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十篇

时间:2023-08-23 16:12: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篇1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十八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得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要“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1],使广大大学生继承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深化中国梦思想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梦”思想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更深入、更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思想文化积淀,深入理解和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时代价值,有利于坚定大学生“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现在世界日益开放,各种思想和文化的交流、交融和交锋广泛而激烈,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构成一定的冲击。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

中华传统文化灿烂辉煌,传统文化是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因,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中,凝聚着民族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是人们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客观环境和重要力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重要根基。传统文化具有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渊源,尤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如中国传统文化中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精神,对于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操,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视道德修养、道德感化,强调道德践履,注重“知行合一”的行为准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

二、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社会处在转型之中,经济利益、社会组织、管理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日益多样化、多元化和复杂化,我国传统文化及其教育面临一些新问题。

(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当前,一些大学生信仰迷茫、理想模糊、价值扭曲、诚信淡薄,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学习根本不重视。一些大学生在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问题上存在疑惑、偏差甚至错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以往高校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所忽略,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以致教育内容的系统性不完整、整体性不连贯,教师队伍自身传统文化素质也不高。

(二)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贫乏

现在不少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的知识素养很差,对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哲学思想知识了解掌握得更少。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教授在美国访问交流时曾感叹,我们去留学的一些学生对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说不出个道道,不知《论语》《中庸》[2]。随着各国交往交流影响的扩大,不少大学生只重视外语的功利性,轻视母语。用人单位也反映现在的大学生对中国语言的掌握和运用语言能力很差。当代大学生大多难以直接进入传统文化的语境,不能亲密接触到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能正确理解文化精髓,难以直接阅读古文和传统经典,更不用说能写作古体诗词、对联了。

(三)一些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和道德精神淡然漠然

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德思想是巨大而宝贵的历史遗产和财富。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提倡德为先,而现在有的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与我国传统美德格格不入,如只顾自己享受乱花钱,不顾父母艰辛,无节制地向父母要钱甚至骗取父母血汗钱等。现代化的发展与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可以统一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和腾飞的历史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著名史学家张岂之教授说,作为中国的学生,“要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修养。唯其如此,才能有辨识世界文化的能力,才能有更高度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3]

(四)传统文化教育受到西方文化的渗透、干扰和破坏

当今时代,全球力量对比正在深度化调整,世界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文化呈现多元化。中国社会在加速变革,各社会群体的分化,各种西方文化思潮涌入我国,网络媒体上各种不良和有害信息的大量传播,大学生很易受到影响,一些大学生容易对西方价值观和文化产生盲目地崇拜。西方国家一直在竭力向世界各国特别是社会主义中国兜售他们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进行文化渗透和侵略。现在西方的文化产品充斥中国大学校园,大学生很容易受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影响,进而怀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如美剧《纸牌屋》,2014年在中国播出,一些大学生看后即对爱情与权利等产生“新”的认识,冲击和冲淡着中华传统文化。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重视和加强高校教师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是关键,起主导作用。一是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学习和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只有教师自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充分解读传统文化及其时代意义价值并且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二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及其学科建设,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水平。高校具有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与优势。三是加强对相关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二)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目前我国高校开设的四门必修课是高校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阵地。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和要求,找到切入点、共鸣点,使大学生能够更深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教育,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教材和读物,开设相关选修课。课堂理论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最主要和最有效的途径。贵州大学为了加强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以及传统文化教育,2014年7月贵州大学成立了阳明学院,以“以生为本,古今贯通,中西融会,文理渗透,知行合一”为价值观,开展本科通识教育,充分重视对大学生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纳入正规教学计划,这也是一种教学与实践改革。

(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各种文化资源特别是利用好网络媒体资源,加强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呈现。建设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教育平台,建设传统文化特色网站,校园网站开设传统文化专栏,拓宽适合大学生认识、学习传统文化的线上教育平台。学校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等重要建筑物的设计与建造,要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发挥其独特的文化育人功能。还可以邀请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使大学生更好更充分接触、感知中国传统文化。

(四)利用社会文化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深化学习和认识

我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可以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充分利用。如可以有组织、有目的地让大学生对学校及其周边的纪念馆、博物馆、伟人、名人故居以及具有历史文化传统、民族特色的名胜古迹等生动而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参观考察,并建立相关教学与管理机制,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2014年7月贵州省教育厅与贵阳孔学堂联合制定了《贵州省贵安新区大学城花溪片区高校大学生到贵阳孔学堂听讲座学分认定工作方案》(试行)。方案规定,贵安新区大学城、花溪片区高校的大学生,到贵阳孔学堂听满6次讲座,可以获得1学分。贵阳孔学堂是以“学研”为主的传播、交流、分享中华传统文化的机构。这是贵州高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孔学堂合作,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个新举措。

在科技和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不断完善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新课题,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EB/OL].(2013-12-23).[2016-07-0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3/c_118674689.htm.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篇2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深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丰富了育人手段,拓宽了发展空间。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文化建设和校园环境建设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5-0038-0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观念、文化传统、语言习惯、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价值取向、思想品格和道德规范。它既以有关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又广泛地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①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肩负着传承、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崇高使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大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历史是不能割断的,思想政治教育也离不开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还需要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孔子“仁者爱人”的儒家思想,孟子“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人格追求,老子“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等,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财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永远比知识更重要。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手段单一、说教味浓、单向传播等弊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修身、治学的好方法,应该在大学生中得到传承。南宋理学家朱熹“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方法,古代“重学、自省、克己、慎独、存养”的修身方法等②,都是有效的育人手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局限于书本、课堂和校园,应该走向社会,走向自然。校外的博物馆、档案馆、纪念馆、历史遗迹和名胜古迹等,蕴藏了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好这一宝藏,可以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端午节、清明节等传统文化节日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因素,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时机。

二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路径

加强课程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是教育的第一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完备的课程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需要精心挑选,系统编排,形成传统文化必修课,在所有学生中打下传统文化的共同基础。开设门类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通识选修课,满足不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要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紧密结合。在专业课教学中,要找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点,达到教书与育人的高度统一。

激活校园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广受欢迎,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文艺体育、志愿服务等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设立集中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节,通过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内容,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善于将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重视网络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的一部分,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有着重要的影响。占领网络这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兴阵地,让学生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最大限度地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积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承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③要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打造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佳作。重点建设一批有广泛影响的传统文化特色网站,引导学校网站开设传统文化专栏。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依托高校网络文化示范中心、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等,完善适合大学生学习特点的线上教育平台。

美化校园环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环境包括教学楼、图书馆、广场、操场等建筑和空间,是大学生的主要活动空间,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选择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应该充分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让学生在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校园广场、教学楼等区域树立孔子、孟子、老子等先贤的雕塑,在教室、图书馆等场所悬挂古代名人名言和书画作品,利用橱窗、海报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典故、人物等。

注 释

①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篇3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十以来,对于如何正确认识和科W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高校作为引导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如何有效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沧桑,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基本元素和珍贵结晶,文化中的美学意向、道德自律都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很多现实的契合点。

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伦理型的文化,比较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蕴含了很多关于人生追求、国家观念、社会责任的精神内涵,具有贴近社会历史发展方向,契合民族共同体利益,呼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精神的特点,对树立良好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水平。优秀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超越时代局限、反映中华文明永恒价值的特征,其中很多思想内涵可以指导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升工作科学化水平。比如儒家思想的“仁”,老子的“行不言之教”等,对于当下坚持立德树人的核心要求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政策方针,各高校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深化。但是纵观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仍旧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就业导向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面临尴尬境地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解决就业难问题,高校普遍将教育重点放在学生的就业技能和专业素质提升上,第二课堂教育也更多强调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学生本人也自然将学习的重心放在了选修第二专业、考取各级各类资格证书、参加企业实习实践等活动,导致师生双方都无暇顾及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工作面临思想重视,行动欠缺的尴尬境地。

2、多元文化冲击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方式欠缺吸引力

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深刻变化,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新媒体崛起所带来的信息交互和裂变,让青年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和表达空间更宽广,但同时也面临着价值虚无和割裂传统的危险。而当前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普遍停留在课堂教学上,教育内容偏于政治性和说教性,教育方式单一,无法适应塑造和维系大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认同的需要。

3、速成思维引导下,传统文化的教育信心动摇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时代”的到来,不止带来了信息冲击,也使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氛围中,凡事求速成的风气不止在青年群体中弥漫,也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但是,文化素养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短期效果并不明显,追求文化速成势必导致工作欠缺系统性,一旦短期达不到预定效果,便会极大的打击教育工作者的施教信心和学生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加之目前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专业人才稀缺,没有专业的传统文化教育骨干,使本就难见成效的传统文化教育变得更为困难。

三、基于目标驱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模式探索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该调查揭示出目标对个体成长具有重要的导向和驱动作用。本文将目标对个体成长的这种导向和驱动作用称为目标驱动力,该驱动力作用于个体时表现为过程中的指引和过程后的激励,即明确的目标指引行动方向,使行动更具针对性,个体在行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能力,逐渐向既定目标靠近,而既定目标的完成又反过来激励个体信心的提升,使个体更加勇于制定新的目标并为之努力,从而推动下一个目标驱动循环的开始。目标驱动的各个阶段,需要外力给予干预,以确保循环有效持续的进行(图1)。

1、将传统文化教育融于学生成长目标,激发学习动力

就业竞争刺激下,大学生更多的关注自身就业能力的提升,在设置就业目标方面也更为关注,就业目标对个体成长的驱动力也更为明显,因此,高校应该努力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融入学生个人就业目标中。高校可以通过课程启蒙,兴趣辅导等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学习对个体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作用,进而自觉的将传统文化融入个人就业目标中,激发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动力。

2、多维文化空间协同辅导,提升教育吸引力

目标确定到合格阶段,既需要学生个体的自我努力,也需要高校给予外力干预,确保目标驱动的良性运转。

首先,巩固课堂文化空间建设,提升传统文化理论修养。一方面,丰富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在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基础上,通过开设选修、必修等课程,进一步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改革传统授课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以更具视听体验效果的授课方式,提升课堂的吸引力。此外任课教师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引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进行深入透彻的学习理解, 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和理念内化为自己日常言行的规范,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其次,丰富校园文化空间建设,进一步深化传统文化育人氛围。校园文化不止是一所大学的文化品位,更是传播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在帮助大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传递文化知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在开展活动时应将传统文化作为立足点,借由主题活动,实践服务,参观调研等形式,引导学生感悟传统文化魅力。此外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的思想内涵,以各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最后,占领网络文化空间,以新技术推进传统文化发展。“微时代”的到来催生了一个新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网络空间传播迅速,覆盖面广,交互性强的特点,积极探索网络文化空间建设。比如开通传统文化专栏,定期传统文化小常识,交流传统文化学习体会等。在构筑网络文化空间时需注意,第一,要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及时过滤、删除有害信息,营造清明的网络环境。第二,要注重发掘学生中的网络领袖,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学生网络队伍。第三,充分利用线上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的交流互动传统文化传播体系。

需要注意,三文化空间的建设应该是相互统一,互为补充的,每个空间内部的教育内容设置和活动方式选择要紧密契合学生的成长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更为广泛的传统文化弘扬体系。

3、夯实队伍建设,以高文化底蕴思政队伍做保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高校要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和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进行培训,不断提升其工作素养和文化底蕴。首先要转变思维,杜绝急功近利思想,坚定传统文化教育信心,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其次要遵循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原则,立足学生成长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教书育人规律,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引导工作。最后,坚持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工作方针,将学生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化被动灌输为主动的学习体验,不断提升教育工作实效。

参考文献:

[1]张兆端.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的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观,[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1)

[2]同志在中央党校80年校庆时的讲话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篇4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信息技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历史的结晶,它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打下坚实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共通性、继承性、共享性和支持学生个性化成人成才的共同属性,立德树人是整个社会需要完成的根本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着力点,历史上的各种意识形态和行为准则都对当下社会有表征作用。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思想,是中国古代人民大智慧的结晶,它为我们建设当代中国新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的教育功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教育与人文教育功能进行最大化的利用是当今传统文化传承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现状

(一)国家提高软实力加强传统文化建设的大背景

“软实力”一词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提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1]文化软实力是表现一个国家及其民族对自己历史文化认可、传承的程度,是展示民族特色与魅力,得到其他国家认可的重要方面。十报告更加明确提到:“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2014年曾经讲到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已经走向正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从古至今都得到了教育者的重视,传统文化与教育共同完成着学习者的道德养成、行为标准、世界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上的引导、启发和规范。优秀传统文化如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这笔财富需要传承。高等学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如何引入优秀传统文化并于现代学生的价值观相融合是一道难题,如何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信息时代完美结合在一起是研究的重点,如何以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的底蕴去影响和启迪大学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热点。[3,4]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发挥优秀人才培养模式上的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着力点,塑造健全的人格特征、自强自立的精神,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把这一概念提出。它是社会群体在形成的道德规范、政治要求和思考习惯上进行的对其组织成员施加的管理和约束,并对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产生重要影响的教育活动。因此,脱离本身的文化背景是无法形成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不管是从教育方式、教育方法上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都认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会更具特色。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全球多元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

现在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的文化对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大学生喜欢追求新鲜、个性、刺激,但是缺乏现代人文精神熏陶,过多过杂的信息让学生缺乏主动对本民族文化了解的动力,优秀的传统文化甚至处于无人问津的尴尬境遇。目前,在西方文化的不断攻击下,在网络信息传播迅速的今天,大学生容易形成急功近利、自骄自负、道德观意识浅、诚信异样等现象。既影响了文化的传播,又限制了自身发展。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关键点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根本上还要正确处理好思想政治理论文化与功能之间的联系。换言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既不能把思想政治课简简单单变成文化传授课,更不能仅仅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将传统文化略过,避免发生两极教学。必须要将思想政治教学的政治功能与文化底蕴互补。鼓励大学生参与到抢救、展示、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中去,让大学生在亲身参与挖掘和利用所在地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实际行动总去,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的创新中得到继承和发展。

(三)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

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需要大批具有喜爱传统文化研究、熟悉传统文化的教师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推进。教育管理者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成人成才的重要影响,要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专业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教师要有对中国文化形象的正确认知,要宣传、展示、继承和创新“原生态”的优秀传统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转变成为支撑现实生产的强大动力,教会学生正确吸收和判断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改造,促进一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体现

(一)提高学生个人修养促进道德观的形成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提高人的道德品质,促进人的综合发展。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是网络爆炸式的信息让学生应接不暇,学生社会经验少、思想不成熟、认识不深刻,特别是网络虚拟世界对学生世界观造成的前所未有的异域文化的冲击,这些都需要在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下,提高学生个人修养和判断能力,为学生成人成才做出充分的准备和及时的指导。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增强环境育人的效果,能够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优秀文化氛围,能够让学生对学校有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了解社会、认识人生,大学生在构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时收到的影响因素过多,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大学生的成人成才具有引导和感染的重要影响,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大学生与校园环境在文化认同上达到和谐统一,这样才能达到大学生的个性化健康协调发展的目标。

(三)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正能量实现中国梦

为了实现中国梦,对中华传统文化要进行细致的梳理、研究、甄别、展示、继承和挖掘,整个过程要让教师和学生都参与进来,这个过程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契机,可以让丰富、多样、充满魅力的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服务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让优秀传统文化吸引住学生,让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优秀文化进行碰撞,促进正能量的传播。

四、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正能量的源泉

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源泉,中华民族悠久文明需要传承和发展,这种传承和发展需要大学生理解、践行、甄别和发展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正能量的源泉,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市场认同、就业需求、利益分配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个体思想活动的适应性、独立性、扩展性、变通性和自主性等正在增强,人们有自己的独立需求,这种精神上的需求需要社会文化氛围的引导,需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契机的牵引才能健康成长。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必须要践行的核心价值取向,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根本特征和根本要求,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定传承,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全面提升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价值导向。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于形成文化归属感促进综合素质提升

打造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汲取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可以为高校培养更全面的综合素质人才,有助于引导大学生了解更多的感情内在文化,有助于培养新时代的优秀品格,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对于中华文明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使大学生能够具有个性化的独特魅力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软实力[EB/OL].

[2].论中国传统文化———十以来重要论述选编.

[3]王润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现状分析[J].教育与现代化,2010(1):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篇5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

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这一讲话实质上已经回答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思想底蕴,也体现着我们独特的精神气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或间接地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并在很大程度上与之契合。无论是国家层面追求的价值目标,还是社会层面追求的价值导向,亦或个人层面追求的价值观念,都在一定意义上吸纳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料。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首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国家目标层面提出的第一个倡导,延续了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思想。在富强方面,古人很早就看到“富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故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即表达了“政在使民富”的思想;在民主方面,中国古代虽是封建专制社会,但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民本思想中也包含了许多民主元素,如“民贵君轻”、“立君为民”、“君舟民水”思想,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等思想都具有朴素的民主性,在近代起到民主启蒙作用;在文明方面,该词最早见于《易经》中“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一句,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善、谦”等都属于文明的范畴;在和谐方面,古代的和谐思想极为丰富,如儒家的“和为贵”,墨家的“兼爱”“尚同”等都蕴含着深厚的和谐文化基因。

其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目标层面提出的第二个倡导,借鉴了儒家“天人合一”“允执厥中”“隆礼重法”等思想。自由在古代多指人通过发扬善心,进而知性、知天,最终实现天道与人道交融互通,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平等方面,孔子早从经济的角度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在教育上则主张“有教无类”,墨家的“兼爱”认为人与人之间应是一种无差别、无等级的兼爱;中国古代也不乏关于公平的论述,荀子认为:“公生明,偏生暗。”房玄龄明确提出:“理国要道,实在公平正直。”“法治”在传统文化中作为德治的重要补充,同样受到不少思想家的推崇,集中表现为法家思想,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提出:“明法制,去私恩。令必行,禁必止。”

再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个人价值层面提出的第三个倡导,传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爱国思想是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信念:“苟利国家,不求富贵”,“道存则国存,道亡则国亡”。儒家推崇“仁、义、礼、智、信”为个人道德规范,“义”表现为处事得体、办事尽心,即“敬业”,孔子称之为“执事敬”,朱熹解释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还有“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等都表现出古人对敬业的高度认同。我国古代对诚信思想也极为推崇,其最早出自儒家,孔子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认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中庸》有曰“诚者,天之道”。由“诚”到“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在待人接物方面,儒家注重对人的友善品德的培养,“仁”的推行表现为善待他人、推己及人,即“友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等都明确表达了该思想。

以上只是蕴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我们可资参考的部分资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思想借鉴。当然,由于时代不同,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是不可取的,我们应善于古为今用,对它进行现代诠释,以适应我国国民价值观教育的要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超越性升华

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并不意味着二者完全等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另一方面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超越性升华。

无论从理论来源、思想内容还是时代高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远远超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理论来源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吸取了各方面的理论文化成果,所以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内容:既有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反映全国各族人民普遍愿望的国家层面价值目标,又有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和吸取西方现代文明的社会层面价值取向,还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个人层面价值准则,从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时代高度,实现了“三个统一”:传统与现代的统一,继承与超越的统一,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中华传统文化的简单继承和现代复归,而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根据时代变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使其重新焕发生机活力,为“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结论

指出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必须借助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来实现核心价值观自身的本土化和民族化;必须立足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视点,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魂有所附,根有所系。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2].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2-2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篇6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价值;传承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根基,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一座价值深远的文化宝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我国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道路、方向以及面临的问题都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在物质财富取得极大进步、世界各民族精神家园却日渐荒芜的当前,亟须加大力度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传统优秀文化中蕴含的智慧来推动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向前发展[3 ],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之一

党的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正如报告中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起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 ],并且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不断传承与弘扬、发展与创新的结果。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起就十分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5 ],每一代领导集体都做出很大贡献,先后提出了“革命文化”“中国特色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观点及体系[6 ],并且在不断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代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新时期,曾多次在国际和国内的重要讲话中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成语、警句和格言来发表自己的观点。他多次强调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表明了当前国家对待传统优秀文化的态度和立场。现在国家宣传倡导的很多价值观念都是基于历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经验,例如,和谐思想、人本思想、德治理念、小康社会、讲诚信等。这些传统优秀文化对于维护国家团结、民族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来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方面发出倡导,是让全国人民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具有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方面,都内在的凝结着中华民族自古传承的优良美德。如奉献、孝悌、友善、爱国、公平、辞让、和谐等美德在很大程度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扬的内容是一致的。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潜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之中[7 ],推动其完善与发展。对待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人们要用心传承,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同时与时俱进,更好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促进我国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期,要想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实现文化强国,就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8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社会的文化发展水平,对于增强国家文化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而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要发展,首先要培养与当前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符合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文化市场。那么什么才是人民需要的文化?什么是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什么是人民最容易接受的文化?首先应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9 ],其中蕴藏着深深的中国价值、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有其独特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容易接受与吸收的文化,也是最容易发展壮大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理念,比如和谐、中庸,对于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具有指导作用。还有全国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如原始风景和风俗习惯等,对于当地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独特的推动作用,比如,云南的旅游业、东北的二人台等,都是以地区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此外,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愈来愈烈,中华民族要想抵御外来文化的侵蚀与渗透,就必须发挥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环顾世界各国,都是通过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与当代的新兴技术结合来促进本民族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比如,美国电影、日本动漫、韩国游戏等。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文化产业也必将进入大发展时期。因此,应该将文化产业放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创办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品牌。

二、新时期应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哪些内容

(一)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

儒家思想中最主要的“仁、义、礼、智、信”“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千年来都被当作基本的道德准则,是不可丢失的精神品质。此外,儒家思想中的价值观如“舍生取义”“三省吾身”“不耻下问”等观念,对于培养人民高尚的道德情操意义重大。同时,传承儒家思想中的忧患意识,对于当前道德体系的构建、价值观的培养以及民族精神的树立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主要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致虚守静”。这种遵循自然、顺应规律、无为和谐统一的思想主张在当代社会主义建设中仍然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使人们在处理问题时能够顺其自然,换个角度思考。道家思想倡导得顺从内心,对于当前社会中存在的急功近利、人心浮躁现象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同时,传承道家思想对于当代社会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意义重大。墨家思想中的“兼爱、非攻、尚贤、贵义”等思想,实质上是在传递一种积极乐观的处世观念,它所倡导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与当前社会倡导的价值观是一致的。墨家思想提倡全体人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提倡教育的民主与公平,对于当代提高全民素质和实现教育公平有重要意义。所以,传承墨家文化对于我国新时期文化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二)个人精神道德方面的内容

第一,进取精神。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志存高远、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等精神也十分值得当代人们传承下去。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推崇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珍贵品质,这些品质对于中华民族克服重重磨难、不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进取精神对于促进国家的发展繁荣、提升中华儿女的凝聚力也作用非凡,因此,对其必须要大力继承与弘扬,以此激发人民为了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勇气。第二,爱国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家邦一体”等爱国主义思想都表达了古代人民国家利益至上的深厚爱国情怀。爱国主义精神历史悠久,最早儒学提出爱国等于爱民,所以爱国不只是人民忠于国家,国家也要爱人民,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爱国主义精神更多的表现为激励中华儿女为了国家富强而不断奋斗,表现着人民对于国家的热爱。当代,虽然人们生活在和平的国家,但是爱国主义精神不可缺失。传承爱国精神,对于青少年的品德教育意义重大。第三,自律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修身克己、知耻守节等自律精神,在今天的社会也是必不可少的。这种自律精神就是通过反省克制自己的欲望,保持言行规范,从而提升精神素养,然后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事。这种精神在当代也十分有借鉴意义,首先它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次传承这种精神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当代社会,人心浮躁,社会中各种腐败落后现象频频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如果能将修身自律、知耻的优秀传统文化宣扬出去,那么整个社会都会有一种新的氛围。

(三)社会和谐方面的内容

中华民族历来追求和谐、大同。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构成了中华几千年文化的基本精神和致思趋向。中国传统和谐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和谐资源与和谐智慧,这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各个朝展的内在思想动力,更是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和谐世界的宝贵文化资源[10 ]。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和为贵”等和谐观念体现着中华民族对于和平与和睦的向往。和谐思想包含的丰富内涵在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推动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对于解决社会矛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统一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和谐思想对于中华民族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也具有启示作用。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中国在对外关系中选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很大程度上是对和谐思想的传承。所以,传承和谐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意义不可忽视。

三、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新时期,要用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怎样能更好地发挥出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运用科学态度,大力挖掘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

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历史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历史虚无主义,主张全盘否定历史上的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对于当代社会有弊无利;另一种是文化复古主义,认为传统文化不管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全部都应该继承下去。这两种态度实质上都是错误的,是万万不能采取的。在不断发展的当代世界,对待先人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必须要分析鉴别。只有批判和抵制“糟粕”,才能更好地继承与弘扬“精华”,才能更好地发挥出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要态度鲜明地将适合当前发展的、能够与时俱进的精华内容保留下来,将那些已经过时的和落后的文化糟粕及时有效地剔除出去。因为文化是在社会的一定氛围下形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曾经有益的内容可能在当代已经不再适用,所以要用扬弃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要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作用,还要大力的挖掘传统文化[7 ],同时要加大力度保护传统文化不受侵犯。首先要整合传统文化,对其进行分类分层,发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深层含义和本质,并赋予它时代意义。同时,要想更好地保护传统优秀文化,就必须发挥它的当代价值,让传统文化更加具有活力。要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引领作用,让传统优秀文化走出国门,让世界其他国家也能了解和喜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做好我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二)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尊重传统文化,并不代表食古不化,要把传统的知识文化生搬硬套到当代社会。相反,要尊重传统文化。要想让它更好地在当代展现价值,就要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是指把一些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符号与价值系统加以改造,使经过创造的符号与价值系统变成有利于变迁的种子,同时在变迁过程中继续保持文化的认同[9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通过一次次的创造性转化,才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封建社会的内容,在当代,这显然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对传统文化进行转化,让传统文化与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根据时代要求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不断与时俱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是指在既有文化基础上进行新的发现、发明和创造,实现对既有文化的开发、拓展和延伸。其本质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提升和超越发展。当前,我国要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9 ],就要让优秀传统文化更加适应时代潮流,更加适合我国当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更加符合人民的精神需求。但是也要注意,创新的关键在于实践,因此要立足于现实,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既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也不要旧调重弹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卞成日,高承龙.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0 (1 ):83-86.

[2 ]吴灿新.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略探[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7 (1 ):35-40.

[3 ]朱继东.毛泽东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基本思想及其时代意义[J].毛泽东思想研究,2020 (1 ):15-23.

[4 ]王育锋.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历史逻辑、内涵意蕴及提升路径[J].未来与发展,2020 (3 ):31-36+6.

[5 ]李长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哲学审视[J].科学社会主义,2019 (6 ):59-64.

[6 ]阿斯亚・斯马义,鲍军.实现地名标准化是加强地名管理的有效手段和弘扬地名文化的重要基础[J].中国地名,2020 (3 ):4-7.

[7 ]张宏.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研究[D].辽宁大学博士论文,2019.

[8 ]耿虹.发挥资产评估作用推动艺术品金融发展[J].中国资产评估,2020 (2 ):4-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篇7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思想理论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的“发祥地”,它解决了研究文化问题的逻辑起点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阐释了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观,这标志着马克思的文化观走向成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主要包括思想和政治两大类,文化属于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为其实施和传播提供必要保证。唯物史观是“文化传承”研究道路上的指明灯,这些对于分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意义。虽然经济在决定社会的发展,但这不代表政治与文化不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政治、文学、宗教、艺术等相互作用并对经济基础产生影响。同时,文化的发展有其相对独立性。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但文化的发展并不一定与经济的发展一致,有时文化的发展先于经济的发展,这样文化将对社会经济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有时文化发展慢于经济发展,这将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阻碍作用。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物质生产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马克思主义的人学也表达出了文化以人为本的观点。马克思认为人是阶段性的存在,为其所创造的文化也伴随着阶段性特征。这一点也更深刻地说明文化的本质与价值内涵及其对文化的传承的必要性。人所创造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文化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发展,所以中国共产党提出“以人为本”,将实现人的发展作为最终目标,人是文化发展的主体,人创造文化同时也反过来从文化中获得物质和精神养料。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传承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这里所讲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倾向于传统文化中的那些具有中华民族自身特色的、影响过整个社会的并对未来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值得时代继承和发扬的具有生命力与潜在的影响力的积极的思想成分。同时,人们在充分利用头脑和智慧将这些积极向上的思想成分转化为看得见的文化实物或文化成果时,仍然具有启发意义和影响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实践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看出,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历程中,可以引以为鉴,做到优良文化的传承,明白在文化背后所产生的对朝展的意义。在中华发展的历史浩程中,每个朝代在历史长河行程中都留下了辉煌的足迹。而对于文化的遗留也从史鉴中可以知晓,放眼天下,睥睨众生,我们在历史长河的畅游中可以修其身、养其性、正其行,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也显现得极为突出、耀眼。当下情形下,教育部门相应地提出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在艺术类高职学院的教学工作中,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也做着万全的准备。但是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教育工作者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也遇到了相应的问题,在此大背景下,如何完善落实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和传承,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下面就从传统文化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探讨。

一、传统文化的教学意义

世界各国、各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传统文化传习至今。中华的传统文化汇集了各个朝代的文化,而在传统文化上,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思想影响了中华近千年。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等各个派家所主倡的思想形成了一种文化的形态,而在这些思想背后的表现形式有(我们对文化学习的来源):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曲剧、国画、书法、对联等。在古代文化思想中,儒家、佛家、道家思想对中华传统影响最为直接、最为深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数千年在历史的洗礼下沉淀下来的精华,是中华古代人智慧上的结晶,对于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举足轻重。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第一,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了解传统文化;第二,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对民族凝聚力的理解;第三,发展都是相互约束、相互互补的,都有其相通之处。5000年历史所凝结的文化结晶,是古人数千年思想和行为的演变过程,以史为鉴,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深度及广度。文化是国家、民族的精神汇集之处,体现了该民族在当今社会到未来发展前景中的价值取向、发展过程中的思想面貌以及最为重要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华夏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完全断流的文明,中华文明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摸索前行的以生活实践为引向的过程中凝聚出来的一种传统文化的汇总,通过对中华民族生息的记录,为后世的华夏子孙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柱。五千年的文明结晶在中华历史史谱上熠熠生辉,也是我们华夏民族的独有标志。中华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朝代更迭的生活形式,以至于提取出了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及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文化因子。在对文化因子的学习、研究、探索、创新的过程中,通过对文化因子的理解以及传承,我们意识到古人的智慧也可以用于现代社会的建立,中华的历史进程下凝聚出的优良品格用于现在也是可以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阐述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而这些优良的品格用于现在发展中的我们也是通用的,中华历史长河中的守时尊位的观念可以使我们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让守时的观念深入人心。“知常达变”更是我们对自身修养的重视程度,也是我们自身修养的一种体现,在文化的教育工作中,知常达变是最基本的教学任务,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理解,从而明是非、知对错。修身治国平天下这一观念更多的是对于领导人来说的,但是我们通过学习其中的修身之道也可以得到思想上的文化传承。而对于国家领导者来说“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就是“修身”,无可厚非,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认知和运用达到了最高点。建功立业的观念,则更多的是用于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的有效背景下,发挥自己的优势之处为国家做出相应的贡献,是我们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就好比杜甫诗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体现了国家对于当今的群众来说是最基本、最根本的依靠,也是我们安身立命的容身之所,所以对这些文化因子的学习,让我们在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的基础上,学习“知常达变”的文化,从而以一种“建功立业”不遗余力的心态为“治国”做出我们相应的贡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人所有的智慧上、行为上的结晶,而我们在这个统一了五千年的文化上进行思想上的畅游,正视中华五千年的“根”与“魂”,华夏之地就是我们的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魂,他们是我们中华文明的力臂点,我们在这方面必须做到“根”与“魂”的结合运用,从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地在当代人身上体现出中华文化的魔力。所以,在新时代,我们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修自身之身,养自身之德,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相结合,铸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与文明。

二、统统文化教学下面临的问题

1.文化断层的现象中华历史,世代相传,但是在朝代更迭的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在某些时段有过断层,所以在教学中对于断层的文化往往不能考究到历史的真相,从而出现空白的、不了的文化背景。就好比夏朝的历史文化记载基本在古史上得不到考究,只能通过文人笔下描绘进行探究。2.文化被曲解文化被曲解在发展史中屡见不鲜,以《三国演义》为例,作者站在汉代为基础的前提条件下弘扬汉邦制度为中心思想,事实上的三国在《三国志》上得到更为深层的认知。3.文化普及的难点对于传统文化的教学,上述其实不是最为主要的,最为主要的是文化普及中遇到的人为因素,比如学生的兴趣不高、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其实对于这种情况可以理解,因为当今社会外界的诱惑太大,学生本来就不喜欢被约束,只会在意自己是不是爱好,是不是可以培养自己的爱好作为自己的思考侧重点,往往会排斥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古语曾言“趋利避害”也是阐述了这一道理。而当下最为主要的就是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使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做到顺水推舟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中需要完善的地方

1.教学设备的完善教学中,往往因为设备的问题会对教学质量、教学进度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教学设备的完善是必不可少的,相较于教学本身,我们只是有效地利用设备辅导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的工作质量。2.校企文化的重视高职学院的学习更多的是文化融入校企,在文化与校企文化的融合过程中,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创新的过程。而当下的高职院校基本都是在校企的核心思想为前提的条件下,对学生进行文化的普及教育和思想的推广。所以在校企文化的建立和重视程度上,高职院校应当给予极大的重视。3.推广力度的扩大在当下社会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对于文化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往往容易偏离重心,一味地只重视学生相关专业的学习,而对于文化的忽略也是必然的,但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思想上的启蒙往往就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所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教育是至为重要的内容。

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合于高校

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对于泱泱五千年中华历史,而我们可以通过几本书就能掌握其精髓,所以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要达到最基本的职能。结合当前教育形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民心,为修学生之身、养学生之德,从而在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进程中,规范自己、约束自己的同时,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起始点,以高职院校的教学为发枪令,在这没有终点的行程中充分地让学生认识到古人的智慧、理解古人的思想,从而对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做出审视,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使得自身的涵养、自身的眼界不仅局限在校园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篇9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中华文明逐渐演变而成的。它是可以显现民族精神和风貌的民族的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中各种道理、思想、观念和文化的总体表现。国家主席指出:要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就要认识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结合新时代的条件,同时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1]

高校学生思政教育旨在帮助在校生培养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引导其正确的为人处世,协助高校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人才。纵观我们的优秀文化,会发现其与高等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在许多方面都有着共同点。在2014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其中也指出:构建弘扬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加强文化教育能够帮助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这段话很明显对高校在校生的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弘扬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具有高人文素质的人才。[2]因此,如何响应国家政策,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到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以培养更加优秀的高素质、高科技人才是高等院校思政工作者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1、帮助大学生培养民族自信心

一个国家的人民只有具有民族自信心才能成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并且坚定的屹立在世界之林中。人民建立起了民族自信就会自觉地信赖、崇尚自己的文化。当自己民族的文化面临威胁时,人民会不约而同的、自觉捍卫自己民族的文化。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也曾指出:“必须正确理解民族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样才能具有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3]也就是说,充分学习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民族自信心。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多民族文化在中华大地汇聚融合,自古诸子百家争鸣其思想不断传承,祖先用智慧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物质及非物质遗产。从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到保存至今的万里长城,从世界数学名著《九章算术》到“四大发明”,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由此可见,高校引导大学生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让其对我国文化产生敬佩之情,从而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2、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爱国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从古代到现在,中华儿女一直崇尚并且追求爱国精神。党的十也再次强调了爱国精神的重要性,高校要着重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精神为我们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提供了教学内容。从古至今,无数爱国之士为了民族的振兴鞠躬尽瘁,这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就表现在他们始终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强调为社会尽责,为天下人尽忠。我们民族的品质与风貌就是这种爱国主义情怀所塑造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培育出了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爱国人士,如团结民族、远去西洋的郑和、为国英勇舍己的戚继光、虎门销烟而勇赴国难的林则徐、变法献身的谭嗣同等。近现代的历史也孕育、创造出了许多新的爱国精神,比如五四爱国精神、反侵略反压迫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精神等。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运用到高校在校生思政教育中能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3、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大学生的思想与道德观念正值发展期,其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正是在这一时期。高校在校生的思想政治学习对其树立人生观影响极大。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道德思想,哲学道理、价值体现和人生信仰,这些文化思想能对大学生的生活给予帮助,并且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中华民族从古至今一直追求高尚的道德和远大的理想,重视个人刚正不阿的气节。如“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见沧海”,“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利与义的问题上,古代贤者并不排斥物质利益的追求,只是认为仁义与道德应在物质利益之上。而在全球化的今天,大学生会接触到全国不同地方的思想,其中的不良思想与诱惑对其影响很大。我们更应该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让其思想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有助于大学生人格魅力的塑造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拥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其中的人文精神主要是现实人生的意义,提高自我修养,注重精神世界。[4]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都是教育我们如何做人,如何提升自我。这都能帮助大学生加强修养,塑造人格,完善自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角度所推崇理想人格是积极上进、重义轻利、修身治国、韬光养晦、刚正不阿的。这些内涵既能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同时还能帮助其领悟人生真谛。因此,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到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有助于在校生修身养性,提升内在人格魅力。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1、目前大部分高校及学生不够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播

随着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压力的增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等院校在校生思政教育中运用越显不足。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在校学生关注更多的是实际技能的学习与实践,从而忽视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文化的特点就决定文化的学习不是一次性就可以完成的。文化修养是需要时间熏陶的,需要我们长期、持续的学习。而这一点常常被大学生与学校忽视,大多数都不接受学习,从而人文素养的培养在高校局限性很大。

高等院校教育模式的转变也使得学校忽视了在校生的思政教育。从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课程被专业化、技术化的课程所取代,很少有把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学生的教育中,甚者还对传统文保持漠视的态度。当然,目前部分高校有在进行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课,但其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太过陈旧,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这也是导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运用不足的原因之一。

2、大量西方文化冲击中国传统文化

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的世界,随着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快,开放程度也越来越高。大量西方文化侵入我国,而我们自己的文化在这样的环境下受到了威胁。学校与社会联系密切,则在校大学生的思想也受到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这常常表现为大学生对西方节日、风俗了如指掌,但对我们自己的文化全然不知。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1、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发挥其主体作用

人的主体意识对其行为的支配影响极大。对于高校在校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样要发展主体作用。在自我意识的推动下,可以调动大学生对于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才能使其学习效果教较好。高校思教教育者应引导其开展自我教育,发挥主体作用以影响学习效果。与此同时,要注意其学习的方向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公正的来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自觉学习与领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通过自我教育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来感染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

校园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氛围作为一种学习环境,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潜在教育作用,营造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氛围的校园。潜移默化的激励其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同时约束其不良行为。这也会使在校生自觉地与优秀的传统文化产生共鸣。

3、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改善相关课程设置

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作为思政教者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修养,主动学习、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方面也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即要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水平,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打造出一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这就对高校思政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 老师的知识与能力有了提升,学生的教育工作将发展的更快。

高校思政教育者要不断研究,对自己的教育方法进行创新,从而更加有效的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不仅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到大学生思政教育理论课中,也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在校生的实践活动中。可以开展理论学习研讨、社会实践、专家讲座、文艺活动、参观博物馆等活动,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拓展大学生素质与修养的重要内容。

4、加强大众传媒作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众传媒正以其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对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产生重要影响。 我们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在校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识。[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媒体方法开展工作,比如组织学生观看与中国传统文化影视作品,这样能够直观的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文化内涵。也可以开设思想教育网站,借助网络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在大学生常用的软件,比如微博、微信、QQ中建立公众账号,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用文字、图像、声音等形式传递给学生,让在校生用简便、贴近生活的方式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以提高在校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动性,自觉地学习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巨大。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能够教会我们如何为人处世,建立正确的道德思想观念。作为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我们有义务对我国的当代大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其健康成长,更好的发展,也让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参考文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篇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思想文化的根基和灵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根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本思想和民族精神方面的传承与创新。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联性

自党的十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精髓,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并用24个字分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具有历史关联性和传承性,探究二者之间的内在贯通性和历史延续性,对全面深刻地把控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根源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特定历史阶段思想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思想文化精华的积淀,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碰撞的思想结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与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的思想文化底蕴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奠定了雄厚的思想基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个民族、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比如在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大肆宣扬人生而不平等,人命天定的价值观;封建社会时期以“三纲五常”作为其核心价值观;资本主义社会以自由、平等、博爱作为其核心价值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时代的不同其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比如在建国之初我们提出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八十年代逐渐发展为“五讲四美三热爱”,2001年提出了20字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2006年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报告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历程中无不渗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神。

1.国家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的导向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思想内涵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些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都有其思想根源,在中国的思想文化中历来以国富民强作为一个国家兴衰的衡量标准之一。《荀子•富国》中提出“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姓”,在中国古代倡导“天人合一”“天下大同”的“贵和”思想,提出了将“天道”与“人道”相结合的治国理念和道德准则,其思想发展也经历了殷周时代“天者,颠也”[1]的天命论思想,到春秋战国时期以后的“天人相通”思想,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如儒家学派中荀子的“天人相交”观点,道家学派庄子在《庄子•山木》中阐述的“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的观点。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易传•系辞下》中指出“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简言之,从国家层面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导向的基础。

2.社会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根基

从社会层面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思想内涵是“自由、平等、公正、法制”,这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都有根可循。《礼记•礼运》中提出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公天下”思想;墨子在《尚贤上》中提出“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的平等思想;道教的《太平经》中阐释了“人命最重”的人人平等思想;《管子•明法解》中阐述了“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的法治思想。韩非子是我国古代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倡导依法治国的“王道”思想,开创了我国依法治国的先河。同时,古代还将“礼”作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实现“以礼为纲“的教化目的,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提出了不同的行为规范,并有相应的教材予以施教。如针对儿童教育的书籍有《三字经》《弟子规》《礼记•少仪》,对整个社会提出了“三纲五常”的礼仪标准,帮助人们获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行为规范和生活准则,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思想内涵的发展提供了目标导向和价值根基。

3.个人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判断准则

从个人层面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思想内涵。古人的爱国情怀在许多诗词中都有体现:陆游的《示儿》,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日知录》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墨子“爱无差等”的“兼爱”思想;《孟子•滕文公上》中提到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及《孟子•梁惠王上》中提出的“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的友爱思想;孔子在《论语•子路》中的“言必信,行必果”“民无信不立”及孟子“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的诚信思想,等等,这些优秀的思想文化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的灵魂,在今天社会中这些品质依旧是衡量一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标准。正是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判断准则才更符合广大人民的实际需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是特定历史时代的映射,其思想内容会受到历史时代的影响而具有局限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其优秀思想文化精髓的同时,会依据时代的要求创造性地扩充和丰富其思想文化内涵。

1.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民本思想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谓“民本”就是注重百姓福祉的思想。早在尧舜禹时期就有“民为邦本”的思想,商周时期周公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乱与动荡,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民稳邦固的重要性,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重民思想,荀子将百姓与社稷的关系概括为“载舟覆舟”理论,汉代《尚书》中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并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景象。到清朝晚期,民本思想逐渐向民主思想过度,梁启超提出“民主是主,天下之公理”的民主概念。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这是对“民本”思想的发展和升华。同志提出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党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着眼点。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衡量国家发展的标准之一。同志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执政指导方针,明确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此表明人民的重要性。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观点。同志在《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那个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大力倡导广大民众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指出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学国学,举办了“领导干部学国学全国行”的全国巡回演讲,帮助领导干部增强传统文化修养,提升文化底蕴,增强为民服务意识。

2.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思想文化的洗礼,形成了独具本民族特色的民族精神,即自强不息精神、崇尚道德精神、民为邦本精神、尚中贵和精神。对于民族精神的阐释古已有之,《周易•乾•象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子路》中“刚毅木讷近仁”都是对古代对于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个人品质的阐释。作为礼仪之邦,中国古代非常重视道德精神的养成,认为一个人具备“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的品质才可以称之为是“君子”。古人已具备朴素的整体性思维,将万事万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道德经》中提出了“道生一、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天人合一”思想,同时讲究中庸之道,《中庸》中提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华古代的民族精神是当时历史环境的真实写照,反应了古代中国人民勤劳勇敢、热爱国家、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具有时代特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了许多与该时期紧密相关的民族精神,比如在抗战年代,我们涌现出了“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新中国建国之初,为了摆脱“贫油”的帽子,我们产生了“大庆精神”,即不怕苦、不怕累,爱国奉献。20世纪60年代兴起了“学雷锋”精神,“我愿永远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成为那个时代的口号和价值判断准则。创业年代,我们涌现出了“64字”创业精神,面对自然灾害的威胁,我们涌现出了“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内涵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和升华,其思想内涵中具有对民族精神的高度浓缩。

三、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其传承与发展需要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予以弘扬,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丰富其思想内涵。

1.理论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产物,是在充分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并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融合的产物。从理论层面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长久发展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支撑。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如李存山教授出版了《新三字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融合,既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又拓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内涵。

2.现实意义

从现实意义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常道”文化,即“崇尚道德,以民为本,仁爱精神,忠恕之道,和谐社会”,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当今社会中的经济、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和思想观念方面的变化,即“知常知变、知古知今”。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在文化多元化、政治多极化的今天,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寓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才能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调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与人民社会生活的关系,帮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际应用中解决各种问题,如市场经济中的义利关系,教育体制中的明体达用关系,民主制度中的民本自由关系,思维方式中的经学哲学关系和政治中的观天下与民族国家关系,从而反映中华民族的民情民意,适应中国时展的要求。

作者:苗雪 单位: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