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和财务管理制度十篇

时间:2023-10-08 17:23:07

资产和财务管理制度

资产和财务管理制度篇1

关键词:固定资产;清查;折旧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2

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施行,使得固定资产的管理核算更加的形象具体。对固定资产的处置也更加的清楚,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方式方法发生了一些变化,进一步的完善了固定资产的相关核算标准。这样就使固定资产的管理核算得到明显的优化,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周转效率明显加快,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变化

1.价值确认

从价值标准的角度来分析,固定资产的价值是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这样就和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相适应,同时也和当前市场的物价水品不期而合。在管理核算固定资产的时候,工作人员排除了很多的简易办公设备,例如桌椅,明显减少了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的范围,这样固定资产的相关统计数据的就会更加真实。这样固定资产所表示的经济含义就更加准确明显,同时大大降低了运行管理费用,可以节省一定的费用开支。如果大批量物资的类型规格相同,物资的单位价值在固定资产的基本标准之下,但是它的使用期限却大于1年,和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相符合,就可以将它归属为固定资产,这也和固定资产的相关标准相一致。当然某种或某些硬件设备必须具备相关应用软件才能使用,那就必须将应用软件归属为硬件设备的一部分,使用固定资产的方式来进行管理核算;如果情况相反则就将应用软件视为无形资产来进行管理核算,在计提摊销时使用分期的方式进行。

2.资产分类

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重新划分了固定资产的类型,主要类型包括专业设备、建筑物和房屋、一般设备及其他类型的固定资产,这样就把固定资产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了分类,也使工作人员更加便利的管理核算固定资产。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也明确规定了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这样就可以将具体的错事制度切实落到实处。除此之外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指出了专用设备仅仅只是包括医疗专用设备,医药行业以外的专业设备全都被划分为其他类型的固定资产。

二、当前医院在管理核算固定资产时存在的问题

1.工作人T严重缺乏固定资产管理核算的意识

医院的医疗活动要想正常开展,就必须有充足的固定资产作为基础保障,同时医院的固定资产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医院的医疗水平。总的来说医院的医疗设备越先进,就会尽可能的降低医生的医疗风险,当然患者也会更加信赖医生,配合医生接受治疗。不幸的是现在有些医院的工作人员没有良好管理核算固定资产的意识,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简单的制定出管理核算固定资产的规章制度和相关的管理流程,没有真正的建立形成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会大大的损害医院的名誉,对于医院今后的良好发展是及其不利的。

2.没有健全的固定资产风险管理制度

由于有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很多医院的高层领导和医生都认为医院是国家出钱办的,怎么都不会倒闭,这就反映了相关工作人员缺乏固定资产风险管理的意识。如果医院及其工作人员不改变工作理念,随着近年来医疗改革的发展及医院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就会对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及发展目标的规划产生极为不利影响。很多医院只是高度关注流动资产的风险,没有设立固定资产管理岗位和指派相关工作人员,没有认真评估、分析、规避固定资产的相关风险,更不用说设置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

3.固定资产内部信息的沟通存在问题

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而且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绝大部分医院都建立了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核算平台,但是仍然还有一部分医院没有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核算平台,这样医院各个部门之间、内部科室之间不能顺畅的进行信息沟通交流,更为严重的是有的部门严重短缺固定资产设备,有的科室部门却有大量的固定资产设备闲置下来,导致固定资产,没有被充分利用。

三、优化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的策略

1.增强工作人员固定资产管理核算的意识

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施行,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的内容进一步明确了,与此同时对医院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所以医院应培养工作人员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的意识,定期开展大型活动进行宣传,不断向工作人员渗透养成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的必要性,帮助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固定资产管理核算意识,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医院要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固定资产管理核算的相关专业知识,能够全面了解固定资产的运行情况,弄清自己的角色和相应的职责,认真做好分内的事情。

2.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风险管理制度

医院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一把手牵头,各个科室部门的领导则带领本部门的人员参加固定资产管理核算,还要专门设置一定的部门和人员负责固定资产的采购,以及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固定资产的采购、验收入库及维修虽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还是有明显的不同,医院在进行这些工作时必须严格分开。当然医院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固定资产风险控制人员及预算管理人员,更加完善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组织机构,将工作任务明确划分到个人,工作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各尽其职,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尽可能的减少工作人员舞弊行为的发生。

3.加强并重视固定资产清查

我们都知道,做什么事情都应该从基础工作抓起,当然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也不例外。在管理核算固定资产时,我们应该从基础做起,将定期盘存制度认真落实到实处。在全面清查固定资产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数量,而且更要注重质量。首要工作就是清查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其次要弄,明白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追溯调整固定资产的折旧摊销费用,对于没有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要补提折旧。依据原有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使用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相关标准调整处理原有的固定资产,在处理固定资产盈余、盈亏及报废等情况时也必须依据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标准。这样就弄清了医院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也更加真实可靠。

四、结语

在医院的发展中,固定资产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正确管理和核算固定资产,才能真正发挥固定资产的作用。和以前的固定资产概念相比较,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的固定资产概念、管理模式、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得医院可以争取更多的财政补助来购置医院的基础设施,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宋瑞雯.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181-184.

资产和财务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财务管理制度;管理价值增值;管理科学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5-0180-02

我国的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化企业制度。而财务管理制度又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制度,能够实现管理价值增值。

一、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的意义

(一)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的核心制度

企业的管理制度是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管理规范,企业的活动可以分为供销活动、制造活动、财务活动、会计活动和人事活动。因此企业的管理制度就包括供销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和人事管理制度等。

但是,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管理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资本增值成为企业的根本目标。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管理,企业的供销、生产等活动最终都将通过财务活动和会计活动来体现和反映,因此,财务管理(含会计管理,下同)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企业管理的中心,财务管理制度也就财成为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的核心。

(二)财务管理制度能够实现管理价值增值

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可以使企业管理有章可循,进行有效管理,实现管理价值增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完善企业的成本费用管理制度,可以减少成本费用的浪费,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进而增加企业的利润,实现管理价值增值。2、完善企业的资金管理制度,可以有效运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收益,降低资金使用成本,进而增加企业运用资金的经济效益,实现管理价值增值。3、完善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可以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形成企业的无形资产——商誉,实现企业价值增值;4、完善企业资产管理制度,可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增加资产使用效益,进而实现管理价值增值;5、完善企业的分析与考核管理制度,可以做到权责明确,奖罚分明,提高企业职工的积极性,进而实现价值增值;6、进行企业经营分析,可以为管理决策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有利于提高管理决策的效率,实现管理价值增值。

二、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现状

(一)取得的成绩

伴随企业财务自的不断扩大,很多企业也在不断探索适应市场经济的财务管理的办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实行财会人员岗位责任制,实行责任成本管理,班组经济责任制,招标比价采购,实行成本费用定额管理。建立以记账、算账、报账为主要内容的比较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建立财产物资管理及盘实制度,建立了财产物资收发领用的计量验收制度等。

(二)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1.财务基础管理制度不完善。有的单位存在原始记录和凭证失真,定额管理流于形式、计量验收制度不严格、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稽核制度不完善等问题。

2.资金管理制度不严。目前,企业私设“小金库”和多头开户现象普遍;资金使用“一支笔”的职责权限不清,资金使用“一言堂”现象严重;企业的对外投资收益低下,盲目投资,投资风险意识较差,可行性分析不充分,也没有投资跟踪分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周转率较低,存货、应收账款占用较多。

3.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制度不严。不按权责发生制和受益性原则对发生费用进行确认,故意少转成本费用,虚增利润或虚减亏损;多转成本费用,截留利润,降低存货资产价值;预算体系不完善,对企业成本费用支出没有计划,缺乏约束。

4.企业购销环节缺乏信用管理,收入管理制度。大部分企业对购销环节缺乏激励约束机制,购销人员权利责任不对等;对客户信用管理不严,造成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较多;收入计量确认时间不准,人为调节利润等现象普遍。

5.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存在盲目投资,资产闲置;企业改组中不评估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长时间不办理竣工决算,不断增大固定资产成本,虚增利润。

三、如何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一)明确财务管理制度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如前所述,财务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的核心,财务管理可以反映和调控企业的其他经营活动,可以通过经济核算、财务监督有效制约和检查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首先要明确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做好以下两件事情:

1.建立以产权管理为核心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之一是“产权清晰”企业财务关系的产生、财务管理的内容、目标、运作也都离不开产权管理。建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必须明确产权关系,在理顺产权归属的前提下,优化资本结构,强化财务约束,形成激励与约束机制,才能真正实现管理价值增值。

2.理顺财务部门与职能部门的职权关系。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实行财产委托经营,财务管理既要服务于企业外部报表使用人的信息需求,更要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者的决策需求。根据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财务管理部门要对其他职能部门行使监督和检查的权利,同时又要以价值反映其他职能部门的活动并进行价值管理。这样必须明确财务管理部门的核心地位与价值管理职能,确保财务管理部门价值管理与财务监督职能的行使。

(二)完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要实现管理价值增值,必须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主要包括:

1.企业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制度体系。包括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务报告与分析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内部稽核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这些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制度可以保证企业的基本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2.企业成本管理制度。包括成本预算与责任制度,成本核算与控制制度,成本分析与考核制度等。

3.企业资金管理制度。“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它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必须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含财务结算中心或厂内银行的管理制度)等。

4.企业资产管理制度。包括存货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在建工程管理制度和无形资产与递延资产管理制度等。

5.企业的购销管理制度。购销活动虽然不是财务活动,但企业的购销活动影响到企业的收支,所以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也必须从财务角度来完善企业的购销制度、包括:采购管理制度、销售管理制度(如销售人员责任制及收入的确认等)、信用管理制度等。尤其是企业的全程信用管理涵盖企业的采购及应收账款的管理两个方面。

资产和财务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学校的经费来源从过去单一的财政拨款变为财政拨款、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等并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财务管理仍然停留在简单的收支核算上,财务部门未能在资金管理、经营投资决策、分配政策等方面发挥监督和参谋助手作用,导致出现诸多漏洞与弊端。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健全财务内控制度,对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意义重大。

高等院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 内控制度不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混乱,资产账实不符。

(1)固定资产账实不符。(2)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求大求新,重复购置资产、购入资产闲置不用、使用效率低等现象普遍存在。(3)对已转让、转性的固定资产不按国家的有关规定办理有关资产的转移手续,对该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该缴资金占用费的不缴纳,该收缴的承包费不追缴。这些明知是无偿占用高校的国有资产进行创收和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但由于出于对创收产业的扶持目的,高校实行了一些相对优惠的政策,资产的保值增值目标无形中放在次要位置,分配体制也过多地向小部门、个人倾斜;使投入的资产无法得到补偿。

2. 内控制度不健全,资金使用效益较低。

(1)在资金使用上,缺乏成本管理意识,简单按开支标准支出,不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2)融资筹资意识较差。大部分高校,只注重向财政要经费和向学生收费,而如何根据国家对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学校发展规划,尝试多渠道筹资,实现学校跳跃式发展往往被管理者所忽视。(3)在货币资金管理方面,只注重对现金的一般日常管理。对货币资金实际需求量的预测和控制、不同货币资金存放形态及转换以降低货币资金成本等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3.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够,财务人员素质较差,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办学形式多种多样,教学经费也从单一的财政拨款发展到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的格局,收支的形式也从初始简单的行政财务收支到目前相对复杂的以部门、以院系为单位的经费收支和经营收支核算,经济核算变化很大。但高等院校在财务管理和核算方面没有跟上,忽视高素质财会人员的配备,财务管理仍然停留在简单的收支核算上,财务部门在重大的经营决策、投资决策、分配政策等方面也参与较少,未能在资金管理中发挥监督作用,导致出现诸多漏洞与弊端。

二、健全财务内控制度,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1.加强科学预算,实现真正的预算管理。强化高校的内部管理,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度。高校实施有效的预算管理,可以通过国家的财经法规、政策和制度,建立和健全一套适合学校具体情况的定额标准,如人员经费支出定额、公用经费支出定额,水电费、通讯费等单项或综合定额,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形成相互牵制、相互制约、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设立事后监督制度,即在会计部门常规性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各项业务收支活动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核查,成立内部审计委员会,通过内部常规审计、离任审计、落实举报、监督审查等手段,对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建立以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强化对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检查与考核。

2.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科学配置学校资源,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1)建立管理资产的专门机构或配备专职的管理人员,加强验收和使用管理。资产管理机构受托对学校的国有资产进行管理,依据有关政策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具体管理办法,办理资产的验收、登记、调拨、转让、转性、报废等手续。

(2)加强会计核算。学校财务部门应建立固定资产总账、分类明细账,进行价值管理和恰当的数量管理。资产管理部门应建立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和固定资产台账、卡片,专人管理,详细记录固定资产数量、价值、型号、使用单位和存放地点等,确保固定资产账账、账物相符。

(3)实行集中管理,分级分口负责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权属统一归学校财务处,实物管理权属及责任为资产管理机构或各使用部门,财务处在价值管理的同时有权监督实物管理部门的实物安全管理。

(4)固定资产的购进、拍卖、转让,原则上应先经学校办公会议及资产管理机构评估讨论,财务处审核无误报批核准后方可进行。未经审核评估及批准而擅自处理固定资产的视为窃卖国有资产行为,予以处理。

(5)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的财务审计监督。对学校资产的运作以及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进行有效的审计监督,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6)建立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每年组织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对学校资产的品种、数量、存放地点进行盘点,核对财务账与资产管理部门的实物账是否相符,确保固定资产账账、账实相符。

(7)加强产权管理。学校资产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固定资产产权登记、界定、变动和纠纷的调处,保全国有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外投资转移固定资产使用权一定要履行审批手续并坚持有偿使用,收取占用费。

3.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财务内控制度,规范校内经济秩序。

(1)高等院校应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学校的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其应包括:经济责任制度、财务收支制度、内部分配制度、内部审计制度、资产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校内各级财务机构的设置及岗位责任制、规范学校经济行为的管理办法等。

(2)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把财务监督与内部审计和民主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学校各项经济活动正常、有序、规范运行。

(3)制定出最佳的财务计划、加强会计核算和成本费用控制,实现最合理的资本结构,有效地利用学校各种资金,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4)健全资金使用审批制度,增加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资产和财务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房地产公司;财务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4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7-0039-02

在生活中,有好多公司就是因为公司的财务管理出现了问题,有的导致公司财务困难,限制了企业的投资发展,有的甚至触犯了国家的法律法规,直接导致了企业的灭亡。随着房地产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和国内公司对财务管理重要性认识的加深,越来越重视房地产公司财务管理的研究。房地产公司为了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对财务的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1 房地产财务管理的作用

①提高资金使用率。加强房地产的财务管理可以避免资金的盲目投放,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缩短资金使用周期,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收益。同时,还能优化融资环境,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②通过预算控制和预算调整可以有效控制项目成本。对项目成本的控制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企业财务管理可以通过预算控制和预算调整,设置项目开发的成本上限和总成本的控制范围对项目成本进行控制。

2 财务管理问题

①管理制度不完善。目前房地产企业缺乏完善科学的财务管理,虽然一些企业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旧是流于表现形式,缺乏具体的措施,由于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进而影响到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加上缺乏清晰的总体经营战略,既影响员工的发展,又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另外,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缺乏可操作性,企业财务工作过于盲目,导致财务分析无法得到应有的有效应用,加上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脱节,从而使得项目在实施之前缺乏可行性分析。

②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在国内的房地产企业发展中,往往把公司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经济效益方面,缺乏对财务管理的足够重视,尤其是在公司的长远发展过程中,忽视了财务管理所具备的支撑作用。很多公司往往把财务管理的作用看成是记账、薪资发放等,对财务管理的支撑作用缺乏足够的重视。这种相对淡薄的财务管理意识不仅会影响公司的管理效果,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公司的长远发展,增加公司经营的风险和面临的挑战。

③企业融资难。房地产企业人为资金密集型的、高风险性的行业,资金周转周期长,在遇到资金困难的情况时,必须要通过融资,扶持企业发展。但是在实际融资中,很多公司的融资渠道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往往主要依靠银行贷款。但在新形势下,公司的融资会面临困难,因为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房地产的政策的出台,银行融资监管进一步趋紧,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国家政策根本无法满足于企业融资需求。

④风险意识不足。房地产企业缺乏财务管理风险意识,目前诸多的房地产企业各个部门统一由企业主自己所决定,加上缺乏较高的素质水平、学历水平、复杂关系,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分工不明确,专业性不强,面对较多的投资机会,缺乏科学判断,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从而造成财务管理风险的增加,致使公司面临较大的风险控制;又比如企业财务人员业务不熟,对财务制度掌握不到位,一些财务人员只是为了迎合领导,缺乏应有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而造成腐败行为的发生,这样,必然会为企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 财务管理解决对策

①强化财务管理意识。房地产企业必须强化财务管理意识,将整个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所有财务人员的高度配合,比如企业管理人员要从自身做起,增强财务管理理念,从高层抓起,严格遵守财务纪律和财务制度,要求财务人员要将财务工作重点放在财务预测、财务分析、成本控制等方面,照章办事,还必须要求财务人员全面参加公司的预决算、合同的会审和监督合同履行情况。

②健全财务管理体系。房地产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要从企业自身实际出发,将企业的成本管理、预算管理、财务分析、资产管理等各个方面融入到财务制度中,确保财务数据的统一性;二是要设立相应的财务管理机构,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如建立相应的报销制度、采购制度、现金制度、稽核制度,充分实现财务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三是建立健全的考核制度,根据企业各岗位的需要,明确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强化监督机制,强化财务人员的责任心,规范财务行为和工作程序,提高会计质量。

③建立财务监督体制。加强内部审计,充分重视企业财务的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以具有专业水平的审计人员,并在此基础上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权威性,对所投资项目的成本、收入、回收期、收益严格分析,避免随意性过大,全面控制投资成本,以增加企业收益。同时,房地产企业还要加强财务管理部门执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能力的培养,财务部门要按照财务预算目标加强管理,定期检查,严格考核,落实责任,兑现奖惩措施,形成以财务制度为主对经济行为的定性约束。

④优化融资方式。在现有的社会经济环境下,房地产应该改善企业原有的融资模式,优化企业融资结构,具体方法如下:其一,借助房地产信托。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房地产公司可以充分借助房地产信托这一渠道,为公司募集资金。其二,加强对资金的统一管理。公司的财务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资金的统一管理,避免存在公司总部与分公司资金余缺不匀的现象。充分利用闲置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⑤重视资金的信用管理。信用标榜着一家企业,是企业的一张脸。信用良好的企业能够为融资带来便利,可以获得条件优厚的长期低息贷款。这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这样企业就会有更多的资金去经营更多的房地产项目。

⑥合理、合法运用税收筹划手段。房地产企业在土地增值税核算中选择对企业有力的扣费方式。比如在土地增值税核算中,房地产开发费用有两种扣除办法,作为公司的财务管理部门,要了解这两种扣除办法,并要选择对公司有利的扣除方式。

4 结 语

在房地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加强房地产公司的经营管理,尤其是公司的财务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公司财务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公司的竞争力和公司的长远发展。从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问题的本质,强化投资管理,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规避风险,不断完善房地产公司的管理体制,才能保证房地产公司的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英华.房地产公司财务管理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J].财务管理,2013,(146).

资产和财务管理制度篇5

一、新财会制度颁布和高校内部审计职能调整同步在进行

在新财会制度颁布同时,高校内部审计职能也在调整。早期高校内部审计职能定位是根据2004年4月13日教育部的第17号令《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根据这个规定,教育系统内部审计是教育系统内部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对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独立监督、评价的行为。其目的是促进内部规范管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防范风险,加强廉政建设,提高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这个规定将教育系统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为对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监督和评价。

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将内部审计的“监督和评价”职能改为“确认和咨询”。“确认”是通过监督检查,对被审计的事项予以鉴证,在此基础上提出评价意见和建议;而相对于“监督”所体现的内部审计查错纠弊的功能,“咨询”更体现出内部审计的管理服务功能,是对评价的进一步发展。结合《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对内部审计工作职能的新定位,高校新《财务制度》、新《会计制度》的实行将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二、根据新高校财会制度的重点,对预算执行及决算的关键要素进行审计

新《财务制度》对预算编制的依据、原则、程序和预算调整等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因此,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中预算执行审计的重点应当从以收入预算执行、支出预算执行的审查和评价,转变为预算全过程管理的确认,或称之为预算管理审计,强化对预算的编制依据、编制原则、编制程序、编制方法、预算调整、相关的经济责任制等过程进行审计确认。

新《财务制度》增加了决算的有关规定。相应的,高校年度决算编制的业务规程,也应当成为预算执行及决算审计的重点。

三、按照新高校财会制度的精神,引入高校内部成本费用管理审计

高校的财务支出表现为各种成本费用。新《财务制度》增加了成本费用管理一章,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应当要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实行内部成本费用管理,体现了我国财政管理对绩效管理的日益重视。财务制度是高校进行财务活动的依据,也是高校内部审计的依据。高校开展内部成本费用管理审计,是高校内审工作中进行绩效审计的一个重要方式。

高校内部成本费用管理审计的重点是高校成本费用与相关支出的核对和归集机制。新《会计制度》将事业支出拆分为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和离退休支出5个一级会计科目,以明晰地反映了高校支出结构。高校对于各种费用的核对和归集,尤其是对于不能直接归集的费用进行的分摊,是内部成本费用管理审计“确认”的一个重点。内部成本费用管理审计的另一重点是新高校财会制度引入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和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根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使用方向确认教育、科研、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经营等业务的成本,是内部成本费用管理审计的重要内容,也是内审工作提供“咨询”的重要方面。

四、强化对高校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规范性和完整性的审计

财务报表是高校会计期间财务收入和支出的集中反映。根据新《会计制度》,高校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高校自2014年1月1日起,应当按照新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并编制财务报表。按照新《会计制度》的改革重点,高校内部审计中对财务报表的审计应包括:(1)财务报表的新旧衔接,重点是新账各会计科目期初余额的真实性、合规性和完整性。(2)收入科目和支出科目使用的规范性,重点是由财政补助收入支持的各项支出,是否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相关科目和“支出经济分类”的款级科目进行正确的明细核算。(3)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及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的会计核算的规范性。(4)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和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的执行情况。(5)基建投资业务并账的执行情况。(6)对校内独立核算单位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合并情况。

五、根据新《财务制度》关于财务监督的要求,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审计

近年来,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审计理念逐步从企业渗透到教育系统。而当前高校资金来源和支出项目日益多元化,校企合作、境内外联合办学日益增多,高校内部管理上的问题促使这个问题提上日程。新《财务制度》专门增加“财务监督”一章,提出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经济责任制度、财务信息披露等监督制度。高校财务管理是对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采购管理等活动中的经济要素的管理,高校内部控制审计应当对这些业务领域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有效性进行“确认”、提供“咨询”,推动高校的财务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高校内部控制审计,应以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为重点。早期高校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审计主要是房产和设备管理内部控制,审计的重点是资产的取得和验收、日常管理、处置和经费开支情况。新《财务制度》要求高校严格控制对外投资,规范对外投资、出租、出借资产的行为;提出投资收益及出租、出借收入应纳入学校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随着新《财务制度》的出台,高校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审计,将侧重于资产的投资收益、社会服务收益的管理规范性。资产管理将成为内部控制审计的重点之一。

高校内部控制审计的另一重点是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审计。根据《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审计所指的“财务管理活动”,包括货币资金、预算、收入、支出、分配、投资、筹资。在实践中,多数高校的内审工作均开展预算执行审计,对于学校资金、预算、收入、支出、分配业务,关注比较充分。而投资、筹资业务,伴随着近年来高校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正在逐步进入内审工作的视野。新《财务制度》的颁布促使投资、筹资业务成为内审工作的重点。对投资活动的监督,应纳入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审计;对筹资活动的监督,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审计中应当得到重视。新《财务制度》将高校负债的合规性和风险程度作为财务监督的主要内容之一,对高校负债情况的审计无疑是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审计的主要内容。

资产和财务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理论阐释

事业单位是指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的社会组织,其最大特征是不以营利为目标。深化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改革,有助于规范事业单位财务行为,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助于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而现实的任务。

1.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涵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指事业单位遵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合理地筹集、分配资金,核算、监管和控制单位经济活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单位预算、收支管理、专用基金、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资产和负债管理等。

2.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为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促进事业单位的生存和发展。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任务是:准确编制单位预算,合理编制单位决算;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实施绩效评价,努力节约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加强财务控制和监督,有效降低财务风险。

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征和原则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征主要有: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和其他捐赠者;没有出售、转让、赎买等问题;不以营利为目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原则有:严格执行相关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妥善处理好国家、单位、个人之间的关系。

准确把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有助于建设科学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有助于建设现代公共财政体系,有助于运用国际先进财务管理理念,有助于深化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改革。

二、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改革的现状分析

1.预算管理层面

目前,我国不少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观念落后,仍然采用基数递增的方法,并不认真执行零基预算,使得预算编制结果不准确,从而不能反映单位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情况。集中表现为:一是预算编制存在滞后性和盲目性。部分事业单位在预算年度的4月份才编制预算且实施,削弱了预算执行力。缺乏对上年度支出结构的分析,在编制预算前未进行科学预测,减少了预算的准确性。二是绩效考核效果不明显。事业单位相关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对预算执行的考核评价,评估制度不规范,评估方法较为落后。三是预算监管职能乏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相关制度不完善,预算监管不到位,使得事业单位现有可利用资源不能重新配置。

2.资产管理层面

当前,我国事业单资产运行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资产调剂使用制度不完善,缺乏对存量资产进行二次资源配置,使得一些单位资产利用效率低,造成部分单位重复购置资产,极大的浪费了财政资金。二是固定资产管理不完善。尚未引进“累计折旧”方法,仍旧使用“固定资产”、“专用基金”、“其他应收款”等处理账务;仍运用“固定资产修购基金”的方法,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以致事业单位资产和净资产虚增,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

3.财务风险层面

单位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制约使得单位的财务收益与预期产生差异。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一是支付风险。在实际预算管理中,各项经费整体结构分散,不断挤占其他项目的专项经费。二是管理风险。事业单位管理机制不健全,内部机制执行力不高,严重影响力财务管理工作的效果;单位内部监管乏力,管理手段比较落后,管理效率较低,以至于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欠缺,从而制约了单位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

三、进一步完善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对策

1.加快建设绩效预算制度

建立预算管理制度是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形式。一要抓好前期预算编制工作,妥善安排各项财务收支计划,健全科学激励机制,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决策评体系估,保障事业单位用有限资源完成既定经营目标。二要健全事业单位预算执行中期绩效控制机制,不断完善绩效预算管理信息库,提高执行部门预算的力度,不断强化财务管理执行监控,促使资金使用效率不断提高。三要建立事业单位预算绩效后期评估体系,健全财务预算绩效反馈机制,促进财务管理规范化、流程化,确立预算管理的核心地位。

2.继续完善资产运行管理制度

解决好项目预案算管理与经费购置资产不挂钩现象,要加快建设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的资产管理制度。一要建立健全存量管理和增量资产预算联动机制,合理配置单位各项资产,促使存量资产使用效率不断提高。二要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机制。明确单位内部各部门职责分工,推进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审批程序规范化,促使财政部门发挥资产调剂作用,实现对国有资产的有效监控。建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评估机制,更加注重绩效评估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促使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不断提高。

3.着力构建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为降低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应着重培养风险意识、构建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一要合理确定风险控制目标,注重目标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财务管理信息真实可靠,尽可能降低事业单位经营风险。二要加快构建财务状况预警体系,健全风险监控、评价和预警机制,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有效降低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三要加强财务风险关键环节的控制,健全财务管理监督机制,着力创新监督手段和方法,加快构建实时动态监督机制,提高事业单位防范和化解自身财务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资产和财务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规范农村;财务管理;调查

一、近年来东坡区加强和规范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情况

近年来,为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保障集体资产的安全完整,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东坡区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在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会计管理实践中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创新,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

1.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2009年11-12月,东坡区试点性地开展村级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为搞好试点工作,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工业镇(松江)、一个农业乡(金花)、一个街道办事处(大石桥),探索性地开展村级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对开展审计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后,由乡镇、街道组织实施,区级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成员单位深入现场指导,共同探讨、解决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初步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

2010年7-10月,为巩固工作成果,在试点基础上,东坡区结合即将开展的村级干部换届选举工作,首次在全区全面开展了村级财务清理和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全区24个乡镇、街道所辖的220个村、62个社区的522名村(社区)党支书、主任,全面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此次共组织审计人员147人,审计资金总额为19904万元。经审计整改,归还原资金渠道6.26万元,已调账处理金额19.30万元,自行纠正258.19万元,通过审计查出违纪金额4.4万元,由区纪委立案查处2人,组织处理2人,正在调查1人。通过审计,全区村(社区)的会计基础明显加强,财务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干群关系明显改善。为加强村(社区)干部权力制约和监督,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规范农村财务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1年,东坡区还开展了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全区24个乡镇(街道)40个村(社区)党支书和村主任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交叉审计,对规范村级财务收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对农村“三资”进行了全面的核实清理

东坡区继2007年合村并组财务清理和2009年农村“三资”清理之后,2010年7月,按照区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决议精神,对除政园合一的两个乡镇以外的24个乡镇(街道)的220个村、62个社区自2007年3月1日以来的集体“三资”及财务状况进行了全面清理,与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同步推进。在全面清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个别问题多,群众意见反映大的村组进行了重点清理。对下拨资金、土地补偿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资金等进行了重点审计。通过核实清理,摸清了全区集体资产存量,界定了产权,规范了账务,健全了制度,切实维护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干群关系得以改善。

3.加强村级财务制度建设

从2007年以来,东坡区建立健全了内部控制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开支审批制度、民主理财制度、规范票据管理制度、财务档案管理制度、会计人员变动移交制度等。对集体资源利用实行公开协商和招投标制度。2011年又制定、修改完善了《眉山市东坡区村组财务管理制度》、《眉山市东坡区村(社区)财务双代管实施办法》下发各乡镇、街道实施。

4.大力推行村财乡镇代管的新模式

针对农村财务人员变动频繁、业务素质不高,财务支出监管薄弱等问题,自2007年以来,东坡区积极试点,制定并出台了《东坡区村账乡镇管理办法》(试行),大力推行村账乡镇代管新模式。目前,全区24个乡镇中,实行村会计委派制的有2个乡镇,实行村账乡镇代管的有8个乡镇,实行钱账双代管的有2个乡镇,其中三苏乡的村级财务已实现会计电算化。2012年,东坡区拟全面实行村级财务“双代管”制度。在全区每个乡镇、街道设立村财中心,在保持“四权”不变的前提下由村财中心对所辖村(社区)的资金和会计业务集中统一代管,并实行电算化管理。

二、认真开展调研,查找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弊端

2011年底,省、市、区财政部门联合对全区部分乡镇农村村级帐务与财务管理开展了一次调查,尽管区财政和农经部门及各乡镇在规范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个别乡镇从事村级财务会计工作的人员,由于业务素质、文化水平和政策水平的差异,使村级帐务与财务管理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个别行政村还存在家底不清,产权不明,无资产台账,集体资产出租和发包不规范;专项资金管理存在一定差距;帐务处理与财务管理与制度不符;会计档案遗失,管理不规范;民主管理和监督不到位等现象,造成工作不规范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村会计人员变动频繁,会计经验积累不足,政策业务水平低下等。针对以上情况,区农经部门和财政部门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行的政策规定,对规范村级帐务财务管理制定了新的举措,以达到全面规范农村村级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要求。

三、东坡区探寻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新思考

规范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查找和分析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采取区(县)财政、农经和乡镇、村联动办法,统一宣传口径,统一财务会计管理模式,选择先进的适合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办法,对农村村级财务管理进行全面彻底的规范:

1.加强法制宣传,提高认识,做到依法治村

一是在全区范围内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办法,加强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度的宣传教育,提高干部群众思想认识和政策水平,让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级党委政府应把村级财务管理列入基层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专人负责,为各村解决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帮助各村管好财,理好财,让他们懂得聚财生财与用财的道理,增加和积累更多的村级财力,用有限的财力,为村民们办更多的实事;二是对村干部和财务人员开展财经法规制度和财务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切实做到按章按制度办事。三是要对广大村民开展民主理财教育,把政策制度交给群众,使他们真正懂得村民的权利,增强村民的参政意识和理财意识,使其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以堵塞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漏洞。

2.规范集体资产管理,力求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一是在在各行政村摸清家底、明晰产权,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的界定和产权登记,理顺产权关系,维护集体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要求各村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的清产核资小组,对本村或本社的资产进行彻底清查,对现有的资产进行产权界定与评估,明晰资产所有权,进行产权登记。对账上有而实际已经不存在的资产要按规定程序进行核销,明确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情况,做到账实相符、帐帐相符和帐表相符。

二是建立资产台账,各村根据清产核资的结果准确无误地建立资产台账,做好集体资产的登记工作,将所有集体资产纳入管理范围,全面、及时、准确反映资产的使用、经营和管理状况,防止资产的流失,保护集体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三是搞好资本营运,盘活存量资产,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根据不同类型的资产特点,搞好资产经营。经营性资产重点抓增效,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抓增值,资源性资产重点抓开发,福利性资产重点抓保护。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充分利用集体资产,如发包出租、使用权拍卖、统一经营等,达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目的。

四是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村级专项资金主要包括征地补偿费、“一事一议”资金等。首先是规范各村征地补偿费的管理。各村征地补偿费应按《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严格执行专户存储、专账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土地补偿费的分配、使用预算方案须经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批准,事后要将土地补偿费的实际开支、管理情况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报告并定期向村民公示。对征地补偿费收支原始凭证应单独装订成册,归档管理。其次是规范“一事一议”资金的管理。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村(社)集体兴办生产、公益事业要求社员出资、出力的,应严格按照“一事一议”管理办法来筹集资金,在向群众收取时,要开具统一的“一事一议”筹资收据。“一事一议”收取的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由村民理财小组进行全过程监督,使用、开支情况要及时在村务公开栏向村民公布。

五是正确处理“村改居”过程中集体资产的处置问题。在“村改居”过程中,应搞好集体资产的清产核资工作,处置资产的,资产处置方案须经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杜绝一切平调、侵吞、私分集体资产的行为,以确保集体资产的安全与完整,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

3.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

建立财务制度是搞好村级财务管理的关键。为使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各村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应严格执行农业部、财政部新颁布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从各村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度”、“财务报销制度”、“资金审批制度”、“票据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等,要求各村做到账簿齐全、记账及时、独立核算、民主理财、规范管理。

4.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理顺管理体制

推行村(社)会计委托,是各乡镇近年来针对村(社)集体经济组织开展的一种新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是在保障村集体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监督权“四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托乡镇农经部门和财政所,建立村社会计记账中心(办公室),按照自愿的原则,与村社集体经济组织签订记账协议,进行记账的一种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为村民集体财产的保护加上了一道保险,使村级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更切实有效,也有利于加强干部监督,保护村民集体资产安全和干部安全,堵塞农村财务管理漏洞,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的滋生,密切干群关系。全区应全面推行三苏乡村(社)会计委托的成功做法,全面实行会计电算化,以便更好的实现群众监督。办公设备列入乡镇财政预算或区财政预算。

5.搞好村级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村集体经济组织应严格按照农业部、监察部《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和有关规定,将村级财务活动情况定期、如实地进行公布,接受村民监督。财务公开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计划、各项收入和支出、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和其它需要公开的财务事项。财务公开栏应固定设在村级办公地、或群众集体居住地、或主要交通路口等方便群众阅览的地方,财务收支要在财务公开栏张榜公布。财务公开要及时,做到每季度公布一次财务收支情况,财务往来较多的,收支情况应每月公开一次。涉及村级及其成员利益的重大事项应随时公开;对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要专项公开,重点解释。财务公开的账目要真实可靠,公开的内容要存档备查。每次公开后,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要及时召开党员会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对村民提出的疑问,要及时做出解释;对村民提出的要求,要及时给予答复;对村民提出的合理建议,要及时予以采纳;对大多数村民不赞成的事项,应当坚决予以纠正。民主理财小组要充分履行职能,坚持原则,认真听取和反映村民对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民主理财小组有权参与制订本村的财务计划和财务管理制度,有权检查、审核财务收支账目,有权否决不合理开支,有权监督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真正做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6.加大审计力度,强化会计监督

农业、审计、财政等部门应以经济联席审计会议形式,协同配合,区级农经管理部门应设立专门的内审机构,加强对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乡镇农经管理机构要有固定的审计人员,有计划地依法开展村级财务审计和村干部离任审计,杜绝非法立项、层层加码、隐瞒截留、挤占平调、侵占挪用和挥霍浪费等现象。审计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向群众公布审计结果,落实处理意见,建立审计的长效机制。

7.抓好村级财会队伍建设,夯实组织基础

农村财务管理既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又是一项业务性和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应重点抓稳定财会人员队伍,加强村会计和村干部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素质。各村财会人员被确定之后,一般不要随意变动。财会人员的任免和调换应由村民委员会提名,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经乡镇农经管理机构审核。村主要干部及其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村的财会人员。财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建立岗位责任制。农经部门应加强对农村财会队伍的管理,与财政部门共同做好村级财会人员的培训、发证、年检等工作。每年均应从财政安排一定专项经费,组织村级财会人员和村干部培训一次,培训学习会计制度、财经法规和政策,教育和督促他们自觉遵守财经纪律,坚持原则,爱岗敬业,廉洁奉公,保护和支持村级财会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保障其合法权益,对违反财务规定的单位和会计人员按有关法规进行严肃处理。

资产和财务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集团化企业财务管理 集权制 模式构建 实施措施

一、集团化企业的基本概念

集团化企业是由若干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所组成的法人联合体,是内部以产权为主要联结纽带而形成的具有多层次组织结构的经济组织,集团化企业本身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二、集团化企业财务管理的特征

集团化企业财务管理是对集团化企业内部各成员企业之间、各成员企业与集团外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进行运作和处理的活动。因此与单一企业相比,集团化企业财务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集团化企业财务关系涉及面广

主要表现在:第一,涉及到各个企业内部即集团内部各成员企业的财务关系:第二,涉及到集团化企业各成员企业之间的财务关系;第三,涉及到集团化企业作为整体对外发生的财务关系。

2.集团化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兼强制性和非强制性于一身

所谓强制性是指集团化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一经制定,集团内各成员企业必须遵守执行。当然其前提是集团在制定这些财务管理制度时,要求各成员企业必须参与,对于共同认可的制度性内容,必须贯彻执行。所谓非强制性是指集团化成员企业在不违背集团化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可以对某些财务事项自行决策。

3.集团化企业财务管理主体多层次

由于集团化企业是以资本为纽带,多个法人实体组成的,多层次的经济联合体。在企业集团中,不仅母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独立的经营理财自,子公司以及其他成员企业同样也有着独立的法人地位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独立的经营理财自,因而构成了集团化企业财务管理主体的多层次。

4.体现为财务管理目标的多样性

集团化财务管理目标的多样性,源自企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主体的多级复合结构。由于成员企业与母公司在法律上有着同等的法人地位,是彼此独立的利益主体,因此各成员企业在理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诱发谋求自身局部利益最大化的倾向。而集团化财务管理要围绕集团的整体财务目标制定相应的财务计划,服务于集团的整体利益,并更多从集团整体性战略的高度进行财务管理。

5.体现为财务管理方法的复杂性

由于企业集团各成员企业经营行业和产品的差异性特征,集团化财务管理不得不面对不同的核算办法、不同的计量单位及不同的税务政策等,需要采取的财务政策、财务手段和财务管理方式也就复杂得多。

6.体现为财务资源调配的复杂性

随着集团所属成员的不断增加,集团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张和多元化发展,可支配的资源数量增加和相应的处置权扩大,资源调配和资金筹措等财务管理工作也更加复杂。

三、集团化财务管理的内容和对象

集团化的财务管理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现代企业制度为保证,合理配置企业集团资源,优化集团产业资源结构,发挥集团优势,提高资本的运营效率。

集团化财务管理的关键,是正确处理和解决好集团内部母公司与下属子公司之间的集权与分权关系。集团化财务管理的有效实施对象,主要是针对集团下属的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而言。对于参股公司和关联公司来说,由于资本的控制力度不足等原因,导致集团化财务管理的实施和影响力度有限。

四、集团化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中的集权制

由于企业集团是多个法人的联合体,同时通过层层控股与参股,使得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主体不仅是多个,而且是多层级的,因此无论是从集团组建的宗旨,即谋求资源一体化整合效应和管理协同效应,还是发挥母公司的资本杠杆效应角度出发,都决定了母公司在整个集团的财务管理中必然要居于一元核心领导地位。子公司的行为规范必须同时纳入母公司一体化的财务战略、财务政策与基本财务制度统领下的多层级复合结构特征范畴之中,服从母公司对集团整体财务资源的整合与重组。

财务管理体制是企业集团内部集团化财务管理体系的基础,大致可分为集权制和分权制。财务决策管理权限的划分,是整个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集权制与分权制的差别,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权力“集中”或“分散”概念,而在于“权”的界限及其所体现的多层级结构特征。集权制的财务管理体制是指,企业集团对下属子公司的财务决策实行集中和统一管理,下属子公司没有财务决策权。集权制财务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财务管理权利的集中监控、财务资源的集中配置和财务信息的集中共享。分权制的财务管理体制是指,企业集团只保留对下属子公司的重大财务决策权或审批权,而将日常财务决策权完全下放到下属子公司,下属子公司只需对一些决策结果报请集团母公司备案即可。

实行集权式财务管理具有如下优点:

1.强化集团整体资本经营;

2.加强内部监控;

3.降低财务费用;

4.提高公司信贷的信用等级,扩大信用。

五、实施集权式财务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1.将实现集团企业持续发展的利润最大化作为集团财务管理的总目标

实施集权式的集团企业财务管理,首先要明确并统一财务管理的总目标,并将目标贯彻到集团企业的每一个分公司及分支机构。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应始终围绕利润最大化这个总目标,根据各所属企业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财务手段,比如加速应收款及存货的周转率、盘活存量资产、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流动比率、提高净资产利润率等等,实现集团持续发展的利润最大化。

2.以产权为纽带,加强财务管理

集团企业应明晰各所属公司或机构的产权关系,建立以产权为纽带的财务管理制度。具体要求是:(1)建立完善的产权登记管理制度,做好产权的日常登记和变动登记。(2)建立严格的资本金管理制度,由母公司作为产权的所有者考核资本的保值与增值,母公司以对子公司的出资额为限,享受出资者权利,并承担有限责任。 (3)建立定期资产清查制度,严格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及核销的审核手续,对已核销的资产进行备查登记,杜绝资产流失。(4)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评价考核体系,客观、综合、科学地对所属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评价与考核。

3.实行集团内部会计委派制

集团公司作为所属公司产权所有者,可对所属公司实行会计委派制。由集团公司向子公司派驻财务经理,对重大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实行与总经理联签制度:财务经理的工资、奖金等与所在单位分离,以保证其实行会计监督的独立性,集团公司对被委派的财务经理定期考核和轮岗。

4.加强资金的统一管理,充分发挥结算中心的作用

资产和财务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国有农场;财务管理;财务基础;财务制度

农业是保证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和前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的发展关系到人民的生活以及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国有农场的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农场的生产与经营模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对国有农场来说,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工作重点,健全和完善其财务管理体制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财务管理的完善有利于国有农场的良性发展、财务管理的完善有利于提高国有农场的经济效益、财务管理的完善有利于增强国有农场的市场竞争力、财务管理的完善有利于提升国有农场的管理水平。

就国有农场的财务管理现状来看,因其经济体制的束缚,财务管理还没有处于核心的位置,只体现在农场管理的某些方面,严重约束了财务管理的职能作用的发挥。

一、农场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体系不规范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农场新建了大批量的基础设施项目,如何对数额很大的新增固定资产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进行规范化的核算已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应收账款数额的居高不下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由于历史原因加之以前年度的经营亏损,造成了数额巨大的应收账款。农场各单位回收欠款的进度非常缓慢,占用了大量的资金,严重影响了农场的财务状况。

3.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近几年,农场大批地引进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让新鲜血液充实到一线,这批刚刚走向社会的新生力量,刚刚走出校园,理论和实践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书本上的知识要在实践中才能融会贯通。在农场财务工作中,他们需要的是不断的学习。而原来的财务战线的人员随着行业财务制度的不断更新,未能得到及时专业培训,财务人员业务水平提高缓慢,缺乏财务管理能力,很难为企业管理提供可靠有效的财务信息。

4.财务基础工作不规范

(1)会计科目的使用不准确,没有顺应新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没有真正的依据会计科目字典的要求,及时变更,人为有使用会计科目,随意性较大。例如:一些专项资金的科目使用就很不规范。

(2)费用项目的归集过于笼统,没有按照费用用途明细化,会计资料不准确,不能给企业领导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

(3)原始资料手续不完整,很多日常的收支业务没有及时报账。致使报告期的财务分析不准确。无法给财务分析提供翔实的资料。

5.部分制度的建设脱离实际

对农业机械、生产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等与农场关系密切的资产类别的管理和规范简单空洞。日常的业务检查也没有对于这部份内容引起重视,使财务制度出现流于形势的情况。

6.对于各项惠农资金的管理不能有效的控制

这个问题存在绝大部分的单位中,具体的讲有如下的一些内容。一方面部分农场对资金缺乏有效的管理,惠农资金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另一方面由于管理的不科学,一些政策性的补贴没有及时足额的发放到老百姓手中,某些时候很难使老百姓充分体会到党和国家惠农政策的温暖。

7.部分财务制度执行力度不够

国有农场为了满足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管理活动的需要,制订了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如农场内部控制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专项资金使用办法、职务消费货币化管理办法等。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往往偏离这些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从而使一些内部财务制度失去应有的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农场财务管理部门的监督作用,为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增加了难度。

二、加强国有农场财务管理的对策

1.强化固定资产财务管理工作

近几年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农场的国有资产呈上升趋势,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为了更好的管理好资产需要从国有资产的配置到出租、出借,出售、捐赠、转让、置换、报废等处置程序严格控制,严格履行资产处置的报批手续,杜绝国有资产的流失,杜绝违法违章现象的出现。对闲置的资产要有效的利用,提高资产利用率,增加企业收益。

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会计管理工作的各种规章制度,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在执行的时候可以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要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并随时登记固定资产卡片,并建立与之相符的图片资料,并安排专职会计负责,单独建帐,进行专账管理。定期与各单位核对资产,进行资产清查。保证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账面数与登记的固定资产卡片相符。

(3)要按照财务管理的规定按时计提折旧。保证固定资产的真实、准确、完整。严格执行年初的基本建设计划。严格区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坚决杜绝计划外基本建设项目。

2.加大各项应收账款的回收力度

(1)农场财务管理应认真、细致地做好各类应收款项的清理工作,分门别类,登记造册,从源头开始,查明欠款形成的时间,原因,批准人。

(2)坚决杜绝新增应收款的发生,同时加强帐消案存的管理回收工作,加大清欠力度,对于欠款的单位和个人要制定出详细的还款计划,确定还款时间,逐期还款数额。创造性的开展清欠工作,积极回收各项应收款项,逐步改善农场的财务状况,保证清欠指标的完成,使农场的资金有个良性的循环。

3.加强财会人员业务培训

(1)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对会计人员要定期进行相关职业技能的培训和再教育学习。加强农场会计的知识水平。培养出高素质的会计队伍,是管好财务的一个重要保证。为加强农场会计工作,规范其会计核算,上级主管部门和农场应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及政策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2)实行严格的会计工作人员上岗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场财务部规范的问题。对于新上岗的财务人员要让他们多多从基层开始,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打好扎实的功底,并定期进行考核,实行尾数淘汰制度,让人人心中有一种上进的思想,有一种危机感,形成一种学习的风气和氛围,这样才会迅速的提升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4.强化专项资金管理

(1)所有的惠农资金,例如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油料补贴、良种补贴等一律卡式发放。

(2)建立一人一卡的制度,不得使用现金发放,全部通过银行批量处理。

(3)老百姓的卡号要由其本人签字在财务备案留存。

(4)惠农资金的标准严格执行上级政策,真正的把国家和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贯彻落实到企业内部,完善资金流转环节的监管。

5.实行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农场各级财务部门要把强化资金管理,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作为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

(1)财务部门应将所属农场的一切主营收入全部纳入收入账户,各基层分场所需支出应上报资金支出计划,经批准后方可支付拨付资金。

(2)做好农场承包单位承包费的收缴工作。加强财务公开化进程,土地承包严格执行公开承包户姓名、公开作物、公开面积、公开地号、公开等级、公开承包费标准;不准作业站收取承包费,不准各单位收取现金,不准各单位预收承包费,不准各单位加价收取承包费保证农场的经济良性的循环。

(3)杜绝账外收支和小金库。切实做到对各种资金事前有预算,拨付有依据,事中有监督,事后有检查。

6.成立农场财务核算中心

(1)完善农场“一级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加强财务监督作用,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最大限度的压缩农场的各项费用支出,坚决树立预算即是决算的刚性预算管理意识。

(2)采取“集中核算,统一开户,分户核算”。随着会计集中核算的兴起, 农场财务科应建立内部结算中心,全场各单位资金一律由财务结算中心管理,统一办理对外收支业务,使其成为农场收入和支出的控制中心。

(3)建立农场会计报账制度。农场会计报账制度的确立,将会极大的规范农场会计的财务收支行为以及会计自身的工作,推进农场的会计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农场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有力于财务监督工作的开展,对于防止农场会计信息失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7.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1)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为使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企业必须建立健全资金、资产,工程项目,收款与付款,收入与支出,会计基础工作等多个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2)使财务管理和其他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改变管理混乱,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的局面,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内控制度为核心来开展各项工作。

(3)加强制度实行过程中监督力度,加大各项制度的实施力度,以促进农场经济的有序运转和经济质量的提高。农场财务管理的有效进行,债务结构的不断完善,都为农场财务管理工作的实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8.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1)会计基础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作为财务工作者对于每笔业务都要熟悉来龙去脉。

(2)必须实是求事的记录每笔经济业务,做到及时、准确、完整,对于资金支付、费用归集要按照财务管理规定履行程序,对于票据不合规、缺失真实性的业务坚决不予处理。

(3)要按照上级部门考核办法开展财务工作绩效评价,建立规范的考评制度,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积极性。

农场财务要认真负责全场的财务管理,做好领导的参谋和监督作用,保证农场经济的正常运转,加强财务管理有利于提高国有农场的综合竞争力, 用利于国有农场的发展和壮大,全面推进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时机已经成熟。如在此基础上加强场级财务部门的力量,选拔懂业务会管理的人才,实行以管理为中心的财务管理体制,必将对垦区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于 娟:浅谈国有农场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垦经济,2001(4).

[2]苏 强:浅析国有农场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1(1).

资产和财务管理制度篇10

一、高校财务管理背景的变化

年以来,国家推行了五大改革:部门预算改革、收支两条线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政府采购改革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这一系列的改革体现了国家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框架,切实做到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所做的努力。这些改革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学校要争取更多的财政支持,就必须顺应国家改革的需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实现依法理财和科学理财,促进资金使用的公平公正,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好的促进学校事业发展。

面对各种改革,高校要想在财务管理中处于主动地位,就必须提前把握国家的政策导向,加强创新和分析,更快更好的适应新的挑战。高校为适应国家改革应加强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关注:

( 1 )科研经费的管理。要继续加强科研经费的预算制管理,以及结题课题的账务处理。

( 2 )结余资金的管理。国家已经开始实施结余资金管理办法,收回项目的净结余资金,高校也要加强对结余资金的处理工作。

( 3 )绩效预算和支出预算考评。绩效考评已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并将逐步与财政拨款挂钩。

( 4 )高校资产的效益管理。国家加大了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力度,明确了相关各方的权责,确立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 5 )高校财务风险的控制。高校财务风险特别是债务风险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过度举债或不良举债对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稳定产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逐渐显现。

二、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针对高校理财环境变化的要求,以及国家财政改革的热点需要,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中还存在以下的主要问题:

1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会计监督不力。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保障高校财产物资安全完整的基础,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和办法经过多年的发展,尽管已有所发展,但仍不是很完善,具体表现在:

( 1 )内部控制制度内容不全。有些高校对于许多的建设和投资项目的监督、论证和决策等方面并未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来进行有效的监控,导致对外投资决策发生失误,为高校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 2 )内部控制范围不够广泛。有些高校对财政性资金的内部控制较为严格,强调对财政性资金的内部控制,而忽视了对预算外资金的内部控制;有些高校未将二级单位财务纳入内部控制的范围,或控制不严、监督不力,致使出现非法集资、高息揽存、发放贷款等违规资金运作现象。

( 3 )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有些高校虽建有内部控制制度,但没有在实践中严格执行。因此,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加强高校资产安全保障的迫切要求。

2 、预算管理不完善,预算执行不严格。

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预算决定了以后的财务工作的方向,在高校内部建立和规范预算管理制度,是今后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高校各项费用的收支都应按部门预算来执行,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高校对于教育事业经费预算重视不够,往往因为预算编制时间过短或是预算编制过程透明度不够等原因造成了预算不准确或覆盖面不够广泛,不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学校财务收支状况和高校的工作重点及发展方向。而且编制方法简单,长期延续“上年基数 + 本年增长”的预算分配方法来确定本年度的支出规模,这种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却不符合公平、规范和透明的原则,分配给下属预算单位的指标基数缺乏量化分析和科学论证,其弊端在实际管理中越来越明显。在经费使用上往往事先无计划,缺乏统筹安排,各项支出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不能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因而导致资金使用不高。特别是基本建设支出常常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政府采购计划因政策执行不到位也会出现很大的随意性。这就容易导致实际工作中财务预算常常被随意调整的现象,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财务预算的严肃性和稳定性。

3 、财务分析工作薄弱。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办学规模,可控资源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加快了高校融入社会的进程,高校经济活动内容日益广泛,财务风险也在不断加大,财务分析、财务决策已越来越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尽管,高校财务会计制度统一了核算口径,提供了财务分析指标,但财务分析指标没有包括事业发展速度、经济效果等方面的内容,财务分析指标不健全;同时,长期以来,忽视财务分析,没有研究数据间的内在联系,高校财务管理缺乏经验分析数据,因此在高校财务管理实践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么不知道如何评价财务活动而放弃财务管理,要么不知道财务状况的好坏而造成财务控制不力,严重影响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4 、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资产价值反映不实。

由于高校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教育经费属无偿拨款,学校事业支出不要求对培养成本进行核算,购置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因此,各院校普遍存在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价值反映不实的现象。一方面,因资产盘亏、报废、毁损、房屋拆除等正常因素造成的固定资产价值减少未能及时办理减值手续,也没有进行必要的账务处理,造成账面价值大于实物价值。另一方面,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造成基建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未及时办理财务竣工决算手续,也未按暂估价及时入账,确认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周期过长,造成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的新增固定资产确认时间不一致。

5 、科研经费管理不规范,结题不结帐。

按照高校财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同有关部门取得指定项目和用途并且要求单独核算的专项资金,应当按照要求定期报送资金的使用情况,项目完成以后,应当报送资金支出结算和使用情况的书面报告,并且接受有关部门的验收、检查。目前各高校未严格执行上述规定,导致科研经费管理混乱。

三、新形势下强化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

新的形势为高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变化,这就要求高校应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转变观念,不断进行财务管理改革,理顺财务管理体制,确保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针对目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高校财务管理。

1 、加强财务监督,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加强财务监督,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保护学校资产、保护干部急需进行的工作。高校要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坚持不相容职务必须分离的原则,科学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强化财务控制,使一切资金流动和价值转移都必须纳入财务部门的统一管理之中;强化工作岗位职责控制,增加岗位间的约束力;强化审批权限控制,使各级人员权限和责任明确;加强会计信息的监督,避免因会计信息失真而导致决策失误等现象的发生。在日常的内部管理中,建立一套适合学校具体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如人员经费支出定额、公用经费支出定额及业务招待费等单项或综合支出定额,并形成相互牵制、相互制约、以预防为主的监控防线。建立事前请示事后监督体系,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各项业务收支等活动进行日常和周期性的检查。通过常规审计、离任审计、效益审计等手段 , 对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和监督,强化对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检查和考核。

2 、加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执行情况效益分析的工作。

预算管理是学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了学校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全过程,是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统筹安排学校各项资金,全面反映学校整体收支情况和总体规模是财务管理的核心。财务部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预算管理:

( 1 )加强预算申报的可行性研究。当年申报的预算必须论证清楚是否为当年急需的项目,不能再出现预算经费落实到位,项目实施很差的情况发生。同时,预算申报要严格遵循预算程序,归口管理部门对各单位报送的项目预算严格审核,并将审核汇总的预算报分管领导签字后送计财处。

( 2 )加强财务核算,规范财务管理。计财处对财务核算要严格把关,发现问题,要及时查漏补缺。日常报账要严格执行 “一支笔” 的签字制度;各部门在购置设备时,没有经费来源的一律不得采购;基建项目立项要严格按照程序执行,报账必须严格按照审批的基建计划执行,没有预算的一律不得执行等。

( 3 )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检查。专项经费特别是预算金额较大的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应加强跟踪预算执行情况,保证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和使用,同时在账务处理时应加强管理,控制支出内容,确保经费专款专用。

( 4 )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效益分析。在专项项目执行过程中,要建立追踪问效制度,加强过程控制。项目完成时,应该对该项目的经费使用效益进行分析,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为以后的预算安排提供依据,探索建立与目标、任务、绩效挂钩的资源分配制度。

( 5 )加强对结余资金的处理。通过对预算执行的效益分析,找出项目结余的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措施。财政拨款项目要严格按照申报的预算加强使用和管理,保证项目按时高效的完成;校内预算项目,要分析结余的原因,并考虑调整该专项项目预算金额。

3 、加强财务分析。

充分应用国家绩效预算与支出绩效预算评价研究成果,逐步建立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计财处应通过财务月报、季报及其分析,让校领导及时了解学校财务运行情况,为校领导作相关决策提供财务依据。并且要通过经费来源结构分析、支出结构分析、投资效益分析、资产使用效果分析等一系列方法,评价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状况。

4 、加强高校资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