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发展现状十篇

时间:2023-07-21 17:39:14

全球经济发展现状

全球经济发展现状篇1

摘 要 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邵阳地区乒乓球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找出目前全民健身背景下邵阳地区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邵阳地区 全民健身 乒乓球 对策研究

健康是民生之需。没有健康,就没有人类的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以乒乓球运动的开展现状窥视邵阳市全民健身事实也的开展现状。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邵阳地区全民健身现状为研究对象,以乒乓球运动的开展现状为切入点,以窥探经济欠发达地区整体全民健身的开展现状。

(二)研究方法

1.专家访谈法

走访邵阳地区运动场所和小区的管理者和组织机构,询问在全民健身事业中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学者,并记录访谈内容。

2.文献资料法

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方法和手段对邵阳地区的全民健身发展现状进行查阅,并通过中国知网查阅相关论文和期刊。

3.逻辑分析法

对通过专家访谈和文献资料查阅的内容进行统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整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邵阳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邵阳位于湘中偏西南,总人口760余万,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为全省人口第一大市、土地面积第三大市。全市粮食种植面积425万亩,居全省第2位;森林面积1700多万亩,活立木蓄积量3520万立方米,均居全省第二位;草山面积681万亩,其中80多万亩集中连片,位居全省第一位。

在目前经济大发展的前提下,邵阳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发展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交通闭塞,没有大型企业的进入。另外,整个邵阳地区跨度较大,各县区发展不平均,统筹协调发展难以得到实施,另外,邵阳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人才严重外流,使得邵阳地区的经济没有良好的发展。

(二)邵阳地区体育人口现状

体育人口,指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它是以体育为重要特征的、具备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人口空间分布三要素的一种特定类型的亚人口。

通过走访发现,邵阳地区人口中进行下棋、打牌、打麻将的人口基数 较大,但在我国体育人口的标准中,下棋、打牌、钓鱼等类活动被采用的体育手段不多,身体活动性不明显,增强体质的作用还在尚待进一步探讨,因此在本研究中暂不将仅以这类活动作为体育参与的人列为实质性体育人口。通过在双清公园、城南公园、东塔公园、紫薇公园,健身场所有力特美健身会所、大力神健身会所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根据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分类并运用spss11.0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邵阳地区体育人口占43.27%,而进行和麻将等活动的人数巨大,占总人数的56.73%。

(三)邵阳地区健身器材的现状

1.邵阳地区健身器材的统计

通过走访各个健身会所和公共健身场所,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健身方式的统计

通过实地考察,对邵阳学院、力特美健身会所、大力神健身会所、各大公园、各个乒乓球馆进行实地考察,在邵阳市所有健身会所和健身场所中室内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自行车等运动占得比例相对较大,跑步等室外项目相对较少。进行乒乓球运动的人群相对较少,并且运动时间多数集中在周末和晚上,而且运动时间相对较短。同时在统计过程中发现,所有场所总共有室内乒乓球台42张,室外乒乓球水泥球台14张。

2.邵阳地区体育用品店售卖健身器材

在整个邵阳市的体育用品专卖店里面,乒乓球装备的售价相对较高,售价均在300元以上,且质量实属一般,对于进行乒乓球运动的人来说并不是很好的工具;规模相对较少,在调查稍具估摸的体育用品店,乒乓球器材的销售位置在角落,柜台内的的器材少,可供选择的余地小。

而较为多的是大型健身器材的售卖,并且销售价格相对较高。通过对体育用品店销售人员的调查与分析,在销售乒乓球器材和大型体育用品器材两者之间,偏向于后者,由于乒乓球器材的利润和大型器材无法,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偏向于介绍大型器材的销售。

(四)政府对邵阳地区全民健身的影响

截至目前,国家、省、市三级投入资金300万元建成农民健身工程村级篮球场100个,目前全市已有799个村建有篮球场;争取省体育局支持,投入资金30万元建设13处全民健身路径,2012年底,邵阳市共建成全民健身路径130多套,从原来的单一城市社区健身路径建设,扩展为向农村乡镇普及的全面建设。 此外,绥宁县向国家体育总局争取了300万元的“雪碳工程”项目,民族广场和县体育馆现已破土动工,新邵县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县体育馆。

今年,邵阳市将继续加大对农民健身工程和健身路径建设,将建设1至2个农村乡镇健身广场,建设120个农村村级篮球场,建成健身路径10处。

邵阳市政府在全民健身的推动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整个邵阳地区的全民健身中,邵阳政府积极响应号召,大力推动邵阳市的全民健身活动。

(五)邵阳地区乒乓球运动的开展现状

1.乒乓球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优势

乒乓球运动容易普及所具备的条件:球小,速度快、变化多、趣味性强,设备比较简单,不受年龄、性别和身体条件的限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经常参加这项运动可以发展人的灵敏性即反应速度,增强身体的协调性,提高动作的速度和上下肢活动的能力,改善心血管系统的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并能培养人的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品质。

2.邵阳地区乒乓球比赛的开展现状

表1 邵阳地区乒乓球运动的开展现状统计

级别 市级比赛 事业单位 公司(趣味运动)

次数 8 3 4

通过对近五年来邵阳地区的乒乓球比赛进行统计分析,市级比赛举办8次,企业和单位之间自发组织的比赛数量相对较少。主要原因是乒乓球比赛场地相对较小,比赛中虽有回合,但其竞技性较强,易学难精。另外,由于其隔网对抗性项目,以技巧主导为主,单位和公司上班的员工和职员在业余时间并未有时间进行技术的练习。整个邵阳地区乒乓球运动的开展并不顺利,全民健身的氛围并不浓厚。

(六)邵阳地区对全民健身的宣传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邵阳地区在全民健身方面的宣传缺乏力度,每天锻炼一小时口号只是简单响应在各中小学的口头上。通过对中小学的学生进行调查统计,学生每周的运动时间为两百分钟,并没有达到提出的号召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政策。

在路边的警示牌和广告宣传上并没有对全民健身有相应的重视程度,在乒乓球比赛的宣传和力度上有很大的差距,使得高级别的比赛没有人或极少数人参加,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是全民健身的影响没有彻底,没有是整个地区的群众从根本上理解全民健身的含义,没有做到真正的全民健身。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通过邵阳地区体育人口的调查统计分析得出,邵阳市人口密集,但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员相对较少,多数人进行麻将等休闲活动,以这些休闲娱乐方式为体育锻炼,误解了全民健身的含义,对全民健身的理解不够彻底,也暴露了政府在整个地区的管理制度的不够完善,宣传力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没有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全民健身的重要性。

2.邵阳地区乒乓球运动的开展并不顺利,开展效果并不明显,在整个地区的开展中没有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没有让国球在邵阳地区的全民健身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3.邵阳地区对全民健身的经费投入相对较多,且能够真正做到落实到村,使得全市的全民健身有其相应的健身场所。但在正规场所的配备和支持中相对不足,是的有些健身场所设备单一,无法全民发展市民的体能素质。

4.邵阳地区健身器材的销售不容乐观,销售单位在销售过程中过于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让市民在购买健身器材中遇到阻碍。

(二)建议

1.加强邵阳地区全民健身的宣传,加大力度,使得所有市民处处都能感受到全民健身的氛围,乐于勇于参与进来。

2.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大力支持全民健身的开展,在经费问题上给与支持,在不影响整个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对全民健身的事业保驾护航。

3.加强乒乓球运动的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充分让市民了解乒乓球的好处与优点,并大力支持企业和单位开展乒乓球运动的比赛。

4.整顿体育用品器材市场,坚决打击不法商贩的谋取暴利行为,对不良商贩和厂家给予严惩或取缔,为乒乓球运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为邵阳全民健身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基金项目:湖南省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基地委托项目。

参考文献:

[1] 解毅飞,张悦东.终身体育研究概况及展望[J].山东体育科技.1994(4):9.

[2] 杜芳.浅析全民健身与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关系[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全球经济发展现状篇2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全球化;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9-0043-02

在今天,全球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成为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人的生活境遇。马克思没有使用过“全球化”这个词语,但是,多次使用了“世界市场”、“全球”等字眼,并早在一个半世纪以前,就阐明了全球化的世界趋势,就全球化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揭示了全球化的历史必然性、特征、性质和意义,对于引导我们正确地看待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全球问题,在国际舞台上采取正确的立场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马克思阐明了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趋势,有着历史的必然性。一方面,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并由此推动交通运输业的飞速进步,为全球化提供了必需的客观条件。“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同时,工业、商业、航海业和铁路愈是扩展,资产阶级也愈是发展,愈是增加自己的资本。”[1]252另一方面,资产阶级追求利润的需要成为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内在动力。工业制造能力和效率的提高使得产品的数量远远超出了本国的需求,“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1]254。生产的供、产、销关系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张的历史进程,既是生产力不断发展,各国、各地区联系日益便利、快捷的产物,同时也有着强大的内部推动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势不可当的历史趋势。

其次,马克思指出了全球化趋势将覆盖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对全球化的理解,有人从经济的角度界定,认为全球化主要是经济的全球化;有人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界定,认为全球化主要是国际秩序的全球化;有人从人的生存状态来理解,全球化是人类实践活动逐渐摆脱民族和地域的局限,形成全球范围内的全面依存关系的趋势和过程。这些观点和看法强调了全球化的某一方面,事实上,全球化趋势虽然最先表现在经济领域,但绝不会仅仅停留在经济领域,必然会逐步扩及渗透到政治、文化领域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1]255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在经济生活方面,在思想政治文化各方面人们都要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和考验。

再次,马克思批判了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霸权、制造不平等的过程。根据马克思的理论,不合理的社会分工会造成人的异化,“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发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1]37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把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当做原材料供应地、产品倾销地,在那里建立劳动密集型产业,剥削廉价的劳动力,掠夺当地的资源。资本的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受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剥削和掠夺。发达国家的掠夺使本国越来越富的同时,也使发展中国家陷于贫困状态。“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它使人口密集起来,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产聚集在少数人的手里。”[1]255全球的大企业、跨国公司掌握在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手中,全球化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加剧了两极分化。

在今天,世界贫困问题依然持续存在,并没有因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得到改善。面对日益严重的极端贫困问题,罗尔斯没有把他在《正义论》中阐明的差别原则适用于全球,而认为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在人民社会的基本结构当中,一旦满足了援助义务,所有人民都有了运转正常的自由或合宜政府,也便没有理由缩短不同人民间平均财富的差距。”[2]在罗尔斯看来,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国内的政治文化,国家间的贫富差距源于不同的国内政策,否认国际环境是造成贫困的原因。事实上,在全球化的过程当中,无论是早期还是现在,起主导作用的都是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政府对冷战后全球制度规则的形成起主导性的作用。全球制度规则与发展中国家出现的极端贫困状况有着因果联系[3]。

最后,马克思强调了全球化的影响和价值是双重性的。尽管全球化过程充满罪恶、破坏和掠夺,但同时也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只有在交往具有世界性质,并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在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的时候,保存住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1]40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社会生产不再单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经济全球化使市场扩大,发达的世界市场使资本、劳动力、技术和其他商品资源在全球流动扩大和加深,把各国经济联结成一个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对资源进行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和世界交往。在全球资源和市场一体化的情况下,有利于各国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实现以最有利的条件来进行生产,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达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优状态。

马克思对全球化的深入理解和定性分析,对于我们正确地应对全球化问题、在国际事务中采取正确的立场和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全球经济发展现状篇3

关键词: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新变化

中图分类号:F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064-03

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引领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断增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上世纪8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成为全球经济新一轮发展的主题和潮流。资本主义也逐渐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狭隘的生产方式在全世界内不断扩张,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扩散到世界范围,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和更加错综复杂的关系。在全新的背景下,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基本矛盾依旧没有改变。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马克思恩格斯所阐述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均出现了存在领域的扩展化、转嫁方式的隐蔽化、影响范围的全球化等一系列新的特点。

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9世纪中叶就运用唯物史观深刻的分析过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他们得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阶段表现为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和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趋势与市场容量有限之间的矛盾等三个方面。资本主义本身是无法克服和消除其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而这一矛盾必然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马恩对早期资本主义时期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的研究,为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深化的表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三大表现超出了一国范围,在全球领域进一步深化和演化。在世界范围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对立矛盾、个别国家及跨国公司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世界经济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矛盾和全球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趋势与有限的世界市场容量之间的矛盾等,这突出反映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范围进一步深化的趋向。

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的日益加剧

上世纪中后期发生的新科技革命迅猛推动生产力的增速,资本主义逐渐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更高级的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发展,且基本矛盾不断的深化,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之间的对立矛盾是基本矛盾深化的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

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国际市场上更加自由地流动,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这一过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本优势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不平等的贸易,从那里攫取高额利润。据统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仅通过投资、外债和不平等的对外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年剥削量就达到2500―300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全部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得1/10[1]。而且发达国家具有科学技术优势,仅从知识产权领域来看,发达国家约占有世界专利的99%,而发展中国家所占有的专利还不到1%。每年发达国家通过技术转让费、知识产权销售等方面获得巨大的利润。20世纪80年代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第三国家在世界经济领域的差距持续拉大,两极分化日益明显。1980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GDP总值在世界GDP总值中所占比重为67%,20世纪90年代初上升到73.2%,到1999年更是达到了86%,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发展中国家的GDP总值在世界GDP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则相应地为19.3%、17.7%和14%,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1980年,发达国家在世界进出口贸易中所占份额为66%,到80年代末所占份额达到70%以上,1999年更是上升到了82%;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进出口贸易中所占份额则相应地为25%、20%和18%[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各个领域中的分化可见一斑。

发达国家还利用对世界市场和产品价格的垄断,同发展中国家进行不平等的交易。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主要出口技术密集型工业品,而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原材料和农产品。近年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价格剪刀差不断加速扩大,发达国家对国内产品实行高补贴的办法又把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农产品拒之门外。由于这类不公正、不平等的贸易行为,使发展中国家仅在2000年就损失了7000亿美元。显然,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过程中,财富越来越积累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两极分化愈益明显,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发达国家直接或间接地剥削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矛盾更加激化,从而不断激起发展中国家狭隘的民粹主义等思想,使一些痛苦潦倒、失去一切的人欲通过自杀性袭击或“国际恐怖主义”进行反抗和报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二、个别国家及跨国公司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世界经济的无序状态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数百年的经济发展历程显示,采取自由放任的原始市场经济时期,几乎每隔十年爆发一次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矛盾。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极为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导致整个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倒退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水平,大危机迫使资本主义政府干预经济运行、宏观调控经济发展,出现了“凯恩斯革命”。

危机过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中政府的角色不再是“守夜人”、更夫,而是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奉行凯恩斯主义,积极干预和调控国内经济运行,实现对国内经济的宏观调控。特别是新科技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及跨国公司利用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在单个国家内部有效地执行了宏观调控,基本上实现了一个国家及企业内部管理的高度组织化和生产的高度计划性。从而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计划性在发展中演化为资本主义单个国家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计划性,国内生产基本上不再存在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特征了。

国家干预不过是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缓解了一国经济运行的无序状况,却克服不了资本主义世界周期性经济这一顽疾的恶化。随着国际垄断资本的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发展为个别国家及跨国公司内部生产的高度组织性与整个世界经济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矛盾。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显现出国际化、全球化大生产的趋势。资本主义国家及跨国公司成为了国际化、全球化大生产的领导者,其经济活动主要运行在个别国家或组织无法单独实施宏观调控的国际间的全球市场上。因此,即使单个国家及跨国公司凭借手中强大的资本、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在其内部实现缜密的组织计划性,也无法改变全球社会生产处于无序的状态和国际经济运行的无序特征,无法弥补国际市场上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的特点。

由于国际市场上激烈竞争的压力和资本家无限追求利欲的驱使下,资本主义国家及跨国公司凭借自身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迅猛抢占市场,极力的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生产效率,其必然结果是导致全球范围内的资本过剩、生产过剩,引发全球经济震荡,威胁民主社会的根基。加剧资本主义国家及跨国公司内部生产的高度组织性与整个世界经济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正如多斯桑托斯所说:“资本主义必须发展生产力,而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形成一种国际经济体系,但这种体系所依靠的私人企业和各民族国家基地同生产力发展的世界性趋势是矛盾的”,这“必将导致产生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新的无政府状态”[3]。

三、世界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趋势与有限的世界市场容量之间的矛盾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崛起、深化和发展,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的各要素都得到了重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社会化生产突破了一国范围,成为全球性的社会化大生产。这对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趋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资本主义国家及跨国公司面对国际市场上激烈竞争的外在压力和资本增值的内在动力的驱使下,在全球范围内不断的扩大生产规模,成为全球性的社会化大生产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资本主义国家及跨国公司凭借着自身优势,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新兴市场,其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在全球范围迅猛扩张。有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的跨国公司已达6万多家,其子公司也有50多万家,跨国公司的年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年生产总值的40%以上,贸易额占全世界贸易总额的60%,并且每年还在高速度递增,比较成功的企业都会跨国生产和经营,这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趋势。

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的对抗性的分配关系,全球性的社会化生产的成果归资本家私人所有,使全球消费市场中占最大比重的劳动群体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被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并且,随着时代变迁和全球经济的普遍发展,劳动群体的雇佣的命运和劳动条件并没有多大的改善,反而入不敷出的工资的实际购买能力还不断的下降,全球劳动群体的实际收入并没有出现水涨船高的现象,这进一步限制了劳动群体的消费能力,压缩了世界市场的容量。

与此同时,全球性的劳资矛盾再次呈现出激化的趋势。在新科技革命的冲击下,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结构的转型,从传统生产方式转型到知识生产方式、从劳动密集型转型到技术密集型产业。这必然引起就业岗位要求的急剧变化,冲击未掌握新科学技术的工人阶级,导致工资下降,甚至失去工作岗位。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率居高不下。1995年底经济合作组织的25个成员国的失业人数从1990年的2400万增加到3300万,平均失业率高达8%,1997年欧盟的失业率甚至达到过10.6%,并且这一情况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失业人数的居高不下,更是无法促进全球性的消费,使世界市场的容量不断的缩小。

一边是全球生产能力远远超过了全球消费市场的需求,全年增加的经济生产能力有40%是过剩的[4]。另一边是全球范围内的实际消费能力的严重不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时代,以往的一个国家内部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趋势与有限的市场容量之间的矛盾发展成世界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趋势与有限的世界市场容量之间的矛盾,当这一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势必引发局部性乃至全球性的经济动荡。

随着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与市场容量有限之间的矛盾不仅没有缓和,反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展而不断的加深。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中资本的积累是为了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为了扩大资本主义生产,这是由资本的本性所决定的。而另一方面,资本的积累是建立在剥削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基础上,所以使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陷入相对或者绝对贫困状态,使贫富差距更加严重,从而导致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有效需求和能够实际支付的消费日益萎缩。同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资本家为了在竞争中获得高额利润,借助科学技术利用先进的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不断的扩大生产,以便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其结果必然导致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过剩,资本主义扭曲的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达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动荡或者危机。所以资本主义的生产能力的发展远远超过社会有效需求时,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与市场容量的有限之间的矛盾便进一步加深。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并且更加激化。相比早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均已出现了明显的新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更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的新变化意味着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派生的矛盾都不同程度的呈现出激化的趋势,并出现了存在领域的扩展化、转嫁方式的隐蔽化、影响范围的全球化等一系列新的特点。这表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终究会发展到在资本主义框架内无法调节的程度,从而冲破资本主义体制。

参考文献:

〔1〕韦定广,孙勇.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变化[J].社会主义研究,2003,(4):22.

〔2〕徐崇温.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74.

全球经济发展现状篇4

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9世纪中叶就运用唯物史观深刻的分析过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他们得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阶段表现为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和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趋势与市场容量有限之间的矛盾等三个方面。资本主义本身是无法克服和消除其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而这一矛盾必然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马恩对早期资本主义时期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的研究,为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深化的表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三大表现超出了一国范围,在全球领域进一步深化和演化。在世界范围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对立矛盾、个别国家及跨国公司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世界经济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矛盾和全球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趋势与有限的世界市场容量之间的矛盾等,这突出反映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范围进一步深化的趋向。

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的日益加剧

上世纪中后期发生的新科技革命迅猛推动生产力的增速,资本主义逐渐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更高级的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发展,且基本矛盾不断的深化,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之间的对立矛盾是基本矛盾深化的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

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国际市场上更加自由地流动,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这一过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本优势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不平等的贸易,从那里攫取高额利润。据统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仅通过投资、外债和不平等的对外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年剥削量就达到2500~300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全部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得1/1,。而且发达国家具有科学技术优势,仅从知识产权领域来看,发达国家约占有世界专利的99%,而发展中国家所占有的专利还不到1%。每年发达国家通过技术转让费、知识产权销售等方面获得巨大的利润。20世纪80年代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第三国家在世界经济领域的 差距持续拉大,两极分化日益明显。1980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GDP总值在世界GDP总值中所占比重为67%,20世纪90年代初上升到73.2%,到1999年更是达到了86%,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发展中国家的GDP总值在世界GDP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则相应地为19.3%、17.7%和14%,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1980年,发达国家在世界进出口贸易中所占份额为66%,到80年代末所占份额达到70%以上,1999年更是上升到了82%;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进出口贸易中所占份额则相应地为25%、20%和18%%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各个领域中的分化可见一斑。

发达国家还利用对世界市场和产品价格的垄断,同发展中国家进行不平等的交易。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主要出口技术密集型工业品,而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原材料和农产品。近年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价格剪刀差不断加速扩大,发达国家对国内产品实行高补贴的办法又把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农产品拒之门外。由于这类不公正、不平等的贸易行为,使发展中国家仅在2000年就损失了7000亿美元。显然,经济全球化不断深人的过程中,财富越来越积累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两极分化愈益明显,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发达国家直接或间接地剥削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矛盾更加激化,从而不断激起发展中国家狭隘的民粹主义等思想,使一些痛苦潦倒、失去一切的人欲通过自杀性袭击或“国际恐怖主义”进行反抗和报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二、个别国家及跨国公司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世界经济的无序状态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数百年的经济发展历程显示,采取自由放任的原始市场经济时期,几乎每隔十年爆发一次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矛盾。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极为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导致整个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倒退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水平,大危机迫使资本主义政府干预经济运行、宏观调控经济发展,出现了“凯恩斯革命”。

危机过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中政府的角色不再是“守夜人”、更夫,而是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奉行凯恩斯主义,积极干预和调控国内经济运行,实现对国内经济的宏观调控。特别是新科技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及跨国公司利用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在单个国家内部有效地执行了宏观调控,基本上实现了一个国家及企业内部管理的高度组织化和生产的高度计划性。从而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计划性在发展中演化为资本主义单个国家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计划性,国内生产基本上不再存在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特征了。

国家干预不过是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缓解了一国经济运行的无序状况,却克服不了资本主义世界周期性经济这一顽疾的恶化。随着国际垄断资本的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的深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发展为个别国家及跨国公司内部生产的高度组织性与整个世界经济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矛盾。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显现出国际化、全球化大生产的趋势。资本主义国家及跨国公司成为了国际化、全球化大生产的领导者,其经济活动主要运行在个别国家或组织无法单独实施宏观调控的国际间的全球市场上。因此,即使单个国家及跨国公司凭借手中强大的资本、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在其内部实现缜密的组织计划性,也无法改变全球社会生产处于无序的状态和国际经济运行的无序特征,无法弥补国际市场上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的特点。

由于国际市场上激烈竞争的压力和资本家无限追求利欲的驱使下,资本主义国家及跨国公司凭借自身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迅猛抢占市场,极力的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生产效率,其必然结果是导致全球范围内的资本过剩、生产过剩,引发全球经济震荡,威胁民主社会的根基。加剧资本主义国家及跨国公司内部生产的高度组织性与整个世界经济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芷如多斯桑托斯所说:“资本主义必须发展生产力,而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形成一种国际经济体系,但这种体系所依靠的私人企业和各民族国家基地同生产力发展的世界性趋势是矛盾的”,这“必将导致产生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新的无政府状态,。

三、世界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趋势与有限的世界市场容量之间的矛盾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崛起、深化和发展,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的各要素都得到了重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社会化生产突破了一国范围,成为全球性的社会化大生产。这对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趋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资本主义国家及跨国公司面对国际市场上激烈竞争的外在压力和资本增值的内在动力的驱使下,在全球范围内不断的扩大生产规模,成为全球性的社会化大生产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资本主义国家及跨国公司凭借着自身优势,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新兴市场,其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在全球范围迅猛扩张。有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的跨国公司已达6万多家,其子公司也有50多万家,跨国公司的年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年生产总值的40%以上,贸易额占全世界贸易总额的60%,并且每年还在高速度递增,比较成功的企业都会跨国生产和经营,这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趋势。

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的对抗性的分配关系,全球性的社会化生产的成果归资本家私人所有,使全球消费市场中占最大比重的劳动群体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被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并且,随着时代变迁和全球经济的普遍发展,劳动群体的雇佣的命运和劳动条件并没有多大的改善,反而入不敷出的工资的实际购买能力还不断的下降,全球劳动群体的实际收人并没有出现水涨船高的现象,这进一步限制了劳动群体的消费能力,压缩了世界市场的容量。

与此同时,全球性的劳资矛盾再次呈现出激化的趋势。在新科技革命的冲击下,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结构的转型,从传统生产方式转型到知识生产方式、从劳动密集型转型到技术密集型产业。这必然弓I起就业岗位要求的急剧变化,冲击未掌握新科学技术的工人阶级,导致工资下降,甚至失去工作岗位。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率居高不下。1995年底经济合作组织的25个成员国的失业人数从1990年的2400万增加到3300万,平均失业率高达8%,1997年欧盟的失业率甚至达到过10.6%,并且这一情况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失业人数的居高不下,更是无法促进全球性的消费,使世界市场的容量不断的缩小。

一边是全球生产能力远远超过了全球消费市场的需求,全年增加的经济生产能力有40%是过剩的'另一边是全球范围内的实际消费能力的严重不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时代,以往的一个国家内部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趋势与有限的市场容量之间的矛盾发展成世界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趋势与有限的世界市场容量之间的矛盾,当这一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势必引发局部性乃至全球性的经济动荡。

随着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太与市场容量有限之间的矛盾不仅没有缓和,反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展而不断的加深。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中资本的积累是为了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为了扩大资本主义生产,这是由资本的本性所决定的。而另一方面,资本的积累是建立在剥削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基础上,所以使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陷入相对或者绝对贫困状态,使贫富差距更加严重,从而导致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有效需求和能够实际支付的消费日益萎缩。同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资本家为了在竞争中获得高额利润,借助科学技术利用先进的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不断的扩大生产,以便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其结果必然导致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过剩,资本主义扭曲的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达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动荡或者危机。所以资本主义的生产能力的发展远远超过社会有效需求时,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与市场容量的有限之间的矛盾便进一步加深。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并且更加激化。相比早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均已出现了明显的新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更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的新变化意味着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的基本茅盾及其派生的矛盾都不同程度的呈现出激化的趋势,并出现了存在领域的扩展化、转嫁方式的隐蔽化、影响范围的全球化等一系列新的特点。这表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终究会发展到在资本主义框架内无法调节的程度,从而冲破资本主义体制。

全球经济发展现状篇5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创新研究

[DOI]10.13939/ki.zgsc.2016.24.143

经济全球化是现今国际发展的一个主要形式,近年来我国对推进经济全球化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使我国成为推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成员之一,地位举足轻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致使对国家经济稳健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促使国家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从而导致国有资产产生相对不稳定因素。进一步提升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改进难度,阻碍了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发展,同时也为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创新提供了机遇,传统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俨然不再适用和满足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需求。针对这一现状所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就是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

1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国有资产是通过相关法律确定资产属于国家拥有,能够被该国家所运用,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够给国家提供各种效益以及利益,让国家能够更好的得到发展,总而言之就是属于国家的一切财产以及国家能够调配财产的权利,是一个国家形成的基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前提,对于国家而言是立足国际、稳定社会、发展综合国力以及稳定国防的建设来源。我国国有资产较为复杂,包括结构上、内容上以及形式上,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导致国有资产分布较为广泛、分布不均匀以及国有资产的形式较为多样。对国有资产进行常规化统计、规范控制、详细调查,都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完成这些工作就需要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支持和维系。完善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应主要包括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内容、规划等,是国有资产发展的重要依据,能够让我国国有资产一目了然,系统性规划明确。通过对国有资产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确定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改进方向,这对于进一步发展公共设施、建筑、项目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我国国有资产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处于不断地发展进步阶段,在此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我国国有资产是随着社会进步、发展而逐渐改进的,而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在随着国有资产的改进而改变完善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国有资产的改进和发展。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在不断演变过程中所呈现的不足之处逐渐增加,主要就是技术方面、人才方面、核心确定等存在相应的无法满足改进要求的现状,对于进一步促进我国国有资产发展较为不利,针对这一现状,需要及时采取应变措施。

2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影响

2.1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正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于我国经济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能够给予我国发展更为广阔的平台,对于我国的发展要求以及所承受的压力更为巨大,对于我国市场以及我国经济所产生的冲击更为剧烈。在经济全球化这一大环境中,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创新存在的主要有利条件为其他国家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形式、制度,经济全球化对于国有资产发展方向较为明确的要求以及限制等,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改进创新具有非常大的借鉴和推动作用,具体体现在使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有相应更为科学、更为合理、更为明确的制定方式借鉴,促进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在与其他国家交流发展过程中能够获取较为先进的经验及收获。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不断改进完善,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对于进一步促进我国的发展较为有利,同时使得我国能够逐渐融入到经济全球化这一环境中,获取更多的交流机会。

2.2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负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中存在较多的落后性问题及不适应现展需求的问题。其中存在的一些内容较为笼统和模糊,不利于进一步促进我国国有资产发展;存在的问题较多以及改进幅度较大,需要开展的工作极多;经济全球化要求较高,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改进造成较大的负担。目前,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需要进行改进的方面多,需要进行改变的目标较远,在缺乏相应的细节性探究方式的引导下,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无法得到有效的改进,而正是由于改进效果不明显,对制度设定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失去信心,缺乏改进创新积极性及动力,导致恶性循环,使得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改进创新进展较为艰难。

3 经济全球化下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创新存在的阻碍因素

通过对经济全球化下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状况进行分析,确定经济全球化下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创新是极为必要的,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进行创新的主要意义在于把握我国国有资产整体状况,能够及时、快速、有效地对出现的国有资产管理问题进行处理,以及能够随时掌握我国国有资产变动发展情况,能够让我国在相对运筹帷幄的情况下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适应经济全球化环境,这也就是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创新的目的以及最终目标,在实际的创新过程中,也并不会一帆风顺,其中较为关键以及急需解决的问题包括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制定改进方面的人员能力不足、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实用性不强、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制定方式存在相应的问题。

3.1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内容问题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影响创新的主要问题是管理制度不能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相关内容不尽完善,具体体现为管理制度在应用过程中辅助管理的力度不够,比如在国有资产转让、处置等方面,不能给国有资产管理提供明确的条件及依据,导致管理过程中出现管理进展不畅、管理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主要包括管理过程中出现管理制度中与现实我国国有资产现状不一致的内容,甚至与现实问题存在时代差距的问题,即存在相对落后性的内容,对于存在的问题难以提供具体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辅助,导致应用效果难以体现,管理质量难以进一步提升以及管理的进展较为缓慢等。

3.2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实施力度不足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存在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实施力度不足,具体体现为我国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对于管理的结果、内容及过程进行的干预较少,进行的复核调查较为有限,管理人员对于管理制度的学习力度不够,在没有相应强制性要求及全面性监督的情况下,管理内容难以全面贯彻实施,少数管理人员采取消极的态度进行管理,对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最为简单的方式进行解决,导致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实施力度不足,不能充分发挥制度辅助职能,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国有资产经营及保值增值等健康运转。

3.3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运营机构创新意识薄弱

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改进创新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视程度不足,改进研究积极性较为缺乏。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机构是贯彻落实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主要群体,对于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改进创新最有建议权,例如:在现有全球化经济的大背景下,想管好我国国有资产,国家到底应该管资本,还是管人管干部?这些都是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机构在实践中积极思考和建议的。因此,国有资产管理及使用机构人员缺乏创新意识,也是影响经济全球化下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主要因素。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就是资产管理机构在制定过程中对于管理、使用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提升、人员职责的设置等存在问题,致使一些人员管理能力较差、业务素质较低,缺乏管理体制改进创新意识和能动性,加上对经济全球化这一全球发展大背景的了解较为不足,在实施管理过程中没有细致的考虑这一点,对于出现问题较为严重的部分或者存在显眼落后的部分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进行管理制度应用状况探析以及不进行管理制度使用范围、存在问题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研究,采取尽量沿用以前管理制度的方式,不主动进行创新,不利于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无法适应越发复杂的经济全球化环境。

4 经济全球化下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创新研究

4.1 经济全球化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创新研究方向之一――技术带动创新效率质量

经济全球化下讲求的主要原则就是效率,因此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创新中需要体现并适应这一原则,而提高效率的最好方式就是创新,创新的核心就是进行技术创新,主要创新方向就是进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采取级级递进方式,通过各个等级将其所在范围的国有资产进行总结分析,将资产管理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分析,传递到上一级,再不断重复,最后传递上一级制定的机构,进行全部信息的总结,相似的信息进行汇总,进行自动比对,让制定团队进行相应的探讨分析,这样能够实际地增加改进的效率以及质量。

4.2 经济全球化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创新研究方向之二――关键内容及监督方式创新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创新需要结合全球化经济大背景,主动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和制度管理的规律,抓住改革创新的关键内容,例如,产权制度改革的管理内容,如何通过管理制度的创新,破解经营权和所有权真正分离,使国有资产管理从管人、管事向管资本转型。让管理人员加大管理制度贯彻执行力度,提高重视程度,从加强监督的方面促进管理水平提升,研究创新监督管理的新模式,探讨监管机构全覆盖及分级监管模式进行监督,实行定期考核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监管,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对于国有资产管理责任的监管等。

4.3 经济全球化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创新研究方向之三――创新意识提升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改进,同时还需要加大对管理使用机构具体人员的培训和引导,主要通过加强对经济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国有资产管理面临的机遇、挑战等方面的学习培训,提高管理使用人员综合业务能力,树立其创新意识,在规范管理国有资产的情况下,及时对当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和后续发展趋势,提出完善健全管理制度的改进意见,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大潮。

5 结 论

经济全球化下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创新研究的必要性在于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存在与该环境较为不适应的现状。

参考文献:

[1]宋文阁,车`.加快建立健全科学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J].会计之友,2008(9):48-50.

[2]张先治,崔莹.国有企业管理控制系统模式选择及效应分析[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4(5):63-65.

[3]宋文阁,孔玉生.加快建立健全科学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8(6):29-31.

全球经济发展现状篇6

关键词:篮球产业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a)-0227-01

随着竞技篮球运动的快速发展,篮球运动已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这个产业不仅具有一系列的实践,同时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目前,关于篮球产业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在篮球产业概念的界定上还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对篮球产业的概念进行准确的界定能对篮球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有效的引导作用。

要了解篮球产业,必须要先了解体育产业。体育产业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第一,体育产业属于经济范畴,体育产业的发展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二,体育产业是生产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反映,它必须能促进产业的价值增值,又能促进体育运动自身的发展,二者相统一。第三,体育产业必须反映出从事体育产业的各个主体,并且还要确定各主体的地位及相互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更好地指导体育运动的发展。由此可以得出,篮球产业是一种利用自身功能及附属作用创造价值的产业,是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同类经济活动的集合和经济部门的总和。篮球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有着相同的内涵。

1 我国篮球产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篮球产业的发展时间较晚。1994年以前,我国篮球产业的发展几乎是一片空白。1994年后,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994年推出了全国甲A主客场制;1996年又推出了全国职业篮球赛;1997年举行了全国俱乐部篮球比赛;1998年同时实行甲A、甲B联赛;2004年,又把14支甲A球队分为南北赛区,并借鉴NBA的比赛机制,推出了全新的篮球超级联赛。另外,在高校中推出的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和大学生超级联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吸引着大众的目光,这对篮球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发展时间较晚,大多是建立在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的,因而多少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同时又具有市场经济的特征,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投资合作形式。而合作形式的多样性导致了俱乐部产权的归属和管理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使得篮球运动员之间的经济收入有很大的不同,人才流动呈现出不太正常的倾向。

2 我国篮球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经济发展对篮球市场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发展中国家,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非常迅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人均生产总值还处于落后的局面,目前我国的经济实力还远远满足不了篮球产业的发展。大体来看,我国篮球产业的整体水平低,规模小,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同国外篮球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2 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目前,我国篮球运动产业实行的管理体制是国家篮管中心组织联赛、地方篮协承办、俱乐部负责出资经营的一种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制定的法制、法规比较薄弱,水平普遍不高,可操作性差。另外,管理死板、俱乐部自身体制不健、缺乏经营自等弊端,也使得有关篮球的政策很难落到实处,导致篮球比赛缺少悬念和观赏性,难以引起观众的观赛热情和欲望,制约着篮球产业积篮球运动的发展。因此,要想提高我国篮球运动的水平,真正走上篮球职业化发展的道路,就必须建立和形成一个科学化的管理体制,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人才流动渠道。

2.3 篮球市场营销存在弊端

我国的篮球市场营销策略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利益关系等问题,职业篮球俱乐部与企业之间缺乏合作的精神,合作不协调。第二,职业篮球俱乐部欠缺处理公共关系的经验,举办的活动较少,且效果不好,难以引起消费者的兴趣。第三,职业篮球俱乐部的宣传力度不够,致使大众缺乏对职业篮球俱乐部的了解。第四,职业篮球俱乐部的公关不力不佳,与新闻媒体没有建立和形成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阻碍着篮球产业的发展。

2.4 对青少年没有足够的重视

在学校篮球运动课上,教学和训练的手段枯燥单一,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篮球运动的发展,而青少年篮球运动是篮球产业发展的后备资源,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3 我国篮球产业发展的对策

3.1 转变思想观念

目前,我国的篮球俱乐部体制已逐步走上了正确的发展轨道,但还存在着如只重视竞技成绩,欠缺经营开发的力度等方面的问题,应予以足够重视。我国篮球产业的发展应转变旧有的思想观念,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走上一条多元化经营,良性发展的道路。

3.2 明确产权归属,健全竞争机制,做好宏观调控

篮球俱乐部的现代化经营与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明确产权归属的问题,彻底改变责权不清、职责不明的情况。第二,必须建立和健全竞争机制,充分挖掘俱乐部成员的潜力。第三,篮球俱乐部的各级协会要做好宏观调控,从整体上把握篮球俱乐部的产业化经营。

3.3 培养球星

在篮球运动队中,球星是一个球队的灵魂和精神领袖,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篮球明星通过自己个性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来展示其精湛的技艺,并表现出独特的人格魅力,这吸引着众多球迷的目光,从而促进篮球俱乐部的发展。因此,篮球俱乐部一定要重视对篮球明星的培养。

3.4 建立和形成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

篮球俱乐部的发展需要一个健康的、良好的经营环境,在发展过程中,俱乐部要注意经营人才的选拔与培养,要有一批专门人员来进行俱乐部的宣传、策划、实施和经营,要把俱乐部纳入市场运作的轨道,营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并开辟出多种经营渠道,在强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3.5 重视球迷的感受

对于俱乐部来说,观众和球迷是俱乐部的衣食父母,没有观众和球迷就没有俱乐部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篮球俱乐部一定要加强并善于与球迷和观众沟通,关注他们的心理感受,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篮球俱乐部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篮球产业的发展。

总之,经济的飞速发展,NBA职业联赛的影响,我国产业政策的调整,都使得篮球产业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我国篮球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要从观念、机制、环境等方面入手,沿着篮球—球星—球迷这一主线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全球经济发展现状篇7

内容摘要: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沿海城市近年来迅速繁荣,这与港口经济的促进作用紧密相关。港口经济是以港口为中心、港口城市为载体、港口相关产业为支撑、推动区域繁荣的开放型经济。温州港核心腹地温州市长期固定的出口导向,使当地企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限制了产业升级与创新能力提升。文章指出应打造保税物流中心,发展服务外包,加快吸引高新技术企业,促进港口经济的转型发展,实现新一轮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价值链 港口经济 转型发展

温州港发展现状

我国沿海地区临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是经济发展最活跃、海洋运输最繁忙、世界经济核心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从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看,沿海地区的迅速繁荣与港口经济的促进作用紧密相关。

温州港是浙江省第二大港,位处我国黄金海岸线的中部,海岸线长达339公里。2006年底公布的《浙江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将温州港与宁波―舟山港一起规划定位为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台州港、嘉兴港为地区性重要港口,规划今后几年,瓯江南北的各港口连成一体,形成乐清湾、大小门岛、状元岙三个大型核心港区,辅以瓯江港区、瑞安港区、平阳港区、苍南港区的“一港七区”的发展格局。

温州港明确的定位和 “以港兴市”战略的确定,促进温州港口的快速建设。2007年深水港状元岙码头一期工程基本建成,使温州从“地区性港口”逐步向“沿海主枢纽港”进行战略转移。温州港现有生产性泊位5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7个,洞头、乐清湾等天然深水良港开发前景很好,可建20万吨级码头泊位10个。2009年温州市政府以状元岙深水港为支点,规划建设1600多平方公里“沿海产业带”。以物流、仓储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成为新的突破口,临港产业体系与现代物流服务业形成的良性循环,将大大促进温州传统产业科学发展,加速转型升级,由轻工业为主体的城市向临港工业城市迈进。

温州港口建设脚步加快,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然而近年来温州港在周边港口激烈的竞争中,一直处于下风。相比周边的上海港、宁波港、厦门港等重要的国际港口,温州港口的劣势主要表现在:

一是温州本地区的进出口货物外流情况日趋严重,至今未出现转机。据海关统计,2006年温州口岸进出口总值和货运量分别占温州地区企业进出的17.7%和32.0%,此后,该两比值一直处于下降趋势。2009年前3季度进出口总值外流量超过89.6%。二是温州港对周边腹地的进出口货物仍然缺乏吸引力。温州地区以外企业在温州口岸的进出口值及进出口货运量仅占温州口岸进出口少数。三是温州港的进出口绝对数量不大,与周边的上海港、宁波港和厦门港相距甚远。港口经济发展以城市为依托,港口经济现状与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程度紧密相联。据市外经贸局数据,温州市2009年外向型经济发展指标如GDP2430亿元、进出口总额132.78,全省位列第五,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95.04万美元。相比省内杭州宁波城市,温州外向型经济不论从总量上还是从相对量上看,都相对不足。

港口经济发展以城市为依托,温州港口经济现状与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程度紧密相联。温州模式的特点之一是民营经济比较发达,并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实力特别雄厚的大型外向型企业。据温州市外经贸局数据,温州2009年外向型经济发展指标如GDP2430亿元、进出口总额132.78,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95.04万美元等。相比浙江省内的杭州、宁波,温州外向型经济不论从总量上看还是从相对量上看,都相对不足。

温州港口核心腹地产业群价值链定位

(一)全球价值链各环节增值分析

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我国许多企业都被纳入全球价值链体系。温州地区的企业也不例外。了解温州地区产业群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定位,对于港口的转型发展意义重大。

全球价值链理论起源于企业价值链理论。最初由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Porter,1985)提出。他指出,企业的根本任务就是不断地创造价值。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是由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增值活动组成的,它们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链。并非所有的业务环节都能为企业和相关的利益集团带来增值。但波特并没有考虑通过市场实现不同国家企业间价值链的整合,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价值链理论。

同一时期,寇伽特(Kogut,1985)的观点反映了价值链的垂直分离和全球空间再配置之间的关系。与波特强调单个企业竞争优势的价值链观点相比,这一观点对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上世纪90年代,在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格里芬(Gereffi,1999)提出了全球商品链理论(GGC),为后续研究全球价值链的驱动机制、治理结构、升级模式奠定了基础。他指出全球价值链是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过程。

全球价值链可分为上中下游三个阶段:上游阶段主要包括产品研发,中游阶段主要指生产制造,下游阶段主要为产品销售(见图1)。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所蕴含的价值是不平等的,其中利润最丰厚的两端为上游的研发设计和下游的市场营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附加值的两端大多被发达国家的企业所控制,发展中国家则处于竞争激烈、利润微薄的中间生产环节。

(二)温州港口核心腹地产业群低端锁定分析

温州港核心层腹地为温州市,辐射层腹地为浙江台州、丽水、金华、衢州和福建宁德市等周边城市。由于温州港目前主要的货物来源为温州市,在此仅以温州地区产业群为分析对象。

产业群技术创新的低端锁定。尽管在过去30年中,温州传统产业及产业集群无论在产品档次、产业主体、 市场范围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其产业结构并无本质变化。目前电气业、皮革业、塑料制品业为前三大行业,比重较高。轻型化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温州产业集群的主角。因而有观点认为温州区域产业发展呈现出“代际锁定”现象。这些以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为主体的传统产业集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区域经济尤其是外向型经济的支撑能力有限。

主导产业在全球价值链所处环节的低端锁定。温州是全国乃至世界的轻工制造基地。温州36个“国”字号产业基地:“温州鞋都”,“中国服装名城”,“中国眼镜生产基地”,乐清柳市“中国电器之都”、瑞安塘下"中国汽摩配之都"等。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温州主导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产品价值低,局限于生产环节,尤其是成品生产,而又由于温州产品在国际上知名度美誉度不高,部分企业还为境外帖牌生产,导致主导产业无法与全球价值链上利润最丰厚的上游的研发设计和下游的市场营销价值链两端接轨。比如,温州出口货物量虽多,但如果想购买一架波音737飞机,则需要出口7亿件衬衫换回的外汇。而在国外市场售价100美元的一双皮鞋,温州生产厂商在生产这一环节只赚得7分利,其余90%的利润被国外经销商瓜分,而为了这区区7分利,温州的各个鞋厂还互相竞争压价争夺市场份额。但即使温州企业与之产品以这样的低端姿态打入西方市场,其出口产品在发达国家仍屡屡遭受贸易壁垒,今年来贸易争端不断,其中以打火机、皮鞋等产品尤为典型。

一些学者指出,以不适当的方式把自己定位于专业化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很容易在全球价值链的网络中被长期锁定在产业链的低端。其产业升级的任何实质性的努力,都会遭到来自高端企业的阻击,因而只能长期维持粗放型增长模式,限制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以及整个港口的发展。因此,港口城市要避免腹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低端锁定,必须努力向价值链两端的研发设计环节和营销环节延伸。

温州港口经济转型发展对策

(一)大力发展现代物流, 打造保税物流产业

现代化的物流系统对进一步吸引外资,特别是吸引跨国公司把高端产业链转移到温州地区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发达国家的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区域时,都把综合物流发展状况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考察要素,使生产料件和成品以最快速度、最小成本、最低风险分拨配送到目的地,以此来判断项目投资的效益。同时,现代企业的“大规模定制”、“全球采购”、“零库存”、“即时生产”等经营方式,迫切需要现代物流服务业的配套。

近年来,随着国务院和海关总署对保税物流发展模式的创新,保税物流得到了快速发展。相比省内其他城市,温州保税物流监管模式单一,产业起点低,起步晚,总体上尚处于初级阶段。2006年以来,温州全市只设立了3个公用型保税仓库及一个自用型保税仓库,其容量和功能远不能满足外贸企业发展需求,保税物流监管制度是国际海关通行的一种基本监管制度,其功能和优势使其在各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现代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和第三方物流的崛起,保税物流监管场所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当前周边地区竞相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形势下,促进温州保税物流业发展尤显必要。

(二)开展服务外包,从制造转型进入生产服务

在企业参与的产品生产经营活动中,实际上只有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才能真正创造价值,即企业价值链上的所谓“战略环节”。面对竞争压力,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通常用这种方式来管理其产品价值链:把战略环节紧紧控制在企业内部,将非战略性的活动外包出去,利用市场和外部资源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服务外包已成为当今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和转移中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全球服务外包目前正经历从爱尔兰等中等发达国家向印度、菲律宾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转移。这给我国尤其是港口城市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引进外包人才、扩大市场份额带来机遇。但温州在这方面动作有些缓慢,2010年刚获评两家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及省级服务外包培训机构,因而,需要着力加快培育服务外包产业园区,推动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与升级。

(三)加快高新科技产业发展,带动港口经济发展

根据全球价值链升级理论,如果企业具备较强的产品研发、技术创新能力。就能在产业中占据价值链的高端。21世纪以来,以信息产业、生物技术等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异常迅猛,成为支持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据统计,以信息业为主导的IT产业对美国经济的贡献率已超过35%,IT业所创造的财富已经占了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80%左右。

因此,我国要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中立足,地方经济要持续发展,必须赢得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港口城市依托政策和区位优势,确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正是顺应了我国产业调整和发展的要求。通过出台扶植高新技术的政策,规划高新产业园区,可以吸引大批本土高新技术企业与跨国公司落户。高新企业群通过集群内的技术溢出、人员流动、资源共享等效应,不断提高高新企业的技术水平。相关产业逐步占领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从而带动港口经济的增长,进一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志彪.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发展:国际代工模式与创新.南开经济研究,2005(5)

2.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85

全球经济发展现状篇8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点一般有两层含义:人类不断打破地域、民族、制度、文化障碍  进行交往的进程;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的进程与趋势。国内有学者认  为,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拓展了世界市场,揭开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全球化进  程应与资本主义进程“属于同一过程”,因为两者有着“时间上的契合性与历史的同步  性”。(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  学》2001年第6期。)

经济全球化进程究竟在何时启动,争论不少。其实,这应依据客观的历史与经济全球  化基本特征的出现而定。如果我们从世界文明史的进展及以上经济全球化的第一层定义  出发,那么很容易得出结论: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不与资本主义进程同步。因为在世界文  明史的进程中,各民族打破地域、民族、制度、文化障碍,进行交往,并不是始自15世  纪的地理大发现。早在资本主义产生之前,不同民族之间就采取各种方式相互交往。不  同民族之间相互交往,既包括和平方式,例如,不同民族间的产品贸易、外交和文化交  往;也包括战争方式,如掠夺、侵略和征服。马克思曾指出,“战争本身还是一种经常  的交往形式”,应“被看作是历史的动力”。

如果从以上经济全球化的第二层定义出发,以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  作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启动标志,那么同样可以得出经济全球化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不  同步的结论。因为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只有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  成时才有可能。而统一的商品、劳动力、资本的世界市场,直到工业革命进入高潮之时  的19世纪中叶才形成。既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直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这时各国经济才  初步形成全球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才有可能启动,那么,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揭开  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的论点,就难以自圆其说。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内容十分丰富,贯穿在众多的专著中。但在《德意志意识形  态》、《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代表性著作中有较集中的论  述。如果我们完整阅读这些文献,就会发现,马克思主要是在论及大工业的历史作用时  ,提出其“世界历史”观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论及机器大工业的伟  大历史作用时强调,是它引起广泛的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促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从  而把一切民族与国家联成一体,是“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一个文明国家  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  然经济形成的闭关自守状态”。(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的这段话的主语“  它”,应是机器大工业!但是,国内有的学者却认为,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可  得出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的结论,因此,“世界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进  程相同,也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等同。(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这种理解与以上《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引文的意思以及全文内容的原意并不相符,因  为资本主义进程,并不能与机器大工业等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在机器大工业发生前  ,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根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不是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  界历史”,而是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启动了“世界历史”。但是直到19世纪中期工业  革命进入高潮时,“世界历史”发展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才启动  。可见,马克思关于由机器大工业启动的“世界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以及全球化  进程并不重合。总之,应依据世界文明史,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为指导,理顺资  本主义进程、“世界历史”进程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全球化问题的讨  论夯实基础。

就全球经济的联系与制度安排而言,经济全球化进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中期,工业化进入高潮,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经济全球化开始启动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商品、劳动力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西方少数工业化国家完全  依赖世界市场,大多数非工业化国家并不完全依赖世界市场,不少国家仍处于自给自足  的经济状态之中。因此,这一阶段的经济全球化程度较低。

第二阶段。二战以后,新科技革命将工业化进程引向新高潮,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生  产力进入“黄金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提高,不但制度安排基本完成,包括国  际金融及国际贸易机构与体制建立并完善,而且经济全球化的物质载体已具备,跨国公  司大量涌现。但是东西方冷战与“两个平行市场”的存在,使这一阶段的经济全球化进  程严重受阻,因此,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出现,充其量只出现了经济“半球  化”现象。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新科技革命进入信息革命时代,工业化社会向后  工业化社会转型。出现了全球的制度创新与扩散,以及跨国公司的更大规模的渗透,企  业经营国际化程度普遍提高,新自由主义思潮盛行,资本的国际流动借助因特网而速度  空前、规模巨大,经济全球化程度空前提高。由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及亚洲一些  国家仍处在经济全球化的“边缘状态”,因此,至今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仍没有实  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仍然很漫长。

二、经济全球化、“世界历史”与社会主义运动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运动,是全球化讨论中的一个热点。有的国内学者认为,“‘  世界历史’或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注:宋  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  期。)“是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与实践展开的条件”,“其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  的趋势完全一致”,“并包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其基本论据是:

(1)世界历史形成,为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创立提供了条件;

(2)资本主义的“负面效应”与“世界历史的进步性”,将落后国家推向社会主义;

(3)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内在的矛盾与危机必将导  致无产阶级革命。经济全球化没有消解这些矛盾,也不能改变其灭亡的命运,但是资本  主义可以“在全球化中转移自身矛盾,由此延缓它的存在。”而“社会主义则将以其历  史逻辑的力量,最终取得全球的胜利”。(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4)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将把各国无产阶级联在一起,使无产阶级革命“具  有全球性性质”。马克思说过,“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它是  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因此,由马克思“世界历  史”观,可得出社会主义必胜的结论。

以上的观点与推论是否站得住脚,值得逐一推敲;同时有必要认真核对一下,其中引  用的马克思的有关论述是否准确,其基本理论依据是否准确无误。

首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固然离不开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但是  ,20世纪的世界历史表明,资本主义主导着世界体系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多数落后国  家尽管深受资本主义剥削与压迫之苦,但在二战后还是选择了资本主义道路。

历史昭示,落后国家要在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体系中选择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往  往需要某些相应的国际条件和一定的国内社会条件。当国际资本主义处于空前危机而国  内社会处于历史转折时,例如,帝国主义陷入两次世界大战时,落后国家选择社会主义  道路,才有可能取得重大成功或突破的机会。一战中,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二战后,出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通常状况下,仅仅依靠资本主义的“  负面效应”与“世界历史的进步性”,并不可能将落后国家推向社会主义。在21世纪更  是如此。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教训很多,其中,一些落后国家在一定的内外历  史条件下,尽管跨越了“卡夫丁峡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是普遍忽视了对资本主  义文明的扬弃与利用,过度强调与资本主义制度及意识形态划清界限,排斥市场经济,  完全否认了对现存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果付出沉重的代价。苏东剧  变的惨痛教训令人深思。

其次,资本主义既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能转移内部矛盾,延缓生存期,那么如何理  解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的结论?如何推导出全球化  “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的论点?显然这一推论  过于简单牵强。

第三,仅仅用社会主义自身的“历史逻辑的力量”这一抽象的概念,得出社会主义“  最终取得全球的胜利”的结论,尚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  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社会主义自身的“历史逻辑的力量”是什么?必须加以明确的阐述。国内有的学者,引  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它是世界性的  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的论点,以证明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灭亡  和社会主义胜利的结论,其实并不恰当。因为这两句话出自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与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而这段论述的基本论点,却是恩格斯晚年郑重声明放  弃的过时论点。

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在回答单个国家能否发生无产阶级革命的问题时,说  :“不能”,“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  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共产主义革命也会大大影响世界  上其他国家,会完全改变并大大加速它们原来的发展进程。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  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有同样含义的话: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会扩大交  往,“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  民族‘立即’同时发生的行动才可能是经验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  的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篇文章都是马恩在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之前写的。当时  他们设想,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已将所有“文明国家”的经济联成一体,同时造就了  相同的社会阶级状况: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世界市场已把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  联合起来,并消灭了他们的地域性特征,一旦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就可能使所  有工业国的无产阶级同时行动起来,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爆发世界性的  无产阶级革命,实现世界共产主义革命的目标。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曾与此论点  相关。但是,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以后的事实却与马恩的这一判断并不一样。1895  年恩格斯临终前,根据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新情况,在《<法兰西阶级斗争>  一书导言》中郑重宣布,放弃半个世纪前的“所有‘文明国家’同时爆发革命”的论点  。他认为,“历史清楚的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大工业”在1848年还是有很大的扩展能力”,因  此“要以一次简单的突然袭击来达到社会改造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22年后,俄国“  十月革命”的胜利,用事实证明了1848年前马恩关于发达工业国无产阶级“同时革命”  的判断有误,恩格斯晚年的纠正是明智的。

今天,当人们在运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时,如果不能全面  理解该理论的内涵,仅仅断章取义地引用其中的某些论据,甚至是被马恩晚年纠正的论  点,由此所得出的结论,就可能有失偏颇,并且可能有违马恩相关论述的基本立场。

三、全面客观地对待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效应

对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人们已达成共识。它既使全球经济的要素配置更合  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也使南北差距日益扩大。应该承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地位。这是历史造成的客观现实。但是,  无法回避的经济全球化潮流是否仅眷顾发达国家,给它们带去的都是机遇,却将挑战都  留给了发展中国家?国内有些学者对此似乎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他们认为,在市场经济  中占据优势的发达国家能借助经济全球化“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注:宋士昌、李荣  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而处  于劣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和安全不但遭到“一定的威胁”,而且“如果听任  经济自由化的摆布,就会深受其害”。(注:夏兆龙《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部分》,  载于2002年1月24日《社会科学报》。)事实究竟如何?如果我们全面客观地看待经济全  球化的双重效应,那么就应承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机遇和挑战并  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遭到削弱,发达国家的经济主权和安全也遭到跨国公司、资  本和劳动力全球流通的“一定的威胁”。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处置不当,发展中国家会  遭灾,发达国家也“会深受其害”。就具体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全球化的“双刃剑”  效应,应理解为对任何参与者在带来挑战的同时给以机会,在给以机会的同时伴随风险  。能否趋利避害,驾驭这种双重效应,取决于各国政府的应对政策。

全球经济发展现状篇9

我国当前经济趋缓的性质:结构性收缩

受凯恩斯理论的影响,对我国当前经济趋缓,多数人归结为总需求不足,特别是把全球经济低迷导致的外需不足视为重要原因。这种判断是从经济学一般性原理和表面现象出发的,忽略了当前的具体情况和深层因素。

要准确判断当前经济趋缓的性质,至少要关注三点:一是当前的经济趋缓是从接近于两位数增长的“高位”开始的,与从“低位”开始的经济下行有质的区别。二是在经济结构长期不合理的基础上出现的,尤其是实体经济结构,不仅表现在附加价值低的行业和产品占比大,而且反映在超出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三是我国经济体量已经居于世界第二位,中国因素与全球因素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已经产生了“质变”,全球市场、全球资源、全球环境、全球流动、全球军事、全球政治等都会对我国产生深度影响,并从我国反射到全球,这不仅仅是一个“外需”的概念所能涵盖的。因此,放在全球时空坐标下来观察当前的经济下行,其性质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结构性调整与我国结构性调整相互影响叠加而产生的一种结构性收缩效应。这与总需求不足导致的经济下行在性质上是不同的,也很难用经济周期理论来解释。

(1)结构性收缩:从产业结构来观察

在产能绝对过剩情况下,任何刺激政策都会失效。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内的过剩产能往往可以通过全球市场来消化,在全球市场高涨的情况下,绝对过剩的产能往往被掩盖了。一旦全球市场陷入低迷状态,就会使产能过剩问题暴露出来。问题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对全球市场的依赖程度。我国市场经济现阶段还是政府主导型的,产能过剩既有市场因素,也有政府因素,但后者的作用更显著。而且,作为低端产品生产的世界工厂,我国对全球市场的依赖程度很高,无论是产品市场,还是原材料市场都是如此。这使我国的产能过剩很容易从相对过剩演变为绝对过剩。而过剩产能的淘汰,又在很大程度上与政府的政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尤其在经济下行时期,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往往会留下“病灶”,使绝对过剩的产能难以通过市场的力量来彻底淘汰。这样,产能过剩就会在“下一次”变得更加严重。累积到一定程度,无论政府采取什么样的刺激政策,经济增长都会收缩。我国当前的情况大致就是如此。

从产量看,我国钢铁、水泥、煤炭、有色金属等工业品产量都已经接近或超过全球产量的一半,在22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我们有七个行业(钢铁、纺织、水泥等)产量是世界第一,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基于固定资产投资减速和节能减排压力加大等因素,诸多行业低端产能已经绝对过剩,面临着先进产能替代落后产能的问题。

我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产能绝对过剩,而且是“大”而不“强”、升级困难,在国际分工中,被长期锁定在价值链的低端。从量上来看,我国制造业产值已经跟美国差不多“平起平坐”了,但附加值却相距甚远。我国工业增加值率只有26.5%,而全球平均水平在35%以上,美国、德国都达到40%以上。我国在自主研发、高端技术专利、标准制定和自主品牌、自主销售渠道等高附加值环节都十分薄弱。我国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一方面产能绝对过剩,而另一方面,高附加值产品的产能却普遍不足。面对这种格局,靠扩大总需求来稳增长显然是难以收到效果的。

首先,全球需求低迷,使产能过剩愈发显得严重。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发达国家总需求不断萎缩,欧债危机的复杂化和长期化将会带来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新兴市场国家也面临资本外流、货币贬值和经济增速放缓的挑战。总的来看,全球范围内的“去杠杠化”和经济再平衡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全球需求低迷将不是一个短期现象。其次,国内房地产调控当前难以放松。目前,我国房地产正处于胶着状态,房地产价格既不能大涨,也不能下跌过快,需要在挤压部分地区房地产泡沫和防范房地产风险中找到平衡点。从长远来看,房地产业不应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财政增收的支柱,各种由于经济困难而放松房地产调控的政策理由都是不成立的,否则只会使前期调控前功尽弃。最后,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如以光伏产业为代表的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规模和市场准入受政策影响很大,也出现了低附加值产能过剩的问题,缺少自己的核心技术。

由此可见,就现有的产能而言,过剩已经不是局部现象,再依靠政府来大规模拉动投资已不现实。因此,依靠实体经济和民间投资,推进供给端的结构转型升级,鼓励创新、创业应成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着力点。

(2)结构性收缩:从区域结构分析

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从经济增长格局看,我国历史上长期呈现着“东高、中次、西低”的态势;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后,这一格局变成了“东高、西次、中低”;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则又变成了“西高、中次、东低”。投资空间结构不断优化,表明中央区域发展政策效果不断显现,区域产业转移更趋活跃,区域结构在快速调整。

在国际金融危机之下,一些发达国家积极推进产业回归和制造业再造,这势必影响东部沿海地区的产品出口和发展速度。因此东部地区实现经济转型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不能以周期性波动的视角看待当前东部经济态势,也不应走产业回头路,与中西部地区竞争国内市场,而应瞄准世界上最先进最前沿的领域,积极抢占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制高点,进一步提升东部地区产业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

中西部地区面临“赶超”与“转型”的双重压力。一方面,部分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呈加快态势,对促进中西部发展和增加投资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中西部地区正在步入增长的快车道。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面临着资本外流、资源环境瓶颈等压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无法复制东部曾经走过的路,要获得高质量的快速增长并非易事。而东部在我国GDP中的占比达70%,东部经济趋缓势必带来全国经济趋缓,即使有中西部的当下快速增长也无法填补东部趋缓导致的缺口。区域结构的这种变化无疑也会引发整个国民经济产生结构性收缩,带来经济增速趋缓下行。

总之,当前经济下滑是国际国内结构性收缩叠加作用的结果,表面上看是增长速度的回落,实质上则是市场力量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判断宏观经济形势的一个新视角:就业

(1)经济增长速度不足以成为判断当前经济形势的主要依据

结构性收缩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经济趋缓下行,这对习惯于仅以经济增长速度来判断经济形势的传统思维来说,意味着经济形势在变“坏”。当今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我国经济趋缓下行至8.1%、7.6%时,认为经济形势在变“坏”的这种担忧情绪在全社会蔓延,甚至已有人开始呼吁政府采取类似于2008年那样的经济干预措施。其实,判断经济形势好坏的临界值指标,并不是经济增长率本身,更不是所谓的8%,而是就业的状态。只要劳动力趋向充分就业状态,即使经济增长趋缓下行,也说明经济形势良好。就业状态指标比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更具有综合性,包含了经济增长、社会状况和收入分配等方面的信息,比增长曲线变化更全面地反映了经济、社会的趋势,为政府政策选择提供了更科学的依据。

尤其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在经济体量更大的背景下,经济增长曲线已不是过去的延伸,而是形成了新的增长曲线,因为生产函数已经不一样了。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经济增速会随之自然放缓,很难延续工业化初期那样的快速增长。我国经济已经经历了30多年近10%的快速增长,今后很难再保持过去那样的增速。再以老眼光来看待新阶段的经济增速就很容易导致判断失误,误认为经济增速趋缓下行是经济形势在变坏。经济增速在8%左右可能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常态。经济增速的参考系该是改变的时候了。

(2)应以就业形势来判断经济形势而不是相反

从我国当前的就业状态看,尽管经济趋缓下行,但就业状态良好,说明当前经济形势没有变坏,宏观调控无须做大的调整。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新增就业岗位继续增加,2012年第一季度外出农民工人数比上年末增加508多万人,同比增长3.4%。2012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694万个,完成全年900万人目标的77%,创下历年同期最好水平。尽管青壮年劳动力占人口比重下降,我国20~39岁青壮年劳动力2011年比2002年下降了7%,减少到4.2亿人,劳动力供应下降,从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经济趋缓下行带来的劳动力需求缺口,但从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了劳动力供应对经济增长的制约。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占比下行,自然也会使依靠廉价劳动力的经济增长趋缓下行。这也意味着以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经济结构已经无法支撑过去的那种经济增速。因此,从劳动力的角度观察,经济趋缓下行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一种自然结果。

(3)从就业来看,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仍处于正常状态

按照一般经济学原理,增长与就业是同方向变化的,而现实却是反方向变化。这并非现实错了,而是现实情况发生了不曾有的新变化,即就业状态不同了,不仅劳动力供求关系在逆转,就业能力、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就业区域都已经与过去有了明显的不同。不仅如此,产能过剩的行业主要是那些GDP效应明显,而就业效应不明显的行业,因此,从GDP来看增长慢了,但对就业的影响却不大,从而出现了经济增速下行,而就业并未同时下降的局面。这也说明,这种无失业增加的经济增速下行,并不值得担忧。

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

(1)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应以结构性政策为主

以工业转型升级和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为抓手,有保有压地推进供给端的结构转型升级,把创新、创业作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着力点。结构性政策在制定、实施等环节比总量性政策的难度、复杂性都要大。在政策上也需要创新,没有现成的政策措施可以搬用。结构调整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产业比例关系问题,而本质上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因此,结构性政策的重心应放在创新、创业上。政府可从两方面发挥作用:一是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包括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在创新激励和创新风险分担方面发挥市场无可替代的作用。二是加快强化创新要素的培育,如科研、教育、职业训练、劳动力培训等。不言而喻的是,实施结构性政策与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没有改革的相应推进,结构性政策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2)在“稳中求进”的政策框架下专注于有效增长与就业状态

当前宏观经济政策要顺势而为,要着力防止走老路,避免政策路径依赖,通过总量放松来追求以“量”取胜,改变过分注重增长速度的倾向。“稳增长”是必要的,其内涵是避免“停车检修”,以使结构调整在相对平稳的轨道上运行,以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在这个意义上,稳增长是为推进结构调整服务的,即“稳中求进”。要坚决防止为增长而牺牲结构调整的倾向。经济发展要从以“量”取胜转到以“质”取胜,实现有效增长,唯一的路径是结构转型升级,改变发展方式。因此,稳增长要从促进结构调整的角度着眼,只有与此相符才是经济政策预调、微调的内容,任何偏离结构调整的稳增长都是要不得的。

那么,在经济趋缓下行到什么程度才需要“稳增长”呢?关键看就业。只要就业指标在合理区间内,对短期经济增长的回落就没有必要“草木皆兵”。当然,失业就业指标在统计上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更具有长期意义的导向作用。就业状态具有综合性特点,关注就业,同时也就自然而然地关注了增长,关注了社会公平,也关注了分配格局。从关注增长转到关注就业上来,并把改善就业状态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目标,也是促进结构调整的要求,因为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环境从根本上决定了结构调整的有效性。

实行以结构性减税为重点的积极财政政策,并与有差别的信贷政策相结合,形成政策合力。

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也应当是结构性的,主要从结构方面发力。一是结构性减税,二是支出的结构性调整,瞄准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给予定向支持。面对财政收入增长大幅度回落的压力,结构性减税有打折扣的危险,尤其在地方,已经出现了地方税收收入逆向增长的现象,值得关注。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结构性减税与税制完善应结合起来,尽快推进。例如营业税改增值税、针对高端住宅和多套房的个人房产税,应当尽快在全国推开实行。

货币政策应重新回到稳健的正确轨道上来,并适时适度微调,同时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对于结构调整而言,比总量的货币政策更重要的是信贷政策。应把信贷政策和财政政策结合起来,实行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如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差别化的行业贷款政策、差别化的企业贷款政策等,尽可能地使资金市场上的资金供应与资金需求相吻合。尤其是对中微小企业、农村、创新创业企业和个人,都应当给予特殊的融资政策支持。

全球经济发展现状篇10

【关键词】经济 解析 足球 制约因素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足球已不是单一的体育运动,它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复合型产业。但是中国足球的经济学理论和实践发展明显滞后于时代的需要,成本和收益不对称,急功近利的心态,使中国足球发展处于较低水平。

一、我国经济与我国足球现状简述

(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

众所周知,我国如今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依旧处在不断的发展时期。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变化多踹,机遇与挑战并存。

虽然中国经济改革和制度转型是通过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农村到城市、由体制外到体制内的改革方式使得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效率的改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过去20年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近几年来,随着种种原因,已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通货紧缩现象。导致经济低迷既有经济周期和盲目投资造成的生产能力过剩、消费。心理倾向发生变化所引起的需求疲软、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导致的出口下降这些原因,也有经济体制软件落后及经济体制硬件结构的不合理使得经济增长后劲不足的原因。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与民众预期收入信心不足的措施相互配套、刺激广大民众的消费需求的同时,采用各种刺激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的投资热情及扩大外贸出口等措施尽量给予人们经济自,尽量减少政府干预经济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解决经济低迷的事半功倍的效果,促使经济持续性长久发展。

(二)当前我国足球发展现状

近年,中国足球联赛中频频出现的假球、、黑哨、人为控制比赛等等不良现象,表明我国足球运动职业化水平仍然低下。很多人质疑足球职业化的改革方向,更多的人认为足球职业化改革不彻底,联赛中出现问题的根本症结是中国足球的管理体制。职业足球俱乐部没有联赛经营权,管理体制的束缚使足球产业化发展。

二、制约我国足球发展的经济因素

(一)我国经济对我国足球发展会产生影响

毫无疑问,现代社会是经济的社会,经济对各个领域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经济对足球的影响也更为巨大。从中国足球运动地域发展分布来看,经济发达的省份其足球运动发展得相对较好,而经济落后的省份,足球运动开展相对落后,中超的球队基本上都在经济较发达的省份。这说明各省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其地区的足球运动的开展或者普及有着重要影响。经济繁荣有助于足球发展,反之,经济衰退时足球通常收到牵连。

我国经济水平近些年虽然得到比较稳定和快速的增长,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低。有资料显示,中国球员和日本球员的收入大体相当,有的甚至更高,然而中国人均收入没法和日本相比。我国的经济水平还不足以承受这样的“经济足球”,中国球员收入的不正常化是导致中国足球受阻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足球经济对我国足球发展会产生影响

足球经济就是以足球及其相关产业为主体的经济形式,它是通过足球运动员的交换,足球相关产品的流通来实现的。足球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制造业,广告业,服装业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这些关联性正是体育产业的特征,足球经济作为现代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好突出表现了这种特征。因此,足球经济已经成为现代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足球经济发展水平还不能真正达到我国足球运动发展的要求。

足球产业的开发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也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令人遗憾的是,我国足球俱乐部队对足球市场的开发力度和深度是远远不够的,中国足球俱乐部整体上没有把握住深度开发和利用中国足球市场,足球经济还需进一步发展。

(三)俱乐部经济对我国足球发展会产生影响

职业足球联赛的主体是各职业足球俱乐部,没有俱乐部的参与也就不会有联赛的存在。足球的产业化经营成为全球足球发展的大趋势,足球俱乐部作为社会企业,追求利润是俱乐部投资参与足球的主要目的之一。在足球经济活动中,足球俱乐部是最重要的实施者和领导者。足球俱乐部的经营活动对足球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个优秀的足球俱乐部应科学合理的经营,使俱乐部的经济运营发挥最大的效用,而且还能不断的进行创收,使俱乐部能够持续发展。

在我国,足球俱乐部从主观上就不重视对市场的开发,一边寄托于向当地政府“等靠要”,一边等大老板的赞助,而不肯脚踏实地的去开发足球市场。足球俱乐部对中国足球市场的培育和开发不力,是影响中国足球的重要原因。

满足广大球迷的情感需求,吸引更多的球迷支持球队,才会有广告收入和赞助,这是足球市场发展和扩大的根源,俱乐部经营者才能在足球市场运作中获得利润。而我国俱乐部经营者为了获得球迷支持,大手笔的请外援加入,我国球员收入和足球强国的收入不相上下,中国足球俱乐部缺乏科学的管理,恶性竞争只能毁掉中国足球的发展。

三、结论

目前,我国经济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较差。经济的发展有助于足球市场的开发,经济的兴衰也关乎着中国足球的兴衰,应加强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为足球发展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我国足球经济发展水平还不能真正达到我国足球发展的要求,应大力开发和利用中国足球市场,进一步发展足球经济。

我国足球俱乐部还缺乏科学的俱乐部经济运营制度,应以正确的经营理念培育和开发中国市场。俱乐部经济也是制约我国足球发展的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赵晓玲.对影响中国足球发展若干因素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