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十篇

时间:2023-09-26 18:27:53

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

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篇1

关键词:道德修养 法律基础 思想教育 教学实效

按照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从2006年全面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改革后,原“思想道修养”课和“法律基础”合并为“思想道德修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目前,“基础”课第一轮的讲授已经结束,及时总结课程开设过程中的经验,对于下一轮的课程讲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讲授中我们以“吃透教材”、“以学生为本”、“三个贴近”、“创新教学方法”为着力点。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增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以“吃透教材”为着力点

全面而深刻地把握教材、吃透教材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在理解和把握教材的过程中,须深刻地认识到

“基础”课教材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教材,必须把对“基础”课教材的理解,提高到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高度去理解,必须把它放到整个政治理论课建设与改革的大背景中去深入思考。切实把握“基础”课教材在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不是满足于对教材书写内容的把握,而是要深刻把握教材为什么要这样书写,为什么要这样编排逻辑结构与逻辑体系,为什么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统领,为什么要安排这些内容,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教学才有针对性,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思想教育的实效性。从“基础”课教材的内容和逻辑看,都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基础”课教材绪论中专设一节,即《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论述了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以及大学生如何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问题,教材各章之中都融入了“八荣八耻”的内容,从而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贯穿教材始终的一条主线。

二、以“以学生为本” 为着力点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对于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教育,这一过程的完成是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互动来实现的,人是这一教育活动的根本因素。实施思想教育,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又要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地、自觉地接受教育。一要重视大学生的内在需要。大学生的内在需要是他们接受外部教育影响的根本前提。只要思想教育内容满足大学生的内在需要,并经由各种教育渠道进入大学生主体视野,才能促进大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接受和践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内在需要,根据其内在心理需要组织设计和开展教学,因势利导,使其自觉接受思想教育,在受教育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在新形势下,对自我成才、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望与追求,成为大学的关注点。二要考虑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大学生非常关注自身的发展问题,只有让他们感觉到思想教育对个人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才能乐于接受,这也正是我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着力点。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全体学生知识获得的教育,又要注重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要把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形成丰富多彩的综合素质列为教学的重点目标,全面细致地观察分析每个大学生,注意开发其潜在的素质闪光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三要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思想目标的最终实现,必须将作用于大学生身上的由教育引发的外部压力,转化为大学生内在动力。这种转化,不能仅仅依靠教育者的教育,还必须依靠其自我教育。在实施思想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大学生开展积极的自我教育,触及大学生更深层次的心理层面,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目标,在此基础上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思想教育的时效性。

三、以“三个贴近”为着力点

一要贴近学生思想实际。思想教育内容的安排,要尽可能适应教育对象的思想基础和接受能力,把握好教育的起点。大一学生是一群刚告别高中生活跨入大学校园的新生,他们关心的是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渴望了解有关恋爱、交往、成才、择业的问题。这就需要教育者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逐步向着培养“四有”新人的根本目标迈进。教育形式的组织要富有“学生”味、“青年”味。二要贴近专业实际。思想教育要与班级的具体情况、专业实际紧密结合,以思想教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推动班级建设,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意识。三要贴近社会发展的实际。重视研究和解决当今中国社会转型中大学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思想教育具有时代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选择一些有时代感的课题,如“使命的呼唤”、“人生理想与人生价值”等,通过讲授这些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其明确肩负的历史重任,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

四、以“创新教学方法” 为着力点

教学方法优化程序中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合理地选择各种教学方法,并使之在有限条件下和有限时间中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所尝试的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都较好地达到了这一目的。

讨论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参与中接受教育。讨论式教学需要掌握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讨论,这是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效果的关键。笔者通过创设问题的情景、提出要求和思路,而由学生具体策划实施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事实证明,这种在教师引导下的讨论式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坚持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坚持讨论式、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等方式,既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又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深受学生的欢迎。

案例分析教学可以使学生从真实中得到启发。理想信念问题是这次课程改革中突出强调的教育重点,也是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理想信念教育对大学生的发展和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关于这一内容的教学应从问题人手,在理论上。要讲清:一是“人为什么要有理想,人为什么能够有理想”;二是从人的思维结构的导向性的特点阐述“人为什么需要确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三是“什么样的理想是崇高理想,大学生应该用什么样的理想信念支撑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教学中,笔者结合两个典型案例使学生们真正触动了思想。一个是受《西行漫记》影响,要亲眼见识了创造“小米加步枪”和“长征”神话的的美国康奈尔大学农牧系毕业的欧文,在中国当了一辈子的“牛郎”,为中国的畜牧业贡献毕生的事迹。另一个是原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因受贿、贪污罪被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处死刑的案例。当法官宣布判决后,李真有一个对自己走向毁灭根源的反思:“人可以没有金钱,但不能没有信念,丧失信念,就要毁灭一生。”两个案例使我们见证了信念和信仰的力量。阳早和他的夫人寒春在中国的生活虽然清贫简朴,但信仰使他们充实。科学的信仰使他们在困乏中获得力量,从苦难中体味幸福,在艰难中充满希望。与此相反,李真的案例使我们看到:政治信念缺失,实用主义泛滥,追名逐利,导致人生的毁灭。在案例选择中,要力求选取那些能够透视时代特征、蕴涵事物本质联系、反映大学生思想成长过程中主要矛盾及热点问题的社会现象。选择案例应是近几年的报纸、杂志、书籍等公开出版物中刊登的人物和事件,符合大学生接受视域的典型案例,选择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阅历有某些共同之处,能够引起思想、情感共鸣的人物。

参考文献:

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篇2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结合

自2005年起教育部已经重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相融合,通过课程改革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融合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但是长期以来,在教学实践中,高校并没有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融合或者使之协调平衡发展,而是几乎所有的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主要侧重于道德上的教育,很少或者没有对大学生针对法制方面的宣传教育,这就导致大学生在法制方面的只是严重贫乏,而对所得到的道德方面的教育泛滥,反而适得其反,从而使大学生不知法不懂法而犯法,发生犯罪事件,本文试从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的优点和如何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论述。

一、什么是道德教育?什么是法制教育?

道德教育,即为了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其内容包括提高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法制教育,是以普及法律常识,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培养人们维护和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目的性宣传教育活动。这是预防犯罪的重要措施。现阶段,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主要是对法律基础知识的宣传,让学生懂得什么是法,懂得如何在恰当的时机用法来维护自身利益,同时,也让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触碰法律底线。

二、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的优点是什么?

道德教育是一种趋向于劝诫,劝导的方面;而法制教育则带有一些强制色彩,具有一种严肃性,毕竟法律是人人都不可触犯的东西。两者的相结合,恰恰起到了刚柔并进的作用,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程度。道德教育是通过道德价值准则和道德信仰方式来实现法律的正义价值,将外在的法律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义务,从而为法律添加一定的道德色彩,为法制教育在社会上的推广宣传奠定一定的道德基础。而法制教育则是把道德教育所提倡的价值观念通过外在行为要求转化为内在思想需求[1]。一味地道德教育会使整个社会秩序混乱或者失去秩序,这就使一些不良人群的违法犯罪动机大大提高。强制性的法制教育会使社会失去应有的人性道德,失去扶持弱小的善心和严惩奸恶的正义之心,因此法制教育的同时需要道德教育所宣传的诚信,友爱,公平,和善,正义。若想要有一个和平稳定的有秩序的道德社会,无论是外在的强有力的法制教育,还是内在的向导性的道德教育,都是缺一不可的。

三、如何实现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融合

(结合)?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结合问题一直是一个热议问题,国家对这个问题也很是关注,特别是对大学生的教育相结合问题,因为大学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未来,其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显得尤为关键。在2005年,国家教育部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融合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将之前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书的拼接,而是在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将法律基础知识与之融合在一起,相互渗透。

(一)在新时代下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应只拘泥于课堂与课本,应该脱离课堂,脱离课本。方式如下:1、可以利用发达的网络系统,来利用放映一些影片的方式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渗透进去。2、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加大宣传好人好事的力度,放大正义力量。3、贴一些宣传标语,宣扬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

(二)建立教育工作者与受教育之间的关系,使教育工作者在受教育者面前树立威信,让受教育者信服教育工作者,创建一个平等,双向,互动的交流平台,这样有利于开展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相融合的宣传。

(三)多注重加强学生们对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融合的实践,“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只有加强实践才会让学生对理论认识深刻。“马加爵事件”,“复旦研究生投毒事件”等等,这些均是大学生道德缺失,法律意识淡薄所导致的恶性事件。由此,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融合成为迫不及待之事。总之,对于大学生来说,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融合贯通于高校的校纪校规,教学活动和管理工作之中,更能让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更加紧密,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境界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大文.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3.

[2]于国政.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融合[J].湖北师范学院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

[3]管文文.大学生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网络财富,2010,21.

[4]陈大文.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重要载体———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解读[J].思想•理论•教育,2006,17.

[5]孙冕.试论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融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0,31.

[6]曹燕宁.新媒体环境下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策略[D].苏州大学,2010.

[7]张旭新.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困境与反思[J].理论探讨,2013,01.

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篇3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路径

一、引言

201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理所当然包括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改革。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科技人才,因此,更要带头践行和落实党中央的这一决定精神。卓有成效地抓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提升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由于新时期新形势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较之从前在很大程度上不同,如何适应新形势,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迫切任务。

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要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选择突破的路径,才能收到明显的成效。所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指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对大学生施加思想道德影响,使大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内化于思想、外化于行为、融化于习惯,在“知”与“行”不断地转化升华中,完成思想道德模仿向思想道德自觉的转变。由此可见,要有效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既要注重和改进理论内化的教学机制,又要建立和运用道德实践的激励机制,还要培育和完善知行转换的长效机制。具体来说,要通过如下四条路径来实现。

二、着力构建贴近生活、具有层次的价值观理论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是用什么样的价值倡导去教育人、改造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极强的时代性、生活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也具有自主性、差异性,故此,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紧扣时代脉搏,构建一个贴近生活、具有层次的价值观理论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6号文件中提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贴近”要求,是构建新时期价值观理论体系的总体原则。基于全球化时代意识形态多元性和大学生思想复杂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的选择上,要在保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仍有价值的基础知识和思想道德先进性的同时,特别注重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从当前社会的最新实践中吸取新的知识,增加具有时代性的内容,体现时代特色,这样才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关键在于承认并注重生活和学生存在的差异性,建立具有一定层次的价值观理论体系,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引导既坚持先进性,又具备适应性和实践性,走和谐德育之路。

高校的学生群体来自四面八方,由于城乡、地域、家庭、经济环境等千差万别,学生之间具有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种差异性反映在对价值观的认同与践履上,必然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与行为。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既是对不同个体价值观差异性的认可,也是具有层次感、适应不同群体的价值规范。如果唯以“兼善天下”为道德准则,“穷”者无法践履,势必会产生对这个道德准则的反感与抵触。

在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主张“人类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协调一致,使人类社会朝着有利于个人和个人朝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健康发展”。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避免疏离生活的道德规范,构建既张扬公共理想又兼顾个体追求的道德理论体系,使大学生乐于接受、勇于践履。比如在公私观的规范层次上,既有“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高级层次,又有“先公后私”、“公私兼顾”的一般层次,也有“在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合法、合理地追求个人利益”的较低层次。有了这种有层次的价值观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能够在积极引导大学生追求道德最高层次的同时,约束大学生坚守道德底线;有了这种有层次的价值观体系,就能够适应和兼顾大学生群体的差异性,便于大学生根据自身的认知和条件,在守牢最低底线的前提下,奋力实践较高的道德层次。这样才能变浪漫的、无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为现实的、理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动态地把握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以积极的态度加以诱导,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的目的。

三、着力构建时间连续、形式多样的新型教学模式

道德思想的内化,是个人品德修养的前提。知识的内化过程,是人们将自己接受到的信息内容加以储备与使用过程,直白地说就是“记忆”。根据科学的解读,人的记忆包含了两个必需的步骤:第一步是“记”的过程――储备信息内容的过程。也就是心念将内心集结的信息资料,以某种格式保存在记忆的仓库里;第二步是“忆”的过程――使用信息资料的过程。也就是自我在内心进行回忆来重温过去的感觉,或者是将某一信息内容装载到感觉信号中,经由自己的身躯之器官来表达。在第一步“记”的过程中,必须有一定的信息量在大脑里不间断地复制,否则印象过浅,容易淡忘;在第二步“忆”的过程中,必须要求信息接受者本人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主动式反刍,避免储存信息的沉寂。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如何增加大学生对思想政治品德信息的感觉复制、如何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品德信息的反刍兴趣,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记忆”的有效途径。

教学的连续性。目前高校的“两课”教学,仅仅针对大一学生,而且真正涉及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则更是集中在第一学期。虽然大学校园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毕竟都是零散的内容、自愿的形式,不能进行系统的、必须的价值观引导,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教育内化作用有限。

故此,高校应在自身能够掌控的条件范围内,建立大学时期全程德育教育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从现在的一个学期拓展到整个大学阶段,既搞好新生入学阶段的政治思想教育,又坚持安排“老生”的继续教育,形成从走入校门到走出校门的一条龙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大一新生以个人道德养成教育为主,重点在启发刚跨入大学的学生明确个人品德修养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个人品德修养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大一以后的“老生”应结合专业知识的传授,开辟“职业道德规范”课程,进行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对应的“行规”教育,既授技又授德,帮助学生在校园里打好“德艺双馨”的基础。大学生在校的最后一年,是结束学业、步入社会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将要进行实习、投档、面试等等个人工作生涯的前期准备,因此,对毕业生要开展社会公德教育,开设《社会道德与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掌握走进社会、进入职场的有关道德知识和基本规范,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

教学的互动性。现代主体教育思想颠覆了“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的传统主体教育观,提出了“双主体论”的观点,即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教育行为的主体,学生则是学习行为的主体,现代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撇开“主客体”论不谈,单从必要性来讲,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性课堂灌输式教育的模式,提倡和鼓励德育民主化,教师要“充分认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主动与学生交流,与学生平等沟通,共同提高”,引导学生“消除对教师、家长的依赖思想,主动进行道德学习,与教师相互探讨,共同思考,日益走向道德成熟”,使德育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

互动式教学途径与内容相当丰富,例如采取“主题班会”、“专题演讲”等方式促进师生双方的角色转换,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主体互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将抽象枯燥的政治理论教学与生动具体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动;不定期组织一些社会调查、专题报告会、观摩与评介等活动,实现课内与课外之间的互动等等。此外,还要探索将思想教育融汇于文娱活动的方式,开展公共道德、理想信念等德育知识竞赛和文化娱乐活动,变生硬的思想灌输为充满趣味的心灵体验,在美感欣赏、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受到潜意识和形象化的教育,学生更乐于接受,思想教育也更见成效。

教学的多样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除前述实行互动式教学外,还必须在方式多样化上做文章。因为无论多好的形式,都不能长期、反复的运用,久之都有视听觉钝化的时候,因此要千方百计实行教育方式的创新。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虽然有其一定的规律,但教学方法却从来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只有明察课堂,适时调控,灵活选择多样可行的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且网络条件非常便利的今天,可以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虚拟现实的激光技术等现代化工具,制作生动、形象、为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教育产品,进行电化教育,这不仅可以克服教育形式的呆板性,而且还可以大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多元影响的背景下,采取座谈会、个别谈心、结对帮教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解决好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在校园文化日益开放的环境下,不定期的组织课外校外活动,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学生的校外生活中,结合社会生活推行真实教育。总之,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涵盖影响大学生思想的多元环境,采取灵活生动的方式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教育、劝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收到明显的实效。

四、着力构建知行结合、工学交替的道德外化环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道德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根本途径。

“道德规范,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道德只有和人的行为统一起来,才具有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内化的知识如果不外化为行为,终究只是“纸上谈兵”,对个人、对社会、对历史毫无意义。只有在对各种人际关系中用行为诠释道德价值观,才能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同时收获“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硕果,增强道德践履的愉悦感与道德知识进一步内化的效能。由此可见,“躬行践履”是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方式。但在现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知行结合是最为被忽视的环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怎么“显效”的原因之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走知行结合的道路,必须着力构建工学交替的德育外化环境。唯有如此,方能增强大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意识,使大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感悟人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理论上说,道德外化存在于一切时空之中,人们日常的工作、生活、娱乐、交游,无一不是展示道德行为的舞台,即使个人偏处一隅、独居一室,也是道德外化的环境所在。古人提倡的“慎独”,就是对失去外在制约的个体道德行为的外化要求。但这并不说明“构建”德育外化环境毫无意义。“自然”的道德外化环境,具有随意性、自由性,在这种环境里,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凭个人的好恶各取所需,环境对道德外化的约束功能相对较弱;而“构建”的道德外化环境,具有集中性、组织性、引导性和约束性,个人在这种“刻意创设”的环境中,由于受到外部(组织、规则或制度)的监督,其言其行只能按照道德规范去“模仿”,虽然这种行为具有迫使的成分,但通过不断的知行转换,个人思想道德的养成终会由模仿转变为习惯、由必然升华为自然。

高校创设道德外化环境的途径与内容相当丰富。例如在校园开办超市、物流、实用技术等实训基地,组织大学生定期到实训基地参与工作、管理、劳动,让学生在具体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体会和感受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对道德外化的理解和认同,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主动与对口专业的校外企业合作,带领大学生到企业观摩工人的劳动并顶岗实习,在向工人们学习技能的同时,学习工人们的职业道德和吃苦耐劳精神,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利用有关部门组织的节假日期间或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大型活动,组织训练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参与社会活动,让大学生在浓厚的“正能量”氛围中既释放个人的道德魅力,又经受身边道德气息的熏染洗礼,净化和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境界。

总之,通过“工学交替”、“教学做合一”,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在实训、实习、活动等各个实践环节,使大学生在教育中实践、在实践中自我教育,达到加强和巩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育效果。

五、着力构建制度监督、法律约束的明刑弼教格局

2013年5月4日,在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上,引用“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古训来警戒广大青年。人的惰性普遍存在且难以克服,人要舍恶从善,除了内心具有强大的信念做“防护堤”外,还必须具有外在的约束与监督,才能达到抑恶扬善的目的。

扬善与抑恶,目的一致,手段迥异。扬善的本质是自律,抑恶的本质是他律。如何合理选择利用“扬善”或“抑恶”的手段,这实际上也是道德教育与传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明澎在《中国人想要什么样的民主》一书中说道:中西方政治文化最大的不同,可以用“抑恶扬善”来概括:在西方,政治的目的和功用是“抑恶”;在中国,政治的目的和功用,主要是“扬善”。中华民族是一个谦恭礼让、与人为善的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上,“扬善”始终占据道德传承的主要地位。但先人们既然知道“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于是也有“明刑弼教”的主张。在道德滑坡的今天,仅仅依靠思想道德教育的“扬善”,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高的实效性、要使社会风气得到根本的好转,必须重温古训、借鉴外国,在继续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的基础上,辅以制度与法律上的“抑恶”,才能固守道德底线。

征信记录。征信在中国是个古老的词汇,《左传》中就有“君子之言,信而有征”的说法,意思是说一个人说话是否算数,是可以得到验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征信系统正在发展完善:2013年3月15日,国务院出台《征信业管理条例》;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商业银行建成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已经为全国1300多万户企业和近6亿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以道德为支撑”而建立的全国企业征信系统(11315系统)业已投入运行……全国征信体系逐步构建与完善,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能够从制度上约束企业和个人行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更有意义的是,通过征信活动,使人们产生对制度的尊重敬畏、通过他律的作用激活自律的本源,进而产生“明刑弼教”的效果。

高校与其它全日制普通学校不同,是集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交游于一体的场所,因此为了配合社会的征信活动,也为了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明刑弼教”的效果,高校应当建立校内大学生征信系统,对大学生特有的“考试作弊”、“逃课旷课”、“论文抄袭”、“恶意欠贷”等不良行为进行征信记载并定期向本人通报,让大学生感受到持续的压力而不是就事论事的批评;感受到如芒在背的污点负担而不是既往不咎的精神解脱,促使大学生进行自觉的道德修养与道德自律。

道德入法(制度)。近几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开展了“见危不救”入法、“常回家看看”入法、“公交让座”入法等等道德入法的尝试,并由此引发“道德问题能不能用法律来解决”的大讨论,虽然最终尚无一致的意见,但主流舆论认为,“三鹿奶粉事件”、“郭美美事件”、“小悦悦事件”等一再挑战中国社会的道德底线,很多人没有了对人性道德的坚守,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法律加以推动,提高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

诚然,道德标准要高于法律标准,道德入法也并非要“用法律代替道德”,但因某些人对于公众的普遍价值判断缺乏免疫力,因而他们无法感受来自公众的道德谴责,为了坚守道德的最低底线,就必须用法律的形式进行强制性纠正,达到惩戒当事人、警示其他人、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的目的。如果连起码的道德底线都可以轻易击穿,何谈道德的高尚性、先进性?人们都说西方国家公民的道德水平高,除了教育差异外,还与他们较为健全的法制、相当严厉的处罚作为“弼教”措施有很大关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法治建设能为良好公民道德的形成提供法治化社会环境,法治社会是公民美德形成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高校虽然不是制定法律法规的机关,但作为综合性的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的高等教育机构,有权利也有义务在遵从国家法律法规的原则基础上制订校规、校纪,用以管理学校、端正校风,保障学校各项工作健康发展。

人们在以往的认识中,认为道德作为校规校纪的依据,代表着人们最基本的观念和立场,支配着学生们日常最基本的行为,因此一个学校的风气与秩序,应该靠学生的自觉与理性来维系,而不是靠校规校纪强制性的支撑。之所以形成这种认识,直接来源于“高校是神圣的艺术殿堂、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的盲目自信。殊不知,这些“天之骄子”来自于社会,来自于千差万别的环境之中,其道德素质难免参差不齐,其中也不乏“对于公众的普遍价值判断缺乏免疫力、无法感受来自公众的道德谴责”的个体,这些个体虽然比例很小,但影响力相当于围桶的“短板”,某种不健康行为如考试抄袭甚至可能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降低学校整体道德水平。“靠学生的自觉与理性来维系学校风气与秩序”,往轻了说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往重了说是粉饰道德整体水平。所以,要将最低层次的价值观(如考试不作弊、论文不抄袭等)纳入校规校纪范畴,通过《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寝室公约》、《实验室守则》、《绿色课堂公约》和《学生奖惩条例》等规章制度,约束大学生的行为,达到警示、激励、自我矫正的目的。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与其说是宣扬封建迷信的因果报应思想,还不如视为人们对建立良好社会道德秩序的美好追求,这个追求只有在法制社会才能变为现实。在法律、制度的刚性约束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成为人们坚信无疑的认知和社会现实,道德底线才能固守,人们也只有站在道德底线的坚实基础上,才有可能沿着道德的高峰不断攀登。

(基金项目:本文属何桂美主持的湖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课题编号2013B29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何桂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与影响因素[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8).

[2] 石凤妍、徐建康: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道德与文明,2007(2).

[3] 徐明森:论学校德育方法的重心转移[J].现代教育探索,2008(8).

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篇4

关键词: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关系;大学生

一、大学生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关系现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基础,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南针,高校必须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培养政治合格、道德高尚、专业优秀的合格公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国家和社会对高校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在思想政治方面的预设和规划。一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涵盖了高校人文社科教育的全部,大致包括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等。其内容具有层次性、顺序性、交互性、综合性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体系,会受到社会变革、教育环境、教育对象的制约。同时,它也是一个极具逻辑的结构系统,与受教育对象的综合素质、认同能力是相适应的。

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公民教育的重要前提和途径。一直以来,学者们对两者的关系存在着争议。

现实的情况是,在改革以前,法制教育基本上处于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控制下。在开放以后,法制教育才逐渐从形式上被重视起来。但依然处于道德教育之下的附属地位。

二、大学生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关系检析

道德和法律同属于上层建筑,是社会控制和调整人们行为关系的规范,二者的逻辑关系应是独立、并列的,但存在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常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联系与差异也缘起于法律与道A的联系与区别。

(一)法律和道德的联系与区别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定公民权利和义务,是调整公民行为的社会规范。而道德是社会调整体系中的另一种形式,规制公民的义务,依赖于社会舆论实施,它是公民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的感觉、观点和原则的总和。

法律与道德的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马克思认为,法律和道德都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为经济基础服务,同时受到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并为一定阶级的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服务。二者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是一致的。其次,法律和道德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法律贯穿着道德精神,道德的诸多内容又是从法律中汲取的。道德通过对法律某些规定的公正性和公正程度的评价,促使法律的废、改、立,使其保持法律的伦理方向。法律则通过立法和司法,促使某些道德规范完善和发展,制约不道德行为。法律和道德的社会本质和服务方向是一致的,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德培养和赞扬的行为。法律是道德的政治支柱,道德是法律的精神基石。

道德和法律的区别,道德是基于人性至善的观点而立德,法律是以人性之恶而戒行。从法理上讲,二者的区别存在五点。首先,表现形式不同。法律是国家意志,用成文的规范形式表达出来,按照程序实施的。而道德是以社会意志出现的,它的存在形式有多种,而表现形式是社会舆论。其次,违反的后果不同。违反道德通常受到的是社会舆论的批评、谴责,这种惩罚是不经过程序,直接实施的。而违法是要按程序处理的。所以道德调节具有灵活性、普适性,这是其优点,也是其缺点,道德制裁没有确定性。其三,二者调节人们的行为方式不同。法律是通过为人们确定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来调节公民之间的关系。而道德则是通过为公民指出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义务而调整公民之间的关系。法律是以权利为本位的,道德则是以义务为本位的。其四,法律和道德调整的对象是公民有意识的行为。但法律主要调整的是公民做出的外在行为,道德则是要求公民的外部行为和内在动机都符合道德准则。其五,二者规范体系的结构不同,法律的体系结构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制度系统,而道德体系结构则是个别的道德规范组织在一起,没有制度化。

(二)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联系和区别

大学生法制教育是法治模式下公民法制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其内涵是在国家主导模式下对公民的法律知识、法律观念、法制意识以及法治信仰的培育,法制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并引导其树立法律信仰的教育形式。大学生道德教育,是国家培育公民高尚的道德品质,形成道德习惯的教育形式。其内涵是对大学生有目的地实施道德影响活动,提高大学生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 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目的是相通的,都是为了培养人,塑造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当代社会公民应该是全面发展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公民,法治公民和道德公民是核心价值观所要求的,也是高校和大学生所追求的目标 。但目的相通,并不意味着教育形式的相同,法律与道德本质的区别,注定了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相互独立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首先,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目标一致性,决定了二者相互联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行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所以,必须坚持一手抓法制,坚持以宪法为指导下的权利本位的法制教育,无论是法理信念、法治信仰,还是与生活联系紧密的部门法都要以有效方式给予宣传教育,使之深入人心,形成对法律的敬畏和信仰意识;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注重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特别是优秀传统道德。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但问题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光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仅凭人的天性去行善往往是不可靠的,行为还需要借助法律规范来强制,进而进行教化。反之,只有法律的底限要求的不为,也很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还需要道德的高层次为人的修养。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法制教育具有的普遍约束性和道德教育具有的层次性,要并行不悖,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应呈现出互动性与交叉性,在法制教育中体现道德精神,在道德教育中渗透法治元素,将二者的教育作用最大化。

其次,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异质性,决定了二者独立发展的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将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厘清,法制教育解决的大学生权利保障问题,认清作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保证法律普遍性约束。道德教育解决的是大学生的修养问题,具有层次性差别。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不均衡,形不成教育平衡支点,对于道德教育重视,忽视了法制教育,重劝导轻约束,重自律轻他律,重扬善轻抑恶,其直接的后果是道德教育效果空泛。要改变这种状况,笔者以为,必须以法制教育的独立发展为前提,加强法制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分量。形成一个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全员重视法制教育的氛围和环境,并且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给予认真研究,以形成独立的教育科目。使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两个轮子走路,羽翼双飞,平均用力,形成合力,既避免道德教育的空泛又解决法制教育实效不足的问题。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削弱了法制教育的独特性和固有本质,使得法制教育缺失了超越的形而上的哲学思维方式――法治哲思,造成法制教育的德育化,这是弱化法制教育的特征。法制教育实质为普法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它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工程,大学法制教育应是其中最为重要一环,如果法制教育忽略了法治思想的渗透,那么大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依然从道德考量,就会遵从于权威、人情和关系,最终会使得自身权利附属于权力。这和国家、社会追求的价值目标是相悖的。弱势的法制教育一旦与强势德育教育结合,其后果很必然是依附于德育教育,使得法制教育效果呈现出道德教化的“高大上”,缺少了法制教育所应蕴含的法治精神。要改变这种依附情况,法制教育必须有其独立发展空间。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行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蕴含着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是相互独立的意境。二者在约束路径上是不一样的,法制教育是注重他律的教育,法治的本质其实也是在追求一种对秩序的认同,也就是对法治的认同和内化,强调的是从大学生内心中有一种所敬畏的边界,树立一种权利和义务的观念,加强大学生对法律在本质上的理解,侧重于对权利的彰显。强调他律,对于个体来讲,其所关注的是自己的外在行为合乎法律规定的约束,他律能够充分限制个体的为恶,最大限度地约束人的不良外在行为。法律规范表达的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也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普遍性要求。道德教育注重的是自律,道德教育基于人性之善,道德境界是分层次的,是逐渐向上的,对人的德性要求是分层的。一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是需要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不断完善的,其追求的道德层次会越来越高。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也是如此,其关心的是大学生自律情结,专注于义务的认同,在反思和自责的过程中,强化自新的修养,这是传统儒家文化“修齐治平”的精华,也是古代君子之德所追求的境界。

至此,大学生法制教育独立于道德教育的发展是合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目的的。

三、加强法制教育独立性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独立性发展,是由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决定的,也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法治社会所倡导的,摆脱隶属于道德教育的地位是由法制教育的特异性决定的。只有更好地独立发展,才能够更好地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作用。各高校应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强化法制教育的理论研究,加强法制教育的内容规制,制定具体措施推进法制教育。

第一,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体系建设。从教师的法律素养到学生法制教育目标以及法制教育目标考核给与明确化,大学要有专门的法制教育机构开展工作。

第二,强化法制教育的课堂教学,增加法制教育教学课时。创新法制教育课堂教学的教材和教法,增加上课时数,仅凭十几个课时很难谈及大学生法制素养和法制意识的培养,建议单独开设法制理念课程。要积极拓展教学时空,利用媒体、网络、社团普及法律知识和理念。

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篇5

(一)有关部门对大学生法制教育地位的认识尚有偏颇

当前,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从属于思想道德教育。大学生法制教育任务主要由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承担,并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时偏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虽然包含法制教育内容,但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能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法制教育。因此,这样的课程设置,对于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显得非常薄弱。法制教育不应该从属于思想道德教育,有必要重新、科学设置法制教育课程。

(二)师资力量薄弱,任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在我国高校,法制教育任务大都由非法律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而且不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成分比较复杂,其中有辅导员、学校和二级院系的党务工作者及其他兼课人员。因此,在总体上,法制教育师资队伍的法律素养偏低,法律实践经验欠缺,甚至有的法制教育课堂流于形式、存在法律知识性错误。学生对法制教育课程不重视甚至厌倦的现象比较普遍。这样的法制教育,其实效性可想而知。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单一

法制教育既具有政治性和道德性,又具有很强的法律专业性。其内容既有严密的法理逻辑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因此,法制教育不仅要求内容上的完整、系统,还要求方式上的多样性。法制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而且要对学生进行法律实践能力训练,以深化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认识,促进学生对法律真学、真懂、真用。因此,在大学生法制教育方面,不仅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设置课程,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还要根据学生特点完善教学方式,提高教育实效。

(四)大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环境不理想

大学生大都已经成年,从法律上讲,他们大都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应该对自己的行为及引起的法律后果负责。但是,大学生由于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直在学校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他们大部分的信息来源都是学校、互联网、小范围的社会,加上他们没有工作,没有感受到社会生活的压力,普遍存在心理脆弱等情况,容易在外界影响下出现冲动行为,甚至实施犯罪。

(五)大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普遍不高,缺乏对法律的信任

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甚至在大学里大都长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老师几乎包揽一切。由于教师讲授、教学条件、学校学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法制教育联系实际生活不够,学生实践机会不足。这样,学生对法制教育感到比较枯燥,学习法律的兴趣不高,随便应付法律学习和考试。因此,学生对法律学习不深,领悟不透,难以树立对法律的信仰。不少学生因此没有增强维权意识,当自身的利益受到侵害,总是容忍与纵容。还有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夸大自己的权利,加重别人的义务。综上所述,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我们必须适应法治中国建设新形势的需要,重新思考法制教育的地位、内容和方式,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法制教育。

二、准确把握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内涵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法制教育,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大学生法制教育。只有正确界定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内涵,才能正确分析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进对策。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内涵很丰富,下面拟从法学教育、法制教育、大学生法制教育三个层面进行比较分析。第一,法学教育。张文显教授在《法理学》一书中指出“法学教育是以传授法律知识、训练法律思维、培养合格法律人才为内容的教育活动”[1],法学教育作为一门专业教育,它需要对受教育者进行全方位的系统训练,才能使受教育者真正掌握法律知识。在我国,法学教育一般以法律专业的学生为对象,并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法学学科教育和训练。可见,法学教育是以培养法律职业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因此,我国大学的法学院系通过对法律专业学生进行系统化、专门化的法学教育,向社会输送法律专业人才。第二,法制教育。法制教育面向全体公民,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方式,使公民知法、懂法、守法。法制教育属于公民的素质教育范畴,对公民进行法制教育就是为了提高公民包括法律素质在内的整体素质。各种普法教育的宣传活动就属于法制教育的范畴。这种法制教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任何一个生活在社会上的人都可能接触到法制教育。法制教育因其对象不同又可区分为大学生法制教育、中小学生法制教育、普通民众的法制教育。第三,大学生法制教育。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公民整体的基本素质。大学生法制教育是法制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大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具体途径主要有学校的法制教育、家庭的法制教育、社会的法制教育。家庭和社会的法制教育因个人不同的生活环境而异。高校作为大学生培养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主要场所,应该发挥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法制教育不仅要求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法律理论知识学习,而且要求受教育者在实践中深化认识。法律理论学习与法律实践体验同样重要。然而,当前我国大学法制教育普遍存在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体验的现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校把法制教育停留在课堂上,学生很少有机会参加有关社会实践。由于缺乏法律实践体验,学生所学的法律知识内容仅仅停留在课本上,缺少对现实生活案例的分析和应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训练。[2]综上所述,大学生法制教育是一种系统的素质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无论是家庭的法制教育、社会的法制教育,还是学校的法制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都很重要,三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既要发挥三方面的协同作用,又要发挥学校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高校作为教育大学生的主要场所,对于大学生的整个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有着重要影响,同样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也有着重要作用。[3]

三、深入理解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关联性

(一)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一个良好社会的形成离不开道德和法律对个人的双重约束,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健全的调整机制。道德和法律是维持社会正常秩序的两大调节机制。大学生法制教育也离不开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有机结合。道德和法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道德性是法律的一般本性。法律和道德都是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社会规范。它们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目的、内容、形式具有一些共性。许多道德规范、道德原则、道德观念和道德精神融入了法律之中。法律和道德作为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都体现了统治阶级意志,受到一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因此,法律和道德在内容上、精神上总体一致。道德是整个社会的基础,同样也可以说是法律的效力基础。道德是良法的一项重要标准。法律规定应当弘扬社会流行的道德观念,体现道德价值和道德的基本要求。法律的道德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道德的法律化,它表明法律的部分内容源于道德的转化。从历史上看上,法律的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一直伴随着道德法律化的过程。近现代的文明国家,大都将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纳入了法律之中。我们国家法律的创制和实施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弘扬道德原则、道德理想和道德精神的过程。例如,在我国,遵守社会公共道德既是公民的道德义务也是公民的法律义务。[4]道德与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方面具有互补性。我们知道,法律并不是万能的,整个社会的规范运行并不是只依赖法律的调整。道德对人们的行为也具有很强的规范作用。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包含和相辅相成的关系。法律的调整范围小于道德的调整范围,道德的“调整半径”远远超过法律的“调整半径”。法律不能调整的许多情况,可由道德加以调整。某些行为不触犯法律规范,法律没有相关规定,但该行为可能是道德所不允许的。道德能够给人们一种无形的压力。违反道德规范的人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但是,道德的调整作用很有限,还需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来进行调整。对于某些危害社会的行为,道德惩罚乏力,就要使用具有强制力的法律加以惩处,以达到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目的。法律对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调整往往也要结合道德方面的因素。[5]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关系

道德与法律的辩证关系决定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辩证关系。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应当得到同等重视,形成合力,协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关系现状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于2002年10月25日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文件对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做了一些规定。文件指出,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可见,高校的法制教育从属于“大德育”,没有自身的独立地位。将法制教育从属于德育工作的认识及定位不太合理。在这样一种思维模式下,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受到重视,而法制教育受到轻视。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严重失衡,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和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频发。甚至有些大学生认为,大学生犯罪主要不是自身原因导致的,其主要责任也不在于大学生自身。

2.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是相互关联和内在统一的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互关联,存在着内在的统一性。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应当并重。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仅靠思想道德教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思想道德教育需要法制的威慑力来强化。法制教育需要思想道德教育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大学生做人和做事的教育,宜采用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的形式。[6]在举国震惊的药家鑫案件当中,药家鑫曾谈到这样的一个细节,他在第一次撞到受害者之后以为自己犯了死罪,于是为了摆脱罪行将受害者活活杀死。假如他有基本的法律知识,后面就不会酿成如此大的悲剧了。所以,只有发挥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协同作用,才能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两方面的实效。

四、系统思考改进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对策

在法治中国建设的新形势下,对于改进大学生法制教育,需要运用系统思维方式,全面思考实践对策。

(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法制教育。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必须把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提到同一高度。加强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关注和投入,甚至完善相关教育课程的设置。各高校可以在现有法制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增设有关法制教育的公共选修课,形成科学、完整的法制教育体系。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建立并完善有关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法律制度,加强监管,促进大学生法制教育走上法制化轨道。比如,在大学生法制教育目标、内容、方式上,设立明确、统一的标准;协调好从小学到大学的法制教育衔接问题,规划好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法制教育体系。

(二)充实教师队伍,提高任课教师的法律专业水平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需要建立一支法律专业出身、对法律有深刻领悟和坚定信仰的教师队伍。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把法律的精神和价值传播给学生,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在课外,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和法律实践引导学生训练法律能力。法律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能够运用法律理论知识解答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能够用活生生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法律的力量,帮助学生培养法律思维习惯。不具备法律专业理论知识和法律实践经验的教师不可能胜任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任。[7]高校应当加强法制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法律专业素质。教师自己也要积极、主动加强法律理论知识的自学、参加各种法律培训和法律实践。高校还应当多引进法律专业素质高、法律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也可以聘请长期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专业人才兼任法制教育的教师。

(三)丰富教育方式,增强社会实践大学生法制教育需要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大学生仅仅依靠理论学习是很难学好法律的。大学生法制教育应当不断丰富教学方式,加强情景教学和实践教学。比如案例讨论式教学和现实问题启发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联系实际生活,又能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现实问题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寻找问题的答案。在案例讨论式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研讨,解答实际案例。在法制教育过程中,采用案例讨论式和现实问题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在实践教学方面,可以在校内组织有关主题班会、征文比赛、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安排学生参加校内治安联防活动;也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到法院旁听庭审、参观监狱和劳教所、到街道、集市开展法律咨询,在“三下乡”活动中组织法制教育小分队深入农村、社区、企业进行普法教育活动等等。丰富教育方式,增强社会实践,也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提升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仰。

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篇6

关键词:新加坡 德法兼施 教育 启示

新加坡1965年正式独立后,由于过分追求经济高速增长而忽视了对国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导致新加坡出现道德滑坡等众多社会问题。进入70年代以来,新加坡逐渐意识到公民素质的重要性,开始狠抓思想道德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新加坡能够在短短几十年间使国家整体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其德法兼施的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处在改革开放今天的中国与70年代之后的新加坡有许多相似之处,全面认识和了解新加坡德法兼施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我国加强和改进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德法兼施是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显著特征

新加坡是一个高度法治的国家,其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有亲切感人的理念和口号,另一方面也有无情的法律、法规作保障。[1]新加坡政府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既要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也要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作为保障,在重视道德教育的同时坚持德法兼施,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道德教育是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新加坡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特别重视对国民进行新国家意识的培养,培养的核心就是要做“新加坡人”。李光耀指出:“我们汇合了来自中国、印度以及马来世界不同地域的移民,我们必须给我们年轻的一代以共同的基本社会准则、社会价值观以及道德教条这些准则、价值观以及教条将能塑造完整的未来新加坡人”。[2]新加坡大多是由华人组成,在东西方文化不断碰撞、融合的过程中,新加坡始终坚持明确其文化的东方属性,坚持“技术上依赖西方,精神上固守东方”以避免“使现在新加坡人成为没有根、没有文化的人的危险。”新加坡特别尊从儒家的伦理规范,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对原有的道德规范去芜存精,注入时代精神,形成新的体系。

(二)用法治方式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国家法律法规基础之上的,将道德建设纳入到法律的框架之内,借助法律的强制性措施,优化了法治社会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新加坡自建国以来,为根除恶习、稳定秩序,陆续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约束公民社会行为的条例和法规,如对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乱涂乱画、公共场所抽烟等在世界许多法典中无案可查的内容,都立法进行约束。[3]这些都是极为典型的道德规范,是每一个社会人都应自觉遵守的,政府将此类道德规范上升到法律的层面上,形成相应的法律规范,从而使人们更加严格地约束自我行为。

二、新加坡德法兼施思想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

新加坡虽与我国同为亚洲国家,但两国在国家性质、社会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两国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对比新加坡德法兼施思想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批判地借鉴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成果。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比较

新加坡政府特别重视统一国民思想,共同致力于国家发展。培养认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新加坡人是新加坡思想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4]此目标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所以新加坡政府必须使用法治的手段使人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观,以避免反映西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入侵。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这些目标大多是由提高自身内在修养完成,缺少了法制的外在约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仅仅是依靠传统道德理论的简单传授,而忽视将道德目标和法制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会大大减弱。

(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比较

新加坡在建国初期出现了道德滑坡、泛滥等社会危机,严峻的社会环境急需国家采用强制性的手段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同时,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少且相对集中,在这样的国家中实施德法兼施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利于法律的贯彻与实施。

相对于新加坡而言,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经历了五千年文明的洗礼之后,传统道德观念早已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正是由于人们长期重视教育的道德方面而忽视了法制在教育中的作用,因而德法兼施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表现的并不明显。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比较

新加坡是世界上第一个明确将道德规范法制化的国家,这就突显了法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新加坡将法制规范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之中,始终坚持采用德法兼施的思想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另外,新加坡政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新加坡的公务员制度,政府要求公务员必须秉公执法、杜绝腐败。正是通过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严刑峻法的约束,新加坡政府官员形象成为了社会道德的风尚标,推动政治经济发展。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从理论教育开始,同时也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但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之中,大多只是流于形式而没有深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尤其是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并没有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制定相应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只是对学生做出总的行为规范要求。

三、新加坡德法兼施思想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对比新加坡与我国德法兼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更好地将两者进行比较对照,从而取长补短,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同时,借鉴新加坡德法兼施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固步自封,而应结合我国实际采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分析、鉴别、吸收、利用,这样才能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借鉴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发展。

(一)重视中华民族精神的培养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的重要历史责任,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的根基。”[5]有效弘扬民族精神必须以活动为载体,作为有效的载体活动必须具有民族根基并为大多数群众喜闻乐见。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元旦节、港澳回归日等等,充分利用这些节日的民族价值,有利于大大加强人民群众的国家认同感,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对于严重损害国家利益、偏离民族精神的逆反者,必须采取强硬的法律措施,切实维护民族尊严。

(二)加强青少年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教育

青少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生力军,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这种特殊的社会地位决定了青少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对青少年的培养不仅要促使其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还应注重从小对他们的日常思想道德行为以法的精神进行规范和管理,并对学生进行严格的道德和纪律训练。我们必须依据现实国情和现代法制精神,制定适合青少年认知层次的日常思想品德行为法规和规范,并要求他们严格遵守。

(三)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制化进程

新加坡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许多内容都通过完善的立法形式上升为法规,并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法制观念的培养。我国现阶段正在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充分体现了民主法制进程的加快。在这个令人欣喜的变化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思想政治教育正在扮演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加快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法制化进程已成为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法制观教育也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帮助人们明确法制意识,提高人们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四)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

新加坡廉洁的社会风气为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中也应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十报告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6]当前,我国应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德法兼施,运用法律手段约束他们的行为,与腐败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党风建设还需要拓宽民主监督渠道,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形成自由民主的社会舆论氛围,这需要公民具备清晰的认知能力和高度的法律意识。党风、政风的根本好转能够推动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从而减少广大人民群众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怀疑,为我们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坚实的社会环境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自尊 孔琳.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7)

[2] 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50-251

[3] 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李振宁.新加坡思想及对我们的启示[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5,10(5)

[5] 谢祖鹏.思想调查论[J].江汉大学学报,1995(5)

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篇7

当前的时代大背景是我国实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这也是我国在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方面的政策导向,但是仍有部分高校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把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割裂开来或者法制教育被道德教育替代的现象仍然存在,这些做法忽视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之间的联系及内在统一性,对高校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质量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适应的大政方针下,高校和大学生应在思想上和实践中牢固树立和实施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积极采取各种有利措施,实现二者的刚柔相济、内外结合、宽窄互补,共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适应性的现状分析

(一)两种教育内容上的简单叠加。

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在过去“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的基础上,经过课程体系和内容有机融合,又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体系和教学目的的现实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创新性的定位和阐释后,合并而成的一门新课程。通过分析教材内容不难看出,改革后的教材遵循思想、行为发生的规律,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理论逻辑,由思想到行动、由自律的道德行为到他律的合法行为而依次展开,形成一个有机统合的完整体系。然而,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为数众多的教育者不能将两部分教育内容如同教材一般很好地融会贯通,互相迁移。道德修养和法律内容的教学仍旧呈现出平行态势。同样的情况反映在教学方法上,表现在对道德和法律两部分内容运用同一种或者一贯单一的教学方法。实际教学如果无法体现出课程和教材改革的目的和意图,那么这样的教学就是徒劳的,至少是缺乏实效的。

(二)对教学内容的偏重不同。

这一情况的出现主要受到教育者自身德法观念以及自身实践经验的影响。教育工作者本身对于德与法的认识是有差别的。有的教育者认为从事教育工作就要以教化、感召为主,可能就会更加注重课程中道德内容的传授。也有的教育者是法律科班出生,那么在教学中会更加钟情于或者更擅长于所学专业知识方面的教学,更加重视法制观念和法律精神的传输。然而,无论是哪一种偏重,都是有悖于我们这一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宗旨的。从受教育者角度来看,有的学生对于较为枯燥的法律理论知识兴趣不高,但也有学生认为法律具有实用性,因而他们学习过程中的侧重点也就不同。教育对象作为教育中的另一个主体,他们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也会让他们对学习的内容作出选择,给予的重视度也不尽相同。

(三)教学双方对基础课重视度上的难以趋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目前高校进行道德和法制教育的最为主要和普及的课程之一,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十分重要的课程,它是每个大学新生都必须学习的一门必修课。从目前各高校对基础课课时量的安排,师资的匹配以及对各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和支持方面看,基础课得到了各大高校普遍的重视。但是,目前基础课仅针对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并只集中在上半学期开设,在课程结束后,相关的教育和实践活动有明显减少的趋势,且学生继续参与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也有所降低。另外,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基础课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基础课与专业无关,加之应试教育下对思想政治课所存有的抵触情绪和偏见,导致学生对基础课的重视度普遍不高,课程学习中的应付心理甚为明显。大部分还学生不能从提高自身素质,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的角度形成学习基础课的正确动机。教学双方对基础课的重视程度不能趋同的状态,还直接影响着该课程的教育效果。

三、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适应的途径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实现二者适应的前提。

高校转变教育观念是实现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适应的关键一环。当今社会已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趋向于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看作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他们认为只有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均衡,才能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并且从当今整个世界的发展趋势也能看出,树立一个完整的教育观,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已成为主流。“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促进人与社会朝着符合人性的方向和谐、全面发展。”因此,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教育”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不能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割裂开来或者用道德教育来代替法制教育,后者可能是受“法律是道德的底线”这一观念的影响,错误以为只要抓好道德教育,人们的法制观念就能自然而然得到提升,没有认识到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毕竟属于不同的范畴,而法律则是属制度范畴的,二者是存在明显区别的两个不同的事物。而且事实也证明显然不是这样。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适应就是既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又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法制观念,使二者实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这样一种水融的关系。所以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结合并不是二者简单相加,而是以大学生为中心,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的法制化的道德教育与道德化的法制教育的结合,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二)实现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课堂内容的融合。

虽然目前的教材在内容和体系中有一部分的道德教育知识点与法律知识点采取了对应编排的形式,但是从两方面内容结合的量上来讲还不够充足,仅在教材的两个部分的某些章节中有所体现。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就需要教师遵循教材的这一编排思路,进一步将道德和法制两方面教育内容的融合灵活拓宽到教材其他内容和知识点的讲授中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针对不同的知识点,设计诸如教学案例,同时激发学生的道德思维和法律思维。变道德或法律的一元思维为二元甚至多元思维,才能深化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才能实现基础课教育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基本规范和法律基础知识的基本目的,以及让大学生具备符合时展的道德品性和法律素质的终极目标。

(三)强化大学生自我完善。

促进和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相适应,不仅要依靠高等院校和社会环境等外在条件的努力,还要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加强法律意识与道德素养相互结合。只有内外因相互结合共同努力,才会更好地促进事物的发展;只有全社会和高等院校以及大学生共同努力,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和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一是从思想上重视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相适应。大学生要从自身角度提高法律和道德素养,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在平日的学习和生活中,除了要学习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也要注重对法律基础知识和道德规范的学习和理解。除在课堂上学习好基本知识之外,还要将理论和实践相适应,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二是严格要求自己,增强主观能动性。第一,大学生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和道德规范。要注重自己人格的完善和培养,提高自己的道德品格,将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逐渐变成自己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第二,大学生要强化道德自律。要树立注重自我教育、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思想意识,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自律的行为习惯。

四、结语

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篇8

从而让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法律行为和习惯。而道德教育是通过对受教育者传授道德伦理知识,使其提高道德觉悟,增强道德信念,并且做出良好的道德行为,令其的道德素养得到提高。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法制与道德的教育,可以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的行为,使广大的大学生成为具有法律精神的合格公民,同时通过对大学生道德的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提高思想修养,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总之,对大学生进行法制与道德的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依法落实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主要途径,二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首先,法制教育以道德的教育作为基础和前提。道德既是法律教育的基础,又是法律教育的升华,而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和对大学生的最低的要求。法制教育必须要以大学生的道德的自律为前提和基础,只有当法律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的行为的时候,大学生才会主动去守法。再者,良好的道德基础可以对法制教育起到积极的影响。其次,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互相影响和渗透。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渗透和影响体现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们二者有相同的价值取向,道德和法律都在追求人类的公平、正义。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法律被不断地转化为人的道德,即使某些伦理道德具有法律效力;另一方面道德经过不断的发展,其约定俗成的观念被纳入了法律之中,使法律也显现出一定的道德情怀。最后,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之间互为补充。道德教育的主要作用是加强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法制教育的主要作用是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都是为了解决一定的社会关系而存在的,而法律是国家通过强制力而保障实施的,道德则更多的需要人们“自律”,逐渐养成守法的习惯,当“自律”不够的时候,就要法律的“他律”,来弥补“自律”的不足。因此,将二者结合才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

二、大学生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遵循的原则

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二者的结合教育应该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原则。第一,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首先应该以教育性与管理性结合的原则为基础。教育性与管理性相结合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既要采用说教式的教育手段,又要在一定程度上采用强制性的措施,将二者有效并用,才能在大学生的法制与道德教育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大学生道德教育主要侧重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的引导,而法制教育则重在对大学生行为的规范上。坚持教育性与管理性相结合的原则就是要对大学生进行耐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又要合理科学地规范大学生的行为,使二者形成统一,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第二,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应该秉承自律与他律结合的原则。自律是道德的主要特征,它支配着人的心理活动,可以说是人灵魂的“指南针”,决定着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他律是法律的主要体现,它是由国家制定的,并且采用强制力保障实施来调整社会关系的规则与规范。自律和他律从表面来看是对立的,但二者在本质上是对立统一的,自律是他律所追求的结果,而他律是自律的必经过程,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相转化,因此,要实现大学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需要坚持自律与他律的有效结合。第三,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要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结合的原则。大学生和教师之间不是主导与被主导的关系,而是处于平等的地位,他们二者都具有主导性和主体性,不是主客体的关系,法制与道德教育的过程是师生互相施加影响、相互发展的过程。在高校要坚持这一原则,就要辩证地看待和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

三、大学生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的措施

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篇9

目前,从国内开展培训的情况看,不论是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职称的层次,还是技术工人岗位的不同分工,但从岗位培训的类型看,则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规范性的岗位培训;另一类是非规范性的岗位培训。这两类培训中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因类型不同既有其共同点,又有其相异处。

1.规范性岗位培训中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规范性岗位培训是指在已制定岗位规范的前提下,依据规范要求,对上岗前、转岗和已上岗任职但未达标的人员进行比较系统的上岗任职资格的培训。由于这种培训具有一次性(或分阶段)进行学习、考核、发证的特征,因此,较其它培训形式而言,其办班时间较长、办学形式较正规、系统。所以规范性岗位培训中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可通过教书育人途径,按照岗位规范的要求,采取系统政治课的形式,以系统灌输的方法进行。在有计划、有组织的前提下,通过正规的面授教育,对受培人员进行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这种职业道德教育主要由以下四方面因素所决定。

①由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所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综合我国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来看,主要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宣传鼓动、对话等基本形式。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也多种多样,主要有领导垂范、环境影响、多渠道教育等基本形式。由于规范性岗位培训是企业职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正规和系统,并且办班时间、办学形式与其它培训形式相比较长,所以,可采取灌输的途径和方法对受培人员进行较为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多渠道职业道德教育。

②由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所决定。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内容;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共产主义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根本内容;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教育是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中职业道德理想教育,职业责任教育,职业纪律教育三方面最基本的教育内容,是帮助人们形成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品质的必要条件。此外,还有许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发展而产生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政策,以及法规、条例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上述内容,都应在规范性岗位培训中,按照岗位培训规范的要求,根据受培人员不同岗位的需要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水平的现状,有侧重、程度不同地对他们进行教育。

③由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所决定。世界观是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着总的控制,因此,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于改造人们的世界观。而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从思想到行为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它既是对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规定,又是该行业对社会所应负的道德义务。职业道德的作用在于调节职业劳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从根本上说,就是帮助人们树立革命的科学的世界观,并引导人们自觉地运用这种世界观作指导,去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理论体现,是彻底革命的、科学的世界观。只有掌握了马列主义世界观,人们才能在改造世界的斗争中最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然而,群众是不能自发地产生马列主义、思想的。马列主义、思想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科学概括和总结。从实践的意义上看,人民群众是参与了马克思主义的创造。但,将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态,就不是一般群众所能做到的。列宁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意识。这种只能从外面灌输进行。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而社会主义学说则是由有无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历史和经济的理论中成长起来的。”“灌输论”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提出来的。当时,俄国的机会主义者鼓吹工人运动“自发论”,不愿做艰苦的政治宣传工作。为了纠正这种偏向,列宁提出了向工人阶级灌输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在我们的思想教育中,同样也存在“自发论”的影响。有人认为,“灌输论”在工人阶级夺取政治以前文化程度低的情况下是对的。现在工人阶级不仅成为国家的主人,而且文化程度也高了。尤其是企业中的中青年职工,都是从小时候起就开始接受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再对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瞎子戴眼镜———多一层”。所以,不需要坚持“灌输”了。这是“自发论”的变相形式。一个人思想觉悟的根本提高虽然是以文化程度的提高为前提的,而且我们也经常对广大职工进行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抵不住金钱的诱惑,利用手中的职权而走上贪污、受贿等犯罪道路的职工不是大有人在吗?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正面灌输的原则,对广大职工进行社会主义世界观、价值观的政治理论教育。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形成的过程看,虽然吸收了历史上劳动人民职业道德中许多合理成分和有益的东西,但它在本质上毕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反映,因而不可能因袭历史上已有的职业道德演变而成。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作为崭新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组成部分,不可能在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必须从外面灌输进去。

④由市场经济发展中开展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的新形势所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都迈向一个新台阶。这对教育工作既是难得的机会,又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企业改革的核心是要把企业推向市场。要把企业推向市场就必须加速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而企业要走向市场,要加速经营机制的转换,就必须打破“三铁”,实行人事、劳资制度等一系列的深入改革,转变各项运行机制。当前,企业职工教育工作实践中碰到的一个实际问题就是:干部、职工队伍的思想现状和职业素质不适应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这种内外环境变化的需求。企业实行经营机制的转换,必然产生一些富余人员。这些人不仅面临着待岗、转岗和上岗的“三岗”培训,而且在思想上可能产生一些消极对立的情绪,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矛盾和震荡。因此,必须采取系统灌输和过细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系统灌输中,针对一些职工对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些模糊认识,深入进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政策的教育;针对部分职工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而产生的“一切向钱看”的问题,系统地进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针对富余人员中对立情绪大、“破罐子破摔”,易发生矛盾激化的问题,深入进行改革开放政策的教育,开展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促进消极因素的转化。

2.非规范性岗位培训中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非规范性岗位培训,又称之为适应性培训。这类培训是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对已上岗任职的人员进行的非系统的、专项(或几项)培训。由于这种培训是滚动的、渐进的、应急的,经过培训和考核一般不需发证。因此,较其它培训形式而言,其办班时间较短,办学形式较为灵活多样。所以,这类培训中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可采取上专题政治课的形式,以因岗而宜、专题教育的方法进行。因岗而宜、专题教育,就是根据受培人员的岗位特点,针对其岗位思想政治水准要求和职业道德标准的需要,对受培人员进行社会主义世界观、价值观等思想政治理论的专题教育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诸方面中的有关专题教育。非规范性岗位培训中采取因岗而宜、专题教育的方法对受培人员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除受规范性岗位培训中开展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些因素影响外,还由以下两方面因素所决定。

①由非规范性岗位培训的性质所决定。非规范性岗位性质是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对已上岗任职人员进行的非系统的专项(或几项)培训,且不需发证。这就决定了该类培训具有时间较短,内容较为集中等特点。所以,要以系统政治课的形式对受培训人员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时间不允许,而且其内容的容量也不允许。因此,只能采取对受培人员施以针对性强,重点较为突出的专题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

②由非规范性岗位对象所决定。非规范性岗位培训的对象是部分岗位比较划一的人员。由于他们岗位工作的性质相对比较一致,因此,其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要求也大体上是一致的。所以,对受培人员只能采取因岗而宜、专题教育的形式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

二、继续工程教育中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继续工程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创造力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继续工程教育由于是学历教育后的又一教育阶段,而且是贯穿在专业技术人员一生的活动中,所以,也有人称之为专业技术人员的终身教育。由于继续工程教育没有固定的学制,也没有固定的科、系、专业设置,而是目标集中的课程的短训班或研修班,其专业性又很强。因此,应区别继续工程教育的对象,采取不同途径和方法对受培人员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

1.大、中专见习生中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

大、中专毕业生自院校门进入企业门起,企业就开始对他们进行见习期培训和实习教育。我们称对他们的这种培训和实习教育为他们的企业继续工程教育的起点教育。由于大、中专毕业生刚从院校毕业进入企业,虽然他们的文化素质较高、专业知识水平较高,且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但由于他们在院校的时间较长,加上这一个时期内思想政治教育的淡化,因此,部分毕业生中存在进取心、事业心不强和贪图舒适工作、贪图享受待遇等不良思想时有发生。所以,必须针对大、中专毕业生进入企业后的种种思想反映和职业道德教育的空白,通过活动育人、环境育人的途径,采取示范和谈话法等方法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活动育人,就是通过有目的地组织参观革命历史遗址、听劳动模范成长的报告等,采取自我教育、互相教育和示范法等方法,对受培人员进行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企业和本岗位工作的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环境育人,就是通过创造一定的条件,设立一定的管理层次,建立党、团组织和相应的管理制度等,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采取走访、谈心、节假日团聚、开展联谊活动,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开展优秀见习生评价活动并给予提前转正定级和精神物质奖励等环境熏陶法,对受培人员进行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

2.专业技术人员中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由于文化技术、业务素质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素质比较高,且所参加的短训班或研修班专业性和专题性很强。因此,必须根据短训班的专业内容或研修班确定的研修专题,以与短训班或研修班的专业或专题相关的专题思想政治理论和职业道德教育内容,采取授课与自我教育的方法对受培人员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

三、学历教育中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企业中职工学历教育的培训目标是培养实用型的高、中级专门人才。专门人才是社会文化程度比较高的劳动者,他们应该接受比较系统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由于职工学历教育是企业职工教育的组成部分,因此,既具有企业职工教育的重点,又具有正规教育的特点。即,它必须设置政治课,又必须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所以,职工学历教育中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应通过教书育人、活动育人和环境育人等多种途径,采取上政治课的形式,以比较正规、系统灌输的方法,对受培人员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职工学历教育中,由于大专和中专课程的深度和广度有所区别,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课时不够的问题。所以,我们还可以采取自学加辅导,自学加讨论、实践育人等方式,对受培人员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实践育人,就是通过组织学历教育中的大、中专学员开展市场调查,参与市场开发、新产品开发、难题攻关、展览、展销等活动,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行动能力。

四、职业技术教育中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职业技术教育是对企业内各级各类技术工人进行本岗位技术等级应知应会的培训。由于这类培训受企业内部工种繁多和技术等级层次的影响,而且由于各技术等级内工人的年龄、文化、思想政治、职业技术和道德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要因工种因人而宜;其职业道德的教育也必须依据其技术等级标准中的要求来进行法规教育、工作纪律、协作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其途径除活动育人、环境育人外,还可自我教育与互相教育相结合、企业文化育人的途径,采取自我教育法、文化熏陶法等方法进行。自我教育、互相教育,就是通过开展读书竞赛、专题讨论、知识竞赛、讲学活动和操作技术技能比武大赛等活动,以自我教育法、环境熏陶法等方法,对技术工人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企业文化育人,就是通过发挥企业群众组织和各种宣传阵地、文化设施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培养企业精神和审美情趣,以文化熏陶法,对技术工人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五、现场教育中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企业中的现场教育,主要是进行岗位业务技术、操作技术技能及产品的难点、重点项目和环节的应急性培训。由于现场教育具有明显的针对性,且具有明显的随机性,而且办班时间较其它培训时间极短。因此,必须通过活动育人的途径,采取随机性教育的方法,对受培人员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随机性教育,就是根据现场教育的课题,依据受培人员思维走向的重大变化及现状和企业生产经营的重大变化及现状的需求,安排相应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对受培人员进行针对性强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篇10

【关键词】法律课程;德育;教育功能

德育不仅是思想道德教育那么简单,他应该还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其中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是方向,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是重点,心理教育是基础。这五个方面缺一不可,不可互相代替,法律课程不仅仅是一门学习法律基础的课程还是一门德育课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

1. 政治教育功能 政治教育涉及的是与国家政权相关的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观念、政治知识、政治心理、政治价值等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政治观念和政治责任感。而法律和政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法制所具有的政治功能和政治价值,内在地决定着法制教育具有政治教育的功效。法律课程作为学校法制教育的主渠道,通过揭示法律和政治的关系,是学生从法律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政治,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国家的价值观念。

第一,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宪法、民法、经济法等法律的学习,对国家的政体、体制、和基本国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学生思想上的模糊认识给予深入剖析,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法律的认识,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第二,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权与法的关系,树立依法办事的观念。学生处于青春期思想波动较大,遇事易冲动,法制观念较为淡薄,通过学习和案例的讲解帮助学生明白遇到问题和麻烦该如何解决,并明确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哪些,学法最重要的是会用法,通过学法增强责任感。

2. 思想教育功能 思想教育主要是进行观念的教育,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律观等的教育。德育教育就是对学生思想观的启导,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权利义务观,而法律课程在这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发挥法律课程的思想教育功能可以从一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法律说白了就是有权利和义务组成的,只有让学生把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有机的统一起来,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因此讲述法律知识,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同时,也可从思想深处激发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第二,在法律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观念。法律是每个公民都应尊重的,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学生更应该尊重,但是现在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无论是公民的法律义务意识还是道德义务意识都很淡薄,有些学生常常以个人情感和个人利益的得失来决定权利、义务的态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涉及权利和义务的教学内容时,既要强调公民权利、义务和民事权利的意义,也要强调从道德层面认识权利与义务,使学生牢固树立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法律观念。

3. 道德教育功能 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包括培养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使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日趋完善,由于法律与道德具有内在的联系,知法守法与加强个人道德具有一致性,因而,学校法律课程应该发挥道德教育的功能。发挥法律课程的道德教育功能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认清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思想的提出,深刻说明了道德与法在理念上和目标上的一致性。法律课程中道德教育有别与其他课程中道德教育,其针对性很强,实际意义很大。在课程中融入道德教育将得到更好地效果。讲道德教育的内容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在增强法律意识的同时,也得到道德水平的提升。

第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道德自律的精神。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精神。要是学生明白:虽说法是法律有国家强制力量为保障,但我们不能否认道德相对于法律也有它的独特优势。法律是尺度,是标准,一旦越过则是犯法,而道德自律则可以从根本上预防越轨的和犯罪的行为。

4. 法纪教育功能 法纪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具有法纪观念,形成遵纪守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懂的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发挥学校法律课程的法纪教育功能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一个文明的国家,必定是法纪严明的国家;一个文明的青年,必定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犯法了都要受到追究。学生今后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更应该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第二,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要教育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养成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的好习惯,逐步形成依法办事的法制观念,这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法纪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走向社会后更好地发挥作用,实现自己的价值。

5. 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心理健康及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法律课程作为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功能。发挥法律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在教学中要善于分析当前学生的法制心理状态,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