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21:48:37

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范文篇1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文化传播

文化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变动性、民族性的观念形态。传播是文化的生命力,是其核心的基因,而文化传播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化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中华文化在对外传播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历史上掀起四次文化传播热潮,塑造了东方文化,构建了东亚文化圈。进入新时代,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其对外传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文化传播主体过于单一,主要以中国政府、中国文化机构和中国民众为主,较少借助于他国民众,制约了文化传播的效果。因此,拓展新的文化传播主体,借助他国民众传播文化,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来华留学生传播中华文化应运而生。

一、来华留学生传播中华文化的优势分析

文化对外传播是指主体基于一定的目的,运用相关媒介,将民族文化传播到其他民族的过程,包含主体、客体、中介、内容与效果五要素。来华留学生相比较其他主体在与客体关系、运用媒介和传播内容等方面都具有比较优势。当前,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主体主要以政府和文化机构为主,运用电子媒介和纸质媒介,依据国家需要向其他国家传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受众的需要,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传播,制约了文化传播的效果。来华留学生了解本国民众,能够结合本国民众特点采用适合的媒介与方式传播中华文化,能够极大程度上克服不同文化之间的排斥,推动中华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从而构建各民族文化共同体,促进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传播的优势具体如下:1.从主体角度,来华留学生以本国居民身份出现,更易被本国居民接受,他们的立场、观点被认为更加的客观和公正,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削减了因为主体身份造成的文化传播障碍。2.从客体角度,来华留学生社会交往面较大,影响的群体较多,能够契合国外民众的诉求,拓展中华文化传播的覆盖面。同时,也能推动中华文化传播客体均衡性,实现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由精英阶层向普通民众转移,不断扩大直接受众,将中华文化直接呈现给各国民众。3.从传播媒介角度,来华留学生既可以采取官方的形式展示中华文化,也可以著书立说,访谈、学术讲座等民间方式传播中华文化,将大众传媒和民间媒介有机结合,实现官方和民间的有机结合。4.从传播内容角度,来华留学生与文化传播客体之间具有相似思维方式,能够以外国民众的思维方式审视中华文化,从细微之处展示中华文化的精髓。同时,也能从不同角度,正反两方面分析中华文化,而这被认为是客观的,实现中华文化在传播内容上的平衡。

二、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传播的劣势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来华留学生在中华文化传播过程中具有比较优势,同时也不可避免具有一定的劣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来华留学生地区集中,数量小而分散。来华留学生生源地主要集中在以韩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东亚地区,而其他地区特别是发达的西欧、北美相对较少,生源地的不均衡引起了来华留学生覆盖面相对较小问题,进而束缚了来华留学生作为中华文化传播主体作用的发挥。与此同时,来华留学生占本国人口比重小,只是本国人口中的极少的一部分,他们的知名度、影响力都有限,缺乏话语权。这些不足,直接制约着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2.来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程度有限。中华文化自成体系,独立于西方文化,对于外来者学习难度特别大,同时来华留学生教育存在重视技能培训,忽视文化教育现象。这就造成了来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有限,中华文化的认识局限于物质文化、艺术文化等有限几个领域,而且往往只了解其表,不能领悟深层次的内涵,达不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因此,来华留学生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就无法真正诠释中华文化,甚至会误读中华文化,致使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三、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传播的机遇

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加深,这为来华留学生传播中华文化提供了新的机遇。1.从国内角度,一方面,“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为来华留学生传播中华文化提供了新的契机。“一带一路”政策,推动不同文明的交流与沟通,促进区域内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构建了新的“丝路文化”。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区域内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对跨国人才产生了巨大需求,为来华留学生教育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也加快了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中华文化沿着“一带一路”走向世界,促进了中华文明与沿岸国家文明的交流,推动中华文明走向沿岸国家普通群众,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得以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迎来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快速发展为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对外传播工作,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加大文化对外传播力度,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截止2017年底,我国已与157个国家签署了文化合作协定,累计签署文化交流执行计划近800个,初步形成了覆盖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间文化交流与和合作网络。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快速发展,为来华留学生传播中华文化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利于推动来华留学生参与到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工作之中。2.从国际角度,各国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加,为来华留学生传播中华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深入,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播,文化也渐渐呈现全球化趋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交融景象。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中华文化以悠久的历史,自成体系日益受到关注。许多国家都将汉语作为必修语言,纷纷与中国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中外国家间文化交流活动日益增加,法国中国年文化活动、俄罗斯中国年文化活动等等。中国的传统文化形式如绘画、书法、民乐、戏曲日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春节已经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节日盛宴,春节联欢晚会走进千千万万个异国家庭成为节日大餐。留学中国,学习中华文化成为潮流,美国政府计划每年派10万名学生来中国进行各种形式的学习和交流,中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生教育目的地国。良好的国际环境为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四、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挑战

国内外文化发展为来华留学生传播中华文化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来华留学生传播中华文化也面临国内外一系列的挑战。1.从国内角度,来华留学生传播中华文化面临民间文化传播尚需重视和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教育尚需完善的双重挑战。政府和民间组织是文化对外传播的两股重要力量,相互交映,共同推动文化对外传播。然而,中国民间文化传播力量仍然相对弱小。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政府是主导力量,各类政府组织文化对外传播活动占据80%以上,而民间组织的文化传播活动只占到不到20%。民间对外文化传播缺乏系统的规划,民间文化对外文化交流尚处于无序之中,良莠不齐,很难体现中华文化整体形象。民间对外文化传播政府资金资助较少,大部分依靠自筹,资金来源较少。此外,民间对外文化传播范围狭小,覆盖面较狭窄,影响手段也较少。民间对外文化传播力量狭小,造成来华留学生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的作用易被忽视,束缚了其作用的发挥。与此同时,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教育也需要完善。目前,各高校留学生教育学院并没有把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提升为议事日程,实际留学生教育中存在重视专业技能教育,忽视人文修养教育的现象。中华文化课程较少,一些高校只开设中国概况课程,且课时有限,任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障。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社会实践活动较少,部分高校以经费紧张为由限制甚至取消来华留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来华留学生管理实行隔离制,中外学生接触机会较少,留学生生活在孤岛中,缺乏了解中华文化的渠道。来华留学生掌握中华文化较少,不能够了解中华文化内在的真谛,直接束缚了其从事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活动。2.从国际角度,来华留学生也面临极端民族主义的挑战。2008年美国次贷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一些发达国家经济长期低迷甚至负增长,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失业问题、医疗问题、养老问题困扰许多国家。极端民族主义思潮也就随之产生,它是民族主义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强调民族利益高于一切,本民族优于其他民族,具有强烈的排他性,鼓吹民族歧视,煽动民族仇恨。这种思潮破坏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在国际交往以追求本民族利益为宗旨不惜以牺牲其它主权国家和民族利益,引起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仇恨,最终导致战争。在文化交流方面,极端民族主义排斥他国文化的传播,煽动民族情绪,以保护本民族文化形象出现,实则文化保守主义,阻碍各国间文化的正常交流,引起了国际间文化矛盾,破坏了文化的全球化过程。同时,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将自我的民族意识强加给其他民族,标榜民族文化优越理论,实行文化渗透。这些不利因素,给来华留学生传播中华文化带来了极大困难。

五、加快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传播的对策

1.健全民间组织传播中华文化政策,为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传播提供制度保障。民间组织是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力量,能以非官方身份传播文化,诠释民族文化的真谛,与政府力量形成互补,共同推动民族文化对外传播。但是,目前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民间声音较小,民间力量还未真正得以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因此健全民间组织中华文化传播政策,调动一起民间力量迫在眉睫。第一,鼓励和支持成立各类民间中外文化交流组织。制定民间中外文化交流组织成立办法,规范和引导民间组织有序开展各种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并且定期对各种民间组织定期进行审核,以规范行为,保证各类民间组织健康发展。第二,设立民间组织文化交流基金,为民间组织提供了资金保障。国家文化主管部分定期设立民间组织文化交流基金项目,以民间组织自愿申请和国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资助各类民间组织包括来华留学生从事中华文化传播活动。同时,在项目完成之时,进行专项的评估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展和取得的成果,依据成果情次进行后续的资助活动。第三,建立民间文化交流组织评估机制。借鉴国外评估标准,结合中国民间中外文化交流组织实际状况,科学制定评价体系。依据评价体系,文化主管部门定期对中国民间中外文化交流组织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并定期业内状况白皮书。通过有效的评估,准确分析和把握中国民间中外文化交流组织发展态势,并为国家决策提供参考依据。2.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扩大留学生规模,为来华留学生传播中华文化提供主体保障。文化传播主体数量与文化传播的范围密切联系,一般而言文化传播主体越多,文化传播的范围就越大,传播效果也随之提高。因此,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扩大留学生规模是加快来华留学生传播中华文化的必然要求。第一,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要对来华留学生教育进行科学规划,将留学生教育产业化,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深化来华留学生教育改革,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构建留学生教育大国。第二,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广泛开展与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活动,设置“丝路奖学金”,不断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数量,形成来华留学生教育新的增长点。第三,进一步丰富招生形式,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短期培训与定期交流,奖学金与自费等有机结合,为各国留学生提供可供选择的教育形式,从而提高在国际留学生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第四,不断扩大宣传,树立品牌意识,积极参与各类教育展,广泛开展与国外高校的教育合作,多渠道扩大生源。3.深化教育改革,扩大中华文化教育比重,为来华留学生传播中华文化提供智力保障。文化的认知度影响和制约着文化传播的过程和效果。文化传播主体对所传播的文化认识越深刻,文化传播能力就越强,传播效果也就能够得到保障。相反,文化传播障碍重重,效果也要大打折扣。因此,深化留学生教育改革,扩大中华文化教育比重,提高来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是加快来华留学生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保障。首先,提高来华留学生授课教师的中华文化修养。结合实际情况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保证授课教师能够全面系统掌握中华文化。同时,鼓励任课教师自学中华文化,不断领悟中华文化内在的精神实质。其次,设置中华文化专题课程。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改革传统教学方式,采取中西合璧的教学方式,进一步丰富教学手段和形式,适应智能时展,采取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最后,大力开展中华文化实践教学活动。积极组织留学生参加各种中华文化体验活动,参观访问各种名胜古迹、体验中国餐饮文化等,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深化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增进对中华文化的情感。4.提高来华留学生文化自觉,为来华留学生传播中华文化提供动力保障。文化自觉是文化主体对文化有深刻的认知,产生强烈的情感,认同文化并且自觉付之行动。文化自觉反映着文化主体内心的活动,具有内倾性和动力性,引导着文化主体的文化行为。加强来华留学生的文化自觉,激发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是加快来华留学生传播中华文化的必要条件。一方面,积极引导来华留学生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中华文化的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主动掌握中华文化的精神实质。另一方面,引导来华留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深入到民间,从实践中了解多彩的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此外,开展各种形式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引导来华留学生主动践行中华文化,在实践中领悟中华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外文化的融通。

[参考文献]

[1]居延安.关于文化传播学的几个问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3).

[2]梁岩.中国文化外宣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中华文化范文篇2

关键词:孔子学院;文化张力;中华文化;传播策略;教学

历史语言学的既有研究表明,在语言接触过程中政治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语言对政治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语言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语言的兴盛与衰落反映了国家的兴盛与衰落,其国际地位与话语权直接映射国家“硬实力”,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言和近年来方兴未艾的“汉语热”就是典型的例证。“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世界各大国在天时地利人和之际无不尽己所能成立语言文化推广机构将自己的语言文化推向世界,这些语言文化推广机构(如法语联盟、歌德学院、英国文化协会、塞万提斯学院等)都不遗余力地将语言推广与文化传播作为首要目标,并借此提升国家软实力,扩充文化势力范围。从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家汉办)到孔子学院总部,再到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简称语言合作中心),汉语教育事业主管部门名称的更迭体现了国家对国际中文教育的重视,更体现了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在内涵及外延方面的发展变化。

一、国际汉语教学发展趋势及文化张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汉语教学在2005年世界汉语大会召开后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稳步发展的基础上,海外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呈蓬勃发展之势。截至目前,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万多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1004所高等院校学习①,全球158个国家(地区)共设立了535所孔子学院和1134个孔子课堂[亚洲36国(地区)有孔子学院127所,孔子课堂113个;非洲46国有孔子学院61所,孔子课堂44个;欧洲43国(地区)有孔子学院184所,孔子课堂323个;美洲26国有孔子学院143所,孔子课堂558个;大洋洲7国有孔子学院20所,孔子课堂96个]②,注册学员超过230万人。如果再加上其他机构组织或个人学习者,据说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经达到1个亿①。在中国经济发展持续向好、国家硬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我们有必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策略或措施推动汉语走向世界,加快汉语成为强势语言,进一步加大中华文化的辐射圈和影响力。汉语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平台是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传播媒介就是汉语。自诞生之日起,孔子学院便以汉语教学为主要工作,以文化传播为根本任务,以语言教学为主体媒介传播中华文化,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有效方式完全不同于文化输入的硬着陆,以语言教学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传播让中华文化更具有张力。新时期,如何以孔子学院为工作平台,采取多种手段增强孔子学院的文化张力应该成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最重要的策略。张力,本来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是指“受到拉力作用时,物体内部任一截面两侧存在的相互牵引力”②。孔子学院的文化张力,是指中华文化本身借助孔子学院形成的魅力扩张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力所带来的其他发展。孔子学院的文化张力来源于语言教学及其衍生活动所演绎的生活故事,这些生活故事大大增强了文化影响的范围和强度,让借助于孔子学院这一平台的中华文化散发出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二、孔子学院的文化张力

《孔子学院章程》明确规定孔子学院的业务范围为:(1)开展汉语教学;(2)培训汉语教师,提供汉语教学资源;(3)开展汉语考试和汉语教师资格认证;(4)提供中国教育、文化等信息咨询;(5)开展中外语言文化交流活动。孔子学院的语言文化活动主要在以下四个维度上体现出文化张力。(一)持续不断的语言文化教学。在所有业务当中,开展语言文化教学是孔子学院最基本的工作。为了支持海外孔子学院的语言文化教学,每年均有规模不等的、经过严格专业培训的汉语教师及汉语教师志愿者被派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以教师、教材、教法为标志的“三荒”问题已得到有效缓解。专业教师团队以《新实用汉语课本》《当代中文》《快乐汉语》《发展汉语》《长城汉语》《HSK标准教程》等汉语通用教材为教学工具,从语音、词汇、汉字、语法等汉语元素入手,将教学材料中包含风俗礼仪、问候招呼、历史文学、音乐舞蹈绘画、气候地理、饮食物产、教育及当代中国等中华文化元素的内容传递给学生。这种面对面的信息传递一方面会促使学习者在本土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同时也会促使学习者在本土与外来文化的对比中加深对中华文化的印象。汉语学习者将在课堂上学得的“愚公移山”“孔融让梨”“庄周梦蝶”等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就是面对面语言文化教学的成功体现。(二)以汉语桥为代表的各类语言文化交流活动。除了语言文化教学,孔子学院举办的汉语桥比赛为汉语学习者深入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打开了另一扇窗户。汉语桥选手的汉语演讲、古筝、太极、中文歌曲等才艺展示,举手投足间都体现了域外学习者对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充满竞争力的演出也深深感染了前来观摩比赛的选手们的家人及朋友。除了汉语桥比赛,孔子学院组织的其他一切日常文化活动,如中华美食节、书法比赛、课堂剪纸等,也都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当代魅力。(三)以三巡为代表的各类文艺巡演项目。为进一步加大文化传播的力度,孔子学院每年都会组织巡演、巡讲、巡展等“三巡”活动,通过充满民族风情及中国文化元素的文艺演出、国内知名学者的学术演讲、中国绘画书法茶艺表演等活动在世界范围内展示中国文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域外各阶层普通民众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拉近了不同民族间的心理距离。(四)基于孔子学院的各类语言信息服务与合作。除了正常教学活动,孔子学院也开展汉语教师培训及资格认证、各类汉语考试,以及与当地使领馆合作提供中国教育和文化等信息咨询服务,这些服务项目的开展一方面为中华文化在当地传播储备了充足的师资力量,同时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当地汉语学习者进一步学习汉语言文化的动机。语言文化教学、语言文化交流活动、三巡、各类语言信息服务四个维度让孔子学院成为中华文化域外传播的强有力平台,自挂牌运营15年来,孔子学院以其独有的方式将自己建设成了一张靓丽的中国名片,已经成为中国语言文化的代名词。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孔子学院也曾遭到域外势力的质疑和破坏,也曾被冠以“中国威胁”“文化侵略”的帽子,但纵观世界范围内孔子学院的发展,孔子学院已经得到绝大多数国家的理解和认可,正在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融入当地的草根阶层。

三、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策略

新时期国家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加快“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在当前世界两大经济体(中美)贸易摩擦显著加剧、国家实力竞争态势日趋明朗的背景下,孔子学院的运营发展更应该提质增效、深入草根,以一种更加温和的方式将中华文化展示在世界面前,以一种更易于域外普通民众理解的方式彰显中华文化的张力。(一)传播中华文化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华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民族凝聚力增强的基础,也是文化交往和文化输出的闪光点,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世界理念是其软实力价值的重要体现[1]。文化传播有所为,就是要传播那些优秀的、能切实体现文化软实力的中华传统文化,如基于“厚德载物”“仁民”的“德”“仁”方面的文化,基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自强不息精神,基于“和为贵”“天下大同”的和谐理念与精神,以及基于“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精神等,都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应该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文化传播有所不为,就是要把那些文化糟粕排除在外,如以牺牲女性生存发展为代价的“男尊女卑”的思想伦理,体现森严等级制度的“三纲五常”思想等,均已远离当今现实生活,不符合现时代与时俱进的精神,孔子学院当然不宜再传播这些文化。文化传播的有所不为和有所为就像一张纸的两面,二者虽然都是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但文化传播不是无所不为,只有做到有所不为才能更好地有所为。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文化传播的有所为是保证这面镜子准确反映现实生活的基本前提。(二)传播中华文化必须立足当代兼顾传统,注重让事实说话。当前文化传播特别是其载体——汉语教材存在严重的“重古轻今”“一说中国,就回到从前、回顾历史”“一提中国文化,就讲昨日辉煌、过去习俗”的倾向[2]。域外人士学习汉语言文化,说白了主要是想了解当今的中国而非过去的中国,因此文化传播应该立足当代兼顾过去,兼顾古是为了立足今。那些在教材编写或课堂教学中大谈如“对偶婚、抢婚、童养婚、冥婚、入赘婚、转房婚”“墓地之变迁、葬法与葬式、葬具与随葬品、光怪陆离的坟墓、奇特的陪葬习俗、惨绝人寰的人殉、墓碑与墓志、厚葬与薄葬”等奇风异俗的做法不仅远远偏离了现实生活的需要,而且容易给域外人士留下关于中国形象的负面印象。相反,那些在教材编写或课堂教学中涉及“饺子与汉堡包”、“大枣、百合、枸杞、红薯与维生素”[3]、“茶与咖啡”、“黄酒与葡萄酒”、“茶的内涵”、“中国人怎样喝酒”、“酸味论”、“吃的学问”、“筷子与AA制”、“厕所文化”等现实生活内容就是当代最接地气的文化。再如谈及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让学习者亲述从不知道“中国制造”到看见“中国制造”再到购买使用“中国制造”的过程,这种文化解读方式也是立足当代兼顾过去,更是用事实说话。这些文化内容都在很大程度上凸显当代视角和当代内涵,满足了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实用性需求,有利于展示一个开放包容、文化多元的当代中国形象[2]。立足当代兼顾传统、注重让事实说话,也是当前国际中文教育大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的基本策略,“中国故事”是关于中国道路、中国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事关中国发展和中国形象。讲好中国道路的故事、中国梦的故事、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就是要用事实说话,既要照顾传统更要立足当代。(三)传播中华文化必须注重双向交流。在阐述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必须让学习者用汉语演绎自己国家和自己身边的故事。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本质上是汉语教师和学习者面对面的文化交流,是汉语教师依据汉语教材或既定教学材料向学习者讲述“中国故事”、让汉语学习者学习并理解“中国故事”的过程。域外人士学习理解并能讲述这些包含中华文化元素的“中国故事”当然是文化传播成功的重要标志,但让学习者运用汉语讲述自己的“国家故事”及“身边故事”也应视为文化传播的重要环节。文化传播既要立足自我,也应注重对比式“礼尚往来”,在传播阐释自己优秀文化内容的同时,仔细倾听学习理解对方的文化,从而在无形的对比中形成文化传播的双向交流。笔者在都柏林大学孔子学院任职期间,曾经让学生用汉语书写“爱尔兰故事”,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做法让我们发现,“中国故事”和“爱尔兰故事”其实都是世界故事,都是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主席在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任何一种文明都要与时偕行,不断吸纳时代精华”“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海外孔子学院的中华文化传播绝不单纯是文化输出,应该在更大范围内将这种传播界定为“因交流而互鉴”,并以此促进中华文化乃至世界范围内文化的共同发展。(四)文化传播应该注意区分三个层次。文化传播并不意味着对方完全接受我们的文化,中华文化传播应该有三个层次,即了解或知道、理解或认可、化解并接受。友好容易理解难,世界各地核心文化价值往往存在巨大差异,求同存异、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原则。中华文化不间断上下绵延五千年,内容博大精深内涵浩如烟海,充分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实质对于外国人来说绝非易事。对于一般学习者而言,对中华文化或许只能停留在了解或知道层面;对于具有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习者而言,或许能达到理解或认可的层次;只有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极强的学习者,才能化解并接受中华文化。因此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应该强迫要求所有学习者完全接受我们的文化,而应该区别不同的层次。对于大量草根阶层来说,即使能达到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或知道层次,也已经意味着文化交流的成功。追求文化传播的了解或知道、理解或认可、化解并接受三个层次,实际上也是文化传播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表现。只有在某些方面有所不为,才能在更大的方面有所为。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于2019年10月18日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8》显示,中餐(55%)、中医药(50%)和武术(46%)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三个方面,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三大符号。这一调查结果充分说明,中餐、中医药和武术所代表的文化及其文化元素已经被很多国家理解或认可甚至化解并接受,我们在海外孔子学院的汉语言文化传播与教学中应该顺势而为,通过不同的视角、方式方法全方位展示这三张文化名片。(五)文化传播必须注重方式方法。有效的方式方法会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文化教学必须注重针对性和传播的实效性,孔子学院语言文化推广的目标之一便在于促进多元文化发展、构建和谐世界,然而当前中国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与“文化入侵”“特洛伊木马”“赤化”等“中国威胁论”负面言论的矛盾短时间内似乎还难以清除,这就更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汉语教育领域内的文化教学针对性及文化传播策略的研究。业内学者认识到,“外国人学汉语,不一定非要认同中国文化”[4],而文化传播中“开口先秦诸子,闭口唐诗宋词,却不想想现在能提供什么”的“徐娘心态”、“今天弄个剪纸,明天弄个杂技,后天弄个太极拳,全是手工作坊式的文化交流”式的“小农意识”、“不管说什么,下面都得鼓掌”的“官僚作风”[5]都应该努力回避。文化传播的“徐娘心态”说的是世界文化唯我独尊、远离现实生活的文化古董态度;文化传播的“小农意识”说的是浮于表面不够深入、没有抓到点子上的文化传播内容;文化传播的“官僚作风”说的是只有优秀没有糟粕的盲目行动方式。仔细审视当前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方式、内容及心态,或许不难发现上述问题的存在。面向世界公民的文化教学与传播必须注重方式方法,应该加强具有人类文化通感的内容选择,采取隐性文化传播策略,不可一味采取展示和弘扬态度[6-7],否则只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隐性文化传播宜建立在对海外学习者兴趣爱好需求的广泛调查基础之上,海外孔子学院的汉语言文化教学也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找准靶标。例如,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孔子学院就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借鉴。2006年爱尔兰两所孔子学院(都柏林大学孔子学院、科克大学孔子学院)诞生之前,爱尔兰教育体系规定的七门目标外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俄语、阿拉伯语、日语)中并不包括汉语。为了彻底摸清爱尔兰对汉语言文化教育的需求,都柏林大学孔子学院于2009年向全爱尔兰750所中学发放汉语需求调查问卷——“爱尔兰中学生汉语教学需求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最终由爱尔兰官方并促成了爱尔兰国家课程与评估理事会(NCCA)在全爱尔兰中学推广汉语言文化的决定。这一调查和决定成为汉语进入爱尔兰国民教育体系的关键因素,也为中华文化在爱尔兰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都柏林大学孔子学院每年举行的春节联欢晚会在爱尔兰民众中获得巨大反响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六)文化传播必须紧紧依靠汉字,不宜过分纠结于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主次。以往汉语教学中多谈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认为语言教学第一性文化教学第二性,强调要摆正文化和文化教学在汉语国际推广中的位置,定位好文化及文化教学的角色。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之辩是对外汉语教学界的一个老话题,目前已经基本形成“语言教学第一性,文化教学第二性,文化教学为语言教学服务”的基本共识,但也有不同的声音。如有学者[8]坚持认为“文化教学并不仅限于语言教学过程中的文化因素的教学”,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是并重的”。也有学者认为“应该避免华文教育中的超文化现象”,认为将世界各地华人社会文化活动都纳入所谓“中华文化圈”的实际效果都是反面的,文化融合将成为最后的选择[9-10]。国学大师季羡林[11]也曾说:“为了增强中外文化交流,为了加强中外人民的理解和友谊,我们首先必抓汉语。因此,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首先送出去的也必须是汉语。”季先生的话充分说明了语言和语言教学的重要性,很值得我们深思,也给我们一个清晰的警示,即我们在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过程中坚持的辩证原则可能忽视了汉字这一所有语言文化载体的特异功能。汉字自诞生之日起就担负起了记录中华语言文明的责任,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从文化记载的角度来看,我们甚至可以说“一汉字一故事”,中华文化传播中抓住了汉字并充分挖掘汉字的音形义就等于捡到了理解中华文化的钥匙。在海外孔子学院的语言文化教学中,任何淡化汉字教学甚至因所谓“汉字难学”而彻底放弃汉字书写及教学的做法都是十分荒谬的。其实,已有高水平汉语学习者和业内专家指出,所谓“汉字难学”抑或“汉语难学”是假命题。例如著名汉学家白乐桑先生就曾提出“字本位教学法”,将“汉字”放在汉语教学系统的突出位置;同时指出,说汉语难学的“都是你们中国人”①。李泉[12-13]也曾指出,“汉语难学”是个伪命题。汉字是影响学习者汉语学习信心、进程、效率和水平的关键因素,汉语学习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汉字学习的成败,汉字教学的突破就是汉语教学的突破。实际上,结合汉语学习汉字并不是那么难,应该学习的汉字数量也很有限,教师应该树立乐观务实和充满人文精神的汉字教学观,不断努力化解汉字难学的观念。可以说,在海外孔子学院文化传播中抓住了汉字,就等于抓住了文化传播的一把钥匙。(七)文化张力呼唤适合汉语教学本土化的文化大纲中华文化传播应该传播哪些文化,不宜传播哪些文化?对这个问题,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国际汉语教育范围内关于文化大纲的研究与制定曾一度盛行,但对外汉语教学界关于文化大纲的建设呼吁多年却仍未解决[14-16]。目前我们已有《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汉语词汇大纲》《汉字大纲》《汉语教学大纲》《汉语水平考试大纲》《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等一系列大纲,唯缺文化教学大纲。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将汉语作为必考外语科目,值国家“建设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之际,研究并制定一套国际汉语教育范围内的文化大纲已迫在眉睫。文化大纲可以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文化类型加以区分,例如根据汉语教学及文化传播的需要,可以区分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将那些已经过时的不再适应当代中国社会的统一归入知识文化以供有兴趣的研究者研究之用,而将那些没有过时的传统文化以及反映当代中国的文化统一归入交际文化以供域外学习者学习汉语言文化之用。有了文化大纲,海外汉语教学及文化传播就有了依据,孔子学院的语言文化活动就越能彰显文化张力。

四、结论

中华文化范文篇3

[Abstract]Inthepresentworld,alongwiththeriseofinformation-based/knowledge-basedeconomy,culturalfactoristakingonanincreasinglyimportantroleintheprocessofdevelopmentofhumansocietyandassuminganincreasinglyprominentplaceintheinternationalcompetitionofcomprehensivenationalstrengths.Andresearchonculturaldevelopmentstrategiesisacquiringanincreasinglygreaterimmediatesignificance.InviewofthisbroadcontextandproceedingfromtheexistingconditionsofChinaasalargedevelopingcountry,thispaperdiscussesstrategiesfordevelopingChinesecultureintheageofInternetcommunicationandproposesthreestrategiesforthat.Theseare:(1)InaccordancewiththefactthatnationalculturesofallcountriesareopentoeachotherinthisageofInternetcommunication,Chinainitsculturaldevelopmentshouldsetgreatstorebyunityofaglobalviewpointandanationalconsciousness;(2)tomaintainthevitalityoftheChineseculturewithalonghistory,itshouldputanemphasisoncorrectdirectionforculturalprogressandculturalinnovations;and(3)Ascultureislanguage-basedandtheproductionofculturalinformationinevitablyinvolveslanguageuse,itshouldadoptalanguagestrategywithabalancebetweengivingprioritytothecentralpositionoftheitsnativelanguageandsettinggreatstorebytheroleofforeignlanguagesin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

关键词:文化发展网络时代民族意识全球意识

KeyWords:culturaldevelopmenttheageofInternetcommunicationnationalconsciousnessglobalviewpoint

文化从来都是与社会信息传播系统同生共荣的。传播是文化的基本特征。一切文化都是在传播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当代社会,伴随着现代传媒业的迅速普及,大众传媒成为当代文化的主要载体,传媒业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同社会文化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媒介文化”成为当代社会的突出文化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特网迅速崛起为“第四媒介”,在世界范围蓬勃发展。因特网作为新兴的、复合型的媒介,也正日益深入地渗透到当今社会文化之中,从而强化了媒介对文化的介入程度,并且为“媒介文化”增添了一道“赛博”文化/网络文化的新景观。由于网络传播的全球化特征,在传统的“媒介文化”与“赛博文化”/网络文化并存的今天,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传播的机会空前增多,但与此同时,国际文化竞争空前加剧,不仅在现实世界中展开,而且在网络世界中展开。长期以来在世界文化传播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在网络时代正在经受新的挑战。制定积极正确的文化发展策略,直接关系到其民族文化的命运。

全球意识和民族意识的统一

网络时代的来临把世界范围的交往活动推进到崭新的发展阶段,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合的世界文化大潮不可避免地拍打着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之岸。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文化发展策略中应该在突出的位置上强调全球意识和民族意识的统一。在当今全球化多维度发展态势非常剧烈的时代,各国文化都是相互开放的。封闭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我国的文化建设和发展策略,必须针对网络时代的特点。面对正在日益成为互联的整体的世界,在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强调全球意识和民族意识的统一非常重要。文化上的封闭主义在当今世界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明智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反对文化霸权、重视保护文化主权和我国文化的民族特色,是我国理所当然的立场,我国当然不能对世界信息流动的严重不均衡和英文的西方文化的突出强势视而不见,也不能对网络化中孕育的不利于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的可能危机视而不见。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因此而产生情绪化的固守本土文化、试图把本国文化封闭在世界文化之外的思想。对于不合理的现存世界文化秩序、文化关系,避开是不可能的,也是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的。唯有积极参与世界文化交流并在交流中改变现状才是可行的。提高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保护文化主权,要靠加强中华文化本身的建设和发展及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和同其他文化的交流沟通,进一步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让中国了解世界文化,靠挡住外国文化的传播是行不通的。诚如法国著名文学家和汉学家艾天蒲(RenéEtiemble)在其力作《中国之欧洲》(L’EuropeChinoise)一书中所指出的,人类文明是一个互为依赖、互为补充的有机的整体。任何民族国家的文化,都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1]文化的民族性在世界文化的整体性中最能清楚地显现。

人类文化发展史表明,世界文化整体中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激荡,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隋唐时期佛教文化的传入和影响并没有使中国文化的独特性消失,而是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并且(同其他社会因素一起)使之达到盛唐时期的高潮。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五四时期来自国外的新文化的传播、新思潮的引入,尤其是世界先进文化的结晶——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为中华文化的更新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爆发,作了准备。在西方历史上,欧洲文化的发展诚如罗素早就指出的,曾受惠于“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2]正是通过这一系列文化互动过程,形成了“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

历史的发展到了今天,文化间的相互联系更是已成世界文化领域的特征,是和社会其他进步相伴随的文化进步的表现,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必须在开放条件下实现。离开这一背景来设计民族文化的发展是没有可行性的。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又是世界的,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无论从历史上来看,还是从今天的文化现实来看,中华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我国需要在世界性的坐标上找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地位,需要在发展文化产业中把握好对外开放和保护民族文化产业的关系。一方面,面对国际文化关系的不平衡和美国文化强势的挑战,我国需要在目前从民族利益出发对我国文化产业采取适度保护,靠政策调节保护其生存和发展,需要把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的问题放到重要位置上来。为了加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我国应大力加强民族文化信息的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在网上推出弘扬优秀中华文化的内容,使之在因特网上占据一定的比例,抢占网络制高点,在网上发出响亮的中国之声。为实现这一点,我国的网络媒体作为网上信息内容提供者责无旁贷地应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应当在内容设计中重视凸现中华文化的栏目、板块,向全世界传播中华文化。我们还需要建立专门集中传播中华文化信息的文化网站。这方面的工作已经起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网站承建的“中华文化信息网”已经建成,向国内外用户提供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笔者在上网观察有关网站的过程中还发现了“大中华文化网”、“中华在线”等专门或主要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网站。另一方面,我国需要站在世界文化发展的高度对待文化问题,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扩大对外文化交往,积极传播世界文化,传播国外文化的优秀成果,让中华文化在吸纳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的基础上前进。这样,我们才能在世界文化交流中使保留民族特色的中华文化为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作出贡献,同时也使中华文化因分享了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而进一步拓展、丰富自身的内涵。

沿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文化创新

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来说,保持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的正确的前进方向至关重要。对于具有悠久历史的我国文化的发展来说尤其如此。任何文化,都既有民族、地域归属,又有时代归属。中华文化是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构建起来的,也是伴随着中国历史进程而变化发展的。时代在发展,历史在前进,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也需要沿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变化、前进。这是民族文化保持勃勃生机的关键所在。新时期中华文化的发展,必须抓住这一关键。

一种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的文化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自身的实力是关键。这种实力来自国家的综合实力,而就文化本身来说,这种实力的关键在于这种民族文化的创新活力。只有充满创新活力、不断前进的民族文化,才可能经受住激烈竞争的挑战而取得繁荣。我国网络时代的文化发展策略需要强调面向新世纪、面向未来的创新,强调与时俱进。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号召全党“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并把它作为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当代中国,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形势下,中华文化发展中必须牢牢把握这个方向。要坚持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这些新课题包括:

一、分清民族文化和封建文化的界限,反对和抵制不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旧文化糟粕。中国曾经有过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形成了封建文化。在历史进程中,中国经过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又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倒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全国人民思想的理论基础的地位,确立了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但是,由于文化的沉淀性,旧思想、旧文化的消失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要弘扬和向世界传播的,是优秀的中华文化。我们要建设和推进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面向未来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文化。而对于历史上封建文化遗留下来的残余,封建意识、迷信思想等,则要坚决抵制和反对。由于网络传播的全球性特征,网络文化建设中尤其需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二、正确对待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关系,尤其是要理性地处理东西方文化在交流、碰撞中的融合问题。当代先进文化是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汇集不同民族国家优秀文化成果的文化。中国的文化建设,不是处在世界文明之外的单独行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需要来自中国民族文化优秀成果和世界文明一切先进、有益成果两个方面的滋润。在当今网络时代,我们要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提供的便利,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吸收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在此基础上沿着时代前进的方向不断推进我国的文化发展,使中华文化永葆勃勃生机。

三、处理好文化产业发展中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要在网络时代的我国文化发展中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警惕“赢利至上”思想的侵蚀,不因赢利的诱惑而偏离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时正视经济效益对文化产业生存状况和发展实力的影响,强调实效,力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四、正确处理发展、繁荣文化市场和管理规范文化市场运作的关系。包括网络市场在内的文化市场的繁荣和发展,是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与此同时,下列问题直接关系到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繁荣的市场向何处去?繁荣的文化市场上提供给公众的是什么样内容的文化制品?只有通过对文化市场的运作实行适当的、有效的规范管理,才能保证文化市场不迷失方向。我国文化市场上时有内容低级庸俗乃至黄色的文化制品出现,网络空间中也时有传播不良文化内容的情况出现,还有“黑客”现象等破坏正常的文化交流的现象出现。当然,由于我国政府一贯重视对文化和传播业实施控管,这些问题远没有在西方那么严重,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对这些问题掉以轻心。要通过加强文化法制建设、文化行业自律建设、在公众中加强有关教育和合理运用技术手段,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规范化发展。鉴于网络的全球性、复合型特征给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加强网络管理构成新的课题。我国近年来已陆续制定了一些有关法规,在规范网络业运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的网络道德建设也已起步。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在实践中探索和加强网络立法,使网络法制化建设逐步走向成熟,发挥法律在网络管理中的根本指导作用,同时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并加强网络道德规范的建设,加强对其可操作性的研究,还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依靠法律、道德、技术等多方面的力量,对网络传播实施有效的管理。近年来,我国曾为加强对互联网产业的规范管理采取一系列声势浩大的行动,如整顿网吧经营、取缔无证经营网吧;整治打击黄色网站等。最近,我国在规范互联网产业市场运作中,正在进一步采取措施。为了遏制网上黄毒的蔓延、打击互联网色情站点,2004年6月10日我国开通了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工作委员会主办,其宗旨是“举报违法信息,维护公共利益”。该网站开通一月后,7月9日《中华新闻报》上提供的有关信息指出,网民已向该举报中心举报和揭发国内互联网黄色网站300多家。打击黄色网站已构成目前我国规范管理互联网产业中的一大热点。目前,我国已制定了《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目前签约企业已超过1500家。中国互联网协会作为公约的执行机构,负责公约的组织实施。公约规定,我国互联网行业自律的基本原则是爱国、守法、公平、诚信。《公约》共31条,分别对我国互联网行业自律的目的、原则、互联网信息服务、运行服务、运用服务、上网服务、网络产品的开发、生产以及其他与互联网有关的科研、教育、服务等领域从业者的自律事项等作了规定。

五、处理好网络文化和其他文化形态的关系。网络文化是以信息传播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为技术基础的文化,是面向未来的新型的文化,是强烈体现创新活力的文化。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在建设面向未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中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是,就目前因特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而言,虽然我国的网民数已从1997年的62万增加到2003年底的7950万(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但这一数字在中国总人口中的比例所占比例仍然很小。立足这一国情,我们还应大力加强传统类型的文化建设,并坚持两者协调互动的方针。近年来,关于因特网的信息在我国传统的传媒中大量出现。可以说因特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同传统传媒发挥“赋予地位”功能是分不开的。

网上文化信息建设中的语言问题

如前所述,网络时代,传统的“媒介文化”与“赛博”文化/网络文化并存;网络文化作为以信息传播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为技术基础的文化,是面向未来的新型文化。因而,网上的文化地位关系到民族文化的未来。努力抢占网上文化阵地和网络市场份额,已成为文化间竞争的重要内容。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亟待加强网站和网站内容建设。由于语言是文化的依托,文化强势是和语言强势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因而语言使用方面的方针在发展中国家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策略中占有重要位置。这方面的决策需要以综合考虑本国语言的核心地位、外语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英语作为网上通用语言在全球网民中的影响等各种因素为基础。

中文/华文是中华文化的依托,中文/华文的中华文化信息是中华文化的根本所系。我国网络文化建设中首先需要加强在网上推出中文/华文的中华文化信息的力度,坚持中文的核心地位,加强中文网站和网上的中文中华文化信息建设,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这种信息资源在因特网上占到同我国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国的地位相称的应有比例。只有这样,才能扭转我国网上“信息流的进出口逆差达到4倍以上”[3]的局面,并为改变世界范围的信息流不平衡、文化间关系不平等的不合理的文化秩序,作出贡献。

但是在强调华文/中文在我国网络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的同时,也要理性地认识外语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强调加强在网上推出中文的中华文化信息内容,不能走向将文化的表现形式等同于文化内容的极端。因特网是跨越国界的传播载体,而语言却是有民族归属的。在跨文化传播中,传者和受传者如果各持一种语言,语言的障碍必然会使传通无法实现。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地位必然意味着要加强中华文化的跨文化流传,亦即在其他民族文化背景的人群中的流传。他们绝大部分都不懂中文。对于他们,将中华文化信息转换成他们所懂的语种,是实现传通所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在网站上建设多种语言的操作平台,推出多种外语版本的中华文化信息,利用外语交往工具,向全世界传播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外语中,由于英语作为网上通用语言尤其在世界网民中有广泛影响,因此,针对这一现实,在利用外语作为网上对外传播工具时尤应重视英语的应用。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媒介文化”与“赛博文化”/网络文化并存的今天,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传播的机会空前增多,但与此同时,国际文化竞争空前加剧,不仅在现实世界中展开,而且在网络世界中展开,从而给在不平衡的世界文化传播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带来了新的挑战。因而,发展中国家尤其需要采取符合网络时代的传播现实和结合自身实际的文化发展策略,方能使自身的文化在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取得发展,获得立足之地。结合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实际,本文认为:根据网络时代各国文化相互开放、相互激荡的情况,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策略,应注意全球意识和民族意识的统一,应强调与时俱进,使中华文化沿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创新、前进,并应重视中华文化信息建设中的语言使用问题,在突出本国语言的核心地位的同时,理性地认识英语等外语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两者,全方位地加强中华文化的传播。

注释:

[1]转引自【中】乐黛云、【法】李比雄主编《跨文化对话(一)》,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第159-160页。

中华文化范文篇4

在北京市密云县建设“中国印”摩崖石刻和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中华和平龙”,是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为推进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结合,于同时期向中共北京市委和北京奥组委领导同志提出建议和创意,在得到肯定和支持后,予以全面发起和大力推动的重大文化项目。目前,“中国印”摩崖石刻已于今年7月13日即北京申奥成功7周年之际正式落成,成为北京举办奥运会期间的一道壮丽景观;“中华和平龙”建设的创意和设计方案在去年年底向全球广泛征集后,今年又进入了“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暨中华和平龙海内外创意和设计第二轮征集活动”的重要阶段。可以相信,这两个文化项目的实施,一定会对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结合产生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汉字,是中华文化在抽象状态意义上的主要载体;龙,是中华文化在形象状态意义上的主要载体。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长期以来一直对汉字文化与龙文化的精神内涵进行深入细致的学术研究,多次指出,汉字具有抽象性和形象性结合的意蕴和结构,不仅在意蕴上可以不断纳入时代精神,推陈出新,而且可以在结构上通过艺术造型,产生新的重大文化内涵,“中国印”就是这方面的典范;而龙文化的内涵是“和谐共生、团结合力”,这可以从龙的形象是多种动物形象的合成和龙文化的民俗民风项目舞龙和赛龙舟是个人与集体力量有机融会的特殊项目这两个基本事实予以证明。这说明,无论是抽象状态意义上还是形象状态意义上的中华文化载体,其本身都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具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内在气质,而这种气质与奥林匹克精神所强调的“和平、友谊、进步”也是完全一致和相通的。因此,用“中国印”摩崖石刻和“中华和平龙”建设这样两个文化项目来体现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对接和结合,本身就具有在理念上和气质上完全相通相合的境界。

“中国印”摩崖石刻建设在北京市密云县这样一个生态县,“中华和平龙”将建设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这说明我们在建设人文项目时,同时追求人文与自然的统一与和谐。应当指出的是,“中国印”是北京奥组委经过征评而确定的北京奥运会标志,用摩崖石刻方式建设既定的文化标志,相对而言可以推进得快一些;而“中华和平龙”的建设,首先要通过面向海内外征集创意和设计,确定能够表现中华龙“和谐共生、团结合力”内在特质的方案,相对而言其精神劳动量会更大、更复杂一些。因为,将“中华和平龙”建设在以“奥林匹克”命名的公园,标志着中华龙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永远贯通,我们有理由、有责任把精神劳动做得更扎实、更细致、更稳妥一些。现在,经我国有关部门批准,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与台湾有关机构共同发起了“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暨中华和平龙海内外创意和设计第二轮征集活动”,必将把“中华和平龙”创意和设计的征评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从而更有力地促进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结合。

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举办将持续一个多月的时间;但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结合将是我们要推动的永恒事业。我相信,这一事业将在中华民族走向新的腾飞的历史进程中,同时走向成熟和辉煌!

和谐共生团结合力

2006年10月,与建设“中国印”摩崖石刻项目的倡议一起,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向中共北京市委和北京奥组委的领导同志提出了以“和谐共生、团结合力”的文化理念为主题,向海内外全面征集创意和设计,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中华和平龙”的建议,得到了肯定和支持。2007年,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下文同意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开展设计工作,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于当年9月向全球,特别向海内外华人征集“中华和平龙”建设的创意和设计。

将“和谐共生、团结合力”作为“中华和平龙”建设的文化主题,是华夏文化纽带工程长期深度研究和大力弘扬中华龙文化精神内涵的结果。2000年是龙年,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与国家体育总局、海南省人民政府一起,在海南省举办龙文化艺术节。他们于1999年年底,就组织课题组,研究中华龙文化的精神内涵,力图从理论上回答中华民族为什么以龙作为自己的象征。他们的研究结果是,中华龙文化的精神内涵应当是“和谐共生、团结合力”。首先,这可以从龙的形象是诸种动物形象的合成这一事实得到证明。中华民族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将自己的各种动物图腾形象集中到了龙的形象中予以表现,黄帝的传说中也有过这方面的表述。其次,这可以从龙文化的民俗民风项目舞龙和赛龙舟是个人和集体力量完整的有机组合这一事实得到证明。在舞龙和赛龙舟中,个人的操作既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必须在操作和谐中得到共生,必须在团队团结中形成合力。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多位领导同志的肯定。钱其琛同志于2000年为华夏文化纽带工程举办龙文化艺术节而作的《深刻开掘和研究龙文化的精神内涵》一文明确提出了这一论点。以后,担任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主任委员的成思危、李贵鲜、韩启德、周铁农及叶小文等领导同志也先后撰文阐发过这一问题。

在从理论上提出“和谐共生、团结合力”是龙文化精神内涵的同时,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力图将这一深层理念转化为艺术形象,先后于2000年年底和2004年举办了“华夏龙情”和“龙的传人”大型演唱会,并形成了由成思危、许嘉璐等同志审定的《让中华巨龙飞起来》的主题歌。2002年,时任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的易建湘同志向组委会提出建设“中华和平龙”的设想,并根据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委托,连续组织了龙文化知晓程度的深度抽样调查。抽样调查结果证明,多数受访者肯定自己是龙的传人,但不知道为什么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一事实推动了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通过建立艺术形象来传播和普及龙文化精神内涵的步伐。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中华和平龙”的项目由此提出和发起。

追求文化主题和艺术形象的和谐统一

在确定一定的文化主题后,全面征集与此相适合的艺术创造,是国际开展大型活动的惯例。如,北京奥组委就全面向国内外征集北京奥运会会徽和吉祥物的创意和设计方案。可以预见,这种方式将会越来越普及和普遍。但是,这也会形成一个内在的深刻矛盾,即抽象的文化主题和具体的艺术形象如何能达到和谐统一。在遵循国际惯例开展中华和平龙海内外创意和设计第一轮征评活动时,我们也遭遇了这一深刻矛盾。

自2007年9月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开展中华和平龙海内外创意和设计第一轮征评活动后,在全球收到创意设计作品近70份,符合征集要求的20余份,收到支持信函600多份。从我们征集到的创意设计作品来看,其中有精彩之作,我们已评选出海峡两岸的优秀作品4件,准备予以颁奖。但即使是精彩作品,也尚未能解决以艺术形象反映龙文化深刻主题的问题。第一,如何使龙的艺术形象全面展示龙文化“和谐共生、团结合力”的深层理念?由于形象性作品往往具有个体性,因而具有单面性,不能起到全面展示的作用;第二,在反映深刻内涵后,如何使其艺术形象的创造具有神圣、神奇、神往的风格,具有艺术震撼力和辐射力?由于用抽象状态的作品表现文化主题,虽然全面性程度高,但艺术形象的缺憾比较大。为此,我们将以追求文化主题和艺术形象和谐统一的思路,来开展“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暨中华和平龙海内外创意设计第二轮征集活动”。

我们认为,以精品性的艺术形象来反映深刻的文化主题完全是有可能的。海内外的相关事实和中华和平龙海内外创意和设计第一轮征评活动都为我们解决这一课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首先,可以通过群体性的形象,多侧面从而全面地反映文化主题。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就用5个福娃共同表现主题;同时,也可以用较抽象性的图案来反映较为全面的主题。因为具象形态的作品反映主题一般单一,抽象形态的作品反映主题的涵盖面较大。如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其设计相对抽象,但涵盖了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和理念。但是,无论用群体形态还是抽象形态的作品反映文化主题,都应贯彻创新精神并融入时代元素,这就要求作者深刻开掘主题并全面理解时代精神,这实际是能够以精品性的艺术形象反映深刻文化主题的前提和基础。

本着上述理念和理解,我们将全力投入到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暨中华和平龙海内外创意设计第二轮征集活动中去,以求在中华和平龙项目的运作过程中达到预期目标,为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结合做出贡献。

加强两岸中华文化理念上的交流与合作

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和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于今年5月共同发起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活动,各自负责海峡两岸的中华和平龙建设活动的宣传和运作。根据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的委托,有关台湾人士已向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寄送了有关中华和平龙的一件雕塑创意和平面照片;一首主题歌;一件书法作品,并将来京参加“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仪式。

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和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的合作基于双方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双方都一致认为,为了海峡两岸同胞的和谐相处,必须达到双方在文化理念上的深度沟通。因而,双方都要弘扬中华龙文化的“和谐共生、团结合力”精神。

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与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已有过一次成功的合作。2000年底,双方发起了《中华故土地图》推广活动,即在全国各行政区域的名胜古迹处采取原质土壤,送到北京,制成特型地图――《中华故土地图》,予以安放。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在连战先生等一批重要人士题词支持下,于2001年1月1日在阿里山采取原质土壤,于当年3月2日(即习俗中的龙抬头日)送到北京长城脚下,参加两岸汇土仪式。2003年,央视春节晚会以艺术形式报道了这一重大活动;2003年正月初一,汇聚了台湾同胞送来的原质土壤的第一块《中华故土地图》文化标志被安放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之所以有这样的重大举措,是因为双方对中华大地文化有着共通的认识。双方一致认为,“聚沙成塔,汇土成地”是中华民族团结合力的深刻体现。这种精神,孔子也有过经典论述。《论语?子罕》中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这一含义在传说由孔子整理的《尚书》中成为经典性的成语“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整体的意思是,缺少一筐具体的土,就不能汇成高山。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这种大地文化,双方共同组织了《中华故土地图》推广活动。

在中华经典《易经》中,开首就是乾坤二卦,分别以龙寓天,以马寓地。中国人所说的龙马精神就是从此而来。在组织了汇土活动后,再组织弘扬中华龙文化活动,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的天地人合一精神和龙马精神。而中华龙文化“和谐共生、团结合力”的精神内涵与“聚沙成塔,汇土成地”的中华大地文化完全是一脉相通的,共同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谐与和合。

龙文化的精神内涵是“和谐共生、团结合力”。这可以从两个基本事实得到证明。第一,龙的形象是诸种动物形象的合成。古人说过,龙“角似鹿,头似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这说明中国人民是在发展过程中,将各种动物图腾集中在龙身,使龙成为中华民族和谐共生、团结合力的象征;第二,舞龙和赛龙舟是民俗民风中龙文化最集中的表现形式。在舞龙和赛龙舟中,个人必须把自己的行动完全融入集体合力中,既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个人和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得到了最充分的融合。这是中国人特有的团结合力精神也是和谐文化的充分体现。

从2000年起,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始终弘扬并强调这种龙文化的深层理念。支持和参加华夏文化纽带工程活动的多位国家领导同志都撰文阐述过这一理念。在海峡两岸关系出现转机的重大历史时刻,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高度认同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提出的这一理念,并共同决定,以此理念为内核和指导,开展“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暨中华和平龙海内外创意设计第二轮征集活动”。

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和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在共商中华和平龙建设文化理念过程中体会到,“和谐共生、团结合力”的龙文化精神内涵是对海内外华裔同胞骨肉亲情、血脉相连的反映和体现;是对中华民族从来具有但在2008年特别体现出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的反映和体现;是对中华民族情义无价、大爱无疆价值观的反映和体现。在“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暨中华和平龙海内外创意设计第二轮征集活动”开展全过程中,应坚持这种文化理念和高度。坚持“和谐共生、团结合力”的文化理念和高度,能够使中华民族的每个成员明白自己为什么是龙的传人,明白中华民族为什么要以龙作为自己的群体象征,从而提高文化自觉性,增强文化凝聚力,加强海峡两岸同胞的交流和沟通,加强海内外华人的交流和沟通,加强中华民族和世界各民族的交流和沟通。在“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暨中华和平龙海内外创意设计第二轮征集活动”开展全过程中,坚持这种文化理念和高度,就是坚持使中华和平龙的艺术形象具有更为深刻和丰厚的内涵,不至于流于肤浅和片面。这是历史和时代的要求。

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和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在此过程中也认识到,将深刻的文化理念转化为艺术形象有着很大的难度,将深刻的文化理念转化为有震撼力的艺术形象有着更大的难度,需要参与者具备更高的激情,更强的意志。为此,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和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呼吁海内外华裔同胞和国际友人,积极参加“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暨中华和平龙海内外创意设计第二轮征集活动”,献出自己的心智来创意和设计,使中华和平龙真正能够建设成为和谐文化的体现和象征。

2003年春节,由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和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从海峡两岸汇土制成的第一块《中华故土地图》文化标志在北京中华世纪坛正式安放。

致力于深度文化的沟通

中国印摩崖石刻已经在北京市密云县建成,中华和平龙建设目前进展到了什么阶段?

中华和平龙建设更致力于海峡两岸同胞、海内外华人的深度文化沟通,更致力于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的深度文化沟通。这两个项目是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同时向中共北京市委和北京奥组委领导同志提出建议的。根据中共北京市委和北京奥组委领导同志的意见,北京奥组委和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分别指导了这两个项目的工作。这也说明,后一个项目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项目,时间可以相对长一些。同时,用摩崖石刻方式展示中国印,已有了中国印的设计方案;而中华和平龙建设,首先需要汇集全球的创意和设计,形成精品方案。将中华和平龙建在一个用“奥林匹克”命名的公园里,必须致力于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深度沟通,以此标准筛选出设计方案进行建设,才会具有长效性。

将中华和平龙建设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有什么深度内涵?

中华文化范文篇5

留学生人数的迅速增加,向留学生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课题、更高的要求。怎样适应全球出现的汉语热形势,在留学生人数增加的同时,加强中国文化教育,为弘扬中国文化与构建和谐世界做出贡献,是当今高校一个重要课题。

一、重视留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

重视留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是中国外国留学生教育的方针使然。《大纲》明确指出,汉语言专业留学生的培养目标之一,是“掌握基本中国人文知识,熟悉中国国情和社会文化。”根据这项原则,决不能为了增加语言学习时间而减少中国文化的课时。虽然中国文化不是其他专业留学生的专业,但是在对他们的教育之中,不能疏忽中国文化的内容。因为接受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国与各国教育、科技、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合作,增进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了解。留学生在中国留学期间,如果不学习中国文化,今后回国之后又如何宣传中国文化呢?

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其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社会价值等等,与中国有较大的差异。这些因素有时会让留学生产生一定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甚至出现某种程度的文化冲突。尤其是那些刚刚跨出高中校门、第一次远离家庭来到中国的留学生,开始时,对留学生活期望很高,充满了憧憬,但是对于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新的环境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如今,身处异国,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衣食住行诸般事情都得靠自己独立处理,这无疑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加强中国文化教育,能够让留学生尽快地熟悉中国的国情和中国的风俗习惯,从而实现入乡随俗,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在中国文化课上,留学生能够学到很多知识,增长见识。中国文化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其认识作用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够提高留学生的人文素养,增长他们的知识。《论语》早就指出:“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而且,加强中国文化教育,进而向世界推广,加强东西方文化交流,促进中国和国外友好,是中国的国策之一。文化部长孙家正指出:“了解中国,文化是重要的渠道之一。因为文化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状态。中国文化近年来在国际舞台上频频精彩亮相,对世界了解中国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总体上看,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还不够,我们要更多地向世界介绍中国,通过文化交流,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①

不同国家由于其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进程、文化风俗、社会制度,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文化,影响着其国民的价值观、心理意识、生活方式等。不同的文化本来可以共同存在,互相交流,调整人们的价值观,增进人民的友谊。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缺少了解、误解以及其他的种种原因,敌视东方中国,否定、排斥中国文化,进而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冲突。如何才能消除由于文化隔阂、误解而产生的冲突呢?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让留学生在留学中国期间,尽可能地多了解中国,今后发挥促进中国与留学生本国友好交往的桥梁作用。

向世界宣传中国文化,对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这已经成为众多有识之士的共识。早在1895年春,康有为就在“公车上书”中提出,推举儒学大师像基督教教士那样传道全世界,发扬中华优秀之文化,竞争于世界民族文明之林。余秋雨说:“通过文化艺术作品的海外传播,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人,是我们学艺术人的责任。因为,‘经济可以使人富裕,但是只有艺术才能带来尊严。’”②因此,向留学生传授中国文化,让留学生接受中国文化,把他们培养成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外交流的友好使者,对增进我国和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发展友好关系一定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一定要克服那种以为当今的中国青年人都偏好西方现代文化,外国留学生不会对中国文化有亲和力的片面思想认识。历史证明了中国文化具有自身的价值。“中华民族可不是一般的民族,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王国、古印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都消失了,唯独一个中华民族灭不了,这就是中华民族,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魅力。如果我们是一个没有文化、没有美德的民族,我们的文明能传承下来吗?”而且,相比较而言,“中国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都有优点,就拿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相比,美国的文化其实很多东西很粗糙。”③而且,中国文化无论对东方还是对西方,也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并在进一步产生巨大影响。韩国文化观光部副部长裴钟信说:“中韩两国的价值观念非常相近,所谓‘韩流’实际上是在韩国文化中重新找到了中国的古典文化。韩国从两千年前就开始从中国传入文字和书籍,并引进了思想、文化和技术。韩国非常坚守自己的传统,尤其重视对青少年关于‘孝道’的教育,‘如何孝敬父母,孝敬长辈,’而这恰恰与中国传统的‘孝’文化非常契合。”④遗憾的是,我们自己却是“不识庐山真面目”。

二、中国文化教育的内容

文化的包融性很大。举凡文学艺术创作、哲学着作、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饮食器服之用,都包括在内。它既包括高文典册的圣经贤传,也包括布帛菽黍的制获方式以至于举止言谈的风度等。虽然由于国家的制度、风俗习惯的不同,人们的价值观并不一致,但是,作为人类,就必然具有某些相同的理念。在留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中,必须既要坚持中国的特色,又要追求世界的普遍性。

中国文化所强调的和谐理念,对留学生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庸》讲:“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庄子·大宗师》说:“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认为只有和谐了,自然界才能各得其位,万物有次序;自然界是和谐美好的,应当排斥一切违反自然规律的人为,以免破坏自然状态。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儒家讲求“礼之用,和为贵,”⑤主张仁义道德、博爱、“行而宜之”,以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所谓中庸,就是要反对过与不及,以保持事物的均衡协调。台湾作家龙应台指出,中国文化的显着特点之一,就是“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之中。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讲,尤其在提倡以人为本的大文化当中,构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基础。”⑥对中国文化所强调的和谐特点,做了较好的归纳。

和西方的强调自我不同,儒家提出入世,主张“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强调人生的社会作用。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中国文化要求个人服从社会整体,为社会多做贡献。诚如韩美林所言:“外国文化和中国文化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相悖的地方。外国的文化讲个性张扬,人性的自由神圣不可侵犯。而中国的文化讲的是内敛、自省、小我大公、忠孝仁义。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行为准则。”⑦“小我大公”,就是强调人要多为社会做贡献,这才是人生的价值所在。中国文化又非常强调家庭观念,讲究尊老爱幼,讲究孝道。这一点,在家庭关系日渐淡薄的今天,应当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此外,中国文化还非常强调个人素质修养的重要性,对于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学》说:“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强调了一个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崇高的理想,才能具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使自己的一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充实了留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了他们的总体素质,才能促进他们的学习成效,事半而功倍。

中国的风俗习惯也是留学生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的风俗习惯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绵延生息而传衍发展的,是中国所独有的现象,其教育作用历来受到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礼记·王制》说:“天子五年一巡守,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秦汉以后,历代统治者和儒家士大夫更是将“辨风正俗”提到治国安邦的高度。《汉书·艺文志》言:“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中国风俗习惯对于留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探讨中国人心理特征的形成,具有相当大的作用,不仅能增长知识,还能养成尊重中国风俗习惯的自觉性,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三、中国文化教育的方法

中国文化教科书的学习目前汉语言专业的留学生,大都采用国内本科生的教材,在讲课时由教师挑选篇目进行讲解,这显然不适合留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根据《大纲》的规定,按照学科的体系性,编写出适合留学生使用的教材,在当前是非常必要的。其他专业的留学生学习的中国文化内容,并不需要详细介绍某一门学科的特点、具体内容和演变过程,而是精选那些最有价值、最能反映中国的特点、对留学生的总体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的部分,汇编成册,以供阅读、讲解,帮助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增长见识。内容要精简、有趣、突出重点,将知识性和道德素质教育性融为一体。

中华文化范文篇6

本文作者:潘璠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

(一)包容性和长期性文化,是区分人类和动物的根本标志。孟子说:“人之与禽兽也,几希。饱食暖衣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的“教”,就是指教化、文化,只有这样,人才有了成为人的品质。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记载也是丰富多彩。中华文化在汉文化的基础上有机巧妙地结合了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文化,形成了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华文化。中国大地上的许多少数民族,也都融入了中华文明之中,并且成了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它的包容性也决定了它的长期性。在世界上最初几个文明的发祥地中,除两河流域文明湮灭外,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先后因亚历山大占领而希腊化、因恺撒占领而罗马化、因阿拉伯人迁入而伊斯兰化,希腊、罗马文化则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并沉睡千年。如果把探究人类文明源头的目光投向中华大地,人们会看到,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古代四大文明中,也只有中华文明在沧桑中代代传承,未曾中缀,表现出了其独特的延续品质[2]。(二)尊君重民思想长期的封建社会制度,较为孤立的传统农业经济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高在上的集权统治,君王的尊贵不能挑战。但是,孟子提出的“民重君轻”思想却也震动了当时的统治阶级。过去的中国,暴戾贪婪的君王常常为一己之利惑乱天下,他们残酷的统治就是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老百姓的痛苦之上。虽然最终的结局就是这种“君重民轻”的社会秩序无法久长,不是被忍无可忍的老百姓所推翻,就是被其他新兴势力所颠覆。于是一些聪明的君王便悟出了一些道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等等,这些道理就是从孟子的“民重君轻”思想生发而来。“尊君”和“重民”本是相反的理念,但在中华文明中又是相辅相成,构成了中国政治文化的两个支柱。统治者以长久稳定出发,然后注重民众的力量,既强调了“国以君为主”,又强调了“君以民为贵”。(三)家族色彩重中国古代强调“家国一体”的格局,它是以家族演化为国家,以血缘纽带维护国家统治。这种制度不像欧洲那种森严的等级制度,它是一种在家族环境下,强调个人在家族的关系和责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为父者教子,为子者孝长,为兄者善弟,为弟者尊兄……这种关系也被引申成了君臣之礼的处事原则[3]。

(一)意识作用这里的意识是多方面的,不单单指人们对文化的重视程度,还指现在的文化运用状况。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使得我们国家出土的文物繁多,文献记载也是众多。尽管遭遇过列强的掠夺和十年的破坏,但是总体保护还是可以的。这些财富可以成为学术研究和历史文化教育的利器,帮助我们在文化研究领域逐渐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另外,要加强大众对我们自身文化的认同度。文化是财富,不是展品。如果我们提倡的文化只是在博物馆里供人欣赏,或是在舞台上表演,那么它就是死的,是没有意义的。人们现在对西方文化认同度很高,尤其是年轻一代。这就说明我们自己的文化从传播到普及的工作都做的不好。我们要让文化走进生活,让人们从生活中接触文化并发展到接受文化,把文化和生活结合,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文化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树立文化创新意识,要立足于社会实践,立足于我们当下这个时代,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做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要体现时代精神;还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多创作、生产、传播积极、健康、向上、为观众和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作品和影视戏剧作品,用美好的精神产品引领社会新风正气。只有深入,才能浅出;唯有浅出,才能继续深入。(二)教育作用民族文化一代代传承的方式、方法和渠道是多样的,但其主干则只有一个:教育。教育是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我国从1906年正式开始废除旧学,兴办“洋学堂”。但是中国人一直重视文化传承和道德培养,所以在洋学堂里也讲究“德、智、体”教育,于是学校就成为传承文化的主要场所,不同的是在西方社会,学校是不对学生进行德化教育的,发挥作用的是宗教和社区,加上媒体、影视等工具,达到了教育目的。学校对人进行教育具有系统、综合与形成独特环境的优势,虽然家庭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我们也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但还是要把孩子送到私学和公学去学习。教育的本质功能是沉淀、传承、创造文化的基地,是文化事业中最中心,最关键的环节。但是我国教育的这一功能从某种程度上说遭到扭曲乃至摧残,这在教学领域的突出表现就是没有把学生当作一个“人”来培养和提高,而是当作了机器——将来生产物质产品或从事某项业务的机器,只有“人”——具备了优秀文化的“人”才能创造。如果学生在被教育中成长为一个“全人”、一个可以进行创造的人、一个符合他所处的时代所需要的人,那时学校的本质功能就实现了[4]。(三)社区文化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农村大步步入现代化和城镇化,提高了生活水平,但却忽视了社区对于文化的作用。城市里的社区由于快速发展和人员的密集流动,社区文化建设已经越来越被人们忽视。农村里社区虽然文化氛围较好,但由于基础薄,意识差,所以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一个社区文化的形成,在自觉营造的前提下,也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放慢了或忽略了社区在文化建设与传播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的道德养成、培育良好习惯的功能,是很大的损失。面对这种情况,社区应当在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下,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或者配合政府开展活动。社区的管理者也要相应改变思路,建立社区内部融洽的关系,互助的风气,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小区”。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不是截然对立、不相容的关系,它们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全面认识文化的概念,正确处理不同类型文化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综观全局,实现中华文化的全面繁荣和健康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维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安全,包括本国、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安全和生活方式安全,坚持和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中华文化范文篇7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Jaspers,1883-1969)曾经提出"轴心时代"的观念。他认为,在公元前五百年前后,在古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几乎同时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都对人类关切的问题提出了独到的看法。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有老子、孔子,印度有释迦牟尼,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经过两三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的主要精神财富,而且这些地域的不同文化,原来都是独立发展出来的,并没有互相影响。"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14页,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在某种意义上说,当今世界多种文化的发展正是对二千多年前的轴心时代的一次新的飞跃。据此,我们也许可以说,将有一个新的"轴心时代"出现。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时间里,各民族、各国家在其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会要求发展其自身的文化,因而经济全球化将有利于使文化多元的发展。从今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看,将会出现一个在全球意识观照下的文化多元发展的新局面。二十一世纪世界文化发展很可能形成若干个重要的文化区:欧美文化区、东亚文化区、南亚文化区和中东与北非文化区(伊斯兰文化区),以及以色列和散在各地的犹太文化等等。这几种大的文化潮流将会成为主要影响世界文化发展的动力。这新的"轴心时代"的文化发展与公元前五百年左右的那个"轴心时代"会有很大的不同。概括起来,至少有以下三点不同:⑴在这个新的"轴心时代",由于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发展,把世界联成一片,因而世界文化发展的状况将不是各自独立发展,而是在相互影响下形成文化多元共存的局面。各种文化将由其吸收他种文化的某些因素和更新自身文化的能力决定其对人类文化贡献的大小。原先的"轴心时代"的几种文化在初创虽无互相间的影响,但在其后的两千多年中,却都在不断的吸收其他文化,罗素在《中西文明比较》中说到西方文化的发展,他说:

"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

到17、18世纪西方又曾吸收过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可以毫不夸大地说,欧洲文化发展到今天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由于它能不断的吸收不同文化的某些因素,使自己的文化不断得到丰富和更新。同样中国文化也是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而得到发展的。众所周知,在历史上,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文化诸多方面的发展。中国文化曾受惠于印度佛教,印度佛教又在中国得到发扬光大,并由中国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而且在朝鲜和日本又与当地文化相结合而形成有特色的佛教。近代中国文化又在西方文化的冲突下,不断地吸收西方文化,更新自己的文化。回顾百多年来,西方文化的各种流派都对中国文化产生过或仍然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改变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面貌。显然,正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影响构成了今日人类社会的文化宝库。新的"轴心时代"的各种文化必将是沿着这种已经形成的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相吸收的势态向前发展。因此,各种文化必将是在全球意识观照下得到发展的。⑵跨文化和跨学科的文化研究将会成为二十一世纪文化发展的动力。由于世界联成一片,每种文化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因此跨文化与跨学科研究会大大地发展起来。每种文化对自身文化的了解都会有局限性,"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从另外一个文化系统看,也就是说从"他者"看,也许会更全面的认识这种文化的特点。因而当前跨文化研究已成为文化研究的热门。以"互为主观"、"互相参照"为核心,重视从"他者"反观自身的文化逐渐为中外广大学术界所接受,并为文化的多元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各个学科之间同样也有这样的问题。今日科学的已大大不同于西方十八世纪那时的情况了,当前科学已打破原先的分科状况,发展出来许多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但正因为如此,原来的学科划分越来模糊了,本来物理学就是物理学,化学就是化学,现在既有物理化学,又有化学物理学,在自然科学之间原有的界限被打破了。不仅如此,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界限也正在被打破。因此就目前情况看,在不同文化传统和不同学科之间正在形成一种互相渗透的情况。我们可以预见,在二十一世纪哪种传统文化最能自觉地推动不同文化传统和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和整合,它将会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更大的影响力。二十一世纪的"轴心时代"将是一个多元对话的世纪,是一个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世界,这大大不同于公元前五世纪前后的那个"轴心时代"了。⑶新的"轴心时代"的文化将不可能像公元前五百年前后那样由少数几个伟大思想家来主导,而将是由众多的思想群体来导演未来文化的发展。正因为当今的社会发展比古代快得多,思想的更替日新月异,并且是在各种文化和各个学科互相影响中发展着,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局面,因此就没有可能出现"独来独往"的大思想家。在西方,一、二百年来各种思潮不断变换,其各领风骚最多也就是几十年,到目前为止看不出有那种思想能把西方流行的众多派别整合起来。在中国,百多年来基本上是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是在建设中国新文化的过程中,可以遇见的是,在中国必将出现一个新的"百家争鸣"的局面,文化多元的新格局。我们可以看到,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各种学说、各种流派如潮水一般涌入中国,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处在大量吸收西方文化的过程之中,我们还没有能如在吸收印度佛教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宋明理学那样,在充分吸收西方文化基础上形成现代的新的中国文化。但在进入九十年代之后,中国思想文化界的分野越来越明显,逐渐形成了若干学术小团体。展望二十一世纪,在不久将来也许会出现适应中国现代社会要求的学术派别,但大概也不会产生一统天下思想体系。这就是说,无论中外,由于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不断变换,大概都不可能出现像柏拉图、孔子、释迦牟尼等等那样代表着一种文化传统的伟大思想家。那种企图把自己打扮成救世主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众多的思想群体的合力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这正是多元文化所要求的。以上三点只是我想到的几点,很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新的"轴心时代"不同于前一个"轴心时代"的特点,这是需要大家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中华文化是当今人类社会多元文化中的一元(而此"一元"中实又包含着"多元"),在这经济全球化的新的"轴心时代",在二十一世纪文化多元并存的情况下,我们必须给中华文化一个恰当的定位。我们应该看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任何学说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也不可能解决人类社会存在的一切问题,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中说:

"不能自圆其说的哲学决不会完全正确,但是自圆其说的哲学满可以全盘错误。最富有结果的各派哲学向来包含着显眼的自相矛盾,但是正为了这个缘故才部分正确。"

中国文化(中国哲学)和其他文化(其他哲学)一样,她既有能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有价值资源的方面,又有不适应(甚至阻碍)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方面,我们不能认为中华文化可以是包治百病的万灵药方。因此,中华文化应该在和其他各种文化的交往中,取长补短、吸取营养,充实和更新自身,以适应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人们常说,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和平与发展"的问题。在二十一世纪如果要实现"和平共处",就要求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而大之就是要求解决好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地域与地域之间的关系。儒家的"仁学"思想和道家的"无为"思想大概可以为这方面提供某些有价值的资源。人类社会要共同持续"发展",就不仅要求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求解决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儒家的"天人合一"和道家的"崇尚自然"也许能为这方面提供某些有价值的资源。

儒家的创始者孔子提出"仁学"的思想,他的学生樊迟问"仁",他回答说:"爱人"。这种"爱人"的思想根据什么而有呢?《中庸》引孔子的话:"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爱人"作为人的基本品德不是恁空产生的,它是从爱自己亲人出发。但是为"仁"不能停止于此,而必须"推己及人",要作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作到"推己及人"并不容易,得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作为为"仁"的准则。如果要把"仁"推广到整个社会,这就是孔子说的:"克己复礼曰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对"克己复礼"的解释往往把"克己"与"复礼"解释为平行的两个相对的方面,我认为这不是对"克己复礼"的最好的解释。所谓"克己复礼曰仁"是说,只有在"克己"的基础上的"复礼"才叫作"仁"。"仁"是人自身内在的品德("爱,仁也。""爱生于性");"礼"是规范人的行为的外在的礼仪制度,它的作用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相处,"礼之用,和为贵"。要人们遵守礼仪制度必须是自觉的,才符合"仁"的要求,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对"仁"与"礼"的关系,孔子有非常明确的说法:"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的乐何?"有了求"仁"的自觉要求,并把它实现于日常社会生活之中,这样社会就和谐安宁了,"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种把"求仁"(孔子曰:"我欲仁,斯仁至矣。")为基础的思想实践于日用伦常之中,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了"。"极高明"要求我们寻求哲学思想上的终极理念(仁),"道中庸"要求我们把它实现于日常生活之中,而"极高明"与"道中庸"是不能分为两截的。如果说,孔子的"仁学"充分地讨论了"仁"与"人"的关系,那么孟子就更加注意论述了"仁"与"天"的关系,如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也。"《告子》上)而朱熹说得更明白:仁者,"在天盎然生物之心,在人则温然爱人利物之心,包四德而贯四端也。"(《朱子文集》卷67)"天心"本"仁","人心"也不能不"仁","人心"和"天心"是贯通的,因而儒家"仁"的学说实是建立在道德形上学之上的,故《中庸》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孔子儒家的这套"仁学"理论虽不能解决当今社会存在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全部问题,但它作为一种建立在道德形上学之上的"律己"的道德要求,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准则,能使人们和谐相处无疑有其一定的意义。

道家创始者老子的"无为"思想或者从另一个方面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可以作出有意义的贡献。今日人类社会之所以存在种种纷争,大多是由于追求权力和金钱引起的。那些强国为了私利,扩张自己的势力、掠夺弱国的资源,正是世界混乱无序的根源。老子提倡的作为"无为"基本内容的"不争"、"寡欲",不能说是没有意义的。不要去夺取那些不应该属于你的,不要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损害他人。《老子》第57章中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在一个国家中,对老百姓干涉越多,社会越难安宁;在国与国之间对别国干涉越多,世界必然越混乱。在一个国家中,统治者越要控制老百姓的言行,社会就越难走上正轨;大国强国动不动用武力或武力相威协,世界越是动荡不安和无序。在一个国家中,统治者没完没了地折腾老百姓,老百姓的生活就更加困难和穷苦;大国强国以帮助弱国小国之名行其掠夺之实,弱国小国就越加贫穷。在一个国家中,统治者贪得无厌的欲望越大,贪污腐化必大盛行,社会风气就会奢华腐败;发达国家以越来越大的欲望争夺财富,世界就会成为一个无道德的社会。据此,我认为"无为"也许对一个国家内部的统治者和全世界的各个国家领袖们是一付清凉济,是人类社会能"自化"、"自正"、"自富"、"自朴"的较好的治世原则。

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中说:"笛卡尔的哲学……它完成了或者说极近完成了由柏拉图开端而主要宗教上的理由经基督教哲学发展起来的精神、物质二元论……笛卡尔体系提出来精神界和物质界两个平等而彼此独立的世界,研究其中之一能够不牵涉另一个。"然而中国传统哲学与此不同,儒家认为研究"天"(天道)不能不知道"人"(人道);同样研究"人"也不能不知道"天",这就是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宋儒程颐说:"安有知人道而不知天道乎?道,一也。岂人道自是一道,天道自是一道?"(《遗书》卷十八)照儒家哲学看,不能把"天"、"人"分成两截,更不能把"天"、"人"看成是一种外在的对立关系,不能研究其中之一而能够不牵涉另外一个。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天道"要由人来发扬光大。朱熹说:"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于天也;即生此人,则天又在人矣。"(《朱子语类》卷十九)"天"离不开"人","人"也离不开"天"。盖因"人"之始生,得之于"天";既生此"人",则"天"全由"人"来彰显。如无"人","天"则无生意、无理性、无目的,那么又如何体现其活泼泼的气象,如何为"天地立心"。为"天地立心"即是为"生民立命",不得分割为二。我们这里讨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对"天人关系"的不同看法,并无意否定西方文化的价值。西方文化自有西方文化的价值,并且在近两三个世纪中曾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人类社会有了长足的前进。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二十世纪末,西方哲学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弊病可以说越来越明显了,其弊端不能说与"天人二分"没有关系。更何况这点东西方许多学者已有所认识,例如:1992年1575名科学家发表了一份《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开头就说:"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因此,如何补救西方文化所带来的弊病,并为二十一世纪提供一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之观念,我认为"天人合一"的观念无疑将会对世界人类未来求生存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意义。那么儒家是如何论说"天人合一"的呢?

《论语·公冶长》中记有子贡的一段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在《论语》中确实很少记载孔子讨论"性与天道"的话,但我们却不能说孔子没有关注这个问题。"性"即"人性"也就是关乎"人"自身的问题;"天道"是关乎"天"的法则问题,也就是关乎宇宙规律的问题,因此"性与天道"就是"天人关系"问题。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在郭店出土的竹简《成之闻之》中有一段话可以作为孔子这句话的注脚:"圣人之性与中人之性,其生而未有非志。次于而也,则犹是也。"这意思是说,圣人与中材的人在人性上是相似的,他们生下来没有什么不同,中材以下的人,情况也是一样。所有的人其本性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才有了不同。在这里,孔子并没有说人性是"善"还是"恶",或如一张白纸,"无善无恶",因而以后的儒家才有了对"人性"的不同解释。那么"人性"是怎么来的呢?《中庸》中说:"天命之谓性"。"人性"是由"天"赋与的。郭店竹简有句类似的话:"性自命出,命由天降"。这里的"命"是指"天命"之"命"。"命"是由"天"降的,它是由"天"决定,非人力所能及,因此"天命"是一种超越的力量。在中国古代对"天"有种种看法,儒家孔孟一系大体上认为"天"不仅是外在于人的一种超越力量,"死生由命,富贵在天";而且是内在于人的一种支配力量,"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孔子"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即是能依据"天"的要求而充分实现由"天"而得的"天性"。所以"天人合一"一直是儒家的基本思想。郭店竹简《语丛一》中说:"知天所为,知人所为,然后知道,知道然后知命。"知道"天"(宇宙)的运行规律,知道"人"(社会)运行规律,合两者谓之"知道"。知"道"然后知"天"之所以为支配"人"的力量(天命)之故。所以《语丛一》中说:"易,所以会天道、人道。"《易》是讨论"天人合一"问题的。王夫之在《正蒙注》中说:"抑考君子之道,自汉以后,皆涉猎故迹,而不知圣学为人道之本。然濂溪周子首为太极图说,以究天人合一之源,所以明夫人之生也,皆天命流行之实,而以其神化之粹精为性,乃以为日用事物当然之理,无非阴阳变化自然之秩叙,而不可为。"王夫之这段话可说是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较好的解释。"人道"本于"天道",讨论"人道"不能离开"天道",同样讨论"天道"也不能离开"人道",这是因为"天人合一"的道理既是"人道"的"日用事物当然之理",也是"天道"的"阴阳变化自然之秩叙"。这样,儒家的"天人合一"学说就有着重要的哲学形上的意义。这种把"人道"和"天道"统一起来研究是中国儒家学说一个特点。这一哲学思维模式正因其与西方哲学的思维模式不同而可贡献于人类社会。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伟大的哲学家老子从对宇宙自身和谐的认识出发,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理论,它提示了一种应该遵循的规律,人应该效法地,地应该效法天,天应该效法"道","道"的特性是自然而然的("道"以"自然"为法则),也就是说归根结底人应效法"道"的自然而然,顺应"自然",以"自然"为法则。"(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第六十四章)为什么要效法"道"的自然而然呢?这是因为老子认为,"人为"和"自然"是相对的,人常常违背"自然"。人违背自然,人就会受到惩罚。所以老子说,作为宇宙规律的"道",由于它的特性是"自然无为",它对天地万物并不命令它们作什么,人就更加不应该破坏自然了。比老子晚一些的道家哲学家庄子,他提出了"太和万物"的命题,意思是说天地万物本来存在着最完满的和谐关系,因此人们应该"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人应该顺应"天"的规律,按照五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以适应自然的要求。为此,在《庄子》一书中特别强调人应顺应"自然",如他说:"顺物之自然","应物之自然"等等。他认为,远古时代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时代,那时人类社会是"莫之为而常自然",不做什么破坏自然的事,而经常是顺应自然的。在《庄子·应帝王》中有一个故事: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这个故事看起来极端了一点,但其所要表达的思想则非常深刻。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决不能对自然无量的开发,把自然界开发得成一个死寂的东西,人类如何生存?而当今的现实情况,正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过量开发,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臭氧层变薄,海洋毒化,环境污染,已经严重的威协着人类自身生存的条件。在这样的情况下,道家的"崇尚自然"的理论是应该受到重视的。

中华文化范文篇8

关键词:文化认同;统编教材;教学路径

1引言

教育部于2014年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9年印发了《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都对青少年开展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探讨中华文化认同在统编小学《语文》课程中的体现及具体的教学路径。

2文化认同概念的界定

我国关于文化认同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内学者对于文化认同的研究呈持续升温态势,到1992年,国内第一本详细介绍文化认同的学术著作《文化认同论》由中国社科出版社出版。在这本著作中,作者郑晓云深入研究了文化认同的基本原理及相关理论,为其他学者后续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文化认同被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本文所讨论的文化认同属于狭义范畴,它是指处于特定群体或地区的人们对自己文化的认同[1]。即个人接受某一特定族群的文化的态度与行为,并且不断将该文化之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内化至心灵的过程[2]。中华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对中国及中华文化产生的积极的情感和归属感,个人从内心接受和认可自己国家的文化,从而促使中华民族在思想上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并且将这种文化认同价值外显于具体的行为。

3中华文化认同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体现

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实施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3]。”并且,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关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内容更是显而易见的,这为通过语文课程在学校开展文化认同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因此,可以说中华文化认同包括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革命文化、认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个方面[4]。表1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1-6册)中中华文化认同的具体体现。

4中华文化认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现路径

4.1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在小学阶段,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主要以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感受力为重点,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基础。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要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功能,全方位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在识字与写字方面,从低年级的识字入手,上升到高年级对汉字的文化内涵教育,引导学生熟悉笔、墨、纸、砚等常用的传统书写用具,引领学生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认识到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切身体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在阅读方面,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循序渐进的,从浅近的古诗、童话、寓言、故事、成语、格言警句等入手,通过阅读这些朗朗上口的传统文学篇目,感受作品的音韵美与节律美。比如一年级识字课《人之初》《姓氏歌》《古对今》等,让学生在有节奏的吟诵中认识汉字;一年级口语交际中的民间故事《老鼠嫁女》、“和大人一起读”中的绕口令《妞妞赶牛》、童谣《孙悟空打妖怪》等,既可以引导学生领略传统文化独特的语言结构,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故事中蕴含的趣味和道理。再如,二年级阅读课《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等篇目,通过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人物典故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先贤志士的人格魅力,启发学生理解做人道理,学会待人接物等传统礼仪,从而启发学生体悟其中的爱国情怀、中华精神和荣辱观念。在综合型学习方面,教师在处理语文教材中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时,通常会围绕主题组织开展实践活动,这种形式非常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节气与风俗,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及重要价值。比如,一年级《端午粽》一课,教师让学生搜集与整理端午节的起源、不同地区端午节的风俗、端午节相关的诗歌、故事,通过诵读分享等方式感悟端午文化。在此基础上,上升到文化体验,带领学生插艾蒿、做香囊、包粽子,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划龙舟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及其习俗。

4.2本土革命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

革命文化认同作为中华文化认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也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多次体现。传承与发扬革命文化精神,不断赋予革命文化新的内容,使之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挖掘语文教学的精神内涵和人文价值,使本土革命文化成为语文教学的优质资源,同时使语文教学作为革命文化的传承载体,做好二者的有机整合,成为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这片红色热土上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革命故事。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将革命故事的教学与赤峰市本土革命文化相结合,通过与家长、长辈、课外读物等不同途径了解赤峰革命故事、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方式让学生深刻感悟革命战争的惨烈,切身感受烈士们英勇悲壮、可歌可泣的事迹,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比如,在六年级课文《开国大典》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给学生介绍国歌的诞生与赤峰的不解之缘:聂耳曾经到过赤峰四家子慰问义勇军第二军团,他正是从官兵们的歌唱中第一次接触到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核心素材《义勇军誓词歌》;在讲授六年级《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教师可以将赤峰宁城的烈士高桥英勇抗战的事迹穿插进来;在讲授六年级《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可以将在赤峰市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故事讲给学生。通过这些本土革命文化故事,突出表现革命先辈不畏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反映革命的艰辛历程。从而有效实现本土革命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育人功能,把语文教材与赤峰市的革命史有机整合,将身边的革命事迹当作一篇篇活教材,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热爱家乡、建设祖国的使命感。

4.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巧妙渗透

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和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到引领的作用。语文教学应结合不同学龄段小学生的学情特点,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润物无声地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滋养。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有非常多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比如以“敢于担当”为主题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盘古开天地》;以“助人为乐、团结友爱”为主题的《雷锋叔叔你在哪里》《金色的鱼钩》;以“诚信”为主题的《画杨桃》《我不能失信》等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避免空洞的说教,应注意充分挖掘、合理运用教材中的这些资源,特别是将教材中榜样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和高尚精神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其在心灵上产生“共振”,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在情操上得到陶冶。比如,小学四年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的教学设计,教师可以通过导入环节引发学生思考。抛出问题“你为了什么而读书?”可能会得到诸多不同的答案:为开智明理而读书、为谋求生计而读书、为父母期望而读书……在一系列回答之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与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振兴联系在一起。再如,四年级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通过教师的讲授让学生了解到明代官员万户为了实现人类的飞天梦想而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同时,将这篇课文的主题思想与当下我国的航天精神结合起来,正是通过几代人的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实现了中国航天一个又一个里程碑的重大胜利。让学生通过身边发生的事情,切身感受到学好科学知识不仅仅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奠定基础,更是可以造福全人类的深谋远虑。

4.4开展多样化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依靠传统的讲授法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必须改变这种“单声道”的知识传授方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亲身参与、体验学习过程。一般而言,小学低年级可以采用游戏、歌谣、故事分享等活动方式进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而高年级则常以课本剧和知识竞赛等方式来进行。比如,小学低年级的“诚信”主题班队会,可以让学生搜集关于诚信的中外故事,伴随着《狼来了》《金斧头的故事》《皇帝的新装》等家喻户晓的故事分享之后,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进而升华到使学生懂得诚信的重要性,自觉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好品质;在三月份的学雷锋活动月中,结合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深化“关爱与奉献”的主题,在班级推选助人为乐的代表,以榜样的力量去感染学生,或者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切身感受为人处世的道理。

4.5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扩展学习途径

信息技术最为常见的一种应用方式是解决教学重难点。在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以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古诗词等为表现形式的古文中必然存在一些令低年级小学生难以理解的生僻词语,这些知识可能会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如果解决不及时很有可能会导致学习兴趣降低。早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之初,这种问题就已经被轻松解决,我们常见的各种电子信息类媒体,如电脑、平板或手机,已经实现将这些深奥难懂的古诗词动漫化。将这种多媒体资源应用在课堂上,可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有助于理解,形成长期记忆;用在课堂之外,可充当指导教师的角色,更可以让学生在娱乐中学到知识,以此来培养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中央电视台的两档文化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和《经典咏流传》,将我国传统古诗词搬上舞台,通过书、画、唱、赛等别样的形式对经典诗词进行演绎,情真意切地再现古诗词的韵律美,既淡化了古诗词学习时的枯燥无味,又增添了语言文字的意境美。这也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一种创新。此外,时下流行的虚拟现实技术(VR)也可应用于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中,比如教师在讲解《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等介绍祖国大好河山的课文时,就可以利用VR技术实现足不出户领略祖国山川大河,身临其境体验不同地区风土人情,加强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再如,利用当前已经广泛普及的慕课平台,可以实现全国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使得偏远地区的学生有机会与发达地区的学生同上一节课,接受名校名师的教育,亦可实现增强民族团结,促进教育公平。

5结语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是学校开展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深入贯彻国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少数民族地区语文课堂传承中华文化认同教育,让学生理解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践行中华文化,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敏.高中生优秀中华文化认同现状及思想政治课教学对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

〔2〕谭光鼎.原住民教育研究[M].台北:吴楠图书出版公司,1998.12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32.

中华文化范文篇9

同志在十七大所作的报告中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此,十七大代表、安徽黄梅戏剧院演出团团长余顺说:“十七大报告高瞻远瞩,中华文化必将迎来繁荣发展期。”

然而,就在几年前,一些传统文化曾面临无人喝彩的尴尬。在贵州省黎平县,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侗族大歌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危险。因为父母外出打工,很多侗族孩子“没有人教歌”。

就连上海国际艺术节这一堪称中国最有影响的文化节,在挑选中国剧目时也曾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今年,贵州省黎平县城关第四小学校长吴世国带着黎平县侗家娃艺术团的孩子们,应邀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过去几年,学校在国家鼓励下引入民族教育,村里老人自发教孩子们唱歌。侗族大歌还被列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十七大报告的文化建设部分,与“弘扬中华文化”同样引人注目的还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建设和谐文化”等。

十七大代表、安徽安庆市委书记韩先聪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面向时代、立足现实,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承接、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致的体系。

《读者》杂志社社长彭长城代表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优秀的东西值得传承。在西方各种文化思潮大举进入的情况下,我们没有放弃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观念、价值理念,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由我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创作的大型原生态民族歌舞《云南映象》在美国演出时,创造了一周连演8尝每场3万美元、占据美国PBS电视台黄金新闻时段的盛况。“这证明保持民族特色,就能赢得世界。”《云南映象》总策划荆林说。

“中国正显示出拯救传统文化的愿望。”致力于中国文化传播的美国恒美广告公司高级副总裁兼执行总监丹·麦康耐尔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追随者,我很高兴。”

中华文化范文篇10

古人云:“廉者富于天下,德者安以国家。”俗语亦云:“修身、养德,则以治家平天下”。道德是我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进程中一直持续弘扬,渊源流传的一项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自古以来,无论是君王史臣,还是平民百姓都将道德建设作为自身从政从民的基本。“文化强国,以德治国”是中华五千年来历代从政者历经繁荣与衰败而延续总结出的一种经典理念。

文化就是像是一阵清风,它用那轻拂的微凉吹醒着在烈日下蕴热的人们;文化就像是一盏明灯,它用魅力的光芒开启黑暗中的前程之光;文明是就像一场细雨,它用那清爽的雨丝滋润着人们逐渐干涸的心灵。文化的魅力历经千年传承,跨越艰难荆棘,它如同河流般川流不息、奔腾向前,逐步引领着我中华民族的变革、创新与发展。直到今日甚至未来,那博大精深的璀璨文化都必将会一直带领我们共同走向新的升华。中华传统文化就犹如一片魅力之林,它注重人的价值,强调以民为本;注重“和而不同”,强调社会和谐;注重“协和万邦”,强调亲仁善邻;注重团结统一,强调独立自主。

而在这历史悠久,传承千代的魅丽文化之林中,要想真正实现其茁壮成长,注重发展,就首先有培育出这样一片顽强盛开的根基,它蕴含着极为丰富的道德营养和道德力量,它是中华传统魅力之林中的文化精髓,它孕育着中华的未来之光,它具有着时代意义和不朽价值。曾在比利时欧洲学院讲过这样一段话:“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我们走出了这样一条道路,并且取得了成功。”在第十八大会议上亦说:“坚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此后,又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党员干部道德修养的讲话,并以身作则,亲身领导广大党员干部共同建设道德修养,弘扬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三亿民众的一员,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中国不断前进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自律修身,方以安邦理国”只有切实提升自身的道德建设,转变自身工作作风,强化自身法制观念,严谨遵守依法行政,做到依法行权,能够勤于自省,善于主动水平自身能力水平,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锤炼道德意志、打牢道德防线、夯实道德基础,弘扬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精神。做党员干部的德政典范、道德风尚的优秀引领人、才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一步实现,才能汇集起广大干群的磅礴力量共同促进我中华的繁荣发展。

让我们共同建设自身优秀道德,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茁壮发展而不懈努力,将中华道德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