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诗歌十篇

时间:2023-03-14 20:34:22

著名诗歌

著名诗歌篇1

论文摘要:明清易代,清兵南下,江南一带的抵抗最为强烈,遭受的破坏和损失也最为严重。吴嘉纪作为扬州、拳州、镇江一线布衣诗群的代表人物。是清初著名的遗民诗人、布衣诗人、盐民诗人,其诗几乎涵盖了明末清初的所有大事件,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的艰辛和悲惨生活,堪称“诗史”。本文拟从生平行藏事略、“以诗为史”的写实诗歌和其诗歌艺术特色三方面来解读吴嘉纪其人其诗。

遗民是出现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群体。他们为前朝守节,不仕于新朝,或隐于山林,或开馆著书,或削发为僧,或行医济世,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身居何处,都心系前朝,缅怀前朝。黄宗羲在他的《南雷文约·谢时符先生墓志铭》中说道“故遗民者,天地之元气也。然士各有分,朝不坐.宴不与。士之分亦止于不仕而已。所称宋遗民如王炎午者,尝上书速文丞相之死,而已亦未尝废当世之务。是故种瓜卖b,呼天抢地,纵酒祈死,穴垣通饮馔者,皆过而失中者也”Ⅲ㈣。遗民群体以他们独特的方式和心态生活于天地之间,守护天地之正气。他们的存在创造了别具一格的遗民文学。遗民文学作为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艺术特色和影响不容忽视,它既是前朝文学的一个总结,又与本朝初期的诗歌流派和文学思潮有着密切的关系。遗民诗群作为遗民文学的创作主体,以诗慰怀抱,是“诗史上的一种复合群体,是特定时代急剧的政治风云激漩盘转中聚汇而成的诗群形态。这是一群‘行洁’、‘志哀’、‘迹奇’,于风刀霜剑的险恶环境中栖身草野.以歌吟寄其幽隐郁结、枕戈泣血之志的悲怆诗人”。

在明清易代那个“天崩地解”(黄宗羲语)的大时代中,明遗民谨守夷夏之防,创作了大量慷慨悲歌、反抗异族压迫的爱国诗歌,以及那些揭露明末政治腐败、赋税繁重、官吏贪暴、兵士扰民的篇章,表现了广大人民在兵荒马乱的现实中苦不堪言,痛苦到极端的艰难生活.描绘出整个社会在经历了战争劫难后满目疮痍、荒凉破败的景象。吴嘉纪作为那个时代的著名遗民诗人,其诗几乎涵盖了明末清初的所有大事件。真实地反映了易代之际人民艰难痛苦的生活,可谓“诗史”。本文拟从生平行藏事略、“以诗为史”的写实诗歌和其诗歌的艺术特色三方面来解读吴嘉纪其人其诗。

一、生平行藏事略

严迪昌先生在《清诗史》中对吴嘉纪一生的概括可谓相当精准,他说“吴嘉纪一生甚为平淡.既无风花雪月的韵事,也没叱咤风云的壮举,是个名副其实的穷处于寒芦野水间,‘海上吟诗到白头’的布衣寒士”。他字宾贤,号野人,生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泰州东淘(即安丰场)人。出身于封建知识分子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祖父吴凤仪是明代著名理学家王艮的学生,嘉纪少时受业于吴风仪弟子刘国柱,喜读书做诗,好学不倦。

二十七岁时,明王朝覆灭,清兵南下,他亲见居民惨遭屠杀,遂绝意仕途,隐居东淘,以布衣终老。在《明遗民录》里说他“自专工为诗,历三十年,绝口不谈仕进,隐居海滨。家贫,破屋数椽,不蔽风雨,蓬门蒿径,乐以忘饥,颜其门日‘陋轩’。苦吟其中。……或并日一食,不以告人。”从顺治元年到顺治十八年问,吴嘉纪一直居于东淘,着力于诗歌创作,正如周亮工(字元亮,1612—1672)在《陋轩诗序》中言“野人每晨起,缁书枯坐,少顷起立徐步,操不律疾书,已复细吟;或大声诵,诵已复书。或竞日苦思,数含毫不下。又善病咯血,血竭髯枯,体仅仅骨立,终亦不废,如是者终年岁”口。其诗作“多自写其性情”,“以故境愈穷诗愈工”罔”。汪楫在《陋轩诗序》中也曾写道“野人性严冷,穷饿自甘,不与得意人往还;所为诗古瘦苍峻,如其性情。”“古瘦苍峻”,是其人的真实写照,抒写真性情,是其诗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然而也不容忽视的是,在此期间,明以来文人结社以切磋诗艺之风犹存,嘉纪虽性格孤狷,不喜与人结交,然而根据袁承业在《拟刻东淘十一子姓氏》中说“季来之、吴嘉纪、王大经、周庄、沈聃开、王言纶、王衷丹、王钊、傅瑜、徐发荚、周京,右诸子皆为明儒,萃生于万历年间,同处东淘左右。国变后。隐居不仕,沈冥孤高,与沙鸥海鸟相出入。结社于陶上,所有怀抱,寄托诗文。”尤其与周亮工、汪楫、孙枝蔚等人的交往,促成了他与时任扬州推官的江南文坛领袖王士稹的相识,也为他诗集的刊刻创造了条件。

康熙十八年(1661)是吴嘉纪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是年冬,44岁的吴嘉纪被周亮工招至扬州,开始了他奔波往返的漂泊求食生活。此后的二十多年里,吴嘉纪绝大部分时间留在扬州,与好友游山玩水,吟诗唱和,但其依旧心恋故国,同情遭受战乱、天灾的民众,其穷困之苦、孤独之感外更增添了漂泊流离之苦,与家人朋友离别的哀伤,致使他晚年心境更加凄苦。

康熙二十三年(1684),吴嘉纪走完了他悲苦的人生之路,终年六十七岁。留下一部“人当在野名偏著.陋可名轩学不穷”(范崇简《题吴野人集后》)的《陋轩诗》。其《陋轩诗》“自三事(盐笑、军输、河患)而外,怀亲忆友,指事类情,多缠绵沉痛;而于高岸深谷,细柳新蒲之感尤甚。”(陆廷抡《陋轩诗序》)。

二、“以诗为史”的写实诗歌

在《自题陋轩》诗中,吴嘉纪写道“闭门二十载,霜雪满头颅。治乱从当世,簟瓢自老夫。空阶苔半掩,颓壁树全扶。寥落无邻舍,乾坤此室孤。”布衣寒士,贫困孤苦,但心系家国天下,以自己的笔为千千万万贫民做传。“他闭门写诗。但并不是把自己封闭在狭小孤寂的个人世界里作无病之呻吟。他虽然一生不出东淘路,但故乡几十年所历兵灾、战乱、逋贼、水旱虫灾,无一不直接影响他的生活;周围盐工、制船工人的苦辛。乱世背乡离境逃难的人群,妻离子散的哭号.以及那些被饥饿驱赶着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牵船妇女……。还有那些反清暴政的民族英雄、义士、忠良、烈女,无一不牵动着他的思绪,激起他沸腾的诗情”。

由于长期生活在贫民中间。吴嘉纪亲眼看到了大变革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他的诗歌中有~类即以清兵南下,扬州城破等大事件为内容,此类诗歌饱含亡国之恨,故国之思,字字血泪,真实地再现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史实以及在这种严酷打击下人民的悲惨经历。满清铁骑所到之处.江南民众奋起反抗,因此也受到了更加严厉的镇压。江南遭受了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摧残,一时之间,昔日歌舞升平、商来贾往的繁华落幕,只留下满目疮痍,哭声震天。扬州城破,诗人亲眼看到“城中山白死人骨,城外水赤死人血,杀人一百四十万”(《李家娘》)的大屠杀。繁华似锦的一座城市,变成了停尸场,亡者的鲜血染红了城外的河流。再如记叙顺治九年清军南征部队洗劫扬州的《过兵行》“扬州城外遗民哭,遗民一半无手足:贪延残息过十年,蔽寒始有数椽屋。大兵忽说征南去,万马驰来如疾雨:东邻踏死三岁儿,西邻掳去双鬟女。女泣母泣难相亲,城里城外皆飞尘。鼓角声闻魂已断,阿谁为诉管兵人?令下养马二十日,官吏出谒寒栗栗。入郡沸腾曾几时?十家已烧九家室。一时草死木皆枯,昨日有家今又无。白发夫妻地上坐,夜深同羡有巢鸟。”从诗中,我们看到了清军过境的虎狼暴行。诗人面对这些惨象,激起了他“亡国恨无尽,滔滔江水流”,“时时一回首,血泪尽情挥”(《泊船观音门》)的悲愤。在关注于历史大事件的同时,吴嘉纪也没有忘记在战争中受到伤害最为深刻的广大民众。

无论是风云际会的汉魏乱世,还是创造赫赫战功的蒙古时代,战争都会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和无尽的苦难。吴嘉纪亲身体验了官吏、盐商对灶民的剥削和战争、灾荒对人民的祸乱,对此,他终把卷苦吟,为小民作史,写出了大量反映社会黑暗、民不聊生的诗篇。他的诗以真实而深刻的内容。反映了当时劳苦大众苦不堪言的生活困境和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安丰场绝句四首》中,他写道“儿童弄武范公堤,塞马腾来踏作泥。无数髑髅衰草里,年年变作野禽啼。”以无限悲痛的感情为天真无邪惨遭横祸的儿童唱出哀歌。在《绝句》中,写道“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El里,偷闲一刻是乘凉”,自发老翁。在酷热的六月守在火热的锅灶旁熬盐,盛夏的太阳利如剑.而对他则是忙里偷闲的乘凉。灶户们的悲惨处境,令人怵目惊心。在《远村吟》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了被兵大劫掠后的城乡“城郭兵火后,见者伤萧然。吁嗟此远村,谁知尤可怜!居民落日下,往往无炊烟。……土田喜赠人,宅舍时弃捐。无处不榛艾,有邻皆鸟鸢。……”诗人慨叹,不仅城市毁于战火,就连边远山村,也是断壁残垣,常常连一缕炊烟也见不到。诗人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展现了真实的荒凉,从城镇到乡村无一幸免地受到了战争的破坏,田地荒芜,民不聊生。

值得一提的是.吴嘉纪的诗歌成功地塑造了妇女群像。为妇女作传。她们饱受战争之苦,困苦死亡如影随形,身心具受摧残煎熬,为了孩子,忍辱偷生,坚强地活着。《挽姚母》“忆昔芜城破,白刃散如雨;杀人十昼夜,积尸不可数。伊谁蒙不戮,鬼妻与鬼女。红颜半偷生,含羞对新主。城中人血流,营中日歌舞;谁知洁身者,闭门索死所。自经复自焚,备尝杀身苦。”“鬼妻与鬼女”逃过了羞辱,因为她们选择了以死抗争,而活着的,或“含羞对新主”,或“闭门索死所”。清军暴行丑行展露无疑。在《董妪》诗里,“门外积骸高。昏暮何西东?裹JLJI,不啼,共人死人中。死人盖生人,尸血模糊红。……匍伏夜出廓,陇晴麦穗黄。麦仁采喂儿,烟火投村庄。”诗人描绘了一位老年妇女携东家儿逃难的情景。屡遭劫难的城市,使得百姓一直处于紧张中。一有风吹草动就心惊肉跳,妇女尤为担忧。1662年6月,扬州附近位于长江沙洲上的戎城瓜洲,收到警报,城中戒严,城外的亲人担心城内的女眷遇害,买通运送木石的船只。把她们偷带出来,结果困天热气闷,不少妇女憋死在船中。《难妇行》沉痛地记载了这件事,“江头六月举烽燧,东南风吹战艘至。官长首严出城禁,娇娃艳妇缩无地。愚者争向船舱匿,覆木覆石出水关。木下石下填人肤,日蒸气塞人叫呼。舟子耳闻眼不顾,往来逻卒逢无数。短蒿刺刺渐离城,岸上骨肉喜且惊。夫来挈妻父契女,开舱十人九人死。吁嗟乎,城外天地宽如此,此身得到已为鬼。家人畏罪不敢啼。红颜乱葬青蒿里。”战乱为祸之烈,妇女命运之苦.实在惊心动魄惨不忍言。妇女们面对无可奈何的战争和灾难,或死或逃,为了保护儿女,历尽艰险.真是“妇命如尘埃”。

吴嘉纪的诗歌。低沉吟唱着易代时,群雄逐鹿,生命如草芥的乱世悲歌。太多的人经历着太多的苦难,使他悲愤交加,“战马悲笳秋飒然,边关调起绿樽前;一从此曲中原奏,老泪沾衣二十年”(《赠歌者》)。“频年戎马迂儒贱,此日乾坤我辈穷。对酒乡心生月下,哭亲血泪落尘中”(《怀吴雨臣》),句句如泣,字字血泪。如此诗人,如此诗歌,堪称“诗史”。

三、吴嘉纪诗歌的艺术特色

吴嘉纪诗歌“以诗为史”.因事主题,用自己的视角、语言和艺术手法来展现乱世离歌。当时的名人如汪楫、孙枝蔚等都给予很高的评价。汪楫《陋轩诗序》称其诗“古瘦苍峻”,汪懋麟《陋轩诗序》评其“五七言近体,幽峭冷逸,……自脱拘束。至所为今乐府诸篇,即事写情,变化汉、魏,痛郁朴远,自为一家之言”,孑L尚任《题居易堂文集屈翁山诗集序后》,则推他和屈大均、王士稹为当时三大诗人。可见,时人对他的诗风和诗歌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吴嘉纪的“诗史”诗,以写实性、意境的“幽冷凄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和叙事、白描的表现手法在其所有诗歌中成就卓然。

他“诗史”诗的写实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内容真实。因为作者终身布衣,生活在贫民中问.自己本身也时时受到兵祸困苦的威胁。诗中作者精心选择具有尖锐感情冲击力的辛辣题材。表现最触目惊心、最惨烈的百姓苦难图景。二是形象真切。读野人诗,如见其所见。太阳底下乘凉的灶户,在扬州大屠杀中以生命捍卫自己尊严的李家娘,《临场歌》里巧立名目向穷苦炉户追逼赋税,使穷苦盐丁卖儿鬻女,无处诉冤的政府官吏,……这一系列的形象,虽时代相隔久远,我们读其诗时,一个个受压迫受苦难的灶户、盐民、妇女形象还是跃然纸上。三是感情真挚。其诗虽直率质朴.不事雕琢,但对社会底层民众的同情之真切,对政府官吏讽刺之辛辣,对社会现实揭露之透彻,真可用“琵琶声停欲语迟”,“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自居易《琵琶行》)来形容。人们称赞其诗多从肺腑流出,“字字人人心腑,殆天地元气所结”(潘德舆《养一斋诗话》)。

而在意境的营造上,吴嘉纪贯彻了他的冷瘦风格,凄清、幽峭.而他的“诗史”诗中也是如此。洪亮吉在《更生斋诗论诗截句》中将吴嘉纪与顾炎武并论“偶然落笔动天真,前有亭林后野人;金石气同姜桂气,始知天壤两遗民”,严迪昌先生认为,“洪亮吉是从诗人的气质入眼把握诗的气韵,金石之气是坚贞情韵,姜桂之气则是不仅愈老愈辛辣,而且兼用了中药药用效应,……而姜桂(生姜、肉桂)的清苦甘辛.岂非野人布衣形象的再现?”I1(唧‘姜桂气”固然是指野人气质.用来形容其意境似乎也无不可。吴嘉纪在遣词造句上.往往多用一些清冷的词汇,选择一些对比强烈的意象。如在《李家娘》中,“城中山白死人骨,城外水赤死人血”,“白”、“赤”互映,一座死城便出现了。而其它的一些悲凉的词语也时常出现,单从其诗题目就可以发现.如“哭”、“送”、“僻”、“螺”、“落叶”、“秋叶”“哀”、“凄风”、“破屋”等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在吴嘉纪那里。不仅收入眼底的是满目疮痍,而且进入心境和情境的也是满日疮痍。

著名诗歌篇2

电大论文开题报告

系(部):中文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科:中国现代文学

学生:XXX

指导教师:XX

一、论文研究的来源及意义

对于20世纪90年代初才红遍大江南北的著名诗人汪国真来说,青年人尤其是在校的大中学生,可谓耳熟能详,汪诗因此有一大批忠实的读者。汪诗不仅有青年人的生活和那种明白晓畅的表达方式,而且汪诗更有一种超然、豁达、平易、恬淡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来自于诗人汪国真对中国宋元以来传统诗歌的那种豁达、飘逸和洒脱的人生哲学的二次创造。诗人汪国真的这种人生态度被现今社会称为汪国真式的人生态度。毋庸置疑,它是可以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的,能够让广大的青年人在复杂的生活中得到极大的启迪,坚实理想信心。

本篇论文通过对汪国真诗歌的艺术特点进行研究探索,旨在为广大的文学研究者提供一些肤浅的价值理论,让更多的人广泛地认识并认同这位上世纪盛名卓越的抒情诗人及其诗歌特点,明确汪诗在诗坛上的地位,从而期望有更多的读者和文学爱好者对汪国真及其诗歌添加关注的眼神。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汪国真作为当代一位抒情诗人,他完全不同于闻一多、徐志摩、顾城、舒婷等这些早期中国诗坛上的领军人物,汪国真的诗歌创作阶段比较晚,将近不惑之年才功成名就。值得注意的是,在他的诗歌中没有一丝一毫的政治色彩,用平凡的语言抒发着平凡的人、事、物,朴实无华却隽永深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诗风是难能可贵的,因此其诗歌在广大的读者中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尽管如此,现今中国文学界对其诗歌的研究屈指可数,缺少广泛而有力的学术性的研究和探索,而在国外这块广褒的文学土地上,依然没有他光辉的影子。当然,这种现状的产生,尤其多面原因,一是汪诗的影响力几乎只局限于青年人这一层面上,诗歌内容通俗易懂,不需深入体味,因此在创作上不必进行权威的学术解析;二是现今文学界里,诗歌这以文学形式的地位每况愈下,已经处于文学的低潮阶段,其发展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所以,对于汪国真诗歌的研究,我觉得应该着力加强。

三、论文研究目标

本论文研究目标是:对汪国真诗歌的特点进行探究,凸现汪诗的艺术魅力,进而弘扬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的价值与地位,使广大社会认同诗歌来源于生活,却更深层次地反映生活的观点。

四、论文研究内容

汪国真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蜚声文坛的著名中年诗人兼书画大家。汪诗能从平凡的事理发现伟大,从普通的感受中看出永恒,主题昂扬,寓意深刻隽永,表现出诗人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文学功力。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汪国真的时代背景;

2、关于汪国真创作高峰期的分析研究;

3、汪国真诗歌的特点及研究;

汪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题材上较有针对性、篇幅短小、明白晓畅、精炼而富有哲理、充满了音乐美、诗中小我与大我并存,等等;

4、汪国真及其诗歌在当代文学史上的价值与地位。

五、论文研究方法

分析研究、对比研究、研读归纳研究

六、论文进度安排

20XX年11-12月,收集材料,建立论文大致的框架模型

20XX年1月上旬,完成开题报告并提交导师审批

20XX年1月下旬至2月,写作论文初稿并提交导师审阅

20XX年3-4月,根据导师的意见和建议,对论文进行二次修改完善

20XX年5月,在二次修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最后定稿

七、论文参考文献

01、《诗学原理》,徐有富著,北大出版社

02、《诗歌美学》,谢利文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03、《诗论》,朱光潜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04、《谢冕论诗歌》,谢冕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05、《中国古代文论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

06、《汪国真诗文集》,汪国真著,广东旅游出版社

07、《从席慕容、汪国真到洛湃》,杨光治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08、《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09、《汪国真抒情诗精选赏析》,王昆编著,中国妇女出版社

10、《寻找诗歌史上的失踪者》,姜红伟著,黄河出版社出版

11、《新作家文丛》,若冰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12、《现代诗歌创作论》,薛世昌著,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

13、《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美国当代诗歌》,王卓著,山东文艺出版社

14、《中国新时期诗歌研究资料》,郭旭辉编,山东文艺出版社

15、《海子作品精选》,海子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16、《郭沫若经典作品选》,郭沫若著,当代世界出版社

17、《徐志摩作品精选》,徐志摩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著名诗歌篇3

我是第一次看关于诗歌的名著。诗歌,在我眼里就是一种很无聊的文学,看这个简直是浪费时间。可是,在这个寒假,我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翻开这本书,当我深入读进这本书时,最终看出所蕴含的哲理。

诗歌从古至今,是受人尊重的,因为诗歌是是随着历史的推移而沿袭下来的,我却是个例外,。我很讨厌诗歌,讨厌他的杂乱,讨厌它的深藏不漏。花时间去研究它的杂乱,还不如去坐着看一本刺激的小说。

不过,我要感谢冰心奶奶和学校的安排,是他们改变了我对诗歌的看法。我能从很多句子中感到冰心的诗歌的看法和吸引力:“青年人和!为这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地描你的图。”这是什么意思?这所蕴含的哲理是把握现在,创造未来。这哲理是多么深刻呀。

我对此上了瘾,我开始研究他们,从中得出结论。每得出一个,我会兴奋好一阵子的。比如这首诗:镜子——对面照着,反而觉得不自然,不如反转过去。哲理是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当你使用他时弄不清楚的话,不如反过来想想。我越来越感到冰心的诗歌的哲理性,他是一个哲学家。

也许就是这本经典名著,改变了一个人的观点,也正是这本经典的诗歌名著,才可以列入世界少年文学经典名著。

著名诗歌篇4

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诗意氛围的百年老校,尤以其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随园而知名,“随园诗歌节”的举办,不仅是为了活跃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更是为了进一步接续与弘扬南京师范大学的珍贵传统,以突出和塑造这所知名学府的诗性气质与文化形象,从而为南京地区乃至整个诗歌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发挥重要和独特的作用。

“诗歌节”在大学发展和大学氛围的形成,特别是大学文化形象塑造中的独特作用已经被人们所认识,北京大学的“未名湖诗歌节”已经连续举办了八届,在海内外的大学教育界和文学界、诗歌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随园诗歌节”的举办,将以其独特的理念与内涵,和她广泛深刻的社会文化影响,力争在近两、三年内形成著名的文化品牌,打造成南京的一张文化名片,以作为和北京大学的“未名湖诗歌节”形成南北呼应的格局。

本届诗歌节将在2010年4月18日和19日两天举行,地点选择在风景秀美的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的国际学术中心。

著名诗歌篇5

日本人之所以广泛接受白居易,一是,白诗的通俗性、平民性和现实性决定了它易于理解。白居易善于吸收民间语言,其诗词通俗易懂。汉语对日本人来说在理解运用上有一定难度,但通俗易懂的白诗易于日本人理解,成为日本文人模仿的对象是非常合理的。第二,白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日本的平安时代非常相似。在日本的平安朝,天皇的权力逐渐减弱而武士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到了其末期,王朝贵族从兴盛走向衰亡,素来沉溺于荣华的上层贵族产生了失落感,社会动荡与白居易所处的安史之乱的社会有着极其相似之处。于是,白诗中体现出的“闲适”“感伤”的佛道思想和审美情趣就会引起文人的共鸣。第三,白居易的性格与平安时代典型日本人的性格相似,白诗的审美意识也与平安时代的审美意识有相通之处。白居易的作品中,闲适、感伤诗所占比例很大,在这些诗中,体现出一种追求心物一体、与自然融合的精神,对季节的变迁把握细腻,充满了忧郁伤感的情调。这与重视自然美,纤细地感知事物,讲究“幽玄”的平安文人的个性相符,也和“物哀”“风雅”这些平安时代的审美情趣十分契合,因此被平安时代的文人广泛接受和模仿。第四,《白氏文集》是一部大型的文学辞典。当时的日本文坛极其尊崇汉诗文,《白氏文集》的取材范围基本涵盖了唐朝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且与他们当时的文化背景相似。当时的日本文坛尊崇汉诗文,对于初学者来说,没有参考资料,很难写出优秀的作品。在这种情况下,流传的《白氏文集》,成为模仿的范本是很自然的事。

自白居易诗歌开始进入日本,便在当时社会引起强烈的反响。冈田正之在《日本汉文学史》曾说过:“诗人文士,靡然凤向,弃齐梁文选之旧,趋清新泼刺之风。”日本著名诗人具平亲王也曾作诗称赞道:“古今词客得名多,白氏拔群足咏歌。思任天然沈极底,心从造化动同波。”白居易的作品不仅在日本的评价极高,而且还引领了日本人学习白诗的热潮。

说到《白氏文集》对日本平安时代的影响,最应该提及的就是汉诗文。因为在平安时代初期,日本文学是以汉诗文的繁荣为标志。特别是在嵯峨天皇时,汉诗文迎来了最盛期。文人集会时,经常通过做汉诗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平安朝的汉诗人吸取最多的,就是白居易的诗歌。最早进行白诗排律模仿的诗人算是菅原道真,他的《寒早十首》就与白居易的《春深二十首》非常相似。在这一时期问世的《枕草子》《源氏物语》等作品中,也处处可见对白诗的灵活运用。

著名诗歌篇6

梅庚(1640-1722年),字耦长,一字子长,号雪坪,晚号听山翁,安徽宣城人。明代著名文士梅鼎祚之孙。少孤,但能严格遵循家训,好学苦读,早年在诗歌上即很有成就,与梅清齐名。康熙二十年(1681年)考中举人,后被任命为浙江泰顺知县。清节廉明,注重民生,更能以丰富的人文知识来辅佐吏治,以致亲民惠政之声远近称颂。然时隔不久,他即以老辞官,归于故里。在其祖梅鼎祚所筑的天逸阁,读书著文,又创置讲堂教徒育人。其一生诗、书、画皆精通。其诗作,清代诗坛大家誉称“宣城体”的施润章(1618-1683年)大为赞赏,与其交结,引为忘年交;善书法,尤善八分书;精绘画,画坛评其画是“旷逸有雅韵”。一生著述丰富,有《雪坪诗抄》《南雅集》《漫兴集》《梅听山诗文集》《天逸阁集》等传世,成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敬亭山棹歌图》(见图)为纸本墨笔,纵71.8厘米,横47厘米。所绘乃梅庚家乡的敬亭山景及山下水阳江之象,可谓寄托乡情的动人山水之作。山上葱茏茂密的林木,延绵伸向远方,直插云霄。小亭自林木中显露,端庄的四角之顶及沿亭壁所设的简朴之座位,展示出敬亭的“诗山”文灵。临江之巨石,扎在水底,坚实奇力,给人以厚重无垠之感,也给人力量无边的遐思!山下的江面,辽阔而静谧,一叶扁舟的到来,给江心带来些波浪。扁舟之尾,头扎双角的年少者,在奋力地划动双桨,同时在唱着他熟悉而爱唱的“棹歌”,显现出他悠然自在的心情;扁舟之首,一位无冕的老人,端正静坐,两眼目不斜视地凝注着敬亭山景,表现出对敬亭山的敬仰与崇敬。山与水,恬淡无尘般地依偎融洽;人与人之间,悠然自得般地动静谐和,构筑起敬亭山虚实灵奇的特有风格,勾勒出人对自然生态的热爱之情。真可谓家乡人绘家乡景,绘出了精妙的真谛!

画的右上角,有画家的七言自题诗,诗云:

讲堂深傍敬亭开,

祗爱城南旧钓台。

半刺正当京辇道,

犹持小艇棹歌回。

款署“赠别岑翁先生 戊辰六月勉望 雪坪梅庚”。下钤“阿”、“庚”二小印。细读此诗,可测出:此画之景是其在返回“讲堂”时的舟中之影。他的“讲堂”位于宣城的“城南”,平日那里所爱到的地方,仅仅有个昔日的钓鱼台。“望”过敬亭山,回“城南”“教堂”,虽有一半的归途有“半刺”的“京辇道”,但还是采用了持“小艇棹歌”从水阳江上而回。“京辇道”,即从宣城通往京城的官车道。“小艇”,指扁舟;“棹”,是划水的行船,晋人陶渊明《归去来辞》:“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所谓“棹歌”,即船工行船时所唱之歌。如唐诗人张志和《渔父歌》:“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在划船少年的歌声中,无冕之老者静心凝目地观赏山景,呈现出划船者与静坐者的愉快心情。梅庚人生中的“戊辰”年,乃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其诗与画,作于四十九岁的夏季“六月”。他既能有教徒育才的“城南”、“讲堂”,又能如此自由雅逸地观山看景,当是在其辞官归里之后,方能有如此心情。真可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画面左右下角处,分别钤有“汝南梅生”、“朱方”鉴赏印或收藏印。清代书画著名评论家秦祖永《桐阴论画》中论梅庚画“笔墨脱略凡格,不宗一家,偶尔落笔,韵致翩然”,其山水画,是“疏点林木,山石纯用浓墨钩斫,中略加淡墨皴,不施苔点,真同虢国(夫人)淡妆丰韵,更觉超然尘表”,将梅庚之画作定位逸品。以此评再来细赏这幅《敬亭棹歌图》,足使赏画者别有一番心思上心头:看出此画的精妙“逸品”之高品位。

画的上方,还有首长长的墨书七言题诗:

外林中一草亭,

亭前山色镇青青;

朝晖暮霭知多少?

容我芒半日停。

江心何处送天风,

吹到金山寺里钟;

正是蓬窗初睡觉,

迎眸千仞削芙蓉。

春云漠漠石斑斑,

出入朝霞晚翠间;

好是连朝湖上去,

教人看煞画中山。

款落“癸卯春三月 文治题”。下钤“王氏禹卿”方印。从此落款中可知,此一诗三韵的题诗人,即清代文坛大家“王氏禹卿”王文治也。

王文治(1730-1802年),字禹卿,号梦楼,清丹徒(今江苏镇江)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进士,同年又为一甲第三名探花。初为朝官,从翰林院编修,晋为侍读、日讲官,旋又外任云南临安(今云南建水县)知府,后以病乞归。辞官后,历任杭州书院、镇江书院主讲,可谓桃李遍天下。因其文品高雅,文献称其是“天才豪纵,有国士之称”。其文,中年及中年以前崇尚瑰丽华彩,晚年则趋于平淡恬静而耐人寻味;诗坛评其诗“雄杰宏亮,不愧唐音,一时声华,与袁枚相上下”;其尤工书法,得明代大家董其昌神髓,与清代书法名家“翁方纲、刘墉、梁同书齐名”;其还善音律之学,当年乾隆皇帝南巡,行宫之中所供奏的名曲,有资料说“皆出于王文治之手”,真可谓是位多才多艺的文坛大家也。王文治人生中的“癸卯”之年,乃清雍正元年(1723年)“春三月”。依此可推断,题诗是在梅庚作画三十五年之后所作,时王文治早已不在政界,脱离仕途,主讲书院了。

依王文治题诗中三韵,按诗意可分为三段。前四句,是说他见到《敬亭棹歌图》的心态:画中“外林中”的“草亭”,与“镇青青”的“亭前山色”,勾起他对敬亭山“朝晖暮霭”自然风韵的想往,盼望自己能穿着草鞋“芒”登上敬亭山的“半日”时间,去观山寄情抒怀;诗的中间四句,是描绘他见到《敬亭棹歌图》时的所处环境:身处镇江“金山寺”下江船之上,是在“蓬窗初睡觉”时的“迎眸”所见;诗的最后四句,将“画中山”与其船上所见大江两岸的实景,有机地联系起来:“漠漠”的“春云”,“斑斑”的岩石,船仿佛行在“朝霞晚翠”之间的美景美色之中。“教人看煞画中山”之句,既是对江船上所见两岸风景的称颂,更是对《敬亭棹歌图》精妙艺术的夸赞!诗的通篇,字里行间洋溢出对梅氏画作巨大影响力、感染力、吸引力的艺术魅力,予以高度评价。文坛大家的名诗、名书法,为《敬亭棹歌图》大增异彩!

著名诗歌篇7

“盛唐”――“唐朝的黄金时代”,没有任何一个朝代曾经如此称呼,以玄宗为中心的这一时代,闪耀着独一无二、辉煌壮丽的光彩。盛唐是政治开明,经济腾飞,文化繁盛与天才幸运巧妙结合的产物。盛唐的诗歌在盛唐这个时代背景下以其健康向上的风采,恢宏豪放的气质被后世推崇为“盛唐诗歌气象”。雄浑豪放的盛唐气象中,诗歌鸣奏着盛唐气象的主旋律,是唐帝国文治武治与古典诗歌高度繁荣所结出的硕果。

说到“盛唐”,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空前繁荣,政治上实行开明的政策,国内各民族进一步融合,对外开放,思想高度活跃,而且在文化的各个层面也都表现出诸多高峰。盛唐时期诗赋散文、传奇小说,千姿百态盛极一时,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诗歌的发展,使诗歌成为盛唐的一朵奇葩。

盛唐时期南北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盛唐的诗歌也正体现出南北文化汇流的汪洋浩瀚的局面。唐代对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国内各民族关系融洽;对外空前开放;积极吸收外来文化,使得中国的传统音乐、舞蹈、雕塑乃至日常生活的饮食、服饰,都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这一时期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盛唐文化”,其中,诗歌成为盛唐文化最为璀璨的星星。

盛唐诗歌是继初唐诗歌革新之后,并将建安风骨融入六朝绮丽之中开创出一代新风:雄健刚劲的风骨,高远浑成的意境,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盛唐时期的诗歌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对我国后来的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一、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诗歌魅力

山水田园诗起于北朝时代晋宋之间,陶渊明为田园诗之祖,谢灵运为山水诗之祖。盛唐的山水田园诗与陶谢是一脉相承的。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擅长以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其主要作家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祖咏、裴迪、常建等人,其中最能代表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创造成就和卓越风貌的当推王、孟二人。王维和孟浩然他们是诗歌自然美的寻求者,发现者,欣赏者,表现者并进而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可以用诗情画意来概括,他能诗善画,精通音律,擅长书法,可以说他的诗是盛唐文化艺术的结合。其诗歌的主要内容是反映田园隐逸生活,描写山水田园,如《渭川田家》、《山居秋暝》、《终南山》等等。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情”与“画”的高度统一。如《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此篇为王维的佳作之一,雨后秋山明快舒畅、清新幽静的环境构成了全诗的基调。王维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早年具有儒家的抱负、中年具有道家的风采、晚年得佛家的精髓,很符合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入于儒,出于道,逃于佛”的人格理想。

在当时,与王维齐名而同样以写山水田园诗见长的诗人是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憾岳阳城。”孟诗空阔无际,气象不凡。就连李白也如是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如《过故人庄》中“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诗把艺术美深深地融入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显得自然天成,这种美不加渲染,是艺术水平高超的表现。

二、盛唐边塞诗派的辉煌成就

盛唐时期与田园诗派齐名的自然是边塞诗派。边塞诗人对边塞乐于吟咏,再加上盛唐这样的文化氛围熏陶下继而形成了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崔颢等。他们笔下描写边塞风光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战士杀敌报国的如“黄河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对战争的厌恶如“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回忆李将军。”涵盖了盛唐边塞诗的众多领域,悲中见奇,平中见壮,始终洋溢着积极的情怀,从中也体现出了盛唐的时代精神。

边塞诗在盛唐时期达到了鼎盛,盛唐的边塞诗派是以高适和岑参为代表的盛唐边塞诗人群创作的边塞诗,最富盛名的要属高适和岑参,并称“高岑”。岑参的诗以丰富的想象,新奇的比喻和合理的夸张著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川碎石大如斗”。高适的诗尚质主理,以赋见长,以议论而出之,代表作《燕歌行》、《塞上》等。在《燕歌行》中:“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从大量的诗歌中可以看出,盛唐的边塞诗以勇武的英雄气概和昂扬的格调著称,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也蕴含着丰富的军事美―进取之美、壮烈之美、勇毅之美。

三、诗仙李白的浪漫主义风采

代表唐代乃至中国古典诗歌最高成就的是盛唐的两位诗人――“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他们用诗歌寄托着自己的情怀,也用诗歌向我们展示了盛唐的博大。李白在诗中寄托了自己对自由的渴望和个性的解放,作为一位爱国主义诗人,对保卫疆土的战士给予歌颂,如《塞下曲》;对生活的思考《长干行》;对自由的渴望《梦游天姥吟留别》;对未来的希望《行路难》;对苍生救济的愿望《梁园吟》等等。

李白是一个至高的浪漫天才诗人,是浪漫主义精神的完美表现者。在他的作品中,如《梦留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将进酒》中大都表现了浪漫主义的精神。李白时常神往遐远的幻想,不论是指人或指诗,李白都是一个浪漫主义天才,也因为如此,李白的诗歌不自觉的打上了盛唐的诗歌印记。

四、诗圣杜甫的写实主义风采

在中国文学史上,人们常以“李杜”来代表盛唐诗歌的最高成就。杜甫一生写下了一千多首诗,为盛唐诗歌做出了巨大贡献。杜甫秉持的核心思想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同大多文人一样有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他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看到权贵的豪华奢靡与穷人受冻挨饿街头的景象写下了“出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名句;在战乱时期,因为有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所以对现实的认识更加清醒,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在穷困之际,创作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著名篇章。杜诗深沉含蓄,底蕴深厚,气势磅礴,笔法曲折,形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成为反映盛唐时代精神风貌的一面镜子。

五、盛唐诗歌的艺术绽放

著名诗歌篇8

    关键词:  商籁体诗  律诗  格律  兴衰

    abstract: poetry is a shining pearl in the world literary treasure-house. both chinese poetic composition and english sonnet have created a complete set of strict rules and forms i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both have a deep and far influence while many famous poets and brilliant works have come into being. this article is an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the style and forms from the point of cross-culture, which aims at the fact that the arts and attractions could be appreciated.

key words: sonnet; chinese poetic composition; up and down

    有人类就有歌谣:歌谣先文字而存在,歌谣由语言、音乐、动作三者构成。诗歌是用文字写成的歌谣,为了使诗歌能吟诵、演唱,要求内容美、形式美、声乐美,因此,古代诗人都自觉讲究诗歌的格律。格律是指写作韵文所依据的格式和规则,其内容包括诗行的句数、字数、韵脚、平仄、对仗诸方面。诗的格律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大体经历由简到繁和由繁到简的发展过程。前者指我国由古体(古风)(ancient style)到唐的近体诗(modern style),格律愈益严谨,后者指由唐的近体诗到民国“五四”运动的新诗,无格律限制。

商籁体是意文sonneto和英文、法文sonnet的英译,它源于意大利,至文艺复兴时期已有一套严整格律,其后英人将之引进,并根据英语特点做了改进和推广,逐步成为英国诗人和读者喜爱的诗体。许多著名诗人有十四行诗作问世,其中有斯宾塞(edmund spenser1552—1599)、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riar)、密尔顿和雪莱等人,其作品无论从格律、内容、寓意,还是遣词造句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赢得了英国文学中的重要一席。商籁体在女皇伊丽莎白时期达到顶峰,跨越众多国度、众多语种,成为世界性的诗体。商籁体从二十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起一度在我国兴起,也出现了一些名家名篇。

商籁体按其各行韵脚组合的不同,分为三种体式。其一为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为代表的彼特拉克体。它由两节四行诗和二节三行诗组成,结构整齐。其二是英国本土诗人斯宾塞所创,它由三节四行诗和一节二行诗组成,诗体情节叠起,诗行词语、轻重节奏错落有序,极富音乐性效果。其三是莎士比亚体,因其首创于英国女皇伊丽莎白时代,又称伊丽莎白体,它由三节四行诗和两行对句诗组成,诗体以感情丰富、词藻绚丽著称。在西方人们把历史故事和民间故事编写成诗歌,这可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最有名的有荷马叙事文学诗史《理想国》,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西欧各国都有诗歌流行,其篇幅有长有短,且已形成一定格律。

   中国诗歌源远流长。春秋时,孔子搜集西周以来朝野的诗作和民间的歌谣,编为《诗经》一书。战国楚大夫屈原著《楚辞》一书。前书已具有一定格律,后书更加规范。许多诗作名句,虽历经两千多年,至今仍为人传诵。秦汉到初唐数百年间,中国成为封建统一、中央集权的君主国家,国力昌盛,与外交流频繁,社会相对安定,以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为时尚。政府置“乐府”,倡导诗歌创作,谱以曲调,供朝野吟唱观赏。加之从南北朝以来,文字学、声韵学,如四声、平仄、对偶等学说的创立和应用,使人们更加重视诗歌的声韵部分。平仄也是声律,古人称音乐为律,所以这一时期,人们用平仄(即声律)来统帅诗歌创作,不仅必要,也有可能,逐使诗歌格律的改革深化和统一,其中标志性的著作有西汉武帝刘彻的《大风歌》,东汉无名氏著《古诗十九首》,南北朝魏文帝曹丕的《燕歌行》,曹植七步诗《煮豆》,加上各朝从民间采集的《乐府诗》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经过秦汉以来漫长岁月的磨砺,到了唐初,其格律已比较规范和统一。律诗就是在古体诗格律的基础上,加以归纳和总结形成的。只是因为形式固定,而内容如平仄声律、对偶对仗增加使写作难度增大了。                        

律诗和商籁诗源起。中国封建社会自公元606年到1905年实行科举取士制度。政府明令五言和七言律诗和绝句两种诗体为必考科目,并翔实制定格律和教辅资讯,供全国各级考试单位、教育单位、各界人士遵照执行。从此,律诗成为由政府主导,全国奉行,历经千余年不衰的诗体。律诗在句数、字数、平仄、韵脚、对偶对仗等格律内容严格要求的条件下,经过诗人非凡智慧、辛勤耕耘,创作了许多感人心弦,形神兼备的优秀作品流传千古。其中有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王安石等,后来宋明清诗作家谢标得(宋)、王相(明)、悔斋学人(清)等将前朝的名作选编为《千家诗》、《续千家诗》等书,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还被译成各种文字,在世界广为传播。

    中国律诗在内容上继承古体诗的“补察时政”和“诗言志”的优秀传统,在写作中很重视诗篇的社会功能,反映家庭、友谊、事业,反映苛捐、徭役暴政使百姓疾苦,反映抗击侵掠,收复国土,歌颂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特值一提的是二十世纪中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爱国仁人志士,在投身领导人民进行气吞山河,坚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中,写出了许多豪迈感人、雄健工整的律诗,再一次说明律诗在人民中根基的深厚。

   纵观诗歌发展进程,商籁体曾晚于我国律诗达800年,也没有像中国律诗那样,由封建政府多方介入,极力倡导。而是依靠自身魅力,适应形势变化,得到西方人民的喜爱,并延续了400余年,与中国律诗相比美。

   我国律诗和英商籁诗体在各自到达鼎盛时期后走向衰退,其原因既有共性也有个性。(1)写格律诗要遵循许多规定,难度大,人们往往争取少限制或不限制。商籁体的韵脚形式自传入英国起经历多次变动就是明证。我国律诗格律严格复杂,作者常把大量心力花费在推敲一字一音上面,虽然如此,仍难免错误。(2)随着社会、文化、教育进步,小说、戏剧、曲艺、音乐、散文等众多文学形式、艺术门类出现,任何文体(如流行歌)都可以谱成乐曲,演唱或吟诵,认为过去那种过于追求诗的音乐效果已无实际意义。因而写律诗的人越来越少,到后来,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诗就是简练、不一定连续分行的散文,诗与散文的界线模糊了。(3)律诗的辉煌时期也就是在王朝的鼎盛时期,其衰退同样受到政治、经济影响。我国清光绪年间,戊戌变法、废科举、兴学校、办洋务、向西方学习,取消八股文取士制度,律诗不再作为科举考试内容,1915年的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对复古读经,提倡白话文、白话诗的新文化运动,律诗及其基础——古代汉语受到极大冲击,学习与写作律诗的人已逐步减少。

 

参考书目:

[1]葛晓音、周先慎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2]王佐良、李赋宁.英国文学名篇选注[m].商务印书馆出版.2003.1

著名诗歌篇9

《星星》《绿风》《南国诗报》《芳草》《当代诗人》《高雄青年》《花莲青年》《躬耕》《南阳日报·白河副刊》等报刊发表的200多首诗歌,无不洋溢着他的汗水和心血。

他就是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南阳青年诗人、农民建筑工李永普。

出身贫寒诗才横溢

1965年10月,李永普出生在邓州市赵集镇河北村一个贫寒家庭。因家庭特困且兄弟姐妹众多,年仅15岁的李永普高中辍学后,便跟邻居当起学徒学做沙发。

学业的被迫放弃,并不意味着对文学追求的放弃。在做学徒的日子里,他大量阅读了痖弦、洛夫、余光中等著名诗人的诗歌。忙里偷闲时,李永普就试着写诗。他把打工的真切体验,和对生活的真切感触,融入心池意境和诗歌创作。

短短数年,他就相继在《中国青年报》《星星》《飞天》《南国诗报》《佛山文艺》等刊物,发表多首诗歌。

他的诗歌,透着从社会最基层对社会生活和人生阅历的深深感悟与沉思。如他在诗歌《鱼》中写道:悲怆如水 /一条河流之于我们/翔实而具体/它以蓝色创伤之镜/收藏或反馈/随波逐浪的苦难和眼泪/岁月一派盲目黑暗/一些外在天气/伤及循规蹈矩的秩序……一些冒险家/我们中的兄弟姐妹/循着抄袭复制误入歧途/终因水断路绝/晒尸他乡一去不归……一群小鱼/横斜飞掠中激起水花/那不叫欢快/肯定后面/有一条大鱼/想吃掉它们。

1995年初夏,台湾《花莲青年》主编林文栋先生,收到李永普的《鱼蛙虎》等诗歌作品时,就曾这样称赞李永普:先生作品颇具大时代气息和黄土地情感。先生居白河汉水之交,秉承杜少陵与孟襄阳之大家文气,令人叹为观止……

而此时的李永普,囊中羞涩,游走四方,到处打工,除了养活自己,还必须靠打工的收入补贴家用。

和著名诗人成朋友

结缘台湾著名诗人、原《联合报》副刊主编痖弦先生,是李永普今生难以忘怀的记忆。有一天,一位近房亲戚找到李永普,让他帮忙给一位已是台北市荣成斋医院院长的亲戚回封书信,李永普爽快地答应了。随后李永普翻找到台湾著名诗人痖弦先生的通讯地址,顺便给痖弦先生寄去了自己的几首诗歌。

1994年3月,痖弦先生收到李永普的作品后,及时给李永普回信:随函寄上我整理的台湾重要报刊名单,先生作品甚佳,在台湾绝对有发表的机会。

此后,李永普与痖弦先生保持着长久的书信往来,并成为忘年交。

痖弦先生在书信中说:我是南阳人,先生是邓州人,我们是老乡……

对于和痖弦先生的交往,在《旧信件》一诗中,李永普则这样深情而风趣地说道:翻看旧信件/不经意翻出一位老朋友/说是朋友/只是我的一厢情愿/老是他自己/包括红而又红的品牌及年纪……发了几首歪诗/浪迹经年/隔海飞过来的影印件/古道西风里全部丢失/丢就丢了吧/我摸摸头颅/庆幸自己没有丢/只怪人头里的猪脑子/糊里糊涂/把信交四年的老朋友/遗忘在加拿大一个不知名角落(注:后来痖弦先生到加拿大居住)。

贫不失志钟爱诗歌

南阳才子小蚂蚁,背井离乡四处飘。串巷走街捏小椅,养家糊口下煤窑——这是博友对李永普生活的真实写照。

李永普兄妹5人,由于地少人多,家境贫穷,1985年春李永普远赴新疆打工。1988年秋父亲由于未得到有效医治因病去世,1989年冬大哥病逝,随后大嫂因承受不了贫寒交迫离家远嫁,留下两个3岁和1岁半的侄儿。

一边要照顾侄儿,一边要偿还债务。无奈之下,李永普先后到湖北、陕西、甘肃等地打工。进砖厂、下煤窑,搞室内装修、干建筑工地,不管生活多么艰难,他从未放弃对诗歌的热爱与追求。

其间,《长江文艺》执行主编贺子英曾向《佛山文艺》推荐李永普的诗歌,并希望南阳诗歌界友人关心李永普的创作。2007年,李永普被河南省作家协会破例吸收为会员。

中国诗歌博客阵容2012春节版,分别以李永普和蚂蚁的名字推出李永普本人的新浪博客,由此李永普被25家网络文学圈子加为资深成员或管理员,诗歌多次入选《网络好诗选读》。南阳市移民局等单位举办的“移民怀”征文中,诗歌《簇新的青山》获得优秀奖。

今年3月16日,《南阳日报·白河副刊》一次刊发一位建筑民工——李永普5首诗歌,这在近年《白河副刊》上,实属首例。

南阳唯一的文学期刊《躬耕》杂志,也在近期连续发表李永普的组诗和长诗,并配发专题评介,这在《躬耕》的办刊史上也不多见。

著名诗歌篇10

由此可见,德奥艺术歌曲对声乐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德奥艺术歌曲之所以受到如此重视,这与它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

一、德奥艺术歌曲特征

(一)诗与音乐的完美结合。优秀文学作品和精致的音乐作品的完美结合是艺术歌曲的本质特点。德奥艺术歌曲歌词大多是以当时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的诗歌为主,如歌德、海涅、席勒等,他们的诗歌韵律优美,寓意深刻,有着浓郁的浪漫情调和抒情风格,为音乐家们创作优秀的艺术歌曲奠定了极其有利的基础,作曲家通常会根据诗词的内容、情绪、音节和语调的起伏来设计旋律,所以演唱者和器乐伴奏要敏锐的感受和体验诗歌中的情绪和意境,运用富有变化的声音来塑造艺术形象。

(二)钢琴伴奏与声乐的完美结合。在德奥艺术歌曲的创作中,作曲家为了表达歌词的诗意境界,往往将诗歌与钢琴伴奏作为一个整体来构思作品,钢琴伴奏已不再是古典时期声乐部分的和声的或节奏的烘托,而是被作曲家赋予了音乐形象和诗意的气氛,成为表现歌曲的意境与内涵的手段,钢琴伴奏被提到了与声乐旋律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艺术歌曲作品中,歌曲与钢琴伴奏是如此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简直无法舍弃伴奏而用歌声单独演唱。

(三)歌曲结构精致。艺术歌曲一般短小精致,是一种高度浓缩的音乐小品。艺术歌曲的结构往往根据诗歌的内容来来决定,有的采用分节歌的形式,就是以相同的音乐来配每段歌词,也就是说音乐的结构形式和歌词的结构形式是一致的;有的则采取通节歌的形式,就是以不同的音乐来配每段歌词,即音乐的结构形式与歌词的结构形式不一致。因此在聆赏或演唱德奥艺术歌曲时要非常注意歌曲结构。

二、德奥艺术歌曲对声乐教学的意义

(一)德奥艺术歌曲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德奥艺术歌曲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积淀了浩如烟海的作品,这些作品旋律优美,风格多样,演唱难易程度不等。德奥艺术歌曲的多样性可适应不同口味、不同演唱水平的学生,使各个层次的学生能演唱自己力所能及的作品,从而提高学生声乐学习的兴趣。初级程度的学生可选择一些篇幅短小、音域较窄,容易演唱的作品,如舒伯特的《摇篮曲》、《野玫瑰》、《致音乐》、门德尔松的《乘着歌声的翅膀》等,这些作品学生容易把握,对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帮助。中级程度的学生可选一些作品如舒伯特的《纺车旁的玛格丽特》、《流浪者之歌》、《你是安宁》、舒曼的《献词》《莲花》《两个禁卫兵》,理查﹒施特劳斯的《奉献》、《万灵节》等,高级程度的学生可演唱一些戏剧性较强的作品如《魔王》、理查﹒施特劳斯的《最后四首歌》以及舒伯特、舒曼、马勒等的套曲。

(二)德奥艺术歌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声乐演唱技巧。德奥艺术歌曲对提高学生的声乐演唱技巧有很大的帮助。首先,德奥艺术歌曲能美化学生的音质,这是因为很多德奥艺术歌曲篇幅较小,旋律优美,很少有大起大落,音域与歌剧咏叹调比相对较窄,主要集中在中声区和稍高声区,学生演唱起来会很舒服而没有负担,对学生形成一个稳定、松弛的中声区大有裨益,同时艺术歌曲舒展的旋律进行对训练学生声音的连贯和歌唱的高位置很有好处。其次,德奥艺术歌曲能训练学生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由于艺术歌曲的歌词都采用著名诗人的诗歌,要表现这些诗歌幽静、细腻、浪漫的诗化意境,就必须要求演唱者运用多样的音色,细致的语调以及轻声、半声和在高声区渐弱的声音技巧,为表达诗歌意境服务。这些演唱技巧也正是美声唱法的训练要点。最后德奥艺术歌曲能训练学生声音的灵活性,如门德尔松的《乘着歌声的翅膀》旋律舒展优美,对训练学生声音的连贯性和均匀度很有好处;舒伯特的《鳟鱼》旋律欢快、跳跃,对训练学生声音的灵活性很有好处,还有像《魔王》需要演唱者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塑造叙述者、父亲、儿子、魔王四个角色,对训练学生灵活的音色变化能力很有好处。

(三)德奥艺术歌曲有助于提高学生与钢琴伴奏的协作能力。在德奥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和声乐演唱相辅相成,不可割裂,两者共同为表现歌词意境服务。如歌曲《纺车旁的玛格丽特》作曲家运用钢琴伴奏描摹纺车飞速转动的情景,从歌曲的前几小节开始.低音部分八分音符的节奏就断断续续地推动着十六分音符形成独立、旋转的音型和流畅明快的声乐部分的曲调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终止的地方歌声柔和的消失,而钢琴却继续着,相对于紧张的歌唱,这种矛盾更显得分明和激烈。舒伯特利用伴奏部分和歌唱部分相互衬托的方法,运用钢琴独特的组织形式来补充和展示歌词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景。由此可见,德奥艺术歌曲的伴奏对烘托歌曲情景,表现歌曲内涵十分重要,这就要求学生在演唱德奥艺术歌曲时,应该深入分析伴奏内涵,注意伴奏的力度、速度、表情和语气,使自己的演唱与伴奏配合得当,相得益彰的表现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