通”与“倾听”的双重技巧,在换位思考的同时,坚持悦纳自己、真诚待人、平等待人。

[ 参 考 文 献 ]

教育学案例分析篇9

摘要:学产合作为研究型师范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科研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平台。本文以悉尼—宁波合作的一个十年的项目为案例,对学产结合的模式培养的研究型师范生进行了纵向研究。该论文汇报了学产合作是如何影响研究型师范生的专业学习,科研能力的培养,及其如何会对中小学生的学习产生的相应影响。

关键词: 学产合作;行动研究;研究型师范生的培养;研究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5)04-0093-05

收稿日期:2015-05-18

作者简介:韩京和(1970-),女,黑龙江鸡西人,教育学博士,西悉尼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国际化、双语教师教育和话语分析研究;麦克·辛(Michael Singh,1953-),男,澳大利亚人,西悉尼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从事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双语教师教育研究;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2747;刘巧云(1981-),女,广西南宁人,法学教育硕士,广西艺术学校讲师,从事中等职业教育和幼教研究;南宁,530022。

一、引文

大量文献显示教育政策、教育项目及课程设计对于师范生的培养产生深厚影响,而师范生的高质量的专业发展会促进在校中小学学生的学习。然而,也有少量数据显示培养师范生的科研能力会使他们对未来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教师的职业在被贴上‘科研’的标签之后,教师的科研能力的培养在教师的职业发展中被提到了重要位置从而‘教师’ 成为‘研究型教师’。科研师范生的培养可以使学习者具有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能力。学者阿尔宾(Peter R? Albion)[1]和贝斯利(Pat Bazeley)[2]指出,研究型教师能够及时把研究的教学效果以教书的形式出去,同时使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科研行为获得解决方案。然而,目前在判断研究师范生的科研能力培养与其未来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的关系方面仍是空白。本文对大学的一个新型的教育模式—学产合作模式—进行调查研究,即对一组接受大学(师范科研培养)与产业(科研成果运用在中小学教书实践)结合的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型师范生进行跟踪调查。

二、文献综述:师范生培养的辩论

澳大利亚师范生培养的改革来自于相关的政策导向。联邦及州政府的政策鼓励各大学开展多种形式的师范生教改,强调培养科研型教师。澳大利亚课程及评估署(Australian Curriculum,Assessment and Reporting Authority)[3],创新工业与科研部(Department of Innovation,Industry,science and Researca)[4]和新南威尔士州政府(New South Wales Government)[5]的文件中都强调指出通过学产合作提高研究型师范生的实证性知识以此在未来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

在学术领域,学者卡里斯(Joanne F?Carlisle)、克廷纳(Kai Schnabel Cortina)和卡孜(Lauren A?Katz)[6]认为研究型师范生的研究课题应以改进他们未来学生学习能力为科研核心。另有学者提出,将师范生专业学习置于科研的一部分,在科研成果中见证这种专业学习为未来学生带来的利益。比如课程设计及教育资源的使用,要以最新的科研成果为依托。行动研究的支持者莫利(Sally Murray)、纳塔尔(Joce Nuttall)和米歇尔(Jane Mitchell)[7]认为,将师范生置于“合作行动研究”(collaborative action research)中,即让师范生在教学实习中参与彼此的课堂观察,教学反馈及自身的教学反思,并把这些反馈,反思的内容作为科研的第一手资料,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分析的结果用于指导下一轮的课堂教学。

行动研究的提法应和了澳大利亚创新工业、科学研究、高等教育部(Department of Innovation,Industry,Science,Resecrrel and Tertiary Education)[8]及新南威尔士州政府[5]的政策,即科研型师范生的培养需将严谨的、持续的以科研数据为基础的研究嵌入在教师的专业学习中。这种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的模式更加开放,有弹性及富有创造性。通过行动研究,研究型师范生们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强化个体学生的学习。他们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通过搜集数据,报告调查结果,以此帮助学生做出学习上的改进和提高。因此,以行动研究为本的教师科研是改善学生学习行为的媒介。

这种学产结合的模式要求增加教育实习的机会,及延长教育实习时间。然而在澳大利亚,这种大学产业合作非常有限并且个体化。目前也存在着对研究型师范生的培养模式反对的声音,因为它增加了大学的开销,甚至有人认为这种培训是大学的外包工程,因为研究型师范生的大量时间是花在中小学课堂上。这种观点的局限性在于,它忽视了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提高中小学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可以挖掘研究型教师的科研和教学的创新潜能。此外,关于师范生的专业学习,科研培训及科研成果方面,存在一种零相关的论点。具体而言,人们对这种学产合作的研究型师范生的培养模式是否能够改进中小学学生的学习存有未知心理。而本文汇报了一个十年纵向研究项目的一部分—学产合作的研究型师范生的培养模式的案例—ROSETE(Research Oriented School Engaged Teacher Education,以科研为导向的校本型教师教育)。该项目为西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州教育部与宁波教育局学产合作项目。

三、案例分析:西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州教育部与宁波教育局学产合作项目

从2008年起宁波教育局每年派送十名语言教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到西悉尼大学攻读研究型师范硕士。学期18个月,同时新南威尔士州教育部为学员提供全程教学实践基地。在学习期间,学员每星期到悉尼的各中小学教学实习两天(10小时),向英语背景的当地生教授汉语。他们的硕士研究课题以教书中发现的问题为核心的行动研究,课题的第一手资料主要是从课堂上收集得来。它是一起纵向科研项目,通过汉语语言教育,该项目应和了澳联邦政府的“亚洲世纪”(Asia Century)议事日程。“亚洲世纪”是澳政府(Australia in the Asian Century Implementation Task Force)[9]为了增强澳大利亚在国际,尤其是在亚洲的经济竞争力拟定的白皮书。在澳大利亚,汉语教学与中国老师教中国学生汉语大不相同,参与汉语学习的大部分是英语为母语的学生,让这些学生学亚洲语言的确是一种挑战,正像学者威斯利(Michael Wesley)[10]指出的,澳洲鼓励多元文化,但却是“单一语言文化”的国家。

第一,产学合作的行动研究与多边共赢的汉语教学

此项产学合作的行动研究项目为解决澳洲汉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做出的贡献并形成多边共赢的局面。澳大利亚课程与评估署(ACARA)[3]指出澳洲各个中小学对语言学习的理解不到位,维多利亚洲政府(State of Victoria)[11]文件也指出由于汉语师资的短缺,澳洲的中小学生很少有机会在校期间学习一种外语。通过该项学产合作项目,对母语为英语的学生的第二语言学习起到广泛推动作用。悉尼—宁波合作增加了悉尼地区汉语学生者的数量,从2008年到2015年六年间,已有50名宁波师范研究生按时提交论文并顺利完成18个月的汉语教学任务。每个师范生每周从事10小时的汉语教学活动,总共超过63周,接近630课时,而参与的中小学共有24所。参加汉语课堂的学生达万人。这是一个多边共赢的项目。师范生的一年半的全程实习为参与此项目的新南威尔士州的中小学生提供了长期、稳定的汉语学习机会和资源;而师范生们也由此获得了丰富的课堂经验以及大量第一手研究资料;该项目推动了西悉尼大学研究型师范生教育的国际化;而宁波教育局作为该项目的一个助力推手,在澳大利亚政府的年度教育报告文件中已成为一个关键词。

韩京和麦克辛刘巧云:学产合作为基础的研究型教师的教育

第二,产学合作的行动研究使师范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提高

大学的科研导师为参加此项目的师范生提供了一对一指导和导师与学生共同参加的每周定期的科研培训与论坛。科研导师在长期的科研计划中,强调师范生的教学与科研并重。每周的科研培训重心有三点:一是中小学学生汉语教学理论和汉语语言学习理论的应用;二是科研方法论和课堂教学的数据收集与分析;三是新南威尔士教育部门的有经验的教师参与的汉语课堂教学评论与分析。

通过在大学的科研培训,师范生不仅提高了理论理解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创新汉语教学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能力得以提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型教师。为了促进初学者学习汉语,他们进行了大量的理论阅读与研讨,涉及到福柯(Michel Foucault)[12]的语言的后结构主义,马丁(Martin)[13]的功能主义,番尼库克(Alastair Pennycook,2010)[14]和克明斯(Jim Cummmins)[15]的语言的地方实践论,以及仍波(Hakan Ringbom)[16]的后单一语言论。通过每周的科研培训和论坛,师范生着眼于这些社会及语言学的理论在汉语教学中的运用。比如,通过对后结构主义的理解,师范生在设计教学时更注重学生而非教师对汉语的解读,及学习者所赋予这门新语言的意义;语言的地方实践论使师范生更有效的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使语言学习贴近生活;后单一语言论使他们意识到利用学生所熟悉的二语之间的相似点,可以降低学生的认知负担。他们在教学中更加注重提取汉语与英语方面的社会语言相似性,比如英汉语之间的语法结构及语音中的相似性,利用此相似性提高汉语的可学性。

第三,产学合作的行动研究加强了师范生与坐班指导教师之间的合作

学产合作的行动研究,在18个月的教学实践中,坐班指导教师跟踪他们的全部授课,并在每节课后给出反馈信息。坐班指导教师多数为非语言教师,但在其他科目的教学中经验丰富,尤其在课堂管理和指示语方面,为师范生提供了宝贵资源。在使用课堂常规用语时,由于受汉语表达习惯的影响和“中国式”教师身份的影响,师范生的课堂指示语经常效果欠佳,比如当有学生扰乱课堂时,师范生们往往笼统地向全班发出指示“Be quiet:注意!”或“Attention please:安静!”而指导教师建议他们要具体指出“问题学生”,比如“XXX,you are not listening! Please put down your pen and look at the front:某某同学,你没注意听,放下笔,看前面!)”。另外在给学生课堂反馈信息时,师范生倾向于淡化学生的成绩,比如在表扬学生的回答时,师范生倾向于一语或一词带过,比如“Good: 好!”,“You are right:对了!”或者“Excellent:棒!”而坐班指导教师的建议是,反馈信息要具体、详细,要让学生知道好在哪里或棒在哪里,使反馈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和改进机会。比如:

·Very good! Can we give them a clap please? Very good work! And Sam, in particular your tone is going really well. Both of you, your pronunciations were really good! 很好!我们给他们鼓掌好不好?做得非常好!尤其山姆,你的语调真的很好。你们俩的发音都真的很好!

· You did a very good job! We’re learning. We’re learning from your pronunciation. 你做的很好!我们在向你学习,学习你的发音!

带着坐班指导教师的反馈信息,师范生提出:为什么有时候我用的语言与坐班教师的差不多,我的语言却大打折扣,没有相同的行动力呢? 为什么我在管理课堂,尤其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时,效果不如他们真正的老师有力度呢?带着这样的思考,师范生们与其科研导师团队在周论坛上回归到理论探索。讨论延伸到社会学理论方面,比如标签为“非英语背景的实习师范生”的身份认同问题。这个非正式教师身份是如何影响他们的权威性的。这种由理论到教书实践,再到理论提升的过程,证实了学产合作的行动研究优越于纯粹的学术理论研究、优越于传统的师范教育。

第四,产学合作型的教学实践使汉语学习者成为真正的中心

通过产学合作的行动研究,师范生们探索了澳洲的基础教育体系与中国教育体系的差别。澳洲的汉语教学没有统一的课程设置,没有教材,没有其中和期末考试,而只有笼统的教学大纲。师范生在初始阶段比较迷失。在准备教案时,这些中国教育背景的师范生大多对他们的学生有很高的教学期待,他们经常教授过多的词汇,或超出学生认知能力的内容。通过行动研究,他们全程记录了所经历的教学探索、教学失败、教学反思和教学改进过程。

因为没有课本和考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靠内容的趣味性取胜。师范生们探索了有实际运用价值的汉语,从日常生活用语开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教学情景化。比如教授如何在餐馆点餐时,教师会把学生带到校园餐厅,让学生亲身体会语言的行动力。在教授运动词汇时,会把学生带到户外,边学语言边做运动。

另外,师范生们探索了跨学科知识与语言学习相结合的方法,他们走入其他学科的课堂,观察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内容,把相关的内容联系到汉语课堂。比如,在地理课上,学生们学习了澳洲本土的动物,汉语教师会在汉语课堂上教授动物名称的汉语版;在数学课上,学生学习了十位数加减法,汉语教师会在汉语课上跟进数字学习,这加强跨学科之间的相关性和学生各学科学习的相互促进性。

师范生们利用汉字的视觉特点,在教学中结合汉字的起源及汉字的象形性,帮助学生记忆。他们大多以日常使用的象形字和指示字开始,使学生对学习汉语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比如,在教了“木”字时,他们同时会延展到“林”和“森”,在教了“人”之后,会延展到“从”和“众”的学习。

通过地方化解释汉字的构成,师范生们在行动研究中培养了开发学生在汉语学习中的创造性。比如当学澳大利亚的“澳”字时,学生开始自己的创造性解释,一个当地的小学生这样说:啊,原来是这样的,“水”字旁是因为澳大利亚周围有水,“米”字是因为澳大利亚国旗上有“米”,“大”是因为澳大利亚很大。汉字真有趣!!这体现了师范生的后结构主义理论的应用,即注重学习者对汉语的诠释。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在给一位师范生的教学反馈中写到:I love Chinese. I will learn it until I die(我爱中文,我会一直学到老!). 听起来似乎幼稚。透过现象,我们看到的是产学合作型的教师教育的影响力。

四、讨论

教育学者辛(Michael Singh)教授和韩博士(Jinghe Han)[17]指出,学产合作的研究型师范生的培养要求大学、教育部及中小学等教育机构的共同努力和资源共享,师范生要与大学的科研导师和中小学的坐班指导教师紧密合作,共同制定教育计划帮助学生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ROSETE项目的优势在于它以行动研究为导向,注重师范生科研提高与教学改进中的动态变化。美国教育家达玲哈蒙(Linda Darling?Hammond)和理查森(Nikole Richardson)[18]也认同注重教育培养中的动态变化的观点,认为它有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建成功学习模式及提升学习欲望为目的。

莫利、纳塔尔 和米歇尔[7]指出,学产合作型教育将完整的科研计划纳入师范生的专业培养中,使师范生的科研不再是小规模,零零碎碎的研究。里尔和他的科研团队(Lee and others)[19]也强调,增加师范生实证性的科研能力的培养应和了教育体系的需要,它使师范生把研究结果所产生的知识运用在教学实践中以此推动学生能力及成绩的提高。总之,设立学产合作的研究型师范生的培养虽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对国家的教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五、总结

该论文重点报告了宁波、西悉尼大学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教育部的一项学产合作研究型师范生培养课题(ROSETE项目)。在澳洲的中小学让母语为英语的学生学汉语仍是一个棘手的教育问题。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能力,师范生们首先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这些研究型师范生在语言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将学生的日常活动贯穿于汉语学习中,此项目为澳洲中小学由单语到后单语学习时代提供了助力。它不仅提高了师范生科研和教书并进的能力,它更影响到未来中小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

此项课题不仅对语言教育、教师教育和教师科研培养有着重大意义,它更是国际化教育的典范。悉尼—宁波合作是历史性的合作,它挑战语言学理论的传统并跨越国界。中国的师范生通过此项目用汉语知识打破了以往英语教育的优先权,通过各教育机构的共同努力,实现了教育上的跨国、跨文化合作。

参考文献

[1]Albion, P. Benchmarking Citation Measures Among the Australian Education Professoriate [J].Australian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012(3):9.

[2]Bazeley, P. Conceptualising Research Performance [J].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2010 (8): 889–903.

[3]ACARA. The Shape of the Australian Curriculum: Languages[R]. Sydney: Australian Curriculum, Assessment and Reporting Authority, 2011.

[4]DIISR (Department of Innovation, Industry, Science and Research). Focusing Australia’s Publicly Funded Research Review[R]. Canberra: DIISR, 2011.

[5]NSW (New South Wales) Government. Great Teaching, Inspired Learning[R]. Sydney: NSW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Communities, 2012:4.

[6]Carlisle, J., et al. First?grade Teachers’ Response to Three Model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Reading [J]. Reading & Writing Quarterly, 2011(3): 212–238.

[7]Murray, S., et al. Research into Initial Teacher Education in Australia [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08 (24): 225–239.

[8]DIISRTE (Department of Innovation, Industry, Science, Research and Tertiary Education). National Research Investment plan[R]. Canberra: DIISRTE, 2012:73.

[9]Australia in the Asian Century Implementation Task Force. Australia in the Asian Century: White Paper[R]. Canberra: Department of the Prime Minister and Cabinet, 2012:1.

[10]Wesley, M. Australian Education in the Asian Century [EB/OL]. The Australian. (2011-10-26) [2014-05-06]. http: theaustralian.com.au/...education/australian?education?in?the?asian?century/story?fnama19w?1226173940936.

[11]State of Victoria. Languages in Victorian Government Schools[R]. Melbourn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2012:25.

[12]Foucault, M.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and the Discourse on Language [M]. New York: Pantheon Books,1972:94.

[13]Martin, J. Genre and Literacy?modelling Context in Educational Linguistics[J].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993(13): 141-172.

[14]Pennycook, A. Language as a Local Practice[M]. London: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2010:122.

[15]Cummins, J. Teaching for Transfer[M]//J. Cummins & N. Hornberger (Eds.).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Education. (2nd ed., Vol. 5, Bilingual Education). Dordrecht: Springer, 2008: 65-75.

[16]Ringbom, H. Cross?linguistic Similarit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2007:1.

[17]Singh, M. & Han, J. Strategies for Increasing the Retention of Beginning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Making Chinese Learnable, Rewarding and Desirable[M]//F. Dervin & A. Lahtinen (eds). Chinese Students and Scholars Abroad. London: Palgrave, 2014b:166.

[18]Darling?Hammond, L. & Richardson, N. Teacher Learning [J]. Educational Leadership, 2009 (5): 46–53.

教育学案例分析篇10

关键词: 短绳 小学体育教学 一物多用

短绳在体育教学中是最常见的器材,体育教师对跳绳的作用认识不够充分,更多的是以跳绳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或者是为了体质测试而准备的,当体质测试结束后,短绳就安静地保存在器材室,为下年体质测试而准备。其实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短绳的用途不仅仅于此,在跑、跳、投各项体育教学中也能运用到短绳,达到很好的效果。笔者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积累经验,希望与广大体育工作者共同分享。

短绳在体育教学中充分运用的具体案例:

1.短绳在提高反应能力教学中的运用

反应速度主要指人体对各种刺激发生反应的快慢,在体育教学中主要体现在起跑的反应速度,以及在各种比赛中瞬间变化而作出快慢反应。短绳练习反应速度能力主要是将短绳缠绕成球作为辅助器材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练习内容:(1)听号接球;(2)双人接球。

听号接球方法,将短绳缠绕成球状。在平整的场地上将全班学生分成4组,每组12人,并从右至左依次报数,让学生记住自己的号后成圆形队伍排列,教师指定学生A在圆心的位置,要求学生A将缠绕好的短绳向上高高抛起同时报号,学生A迅速回到圆形队伍的位置,被叫到号的学生要立刻跑至圆心并接到短绳,接到短绳练习继续开始,如果没有接到就会以三个收腹跳作为相应的惩罚,练习继续开始。在练习的时候尽量将球要控制在圆形队伍内。

提高练习:在练习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段适当增加难度,如可以通过“加、减、乘、除”,“英文数字”等变化叫号的方法提高学生反应速度。

双人接球方法:两人一组,一人抛球,一人接球,抛球的人可以通过前后左右的抛球让接绳的人以最快速度接绳,练习时要求接球的学生接完球并迅速回到原来的位置,并将球抛给对面的学生。

提高练习:练习的时候可以通过改变抛球的速度,增加接球人的难度,如多准备几跟缠好的球,抛球的学生抛的速度由慢到快,接球的学生接到球后迅速回到原位并准备接下一个球。

练习目的:通过接绳的游戏,要求学生在游戏中集中注意力,听到号后迅速做出反应,并以最快速度接到短绳,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可以根据学生人数,安排集体和双人的游戏。对于低年级学生,这种方法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一般的反应素质练习的枯燥课堂效果。

2.短绳在提高位移能力教学中的运用

位移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在体育教学中主要体现的就是各种形式的跑。短绳在提高跑动速度的练习中方法众多。

练习内容:(1)击背;(2)骑马。

击背的练习方法:学生两人一组前后站位,前面一位学生进行加速跑练习作为被击背的学生A,后面学生手持缠绕成球的短绳作为击背的学生B,学生A做30米的加速跑练习,当跑出10米外,学生B用手中的短绳向学生A投掷,学生A跑得越快就越不会被投中,或者被击中时疼痛也越小。练习的时候要求学生投掷的时候应以背部为目标。

提高练习:在击背的练习中,可以将跑动的距离缩短为8米时开始击背,这样难度加大更能提高跑动学生的挑战性。

骑马的练习方法:学生两人一组,前后站立,用短绳拴在前面一名学生的腰部,一人骑马,一人当马,当马骑过10米后要放下短绳让马奔跑出去。

提高练习:在骑马的练习中,可以通过调整配对,增强练习难度,体重之间有明显差异的为一组,或者男女生为一组。

练习目的:击背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快速奔跑的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投掷能力。在练习的时候进行加速跑的学生由于神经中枢高度兴奋,效果与单纯的30米加速跑相比可想而知。在骑马练习中,练习者在经过一定的阻力练习之后腿部更多的肌肉细胞得到募集,当阻力撤掉之后会达到更好的效果。这种骑马的练习方法可以替代小学生田径队蹲杠铃训练腿部力量的方法。

3.短绳在提高投掷、跳跃能力教学中的运用

在体育教学中主要运用短绳提高投掷的出手速度、跳跃运动中的起跳速度、跨越障碍物的起跨速度。

练习内容:(1)跳格子;(2)甩鞭子。

跳格子方法:将4根短绳分别摆置成格子的形状,学生每6人一组分别进行单脚跳练习。

提高练习:跳格子练习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调整格子的大小和距离,提高格子的密度提高练习强度。还可以进行单跳双落的练习。

甩鞭子练习方法:学生每人一根短绳,将短绳折成适当长度,学生运用折好的短绳模仿甩鞭子的动作,快速进行抽甩动作,完善学生投掷出手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