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20:57:18

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篇1

【关键词】跨文化交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对外传播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跨文化交往密切。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之间相互碰撞、相互竞争,在交往中共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同抵抗困难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儿女永远都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这座精神家园。跨文化交往视域下,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底蕴,探究其对外传播困境。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意义非凡。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底蕴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被其他文化所同化,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可见其顽强的生命力与传承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价值底蕴使得中华民族得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之中。

(一)文化自信之源

中国的文化自信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与世界各国跨文化交往中的骨气与底气。中国凭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在跨文化交往中得以彰显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和而不同,文化的开放性使我们必须用包容的态度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国尊重文化的差异,因为文化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中国的尊重并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在跨文化交往中发展自身。中国文化的自信绝不是狂妄自大、唯我独尊,而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气魄。这种文化自信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民族复兴之本

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有力的精神力量,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武器。我们必须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力量并将其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努力实现民族的复兴。文化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与保障。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不具有独立性,极易被外来文化干扰同化,不能给予国家强大力量支撑,那么这个国家就无法生存下来。不可否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国的繁荣富强提供着重要支撑,是我国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命脉,民族复兴的关键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由此可见,一个民族的生存、繁荣富强取决于它本民族的文化是否具有足够强大的力量。曾经的中国在世界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然而由于文化的封建性使中国陷入险境,中国人民经历了无数苦难。如今,中华民族在艰难险阻中挺了过来,站了起来,强大起来,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放弃并持续发展民族文化。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克服艰难险阻、奋勇向前的精神动力源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

(三)和谐社会之基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谐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不少先贤对于和谐提出自己的见解。中庸之道、兼爱与非攻、法治思想等传统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思路和启示。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我们在跨文化交往中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可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更好的环境中传播,促进创新发展,现如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一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和谐的重视。在跨文化交往中,在中国始终倡导和谐共处。在和谐文化影响下,中国社会各方面得以顺利发展。中国人民自身素养不断提高,有利于“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推动构建和谐社会。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跨文化交往愈发频繁,不同文化之间碰撞、竞争激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于中国和世界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提升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至世界,被世界人民所认可,有利于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部分,它的提升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十分重要。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我国建设文化强国,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在世界范围彰显文化自信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跨文化交往密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需要本国人民的认可与推崇,更需要被世界人民所认可接受。因此,必须根据时展变化进行创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不断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经过历史漫长的沉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厚价值底蕴。世界各国跨文化交往密切,文化碰撞不断,因此,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有着非凡意义。文化只有在对外传播与文化交往中,才能不断地创新与发展。在跨文化交往中,中华优秀文化吸收其他先进文化的成果,不断丰富自身内涵,推动其创新性发展。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生存和发展阶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时代,中西方跨文化交往更加频繁。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源于文化的强大精神力量,意味其缺乏国际竞争力。因此,在跨文化交往背景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是中国在世界站稳脚跟的必然要求。中国在与其他国家文化交往时,将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二)世界:促进文化多样性发展与世界和平

中国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尊重文化间的不同。和而不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倡导的理念,旨在尊重文化差异性。不同国家、民族文化间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交往中发展自身。文化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富有色彩,与众不同。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碰撞、相互交流。在文化交往中,世界各国人民能够了解到不同于本民族的文化,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正是因为文化的多样性,中国才能认识到不同精彩的文化。与此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在交往中传播至世界。文化虽有差异,但无贵贱之分。中国对待其他国家的文化,都怀着尊重、包容的态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国以平等相待、开放包容的理念看待世界不同文化间交往,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和平共处之道,唯有不同文化间的求同存异。跨文化交往中,中国反对唯我独尊、恃强凌弱的观念,提倡以和为贵。与西方文化相比较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理念更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只有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中国才能把握时代潮流与发展大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对于世界和平有着深远影响。世界在和平之中才能得到发展,发展亦能促进着世界的和平。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困境

随着经济全球化,各国跨文化交往越来越密切,不同文化间相互碰撞、相互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遇到了不少问题与挑战。我们必须客观理性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困境,以推动文化的传播发展。

(一)传播内容有待深化

文化的传播归根结底在于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存在着传播内容缺乏创新性、深度等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被中国人民所尊重推崇,但是在国际上仍缺乏竞争力,无法普遍地被世界人民认可与崇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不可操之过急。它不是一味地向世界人民灌输中华文化内容,而是需要循序渐进。让世界人民打从心底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而主动了解产生认同感。2022年北京冬奥会可谓一场传统文化盛宴。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场地,别出心裁的开闭幕式表演,为世界人民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毫无疑问,北京冬奥会创新地向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华文化独特之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深厚的价值底蕴,但是在其传播过程中,往往因为创新力的不足,无法将文化精华展现于世人。紧跟时代潮流,推陈出新,深化传播内容,创造出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韵味的艺术作品,是当下极为重要的深刻议题。

(二)传播渠道有待拓宽拓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渠道问题值得关注。官方的传播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传播内容的绝对性和权威性。单一的传播渠道可防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误传,但是同时也限制了传播的范围。现在,许多国家的人民对中华文化存在着刻板印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仍停留在几十年前,对于其深厚的价值底蕴知之甚少。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渠道相对来说较为单一,仍然是官方渠道为主,缺少民间力量的支持。世界上不少国家的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还停留在中国功夫的阶段,殊不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早已紧跟时代潮流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创新。很多海外人民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已经过时、片面、浅薄,无法领略到现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由于中国较为单一的传播渠道使得众多海外人民无法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官方的传播渠道容易使海外人民对于中华文化保持着谨慎甚至怀疑的态度。这样的传播渠道难以消除跨文化交往之间的障碍,难以消除文化差异导致的隔阂。较为单一的传播渠道,阻碍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因此拓宽传播渠道尤为重要。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对策

随着跨文化交往密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学习,相互发展。让世界人民从心里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中华文化并自觉主动地对外传播,是中国在世界站稳脚跟的重要任务。

(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需要内容的创新。只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创新,跟上时代的浪潮,才能在世界上焕发出强大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中不断创新,脱颖而出,成为我国强大的精神力量。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精华所在,提高文化创新能力,与时俱进,是深化传播内容的重要方法。国产电影《白蛇:缘起》不失为一个优秀案例,《白蛇:缘起》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用富有诗意的画面传递着深层次的情感,收获了许多世界人民的喜爱。这部电影取材于中国传统民间故事“白蛇传”,是将一个老故事以新的视角向世界讲述的作品。但是,此部电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改编,而是原创。它重塑了人物新性格,抓住了情感内核,贴近现实,凭借先进的动画制作技术加以呈现。由此可见,我们要对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注入新的生命力。

(二)利用新媒体技术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渠道

网络发达的时代,新媒体传播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与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紧跟时代的步伐,在网络空间中争取一席之地。人们已经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获取资料、了解国内外咨询的重要渠道。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认识中华文化,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比于传统广播电视传播渠道,新媒体的技术优势与渠道优势更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接收方式。互联网的发展使各国间文化交往更加便捷,各国人民可以通过微博、油管、微信等传播平台获取国内外相关文化信息。有了新媒体技术,跨文化交往变得更加容易,但也对于各国的文化传播提出更高要求。如果不能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不能在国际上得到广泛传播,最终会导致中国国际影响力的降低。由此可见,我们只有利用新媒体技术带来的传播优势,不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多渠道传播至世界。

五、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篇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特征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悠久而丰富的传统文化,其在跌宕起伏间保有延绵不绝的体系和特异的风貌。而这种在一国范围内传统文化诸门类的发展保持如此完整的递进序列,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个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辞海》把“传统”解释为“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由政治思想文化、伦理道德文化和民俗文化等构成。1.政治思想文化在传统文化精彩绝伦的宝库中,恒久流传的是其灿烂的政治思想文化。儒家作为后世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创始人孔子建立了一个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2.伦理道德文化我国的传统文化,不论是儒学、道学还是佛学,都可以说是一种以道德为主的文化,道德要求是其基本的精神。中华传统文化以注重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彪炳于世,是一种泛道德文化。而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学说,既是我国伦理道德文化的核心,也是我国思想道德的基本准则,又是作为个体的人的道德主体和社会道德的基础。国家伦理、社会伦理和家庭伦理是传统儒家伦理的三个组成部分。3.民俗文化我国传统文化绚丽璀璨,多彩纷呈。民俗文化对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规范、制约作用。中国民俗文化主要包括人生礼仪、传统节日、风俗信仰三大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对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特征的阐释很难整齐划一。但从最基本的层面审视,我们也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兼容并包性对不同文化的兼容并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这一特色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体体现在处理民族关系、处理人际关系、处理思想文化等方面。2.非宗教性非宗教性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为中国文化一大特征,还指出:“……这里宗教虽然多而能相安,甚至相安于一家之中,于一人之身。那么,其宗教意味不是亦就太稀薄了吗?”梁先生这段话指明了两个问题:第一,说中国文化是非宗教性的文化,并不等于说中国没有宗教;第二,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也有战乱纷争,但究其原因,并不是由宗教争端引起的,它由儒家人文精神决定,是道家自然主义的补充以及中西方人文精神的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3.泛道德性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文化,儒家道德组成其基本架构,并渗透在儒家文化的各个方面,形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泛道德特征。这一特征表现了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道德对政治、法治以及对文学、艺术、哲学等各个领域的影响及指导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道德精神,是典型的泛道德文化,这种道德“越位”的结果,使中华思想文化带有严重的内倾性格。4.内倾性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在天地之间是自足的,不需要任何外来的帮助。儒家以道德为自足,道家则以自然为自足。中华传统文化内倾性格的一个重要表现便是在道德实践上强调“心”的功能和作用。道德是通过“心”向里、向内追求,以达到内在力量对人的充实和完善。中华文化具有浓厚的泛道德性,因此也就必然具有内倾的性格。5.乡土性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家族本位和有情的宇宙观使中国文化带有浓厚的乡土色彩。中国思想文化的乡土情谊深受儒家的培植,其使中国人对家国、对民族、对文化都具有普遍的亲切感与认同感,表现出一种炽热的乡土情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诸多特征,是与它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和社会历史条件息息相关的。了解了这些,才能更理性地分析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各种纷繁芜杂的文化现象,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价值导向和深沉内涵。

新媒体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解决当代人的各种危机、建立新的道德秩序、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等,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也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充分表明,任何一个国家、民族要想在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拥有一席之地,先进文化的引领是必不可缺的。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除了经济、政治、科技和军事等传统硬实力的较量外,文化在综合国力的较量中愈来愈重要。一个国家一旦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更好地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如今,文化正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砝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而享有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已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国富民强、人民幸福安康,既仰赖强大的经济实力,也离不开厚重的文化力量。就目前来说,提升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非常必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必不可少。总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一个民族的存在是以其文化存在为前导的。所以,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历史责任、文化使命与现实需要,这在今天的中国,显得格外重要。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讲,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血缘体质,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所受的文化熏陶和由所受的文化教育而创造的心灵世界。自古以来,中国文化就以它磅礴的气势、独特的神韵、绵长厚重的底蕴、充满东方智慧的魅力滋养我们的心灵,培育了世世代代伟大的中国人,而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又创造了伟大的中国文化,以此生生不息,孕育出了一个有着伟大心灵世界的中华民族。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人们认同自己的祖国和民族,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源泉中华文明泱泱五千年,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文化历经世展,已经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已成为扎根在中华儿女身上的文化基因。它融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像空气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思想道德资源,因此我们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传承好、发展好这些优秀资源,要深挖其中蕴藏的道德传统、思想精神和价值观念,并利用新媒体,紧跟时代的步伐,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发展,不断从丰厚沃土中汲取营养,展示中华文化的恒久光芒和熠熠风采。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也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思想文化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任何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都有它发生、发展的历史,都有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中华先民以其勤劳、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不仅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的过去和现在,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此,我们要积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发展。利用好新媒体搭载的平台,把中国故事讲好,把中国声音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理解中国文化及历史,从而塑造中国良好形象,提升中华民族的对外感召力和公信力,展示中华文化魅力,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新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积极营造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环境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是各种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它不是单一的、孤立的。我们需要营造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传承氛围和良好环境。当今世界,无数国家的发展兴衰史表明,一个国家的发展是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和道德观念、思想精神等文化软实力共同发展的进程。我们要合理利用时机和场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便我们徜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河流中,时刻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润。在新媒体环境下,还要积极利用新媒体方便快捷的特点,积极营造有利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活化场景和良好社会氛围。例如,倡导国人过中国传统节日,倡导大家在特定场合穿特定的民族服饰,提倡传承非遗手艺等,以便人们能够在各种实践中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然后在体验中领悟它,于不知不觉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创新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方式和途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基因,我们要运用各种手段和形式,去传承和发展它。在整个社会层面上,首先要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使人们的文化生活多姿多彩;其次,加大对文化遗产和文物的传承和保护,尤其是对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扶持和推广;最后,利用电视、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培育并传播优秀的文化产品,使人们广泛地了解并学习各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筑牢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在个体层面上,首先要“闻道”,也就是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传统文化瑰宝,实现“内化于心”。其次,积极参加自己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例如学做传统美食、过传统节日、到养老院助老敬老等,落实到行动上,形成充满传统文化因素的生活方式,助推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最后,积极参加各种传统文化的体验活动,例如集体穿汉服、学习传统陶艺和开展经典诵读等活动,在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充分发挥教育传承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教育,其具有较高的引导与促进价值。教育者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的传承推动作用,从实际出发,巩固校园教育传承主阵地地位;要广泛利用新媒体技术将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之中,建立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平台;也可以利用微电影、短视频等软件,图文并茂地推送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更加自觉地学习传统文化。建立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障体系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具体体现。因而,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需要社会从机制、政策法规和制度等方面,为发展传统文化提供良好的硬件保障,以增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效性。其保障体系主要包括政策、法规、制度等方面。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积极投入和参与到建设活动中来;要逐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做到有法可依;要创建制度管理机制,对物质文化实施保护,如完善名村、名镇保护制度等[2]。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加方便快捷,我们应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优势,扩大传统文化的受众群体和传承力度,使民众专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从而把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夏征农,陈至立.辞海:6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篇3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挑战;路径选择

党的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4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在历史上通过传教活动及国际贸易等途径对东亚、东南亚和欧洲等地区产生过深远影响。但是,当前国际国内的文化发展形势错综复杂,这成为制约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积厚流光的中华文明曾经在历史上形成数座文化高峰,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化魅力经久不衰,无数的思想家和各种各样的文化诞生在中华大地上,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一朵美丽的奇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一)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智慧结晶,是世界多元文化中璀璨的明珠,是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和重要基础。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所表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所表现的以民为本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表现的昂扬斗志,“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所表现的艰苦奋斗精神等,是中华民族能够鼓足干劲、凝心聚力的重要动力来源。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丰沃土壤。中华民族孕育、传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作为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的中华文明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形式。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文化、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文化、以孙武为代表的兵家文化、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文化、以苏秦为代表的纵横家文化等各成体系又相互交融,意涵深厚、灿烂多彩,中国梦正在这片丰沃的土壤上成长为参天大树,使中华民族昂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有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出:“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2]29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是新时代中国最重要的阶段性发展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深度融合,追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小康社会”的理论渊源,探寻历代思想家对“小康社会”的理论阐释,有助于化解“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小康”不是近现代才出现的名词,其在《诗经》《礼记》《夷坚志》等诸多古代典籍中被记载,古代思想家对“小康”已经有初步的思考和解读。今天,中国共产党正是在深刻研判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提出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三)有助于促进市场主体良性竞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自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深层积淀,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深层动力。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大背景下,我国市场主体的良性发展也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首先,“以和为贵”思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创设了和谐环境。“以和为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如《老子》中有“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3]105的表达,《论语》中有“礼之用,和为贵”[4]8的表达,《孟子》中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5]76的表达,等等。“以和为贵”的思想为我国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道德环境和文化环境,有助于市场主体系统考量自身的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避免恶性竞争、诚信缺失、非法经营等不和谐现象,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其次,“重义轻利”思想对市场主体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追求利益是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的基本诉求。但是,过度追求利益会对社会风气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一定范围内的盛行。“重义轻利”思想能够帮助市场主体科学设置发展目标,树立互利共赢、无私奉献等价值观。

二、新时代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转化,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处在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然而,由于传统文化自身的特点以及文化侵略等行为,当前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一些挑战。(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成就斐然。与此同时,中国的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文化软实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一部分人心中,特别是在一部分青年人心中没有被足够重视有直接关系。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我国的国民教育体系中,特别是在本科阶段以后的教育体系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如当前成立国学院或类似机构的高校数量较少,仅有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少数高校,远远不能适应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需求。其次,一些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媒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当前,一些媒体对产品的研发往往以高点击率、高收视率为出发点,如一些媒体在周末的黄金时间播出花样繁多的综艺真人秀,挤占了大量的市场份额,而愿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研发方向的媒体数量较少,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普及。其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研究急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其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资源。然而当前无论从以传统文化为研究方向的学者数量来讲,还是从传统文化研究机构数量来讲都相对较少,尤其是相较于经济学者和经济学研究机构。如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中,有关传统文化的立项数量远远不如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们研究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二)外来文化的冲击。自对外开放被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以来,各种形式的文化在中国大地上交流、交锋和交融。这其中不乏先进的优秀的文化,但也要警惕如消费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等腐朽、落后的文化对我们的侵袭以及文化霸权主义。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一些腐朽的外来文化借助强大的宣传工具、庞大的跨国公司等手段强势登陆我国,对我国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并正在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蔓延。国外的电影、音乐、汽车、广告、食品等商品和服务的影响已经深入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掘效果。现阶段,一些青年人谈起美国电影、德国汽车、瑞士手表、法国时装秀、日本漫画及韩国电视剧时往往很有兴致,点点滴滴的细节知之甚多,然而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起过重大作用的董仲舒、张载、朱熹、王阳明等关键性人物,《天人三策》《周易读本》《定性书》《横渠易说》等经典文献,以及楚汉战争、澶渊之盟、郑和下西洋、鸦片战争关键性事件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成为各大电商和商场推出五花八门的促销活动的重要时间点,而“寒食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这些现象无疑对我们传承好、发扬好、转化好、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极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文化自信的树立,削弱了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三)本土腐朽文化的负面影响。由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我国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施了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这一政策为我国经济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一些沿海地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很多人早已实现小康。然而,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和先富人群中,滋生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物质主义和攀比之风等腐朽文化,这些腐朽文化甚至出现在本该纯洁的校园中。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调查数据,从奢侈品消费者的国际分布来看,2017年,中国消费者为全球范围内奢侈品贡献最多,消费金额比重高达全球的35%。这样的数据,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在70多位的中国来说,值得认真反思。不少“富二代”“官二代”是公众性人物,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并没有体现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主旋律的继承和弘扬,反而频频成为腐朽文化的代言人。另外,一部分政府官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享乐主义中迷失了方向。如2013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韩江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韩江受贿总额近600万元,其中最大一笔200万元贿款被用来办理高尔夫会员卡,其中仅给自己办卡就花了185万元。个人艰苦奋斗、努力进取,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认准目标、抓住机遇,以合理合法的手段积累财富,我们应当给予尊重和保护,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主要的本质内容之一。

三、新时代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路径选择十分重要,我们不能走唯传统文化是从的故步自封的道路,也不能走不加分辨、全盘接受外来文化的道路,而应该走立足本民族文化、借鉴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融合发展道路。(一)加大传统文化教育力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肩负起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和担当。对此,有关部门和学校应该明确自身定位,合理制定规划,形成合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第一,有关部门应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做好顶层设计。首先,有关部门应该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内容中所占的比重,结合当前存在的诚信缺失、过度消费、破坏环境、浪费资源、贪污腐败等现象进行有目的的传统文化教学,积极开展剪窗花、听京剧、学武术、观看历史博物馆等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独特魅力。其次,有关部门应对当前传统文化的教育现状进行广泛调研,科学合理地在各级各类考试中考查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水平,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第二,学校应当主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接力努力才能完成。因此,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至关重要。首先,学校应积极利用黑板报、学校广播、学校电视台、校报、微信等工具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将节日、民俗、人物、故事等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平时的教学中,避免出现灌输式教学,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使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历史传承、办学条件和社会资源,开办武术、中医、古代服饰、古建筑、对联、经典文献鉴赏等学习小组,请在相关学术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的主流学者进校园,让学生认识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全民族素养、推进中国经济社会进步的重大意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贡献一份力量。(二)推进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我国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传统文化产业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传统文化产业不但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法,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而且是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第一,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应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经济属性是传统文化产品的主要属性之一。传统文化产品的生产主体,在制定企业发展规划、厘清自身市场定位以及确定生产目标时,应该以市场需要、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及价值规律为基本遵循。只有真正了解消费者的消费需要与市场供需现状,才能让优质的传统文化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使传统文化附加值发挥最大效用。第二,发展传统文化产业需要科学合理的商业化运作。对优质的传统文化商品进行积极宣传和推广等商业化运作,能够有效扩大其影响力,加深消费者对产品研发背景、功能、价值等方面的了解。如故宫博物院与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对传统文化精品进行再加工,创作了《清明上河图3.0》。《清明上河图3.0》发掘原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内涵与文化价值,融合数字互动技术、4D动感影像及多种艺术形态,实现消费者与产品的多层次交互沉浸体验,让人们在新颖的感受中领略北宋时期都城汴京的繁荣,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这种以传统文化精品为研发基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命力的重要创新成果,为其他市场主体找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点,研发创新传统文化产品提供了成功经验。第三,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应注重传统文化品牌建设。文化市场主体不能满足于一两件传统文化产品在市场上所取得的良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应提高与相关政府部门、民间团体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水平,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闪光点,找准适合自身特质的契合点。注重打造传统文化产品线,以“系列”“集群”的方式推出优质的传统文化产品,建立和壮大传统文化品牌,发挥好市场主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三)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发展环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珍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应着重从法律、制度、政策措施等方面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营造良好的环境。第一,加快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截至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有关传统文化的专门法律,这与我国现阶段的传统文化发展情况不相适应。在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阶段,我们不仅需要树立传统文化自信和建立道德规约,还需要法律法规为其保驾护航。给开发及利用传统文化的行为划定范围、标明红线。很多传统文化资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最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对毁坏传统文化资源,特别是对以满足个人利益为目的毁坏传统文化资源的行为依法给予严惩。第二,完善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障体系。随着世界各种文明交流的日渐广泛和深入,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已经超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已经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当前对传统文化知识产权的竞争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文化软实力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我国对传统文化知识产权的保障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尽快破解传统文化资源流失及其被滥用的问题。传统文化的稳定性、传承性、民族性、地区性、复杂性等特点决定了必须以系统思维对其知识产权进行保护,需要文化和旅游部、司法部、文物局、知识产权局等有关部门协同参与保护工作,建立综合、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第三,加快推进相关政策措施及规划的制定。有关部门应该对我国目前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进行普查和摸底,把所有的传统文化资源都纳入国家监管和保护体系。只有摸清家底,才能保证政策措施及规划的科学合理。在管理传统文化资源时,首先,要加大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宣传普及力度。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是开发和利用的前提和条件,在实际工作中,要贯彻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理念,让我们的传统文化资源永不褪色,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其次,要根据各地的地情、民情以及传统文化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严格禁止过度开发行为。对开发条件尚不成熟的传统文化资源,应以保护和培育为工作重点;对开发条件比较成熟的传统文化资源,应该因地制宜的打造商业运作模式,保持其文化底色不改变。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饶尚宽,译注.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张燕婴,译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华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一、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中华传统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优秀、最先进的文化,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新课程背景下,其作为国家软实力,在教育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教学理念。将中华传统文化永久的传承下去,成为了当代青年的必须履行的义务,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认知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学,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有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扬。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策略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立足之本,是教育的源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来促进学生认知思维能力的形成,提高文化素养。(一)转变教学观念,加强重视。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教育最本质的意义,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适应初中教学,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语文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在原有的教育模式上得到提高,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养,来更新教学理念,让教师充分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同时,学校要加大在校内宣传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来提高校内师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此外,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积累经验,提升自我教学素养,正确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培养出全面综合发展的学生而努力。(二)提高学习兴趣。古人云,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学习是一个学生的天职,而兴趣作为学习的潜在动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传统文化的前提,学生只有对中华传统文化感兴趣,才能更好的去学习语文、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中华传统文化渗入到课堂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史记》、《春秋》、《三国》等历史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并且真正的热爱中华传统文化。除此之外,基于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师还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内课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入,让学生更好的吸纳文化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奖励,而对那些停滞不前的学生也应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在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学习中,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三)创设教学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以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在教学课堂上创设特殊的教学情境,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所学知识将中华传统文化与教学情境有机结合,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情景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宛如身临其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运用教学手段来将历史故事与课本知识来为学生展现一个生动形象的场景,在课堂上既可以有效的掌握知识技能,又可以通过历史故事拓展思维,开阔学生视野。同时,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交由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研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对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信心,促进学生发挥内在潜能。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通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对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有着一定的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实践的学习中,熟练掌握知识技能,提升自我文化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渗透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通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来推动学生的发展,语文教师还需要在教学上多下功夫。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结晶的重视,认识到传承中华文化的意义所在,从而有效的来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品质,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中华传统文化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为之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世方.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素质教育论坛,2017(11).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篇5

一、中华传统文化英语翻译的重要性

中华传统文化代表中国的主要发展历程,恰当的英语翻译可以更好地表达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价值和独特作用。

(一)全面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价值

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在目前发展阶段,中国更需要与国际接轨,中华传统文化更是如此,所以,英语翻译就承担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中国的母语是汉语,而国际上主要以英语为通用语言,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就会产生隔阂与断层。因此,英语翻译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帮助国际更好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

英语翻译分为多种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有直译与意译两种方式。外国学者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解读翻译时,不了解中国的具体情况、中华传统文化的背景与代表意义,所以翻译出来的意思可能会与实际意思相差很远,甚至完全相反。因此,需要我们精确无误地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英语翻译,将其核心内涵准确地翻译出来,帮助世界各地能够更明确地理解并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

(三)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广泛传播

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英语等级考试———四六级考试中都加入了翻译题型,而翻译内容90%都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介绍为主题的短文翻译,具体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近3年时间内,翻译主题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占比达到了70%,可见中国对传统文化的目标指向,且对中华传统文化英语翻译的重视程度。我们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更要懂得中华传统文化背后的内涵,从而翻译成最恰当的英语表达方式,这样才可以向世界传播,保证翻译结果的准确性。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翻译中的技巧

明确了英语翻译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后,就要进行合理恰当的英语翻译。在翻译过程中存在许多翻译技巧,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翻译同样需要一些技巧与方法,才可以表达出其内在含义。

(一)翻译方法的选择

常用的翻译方法有直译法、意译法、异化法和归化法4类,针对不同的翻译内容要选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一般要表达的意思不只局限在表面,翻译时首先要明确所译对象的深层意思。其次,对各种翻译方法进行对比,确定最优的翻译表达。歇后语(谚语)属于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若要对歇后语进行翻译,就要根据意思选择翻译方法,如“黄鼠狼给鸡拜年———不怀好意”,翻译为aweaselwishingHappyNewYeartoachicken———harboring,这个谚语需要直译方法,不需加以修饰,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翻译即可,所表达的含义是相同的;又如“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可翻译为heholdshistonguetobeginwith,这就需要意译来表达,如果直译的话还需要解释徐庶和曹营,西方不了解中国的历史,所以省略了这两个词,将内在含义翻译了出来。

(二)翻译技巧的互相转化

目前英语翻译的技巧主要分为10种左右,包括重复法、增译法、省略法、词类转换法、语序转换法等。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来说,不仅要表达出准确意思,避免出现偏差,更重要的是体现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文化底蕴。在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教学过程中就要综合各种翻译技巧,摆脱固有的母语思维,有所取舍,互相结合。如中国的著名文化术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若要翻译的恰当,就要采用增译法、词类转换法及语序转换法等,将两个分句合为一句话进行翻译,并要根据词义进行转化形态,采用直线式的思维逻辑,而不是先铺垫再陈述,因此上句可以翻译为:survivalofanationistheresponsibilityofeveryindividual。对此,在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翻译技巧的互相转化。

(三)考虑文化差异影响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英语翻译时,不但要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更要考虑西方文化的背景、环境及思维模式。大学英语教材中有很多课程都是以西方历史及名人事迹为主,我们要学习的不仅是他们的民俗文化、宗教信仰、价值观方面,更要分析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别,了解差别才能认识到本质,将中华传统文化更清晰地展现给西方国家。如“殊途同归”一词,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如要翻译成英语,最直接且最清晰的翻译则为:samegoal,如果翻译的再丰富一些,则可翻译为:allroadsleadtoRome。从这个词的翻译技巧就可以看出,汉语意思与翻译意思完全不一样,这里就需要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考虑进去,以最直接、最简洁的方式把主要意思表达出来。因此,在英语翻译课程教学中,要把西方文化放在第一位进行考虑。

(四)翻译结果的美化

中国著名翻译家严复先生在其著作《天演论》中说,翻译时要做到与原文内容一致,表达精准,更要文字优雅、富有文采,即“信、达、雅”,这也是现在翻译课程的主要思想。保证语义精准的前提下要尽量体现出中国语言的优雅。英语表达以简明直观为主,不加入任何修饰语。而汉语表达以对仗工整为主,所以翻译时既要保证简洁明了,又要体现中国语言的优雅。如中华文化中的“鸳鸯”一词,不仅仅是指一种鸟,而是多用来指代爱情。“鸳鸯”有专有名词MandarinDuck,但在翻译时,如用专有词汇进行翻译则表达不出任何意思,只是说明是一种鸟,没有任何意义。此时,就要对翻译结果进行美化处理,既要保持简单又要表达其含义,因此最优翻译为:lovebirds。由此可见,英语翻译是一项十分注重翻译情境的工作,重在强调翻译的目的性。

三、中华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翻译课程中的融入途径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的文化瑰宝,是中国的文化自信,要让中华文化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为了更好更快地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大学生做好发扬传播的准备,而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正是最好的途径,因此,分析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翻译课程中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传统文化的翻译技巧。

(一)树立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意识

学生在学习之前,必须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地位及影响力,只有树立了这种自信的文化意识,才可以从根本上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认可,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英语翻译课程中。目前比较倡导的则是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中,在学习的同时可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引导学生进行选择,使其更加热爱中华优秀文化,更加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在经过高中阶段的强化之后,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由于其具有灵活的思维、创新意识,再加上思维意识上的升华,经自己理解后可以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翻译展现得多彩多样,达到英语翻译“既要有法,又要无法”的境界,更好地向世界呈现中国的文化盛宴。

(二)注重对英语教师的培养

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培养好的学生首先要有好的教师。英语教师首先要有一定的中华传统文化翻译基础,并通过平时搜集或深造学习来提高自身的英语翻译水平。比如定期开展英语教师的中华传统文化培训、向国内外其他著名高校进行访学进修,学习其他高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并修改更新为自己的英语翻译教学方法。只有教师拥有了中华传统文化翻译的主要技能,才可以更全面、更细化地向学生教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大学英语教材的选择和优化

目前高校的大学英语教材主要有《新视野大学英语》《综合英语教程》《新编英语教程》等,其中内容基本都是相似的。从这些大学英语教材内容来看,主要课程的讲述内容都是以欧美国家为主,介绍欧美国家的文化、生活、历史及社会变化,而对于中国的内容介绍基本没有,所以,从教材内容可以看出现阶段还是以外国文化为主。中国的文化实力在世界范围内排在前列,且现在国家英语学习的导向已经偏向中华传统文化,最明显的就是英语四六级的翻译部分。所以,要对大学英语教材进行有条理的选择和修订,加入中华传统文化的部分介绍和练习,尤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翻译环节,让学生意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在课程中的体现,这样才会更好地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英语翻译教学中,保证翻译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推广性。

(四)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

在制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时,就要分析研究如何更自然地将教学内容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进行大纲编写时要加入中华传统文化翻译这一模块,包括中华传统文化部分导入、讲解案例、融入时间及相关教学方法等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用图片、视频的形式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并多以身边的中华传统文化作为讲解案例,这样导入就会显得自然且合理。因此,要多层次地对教学大纲及教案进行推敲,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兴趣、主动地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翻译知识。

(五)积累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中国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还不足,再加上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很多人都忽视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图1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原因统计图,可以看出最大占比为学校教育的忽视,达到33%,其次为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和爱好,占到23%,由此可见,需要对大学生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大学课程丰富多彩,不仅有基础必修课程,还包括多种多样的选修课程。为了加快中华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翻译的融合,在大学英语学习阶段适当开设中华传统文化选修课程,并对该课程内容进行宣讲,让大多数学生进行选择学习;另外,学校要定期组织校内中华传统文化的宣讲公开课,公开国内著名学者专业的报告及演讲,供学生学习;组织学生对著名文化圣地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行集体参观学习,并利用寒暑假的实践活动来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这样,学生就会积累一定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并能理解领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将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准确翻译,达到翻译的最终目的。

四、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篇6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一、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育的价值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的精髓。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主力军,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培育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养,不仅影响着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提升有着重大意义。

(一)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合理应对多元文化的冲击

文化认同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其文化认同极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愈加密切,加之大学生善于运用网络来获取外来文化信息,其价值观念易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已成为一种必然。多元文化的大量涌入,为大学生带来了广阔的视野,然而,多元文化中存在的消极的一面也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甚至使他们渐渐地丢失了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家国主义情怀可以引发大学生的共鸣,能够增进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大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下不断深化自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以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多元文化的冲击,纠正“文化自卑”“文化自虐”等扭曲的文化观,在学习与实践中真正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让文化自信根植于内心。

(二)提升大学生人文修养,进一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文化精髓,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需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层面来说,新时代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和实践者,他们向世界展现的文化自信,就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深刻体现,影响着我国的世界文明形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又是我国文化自信形象面向世界的一张“名片”。目前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接受教育更偏重于专业知识,往往忽略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悟,提升自身人文修养,从而使部分大学生缺乏文化自信。因此,塑造大学生文化自信需要从多方位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性认知,这对全面提升大学生人文修养,进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助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

理想信念是个人或群体对当前的现实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在思想上的认同。理想信念主要表现为个人或群体对国家的当前状况及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守与尊重。大学生处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阶段,他们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紧密相连。大学生在成为一名合格的未来建设者之前,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即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的信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深刻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若将其引入到大学生培育体系中,对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文化自信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其次,大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宝库中可以获取源源不绝的理想信念力量,这有助于激发大学生高度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使大学生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及高度的文化自信,从而真正认识到自己身上担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二、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育面临的困境

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的重要性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也在现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整个大学生传统文化培育体系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需强化

新时代大学生传统文化认识不足的首要因素是大学生自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有待强化。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需强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大学生自觉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欠缺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后,缺乏学习的自觉性,获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渠道较为单一。大部分大学生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动学习与深入思考,因此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更多的是浮于表面。许多大学生即使选择修读学校开设的有关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却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学分的获得,没有进一步地理解与研究,从而使传统文化课程失去了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作用。同时,现实的竞争与功利的心态使部分大学生认为相比专业知识而言,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实用性。因此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更偏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很难在课余时间自觉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大学生主动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欠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大学生只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中才能更深层次地体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在当前多元文化冲击下,许多大学生价值追求发生转变,更关注个人利益的得失,缺乏主动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难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中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

(二)高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育体系有待完善

高校是培育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主要场所,高校在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培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主体作用。近年来,许多高校逐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思政课教学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中去,但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体系中还存在着有待完善之处。1.高校不够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是大学生深度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之一。然而,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设置相对单一,多将其设为通识选修课。选修课相较必修课,存在着覆盖面小、课时较短、课程内容不够丰富等弱点,这些弱点导致学生不能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影响文化自信的形成。2.高校教师对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欠缺一方面,部分高校教师只将注意力放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上,而忽视了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以及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主渠道,部分思政课教师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信培育有机结合,导致大学生对文化自信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3.高校校园传统文化活动形式较为单一高校举行的校园传统文化活动多以讲座、报告等形式开展,偏重理论层面的文化熏陶,而没有结合大学生的兴趣点开展一定数量的实践活动,从而使传统文化活动失去了它本来的教育意义,也很难对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产生深层作用。

(三)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的冲击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各国文化交流更加畅通,外来文化大量涌入大学生的视野中。中外文化的差异性使部分大学生对外来文化产生极高的好奇心,并逐渐被外来文化吸引。外来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这些大学生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使他们降低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无法自觉学习和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甚至失去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未来发展的信心,难以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例如,部分大学生推崇过“洋节”,而不注重理解本国的传统节日的内涵;部分大学生推崇外国大牌而忽视蕴含中华文化元素的本土品牌。与此同时,外来文化中裹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也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造成了严重的冲击。除此之外,网络环境已成为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育带来了冲击。大学生群体受网络环境影响较大,极易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中受到错误的引导。加之一些别有用心的西方国家通过网络宣扬扭曲的价值观,这对一些思想尚不成熟、辨别能力不强的大学生会造成巨大的文化冲击,不利于大学生提升传统文化素养,树立文化自信。

三、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的对策

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是长期而且复杂的过程,培育的成效并不是由某一因素决定的,而是要发挥合力作用。培养新时代具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大学生需以大学生自身、高校教育、社会环境几方面为发力点,构建多方协调的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机制。

(一)增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

1.大学生应自觉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文化自信意识增强的第一步是自觉提升自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课堂学习是大学生获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应意识到课堂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转变听课习惯,提高课堂效率。无论是对待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应该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在课上认真领会教材上的知识以及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并做好课堂笔记;在课下注重提升知识的进一步整合以及深度挖掘的能力,提高课堂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效率。同时,大学生应拓宽获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课堂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能起到一定程度的引导作用,而真正想要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还应积极主动地广泛阅读相关典籍,提升自我教育能力,从内心产生兴趣,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文化自信意识。2.大学生应主动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践行的重要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是大学生文化自信意识提升的基础。大学生应树立传承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大学生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践行的主体,必须提升责任意识与使命意识,并付诸实践中。因此,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外,深化自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将理论联系实践,在现实生活中从点滴出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在各种文化的冲击下也能坚定自己的立场,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意识。

(二)完善高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育体系

高校是大学生获得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培育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树立大学生文化自信中发挥着引领作用。为此,高校应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从课程设置、教育队伍以及实践活动几方面着手,完善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体系。1.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设置由于选修课存在着覆盖面小、课时较短等缺点,高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应合理安排一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修课程,并根据实际需要编写教材,保证课时长度以及课程覆盖面。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补充,大学生在学习必修课的基础上可根据自身要求选修感兴趣的传统文化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结合,推动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采用线下线上双管齐下的方式,在网络学习平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线上学习时间更灵活,方式更轻松,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大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线下课与线上课同时发力,强化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推进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进程。2.强化高校教师中华文化教育意识高校教师是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高校教师文化自信水平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树立直接相关。高校要重视提升教师文化自信水平。高校应意识到教师在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并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训、会议、讲座等,提升教师队伍的传统文化素养,提高教师文化自信水平。同时,高校要将教师文化自信水平纳入到考核机制中,建设一支具备坚定的文化自信的教师队伍。此外,高校还应推动教师创新教学内容,将文化自信的培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才能为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提供理论指导。3.丰富校园传统文化活动形式高校除了开展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报告等活动之外,可以注重结合大学生的兴趣适当开展实践形式的活动。高校可以注重推进校内书法、汉服、戏曲等传统文化社团的建设,鼓励传统文化社团从同龄人的兴趣点出发开展多样的实践活动,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同时,高校还应以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为出发点,鼓励大学生主动帮扶社会弱势群体,并引导大学生在志愿活动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在结对帮扶留守儿童时,带领他们一起诵读传统文化经典,学习书法、戏曲等。这些活动会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所在,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提供根基。

(三)营造培育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良好社会氛围

1.有效运用网络媒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媒体具有快捷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新时代大学生是网络媒体的广泛接触者,有效运用网络媒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在社会风气的影响下潜移默化地树立文化自信。一方面,主流媒体应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通过投放公益广告、微博推广、微信公众号推送等方式进行广泛地传播,激发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由于自媒体具有平民化、普及化等特点,其话语方式更加贴近大学生生活,因此政府应积极引导自媒体通过创作有关传统文化的小视频、小短剧等,以更活泼、更易接受的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外部环境的作用涵养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养。2.打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新时代大学生是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同时也容易受到网络上错误言论的引导。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对不尊重历史、抹黑传统文化等错误网络言论严加整治,通过警告、禁言、封号、情节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等方式打击错误价值观的传播,为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打造和谐的网络环境。此外,相关部门还应树立高度的警惕意识,完善网络审核机制,从源头上阻断西方国家错误思潮的渗透,并积极宣传国家主流价值观念,使大学生真正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坚定文化自信。

四、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篇7

关键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这是基于我国教育和道德现状经过审慎思考提出的。如王开岭所言,“我们的教育大多停留在了逻辑说教和结论灌输上,而在最重要的‘审美’和‘信仰’方面做得远远不够”。①回望传统的经典教育,“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在解决信仰的问题上下足了功夫。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然结果是,“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视野不宽、学术基础不牢,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②中学对于一个人来说,是立基树本的关键期,在此阶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陶冶高雅情操、铸就君子人格,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大有裨益。从个人层面讲,“仁者爱人”的大爱思想、“民胞物与”的家国情怀有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从社会层面讲,可以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从国家层面讲,培养青少年的传统文化观念,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弘扬与创新,关乎中国文化强国的建设和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本文以鸡西实验中学为例,探讨在中学阶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一、队伍建设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由学校和家庭努力之。由于功利化的教育观在很多人心中根深蒂固,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初会不同程度遭到非议。教育者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传统文化素养的欠缺,也使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受到制约。建设好施教者队伍,把教师和家长全面纳入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中来是有效实施国学教育的关键。(一)做好顶层设计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谋篇布局“教者,效也,上行之,下效之。”(《白虎通•三教》)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要组织好校园经典教育,教育的领导者必“先之劳之”,从研习《大学》《论语》等经典开始,确立“明德、致知、务本、日新”的人文核心理念,使校园教育体系德行光明,与日俱新、与时俱进。建设“智慧的领导文化”:以“四化”建设人文队伍,化修养为品德———明德、化知识为智慧———致知、化理念为行动———务本、化创新为制度———日新。以“不迁怒、不贰过,无伐善、无施劳”的国学教育理念开展工作。通过分享研习经典的心得,提升教育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素养。(二)着力培养师资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地生根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只有教师的人文素养全面提升,在学生心中树立起良好形象,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学校要着力建设“清高”的教师文化:“清”是清白、清醒、清正廉洁,“高”是高雅、高贵、高风亮节。“清白”的教师文化是不同流俗、固守德操的精神风范。鸡西实验中学的教师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教师工作相结合,创作了《鸡西实验中学教师人文修养歌》。还采取“走出去”的方法,组织教师赴人文名校学习,如北京一零一中学、福州格致中学。采取“请进来”的方法,邀请孔子七十五世孙、儒学专家孔海钦赴学校讲学,师生、家长通过听取《国学思想与当代教育》《中华文明与齐家之道》《传统礼仪与现代文明》等专题讲座以实现对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想启蒙。成立鸡西文儒书院,系统开展国学教育师资的培养。借助“互联网+”,以微信群为平台创办《论语》一社、《论语》二社、《大学》、《道德经》、《弟子规》国学研习社。派副校长担任社长,通过微信群建立线上学习平台,形成线上线下互动的学习机制。定期开展以交流研讨为目的的“文儒雅集”、国学知识竞赛以及太极拳、书法课等活动。当前国内中小学担任传统文化教学任务的多为语文老师和班主任教师,这使传统文化教育变成一个单独的学科,不利于全方位传统文化育人。因此,要树立全员学习国学的理念,提升教育者自身的传统文化水平。当数学、物理、体育教师在教育中适时引经据典时,学生们印象更深刻。因此,学校可以不分学科开展《论语导读》的网上微课堂,以“形成一支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熟悉传统文化教材,熟悉教学方法,有独立教学能力的中学教师队伍”。①(三)构建书香家庭涵养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家风学校教育如不能得到家庭的支持仍然不能形成全方位的教育氛围。把学生家长组织起来,成为课堂教育之外的学习者和教育者,才能更有效、更扎实地做好国学教育工作。互联网提供了组织可能,建立好互联网学习平台可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儒清音•公益国学诵读堂”成为鸡西实验中学师生、家长共同学习的线上平台,获得社会的广泛赞誉。学校要利用家长学校、家风讲堂、家长委员会、班级家长微信群等加强沟通,推广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念,方能赢得更多家长的认可。

二、课程建设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载体

课程建设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载体,如何开发好、设计好国学教育的课程,直接影响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水平。

(一)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设置上突出重点环节

课堂教学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为了避免“野蛮读经”,①把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融入课程、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实现全面参与是十分必要的。第一,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文化入手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是重要选择。鲍鹏山教授说:“礼的本质就是卑己尊人,把自己放低一点,把别人放高一点,自己谦卑一点,更多的恭敬给对方,掌握这个原则,就知道在什么地方该怎么做。”②编写《中华传统礼仪读本》,分言语、举止、交友、餐宴等开展教育,通过持续的礼仪规范和实践,强化内在养成的目的。举办蕴含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活动,是强化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明礼月”、“公民月”、“孝心月”、“情怀月”等活动把经典礼仪转化为实践行动。以“慎终追远”为主题,组织学生在清明节、国家公祭日去烈士陵园扫墓。在重阳节去敬老院慰问演出,在青年节和劳动节组织青年志愿者去社区义务劳动。这对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爱国情怀和敬老孝亲的思想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每个传统节日开展民俗文化普及并围绕传统文化教育开展古典课本剧大赛、经典才艺大赛等活动可提升学生的审美观。持续的活动才能把传统经典的阅读和日常学习生活结合起来,使经典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家庭纳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视野是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延伸。“共同读一本书、共同拟一条家训、共同参加一次户外活动、共同看一场电影、为家人做一顿饭”等,都是有效的活动。第二,探索文化知识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利用“《论语》研习班”微信群开展集体备课,提升全体教师的国学素养,将国学教育延伸至所有课堂。成立国学教研室,深入研发国学校本教材,组织好国学校本课的授课和教研。国学教师开设《论语导读》校本课,语文考试中加试10分礼仪文化及《论语》的内容,计入总分。定期安排国学专题讲座丰富课程内容。通过自主报名和考试选拔的方式成立“文儒班”,用初高中一贯制的方式学习“四书”,探索实现文化知识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第三,开发具有传统文化精神的艺术体育项目。开设书法第二课堂,美术课开设《历代名画鉴赏》选修课,音乐课开设《京剧赏析》选修课以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体育课全体修习太极拳,使学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了解传统国术中的哲学思想。

(二)通过打造环境课程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校园全覆盖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可以陶冶师生情操、规范师生行为。“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学校层面、社会层面还是国家层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都离不开传播氛围的营造,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潜移默化。”③学校要将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以国故精神铺染校园文化底色,让优雅的环境充满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一是立足宣传阵地引导校园主流舆论。制作《中华传统礼仪读本》诵读音频,利用校园广播在早晨和中午循环播放。在课间操学生集合完毕后播放,学生齐声诵读,让经典礼仪入耳入心、指导言行。创办“实验中学文儒书院”微信公众号,学员在研习经典时的心得及文儒书院活动的新闻。校园网站开辟“书香校园”和“文明之窗”等专栏,师生、家长学习经典的心得。二是依托校园文化景观陶冶师生情操。学校集中建设了一系列景观文化。门廊文化:学校门廊两侧墙壁上有四十余位中外先哲的肖像、生平简介和至理名言,代表了人类文明中最杰出的思想,仿佛先哲们的叮嘱就在耳畔。雕塑文化:标志性建筑“大展宏图”似书卷,像风帆,如蓝图;叮咛学子书山跋涉,学海破浪,绘就人生的蓝图。正面的浮雕为至圣先师孔子行教像,旁边为《论语》中的经典章句。背面浮雕为鸡西实验中学校史,让学生知晓母校的风雨历程。格言文化:路灯的灯柱上是师生、家长创作的教育格言,春华秋实间,格言伴着学生与草木一同成长,这成长又多了几分性灵之美。楹联文化:各楼前的对联既体现该楼功能,又激励学子奋发向上。如艺体楼前的对联:“书画韵体魄健他年俱进声名达四海,纤歌凝舞翩跹今日并肩德艺臻双馨。”墙体文化:高中教学楼的墙壁上是一幅醒目的《杏坛传道》壁画,展现了孔子讲学的场景。各楼走廊墙壁上,也都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宣传板,内容涉及孝悌、忠信、学养、操守等。书院文化:为给学校的经典教育提供一块施展的天地,创办了文儒书馆,集书画艺术、茶道、琴艺等古典文化元素于一体。井盖文化:井盖上有美术特长生绘制的作品,内容涵盖中国传统的瓦当纹样、青铜器纹饰、山水画、剪纸等。

三、结语

在中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关键在改善两个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和家庭教育环境。要想同时改善就必须凝聚家校共育的合力。教师要先学深学透,改造自己的内心世界,形成独特的气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的教育要重视课程的吸引力,寓教于乐,让学生放下“文言文很难”的思想负担,从死板的研究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文言文语法现象的学习枷锁中解放出来,去体会文言文的逻辑、境界、文采。对家长的教育要发挥学生的作用,只要学生有提升了,家长一定会全力配合的。国学教育在我国仍处在起步探索阶段,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且面临着师资和教学资源匮乏、质疑声四起的阻碍,因此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了不流于观念、浮于形式,首先要统一思想抓队伍建设,拓宽师资培训的渠道;其次要科学研究抓课程建设,以科研立项促进优质课程的研发;再次要以一套精准、完善、可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来抓好落实。在健全并理顺校内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的基础上,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惟有上下同欲、家校配合,才能将最优质的传统文化课程带给学生,才能确保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落到实处。

作者:焦玉萍 王 亮 单位:黑龙江省鸡西市鸡西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王开岭.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M].太原:书海出版社,2010.

[2]郭齐家.人文通识讲演录•人文教育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3]左敏.打造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战略高地[J].中国高等教育,2015(8).

[4]鲍鹏山.教育六问[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5]柯小刚.不能放任野蛮读经:引导经典教育健康发展[J].探索与争鸣,2017(1).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篇8

一、“多元课堂”的概念界定

目前,国内对于多元课堂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于这一概念的界定也存在一定的分歧。(一)第一课堂中的多元课堂。有关多元课堂的内涵,主要的观点有下列几种:第一,是指两个以上教师在同一课堂上同时面对学生,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教学的答疑解惑③;第二,是教学方法、手段的多元化,包括运用启发、讨论、探究、参与等形式来构建多言课堂;第三,是以人的全面发展、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的师生多元发展教学模式④。上述观点均是以第一课堂为阵地所展开的对于多元课堂模式的讨论,是在第一课堂上的多元化模式,这样的探讨基本还是停留在传统教学改革的范畴中。(二)基于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相结合的多元课堂。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在对传统第一课堂的改革基础上,结合第二课堂、第三课堂进行教学的理念已经越来普遍化,尤其是当协同育人理念与多元课堂相结合时⑤,也就产生了对于多元课堂这一概念的新的理解,那就是以第一课堂为载体,使第二、第三课堂与之结合,形成协同效应,将教育的效果最大化。这也是本文所探讨的“多元课堂”模式的出发点。

二、“多元课堂”模式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推动作用

目前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不够系统化、教育效果不显著、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对此理应提出新的对策,多元课堂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便是一个值得探讨和实施的教育途径。(一)“多元课堂”模式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1.第一课堂的生动教学。基于科学课程体系建构的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是在第一课堂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基础,例如开设传统道德教育、中华经典导读、中国哲学思想简史、书法与绘画、中国古典音乐、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课程。这些课程在教学设计上必须突破传统模式,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使课堂活起来、动起来。可以通过课程学习APP来设置互动式作业,可运用短剧体验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习体验,也可以通过开设班级公众号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题目问答,甚至可以用游戏的方式完成教学内容,在这方面,我国台湾的岭南科技大学等几所高校已经有了比较长时间的实践,并由此产生出了相应的文创产品。总之,中华传统文化在第一课堂的教学必须突破传统讲授为主的方式,让传统文化有趣起来,其深广而深远的意义才能真正实现。2.第二课堂的多种形式。第二课堂是相对第一课堂而言的,无规定的教学地点和时间,作为高校教育的第二大载体,第二课堂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其内容与形式的灵活丰富,更有利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和渗透。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第二课堂的以活动实践为主。第二课堂的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设计为与传统节日、节气相结合的每年固定的活动项目,以学生社团为主力,由教师指导开展,重在内容的文化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全校学生的可参与度;为了与第一课堂紧密结合,也可将课程的作业延伸为主题活动,如中华传统道德教育社会调研、中华传统文化常识大赛等等;此外,还可开展各类传统文化主题的公益项目,借助社会力量来推广传统文化的知识。3.第三课堂的自主化学习。第三课堂是指以互联网信息技术、新媒体平台为主的网络学习平台,其优点是学习时间灵活,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且资讯丰富便捷,让获取知识的途径大大通畅。利用第三课堂为学生开放大型网络公开课等在线传统文化课程的学习,可以实现跨校、跨地区的学习,对于开拓学生的眼界大有裨益。(二)“多元课堂”模式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有利因素。1.形式多样,易于接受。由于上述三种课堂的结合,“多元课堂”模式本身就具有了由于传统第一课堂单一形式的优势,使传统文化学习渗透到了学生课上课下的多个时间段,并形成了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三种不同模式的融合,有趣灵活的学习形式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2.时间灵活,便于操作。将学生社团活动与传统文化学习相结合,将学生的学分获取与第三课堂相结合,打破了第一课堂学习时间的限制,学习时间灵活,也有利于指导老师在更大的自由度上对学生进行指导,不必拘泥于既定的教学大纲和其他课程资料。3.成果多样,效果显著。“多元课堂”模式能使传统文化的学习产生出大大多于单一课堂教学的教学成果,通过第二课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公益活动实践、传统文化知识大赛、建立中华传统文化公众号平台等项目中,将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达到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相得益彰的效果,更能使传统文化内化入学生的思想行为中去,起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作用。

三、“多元课堂”模式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存在问题。1.重视程度不够。首先,目前高校对于多元课堂的学习方式重视程度还不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也还停留在初步阶段,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往往流于形式,变成口号式的活动,难以产生长远的影响。2.内容与形式的灵活多样引发了考核实效的淡化。由于“多元课堂”模式存在多种相结合课堂进行学习的特征,因此除了第一课堂,第二、第三课堂学习的考核就成为了难以量化的问题,其中尤以第二课堂为甚。而第三课堂又存在学习过程无从查证,仅靠自觉主动难以保障学习效果的问题。3.教师在第二、第三课堂的工作量难以被认可。第二、第三课堂的教学指导中,老师依然要付出比较多的精力和时间,但是老师的劳动常常难以得到认可并获得应有的回报,这就大大降低了老师从事第二、第三课堂指导工作的积极性,也间接影响了其学习、实践的效果。(二)相应对策。1.高校应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我们的教育特色之一。要做好高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就必须注重以积极的态度把这项工作当作常态化工作之一,更应该把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一个亮点和特色。同时也要认识到对生长在信息化时代的青年一代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运用多元课堂的灵活教学方式。2.在第二、第三课堂的学分中设置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合理比例。一般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均会设有第二课堂的学分,作为高校的总体培养布局,要做好传统文化教育,就应该将其纳入学分的考核当中,这样才能保障学习效果。3.以制度来认可第二、第三课堂中的教师的工作量。对待教师在第二、第三课堂中的指导工作,应当按照课内外实践教学的工作量计算方法来承认教师的付出,以促使其更好地投入到多元课堂的教学指导工作中去。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篇9

关键词:探究;中华传统文化;幼儿教学;作用

学前教育在幼儿思想启蒙中占据着重要作用,它同时担负着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责任。在对幼儿进行教学中,幼师需要思考如何合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开展幼儿教育,让幼儿教育既能够有效传达知识也能够有正确的价值导向。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基,在幼儿思想启蒙中渗透中华民族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它同时为教育事业提供了丰富且宝贵的资源,作为幼儿和幼师要保护文化也要传承文化,使幼儿在快乐成长中,形成自身良好的涵养。以下内容主要阐述,将中华传统文化有效融入于幼儿教学中的策略探究。

一、中华传统文化融入于幼儿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在民族发展的进程中各种文化思想、精神的汇聚最终形成了如今我们能够感受和触摸到的文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因为没有得到传承和保护最终被遗失在历史长河中。而作为教育工作者和文化传承者,我们更需要担起责任,将传统文化与启蒙教育相结合,这样才能推动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在进行对幼儿的教育中将文化资源有效融合,有利于帮助幼儿去体验和感受文化、习俗的趣味性,也能够帮助幼儿收集更多有关传统文化资源的信息。从而让幼儿在接受教育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是一件非常具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有利于学前教育信息资源的丰富与拓展

进行幼儿教学中,为了培养幼儿各方面的兴趣,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思想意识,幼师会进行各种教育信息资源的搜集,尽可能为幼儿提供一个内容丰富的教育环境。传统文化具有多元化与丰富性,非常值得去探究和挖掘。传统文化的形式也富有多样性,也使得教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幼儿觉得枯燥或者无法参与其中,其实和教学内容有很大的关系。当幼师充分利用文化资源进行活动内容的丰富时,也为幼儿的发展创造了空间与机会,让幼儿在不同的学习内容体验中,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促使其愿意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促进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

(三)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幼儿教育中我们挖掘的可能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但对幼儿的成长来说却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学与文化的结合,既能够让幼儿体验文化的内涵与魅力,也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自身道德规范的形成。幼儿的思想启蒙中有了初步的文化道德、思想价值观念,也会逐渐表现出民族文化认同感,这样幼儿更愿意自主去探究学习和深入挖掘相关的内容。以此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对幼儿的积极性、参与性、探索精神、民族精神、道德修养的培养都会起到推动作用,为其将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也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对培养高素质人才也能够起到铺垫作用。

二、现阶段幼儿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应用的现状

在幼儿的启蒙教育中,大部分幼师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作为幼儿教育与活动的主导者,幼师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运用能力对幼儿文化素养的培养起着关键性影响。由于幼师在职前学校教育与职后幼师培训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导致幼师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指导。另外,幼师在观念上缺乏对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的正确看法与态度,致使幼师在应用过程中缺少教学方式的优化与创新,只能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幼儿进行文化教育。现阶段的幼儿理解能力又有所限制,自然不能很好地接受文化知识。幼师在传统文化理论知识与系统职业培训有所欠缺,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对幼儿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实效性过低的现象。

三、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选择适合幼儿中华传统文化内容

在进行幼儿教学过程中,为了将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于日常教学中,幼师要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及自身特点,选择适宜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课程的开展。比如可选择国学经典中的《弟子规》《三字经》《千家诗》等传统文化内容,结合幼儿身心特点及规律进行教学。幼儿的思维方式还处于具体形象化的阶段,只通过文字进行教育教学,其学习兴趣不容易得以有效激发。因此,幼师可在《弟子规》与《三字经》这种抽象文本型学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传统民间故事的讲解进行教学,赋予幼儿充分的想象空间。在幼儿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二)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游戏形式

幼儿处于知识方面与思想方面都不成熟的阶段。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具有多样性且内容较为丰富,若只是单纯地对幼儿进行文化知识的讲解,很容易造成幼儿理解不了的现象。为了能够加强幼儿的理解,我们可以根据传统文化内容为幼儿创新游戏形式。游戏活动开展的前提是以文化资源为基础,以此对幼儿理解能力的培养和文化的渗透都是非常有效的。新形式的游戏活动,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能够让幼儿深刻感受不同文化主题带来的不同体验感和特殊含义。比如以“踩高跷”为主题开展游戏活动,踩高跷是很多民俗活动中都会出现的一种表演节目,但是对于幼儿来说,很多幼儿是没有机会去了解这些有趣的传统节目的,甚至不知道这种表演的存在,为了保护文化资源,我们可以利用踩高跷的特点为幼儿设计游戏。在设计游戏前我们先通过多媒体为幼儿展示一些关于踩高跷的图片或者一些相关的表演视频,这样能够抓住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很多幼儿也会跃跃欲试。在这种比较积极的课堂氛围下,幼师再带领幼儿做踩高跷的游戏,比如幼师利用一些安全易拉罐和绳子做成一个简单的高跷。然后将班级中的小朋友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接力比赛。小朋友在游戏中要踩在“高跷”上并拉紧绳子,脚和“高跷”是一起动的,当幼儿走回来时传给下一个小朋友,看看哪个组完成得又快又好。这样既能够让幼儿感受到游戏的趣味性,也能有效地在游戏中锻炼幼儿手脚协调能力,并且潜移默化地灌输给幼儿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对幼儿的身心成长都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重视传统节日,积极开展文化主题活动

幼儿教育教学中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首先幼师要提起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并根据这些节日,积极开展相对应的文化主题活动,使幼儿提升对节日的认知,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营造良好的节日活动氛围,让幼儿深入感受传统节日带来的趣味,我们可以在园中组织幼儿参加一些与节日有关的主题活动,这样既能增强幼儿的民族认同感也能够锻炼幼儿的综合能力。比如在端午节的时候,我们知道的习俗有包粽子、划龙舟等项目,那么我们也可以将这些内容融合到文化主题活动中。幼儿园可以组织同年级的幼儿进行包粽子、划龙舟两种比赛,这样幼儿有更多的选择性,也能够提高参与积极性。能够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也能很好地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让幼儿在文化主动活动中,感受传统节日带来的气氛,并亲身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美,在体验与参与的过程中产生文化活动的乐趣。以此加深幼儿对民俗活动的认识与了解,帮助其树立良好的民族观念,同时也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幼儿对待节日也会更有仪式感和参与感,这其实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四)创建传统故事情境,提升幼儿感悟能力

传统故事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融合于幼儿教学中的宝贵资源。在幼儿教学中幼师可以多为幼儿讲述一些有趣的传统故事,为幼儿创建一个故事情境。然后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通过与故事相关内容的表演,加深幼儿对其内容的理解,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想象与思考去感悟幼师所讲述的故事内容和故事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使幼儿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去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思想态度,这样既能够有效地帮助幼儿学习和了解文化知识以及其中的内涵,也能够培养幼儿的感悟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且,在幼儿园与班内环境建设中,也可融入传统文化故事的元素及内容,比如建立图书角,放置有关传统文化故事的读物,在走廊上挂上传统文化小故事的海报与国画,在教师中可将与故事有关的文化元素进行张贴。使幼儿时刻处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情境之中,以此有效弘扬传统文化。

(五)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幼儿大部分学习与活动的场所都是在幼儿园内,其视野与活动空间具有局限性。因此,幼师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幼儿活动空间的同时,开拓幼儿的视野,使其能够更好地接受教育。在实践活动开展时,幼师要充分结合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开展,利用当地社区教育资源,丰富幼儿园的教学内容,让幼儿在参观与体验中走进传统文化生活。幼师可组织幼儿进行当地的春耕播种、秋收、户外写生等实践活动,加强幼儿对本土化的动植物、生活用品、传统食物的认识,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也可组织幼儿去烈士陵园扫墓,在扫墓的过程中带领幼儿回顾历史遗迹,并向幼儿讲解烈士英雄们的英勇事迹,增强其自豪感与责任心,以此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幼师也要注重幼儿生活中的细节,对培养幼儿的文明习惯与礼貌用语上也要提起重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美与精神,以此有效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六)提升幼师自身文化素养,言传身教树立榜样

在幼儿教学中想要有效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就要对幼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启蒙教育阶段的幼儿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幼儿的成长。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也要用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幼儿树立学习榜样。在日常教学中幼师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当幼儿看到教师的所作所为时,也能受到教师的影响被其感染,去理解道德行为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并且,幼师要提起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不断学习与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在日常教学与实践活动中的有效运用方式,只有丰富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对幼儿的教育教学,更好地弘扬与传承传统文化内容。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阶段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教学中的融入,能够从小培养幼儿的文化修养,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满足培育全面型人才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将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最大化,要不断积极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探寻适合每个年龄段的幼儿且更容易理解的文化资源或者故事题材等融合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并且要因地制宜,积极挖掘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幼儿首先能够提高对文化活动的兴趣,其次是完成从初步了解到深入渗透的过程。这样一来文化认同感、个人素养以及道德规范都会在幼儿阶段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幼儿身上,促进幼儿今后的成长与发展,也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把多梅.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在幼儿园大班中的实践研究——以幼儿园节日主题教育活动的应然追求为例[J].华夏幼师,8(26).

[2]陆春明.学前教育应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论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8(3).

[3]罗玉霞.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要基于幼儿、融于生活、重在实效[J].中国农村教育.8(11).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篇10

关键词:高职教育;中华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文化热爱;文化自信

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传承悠久的国家,在长期累积中形成了更具特色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心中。语文作为一门母语学科,自身承担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能,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热爱,养成良好的品德和素养,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故此,语文教师应该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协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根据实际需要组织语文实践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通过对高职语文实践教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研究,改善教学不足的同时,为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深化指明新的方向。

一、高职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必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凝聚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思想,是中华民族屹立于民族之林的根本,同时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我国近代最伟大的梦想。而很多高职院校由于自身的教育水平较之普通高校有所不足,学生素质水平偏低,忽视传统文化的渗透和融入,导致很多学生缺乏文化自信和文化热爱,影响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根本所在,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蕴含着很多深刻的价值观和精神思想,与我国国情相契合[1]。在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持续深化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创新力度进一步提升,很多新式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力求打破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体的格局,营造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式课堂格局,对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具有积极作用。鉴于此,推动高职语文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驱动力,创设良好的氛围无形中熏陶和引导学生行为方式,自觉投身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中,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积极意义[2]。

二、高职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不足阐述

(一)课程定位模糊不清,受重视程度不高。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由于高职院校自身定位性质,主要是以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而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人文素质教育学科,主要内涵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文化内涵,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3]。但是,纵观现行的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情况来看,语文学科多表现为汉语言文学相关专业,语文课则是一种公共课存在,受重视程度不高,处于学科边缘地位。而很多高职院校将多数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方面,学生对考下外语证书兴趣较高,语文课程兴趣不高,极大的影响语文教学效果,自然无法深层次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二)未能创新型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多以课堂为中心,学生自身并没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由于死板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式听从教师安排,师生交流不充分,盲目的以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4]。教学方法不够灵活,针对性不足,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要,极大影响到语文教学成效发挥。与此同时,教学内容方面,更新频率不高,与时展趋势相背离,导致学生所学的内容无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知识结构陈旧,长此以往将丧失语文学习兴趣。(三)语文教师整体素质水平滞后。由于语文学科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占据地位不高,所以很多从事语文课程教学活动的教师素质水平不高,专业水平不高,或是错误的认为语文教学很容易胜任,不需要过分深入的研究专业内容,种种因素的限制,致使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队伍不稳定。加之语文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良莠不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和理解不深刻,甚至存在崇洋媚外的现象,以学习西方文化为自豪,缺少本民族文化自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语文教学活动展开[5]。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活动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建立相应的平台,并注重提升语文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以身作则为学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高职语文实践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途径

(一)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在高职语文实践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需要转变理念和教学方法,立足实际情况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潜在的文化元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在构建嵌入式课堂基础上,针对性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6]。由于教材内容中关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有所欠缺,教学中需要结合实际教学要求来筛选教材内容,丰富语文课程文化底蕴,指导学生后续学习活动顺利展开。如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成语英雄》电视节目,加深学生对汉字文化的认知和热爱。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汉字大赛活动,分为两轮,实行班级团体积分制,题型多样,包括诗词填空、形近字、猜谜语等,主要目标是为了考察学生汉字水平,保持高度学习兴趣,深入感受和体会汉字魅力。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设计趣味性猜字谜活动,缓解比赛的紧张,通过汉字比赛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促使活动更加生动形象,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另外,如果是广告文案内容,可以列举儒家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案例,适当的设计联想思维训练游戏,即成语接龙;在课前让学生在街边店铺和广告中找出字词不规范的现象,在课堂上分析点评,无形中提升了学生对于汉字的敏锐力[7]。(二)诵读古代经典,组织体验式教学活动。为了促进高职语文教学活动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可以通过诵读古代经典名著的方式,从中汲取文化元素,积极组织体验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素养。由于很多高职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视野狭窄,对优秀传统文化缺乏足够的热爱,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只能死记硬背。如何改善此类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一个重要内容是优化现有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井然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名著阅读鉴赏,证明讨论与分享交流等方式,在现代教学体系中深入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缩短师生距离,丰富课堂活动形式和内容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8]。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单一讲解,创设良好的体验环境氛围,需有目的性的引导学生深入感悟和体验,在体验式活动中加深文化内涵理解,与学生人生接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联系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有助于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诸如,可以组织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演讲会和古诗文朗诵比赛,活动形式和内容多样,包括古代物品、传统节日、书法、建筑、饮食和服饰等,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形式呈现出来,可以选择多种方式互动交流,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三)课下自主搜索资料,创设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氛围在高职语文教学中,为了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应该整合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宽课堂教学深度和广度,创设能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氛围,无形中熏陶和感染学生的行为方式。组织经典晨读活动,在每日早晨第一节课的前十分钟,全班同学共同诵读中华经典名著。或是组织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大闯关主题活动,共同分享和交流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学生的文化热爱和文化自信。例如,在讲解《渔父》中,主要是讲解屈原和渔父之间的故事,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展开。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宽教学深度和广度,提问学生对屈原的了解有多少?屈原和端午节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布置课下作业,学生通过网络搜集相关资料,并建立新媒体平台互动和交流,创设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通过学生自主查找资料,了解到端午节正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人们在江中投入粽子来喂鱼,不让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在此基础上,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引导下进一步分析文章中的写作手法,通过对比手法来彰显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和观点,渔父劝诗人与世俗同流合污,而诗人则宁赴湘流,葬于江鱼腹中,感受诗人高尚的品格和情操。通常种方式,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融合,应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语文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融合,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落到实处,因材施教,提升高职语文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徐严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几个问题[J].高教学刊,2019(25):180-182.

[2]李衍鹏,牛坤汀.新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国际公关,2019(11):216.

[3]张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教学中的融入[J].科技资讯,2019,17(30):144+146.

[4]朱荣梅.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于高职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3):86-88.

[5]万晓媛.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入职业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路径研究[J].才智,2019(22):45.

[6]郭海凤.简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传承与应用[J].现代交际,2019(13):206-207.

[7]刘和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疆高职数字展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路径研究[J].现代交际,2019(5):15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