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素质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8-27 15:23:12

思想素质教育

思想素质教育范文篇1

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亟需理性思维训练,加强对事物的认知、理解和研究。要让孩子养成观察事物、理解事物、剖析事物的习惯和方法,举一反三地形成自己的概念,把对事物的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家长应该从点滴做起,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孩子有思想,说的是孩子的成熟度。如果说孩子很有个性,可能说的是心理异常。有个性的孩子可能呈一时之勇,有思想的孩子则能长征一生。社会也正是在有思想的人的引领下才前进的。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孩子天天在成长。要让孩子思想美,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面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考验。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理想观、爱情观、财富观、消费观、文化观、信仰观、亲情观等道德观入手,细心培养,潜心引导,恒心塑造。家长也要重新学习,不断更新理念,同时再带好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成熟。要高度重视思想素质教育。只有父母才最能细腻地接触和影响孩子。

孩子常常会有稚嫩的表现,做事、说话常常可能有失礼数、有失周到,也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孩子的错误不是一次就犯的,也不是犯一次就定型的,是家长一次又一次的姑息迁就后,一而再、再而三才形成的。家长一定要及时发现孩子的错误,哪怕一点点错误也不要迁就,要抓住当时进行批评、教育和引导。

家庭教育是一项涉及面最广、牵涉时间最长、影响最长久、最令人费心的系统工程。作为工程的启动、实施、执行、收尾者,家长准备好了吗?

思想素质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思政课堂;高职学生;思想素质教育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强调了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教育改革的重大意义。[1]高职学生作为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素质水平,不仅影响个人今后的发展,更加对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复兴、国家崛起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战场,传授专业知识是主要任务,落实素质教育是根本任务。因此,笔者所在院校将思政教育引入课堂教学,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的思政课堂。通过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提高思想素质,掌握事物发展规律,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努力成为全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

1思政课堂的内涵

学校人才培养是以育人和育才二者相结合为目标,思政课堂不是把思政教育生搬硬套到专业教育的过程中,而是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以各专业教学标准为指南,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规意识、道德修养等思政内容供给,将中国梦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法律法规、心理危机及健康状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中。不同专业,其思政内容也各不相同。目前高校设立的专业一般有文史哲学类、经管法学类、理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艺术学类、教育学类。因此要深入梳理各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各专业的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相关课程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达到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的育人效果。不同类别课程,其思政内容也必不相同。公共基础类课程的思政内容主要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包括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法规意识、增强安全意识、培养奋斗精神等方面,使学生具有健康体质、健全人格、坚韧意志以及创造创新活力。专业类课程的思政内容主要是根据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从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出发提升学生在知识体系中所具备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具体包括加强专业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增加课程的人文性和时代性。实践类课程的思政内容主要是注重学生的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具体包括增强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激发创造意识、锻炼创业能力、巩固劳动精神、锤炼意志品质。

2思政课堂对高职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影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校课堂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湖北省委高校工委《关于严格高校教师管理严格高校课堂管理的通知》,通过“课前三分钟”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七个方面融入课程教学中,使育人和育才同向同行、协同发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1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3]在学生的思想素质中,政治立场的正确性、理想信仰的坚定性显得至关重要。现在的高职学生大多都是“00后”,正处于互联网时代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社会结构转型之快、竞争压力之大,矛盾和冲突的加剧必然对他们的思想素质产生较大的影响。要想使他们具有相对稳定的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等基本品质,思政教育不仅依靠专门的思政课程,更要融入各专业课。通过思政课堂的教育,加强学生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认识,包括党的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治国理政思想、中国梦、强军梦、教育梦、青年梦等,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鼓励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地理解人生和事业的意义[4]。2.2法律法规、党规党纪、校规校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普通公民,应遵守国家制定的一切法律法规;作为党员,应遵守中国共产党的党章及各级各类条例、准则;作为学生,应遵守学校制定的各类规定、纪律。目前的高职学生,普遍存在法律法规意识淡薄的现象。“马加爵事件”“复旦投毒案”、校园贷、电话诈骗等事件恰恰证明了这点。很多学生因为不懂或者不知道,在社会生活中不能判断自己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或者有些学生明知道不能做,却还要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做出违反校规校纪、法律法规的行为。有的学生在受到伤害后,也不懂得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丧失了应有的保护。通过思政课堂的教育,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普及法律常识,树立依法治国的法规概念,避免学生出现违法行为。2.3社会公德。学生的社会公德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从小学到高中,从家庭生活到学校生活,在各个方面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因此,每个学生的社会公德都不一样,但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思政教育目标是一样的。目前的高职学生中存在穿着拖鞋进课堂、端着餐食去上课、破坏公共设施、抽“游烟”、丢垃圾等不良的违反社会公德行为。为遏制不良行为的扩散,思政课堂须从新生入学开始,将理想信念、文明礼仪、励志成才、诚实守信、心理健康、法纪法规等多方面融入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表现,并将遵规守纪、志愿活动、诚信实践、团队协作等纳入每学期的综合素质测评。唯有将这每一步都做对做好,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立德树人。2.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其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内涵丰富,许多短而精的名言警句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有助于我们走好人生路程,有助于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然而随着国际化的发展,不知从何时起,圣诞节的氛围不亚于元旦节,很多学生愿意为万圣节置办服饰,却不会制作端午节的粽子。中国的很多优秀传统文化犹如世界的稀有动物一样,日益消失。因此,思政课堂将从中国优秀“百家”思想、健康民风民俗、乡规乡约、传统节日等方面,重拾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学生作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2.5时代精神。时代精神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它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集体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时代精神不仅是引领时代进步的潮流,还是社会进步发展的风向标,是社会的主旋律。通过思政课堂,从老一辈革命家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到助力生产的“铁人精神”,再到科学工作者“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以及运动场上的“女排精神”和各行各业的改革创新精神等,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时代精神,并将此精神融入自身的思想素质中。2.6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一种知识体系,更是一种思考方式。通过对科学知识体系的学习,发现自然现象,进而提出相应规律,再结合更加精确的观察来检验这一规律。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精神与一个人掌握的科学知识多少并非成正比关系,高级知识分子也可能并不具备足够的科学精神。因此,我们通过思政课堂,引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及客观理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精神,远离迷信、反对邪教,客观认识科学与哲学、文学、艺术、宗教一样,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2.7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人们在制作或工作过程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与品质,是各行各业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高职学生毕业后终究是要走向社会,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开展职业领域的专业活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地丰富和拓展知识体系,并形成与职业相关的行为规范。质量是企业生存的保障,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通过思政课堂,要大力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因为它体现了对社会、公众的高度负责和极致关怀的人文精神,是工匠精神的价值体现[5]。

3结语

高职教育首先是育人,然后才是育才。高职学生的思想素质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一门课、一本书就能囊括所有。因此,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理论的同时,将上述七个方面的思政教育融入其中,既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质水平,又能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起到促进作用。思政课堂的新的教学模式,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8-09-10)[2020-06-23].

[2]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EB/OL].(2020-06-05)[2020-06-23].

[3]叶华光,吴金定.当代高职学生的素质结构特点及素质教育策略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0):20-25.

[4]王义遒.深刻领会积极做好“发展素质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8(1):31-37.

思想素质教育范文篇3

如有的学生为一件小事斤斤计较,有时争得面红耳赤,甚至纠缠不休,使得同学关系紧张,并因个人影响到了集体,严重地损坏了班级集体名誉。相形之下,那些同学难道不感到渺小吗?这样通过以情感人,以理教人,促进学生对人生的反思,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同时也教育学生怎样做人:尊重友谊,关心集体。

二、可促使人尊师爱幼,扶帮助困,提高思想素质

语文学科思想素质教育的渗透较其它学科的特殊优势就在于其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为主。这些作品中的政治倾向、思想观点、品德情操等,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感染和陶冶作用。这种作用是直观的、形象的、整体的,对学生的影响深远。学生学习了这些课文,一方面感受到祖国的语言文字美,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产生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如《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我重点分析了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逊作风和“急人之困”的精神。教育学生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急他人之所急,为他人之所想。当然,“道”并不是单纯的政治思想教育,它包含着情感的陶冶,意志的培养,优良习惯的养成,精神生活的丰富等,具有广阔的内涵。我们只有打破语文教学的死板程式,才会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

三、可促使人意志力的培养,养成严谨治学的作风

作为中职的语文教师,还应具备更好的爱心、耐心与信心。我们面对的中职生,综合素质偏差,社会上的许多人还把中职生视“二等公民”。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还是把上中职看成是他们“穷途末路”时的“混日子”选择。这些学生是带着失望、无奈甚至自卑、自暴自弃的心理跨进中职大门的。他们那颗脆弱的心特别需要呵护,他们的缺陷与不足也特别需要包容。面对这些学生,我们不能有无奈与怨气,我们仍要无怨无悔地去爱,诲而不厌地去教。现代文《雨中登泰山》这篇游记,大家知道,泰山是五岳之首,海拔有1540米,盘道又窄(搁不下整个脚)又陡(前人只见后人头顶,后人只见前人履底)。加上又是雨中登山,而对这样的处境,作者凭着一个“敢”字,终于领略到了“小天下”的自然风光及丰富的人文景观。还有,爱国诗人屈原刚正不阿、忠心爱国,宁死不屈服权贵;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史记》的创作;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李白“安能折腰事权贵”;杜甫忧国忧民、心怀天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痴迷,总理鞠躬尽瘁、无私奉献,闻一多的拍案而起,朱自清宁愿饿死不吃美国地救济粮等等,这些无一不是我们进行人格教育的极好素材,都能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正确的寻找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不是继续浑浑噩噩的生活。热爱学生是老师的天职,没有爱心、耐心与信心教不好学生,更教不好中职生。

思想素质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微博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方式,具有快捷、及时、原创的特点,用来传递信息。相比较博客而言,微博即“微型博客”,也可称之为“微消息”,能够简明扼要地传递观点并快速。多元化和快速型是这种信息平台的主要特点,采用微博平台交流在当今社会极为普遍,只要对这种方式善加利用,就可以更好的走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也可以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和观念塑造。鉴于此,本研究选择采取微博这一新的信息载体,来探讨当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析微博有何教育功能,以及微博这一载体将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问题和挑战,最后给出微博载体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和途径。希望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一微博的教育功能

(一)使师生之间正常交流对话

一直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教育模式方面,延续的都是传统填鸭式,这种情况虽然符合中学的教学风格,但是对于我国的高等专业人才培养来说,并没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甚至只能给大学生造成一种厌烦和逆反心理。本文研究的案例“微博”,其特点就是以平等的交流平台为基础,不管是任何身份、任何人群,都能够在微博上实现自我存在价值。微博之所以被大学生接受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其平等性。因此教师也就不存在特殊待遇的情况,可以一改往日严肃的印象和局面,与学生平等交流、正常对话,无形中释放学生的压力,同时也是在释放教师的压力,通过这种方式获取大学生心理状态及相关价值观,这样也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

(二)营造良好教育氛围

学风、教风、校风建设对于当代高校教育及大学生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情况下,学风建设都应该是呈现积极向上的局面;教风建设都应该是呈现平等和谐、严谨的局面;校风建设都应该是呈现稳固、扎实、前进的局面。因此从根本上说,这三个“建设”都需要通过良好的教育氛围来实现。微博这一信息载体的出现正好可以提供一个营造良好教育氛围的平台,也是一个实现良好教育氛围的途径。学校的信息可以通过微博及时准确的出来,学生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就此提高学生参与学风、教风、校风建设的积极性。另外,现代高校学生对于信息量的渴求非常惊人,微博不仅能够从咨询方面提高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速度,更能够以“微”、“短”、“快”的方式吸引大学生群体加入到这种“微社交”中。这种极具时代特色的网络交流方式非常集中地说明了现代学生需要的情绪释放模式,即能够在自己看到的任何社会事件中,将自己的心情到公开的网络世界中,这是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寻找存在空间的重要途径,同时还能够构建一个具有专业化教育氛围的网络环境。

(三)扩大大学生本身社交范围

当微博成为高校学生获取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平台时,这种交际圈其实被无形地固定与扩大了,具体形式有如下划分:一是将自己的生活、观点、心情,通过微博平台在公开环境中与其他人共享,同学之间尤其可能成为相互关注的网友,经过“互粉”之后可以对某些微博话题进行共同讨论,这对于同学之间的交流来说,是具有较为深层的思想价值的;二是锁定某个虚拟社交圈,以某个共同的爱好、某个类似的观点,往往可以形成一种共同关注网络社会的现象。圈内个体对于某些问题的发表、辩论与相互争论,都能够在扩大学生眼界的同时,学会怎样与不同意见相处。

二微博载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一)微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向性冲击

当“微博”平台成为现代高校大学生交流的重要基础之后,很多学生都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这个虚幻的网络平台中。相对这种网络世界的变化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方向上得到了新的引导,如果可以通过微博来进行舆论方向的调整,那么是能够对大学生思想进行动向把握与管理的,其实现代很多大学生都已经比思想政治教师具有前瞻性,若是对微博平台没有很好利用,则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就很难展开,无法实现其网络化的整改目标。

(二)微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冲击

由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非常关键,但是教育的成果却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看到,只有经过长期统一的管理与渗透之后,才能够看到教育方式是否有效,然而实效性如何却是检验该项工作的关键指标之一。由于“微博”平台让学生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平等的交流契机,更是一种打破了时空束缚的网络环境,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最新鲜的信息、最便捷的传播途径。不过在快速发展的背后确隐藏着巨大的隐患,那就是使思想教育缺乏实效性,对于整体工作也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微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预见性的冲击

相对于高中而言,大学生活比较轻松,正因为如此,所以很多大学生喜欢在无聊时观看微博的各项内容,既满足自己对资讯的吸收,又能够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这种完全没有思想保护的虚拟空间,在很长一段时间占据了大学生的生活。如果某些话题和思想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让自以为成熟的学生群体产生某些扭曲的观点,那么造成的后果会非常严重。但并非所有学生都拥有较高的鉴别能力,所以很可能会被这些思想所控制走向歧途。

三微博载体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和途径

(一)对微博内容进行教育整合

通过前文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微博强调的是一种以娱乐为核心的交流模式,但是很多影响力广泛的群体都积极地参与到这种“微话题”的传播中,高校必须加强对微博的认识和掌控,只有如此才能够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才能够对其进行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有针对性地展开教育工作,能够以现阶段微博中存在的话题与社会事件作为教育切入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

(二)将微博作为宣传主流价值观的平台

虽然微博在大学生群体的人际沟通中已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是从总体上看,微博宣传主流价值观的状态相对滞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许多微博公众号关注人数寥寥无几,信息后评论甚至出现“失语”现象。这种功能性的障碍状态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如何寻找能够将学校信息、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到微博载体中并且进行广泛传播的途径,如何搭建宣传当代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平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此外,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也可以融入大学生时下最感兴趣的话题,或者与学生进行“互粉”,在此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情感。

(三)在微博信息推送方面体现主动性

以传统教学方式,结合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这是新的微博信息推送带来的话语权变化情况,当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能够与学生共同展开对微博中某些事件的讨论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来正确的调整思想政治工作节奏,而微博恰恰能够发挥其实效性作用。

(四)通过微博构建理想的文化氛围

我国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利用微博为载体,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并不容易,当学生能够在微博世界中得到更好的信息与资讯来源时,如果教师也能够参与到对微博话题的分析与研究中,针对时事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那么是能够在微博的推动下建立起更加稳定的校园文化的。

作者:洪潆 单位:杭州医学院

参考文献

[1]蔡帼芬,张开,刘笑盈.媒介素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2]杨勋兵.微博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8):52-53.

[3]缠菁,门薇薇.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与管理[J].思想政治教育,2011(3):31-32.

[4]王荃.微博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与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11(12):91-93.

[5]安仲森.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9):92-93.

[6]杨立淮,徐百成.“微博”网络生态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青年研究,2011(11):114-116.

思想素质教育范文篇5

2、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条件,努力开设第二课堂

3、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愈讲愈明

4、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看问题,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思想素质

总之,教学活动中最有价值的是教学方法,教师只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所学的知识,思想素质不断提高。

2、关键词:加强,德育,教学,方法

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极需全体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而“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最重要的素质”和“灵魂”,这是教育战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明确和处理好的方向性问题,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正确理解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学校的德育课教学正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因此,如何利用德育课教学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直接关系到能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问题。失去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德育课也就失去了灵魂,也就失去了开设德育课的意义。

那么,如何利用德育的课堂教学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呢?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教者,它要求教者必须恰当的选择教学方法。因为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空洞的说教只会令学生感到厌烦。所以在教学中我本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依据教学目标、学生实际,特别是教材内容,恰当选择教学方法,以便事半功倍,提高教学效果。

1、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情操陶冶

一个人的品质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在后天生活的实践中逐步培养的。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教材的有关内容,大量引用名言警句,讲述有关名人勤学、创业、高尚情操等方面的事迹,鼓励学生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追寻伟人的足迹,帮助学生树立达到理想彼岸的榜样。如:在讲人生观有关内容时,我带领学生观看“2006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节目录像,其中身残志坚,以残缺之躯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的独臂英雄丁晓兵;放弃国外优厚待遇,一生致力于祖国气象事业的气象专家叶笃正;多次临危受命,冒着生命危险,排除战争时期遗留的各类炸弹1.5万枚的排爆专家王百姓;被患者誉为“值得托付生命的人”——好军医华益慰;三十年如一日,像女儿一样赡养六位孤寡老人,用自己的热心去温暖世道的爱心大姐林秀贞;蓝领专家孔祥瑞、著名学者季羡林、阳光少年黄舸、爱心群体微尘、慈善专家霍英东等人物的事迹,深深的震撼和鼓舞了学生,学生们对照榜样找差距,订目标,写计划,学生的心灵接受了一次洗礼,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另外,在榜样引导中,我认为教师的表率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正如夸美纽斯所说:“教师的义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加里宁也曾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如果一个教师自身的各种素质不过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他就难以培养出具有良好品行的学生。因此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努力增强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成为一个具有真才实学、品行高尚的人,做到为人师表,以身立教,用崇高的品行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通过榜样的言行,把道德规范具体化、人格化,使学生在富有形象性和可信性的榜样示范中领略他们的思想,效仿他们的行为举止,学习榜样的内在美,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端正思想,明辨是非、善恶,思想素质不断提高。

2、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条件,努力开设第二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我除了利用课堂教学进行讲授外,还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条件,努力开设第二课堂,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在给学生讲无产阶级人生观这一内容时,我利用学校组织学生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的机会,让学生带着问题参观,回校后组织学生讨论,从而加深了对教材理论的理解。在讲述有关违法、犯罪等内容时,我通过校领导把法院有关的工作人员请到课堂作报告,使学生亲耳聆听执法人员的现身说法,增强了学生的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在讲职业道德有关内容时,我组织学生到繁华的商场和农贸市场进行实地调查访问,使学生获得第一手资料,从而印证教材中所讲的内容,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增强了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在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我让来自农村的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回家进行调查了解:家里承包了多少地?产量如何?与集体耕种时相比有何差别?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如何?近几年党的农村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有何影响?通过调查,使学生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中直接感受到党的政策的正确性,加深了对党的政策的理解。

通过开设第二课堂,使学生增加了知识,扩大了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思想素质也有了极大的提高。

3、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愈讲愈明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利用德育课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然后具体阐述了利用德育课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理论联系实际是德育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德育课所讲述的有关经济、法律、哲学等理论都比较抽象,如果教师在讲授这些理论时不联系生动的生活实际,只是空洞的说教,势必使学生感到乏味,既使学生们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当条条背下来了,也是生吞活剥,不能使之真正成为学生的思想,从而达不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理论,充分认识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并努力使之成为自己的思想。如:讲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但道路是曲折的这一原理时,我针对我校一些学生对前途感到渺茫和信心不足这一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首先对学生状况进行了分析:职专的学生有不少都是初中时学习成绩较差的,这些学生进入职专后,心灵深处有一种失败者的心态,他们缺乏自信心和竞争意识,遇到困难不是知难而进,而是自暴自弃,情绪低落,他们到职专的目的不是学习自己所爱的专业,而是混日子,混一天算一天。针对这种状况我指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但道路是曲折的。人生也是如此,真正的生活不能是一路鲜花,在人生的旅途中必然既有坦途,也有坎坷;既有成功和欢乐,也有失败和痛苦,如果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心灰意冷、怨天尤人,必将一世无成。如果我们职业中专的学生能振奋起精神,充分利用在校的这三年时间学习和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和技术,将来走上社会也一定会有所作为,前途是光明的。要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我们每个人不一定都要成为像杨利伟、姚明、马祖光一样的名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也一样可以做出不平凡业绩,像李素丽、徐虎等就是最好的例证,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为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富裕安康做出了贡献。但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要想让学生完全消除心中的疑虑,必须辅之以他们所熟悉的事例进行教学,这样讲解才有说服力。于是我又有代表性的选择了几个我校毕业生成功创业的事例向学生们做了介绍,并请这些毕业生亲自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交谈,介绍成功创业的经验,以鼓励学生振奋起精神,正确认识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各种挫折,从而增添学生们克服困难的信心。通过结合学生自身实际讲授哲学理论,使学生普遍感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空洞的说教,哲学就在身边,就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里,它正确的指导着我们的人生。使学生既获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提高了辩证思维能力,又在思想上受到深刻教育。

4、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看问题,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思想素质

思想素质教育范文篇6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的途径

之所以要实现大学思想素质教育个体价值,是为了让大学生政治方面的教育取得一些实际性和前卫一点的效果。就目前而言,影响大学生实现思想价值的原因主要是学生自身的因素和那些外界因素。本文从大学生本身需求的方面和外界满足大学生自身的可能性这两方面的关联中来寻求实现大学生教育个体价值的方式方法。1.让“两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教育的作用最大化。作为传播马克思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重要课程的“两课”,是教育大学生有关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要渠道。也是让大学生学会适应当今社会的基本技能。最大限度利用“两课”对大学思想教育的的基本作用,用马列主义和思想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全面武装,让他们充分意识到其重要性,是保证党和国家利益和事业长久发展的基础。2.提升教师的能力和文化素质,使之保持高尚的形象,而且不仅仅单指教师,还有各个层次和阶段的管理人员和领导者。对学生来说,教育人员的知识素养对于他们其中任何一个的成长和内心的强大都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大学老师不仅仅要对学生传授他们所熟知的知识,更要教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他们的学生。从古至今有许许多多的例子可以证明,那些有着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襟、强大的责任心、良好的人格魅力的教育者往往能够带出思想道德水平高的学生,例如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他的众多弟子中,就有着许多高素质,高文化的弟子,因而,他一直受到后人的敬仰。3.注重与人交流,开展个人思想教育,通过人际交往开展个人思想教养,将个人的思想教育做好,可以大大的加强大学生的实际交流能力。关于个人思想教育,是针对大学生的不同类型的问题,通过一对一辅导、沟通的方式开展思想素质教育。由于每个大学生的生活条件、家庭状况、学习态度、思想深度等等许多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别,所以对于个别大学生就要运用个别的教育方法进行辅导,以免出现不必要的矛盾和问题,也就是一对一模式。4.想要解决不同的思想问题,最好且最方便的方法就是与人交流,把道理讲得明明白白通俗易懂,也就容易被人所接受。如今网络的不断发展,使人与人的交流可以直接借助互联网来进行,使得教师和大学生可以更加全面的进行交流,可以不用考虑种种尴尬的问题,因此都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更加容易被采纳,因此便能够更加轻松的解决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5.加快完整大学生人格品质的步调。对于一个人来说,人格是那些重要的心理性格的全部,也就是说人格是包括人的思想素质、情操、道德、品质等等在内的总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完整大学生的品质与人格,使他们拥有完善的人格、健康的体质、丰富的精神素质。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能够不负祖国和人民的厚望,主动承担起建设美好未来的重担,然后成为有理想、有素质、有文化的新一代,有抱负、有责任心、有斗志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总结

总的来说,要让大学生实现思想素质教育的价值,就应该仔细的了解实现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而且要从大学生的所在环境和其特点出发,既要要求大学生有着远大的抱负,又要让他们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发展,充分体现出个人的思想与价值。将自身与和谐的社会紧密结合,真正的实现和谐社会下的自身的个体价值。

作者:马萍单位: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思想素质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传统文化教育;人道精神

TraditionalCulturalEducationShouldBeEmphasizedinUniversities

Abstract:Traditionalculturaleducationforcollegestudentsservestoinstillpatriotism,apositivephilosophyoflife,andhumanitarianism.Toemphasizeitisanimportantmeasuretoenrichuniversitiesideologicalandpoliticalworkundercurrentcircumstancesforthecultivationofstudentswithloftymoralstandards,highculturalattainment,apositiveoutlookonlife,asenseofnationalpride,andstrongselfconfidence.

Keywords:ideologicalandpoliticalwork;traditionalculturaleducation;humanitarianism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显得突出,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复杂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十分广泛,而思想素质教育则是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因为思想素质教育的成败得失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能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问题。就人才的个体而言,思想素质是最基本的素质,良好的思想素质是合格人才的首要条件。因此,我们要将思想素质教育作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来抓,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真正使思想素质教育行之有效,在培养合格人才的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当前,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开放虽然使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外来思想特别是西方腐朽的思想对我国固有思想文化正在进行着有力的冲击。在这种复杂的条件下,只凭有关的思想理论教科书对学生进行单纯的思想教育,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我们的祖先以他们过人的聪明智慧、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生活阅历创造了优秀的精神文化,这是一笔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在今天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思想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重视发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的教育,这将对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人道主义精神的培养,人格理念的提升,都会起到十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思想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感情,能够使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念,激发其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爱国思想的确立,对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爱国主义传统,几千年来,爱国主义一直是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母题。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充溢着圣贤先哲们浓厚而强烈的爱国思想,传统文化教育就是通过古代典籍特别是古代诗文的阅读和理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这种爱国思想感情的影响。我国古代有成就的文人大多是优秀的爱国主义者,他们一生的经历行事都可以作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而他们留下来的文章著作则是其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结晶。

在我国众多的爱国文人中,屈原是杰出的代表。屈原一生经历行事的本身就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爱国思想的内涵,他的那种“独立不迁,横而不流”的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操守,那种为了国家民族的振兴富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追求,那种为了实现美政理想而“虽九死其尤未悔”的致死不渝的爱国信念,都如同经天之日月,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而屈原创作的楚辞作品始终充溢着这种强烈而执著的爱国思想,几千年来它一直是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典范题材。屈原的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哺育了千千万万个爱国主义者;即使在今天,屈原作品中蕴涵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也仍然有着现实的教育意义,屈原的生平事迹及其楚辞作品仍然可以作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题材。

高等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历史文化典籍中蕴涵的爱国思想通过学生的阅读或教师的讲解影响和教育学生,让学生懂得: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乃是一个人应有的崇高品德,也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我国人民有着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许多先烈为国家、为民族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种伟大的牺牲精神,应该永远成为我们炎黄子孙学习的典范。

伟大的民族英雄岳飞,在抗击金人侵略的斗争中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爱国词人辛弃疾年逾花甲,仍以廉颇自喻,报国之情弥烈;范仲淹高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念;大诗人陆游在弥留之际还不忘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民族英雄文天祥慷慨悲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为国家为民族从容就义;这些都是何等崇高的人生信念和壮烈行为!通过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学生将会懂得,爱国主义并不是一句空话,传统文化典籍中充溢的爱国思想感情也并非是著者的矫情,而是著者心路历程的真实记录,是饱蘸着著者心血的情感结晶。“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屈原、岳飞、辛弃疾、文天祥等都是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涌现出来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们毁家纾难,精忠报国,不成功,便成仁,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篇章。他们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诗文典籍,对后人都将永远是一种爱国主义的昭示。

当然,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思想与我们今天提倡的爱国主义在内容上有着重大的区别。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思想是与忠君思想密切联系的,因为在家天下的封建专制时代,国君就是国家的代表与象征,忠君就是爱国,爱国即是忠君。“忠君”与“爱国”几乎成了同义语。从屈原以来的历代志士仁人,几乎都把“忠君爱国”当作高尚人格的终极追求。因此,就出现了一个令我们今天不能接受而予以批判否定的“愚忠”的思想。例如岳飞就因为愚忠致使抗金大业功败垂成,自己也残遭奸臣杀害,从而留下千古遗憾。就今天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判断而言,“愚忠”思想当然是封建文化的糟粕,应当予以批判和扬弃。但同时我们也应当将这种思想与行为放在特定的历史氛围和社会背景中去分析理解,在批判其思想糟粕的同时,发掘与继承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强调对于传统爱国思想中精华部分的继承、发扬与光大,这也是复兴民族文化的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实践将会证明,加强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情操一定会起到十分有效而积极的作用。

二、传统文化中的人格风范

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他们既要有知识,有能力,更要有崇高的人格与远大的理想。人格与理想是人的灵魂。一个人的知识再多,能力再强,如果没有高尚的人格和远大的理想,他就不可能将这种知识和能力贡献于社会,造福于人民,甚至还会走向

面,危害社会和人民。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的是有理想,有抱负,有高尚人格的建设人才。人格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突出表现,人格的高下,突出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优劣。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德”尤其是人格的教育与培养,正确认识和处理德育与才育之间的关系:即德是才之魂,才是德之实;以德御才,德才兼备。因此,高校思想素质教育应把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人格与远大理想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格理念。而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则是培养学生树立崇高人格与远大理想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国古代的圣贤之士都十分强调做人的操守,注重人格的历练和培养。先秦儒家尤其重视一个人的品德修为和人格操守的磨练。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先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孔子和孟子的这些言论,突出表现了中国古代文士注重人格修养的高尚情怀。而儒家“士穷节乃见”,“君子固穷”等人生信条,则要求一个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尤其要保持独立特行的品节操守。孟子还认为,一个品节高尚的人必须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即是说“富贵”不能惑乱他的心志,“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摧毁他的信念。这种人格操守正是我们民族自强自立、不屈不挠精神的集中体现。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构成部分,虽然它有许多糟粕,但儒家提倡的人格思想,却对中华民族的心理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也是积极的影响。而先秦道家所提倡的“抱朴守拙”、淡泊超远、追求人生自由的思想,则是对儒家人格思想的有效补充,同样成为中华民族心理性格的基本特质。

我国古代众多的文人大都有着高尚的人格品节,他们的作品都是自己崇高的人格思想的真实流露。屈原刚肠疾恶、修身洁行、出污泥而不染纤尘的高风亮节,司马迁正直不阿、受辱不屈、发愤著书的执着精神,陶渊明淡泊明志、弃官归隐、追求人生自由的品格操守,都在他们的诗文歌赋中有着突出的表现。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阅读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过程中,去自觉地感受和体验其中的人格精神,使这种人格精神对其产生潜在而深远的影响。因为在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中,我们仍然要提倡:富贵不能淫其心,贫贱不能移其志,威武不能屈其节。尤其是今天道德严重滑坡、物欲横流、腐败滋蔓的情况下,我们的高等教育更要注重高尚人格的培养。只有人格高尚,才能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之材。

从一定的角度说,高等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比向他们灌输知识更为重要,而人格的塑造必须要有精神榜样,我国古代这些有着特立操守的志士仁人就是光辉的典范。开展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可以使学生在教育中接受榜样的人格力量的影响,从而使他们的人格品位得到逐渐提升。特别是文学典籍,其淘情冶性的作用又不同于一般的思想道德理论的直接灌输,文学作品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人格力量能够潜藏于读者的心灵深处,对他们产生人格的熏陶作用。

从另一个角度讲,高尚的人格往往来自于高尚的审美情趣,一个人有了高尚的审美情趣,他就会自然的排斥一切庸俗丑陋的东西,在行为方面就会有较高的取舍标准,有所为,有所不为。而文学鉴赏活动则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是一座可供华夏子孙万世取用的精神宝藏,其中所蕴涵的崇高的人格精神更具有发掘的价值。鉴于此,传统文化教育要注意开展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活动,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熏陶,以期取得积极而显著的教育效果。

三、传统文化中的人道思想

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使之成为性格健全富有爱心的人,高校思想素质教育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人道思想的教育,培养学生博大的胸襟和仁爱思想。

关心和乐于帮助他人本来是我们民族的美德。但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同时,不能不注意到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对我国的侵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的人生观念已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人际关系,金钱锈蚀了人的美好心灵,“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已成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处世哲学,有些人甚至变得自私冷漠,寡廉鲜耻,不择手段地侵占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来满足一己的私欲。社会公德的败坏和沦丧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强调对学生进行人道主义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人道主义是在14——16世纪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文艺复兴中诞生的。但是,我国先秦时期的诸子著作就已经反映了朴素的人道思想和人道精神。孔子强调“仁者爱人”,反对猛于虎的苛政,提倡施行仁政;孟子“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文关怀;墨子的“兼爱”“非攻”的主张等等,都闪耀着人道思想的光辉。我国历代的文学家们继承和发扬了先秦诸子的人道精神,在他们的创作中始终表现了对社会底层民众的终极关怀。屈原的“哀民生之多艰”,曹操的“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高适的“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等等,无不表现了作者关心民生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人道精神。

在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通过阅读与理解,古代文化典籍中蕴涵的人文关怀和博爱精神,能够深深感染学生,引起他们思想的共鸣。谁都知道,当一个人居于高堂华厦之中,食膏粱,饮琼浆,空发一些关心民生疾苦的高论,那是很容易的事。但中国古代有着强烈的人文关怀的作者大多命运蹭蹬,处于窘迫维艰的困境。他们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们的作品没有仅仅就个人的不幸怨天尤人,痛苦不堪,而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社会的底层,对劳动人民的疾苦予以极大的关切,一个没有博大的胸襟、充满爱心的人是不可能做到这样的。

在这方面,唐代大诗人杜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年轻时的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的远大抱负来到长安,,但是,由于权奸当道,政治黑暗,他的理想很快破灭;在物质生活上也开始陷入困境,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甚至于“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联百结”。贫困的生活使他接近了劳动人民,认清了黑暗现实。对劳动人民开始表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写出了《三吏》、《三别》这一类的杰出诗篇,唱出了那震撼人心的著名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晚年的杜甫四处漂泊,贫病交加,“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即便如此,他还是那样为民请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博大的胸襟,高尚的境界,都源于杜甫心灵深处潜藏的博爱精神。而蕴涵在杜甫诗作中的这种关心民众、体贴他人的博爱思想无疑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召作用。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先秦儒家著作和杜甫诗歌这一类文学作品表现出的人道思想,正是我们要挖掘的精神宝藏。

当然,传统文化中的人道思想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人道主义还是有区别的,但任何新的文化和新的思想都有所承传,人道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我们必须代代相传,永不废弃。因此,在思想素质教育中,充分吸收传统文化中人道思想的精华来教育学生是十分必要的。对学生进行人道主义教育,通俗地说,就是教育他们对他人要有爱心,对社会要有责任感;而培养充满爱心,对社会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正是高校思想素质教育的主要宗旨和目标。

思想素质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中小型图书馆馆员素质

一、目前中小型图书馆馆员中存在的问题

1.图书馆馆员业务素质普遍偏低

长期以来,图书馆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清闲之地,工作轻松,收入稳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因此成为地方各级领导照顾、安置亲属的地方,年龄偏大、素质偏下的人涌入图书馆,占着有限的人员编制、资金,却只能进行简单的借借还还的工作,而年轻、有学历、有能力、高素质、对图书馆事业有追求的人却想进无门,图书馆咸了一个养老院。这样图书馆人员素质上不去,工作态度不积极,想实现图书馆的信息化、网络化是一纸空谈,就是有现代化的设置、现代化的技术,没有人来操作,这种图书馆要想进步,成效是可想而知。

2.图书馆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在经济滞后地区,图书馆是比较理想的事业单位,然而相对于一些发达地区,这些收入不足挂齿。特别是住房制度改革后,福利分房取消,住房问题成了年轻人考虑的大事。许多图书馆现有住房已经售完,无法满足新进年轻人的住房要求,加上各种福利待遇已经大不如前,图书馆对人才缺乏吸引力。

图书馆自身的人事管理制度也严重破坏了人才的积极性。在许多图书馆,没有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奖罚不分明,干好干坏一个样,论资排辈,甚至有人嫉妒别人干的好,在中间使绊子,打击隐害,使得真正有才华、有能力、有事业心的人不堪忍受,决然而去。

3.图书馆员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无形中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了阻碍作用

女性由于特殊的气质,温婉娴静,心思缜密,工作认真负责,在传统图书馆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也的确发挥了主要作用。但女性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三个女人一台戏”,女性在一起,特别是素质低的女性,是非就多、整天东家长西家短。而且女性由于思维方式不同,对于接受现代化知识比较慢,21世纪要求图书馆要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电子化,有些女性却害怕接受新生事物,不敢使用电脑、网络:这样势必影响图书馆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4.图书馆员只重服务工作,缺乏学术研究活动

图书馆馆员对服务性工作可以做的有声有色,也出了不少成绩,对学术研究活动就很不重视,认为那是专家学者研究、探讨的东西,自己只要把本职工作做好就已经不错了,这其实是不对的。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和学术研究是相辅相成的,可以把工作的经验、问题进行探讨、研究,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图书馆的各项业务服务工作上台阶。这也是一个图书馆馆员必备的基本素质。

5.图书馆缺乏竞争意识

在一些中小型图书馆,竞争意识还没有真正在人们脑海中扎下根,总是听见“狼来了”的喊声,可是狼又始终没来,所以人们容易养成惰性,凡是都要求平均,没有很有效的奖惩方法,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使得图书馆事业长期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二、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加强图书馆馆员管理

1.加强图书馆人事安排,引进高素质人才

如果图书馆事业想要在新世纪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加强人事管理,图书馆不能再充当安置所,要引进有活力、有朝气、年轻的、高素质的人才充实到图书馆的队伍中来。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来到图书馆,能够激活图书馆事业,带来新思维、新活力。要注意男女比例,使图书馆的人事环境能有所改善,改变人们对图书馆的传统观念,这样,又可以更多地吸引人才来到图书馆,发展图书馆事业。

2.加强图书馆员的思想素质教育

干好一项工作,工作人员具备强烈的责任心是很重要的。图书馆事业想要健康发展,离不开一批思想素质高,心理素质好的图书馆员。图书馆员的思想素质高,责任心强,才能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到图书馆服务工作中,使馆员与读者相互信赖,建立良好的关系,吸引更多的读者,体现图书馆在社会中存在的价值。通过加强图书馆馆员的思想素质教育,增强馆员的职业道德感、责任感、爱岗敬业。

3.加强图书馆员的业务素质教育

(1)图书馆业务知识。现任的图书馆员中,很大一部分业务素质低或者根本就没有参加过业务培训,业务知识贫乏;有—部分馆员则是“半桶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工作中只是照葫芦画瓢,工作质量可想而知,更不用说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象这样的馆员的业务素质教育可以采用馆内集中培训的方式,聘请业务水平较高的馆内或馆外的专家,根据不同的需求讲授图书馆学基础知识,提高图书馆馆员的业务理论水平,然后再通过考核,竞争上岗,优胜劣汰。

(2)图书馆现代化技术的教育。随着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普及,计算机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操作,电子化、信息化技术逐步进入图书馆。对于一般图书馆员,要加强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教育,专业人员还要加强计算机维护、网络的安装使用、网络安全、软件开发、新设备的使用等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保证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3)加强学术研究、交流活动,提高图书馆馆员的学术研究水平,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馆员的学术研究成果多,在图书馆界就有相应的知名度,社会地位也较高。现在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对学术研究成果都有要求,加强学术研究活动,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不仅可使图书馆受益,图书馆员本身更是最大的受益者,不仅可以锻炼馆员的科研能力,培养馆员的写作能力,出了成果,对职称评定、奖金分配、工作聘任等都有直接的联系。

(4)有条件的图书馆还要加强图书馆员外语能力的培养。外语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图书馆要加强、加深业务服务水平,就要求能够提供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没有一定的外语水平,不利于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利用。

思想素质教育范文篇9

一、思想素质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师的工作对象是7―14岁的少年儿童,少年儿童既是身体发展、知识增长、技能发展的“关键期”,又是理想萌发、人生探索、世界观形成的“困难期”。一方面,他们精力旺盛,思想活跃,乐于求知,成才心切;另一方面,他们思想方法比较片面,评判能力较为薄弱,意志和抑制力不甚稳定。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启发引导、精心雕塑。所以教师自身的思想、情操、言行和政治觉悟状况,对学生有着巨大的示范作用,并容易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品德行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英国教育家沛西能认为“教师是塑造学生性格、沟通学生心灵的‘思想搬运夫’”。

有道是:“育人先正已”,思想素质不仅决定着教师自身的发展方向,并且决定着教师如何去为人师表和怎样去教育学生的重大问题。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语重心长地寄望政治教师:“你们不仅是活的知识库,不仅仅是一名专家,善于把人类的真理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在他们的心灵中点燃革命理想的火花。你是创造未来的雕塑家,是不同其他学科教师的特殊雕塑家。”可见,思想品德课教师只有对学生不懈地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引导学生逐步走向思想上的成熟和完善,从而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反之,如果一个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思想素质低下,本身缺乏正确的理念,甚至不求上进,这样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就毫无说服力,甚至会起负面影响,再加上社会滋生的腐败丑恶现象的不断侵蚀,使一些学生认识模糊,并滋长了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思想。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具备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此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理想教育,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窥视学生心灵深处可能隐藏着的斑点,消除思想表层上可能粘附着的尘埃,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抵制不良思想的形成,最大限度地培植社会主义的时代人。

二、道德素质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在新的形势下,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普遍发生了重大变化,加上现实中出现的某些不良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腐蚀了教师的心灵,降低了他们的道德素质水平。而我国现时代的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源地,是培养青少年学生高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情操的摇篮。可近年来,有的教师不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等不良道德的教育行为,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这不能不引起警戒和深思。教师高尚的师德是一面旗帜,是学生经常学习仿效的活生生的榜样和典范。近代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做导师的人自己便应具有良好的教养,随人、随时、随地都有适当的举止与礼貌”。因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砥砺德行”、“束身自爱”,方可使学生“习与性成”;只有具备自身忠诚于教育事业,以身作则,热爱学生,身教重于言教的崇高的道德品质,才能“奉献出自己的整个心灵”,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最高的发展,才能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

三、业务素质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新的理论、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同时也带来了教学内容的更新。上好课是思想品德课教师业务素质的切入口,因此,必须做到:

(1)要有精深的专业文化知识。一是系统地学纲,做到心中有数,掌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原则,做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的有机统一。二是钻研教材,做到脑中有书,能够在整体上把握教学的坡度层次,从宏观的角度来理解每一课应完成的教学任务,把握同一教学内容,要求在不同年级之间的纵向联系和同一册课本中课与课之间的横向联系。三是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思想的一般化方向,了解个别学生的不同情况。四是编写课时教案,做到有章可循,即讲清道理,形成观点,分清是非,知行结合。

(2)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教学艺术,思想品德课教师除教学所需的文化专业知识、理论知识外,还要懂得哲学、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及语言学、逻辑学、历史学等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左右逢源、应用自如,得心应手,机智有效地发现和处理各种教学问题,才能满足求知欲望十分强烈的学生的需求。

思想素质教育范文篇10

关键词:初中教育;音乐教育;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素质教育是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在强调学校德、智教育的基础上,更重视学校美育教育和艺术教育,且把艺术教育确定为转轨的重要方面之一。为此,作为艺术教育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也就成为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使素质教育在初中音乐教育中有所显现,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1要全面认识和理解素质教育的涵义

所谓“素质”,它的涵义很广泛,其中包括政治、思想素质,文化、艺术素质,心理、身体素质等。这些素质构成了一个人的总体素质,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要培养一个人的这些素质,就要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几方面,以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层面,来对一个人进行培养。如果其中某个方面、哪个层面被忽视或取消了,那将造成一个人发展上的不平衡和某些方面的弱点,严重的将使人的身心向畸形发展,这样看来素质教育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我们作为教师的更要首先全面认识和理解素质教育。

2素质教育寓于音乐教育之中

音乐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文化知识,它能给予学生美的知识,美的享受。通过音乐的感受,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深化认识、陶冶情操、平衡感情,可以说它能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音乐学科教学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的特点就是,知识面广,综合性强,既有内容广泛的文学思想、地理、历史、民俗等知识的传授,又有严格的节奏规范和发声合奏、情感表达等技能训练,它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最佳途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门好课程。由此可见,音乐教育是能大大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但这并不是意味着音乐教育完全等同于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在应试教育观念指导下或在其影响下制定的教育要求,这样看来,音乐教育和素质教育就是相融合的,且应该是素质教育融入音乐教育。

3音乐教育显现素质教育

在音乐教育中,无处不呈现素质教育的影子。

3.1在音乐教育中能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政治思想,一个是道德品质。政治思想教育主要包括: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继承革命传统等;道德品质包括: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热爱劳动、遵守纪律等。音乐教育由于自身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和审美观,它能把抽象的思想内容和政治内容以一种通俗易懂、潜移默化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说在音乐课程中渗透思想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好途径,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3.1.1在低年段的音乐游戏和音乐模仿中进行思想素质教育。这样可以通过学生们的自身实践活动来提高认识及辨别是非的能力。如:初中一年级课本上《七色光之歌》,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少年在七色光-祖国光的哺育与培养下茁壮成长走向未来的现实,富于哲理地向学生们渗透了物质生长离不开“社会”的雨露滋润的科学知识。在教歌之后再编配动作,会使学生自然地沉浸在音乐的意境中,这时候老师因势利导,在学生的心灵中播下“劳动能给我们创造幸福生活”的思想种子。

3.1.2在唱歌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歌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在唱中提高演唱水平,还可以他们在唱中认识人生,认识真、善、美。如: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让学生领悟作品内容,感受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大无畏斗争精神,在教唱时,引导学生唱出力度的变化,旋律的起伏等。把歌曲情感的理解从情感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上,学后,再通过歌曲处理,使学生感受到战争年代亿万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和民族解放而战斗的紧迫感,也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激励同学们为保卫和建设伟大的祖国而努力奋斗。

3.1.3在欣赏课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欣赏课不单是放音乐让同学听听而已,而是要在大家都参与的基础上诱导学生的求知欲,从有声的音乐中获得无声的情感体验,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从而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观。

3.2能推动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音乐教育中的文化素质教育,实际上是研究如何使音乐课与其他学科课程的协同教学。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蒙古人民的生活习惯、居住条件、宗教信仰、服饰穿着等特点,还有民族文化、地理环境,在教学中描述蒙古蒙古少年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生活、勇于战胜困难的崇高品质,可以说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对学生进行了美的教育,而且把音乐教育与语文、历史、地理、思品等课紧紧地联在了一起,这种协同的教学,促进了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

3.3音乐教育提高了学生心理素质。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的爱美心理,使他们对美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学会欣赏美、追求美,此外,还要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协作心理、进取心理、创造心理和同情心理等。如合唱、合奏训练就能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只有同心协力,共同合作,才能唱或奏出美妙动听的音乐,才能得到最高境界的享受。如: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教育学生学习解放军不怕艰苦、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教师更要教育学生把团结一心、步调一致的音符唱出来,把正确的人生精神和革命斗志唱出来,使学生勃发起昂扬的斗志,从而形成了追求和平、努力进取的世界观。

作者:梁秋颖 单位:长春市九台区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孙涛.浅议素质教育在初中音乐教育中的体现[J].河北教育,2002(6).

[2]孟慧琴.试论初中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体现[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0.

[3]陈芳.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体现[J].音乐天地,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