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艺和工程十篇

时间:2023-08-16 17:39:33

化学工艺和工程

化学工艺和工程篇1

化学工程与工艺是运用“三传一反”的原理来加工化学原材料,通过这一原理以最有效的、简便的方法完成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原料加工工业的生产过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作为一门“即时性”的学科。“即时性”即随着社会对化工的要求,企业和高校的培养方案也要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对过时的培养体系进行一系列的改进和完善。高校和企业也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构建本专业的特点,发展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

1 化学工程与工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深化改革开放的时期,化学工程与工艺已经向“环境友好型化工”方向发展。我国环境问题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改善环境是当前迫在眉睫的事情。通过对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对资源的损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而且为相关的化工企业提供一些有效的环保方案。因此,化学工程与工艺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实习现状及分析

以往的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普遍存在教学模式陈旧、人才培养模式单调、考核制度单一等问题,开设了大量的理论性的课程,对于工程实践方面十分缺乏,从而导致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差,缺少充分的实践经验,使学生走进工厂纯属纸上谈兵。在整个工科生培养的过程中,实践能力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实践的时候需要我们从中锻炼并掌握必要的实践技能、实践工具及从事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能力[1]。从当前我国学生的生产实习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实习只是局限于参观,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在实习的时候,出于安全考虑工厂只允许学生以参观为主,讲解为辅的方式,学生只能从总体上了解大概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路段。学生在很短的实习时间内了解工厂中的工艺流程,然后粗略的整理资料,以应付课时学分,学生难有深入学习的机会。很多学生甚至借自己找实习单位的名义,仅仅靠借关系找相关企业签字盖章,有的化工专业的学生甚至没有去相应的专业实习,胡乱的找一个企业签字盖章。因此,学生的不重视,导致其很难理性的认识到这个行业的特点。

2.2 学校没有完善的见习体系,培养方案不合理

目前,许多普通高校对于自身的发展方向没有一个正确的定位,进而导致对见习体系和培养方案安排的不合理。大多数高校把实习安排在大四上学期,这个时间段许多学生正在积极的准备考研,完全没有把实习放在心上,有的学校为了考研甚至允许学生不参加实习,还有的学生正在跟着老师做毕业论文,实习效果显而易见。此外,大多数学校都是集中时间实习,这也导致企业和学校难以合作和联系。我们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理论知识,值得注意的是要掌握工程技术基本理论和方法,就要接受工程研究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训练[3]。

2.3 学校和企业之间缺乏合作和联系。

当前,许多企业认为学生来工厂实习并没有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相反,企业还要提供技术支持以及人员的安排,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行。企业为了自身长远的发展,保护企业关键技术的安全,以商业机密为由,有所保留的培养学生,甚至还有的企业,当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时就要签订应聘合同。其实,学生走进企业实习,既可以为企业带去优秀的人才,保障科研技术的研发,学生又可以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3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习和培养方案的改进

在实习和培养方案的改进上,天津大学余国琮院士等提出,实行灵活的学分制、导师制、自由选课制,逐步实行淘汰制[4]。这样就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以师带学,以学带学”的循环发展模式。有些地方高校也提出了,利用产学研合作基地以及实习实训中心采用现场教学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新型教学模式[5]。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3.1 加强实习管理,落实责任制度

首先,学校要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实习基地,加强校企的合作。学校应该成立一个专门的对外机构,专管全校学生实习工作。其次,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应该实行“学徒制”,让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带领学生。在工程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实践,论证理论知识和总结实际经验。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运用理论知识,还可以改进工艺,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

3.2

做好课程与实习的协调工作 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施了“3+1”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的尝试探索[5]。还有的学校引进国外其他大学培养人才的成功经验,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学体系[6]。对于课程的设计,高校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实施这种培养人才方案。还有的学校提出了最近几年国际上工程教学的一种新模式,CDIO即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7]。

3.3 注重教师的培养,打造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化工需要培养出应用型人才,师资的培养十分重要。许多应用型大学开始培养“双师型”教师。做好在职教师的培养以及提高科研水平的工作,鼓励教师参加校企合作项目,提高理论知识的同时也积累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与此同时,高校也要尽可能的给教师提供出国留学的机会。

化学工艺和工程篇2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定位

1.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性质及培养模式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属于工科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由于化学工业的相关领域极为广泛,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涉及的专业方向也就非常多样化,各高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特点亦不尽相同。我校近年来根据社会经济、工业发展的需求趋势,兄弟院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方向的设置,以及我校原有的相近专业优势,设置了能够体现我校特色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方向,逐步建立了适合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教育培养模式。2008年,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已有7届本科毕业生,其学生就业形势良好,社会反馈积极.在制定教学计划的工作中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能力更强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人才。

2.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任务

根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性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任务是培养学习化学工程学与化学工艺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对现有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优化、革新改造,对新过程进行开发设计和对新产品进行研制的基本能力。由于涉及化工的学科和领域很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除了让学生学习一般应用化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应该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及本校的实际情况,重点学习化工在某个或某几个领域中的具体应用,以便形成不同高校应用化工专业的特色专业方向.

3.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4.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课程设置

为了使不同高校既有统一的规范,又有不同的专业特色,根据应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任务和业务培养目标,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有较扎实的化工理论基础,较宽的化工应用知识以及一定的工程技术基础,从而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公共课、基础课除外)应由基础化学课、工程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3部分组成。基础化学课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工程基础课主要包括: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化学工程基础、电工电子学等。专业方向课:可根据具体方向选择专业化学课,如电化学工程方向可选理论电化学、化学电源工艺学、电解工程和电镀工程等。精细化工方向可选择化工工艺学、化工分离工程、化学反应工程等。另外实践性环节包括基础实验、综合实验、提高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

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方向

就专业方向而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性质是工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该是培养具有较扎实及宽广的化学工程理论基础知识,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计划的总体设计中要体现应用型人才所具备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重视实验、实践、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设置专业发展方向,结合广西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在合理利用广西及学校的资源及适应科技发展、注重社会需求基础上。据此,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专业方向设定为:电化学工程与精细化工。

化学工艺和工程篇3

[关键词]制造工艺学 车辆工程 定位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4-0068-03

车辆工程是我国大多数工科院校开设的骨干专业,也是教育部首批公布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随着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跃居世界首位,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局面呈现出供需两旺的态势,同时也面临着新形势下改革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大力提升培养质量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汽车制造工艺学(以下简称“工艺学”)是车辆工程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该课程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面向职业岗位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工艺学”在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角色定位模糊,对其在学生专业能力养成过程中的作用认识不清,以至于教学内容和方式、教材建设以及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出现了值得关注的问题,从而无法发挥“工艺学”课程在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应有作用,需要加以调整和优化。

一、课程定位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的

由于对车辆工程专业学生面向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养成路径研究不透,对“工艺学”课程在职业能力养成作用上的认识不深,长期以来将学生的目标就业岗位局限于汽车产品设计及其相关的职位上。并且,由于在专业课程体系中,与“工艺学”同期或者近期开设的还有“汽车理论”、“汽车构造”和“汽车设计”等必修课程,较“工艺学”而言这些课程似乎与培养目标具有更强的关联性。所有这些导致了在制订教学大纲时,功利性色彩强烈,认为“工艺学”与学生就业岗位能力和知识需求的关系要弱于同期其它课程,且与当前汽车行业强调专业化分工的产业模式关联度不高,以至于将“工艺学”课程的教学目的狭隘地定位为“熟悉汽车的基本生产过程,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具有很强的片面性,直接带来了教学资源配置上的随意性,影响了教学效果,降低了培养质量,特别是造成了学生工程能力的弱化。

(二)教学内容

我国工科专业设置有两种典型类型:一类是以学科体系或按照技术范畴为服务对象进行分类的,如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等;另一类是以产品(或其属性)为服务对象进行分类的,如车辆工程、工程机械等。第一类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构成系统性较强,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在教学进程上环环相扣,学生就业领域相对分散。第二类专业学生的目标就业方向相对固定,课程体系的构成涉及产品制成过程中所需的多学科知识,虽然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不强。在这种情况下,当前“工艺学”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完全沿用传统机械制造工艺学的体系、结构和内容,实例以通用机械或机床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为主,缺乏针对五大汽车制造工艺(成形、机加工、焊接、装配和涂装)系统的分析和介绍,弱化了与其它专业课程以及实际汽车制造过程的有机联系,降低了课程的针对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种形式是将五大汽车制造工艺进行简单地拼接,工艺原理、方法以及不同工艺方法之间的跳接现象非常严重,造成了知识系统性和连贯性的缺失,使教学内容和过程与能力养成路径的需要不相吻合,难以达到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体系

“工艺学”课程在教学体系上存在的问题一是缺乏应有的先导课程作支撑,“工艺学”课程中材料加工工艺和机械加工工艺的先导性课程分量不足或者是缺失,如材料成形原理(材料加工工艺的先导课程)、金属切削原理和设备(机械加工工艺学的先导课程)等均未纳入课程体系或课程内容之中。先导性课程的缺失,造成了教与学上的双重困难。二是教学资源配置上的不足。相对其它同期课程,“工艺学”课时少、实践教学条件配置不足,薄弱的教学资源配置条件忽视了工艺学知识涉及面广、实践性、时代性强的课程特征,无法从整体上把握工艺学的基本教学标准。

(四)教学方式

从课程属性和要求上,“工艺学”具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双重地位和作用,其教学方式应该是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专业综合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但是,现行的“工艺学”课程教学方式主要以少学时理论课堂教学为主,特别是没有强化课程对其它专业骨干课程的支撑作用,在其它专课程的综合训练环节中没有对工艺学知识提出考核要求。这种简单、孤立的教学方式带来的问题一是无法使学生对汽车制造工艺过程形成整体、系统的概念;二是无法做到在工艺原理和方法上的融会贯通以及核心要领的准确把握;三是针对汽车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工艺、质量问题,难以形成系统化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二、课程定位分析

(一)基于任职能力需求的课程定位分析

以满足工业界对工程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要求作为制订人才培养标准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要求。在当前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呈现出高质量的就业局面,就业方向较为单一。据统计,绝大多数毕业生主要工作在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且以产品的设计、制造以及试验工作岗位为主。对这些就业岗位所要求的任职能力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要圆满履行岗位职责,必须具有丰富的工艺学课程知识,岗位与“工艺学”课程知识需求的对应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岗位与“工艺学”课程知识的对应情况

由此可以看出,“工艺学”课程不仅仅在职业能力的养成过程中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直接决定了毕业生岗位任职能力水平的高低,从而决定了“工艺学”课程具有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双重属性。因此,在制订“工艺学”课程大纲以及组织教学活动中既要考虑为汽车设计等课程提供支承性的储备知识,也要按照毕业生目标就业岗位的任职能力要求重构、优化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资源配置条件。

(二)基于知识关联性的课程定位分析

这里所谓的知识关联性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指课程之间在内容上的有机联系,培养目标通过一系列有机联系的课程逐步实现,课程之间呈现出较强的知识关联性;另一个层面是指毕业生在特定的工作岗位上履行职责时所用到的理论知识来自课程数量的多少。因此,要对某一课程进行准确定位,必须找出贯穿整个课程体系中的知识关联性要素。由于车辆工程是以产品为服务对象的专业,其课程体系的知识关联性要素就是从产品设计、制造到制成出厂这条流程主线。在这条主线的每一个环节上,“工艺学”课程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也是连接这些环节的重要纽带。产品设计和制造工作有两个明确目标:一个目标是产品性能和结构具有良好的可实现性;第二个目标是制造过程具有较高的先进性和经济性。“工艺学”课程可以为实现这两个目标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和评判条件。因此,“工艺学”课程是一门使学生系统性地了解现代汽车生产企业体系及其组成要素、熟练掌握产品设计、制造及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关键课程。基于这样一个定位,“工艺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重点应放在强化零件设计规范、制造过程控制以及产品质量分析和判别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上,使学生对汽车零部件及其整机的制造过程形成系统性、关联性的思维方式和知识构架。

(三)基于汽车工业发展趋势的课程定位分析

汽车工业发展趋势可以在两个范畴内进行分析:一个是汽车技术,另一个是汽车产业模式。其中,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信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是集约化、专业化和可持续化。现代汽车技术特别是其关键功能部件的技术进步,很大程度是按照性能设计——结构创新——材料创新——工艺保证的技术路线实现的,先进制造技术是保证汽车工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条件,而“工艺学”则是课程体系中先进制造技术理念和方法的入门课程和基础课程。例如,提高节能降耗水平是汽车技术绿色化和汽车产业可持续化的重要目标,采用轻量化技术又是提高汽车节能降耗水平的主要措施之一。轻量化技术包括材料轻量化和结构轻量化两个方面。一般而言,材料轻量化要通过采用轻质高强度材料、结构轻量化要通过采用薄壁轻型结构来实现,这些新材料和新结构的应用均给制造工艺带来了挑战,必须采用先进制造技术才能完成,“工艺学”课程可以为学生开启高强度轻量化材料、薄壁轻量化结构先进加工技术应用的大门。又例如,实现汽车产业可持续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加大产品的循环再利用程度和水平,在设计时必须同时考虑正向、逆向装配工艺性和材料再利用工艺性以及环保化处理工艺上的可行性,要实现这些产品性能均需要先进的制造工艺知识为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工艺学”课程是保证学生具有先进汽车技术理念的基础性课程,也是开阔学生视野,了解当今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的先导性课程。从这个定位上出发,就要求在“工艺学”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引入先进制造技术的观点和方法,加大教材、教学资源配置的更新进程和力度,而不是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四)基于工程教育改革的课程定位分析

教育部在《关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通过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照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高校和企业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要通过在企业真实环境中的工作经历以及“真刀真枪”地做毕业设计,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设计的产品是否满足工艺性要求、是否具有低成本实现的可能性是反映设计者工程能力的基本标准,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养成和提升就是要通过一个个具体设计、制造过程、案例来锻炼、保证和体现。因此,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工艺学”是一门实践性最强、最基础的应用型专业课程,也是最能体现出教师和学生工程能力、提升创新能力的一门课程。从这个定位上出发,“工艺学”课程要在以提高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前提下,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和水平,真正实现教学内容的真实化和案例化,以及教学过程的工作化和企业化。

三、课程基本要素重构

(一)教学内容的重构

由于“工艺学”在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决定其教学目的的多样性,它既要作为学生就业后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进行教学,又要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体现其支撑其它专业课程的作用。因此,其课程内容不可能是机械制造工艺学和材料成形工艺学等的简单拼接,而是应该根据优化后的教学目的进行重构,且在重构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性原则。系统化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要根据汽车产品完整的生产过程,对需要的工艺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性的课程化处理;另一方面,就是要根据汽车技术发展趋势,采用现代制造技术重构“工艺学”的课程体系,做到设计—制造—分析—管理系统化、一体化,使工艺学知识成为连接各个制造环节以及相应课程的纽带和载体。

2.模块性原则。针对车辆工程专业“工艺学”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学科门类多的特点,在充分考虑职业岗位任职资格要求以及与课程之间知识关联性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性设计,将现代汽车生产企业所涉及的不同工艺方法重构成一个个独立、完整的单元,组成可供不同专业方向选择的教学化模块,使学生既能保证面向未来技术岗位所需要的工艺学知识,又不因为课程内容过多、过杂而造成学而不精的问题出现。

3.职业性原则。以汽车产品上真实零部件和汽车企业真实化的工作案例组织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其面向岗位、面向职业、面向行业的特点,注重行业、职业对“工艺学”课程的影响和要求。

4.先进性原则。以汽车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为目标,将相对较为成熟的先进制造技术引入“工艺学”课程中来,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出技术和产业发展上的先进性和前瞻性,特别是要加大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制造技术在教学内容中的比重。

(二)教学模式的重构

现行的“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配置薄弱,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和提升。因此,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对教学模式进行重构:

1.教学的组织形式。要兼顾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外实践环节的有机结合,通过来自企业的真实案例,以图纸、零件的形成过程对知识点进行教学,特别要强化实践环节、强化综合训练、强化以融会贯通的方式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

2.教学资源的配置。根据汽车典型零部件的生产过程,配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教学软件、实验设备、仪器等,引进企业真实的产品、加工方法和设备,以保证教学过程的直观性、真实性,同时要充分体现出“工艺学”课程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双重特点。

化学工艺和工程篇4

关 键 词:艺术工学 艺术设计 服装设计与工程 创新人才

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育部在“质量工程”中提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研究,其目的是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综合改革和创新,以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满足国家对创新人才和应用人才的需要。作为本科专业的艺术设计以及服装设计与工程等专业,其学科属性是什么,应该如何定位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如何为其受教育者设计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特别是如何保证所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实施,我们称其为人才培养模式。为探讨艺术设计以及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就艺术设计以及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学科属性、人才特色、培养目标与定位、培养模式等作一分析,以就教于广大同行。

一、艺术设计以及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现状

艺术设计以及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目前在高校中有三种存在形式:艺术院校(如清华美院、中国美院等)、理工等综合院校(如北京服装学院、闽江学院等)、师范院校(如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存在于这三种不同的类型院校中的专业,其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要求、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均不尽相同。

实际上,从民国初期的图案教育一直到今天的艺术设计教育,我国的设计教育主要源于工艺美术教育,长期从属于纯美术(绘画)。现代中国的设计教育萌芽于20世纪初期,探索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80年代。一个多世纪来,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经历了从“图案”——“工艺美术”——“艺术设计”的发展阶段。虽然我们曾经在民国时期和20世纪80年代初期先后引进学习了“包豪斯”及西方的设计教育模式和体系,但是并没有真正切入到制造产业和教育体系的深层,而仅仅是浮于形式模仿的表层形态,没有能够从理论上对艺术设计及其学科给予科学的认识与界定。

现代中国设计教育模式,在事实上已经造成了我国设计教育体系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相对落后,看看亚洲新兴工业国家韩国、新加坡、泰国以及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的设计教育和制造产业的同步发展的成功案例,足以证明当代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问题所在。对于正在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中国设计教育体系,唯有从理论上对艺术设计及其学科给予科学的认识与界定,才能够在实践上指导我们的设计教育。

二、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为艺术工学

“艺术设计是艺术、科学和技术的交融结合,集成性和跨学科是它的本质特征。”艺术设计是一张网,无论是传统文化、人文思想或哲学、美学等人文学科,还是物理、化学、机械等应用学科都与之相互渗透、互为所用。笔者经过近年来对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进行较全面的深入研究后认为,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为艺术工学,艺术工学人才就是人文艺术素养高、懂得科学技术、了解经营管理、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艺术工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艺术工学化、工程艺术化,实施“艺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培养模式。

将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诠释为艺术工学,从理论上对指导国内艺术设计类(环艺设计、染织设计、陶瓷设计、装潢设计、装饰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动画设计等)人才培养具有纲领性指导意义。实际上,根据新市场需求和设计学科交叉特点,各国对设计教育都迅速做出了调整与改革。如日本近年来就成立独立的“艺术工科大学”,神户艺术工科大学从本科至博士课程都授予艺术工学学位,艺术工学化、工程艺术化的特色十分鲜明。国际设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共同点是“艺工结合、文理渗透”,新体系、新方法、技术型的一体化特征都十分明显。

三、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艺术工学特色本科专业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人才培养目标。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要有超前意识,不仅要适应现代服装产业的发展,更要瞄准未来服装产业发展之需要。不仅要适应我国服装产业的特点,同时也要符合国际服装产业发展之惯例。即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既非工程科学型,也非技术管理型,而是具有艺术工学特色的通才复合型。

人才培养过程。坚持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三个“零距离”和三个“结合”的人才培养过程,即“以学生成才为中心”“以课程建设为平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施“专业设置与产业经济零距离的配合,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零距离的贴近,实践教学与企业岗位零距离的接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艺术与工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人才培养管理。为了保证应用型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我们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培养管理规章,能够保障人才培养按教学计划实施对教学活动的最核心、最重要的管理,能够保障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相互配合的教学过程的有机协调,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高效运转。

服装设计与工程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专业,第一次出现在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它是将原有的“服装设计”“服装工程”等专业压缩合并新建而成的。作为地方性大学闽江学院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一方面具有文学艺术特征,属文学的艺术设计领域;另一方面,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又具有工学属性,属工学的纺织科学技术领域(或曰属于轻工纺织类)。显然,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文理交叉、艺工结合的专业,在教育部的专业目录中都注明该专业可授文学或工学学士学位。

作为艺工结合、文理渗透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其学生为艺术和工程相结合的艺术工学复合型人才,其专业课程体系应以应用为目的,以服装设计、现场生产、管理与营销等技术、管理规范和相应的标准使用等应用为主的内容框架,沟通产业论、服装企业管理、商品策划、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之间的联系,属于应用性极强的专门知识体系,其课程具有“艺术技术一体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特点。

四、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的综合体现,它决定着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与运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等,都依据培养目标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包括以下几方面。

人才培养层次的定位要求。大学本科教育目前正在向“大众教育”转化,本科大学毕业生正已逐步成为一般的专业人才,而非精英人才。从目前我国的专业教育层次(即中专、高职、大本、硕研、博研)看,大学本科教育是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以往,我国很多高校确定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职业定位,是能在企业、事业、机关等相关单位从事设计、生产、管理或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事实上,大学本科期间所学习的专业知识还比较有限,再加上大学生实践经验比较匮乏,所以难以满足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要求。因此,作为大学本科阶段培养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门人才,主要应从事较为复杂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一线实际工作,而不是直接从事高级专门人才所从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即现阶段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定位,应是培养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专门人才,而非以往定位的服装设计与工程的高级专门人才。

人才知识结构的定位要求。由于社会分工的客观存在,虽然现代高等教育也强调“通才”教育,但高等院校还是必须要设置相应的专业,以使所培养的人才既具有一定的专长,又具有较宽泛的基础,即“通才+专才”。由于服装设计与工程是以服装为主体的设计、生产和营销,是一项技术性与技巧性都很强的专业活动。因此,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体现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在复杂的服装设计、生产和营销工作中从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应具备的知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应按照“服装设计与工程”来设置核心课程,即根据服装市场需求设置“服装设计”或“服装工程”等课程。

人才素质能力的定位要求。面对服装产业的飞速发展,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已经显得十分重要。作为一名符合时代需要的优秀服装人才,还应具备以下素养。

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指掌握人文知识程度和运用人文知识进行审美的能力,主要包括人文知识的学习掌握能力、人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曾有位学者说到,如果让他沉睡一百年,醒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买一本最新的女性时装杂志,通过它就能够了解到一百年后的社会是个怎样的状况。可见,服装不仅仅是商品,它更是一种文化,凝结着一定的文化素养、文化个性和审美意识,展现着一定的文明水平。服装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我们所培养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设计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服装。

科技素质。科技的迅速发展,在改变着物质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审美取向。在工业经济时代,为适应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形式的需要,人们崇尚简洁美简约主义,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使生产个性化的产品成为可能,人们又强调个性美。科技对于服装来说,不仅仅是技术,它正在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文化和美学等各个方面。因此,理解科学精神和科技价值观念,掌握科技工作规范,正确运用科技思想方法,具备科技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技素质教育在方法上应有别于传统的科技知识教育,注重面向社会生活实际,培养掌握新技术并运用实施的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和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研究新技术的能力,体现时代性。

职业道德与修养。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应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具有市场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创立名牌,服装设计者就必须了解国外市场,了解那里的消费者文化与消费观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国家间的文化正在发生着渗透与融合。今后的服装一方面要符合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需要不断吸收世界各国文化之长,使培养的学生能设计生产出与全球化时代相适应的世界性的服装。合作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员不仅要精通服装设计与工程的专业,而且还要能够很好地与团队成员、领导、职能部门以及客户等有关人员和部门进行交往,以便能主动、高效地开展工作。

五、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21世纪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作为本科专业的服装设计与工程,其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确定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服装设计、生产、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或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表达技能,或掌握服装构成原理、服装推版技术、服装材料应用以及服装生产技术与管理方法,对服装产业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在服装设计、生产、营销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服装开发设计、生产技术、市场营销等工作的艺术工学应用型专门人才。

21世纪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21世纪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从业务培养目标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应具备服装设计、生产、营销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由于服装设计与工程按专业方向分为服装设计专业方向和服装工程专业方向,所以,业务培养目标可以有所区别。如服装设计专业方向应以培养服装设计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优先,服装工程方向则应该以培养服装技术为先。

从业务培养要求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服装的设计、生产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服装设计、生产技术及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服装设计、服装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因此,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属于既懂设计又懂技术的艺工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可在服装设计、服装加工、服装营销的企事业单位工作。艺工复合型背景的毕业生,既有理工科的缜密周全之思维,又有艺术文科的策划设计之能力,恰好满足了服装企事业单位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从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来看,一是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表达技能;二是掌握服装构成原理、服装推版技术、服装材料应用以及服装生产技术与管理方法;三是要了解服装消费心理与服饰消费文化、掌握服装营销基本技能;四是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协调、语言文字表达、信息获取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五是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六、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从艺术工学人才以及艺术工学特色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出发,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内涵的研究,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人才培养过程、教学管理机制多样化等方面,以“艺工结合、文理渗透”为主要模式,持续不断地深化了“艺术工程化、工程艺术化”的学科专业改革实践,细化成了三种不同的特定复合型式,具有特定的适用范畴。

1.工程+艺术模式:该模式以工程教育为主,并渗透艺术教育为特色,特别适用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服装工程)、纺织工程专业(如针织服装设计、纺织品设计)等。

一定的艺术教育可以使这类专业的教学内容、研究成果以及相应的人才培养更接近生产实际。由于艺术教育拓宽了该类专业的人才培养途径,使得教学、科研内容更具针对性,纺织服装产品的设计更具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性,研发出来的产品更合理,更市场化,更人性化。

因此,这类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纺织、服装工程知识、纺织品及服装贸易知识和纺织品与服装艺术设计理论,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从事纺织品及服装设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作风严谨、适应性强、发展后劲足,具有扎实纺织及服装工程理论和较强艺术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毕业后能从事服用织物、装饰织物和服装的设计、家用纺织品设计,也能进行纺织品及服装的贸易和管理工作,同时还可在纺织、服装工程和艺术设计学科上进一步深造。

2.艺术+工程模式:该模式以艺术教育为主,并渗透工程教育为特色,比较适用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服装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等。

一定的工程教育可提高学生设计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并特别关注工程技术进步为各类设计带来的全新思路和发展空间。因此要求学生掌握艺术设计知识、创新设计的理念,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从事艺术创作,培养具有扎实的艺术设计理论基础、较强的艺术创新及工程技术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毕业后能从事服装产品开发及创新设计、服装的贸易和管理工作;环境设计项目策划、制作,环艺衍生产品开发等工作;室内设计及景观环境设计、工程施工等。

3.艺工融合模式:该模式以艺术与工程技术结合、文科与理科渗透为特色,主要适用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不划分专业方向)、艺术设计专业(产品设计)等。该类专业本身同时面向艺术类和理工科招生,单从课程模块无法界定哪些属于艺术课程或工程课程,艺工结合和文理渗透的课程设置可体现到培养方案的每一个节点。

服装设计与工程,作为一门属于艺术工学学科的复合型专业,它的学科属性及专业特点决定了服装设计与工程教育是工程技术和艺术设计有机融合的完整统一体。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通过优化培养方案设计,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得到最大化的渗透融合,要求学生掌握服装产品设计基本理论与方法,良好的服装工程技术知识和产品研发的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的设计创新意识和技术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毕业后能从事服装产品创新设计、产品研发及其组织管理工作等。

结语

1.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为艺术工学,艺术工学人才,就是人文艺术素养高、懂得科学技术、了解经营管理、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艺术工学特色人才培养就是艺术工学化、工程艺术化,实施“艺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培养模式。

2.服装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艺术工学特色的应用型高级设计与工程技术人才,其人才培养模式有工程+艺术、艺术+工程、艺工融合三种模式。

3.将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诠释为艺术工学必将促进我国学科设置与分类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指导国内艺术设计类(环艺设计、染织设计、陶瓷设计、装潢设计、装饰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动画设计)人才培养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葛田田.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分析[J].艺术探索,2007(3):76-77.

[2]刘媛媛.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刍议[J],艺术教育,2007(11):116.

[3]谢志远.地方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5(6):55-57.

[4]甘应进.陈东生,创新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J].中国西部周刊,2005 (12):54-55.

[5]陈东生.艺术设计学院学科建设展望[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版),2002,23(增刊):55-56.

[6]潘鲁生.对当前设计艺术教育的思考 [J].艺术教育,2005(2):6-7.

[7]李伟,唐朝晖.“质量工程”背景下地方高校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艺术教育,2008(6):64-65.

[8]李炳训.“和实生物”——我国设计艺术教育思考,艺术教育,2008(7):8-10.

化学工艺和工程篇5

一、我国传统工业设计教育模式的弊端

20世纪80年代,工业设计之风吹到我们中国,在还没有搞清工业设计的教学宗旨之前,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开设该专业,几乎所有的教学都实施一刀切模式。笔者在接触工业设计专业近20年来,传统的教学方式一直持续到现在。笔者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对传统的工业设计教育现状做简要的概括与分析,如下:传统工业设计教育模式和弊端有:

1.几乎是全国统一化的课程教学内容,有些高校只是课程名称不同,也是换汤不换药的做法,没有设置具有当地区域特色课程的学习。这种统一化的教学内容由于缺少融入当地区域特色的课程,彰显不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文化,实施的一刀切模式很容易产生照抄照搬国外设计风格的现象,同时会逐渐淡漠中国文化的传承教育,所以走不出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之路。日本之所以能走在世界前列,是因为该国家在重视设计的基础上,还保留和传承了本国的文化精髓,这一点值得我们反思。

2.只注重课堂教学,学生缺少外出观察、实践的机会。由于课堂教学的视野范围比较狭隘,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利用旧的案例指导学生,教学内容没有更新,所以学生学到的知识不能够与时俱进。

3.学生作品只能表达设计概念,缺少给予产业转化的途径。学生在设计作品的过程中,通用的流程就是设计调研、绘制方案、制作模型、模型评估等,三、四年都在以同样的过程反复执行,在学习中不免会有些厌倦,必然不能深刻理解工业设计的教育宗旨,甚至认为工业设计学科只做外观和概念设计。甚至在就业前也会放弃该行业的工作意向。

4.优秀学校的实验室只是摆设,学生未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作品进行生产加工。由于大多数时候只是概念效果表现,三、四年下来,学生缺少实践经验、充实感和成就感。

二、工业设计专业“艺工结合”的实质

“艺工结合”的工业设计教育理念首次由包豪斯学校校长格罗佩斯提出——坚持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他指出艺术家与手工艺匠人应同台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包豪斯在教学执行过程中其教学方法以手工艺的训练方法为基础——即学徒制方式,通过艺术的训练,使学生对材料、色彩、质感、肌理、结构等的视觉敏感性得到科学、准确的理解,向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复合型工业设计人才。该方法可以看作是现代工业设计专业“艺工结合”教学模式的雏形。包豪斯学校将“纯粹的艺术”和“实用的技术”进行联姻的教学方法,为以后的“艺工结合”教学模式树立了榜样。我国工业设计专业教育发展比较成熟的江南大学受到“艺工结合”这一教育理念的熏陶,也逐渐完善地开展了“艺工结合”的工业设计教育模式。通过上述对包豪斯办学理念的回顾以及在我国国情条件下对江南大学工业设计教育模式的研究,工业设计“艺工结合”的含义和宗旨分析如下:工业设计“艺工结合”的设计和教育理念必须综合考虑艺术设计师、工程师和用户等所承担的角色给设计作品带来的影响,以提高作品产业化之后产品的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和象征价值。那么,在了解如何实现产品的这些价值之前先理解“艺工结合”的内涵。“艺工”结合一词中包含“艺术”“工学”“工程技术”三大方面的内容。首先,“艺术”的含义与造型视觉形象有着密切关联,它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无论艺术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都具有一定的共性——审美情感体验与逻辑认知、意识形态的统一;而“艺工”结合中的“工”主要是指科学门类中的工学,人们通过研究和应用自然科学、社会学、经济学、逻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知识,以此来对各领域中的方案设计和使用方式进行创新或改良的一门学科;另外也包含“工程技术”方面的含义,人们利用工程技术制造实用的物体或者工具,将物品的功能发挥出来以延伸或弥补人类的能力,并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意在实用。设计中“艺工”结合的理念是将设计作品实现审美与实用的统一,在整个作品的制作过程中,设计师需集多重身份于一身——艺术家、工匠和工程师,创造出独具匠心的、“艺工结合”的设计作品,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作品的每个环节都遵守“艺工”结合的设计理念,设计出让多数人满意的产品。“艺工结合”的教育理念并非纯粹的艺术与工程技术的结合,它要融合人文、自然、社会科学等方面,研究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这都属于社会学的范畴。为了实现上述教育目标,学校在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中必须围绕“艺工结合”这一核心宗旨展开,并在教学过程中“灌输”给学生这种“艺工结合”的学习理念,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具备综合专业素质的产品设计师,而不是一名只会绘制构想图的概念设计师。

三、新时代下工业设计教育“艺工结合”新思维、新形式

信息时代,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小,技术的迅猛发展拉近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距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想要得到任何事物都那么轻而易举。多元化的社会使人们获得更加丰富充实的信息,那么,人们对周围事物的功能和审美判断能力也越来越强,换言之,大众也都在潜意识中越来越注重产品的设计感。所以新时代条件下设计教育将逐渐普及,人们对工业设计与纯艺术设计的区分和认识也更加明确。设计发达了,人类文化的延续才能得到保障。设计文化的塑造需要设计教育来实现。工业设计是讲究创新的一种行业,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那么,工业设计专业的教育理念也要有创新理念。自从包豪斯开创了“艺工结合”这一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以来,各国院校纷纷效仿。但是,在当今新时代背景下顽固保守地坚持这一理念随波逐流而不寻求创新的话,培养出来的设计人才也会与社会脱轨。基于多元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条件下,工业设计专业“艺工结合”的教育理念要与时俱进,使设计教育理念具有新的思维特征。笔者结合实际的教学实践,就工业设计专业“艺工结合”的教育理念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新思维形式:

(一)“艺工结合”要彰显地域性

文化地域性彰显民族性,文化特征需要由当地人们的生活用品和生活意识形态来体现,而设计教育的目的是以人为本,为社会培养出类拔萃的有当地特色的设计人才,才能继承和发扬当地民族区域特色,将民族的文化精髓延续下去,民族文化设计发扬光大,“中国创造”之梦才能实现,从而将中国设计之路走向国际。我国各个区域的传统工艺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工艺技术。那么“艺工结合”的设计教育理念要求在继承传统文化技艺的基础上,借助当代的先进技术实现文化的升华。地域性“艺工结合”设计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需要在结合地域特点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的教育模式。设计教育要注重建立合理而新颖的课程结构、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训练学生养成创造性思维的习惯和掌握基本的创造原理、创造技法,培养学生对事物的选择能力、个性风格的表现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大的创造力。如广东地区的传统木雕、广绣、陶瓷等工艺对设计教育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木雕、广绣、陶瓷工艺等应用于设计中能提升产品的价值,并彰显传统文化气息,所以各个高校在设置设计教育相关课程时即可将这类工艺设置为必修课程,培养更加专业的工艺设计人才,使中国地域的传统工艺后继有人。设计教育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又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并能够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来充实自己的设计理念,是提高学生设计能力的重要途径。并且聘请从事传统工艺领域设计、制作工作的专业工艺师到校任教。同时,学校要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平台,实现为社会生产服务的目标,学生如果不了解生产工艺,设计就不能转化成产品,设计的价值就无法实现。

(二)“艺工结合”要体现个性化、多元化

实现上述地域性“艺工结合”设计教育理念时,切忌采用一刀切模式,给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特长的机会,即选择学科方向。在课程的设置上,大一时所有方向的学生共同学习专业基础课,如设计美学、设计构成、设计表现技法、世界工艺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等基础课程;大二时实施学科细分,选择学科方向,如课程设置有陶艺、木雕、皮具设计、家具设计、生活产品设计、交通工具设计等学科门类,做到因材施教,人才专业化、多元化,以适应社会的多样化需求。

(三)“艺工结合”要实施产业化

工业设计专业重要的特点并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将设计作品得以产业转化,并能够在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过程中进行跟踪,这种形式的执行方法有:①校内建立工艺设计工厂或工作室,并在各商业网站上建立众筹平台,如:在京东网站上建立众筹派台,将作品公布于众,为设计作品的加工生产集资;②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学校委托企业加工设计作品,并给予市场推广。

(四)“艺工结合”要走向国际化

艺术无国界,设计也同样无国界。“艺工结合”的工业设计教育方法也需要融合和突破界限,才能更好的体现工业设计教育的本质,那么,“艺工结合”要走向国际化,实现中外合璧,开拓更广泛、更丰富的设计教育领域。例如:日本是一个重视陶瓷艺术发展的国家,在技术和艺术方面都有比较突出的成就。日本生活陶艺的发展在受中国、韩国、欧美等国家影响的同时也保持了自己设计的文化特色,使陶艺的发展更加繁荣。那么,在“艺工结合”的工业设计教育过程中,比如陶艺课程的教学,可以将陶瓷工程与艺术相结合,培养既懂得陶瓷工程又具有较好的艺术设计能力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就非常必要,以满足我国陶瓷行业发展的需要。学习国外,知己知彼,汲取精华,方可在设计教育中脱颖而出。

四、结论

化学工艺和工程篇6

关键词:化工工艺学;课程建设;工程能力;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271-02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对对化工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院校工科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使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明确提出“……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强化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肩负着培养高级化工人才的使命,专业工程性质突出。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不仅要加强实践环节建设,更要重视理论课教学特别是专业课教学的指导作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主要面向的工业部门是化学工业,属流程工业,往往涉及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加工过程。化工产品的生产是各种化学单元反应和化工单元操作的有机组合和综合应用。化工工艺学是根据化学、物理、物理化学、化学工程原理和其他科学的成就,研究综合利用各种原料生产化学产品的方法原理、操作条件、流程和设备,以创立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环保的化工生产工艺的学科,被认为是架在实验室研究与工业生产中的一个桥梁。课程工程性强,存在许多与实践环节的关联点,是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适宜载体。关于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已由不少报道。黄美英[1]等对强化课堂教学、加强实践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以及强化学生工程观念等方面对《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探讨;邱玉娥等[2]指出该课程教学应加强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并尝试采用“传统型、技改型、创新型”案例教学法强化培养学生的技改创新意识。王钧伟等[3]认为可通过精选教材内容、强化实践教学、追踪学科发展、开设专题报告、加强绿色教育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教学效果。本文介绍了在化工工艺学的课程建设和教学中突出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一些新尝试。

一、课程教学目的再认识

从化工生产工艺角度出发,运用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阐明化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和流程组织、物料衡算、热量衡算的通用方法,介绍典型产品的生产原理、典型流程、关键设备、工艺条件。典型产品生产工艺的讲解重点放在分析和讨论反应、分离部分的工艺原理、影响因素、确定工艺条件的依据、反应设备的结构特点、流程的组织等;同时对工艺路线、流程的经济技术指标、能量回收利用、副产物的回收利用及三废处理运作进行一定的论述。使学生获得广博的化学工艺知识,培养工程能力,以便在生产与研究开发工作中开拓思路,灵活运用,不断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设备,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为强化工程能力培养,要重视本课程对专业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的指导作用,教学活动与实践环节有机关联,画龙点睛,有的放矢。

二、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突出学生工程认知、工程设计、实验操作

依据课程实践性、综合性、复杂性,为提高学生的工程认知能力和感性认识,基于FLASH和网页制作等软件工具,开发了多功能的化工工艺学资源库,包括:例题分析、图形演示、生产装置实际录像和图片、实习现场实际教学录像和图片等。学生可随时通过网络观摩这些资源。学生将工业生产装置和工艺展示的视频看作理论联系实际的视觉纽带,访问的积极性高。《化学工艺学》中流程图较多,如果采用学生自己看书本中的流程图,然后老师讲解的教学方法,很容易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所以本课程特别重视直观、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方式的高效应用,课件可通过网课程络平台自由访问。在绘制工艺流程图时,尽量使用动态画面,如把物料的流动做成动画,管道、设备、阀门等做成立体图,不同的物料及公用工程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力求逼真、醒目。固体燃料气化制备合成氨原料气的间歇造气过程的操作循环的动画演示就很受学生欢迎。在本课程的建设安排了课程设计,其中大约■的设计题目与授课内容直接相关,如合成氨、芳烃分离、天然气制甲醇等,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锻炼和提高其对工艺路线的设计、设备选型,以及车间布置和管道布置的能力,培养正确、熟练查阅工艺设计规范、手册及参考书的技能。将教师科研项目、社会正在建设的工程项目等引入教学,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工程观念。化工专业综合实验中设置乙苯脱氢、反应精馏、喷雾干燥、空气分离等与化工工艺学授课内容直接相关的实验项目。

三、课程教学突出培养学生的“当代工程观”

工程观是人们关于工程活动的基本理念,是认识和进行工程活动的指南。工程观念的强弱和趋向直接影响着从业人员的实践能力。在当代学科交叉渗透的趋势下形成的当代工程观[4]是对传统工程观的扬弃和超越。当代工程观视生态环境为工程活动的内生因素,认为工程活动不但受生态环境的制约,而且应按照生态规律重塑生态活动的方式[4]。化工工艺学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的良好媒介。在绪论部分,我们强调工艺技术不同于实验室制备技术,工艺路线评价要突出理论上的正确性、技术上的可行性、操作上的安全性、经济上的合理性,还要突出环境及生态相容性。讲解具体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中,将原子经济性(AE)[5]、环境商(EQ)[6,7]的概念进行具体计算、剖析。比如氯醇法与乙烯环氧化法制备环氧乙烷路线的比较就是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意识和创新素质的生动素材。

四、授课过程强化与实践环节的联系

在授课过程中,我们适时引入后期开设的专业实验、课程设计的题目,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如介绍乙苯脱氢时让学生思考专业实验将重点考虑的问题:降低体系分压的方法、测定乙苯转化率和苯乙烯收率的方法、采用色谱定量时苯乙烯的出峰顺序等;在讲解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工程图纸视图、流程组织时强调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的实际应用;在介绍特殊设备布置时强调设计发展,如介绍合成氨工艺技术时引入废热锅炉的适度倾斜布置;适时介绍生产实习中遇到的工艺技术问题,并启发学生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建立工程应用意识;授课期间带学生去观摩校内实验及中试装置,突出情景式教学,使理论学习与实践环节无缝统一、相互促进。

五、授课过程突出原理-条件-流程-设备一条主线

为强化工程意识,使学生形成做工程就是做细节的理念,在介绍氨、C8芳烃、甲醇、苯乙烯、环氧乙烷、丙烯腈、氯乙烯等产品制备技术时,用整体一条线的思想组织教学:按照产品性质、用途―生产原理(含主副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催化剂选择―工艺条件讨论─工艺流程比较―设备分析的顺序,由浅入深,渐入佳境。

强化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工科高校实践和理论教学的核心任务,通过化工工艺学教学培养学生工程能力是课程建设的内在要求。强化与工程认知、工程设计、实验操作相关教学资源建设,授课中贯彻当代工程观,授课过程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用原理-条件-流程-设备整体一条线组织教学等是在化工工艺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黄美英,梁克中,赖庆柯.对《化工工艺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3):122-124.

[2]邱玉娥,张秀玲,等.化工工艺学应注重工程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5):214-216.

[3]王钧伟,官叶斌,孔学军,等.《化学工艺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2,(4):233-234.

[4]汪应洛.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教育[J].中国工程科学,2008,10(3):17-20.

[5]B M Trost. The atom economy - a search for synthetic efficiency[J]. Science 1991,254,1471-1477.

化学工艺和工程篇7

【关键词】化学工艺学 教学改革 石油化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6-0001-02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坐落于中国南方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广东省茂名市,为华南地区唯一一所石油化工特色院校。学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的石油化工行业,就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具备化学工程与工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良好的创新意识和较高综合工程素质的人才。毕业生能在石油炼制、石油化工、能源、环保、材料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化学工艺学作为该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基础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原理等课程的综合应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化工生产的基本原理、主要化工产品的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等。在化学工艺学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一 结合石油化工特色,创建课程群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石油化工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应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良好的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工程素质,以适应石油炼制或石油化工等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毕业生不但要懂得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还要具有某一岗位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并能在现场进行技术操作和改进,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因此,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石油化工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基层性、实用性和技术性,这是本专业区别于其他普通高校教育的一大特色。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基础及接受能力,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可将石油炼制工程、石油化工产品分析技术、石油产品应用技术与开发、石油储运基础等课程创建一个课程群,围绕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各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精选优化,调整化学工艺学的教学内容。可从这些主干课程中选择一些典型的石化产品,作为化学工艺学的教学案例,分析这些石化产品的生产方法、工艺流程、工艺参数、条件影响等。这种处理方式对课程群里面其他的课程教学可起到辅助和巩固的作用。

二 优化和更新化学工艺学的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把各章节内容按照了解、掌握、应用、设计等不同要求作详细的定位。例如,对于工业生产中已经不采用的生产方法,只要求学生了解某种工业过程可能有多种生产方法即可;对需掌握的内容,可以要求学生对各种生产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其适用范围、效果、操作条件、能耗等,从技术经济的角度选择生产方法。学生不仅要掌握教材介绍的几种基本化工产品的生产,而且其生产--方法要会应用,能够举一反三,要能设计出一些简单的生产工艺。例如,在讲授合成氨时,可以先引入哈伯法合成氨工艺的历史及哈伯本人的一些简介,既可以提起学生对合成氨工艺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了解一些名人的事迹。当学生有了兴趣之后,可以从不同的原料角度,引入不同的生产工艺,如以煤为原料,以天然气为原料,以重油为原料的合成氨工艺,其各自的工段均有所不同,可以在讲授完后让学生总结各不同原料合成氨工艺的异同,这样学生学完之后印象深刻,可以吃透这部分内容。

另外,在组织化学工艺学教学内容时,应着重突出石油化工特色。在第一次化学工艺学讲授过程中,让大家认识到本门课程的针对性、重要性及实用性。在第一章“绪论”部分组织讲授材料的时候,可以结合茂名炼油产业链,围绕几个关键词如石油化工、石油炼制、乙烯工业、茂名乙烯、石化工业区等展开内容学习。例如,乙烯工业是指以石油馏分为原料裂解生产乙烯为主,同时生产丙烯、丁烯、芳烃等产品的生产过程。乙烯是石油化工的基本有机原料,目前约有75%的石油化工产品由乙烯生产。乙烯主要用来生产聚乙烯、聚氯乙烯、苯乙烯等多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乙烯产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再如,对乙烯产品结构的介绍(塑料类、合成橡胶类、液体化工类);对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集群及沿长江产业带分布的介绍等,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清晰地认识未来的就业方向、就业区域和就业前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充分认识到化学工艺学这门课程的针对性和重要性,在后面的时间里自然会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因为这些内容的学习与他们未来的就业息息相关。

围绕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毕业生的就业特点,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化学工艺学这门课应该调整教学内容,注重重点内容的凝练。其重点内容应围绕乙烯工业展开。

如以茂名石化乙烯为例,学习乙烯生产原理、工艺技术、产品应用等基本知识;以茂名石化工业区为例,学习乙烯下游产业链、产品应用等基本知识。

乙烯生产原理主要包括乙烯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规律、反应机理、热力学及动力学分析,乙烯生产的工艺参数和操作指标(如原料性质及评价、裂解温度、烃分压、停留时间、裂解深度等)及乙烯生产的工艺过程等。

三 适当引入双语教学

化学工艺和工程篇8

关键词:化工工艺 课程改革 产学结合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化工工艺类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有机化工工艺、无机化工工艺、精细化工工艺三大部分。无机化工工艺涉及氨、硫酸、磷酸、纯碱、烧碱等无机产品的生产工艺:有机化工工艺涵盖了烃类、C1~C4系列(甲醇、乙酸、丙烯腈、芳烃等)等有机产品的生产工艺:精细化工工艺则主要介绍染料、涂料、胶黏剂、颜料、表面活性剂等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工艺。

一、课程现状

目前多数高职化工工艺类课程的授课方式以教师的理论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不足;教材内容组织结构固定,不能体现地方化工企业工艺岗位群的知识需求。无法与地方化工企业主打产品的工艺形成良好对接:课程评价方法多以终结性的理论考试为主,考完就忘,谈不上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对此,为更好地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之路”的高职办学指导思想,形成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笔者认为有必要对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化工工艺类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二、课程改革的思路

1.精选内容,整合课程

自编教材本着高职教学“以应用为目的,必需够用为度,加强针对性实用性” 的方针。建议将三门课程的传统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门新的综合性化工工艺类课程, 自编授课教材。

课程内容的选取以适应行业企业的需求为原则,注重与学生职业能力的良好对接。具体实施上:① 对院校周边各化工企业进行调研,广泛听取企业或行业专家的意见。② 大量收集毕业生的就业反馈信息,明确化工工艺岗位群的知识需求。③ 最终以区域经济发展和学生就业为导向,确定有机、无机、精细三种工艺内容的比例。教材中可适当加入企业文化、企业工艺技术发展过程等内容的介绍.为学生提供就业面试信息的同时.兼顾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2.完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增大实践教学比例

应用化工技术是典型的工科专业,就业岗位对实践技能的要求远远超过理论知识,化工工艺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因此,必须有完善配套的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教学,尽可能地实现工艺生产过程的再现,让学生接触实际的生产工艺流程。基于化工行业的特殊性,在校内建设真实的工艺生产流程是不实际的,所以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单元操作模拟、仿真实验室为主,最重要地还是要多发展校企合作企业,与企业密切接触,大力发展“厂中校”。加大现场教学的力度。

3.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实现“项目引导,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方法上,课程整合后应由理论向实践逐步倾斜,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使教学方法和模式更加符合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可综合采用动画演示、视频播放、仿真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方式。如一些危险性较大的生产工艺,可采用视频播放和仿真教学的方式;其它工艺过程,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采用现场教学模式,以增强授课内容的直观性。具体教学实施过程。可将同一产品的生产工艺作为一个项目,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资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或在完成理论教学之后,立即进行相关的实验或实训,理论与实践穿插进行。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倾向,可重点选修某些工艺项目,提高学习和就业针对性。

4.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提高授课效率

在教学团队的组成上,做到专兼职教师合理搭配。一方面充分发挥专职教师课堂理论教学的优势: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企业兼职教师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配合课程的现场教学。

5.建立合理有效的学生考核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施手段必须有新的考核方式与之匹配。应改革传统的期中、期末考试制度,建立理论考试和实践动手相结合的学生评价体系。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在保留一定比例理论考试的基础上,引入实地流程讲解、流程设计分析、小论文、仿真操作等考核方式,将实践技能的学习与考核和谐统一。

三、课程改革的意义

通过对三门工艺课程的整合,削枝强干,提高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自编的综合性工艺教材,便于体现工艺类知识的整体性和联系性,启发学生对比认识不同工艺的特点,形成合理、互通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 “知识+技能” 的全方位考核方式可弥补部分学生理论基础较差的现状,增加其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将理论教学、仿真训练、现场参观、实际操作融为一体,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的教学模式。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机结合,增强了学生对生产工艺流程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大大提高。教师在组织和实施现场教学的过程中,有机会参与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一方面提高实践能力,重构教学能力,提高双师素质:另一方面更加了解现代企业需要怎样的技术人才,使教学更加具有目的性、实用性。

课程体系的改革,使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在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基地的过程中,可与学校签订“订单式教育”协议,共同参与选拔学生、组织教学、考核上岗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围绕企业生产实际需要进行有效的量体裁衣,满足企业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求。节约新员工人职培训的时间和成本。学校在此过程中.有利于找准自身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增强职业教育的生命力。最终实现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相互促进,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和谐发展。

化工工艺类课程作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其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改革,是提高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实现高职教育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势在必行。

化学工艺和工程篇9

关键词:化工工艺;安全危险;控制对策

1化工工艺的生产步骤简述

化工工艺也就是所谓的化学生产技术,即化工技术。它主要是把原料物采取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最终将其转变为化工产品的一种方式方法和转变过程,而化工工艺就是对实现这一转变的整个措施和过程。一般而言,化学生产的主要流程如下:(1)原料物的处理。要想确保原料能够符合化学反应的规格和状态,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对不同的原料物进行粉碎、净化、乳化、提浓及混合等多种方式的预先处理。(2)化学反应。此步骤是化学生产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通过对原料物的预处理,在一定程度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原料产生了反应,最终实现化工生产中所要求的反应转化率和收率。一般来说,化学反应具有多种多样的类型,主要有还原反应、聚合反应、氧化反应、复分解等等。借助产生的化学反应,最终获得混合物和目的产物。(3)产品精制。化学反应后,对得到的混合物实施分离,将各种副产物或者杂质进行去除,最终可以得到满足组成规格的化学产品。上述这些步骤都需要在特殊的化工设备中完成,最终通过一定的操作条件,完成物理和化学转变。

2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危险问题分析

(1)化工工艺物料安全管理问题。物料管理是化工工艺生产流程中的第一环节,因此加强对化工原料的管理则格外的重要。尤其是在选择化工工艺物料上,物料的存放管理方式、物料的运输方式等管理过程都必须要严格遵照化工安全管理的要求来执行。不同的环境下,化工原材料会呈现出不同的物质状态,其物质状态的独特性也是由物料的化学性质来定的。不同的形态下化工物料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特定的环境或者条件下,部分化工物料会放射出有害物质,这就会影响到化工工艺设计人员的身体。因此对于化工物料的管理需要提前对其加以辨析,物料存放过程中产生的危险要素也应当及时加以处理和解决。(2)化工工艺设计方式的安全管理问题。工艺设计过程中,设计方式也是需要格外重视的一个问题,相同种类的化工原料,结合其不同的设定条件,能够得到相同的产品,究其原因还是由化工原料的性质所决定的。因此进行化工工艺设计需要根据周围的环境,对化工企业的安全因素加以充分的考虑,与此同时还不能忽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最终选择一个最佳的工艺设计方式,确保化工企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3控制化工工艺设计安全的对策

(1)化工工艺设计中控制化工安全过程。当化工化学原料发生反应时,对于每一步骤的生产过程都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尤其是必须要严谨地进行化工原料的选择。尤其是针对化工反应的基础设施也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化学反应之间会有非常大的差异,不同的差异对设备的规格要求也不相同。化学反应过程中对于有些基础设备必须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尤其是反应过程中需要深化对多级反应,虽然减少级别反应可以缩短产生周期,然而无形中则会增加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因此,化学反应过程中尤其是在使用外循环冷却器的时候,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原料的进料时间,某种程度上这种措施能够实现化学原料的充分反应,最终降低设备的损害。(2)对于化工工艺指标的安全性进行综合性的评价。由于化工工艺设计生产过程中存在着:标准高、要求严、指标多等特点,所以这一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工艺指标针对安全生产的影响的深远进行分类。也就是一般工艺指标及安全工艺指标。只要是涉及到化工工艺人员的人身安全、甚至是有可能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安全工艺指标,必须要将其列为是重点加以监控的对象,然后有目的、针对性强地对其实施重点的管理,落实化工工艺指标的在控及可控。再者,对于重要安全工艺指标的危险性进行评价,确保心中有数,根据岗位实际加以操作,从危险性以及指标失控率的大小上进行综合的分析与评价,找到化工工艺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重点环节,然后指定出强有力的改进措施保障化工装置的安全正常及稳定运行。(3)对于化工工艺操作过程中产生的事故进行严格彻底的处理。因为化工工艺安全管理不当或者是由于化工操作中产生的失误最终导致的一些事故,要求化工生产管理部门必须要坚持任何一个问题都不放过的原则。第一时间组织相关的人员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到产生事故的主要原因,然后解释事故实况制定出具有实际改进的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化。此外,还应当并组织人员讨论学习,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4结语

总之,化工工艺安全控制和管理在化工生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特殊岗位上,化工工艺指标的控制则更加的重要。如果把工艺安全管理工作做好了,安全事故就会相应地减少,才能确保生产装置平稳、持续地运行,企业才能谈得上效益和发展。

作者:郭建忠 李向东 单位:陕西榆林凯越煤化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钟蓝.浅析化工工艺设计问题及改善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6(19):223-225.

化学工艺和工程篇10

关键词:理工院校;艺术教学;藩篱;超越

艺术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并且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由于理工院校、教师以及学生缺乏对艺术教学的正确认识,导致艺术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来自生源、课程、教学、师资等诸多方面的困境。为跨越理工院校艺术教学面前的重重藩篱,理工院校应尽早端正教育认识,吸纳更多优质生源,优化艺术课程结构,改革艺术教学方法并且充实艺术专业师资。

一、端正教育认识,跨越认识藩篱

1. 理工院校艺术教学面临认识困境

在理工院校,错误认识艺术教学的主体主要来源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对于学校来说,虽然国家政策号召高等院校全面开展艺术教学,但仍有很多理工院校的办学者认为艺术教学不属于真正的科学,对于理工学生来说可有可无。对于艺术教师来说,受校方忽视艺术教学的影响,导致教师们对艺术教学缺乏兴致,视艺术教学为走过场。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认为艺术教学与升学和就业关系不大,艺术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生活的调剂品。

这种尴尬,即使在把公共艺术教育做得风生水起的湖南理工学院也不例外。近几年,对于公共艺术教育,该校一直有“取消”或者“做得太过”的不同声音出现。有教师反映:“现在高校课程要压缩,各门课都重要,完成必要的教学任务已经很困难,艺术教育就不要列进来了,作为选修课,可以考虑在课程表外运行。”

在这些错误认识的影响下,理工院校管理者者疏于成立专业的艺术教学机构,艺术课程设置零散,师资安排与教学设施配备也无法满足教学需求。艺术教师怠于备课,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陈旧不堪,一本教案沿用多年。理工院校学生在面临升学和就业的压力下,受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影响,选修艺术课程的积极性大大降低。正是因为三方教育主体对艺术教学的错误认识,才导致艺术教学在理工院校实施过程中困境不断,藩篱重重。可以说,认识困境是其他困境产生的根源。

2. 跨越藩篱:端正艺术教育认识

端正教育认识,提升理工院校艺术教学地位是打破理工院校实施艺术教学所面临的认识困境的主要切入点。要提升理工院校艺术教学的地位,充分实现艺术教学本质,就必须使理工院校充分认识到艺术教学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针对理工院校对艺术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的情况,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要进一步强调各理工院校对政策的落实,从“思想上重视”过渡到“思想、行动皆重视”。理工院校应充分认识到艺术教学在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性质、地位、作用和意义,明确艺术教学在全面提升国民艺术素养、审美水平及学生综合素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理工院校还应紧跟国家相关政策,按照国家的规定和要求开办艺术课程,把艺术教学真正纳入学校的整体教育之中,使艺术教学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

二、吸纳优质生源,跨越生源藩篱

1. 理工院校艺术教学面临生源困境

众所周知,每年12月到次年2月这三个月之间会涌现出一大批学生奔波于各高校之间参加艺术联考。艺考生源根据其专业技能和文化课成绩可以被划分为三档:一档生源专业技能拔尖,文化课成绩位居中上等,能够被重点专业艺术院校所录取。二档生源专业中等,文化课成绩拔尖,可以进入重点综合大学的艺术系。而第三档生源往往是专业技能和文化课成绩皆为中等偏下,只够考取理工院校的艺术专业。由于理工院校艺术系的录取分数低,很多文化课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是将理工院校的艺术系当做自己进入该学校其他专业的跳板,待考取后再转到其他专业就读。这便造成了理工院校艺术生生源少、生源弱的局面。

鲜有学生选修艺术课程也是造成理工院校艺术教学生源困境的原因之一。学生不愿选修艺术课程有以下三方面原因:首先,校方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较少考虑学生的自身情况及需求,且艺术选修课多安排在学生课余时间,自然不会受到学生的青睐。其次,教师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内容无法跟上时代的变迁,加之教学设备的短缺,便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饱受就业和升学压力的学生,出于多参与社会实践锻炼自身能力和专心复习考证的想法,他们不愿将自己仅有的课余时间安排给在他们看来毫无用处的艺术课程。由于选修课的设置要求满足一定的选修名额,无奈生源的稀缺最终导致大量艺术公共选修课被取消。

2. 跨越藩篱:吸纳优质生源

生源问题对理工院校艺术课程的设置与开展具有直接的影响。欲解决理工院校的生源困境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提高艺术专业招生标准,吸纳优质生源;另一方面是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艺术公共课的兴趣,使艺术专业教育与艺术通识教育并重。

在艺术专业招生问题上,理工院校应适当提高对艺术专业学生的招生要求,做到专业基础与文化课成绩考核并重。理工院校不应为了保证名额而盲目招收三档生源,而是应逐步摒弃过去的招生标准,探寻专业性强的师资、地方艺术机构的大力扶持以及良好的艺术生就业渠道,以此招揽一档、二档艺术生源,保证生源质量。

在艺术通识教育方面,理工院校应在端正自身对艺术教学认识的基础上,将学生的需求纳入考虑范围,科学合理地设置艺术必修课和选修课,并且为艺术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足够的教学资源。此外,学校还应成立专门的艺术教学机构,定期组织艺术实践活动,广泛设立艺术类社团,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艺术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受到艺术带给他们的愉悦,从而自愿选修艺术类相关课程。

三、优化课程结构,跨越课程藩篱

1.理工院校艺术教学面临课程困境

艺术是一门涵盖了音乐、舞蹈、文学、美术、戏剧、影视、曲艺等众多科目的学科。可是不少理工院校在艺术课程设置上存在这样一种误区,即教学中只要有美术、音乐的参与便是艺术教学了。与其他学科一样,艺术学科各科目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如果院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不去考虑艺术学科之间的整合设置,或是在整合过程中忽略各学科自身的特点,学科之间不能良好的连接和渗透,这样生硬盲目的叠加之后而产生的课程传递给学生怎会起到优质的效果呢?

在课程结构上,理工院校艺术课程结构并不科学。课程体系方面,除艺术专业学生的课程体系是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外,公共艺术课程多定位为选修课;课程层次方面,表现为层次单一(多为理论和赏析),无法兼顾学生的艺术水平。课程形式方面,理论课占据大多数,实践课几乎没有,或是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而被取消。

2. 跨越藩篱:优化课程结构

教育部在《艺术课程标准》中,将艺术课程定性为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愉悦性、经典性,其价值是创造美、鉴赏美的价值、情感价值、智能价值、文化价值、应用价值[2]。这意味着未来的艺术教学是精英化的艺术教学与大众化艺术教学的共同发展。冲破理工院校艺术教学的课程困境需要优化课程结构,构建艺术教学特色新课程体系。

优化艺术课程结构,首先要建立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艺术教学课程体系。理工院校还应保留和丰富现有的艺术选修课,将艺术类课程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的一个类别,供学生选修。其次,在艺术课程的设置安排上要尽量覆盖音乐、影视、文学、舞蹈、美术、戏剧表演等科目。在课程层次上,应能兼顾不同专业学生的艺术水平,分设理论、赏析、技巧等多个层次。在课程形式上则要注意多样化,体现学校的特色和个性。立足艺术学科,辐射其他专业是理工大学艺术教学的内在诉求,也是艺术教学在理工院校的未来发展趋势。因此,理工院校可以适度增设一些理科、工科与艺术相融合的课程,如“数字艺术”、“结构之美”等,培养理工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从培养创新能力,训练创新思维的角度出发,理工院校还应设置一些创作类的课程,如歌曲创作、影视戏剧文学、DV摄录等。

四、改革教学方法 跨越教学藩篱

1. 理工院校艺术教学面临教学困境

由于理工院校对艺术教学认识的缺乏,很多艺术课程被编排成选修课程设置在周末时间。课程不受重视,很多教师便妄图采取一本教案一直沿用来应付了事。教学内容落后,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艺术课程又能对学生有多少帮助呢?即便教师想要将艺术知识精彩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却不得不面对教学设备紧缺、教学资源缺失等方面的困境。比方说摄影课,学校提供不出足够的相机,教师要么选择在教室里一边播放图片一边给学生讲解枯燥的理论,要么只能让学生利用手机的拍照功能去校园里拍一些质量较差的作品。

落后的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脱节,导致学非所用。陈旧的授课方法必然使学生缺乏创新思维。而教学资源的缺失不仅会严重打击教师授课和学生听课的积极性,还会使艺术教学在理工院校的重视程度不断下滑。

2. 跨越藩篱:改革教学方法

改革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科学选择适合所教课程的教学方法,并且灵活的运用教学手段,以此引导学生发散式的、多角度的解决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和能力。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一个相对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只有学生的思维摆脱课堂、教师、书本的拘束,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保障教学资源要求各理工院校为艺术教学制定统一的规划,加大对艺术教学的资金投入,用于教学设备的采购和日常维护。理工院校还可与当地电影院、展览馆等艺术机构合作,在借用机构设备的同时,不断为学生争取实践的机会。

五、充实专业师资,跨越师资藩篱

1. 理工院校艺术教育面临师资困境

理工院校忽视艺术教学且艺术教学实施时间尚短,人们对艺术教学的发展前景还存有许多疑问,故理工院校的艺术教师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无法匹敌其他院校教师。首先,理工院校从事艺术教学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明确提出:“各校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应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0.2%,其中专职教师人数应占艺术教师总数的50%。”[3]实际上,很多理工院校的教师人数都达不到标准。其次,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承担艺术教学工作的教师中缺乏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人才。理工院校的艺术教师学历层次多集中在本科,少数具有硕士学历,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而在职称评定上,理工院校艺术教师多为助教和讲师,少数负责人能达到副教授、教授职称。最后,理工院校艺术教师相较其他学科教师科研能力较差。艺术教师在求学期间往往重视专业技能,文化课基础薄弱,加之缺乏研究意识,便在面临课题时觉得无从下手。

2. 跨越藩篱:充实专业师资

多年来的办学经验总结出一个道理: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充实艺术教师队伍,鼓励教师科研是理工院校艺术教学突破教师困境的主要方式。理工院校应遵循《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指导,配备足够的专职艺术教师并且按要求落实教师编制,必要时还可邀请当地艺术机构的工作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吸收范围。

为丰富教师的个人素养和教学水平,学校应抓好艺术教师的进修工作,为艺术教师提供专业技术培训和外出交流活动的机会。此外,校方还应根据自身情况,设立艺术方面的科研小组,鼓励艺术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积极推广科研成果,促进艺术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台湾学者蒋勋说过:“一个人,可以经由诗,经由歌声,经由绘画与雕塑,经由舞蹈、戏剧,经由电影,经由一切美的创作,把自己的生命,如花一般展开,把自己的生命潜能,做最大能量的释放。”[4]艺术教学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超越艺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重重藩篱对于理工院校来说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院校的每位教育工作者潜心思考,打破困境,实现艺术教学在理工院校的绚丽发展。

参考文献:

[1] 嘉兴考试培训网. 公共艺术教育课排课表放最后?如何避免"被鸡肋"[EB/OL].(2012-5-4)[2012-10-14].

[2]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 [EB/OL].(2006-03-08)[2012-10-14] .em/2012/05/03/018462010_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