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现代化建设十篇

时间:2023-07-18 17:35:25

城镇现代化建设

城镇现代化建设篇1

关键词:一体化;城镇规划;管理方式

一、城乡一体化趋势下城镇规划的要求

WTO规则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必须紧紧围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开展城镇规划建设工作,用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发展思路,努力强化中心城市功能,提高城镇集聚能力和建设水平,积极发展小城镇,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整体协调发展的格局。

1系统协调。

1.1镇与区域发展的协调。我国具有人多地少、资源贫乏、城市少实力弱和城镇多规模小等特点,因此城镇发展方针必须合理发展核心城市,积极发展地区中心城市,改善提高小城镇,以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明确把发展城市作为城镇体系规划的重点,使城镇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城市规模科学合理、职能分工明确、空间布局有序。

1.2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资源与城镇发展相协调包括土地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水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旅游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我国城镇用地的发展与保护耕地的矛盾突出,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但地域之间分配不均,因此,城镇规划时需考虑各省市自身情况,根据不同特点和实际,使资源与城镇发展相互协调。

1.3基础设施与城镇发展的协调。区域基础设施的重点在交通,交通是联系着各地经济发展的枢纽,因此,要发展城镇经济,必须考虑拓展扩大经济和接受经济辐射的特点,加快铁路和公路的出省通道建设,将核心城市建设成为综合通枢纽,中心城市建设成为区域通枢纽,加强各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通过便捷通畅的交通运输网络,促进协调、合理的城镇体系的形成。

2科学整合。

2.1空间的整合。就全国范围而言,城镇特别是沿海城镇的发展战略,应充分利用各地区位条件,立足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强化闽台合作的中转和通道作用。一方面要合理发展核心城市,另一方面要改善提高小城镇,大力扶持中心城镇发展,优先发展中心城镇。

2.2小城镇整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是以小城镇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和特征呈现的。必须加强对小城镇科学整合,加快中心城镇的发展,对中心城镇重点扶持,优先发展,将小城镇按照地域或交通特征分类指导。

3整体提升。整体提升是城镇体系规划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我国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与国际经济接轨、与国内外广泛联系的全方位、多功能的开放格局,构筑布局合理、功能协调、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城镇网络也成了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二、目前城镇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低下

不少城镇的职能构成还停留在为周围农村提品交换、物资集散的初级阶段。农村与城市的二元结构占主导地位,农村经济型城镇在数量上占绝对多数,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作为城镇集聚所需求的二、三产业仍处在次要地位,产业结构还在一、二、三或者一、三、二的阶段。城镇的市场发育处于低层次的阶段,长期得不到改善。多限于与上一级和下级的市场之间的交换,而未在更大的环境中寻求发展机遇与空间,没有形成跳跃式的发展。对市场动向与体系外部的机遇把握缺乏足够的主动性,市场结构单一,彼此不能协同发展,反而进入恶性循环之中,导致风险加剧。

2城镇规划工作滞后于城镇发展,规划思路和作用有待完善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的出现,对城市和区域的空间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城市体系结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原有的城镇(市)体系结构被打破,世界城市体系的不断形成和发育,促使国家和地区的城镇体系变得更加开放。一些地方在编制城镇体系规划过程中,没有重视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对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影响,忽视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和真正应解决的问题,不顾区域城镇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发展目标,就区域论区域,片面追求区域城镇体系的完整,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其作为一个整体参与更大范围的区域所产生的多方面的影响,忽视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本质和规划编制的意义。另外,从全国情况看,不论是独立的省域规划,还是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所作的市域和县域的规划,真正能指导城镇发展,发挥作用的不多。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规划指导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方式需要转变和调整。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城市快速发展以及地方自扩大,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管理是当前城镇体系规划工作面临的关键问题。另一方面,有些地方政府对区域规划重视不够,规划的宏观和长远效益未被充分认识,也严重制约了规划发挥作用。

3城镇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城镇规划研究的范围扩大了。而且因为城镇、区域之间相互联系更为紧密、竞争更加激烈,人口、资本、技术等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不确定因素增多,城镇的发展规模(用地和人口)在区域中的地位很难确定,城镇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加上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流动性增强,有的地方外来人口数量要超过本地人口数量,甚至出现了移民城镇,城镇人口预测难度增大。城镇住宅除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市民的需求还要满足大量外来投资者、外地人士生活、工作、商务活动的要求。以往根据城镇人口未来发展来确定城镇用地规模的传统城镇规划方式受到挑战。

三、城镇规划管理的对策

1要有速度,农村经济要做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有效载体的小城镇建设,也应当讲求速度和效率。首先要采取独资、合资、股份制、转让或出让基础设施股权或经营权、资源合作建设、给予国内外客商项目特许经营权等方式,吸引企业、客商、城乡居民和社会各界投资参与城镇建设。小城镇的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绿化、对外交通等基础设施要优先发展。同时,供气、供热和污水治理等要统筹规划,力争同步配套建设;其次要坚持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并重的方针,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和《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抓紧制定小城镇建设中规划编制审批、镇容镇貌、市政设施、环境卫生、建筑市场管理、城管监察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组织和管理。

2放宽城镇户籍政策,鼓励农民向小城镇集中。允许已经在小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办理常住户口,取消农民入户城镇增容费,对进入中小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要根据情况取消或降低临时户口费、综合治理费等限制性收费。

3构架城市联盟协调机构,做好保障措施,城镇体系规划就是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促使城镇协调有序地发展。从而避免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行政壁垒、生态恶化、重复建设等问题。从区域整体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共存共保、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角度出发,突出强调不同行政区划之间在产业结构分工、基础设施共享、生态环境保护、城镇空间延续等方面的衔接和协调。针对实施机制、政策、措施研究与制定普遍不被重视,缺乏规划实施必须的后续手段,对新编制的城镇体系规划在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各城镇之间边缘空间布局等区域性共同的问题上应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建议建立由省级机关和市、县政府组成的城市联盟协调机构负责跨行政区域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发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协商解决发生的重大问题,确保城镇体系规划付诸实施。

4建立健全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规划的重要作用,为切实发挥城镇体系规划的作用,在努力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同时,必须加强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管理。城镇体系规划在体现宏观规划的政策性、指导性和战略性的同时,要加强规划文本的规定性和条款性,提高规划执行的力度。要把城镇体系规划转化为政府宏观管理区域和城市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措施,真正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规划必须纳入市场运作的轨道,在实践中接受各方面利益主体的评判,定期对规划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做出评价,并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并可根据实际需要,适时编制某个地区或某个方面的专项规划,使规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城镇体系规划才真正具有生命力。应该把城镇体系规划作为区域各部门和各项事业发展的依据,并把它作为引导区域城市化与城镇合理发展,协调和处理区域中各城镇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合理配置空间资源,防止重复建设的手段和行动依据,对乡村地区发展起引导作用。城镇体系规划不应只考虑“点”,即城镇的发展问题,而应点、线、面结合,即不但要对单个城镇、城镇网络进行研究,更要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纳人城镇发展过程统一研究。从一个大的区域范围来分析研究,根据资源的合理配置来确定符合区内大多数城镇发展的方针,尽可能达到一种利益最大化的状态,这是城镇体系规划在区域规划中担负的重要角色。

城镇现代化建设篇2

(江苏省宝应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 宝应 225800)

摘要:在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反思职业教育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又要着力构建立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坚决走依法办学、依法管理的现代职教发展之路,把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0-0120-03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路线图,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是一项重要举措。

我国正在一个农业大国的基础上推进新型城镇化,并向现代化迈进。总书记指出: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才能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因此,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是让人们实现有尊严的劳动和幸福的生活,新型城镇化建设既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梦的全局。

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率先开放发展,在形成外向型经济格局的同时,形成了人口、经济集聚程度较高的城市群,有力地带动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以江苏为例,已经形成苏锡常城市群、南京都市圈,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均衡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今天,职业教育该如何有所作为?许多有识之士提出:要大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上升为一种国家战略,积极打造职业教育的升级版。笔者认为,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应力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同步,既主动反思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又着力构建立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坚决走依法办学、依法管理的现代职教发展之路,把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工作落在实处,才能使新型化城镇成为自主创新的先导区、现代产业的聚集区、对外开放的引领区、生态优化的宜居区。

职业教育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

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

尽管职业教育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思想认识有偏差 有人认为:职业教育是教育部门的事,属于学校教育,职业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往往缺失对进城务工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等社会群体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办学功能比较单一;有的学生家长受传统观念影响,觉得自己的子女上普通高中并且考取大学才有出息,上职业学校或高职院校就低人一等;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扶持力度不够,严重影响职业教育的转型与发展。

办学体系不健全 办学形式单一,仍以学龄青少年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过分强调正规学历教育;办学模式单一,没有建立切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特点的、以职业教育和培训为主体的终身教育网络,往往忽视对进城务工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等社会群体的就业培训;办学功能单一,重视正规的、有学历的职业教育,却忽视非学历的职业教育;教学制度单一,职业院校几乎都是长学制,大多存在学科本位现象,难以满足进城务工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等社会群体的就业培训需求。

服务意识不够强 政府公共服务平台、行业企业指导机制还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顶层设计”,尚未形成服务意识,尚缺乏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能力和方法。

教学质量还不高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虽然得到加强,但从总体看,教师队伍结构仍不合理,部分专业课教师的动手能力还不强,课程设置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开发出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很少开展围绕地方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实际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人才培养方案往往是随波逐流,甚至是盲目照搬。

这些不足,不仅导致职业教育难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制约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如何促进构建现代职教体系

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同步

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在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力求从以下三个方面使现代职教体系更好地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同步。

第一,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构建立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力倡导建立开放灵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职业教育体系,促进学生知行统一、手脑并用。德国、新加坡、英国等发达国家,都在这些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经验。众所周知,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类型、各种层次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所构成的整体,既包括中高职协调发展、基本学制的衔接、教学制度的完善,也包括考试和升学制度的完善、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的提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起促进作用。因此,在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过程中,必须以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着力点,主动架设政府为主体的公共服务平台,真正建立行业指导机制,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价对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不断改进学校内部的教学机制。

我校地处苏中、苏北结合部,把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很长一段时间的中心工作,力求做到“三个统筹”。首先,统筹整合制度设计,让接受普通教育和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学生能够在需要时转换学习轨道,使职业教育的功能向县域产业园区和城镇新区集聚。其次,统筹融合课程体系,在明晰培养目标、调整专业结构、革新学籍制度、实行长短学制的基础上,形成一条“人人可学、人人能学、处处有学”的整齐链条,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和具有一技之长的进城务工人员,在提升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力的过程中促进学校的发展与壮大。再次,统筹改革办学模式,加强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的研究,加强开设新专业的可行性研究,促进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办学形式相互衔接、相互贯通,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好地对接教材、对接教学、对接实训,使招生考试制度得到进一步改革,以逐步放宽年龄限制、实行免试入学或注册入学等宽进严出的方式,吸引更多的进城务工人员接受职业教育或培训。

第二,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坚决走依法办学、依法管理的现代职教发展之路。近年来,由于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人员的年龄不断推迟,职业教育正逐步走向市场化。对于职业学校来说,要在善于吸收传统学徒制的优点以及融合现代职业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坚决走依法办学、依法管理的现代职教发展之路,既提升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能力,又促进自身的发展与壮大。

如何去做?可以借鉴德国的“双元制”经验,组建“职业教育创新团队”,为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对策、意见和行动建议;也可以建立“改革创新工作小组”,将工作重点放在职业教育结构改革、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开发、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机制的改进等方面,并针对新兴的、创新的和高科技的行业以及增长迅速的行业,更好地提升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能力。

从现在起,我校将努力做好以下工作:(1)服务农业现代化,对农村闲散劳动力进行技术培训和创业教育,积极打造“升级版”。(2)服务农村学生,为有意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与经营的学生提供专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民。(3)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局,根据人才市场需求设置专业,为进城务工人员、新型农民等社会人员量身定制培训课程,并开展目标明确的教学活动。(4)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就业指导,并进行城市基本生活常识教育,使大批进城务工人员既可以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也可回乡创业,推进“人”的城镇化。

第三,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中,把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借鉴新加坡建设“立交桥”式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的做法,建立学历文凭与培训证书之间互认体系的同时,做好三件事:(1)不另设专门的招生考试,而是以课程成绩或证书考试成绩为依据,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多次跨越、层层提升,学制衔接方式基于所学课程,不从各学制起点对接。(2)学历文凭与技术证书相融通,规定“什么等级、培训多长年限的技能证书”相当于哪个级别的学历证书。(3)将职业培训融入职业教育大系统,技术工人获得技术员文凭后可进入高一层次的职业学校或机构,继续攻读技师文凭,或申请进入技术本科深造。这样,就会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同步进行,并在同步进行的过程中实现职业教育的发展壮大。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既要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技能及就业培训力度,又要根据一些行业的进城务工人员分散性、流动性和季节性特点,逐步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方便进城务工人员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还要着手兴建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园区,使之成为集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技能实训、技能鉴定、技能竞赛为一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培训综合基地,从而坚定不移、积极稳妥地分步推进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今后一段时间,我校将以“实际、实在、实用”为原则,在加快建立市场导向、产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体系的前提下,依据县级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规律,努力做好以下工作:(1)用市场化的方法确定适当的培训内容,既与自谋职业的技能培训相关,又与农业经济、农业科技相结合的技能培训相关,更与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相适应的技能培训相关。(2)建立培训账户。不仅对应该参加培训或希望参加培训的人员分别登记造册,而且按参加培训者的需求编制不同的课程组合,让希望参加培训的进城务工人员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培训内容。(3)做到重心下移,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既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技能培训,又对广大的进城务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既促进他们提高素质,又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4)建立介于市场与政府、市场与学校、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桥梁性培训与就业组织,在学校与学校、用人单位与学校、政府与学校之间架桥铺路,起到衔接、协调的结合作用,使用人单位的需求、学校培养人才的现状等情况都在这里进行有序的汇总与调节,使我校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既以市场为导向,又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要求关注留守农民、培育职业农民、提升新市民素质,着力造就创业型新市民。为此,职业教育必须立足于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个大局,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管理水平,重构核心价值,优化专业设置,实施名优工程,深化校企合作,科学设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并积极开发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一体化课程标准。这样,才能使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同步。但必须强调:同步绝不是坐等或滞后,而是要用创新精神去追求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之间的和谐与协调。

参考文献:

[1]汪欢,唐林修.直面问题:“后危机”时代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对策[J].职教通讯,2010(5):36-40.

[2]吴胜尧,陈金元.“区域合作”:苏州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的新模式[J].职教通讯,2010(1):60-63.

城镇现代化建设篇3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三化”协调;引领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新型城镇化是适应国内外的发展大势和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统筹城乡为核心,以促进产业和人口向城镇集聚为手段,以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科学发展为目标的历史过程。就河南而言,符合河南实际具有河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它包括五个层次,即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如郑州、洛阳)、地区中心城市(省辖市所在地)、中小城市(一般指县城和新型的小城市)、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坚持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既是国家的方针战略,也是河南立足基本省情,面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特征,破解新老“四难”问题的客观要求。

1.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统筹城乡发展。和过去城乡分离、二元结构突出的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传统的城镇化注重单个的城市单元,追求的是单纯城镇化率的提高,而往往忽视土地等资源承载能力的提高和城镇功能的完善。而新型城镇化强调的是完整的现代化城镇体系,更加注重建设紧凑型城市、复合型城市、低碳绿色城市以及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等新理念;是充分发挥不同层级的城市功能的作用,彼此之间相互借助、相互促进。在构建现代化城镇体系的过程中,新型城镇化是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通过“核心带动”,使不同层级的城市带动各自周边地区发展;通过“轴带发展”,用交通道路把各个城市连接起来,实现城市之间的相互支持、相互借重,降低交易成本;通过“对接周边”,加强对外联系通道建设,加速区域之间的人流、物流以及要素互换,促进毗邻地区融合、联动发展。

2.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促进产城融合。产城融合是现代农业和新型工业的基础,也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可以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空间和就业部门的双重转变。因此,新型城镇化将更加突出县域城镇的承载承接作用,在依托原有的产业布局和产业基础上,以县城和中心镇区作为新型城镇化推进的平台,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和自主创业,为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产业转移、城市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创造条件,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集聚发展。产业的集聚必然带来经济活动和人口的增加,对城镇公共产品产生新的需求,推动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集聚发展;合理的产业布局,可以深化产业分工,扩充产业规模,促进文化、旅游、科技、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推进工业化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进,并从根本上破解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最终实现农民居住环境城市化、公共服务城市化、就业结构城市化和消费方式城市化。

3.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实现“三化”协调。“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是一个“三位一体”的社会系统工程,新型城镇化对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可以带动城市功能完善、生产要素集聚和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统筹城乡发展,为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注入内在动力;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可以促进产业布局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持续升级,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生产力资源和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重要支持;以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可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供充足的剩余农产品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更多土地资源和更大空间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并且新型城镇、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互为动力、互为支撑。

二、坚持新型城镇化引领是“三化”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是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工业发展的新要求。新型工业化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城镇载体和人力资本积累为基础,而现代工业发展更加依赖信息、研发、配套服务和环境等,对教育、金融等生产业的依赖大大增强,工业化动力越来越多的来自于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带动。知识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知识需要人与人的沟通与交流,具有显著的规模收益递增效应,进而对城镇的要求更高,这是必须要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的深层原因。

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新要求。2011年,河南三次产业比重为12.9:58.3:28.8,最突出的问题是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工业内部结构层次偏低,多处在产业链的前端和低端,高技术含量与高附加值产业比较弱,河南仍然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同时,城镇化水平低造成的集聚度不高已经成为“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制约,2011年河南城镇化率40.6%,全国平均水平是51.3%,河南落后全国平均水平10.7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滞后,造成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受阻,低水平、重复性建设,严重浪费了有限的能源和资源。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出路就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用新型城镇化引领来带动生活业和生产业大发展,推动第三产业加快发展,进而实现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

三是新型农业现代化和河南省情的要求。现代农业要求以一定的土地集中为基础,这与我们人多地少保粮任务重的基本省情相冲突。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集约节约、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既可以解决工业化、城镇化用地的刚性需求与保护耕地硬性约束的矛盾,又可以减少农村人口,为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和加快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现代城镇体系,是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大创新,只有人口集聚了,服务业才能发展起来,农民的收入来源才能从田地里转出来,农民才能改变过去的生活状态,向新型农民转变,农业现代化水平才能得到提升。

三、坚持新型城镇化引领,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多措并举

1.坚持科学规划先行,绘制城镇发展蓝图。坚持新型城镇化引领,必须规划先行,突出规划的龙头和引领作用。立足建设中原经济区城镇化全局这个定位,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城镇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发展规划等相互衔接,以规划为总抓手统筹新型城镇化发展,统筹推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引领 “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在制定规划时,坚持领导、专家和群众相结合,不仅要体现党委、政府的发展理念,也要体现专家学者的专业水平,还要体现城镇社区居民的价值需求。在规划落实时,坚持规划的刚性约束,提高规划调控能力;制订并推行规划核实制度、建设工程规划变更管理办法,遏制违法建设行为;加强党性教育,完善党风廉政制度,提高党员干部廉政为民、服务惠民的自觉性,为规划工作的科学实践落实提供保障。

2.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提升城镇化承载能力。按照现代城镇体系构建要求,统筹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是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优化中心城市布局和形态,推进产业集聚、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完善中心城市功能,大力实施老城改造与新区建设,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尽快实现新老城区有机融合。推进中心城区团式发展,加强组团成员之间的经济联系及城际交通连接,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互利共赢。二是推动县城和小城镇加快发展。强化规划统筹指导,以城市的标准规划和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宜居水平。三是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精心编制新型社区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搞好村镇规划与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无缝衔接、精准对接。调动基层和群众积极性,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整合项目资金,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3.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强化城镇化产业支撑。按照“产城互动”的要求,围绕工业需求优化城镇功能,以产业发展促进城镇扩张。把产业积聚区作为产城互动产城融合的载体,突出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重心地位,加快培育主导产业,围绕确立的主导产业,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优先配置生产要素,扶持龙头企业,对接配套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强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多策并举筹措资金,充实投融资平台资本金,放大融资规模,最大限度地为产业发展提供到位服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完善集聚区道路、水、电、气、污水垃圾处理、通信网络、公交等基础设施配套,并积极主动与城区对接,努力实现产业集聚区和城区相互衔接、相互贯通、资源共享,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4.完善政策配套,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探索创新建设资金筹措机制,努力探索城镇建设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多元化融资方式,整合并盘活城镇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带动各种投资主体加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的城镇化建设资金筹措格局。努力消除影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大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建立健全城镇土地流转机制和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体系,深入实施土地出让、租赁、作价入股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权招拍挂的有关规定,并使土地收益向农村居民倾斜。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切实加强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工作,把城市建设中的失地农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并积极向农村延伸,努力形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统一平等的就业制度,加大就业工作力度,切实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社区服务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加快建立分类有序的农民转化为市民的推进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放宽城镇落户限制。

5.强化城镇管理,提升城镇品位。顺应农村人口向城镇加速转移的趋势,满足城镇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的需要,创新城镇管理长效机制,推进城镇综合管理与科学考评,不断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强化城镇化管理,加强对政府提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考核评价,积极探索城镇管理新模式,加强部门联动,建立集社会管理、经济发展、文化娱乐、环境卫生、治安防控与一体的现代城镇综合治理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城镇管理手段,加快城镇管理信息网络建设,加强城镇各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为政府综合治理、科学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徐宪平.面向未来的中国城镇化道路[J].求是.2012(5)

城镇现代化建设篇4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驻马店

一、驻马店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驻马店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驻马店市围绕加快粮食核心区建设,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实现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继续保持了驻市粮食生产的优势地位。农业产业化水平全面提升。驻马店市近年来一直倡导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而不断促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经营,由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将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增强。驻马店市农机化工作以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为主线,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农民收入大幅度稳定增长,农村社会服务和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二)驻马店城镇化发展水平。城镇规模进一步扩大。驻马店市加快推动中心城区发展和新区建设,加大县城建设力度,城市框架不断拉大,产业、人口聚集效应进一步显现。驻马店市逐年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城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此外,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我市积极推动产城互动,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有效带动了产业集聚,产城互动力度进一步加大。

二、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驻马店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度有待提高。目前,驻马店市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能有效的配合,农业现代化解放的农村劳动力不能被城镇有效的吸收。农民真正“市民化”难,农民工的选择无非两个,一是重回农村,这是地少人多的农村地区无力承担的,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一步发展,二是去别的省份寻求工作和身份认同,造成劳动力流向外省的情况严重,新型城镇化需要的劳动力无从获得,城镇化进程受阻。

(二)土地顺畅流转存在一定困难。由于历史和农民小农意识的原因,形成驻马店分散的居住耕种格局,土地流转的制度限制会使农业规模化经营节约的土地不能顺畅的流动起来,新型城镇化需要的建设用地难以从这些土地中获得,没有土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

(三)驻马店产业支撑能力较弱。驻马店市作为传统农区,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尤其是有利于增加财税收入和扩大城镇就业的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城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强,新型城镇化发展后劲不足。

(四)保障措施未能及时跟进。一是城镇化建设资金短缺。目前市场运作的机制不完善,企业参与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社会融资难度较大。资金短缺是影响和制约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最大瓶颈。二是城镇化建设用地保障难度大。目前,城乡之间人地挂钩、土地置换等政策不完善,给城镇建设用地保障带来很大困难。三是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实现城乡居民平等就业的相关制度还没有全面建立。

三、驻马店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依托产业集聚,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通过产业的集聚,特别是二三产业的集聚,可以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引导农村人口向城市有序转移,进一步拓宽农民致富增收渠道。作为传统农区,努力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加快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加快商务中心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强力推动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为我们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奠定坚实基础。

(二)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就业安居。第一,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增强城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提高城镇产业层次,繁荣城镇经济活力,不断创造城镇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第二,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管理制度和劳动用工管理制度,打造功能完善、平等竞争、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第三,加强农村劳动人口的教育培训。积极开展定单、定向、定点免费培训,进行不同类型的技能等级培训,实现培训与上岗就业无缝对接。

(三)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第一,推进农地合理流转和规模经营。明晰土地产权,强化土地物权。第二,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第三,集约节约使用城乡存量土地。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大农村土地依法、规范流转,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集约节约使用城乡存量土地。

参考文献:

城镇现代化建设篇5

【关健词】国有农场;新型城镇;生态文明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推进垦区新型城镇化,远离中心城镇的国有农场要逐步发展成为功能设施齐全、公共服务配套的新型小城镇;毗邻城镇的国有农场,要加大区域资源共享共建力度,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展城镇开发建设,防止互相隔离和重复建设,推动垦地城镇融合发展。黑龙江垦区国有农场绝大多数远离中心城镇,推进垦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意义重大。

一、黑龙江垦区国有农场新型城镇化建设分析

(一)“十二五”期间国有农场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黑龙江垦区地处东北亚经济区位中心,位于我国东北部小兴安岭山麓、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辖区土地总面积5.54万平方公里,现有耕地4353万亩、林地1387万亩、草地514万亩、水面385万亩,是部级生态示范区。下辖9个管理局、113个农牧场,970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分布在全省12个市,总人口167.2万人。“十二五”期间,垦区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社会事业建设。截止到2013年底,撤并居民点1600多个,新建改造住宅2600多万平方米。城镇化率达到85.7%,人均住宅面积达32平方米。公路硬化里程突破1万公里,场区通畅率达100%。建设供水管道4350.37公里、供热管道2345.04公里,集中供热面积达4220.87万平方米,覆盖服务人口近80万人,城镇集中供热率达81%;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0.49万立方米;垃圾日处理能力达到925吨;自来水普及率达100%。现有义务教育学校143所,全部达到省级标准化水平。医院121所。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率100%。(二)城镇化建设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2011年起实施的《黑龙江省垦区条例》明确规定:垦区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把垦区建成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生态优良的现代化垦区。“十二五”期间,垦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与2010年相比,2015年一产下降6.8,二产基本持平,三产上升7.5个百分点(见表1)。2015年,垦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2.7亿元,增长5.8%;居民人均纯收入达23855元,增长7.2%。落实中央关于“把农垦建成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的示范带动力量”的战略定位,积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和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将农业现代化中解放出来的富余劳动力,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培养成为城镇化发展第二、三产业的主力军,增加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例,完成农业和城市供给侧调整,发展城镇区域经济。(三)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三项服务1.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现代化大农业,与绿色生态农业相结合垦区的城镇化是立足于农业的现代化、打造国家“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带”背景之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服务于国家和省现代农业的战略发展布局。跳出传统的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的思路,反弹琵琶,通过大规模“撤站并区”、复垦,增加耕地面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使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建三江管理局三年改造新建520万平方米,新建住宅面积267万平方米,复垦增加耕地10万多亩,占垦区新增耕地的1/4。加强环境保护,发展生态循环农业。2015年垦区落实“三减”试验面积19.96万亩,化肥、农药和除草剂施用量分别减少5%、3%和10%,作物保持不减产,试验取得成功,全垦区化肥、农药总施用量较上年分别降低25580吨和2129吨。推进畜禽粪便、秸秆资源化利用,秸秆还田率比上年提高10%以上。建立有机肥生产加工厂280余个,覆盖面积300余万亩。现代生态农业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有效提升了垦区绿色品牌粮食产品的市场创收能力,增加职工人均收入,反哺国有农场城镇化进程。2.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第二、三产业,与工业现代化相结合从垦区生产总值对比结构上看,一产比重过高,二产最低。“十二五”时期垦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3%。一二三次产业比例47.3:20.7:32.0,与2010年相比,一产下降6.8个百分点,二产基本持平,三产上升7.5个百分点。这个比例说明垦区还没有摆脱农业主导城镇化进程的弊端,产业结构和布局还不够科学、合理。应当借用并抢抓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的东风,把人口向中心区域集中,把过剩农业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加速居民市民化进程。通过招商引资和股份制经营,吸引外部知名企业和资金参与到垦区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建设。城镇布局上根据区域特色和生态环境,打造不同品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由“一枝独秀”变成“交互生辉”。3.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民生,与生态文明环境建设相结合国有农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将城镇化建设融入生态文明因素,走垦区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道路。一是努力发展民生,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加强城镇管理,把公益性岗位向贫困人员倾斜,2015年垦区新增就业4.65万人,安置困难人员就业1.6万人,登记失业率2.4%,困难和低收入职工脱困脱低率达96%。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保障能力。科学规划,争取国家项目支持,筹集资金增加城镇基础设施、公益项目、三供两治、环境治理和民生保障工程建设。建三江管理局在“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78.08亿元,三供两治、公共服务基本实现了100%,城镇化率达到93%,楼房化率达到83%,9个农场城镇化率达到100%,3个农场楼房化率达到100%。三是强化环境治理,打造绿色宜居城镇。以“三供两治”为依托,加大清洁能源的投入与使用,走绿色低碳生态文明城镇化发展道路。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实行集中供热,降低粉尘污染,禁焚秸秆,采取变垃圾为能源、变稻糠为米油、变秸秆为饲料、变畜粪为沼气等四大循环经济新举措。目前,垦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5.8%,城镇绿化覆盖率39%,集中供热率81%,饮水安全率提高到95.6%,自来水普及率达100%。推进国有农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体现人、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既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又要保证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融入环保理念,做到可持续发展。(四)“十三五”城镇发展预期目标“十二五”期间,垦区城镇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十三五”期间,将秉承“继续坚持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强以三供两治为重点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预计到2020年,垦区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7%以上,城镇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100%,城镇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8%,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2%以上。

二、国有农场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城镇建设资金短缺,筹资渠道单一国有农场既要谋求自身发展,又要担负城镇建设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双重角色。经济负担重,资金严重短缺。(二)产业结构比例失调,城镇规划有待进一步提高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战略定位就是要求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但随着农业人口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第二、三产业短板限制了城镇科学规划和发展。(三)缺乏现代城镇管理经验,城镇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黑龙江省垦区条例》颁布以来,虽然农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得到了授权,但面对城镇建设和管理中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注:一般地市一级权力机关都没有立法权。如何依法行使权限,履行城镇管理职能已成为农场城镇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推进国有农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路及建议

城镇现代化建设篇6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规划应对 发展途径 空间策略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2012年1月3日,辽宁省沈阳经济区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批复,苏家屯区成为沈阳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标志着在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发展战略下,苏家屯区将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率先起步,为全市综合配套改革创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先试先行”,发挥先导和表率作用。苏家屯区将沙河地区涉及沙河街道、十里河街道的地域范围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先导区,规划将在“新型城镇化”总体发展思路指导下,体现城乡统筹、生态宜居、产城互动、和谐发展的规划原则,结合地区产业发展布局城镇发展空间,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空间发展模式。

2发展背景

2.1辽宁省域城镇化发展

2011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省城镇化建设的工作意见》要求依托县(市)城、新城、新市镇和产业集群建设,实施城中村、城边村改造,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合理引导农村人口转移,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明确提出了“到2015年底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新增城镇人口400万人以上,全省城镇化质量全面提高”的工作目标及工作重点。《沈阳市推进城镇化实施规划》提出苏家屯城镇化率由现状51.6%,提高到70%的发展目标。

2.2新城新市镇的发展战略

为进一步推进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建设和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工作,2010年省政府组织编制了《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空间发展规划》,沿城际连接带重点规划建设节点新城、连接带新城和新市镇三级城镇体系。沙河地区包括:沙河新城、苏桃路物流产业园区、十里河新市镇,位于沈辽鞍营城际连接带上,是沈辽鞍营城际连接带上重要的城镇发展空间。

3现状概况

沙河镇、十里河镇域共下辖19个行政村,沙河镇镇域总面积57.92平方公里。十里河镇镇域总面积41.10平方公里,现总人口约3.3万人。河铺镇现已形成无缝钢管制造企业38家,沿苏桃路物流产业已初见规模。 十里河镇是粮食产品生产基地,沈阳南郊综合性的农贸市场。规划区内现状用地主要以农田和村屯建设用地为主,地势较平坦,地质条件良好,沙河、柳塘沟河、十里河三条河流自东向西流经该区域,内部有浑河灌渠等若干渠道和坑塘。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沙河铺镇北部,苏桃路两侧。

4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

城镇化(城市化):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以达到50%以上,快速的城市化造成一系列如城市空间无序蔓延,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资源短缺等城市问题日益凸显。新型城镇化倡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是结构转换型的城镇化,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保障,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互促共进的集约型城镇化道路,是建设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积极探索。

5城市规划的应对措施

1、由城市规划走向城乡统筹

2、从物质空间规划走向公共政策导向

3、由无序蔓延走向紧凑型布局

6沙河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途径

6.1发展目标定位

6.1.1两型三化

(1)两型:“生态型,创新型”

沙河地区城镇规划紧紧围绕“生态型、创新型”的发展目标,建立适宜人居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环境;以新兴产业为发展动力,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模式。

(2)三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现代农业化”。

以临空物流产业为核心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结合区位和交通优势发展信息物流产业。以城乡统筹为出发点,发展生态宜居、土地混合使用的城镇空间;利用优质的农业基础条件,构建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建立服务中心城区的休闲农业、生态农业体系,实现集约化生产、占用资源少、经济社会效益好的新型现代农业化。

6.1.2功能定位

依托“两型三化”的目标导向,规划定位为“港、城、园”的功能布局,建设东北临空型综合物流港,东北风情生态宜居新城,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区。

6. 2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途径思考

(1)创新产业结构优化的机制

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调整为重点,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构建新型工业集群化发展模式;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现代服务业集聚化发展模式;推进现代农业,构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依托区位交通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先发展以现代物流业,实现物流商贸、物流配套加工和都市型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循环联动,为加快城镇化提供新兴产业支撑。

(2)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格局:

全域内用地布局形成紧凑型、组团式发展模式,城镇用地中提倡混合用地布局将产业区和配套生活区混合布局,土地混合使用有利于住宅和就业岗位的均衡分布。规划新城中心区提供生活及生产性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城镇空间与生态绿楔穿插布局,构建出城乡田园化的生态系统。

(3)创新生态建设的体系

以“城乡生态田园化”为规划理念,利用周边自然生态景观为本底,形成“山水田林”的生态格局。重点打造“一园,两区,三带,多网”等生态格局。

构建绿色基础设施体系,关注雨水、污水、中水等水资源的再生利用,垃圾分类和资源化,促进资源的循环再生和利用。加强生态社区建设理念,实施“生态住宅、垃圾分类、污水处理、小区绿化、节水节电等工程建设。

6.3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发展策略

(1)协同发展:沙河地区的发展必然要寻求与苏家屯城区和沈阳中心城区的全面对接,结合“苏区全域规划”发挥沙河地区区位优势,推动开放空间格局建设,形成与浑南新城、国际会展中心、桃仙国际空港全面对接,共同辐射沈阳经济区的物流节点城市。

(2)产城融合: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实现产业集聚区与城镇布局相融合、同时,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3)生态宜居:避免城镇化中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以及城镇布局集中、紧凑发展的生态低碳的城镇化道路。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布局,完善城镇功能,优化土地配置,建设绿色城镇,打造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

7结语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既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道路,而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必须适应新型城镇化的最新发展趋势,发挥后发优势,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建立科学合理分工的、开放式的现代城乡体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高度融合。

参考文献:

[1]曾志伟:新型城镇化与城市规划思变,中外建筑,2011

城镇现代化建设篇7

十前后,“城镇化”渐成全民关注的热词。“新型城镇化”的概念表述也开始出现在一系列高层会议中。然而,对于城镇化的具体内涵和定义,社会各界有各自的理解。如何摒弃传统城镇化模式的积弊、有质量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各方从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认识。

在戴均良看来,城镇化的定义不论如何阐述,最终均需解决一个最根本问题:“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以及转移人口的真正市民化”。他认为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同时抓好三件事:城镇产业发展、农业现代化和作为空间载体的城镇建设。

“只有这三件事同时抓好了,才能实现三化同步、协调发展。”在戴均良看来,当前诸多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大城市病、拉美化、贫民窟等等,都是因为没有实现“三化同步”。

对于理论界尚在讨论的“新型城镇化”,戴均良立场鲜明:新型城镇化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新的历史时期,城镇化必须走新型发展之路,这是时代的要求、是中国国情的要求。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城镇化,就是在协调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将“信息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地融入这“三化”之中的城镇化。

《财经国家周刊》:目前对于城镇化的内涵和定义,社会各界还并未达成完全共识。在你看来,城镇化的内涵是什么?

戴均良: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化的两个引擎和两根支柱。关于城镇化的概念,国内外理论界有一个基本共识,就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

衡量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指标首先是城镇人口,就是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所以,城镇化必须以人为本。

其次,城镇化也是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中国过去是农业大国,生产生活方式完全是农村型的,和城市不一样。随着工业化发展,城镇的生产生活方式、文明理念逐步向整个农村地区延伸,这本身也是城镇化的一项附属内容。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产物,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镇化。只有大力推进工业化,大力发展城镇二三产业,才能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才能引发和推动城镇化。当然,城镇化对工业化具有促进作用。但总体上讲,城镇化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的,先有工业化,才有城镇化,或者说城镇化随着工业化发展而发展,而不是相反的。不是说农村人口都涌到城市里了,城镇化就发展了,而是城镇要有发达的二三产业,为进城的农村人口提供饭碗。否则,他们还是留不下。

《财经国家周刊》:“提高城镇化质量”、“人口的城镇化”将成为今后各级政府施政的关键词。你认为该如何确保健康、可持续和有质量地推进城镇化?

戴均良:我们常说,城镇化是拉动内需的最大引擎。但不论城镇人口还是农村人口,其消费水平提升的动力还是经济的发展。因此,健康的城镇化必须同时抓好三件事情:一是抓城镇的二三产业。城镇的本质特征就是二三产业,二三产业是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和根本动力。发展二三产业,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这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核心。所以同志在省部级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上讲话强调指出,“我们推进城镇化,应当坚持城市发展与产业成长‘两手抓’,把城镇化与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促进就业创业结合起来”。

当前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前夜西方工业化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的形势,我们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建设更要有新视野、新思路、新举措,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尽快形成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中国现代产业体系。同时,从我国城乡需要就业人数数量巨大的实际国情出发,我们也要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有些行业企业,既是知识型技术型,也是劳动密集型。所以,要善于统筹发展产业,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新型产业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

第二是要抓好农业技术进步和生产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副产品的供给力,这是支撑城镇化的又一个基本保障。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只有把农业搞好了,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我们心里才有底。否则,大量农民进城了,却要靠从国外进口粮食,涉及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就难以保障。所以,一头要抓城里的二三产业,一头要抓农村的生产经营。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就会形成两个产出:一个产出农副产品,一个产出可以进城的富余劳动力。当然就农村现代化建设而言,则不只是农业生产,还有文化和社会建设,特别是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都需要高度重视。中国的城镇化、现代化,绝不能出现繁荣的城市和衰败的农村那样巨大的反差,所以必须加强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

第三是要抓城镇建设和管理,就是城镇化还需要有一个载体——农民进城了,城镇人口增加了,产业发展了,需要有足够的地盘来支撑,需要有足够公共服务。现在很多人批评城镇化中摊大饼,盲目、低效地扩张地盘。这个问题在一些地方确实存在,我看到一个数字:近十年来,中国城镇人口增长的速度和城镇地盘扩张的速度大约1:1.5的关系,也就是说,城镇人口每增加100%,城镇地盘就扩张150%。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土地的使用效率降低了,很明显这不符合节约资源、节约耕地的要求。所以新型城镇化第一条要求是“集约节约”,要大力提高城镇化集约发展水平,提高土地的投入产出效率。

城镇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供给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没有这方面配套措施,进城农民难以真正市民化,城镇化进程难以顺利发展。

所以,只有城镇二三产业、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建设与管理这三件事抓好了,才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的现代化这三化同步、协调发展。如果三化不同步、不协调,城镇化很难健康发展。比如拉美很多国家出现的贫民窟等大城市病,就是因为三化没有协调和同步。最典型的就是墨西哥,大量人口都居住在墨西哥城,但城里能提供的就业机会却远远不够,农业的现代化也没有发展起来,城市建设又不能满足需求,所以就造就了大量的贫民窟。

《财经国家周刊》:“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最近在高层会议中屡被提及。但部分学者认为,城镇化是连续的过程,不存在新旧之分。你怎么看?

戴均良:我认为现在提新型城镇化,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城镇化质量。新型城镇化要求四化同步,即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之外,还要再加上一个信息化。信息化要融入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全过程之中,这是新型城镇化的一个“新”要求。而且当今的工业化也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本身就对城镇化有新要求。

第二个“新”的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要贯穿城镇化的全过程。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五位一本”总体布局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前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造成的严重生态问题的根本出路。人类社会经历了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而生态文明则是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之上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在城镇,难点在工业,推进靠制度,关键靠技术,既要有独立的部署和要求,更要把它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所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一定要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虽然现在对新型城镇化道路没有提出完整的定义,但是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讲的八个字揭示了本质特征:一是集约,二是智能,三是绿色,四是低碳,即“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为什么现在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不是头脑发热、追求时髦,而是客观形势的紧迫要求,是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发展效率的必由之路。如果还是按照过去粗放的、消耗资源型的城镇化模式发展下去,那是在透支子孙后代的资源和福祉,用不了多少年,不用说发展,就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也会成问题。

因此,我认为应该大力倡导新型城镇化。虽然城镇化是个连续的过程,但跟过去比,就是要有新的内涵,新的要求。什么是新的内涵、新的要求呢?就是刚才说的,主要是两新:一个是信息化,再一个是生态文明。这两个新东西,可以说是时代特征的要求。十八九世纪欧美城市化时期这两个任务不明显,中国八九十年代的城镇化中这两个任务也不突出。当然新型城镇化应有更多更丰富的内容,比如,在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以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式,就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特征,体现了集约发展的要求。因此也可以说,新型城镇化必须走集约节约发展之路。

《财经国家周刊》:新型城镇化理念很好。但是在具体推进落实层面,该如何摆脱对传统城镇化模式的路径依赖,避免穿新鞋走老路?

戴均良:对于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我想作为政府部门,在大力发展城镇产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还要特别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搞好规划,二是完善政策,三是抓好市政建设。

一要搞好规划,不能无序发展,包括经济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城镇化的总体规划、产业的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市政建设规划等等。具体到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既要搞好一个一个专项规划,又特别要注意几个规划的衔接。当前城镇化发展存在的无序和粗放问题,主要在市县两级,因此这两级更要搞好规划,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引导下,从本市县情况出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坚持错位发展、集约发展、绿色发展。

二要完善政策。中国转移进城农民总计可能高达6亿多,城镇化任务之重、规模之大、人口之多在世界上目前绝无仅有,必须加强引导、循序渐进,坚持政府组织和市场机制推动相结合,否则必然会造成严重社会问题甚至出现社会动荡。要在发展产业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实现农民向城镇的转移。目前中国城镇人口已超过7亿,到2035年前后,中国要实现75%的城市化率目标,还将会有好几亿农民要向城镇转移。政府引导重点是要制定完善有关政策,特别是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要制定完善农民工进城及其子女落地生根的就业就学、入户购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

三要加强市政建设。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既为了满足市民和进城农民的生产生活服务需要,也有利于拉动和扩大内需。新型城镇化的市政建设,要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着力建设生态城镇。在信息化新时代,市政建设要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城镇智能化水平。

《财经国家周刊》:在现实中经常能看到一种现象,一些地方借推进城镇化之名圈地,建开发区。但是这些开发区存在土地闲置和浪费问题。如何扭转这种“伪城镇化”的局面?

戴均良:在欠发达地方这种现象更为突出,搞一大片开发区,盖两三栋厂房,里面却没有什么工厂和企业,就是一个空壳。没有产业支撑,农民到城镇就没有固定的饭碗,就难以实现市民化。这就提出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我们不但要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还要走有区域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形成不同区域的错位发展。不能所有的城镇都搞大工业,这是做不到的,也没有必要。比如,东部地区可能搞高端制造业,西部地区可能搞绿色食品加工、深化产业链条。

我前面强调,推进城镇化重中重要抓好二三产业,这样才能避免城镇“空壳化”问题。产业的概念,既包括工业制造业,也包括服务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等。

《财经国家周刊》:目前“农民工市民化”也被中央文件反复强调。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政府应该做些什么?

戴均良:最关键的一条,就是一定要发展产业,支持农民工创业就业,使其有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主要抓好三件事:

第一是培训,增强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农民工要有一技之长,才能在城镇中立足、生存下去。特别是现阶段正逢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需要有更高技能的农民工。所以要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尤其是培训要有针对性、实用性,鼓励企业定向培训。

第二是改革完善刚才讲到的相关政策制度,包括农民工进城后的福利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和住房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这其中,首当其冲的是住房和户籍制度改革。

第三是解决进城农民承包地、宅基地问题,既要让农民进城落户无后顾之忧,又不能浪费农村土地,影响农村规模经营,影响城镇化进程。

《财经国家周刊》:对民政部门来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为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戴均良:新型城镇化对民政部门至少有这么几个方面的新要求:第一,民政部门作为负责行政区划、城镇建制工作的职能部门,需要根据城镇化发展和城镇人口的增多、规模的扩大,适时调整和完善市政体制,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增设市镇和调整完善大中城市结构。

第二,对民政部门来说非常重要的要求,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城镇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比如说,大量的农民进城以后,特困救助、城市低保、社会福利服务等社会保障需要及时跟上。这是需要我们做的重点工作。

城镇现代化建设篇8

[关键词]农村 小城镇建设 经济发展

十六大提出繁荣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战略目标中,小城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建设和发展小城镇,不仅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根本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精神,理清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思路,对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80年代中期伴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最具活力的组织部分和主导力量。20年来,农村建制镇的数量扩大了近8倍,发展到了19060多个。目前,我国的农村城镇化正处在加速发展时期。农村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层次最低,数量最大的群体,它处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起到连接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桥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通过减少农业人口,增加城镇人口的方式有效地解决工农两大产业间的利益失衡问题,还可以扩大农产品市场的空间范围,提高农民的相对和绝对收入水平。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二是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三是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可以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四是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能够促进农村小康的早日实现。

二、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1.解放思想,树立发展是富民建镇的第一要务

中国发展小城镇有许多有利条件,也有许多不利因素,最大的不利因素,还是思想解放不够,改革力度不大,措施办法不多。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大胆解放思想,不断深化改革。当前,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必须提高以下几种认识:一是始终坚持发展是富民兴镇的第一要务。二是不搞争论,大胆改革,大胆实践,锐意进取。三是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四是一切坚持"三个有利于"。在农村解放思想的落脚点是加快发展,促进农民致富,促进小城镇建设。解放思想的具体行动则表现为一切坚持"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即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富裕,有利于城镇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坚持千政策、万政策,引导群众致富就是好政策;大干部、小干部,领导群众致富就是好干部。有了这样的理念,就有了定位的标杆、做事的标准、干事的标尺,解放思想就有形化、具体化了,经济发展、小城镇建设就有了思想基础。

2.用科学规划作为发展小城镇的奠基工程

小城镇的发展不能靠搞运动和行政命令,要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农民进小城镇要靠市场吸引。但是,小城镇不是完全自发能够形成的,特别是宏观布局上要有控制,城镇建设上要有规划。小城镇规划要体现高起点、可持续。高起点、可持续的规划可以使城镇健康有序地发展,在编制和完善城镇发展规划中,首先,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其次,要注重规划的超前性、协调性。第三,要加强规划的指导性、可操作性。第四,要体现特色和精品意识。特色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纵观城镇发展的历史,越是有特色的城镇,知名度越高,发展越快。小城镇建设必须增强精品意识,追求自己的时代特色和地方风格,构筑自己的鲜明特色和品位,形成独特的吸引力,不要盲目模仿大城市,贪大求全,面面俱到。各个乡镇要根据本地资源条件、自然景观、乡风民俗、经济发展水平、历史人文背景、区位特征等进行创新性的开发,扬长避短,发掘特色,培植特色,科学定位,体现个性,做到以特见长、以精取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实行各具特色的工业兴镇、农业产业化兴镇、旅游兴镇、商贸兴镇、历史文化名地兴镇。

3.以合理布局、突出特色为发展小城镇的根本错施

发展小城镇,首先遇到的是城镇布局问题,即城往哪里建?我认为:一是根据区位优势来布局。在大城市周边地区,要按照产业和人口的合理分布,适当发展一批卫星城镇。在沿海发达地区,要适应经济发展较快的要求,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更多地吸纳农村人口。在中西部地区,应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支持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比较明显的小城镇加快发展。二是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来布局。在一个城镇里,功能区要严格区分。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行政区等要避免混杂,有条件的城镇在功能区之间要用绿地或自然景观隔离,可以设立商业生活街或休闲自然风景区等。每个小城镇在分布上应弱化行业划分的分散格局,强化经济区域优势,形成区域经济中心。三是依据历史文化特色布局。历史文化特色也是发展小城镇的重要依托。其次是突出特色的问题。小城镇的发展,要根据城镇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在"个性"上下功夫,开发拳头产品,选准项目,培育发展主导产业,走以市兴镇、产业立镇之路,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发展加工主导型小城镇;以农业产业化为对象,发展主导型小城镇;以专业市场为依托,发展市场主导型小城镇;以旅游、文化资源为凭藉,发展旅游开发主导型小城镇等。

城镇现代化建设篇9

关键词:新常态;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为核心

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进行全面的转型升级。我国经济迈入新常态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机遇,我们必须紧紧把握历史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促使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四化”同步协调可持续发展,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创出一条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推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同步协调发展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四者缺一不可。“四化同步”发展中,城镇化是载体,农业现代化是基石,工业化是引擎,信息化是核心。在经济新常态下建设新型城镇化必须要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转移剩余农村劳动力,对进城农民工加强职业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训。同时,我们也应该以市场为导向配置农村有限资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在不改变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基础上,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利用工业技术、信息技术调动一切资源优势为农业现代化服务。着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工业化的发展是农村人口、生产、消费等在城镇聚集,更为城镇化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进一步促进了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完善。信息化是工业化的拓展,信息化的产生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但是信息化不是工业化的附属品。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能够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带动了“互联网+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更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核心,信息化以信息电子技术为核心,推动工业化的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更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方式之一。

2统筹生态文明建设

自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多次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坚决制止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尤其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攻坚时期,我们必需坚决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观,走绿色发展的城镇化道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全过程。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对自然控制力的增强,生态意识却越来越薄弱。因此,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把生态文明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为了更好地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首先必须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格局,做好城市的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尤其要根据各个地区土地本身的不同特征,取长补短,合理规划商业、住宅和工业用地等。统筹整体规划的核心是优化土地结构和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一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土地效率的提高,都是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另外,把生态文明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也要优化城镇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业、限制高耗能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互联网+”产业。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动将进一步使农村剩余人口向城镇集聚,再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社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的压力。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必须优化产业结构,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3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推动经济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是以人为本。目前,我国还有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甚至有几千万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核心,以满足人的生产、生活、消费需求为目的。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首先必须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从根本上破除限制农村人口流动的障碍,从而使农村人口可以自由向城镇流动。同时我们也应该逐步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做到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使农民工在城镇能够“进得来、住的下、稳得住”。其次,稳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要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同时尊重城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建设成为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而不能拔苗助长,盲目扩张建设,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产环境为代价。最后,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要坚持发展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强调,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使城镇化建设更加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摆脱过去那种粗放发展方式,大胆创新,用于创新,走出一条可持续、高质量、广包容的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4结语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建设,尤其是结合我国进入新常态下经济的新特征、新问题,对城镇化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和全面深入部署。所以,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就要求我们创新发展思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四化”同步协调发展,兼顾生态文明建设,闯出一条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路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2].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蔡昉.走出一条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道路[J].求是,2016(23).

[4]李锦斌.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J].求是,2017(10).

城镇现代化建设篇10

关键词:城镇化;组团;政策

当前,大庆市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时期,城镇化建设为其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也给大庆市各项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政府如何支持城镇化建设,如何通过规划和市场的力量合理配置资源,这是大庆市面临的新课题。

1 大庆城镇化现状概况

大庆市下辖五区四县,现有58个乡镇,477个中心村,2548个自然屯;2012年末市域总人口为320.2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95.23万人,农村人口124.98万人。

近些年大庆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城镇化水平和质量较高,到2012年末城镇化率已达到60.9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4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8个百分点,城镇化质量全国排名第32位。

虽然大庆市城镇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市区城镇化水平大于80.0%,四县城镇化水平不足30.0%;城镇规模偏小,全市58个乡镇中人口规模超过5万人的仅有4个;城镇化推进区域复杂多样,包括城中村、近郊区、矿区、农区、林区、牧区、工业区等;城镇产业支撑能力不强,作为主要转移城镇化人口的第三产业的比重仅为15.3%;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突出,推进城镇化的户籍、土地、财政等方面制度没有形成。

2 城镇化空间体系构建

积极构建城镇化组团发展模式,提高市区综合承载能力,培育四县特色组团城镇群,扶持重点推进乡镇和示范新村开发建设模式,构建大城市、小城镇和新农村统筹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镇体系,塑造“1+4+8+16”城镇化战略布局,即打造1个核心区、做强4个组团县、发展8个重点镇、高标准建设16个示范村。

2.1 打造1个核心区,全力建设大庆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2.1.1 优化提升主城区。坚持国际标准、现代视野和人本理念,构筑承载现代化国家化硬件基础设施和城市环境,为城镇化提供发展空间。

2.1.2 发展壮大庆南、庆西、庆东、庆北四大新城

庆东――滨水新城。以三永湖、青龙湖、湿地、铁路客运东站周边开发为重点,建设龙凤小镇、湿地公园、阿斯兰小镇等精品项目,打造大庆靓丽城市门户。

庆南――产业新城。重点发展红岗新区、大同新区和林源新区。打造工业区与生活区有效分离、合理衔接、互动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优良的南部工业新城。

庆西――生态新城。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以科技创新和红色旅游为抓手,与庆东、庆北、庆南新城错位联动发展,形成庆西新城的核心优势。

庆北――现代新城。重点发展兰德湖周边地区、空港地区和春雷地区。打造集休闲娱乐、旅游度假、现代宜居、金融商贸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

2.1.3 加快建设高新、经开、林源三大产业园区。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新城为重点发展区域、三大产业园区支撑的现代化国际化空间格局。

2.2 做强4个组团县,强力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

2.2.1 肇州组团。形成以粮食为基础,做精做深农畜产品加工、绿色食品、生物科技等产业,建设全省县域工业重点县、现代农业示范县和农牧产品生产加工的重要基地。

2.2.2 肇源组团。形成以铁路、港口为依托,壮大粮深加工、仓储物流等产业,打造龙江重要的粮食产销和物流基地。

2.2.3 杜尔伯特组团。形成以生态为主导,大力推进畜牧业提质增效、旅游业提档升级,建设中国优质奶牛养殖基地,打造民俗旅游名县。

2.2.4 林甸组团。形成以地热为引领,积极发展温泉旅游、温泉果蔬、温泉地产等产业,建设独具特色的中国温泉之乡。

2.3 发展8个重点镇,提高重点镇城镇化质量

充分发挥小城镇在连接城乡、辐射农村、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规划期间,在市域内启动喇嘛甸镇、龙凤镇等8个重点推进城镇化乡镇的建设,将位于乡镇镇区附近的村屯整体并入镇区,进一步扩大小城镇规模,增强集聚,为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创造条件。

表1 重点推进乡镇产业发展一览表

2.4 建设16个示范村,强化新村引领示范作用

以改善民生,为解决“三农”问题寻找新的突破口为目的,规划期间,将以建设16个示范新村作为城镇化重点,在“农民自筹”、“政府主导”、“招商引资”、“旅游拉动”四种推进模式的带动下,吸纳附近村屯的农村人口,变中心村为社区,变农村人口为城镇人口,实现土地利用集约化、农民居住社区化、农业发展产业化、农村建设城镇化目标,通过以点带面,助推小城镇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3 城镇化政策扶持

3.1 实施扩权强域改革

一是,强县扩权:对四县通过扩大县政府的行政权力,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增加自;二是,扩镇增容:将镇区周围村屯并入镇区,扩大城镇集聚辐射能力;三是,改乡建镇:对市域内9个符合标准要求的乡,升级为建制镇;四是,撤村改区:将主城区内建制镇、区政府所在地镇、村及各县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镇及整乡城镇化试点乡镇和示范新村社区化。

3.2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一是,加强居住证管理制度,持有居住证的人口享受与原户籍人口同等的选举权、就业权、免费的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同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二是,继续放宽落户政策,全面放开中心村、一般乡镇落户限制,有序放开区县政府所在地、重点推进乡镇落户条件,合理设定主城区落户标准;三是,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四是,建立和完善外来人员社会保障体系。

3.3 改革土地使用管理制度

通过加强城镇用地宏观调控,平衡城镇土地配置,鼓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增加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交易的服务、管理功能来对土地使用进行改革。

3.4 改善财政投融资体制

首先,完善激励型财政机制;其次,推行“镇财县管镇用”的财政管理;最后,出台财政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