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05:05:31

城镇化

城镇化范文篇1

众所周知,在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国土面积广阔,然而,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谈及到人均土地占有量,达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因此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很少,属于严重的土地资源匮乏国家,而最为严重的是,我国山地荒漠相对较多,因此,耕地资源严重缺乏,即便我国的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很少,却依然会出现很多人对土地肆意浪费,造成土地的损坏,不能使用。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出现了很多地区一味地追求城镇化建设的速度,有些地方的工程建设还没有完成,甚至是有些地区的工程刚开始开发建设,又开始对其它地方进行开发建设,造成了很多地方同时建设,交通堵塞,无法按照正常的工期完成,甚至存在一些在公路主路周围建设很多的民用住房或者是一些商场酒店或者是娱乐场所,目前逐渐向着城镇不集中的趋势发展。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到2011年为止,我国在工业上的土地用地总量占我国土地总量的百分之零点四到百分之零点七之间。这种发展方式,必须依靠强大的资金支持,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扩大生产规模,这对刚开始进行城镇化建设阶段具有很大帮助,但是,当城镇化建设进行一段时期后,这种模式就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增加了,无法满足供需平衡的要求,这种模式在应用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然而却收效甚微,并没有得到实现规划好的城镇建设的目标,此外,这种对土地资源的使用模式不但不能对城镇化建设起到帮助作用,反而在某些方面极大妨碍了城镇化建设发展。因此,在面对如此多的困难情况下,负责城镇建设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建立完善的土地管理体系,可以引进国外新进的土地管理思想并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而政府加大调控的力度,在进行土地资源使用时,一定要做好合理的规划,让群众参与到土地资源利用以及城镇化建设上来,调动人民的积极性,通过这样,不但可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对土地进行管理,还能够提高城镇建设发展的脚步。

2讨论城镇化中土地管理出现的问题

(1)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缺乏合理的土地利用体系。我国在进行城镇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在土地利用上存在严重问题,首先,并没有建立相对完善的土地使用制度体系,对土地利用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大多数被征用来的土地都应用在民用房的建设或者是应用于工业领域,使民用住房的数量以及工业区面积显著增多,这样就相对降低了城镇基础设施、公共设备的土地使用量,在土地资源的分配方面,并未做到合理公平,出现了不平衡的现象。根据我国现有的城镇化建设情况,自我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很多在规模上并不大的城镇自发地开始城镇化发展,但是眼光并不长远,只是放到了当下,所以城镇化设计方案相对片面,缺乏对未来发展的规划,因此,在城镇化后并没有实现最初的目标,这就造成了原来那些相对较小规模的城镇在城镇化建设期间,数量很多,但是效率并不高,没能够建立完善的、科学的体系,与其他规模较大的城镇相比,技术上也没有突破,最终完成的城镇化出现了很多的质量问题,造成土地资源以及其他资源的严重浪费。(2)土地资源较好的耕地被非法占用,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十分低。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政府部门开始重视经济开发区以及主题公园等建设。根据相关数据报告表明,从1996~2005年,在大约十年的时间里,城乡建设面积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开始的约20km2增加到了25万km2,按照这种发展趋势,每年将会减少更多的土地资源,而在这些被浪费的土地资源中,大约有超过百分之五十是土地肥沃的耕地,在工业上的土地使用也达到了7万km2。对于上述所提到的耕地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将会永远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不再能够进行农作物种植,这样就造成了农民经济利益的严重损失。此外,还会出现由于相关部门或者工作人员的失误,造成很多被征用的土地资源被长时间搁置,工程无法进行下去。

3城镇化建设中土地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1)明确“以人为本”,增加执法力度,保障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我国在进行城镇化建设总体来说是一个发展契机,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这里所说的风险就是城镇化建设必然需要征用大量的土地,这里可能会包括很多肥沃的土地,造成土地不可逆转的损伤,农民失去了土地后造成经济受到损失,可能无法保证正常的生活,甚至是由于土地非法征用,造成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根本无法生存下去;这里所说的契机就是由于进行城镇化建设,很多农民由于土地被征用被迫走出农村,去外面打工,最终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但是,很多情况下往往是事与愿违,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的城镇开发建设人员都是想建设完美的城镇,并宣传想要发展一定会有相应付出的口号,征用了很多农民的土地资源,无所不用其极,只是追求城镇化的速度,却忽略了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最终导致所建设的城镇质量并不理想。面对出现的种种问题,相关的土地管理人员以及城镇开发人员必须停下脚步,对问题进行思考,不能一意孤行,要多做调研,下基层进行走访,听取大家的意见或建议,从大多数农民的利益出发,遵从他们的意愿。如果在城镇建设过程中,有关部门和农民出现了纠纷,首先要关注的是农民自身的利益,一定要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对于农民不懂的问题,一定要及时解答,不得出现强拆的现象。如今,存在很多黑心商人,他们打着政府部门的旗号,进行强行征迁,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大打击力度,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对于违法行为坚决取缔。(2)认真贯彻节约资源战略,完善土地管理体系。通常情况下,土地管理问题与公司的发展息息相关,只有解决好土地管理问题才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得出,我国目前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十三亿,人口数量还在逐年增多,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建设用地的总面积还达不到0.17亿hm2,可以使用的耕地面积也在显著减少,而且土地遭到了严重破坏,且人口数量还在显著增多,造成了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明显下降。所以,相关的土地管理人员一定要建立科学健全的土地管理制度体系,在进行城镇化进程中,尽量减少土地资源浪费,对于不必要的土地征用尽量减少,对于已经征用的土地,一定要做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在城镇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集中使用土地,尽量较少土地浪费情况的出现。相关管理人员在管理已经征用的土地时,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制度,拒绝浪费现象的发生,从而保证广大群众的合法利益,保证镇化建设的质量。(3)调动人民参与规划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合理使用。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城镇化的进程也在加快,而人口的不断增加使人民和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更加明显,负责土地管理的相关人员一定要让人民参与土地的管理,积分人民的土地规划热情,让人明充分了解城镇化建设,减少其中的误会。扩大土地规划的宣传工作,做到人人知道,可以通过举行活动,或者发邀请函的形式,让人民了解城镇发展的进程和实时动态,做到土地管理的透明化。此外,在进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通过监管,避免出现违法违规的事情发生,切实做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和利益,从而维持社会治安的稳定,增加社会效益,带动我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进行城镇建设过程中,土地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情况,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够很好的得到解决,会对我国的城镇化建设造成重大影响,因此,负责土地管理的相关工作者一定要将对土地的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快速高效的解决土地资源,禁止出现浪费的情况。

参考文献

[1]郎胜武,李明浩,张子玉.土地管理改革现存问题及政策建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5):34-35.

城镇化范文篇2

我国是个低度城镇化的国家,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起步晚、总体水平低、发展滞后、城镇人口比重大。

1、我国城镇发展滞后主要体现在:与同等收入国家相比,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明显偏低;与产业结构变化相比,城镇化也滞后于我国的就业结构和城乡结构的变动;与我国的工业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城镇化也大大地落后了,例如1949年我国的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相差不多,仅为1.93个百分点,而到1998年,差距就加大为11.8个百分点,而最高的时候为13.43个百分点:另外,我国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落后,跟不上时展的脚步。

2、国城镇化水平滞后的原因:首先是由于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起步太晚,发展时间短而且波动较大,期间工业现代化又持续增长,导致城镇化延后;其次,在其发展过程中,粮食的供应紧张制约了城镇人口的增长,重工业导向战略使城镇人口的扩张力减弱,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城镇化的行政干预以及户籍管理制度的坚冰难以突破。

3、国城镇化水平滞后的后果——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滞后抑制了消费需求的增轧钢内,阻碍了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妨碍了农业产业化进程,阻碍了城镇建设和城市中心功能的发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且它还影响了国民素质的提高,影响用地的集约利用和城乡生态建设。

二、建国以来我国成镇化的发展过程:

1、起步阶段(1949年—1959年)

这个阶段是我国城镇化的酝酿阶段,此时产业结构不合理,农轻重比例不协调,偏向重型化。而且由于是建国初期,国家更多地注重高强度的积累方式而忽视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2、动荡阶段(1958年—1965年)

由于此时国家政策的不稳定以及农业上诸多失误,城镇发展也进入一个动荡的阶段,基本上还在原地踏步甚至有所倒退。

3、萧条阶段(1966年—1976年)

此时正是我国十年浩劫的“”,整个国家陷入一片混乱:生产停滞;城镇化水平倒退(1965年为17.9%,到1976年只有17.4%);工业布局分散、管理完全停摆;城乡分割进一步加剧,非但农民无法向城市迁移,反而有2000万城镇干部和青年被下放。

4、发展阶段(1977年到现在)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迎来了新的发展和机遇。此后,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居民消费上升。由于知青返城和经济结构变化及就业扩张,我国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也迅速上升,到1992年上升为27.63%。同时这阶段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农民的隐性失业变为显性,而逼使着农民不得不想办法谋出路。而且此时城镇化布局有了重大调整,由内地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并集中,因而造成了国内城镇化发展的地区不平衡。但是在城镇化动力和途径多元化的趋势下,它正朝着良性的发展方向前进。

三、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是城镇建设需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如果大力发展城镇与中国国情不符,必将加剧人与土地、水等资源的矛盾,动摇农业发展的基础地位。第二,城镇规模太小,缺乏明显的集聚效应,公共产品的社会效益差。第三,在管理体制方面,城镇的发展基本上被纳入农村发展的范畴,是实现农村城镇的主要途径,但是缺乏统一完善的布局和规划。第四,城镇因缺乏支撑产业,进城农民易出现城市和农村两边住的“两栖化”倾向,还是没有真正实现离农。第五,。由于城镇城市功能残缺,企业进城的成本较高,往往是非农企业不愿进城,城镇因缺乏支撑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外来劳动力和人口难以进城立足,使城镇成为“空城”。第六,在城镇经济发展方面,各地片面强调发展工业,导致产业结构单一以及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第七,我国的滞后城镇化(又称低度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水平落后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模式,是一种违背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必然趋势的不合理的城镇化模式。第八,当前城镇化水平滞后工业化约10个百分,低城镇化率愈发显现出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

四、对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探讨:

90年代初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1990年到2001年11年期间,我国地级城市数量由188个增加到269个(除特别说明,本文数据指地级及地级以上城镇的市辖区数)。市区非农业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由31个增加到41个。城镇覆盖的面积达408.9万平方公里,比1990年增加了219.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比重由1990年的20%增加到42.6%。虽然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滞后工业化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但随着十六大的召开,中国城镇化建设正进入新阶段。

第一,我国人口多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城镇化必须走多元化发展的路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协调发展,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城镇体系。适度积极地发展大中城市,合理地发展小城镇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大战略。小城镇建设的重点要放在现有的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不能遍地开花,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繁荣小城镇经济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要以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为重点,形成符合当地特点的支柱产业。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进城务工经商是农村城镇化必然要经历的程,要正确认识农民工问题,善待农民工。对进城农民工要“减负、服务、留退路(不要急于收回承包地)”,以降低农民城镇化的成本,减少社会稳定的风险。

第二,从我国耕地资源状况出发,为了应对加入WTO的挑战,保持农业生产稳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我国城镇化的最重要目的就是实现农村人口的大规模充分转移。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镇也已成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目的地。繁荣农村经济和加快城镇化进程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有积极推进城镇化,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才能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第三,订立城乡一体化战略,从着眼城镇竞争力角度来看,首先要放开户籍制度,把能人吸引到城镇里来,这样能够带动很多就业,而担心放开导致城镇膨胀没有必要。近几年来,我国城镇全面实施城乡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放宽了城镇化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进城落户的条件,有些地方还推行了投资、买房可落户的政策,确立了以居住地和就业为原则,实行以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落户基本条件的户口准迁制度。城镇基础设施的更新、吸纳能力的增强,使得人口的合理、有序流动成为可能,也为城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后备支援。

第四,城镇要成为经济增长点战略。要依托特色产业,形成生产要素聚集,增强带动周边地区的能力。

第五,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城镇化新体制。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要抓好城镇规划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培育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维护平衡。其次要进行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要将基础设施企业化,要促进劳动力的流动和改革户籍制度。同时也要合理调节城镇产业结构和人口容量,提高城镇的消费水平。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条件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要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我们有理由相信,乘着十六大的东风,我们的城镇化道路会走得更好。

城镇化范文篇3

通过调研发现,张家港市部分社区居民主观上不关心社区文化活动,其主要原因是新城镇居民从农村生活模式转为城镇化社区生活模式后,不习惯于新的城镇化社区管理模式,未意识到自己在社区中的责任与权利,很少参与决策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不能深切体会到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中的乐趣,更不能通过参加社区文化活动来显示自己在社区生活中的主体地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社区,农村居民在迁入城镇之后,首先接触的文化环境就是社区文化,首先接触的干部是社区干部,因此农村居民能否顺利地融入社区是其能否顺利向市民转化的先导性因素。在日常工作中,社区应帮助新城镇居民树立主人意识,让社区居民了解自己在社区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强化社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让社区居民切实体会到投入社区建设当中的乐趣,将自己的主人翁意识时刻带入社区生活中;倡导特有的健康的民风民俗,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维系社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邻里和谐

邻里关系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之一,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之中,不同的邻居就会使邻里关系有不一样的特征,新市民和老市民必然会在社区中存在交集,因此这些居民的和谐程度不仅关系到城镇化的推行,也关系到社会的问题。从调研数据来看,张家港市的邻里和谐评价较高,为3.85分。可以说张家港市在新市民融合方面有着独到的工作方法,其具体经验可以总结如下:(1)张家港市在小区规划中布置了许多公共活动场所,这让居民在体育锻炼、散步等日常生活项目中,加强接触,并为不愿到对方家中打扰的居民们提供交往的场所。(2)旧城改造和农村改造中,尽量做到了原地安置居民,维持原有的社会结构,维护邻里关系的延续性。(3)张家港市有关管理部门在安置小区住户时,尽量将同一单位、同一行业的住户安置在同一幢楼、同一小区,历史上形成的良好邻里关系是长期相处的结果。老邻居往往是新邻里关系的核心,张家港市政府将新邻居吸引到紧密群体中来,传播了邻里相处的优良风气。

三、教育

教育是农村居民市民化的重中之重,经验表明,农村居民向市民的转化往往需要一至两代人才可以完全实现,在这个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教育。在此次调研中,我们把教育分拆为“受教育便利性”和“受教育质量”两个要素。调研结果显示,张家港市居民对张家港受教育方便程度基本满意,这与城镇化过程中张家港市成功的教育资源规划与大量投入密切相关。张家港市的每个镇区均有公办幼儿园、小学和中学,这些学校的教育资源完全可以满足所辖学区居民的教育需求;同时,还建有多所民办高水平中学,可以满足高收入居民对于教育资源的诉求;此外,还在市区集中建设了3所高等学校、8所成教中心、6所中职学校以及1所特殊教育学校,形成了梯度性的教育资源配置形式,居民可以很便利地接受所需教育。张家港市居民对受教育质量评价不高,原因在于在设计梯度性教育资源配置模式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市场选择的因素,大量的优质教师和优质生源被位于市中心的私立学校吸引,镇区学校,尤其是离市区较远的镇区的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相对较低,这也是城镇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四、社区服务质量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社区服务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社区服务质量已经成为影响人居满意度的重要原因。市民对张家港市社区质量满意度分数集中在3.65左右,处于一般和满意之间,接近于满意。市民对张家港社区服务质量评价相对较高的原因,从宏观看是因为张家港市政府长期的整体规划优化工作到位,尤其是农村地区社区服务体系的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现有的经济基础、资源条件和农村社区建设实际,积极探索构建行政性、公益性、商业性和互助性等“四大”服务体系,着力提高农村社区党组织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快农村社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进程。同时,张家港的社区服务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居民对社区多持有不主动关心的态度,不会主动参与到社区服务之中,这就导致了张家港的社区服务主要由社区工作人员和物业公司提供;在一些高密度社区,社区服务的提供量不足,导致社区内出现了人均社区服务占有量低、居民社区服务感受差的问题。

五、总结

张家港市作为中国发达县域,自1986年撤县建市开始城镇化以来,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75%,高于江苏省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20个百分点,可以说是立于中国城镇化的潮头。由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张家港市的城镇化是在摸索中进行的,因此总结出大量有益的经验。结合此次调查,可以将张家港市城镇化过程中的文化环境建设方面的经验总结如下:1.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以文化配套设施及其他基础设施为核心推进,即先进行文化设施及其他基础设施的规划,再进行居民聚集区的规划,文化设施及其他基础设施同步建设,宁可让设施等人,也不可让人等设施。2.必须对城镇化的本质有清醒的认识,即城镇化本质是“人”的城市化,而不仅仅是“建筑物”的城市化,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和主观感受,将城市的拓展与人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3.要明确城镇文化建设的核心,即进行“大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在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转化中的作用,统筹进行教育、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和精神文明建设,使各类型文化教育手段形成合力,帮助新城镇居民尽快融入城市,降低社会问题发生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吴良镛.新型城镇化与中国人居科学发展[J].小城镇建设,2013,(12):28-29.

[2]赵玉凤.山东省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及评价分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城镇化范文篇4

[摘要]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非农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农村城镇化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在当前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国内需求不旺的形势下,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对于启动农村市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乡村工业和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转变农民生活方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城镇建设加快进程

一、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一)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当前,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仍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我国的城镇化率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相比要低10个百分点,与同等工业化水平国家比要低约20个百分点。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综合实力竞争,主要是城镇实力的竞争。城镇化水平越高,经济效益就越高,资源利用效率也越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城镇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有利于带动周边地区特别是农村的经济发展,是县域经济增长的龙头。

(二)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是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推进城镇化,可从导致城乡结构、地区结构失调的根源和内因入手,打破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人口、经济活动的合理分布和自由流动,达到“解放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三)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迫切需要。农村城镇化可以打破原有城乡隔绝的格局,使农民既发生职业转换,也实现地域转移,农村由封闭走向开放,成为转变农民生活方式和观念、激发农民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塑造一代新农民的“催化剂”。城镇文明影响、改造、带动农村文明,促进农村社会进步,提高农民素质。而农村生态进入城镇,也可以有效改善城镇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加快城镇化发展水平可以成为启动农村市场乃至扩大整个国内需求的切入点。当前国内需求不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农民收入长期徘徊不前、农民消费观念落后,使农村市场增长缓慢。据统计,2006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到6.85万亿元,但县及县以下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只有2.39万亿元,仅占全国的34.9%。8亿多农民实现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由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的35%降到90年代以来的20%,农民人均消费额只相当于城市居民的40%左右。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可以把农村的潜在消费转变为现实的有效需求,成为扩大国内需求的关键。

二、中国城镇化的瓶颈制约

(一)农村内需不足的制约我国13亿人口中,9亿农村人口处于小农经济条件下的半自给状态,城市贫困阶层维持在温饱阶段,而对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崇使富裕阶层消费均崇尚国外名牌,导致财富外流和国内市场萎缩,“大中国、小市场”问题愈益严重。因此,没有农村的繁荣和农民的富裕,我国的城镇化就会遭遇极大的困难,大国经济发展不能长期依赖外需拉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之后,国内经济学家和一些“三农”问题专家纷纷在第一时间发表意见,提出用新农村建设作为克服当前产能过剩、内需不足、市场疲软的突破口。我对此实在不敢苟同。由农村承载缓解“通缩”、启动消费和需求的重任,不仅仅是农村不可承受之重,也是在向农村转嫁城镇化风险。事实上,最近20年来的小城镇建设和村镇建设基本依赖农民自主投入,“三农问题短腿在农村”的问题被历史地凸现出来。没有农村基础设施的进步,就不可能有农业的发展并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拉动内需,保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二)劳动力就业的制约从2006年至2015年,我国城镇每年自身新增劳动力550万人,2005年新增大学生为338万人,国有和集体企业深化改革后再就业劳动力为450万人,加上往年积累的失业劳动力,城镇每年需解决就业的劳动力达2400万人。根据我国经济每年约9%的增长速度和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实际提供就业岗位将稳定在1000万人左右并呈递减趋势。有学者提出1%的转移指标,也就是每年转移1000万农村人口,就目前就业状况看值得商榷。还有学者提出通过制造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也是有失偏颇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异军突起,近1.2亿农村富余劳动力暂时有了就业机会。60~70%的制造企业产品出路依靠出口,外贸依存度多年维持在近70%的高端,贸易顺差连年快速增加,引发发达国家联合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低端产品的需求约束越来越严厉。因此,我国城镇化发展提供的就业岗位与农村实际需转移的就业人口间的供求距离越来越大,大量农村人口往何处去将是一个长期问题。

三、总结

小城镇发展需要按照综合协调、政策集成的要求,整合规划、建设、国土、农业、交通、水利、扶贫、卫生等各部门的资源,把环境整治、精神文明、农房规划、生态农业以及扶贫等职能工作加以统筹,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在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中,应坚定不移地加快小城镇发展,坚定不移地把优先发展小城镇作为重要抓手,推动从中央到地方把小城镇发展全面纳入支持“三农”的各类规划、计划,把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繁荣小城镇经济作为制定经济社会政策的重要原则,形成城乡一体的工作格局和推进机制。

当前,特别应当重视小城镇发展的有关政策研究,加快小城镇发展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的转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健全城乡资源良性互动的市场体系,促进小城镇加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爽,姚士谋,等。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思考[J]经济地理,1999

城镇化范文篇5

一、对*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分析

建区设市十六年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小城镇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对经济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到20*年底,全市有123个乡集镇,61个建制镇,其中部级重点镇5个,省级试点镇48个,县城以下乡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98平方公里,乡镇平均建成区1.1平方公里、人口3000余人,平均66平方公里分布着一个小城镇。恩阳镇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4.5万人,是全国重点小城镇。清江镇近几年来城镇房屋建筑面积以每年5—10万平方米,人口以年均500户、2000人的速度增长。

(二)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通过抓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功能完善,小城镇成为人口、经济、社会等资源的重要集聚点,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成为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辐射点,成为农村和城市的重要结合点。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形成起到了聚集作用,对产业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对农村人口的转移起到了吸纳作用。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全市小城镇常住人口达到6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27.1%。比如,乐坝镇总人口7680人,城镇人口达到6100人,城镇化率达到80%。白衣镇十年来镇区面积扩大8倍,城镇人口增加6倍,达到1.2万人,占总人口的35%。

(三)基础和服务设施明显改善。路、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市场等服务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到20*年底,全市乡镇建成主要交通公路232条,里程12*公里;建成区道路硬化率达到70%;乡镇通电率100%;60个乡镇建有集中供水厂(站);所有建制乡镇开通固定电话、移动电话,60%的乡镇开通网络;建成了一批综合农贸市场、专业市场、经营超市,促进了物流的初步形成;恩阳、清江、乐坝、涪阳和兴文实现天然气管道集中供气;地处深山的空山乡实现了“五通”。

(四)镇域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小城镇的发展,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加快增长,特别是建制镇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乡集镇。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旅游型、工贸型、商贸型、农产品加工型小城镇。据不完全统计,20*年,全市小城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24亿元,其中二产业6.47亿元,三产业10.63亿元。如,乐坝建镇十五年来,坚持以工业、商贸为主导,去年底工业产值超过1亿元,占GDP的80%以上,三次产业比重为4:43:53,提供税收超过2000万元。涪阳镇兴办12家超市,新建1万平方米综合商品交易楼,吸引了一批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客商,个体户达到250户,带动了以涪阳、陈河为中心的通江银耳、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

(五)历史文化底蕴较为深厚。我市部分小城镇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红军文化。长赤、毛浴、沙溪、光雾山(桃园)、得胜等镇具有光荣的红色历史,深厚的红色文化。白衣古镇以上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著称。恩阳古镇以红军文化、特色民居远近闻名,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四川省十大古镇。水宁寺、白衣、毛浴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清江、曾口、涪阳、铁佛等21个镇被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村镇。

尽管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规划明显滞后。城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规划滞后于建设发展的需求。全市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率仅为27%,绝大部分小城镇没有控制性详规,更没有小区规划。已有的小城镇规划大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总体布局与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小城镇规模偏小,90%的建制镇建成区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其他乡集镇不足1平方公里,大多停留在农村居民点的层次上,辐射带动能力弱。城镇建设缺乏特色风貌,缺乏文化内涵,缺乏城镇品味,基本上是一条水泥路、一排卷帘门,“千镇一面”的火柴盒式建筑,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

二是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由于自身财力薄弱,多元投入机制尚未建立,相关配套政策不到位,投入明显不足。一方面,乡镇政府性债务沉重。据对恩阳、清江、曾口、白衣、元山、驷马、诺水河、广纳、涪阳、乐坝、大河、光雾山12个小城镇的调查,除涪阳已消化全部债务外,其余11个镇政府性债务达到1.25亿元,最少的乐坝镇为140万元,最高的驷马、恩阳达到2200万元,平均达到1000万元以上。制约了城镇规模的扩大,城镇功能的完善。另一方面,路、水、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和公建设施不配套。沿公路建设的乡镇,公路与街道功能不清,以路代街、以街代市现象突出;多数乡镇未实现雨污分流,未集中进行污水处理和垃圾收集;管网建设严重滞后;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缺乏;燃气普及率仅为0.1%。

三是缺乏产业支撑。城镇经济总体效益不高,产业发展普遍存在产业规模小、链条短、水平低的状况,产业支撑能力弱。不足以刺激基础设施的快速改善和促进生产要素向城镇的有效积聚,城镇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弱,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同时,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对外交流合作有限,对外开放的水平低,仍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不强,借力、借势、借资金、借技术发展尚未真正起步。

四是集镇管理水平不高。城镇管理体制机制不适应发展的需求,政府主管部门调控能力较弱。规划应有的指导性、权威性和强制性作用发挥得不够,随意性明显,重建轻管的现象比较突出。小城镇违法建设屡禁不止,脏、乱、差现象较为普遍,监督管理和执法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准确把握小城镇建设在城乡统筹中的功能定位

城镇化直接体现着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不可逾越的阶段。发展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的主要途径。在推进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增强发展的紧迫感。

(一)发挥小城镇的中心地位作用。小城镇是一个行政区域的中心。位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一头连农村,一头连城市,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是城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在该地域系统内发挥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中心地位作用。小城镇的发育程度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为此,必须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好。

(二)发挥小城镇的聚集作用。城镇化是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专业化的结果。当前,大中城市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产业升级等多方面的原因,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而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满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低成本需要;有利于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相对集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有利于解决农民离土不离乡,起到维护社会稳定和扩大内需之功效。建设小城镇,可以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可以发展一个地方的生产,繁荣一个地方的经济,富裕一个地方的百姓。

(三)发挥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小城镇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工业文明向农村扩散,离不开小城镇,城市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以小城镇为基地,才能尽快为分散的农民所掌握、所享受,先进的科学技术很多要通过小城镇向农村传播。在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小城镇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带动作用,对农村产业的辐射作用。

(四)发挥小城镇促进对外开放的作用。扩大对外开放是农村进步的强大动力。小城镇是农村对外开放的窗口。作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起步晚、起点低、积累少,招商引资难度大,更应该加快建设农村小城镇,充分发挥其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像乐坝镇多年来重视抓小城镇建设,促进开放开发,吸引了大量外地和当地人务工经商,兴办企业,镇域经济迅速发展壮大。

(五)发挥小城镇促进科学发展的作用。要确立抓小城镇建设就是抓发展的思想观念。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作为体现以人为本、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举措,作为统筹区域、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实现人口、经济要素的合理分布和自由流动,立足特色资源,打造产业集中区,增强小城镇的经济实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

三、加快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舆论导向。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形成广泛共识。加快小城镇建设是落实市委重大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需要,是推进“三农”问题解决的需要,是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的需要,也是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需要。根据*实际,应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市、县中心城市,完善功能,提升品味,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一手抓星罗棋布的小城镇,坚持城乡统筹、合理布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创新体制、突出特色,把城镇化与农村工业化、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增强小城镇的发展活力、发展后劲。

(二)坚持规划导向。小城镇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规划要具有科学性、前瞻性,按照起点要高、规模适度、分步实施的要求,提高规划水平。明确小城镇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有所为有所不为,因地制宜、节约资源、突出特色、个性发展,体现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生态特色,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切实避免“千镇一面”的雷同。合理确定小城镇建设的选址、规模、标准和设施配置,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布局合理、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新型城镇。一要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二要搞好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包括控制性详规、小区规划、管理建设规划以及基础设施配套的规划;三要搞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小城镇规划与产业布局规划、教育规划、区域交通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有机地衔接起来,更好地发挥小城镇的基础潜力、产业潜力。四要严格实行规划控制,增强规划的严肃性,保障规划的连续性、权威性。

(三)坚持政策导向。充分发挥政策的威力和效应,推动小城镇建设。一要制订和落实优惠政策。进一步放宽农村居民到城镇的入户条件;在小城镇范围内收取的土地出让收益、城市维护建设税和配套费,除按规定上缴集中调剂使用的部分外,其余应全额返还给乡镇,用于小城镇公用事业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改革城镇公共设施的价格机制,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费、公平负担的原则确定价格,逐步实行企业化运作;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允许不同集体经济组织之间按照“等质等量,就近方便”的原则进行土地调整交换;运用灾后重建的政策,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步伐;充分运用村居民自治手段,推进小城镇开发。二要建立财政引导、民间投入、外资进入的多元投入机制。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资金向小城镇建设倾斜;积极争取信贷投入;实行以地生财、以财建镇,最大限度盘活土地资源,以特许权经营(BOT)、转让资产权益(TOT)方式及资产收益抵押方式,筹集建设资金;经营好城镇有形和无形资产,可将市政设施的使用权、经营权实行市场营运,通过转让、拍卖城镇空间、广告经营权、线路经营权、设施冠名权等获得收益;积极利用世行贷款建设重点镇,争取供水设施和历史文化名镇专项资金扶持小城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个人和外商投资建设和经营自来水厂、燃气、公共交通、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城镇基础设施,或者经商兴办乡镇企业。

(四)坚持产业导向。兴镇必兴业,兴业才能强镇。小城镇发展必须以产业为依托。应当因地、因镇制宜,找准主攻方向,发展主导产业,避免“小而全”。要通过产业布局、产业规划、产业政策来引导集镇的发展,制定有利于促进二、三产业集中的扶持政策,引导龙头企业、经营者向小城镇汇集,形成产业集中区,形成生产要素聚集地,既壮大镇区经济实力,又增强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功能。比如,曾口、恩阳、江口镇可以规划为工业园区;又如,光雾山、诺水河、白衣镇可以建设旅游园区;再如,乐坝、清江、巴州镇可以发展商贸物流园区,涪阳、大河、驷马、尹家、铁溪等地可以规划发展农产品加工园区。

城镇化范文篇6

一、*县城镇化的特征

城镇化是与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在封建社会和计划经济时代,*的城镇化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步走上城镇化道路,并取得较大成效,城镇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年底,全县城镇人口达到68870人。纵观*城镇化的发展,有以下三大特征。

(一)城镇化起步较晚。中国城镇的发展是比较早的,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演进带来的变化,早在*年,清朝政府就颁布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规定“人口满5万者设镇,不满5万的为乡。”*年,民国政府也颁布了《县组织法》,规定“满100户以上的集市为镇。”*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存在着先天不足,农村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延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人口分散,自然村达2360多个。到上世纪的30年代中期才设立了罗阳、百丈两个镇。但在“公社化”时期,又撤了罗阳、百丈两个镇建制,以至县政府所在地罗阳,长期处于自然村落状态,村庄割据,有城无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建立,*的城镇才逐步发展起来。*年5月才恢复罗阳镇建制,*年建立三魁、雅阳、百丈、泗溪四个镇,1987年建立仕阳镇,1992年建立司前、筱村、彭溪3个镇,*年增设了龟湖、西旸两个镇,全县建制镇总数达到11个。此后,我县农村人口才慢慢地向城镇转移,到*年,全县城镇户籍人口达到了72015人,占总人口的20.13%。由于经济落后,虽然城镇的数量发展较快,城镇的质量却没有跟上城镇化的需要,城镇工商业的发育和供水、供电、排污、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当滞后。

(二)城镇规模小。在镇区面积上,受山区地理条件的影响,除县城以外,其他10个镇的建成区面积平均不足2平方公里,不如发达地区的一个专业园区的面积。在人口规模方面,全县34.7万人口,设立了36个乡镇,平均不足1万人。到*年底,11个镇,平均人口规模只有1.7万人。县城所在地罗阳镇只有39664人,小的镇只有9200人,少于下洪、东溪、雪溪、凤洋等乡的总人口。从经济规模看,*的城镇都是由乡改建而来,经济基础差。11个镇*年工业企业总产值只有64926万元,只占全县总产值的37%。产值在亿元以上的只有罗阳镇,5000万元以下的就有泗溪、百丈、筱村、西旸、龟湖、司前、三魁7个镇,其中,三魁镇仅有25万元,大部分镇没有工业。

(三)城镇非农及工商业人口少。山区经济发展落后,且在计划经济时代,“农转非”控制得很严,县域人口绝大多数是农民。乡改镇时,本来都达不到“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人”的标准。乡改镇后,又是改名不改“性”,保留着镇中村,农民没有随着“农转非”。由于人口规模小,城镇服务业发展空间也小,工商业人口增长缓慢。到*年底,全县非农业人口只有29622人。这些非农业人口大多在罗阳镇,有9个镇的非农业人口至今不到*人。*年9月底,工商部门登记的全县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为10309人,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为3544人,加上非农业人口29622人,三项合计全县非农和工商业人口为43475人,只占总人口的12%。98%是农业人口。这里研究的是县域城镇化,不计算外出务工人员的非农化和异地城市化。

二、*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城镇化的特征来看,虽然建制镇有了一定的数量,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阻碍城镇化的问题。

(一)城镇布局不合理。*虽然区域面积比较广阔,但人口密度不大,平均每平方公里不到200人,除了县城,其他镇的辐射人口只有3万左右。西旸、龟湖两镇还不到1万人。城镇化是以农村人口集聚为主要标志的,没有较大的人口规模,就没有了集聚的条件,没有了集聚的条件,也就没有城镇化的发展空间。由此可见,*的小城镇已设置过多。二是镇点布局不合理。城镇的发展需要有能满足其需要的空间,否则,其发展就缺乏资源支撑。近年来各地城市区划大调整就是证明。*建制镇的大小疏密缺乏科学的规划,有的镇与镇之间的空间太小,分布太密集。如三魁镇与西旸镇两镇中心区之间的距离只有2分钟的车程,两镇之间几乎无乡村之隔。百丈镇与司前镇之间也只有10分钟的车程,也已无乡村之隔。仕阳镇离三魁镇很近,没有明显的区间特点,而在仕阳片区内又设了个龟湖镇。推进城镇化,是为了培育县以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节点,成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极。这个中心的形成,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没有空间就没有梯级,没有梯级也就没有中心。挂果太多,果子就不大。镇的中心地位不突出,城镇建设的资源利用率就不高,重复建设增加。

(二)行政区划单位设置太多。全县34.7万人口,按11个镇分,平均也只有31000余人,却设立了36个行政区划单位,平均不到1万人,25个乡中,人口5000以下的就有8个,4个乡的人口还在3000人以下。微量的人口规模,本身就让城镇化缺少了人口源流,而乡政府所在地无疑被定为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些“中心”牵制了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阻碍城镇化进程。同时,为了自己的发展,又都在千方百计地争夺有限的资源,造成重复投资,资源浪费。

在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区域性的人口自然增长是缓慢的,而且欠发达地区的县域人口还会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农民收入的提高不断外迁而减少。近年来,我县的人口态势就是这样,从总量看我县“五普”时的户籍人口是357723人,到*年末全县户籍人口减少到348103人,*年末又减少到347379人。县域户籍人口的连年减少,表明我县人口在外迁,人口迁移顺差大。从迁移数量看,*年,全县迁出人口为5141人,迁入人口为3465人;*年,全县迁出人口为4975人,迁入人口为3761人;*年,全县迁出人口为3424人,迁入人口为2574人,都是出大于进。从11个镇的人口变化看,除罗阳镇的人口迁移为逆差外,其他镇均为顺差。这就说明我县的人口总量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增加,而经济的落后又不可能使现有的农民全都移向城镇,少量的人口,又设置了过多的行政区划单位,就显得僧多粥少,人气不旺,导致“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

(三)政府对城镇化的推动力不足。一是在有限的资源配置上36个乡镇平均分配,政策上没有突出镇为重点,没有建立起镇级财政。二是没有建立城镇化建设“一盘棋”格局。部门、乡、镇各自为阵,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缺乏建设“一盘棋”的有效机制。自“87扶贫攻坚”以来,全县下山脱贫投入达到10.3亿多元,建立了233个下山脱贫点,下山移民达44696人,而这些点大部份分布在各乡和行政村,安排在镇建成区的只有17个点。许多下山脱贫点只是新建设的自然村,农民虽然下山了,却没有进村、进镇、进城。安排在镇建成区的下山脱贫点,又没有全部用于农民下山,相当部份的下山脱贫建房用地成为城镇居民的建房用地。下山移民成绩大,没有推动村民城镇化。这样的下山脱贫,就农民而言,有一定的意义,但就城镇化建设而言,没有发挥作用。同样,挂钩扶贫也没有与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多年来,在一些人口极少的乡村投入了大量的扶贫资金,建设基础设施,到头来还得进行下山脱贫、整乡搬迁。当年砸锅卖铁建设起来的希望小学,有的已经闲置。下洪至西旸之间只有10公里,建设了三所中学。三是农民变城镇居民的转化成本高。目前,一户农民到县城以下的建制镇落户,在享受下山脱贫政策的条件下,光是建房子就得花5—10万元,这还只是个安家经费,而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才是2700多元。一个3口之家,迁入城镇,光是建房就得透支8—13年的收入。一般农民只得望城兴叹。四是制约城镇化进程的制度性因素还很多。土地二轮承包后,政府对失地农民的保障制度还不完善,城镇建设用地的征用难度加大。在地价上城乡差别太大,农民的土地价值被剥夺。在财政体制上,镇级政府没有建立自己的财政。在享受政府公共产品的制度上还存在城乡差别。户籍登记上对农民进城还有许多限制。

(四)建制镇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强。*的镇大多由乡改建而来,前身是乡村,而不是经济集镇,好像未足月出生的婴儿,功能发育不全。

一是产业发育滞后,工业企业少,无法带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而城镇人口少又使三产难发展,农民到城镇没事可做,缺乏农民转市民、一产转二三产的媒介和平台。一些农民到城里混了一年,做什么都没挣钱,增支不增收,还是熟地好安身,又回到村里去。一些农民即使在城镇买了房子,也因为没事可干而外出务工。各镇新房子建了不少,却不见那万家灯火的繁荣景象。

二是创业空间小。即使那些富起来的人,想回乡创业,又没有良好的平台,只能异地城市化。人才外走、资金外流、企业外逃已是*多年来的发展困惑。穷者留、富者离,对*城镇化来说,是资源的流失,是对山区城镇化的打击。

三是镇、乡差别不大。除了县城,其他建制镇与乡没有多大的差别。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农民到城镇除了支出增加,得不到实惠,到城镇生活的积极性不高。使大部分农民有了钱也只在自己的村里建房,不到城镇买房。

由于城镇对农民缺乏吸引力,几年来我县城镇人口一直在减少。*年,全县城镇户籍人口为72015人,*年底,城镇人口降到68870人。11镇建成区人口除6个略增外,其他都在减少。

从人口变化看,我县农村人口一直在不断地转移。*年以来,全县36个乡镇有28个乡镇的户籍人口在减少,到*年底,共减少了16745人,这是人口转移的结果。我县*年的户籍人口为357723人,*年到*年末,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的绝对数为7500人,县外迁入人口为9800人,如果没有迁出,我县*年末的总人口应为375023人,而全县*年末的实际户籍人口为347379人,减少了27644人,扣除*年后珊溪水库移民485人,实际转移了27159人。但这些人口很少转移到我县城镇。11个镇有5个镇的建成区人口都在下降,全县镇建成区总人口也在减少,可见我县农村人口大多转移到县外。

(五)镇、村混合现象严重。11个镇的建成区内,居民委员会只有11个,其中雅阳、仕阳、彭溪3个镇还没有建立居委会;司前、百丈、泗溪、龟湖、三魁、西旸6个镇各1个居委会。各镇的建成区内仍保留着行政村的组织形态。县城罗阳镇虽然建立了5个居委会,但建成区内也还保留着“四内四外”八个行政村。镇建成区内行政村的保留,虽然不影响城镇人口比重的增长,但因村、居管理体制的不同,特别是建成区内集体土地的存在,对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是很大的阻碍。

三、推进*城镇化的策略与思考

*县推进城镇化,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地理上是山区,经济上欠发达,人口规模小的特点,着力增强“三力”,即政府的推动力,城镇的吸引力,农民的向心力。

(一)实事求是,正确认识我县城镇化水平。农村城镇化是指一个区域由农村逐步变为城镇、农民逐步变为市民的动态过程。其在就业结构上表现为,由第一产业为主的农业人口先向第二产业,接着又向第三产业为主的城市人口转化;在空间上表现为,由分散的乡村居住地向城镇集中;在人居环境上表现为,包括教育、科技、住宅等社会性基础设施和供水、供电、交通、电信等工程性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目前对我县的城镇化水平多有论断,认为已达到30%以上,本文认为过于乐观。

一是城镇人口少。1999年国家统计局城乡划分规定:“建制镇人口是指镇辖全部居委会人口和镇政府驻地城区建设延伸到的村委会区域人口。”*年底全县城镇建成区人口才是68870人,只占总人口的20%。

二是非农和工商业人口少。*年,民政部规定的建镇标准是:2万人以上的乡,政府驻地的非农业人口达到10%以上,2万人以下的乡,政府驻地的非农业人口超过*人的,可以建镇。*年9月底,全县非农和工商业人口为43475人,只占总人口的12%。其中大部分集中在罗阳镇,其他镇政府驻地的非农业人口都不足*人。

三是产业发育差。二三产业落后,一些乡镇几乎没有工业。*年11镇工业企业总产值和*年9月底,工商部门登记的六个片区的个体工商业、企业发展情况都说明我县城镇产业发展还处于相当落后的局面。

*年11镇工业企业总产值(万元)

罗阳镇18327;司前镇4065;百丈镇527;筱村镇850;泗溪镇60;彭溪镇8163;雅阳镇5162;仕阳镇7365;龟湖镇4600;三魁镇25;西旸镇3954

数据来源:《*年*统计年鉴》

*年9月底,工商部门登记的六个片区的个体工商业、企业发展情况。

罗阳片二镇七乡企业数435个体工商户数3099;雅阳片二镇四乡企业数120个体工商数675;仕阳片二镇二乡企业管数103个体工商数558;司前片二镇四乡企业数68个体工商数411;三魁片二镇五乡企业数70个体工商数936;泗溪片一镇三乡企业数73个体工商数845。

四是城镇功能弱。教育、科技、住宅等社会性基础设施和供水、供电、排污、交通、电信等工程性基础设施还不完善,4个镇没有供水站,像泗溪镇等一些镇的供水设施还是以村为单位各自为政,7个镇没有垃圾处理站,一些镇仍以集市形式进行经济交流。

(二)整合资源,科学调整我县城镇布局。建镇标准有两项人口参照值,一项是总人口,以*0人为参照值;二是非农业人口,以*人为参照值。这就要求城镇要有一定的人口规模和非农的比重。*年底,浙江全省建制镇的数量比1998年减少了251个。这说明,全省各地在不断地调整城镇区划和规模,以此增强城镇的功能和实力。*却自1992年以来,除西旸、龟湖乡改镇外,行政区划一直未按城镇化的需要进行调整。《浙江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要求,县级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比重)要达到45%以上。温州要在2015年提前基本实现农村现代化。按城镇化水平45%标准,*要有15万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而现在11个镇的平均人口只有1.7万人,总人口只有18.7万人,乡的人口总数接近一半,按目前的城镇化速度,要达到城镇化的阶段目标难以实现。人口分散、经济落后的*,推进农村城镇化,更需要整合资源,对*现行的乡镇布局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

1、使城镇布点合理化。要制定和完善*城镇体系规划,加大乡镇行政区划的调整力度,使城镇的布局更加合理。*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区域格局是比较明显的,即罗阳、司前、筱村、泗溪、雅阳、彭溪、仕阳、三魁八个自然片区。这八个片区在自然环境、经济特色、文化氛围等也都形成了其特有的个性。因此,我县的11个镇可以按照这样的自然片区进行调整,减至8个镇。百丈镇虽然有户籍人口10379人,镇建成区人口1114人,但常年在家的却廖廖无几,成为一座空镇,被讽喻为“干部比群众多”的镇。可并入司前镇;西旸镇离三魁镇太近,且人口规模太小,其周边乡村的居民愿意融入三魁而不愿融入西旸,两镇尤如一对并蒂的瓜,互相挤压,长不圆满,可以并入三魁镇;龟湖镇虽然矿产资源丰富,但属于*的地缘边界,人口规模不到1万人,缺乏人口资源,同时吸聚人口功能不强,镇区人口大幅减少,可以并入仕阳镇。推进城镇化要注重城镇功能的强化,质量的提高,以此推动人口的集聚。不能以城镇数量的增加来推进城镇化,在*建设城镇群,只能是增加重复建设,浪费资源。

2、使城镇地位中心化。提升城镇在一定区域的中心地位,是推进城镇化的关键。要对城镇周边的乡和人口规模小的乡进行撤并,减少行政区划层次,扩大镇辖区,增强城镇人口集聚和扩大城镇人口规模的潜力。使每个镇的辐射人口达到4万人以上,镇区人口达到2万人以上,增强城镇活力。要削弱乡级对城镇化的牵制力,撤并县城周围和人口在6000人以下的乡,突出中心。要拉开镇、乡差距。水有落差才能流动,人有差距才有追求,镇乡有差距才能拉动农民向城镇转移。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也是让部分乡村逐步衰败和消失的过程。政府在资源配置上就不能面面具到,平均用力,把有限的资源向城镇集中,突显城镇的中心地位,形成“县城---建制镇---村”的梯次格局。集中精力加强城镇建设,重点推进城镇的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上,要坚持重扶镇轻扶乡,扶中心村不扶自然村的原则,拉开镇、乡、村级差,从而使农民向往城镇,移向城镇。

(三)激活机制,增强城镇化动力源泉。推进城镇化,机制是动力。在推进我县城镇化进程中,要努力激活城镇化建设的六大机制,使城镇化建设有不绝的动力。首先要激活户籍管理机制。彻底拆除户籍篱笆,进一步放宽户籍登记制度,对没有固定住所和稳定职业的常住人口,也应允许他们到城镇登记,放开投靠限制。其次要激活减轻农民的转化成本机制。允许农民通过置换的形式获取城镇建房用地;在进城审批建房方面允许享受下山脱贫等优惠政策。鼓励迁入城镇的农村居民退宅还田,给予还田者以经费补助。对于初进城镇的农民,在经商、就业方面给予支持。三是要激活社会保障机制。迁入城镇的人口,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使进城镇农民贫有所济,老有所养,幼有所学,无后顾之忧。四要激活城镇建设社会化机制。据银行的统计,*年1至9月底,全县储蓄存款余额达152121万元,同比增加了7679万元;而目前,我县民间借贷活跃,规模在4亿元以上。可见,我县也有比较可观的民间资金,但缺乏投资渠道,资金外流严重。要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建设,把一切可以经营的城镇建设项目全面推向社会,推向市场,让有一定积累的富起来的农民和个体工商户在城镇有业可创,有利可图。五要激活农村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农民放弃土地,允许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通过合理转让,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和社会分工,推进农业产业化。使农村的富余劳动力成为农村多余劳动力,真正从农业分离出来,演变成工商业者,向城镇集聚。六要激活城镇建设“一盘棋”机制。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做好城镇化发展规划,建立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在基础设施建设、下山脱贫、下山移民、地质灾害点移民安置等方面,与推进城镇化相结合,做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各条战线合力推进城镇化。

(四)改名换“性”,推进城镇建成区村改居。要对城镇建成区的农民实施“变性”。对城镇中的村实行村改居,使建成区的农民非农化。实行村改居,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各地都在大力推进。在城镇化建设上,我县已经错过了*年以来的新一轮高速城镇化的时机,不能再错过村改居的时机。要对城镇规划区内,人均耕地不到0.2亩的村和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不从事农业劳动的村,进行村改居。把这些村的集体土地经过征用转为国有土地,把村民整体转为城镇居民,实行建新退旧制度,收回私房产权,进行旧村改造,提高城镇化水平。

(五)改善交通,营造*区位优势。交通落后是山区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没有便捷的交通就难以发展工业企业。“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曾在农村流行。改革开放以来,改善交通条件,始终是各地发展的战略重点。*要发展,交通是关键。要紧抓温州市实施2小时交通圈战略的机遇,克服困难,早日建成新58省道;要紧抓全省县县通高速的战略机遇,争取龙丽温高速*段早日建设,使*尽快融入温州经济圈,杭州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与发达地区亲密接触。同时改善*西部交通状况,变死胡同为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营造*区位优势。

(六)立足特色,培育有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一要立足自己的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一般而言,山区发展大工业是比较难的,但并不是无可作为。山区有山清水秀的生态优势、劳动力富余的人力优势、地广人稀的土地优势。优质的茶叶、独特的辉绿岩、稀有的氡泉、丰富的叶腊石,是*的特色。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要立足这些特色开发和培育自己的特色产业。二是要持之以恒地培育特色产业。政府在发展县域经济问题上,要搞接力赛,不要搞击剑术。竹木制品、茶叶、辉绿岩、叶腊石、乌岩岭、氡泉,是*的品牌。要看准市场,长远规划,长期打造,一门心思地去做响这些品牌,做大这些产业。浮云聚集,必成气候。改变样样有点,自给有余,规模不足,粗放经营的局面。三要以企业模式经营县域经济。一个企业,要立足于激烈竞争的市场,必定要树立品牌,不断创新,积极营销。*是一个山区小县,年经济总量不如一个大企业,但有自己的经济要素资源,为什么就不能像经营企业一样去经营一个县,把县域经济做强呢?

城镇化本身是个经济问题,是随着工业的发展而推进的,兴业是城镇化的保证,没有产业,城镇就没有经济支撑。只有产业的发展,才能促进社会分工,带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才能促进人口的集聚,推进城镇化。

(七)开辟腹地,把*建成为山海经济交流中心。一个经济发达的地方必然是四通八达的地方,与周边地区广泛交流的地方。*目前只有东、南、北三向通道,西面还是死胡同,在温州经济圈内成了终点站,严重制约着*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要改善*与庆元等西部邻县的交通条件,扩大*与西部各邻县之间的往来,开辟经济发展腹地。

城镇化范文篇7

另一方面,广东近日出台《珠江三角洲城乡规划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欲打造世界级城镇群,为配合这一规划,广东将在地方政府的事权上进行改革,比如对经济发达、城镇密集地区的城市,适时撤销镇一级行政区划,设立街道办事处,以强化城市的统筹协调能力;通过扩权强镇等方式,赋予更多行政资源;加快推进城市(镇)增长区行政管理体制的转型,城市(镇)增长区的乡镇管理机制转变为现代城市管理体制(8月17日《南方农村报》第7版)。

这两个地方的改革显示了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两种不同类型的乡村地区、乡村居民城镇化的模式。

城镇化是文明演进的自然趋势,现代工商业的发展会加速这一趋势。城镇化的本质是原来生活在乡村的人口,逐渐过上城镇式生活。很多人错误地以为,城镇化就是造城。这当然是正确的,但仅此是不够的。如果我们从人的角度来观察,则城镇化的真实含义其实是,居民可以更为便利地得到一组公共服务和公共品,享受现代技术所保障的生活上的便利。为了较有效率地获得这种便利,人们才需要集中起来,形成地理上的城镇。但是,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这些公共服务和公共品也完全可以延伸到乡村地区。换言之,生活在乡村地区的居民,也完全可以过上城镇式生活。

据此,城镇化其实可以在两个方向上演化:第一个方向就是人们熟悉的城镇化,即人口聚集于城镇。过去二三十年来,随着工业化的高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已经出现了大量这样的人口聚集区,现在这些聚集区的建制通常是镇。这些镇已经具有城市的“质料”,政府现在应当做的事情是,让这些“半城市”成长为城市。目前进行的简政强镇具有这个意图,但还不够充分。应当考虑突破现有行政建制,设立“县辖市”,享受目前建制市的政策,使之成为经济、社会、文化的中心,乡村人口可以逐渐聚集于此,实现城镇化。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全中国所有农民都必须进入城镇居住,即便在珠三角地区,更不要说在广东广大地区,必然会有一部分农民不愿进城居住。从文化角度、从社会角度看,保持大量地区为乡村地区,也是完全有必要的。在内地广大地区,事实也肯定会如此。

但这些农民不能因此被排斥在城镇化之外,这也就需要另外一个方向的城镇化,即透过某种制度变革,让城镇式公共服务和公共品向乡村地区渗透、延伸,让农民也可以享受到现代的种种便利。山东诸城进行的试验,大约具有这样的意图。至少从新闻报道看,政府设立社区,似乎有助于农民获得更多公共服务和公共品。公务员之家:

应当说,广东、山东两种不同类型的变革,都有可取之处,它们构成乡村城镇化的两条不同路径。不过,这两处改革也都涉及一个核心问题:农民土地权益的安排。在这方面,人们有理由保持警惕。因为,中国各地各级政府已经把经营土地的把戏玩弄得十分顺手,他们现在进行各种改革,也很有可能是把原来在城市玩的经营土地把戏,搬到农村上演。如果是这样,乡村居民将难免收获他们不想得到的结果。

城镇化范文篇8

(一)农业的重要性

古今中外,农业在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些都形象地说明了每个人都必须消耗粮食来维持自己的生命。然而从目前来看,粮食也只能从农业耕种而收获。千百年来,农民躬耕于田地,为世界的亿万人口的生存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巨大贡献。同时,农产品不仅仅只作为粮食来维持生命,还可以为工业提供生产资料,农村、农民还是输出劳动力与工业品消费的巨大市场,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经这样评论农业:“可以恰当地说,城市的全部财富和生活资料都是从乡村获得的。”

可是仅仅有农民、农业还不足以满足世界的发展、还不足以满足人类的多方面的综合需求。于是重工业、轻工业、服务业也就相继产生并且迅猛发展。由于分工的不同、工种的不同、价值的差异、效益的区别,人们的经济收入自然也产生了一定的差距,城乡之间生活水平相应地也具有了一定的差距。

随着工业的发展,随着服务业的兴旺,随着知识、信息产业、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这种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也随之越来越大,同时,这差距相应地也反映出农业的局限性、农村的落后、农民的贫穷。

(二)农村改革的现状

党和政府及时意识到了城乡差距日益加大这一点,不论是从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三农政策的实施,还是到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不论是从河南的南街村到七里营小康村的建设,还是到当前天津推出的农民宅基地换商品房的举措,都是国家想方设法保持农业经济、改善农村落后状况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实际行动。与此相应地也取得了众人目睹的成就,一部分农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大多数农民的孩子也能够圆了上学梦。如此等等,无不感谢我们党及时的改革政策,无不感谢国家对农业、对农村、对农民的重视。

党的十七大报告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农村改革若干重大问题,也无不体现着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的重视,无不体现着共产党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关心。

南街村与七里营曾经是农村进行改革并进行小康村建设的很成功的事例,至于目前出现的一些局限性及发展状况不及其初期,则应是后来的管理或可持续发展工作不完善的缘故,但它本身在起初是很具有典型性的改革成功事例。

但与此相对的,农村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中也有很多效果不好的事例,其关键是没有理解究竟什么是城镇化,为什么要城镇化?仅仅把农民的土地收回、户口农转非、然后住上楼房就是城镇化了吗?仅仅这样就能实现城镇化的初衷、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了吗?显然不是,由当前某些所谓的城镇化后的“新农村”的状况便可以了解。比如濮阳市区的个别农村城镇化以后,没了土地,虽然户口农转非,但对于没有知识、没有致富项目、更没有工作的“新市民”来说,吃饭、花钱等问题亟待解决。

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农村改革

(一)关于科学发展观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世界万物都是普遍联系并且在永恒变化着的,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可是关于发展的问题历来又有不同的观点。面对世界如此纷繁复杂的局面、面对物质不丰富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及时地、务实地、创新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个发展观是正确的、是符合实际的,我们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的态度对待事物的发展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就农业而言,科学发展观要求既要从它本身可持续发展,又要与工业、服务业、科学技术等协调发展,还要以“农民”为本,时刻牢记把农民的生活改善好,把农民的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上去。

从实质上说,现在的农民急需的并不仅仅是住上楼房,也不是转为城市户口。他们也许一时羡慕城里人楼居洋房的舒适、车来车往的便利,但他们应该知道那些是需要花费几十万、几百万元人民币才能买得到,而且也仅有70年的产权期限,而不像自己祖祖辈辈可以居住的宅基地;他们应该也知道人、车川流不息的城市里空气污浊、环境污染严重,城市中的生活成本需要城里人不停地更新知识、不停地工作才能弥补得上。

(二)农村改革的措施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要想真正改善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不是简单地将户口农转非、将土地收回、将宅基地换成楼房就完事了,因为这只是表面化、形式化、机械化地理解城镇化建设、理解支持三农政策。农村改革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1、继续种植耕地,提高农业的工业化程度。耕地是农民养家糊口的源泉、更是全国人民维持生命的必备物质,没了粮食,世人该如何生存?目前物价上涨如此迅猛,即使是有经济收入的城市人都开始计算着吃饭了,更何况农民呢?再者,拥有大量耕地,拥有大量农民,并不表示国家贫穷,耕地与农民不是衡量一个国家贫穷与富裕的标准。以美国为例,先进的、工业化的农业管理使农场主富裕悠闲,而美国这个拥有大量耕地与农场主的国家仍然是非常发达、仍然是世界首富。因此,我们需要培养高素质、负责任的基层领导干部,要切实贯彻落实农业补贴政策,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政策,支持科技兴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大力提高农业的工业化生产程度,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而不应该是相反地,盲目地进行虚无飘渺的形式化的、无形变相剥夺农民土地的、不解决根本问题的城镇化。

2、有效利用乡镇资源、发展旅游业。在当前的中国,真正富裕起来也只是部分城市、部分地区、部分人,其他的大多数人也还只是仅仅聊以生计,因此,不能说一味鼓励农民工涌向本来就有很多下岗失业工人的拥挤的城市就一定是良策,也不能说本来城市人还住不起房、更买不起房的时候却安置城里的农民工就一定是善举。相应地,我们应该利用城里人繁忙劳苦、身心俱疲的时候想享受大自然、想体会田园生活的契机,在乡村为他们提供这样的旅游风景,提供这样的休闲度假场地,让他们把钱合法、自愿、合情、合理地送到农村。这样一来,农村发展了经济,生活得到了改善;城里人愉悦了心情,回去工作也精神了。如此达到一举两得的双赢效果。

3、招商引资、兴办特色企业。目前大城市由于人口聚集,地值房价昂贵,生产成本较高,市场趋向饱和,很多地区、很多企业正在考虑产业转移,农村应该抓住这样的大好机会,详细考察、认真评估,利用自己的地产、劳动力优势招商引资,一方面有效利用了农业闲置的土地,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与此同时,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管理经验,开阔了当地农民的视野,扩大了当地农民的知识范围,从而为将来的可持续奠定了有利基础。

4、强化职业技术、优化知识结构。当地政府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严格管理各类培训班、职业技术学校、高等院校等,结合全国、本省、本地等知识经济的更新与需求,及时地调整、优化知识结构,为国家、当地企业输入合格的、优秀的、符合实际需求的各类人才。知识就是资本,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可以利用一切,也可以改变一切。拥有先进的科学知识、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才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有希望改善农村的落后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全民素质。

三、农村改革的展望及其局限性

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全民生活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与无尚追求,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努力、制定各项政策的优先出发点与最终归宿。通过党中央、各级政府及全民竭尽全力的工作,结合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状况的改善,农民生活的提高必将有着光明的前景。

但是,这种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国农村范围广大,农村人口众多,在改革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会有很多障碍需要消除,这就需要有党中央的英明政策,更需要各级政府与基层领导干部的贯彻落实、务实工作,还需要农民的大力配合,城市的适当援助。只有全民上下一条心,才能缩短农村改革的进程,才能摆脱落后的状况,才能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与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城镇化范文篇9

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土文化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乡土文化的保护措施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在实践中不难发现,在以城市文化为核心的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我们对乡土文化的保护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一)乡土文化相关法律不完善。时至今日,可以说,乡土文化的保护问题依然没有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2015年5月19日举行的全国文化法治工作会议上,文化部部长雒树刚梳理了我国文化类的法律法规。目前在国家层面上,我国已初步创建起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涵盖知识产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市场管理、服务公共文化等领域。其中,关于文化保护的相关法律有《著作权法》《文物保护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关于文化方面的行政法规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10多部,文化部目前有32个有效的部门规章。由此可见,对于有法律共240部、行政法规706部、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的中国法律体系来说,文化类法律的比重小之又小,更别说是对乡土文化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了。我国是农业大国,乡土文化是我们的灵魂。缺失乡土文化保护的上位法,也就迷失了乡土文化的保护方向,会使得地方政府保护乡土文化的随意性增大,甚至会为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分得一杯羹牺牲乡土文化。(二)乡土教育缺失。《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在我国农村,平均每隔一小时,就会有4所学校消失;每隔一天,农村就减少3所初级中学、63所小学,外加30多个教学点。十年来,初级中学少了1.06万所,教学点少了11.1万个,学校减少的数量更是惊人,约减少了22.94万所。初中、教学点、小学减少幅度分别为25%、60%和52%;除此之外,在2010年,农村初中生比十年前少了1644万人,降低了三成;而初中学校中就读的学生减少了二成,小学就读的学生减少了一成。此外,农村学校作为特定区域内的文化传播机构,无论是师资还是教育经费的水平普遍偏低,导致大多数农村居民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不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到城里上学,有些家长由于担心孩子安全,为了更好地照顾他们,因此放弃农村的工作,到城里打工。农村学校的教育受到城镇化带来的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只重视应试教育,而严重忽视了乡土文化的教育,常给孩子灌输这样一种理念: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走出大山、走出农村,去往更大的城市,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现实的写照。于是,农村教育的内容与城市教育如出一辙,都是为小考、中考甚至高考而学习的应试知识。这也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家长们认为乡土文化无用、青少年不愿意传承传统工艺的尴尬局面。(三)乡土劳动力流失严重。近年来,城市不断扩大,以放射型的形势吞并着周边的农村;高架桥、高速公路、工厂等不断修建,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大量肥沃的农用土地被占用。虽然说企业和国家都给予农民一定的补助,农民们拿着这些补助可以去谋求更好的生活,但是有些损失是无法挽回的。农民们脱离了曾经世代相依的土地,这也意味着与耕地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乡土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正在慢慢地在人们的视野中模糊,直至消失。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断言:“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一是美国的高科技发展,二是中国的城镇化。”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城镇化可以带来经济利益,促进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的确,城镇化是一种促进我国发展的方式,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这对我国而言也是巨大的挑战,其中一个挑战就是其所形成的城市文化强烈冲击着我国的乡土文化。城镇化进程中快速、紧张的生活节奏,正在冲击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知足的生活模式,不断打破农村居民对乡土文化的坚守。成千上万的农民迫于生活的压力或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放弃耕地,成为费孝通先生所称作的“宣泄出外的人”,也就是农民工。而青年在外读书的,也会因为就业条件、发展空间、生活条件等因素,选择在外创业或者继续深造,这些人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回家,或者为了生计选择不回家。也有许多人将打工挣来的钱寄回家里,纷纷盖起了洋房。慢慢地,少了土地、农村、农民三个基本要素相互作用的乡土文化必然是破碎的,终将抵不过城市文化的强烈冲击。(四)乡土文化被过度商业化。随着一部获得了高票房与高口碑的影片《大圣归来》对古典的致敬,“大圣故里”争夺战再次成为人们的谈资。中国文化学界一直争论《西游记》中齐天大圣的“户籍”归属问题,于是乎,吴承恩笔下的“孙猴子”诞生的顽石,近年来出现了多个不同的版本,甘肃、山东、江苏连云港等地纷纷表示,齐天大圣的故乡是属于他们的。后来加入争夺战的还有山西娄烦县,该县的文物旅游局还声明,授权娄烦县花果山生态苑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名为“花果山”的风景区。借着经典之名对虚幻的景观进行人为搭建、大肆宣传,过度商业化,这难道不是对经典的亵渎吗?除此之外,为了方便乡村、名镇的统一管理,当地管理部门多采取统一规划的方式,破坏其原来的格局,强行进行改造。喜欢去古镇旅游的朋友不难发现,乌镇、凤凰古城、靖港古镇、镇远古镇等知名旅游景点,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商品店面、特色小吃、纪念物品、节目表演等都千篇一律,没有独特之处。据笔者调查,四川省江安县大井镇九角村就曾有过这样的情况,当地政府为了打造历史名城形象,要求路边的每家每户必须贴上红砖青瓦,挂上大红灯笼,看似整齐划一,实则是伪造古董和乡村。更有甚者,将乡土文化当成文化旅游的吸金石,雇佣农民使其成为专业的歌舞演员或是销售员,使得传统工艺、传统技能成了制造旅游纪念品、迎合游客的手段,也使得乡土文化仅剩下经济效益。(五)乡土文化的多样性危机。我国文化发展一直表现为城市、乡土文化二元发展的格局,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文化已然成为“主流文化”,同时随着网络、媒体等传播方式的快速发展,城市文化仍不断释放着巨大的生机。反观乡土文化,已经因为种种原因被逼到边缘线,不断受到城市文化的排挤,乡土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正如陈波、耿达在《城镇化加速期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空心化、格式化与动力机制》一文所提出的,乡土文化的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有的乡村文化活动越来越趋同,由政府所主导的文化下乡活动内容基本上趋于一致,都是送戏、送书、送体育器材、送电影等大同小异的文化活动,并没有考虑到乡土文化的差异性;二是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文化正在强有力的吞并着乡土文化,使得乡土文化逐渐失去群众基础,向“看电视”“打麻将”等娱乐活动集中。近年来,我国出台了越来越多关于建设农村文化的政策和措施,这说明国家对农村文化越来越重视,经济、文化、人力等资源向农村投入的比例持续加大,持续稳健推进农村文化的建设。在国家资金和政策的双重支持下,各地方政府自然也十分重视对乡土文化的建设。于是,各乡各镇逐渐兴建文化站、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各村配备专职于文化建设的工作人员,并举办各种不同形式的文化下乡活动。乡土文化的保护工作看似正在顺利进行,但是“十里一风,百里一俗”的乡土文化特点,真的能以这么简单的方式保护传承下来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即使国家如此重视乡土文化建设,即使各职能部门毫无偏差地将政策执行下来,即使各公务人员将工作做得面面俱到,也只会出现千篇一律的乡土文化繁荣假象。(六)对乡土文化存在偏见。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人们在思想价值观念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化和多样化,从而发生文化冲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再加上我国的贫富差距增大,使得乡土文化在人们眼里越来越“没价值”,许多人认为乡土文化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很多地方的乡土文化开始面临断层和失传的危险。今天的城市,甚至出现了邻居之间十年都未见过面的情况,就是这样相互不熟悉的人组成了我们现在的社会,因此再小的事情都必须完全讲清楚,甚者需要立下字据,这样才发生法律关系。但是在过去,乡土社会中发生法律关系是罕有的,从初次打招呼到熟悉再到信任,大家的信用并不是用契约等纸质条例来体现的,而是依靠于自古以来的生活习惯和道德约束。此外,有人认为乡土文化就是落后的、愚昧的文化,有一段顺口溜是这么说的:“山炮进城,腰扎麻绳,反穿皮袄,外露毛绒……”这是对农民赤裸裸的讽刺,讽刺其没有文化,没见过世面。其实质更是对乡土文化的鄙视,似乎乡土文化只会让人变“土”、变“俗”甚至变“野蛮”。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土文化保护的对策建议

城镇化范文篇10

一、基本情况

我乡城镇化主要在、、三个小地区,近几年来虽然、、等地城镇化速度在不断加快,也只能说是镇。我乡虽有5.8万人口,但城镇化进程缓慢,城镇化率仅10%左右,主要集中在街。近年来,我乡新农贸市场建设、改造街水泥路、整治小城镇环境、建设休闲广场等城镇化项目都使我乡的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也提升的对外形象。

二、今年以来的主要工作

一是以中材原材料基地建设为契机,将近40户拆迁户统一安置在农贸市场附近。目前已征地20多亩并动工建设,该安置小区建成后,进一步促进了集镇的城镇化。

二是进一步整治街道环境,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对街道进一步改造,并完善亮化、绿化、美化设施,完善管网工程。

三是以“交通建设年”为契机,改造至大路上3.3公里水泥路,并争取对路口至街水泥路进行改造。同时进一步完善村组公路建设。

四是进一步规划建设、等小城镇。

五是着手建设新街,新建河口泉至派出所街道,以带动土地开发,做活土地“文章”。

六是抓住市政协牵头对口帮扶楼下村的时机,打造楼下村“最美乡村”。

七是重点突出,打造好16个新农村建设点。

三、存在的困难和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