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管理制度十篇

时间:2023-08-31 17:03:28

校园管理制度

校园管理制度篇1

(一)总则

1、学生必须遵守校园管理制度,维护校园正常教学秩序,讲究文明,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创造整洁、优美、安静、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

2、进出校门应遵守门卫制度,主动接受门卫管理。3、禁止喝酒、、打架斗殴、聚众喧哗,树立良好道德风尚。4、爱护校园公共设施,不准在门窗桌椅墙壁布告栏等处涂抹乱刻画,损坏应予赔偿。5、住校生应遵守《寝室管理制度》,未经同意学生宿舍不能留宿外人,通校生不能进入寝室。6、教室是进行上课、自修等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必须保持清洁、整齐、安静。学生进教室学习,不准穿背心、短裤、拖鞋。7、教室内随时保持干净,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8、未经允许不得将有关娱乐工具带入教室。9、节约水电,教师无人勤关灯,厕所无人勤关水,不在教室内私自用电。(二)卫生制度

1、教室卫生:先洒水后扫地;教室内外地面干净;讲台、课桌凳干净,黑板用水洗干净;课桌凳纵横对齐;扫把摆齐;凳(椅)放入桌子下边;门窗干净;纸篓、畚斗空;抹布挂好;脸盆水桶放好;天花板无蜘蛛网,墙上无球印脚印,其他物品清洁并摆放整齐,不乱张贴。

2、个人卫生:(1)穿戴整洁,朴素大方,提倡穿学生服;注意仪容、仪表,不穿拖鞋、背心、短裤或打赤膊、打赤脚进教室、办公室、图书馆、阅览室、电脑房、上操等。(2)头发干净整齐,男生不留长发,男、女生不烫发染发、少化妆、佩戴首饰,校内不穿高跟鞋。(3)做到“四勤”“四不”:勤洗手剪指甲,勤洗头理发,勤洗澡换衣,勤刷牙漱口;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4)保持环境清洁,不往楼下倒水,争创“无垃圾”班级,每人自备垃圾袋,自己垃圾自己负责。

3、包干区卫生:分到各班的包干区要求每天做到:地面干净,无大石块、木棍、果皮、纸屑等其他杂物。各层厕所要求干净。

(三)上课制度

1、学生不得在教室内进行有碍于教学的活动。

2、上课铃响,立即在自己座位上,等待老师来上课。

3、上下课须按下列程序:(上课)教师:上课班长:起立教师:同学们好学生:老师好教师:请坐下

(下课)教师:下课班长:起立教师同学们再见学生:老师再见班长:解散

4、专心听讲,积极思考,适当笔记,勇于发问,发问时正确举手,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发问或答问时声音响亮,用普通话。

5、实验课要按规定操作步骤进行,注意安全,爱护器材。

6、确有事迟到者应在教室门口立正并喊“报告”,经老师同意方可进入。

7、自习课不能擅自离位,不准谈笑等或做与自习无关的事。

(四)寝室管理制度

(一)寝室纪律

1、遵守学校作息时间,按时起床和就寝。

2、保证宿舍安静,严禁在室内酗酒、、划拳和大声喧哗、吸烟、打架、床上蹦跳,熄灯后不得讲话、唱歌或做与睡觉无关的事(窜门、玩、借东西等)。

3、未经允许不得进入他人寝室(男生),男生不得进入女生寝室,不得将校外人员及通校生带进寝室。

4、不得在寝室内或走廊上溜冰、跳舞、放鞭炮等,不准向墙上踩脚印。

5、未经班主任同意,周日进校至周五放学,不得出校门、上课时间(自习、做操、劳动或其他集体活动)不得在寝室逗留。

6、未经班主任或管理人员同意,不乱涂刻画,不在墙上乱钉钉子,不向窗外、走廊楼梯等处倒水,丢废物。

7、爱护公共财产,注意安全,严禁在室内用火(点蜡烛、油灯)、用电。

8、本寝室内由寝室长负责,其他成员应服从管理。9、寝室每天必须及时上锁,钥匙由寝室长负责管理,不得采用任何非法形式进入寝室。

(二)寝室卫生

1、墙上整洁、无蛛网、鞋印、球印,无涂写痕迹,不乱张贴。

2、门窗、地面整洁、无果壳、纸屑等杂物,无积水。

3、床铺整洁,衣物叠放整齐、不乱挂乱乱放,被子叠放整齐叠好统一在右侧床头。

4、物品放置统一,桌面整洁,水盆放置统一,毛巾放置统一,碗、饭盒,热水瓶、菜罐、米袋等放置统一,鞋子统一放在床下正中间,卫生清洁工具统一放在门后。

5、宿舍值日按值日表,每天早、中、晚三次,值日生缺席须有人代替。

6、门前无杂物,无积水。

7、不得往楼下倒水,女生不在寝室内洗衣物。

(五)食堂制度

1、中餐排队,在教室门口排队,通校、住校两路纵队路对整齐。

2、遵守就餐时间,不得提早在食堂门口喧哗吵闹。

3、自觉在窗口买菜买饭,不插队。

4、节约粮食,剩菜饭必须到在指定的容具内。

5、尊重工友,尊重他们的劳动,买饭菜打水要服从指挥,不顶撞不无理取闹。

6、有意见可向食堂管理人员或学校总务处反应。

(六)体育锻炼制度

1、对统一安排的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早操、眼保健操和学校组织的各项体育竞赛,都要参加。

2、严格执行体育课常规。

3、参加早操做到静齐快,在教室门口排队,有序进场,有序退场,带到教室才解散,做两操动作到位。

4、参加体育锻炼,既要刻苦又要适量,既要勇敢又要小心,注意安全,严防意外。

(七)集队制度

1、集队前各班应整队,清点人数。

2、进场要秩序井然,有序进场有序离场,不得拥挤。

3、开会时要保持安静,做好笔记,做到不谈笑,不吃东西,不乱扔,不中途离场等。

(八)劳动制度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从劳动中培养热爱劳动的美德。

2、劳动时听从指挥、服从安排,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3、爱护劳动工具,爱惜劳动成果。劳动时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4、劳动中要注意安全。

(九)安全制度

1、举止文明,严禁打架,辱骂他人;不得跟校外品德不良人员交朋友,不得叫校外人员殴打本校学生;不得携带管制刀具(匕首、三棱刀、弹簧刀等)、枪械。

2、严禁擅自爬跳窗户(大扫除要有班主任在场)、围墙、校门,不得攀滑楼梯、栏杆、树木、悬崖等。

3、校内严禁参加如玩具枪、飞镖、皮筋弹纸等对人身有危害的活动,参加校内体育运动、生物实验要注意安全,如单双杠、铅球、标枪、溜冰、滑板、有关实验等,对校内有危险的设施不靠近并告诉有关老师。

4、严禁将篮球、排球、足球带入教室,未经允许严禁在教学楼内进行各项活动:玩任何球类游戏及其他危险游戏(如打雪仗)。

5、严禁在楼梯、过道上人员集中处起哄、推搡。

6、注意饮食卫生,不买不吃霉变、腐烂等不洁劣质食品食用,不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物品(电器、药等)。

7、校内时间未经班主任同意不能出校门,校外时间未经家长同意不得单独外出。

8、住校生在寝室中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老师,住校生熄灯后不得擅离本宿舍迟归或不归留宿他处。

9、未经老师许可,校园内严禁用火(特别是教学用房和学生宿舍),严禁将易燃、易爆、易蚀、放射性、剧毒等危险用品带入校内;校园内严禁私自用电。

**严禁擅自无组织地到江、塘、水库游泳、洗澡。

**自觉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上学路上或放学回家,骑车要注意安全,遵守靠右骑车的原则,不攀爬、牵引车辆,不双手离把,不超速、强行拦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穿越国道线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不在公路、桥梁上玩耍,不乘坐超载、无牌无证的交通工具。中学生不得驾驶机动车。

12、非常时期(学校施工、大暴雨山洪暴发、山体滑坡、停水停电、火灾、流行性疾病等)学校另行规定。

(十)考试制度

1、听从监考教师指导,严肃认真参加考试。

2、考前准备充分,准时进入考场,按规定位置就坐,按规定时间交卷。

3、考桌上只准放应带的文具用品,答题只准用蓝黑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

4、保持安静,独立思考,不准以任何形式作弊。

5、卷面不清应举手询问,不私下议论。

6、以任何形式作弊,根据情节轻重都应受到相应处分。附:任何形式作弊是指交谈,传递书籍、纸条,在课桌上做记号,调换位置,换试卷,偷看等等。

(十一)奖惩制度

(一)奖励

一、凡符合下列条件,给予奖励:

1、德智体全面发展,或思想品德、学业成绩、体育、科技、艺术等方面表现突出。

2、模范遵守校纪校规,维护学校利益,敢于向不良行为斗争。

3、大公无私,助人为乐,尊老爱幼,拾金不昧等造成社会影响。

4、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有重要贡献者。

5、有其它先进行为者。

二、奖励方式

1、口头表扬。

2、通报表扬。

3、颁发奖状、奖品、证书、奖章、奖学金。

4、授予“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会干部”、“优秀班干部”、“积极分子”、“优秀共青团员”等光荣称号。

5、报上级机关给予嘉奖。

凡受奖励的一律记录学生档案。

(二)处分

一、凡违反国家法律、《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者,按照情节轻重给予必要处分。

二、处分方式:

1、公开点名批评

(1)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给予全校公开点名批评。

①不认真学习,经常旷课(两操、集体活动等),经常不交作业。

②扰乱课堂秩序,破坏课堂纪律。

③不听从教师的正确批评教育,故意顶撞,态度蛮横。

④蔑视学校规章制度,明知故犯。

⑤损坏公物,在通知、布告、黑板报上乱涂改。

⑥故意破坏学校绿化。

⑦进入未成年不适宜进入的场所。

⑧其他未列违纪行为。

(2)公开点名批评可由班主任或者有关部门提名,经政教处查实,予以公开点名批评,学校备案。

(3)公开点名批评不予撤销,经三次公开点名批评做警告处分。

2、警告处分

(1)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给予警告处分。

①同学关系不和、矛盾,产生纠纷,首先引起打架事件。

②学习极不认真,任意旷课达15节以上,多次破坏课堂纪律,影响教学秩序。

③多次不听从教师的正确批评教育,态度恶劣。

④考试作弊。

⑤故意破坏绿化,情节严重。

⑥偷窃他人钱财,敲诈、勒索、抢劫他人钱财。

⑦多次进入未成年不适宜进入的场所。

⑧参与抽烟、喝酒、等违法行为。

⑨住校生夜不归宿。

⑩其他未列违纪行为。

(2)警告处分可由班主任提名,政教处核实,公开宣布,张榜公布,学校备案,记录档案。

(3)受警告处分的学生,如确有悔改表现并付诸行动,三个月后可由本人或班主任提出撤销处分申请,经政教处同意,可予撤销。

3、严重警告处分凡已两次警告处分的学生,经政教处查实,可给予该学生严重警告处分,严重警告处分适用于严重犯错误且造成不良影响的学生。受严重警告处分的学生,如确有悔改表现并付诸行动,三个月后可由本人或班主任提出撤销处分申请,经政教处同意,可予撤销。

严重警告处分由政教处审批,公开宣布,张榜公布,学校备案,记录档案。

4、对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严重违反校纪校规,且在学校及社会造成不良后果的学生,视情节轻重学校将给予严重警告以上处分,包括记过、留校察看、劝其退学、勒令退学、开除学籍。

(1)记过处分由政教处提案,校行政会通过,校长公布。

(2)留校察看处分,由政教处提案,校行政会通过,校长公布,报教育局备案。

(3)劝其退学、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等处分,由政教处提案,校行政会通过,报教育局普教科批准,校长公布。

5、对犯错误的学生,学校应热情帮助为主,严格要求,处理时要慎重,坚持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处分要适当,处分意见同本人见面,允许本人提不同看法。

④蔑视学校规章制度,明知故犯。

⑤损坏公物,在通知、布告、黑板报上乱涂改。

⑥故意破坏学校绿化。⑦进入未成年不适宜进入的场所。

⑧其他未列违纪行为。

(2)公开点名批评可由班主任或者有关部门提名,经政教处查实,予以公开点名批评,学校备案。

(3)公开点名批评不予撤销,经三次公开点名批评做警告处分。2、警告处分(1)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给予警告处分。

①同学关系不和、矛盾,产生纠纷,首先引起打架事件。

②学习极不认真,任意旷课达15节以上,多次破坏课堂纪律,影响教学秩序。

③多次不听从教师的正确批评教育,态度恶劣。

④考试作弊。⑤故意破坏绿化,情节严重。

⑥偷窃他人钱财,敲诈、勒索、抢劫他人钱财。

⑦多次进入未成年不适宜进入的场所。

⑧参与抽烟、喝酒、等违法行为。

⑨住校生夜不归宿。

⑩其他未列违纪行为。

(2)警告处分可由班主任提名,政教处核实,公开宣布,张榜公布,学校备案,记录档案。

(3)受警告处分的学生,如确有悔改表现并付诸行动,三个月后可由本人或班主任提出撤销处分申请,经政教处同意,可予撤销。

3、严重警告处分凡已两次警告处分的学生,经政教处查实,可给予该学生严重警告处分,严重警告处分适用于严重犯错误且造成不良影响的学生。受严重警告处分的学生,如确有悔改表现并付诸行动,三个月后可由本人或班主任提出撤销处分申请,经政教处同意,可予撤销。

严重警告处分由政教处审批,公开宣布,张榜公布,学校备案,记录档案。

4、对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严重违反校纪校规,且在学校及社会造成不良后果的学生,视情节轻重学校将给予严重警告以上处分,包括记过、留校察看、劝其退学、勒令退学、开除学籍。

(1)记过处分由政教处提案,校行政会通过,校长公布。

校园管理制度篇2

为加强安全工作,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根据《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教育办制定如下管理办法。

一、职责管理:

1.学校安全工作应坚持教育先行、预防为主、多方配合、责任到人的原则,实行谁主管谁负全责的管理制度。负责本校园安全工作的指导、管理、监督和检查,并对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及时予以协调、解决。

二、安全教育

2.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能训练,重视加强紧急情况下撤离、疏散、逃生等安全防护教育,增强师生自救、自护和互救的能力。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确定安全教育目标,形成教育递进层次。与家庭密切配合,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障碍疏导工作,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压力,防止和减少学生因心理疾病而发生的他伤、自伤、自残事故。把安全工作作为家长会的重要内容,增强安全教育效果。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严禁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阵地和设施,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三、安全责任制和检查

3.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层层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切实做到层层有目标、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

4.建立完善安全工作安全常规管理制度。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提出安全要求,并对校内安全防范重点环节和重点区域加强管理,预防和消除教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5.建立学校安全工作周检查制度。在每学期开学前,对校舍、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及卫生保健品、化学药品、安全警示语等进行全面检查,特别在雨季前应加强重点防范,杜绝事故发生。定期、不定期对安全工作进行督查,对存在的问题应限期整改。每学年的工作总结应有安全工作的内容。重点安全专项检查应形成书面总结报告,上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

6.建立学校安全工作考核制度。将学校安全工作列入教师管理、评估的重要内容。建立有关工作制度,定期进行查验或完善,做好工作记录或检查记录。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凡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校园一律取消当年评优资格。

四、校内设施安全

7.经常加强校舍管理和监控,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校舍的设计、建设、使用及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的配备应严格按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进行。负责安全的人员应定期进行校舍勘验检查,发现险情(危房、危楼、危墙、等)应立即报告教育办。

8.依据《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加强消防和用电安全管理。按规定在教室人员密集的防火重点场所配齐配足消防器材,保持安全疏散通道畅通,保证灭火器规格正确、药性有效,有关管理人员能熟悉使用灭火器等消防设施。设置人员疏散指示标志,确保紧急情况下师生的安全撤离和疏散。

9.加强电源、电器、电网及散热器的检查,防止因漏电或线路老化等问题引发事故。严禁在校(园)内焚烧纸张、垃圾。加强对校园计算机网络的管理,加强防止反动、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影响学生。

五、校园秩序安全

10.重视校园治安秩序管理,校园实行封闭性管理。值班人员应尽职尽责,节假日、重大活动时期领导应轮流值班,对重大滋扰校园治安的事件,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并积极配合予以制止和处理。加强门卫管理,建立外来人员进出登记制度,未经允许,外来人员不进入校内。

11.加强财务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对重点部门和要害部位,应落实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各校园应配备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监控设备,防止因管理不善发生失火、失窃等事故。应与公安、工商、交通、卫生、文化、综合治理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周边环境治理,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六、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

12.发生一般安全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的一日内,以书面形式将事故发生、处理情况报告教育办。

13.发生师生伤亡、国家财产重大损失的重大、特大安全事故,群体性伤害事故以及大、特大安全事故,群体性伤害事故以及危及社会安定、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事件,应在10分钟内通过电话等将简要情况报告教育办,并在1小时内报告事故详细情况。

校园管理制度篇3

2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会。会上介绍,春季开学后,高校将执行校园封闭式管理,坚持非必要不出校。各地和高校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科学制定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教学方案和突发疫情的在线教学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情况,各高校坚持常规教学与非常规教学相结合,对正常返校和未能按时返校的学生制定针对性的学习方案,对补考、重修、毕业设计等特殊教学环节进行详细部署。

教育部要求:春季开学后,各高校:

①执行校园封闭式管理,坚持非必要不出校,有特殊情况确需出校的,严格履行申请审批制度;

②对正常返校和未能按时返校的学生制定针对性学习方案;

③原则上不组织大规模集中性校外实习、社会实践和企业参观考察等活动;

④注重校内后勤人员的健康防护和监测排查,杜绝安全隐患。

具体内容:

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高校春季学期开学工作举措。

具体分三大部分:

返校前准备工作

一、多个高校成立寒假和春季学期师生返校专项工作专班,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动态调整春季开学工作方案,做到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寒假留校师生学习生活保障和春季开学师生返校安全、平稳、有序。

二、摸排师生健康状况和出行轨迹。

三、各高校严格落实校园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做好物资储备,定期开展重点人员和环境核酸检测、重点场所环境消杀,确保安全开学。

四、各高校完善应对突发疫情工作机制,对接属地卫生健康部门和医疗机构,不断优化应急工作流程、信息报送、舆情管控等环节,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各高校对学生在返校前开展疫情防控、交通安全及人身安全教育,确保学生掌握旅途防护措施,知晓并严格执行当地、学校所在地及学校内的防控规定,要求学生严格按照通知的时间返校,合理规划行程,避免途经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及不必要的中途停靠、旅行和走亲访友。

科学规划返校流程

一、统筹安排错峰开学。

各高校根据“分期分批、错时错峰”要求,制定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返校时间。

二、明确学生返校条件。

对暂不能返校的学生,安排参加线上学习、线下辅导或返校后集中学习。

三、规范返校申请流程。

多数高校要求学生返校前履行申请审批手续,学校批准前,学生不得提前返校。

四、周密规划入校安排。

返校后学习生活管理

一、完善教学工作预案。

各高校加强教学准备工作,科学制定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教学方案和突发疫情学生推迟返校的在线教学应急预案,确保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两不误。

二、分类制定学习方案。

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情况,各高校坚持常规教学与非常规教学相结合,对正常返校和未能按时返校的学生制定针对性的学习方案,对补考、重修、毕业设计等特殊教学环节进行详细部署。

三、布局“双线”教学工作。

各高校探索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教学方式,激励老师参与到线上教学中,鼓励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深度学习创造条件。提供优质的网络学习资源,支持学生运用多样化在线平台培养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充分整合现有在线课程资源,加快提升在线教育步伐。

四、合理安排实习实践。

学生春季返校后,各高校进一步加强校园管控,原则上不组织大规模集中性的校外实习、社会实践和企业参观考察等活动。必须赴校外开展的实习、实践类课程,应根据学校疫情防控要求以及实习实践地区和单位要求,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校园管理制度篇4

一、交通安全

1、行路安全

各种交通信号灯的含义:绿灯亮时,准许通过,但转弯的车辆不准妨碍直行车辆和行人通过;黄灯亮时,不准通过,但已超过停止线后车辆和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通行,黄灯闪烁时,须在确保安全原则下通行。

人行横道信号的含义:绿灯亮时,准许通过;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通行。

⑴横穿马路时,要养成看交通信号的好习惯;

⑵不要在马路上追逐、猛跑,斜穿或突然改变行路方向;

⑶不要倚坐护栏和隔离墩,也不要图省事翻越或钻越护栏和隔离墩过马路,而应走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

⑷在没有人行穿越道的路程,须直行通过,主动避让来往车辆,不要在车辆临近时抢行;

⑸穿越公路时,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红灯停,绿灯行”及“一慢、二看、三通过”;

⑹不要在公路上晒粮食及农作物;

⑺不要在公路上嬉戏、踢球玩耍等;

⑻马路上行走不要多人并行、攀扶、漫不经心等,要提高安全意识。

2、骑车安全

⑴按照交通部门的规定,不满12周岁的儿童,不准骑自行车,三轮车和推拉各种人力车上街。

⑵骑自行车上街走慢车道,不能进入机动车行驶的快车道,也不能在人行道上骑自行车。

⑶在没有划分机动车、非机动车道的路段,要尽量靠右行驶,不能逆行,也不能到路中间去骑。

⑷骑车要直行,不能忽左忽右地拐来拐去。

⑸转弯时不能抢行、猛拐,要提前放慢速度,看清左右及后方,并要打出明确的手势,表示转弯的方向,超车时不能影响被超车辆的行驶。

⑹骑车经过交叉路中,要减速慢行,注意来往车辆,遇到路口红灯时,要及早刹车,不能越过路口的停车线。

⑺两人或多人一起骑车上街时,不要并行,更不能互相攀扶,不要你追我赶地疯闹,或相互开玩笑。那样既影响别人正常行驶,也容易造成事故。

⑻骑车时,不能撒把,来显示自己骑车技术,也不能图省力和好奇,去攀扶机动车辆。

⑼骑车不要带人或过大、过重的东西,也不要手里拿着其它物品骑车。

⑽不要在马路上学骑自行车。

⑾中小学生严禁骑摩托车,无证驾驶摩托车按规定可拘禁15天。

⑿未满12岁的儿童不能搭乘摩托车。

3、乘车安全

⑴不能乘坐超速、超载、无证驾驶的车辆。

⑵乘车时要遵守秩序,在指定地点依次候车,等车停稳后先下后上,不要拥挤,不能在车还没停稳时就抢先上下车,否则很容易造成摔伤或撞伤。

⑶乘车时,不能向车外乱扔杂物,也不能把头、胳膊或身体任何部分伸出车外,这样容易被对面来的车或路边的树枝刮伤。

⑷同时坐车千万不能携带鞭炮、汽油一类的易燃、易爆物品上车。

⑸下了车要先走到便道上去。如果需要横穿马路,就必须从人行横道通过,绝不能一下汽车就急忙奔向马路中间,更不能不等汽车开走,就从车前、车后往马路中间跑,这样看不见路上来往的车辆,很容易出事。

⑹打出租汽车时,不要站在机动车道上。

⑺一旦不幸遇到翻车事故,不要死死地抓住车厢的某个部位。而要去抱住自己的头,并缩起全身才是上策。

⑻如果遇上交通事故,要维护好现场,同时呼喊大人,通知医院,以便迅速抢救伤员,并及时向交通警察或治安人员报警,还要记住肇事车辆的车牌号码。

二、防溺水

1、不要私自在海边河边、湖边、江边、水库边、水沟边、池塘边玩耍、追赶以防滑入水中,有句俗语:有事无事江边走,难免有打湿脚的时候。

2、严禁学生私自下水游泳,特别是中小学生必须有大人的陪同并带好就生圈。

3、严禁中小学生私自外出钓鱼,因为钓鱼蹲在水边,水边的泥土、沙石长期被水浸泡,而变很松散,有些水边长年累月被水浸泡还长了一层苔藓,一踩上去就滑入水中,即使不滑入水中都有被摔伤的危险。

4、没有大人陪同或配带救生圈的情况下,严禁私自结伙去划船。

5、到公园划船,或乘坐船时必须要坐好,不要在船上乱跑,或在船舷边洗手、洗脚,尤其是乘坐小船时不要摇晃、也不能超重,以免小船掀翻或下沉。

6、在坐船时,一旦遇到特殊情况,一定要保持镇静,听从船上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能轻率跳水。

7、如果出现有人溺水,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

8、遇到大风大雨、大浪或雾太大的天气,最好不要坐船,也不要在船上玩。

9、如果不慎滑落水中,应吸足气,拍打着水,大声的呼喊,岸上的人应马上呼喊大人救援,并找附近的有长树枝、竹子、草藤什么的,便于抛向落水的人抓住,如果没有大人来救援,岸上的人应一边呼喊一边马上脱掉衣服、皮带并把它们接起来抛向落水的人。

10、如果不幸溺水,当有人来救助的时候应该身体放松、让救助的人托住腰部。

11、当自己特别心爱的东西,掉入水中时不要急着去捞,而应找大人来帮忙。

三、预防食物中毒,讲究卫生,从我做起

1、不要随便乱买零食,特别是不要在路边小店、街头买一些包装粗糙,质量低次的冷饮、冰棍,不吃无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的商贩出售的爆米花、膨化食品、豆腐脑、熟肉、羊肉串、麻辣等食品。

2、隔夜食品要加热,不吃腐烂变质的食品,不要喝自来水,更不要随便乱喝水,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吃水果前要削皮,不要乱吃野果、野菜、蘑菇等野生食物。

3、要勤洗手,特别是在饭前饭后,上厕所必须要把手洗干净。

4、低年级的同学现在正是掉牙齿的年龄,不要乱吃零食,要时刻保持口腔卫生,这样才能长出坚硬、整齐、洁白的牙齿。

5、在购买食品时应认真看清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

6、家里的餐具经常消毒,厨房要避风,防止发霉。

7、小孩子最喜欢嘴里含些东西,特别是一些比较硬的东西,这样很容易滑入肚内,并且也有很多细菌,会造成痛苦至危险。

8、不要偷吃果园的水果,可能有喷洒的农药,以免中毒。

四、火灾的预防与自救。

1、特别常见的火灾事故:我们的生活处处与火打交道,但火又给我们带来很多危害,所以我们不要玩火,平时不要携带打火机、火柴、鞭炮。

2、我们的家长有很多都是抽烟的,同学们要特别提醒家长不要躺在床上抽烟,特别是烟头不要乱扔。

3、使用电器要小心,使用日光灯、电热器时,要与可燃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用灯泡、电热器烤衣服、手巾等物。

4、使用蚊香要注意,点燃的蚊香放在金属盘、瓷盘或水泥地、砖地上,同进还要注意远离可燃物。

5、使用火炉要小心,炉旁不要放可燃物,千万不要用火炉来烘烤衣服,如果要烘烤,必须要有人看管。

6、使用液化石油燃气灶要注意安全,点火时,要先开气阀,再用电子点火。用完后,要随手关阀门,同时特别要注意用液化气做饭、烧水时要专心看守,以防水把火浇灭。

7、不要私自在野外进行野炊、烧烤等活动,以防引发山火。

8、不要在人口密集,和有油库、炸药、酒厂、化工厂附近燃放鞭炮和烟花。

9、不要乱烧垃圾,同时不要把燃烧的煤渣放在垃圾堆里,这样容易燃烧引起火灾。

10、清明节时,扫墓也要特别注意香蜡引发的火灾。

11、家中发生大火应就立即就地取材,用湿毛巾盖住火焰,并迅速切断火源。

12、如果油锅着火,千万不要用水去灭火,更不要直接用手端锅,以免汤伤,应立即将锅盖盖上,或用沙土、棉被湮灭。

13、要加强对儿童、痴、呆、傻、孤寡、精神病人、流浪乞讨人员的监管,要及时制止这些人在野外用火,规范野外用火行为。

14、五不烧:未经批准不烧,没有专人负责不烧,二级风以上天气不烧,没有防火隔离带不烧,没有准备好扑火工具不烧。

15、十不准:不准烧荒开垦,不准烧田埂地边杂草,不准烧牧场,不准在林内打火把,不准在野外烧伙取暖及野炊,不准乱丢烟头、火柴及其它引火物品,不准在林边放鞭炮、烧纸、点蜡,不准烧火驱蚊和使用枪械狩猎,不准在林边实施爆破和实弹射击。

16、严禁损坏、挪用、擅自拆除森林防火设施,堵塞防火通道,破坏森林防火林带。

17、扑救森林火灾不得动员残疾人员,孕妇和儿童参加,学生不得自发上山扑火。

18、有火灾隐患可拨打林区防火指挥部电话:3332695。

19、学生应特别重视《护林防火教材》并经常与家长一起阅读,使家庭成员不要成为护林防火的责任人。

20、重点防火期不使用大负荷的用电设备,防止电线负荷过大易起火。

五、用电安全教育

1、学习用电常识,不要用硬的物品接触电源,也不要用人体某个部位接触电源,以防触电。

2、不要乱插、私接电源,特别是不要用湿手去插电源插头。

3、要多注意观察家里的各种电器,插头插座、电线、灯是否有破损、老化的现象,如果有应立即告诉家长进行正确处理。

4、我们中小学生不要私自玩电,特别是当家里没有人时,一定要把所有的电源都关闭或拔掉。

5、凡是金属制品都是导电的,千万不要用这些工具真接与电源接触。

6、不要用湿的手巾擦电器,防止水滴进机壳内造成短路,以免触电。

7、在放学、上学的路上,特别注意路边的电线是否有脱落,见到一定要躲开。

8、雷雨天气,千万不要站在树底下避雨,以免遭到雷击。

9、暴风雨吹落了电线,有人不幸被电击倒了,千万要伸手去拉触电者,正确的方法是用干木棍等绝缘的物品,挑开电线,并告诉大人,通知有关部门。

六、流行病预防

1、早睡早起,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加室外活动提高抗病能力。

2、每天坚持室内通风换气。

3、要经常做到勤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勤换洗衣物。

4、饭前便后,手接触不放心的物品后应及时洗手。

5、不挑剔食物,多喝开水,饮食上要清淡,多吃高蛋白,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忌生食。

6、衣服增减要适度,住宿生棉衣不要过早带回家,应放在寝室,及时添加。

7、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

8、流行病高发期,应尽量避免到公共场合或人口密集的地方,少窜门减少感染机会。

9、流行病高发期,应加强室内消毒,公共场所消毒。

10、6个月至15岁的儿童,必须按免疫接种时间及时接种疫苗。

11、疑似病症要及时检查确诊,不要讳疾忌医,作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有病及时就诊不要带病上学。

12、病人的餐具要与家人分开并消毒,房间要保持通风。

13、学生在食堂就餐要自备餐具,就餐前后都要清洗干净。

14、校园内不得喂养鸡、鸭、狗等动物,学生不能将猫、狗等动物带入校园。

15、住宿生感染疾病后要及时通知家长,回家离校治疗,避免传染。

七、实验室安全常规

1、学生到实验室应排队出入,不得拥挤。

2、不经教师允许不得擅自动用实验器材。

3、实验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按照仪器铭牌规定进行选用和使用。

4、不经教师允许,不得自作主张,按自己的猜想胡乱试验,以免造成危险或损坏实验器材。

5、做电教实验时,注意安全用电,以免触电。

6、实验完毕后,要整理好器材,电学实验,先断电源,注意检查电路是否安装正确。

7、实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者有毒害的,因此使用时要保证安全,遵守有关规程和操作,并注意以下几点:

⑴不用手接触有腐蚀或有毒害的药品,不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不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药品的气味。

⑵可燃性气体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安全,点燃前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⑶浓酸、浓碱具有强腐蚀性,如果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清水冲洗,如果溅到眼里,立即用清水冲洗(切不可揉眼睛),洗时要眨眼,必要时请医生。

⑷给试管里的液里加热,防止沸腾喷出伤人,不可让管口朝着自己或有人的方向。

⑸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放回原瓶,也不随意丢弃,更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内。

⑹严禁携带任何食物进入实验室,在实验室内不应吮手指及铅笔,以免吞入化学品及感染疾病。

⑺处理腐蚀性和危险化学品时戴上手套。

⑻提取化学品及有毒物质时需使用移液管吸注器。

⑼处理危险化学品时需加倍小心。

⑽实验后洗手。

8、学生需严格遵守老师的各项指示。

9、没有老师陪同之下,学生不可进入实验室。

10、用完试剂及化学药品须立即放回原处,不得将药品带离实验室。

11、学生不可在实验室内奔跑及追逐。

12、实验进行中不可擅自离开。

13、如打破仪器或遇上任何意外需立即知会老师。

14、长发必须束好。

15、如有需要请配戴安全眼镜。

16、学生须熟悉紧急应变计划。

17、如学生希望在校外自行进行实验,应先寻求老师的意见。

八、校园法制安全

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青少年犯有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q####j、抢劫、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已满16周岁的青少年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严禁携带管制刀枪具进入校园,切勿随身携带管制刀枪具。

4、青少年严禁携带、出售、转让、购买、保管管制刀枪具、弹药、易爆易燃、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

5、严禁浏览黄色反动网站,不购买、观看、传播、藏匿、保管黄色反动音像制品。

6、严禁在校内外聚众,未成年人不得参与或变相,未成年人不得参与购买各种性质的。

7、不要因为好奇,试吸,不得走私、贩卖、运输、制造。

8、在校园不得拉帮结派,打击报复他人,打架斗殴,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9、未成年人要认清、反人类的本质,提高识别和防范的能力,严禁加入组织。

10、中学生应理性的看待早恋,将心底这份纯真的感情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共同促进。

11、严禁贩卖、使用假币。

12、赃物便宜买不得,明知是赃物而购买、窝藏、代为销售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校园管理制度篇5

食堂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XXX(校长)

副组长: XXX

组 员:XXX,XXX

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工作职责

1、每天进行食品质量验收和食堂卫生检查、并做好记录。

2、发现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和感官异常的食物立即停止使用。

3、每月不定期进行突击检查,并与岗位考核挂钩。

4、每天做好食物留样的检查工作。

5、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后,及时上报上级部门,对有关人员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检查制度

1、学校专门设食堂膳食管理人员(徐元堂主任)负责食堂卫生检查。

2、定期7—10天至少一次,或不定期(突击检查、抽查等)。

3、 检查内容包括食堂内为清洁卫生、从业人员个人卫生、操作过程、消毒、留样情况和学校采购、进货等。

4、对检查结果有问题的相关负责人员,根据情节轻重,按食堂考核进行扣罚款。

校园管理制度篇6

高校房地产权属现状如前文所述,有的房地产是直接登记在高校的名下,有的房地产则是高校基于其出资人的身份从而享有所有权或者使用权,有的房屋则是高校已经实际形成了掌控,但没有取得房屋权属证书.这种复杂的高校房地产权属现状,是构设高校房地产管理制度所不得不正视和面对的问题,也是不得不加以解决的问题.高校房地产权属的确认高校房地产权属可以按照以下的方法进行确认:第一,以行政职能部门颁发的相关权属证书为准.这是最为简单的确认方法.如果房屋所有权证上载明的所有权人是高校的名称,则该房屋的所有权人是登记在册的高校;如果土地使用权证上载明高校的名称,则高校对该土地享有使用权.第二,以相关的出资证明为准.高校在对外进行投资过程中,如与其他法人共同出资设立公司,新设立的公司为高校出具的相应的出资证明文件,如出资证明书、股权证等.高校作为股东虽不能直接主张对新设立的公司的房地产享有所有权或者享有使用权,但在公司破产、清算、解散等情形下,则可以依据相应的出资证明,对没有分割的房地产主张享有与出资份额相适应的房屋产权或者土地使用权[2].第三,以相应的协议为准.高校在对外投资过程中,签订了相应的投资协议,且协议所投资的项目并非公司等法人实体的,如果在协议项目进入清算、或者协议终止、或者协议解除、或者协议履行期限届满不再继续履行等情形下,则高校对协议履行期间所取得的房地产,可以依据协议中所载明的出资比例,对没有分割的房地产主张与出资额相适应的房屋产权或者土地使用权[2].第四,以高校实际控制为准.高校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取得的使用权的土地面积过大,高校往往会在没有取得相应的规划或建设手续而建设了一些房屋,所以办理不了权属证书;或者虽然取得了相应的规划或者建设手续,但办理产权手续的费用过高等,而没有办理权属证书.建设完成后的房屋实际在高校的控制之下,则高校对该房屋享有占用、使用、收益的权能;或者高校将占有、使用的权能让渡给他人,仅享有收益的权能.这种确认方法并不是一种合法的依据,但是这种情形如前文所说,是大量存在的,本文在探讨过程中不得不考虑此种情形.

高校房地产管理制度构设

构设高校房地产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构设高校房地产管理制度最重要的就是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这是构设高校房地产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所谓的科学化,是指构设的高校房地产管理制度应当具有合理性、可操作性和严谨性.所谓规范化,是指实施或者执行该管理制度的工作人员应当对管理制度非常熟悉,并且严格按照制度本身所构建起来的方法进行操作.所谓的制度化,是指管理制度一旦确定,就应当严格遵守,不能朝令夕改,不能因人而废,也不能因人而设.但这并不是说不可以对制度中不够完善的地方进行改进.高校房地产管理制度框架遵循前述基本原则,笔者将高校房地产管理制度的框架做以下介绍.第一,制定高校房地产管理制度的权限.高校房地产是高校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高校最基本、最重大的利益.因此,能够制定高校房地产管理制度的职能部门应当是高校中权力最为重要的会议,其他部门的会议显然不应当具有这样重大的权限.第二,设立专门的高校房地产管理职能部门.该职能部门是对最高会议所指定的管理制度的执行机构,履行与其职责相适应的权力;同时,考虑到该机构是具体的执行部门,应当授权该部门在执行的过程中,有权限对制度中不尽合理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并交由最高会议进行讨论决定.第三,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3].监督不到位的权力是腐败的开始.靠自身的监督往往成效不大.因此,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其管理过程中操作不规范、权力滥用和渎职的行为进行监督,使其有效落实是确保制度本身得以实施的外部监管力量之一.第四,建立资源共享平台.高校其他部门中,只要涉及房地产管理部门的业务的时候,应当有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避免各部门之间在关联业务上的沟通不及时,出现有害于高校房地产管理制度的事件发生.第五,解决房地产管理部门的法律问题.房地产管理涉及的法律知识非常专业,如果没有知晓相应法律知识的工作人员,在构设管理制度过程中和执行管理制度过程中,均极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法律纠纷,从而给高校造成损害[4].

结语

校园管理制度篇7

1.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意识薄弱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很多人包括学校自身对校园安全管理的认识不够清楚,他们对校园安全管理的认识仍然停留于学校的治安管理,没有认识到学校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在学校的日常教学中,安全教育的时间比较少,这导致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成为了学校的薄弱环节,学生对安全管理的认识还不深刻。管理渠道单一学校的安全管理渠道比较单一,主要是由学校的安保部门人员来完成管理工作。大部分学校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教育上,对安全管理比较忽视,不重视保卫和治安工作。学校面向学生开展的安全教育课,也只是由教师照本宣科地讲解,针对性不强。此外,学校和家长在安全教育方面缺少沟通。以上这些,导致学校的安全教育效果很不理想。

2.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这在我国大部分校园中比较常见。很多学校虽然建立了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但是缺乏相应的考核制度,这对校园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此外,还有部分学校既建立了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也具有相应的考核制度,但是考核制度只是流于形式,这对校园的安全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管理能力不足校园安全管理能力不足,这在我国大部分学校中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管理投入不足、管理落后、技术支持不足和硬件投入较少等问题普遍存在。发生事故时,不能很好地应对事故。学校的安全管理人员学历不高,并且缺少必要的安全管理。

二、建立校园安全管理的长效路径的措施

1.树立安全意识学校在进行教育改革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安全教育,让全校师生树立安全意识,要将“安全第一”的观念深入人心。努力提高师生的安全素质,培养师生的安全意识,让教师和学生自觉地维护校园的安全,这是解决保证校园安全的基础条件。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安全知识渗透到课堂中,开展多形式的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建立多层次的参与机制建立多层次的参与机制是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学校的安全管理应整合多层次的人员参加,增强安全管理的力度,仅仅依靠校内的安保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学校要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校园安全管理中来,同时还要争取得到公安消防和交通城管等机构的配合,只有建立这种多层次的参与机制才能提高校园安全管理的效果。

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是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校园安全管理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复杂的工作,学校要想建立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就必须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学校要加强对校园安全的管理力度。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的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以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实现校园安全管理的良好效果,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管理能力学校不仅要配备先进的技术设备,还要提高安保人员的业务水平。先进的技术设备是校园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学校配备的先进的技术设备能有效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而提高安保人员的业务素质,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的能力,对促进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和防止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校园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高校 校园绿化 管理

近年来,随着校园面积的不断扩张,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对美化环境的需求进一步加强,高校的绿化管理问题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校园绿化管理工作作为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创造一个良好的高校校园环境的基础。

一、高校校园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长期缺乏科学规划、校园文化氛围的缺乏

(1)校园的整体规划和设计校园与校园建设不同步。长期性、前瞻性和可持续发展远远不够。一些大学在校园的建设,没有对原有的植物进行移植或保护,造成对学校的原始生态景观的破坏,也导致许多物种的丧失。部分大学多次改变了公共绿地树种频繁的更换,所以重复建设,导致浪费资金。

(2)由于关注不够,一些高校的景观规划和设计绿色投资少,一些绿地公园、绿色建筑并不能反映自己的文化和审美内涵;一些高校盲目投资,设计上的过度追求新、奇和其他装饰效果,对理想的追求高标准设计,而不是结合绿化的基本建设规则和学校的特点,导致了设计和操作脱节,不能很好地反映校园文化的特点,使整体设计水平很难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尤其是近几年园林绿化、草坪热现象的出现,一些学校把大片的树林全部砍伐然后又全部铺上草坪,导致校园树木和草地不平衡,不仅严重影响校园绿化的生态功能和效率利益,还增加了绿色管理的成本。

2.绿化管理资金投入不足

因为高校的校园绿化建设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此外,绝大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对校园绿化的功能替代的认可缺乏认识和理解。导致大学在校园绿化管理方面投资不足、缺乏专业技术的支持。而大部分高校是没有专门的校园绿化管理部门,很多都是挂靠在综合管理处或者保卫处。例如梧州学院就是挂靠在保卫处。管理部门对校园绿化管理重建设,轻管理,没有一支专业的园林绿化管理团队,对管理要求也不严格,把高校的绿化管理工作简单理解为就是播种、除草、修剪、浇水、施肥等等,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缺乏技术的指导。

3.缺乏严格的绿化管理制度和专业的绿化维护团队

大部分高校的绿化管理部门没有对校园绿化进行分类管理,责任到人,也没有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对校园绿化养护工人也没有规范的职责要求。校园绿化管理一般是高校的综合管理处或者保卫处管理,而校园绿化的资金管理都是高校的财务处。监督部门和资金管理部门不是同一个部门,资金的使用程序繁琐。有时部门之间的沟通不足,也会造成资金使用上的困难,比如:财务处不知道校园绿化维护具体都了哪些工作就盲目地控制资金,而绿化管理部门不知道项目可以使用多少经费,按照哪个标准去支付,就会盲目地提高维修养护的标准;校园绿化管理资金缺乏科学计算,有时也要很多预算外的维护成本需要支出。

此外,高校的绿化管理人员大部门都是一些失业或者转岗的工人,很少有专业的园林师。这些工人普遍专业素质低,缺少专业知识的指导,甚至很多植物生长的一般知识也不了解,这样就会导致校园绿化管理缺乏科学性、技术性。所以,提高高校校园绿化管理队伍的专业素质,管理专业技术知识是巩固绿化成果的关键因素。

二、以梧州学院为例强化校园绿化管理的若干措施

1.合理规划,科学的养护管理

高校应在学校全面发展的目标指导下,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总体的规划。遵循“信息与园林”和谐并存的校园建设理念,建设一个具有浓郁的校园文化精神和现代化气息的师生员工休憩的绿色校园。

首先,高校校园绿化要以人为本,不仅要发挥绿化功能,更要发挥精神功能,使得自然和人文的有机结合,通过校园绿化展现校园的精神风貌,孕育校园文化气息,使师生得到熏陶。

其次,要构建相对完整的校园生态系统。营造自然、和谐、舒适、优美的校园环境,要搞好校园植物的配置设计,合理选择物种,应根据校园所在地的气候特点做到因地制宜,优先考虑本地适宜生长的树种,营造独特的校园地方特色。

最后,校园绿化管理是一项长期有效的工作。要完善相关的养护管理制度,做到制度化管理。此外还要增强师生的绿化意识,大家都不自觉维护校园环境必定会给校园绿化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也只有用心地进行养护管理,才能营造出真正的绿色校园。

2.领导重视,稳定的资金投入

很多高校的相关领导都比较支持校园绿化工作,但是也有部分高校在建设新校园或者扩建旧校园的过程中因经费问题还有很多校园绿地有待进一步建设。我所在的高校梧州学院也如此,资金的不到位,造成校园绿化建设滞后。所以,高校校园绿化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财力、人力、物力给予更多的支持,制定相应的资金到位的政策、并引进和调配一些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擅长管理的高素质人才到校园绿化管理部门。另外,高校还要积极开拓渠道筹备绿化资金,加大投入。

3.加强监督,完善的管理制度

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健全管理制度,是做好校园绿化管理工作的有力保证。首先,,建立和完善高校园林管理体系,这样工作有目标,有制度,也提高了日常绿化维护工作的质量。如梧州学院先后制定了《梧州学院校园绿化管理制度》、《梧州学院学生公益劳动管理条例》等文件。第二,注意维护植物群落,重点养护重点绿化。运用生态学和园林美学的原理,植物配置要多样化,构建合理的生态校园,降低养护费用。对各种植物的生理习性要及时归纳和总结,对于一些适应性比较差的品种要有针对性地护理。第三,改良校园绿地的土壤。日常的护理要注意土壤结构,这样才能保证植物的生长。

根据园林景观的特点,结合本高校的实际情况可以引入激励、竞争、监督和评价机制,落实园林管理岗位责任制,技能岗位工资制,采用竞争、多劳多得、优胜劣汰的管理制度,以实现责任和报酬的真正的统一。

总之,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但也要通过物质环境才能实现。搞好高校校园绿化对建设和谐校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志强.关于如何搞好高校校园绿化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06(2):36-38.

校园管理制度篇9

王 超(1983.8.21-),男,籍贯:陕西西安,民族:汉,学历:研究生在读,工作单位:西安科技大学保卫处,职称: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治理。

崔志林(1983.2.18-),男,籍贯:河北河间,民族:汉,学历:本科,工作单位:西安科技大学保卫处,职称: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治安管理。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4--0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高校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对外各项交流也在不断增多,教职工及学生开车出入校园越来越普及,校园交通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校园交通安全问题,关系到师生的生命安危,关系到教学秩序的正常有序,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发展,加强校园交通安全管理,提高师生员工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完善校园内交通设施、标示的建设,齐抓公管,才是杜绝校园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

一、大学校园交通安全现状

高校校园一般处于城市市区内,门口紧邻交通要道,导致部分社会车辆把校园当做临时停车场,给已经严重饱和的校园交通现状增加负担,加上高校本职教职员工和部分学生开车进出校园,一般高校大门处车辆出入频繁,来往密集的车辆及行人,导致了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

同时,高校与社会联系越来越多,校园大面积的施工建设,学校内各类培训班、科研项目不断增加,各类货物运输、业务单位车辆来校合作、兄弟单位来校考察等各种情况车辆进入校园,且外来车辆对高校交通管理及停车场位置不熟,从而进入校园后随意乱放车辆,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大学校园交通安全亟待解决的问题

1、校园内行人、机动车数量高速增长,而高校道路设计之初就十分狭窄,老校园的问题尤为严重。高校道路建设之初,为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道路建设时通常设步行道,道路不会太宽,一般是5-7米,步行道两边设立人行道。而现今高校内车辆越来越多,车辆行驶在步行道上,人、车抢路而行现象十分严重,加之高校校园一般不设专门的机动车停车场,校内有限的停车位不能满足机动车高速的增长,车辆只能任意停放道路两边,行人在车辆中穿梭而行,造成交通环境日益恶化,存在极大的校园交通安全隐患。

2、高密度的车流量造成管理不足。高校对出入车辆进行相关管理,要求对出入车辆登记查验,传统的门卫人工查验、登记、发证等工作时间过长,有其是山下班的高峰时期,校园大门处极易造成车辆拥堵,手续繁琐造成的门卫与车主的矛盾、冲突也时有发生。

3、大学交通安全制度建设不足,师生员工安全教育度不足。大学校园面临严峻的交通安全形势,而大部分高校的校园交通安全制度还停留在10年前或更早,并没有根据当前的形势而每年做出更新;校内师生员工也没有专门的校园交通安全教育,加强师生校园交通安全意识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大学校园交通安全的方法和措施

1、合理规划校园道路建设,加强校园交通安全管理。高校应根据自身情况富有远见的规划道路建设,提高校园容纳度;对老校区道路建设加强改造,提高利用率,;完善校园道路标示、标志的设立和维护;交通安全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校园道路设计、交通标示的建立、维护,大型活动的交通保障,交通事故的处置善后等工作需设置专门的交通管理人员。

2、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引进交通智能化管理系统,加强交通管理效率。通过建立交通智能化管理系统,在校门处对人员、车辆进行分流,对校内车位实行动态化管理,使交通管理走向科学化、高效化;通过收费这个经济杠杆,来达到限制外来车辆进校,缩短车辆在校内停留时间的目的;局部实现无人化管理,降低人员成本,提高通行能力。

校园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高职 校园文化 体系 动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218-02

高职校园文化发展一直以来存在体系不健全、重点不突出的特点,为此构建全面而完整的高职校园文化体系,将能够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同时,找到适合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才能为高职文化体系的建设提供不竭的动力,若没有动力,高职文化建设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难以付诸实践,这也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文化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试图通过阶段性研究,搭建起高职院校文化体系建设的架构,同时,希望能够找到推动文化体系实施的动力源。

1 高职校园文化特征

高职校园文化作为高等教育文化和职业教育文化的交叉文化类型,既有文化共识性,又有文化特殊性。文化共识性体现在文化多元性、先进性、主体性方面,文化特殊性指高职教育的交叉亚文化性、实用实践性、主体能力不强、职业特征明显、社会化倾向浓重。

2 高职校园文化体系构建

系统完整地搭建高职院校文化系统,即将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三个子系统有机融合,通过核心层(精神层)、中介层(制度层)、表象层(物质层、行为层)将每一子系统分别呈现,从而形成层次鲜明、相互贯通、特色突出的高职校园文化统一体。

2.1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子系统是高职校园文化的主体内容,此指狭义的校园文化本身,即与其他办学层次共性的校园文化。学校的根本使命在于“教书育人”,校园文化最能全面体现一所院校的育人理念和办学水平。从其构成看,由三个层次组成。

2.1.1 校园精神建设

校园精神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精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而在长期的校园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秦延红,2000年)。校园精神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而成的精华,是学校自身在社会发展中寻求定位的精神追求,是“历史”与“未来”的统一体。校园精神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校史、校风、校训、校歌、校标、校友。

2.1.2 校园制度建设

校园制度是校园精神实现的重要保障,健全的校园制度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制度建设就其制定本意而言,是为了形成一种富有活力的发展机制,是为了“解放人”和“发展人”,进而实现组织和个人目标。校园制度建设就是为引导和规范师生行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而设。校园制度建设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以人为本,民主集中,因校制宜,系统全面,与时俱进,刚柔并济。从管理对象看,校园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工资福利制度等;从管理层次看,校园制度建设应包含学校制度、院(系)制度和班级制度;从制度性质看,校园制度建设应包括共性制度和个性制度。

2.1.3 校园物质行为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校园文化中最直接的体现。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环境建设的一部份,它是指校园硬件设施的配备与展示,包括校园环境的营造。校园行为文化主要指通过师生的行为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它是学校日常生活中人们最经常、最直接能够感受到活的文化形态。校园表象文化的建设应遵循参与性、发展性、可解读、实用性、艺术性等原则。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内容广泛,大体可以分为:教学办公设施建设(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办公楼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绿化、环卫、交通、食宿、休憩、照明等)、宣传媒介建设(校史馆、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杂志、橱窗、板报、标识牌等)、校园景观小品建设(雕塑、壁画、亭台、楼阁等)、休闲娱乐设施建设(运动场、体育馆、影院、水吧、网吧、练功房等)。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大体包括:学风建设、教风建设、政风建设、社团建设、德育建设、文体活动开展等。

2.2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子系统是校园文化子系统的有益补充,是高职校园文化特殊性的主要表现部分。世界500强企业皆有着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已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将筛选、提炼、融合后的优秀的企业文化恰当地融入高职校园文化中,对于高职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2.1 校企精神融合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既有共性,也有明显的差异性,而差异性主要源于精神层面。学校毕竟带有公益性,更加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而企业经营更多带有功利性,效益至上是其终极目标,在人才使用和培养上更注重效率和效益。二者的融合需要以共性为基础,搁置差异。将企业精神融入校园精神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将行业精神融入校园精神,可以浓缩进校训、校风中;将企业文化经典案例融入课堂教学;开展企业精神专题讲座,聘请企业精英以身示范;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科技、体育、文化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融企业精神与各种活动于一体。

2.2.2 校企制度融合

高职院校的管理制度建设要融合企业管理制度的精髓,在学院的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多方面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办法,在制度层营造企业管理的文化氛围。行政管理方面,可以将企业人事制度引入高职院校,强化人才引进和教职工忧患意识,实行校企人才互换机制,学校管理人员及教师进企业指导或顶岗,企业精英进学校任职、任教;适当融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提高学校办学效益,减少浪费。教学管理方面,强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将行业标准、工作流程、操作规范等企业制度融入课堂教学,规范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制度。学生管理方面,将生产安全教育、质量意识教育、企业法律教育和企业纪律教育等内容融入日常管理。后勤管理方面,可以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方,实现社会化管理。

2.2.3 校企物质行为融合

物质文化层面,在校园环境、校园建筑、各种设施等外在物质设施方面,可以将按照行业特征进行精心设计,在学校文化的物质层体现出行业、企业专业化的文化特质。同时,可以校企合作建设视觉识别系统,在校园文化各种宣传媒介中,融入企业印记。文化行为方面,将职业素养、职业行为的养成作为校企行为融合的重点,通过职业示范、课堂“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等模拟企业行为文化。

2.3 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子系统是高职校园文化的现实基础,是校园文化孕育的土壤,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符合社会文化主旋律。高职校园文化在社会文化传承和社会文化引领方面都有着一定的时代责任。

2.3.1 社会精神

社会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社会精神建设涵盖社会理想、社会价值观、社会道德等内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紧跟时代精神,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内容融入高职校园文化,以高度的时代责任感弘扬社会文化主旋律,引领时代精神。

2.3.2 社会制度

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基本的社会需要,在各个社会中具有普遍性、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里具有稳定性的社会规范体系,文化制度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共同构成了社会制度的体系,它具体表现在法律、法规与道德上。将法律法规引入高职校园文化体系,是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责,其培养的人才应是法律意识强、知法懂法的社会人。民主集中制在校园的广泛应用,也为学生理解社会提供了现实教材。

2.3.3 社会物质行为

物质文化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是文化要素或者文化景观的物质表现方面。当今社会物质极大丰富,社会技术日新月异,新产品、新工艺层出不穷。社会经济、物质文化的快速发展,为高职教育办学条件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高职教育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高职师生身处社会大环境之下,其行为必然也要符合甚至引领社会正面行为的要求。

3 高职校园文化发展动力机制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部署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其中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探索如何解决好文化发展繁荣的动力问题。高职校园文化发展一直以来就存在发展缓慢、水平不高、参与性不强等问题,经常出现校方积极主办、师生冷眼旁观的尴尬局面,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就在于寻求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动力。文化需求正是文化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只有不断满足高职校园文化主体不断增长、变化的文化需要,才能真正实现高职校园文化的繁荣。高职校园文化需求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内在需求,即校内师生的文化需求;二是外在需求,即社会、企业对于高职校园文化的需求。只有通过充分调研,切实把握各主体的文化诉求,在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上不断创新,才能彻底解决高职校园文化发展动力不足问题。

参考文献

[1] 万辉君,简成茹.高职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4):101-103.

[2] 李守可.试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动与耦合[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2):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