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学案例十篇

时间:2023-10-13 17:36:39

著名教学案例

著名教学案例篇1

【摘 要】目的:对案例导入方式应用到内科护理教学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12级的60名学生为观察组,选取11级的60名学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学生测试成绩。结果:以糖尿病护理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为例对比两组学生阶段测试成绩,观察组学生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学生反馈案例导入方式教学可显著提高学习兴趣、教学参与程度和提供展示自己想法的平台。结论:案例导入方式可显著提高内科护理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成绩。

关键词 案例导入方式;内科护理教学;教学效果

目前,护理教育的主要目的为培养学生具有积极的专业态度、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高层次的认知技能和组织能力等。在整个护理学中内科护理为核心主干课程,为各专科护理基础。同时,内科护理教学方法的改善,对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案例导入方法教学,将实际和理论相结合,继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指引学生追求和探索所学专业,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进一步了解案例导入方式应用到内科护理教学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12级的60名学生为观察组, 年龄18—24岁(21.01±2.01) 岁;选取11级的60名学生为对照组,年龄19—24岁(21.51±1.96)岁。两组学生年龄、已学课程和基础文化等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通过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1.2.2观察组:通过案例导入方式进行教学,其教学过程包含以下几方面,①根据教科书内容布置学生预习,并让学生以作业的形式将“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上交。②课堂上教师应先集中对学生讲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相关知识,之后选取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疾病发展录像放映,对案例中的要点进行总结。③每组学生6—8名,指引其进行讨论,讨论内容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几次实验室检查项目是什么”“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身上出现了哪些典型临床表现”“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应如何进行护理”,根据患者发言状况进行纠正和点评。④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表现拟制一份护理计划书。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学生阶段测试成绩和观察组学生对案例导入方式反馈,通过案例导入方式教学的章节实施阶段测试,试卷满分为100分,包含名词解释、填空、简单题和案例分析等内容,得分越高,患者对知识掌握的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所选学生资料,用“x±s”表示正态计量资料,为t检验。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为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两组学生阶段测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

以糖尿病护理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为例对比两组学生阶段测试成绩, 观察组学生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2.2分析观察组学生对案例导入方式教学的反馈

观察组学生对案例导入方式教学的反馈见表2:

3.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显示,案例导入方式教学可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参与教学程度,证明,案例导入方式教学可调动学生自主能力。基于中专课程设置的限制,因此,学生不能临床见习和实习,进而不能全面了解医院的工作。同时,学生对课堂教学具有较低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学效果较差。案例导入方式教学可有效避免传统教学中出现的弊端,其指引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讨论案例等,将重点和难点消化在自主学习探索过程中,将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提高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案例导入方式教学可促使教师发展,该种教学方法力求真实,选取典型案例,并编有明确目的和启发性,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教师在编写案例时,应有明确的目的性,突出教学内容,并客观和真实的启发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本次研究中,通过案例导入方式教学的阶段测试成绩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综上所述,在对内科护理教学时案例导入方式获得良好效果,提高学生阶段测试成绩,有效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成为学习的主导。同时同多媒体教学工具相结合,将病患状况呈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著名教学案例篇2

【关键词】案例分析法 神经外科教学 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医学越来越重视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训练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比较重视传授理论知识,缺乏技能,医学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因此,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与实践能力成为教学中的重点。笔者选择100名五年制本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施不同教学模式,以探讨案例分析法在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100名五年制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中28名男生,22名女生,年龄跨度是22―25岁,医学基础知识考试(生理、药理、解剖以及病理)平均是293.3±14.3分;实验组中26名男生, 24名女生,患者年龄是21―26岁,医学基础知识考试平均是290.9±30.6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知识考试等,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具备可比性。100名研究对象均享有知情权,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2.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在老师查房过程中进行讲授,学生进行提问;实验组在对照组教学方案的基础上给予案例教学法。

2.1代表性案例讲解 老师选取临床治疗中极具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讲解,例如颅内肿瘤、颅底骨折、颅神经病等,向学生详细介绍疾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特点,并要求学生自行收集疾病的相关知识,发放课题。

2.2分组讨论 学生组织轮流讲解小组的诊断结果,由其他组员进行评价与讨论,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以提高学生对于案例的理解度。

2.3多种形式结合 在案例分析教学中,老师需督促学生对上一环节中遗留下来的问题进行总结,先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则由老师进行统一讲解。老师在案例讲解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体征、辅助检查以及病史等资料的收集,并与多种教学模式结合,例如手术录像、尸检报告等,以提高学生对于神经外科疾病病理、体征以及临床治疗的理解度。

3.判定标准 通过问卷调查对两组学生的兴趣满意度进行调查,共100分。大于90分为非常满意,70―90分为满意,小于70分为不满意。

4.统计学分析 通过软件SPSS17.0统计相关数据资料,计量资料以(±s)表示,开展t检验,计数资料开展x2检验,P

二、结果

实验组的出科考试成绩平均为(78.9±7.5)分,对照组平均是(71.7±10.0)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的兴趣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表一 两组学生兴趣满意度比较 [%(例)]

组别 例数n 非常

满意 满意 不满意 兴趣满意度

对照组 50 38(19) 42(21) 20(10) 80

观察组 50 60(30) 36(18) 4(2) 96

三、讨论

神经外科实习教学具有概念抽象、专科性强、内容广、知识点散等特点,且与神经生理、解剖等存在密切关系,因此教学任务较重。为了应对神经外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扩展教学效果。

在本次探究过程中,笔者选取五年制本科实习生100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给予不同教学模式。实验组的出科考试成绩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O.05),但实验组的兴趣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参考文献】

[1]陈玉军,姜建强,王宝庆等.病例――情境模拟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20(S3):500-501.

著名教学案例篇3

一, 教案是否构成作品?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条的规定:“著作权法所说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因此,在我国构成作品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2)具有独创性;(3)能够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教案是教师为进行教学活动所撰写的,它属于社会科学领域创作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教案一般是以教案本的形式体现出来,因此它也是能够有形复制的,所以教案符合作品的第(1)、(3)构成要件应不存在太大的争议,因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教案是否作品的第(2)个构成要件,即教案是否具有独创性。对于何为“独创性”,我国理论界尚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作品只要是作者独立完成的,而不是抄袭、剽窃他人的现有成果,即使与他人的作品相同或类似,也具有独创性;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独创性要求创作必须达到一定的“创作高度”,只有达到一定“创作高度”的创作才能构成作品。笔者赞同第一种观点,因为著作权法保护的是作品的表达形式而思想,某作品所体现的思想内涵也许很平庸,但只要是作者独立完成的,作品有特定的表达形式,即使它的创造性很低,它也应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这也是被TRIPS协议、伯尔尼公约所肯定的,而对于“创作高度”的要求实际上是把工业产权中的“创造性”引入了著作权法,不合理的拔高了著作权的保护标准。 [2]因此,教师撰写的教案只要是自己独立完成的而不是剽窃、抄袭他人的现有成果,就应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更何况,教案是一种很个性化的东西,教案中往往凝结着教师对本门课的教学经验和对某些问题的独特的见解,某些教师撰写的教案不仅具有独创性,而且可能具有很高的创造性。在实践中我们就会感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门课的讲授内容、讲授的风格、讲授的深浅往往不同的。而老师授课则主要是依据其课前撰写的教案进行的。而且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四条之(二)也暗示将教案当作作品看待,该条规定:“口述作品,是指即兴的演说、授课、法庭辩论等以口头语言形式表现的作品”,由此可见,口头授课是可以成为作品的,那么教案则不过是将口头授课的内容写在了纸面上,也就是说作品本身未变,只不过是作品的载体变了,作品载体的变化对作品本身的成立与否并不产生影响。所以,笔者认为,不论是从法理上看,还是从我国的法律法规来看,教案成为作品的一种形式应是可以成立的。

二,教案的著作权人是谁?

教案虽然可以成为作品,但是该作品的著作权属于谁,学校与教师之间有不同的认识。笔者认为,教案著作权的归属取决于该作品的性质。

首先,教案不属于法人作品,法人对其法人作品享有除作品署名权以外的全部的著作权。教案是教师为课堂教学所撰写的一种作品,是教师思想的结晶和人格的体现,它不是在学校的主持下完成的,其教案撰写的好坏一般也不是由学校来承担责任,因此教案不符合法人作品的构成要件 ,[3]教案不属于法人作品。

其次,教案应属于职务作品。我国《著作权法》第16条规定:“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11条第1款规定:“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一款关于职务作品的规定中的‘工作任务’,是指公民在该法人或者该组织应当履行的职责。”教师撰写教案是其本职工作之一,所以教案是职务作品。但是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第16条的规定,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的归属依然分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由合同约定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但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中尚没有明确规定教案的著作权归属。在本案中,学校和教师之间对教案的著作权归属事先也没有合同约定,事后也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第二种情况: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作者除了享有署名权外,著作权的其他权利归法人所有。法律之所以将上述作品的著作权归法人所有,按照当时的立法意图,主要是因为上述条件下产生的上述作品不适宜由公民个人享有著作权,例如,工程设计包括建筑、桥梁、道路、水库等,由具体设计人享有著作权显然是不合适;产品设计图为工业用途,同时受到工业产权法,如专利法、技术密秘法等的规范,由设计人享有著作权也是不合适的。地图是国家正式出版物,与一般图书不同,个人也不能享有著作权;企业投资生产的计算机软件也不能由个人拥有著作权。 教案显然不能归入上述作品。

第三种情况:其余情况下的职务作品的著作权都归个人所有。由于教案不能归入本文上述的两种情况,那么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教案的著作权只能归教师本人所有。

综上所述,在学校和教师对教案的著作权归属没有约定的情况下,教案的著作权应归撰写该教案的教师所有。但是,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16条的规定,学校依然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该教案,比如说学校将其教 师撰写的优秀教案作为示范文本供其他教师作为教学的参考,就不能认为是侵犯了教师的著作权。同时,在教案完成两年内,未经学校同意,教师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其学校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教案。

三, 学校是否侵犯了高丽娅老师的著作权?

对于本案,目前一些学者认为:本案其实与“知识产权”并无太大的关系,学校明显没有侵犯高老师的知识产权,而只是因为保管不善,侵犯了高老师对教案本的所有权。 [5]而笔者并不这么认为,笔者认为在本案中学校不仅侵犯了高老师的著作权,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侵犯了高老师对教案(本)的所有权。

首先,让我们看学校在何种情况下侵犯了高老师对教案本的所有权。这里首先要区分作品与作品的载体,教案是作品,而教案是写在教案本上的,也即教案本是教案的载体。在本案中,高老师虽然要求学校返还的是44本教案,但是由于作品作为一种无形财产是无法返还的,返还的只能是承载着作品的有形物,所以笔者认为高老师要求学校返还应是承载着教案的44本教案本。因此,教案本本身的所有权归属在本案中就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教师使用的教案本大部分是学校统一定制或购买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教案本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由于教案本本来就归学校所有,所以学校对自己所有的东西不存在返还的问题。但是,如果教师用的教案本是属于自己的,那么教师对该教案本拥有所有权,学校对教师上交的教案本有保管的义务,如果学校无正当理由不能返还教师的教案本,则是侵犯了教师对教案本的所有权。

其次,学校侵犯了高老师对教案的著作权。一些人认为,学校并不侵犯高老师的著作权,因为我国《著作权法》赋予了著作权人17项权利,而学校根本就没有行使这17项权利中的任何一项,那当然也就不会侵犯到高老师的著作权。而笔者的观点恰恰与之相反,学校确实没有行使我国《著作权法》所赋予著作权人的这17项权利,但是由于这44本教案是作品的原稿,高老师手中没有任何副本,那么学校对这44本教案本的错误处理,就使《著作权法》所赋予著作权人的这17项权利没有任何一项能够行使,这实际上是一种更严重的侵犯著作权的行为。这个问题在有形财产上比较好理解,比如说某甲恶意将某乙委托其保管的电视机卖给废品收购站,虽然甲本身也没有利用该电视机,但是甲的行为使乙不可能再对该电视机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所以很少会有人认为甲的行为不是一种侵权行为。基于同样的道理,在本案中,教案作为一种作品,是一种无形财产,学校在未通知高老师的情况下就将高老师的作品原件销毁或者作废品处理,主观过错十分明显,学校的这种行为使得高老师根据我国《著作权法》所享有的17项著作权权利(这就好比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种权能一样)没有任何一项能够行使,这实际上是对著作权人所享有的17项权利的整体侵犯,也即是对作品这种无形财产权的侵犯。虽然我国《著作权法》并不对著作权人提供因上述侵权著作权的行为提供法律救济,但是由于《著作权法》是《民法通则》的民事特别法,按照一般的法理,对于某种侵权行为在民事特别法没有规定的情况下,可以在民事一般法中寻找根据,著作权是一种无财产权,作品是一种无形财产,这已被我国《著作权法》所肯定,根据《民法通则》第5条的规定:“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人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高老师对教案的著作权和作品属于该条所规定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所以理应受到《民法通则》的保护。另根据《民法通则》第117条第2款的规定“损坏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由于教案是一种无形财产,所以在其受到他人的侵害时,作为教案的所有人,高老师有权依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提起财产侵权之诉,可以主张包括赔偿损失在内的民事救济。

注释:

[1]:本案的详细介绍见王少冗 《重庆女教师没讨到满意说法》,载《中国知识产权报》,2003年11月15日。

[2]:韦之 著《著作权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8页。

[3]: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11条的规定,构成法人作品需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1)由法人单位主持;(2)代表法人单位意志创作;(3)并由法人单位承担责任。

著名教学案例篇4

汉代史学家刘向曾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即读书可以医治愚昧,启蒙心智。“书”就是知识的海洋里源源不断的活水,读几本好书,不仅可以修心养性,更可以开阔视野,提升境界。书何其多,名著就是这浩瀚书海里最璀璨的明珠,更值得我们去读。下面我将就名著阅读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教学理念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学会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通过阅读和思考,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阅读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我摸索出的“以导促学”教学模式,旨在推动教师引领和学生阅读互动的开展。教师引领重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避免“放养式阅读”的低效。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与文中人物对话,与文本互动,撞击出思想和智慧的火花。

二、教学规划及路径

1.统筹安排,制定长远计划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篇目有:文化经典著作,《论语》《孟子》《庄子》等;小说,如罗贯中《三国演义》、曹雪芹《红楼梦》、鲁迅《呐喊》、茅盾《子夜》、巴金《家》、沈从文《边城》、塞万提斯《堂・吉诃德》、雨果《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等等。

这些读物呈现篇目多,篇幅长,容量大的特点。读完读好如此多的名著不可一蹴而就,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高一新生进校时就必须要制订好整个高中阶段的名著阅读计划,计划的制订一方面要参照课程标准,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另一方面也需考虑语文高考备考的实际,名著阅读的时间只能放在高一、高二两个学年。每周2节晚自习的时间没有具体的教学计划,可自由安排,我所带的班级就是用来阅读名著。面对诸多不利因素,名著阅读唯有细化目标,落实任务,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教师首先要把这些名著分解到各学年各学期进行阅读教学,例如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我们可以阅读中国的现当代作品,如鲁迅《呐喊》、茅盾《子夜》、巴金《家》、沈从文《边城》等,第二学期学习塞万提斯《堂・吉诃德》、雨果《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狄更斯《匹克威克外鳌返韧夤作品;高二学年有了一定的文学储备,可以阅读一些难度大些的名著。如:罗贯中《三国演义》、曹雪芹《红楼梦》、《论语》、《孟子》等。整个名著阅读计划编排呈现由短到长、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特点。循序渐进,扎实推进,必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2.以导促学,加强阅读指导

当前阅读课的教学模式是“放养式”教学,名著阅读课成了完全由学生自己阅读的读书课,效率十分低下。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完成阅读任务就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虽然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教师的适当引导不是指强加自己的阅读体验,旨在指导学生实现有效阅读,而不是漫无目的泛泛而读。

教师的导首先是方法指导。此种教学模式秉承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的原则,针对名著中的人物、环境、情节、手法、感情等确定每篇名著的侧重点。根据作品体裁特点灵活选择阅读方法,不求面面俱到,但要有所突破。例如《红楼梦》侧重对人物的把握,分析人物性格就要用精读法,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细节等去揣摩。而《西游记》则侧重对情节的了解,就可用速读法、跳读法,熟悉每一章节的主要情节即可。

其次是内容指导。每节阅读课都要有导学案,在导学案中设置适当的思考题。例如阅读《三国演义》时可设置问题“在曹操、刘备、诸葛亮三人中,你最崇拜谁?为什么?”这样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会下意识地关注相关情节,也会加深对人物的理解。类似问题的设置可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思考的好习惯,并增强他们的质疑意识,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3.成果展示,激发兴趣

“以导促学”的第二个环节是学生成果展示,没有督促检查的阅读流于形式,难有实质成效,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活动环节检查同学的阅读情况。

①表演法。例如在上《雷雨》节选时,让同学们去读原著并利用课外时间选自己喜欢的片断编排话剧。大家积极踊跃,从定片段到选角色、排练,忙得不亦乐乎,这个过程就是对原著的再创造。通过观看话剧表演,同学们对作品的理解又深一层。这种活动很受学生欢迎,既能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也激发了大家阅读名著的兴趣。

②辩论法。针对某些篇目设置一些多角度的思考题,开展辩论赛。例如《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最终胜利了吗?这题答案本就多种多样,没有定论,可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做到个性化解读。各小组拿到论题后首先分工明确,每一位辩手去利用课外时间准备自己的辩词。这样的活动同学们都想赢,他们除了读原著以外,还需要去读一些评析的文章,以期在辩论赛上找到充足的理由辩倒对方。辩论赛的开展既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提高了组织能力。

③观影法。观影法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把学生带到作品中去,但观影前要求先读原著。看完影片后两相比较,以期对作品有更深的理解。例如沈从文的《边城》描绘的就是一幅湘西风俗画,但单靠文字阅读学生的感受不强烈,当影片中的白塔、小河、渡船、黄狗等呈现在眼前时,就对民风淳朴的湘西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成果展示环节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因备考时间紧张,所选篇目有限。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可把寒暑假列入名著阅读时间,每个假期开出具体书单。开学后教师组织类似活动,既是对暑期内容的温习,也可起到督促阅读的作用。

三、教学效果

遵照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名著阅读课显得更为重要,探索一种高效的名著阅读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著名教学案例篇5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以文学名著为依托的英语教学就开始在一些中学中开展开来,例如著名的北京汇文中学,即是以英国文豪莎士比亚的戏剧经典名著《麦克佩斯》为教材来进行教学的。当时有的教师甚至还要求学生将中国古典主义名著《红楼梦》翻译成英文,试图以此方式来让学生们掌握所学知识。这些教学方法为汇文中学的学生打下了坚实的英文基础,许多学生可以直接使用英文作答数理化试卷,大学的英文基本可以免修。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例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贾兰坡先生,贾院士利用在汇文中学学习期间打下的扎实的英文基本功,使得其能够无障碍地阅读英文原著《哺乳动物骨骼入门》,进而为其成为我国著名的动物化石研究专家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因此,笔者将结合具体实例,对在高中词汇教学中普及文学名著阅读的可能性进行论证。

一、教学案例分析研究

在高中英语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目前应试教育的压力,使得绝大多数高中生埋头于浩瀚的题海战术中难以自拔。而英文阅读材料,如:说明文、科技文、应用文等,其中存在着诸多的专业词汇,使得文章难以理解,这对学生做题来说,影响是很大的。有鉴于缺乏主动阅读的驱动力,使得学生对于阅读题产生了强烈的排斥感。为了让学生消除这种心理上的排斥,笔者以所在学校为例,对所任教的一个普通的高中班级进行了文学名著简写本的阅读课设计。

在本次的阅读课设计中,笔者选用的是英国著名作家夏洛特?勃朗蒂的著名小说作品《简爱》的第一部分――Part one A child at Gateshead。夏洛特?勃朗蒂因其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文字而闻名于世,其小说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拥有着众多的读者,学生在阅读时很容易产生兴趣。而就可读性来说,这部作品也是不错的选择。在整个《简爱》文本的构成中,很少有生词出现。同时,就词汇使用来说,《简爱》中的简单词汇重复出现的比率较高,且词汇的多种用法和语法功能在文中频繁出现,适合学生阅读。而笔者所选择的《简爱》第一部分,是介绍主人公简爱在童年不幸的悲惨生活的,这段关于生活的描述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同情心。虽然笔者对《简爱》的文本进行过修改,但是其精髓还在。笔者在实验的过程中,将原著的部分重要词汇具体提取出来,学生依旧可以做出很好的理解。由于有了名著文本作为背景,使得学生在阅读原著的过程中,不再视词汇为独立的单词个体,而是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的复杂网络,进而很容易将所学到的知识点融合起来,更好地实现教学的目的。同时,对于英文名著的阅读,使得学生少了过去存在的对于英文阅读的心理排斥,而英文释义的采用更好地完善了英文同义词,近义词的学习。更为意外的是,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英文名著的阅读还让学生的听力成绩有所提高。

本论文研究内容的革新处不但能使英语词汇教学脱离枯燥的“灌输”式教学过程,而且可以改变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僵化的形式,其独特之处是能够将词汇教学与文学名著阅读联系起来,对于词汇教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功用。因为,笔者根据实地研究过程认识到,在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进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切实适合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规律,我们知道词汇的学习、熟悉和记忆,依靠“丰富的语言输入”,可以说文学名著阅读承载了丰富的语言输入符号系统。通过文学名著阅读,出现率极高的词汇强烈刺激着学生的认知神经结构,促使学生在无意识或潜意识学习中不断强化词汇和语法功能,建立语言形式和文本内容意义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的词汇学习能力将获得“质”的提升。而且,通过科学和严谨的课堂实验反馈过程,学生们将“轻装上阵”,卸掉学习负担,带着愉悦和轻松的心情进行英语学习,这种教学过程也符合目前教育界提倡的“乐学、善学”的教学理念,是单调的词汇教学方法所不能够比拟的。

著名教学案例篇6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选取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影像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2014-2015学年和2015-2016学年的学生分别作为1组和2组,各有90名。

第1组学生中,男40名,女50名,学生的年龄在17岁到2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8.4±1.1)岁。既往基础课平均成绩为(80.1±3.9)分。

第2组学生中,男40名,女50名,学生的年龄在18岁到2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8.5±1.3)岁。既往基础课的平均成绩为(80.5±3.2)分。

两班学生在性别、年龄、既往基础课成绩等方面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第1组学生在系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授课。以教学大纲中规定的目标为基础安排教学内容,在课上按照知识点的难易、重点或非重点等的区别讲授系统解剖学临床相关知识,并通过课上测验和(或)课下作业等形式检查并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2组学生在系统解剖学教学的过程中则采用临床病例分析法进行授课。要求1.在上课前由带教老师选择典型病例,并结合教学大纲及系统解剖学学科特点对真实病例进行修改、补充,编写教学病例,同时要求学生提前做好预习和文献查阅工作,使学生做到带着问题听课。2.在课上由教师带领学生与患者进行实际交流,采用病例导入形式,并通过自由分组的方式对病案相关的解剖学知识进行交流讨论,最终由教师对学生讨论内容进行总结评价,指出重难点、共性问题。3.课后要求学生结合课上病案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完成课后作业,由带教老师进行批改纠正。

(三)观察指标。课程结束之后,分别对两班学生的系统解剖学课程学习效果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基础理论知识与病例分析,分别占70%和30%,满分100分。

同时,在课程结束后,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两个班学生的教学满意度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教学过程以及课堂的班级管理情况,分别占70%和30%,满分为100分。

(四)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对比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分别对两班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可见第2组在单项考核得分和总考核得分均显著优于第1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2。

三、讨论

临床病例分析法指的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以真实病例为依据,以网络信息平台为依托,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讨论、分析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模式实现教学内容的展示与相关问题的解决,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并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本文以传统教学模式为对照,研究了临床病例分析法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可见第2组学生无论是考试成绩还是对教学的满意度都显著高于第1组。一方面,系统解剖学知识的教学中引入典型案例,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病例,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严谨科学的教学设计,围绕案例引导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结合学生的课前预习、资料查找、问题提出与小组讨论,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把握关键细节、抓住学习重点。另一方面,通过典型案例的引进可以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使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成绩提高明显。同时,第2组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参与度明显改善,对教学满意度也较高,效果值得肯定。

综上,临床病例分析法应用于系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莉,蔡昌平,邓世山等.病案教学法在系统解剖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4,(22).

[2]高俊彦,武志兵,刘学敏等.浅谈病例分析法在神经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0).

[3]贾建新,闫旭升,李梁.病例分析联合置问法教学模式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杂志,2015,(01).

[4]贾建新,史二栓,方刚等.临床病例分析法教学模式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5,(06).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系)

著名教学案例篇7

1.一般资料

选取佳木斯大学二年级的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共109名,其中男性42名,女性67名。全部学生均完成了基础医学课程等的学习,具备一定的基础医学知识,并跟随带教老师进检验实验室学习操作至少5次,均具备一定实验室操作基础技能和具备一定的检验医学思维。

2.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即以授课老师讲解,学生听取讲解,被动接收知识为主要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方式为:第一步,课前准备。教师课前准备好案例,并设定相关的案例反应的知识点和思考问题,除了和理论密切相关的问题还可以预设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课余自行查阅资料,用以拓展知识面。学生准备为预先根据教师设置的案例进行预习,自行查阅整理资料。第二步,教学实施。因为课前师生均有准备资料,可以让学生分组组织发言,说出自己的看法、思路。教师对发言进行引导和点评,提出存在的问题,并就问题让小组再讨论分析,最后总结讨论完毕教师根据资料准备充足程度、回答的全面性、问题的价值等进行成绩评定。按照教学方法在学习效率提升、自学能力提升、学习兴趣提升、协作能力提升、表达能力提升、多学科知识融合等方面进行调查问卷设计,完成后由教学专家审阅内容,认可后进行调查。共发出109份,回收109份,合格109份。将问卷整理分析。

3.统计处理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

二、结果

两种教学方法在学生当中的效果反应比较。案例教学法各个调查项目的优良率为100%,均显著高于传统课程效果的评价(P<0.05)。

三、结语

著名教学案例篇8

一、医院声像档案的分类和内容

医院声像档案从载体材料和表现形式来讲,它是摄影、摄像技术的产物。它可以分为照片档案和录像档案;医院声像档案从内容上来讲包括记录该医院主要活动和重要成果、先进人物、事迹的声像档案资料以及记录该医院重大事故、异常情况和特殊医学案例的声像档案资料。

1.照片档案

照片档案包括照片、底片和文字说明。医院可以建立的照片档案有医院参与的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医院职工文艺体育活动、医院内部的各类会议、医院各科室的先进人物照片资料,这些照片能从各种不同的侧面忠实记录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各项活动,反映医院建设发展的历程。

2.录像档案

录像档案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媒体档案材料载体,它包括录像片、录音、解说词及文字说明。录像档案有大型社会活动、医院先进人物专题片、医院重点科室介绍、病人术前医生与家属的谈话和家属签字录像、重症病人救治影像资料等。医院的重大活动录像是声像档案的核心,它反映了医院的地位和声誉,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围绕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的专题拍摄,也是医院声像档案的丰富内容。对于一个重大医疗成果,拍摄出救治的全过程并摄制录像片,能够为医院医生研究学习提供有效的案例,帮助医生提高业务素质。

二、声像档案对促进医院工作和谐发展的意义

1.声像档案在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和提高医生业务能力方面的重要意义

医院可以长期建立、保存电子病历、病案、著名成功手术案例的声像档案资料,保存著名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音像视频档案。医院可以规定全院医生每周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聆听和学习著名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音像视频;部分年轻医生每月学习一定数量的电子病历、病案;每月观看几台医学著名成功手术案例。通过对这些多年保存的声像档案资料的合理运用,不断加强医生的业务学习,丰富他们的理论知识;通过不断的学习新的医疗知识和医疗技术,从而开阔他们的视野,使年轻医生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医院还可以对国内外著名临床医学专家的先进、成熟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的手术进行系统声像档案的整理和发掘,包括个别重要的临床技术操作。定时、定期组织本医院医务人员的学习、研究,这对于提高医院医生团队的整体临床医学水平,会起到极为重大的影响和作用。

2.声像档案在解决医疗纠纷,处理医患关系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所医院医疗质量是生命,医院必须始终把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放在重要位置,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医疗行为,提高依法执业意识。为此,医院必须要进一步加强病案的管理,规范病案、处方的书写;建立、健全医疗行为过程中的各类声像档案,充分发挥声像档案的凭证价值,以声像档案为依据来证明每一个医疗事实,使医疗纠纷防患于未然。

在医疗体制改革下,医疗纠纷的原因主要有术前病史询问不详,不重视患方提示,忽略原有病历资料等。针对医疗纠纷术前产生的原因,术前的谈话对于减少医疗纠纷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对术前术中术后与患者和患者家属谈话采取影像记录保存声像档案,将会成为减少医疗纠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另外,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还有很多,其中由手术造成的术中医疗纠纷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医疗纠纷,在医疗纠纷中,手术医疗纠纷所占的比例很高。正因如此,医院建立、健全各类手术的声像档案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医疗纠纷档案的管理与利用是医院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医院医疗纠纷档案从业人员,应本着对历史、对医院、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耐心细致地管好、用好医疗纠纷档案,为医院及患者提供及时、有效服务的同时,降低医疗纠纷风险和减少诉讼数量,为建设和谐医院发挥应有的作用。

3.声像档案在医院文化建设和宣传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所好医院要始终坚持不懈地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纪律教育,把医德医风建设作为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努力建设一支医德好、医风正、医术高的专业技术队伍,从而提高整体职业道德水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这一目的也可以通过声像档案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来达到。医院可以把院内先进人物和事迹的照片档案展览在宣传画廊里,将医院先进人物专题片录像档案在全院闭路电视网络中播放,作为广大职工医德医风教育的生动教材,寓教于乐,充分发挥声像档案资料的教育功用,有力地推动医院精神文明建设。

医院是救死扶伤、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行业,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窗口单位”,医院发展更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办好人民认可、满意的医院,那就要在一手抓医疗,一手抓服务的同时,也要注重医院文化的建设。通过文化建设,打造品牌是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患者的需要,任何一个患者都想找到最好的医生看病,越来越多的患者已开始有了医疗品牌意识;也唯有品牌才能带动医院的整体发展。医院可以充分发挥声像档案的媒介价值,使其承担社会功能,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医院,传递医疗、科技信息。在各类新闻媒体上发表照片档案和录像档案,有效地宣传医院救死扶伤的企业文化精神、著名专家、知名医生,先进的仪器设备,成功的医学案例,以此来提高医院的知名度,为医院建设带来更大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著名教学案例篇9

论文摘要:运用著作权法和物权法有关理论知识,对体育教案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认为,体育教案属于著作权法所保护的职务作品,具有著作权,应当适用著作权法进行保护,并提出对体育教案著作权进行保护的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著作权是知识产权中的一种权利。目前,教育界知识产权意识不强,未进行有效保护,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比较普遍,而受害方未得到知识产权法律救济。2002年重庆市语文教师高丽娅与自己所从教的小学之间的教案纠纷是我国首例教案著作权纠纷。原告诉称自己的44本教案本已被被告销毁或卖给废品站。原告认为,教案是个人智力和创造性劳动的成果,学校检查之后应该退还原告,被告的上述行为侵犯了教师的合法权益,根据《民法通则》、《教师法》、《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诉请法院判令被告返还44本教案,并赔偿损失8800元以及承担相应的诉讼费用。此案的审理可谓一波三折,最后原告变更案由,以被告侵犯自己作品的著作权为诉讼理由才使本案最终审结并获胜。本案涉及到教案是否属于作品?教案是否是职务作品?教案本所有权与教案著作权之问的关系?等等。体育教案属于教案中的一种,同样属于著作权客体。笔者企图通过本文来唤起教育行政管理机部门、学校领导、体育教师的知识产权意识,切实保护体育教师的智力成果,激发体育教师的创新精神,进行创造性工作,以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二、体育教案的含义

体育教案(也称体育课时计划)是体育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设计出的教学基本结构和过程的书面表达形式。教案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体育教师所具有的体育课程教学理念,体现了体育教师对学习领域的有关学习水平目标及其内容标准的认识和理解,凝聚着体育教师对学习对象、教学条件、组织形式和方法等钻研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教师的教学风格。体育教案包括纸质教案或电子版教案、多媒体课件等形式。体育教案包含了教案格式、课时安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板书设计、场地利用、教学组织、教学进程、运动负荷、课的密度、学习评价、体育绘图、录音资料、录像资料、摄影资料、学习资源、参考书目、体育作业等具体内容。

三、体育教案的著作权与教案本的所有权

1.体育教案具有著作权

著作权(也称版权)是指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对文学、艺术、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著作权所保护的不是作品的思想内容,而是表达该思想内容的具体形式,或者说,著作权是通过保护作品的表达形式来达到保护作品思想内容的目的。作品的著作权伴随着作品的创作完成而自动产生,无须履行任何注册登记手续。

(1)体育教案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著作权法对作品的规定。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没有对体育教案是否属于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做出明文规定,但是,通过对相关法律的解读,可以判断体育教案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文字作品”。

《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第三条第一款规定:“文学和艺术作品一词包括文学、科学和艺术领域内的一切成果,不论其表现形式或方式如何,诸如书籍、小册子和其他文学作品;讲课、演讲、讲道和其他同类性质作品;戏剧或音乐戏剧作品;舞蹈艺术作品和哑剧;配词或未配词的乐曲;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表现的作品;图画、油画、建筑、雕塑、雕刻和版画作品;摄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影的方法表现的作品;实用艺术作品;与地理、地形、建筑或科学有关的插图、地图、设计图、草图和立体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条: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作品;(四)美术、摄影作品;(五)电影、电视、录像作品;(六)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七)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八)计算机软件;(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一章“一般规定”中第二条: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依据以上法律条文,体育教案以文字(包含图形、图画、影像资料等)形式存在,可以复制、保存、出版。因此,体育教案无疑属于著作权法所说的作品范畴。同时,体育教案不属于著作权客体的排除领域。《著作权法》第4条第1款规定:“依法禁止}u版、传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护。”《著作权法》第5条规定了不适用著作权法的作品范围,包括3类:(1)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2)时事新闻。(3)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很显然,体育教案不在著作权客体的排除领域之内,可以适用著作权法进行保护。

体育教案是一个完整的作品,其中的每个部分如体育绘图、摄影资料、板书设计等可分别作为一个独立的作品来看待,都有著作权。体育教案的任何组成要素如图形、文字、照片、录音、动画、录像等都是作品,对其利用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否则就会造成著作权纠纷。

体育教案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判断体育教案是不是作品,首先要看体育教案是不是具有独创性,其次要看体育教案内容能不能以有形形式进行保存、复制。

第一、体育教案具有独创性。独创性是指由作者独立构思完而成的,作品的内容或者表现形式完全或基本不同于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即不是抄袭、剽窃、篡改他人的作品。

目前许多国家对于私人之间的通信、日记、律师的辩护词、法官的判决词等进行保护,其立法着眼于作品是否具有独创性,而不强调作品的文学性、艺术性和科学性。在我国的著作权实务中,将节目预告表、火车时刻表等列入著作权保护范围,也不是保护预告表、时刻表的内容,而在于这些作品的独创性编排形式。体育教师教案是体育教师对所教授的动作要领理解与表达,对教学时间、课的密度、运动负荷等合理的安排,是体育教师个性化的智力劳动成果,具有独创性。

新的体育教学改革更加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促使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创新,体育教师由传统的“由传统的‘经验辛苦型’向‘研究创新型’转变”。“年年重复旧教案”、“陈陈相袭老一套”的做法已经没有出路了,体育教案的编写必须兼顾诸多要素:教学对象——学生在性别、体育基础、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课程标准》实施后,国家不再制订、编写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师不可能“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必须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取舍、比较、综合;教学空间和形式开放,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各地地理境气候的不同、教学器材设施条件的不足等客观现实需要体育教师开动脑筋,因地制宜等利用好体育教学资源;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之下,许多体育项目需要经过改造后才能进入课堂,成为学生的体育锻炼项目;等等。这些因素决定了体育教师必须进行创造性地工作,教案设计要切合实际,实事求是。体育教案很个性化,它凝结着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的教学经验和对某些问题的独特见解,优秀教案不仅具有独创性,而且可能具有很高的创造性。总之,体育教案是体育教师独创性的无形智力成果。

第二、体育教案可以以有形形式复制。教案分纸质教案和电子版教案。体育教案以文字、图形、图画、照片、录音、录像等形式存在,具有知识产权的容易被复制的特点,可以以抄写、印刷、拓印、复印、录音、录像、翻拍、翻录等形式进行复制、保存、出版。电子版教案的复制甚至无需成本,只需在电脑上点击“复制”和“粘贴”按钮就完成复制。非法复制的成本及其低廉,但给体育教案的著作权人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因此,体育教案可以成为著作权法所说的作品,体育教师对其教案拥有著作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随便复制和出版,体育教师有权维护自己教案的版权。教育出版机构出版的体育教师教案书籍和名师教案不可以随便盗版复制。

(2)体育教案是职务作品

体育教案虽然可以成为作品,但是该作品的著作权属于谁,学校与教师之间有不同的认识。笔者认为,教案著作权的归属取决于该作品的性质。

首先,教案不属于法人作品,法人对其法人作品享有除作品署名权以外的全部的著作权。教案是教师为课堂教学所撰写的一种作品,是教师思想的结晶和人格的体现,它不是在学校的主持下完成的,其教案撰写的好坏一般也不是由学校来承担责任,因此教案不符合法人作品的构成要件,教案不属于法人作品。

其次,教案应属于职务作品。我国《著作权法》第16条规定:“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11条第1款规定:“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一款关于职务作品的规定中的‘工作任务’,是指公民在该法人或者该组织应当履行的职责。”教师撰写教案是其本职工作之一,所以教案是职务作品。但是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第16条的规定,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分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由合同约定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但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中尚没有明确规定教案的著作权归属。一般情况下,学校和教师之间对教案的著作权归属也没有合同约定。

第二种情况: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作者除了享有署名权外,著作权的其他权利归法人所有。法律之所以将上述作品的著作权归法人所有,按照当时的立法意图,主要是因为上述条件下产生的上述作品不适宜由公民个人享有著作权,例如,工程设计包括建筑、桥梁、道路、水库等,由具体设计人享有著作权显然是不合适;产品设计图为工业用途,同时受到工业产权法,如专利法、技术秘密法等的规范,由设计人享有著作权也是不合适的。地图是国家正式出版物,与一般图书不同,个人也不能享有著作权;企业投资生产的计算机软件也不能由个人拥有著作权。教案显然不能归人上述作品。

第三种情况:其余情况下的职务作品的著作权都归个人所有。由于教案不能归人本文上述的两种情况,那么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教案的著作权只能归教师本人所有。

综上所述,在学校和教师对教案的著作权归属没有约定的情况下,教案的著作权应归撰写该教案的教师所有。但是,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16条的规定,学校依然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该教案,比如说学校将其教师撰写的优秀教案作为示范文本供其他教师作为教学的参考,就不能认为是侵犯了教师的著作权。同时,在教案完成两年内,未经学校同意,教师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其学校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教案。

2.体育教师享有教案本所有权

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排除他人,独占其所有物,并依自己之意愿通过占用、使用、收益及处分等方式利用其所有物,以实现其作为物之所有人之应享利益的权利。空白教案本是一种物品,具有使用价值,其使用价值通过教师撰写教案而不断被消耗,结果产生了一个新的物品——体育教案本,教师成为新物的所有人。一节课要写一份教案,教师凭借教案进行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后,这份教案的使命就完成。随着教学任务的完成(通常为一学期或一学年结束),教案本由学校所有的物品就变成了教师所有的物品,其所有权发生了转移,由学校“公有”变成教师“私有”。此时,教案本的使用价值主要是其所承载的无形智力成果——教案,而由原空白教案经使用转移过来的使用价值显得微不足道,可以忽略不计。从法理上讲,只有将教案本的所有权和教案的著作权相结合由教师享有,才能使教师切实享有著作权。在执行教学任务期间,教师作为教案的著作权人,享有除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以外的完全著作权,学校作为单位只享有有限的管理权和优先使用权,不享有所有权。学校对教案的一定期限的掌握和控制,是非所有人的占有行为,不能改变教师对教案的所有权。教学任务完成后(体育教案完成两年后),教师则享有完全的著作权。

另根据《民法通则》第117条第2款的规定“损坏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由于教案是一种无形财产,所以在其受到他人的侵害时,作为教案的著作权人,教师有权依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提起财产侵权之诉,可以主张包括请求返还原物、请求恢复原状、赔偿损失在内的民事救济。

学校在一定期限内可以行使管理的职责,对教案进行检查监督、质量评价、评优评先、优秀教案展示,但不能随意更改、隐匿、毁灭、出卖体育教案。当体育教师教学任务完成后,其职务任务就结束了,教案本也变成了教师的所有物。此时,学校对体育教案的利用要坚持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等价有偿原则等民法基本原则。

四、体育教案著作权保护的建议

今后在著作权法修改时,要明确毁失著作权的(唯一)物质载体同样构成侵犯著作权,而在诉讼程序法当中则明确证明著作权物质载体非唯一性的举证责任由被诉的侵权人承担。

体育教师因教学或科研需要引用他人教案时要注明出处。使用他人体育教案要征求其许可使用,出版物中引用体育教案要取得许可使用权并支付一定数额的稿酬。

学校对体育教案进行评优评先实施奖励,鼓励体育教师认真备课,精tl,编写教案,努力提高教案质量,反对年年重复使用同一个教案的做法。通过体育教师智力劳动成果的肯定激发体育教师进行创造性工作,开创学校体育工作的新局面。

学校对体育教案实施有限管理。学校拥有在一定范围对教师教案的管理权力,但这种管理权力也是有限度的,那就是不能随意更改、隐匿、毁灭、出卖体育教案。学校随意更改、隐匿、毁灭、出卖体育教案的行为是对体育教案著作权的侵犯,也是对体育教师辛勤劳动的漠视,学校应当承担因此而产生的损失。

著名教学案例篇10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2、名人事例简短作文素材: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3、名人事例简短作文素材: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4、名人事例简短作文素材: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5、名人事例简短作文素材: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6、名人事例简短作文素材: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7、名人事例简短作文素材:林则徐对联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