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精细化管理十篇

时间:2023-09-25 18:24:00

耕地精细化管理

耕地精细化管理篇1

现在整个环境,包括通货膨胀、次贷危机、劳动合同法等等,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的冬天。很多企业措手不及。但乱世出英雄,现在的严峻情况也是个机遇。实际上是大形势逼着大家都去练真功夫。更多的中国企业要赶紧醒悟过来,知道真正的竞争力究竟是什么。

传统产业更该精耕市场

对企业来讲,精耕是分几个层面的,首先是对市场需求和企业定位的精细研究,尤其是对客户需求的深层次挖掘,而这不是简单的市场调查就能做到的。其实有些发展是很多人都预料不到的,谁能想到电梯里也能装液晶电视?所以才有江南春。我的一个观点就是:客户讲出来的需求已经不是他真实的需求了,或者已经是大家都能满足的了。因此对基本人性和社会发展的掌握格外重要,需要从源头上,从战略角度深层次地、细致地研究和预测客户需求。不仅是精耕自己现有的土地,更要精耕到没有开垦的地方。

这一点可能在新产业更多地被提及,但在传统产业更应该提。正是因为忽略了这一点,才使很多中国企业很难受。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夏普。它原来是做小型计算器屏幕的,但它在十几年前就投入庞大的研发力量,坚定地往液晶方向走,这就反映了它当时对世界未来显示屏市场的精细研究和预测。而且,它很好地将自己的惟一优势(显示屏)进行精细化、创新,现在成为全球液晶老大。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平板电视的集体亏损。

诚然,精耕是需要成本的,任何前瞻性项目都是有压力的。但伟大的企业却往往是一投一个准儿。为什么它们总那么幸运?实际上是有赖于科学的研究体系、预测体系等一套精耕文化。精细体系保证了企业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从这个角度说,精耕是无风险的,这也是精耕的根本。

精细管理是底线

在对市场的精耕之外,精耕还包括对企业管理的精细化。

许多行业被集体淘汰,原因就在于不精细。科技和产品之间有很大的距离,核心竞争力不是光有技术就行了,从实验室到产品是一整套精细化运作的过程。而在市场经济中,所有都是假的,就这块是真金白银。

但要做到精细,必须耐住寂寞,十年磨一剑。有的企业出来一个新产品就赶紧推,但对社会使用环境考虑不够,一推出去就产生很多问题。相反那些经过一层层评审,比如从最初的方案评审,图纸制造评审、测试,综合测试、小批量销售,再评估,再工艺评审、材料评审等等,尽管这样做很麻烦,也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使价格无法降低。但最后坚持的结果是,经过层层评审的企业的产品销售量最大。所以说要有耐心,要相信消费者这个“上帝”。

耕地精细化管理篇2

我们讨论的是传统经济的“再评价”。其实,史学的发展一定意义上就是一个不断再评价、再认识的过程。每一代人都是根据当代所提出的新问题和当代所达到的新的认识水平去重新审视既往的历史,所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史学。因此,现在对传统经济再评价,应该站在时代认识的制高点上。这个制高点就是党中央最近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并非中央领导同志拍脑瓜拍出来的,而是几十年来国际国内学术界、思想理论界根据当代社会经济的实践经验不断探索而总结出来的理论。根据科学发展观,考察历史上经济的发展变化时,不仅要看经济总量的盈缩和劳动生产率的升降,而且要看经济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以及经济内部的各种关系是否协调。这里牵涉的问题很多,兹选取其中的三对关系——传统农业中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传统经济中的农牧关系、传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变迁的关系,根据时贤的研究成果,参以已见,作些粗略的分析[1]。

(一)传统农业中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中国传统经济主体是传统农业,传统农业的主流是精耕细作,这是它不同于西欧中世纪农业的一个显着特点。精耕细作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为轴心的。西欧中世纪长期实行休闲耕作制,中国则在战国时代已经由休闲制逐步转为连作制,后来又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轮作倒茬间套复种的耕作方式,围绕着提高土地利用率,采取了耕作、施肥、灌溉、育种、田间管理、植物保护等一系列措施,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达到很高水平。中国传统农业在农艺、单产和土地利用率方面长期居于古代世界的前列,用有限的耕地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中国历史上由于长期战乱导致赤地千里、人口耗减1/3以上的严重局面并不鲜见,但古代劳动人民总能安然渡过险境。清代人口高峰期比明代盛期不是增长百分之几、百分之十几、百分之几十,而是成倍地翻番,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外国可能会把经济圧垮,中国却经受住了这种压力,大体上维持了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有精耕细作的农业。着名农史学家石声汉曾经把中国的传统农业比作一棵有旺盛生命力的大树,砍掉一个大枝,很快就会生长出一个新的大枝来替代,不但依然绿荫满地,而且更加枝繁叶茂。应该说这是很了不起的。决不能把中国的传统农业说得一钱不值。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的提高,本身就是经济的一种发展。这样说,不仅是因为它属于“资源利用广度、深度和合理程度”的一种提升,而且因为它符合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和长远利益。地球上的土地是有限的,人口却不断增长,要解决这个矛盾,只能走精耕细作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的道路。

至于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则需要加以分析。有人把精耕细作等同于多劳集约,认为它是不讲效率的,这未免简单化了。本来,通过精巧的农艺提高单产,可以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力手段。但精耕细作需要与其他经济和社会条件相配套,由于配套的条件不同,遂形成不同的发展模式或发展路径,在这些不同的发展模式中,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也各异。这可以用汉代两种丰产农法——代田和区田为代表予以说明。

汉武帝时赵过推行的代田法以垄甽“岁代处”得名,采取半面耕和半面锄相配合的方法,与耦犁、耧车等“便巧”农器相配合,不但能够“亩增一斛”,增产约25%,而且“二牛三人”可耕田五顷(大亩,每顷相当240周亩),如果以一个农户有五六口人、两三个劳动力算,这约略是“一夫(以男性家长为首的一个农户)百亩(周亩)”的12倍,故史称“用力少而得谷多”[2]。代田法所代表的这种精耕细作类型,姑称之为“节劳型”,其特点是:农法的进步与农器的改进同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与提高劳动生产率并重。根据上文的分析,劳动的社会生产率提高的途径,在于通过工具的改进、设施的完善、规模的扩展等增加物化劳动的比重,来减少活劳动的投入,而且活劳动的减少要大于物化劳动的增加,从而达到总劳动的节约。“花费越来越少的人力可以推动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代田法完全符合这一标准和要求。

西汉末年泛胜之在关中地区提倡区田法属于另一种类型。它不要求有大片的耕地,可以在小块土地以至荒坡、废城墙上直接作“区”。由于它“不耕旁地”,“不先治地”,所以不采用或不一定采用铁犁牛耕,但作“区”、施肥、灌溉、管理,却要求投入大量的劳力。区田法主要适应西汉中后期在激烈的土地兼并中缺乏牛犁农具、经济力量薄弱的少地或无地的小农的需要,试图用精巧农艺和加大活劳动投入的办法,弥补耕牛、农具和土地的不足,大幅度提高产量,实现少种多收。设计者给小农描绘了一幅诱人的图景:号称“亩产百斛”(相当于2787市斤/市亩),“丁男长女治十亩……支二十六年”,但这里有很大的虚夸成分,实际上是做不到的[3]。历代效仿和试验者不乏其人,产量虽有提高,但达不到这个标准,由于耗费劳力太多,始终无法大面积推广。区田法所代表的这种精耕细作类型,姑称之为“多劳型”,其特点是:农法的进步不与农器的改进同步,虽然可以增加产量和土地利用率,但劳动生产率却难以有相应的提高。这显然是与增加物化劳动、减少活劳动的要求相悖的。

这两种类型的精耕细作在中国历史上的命运各不相同,它们的此消彼长直接影响着中国传统经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代田法在汉代曾一度推广,但实行的时间不长,即被平翻低畦农田所取代。不过,作为代田法提高劳动生产率主要物质基础的牛耕及其配套的犁具,却被继承下来,并且继续改进[4]。因此,凡是建立在铁犁牛耕基础上的精耕细作技术在一定意义上均可视为代田法的延续。区田法即使在汉代实行的范围也有限,后世也只是作为济时救急的手段被推行于一时一地。但历代贫苦农民为了弥补耕牛农具和土地的不足,往往用多投劳动、精耕细作的办法力图获得高产;而类似区田的特殊的高产抗旱栽培法,在民间也断断续续被人们所采用。也就是说,以代田法和区田法为代表的“节劳型”和“多劳型”精耕细作在中国历史上是长期并存的。大体说来,唐宋及其以前,“节劳型”精耕细作占主导地位,明清时代则逐渐向“多劳型”精耕细作偏斜。

作为代田法核心之一的耦犁牛耕的推广,一开始就遇到了如何与战国秦汉以来形成的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问题。由于代田法对牛力和农具的要求较高,不大适合分散经营、经济力量薄弱的小农,当时基本上只有边郡屯田、政府公田及某些富豪之家能够实行。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耦犁牛耕的推广引起生产单位扩大的趋向,导致豪强势力的膨胀和劳动者人身依附关系的强化。不过,地主田庄所役使的主要是虽然有严重人身隶属关系、但仍然保持了独立经济的劳动者。这就是说,小农经济的体制虽然受到冲击,但毕竟延续下来。精耕细作要求有较高的独立性和主动精神的劳动者,劳动者严重的人身依附关系不能完全适应精耕细作的需要。魏晋南北朝精耕细作继续获得发展,注定这种状况迟早是要发生变化的,而且变化确实发生了。一是耕犁从“二牛三人”到二人二牛,到一人一牛,最后,比较轻便灵巧的曲辕犁得到普及,主要就是向着适应小农经济的方向发展的。二是北魏隋唐实行均田制以来,独立性较强自耕农再度活跃,隶属性佃农逐渐转化为契约性佃农。这种历史变迁,在一定意义上可视为西汉中期以来以牛耕推广为标志的“节劳型”精耕细作与封建地主制下小农经济体制相互磨合的过程。

唐宋是我国封建社会中牛耕最为普及的时代(详后),也是传统农具发展到巅峰的时代。不但传统耕犁臻于成熟,水田耕作农具日益完善和配套成龙,而且还出现用水力、风力或畜力推动的大型、高效灌溉机械和加工机械。耕作规模虽然没有扩展,但农户仍然拥有较多的耕地。同

时,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形成并臻于成熟。以上这些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并继续在农法与农器同步、产量与效率并重的“节劳型”轨道上前进。在这种情况下,唐宋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应该比前代有所提高。

明清,尤其是清代,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于人口激增,每个农户平均占有的耕地明显缩小,小农经济变得更加细碎。为了缓解人口激增所产生的民食问题,除了垦荒、引进和推广高产作物外,还大力推广多熟种植,土地利用率达到了传统农业时代的最高峰,施肥和育种等技术也有相应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牛耕的使用倒退了(详后),农具基本上没有发展。由于生铁淋口技术的应用,明清某些小农具的质量有所改进,但除了适应个体农户小规模经营的某些细小农具有所创新外,绝大部分农具是沿用前代的(这从《农政全书》和《授时通考》所载农具完全抄自王桢《农书》便可知道),已失去了战国秦汉和唐宋那种新器迭出的蓬勃发展的气象。实际上,唐宋时代的某些大型农具反而鲜见使用了。在经济最发达的江南,铁搭竟然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耕犁。或谓中国传统的铁农具,从战国秦汉到宋元,已形成定制,没有多少改进的余地。清代农民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工具,但他们把传承下来的生产工具的功效发挥尽致了[5]。这种说法值得商榷。诚然,明清的农具是从前代继承下来的,但不能说这些农具就此定格不能改进了。因为农具毕竟是人创造的。唐宋传统农具发展得比较成熟,增加了明清改进农具的困难,但更根本的问题在于,在人多地少的条件下,细小的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缺乏改进农具和使用大型农具的内在动力。从牛犁和大型灌溉、加工机械比前代较少使用看,也很难说清代从前代传承下来的工具的功效已经发挥尽致了。如前所述,劳动的社会生产率提高的基础在于工具的改进和设施的完善,而传统经济时代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牛耕及其配套的农具的推广。在牛耕普及程度比前代倒退、农具基本上没有改进,农民耕作规模缩小的情况下,怎么能奢望清代农业劳动生产率比前代有大幅度的提高呢![6]

  清代农业继续实行精耕细作,但这时的精耕细作已出现了某种转向。清代的农业技术基本上是前代的延续,除了局部以外,可以说没有突破性的发展,但却更多依靠增加人力的投入,而不是依靠牛耕的普及和工具的改进。清代的农谚是“粪大力勤,不用问人”,与代田法的“用力少而得谷多”异趣。作为“多劳型”精耕细作的极端形式的区田法又变得特别的诱人,清代进行区种试验的空前增多,人们试图从中找到农业的出路。这种种迹象表明,清代精耕细作农业日益偏离“节劳”的方向,在“多劳”的轨道上滑行,高土地利用率和低劳动生产率形成巨大的反差。

研究历史上的劳动生产率需要根据有关数据作具体的计算。由于资料和数据的残缺以及各个时代各个地区度量衡的复杂,要精确计算出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的劳动生产率相当困难。[7]在这种情况下,把个案的分析、具体的计算和宏观的考察结合起来,相互印证或相互校正,或许是解决问题的一条途径。以上对精耕细作两种类型中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关系及其演变的分析,正是试图从宏观的视角、从劳动生产率的物质基础变化,疏理出它的发展线索,庶几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8]

精耕细作是我国农业的宝贵遗产。我国农业今后仍然要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的道路。但历史也昭示我们,农法和农器的改进应该同步,农业生产才能更加健康全面地发展。如何使精耕细作从“多劳型”的轨道转移到“节劳型”的轨道上来,仍然是当前需要着力解决的历史性课题。

[1] 在“再评价”的讨论中,我曾在两次发言的基础上撰写了两篇短文:《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农业:"先进"掩盖下的落伍》(《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2年3月12日),《略谈明清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制约——与战国秦汉和唐宋的比较》(《河北学刊》2003年第3期)。前者着重在横向的中西比较,后者着重在纵向的中国封建经济主要发展阶段的比较。本文这一部分可视为上述两文的延续和补充。

[2] 《汉书·食货志》。

[3] 参见《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第二编第五章第四节,科学出!版社,2000年。

[4] 西汉中期以后,牛耕方式的改进主要是一人一牛的曲辕犁取代了二牛三人的“耦犁”在传统农业时代,采用牛耕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如前所述,使用“耦犁”二牛三人耕作能力是“一夫百亩”的12倍。一人一牛的曲辕犁推广以后,据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的说法,“人日耕一亩,率十人当一牛”。比起“耦犁”,劳动生产率又有所提高。

[5] 方行:《再论清代是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高峰》,《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3期。

[6] 李伯重试图撇开畜力、农具的因素,在“人耕十亩”和“男耕女织”的基础上论证清代江南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两根“支柱”是否牢靠,是否切合历史实际,已经受到质疑。还应指出的是,这种论证不但有悖马克思关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理论,实际上也不符合他所宣扬的“斯密型经济成长”的理论。因为斯密讲分工促进商品交换和经济发展,其“分工”是指社会分工,未可与男耕女织的自然分工混为一谈。

[7] 传统经济主要是部门是农业,农业主要由个体农户经营。个体农户一般既种粮食,又种植经济作物和从事家庭手工业等副业。由于有关经济作物和家庭手工业的情况十分复杂,而资料又十分缺乏,人们在计算历史上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时不得已求其次,一般只算粮食帐——人均粮食产量或劳均粮食产量。由于传统经济一般以粮食生产为主,人均粮食产量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中最基础和最核心的部分,大体可以代表当时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但毕竟是不够全面的。

[8] 我们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进行考察和比较。劳动生产率也可以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比例来衡量:必要劳动比重越小,剩余劳动比重越大,劳动生产率越高,反之亦然。我国古代没有形成劳动生产率的精确概念,但是在劳动生产率显着提高的战国时代,出现过与劳动生产率有密切关系的一些概念。如估算农民自身消费占其总产品的比重。《管子·臣乘马》中有“民食十五之谷”之说。这“十五之谷”是必要劳动,另外的“十五之谷”就是剩余劳动。战国时出现的“见税什五”的租佃制度,就是建立在“民食十五之谷”的劳动生产率基础上的。值得注意的是,从战国到清代,“见税什五”的对半分成租长期延续下来。这是由于亩产提高了,但耕作面积减少了,农户总产量和自身消费的比例和以前差不多,“见税什五”的地租率也就维持下来了。变化还是有的:一是“见税什五”由局部到普遍;二是从宋代开始,农民实行稻麦复种,地主只收谷(稻)租,小麦收获归佃农,农民剩余劳动部分应是增加了。不过总的说来,从对半分成租长期延续看,战国以后劳动生产率变化不会很大。

耕地精细化管理篇3

摘 要:油田地面建设离不开土地,油田建设占地不可避免。为了尽量减少土地的占用量,减少占地费用开支,油田土地管理部门需要联合其他部门,走可持续科学发展之路,不断探索和总结提高土地管理水平的经验,不断创新节约用地新办法,不断提高存量土地的利用率,在保证油田开发的基础上,努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关键词:油田;地面建设;土地;占用量;利用率;

油田用地主要有生产建设用地和矿区建设用地,生产建设用地,依据生产性质可以分为:联合站、采油队、水队等建设用地,道路现状、井间站之间管线、进井进间进站路占地、井场占地、土油池占地等。其中,生产性用地中绝大多数是井场用地,占土地总量的58%,而且每年都会新增土地上千亩。对于区域,生产井大多在农民的耕地里,土地是农民的生活来源,土地供需矛盾大。针对主要矛盾,土地管理部门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结合实际,根据油田土地精细管理的要求,依靠优化利用土地存量挖掘节约土地潜力的做法,采取了一系列土地管理措施,如:①鼓励油田开发单位利用老井场打更新井,这样不仅实现了地上地下的统筹,而且不断优化存量土地,挖掘了存量土地潜力,更能够形成油气生产与社会、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②建议施工部门不断创新施工技术,争取少占用耕地。

一、借助国家土地政策,不断提高土地精细化管理水平

近年来,国家对土地的控制政策日益严格,相关的土地法律法规日益完善,用地成本逐渐提高、征地所需手续越来越复杂。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油田土地管理部门针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决定练内功,严制度,走精细管理之路。土地管理部门从政策标准入手,借助国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土地节约制度”政策平台,认真算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本账”,优化施工作业流程,精细用地现场管理。全面推行“甲方负责制”,由采油厂(甲方)全方位负责征地、临时占地赔偿、工农关系协调等工作,施工单位(乙方)相应配合,明确新增建设用地责任主体。这一精细化管理措施充分发挥了属地管理优势,提高了新井运行进度和运行质量,具有同区同价、标准统一、结算及时等优点。同时,不断修订油田用地管理办法,推行“定量定责、定期考核”。其中,新增建设用地结算实行面积、地类、地貌、权属和功能分区的“五要素审核法”,严格实行新增建设用地现场核查制度,否则不予签认结算单据,违者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不断采用生产施工新技术,提高节约用地效益

油田生产建设用地有其自身特殊性,设置好打井地点以后,就必须占用耕地,哪怕是在楼区都需要打井开采。因此,如何尽量减少占用耕地,如何高效利用土地,是油田土地管理部门重点关注的难题。在生产区域80%是基本农田以及沟渠、水库等农业配套设施,在产能建设方案设计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约耕地,对于新井在规划设计前,地质部门应该和油田土地管理部门密切配合,从节约用地的角度出发,进行反复的科学论证,应多打斜井、水平井。对于加密开发井应遵循“尽量避开基本农田和相关的农业配套设施”的原则,由一场一井改橐怀《嗑,这样不断可以节约耕地,而且能够减少征占地费用,又能够受到政府和农民的欢迎。随着科技的进步,油田施工工艺水平不断提高,为节约用地,减少耕地的占用创造了条件。既可以节约土地,又可以缓解油气生产与城镇化建设对土地巨大需求的矛盾。

三、根据相关规定,完善土地占地规范

按照国家规定,油田用地必须在一定的时限内取得土地批准手续,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如果油田用地长期得不到审批确权办证而按“未批先用”来处理,将会受到每平方米30元的罚款。面对经济风险和法律风险,油田抓住报批这一确权登记的关键,从勘测、结算、申请到报批各个环节,完成土地确权工作。在产能建设工程用地前,建设单位先到所在市县办理临时用地许可证,在一个工作期(15天)取得临时用地许可证,确保产能建设工程用地的合法性,在产能建设工程临时用地完成后,及时勘测油田公司产能计划之内的永久性井场、道路、电力线杆等,将永久性用地报批有关资料报送县(区)国土资源部门,为依法用地依法管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挖掘存量土地潜力,尽量减少新征地

油田建设利用土地方面,要本着“高效、节约、合理、珍惜”的原则,坚持“只要有地可用,尽量不再新征地;只要能用非耕地,就不占用耕地;急用先征、暂不用缓征、能少征不多征;可征可不征坚决不征和有劣地不占好地;能用荒地不占耕地;能用边角地,不占好耕地”的准则,严把项目规划关、选址关和施工占地关。例如:油田开发50年以来,拥有大量的土地使用权,土地利用率普遍不高,有些建设项目存在宽打宽用的现象,必须转变发展模式,树立节约用地理念,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挖掘存量土地的使用潜力,依靠科学技术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油田新增用地,降低用地成本费用支出,提高存量土地利用率。油田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摸底,为最大程度上提高存量土地的利用率和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奠定了基础。在矿区建设上,坚持统筹规划,盘活存量,合理用地。

五、结束语

油田建设施工用地类型多,涉及施工占地、井场用地、管线占地、计量等基础建筑用地、井场道路用地等,单宗用地面积小,地域分布零散,累计数量多。这些特点增加了油田土地管理部门的用地管理难度,如何节约用地?如何才能做到既要用好地,又要管好地,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精细管理水平?如何将土地管理工作更好的为油田生产建设服务?是油田土地管理部门一直追求的目标。本文根据实际工作经验,以“精细化土地管理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指导方针,以土地管理服务工程项目施工为基本方向,在油田建设用地管理方面创新性提出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孙宏艳关于如何做好油田征地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国土资源》.2006(1):39-39.

[2]贾永生加强土地管理共建资源节约[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第12期.

耕地精细化管理篇4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1-0051-2

1 培肥地力、改善耕层

土壤肥力高低,直接影响产量。据试验,土壤有机质含量每增加或减少1%,亩产就要相应增加或减少一百斤。补充土壤有机物质是培肥地力的主要措施。一是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防止水土流失;二是增加优质有机肥投入,每亩3.5m³以上;三是扩大根茬或秸杆还田面积,促进土壤有机质增加;四是土壤改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轻土壤障碍因素;五是扩大保护性栽培面积,促进土壤中养分转化和分解,如地膜覆盖、麦秸、稻草覆盖、轮耕等。由于我县地势为丘陵向山区过渡地带,土壤以白浆土为主,土质粘重、板结,不利耕作。目前耕作层浅、犁底层硬、既不能蓄水保墒,又不抗涝通气,更不利于作物根系发育,改善耕层是目前玉米高产栽培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农科院研究表明:耕作层加深1cm可储存3mm降雨,每亩增加蓄水量2t,耕层深40cm比18cm增产40%以上,可是我县平均耕层只有16cm,而犁底层厚达5cm以上。改善耕层的有效措施就是深耕深松,用50以上型号的拖拉机牵引深耕深松机械,以每年加深熟化层5cm为宜,循序渐近,用5年时间,把耕层深度加深到40cm左右。

2 合理密植、化控防倒

全球玉米高产记录都是在密植栽培条件下产生的,美国玉米高产记录是公顷保苗8.6万株,我省玉米吨粮田是在桦甸小红石村,2006-2009年连续四年亩产吨粮,种植四密25品种,公顷保苗7.8万株产生的。玉米合理密植的要素:一是选择熟期适中的耐密型品种。密植增产的机理首先是增加单位叶面积系数,提高光合利用率;其次是努力提高成熟度增加粒重;最后是争取较高的结实率,是靠群体增产,靠产量构成要素(穗数、单穗粒数、粒重)最大乘积。所以选择的品种要耐密、中熟、生育期127天以内、有效积温2700℃以下、抗倒伏。二是要选择相匹配的栽培体系或栽培方法。如保护性栽培、三比空栽培、米麦(菜)间作、大垄双行、缩垄增行、小垄畦作等。三是要保证密度加大后的肥、水供应。要相应增加施肥量和水分供应。四是要防止倒伏。玉米密植栽培最担心的就是倒伏。目前防止倒伏的主要措施是壮根、矮秆。地下根系要发达、根扎得深、扎得牢,根系不早衰,地面2-3节茎秆要粗壮,韧性好、株高要降低。可以通过深耕深松、深施底肥,增施磷、钾肥,增加土壤通透性,晒根蹲苗,保证穗下绿叶数等措施达到壮根壮秆的目的。此外,采用壮根药剂拌种或玉米12片叶时叶面喷洒矮壮素类药品等措施控制株高,防止倒伏。根据我县目前栽培水平,建议清种密植玉米每公顷保苗6-6.5万株为宜。

3 精细播种、苗齐苗壮

一是要选择种子活力强、差异小的种子并采取药剂包衣、等离子处理、药剂拌种等种子处理技术,保证出苗整齐健壮。二是采取抢墒播种、底肥在老沟深串一犁后深施、镇压保墒、坐水种等一次播种保全苗措施,保证一次播种拿全苗。三是要做到精细整地、精细播种。抓住关键,三犁成垄旋耕碎垡,做到垄台上实下松、松紧结合。播种深度要一致,株距要均匀、种肥隔离、口肥要适量,保证出苗整齐,没有三类苗。四是分期早定苗。三叶展疏苗、四叶展时定苗,定苗时剔除弱苗、小苗、病苗、杂株及特殊大的苗,留下整齐度一致的苗。

4 测土施肥、肥水协调

只有测土才能知道土壤中缺什么养分,缺多少。建议农民对自家的土地都要进行一次“体检”,看看自家地板到底如何,按照测土结果进行科学配方、精准施肥。经过6年测土配方施肥,我县耕层养分30年内有机质含量增加了0.9%,全氮含量增加了1.6%,有效磷含量增加了4倍,有效钾含量降低了125%,60%地块缺钾、个别地块缺锌、硫等中微量元素。所以玉米施肥要加氮、减磷、增钾、配锌肥。最科学、最实效的方法就是要进行“一户一测土,一户一配肥”。施肥方法要以提高肥料利用率为中心,做到农化结合,氮、磷、锌、微配合,底肥深施,底、口、追肥相结合,高产栽培提倡施攻粒肥,即在玉米抽雄期每亩施5kg尿素做攻粒肥,提高玉米成熟度。施肥量要根据地力、选择的品种、种植密度、目标产量来具体确定。例如中等肥力地块,公顷保苗5万株,目标产量每公顷9000kg,一般需施含量50%的配方肥10袋500kg。如果密度达到6万株,目标产量11000kg,即密度和产量均增加20%,那施肥量要相应增加40%,每公顷施50%含量的配方肥14袋700kg。只有肥水协调,才能提高肥料和水份和的利用率,达到肥、水互补的目的。我县是雨养农业区,靠老天下雨,我们要采取综合措施留住天上水,保住土中墒。深耕深松,增施农肥,增加土壤有机质,采取保护性栽培,防止水土流失,肥料深施。中耕铲趟、应用抗旱保水剂、人工降雨、大垄畦作等措施都可以提高水分利用率。

5 精耕细作、促控结合

粗放管理创造不出高产,只有精耕细作、加强管理、促控结合、协调生长才能夺取丰收。高产玉米田和管理要做到三个协调,一是地上和地下协调,只有根系生长发育良好,才能保证植株健壮生长。要为根系健壮生长创造适宜的土壤耕层环境,创造水肥气热好,酸碱度适中、高肥力、厚土层,松紧有序的耕作层,增加有机物投入,增加土壤微生物,护好根,防早衰。地下部分采取促的措施,地上部分有计划采取控的措施。如晒根蹲苗,矮化防倒等。二是要协调群体和个体的关系。中心是提高光、温、水资源利用率。在保证个体生长正常的情况下,争取较大的群体效益。要加管肥水管理、促控结合,促进整齐生长。 三是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中心是提高结实率和成熟度。采取增肥、补水、中耕除草、叶面施肥、隔行去雄、掰除小穗等措施,做到不倒、不空、不秃、不秕,高成熟、高粒重。

耕地精细化管理篇5

东明县是山东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重点县,每年小麦种植面积6.5万hm2左右。2016年小麦高产创建面积0.33万hm2,平均亩产618.3kg,较一般大田亩产512.8kg,亩增产105.5kg,增率20.6%,对全县夏粮生产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为了进一步促进小麦生产的发展,切实做到良种与良法配套,优质与高产并重,根据我县小麦生产实际,结合我省小麦高产栽培经验,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品种选择

在选用高产、优质、多抗等综合性状优异品种的基础上,实行良种良法配套,才能获得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我县小麦生产的主导品种为:济麦22、良星99、临麦4号、山农15、泰农2413等品种。这些品种共同的优势是稳产、高产、适应性广、抗倒强。同时要注意种子纯度和发芽率,纯度98%以上,发芽率95%以上。

2 精细整地

地块宜选择土壤条件为土层深度80cm以上,活土层25cm以上,总孔隙度50%~55%,pH值6.5~7.5。速效磷高于35mg/kg,速效钾100mg/kg以上,全氮0.1%以上,水解氮不低于80mg/kg。东明县小麦播前需机耕,深入地表20cm以上,以破除犁底层。在机耕时进行耕耙配套,随耕随耙,以利于保持墒情。耙地要求:细、匀、透、平,目标是上松下实,畦面平整。耕层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5%左右。提倡玉米秸秆还田。耕后细耙,达到上虚下实,无明暗坷垃。玉米秸秆直接还田的地块,适当增施氮肥或使用催腐剂,调节碳氮比,加速秸秆腐化,同时做到适当深耕,旋耕田块要结合镇压,防止耕层过于悬虚。

3 科学施肥

增施有机肥,控氮、稳磷、增钾、补施中微量元素,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推广使用小麦配方肥。小麦种子播前施优质有机肥60~75t/hm2、纯N255kg/hm2、P2O5135kg/hm2、K2O135kg/hm2。缺锌地块需及时改善土壤理化环境,可施硫酸锌22.5kg/hm2。上述施肥量为小麦全生育期的总施基肥量,除钾肥以外的肥料总量40%,钾肥的50%作冬前底肥,翌年春季小麦拔节时再基施余下的部分。

4 提高播种质量

4.1 适期播种

适期播种是培育冬前壮苗的关键。小麦播种时根据土地、光照、墒情情况,适度扩大畦宽,以2.7m为宜,畦埂宽小于40cm,以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播种规格为一般采取等行距或者大小行种植方式,平均行距24cm为宜。播种时适宜的土壤墒情是培育壮苗的基础,播种时土壤相对含水量最适宜为78%。当墒情和播期发生冲突时,宁可晚播4d左右,也要应采取多种形式造墒,确保适墒播种。东明县一般在日平均气温为15~17℃播种,根据不同品种特性需要不同的适宜温度。半冬性品种在日平均气温15℃时播种,冬性品种在17℃时播种,一般在每年的10月1D8日播种为宜,在播期内一般先播冬性强的品种,后播半冬性品种。播种方式为精播机或半精播方式,一般精播基本苗150万株/hm2,半精量基本苗202.5万株/hm2,播深3.5cm左右。

4.2 适量匀播

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确保足够的基本苗,把保穗数与防倒伏有机结合起来。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的品种如众麦1号、矮抗58等基本苗少些,播量8-10公斤;分蘖成穗率低的品种如淮麦22、周麦22等基本苗多些,播量应适当增加。

4.3 推广机播

推广使用先进的小麦播种机械,要求下种深浅一致,播深5cm左右,掌握墒足宜浅,墒差宜深。

4.4 土壤处理与药剂拌种。

4.4.1 土壤处理:在整地前每667m2用3%甲拌磷颗粒剂或3%辛硫磷颗粒剂2-3kg,拌细土15-20kg,均匀撒于地面,随肥料耕翻入土。

4.4.2 药剂拌种:选用辛硫磷或甲基异柳磷按药、水、种子1:50:500比例拌种。在拌杀虫剂的同时,每10kg种子加入2.5%适乐时悬浮剂20ml混合拌种,预防小麦纹枯病、全蚀病。

5 田间管理

5.1 冬前管理

5.1.1 查苗补种。小麦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种越早越好。选用本品种种子在缺苗断垄处补种,以保证适宜的基本苗。

5.1.2 化学除草。11月中下旬开展化学除草,可选用每667m2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g加20%氯氟比氧乙酸乳油30ml等配方。

5.1.3 镇压控旺。旺长麦田于11月中下旬进行镇压,抑制旺长;严重旺长麦田,间隔7-10天,连续镇压2-3次。

5.1.4 浇好越冬水。适时浇好越冬水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具体冬灌与否,根据苗情,墒情和天气变化情况,灵活掌握。浇水时间以立冬至小雪期间浇水为宜,最迟到12月上旬,浇水后,应及时中耕保墒,破除板结。

5.1.5 合理施肥。对于群体偏小,麦苗瘦弱的田块,在冬前小麦分蘖盛期每667m2追尿素8-10kg,促苗早发快长,扩大群体。

5.2 春季管理

5.2.1 中耕。小麦返青后及时中耕有利于提高地温,促苗早发,各类麦田均可中耕,对一般麦田应浅锄细锄不宜伤根,以促根增蘖育壮苗。对群体超过80万头的偏旺麦田,结合镇压适当深中耕,以切断部分根系控制旺长。

5.2.2 化控防倒。对于群体偏大的麦田,起身拔节期喷施壮丰安,有显著的防倒效果,一般每667m2用逊岚30-40ml。若选择其它抗倒剂,按说明书使用。

5.2.3 以防治纹枯病为重点,综合防治小麦病虫害。2月底至3月初,是防治纹枯病的有利时机,每667m2用20%三唑酮乳油100-150ml或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40-60g,兑水30-40kg喷雾。

5.2.4 合理追肥。春季小麦追肥要推广氮肥后移技术,一般追肥时间以拔节期为宜,每667m2追配方肥15-20kg。

5.2.5 适时浇水。小麦孕穗、挑旗期是小麦需水临界期,此期浇水利于减少小花退化,保花增粒。如果此时田问墒情好,可推迟到抽穗开花期再浇。

6 后期管理

6.1 浇好灌浆水

灌浆水能延缓小麦后期早衰,提高粒重。在小麦扬花后10天依照土壤墒情浇水。

6.2 防治病虫害

预防小麦赤霉病,在小麦抽穗后每667m2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水40-50kg喷雾;防治锈病、白粉病每667m2用20%粉锈宁乳油100-150ml加水40-50kg喷雾;防治小麦穗蚜应选用高效低毒杀虫剂,如吡虫啉、三氟氯氰菊酯等。

6.3 叶面喷肥

小麦灌浆期结合病虫防治开展叶面喷肥,提高小麦千粒重。一般每667m2用尿素500g加磷酸二氢钾200g兑水50kg叶面喷施。

7 适时收获

东明县小麦要在蜡熟末期收获,此期特征:植株茎秆全部黄色,叶片落黄,茎秆有弹性,籽粒较为坚硬,测定籽粒含水率为23%,颜色接近本品种固有光泽。此期籽粒的千粒重最高,籽粒的品质也最优。当前宜采用联合收割机收割,促进秸秆还田,以利于大气环保。

参考文献

[1]魏惊.小麦高产栽培的核心技术及综合配套措施[J].河南农业,2013(1):43-44.

耕地精细化管理篇6

【关键词】退耕还林;数字林业技术;理论现状问题前景

引言

林业资源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资源。它与我国的林业生产和人民的日常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关系。在我国的林业管理当中,管理信息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双重运用给我国的林业技术的运用和管理带来了重复。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造成了信息的无法共享和结构上的重复。所以采用数字林业技术既可以让人类社会和林业资源达到协调和统一,又可以建立起高效客观的林业管理模式。

一、数字林业技术的相关理论及退耕还林工程

1概念数字林业简单地说就是信息化林业。它使得林业的管理呈现出数字性、网络性、智能性、可视性。它可以运用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化技术、智能化、可视化的技术进行林业信息的标准化、统一化收集和整理,建立一个更广泛、更形象的处理系统,推动林业信息生产的信息化和服务化。2结构数字林业主要包括技术层的GIS、RS、GPS等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数据层的各个空间数据技术,应用层的各个技术体系和服务体系。3基本功能数字林业主要具有历史的档案功能、现实的展示功能、前景的预测功能、分析的决策功能、林业的精细功能。数字林业可以就每一株树木建立一个历史的档案,如:生长的时间、长势等,便于林业管理进行有效的查询和监督。而在现实中,我们通过数字林业也可以知道我国的林业信息和森林资源情况,如:森林的面积、质量、长势等,以便于研究者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分析。同时,森林的变迁、采伐、有无火灾和病虫害的情况我们同样可以通过数字林业的运用进行认真的管理和预测。我们通过数字林业中的GPS及GIS的运用,就可以制定出详细的管理规划。如:对树木进行科学的喷水、撒药、施肥,减少树木的病虫害,进行科学精细的管理[1]。4退耕还林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但是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越来越严重。为此我国提出了退耕还林政策。其目的是遏制住水土流失和土地的荒漠化,改善我国的森林植被和水草保持,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基础。

二、数字林业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现状

1美国的数字化林业研究自从美国副总统戈尔在1998年第一次提出“数字地球”概念以来,数字化已经在各个邻域广泛的应用起来。美国已经运用卫星中的一些数据和机载红外摄影、航空录像、多光谱扫描仪进行森林植被的病虫害监测,取得了很大的进展。2我国的数字化林业研究自从美国首先出现数字化这个概念之后,就马上引起了我国的领导层和科学家的高度关注。讨论会和探索性的文章接连发表。我国媒体也对数字化进行了极大的关注与报道。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大力发展,与数字化有关的数字电视和电子商务日新月异。这时我们也意识到我国森林资源开发和管理同样的可以采用数字化。随后我国各省市的数字化林业开始建设。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个省市的森林管理完成了数字化[2]。

三、我国数字林业技术的应用问题

1基础薄弱我国的大部分林区都经济发展落后、交通闭塞、森林生产和管理的设施落后、资金匮乏。这样必然导致森林数据的收集和存储困难,得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不但工作量大,还会造成靠人工收集的森林数据不精确。最为重要的是资金的缺乏,造成了许多先进的森林管理设备无法购买,即便是购买了,由于没有专业的人才导致先进的设备无人会用。这更加剧了森林管理的难度。2标准不一现在我国的数字林业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这就造成了各个省市的运用的方法、标准、概念、数据收集和存储的方式、格式都不统一。这也增加了我国数字林业生产和管理中的难度。3手段单一现在我国的数字林业管理中,仅仅是使用简单的图表,缺乏对森林植被更加动态、精细、直观的管理。比如:缺乏仿真和模拟、缺乏网络的交流、缺乏信息和资源的共享机制,更缺乏与其他部门的合作模式[3]。

四、数字林业技术在退耕还林中的作用及发展前景

1预防自然灾害建立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化战略化的目标。在这项工程中运用高效的数字林业技术,会更加的有利于我国资源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退耕还林工程因为具有面积大、时间长、工程量大的特点,仅仅依靠传统的技术手段和人工管理,显然会造成工作的许多疏漏。比如:遇到自然灾害时传统的管理手段不仅无法提前预知,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也仅仅是依靠简单的防护工具和办法,保护森林植被,这起不到科学有效的管理。而运用数字林业技术后,不仅可以提前的预知,更可以和其他部门提前的沟通,调动最先进的设备进行安全科学的防护。2提供规划和参考我们进行退耕还林工程的数字林业应用,可以收集和分析到大量的森林信息,这可以为我国的整个退耕还林工程的规划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4]。

结论

数字林业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大量运用,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可以更加安全、准确、高效的监督和管理我国的森林资源,并且为我国的退耕还林工程的长期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剑平.数字林业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

[2]陈征宇.数字林业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8:270.

[3]汪明华.浅析数字林业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5,20:312.

耕地精细化管理篇7

关键词:精准农业;三江平原;农业生产

<!--[if!supportLists]-->1<!--[endif]-->精准农业概述

<!--[if!supportLists]-->1.<!--[endif]-->1精准农业技术的组成

精准农业又被称为精细农业(PrecisionAgriculture)、精确农作(PrecisionFarming)。“精准农业”技术思想是在定位的基础上,根据土壤特性和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管理作物每一项生产农用物资的投放,最大限度地发挥产量潜力,做到既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又减少浪费,增加利润,同时避免污染生态环境。精准农业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农业生产新技术,其技术体系是农学、农业工程、电子与信息科技等多种学科知识的集成。关键技术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变量投入技术(VRT)、耕地产量图(VM)等。

<!--[if!supportLists]-->1.<!--[endif]-->2实施精准农业技术的步骤

精准农业的实施可分三步:首先是对收获机械产量计算、监测及绘制产量图,通过产量图分析小区产量的差异原因,优化作物管理措施;其次是小区定点取土化验、分析、处理采集的定点数据,挖掘提高产量的潜力,用高级软件处理所获取的信息,决策出要实施的农业技术措施,作为农机具操作和调节的基础;最后用带有定位系统和自控系统的农机具实现定位、变量投放物资的自动控制操作。

<!--[if!supportLists]-->2<!--[endif]-->三江平原农业生产现状

三江平原地处黑龙江省东部,土地总面积10.9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23.9%,耕地366.77万hm2,区域内有4个农垦分局,54个大中型国营农场,人均耕地1.34hm2。三江平原地势低平,人均耕地面积大,大型机械化农场相对集中,农业增产潜力大。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三:一是土壤因素,三江平原耕地多为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59.22%。土壤物理性状不良,多为白浆土,黑土层薄,养分低,不能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还有相当一部分低洼地,不宜耕种。多年种植,土壤自身肥力下降,长期施用化肥,土壤中氮、磷、钾比例失调。既浪费了肥料又不利于作物生长;二是农业生产高投入、低产出,大豆、水稻等农作物生产成本越来越高,且缺少有竞争力的优质、高产产品;三是农产品结构单一,长期以来形成大田作物为支柱产业,其结构不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

3三江平原实施精准农业的可行性

3.1农业机械化作业程度较高

目前三江垦区农业旱田作物生产已经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规模也较大,适于大型机械作业。农机动力配置除了传统的中等功率的东方红—802型及铁牛—65型拖拉机外,还先后引进、消化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农机具如NewhollandM—160型拖拉机、JohnDeere1075型收获机等,这些农机具上都可配置GPS系统及产量检测系统,为精细农业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

3.2农作物高产栽培规模经营

机械化水平高的农场,地块大,采用粗放种植、管理,经验播种、施肥,因而增产潜力大,实施精准农业产生的效益也较大。三江平原土地平坦,地广人稀,长期采用粗放种植规模经营,精细耕作程度低,实施精准农业会取得很大的效益。大豆“暗垄密”机械化高产模式、岗平地白浆土井灌区、自流灌区水稻机械化高产综合栽培模式的形成,培育出适合该地区生长的矮秆、抗倒伏的大豆优良品种和优质、高产、多抗水稻品种,形成了适合当地发展的、有高产潜力的规模经营模式。

3.3科研力量雄厚

三江垦区以农垦总局为后盾,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垦科学院等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开展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为精准农业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4精准农业技术在三江平原可应用领域

4.1精确灌溉

水田种植面积的扩大,使地下水超采严重,已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宝泉岭局水位变幅0.8~3.5m,建三江局水位变幅0.3~5.0m,与此对应,黑龙江、乌苏里江、兴凯湖等水域丰富的过境水量却未被很好地利用。目前蓄、引、提江河湖水能力仅17.2亿m3,占当地产水量的30.4%,占过境水量的0.6%。可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合理,推广精准灌溉势在必行,采用计算机控制的节水灌溉技术,可实现因时、因地、因作物用水,使水的消耗量减少到最低程度,并获得尽可能高的产量。

4.2精确施肥

三江平原土地长期大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中N、P、K比例失调,且投肥量偏大,利用率偏低,肥料投入量的增长高于产量的增长率,回报明显减小。准确的优化施肥必将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精准农业技术可因土、因作物、因时全面平衡施肥,不但可提高化肥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作物产量,还可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4.3农作物产量预测

农作物产量是农民经济收益的重要标志,利用精确农业技术可确定当地农业技术措施和水平,然后建立方程,优化计算出作物产量,在收获前准确地估产,有助于制定合理的粮食收购及进出口价格政策,利用制定的收获、储运计划等,提高经济效益。

4.4天气、灾情监测与防治

利用精准农业技术,绘制气象卫星云图,预测风暴、冰雹、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提早制定预防措施,把灾情降到最低程度。三江垦区地块较大,局部病虫害可很快传播到很大面积。利用精准农业技术做好病虫害的监测,进行病虫害的精确防治,得到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

5精准农业在三江平原的应用实践及展望

目前,我国精准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技术、设施还不十分成熟,有待于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与完善。三江平原垦区有规模化经营的大型现代化、机械化农场,有土壤资源和生态环境变异数据的积累,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已经具备了向现代化集约农业转化的条件。实施精准农业势在必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主持的农业部精准农业课题已经全面展开,并在友谊农场五分场建立了示范试验基地,先后引进了美国全套凯斯精准农业设备,包括CASE2366IH谷物收获机精准农业系统、保护性耕作设备(四独立式375马力拖拉机、730B复式耕作设备和TMII型耕耘机)、变量播种施肥机、自动导航系统等,并建立了GPS差分基准站,初步完成了产量图的绘制、土壤取样化验分析、变量播种、变量施肥等系统的开发和研究工作,为精准农业的推广实施打下了基础。

精准农业技术在三江平原率先实施,将为其在黑龙江垦区乃至全国推广起到典范作用,提供详实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实施精准农业技术对垦区农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汪懋华.“精细农业”发展与工程技术创新[J].农业工程学报,1999,15(1):1~8.

[2]胡爱民,陈俊武,王淼.黑龙江垦区农田灌溉现状及发展建议[J].现代化农业,2003,(1):9~11.

PrecisionAgriculture’sApplicationResearchandDiscussioninSanjiangPlain

LiangChun-ying1,YangTian-wei2

(1.CollegeofInformationTechnology,HeiLongJiangAugustFirstLandReclamationUniversity,Mishan158308;2.HeiLongJiangReclamationAcademyofScience,InstitutionofLowlandRice)

耕地精细化管理篇8

农机农艺相结合历来就受到领导与专家的重视,但在实践和理论上都一直没解决好,这是我国某些地区、某些农机化项目效果不好,进而导致经济效益不佳的重要原因。简言之,农艺是指农业生产工艺过程及其相应的操作技术,农机是指为实现这些工艺过程而设计制造的相应农机具及其管理运用技术,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是二者结合的目标。农艺的深层涵义是生物学理论与实践,农机的内涵是机械学原理与技术,二者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属于应用于农业的两门不同学科领域。如何处理好二者辩证关系,使之相互适应,紧密结合,成龙配套间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关键。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具有精耕细作的农耕优良传统,各地风土条件和耕种传统习惯差异很大。近代生物学在微观技术与宏观理论上已有长足发展,近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对农业机械化又提出新的要求,这些都制约着农机具的设计、制造与运用,也推动着农业技术的改革与更新,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回顾我国农机化历程,借鉴世界农机化发展,重新考察农机农艺相结合,展开讨论,对于我国农业机械化学科发展是必要的。?

二、国内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启示?

纵观我国农机化近五十年发展历程,在农机管理、运用与科研中始终贯穿着农机农艺相结合的主线,推动着农业机械化不断深入发展。?1.国内自20世纪50年代初农机化起步阶段,推广新式农具中就明确"新农具与耕地作技术是共同提高的"(张林池,1952.5),"一切机械作业均应严格服从先进耕作法的农业技术要求"(国营机械农场机务工作规章,1952.11)。并在新式农具站的组织领导及人员配备中明确要求"农业技术和农具技术员各两人",要求"农机具鉴定要从农学观点给评价"。为农机农艺相结合提供了条件。50年代中末期,主管农机的领导在总结中指出"农业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结合不够"(李菁玉,1995.1),"农机具要切合当时的农艺要求"(聂荣臻,1959.6)。?60年代,进一步提出一些农机农艺相结合的具体作法,"石社挂钩"(陈正人,1960),实行"亦工亦农制度"(刘少奇,1964.9),"机农合一"(张省三,1965)。并在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中要求"加强基本性和综合性的科学技术理论的研究",要"根据我国农艺发展的新方向和耕作制度改革的需求,农业机械产品设计的原则,首先要适合精耕细作要求"。?

70年代在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纲要中提出"农业和工业同时并举"。并具体为"农机部门和农业部门结合起来","把农艺改革和农机改革结合起来","农艺措施要为机械作业创造条件,既保持了精耕细作传统,又发挥了机械化的作用"(刘瑞龙,1973)。并在农村农机机务管理规章中明确"农艺和农具的改革,要互相适应,互相促进"。1979年9月农机部在"关于农机化几个问题向中央请示报告"中提出"要把全国农机科研力量组织起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农机化必须与农业的区域规划和耕作制度改革密切结合","同农业的专业化,经营的多样化结合起来"。当时主管农机的领导进一步明确"树立大农业观点……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渔的机械化……树立农业机械化同农业现农业现代化其他内容互相联系,密切配合的观点……特别是农机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杨立功,1979.11)。

?80年代初一再强调"农机和农艺相结合"并进一步认识到"农业机械作用的对象是生物,是农作物,它和一般工业机械在厂房里加工无机物不一样,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耕作制度、农艺的制约"(杨立功,1980,1981)。提出"中国农机化道路要根据本国特色办事","发扬我国精耕细作优良传统","各地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迥然不同,机械化要根据各地的不同特点进行……排涝机械南方先行,耕作机械东北先走一步"(项南,1980.11)。在对中国农业的反思中提出"农机农艺结合这个提法,一般应理解为农业机械化和生物技术相结合。但是由于农艺这个概念包括生物技术和实现生物技术的作业工艺方法两方面内容,又受生物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许多作物缺乏直接反映生物技术要求的技术指标,往往用作业工艺代表生物技术指标"。"农业机械化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基本形式和内容是农业技术系统(生物技术)、作业工艺程序系统和机械系统的'三系'配套。……是农业机械化自身发展规律的产物,是现代生物的机械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刘瑞龙,1980.6)这之后,由于家庭生产责任制,土地承包,以及中央不再提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号召,使农业机械化处于整顿反思阶段。80年代末,机械耕作科技人员通过多年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认识到"只有农机没有农艺是无的放矢;只有农艺没有农机是纸上谈兵,农机农艺相结合,无非是为农作物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这又是基础理论研究的内容,因此,90年代应该是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农机农艺相结合,这也是有中国特色的农机化发展道路。"(迟仁立,1989.8)?90年代机械化土壤耕作在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农机农艺相结合试验研究引起有关领导重视,在中南海国务院第三会议室听了迟仁立、左淑珍的专题汇报后指出"以前对耕作理论方法忽视了,迟仁立、左淑珍同志提出的办法解决了全面耕翻和不耕翻的问题,解决了两者弊端,但隔几年深翻,间隔深松、镇压,什么地区,气候条件,不同作物上有实用性……还值得研究"(陈跃邦,1990.5)。"很关键的是提出了孔隙度的数据,找出了最适值,农作物增产了,用这个理论能解释。""应扩大试验面积,更深一层虚些问题。这些区域性很大,单纯生物不研究还不行,很需要扩大试验面,要搞多学科综合研究。"(候捷,1990.5)。"把地上地下结合起来研究,很有意义,很重要。""现在研究地上的多,地上地下一起搞的不多,和国外的耕法联系起来,把历史的、中国的、外国的相比较一起研究","要把试验面积搞的大点,要扩大试验。"(陈俊生,1990.5)。上述领导人的指示使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机械化土壤耕作新技术和配套机具的试验得以深入研究并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因时因地制宜定量运用。总理在199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农机农艺相配套",把农机农艺关系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2.农机农艺关系的演变历程?

从上述我国农机化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我国农机与农艺关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农机服从农艺阶段,指导思想就是一切机械作业均应严格服从技术要求,农机处于从属地位,为农业服务。但是当先进的农业机械纳入传统农业时,还是对传统耕作方式提出了挑战。例如60年代东北的"犁后喘";华北机耕快且深,使传统的人畜耙地和水车灌溉发生了困难。?

(2)第二阶段是农机农艺相互适应阶段。农业机械生产中的作用增强了,地位有所提高,也就暴露出更多的农机与农艺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始终伴随着我国农机化过程中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与传统的手工作业技术的矛盾,需要农机和农艺相互让步、磨合,以达到相互适应,这是一段较长的历史时期。例如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间套作,多熟种植的机械化配套。?

(3)第三阶段是农机农艺相结合阶段。农业机械有了长足发展,品种多,功能全,可以为农林牧副渔、加工业的大农业实施各业全过程机械化,从而产生了农业机械化综合生产技术。即生产技术成龙配套,形成了农业技术体系、作业工艺程序系统和机器系统的三系配套。

?(4)第四个阶段是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农机农艺相配套阶段。农业机械化三系配套已不是简单的农艺过程同相应机械来替代所能完成的。其综合性,系统性要求有相应的基础理论来指导,使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有机地组成优质高产高效科学的作业程序系统。表现在SPAC运行系统、土壤--机器--植物系统以及机具--土壤·微生物·根系--农田生态系统和农林(果)茶经菌渔药综合配套立体组合农业等各种系统与实践的研究。为区域化因时因地制宜的农机农艺相结合从量变到产生飞跃,发生质变,实现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定量配套创造性了条件。?

三、国外农业机械化经验的借鉴?

由风土条件、经济、社会体制所形成的不同农业类型决定着农业机械化的方式,人多地少、人少地多、富有型、贫困型,国营与私有制都有不同的农机农艺结合经验可供借鉴。?1.世界上的农业从总体上可分为人多地少,劳力密集型和人少地多能量密集型两大类。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人少地多是其典型。美国农业机械化过程显著特点是靠专业化减少农艺技术环节,促进农机化。大豆带、玉米带的形成,减化了作业程序,减少了机具配备。加拿大大马力、折叠式作业机具充分发挥了机械化的威力,但是大马力机械带来的压实问题一直困扰着各类能量密集型农业,可为我国东北和西北发展机械化农场提供经验和教训。日本和英国、丹麦、德国可做为人多地少的典型。日本以水田机械化为主,小巧灵活的单人背负式、手扶式形式多样,品种齐全,可为我国南方水田机械化提供参考。德国以北方谷物甜菜机械化大田生产为主,解决"插花地"和科学化、标准化作业为规模化和精细化机械耕作积累了经验,可为我国北方农村精耕细作与农业机械化相结合提供参考。英国和丹麦的农牧并举机械化过程为我国农区发展牧业提供了经验。改精饲料为主的养殖业为草饲的养牛业可以从生物学方面提高转化效率,发展新型农牧业机械化体系。?

英国、丹麦可做为富有型的农业机械化典型,笔者参加国际会议,考察过这两国农业机械化耕作状况,由于经费充足,在自动化程度和电子监控作业提高可靠性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给人"锦上添花"的感觉。提高精密性和经济效益。尼日利亚尽管号称"非洲的小美国",但还是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其农业机械化明显在减少繁重体力劳动以及提高耕种速度,抢农时和经济效益上下功夫。由于经费有限,只能"雪中送炭"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这些可能给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农业机械化提供借鉴。钱多可以在科学化和精细化农艺技术方面发展;钱少就在解决燃眉之急的农艺措施上分析,再配合相应的农机具,实现农业机械化。?

前苏联是最典型的高度集中的以国家意志为主体的计划经济下机械化国营农场模式,经营不善,普遍亏损,计划经济"大锅饭"的弊端一直困扰着领导者。我国黑龙江集体办农机站队和国营拖拉机站也有了切身体会。巴西、菲律宾以私人占有土地为主的国家,农机化发展的"各自为政"单纯追求高额利润的短期行为发挥大规模机械化作用和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又产生了尖锐矛盾。这些为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机化提供了如何协调国家与地方,集体与个人之间关系的实例。如何更好地趋利避害,摆正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者之间平衡与协调。?

2.在宏观农业类型前提下,如何解决农机农艺相结合的具体微观技术,国外的实例也很多。美国的大豆收获机械化宽幅割台与损失率高的矛盾就是通过培育高底荚位大豆品种而解决的。西红柿机械化收获使培育方型厚皮新品种取得突破。泰国北部的农业机械化就是将轮作制改为固定耕作制后实现的。日本60年代从中国引进尚未过关的水稻插秧机,通过农学育秧解决了中国多年无法突破的机械手取苗伤苗的障碍点,实现了水稻种植机械化。类似这些从农艺的生物学方面,而不是单纯要求农机配合而解决的农业机械化难点俯拾皆是。俄罗斯农业工程专业中就有"基础理论教研室"研究解决农艺中的"为什么",作业执行农艺技术实现机械化的理论依据。前苏联威廉斯的机械化平翻耕作体系就是依据"团粒结构"理论,耕地层上下层土壤需周年轮换恢复结构的农艺要求而建立的。国外这些经验表明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农机农艺相结合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正确途径。?

四、农机农艺结合成效显著?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农机化战线上许多成功的农机农艺结合具体范例,值得总结推广,指导未来。?

1.60年代初黑龙江农机化科技人员从解决东北因有三角犁铧耕作,铧耳限制耕深,造成耕层浅、犁底层硬,无法深耕的弊端出发,提出加装深耕部件,打破三角生格子的深松土措施和部件(阎作新,1962)。70年代安与"高寒地区地裂子抗蚀保土启发进行深松土,二者合而为一"发展为"深松耕法",得到领导重视,组织了农业、农机、农场、气象、林业、教育六局科技人员大协作进行试验研究。但由于增产机理和肥力转化不清,受到质疑。认为增产没根据,光用不养、地下开荒、后患无穷,不能推广。农机和农艺都无法解释这些问题,是生物学专业人员研究揭示出深松耕法创造的虚实并存耕层协调了水肥气热,实现了早熟高产,用养结合,(迟仁立、左淑珍,1997),为深松耕法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一方面全省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在全国三北地区示范推广,取得显著成效,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励。另一方面推动了配套农机具研制,产生了一大批以虚实并存层为依据的深松机、整地机、七铧犁改装等新型深松系列机具,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基础理论研究从虚实并存耕层的土壤水肥气热、微生物、作物根系、光合生理、农田小气候等方面深入系统测试,总结出虚实并存效应原理。一方面与生产结合,形成以虚实并存耕层为核心,在不同部位、深度、间隔,不同时期深松的整套土壤耕作技术,并在海伦县不同农耕区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形成机械化耕作技术规范,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奖。另一方面从农业历史角度研究提出虚实并存耕作是我国精耕细作优良传统中"精耕"的继承和发展,是比平翻的全虚耕作和免耕的全实耕作都优越的先进耕作系列。在河北通过多年多地多种作物试验研究,提出可以定量运用的华北虚实并存耕作技术规范。同时研制了为小型拖拉机配套的小型深松犁(ZL922064814)、七寸步犁改装,深松步犁和多用组合犁等系列配套机具,得到河北省领导重视,在河北十个县市示范推广200多万亩,获经济效益2.46亿元。为河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在西北的间隔深松加覆盖技术与南方旱地间隔深松抗旱增产都取得了稳定增产的良好效果。促进了我国机械深耕深松推广应用。?

3.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进行的秸杆粉碎还田,机械化精量播种,抛秧和化肥机械深施等农机化新技术都是在明确农艺技术效果指标基础上,农机农艺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从作物增产潜力的基础理论研究出发,查清土水肥光热指标,促进了旨在抢农时、争光热的华北三夏机械化耕种一条龙作业技术和吨粮田优质高效高产技术与配套系列机具的研制,这些都是基础理论指导下农机农艺相结合的硕果。?

五、农业机械化科研发展之管见?

农业机械化的名称就包含了"农业"、"机械""化"三方面含义,就是"农业"和"机械""化"在一起,即农艺农机相结合。?

1.观念的转变。在农机化研究人员中,存在着重"机"轻"化"的错误观念。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同等重要。在实践中"化"的研究既重要又难搞,它涉及到自然科学,又涉及到社会科学;既涉及到工程技术,又涉及到基础理论,同时又要研究应用技术和社会经济问题。需要知识面广,研究对象又很复杂,在我国农机界的基础又比较薄弱。应该充分重视并加强这方面研究。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还应注重经济效益,改变过去只看科研水平,不管生产力转化和能否有商品价值,通过鉴定就万事大吉的错误观念。?

2.人才的培养。现时的农机课程设置以"机"为主,只有一门农学基础还与机械离得太远,因此应该从农机化教材改革作起,增加农业生物学和介绍宏观环境的生态学课程。编撰农业机械化专业自己的农学教材,培养农机农艺结合的"双料"人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重机轻化的现象。?

鉴于农机化专业现状,农机农艺分割,许多农机专业人员要脱离农业,向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的现代方向发展也是学科发展所需要的。应该学习国外的经验,农机农艺相结合不是合并,在农机化专业中设立基础理论研究机构,调配专业人员,充实加强"化"方面的研究,为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提供理论依据,加强力量。?

3.统一分区规划。对于在中国条件下实现农业机械化,特别是田间作业机械化的复杂程度认识不足。对各地的风土条件、作物种类、种植制度、栽培方法的复杂性,都没有联系农业机械化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提出区域性因地制宜的,有理论数据的,可以进行定量指导的机械化作业体系。五十年来各地农业科技人员已作了大量工作,建议在全国立项,统一规划分区进行,补充完善总结各现有成果,提出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种植宏观设计。同时要从传统狭窄的种植生产过程机械化束缚中解放出来。一方面对种植业要扩展到产前、产后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另一方面树立大农业观念,农林牧副渔各业的机械化也要全面 考虑,拓宽农业机械化领域和内容。总之,中国目前仍然依靠种植业生产粮食,传统的机械化栽培方式还是目前农村中农业生产的主体,但展望未来,农林牧渔大农业观念的全面发展又是必然趋势,因此农业机械化研究应该深化与拓宽并重,同步发展。?

4.如何结合是突破口。农机农艺相结合已深入人心,取得共识,但"如何结合"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处于探索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是我国农业机械化近五十年来历程所提出来的重大课题,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的突破口。?

主要参考文献?

(1)农机化司,北京农工大编:《中国农业机械化重要文献资料汇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8.4。?

(2)国家农委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49-1957)》,国家农委办公厅,1981.10。?

耕地精细化管理篇9

关键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优质、高产离不开选择优质小麦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优质小麦生产的发展,需要确保高产之下的优质,才能够获取期望的经济效益。才能够调整粮食战略意图,改变以往单一的追求产量,注重温饱战略,而忽视品质合理结构等方面问题,才能够最终达到优化小麦品种、品质的问题。

1 播前准备

1.1 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相应的示范、试验等,进行高产优

质品种的选择,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1.2 精细整地

以深、透、平、细、足、实作为整地质量标准。深,也就是讲机耕面积扩大,保持25cm左右的深度,在肥料增施的基础上,耕地每一次加深7cm左右;透,也就是不漏耕耧耙;平,也就是在耕前粗平,耕后复平,等待作畦之后再细致平,耕作层应保持深浅一直,达到上下皆平,确保播种达到一致的深浅度;细,也就是适当的耙地,确保没有明暗坷垃;足,也就是精细犁耙,保住口墒,帮助苗壮、苗齐;实,也就是达到上松下实的目的。

1.3 施足底肥,做好施肥平衡

想要高产,施肥平衡是不容忽视的条件,也有利于小麦加工品质、营养品质的改善。麦收胎里富,种好才是关键所在。三追也不如一底,在土壤之中,小麦所能够吸收的氮磷钾由于使用品种、产量、自然条件、栽培技术等差异,也会存在吸收数量上的不同,因此,就需要增施有机肥料,亩用圈肥在3000~5000kg左右。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着力推广小麦专用优质肥,一般情况下,亩施锌肥1kg、硼肥lkg、小麦专用肥75kg。

1.4 做好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

当前,绝大部分麦田都很少施用有机肥,导致耕层土壤当中有机质含量相对较少,而秸秆还田就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先粉碎玉米秸秆之后,再深耕深埋,最佳深度在20~25cm,这样也不会对播种产生影响。

2 苗期管理

2.1查苗补苗

查苗补苗、疏密补稀一般在小麦3叶期,如此才有利于苗全与苗均匀。

2.2 因苗管理

第一,弱苗管理:由于墒情和土壤的肥力不能帮助弱苗茁壮,需要先追肥,然后浇水,做好中耕松土处理,如此才有利于分蘖和根系的生长,将弱苗转变为壮苗。第二,旺苗管理:可以采取深耕、镇压等方面来阻止主茎和大分蘖生长过快,压制分蘖,将旺苗转化成壮苗。

第三,壮苗管理:如果麦苗是适时播种、底肥较足、墒情好,就只需要松土保墒,一般来说,都不需要再进行施肥处理。

2.3 浇好冬水

冬水一般在12月左右进行,在浇水完毕后,可以恰当地进行划锄,破除板结,才有利于地温条件、改善土壤当中的水分,也能够保证小麦过冬。

3 中期管理

中期一般是小麦一生当中生长最为旺盛的时期。

3.1 做好返青水、拔节水的浇灌

一般在土壤冻结层化透之后,就是返青水的浇灌时间。在这一阶段,要求60cm以上的土层能够保持75%~80%的田间水量。

一般来说,拨节水尽量选择早浇。如果田间土壤的持水量降低到70%之下,就必须进行浇水处理,特别是对于总茎蘖数低于了1050万个/hmz的弱苗,就需要在拨节前几天配合好追肥进行返青水的浇灌,如果才能够保护麦苗生长。反之,如果总茎蘖数高于了1800万个/hmz的旺苗,就应适当地选择迟浇处理。

3.2 拔节肥、孕穗肥的追施

拔节肥有利于叶的光合强度的提高,能够积累光合物质,促进幼穗更快、更好的发育。一般,在群体苗色逐渐褪淡、第一节间定长、分蘖高峰已下降的情况下进行拨节肥施肥。孕穗肥的追施,有利于叶片光合作强度的提升,能够将上部叶片的功能期延长。一般在剑叶露出时追施孕穗肥。

3.3 防倒伏

第一:选择抗倒伏、耐肥、高产的品种;第二,严格掌握追肥时间,避免氮肥过量。

4 后期管理

后期管理也就是在形成籽粒的阶段。

4.1 浇好灌浆水

小麦在抽穗灌浆期需要较多的水量。在扬花后的10~15天,需要进行浇灌浆水处理,才能够保障小麦的生长用水,也有利于田间小气候的调节,增加颗粒粒重,延缓根系、叶片衰老。

4.2 叶面追肥

党小麦根系进入到衰老期之后,其吸收能力就会减弱。适当的叶面追肥,才能提升植株的吸收速度,提升肥料利用率。

4.3 适时收获

耕地精细化管理篇10

一、我国的土地利用及耕种现状

1.耕地数量日益减少,人地矛盾突出

从1957年以后,我国耕地面积开始逐渐减少,平均年减少53.3万hm,1985年减少1007万hm,达到顶峰。1979-1989年全国耕地减少了366.67万hm。30年来由于各类开发区的兴建,交通、通讯和工矿企业及房地产开发各行业的发展,耕地减少的现状愈演愈烈。然而在此同时,我国人口以年增长1500万速度递增,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一增一减,使土地资源不堪重负。

2.耕地质量不高、后备资源不足,耕地质量差,退化严重

我国耕地总体质量不高,与发达国家或农业发达国家相比,粮食年产量相差150~200kg,在全部的耕地中,质量相对较好的、有灌溉设施的耕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39.9%,全国还有606.67万hm2的耕地坡度在25度以上,长期耕作不利于水土保持需逐步退耕。由于盐渍化、荒漠化影响,50%存在不同程度地逐年退化。

3.土地规模小、利用率低不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求

由于土地规模小,无法进行规模化生产。

二、耕地分布复杂,难以实施农业机械化

农业生产效益低我国只有34%的耕地分布在平原、盆地;其它66%的耕地分布在丘陵和高原地区,其中有606.67万hm25度以上,地块零碎分散,地形高低不平,地类交叉复杂是我国耕地分布的特点。

三、农业机械结合土地整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1条规定“国家鼓励土地整理,县、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农村集体经济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所谓土地整理,按社会科学家的说法,就是在一定的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工程技术的等手段,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土地整理主要分为:修路、土地平整、排水灌溉等,即是把原来不规则的、质量较差的土地,边角地或荒坡荒地进行整理,使它们变成有效的耕地,再通过水、田、路、林、村的综合整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适宜于农业机械化生产,最终达到农民增收目的。机械是土地整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是利用各种施工机械挖填土方、平整土地,机械促进了新技术的发展,机械作业与人蓄力相比,能高效、优质、持久、适时性作业,直接提高作业效益。

2.平整土地有利于灌溉和排水,控制土壤水分,保土保肥,有利于田间作业机械化;是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的基本措施之一。采用合理的土地平整工艺可保证平整质量,做到省工高效,加速高产稳产农田的建设。平整土地要有长远的规划,施工时间以春、秋两季结合耕整地进行为宜。平整土地的标准:(1)适宜灌排水的均一坡降:畦灌为0.002~0.004;沟灌为0.003~0.008;水田为0.0005~0.001。(2)平整精度:单元内地表相对高差的平均值,畦田和水田不大于5em,沟灌不大于10cm;最大相对高差值,畦灌不大于10cm,沟灌不大于10cm。基本保持原来的土壤肥力,即尽量多保留地表熟土。平整土地施工机械主要有推土机、铲运机和平地机,还需要铲抛机、松土机或犁作为辅助机械。配备方案要根据条件因地制宜。高度差较大、地形复杂且需要单独处理表面时,应配有铲抛机、和推土机平地机;地形较简单、单向运土两大且运土距离超过50m时要配有铲运机和平地机。铲抛机能连续地横向抛土,清、回表土工效很高,平地机一般采用牵引式液压平地机,要求较高平整精度时,要配有细平机。机械化土地平整一般分为两步进行,即粗平和细平如原地起伏不大,可结合耕耙直接进行细平。粗平作业时按图第一道工序是清表土20~30cm;第二道是平底土;第三道是松底土;第四道是回表土。用同样的方法依次完成整个单元的粗平。细平作业时一般用牵引式平地机进行先按整个平整单元的对角线方向交叉平整两遍,最后顺长边方向平1~2遍达到要求。旱地改水田或小块合成大块水田的平整,粗平在旱地或水田排水后进行,方法与旱田平整相同;细平在灌水后用水耙或耖田的方法平整。

3.沟渠作用是用于排水灌溉。正确地选择开沟施工机械与方法,能保证开沟质量,做到省工高效。明沟有排水沟与灌水渠;暗沟有输水暗管与排水暗管。按沟渠的种类与规格,选用不同的机械。干、支级大型沟渠多以农用推土机、铲运机为主;斗级中型沟渠可备农用推土机、铲抛机和液压挖掘机;农、毛级小型则选用铧式开沟犁或旋转开沟机,而旋转开沟机多用于排水沟工程。在施工时要合理安排,充分发挥各种机械的性能,以提高效率和施工质量。推土机修筑渠道、土堤时,通常采用横向推土的方式,较小的可用斜向推土作业。对坚硬土壤,在推土前先用松土机疏松土壤,以提高效率。铲抛机用来开挖沟宽5~15m的中型效率较高。液压挖掘机对所开的宽度、深度、构形、排土方式等适应性较强、通用性好,适用于各种沟渠的开挖作业。

机械在土地整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必将有更多的、更先进的机械投入到土地整理中来,对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加速高产稳产农田建设及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振斌.浅析农业机械在土地整理中的作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