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建筑规划范文10篇

时间:2023-10-30 17:53:53

城镇建筑规划

城镇建筑规划范文篇1

【关键词】小城镇;绿色建筑;规划设计;要点探析

1引言

绿色建筑就是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1]。小城镇具备传统文化、原始生态、自然资源、地域和民族特色等优势,容易体现绿色发展[2]。所以,小城镇规划设计必须充分利用绿色生态资源和地域优势特点,展现出民族、传统、历史、人文、地域和青山绿水等特色。“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绿化装饰设计,而是指设计的建筑对生态和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是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回归大自然、节能环保、对人的健康安全无害之建筑,“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也是因地制宜,在不破坏基本生态环境平衡条件下的一种建造规划设计,是能改善小城镇经济、文化、休闲、旅游等功能的生活环境,能承载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等的规划设计[3]。环境友好是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人们已经意识到无序的建筑或者建造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众多不利影响。因此,国家对小城镇发展绿色建筑,平衡经济,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推出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如何打造小城镇绿色建筑,将成为全建筑行业在绿色建筑规划设计道路上面临的突出问题[4,5]。

2小城镇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2.1地域性原则

小城镇绿色建筑的设计、开发应该与所在地域的自然气候资源、经济状况和人文特质紧密结合,因地制宜,制定与地域特征紧密相关的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评价标准以及技术原则。要科学分析、吸纳和总结地域传统建筑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不可破坏建设区域的地域特色,以绿色建筑为设计理念,发扬民族风格和传统文化特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物质空间,保持建筑的功能完整,保持生态环境友好,确保经济价值明显,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绿色小城镇[6]。

2.2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绿色建筑要以人居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为原则,应该强调建筑外部环境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性设计,避免和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尽可能保持原有生态机制、廊道和板块的连续性。在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应及时补建和修复。室内环境应尽量引入自然要素,最大限度地缩小建筑面积,保留自然生态环境。

2.3经济型原则

人们通常认为绿色建筑比普通建筑的投资成本要高很多,这也是其推广的最大障碍之一。其实从长远来看,如果加强绿色建筑的管理,采取综合性的规划设计,可大大降低建筑的建造费用和后期运行的费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事实上,绿色建筑由于能源、资源的节约会大幅度降低使用成本,其整体效益是非常可观的。如果在绿色建筑设计中正确选择环境优化和经济性平衡的建筑材料,建立整体的建筑投资系统,掌握金字塔型绿色建筑设计理念,逐步从塔底传统型绿色建筑设计,塔中被动式绿色建筑设计,最后发展至塔顶主动式绿色建筑设计,就会更好地从设计、建造和使用中控制其经济成本。

3小城镇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

3.1建筑热效

建筑的朝向是建筑获取太阳日照辐射,改善室内热效的主要途径。在冬季,南向窗口获得的日照射远大于其他朝向,南向建筑长宽比越大,日照辐射的热量就越多。因为建筑物的采光面积直接影响室内热量和热耗,同样体积的建筑物外表面积越小,传热量就越少。故设计中应尽量加大采光面积而减少建筑墙体面积,合理控制建筑高度,可降低建筑能耗,特别在我国北方地区尤为明显。在房屋的热效设计中,根据地域(地理)风向和日照的差别,要充分考虑到室内的自然通风和采光,保证四季热效均衡。

3.2护构造

建筑护结构的传热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使用采暖及调控能源的消耗量,因此,提高建筑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是降低建筑能耗的关键。3.2.1保温材料一般在寒冷气候区域,建筑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减少砖墙砌块,保温效果更佳。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原料来源广泛,能有效地节约资源。在实际工程设计中,保温材料和保温层厚度确定是通过多种方法计算所得。根据地域性冷暖差异,选择先进而优质的保温材料,能起到节约能源降低保温层厚度之功效。3.2.2构造热桥处理由于室内外温差变化,冷热空气频繁接触对流,墙体导热不均匀,产生热桥效应,造成房屋内墙结露、发霉甚至滴水,既增加了建筑能耗,又降低了室内热环境的质量。因此,处理好构造热桥,对提高建筑节能效率和室内环境品质很重要。建筑设计中,外墙采用高性能保温功能材料,外门窗选用低能耗双层中空玻璃及隔热断桥门窗,将建筑与外界隔离处理,能很好地减少热桥的影响。寒冷地区应根据季节变化,兼顾冬季和夏季窗户周边适宜的温度,设计安装采光、隔热和保温性能优良的门窗材料[7]。

3.3建筑材料

建筑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并带来较高的环境污染。因此,在建筑材料设计选择时应强化生态、环境、健康和经济意识,选用无放射、低挥发、低活性等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优质无公害,且经久耐用,易于更换和维护的建材。另外,建筑设计中宜加大木质(弃材、余料、渣屑等)、废纸、纤维保温等可再生材料的利用,以降低建筑投资,减轻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引发的生态平衡问题。

3.4清洁能源利用

清洁能源是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无有害物质排放,经济价值高,可降低能耗,再生重复利用的能源,或者是非再生的可通过洁净技术处理后的能源(如洁净的煤油、地热、沼气、废气等)。太阳能是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通过巧妙地设计,将自然风和太阳光照作为热源进行光电转换和光热蓄能转换引入住宅,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以保证屋内拥有适宜的温度和光照[8]。在构造上,玄关、阳台、竹帘、墙壁等设计,使用钢材加木质设计,实现住宅房屋的持久性和循环利用。比如,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储热、再生木料、节能型坐便器、LED照明等,每栋住宅可以削减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另外,风能、生物能等也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此方面,日本、德国、韩国、新加坡等发展迅速。

3.5雨水回收及地热能源利用

3.5.1雨水回收利用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是绿色建筑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设计以“小雨存储,中雨排放,大雨免灾”为原则,将大自然雨水充分利用,让城市更加安全、生态和清洁,补充地下土壤含水量,调节生态水平衡。其主要用于生活用水,景观用水,树木花草种植绿化喷灌浇洒,消防等,在满足节约能源的同时,也可增加建筑的使用亮点,提高绿色建筑的综合功能及效应[9]。3.5.2地热能源利用我国地热储存量丰富,开发利用价值巨大,应充分体现在绿色建筑规划设计之中。地下热水可作为发电、供暖、温室大棚和生活用水[10],如北方地区有的城市就采用地热实现了大面积住宅小区和公共建筑的供暖,并利用调控冷凝热作为生活热水的辅助热源。

3.6建筑智能化系统

绿色建筑涵盖了建筑智能化系统,建筑技术与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与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紧密结合,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系统服务、管理等一体化的有效组合,向人们提供安全可靠、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将建筑物、建筑群内的通道、电力、照明、空调、给排水、消防、防灾、保安、车库管理等设备构成综合系统[11,12],以便集中监控和管理,节能降耗。

3.7生态环境

绿色建筑是在自然环境中设计建造的产物,首先要注重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因地制宜,强调与大自然地域性建筑的和谐融合,要尽可能地选择使用环保材料,利用清洁能源或再生资源,做到安全环保。在建造中被破坏的生态植被,要进行绿色化改造,对地面建筑物外形尽可能设计绿化空间,立体式种植花草植被,尽量营造绿色空间,改善区域环境,使建筑物绿叶成阴,鲜花绽放,缓解人们工作生活的压力[13]。

4绿色建筑体系评价

建立绿色建筑体系是一个科学的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小城镇建筑要实现这个工程,不仅需要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方法,还需要决策者、管理机构、城镇社区、业主商户和使用者等多层次的生存合作,共同参与建筑营建的全过程,需要在整个管理程序中确立一个明确的建筑环境评价结果,形成共识,使绿色建筑意识贯彻始终。

5结语

小城镇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应遵循地域性、生态性、经济性等原则,体现环境融合、民族人文特色、清洁能源利用、智能化系统管控等基本元素,达到城镇绿色建筑具备自然环境友好、基本功能完善、可持续循环发展等功效。推广绿色建筑已成为我国建设事业的重大战略任务。在现代小城镇建筑快速发展的当今,建筑生态自然化不仅仅只是满足形式上的空间美感,更应该从本质上将人的体验与感受作为设计思想的核心,需要规划设计人员共同的智慧、经验和勤勉,协同努力,为保护或改善小城镇自然环境,促进建筑技术和建筑产业的发展,合理利用资源,从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达到建筑物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2]赵晖.小城镇是更符合国情的大战略[J].小城镇建设,2017(11):2-4.

[3]裴轶龙.浅析加强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8(16):79.

[4]王璐瑶.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转型思考[J].建筑设计管理,2015(7):58-59.

[5]李子超,王昊旸,姜中天.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路线研究及发展趋势探讨[J].城市住宅,2018,25(7):62-66.

[6]苏亚堃.分析城镇商业街规划设计要点[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9):32-34.

[7]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8[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8]陈强,王崇杰,李洁,等.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关键技术研究[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6(1):19-26.

[9]任祎.绿色生态理念下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及设计要点分析[J].城市规划,2017(12):109-110.

[10]王婉丽,王贵玲,朱喜,等.中国省会城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条件及潜力评价[J].中国地质,2017(12):24-35.

[11]苏亚堃.地下车库建筑设计重点要素解析[J].城市建筑,2020,17(344):54-56.

[12]苏亚堃.探讨居住建筑节能设计[J].智能城市,2020,6(4):118-119.

城镇建筑规划范文篇2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历经了60余年。在总结以往城镇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鉴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党中央于2013年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此后,新华社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新型城镇化”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内涵所体现: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的深邃思想来引领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是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充分实现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的特征是统筹安排、城乡一体。只有正确理解“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明确城镇化发展的改革任务,解决好城镇化发展中的难题,提高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全面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与历史任务,是扩大内需的长期动力,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切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筑建设,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与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城市建设质量,才能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小康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为了适应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我国地域建筑无论是建筑材料的使用,还是建筑样式的选择,都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在此基础上,蕴涵着丰富的建筑思想和审美意识的地域建筑文化得以产生并不断地丰富发展。然而,近些年来,席卷世界各个角落的“全球化”进程不仅对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无法回避地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在强化了世界文化交流频度、促进世界文化融合发展的同时,还引导着文化发展趋向于同质化的方向发展。在地域建筑文化领域,“全球化”具体体现为把某一发达地区的新技术、新观念和新理论播撒向世界各地,这一方面促进了建筑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却由于趋同现象而不可避免地造成地域建筑文化的衰弱,大量地域特色浓郁的传统建筑消失,而且建筑风格迥异、造型奇特的“国际范”现代建筑慢慢成为了当代建筑文化思潮的代表。

这种变化,在近些年我国具有一定代表性建筑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缺失了我国本土建筑语言的“方盒子”一栋栋拔地而起,诸如众所周知的国家大剧院、“鸟巢”、CCTV大厦、水立方等国家性地标建筑都由外国设计师进行规划、设计而建成,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削弱了我国本土建筑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点。我国地域建筑文化特点逐步丧失的状况引起了很多本土管理者、建筑师们的质疑,并进一步指出了建筑文化发展中存在的另一个严重问题,即简单符号化问题。简单符号化本质上就是将地方建筑的样式、形态、装饰、色彩等要素进行简单的概括与提炼成为不假思索的地域符号,并结合钢筋混凝土等现代材料进行简单的堆砌,形成新建筑,组合成为新组团,构造出新城市。①这种“简单符号化”未能把不同风格、特点的外来建筑文化真正地融合到地域文化中,从本质上忽视了更深层次的地域文化精神,缺乏关心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轨迹,造成后来的建筑与当地的文化缺少紧密和持续联系,地方历史、地质地貌、传统文化、经济方式、生活习惯等因素被排斥在外,无法很好地创造出被认同的情感空间。例如在安徽地区,马头墙作为文化背景符号在当代建筑上的运用比比皆是,随处可见现代建筑的山墙加上马头墙作为装饰性构件,建筑色彩采用黑白灰的调子,建筑外表皮部分进行肌理处理,这样的建筑因此而被定义为徽派建筑。事实上,这种对地域建筑文化简单符号化的理解和运用,既可以理解为一种对国际建筑同质化现象的反思与批判,还可以视为地域建筑文化发展的一种新探索,但是这样的理解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应该从更深层次去理解与挖掘地域文化,尊重建筑所处的自然与文化环境,注重地域建筑语言的更新,营造出符合当地文化的建筑空间。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地域建筑文化发展的思考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根据地域建筑文化发展现状,针对现代化进程中有效实现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发展的有机结合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新型城镇规划与地域建筑文化保护

1、古建筑保护

古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历史记忆的符号,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链条,是地方文脉的延续,更是见证了文化的传承,尤其是古建筑不可再生的属性决定了一旦遭到破坏就无可挽回。因此,古建筑保护对于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古建筑既是历史的遗存又是体现一个城市发展进程的标志,因此,在现阶段新型城镇规划和建设中,地域建筑文化保护的首要任务就是对重点古建筑进行避让保留,可以在重点古建筑单位周围综合规划道路系统和新建建筑,但不能穿越古建筑控制线,更不能拆除或毁灭古建筑及相关遗迹;有效控制周围新建建筑层高,控制对古建筑的影响。②其次,对一般性古建筑进行整体性搬迁。在新城镇规划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如果确实由于城市发展需要而古建筑重要性不是特别明显的,可以采取整体性搬迁的办法,将古建筑按照编拆除,异地进行恢复性重建。这样既避免了一般性古建的保护与新城镇规划的冲突,又保留了原有古建筑的完整性,为地域建筑文化的保护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第三,对于确实没有保留价值的老旧建筑,组织专家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如确无保留价值与文化意义的予以拆除。最后,围绕古建筑进行综合规划,将古建筑与周围环境综合性考虑,合理开发古建筑,建成旅游和消费区域。这样处理一来可以提升古建筑的影响力,让古建筑成为城市名片,以实证的方式向人们阐述整个城市的发展与变迁,让人们铭记历史与文化;二来让古建筑与城市发展相协调,既不影响城市发展又很好地承担新时代赋予古建筑的新任务,带动城市旅游和消费产业发展,传播城市文化,与城市和谐共生,促进城市经济文化高速发展。例如,青岛市在新城镇规划与发展中不仅保留了大部分19世德国建筑如德华银行、山东路矿公司、青岛火车站、海滨旅馆、小青岛灯塔、水师饭店、基督教堂、德华高等学堂等,还将崂山景区与古建筑群串联起来,建成旅游景点,延续了古建筑的生命,也为青岛的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2、历史老街区保护

历史老街区是城市的活文物,时刻向后人展示着前人的生活方式、风俗文化、历史的脉络、社会的变迁,现在更成为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但是,历史老街区的多数古老建筑陈旧、破损问题比较突出,在新城镇规划时,确定好规划政策与实施办法是保护好老街区的重要措施,也是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在新城镇规划时对历史老街区的保护要按照街巷肌理不变、古树名木保留、院落尺度不变、修旧如旧、功能复兴的方针进行整体性规划,在维持原有社会功能的基础上积极增添新的社会功能。在历史老街道改造中,要加强院落、街道的整体性空间设计,加强视觉与景观系统设计,加强交通空间设计。这样在既保护好历史老街区的同时,又让老街区为新城市的建设发展添砖加瓦,促进了整个城市经济文化繁荣。像北京烟袋斜街在规划建设时,对旧建筑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复兴了传统的烟袋斜街的功能,同时还增加指示系统,串联了鼓楼、后海、什刹海景区,不仅保护了历史老街区,还传承了地方建筑文化,促进了城市消费产业的发展。其他如天津五大道、上海多伦多名人街、齐齐哈尔罗西亚大街、重庆磁器口、成都宽窄巷子等历史老街区均成功的担负城市功能,又保护地域建筑文化,成为整个城市发展的亮点。①

3、传统城市格局与风貌保护

从社会学角度看,传统城市格局与风貌很多是由血缘组织、地缘组织、业缘组织形成的,是社会宗法制度的体现,是地域建筑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在新城镇规划时,对传统城市格局与风貌的保护要按照合理利用历史街巷;保留传统城市空间格局与肌理;严格控制规划容积率和建筑高度;协调公共服务性建筑风格;统筹建筑布局;重视古树利用等多种手段最大程度上保留原有城市风貌,以促进城市与建筑的和谐共生发展。如拉萨市的发展,就很好得对传统城市格局与风貌进行保护。拉萨市根据城市现状与发展目标,在规划方面制定了“一心两线多点”城镇空间发展策略,在布达拉宫周围严格控制建筑体量,对新建筑的样式、色彩、肌理都进行限制,很好得处理新建筑与古代文明、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对城市格局进行强有力的保护,延续传统城市格局和风貌。其他如瑞金、南京、扬州等城市都根据自身城市的情况,在规划时采取强有力的举措,对传统城市格局与风貌都进行了很好的保护,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凸显城市精神与地域建筑文化,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二)新型城镇建设与地域建筑文化传承

1、体现场所精神

“场所是将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有意义结合起来的一个整体”②,因此,场所不仅具有建筑实体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具有精神上的重要意义。建筑创造场所,场所聚集构成场所精神,它使人们的生活形式和意义以更为准确的的方式显现出来。场所精神的真谛从现象、结构、精神、意义、特征、历史等角度揭示出场所与人存在于世的关系。③处理好建筑空间与场所的关系,体现场所精神,是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的首要环节。在新型城镇建设方面,需要重点划分区域、中心、标记、通路、边界,处理好建筑空间的伸展与围合、人与环境的总体关系,将建筑空间营造同场所精神得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活力的地域性建筑。像捷克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格,在19世纪起,就是因为逐步发展为工业城市而引发了一些削弱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和形象特征的变化———拆除了大部分的城墙使新城与老城的界限不复存在;城市周围那些自发蔓延的人造环境损害了城市的总体形象,一些最富特征的地区也随着贫民区的清楚而消失了。即便如此,布拉格在历史进程中基本上保持和发展中世纪所形成的形象特征和空间结构,这种连续性的城市发展很好地延续地域建筑文化,体现场所精神,使布拉格成为一座极富美感的城市。

2、重视城市历史文脉

建筑学领域对于城市历史文脉的探讨是关于建筑与所在其城市以及人与建筑的关系的问题,只有对这些复杂关系进行认真梳理与总结研究,找出内在规律,才能理解任何一个历史建筑以及新建筑的意义。在新型城镇建设方面,要重视单体建筑与群体的关系,注意新、老建筑在视觉、心理、环境上的延续性,让每一个建筑都成为历史、文化元素而有机地融入环境之中,保持特定空间内的个体因素与环境整体的时空连续性。具体措施可以是将新建筑的立面化整为零、新老建筑间接对应、建筑形式上的感觉模仿、建筑装饰的运用、强化新建筑细部等。如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贝聿铭先生深入研究了苏州市的历史文脉,在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建筑单体的处理、新老建筑的契合、细部材质的运用等方面都做了较好的处理,成功演绎了“中而新”、“苏而新”的建筑样式,对地域文化的延续与传承做出了示范。

(三)新型城镇的城市文化营造与地域建筑文化更新发展

1.新型城镇城市文化营造

一般认为,城市文化是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具有鲜明特点的一般性文化,强调的是城市文化的标志性与内涵价值。城市文化包括城市的建筑文化、自然文化、公共文化、制度文化、科技文化和精神文化等,而其中最具象的表现形式就是建筑文化,如北京作为古都,天安门、故宫、长城、四合院民居等标志性建筑物就很好地表述了城市文化。因此,新型城镇城市文化营造重点必须放在新建筑的内涵表达、新老建筑的的融合、地域建筑的新符号化、传统建筑材料的创新性运用、建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建筑空间的处理等方面。

2.地域建筑的新符号化

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哲学等这些人类文化的具体精神形式均统归于符号的范畴。①建筑通过符号传达出情感,形成隐喻,通过双重译码的解读,营造地域文化。总结与提炼地域建筑文化的内涵特征,进而具象成新的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等,并将这些新符号与建筑营造结合起来,使新建筑融入城市整体环境,营造新型城镇城市文化,是地域建筑文化更新发展的主要途径。具体的方法有新建筑的实效性设计、类比性设计、象形型设计、法则型设计等。②如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就是将现代建筑与中国古塔元素符号相结合,建筑自上而下,层层跌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阳光像金色的瀑布从塔顶顺流而下,既蕴含了佛教的佛光普照寓意,又将上海建筑的弄堂文化同现代超高层建筑技术相结合,符合上海的本土建筑文化,也反映了上海地少人多的地理特征与国际金融中心定位,结合新技术促进了地域建筑文化的发展更新。

3.传统材料的创新性运用

熟练掌握传统建筑材料的特性,同时利用现代技术生产能够体现传统材料的肌理、质感、色彩等属性的可替代的建筑材料,在满足现代人审美观的基础上,创新性地生成新的建筑空间,这是地域建筑文化更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如现代徽派建筑在使用现代建筑框架技术与钢筋混泥土、玻璃、瓷砖等现代材料的同时,使用传统石材、木材作为建筑物的装饰性构件与表面肌理材料进行建筑室内外装饰,遵循传统徽派建筑空间格局进行布置,营造特色建筑空间,不仅能够节约经济成本,还能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延续城市脉络,突出城市精神,营造新型城市文化,促进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地域建筑文化的更新与发展。

三、结语

城镇建筑规划范文篇3

一是环境景观设计缺乏地方特色。目前的环境景观设计者大多是规划,建筑、地理环境等专业的人才,他们对县城的历史文化研究太少,对环境景观的整体把握和细部刻画不够,设计的成果缺乏地方特色。

二是景观建设的品位不高。精品不多,粗放型发展,贪大求全。尤其是一些开发商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只注重房屋建设,不注重环境景观的建设和配套,造成有些城市景观单调、乏味,缺乏品位。再者,建成的一些景点由于监管不到位,破坏性也比较严重。

三是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财政政策对公共设施的资金投入比重不大,造成一些好的设计理念得不到实现。通过市场手段建设公共设施,由于开发商片面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造成开发地区的开发强度过大,设施配套不全,环境景观效果较差。

四是环境的整体效果不佳。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造成绿化少,硬化多;树木少,建筑多;城市大,环境差。

五是重近期效果轻长远目标。目前的一些项目建设没有从整个城市的环境景观出发,只注重近期效果,缺乏历史文化的内涵,造成重复建设,资金浪费。

六是规划执法不严。一些建设单位和开发商为了追求低投入、高回报,随意改变设计图纸,先造成事实违法,再接受规划部门的罚款处理,致使一些美好的蓝图不能变成现实。

2县城景观特色塑造的方法

城市景观特色的塑造必须要把城市景观艺术看成最易于人民生活、居住的城市的重要基础。为此,我们不仅要把县城建设成一座“能用、好用、耐用”的城市,而且还要把它建设成为一座“能看、好看、耐看”的城市,坚持“顺应自然、整体设计、尊重历史、发挥特色、分期实施、长期完善”的城市景观设计和建设理念,从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建筑设计、规划管理等四个层面全面塑造县城景观特色。

2.1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城镇景观特色的塑造

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城市景观系统规划指对影响城市总体形象的关键因素及城市开放空间的结构,所进行的统筹与总体安排。为了突出县城景观特色,应该按照舒适性原则、城市审美原则、生态环境原则、因借原则、历史文化保护原则和整体性原则,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挖掘景观资源潜力、延续城市文脉,构建县城景观总体框架。

一是从大生态、大环境的角度出发,通盘考虑县城周围环境。保护好县城规划建成区周边的山体植被,把东部的东塔岭、珍珠山,南部的马鞍岭,西部的宝岭,北部的万宝山等山体建成为县城的生态保护圈,改善县城的大环境,体现山地城镇和生态城镇的特色。

二是贯彻“开敞空间优先”的用地布局原则,突出山中有城,城中有山,依山傍水的城镇风貌。使规划建设区形成“四面”“八线”“多点”的绿化景观格局。

1)“四面”。即建设四大公园。将东面的东塔公园建成以突出历史古迹为主的综合性游憩公园,东北面的塔背水库建成突出水上娱乐特色,建设成为水上公园,南面的新澄建成突出山林野趣,为居民提供闲场所,西部的宝岭建成突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形成人防与体闲娱乐相结合的场所。

2)“四线”。即四横四纵的道路绿化网络。规划要求横向的舂陵大道、欧阳海大道、向阳路、城南路,与纵向的珍珠大道、金叶路、迎宾路、蔡伦路、环城西路两侧建筑均应按规划要求退让道路红线,人行道两侧布置具有地方特色的适生性花草树木,在人行道比较宽敞的路段要求在人行道上建设花池,确保道路绿地率达到20%-30%的目标。

3)多点——把景观深入到城市居民区和整个社区,建设小区级公园、游园、街头绿地、公共建筑院落绿化景观。如建设金叶广场、“八字塘”游园、蔡伦广场等绿化景点。

三是把城市广场与文化体育中心、行政中心、商业中心、娱乐中心结合,建成易识别且具有桂阳地方个性的节点景观。如把欧阳海广场结合新四大家机关大院布置,形成集体闲、集会、纪念于一体的市民广场;在城市中心区把蔡伦广场与商业步行街有机结合,突出商业的文化氛围;在郴州方向来县城入口处规划一个入口广场,修通南面厦蓉高速公路互与县城的桂阳大道,打造县城入口形象,美化亮化县城的主要门户,提升城镇品位和形象。

四是充分挖掘桂阳的历史文化,延续古城风貌,建设一批具有桂阳地方文化底蕴环境景观。一方面坚持贯彻开发新区,保护旧城的原则,强化十字街和七里街两大古街区的保护,协调好建设与保护的关系。对旧城区的改建项目进行严格把关,实行成片改造,避免零星插建。另一方面要强力推进“桂阳文化园”建设,以桂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为原型,集中建设和恢复有价值的历史文化景点,充分展示桂阳悠久的历史文化。进一步弘扬蔡伦文化、赵子龙气节、欧阳海精神。再者是要建设一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娱乐设施,提升县城的文化氛围。以展览馆、影剧院、文化宫、体育场等重要文化设施建设为重点,进一步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2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景观设计,实际上是城市景观专项规划。它是以总体规划为依据,确定城市景观的功能特点、设施等景观的具体内容,对重点景观项目进行深化和直接设计,保障城市景观与城市大环境协调发展。在规划时要充分利用艺术手法,整体把握各类景点、景区的特色、巧妙布置景观设施、仔细推敲空间尺度、精心设计环境小品,美化亮化城市形象。

一是要严格控制城市天际轮廓线,精心设计街道广场景观。

1)天际轮廓线是城镇景观潜在的生命力的体现,也是城镇主要艺术形象的重笔。桂阳县城的天际轮廓线控制要在注重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的前提下,把建筑融入桂阳城镇的大环境中。如在欧阳海广场周边中高层建筑的布局和控制时,要在注重突出城市中心的前提下,保护视线走廊、显现周围山体;在东塔公园周围的建筑控制时,尽量以点式低层和多层建筑为主,保护山体轮廓线,把自然景观引入城市;在街景设计时整体把握街道空间的收放和建筑的高度,使临街建筑依山就势,跌宕起伏,街景有节奏,有韵律,有强烈的空间序列感。

2)街景是一种线性景观,良好的街景实际上是一支悠扬甜美的音乐,它应该抑扬顿挫,有委婉有高潮,有独奏有交响,有和声有咏叹,更重要的是它必须有自己的主旋律,这样的音乐才能既丰富又不凌乱,主旋律就是街景的基本风格,自身特色。所以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首先要处理好风格与变化的关系,要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寻规律。其次要充分利用易于造型的绿化、有文化品味的雕塑小品、有艺术设计的街头灯具、能够渲染气氛和勾勒造型的灯具、休闲设施、水景造型、街区灯光标志等来塑造街道景观特色。要以迎宾路、欧阳海路改造提质为重点,全面提升街景的文化品位,形成县城建设管理的样榜街。同时,注重各街道相互之间的协调,形成县城别具一格的线性景观。

3)城市广场被喻为城市的客厅,可见城市广场在城镇景观建设中至关重要。桂阳在广场的规划建设上要注重现代功能与历史文化、布局结构与社会生活的巧妙融合。如在“四大家”新办公大院配套建欧阳海广场,弘扬烈士精神,提高广场的文化品位,强化广场的地域性,为市民休闲、娱乐、集会提供场所。在十字街旧城区的居民提供一个交流的开敞空间。另外其它广场建设要以规模小、分布广、设计妙为原则,把小广场深入到城市居民区和整个社区,融入到市民的社会生活,为市民提供方便、舒适的休憩场所,让市民充分享受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二是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合理进行建筑布局,围合和创造开敞空间。一个优秀的景观设计成果,不仅要在艺术手法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具体的地形地貌,创造出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体现一定地域文化的环境景观。

1)桂阳县城内低丘岗地较多,在进行建筑布置时要充分考虑现状地形,减少土石方工程,形成城镇特有的建筑群景观;要依山就势尽可能将建筑平行于等高线布置,使建筑之间错落有致。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约建设投资。

2)要加强现状调查,对一些文物古迹、古树名木或富有特色的山头、水体、石休、树林合理利用,融入城市公共绿地和市民广场之中。

3)要重点进行竖向设计,尽可能减少挡土墙,多用土质护坡,并进行绿化。如果必须建档土墙,则必须对档土墙进行垂直绿化和美化。

4)要创造城镇开敞空间和公共空间,为市民休闲、娱乐提供场所。如在居住区规划时,要充分利用建筑的围合,创造出宜人的庭院空间,结合地形利用建筑群的围合,在小区中央创造较大的公共空间,为居民提供一个陶冶情操、娱乐放松的场所,提升小区建设的环境品位。另外,在临街建筑布置时,要打破单调的直线型布局,使建筑形成有进有退的锯齿形布局,扩大开敞空间,融合内外空间。

三是要强调以人为本,加强静态设施的精心布置。

城镇不但要有公共空间和开敞空间,而且要让居民充分利用和享受这些空间。在规划设计时必须打破大草坪的做法,要以种植大树和常绿树为主,在建造绿地时要预留供市民休息、滞留的场所,要让景色不但可观,而且要可亲。在具体布置时,要增加适宜的硬质铺地面积,增设建筑小品和环境小品及健身休闲设施,完善景观设施,让居民增强对空间的领域感和认同感。

四是要加大力度,增加投资进行县城的美化亮化工作。结合道路和重要的建筑及景点合理设计亮化方案,创造点、线、面相结合的县城亮化格局,并提出实施亮化的具体计划、步骤、措施,近期要以迎宾路、欧阳海大道改造提质带动县城亮化工作上档次、上台阶。

2.3建筑设计阶段城镇景观特色的塑造

建筑设计阶段是对局部建筑或某一单体建筑进行具体的建筑方案设计,它对城市景观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这一阶段一定要在所设计区域的城市详细规划的指导下,重点把握与相邻区域和建筑的关系,把新设计的建筑融入其特定环境当中,做到风格统一、整体协调、过渡自然;其次要精雕细刻,整体把握建筑造型,重点刻画建筑细部,把一些具有民居特色的符号灵活运用于建筑设计之中。

一是建筑要体现地方化特色。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无声的诗歌,是反映一个城镇文化品位和风格特色的重要标志。为创造出具有桂阳地方特色的建筑景观,必须对县城的建筑特色进行定位,即建筑设计要有民族味、地方味,要研究桂阳的人文历史、文化习俗、风俗民情,创造出现代建筑与古典建筑相结合,地方建筑与外来建筑相结合的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景观。不论是一条街,一条路或一个组团,还是零星房屋建设都要依据这一城镇建筑特色原则进行设计。

二是建筑细部的地方性、适用性、美观性。为使建筑形体更加丰富,我们要注重利用具有桂阳地方特色的“窗眉”、“飞檐”、“线条”等元素进行建筑细部刻划;利用窗套把推拉玻璃安装在外侧,防盗网安装在内侧的方法,美观建筑外形等。

三是在旧城改造时,应注重新老建筑的协调。桂阳是一座古城,有很多建筑值得保护,在十字街及七里街两大古街保护区内进行局部改造时,新建建筑要服从于现有的老建筑,使新老建筑风格、造型、色彩等方面相互协调统一。

2.4规划管理阶段对城镇景观的全面监督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实施,“三分规划,七分管理”已经得到人们的共识。小城镇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具体行政行为,为使美好的蓝图变为现实,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我们要正确运用规划管理的行政机制、法律机制、财政机制和经济机制,要以法律机制为核心,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同时要因地制宜,灵活处理,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做好、做实城市景观规划管理工作。

一是要认真组织编制县城景观专项规划,运用先进的理念和手法,深入研究县情县策,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设计出具有桂阳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蓝图。

二是要建立规划评审制度,强化规划委员会的作用。邀请有关部门和专家对规划方案和建筑方案进行评审,并把设计成果向市民公示,广泛征求市民的意见,扩大规划设计的参与层面,增加设计成果的科学性、可性性。

三是要严格规划审批制度,坚持“一张图纸、一套程序、一支笔”审批,对不符合环境景观规划的,侵占道路、绿地、管线工程、高压走廊等公共用地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

四是要建立项目跟踪管理制度,由结果管理转向全程管理。要建立专门的规划执法队伍,对县城的建筑、道路、绿化、景点、配套设施等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对建筑的立面、造型、色彩等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及时发现不符合城市景观规划和影响城市景观的问题,妥善处理建设过程中的矛盾,使规划实施不走样。

五是要严格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制度。在竣工验收中进一步核实规划实施情况,督促业主单位按照规划蓝图如质如量完成主体工程和绿化、环卫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对不按照规划实施、影响城市景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验收发证。

3结语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城镇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文化艺术精华最集中的体现,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我国小城镇数量众多,且有地域经济、文化民俗、历史风情等方面的差异。象桂阳这些先天自然条件不是很优越的小城镇,应该注重从多方面、多层次塑造具有地域特征的城镇景观特色,提升城镇品位,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增强小城镇的活力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郴州市规划设计院.桂阳县城总体规划2005-2015.

[2]梁高峰回路转等人.自然,绿色,节带,城市规划,2001,6.

[3]张正先.开拓创新,精心规划,塑造生态城市特色,湖南城市规划,2002,3.

[4]许洁,朱家瑾.创造城镇特色街区景观,规划师,2002,12.

[5]郑宏.用艺术设计方法和规律建设中国城市景观.

城镇建筑规划范文篇4

“十五”期间,我省建设系统各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开拓创新,在宏观调控中求发展。城乡规划工作明显加强,城镇建设与资源配置逐步趋向协调,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公用事业改革取得较大进展,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不断加强,中心镇的建设在百镇建设特别是示范镇建设的驱动下稳步发展,村镇环境普遍得到改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日益深化,住房建设快速发展,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处置积压房地产工作已完成80%以上,房地产市场进入健康有序轨道;建筑市场监管体系和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初步确立,工程质量稳步提高,建筑业和勘察设计咨询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支柱产业的作用逐步得到发挥;建设领域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日臻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技术含量有较大提高,信息化、标准化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建设法规和政策体系初步形成,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这些成就,为跨入“十一五”规划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五”计划完成情况

(一)城镇建设

到2005年底,城市总人口达到213.05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234平方公里。

1、城镇规划

“十五”期间,规划编制水平整体上比“九五”有了很大提高,城乡规划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城乡规划在城镇规划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龙头作用。

在规划编制方面,全面完成了省、市县城镇体系规划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制工作,深入推进全省小城镇规划编制工作,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规划体系,奠定了坚实的规划工作基础,在城乡统筹规划的编制方法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编制完成了《海南城乡总体规划》、《海南省城镇体系规划》以及《海南城镇垃圾处理控制性规划》、《海南城镇污水处理控制性规划》等省级专项规划,全省18个市县的城市总体规划(含城镇体系规划)均已编制完成,其中三亚、琼海、东方、儋州、保亭、陵水、文昌、昌江、屯昌等9个市县的总体规划已经省政府批准实施,其他市、县和洋浦开发区总体规划正在按程序上报审批;百镇建设计划中的重点镇规划已完成85%;23个省级重要规划控制区已有17个完成了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城乡规划的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十分活跃,多家国内外顶级规划设计机构参与了我省一系列重点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引进了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和方法。

在城乡规划管理方面,高度重视城乡规划工作已经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共识,城乡规划管理力度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成立了海南省乡规划委员会,部分市县也成立了规划协调决策机构,城市规划管理在各级政府工作中的综合协调和宏观指导作用得到了加强。我省在推进城镇化进程、增强城市发展动力、完善城镇功能,在提高城镇建设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在规范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程序、改善服务水平等方面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2、城镇建设

“十五”期间城市建设完成投资额87亿元(其中2005年预计完成25亿元),其间虽然出现微波变动,但总体还是趋向发展。如图:

“十五”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新增供水能力18万立方米/日;

新增污水处理能力7万吨/日;

新增城市道路长度153公里;

新增桥梁13座;

架设路灯3.25万盏;

新增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931公顷;

新增公园个数9个;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新增0.64平方米/人。

“十五”期间,我省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发展,环境卫生设施、燃气工程、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市政公用事业方面的建设取得较大成绩,人居环境有较大改善。

城市环境建设及环卫工作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尤其在创建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创造优美城市环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4年会同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编写了《海南省城镇垃圾处理控制性规划》,并于2005年8月通过了省规划委员会审查。目前,全省城镇生活垃圾2677吨/日,规范化垃圾处理厂3座,其中卫生填埋厂1座,堆肥厂1座,焚烧厂1座。设施设计处理能力达1600吨/日,能进入规范垃圾处理场有效处理量为1000吨/日,年处理量达36.5万吨,无害化处理率37%,未达到“十五”规划70%的目标。其它简易处理能力1677吨/日,年处理量61.21万吨。全省公厕数302座,市容环卫专用车辆总数362台(其中机械保洁车5辆),从业人数为8572人。道路保洁面积2742万平方米。

“十五”期间,全省新建或改建完成了一批道路、桥梁和路灯等城市市政工程设施,如海口的世纪大桥、滨海立交桥等,全省道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额336614万元。到2004年底止,全省城市道路长度达到1351.93公里;道路面积达到2706万平方米,其中人行道面积为656万平方米;桥梁150座,其中立交桥7座。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2.91平方米,超过“十五”人均10平方米的目标,城镇路灯总量达到12万7千多盏。

“十五”期间,城镇管道燃气事业发展良好,气源经历了从液化石油气混空气的仿天然气、压缩天然气到管输天然气的三个阶段,管网及配套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0亿多元,全省敷设城镇燃气管道长度402.80公里,完成了海口主城区管网、三亚市区的第一期天然气管道工程,东方市、文昌市、儋州市的管道燃气工程也相继开工建设试投产。“十五”期末,海口管道燃气居民用户数4.6万户,覆盖率35%,工商用户364户。天然气年供气总量3762万立方米,其中居民用户用气量占8.8%,工商用户用气量占91.2%,日均供气量19.67万立方米;三亚市管道燃气居民用户数2000多户,工商用户100户,日均供气量13000立方米。“十五”期间新增一级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1座,新增容量6000立方米,新增二级供应基地19座,新增容量1620立方米;“十五”期间,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为60多万吨。清洁能源汽车得到迅速发展,新增天然气汽车加气站11座,日供气总量8万立方米。城镇燃气气化率82.85%(未达到“十五”90%的目标)。

“十五”期间,全省城镇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0619.6公顷,其中建成区为7225.0公顷;园林绿地面积达到6612.5公顷,其中建成区为5678.1公顷;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950.84公顷;公园个数为41个;公园面积达到1051.94公顷;从业人数为3051人;新增绿地面积1812.2公顷,累计投资46618万元,城镇人均公共绿地8.76平方米(未达到“十五”人均11平方米目标),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41%(未达到“十五”35%的目标),绿地率25.6%(未达到“十五”30%的目标)。

以迎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召开为契机开展的城镇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经过治脏、治乱,开展绿化、美化、亮化,城镇环境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

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海口、三亚市先后被建设部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儋州、五指山荣获“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同时儋州还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市”。2003年,三亚、海口还先后荣获国内城市建设最高奖“中国人居环境奖”,南山文化旅游区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海口市获得了建设部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考评优秀城市。有力地促进了海南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二)村镇建设

“十五”期间,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小城镇、大战略”和“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重大决策,大力抓好“百镇建设计划”实施工作,涌现出一批产业特色突出、发展势头强劲的小城镇,小城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城乡流通更加活跃,成为拓宽农民就业路子、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活条件的重要渠道,促进了区域经济和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五年村镇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65亿元。基础设施、生产设施、公共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投入资金占村镇建设总投资的比例逐年上升。新修乡村道路350公里。100%的乡镇和87%的村庄通了电,小城镇供水普及率达到70.4%,建成了一大批农业和乡镇企业急需的生产设施。4年累计竣工78万平方米的生产性房屋,为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住宅与房地产业

1、“十•五”期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95亿元,商品房竣工面积488万平方米,房地产市场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促进了城镇住宅建设。2004年,城镇住宅5059万平方米,成套率达到79.9%以上,城镇住宅人均建筑面积达到24.04平方米。在海口和三亚建立了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系统,全省城镇实行规范化的物业管理率达31%。我省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日益深化,住房消费全面启动。

2、处置积压房地产工作基本结束。积压商品房销售、停缓建工程复工建设、闲置土地处置分别达到93%、90%、96%以上,改善了群众的住居条件,改善了房地产市场运行环境、改变了城市面貌,不良贷款率大幅下降,促进房地产产业链的良性循环,改变了海南经济运行环境。

3、住房制度改制继续深入。“十五”期间初步完成了福利住房制度市场化改革任务。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4.04平方米,职工居住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完成职工住房总投资59亿元,建成各类经济适用房5.8万套,建筑面积767.1万平方米;出售公有住房11.3万套,占可售公有住房的98%,面积842.67万平方米,回收房价款235704.1万元。在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通过开放住房二级市场、推行职工住房物业管理市场化,提高职工住房的商品化、社会化水平。

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以住房公积金制度为主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服务体系,有效提高了职工住房消费能力。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单位达到4018个,参加职工42.53万人,缴存公积金总额219674.09万元,余额140916.39万元;住房公积金贷款共发放20084.09万元,目前已收回2809.53万元;全省共利用单位住房基金给职工发放住房补贴2338.23万元,3599人。

(四)建筑业

1、产业结构优化,企业素质进一步提升。2001年以来,按照建设部新的资质等级标准等资质管理有关规定,我省组织对全省建筑企业进行了资质就位。通过重新分类、整合,企业的专业和规模等级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现有各类资质等级的施工企业213家,其中施工总承包企业124家(比重新就位前减少了28.7%),专业承包企业87家,劳务分包企业2家,分别占企业总数的58%、41%、1%,在213家施工企业中,一级23家,二级96家,三级90家,不分等级4家,分别占总数的11%、45%、42%、2%。通过对建筑企业的优化整合,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初步形成了多产业、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性建筑业体制,具备承担各种大中型工业及民用建筑项目,高层建筑施工和综合开发能力。产业结构的优化,促使企业素质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强,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也快速提高。

2、建筑业完成产值。2001年至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83.5亿元(2005年为预计),建筑业总产值245亿元,增加值58.5亿元,其中,2005年,建筑业总产值60亿元(建筑企业上报数据),实现增加值15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到1.8%。建筑业的快速有序发展,已成为我省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为促进我省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3、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全省国有建筑业企业44家,计划经济时期的原因,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有关政策,通过积极引导,海建各公司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了经营方向,并对企业内部进行改革,把部分职工转搞贸易、运输、来料加工、开展旅游等多种经营,使公司摆脱困难,营业额已逐渐回升,近两年完成营业额近10亿元,扭亏为盈,创造了良好的经营效益。

4、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打破地区封锁。在省委纪的督导和支持下,采取了集中整治和专项整治,重点是抓好如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决纠正政府主管部门不依法行政和监督执法不力的问题;二是依法查处不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坚决纠正未勘察就设计、施工的行为;三是依法查处监理单位质量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四是查处有形建筑市场在运行中政企不分的问题;六是将过去提前抽取评委的作法改变为开标现场抽取评委,使招标投标的作法更加趋向公开、公正,平等竞争。经过整治,建筑市场秩序明确规范有序,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建筑市场秩序已逐步形成。

5、切实解决拖欠工程款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着力研究清理拖欠工程款的长效机制,制发了《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建设领域清理拖欠工程款和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的紧急通知》(琼府办[2004]72号)、《关于建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的通知》(琼人劳保[2004]354号)明确规定:拖欠工程款的建设单位,一律不批准其新建工程项目;所有新开工的建设项目,必须落实建设资金,否则不予办理立项、用地、报建等手续;建筑企业收回工程款应首先用于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并为劳动者缴纳社保金等。有效解决了建设单位不按期偿还拖欠款的行为,在狠抓清理拖欠工程款工作的同时,配合省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做好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推行民工工资月结季清制度,确保民工工资按月和按季支付。

(五)建设教育事业

1、“十五”期间,我厅经过多渠道、多层次的培养和考评,有459人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资格,530人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资格,1284人晋升初级专业技术资格。通过“十五”期间的努力,我省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总量持续增长,截至2005年,全省各建设企业单位共有6790人(含外省流入人才)通过专业技术资格核查换证,其中,高级工程师748人,工程师1839人,助理工程师(含技术员)4203人。

2、建设执业资格制度不断完善。有2200多人通过考试或考核认定的办法,取得了房地产估价师、监理工程师、注册建筑师、造价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房地产经纪人和建造师等多个专业的执业资格,基本形成了以执业实践、资格考试、注册管理、继续教育和信用档案为主要内容的执业资格制度和执业资格管理体系。

3、建设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岗位培训、生产操作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到2005年底,累计培训各类岗位管理人员13097人,生产操作人员948人,有15522人次的专业技术人员接受了继续教育。

4、教育培训机构及管理日臻完善。建立起了4个培训中心(站),3个技能鉴定站。基本形成了以职业教育为主体,其他教育形式为补充的适应海南省建设教育事业的教育模式。确立了建设教育主管部门归口管理教育培训工作的管理形式。

“十一五”规划

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落实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指导今后一个时期建设领域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规划。根据全国建设领域“十一五”规划目标,结合海南实际和建设系统自身的特点,制定我省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建设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建设事业的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十一五”时期,海南建设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新型社会的宏伟目标,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一省两地”的战略部署和全省经济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大力深化建设事业各项改革,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强化城乡规划管理,加强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放开市政公用事业市场,规范建筑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继续发挥房地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优势作用,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海南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努力形成我省资源节约、环境良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新时期建设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的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坚持城乡统筹,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和指导服务功能,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良性互动发展;坚持优化资源配置,以完善城镇功能和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为重点,保持房地产业速度健康发展,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坚持实事求是,加强建设法规建设和政策研究,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进行分类指导,增强海南建设事业的发展活力。

(二)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海南建设事业改革与发展要紧紧抓住“十一五”规划战略期,努力扭转我省“三低一小”经济发展现状,推动我省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基本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行政管理体制、法律制度和工作机制;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和区域协调机制更加健全,初步形成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布局合理、结构完善、功能协调的发展格局,城市发展与村镇建设和农村发展相协调,城镇建设与资源环境承受能力相适应,历史人文和风景名胜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基本建立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机制,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节地、节能、治污、防灾的能力大幅度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应急机制比较健全;基本确立房地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房地产市场体系更加完善,宏观调控能力显著增强,住房保障制度基本健全,住宅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房地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及资源环境条件基本协调,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建筑市场行为规则和监管机制基本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基本成熟,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基本形成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继续保持全国较好水平。

2、各主要预期目标

(1)城市化目标:

到2010年,全省重点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100%,县城控规覆盖率完成80%,重点镇控规覆盖率完成75%,完成20%(约4500个)村庄规划。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50%,实现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海口市城市人口达到130万,对全省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得到加强;三亚市城市人口达到30万-35万人,成为我省南部的中心城市;儋州、琼海、东方三个城市的人口分别接近20万人,形成我省东西两翼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十一五”期间,要为数十万进城的农民工在解决就业、居住、子女上学等方面提供必要的硬件保障。

小城镇五年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30万;建设村镇住宅1400万平方米,年平均270万平方米;建设公共建筑150万平方米,生产性建筑60万平方米;村镇住房人均建筑面积达到22平方米。重点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基础设施配套、改善住宅功能和提高住宅的建筑质量,30%以上的村庄建设成文明生态村。小城镇道路硬化率达75%,供水普及率80%,镇区绿化率33%。实施百镇建设计划的100个重点镇经济实力要明显增强,其中25个示范镇要成为具有较强区域带动能力的经济、文化、信息中心。一部分有条件的县城、全国重点镇和列入百镇建设计划的小城镇要创建成为国家和省级“园林城镇”。通过村庄整治建成文明生态村庄的数量达13000个。

(2)市政公用设施目标:

环卫设施建设:完成北部、南部、中西部、西部、东南部和东部六个区域垃圾处理基地的建设,形成由区域综合处理基地、城关镇处理点和乡镇处理点构建的海南省三级垃圾处理设施体系。积极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城镇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20%-50%。城镇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其中无害化处理率≥70%。

城市道路:到2010年,新增城市道路长度200公里,新增道路面积800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8平方米。海口、三亚等城市在“十一五”规划的头三年内完成对现有照明设施的节能改造工程,其余县城以上城市在“十一五”期内完成,使节能效率提高20%左右。

城镇燃气:新增城镇管道天然气供气量30万立方米/日,新增燃气汽车用天然气供气量14万立方米/日。新增城镇天然气输气管道400公里以上,新增天然气汽车加气站22座。城镇供气普及率超过90%。

城镇绿化:全省城镇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2%以上,绿化覆盖率≥3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5平方米。有10%的城市达到国家人居环境奖标准,有10%以上城镇达到部级园林城镇,有30-50%的城市和30-40%的城镇达到“椰岛杯”人居环境整治标准。

城镇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1.5平方米。到2010年预计全省城镇人口430万人,按2010年城镇公共绿地建设目标由2004年的人均8.76平方米达到11.5平方米计,需增建公共绿地1046公顷。拓宽城镇绿化乡土树种开发、培植、科研基地。解决城镇绿化品种单一,乡土树种利用不足,与生态省建设不适应的问题,按苗木基地开发面积35公顷。

人居环境:通过城镇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使城镇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自然优势与美化人居环境优势得到进一步显现,城镇面貌和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观:成为整洁靓丽、满目葱绿、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秩序井然的城镇,成为人们向往最适宜人居的城镇,成为拴心留人最有吸引力的城镇。

(3)住宅房地产业

2010年力争房地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5%,使房地产业成为我省经济支柱产业。5年全省城镇住宅建设2200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投资458亿元,商品房竣工面积1065万平方米。城镇住宅成套率达90%以上。城镇住宅人均建筑面积达27.5平方米,物业管理覆盖率达50%。实现房地产市场供求总体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房地产市场及预警预报体系更加完善,房地产市场运行环境更加优化,居民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

构建以住房市场为主导,住房保障为辅的职工住房供应体系,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补贴制度,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初步完善。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不低于28平方米。完成住房保障体系的制度建设,为3%低收入的职工提供保障性住房。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补贴制度。职工住房公积金覆盖率由目前的50%提高至75%以上。实行住房补贴地区的住房补贴兑现率达到90%以上。贷款率达到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并建立一套完整的资金风险防范体系和相应的法律法规。

(4)建筑业

“十一五”建筑业产值达380亿元,增加值110亿元。不断提高建筑企业素质。着力培养1-2家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能开拓国际市场的特级企业。

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力求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指标全部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和国家规范的要求,竣工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从根本上提高我省建筑施工的整体素质和企业的管理水平,基本形成规范完善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法治秩序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职安全健康措施认真落实,施工环境和急救设施明显改善,安全文化水平显著提高,安全管理和科技水平进步提高,质量伤亡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事故率显著下降。使我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跨入全国先进行列。力争在“十一五”期末,形成30家以甲、乙级监理资质为主导、体制健全、高度自律的监理企业。同时,要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间的兼并和重组,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造就2-3家年产值上千万元的监理企业。打造一支拥有2500名监理人员的监理队伍,其中,监理工程师800人以上。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准入等政策为手段,逐步建立完善勘察设计市场,质量管理制度,加快工程勘察设计企业体制改革步伐,调整勘察设计企业结构。培育优秀勘察设计骨干企业,向总承包、专业承包和项目管理方向转化,积极促进工程咨询业的发展。通过政府扶持、改革重组和引进人才,提高勘察市场竞争能力和勘察设计质量。打造1~2家国内知名勘察设计企业,争取有10家勘察设计企业成为创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进一步建全我省现有勘察设计专业类别,扶持从事石油化工、医药、景观专业等小型设计企业发展,更有效地为我省社会发展服务,继续完善施工图审查管理体系。规模以上房屋和市政工程通过招标投标择优选择勘察设计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勘察设计市场。

(5)建设科技

大力支持和指导建设领域资源节约工作,鼓励开展建筑节能研究和技术开发,积极推进建筑节能技术进步,鼓励发展和使用节能墙体和屋面隔热的技术与材料、节能门窗和防晒隔热玻璃技术与产品、空调节能技术与产品、节水和中水回用技术与产品、建筑照明节能技术与产品、太阳能、地热、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及设备等其他成熟、效果显著的节能技术和节能管理技术。

实施新技术新材料推广认证制度,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技术、材料、设备,建筑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和本省建筑节能标准以及相关建筑节能规范的要求,逐步建立建全节能检测与标识制度,建立有效的建筑节能行政监管体系。

初步建立管理有效、运转灵活的建设事业科技运行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全省建设事业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在节能、治污、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突破和进展,建筑节能技术在新建住宅工程中的推广使用率大幅度提高,达到建筑节能50%的目标,新型墙材应用比例达65%以上。

(6)人才培训

建立起一支适应建设事业发展需要的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人才队伍,为我省的建设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进一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继续推行以职业教育培训为重点,与本地院校联合办学等其它教育形式为补充的,具有海南特点的建设教育体系。重点开展农民工(生产操作人员)技能培训,形成一支以技师为龙头,高级工为骨干,中级工为主体,职业道德好、技术精湛、工种配套、技术等级合理的一线技术工人队伍。加强对分管市(县)长、建设、规划、房产局长及乡镇长的培训,努力建设一支懂规划、建设、管理且依法行政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到2010年,建设企业事单位各类专门人才占职工队伍总数的比例提高到30%左右;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达3000人次以上;建设企事业单位生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全部实现持证上岗。从业农民工(生产操作人员)受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达到80%以上。与此同时,特殊工种和主体工种持证上岗率达100%,一般工种达到70%。“十一五”期间,每年至少举办两期市县长、建设、规划局长或乡镇长研修班、专题班或省(境)外学习考察培训班,每年培训干部约80人。

(7)法规建设

进一步健全建设法规体系。针对建设行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把基本的、急需的、条件成熟的作为立法的重点,完善建设管理法规体系;完善建设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和机制,加强内部监督、层级监督和外部监督明,形成及时有效、内外结合的建设执法监督体系和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与行政主体利益彻底脱钩,监督效能明显提高,行政救济完备有效,违法行为能够得到及时纠正的建设执法监督机制;完善建设行政复议程序。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做到依法受理,并依法做出行政复议决定。建立起内外结合、上下互动、运作有序的建设普法体系。

(三)主要措施

1、强化城市规划调控作用,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抓紧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进一步完善省域和次区域城镇协调发展规划。以统筹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突出区域规划的调控重点,强化分区管制内容,明确规划中的强制性条款,发挥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对各类城镇发展的协调和综合指导作用。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城市规划思路,把城市规划的编制重点从项目开发建设布局转向资源保护和空间管制。充分发挥城市规划作为政府实现宏观调控手段和管理社会的公共政策作用。

2、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合理布局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推广垃圾袋装化收集、封闭压缩式运输,逐步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和综合利用,实现城市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重点加强城市中心区、城市水系及城郊结合地区的绿化建设;鼓励多渠道融资参与绿化建设,推动绿化建设的养管分离。加快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尽快将风景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3、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继续深化规划编工作。组织编制好《海南城乡总体规划》各功能区的分区规划,开展省重要规划控制区总体规划的编制,扩大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覆盖面,推动各专项规划和城市设计工作再上新台阶。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编制的市场机制,鼓励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的国际合作和交流,通过竞争机制,提升规划成果的质量和水平。

抓好城市规划实施管理。总体上要以提高规划效能为契机,进一步规划规划管理程序,确保规划实施。按照建设部、监察部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城乡规划效能监察活动,改善城乡规划工作机制,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廉政建设,提高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具体包括:制度建设方面,继续抓好城乡规划政策法规和规范的贯彻落实,结合效能监察活动,进一步加强规划管理监督执法检查工作,严肃查处违法行政行为,要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形势需要,建立建制镇一级的规划建设管理机构;队伍建设方面,结合《海南省城市规划工作行政规程》的实施和培训工作,提高各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能力,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规划从业人员培训教育,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技术应用方面,推进城乡规划管理的技术进步,推进城市规划的数字化进程和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将卫星遥感、GIS、互联网络等技术的应用于规划管理的各个环节,提高规划管理的效能、提高透明度、加强公众参与程度。

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继续加强“百镇建设计划”的实施工作,改善建制镇、重点镇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环境景观面貌,培育小城镇主导产业,增强发展动力,充分发挥小城镇联系城乡的纽带作用和对农村地区的带动作用;建立健全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对三亚市近年来在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进行认真调研并总结提高,在全省范围内积极推广,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积极抓好村庄规划和村容村貌整治的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村庄建设和改造工作;推广《海南省村镇住宅设计图集》为农村地区住房建设提供参考和范例。

4、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建立市场预警预报体系,加强房地产投资、开发、交易情况的统计分析,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科学确定房地产用地的规划布局和比例,保持合理的房地产市场供应规模;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通过对土地供应、拆迁规模、资金供给、开发能力、商品房供应结构的控制,形成有效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机制;引导对房地产的理性开发和消费,增加普通商品房供应,改善商品房供应结构,保证城镇居民基本住房需要;建立市场监管体系,完善市场清除机制,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继续作好协调工作,搞活住房二级市场,规范房屋租赁市场;健全房地产信息、估价、经纪等中介服务体系,完善房地产市场规则;大力推行物业管理,规范物业管理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健全个人住房贷款担保体系,拓宽房地产开发融资渠道;搞好房屋普查,加强房地产权属管理,保障房地产市场有序运行。

加大住房公积金归集和贷款发放力度,完善支持职工住房消费的配套政策,提高职工购建住房能力,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和管理,完善廉租住房制度与住房补贴制度,保障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权利,保证城镇居民基本住房需要。

完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法规,理顺拆迁管理体制,实现拆迁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加强对房屋拆迁的调控,强化房屋拆迁计划管理和拆迁单位资格管理,合理确定拆迁规模;搞好执法队伍培训,加强对房屋拆迁执法监督,依法处罚各种违法行为;建立房屋拆迁听证制度、审批责任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度。

5、完善建筑市场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机制,提高建筑业经济运行质量和工程质量。

加强有形建筑市场建设,实现与政府部门机构分设,成为独立运行的服务实体;完善市场管理制度,实现职能分离、监督与服务分开;强化招标投标管理,建立和完善专家评标机制;房地产开发项目实行以承包商履约担保和业主支付担保为核心的工程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建设工程项目执法监察,开展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专项治理,遏制建设领域腐败现象的发生。

以做大做强建筑企业和发展劳务分包企业为重点,调整建筑业结构,提高建筑业整体竞争力;以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以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为依托,构建总包强、专业精、主业突出的结构体系,大力培育发展建筑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积极发展劳务分包企业;按照市场需求、优势互补、企业自愿、政府引导的原则,重点抓好设计、施工企业的改革;以有一定知名度、具有较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企业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实行跨行业战略性重组,培育资金、技术、人才密集,科研、设计、施工总承包能力较强的综合型建设企业集团。

扶持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实行资产重组,实行跨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结构的强强联合,提高在域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实力;鼓励企业在域外设立办事处、项目经理部,巩固和发展已有的域外建筑市场;制定鼓励企业开拓域外市场的政策,对在域外建筑市场承建工程业绩突出的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加强外向型企业经营人才的培训和建筑劳务基地建设,为用工企业提供高素质的劳务人员。

加强建筑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强化安全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会议制度,安全巡查制度、安全生产通报制度、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安全生产预警制度、重大事故约谈制度、不良行为记录档案制度、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监控制度。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层级监督制度,量化不同层次检查标准,将各级责任制和各项法规的执行情况作为检查的重点,建立强化上级对下级的层级监督。进一步规划和完善事故查处统计制度和处罚情况通报制度。加强5个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健全监管机构,建立健全专门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管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落实经费来源,履行建筑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努力改进安全监管方式,积极探索安全监管新机制。从运动式安全检查转变为对重点地区和重点环节的抽查和巡查;从重点监督检查企业施工过程实体安全,转变为重点监督检查企业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状况,以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建立企业安全信用、不良记录和事故报送、处罚信息系统。四是实行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管理,强化目标管理,改进工作作风和方式,加大安全工作压力,促进责任落实。建立健全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建立健全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是引导和督促企业安全生产实现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管理的有效途径,是夯实业安全生产基础,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治本措施。通过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促使施工现场在安全生产方面做到组织保证、制度保证以及资金、设施和设备保证,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运用市场机制和法律手段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促进施工企业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全面推行并不断完善企业意外伤害保险工作,建立完善建筑安全应急救援体系。针对我省建筑安全事故发生规律,建立和完善建筑安全应急救援体系,防止事故发生以及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做到及时、科学、有效应对,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建立完善安全教育培训与考核体系。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确定的三类人员考核任职制度,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加强对进入新的施工现场和岗位,以及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同时,应加强对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及设备材料供应单位及其他有关单位的安全教育,增强建筑活动各方主体的安全意识,规范各方主体的安全行为,有效控制和减少伤亡事故。完善建筑安全法规标准体系。结合实际积极制定相应的规范性文件,全面完善法规标准及规范文件体系。

6、大力发展工程咨询业,提高工程勘察设计水平。

建立健全工程咨询业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工程勘察设计和工程咨询市场。改革和完善单位资质管理制度,提高队伍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开展设计创优评优活动,营造繁荣建筑创作的学术氛围,鼓励人才脱颖而出。

建立全省施工图审查的网络系统,实现从施工图受理、审查结果记录显示、审查时间承诺公示等全过程的窗口化服务。在继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体系,确保勘察设计质量。

推进工程质量诚信体系建设,促进市场主体守信经营。改变过去以事前行政审批为主的管理模式,实行事后以诚信为基础的行业监管模式,实现从传统行政管理到政府监督市场的职能转变。

制定工程勘察设计责任保险办法,在全省范围内实行工程勘察设计责任保险制度,增强勘察设计单位和职业人员的质量意识,促进设计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公众安全,增强勘察设计单位抗御风险的能力

7、推进建设行业科技创新,加强建设领域人才培养。

加强建设事业电子政务系统和重点行业信息化业务监管系统建设。大力提升企业信息化创新与集成水平,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建立建设事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开发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开发推广信息化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建立和完善建设事业信息化的多元投融资体系,加速建设事业信息化进程。

建立健全推进建筑节能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支撑体系,全面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修订完善地方节能标准,加大建筑节能推广力度。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开展对既有建筑节能成套技术的开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既有住宅和集中供热设施进行节能改造,推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大力推广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强制淘汰落后产品与技术。鼓励和支持新型墙材、清洁高效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应用。

抓好建设行业高技能人才和技能紧缺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制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优惠政策,加快建设行业学术技术带头人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做好建设系统行政领导干部和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岗位培训,强化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加强执业资格注册人员的继续教育。大力开展建设行业从业人员培训,推进一线操作人员职业技能岗位培训与鉴定。利用好教育培训资源,发挥培训基地作用。

8、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保障规划实施。

进一步完善建设法规制度,建立立法责任制度和年度计划制度,形成高效的建设法规起草、论证、协调、送审、报批机制,适时出台一批建设法规;规范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等行政执法行为,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工作机制;严格规范行政执法监督,增强依法行政的透明度,强化行政执法全过程的监控。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行政审批窗口建设,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形成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科学地建立行政审批制度,提高办事效率,方便基层、方便群众,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机关,创造良好的发展软环境,为振兴海南服务。

城镇建筑规划范文篇5

小城镇的景观形态非常丰富,包括标志性景观、历史性景观、生态景观、人工景观、节点建筑、绿化带等,分为物质性和非物质性景观两类,而按照景观特点,小城镇景观可分为自然风光和乡土文化两方面,前者指的是山水林田这些自然环境空间的主体要素,展现的是自然生态格局,小城镇处于城市与乡村的中间地带,是一个很贴近自然环境的人工环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后者则指的是历史文化和近代革命史迹,将其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韵味与自然的景观结合在一起,能给人一种人间仙境的奇妙感觉,这种景观总是充满魅力。自然环境的艺术是环境艺术最关切的要点,而小城镇以上特点就为小城镇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艺术创作素材,加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景观问题日益突出,小城镇景观设计中,在表现小城镇地方特色、体现群众生活方式、传承文化传统的同时,还应考虑如何维持小城镇景观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河南地区的小城镇景观设计策略

(一)设计原则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景观的“有机增长”除了要依靠科学的规划和管理,还需遵循一定的景观设计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不同于大中城市,小城镇更贴近自然,建筑规模较小,自然之美是每个小城镇都可以发掘和利用的特色,这就要求我们在景观设计中大力保护地方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自然界光能、热能、风能,因地制宜地利用土地资源,并结合污染治理,保护地方自然生态;以自然景观资源为基础,注意根据当地地理特征对地貌、水体等进行合理改造和利用,尽可能保持原生态自然环境,切忌不可肆意设计,不可以人工取代自然,比如可将自然原野作为公园,巧妙点缀一些园林等、石凳、小品、不行小径、自行车道等人工设施,使之成为宜人的休闲去处;在建筑装饰材料方面,建议开展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绿色设计,切忌舍弃天然材质而用瓷砖、不锈钢代替。

2、保护和发展文化景观原则。河南省许多小城镇都拥有大量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这些都是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风俗的人文历史景观,亦是小城镇的气质、精神和灵魂所在,因而在小城镇景观设计中,要尊重历史,弘扬文化,保证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能将小城镇地域特色、民俗土风与宗教信仰体现出来,同时深入探索小城镇原有建筑风格、布局和环境景观,对于传统的东西,不能毫无思想地生搬硬照,应从传统文化中探寻适应现展的内容、形式及风格,将现代文明融入景观设计中,从而塑造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象。

3、整体性原则。在整体上优先规划保护那些对构建小城镇生态环境景观、地域特色景观、历史人文街区景观等有决定性作用的区域和要素,之后再进行其他功能区域的规划设计,以此来控制小城镇单体建筑形态的科学性,把握住建筑组合体的宏观效果、绿化形式和雕塑风格等,满足人的精神、感情、物质需求,形成一种“有机增长”的小城镇景观。

(二)街道景观设计

以河南省郑州市某县为例,该县行政中心项目建设已基本完成,拟规划范围南部用地破碎,散落一些村庄,大部分北部地块尚未开发,现状用地为耕地和林地。规划街道纵贯南北,道路横断面为三幅路结构,红线宽度平均为60m。该区有着优越的区位条件,交通便捷性好,环境优美,但交通比较混乱,公交车站、汽车停靠站等公共设施的布置凌乱,非法占用路面现象严重,建筑质量良莠不齐,建筑布局混乱,街道主要节点处一片空白,无特色可言,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对该道路进行规划时,指导思想是以该县总体规划为依据,力求满足人们对现代化生活、居住环境和交通状况的需求;考虑街道两厢各单位、住宅小区特点,尽量减少拆迁;注重公园、广场等节点的设计,融合各种景观要素;结合当地地理条件、风俗人情和传统建筑风格样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体现人文关。根据总体规划和该县经济、文化发展特点,将规划街道划分为行政、住宅、商业金融、文化娱乐几个区段,各个区段适当配置商业服务和店铺。由于规划道路南入口毗邻汽车站,在它与城市主干道相接处设置道路节点,保障通车;根据交通量增长趋势,结合各个节点规划、沿街改扩建以及该县总体规划和用地现状,重视停车场、加油站、修理店等静态交通的组织;为给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憩场所,设置休闲广场或布置街头绿地。结合北方建筑和河南建筑特点以及传统的建筑处理手法,根据功能分区不同,注重建筑形象、建筑色彩、建筑形式的设计以及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形式以现代建筑为主。规划街道内绿化率较低,植物配置不合理现象严重,因而在设计过程中,重视绿化系统设计,充分利用地形特征,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将规划街道规划成一条充满特色的绿化体系,在此过程中,强调景观的整体性和序列感,结合街道用地布局,重点塑造公共空间,形成景观轴线,比如利用自然优势设计街心公园作为景观中心,形成自然生态公园,将规划道路南路及两边绿地作为景观主轴,在主轴上设置体育活动、儿童乐园、文艺表演、老人聚会等公共设施与空间,并适当穿插一些小道供人们散步、跑步,在规划道路北路上也设置广场绿地等,丰富街道空间结构,与此同时,在规划区内各个功能区段进行绿化布点,构成多个景观中心。通过景观设计,利用街道景观的艺术形态和功能作用,建立一个良好的小城镇形象。

(三)旅游小城镇景观设计

随着旅游休闲时代的到来,风景名胜旅游蓬勃发展,为临近村镇及居民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河南省就依托历史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其他旅游资源发展了一大批旅游服务的小城镇。然后游客量的迅猛增加和城镇性质的转变使得一些地区的地域文化、乡土景观风貌逐渐丧失。因此,必须在发展旅游业与传承、发展本土特色景观风貌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河南省安阳市石板岩镇作为景区旅游小镇,其景观特色是由建筑、制备、山体、水域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街道、各类空间及界面的社会生活网络,但目前,该镇目前面临着产业趋同化与同质化、地域文化特色丧失、景观过度人工化的问题。基于建设新型城镇和景观设计的角度,笔者提出了以下几方面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首先,由于石板岩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质是地域景观环境,为保证景观和城镇特征含义的充分表达,必须协调自然环境与城镇之间的关系,在设计中划定山水廊道的控制范围,留出大的山水框架,引导村镇发展空间,防止旅游功能的急剧膨胀对山水环境的破坏,尽量保证山水背景和城镇整体景观的有机融合。其次,风景区具有深厚的地域文化要素,这些要素阐释着地域景观的含义,演绎着城镇特色,因此必须详细解读当地文化内涵,提炼并保留有价值的“软文化”,并有目的地保护具有地域特色和特殊意义的景观要素,比如晒场、石凳等,通过开发人文环境、民间游乐项目等将该镇的文化底蕴展示出来再次,乡土特色的自然景观要素构成了城镇的乡土情趣,失去这些元素,城镇基本特征也会丧失,因而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应注重挖掘具有乡土特色的自然景观要素,优化山水景观格局,创造独特的城镇景观风貌。

三、结语

城镇建筑规划范文篇6

一、问题

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相比,与国内外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与灾区人民群众的愿望相比,灾后城乡重建规划工作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灾区的少数基层干部和规划工作人员,由于知识缺乏、经验不足,理性不足,认识上还存在一些偏差:

1、过分强调通过制定和实施规划实现一步到位的“高标准”或希望借重建之机“一步脱贫”,忽视了当地资源、产业、环境、生态的承载力、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重建目标落实的阶段性与渐进性。在一些城镇重建规划的第一稿中,几乎都提出灾后重建要与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我认为这些都没有错,但是不能本末倒置。城镇化、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能期望靠灾后重建规划作为主导力量在短时间内实现。近远期规划和发展目标不能混淆,灾区三年重建总体规划就是为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发展、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而不是其本身。

2、过分依赖上级政府财政支持和对口援助,忽视农民自力更生重建家园、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在现代传媒日益发达的今天,更要防止某些片面的舆论宣传过分“吊高”灾区基层干部群众对灾后援助建设的心理预期和依赖思想。通过城乡重建规划的编制与公示也将起到强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的激励作用。此外,通过创新创业、重建家园先进事迹的宣传来激发士气,切实防止将灾后重建变成规模巨大的“输血工程”。

3、过分注重短期内出重建形象和易于管理,过分强调农民住宅和村庄的异地集中安置,忽视了农业、农村的产业特点。有些基层干部,平时就喜欢把村庄合并在一起,按照城市的模式来进行新农村建设,这是非常忌讳的。特别是在山区,合并村庄和乡镇会带来农民生产和生活上的不便利。事实证明,在农村,生产空间、生态空间和生活空间是难以分离的,农民居住点附近就是耕作的土地,而其周边是生态用地,三者相互是不能分离的。历史上形成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往往对农业生产而言也是最有效率的。此外,村庄、乡、镇、县城这四个层次是相互依托、相互服务、相互支撑的。乡村的大合并、大搬迁、大疏散,都不利于灾后的乡村重建和持续发展。县城和建制镇的主要功能是为周边村庄和农户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盲目移址重建会因农民办事不方便而损害这种服务功能。山区乡政府所在地的分布也具有同样的功能,应尊重历史,尊重自然地形环境,方便服务三农。除了少数山区村庄因为存在严重次生灾害威胁需要搬迁安置之外,对山区群众普遍实施下山集中安置是不现实的。

4、过分强调由政府按照统一标准和规格,统一建设农村“抗震房”、“抗震村”,忽视地方文化传统和特色。事实上,经过少数民族世世代代持续地努力,有着“神禹故里”、“千年美城”美誉的北川县城,以及被誉为“川西钥匙”、“西羌门户”和“成都后花园”的汶川,旅游业在灾前已成为增长最快的绿色产业,在短短三五年时间内,当地数千农户依靠“农家乐”而迅速致富,形成了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地形地貌相互协调的建筑风格,走出了一条快速致富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如果灾后重建盲目求新、求现代化、求一律化的农房设计,村庄集中,风格更新,不仅会毁坏旅游业发展的资源,也会浪费山区宝贵的耕地,消耗大量的建筑材料,也扼杀了人民群众用双手建设家园的积极性。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如果错误的灾后重建规划使得羌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遭到破坏,那对当地民族文化和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来说都将是一场灾难,

5、过分强调等待地质和地震部门拿出精准的地质基础资料和地震设防区划图纸后再编制规划。既然精确的地震预报目前尚不可能,精确的地震区划几乎也是难以企及的。城乡规划编制人员应主动会同工程地质勘察和建筑抗震专家进行现场分析评估和钻探,划分出建筑的地质环境适宜区、基本适宜区、适宜性较差区及不适宜区,并积极利用前三类区,主动避让第四类区,从而科学确定规划区内的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公用事业、教育卫生及其他公共设施的平面布置。

环境承载力的判断,要基于历史的现实,要让理论来逼近实践,而不能让原有的实践来服从于人为的推论。川西地区有些村镇有几百上千年的历史,当地民众以自己独特的文化与这块土地相处了上千年,如果有人现在突然说生态承载力有问题了。人们不禁会问:到底是引用的理论模型有问题,还是当地民众千百年的实践有问题?所以,我们要有理性的思考和清醒的态度。对于村镇是原址还是移址重建,应当依据两个标准,即2001年编制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和2007年编制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从对灾区建筑现状的调查可以得出,尽管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地震,尽管原来当地的地震设防标准较低,但凡是严格按照2001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设的建筑基本完好,至少是没有倒塌。

6、过分强调对震损建筑推倒重来,希望全部以新建筑来取而代之,忽视受灾城镇既有可用建筑和可修复建筑的巨大潜力。有少数基层领导认为,反正有发达省份对口支援,干脆把震毁建筑全部拆除,建设全新的、现代化的城镇和农村。但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专家对灾区城镇检测评估的800万平方米建筑中,轻微损坏的约占50%,中等损坏可修复的占40%,严重损失的仅占10%。由此可见,如推行“一推重建”的办法,其结果会造成巨大的浪费。

7、过分强调政府包揽灾后重建工作,忽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和企业法人单位参与重建的巨大潜力。本次重建工作与三十年前唐山地震重建的一个巨大区别在于,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已经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绝大多数灾区人民都已拥有私人房产,绝大多数农民都有了自己30年不变的宅基地和责任田。而且市民群众一旦购买了具有70年土地使用权的房产,等于与政府签署了为期70年的公共服务合同(地方政府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大部分用于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尊重这些财产权利,保护产权人的利益,不仅能充分调动财产拥有者积极投身重建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还能迅速恢复灾区社会诚信和政府的公信力,让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得以发挥。尊重与保护个人财产,不以“不可抗力”来随意剥夺民众的财产权,不仅是一种社会良知,更是号召全体民众自力更生,以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当尊重灾区人民的财产所有权,促使他们成为成熟的灾后重建主人时,重建工作才能高效率地开展,重建规划才能有效落实,才能在重建过程中避免巨大浪费。从这一意义上看,那种无视公民财产权,希望借助政府的大投入,以“公有制、大锅饭”的形式来重建家园的动机,有可能会酿成“人为的灾害”和巨大的腐败浪费。

二、方针

1、尊重自然。这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要求灾区城乡重建规划和建筑设计对自然生态环境做到“低冲击、低索取、强适应”。所谓低冲击,就是要求重建规划要依据城镇和村庄原来的历史文脉,依山就势、分散安置、小型组团、就地重建。正如美国生态建筑学的创始人赖特教授所说的那样:让建筑和城镇从自然环境中“生长”出来那样,与自然相融合,强调城镇、村庄与河流、森林、山脉的和谐相处;低索取,就是要尊重山区农民生产、生活、生态地理空间的同一性,尊重农业生产循环利用资源的模式,尽可能修复可修复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循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多采用本地建筑材料和技艺,结合现代的抗震技术来建造富有本地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和住宅,尽可能地采用各种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强适应,就是要求城镇和乡村生命线工程要有很强的适应性,如柔性化管网、双线制的对外交通通道、高抗震的建筑、多样化的避灾场所和高保障度的消防、通讯广播系统等等。

2、尊重当地文化。要尊重城镇的历史性风貌、建筑风格、社会资本、地方习俗。从国内外灾后重建的历史教训来看,对地方可持续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城镇空间布局、建筑风貌。历史上受援建的城镇通常会出现四种风格:一是外地风格加一律化,这是最糟糕的;二是外地风格加多样化,这是我国大江南北“千城一面”的缩影;三是本地风格加一律化,城镇有特色,但街道和居民区的景观也很呆板;四是本地风格加多样化,这是我们所希望的。因此,对口援建城市的规划设计人员一定要尊重灾区当地的文化,努力给当地留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规划师和建筑师要有高度责任心和创新能力。1996年云南丽江发生大地震,该市90%的房屋被震毁。当时的灾后重建规划就要求所有历史性建筑一律保留,新建建筑都应该是纳西族风格,所有不是当地风格的建筑都进行了改造。结果,仅仅半年多的时间,一个能与风光秀丽的玉龙雪山相协调的历史文化名城就留给了世人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灾后重建的经验说明:只要充分尊重当地建筑的历史风格和原有的城镇文脉格局,灾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农村、城市都有社会资本,这是历史积淀而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政府、人与企业之间的多渠道的对话沟通机制和人们熟知的种种社会场景与文化习俗,利用和保护这一资源有助于灾后重建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应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注重保护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本。

3、尊重普通百姓的利益。一要尊重普通百姓的愿望,不能简便地以基层干部的愿望来取而代之,更不能强制要求灾区民众服从领导干部的个人偏好。二要尊重基本产权。尊重房产权、宅基地的使用权、农田承包权,才能充分调动产权人重建家园的积极性。三要尊重群众重建工作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如羌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和风格是当地该民族群众长期在这一地震多发地带与自然抗争并实践和谐相处的智慧的结晶。四要尊重已经形成良性的就业和产业发展的模式。较普遍的农家乐就是一种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建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都要有助于这种模式持久稳定的发展。重建的城镇要杜绝城市大马路、大广场、大草坪、大房子,杜绝少数官员偏爱的形象工程、标志性建筑,杜绝奢侈浪费。

三、策略

1、明确城镇和农村灾后原址重建与异地重建的程序和方针。城乡灾后重建规划的编制应积极倡导以就地重建为主的策略。1949年至2007年我国一共发生15次破坏性地震,其中13次是就地重建,只有唐山和新疆乌恰是异地重建。事实证明,唐山异地重建的目标也没有实现,老百姓还是愿意搬回来。就地重建的优势是场景熟悉、文化的联系、自然资源的利用、基础设施的低成本恢复,还有老百姓的心理情结等等。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但是近一千年来,日本对受灾城镇都没有实施异地重建。因为异地重建造成大量人口流出,地区经济活力下降,而且也很难得到当地全体百姓的同意。依据我国的相关标准规范和震后重建的实践,就地重建完全可以通过现代的抗震技术克服地震次生灾害造成的困难。我国地震烈度6-9度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60%,23个省会城市和三分之二人口达百万以上的城市分布在地震烈度在7度以上的高危险区域。同时,要明确什么是断裂带,什么样的断裂带需要避让一定的距离才能规划建筑物。8级以上地震灾区的地表通常会形成纵横交叉的裂缝,但这些裂缝并不属于发震断裂带,只要利用建筑抗震技术处理后就可建造建筑。相对于地震学、地质学,建筑抗震是成熟的科学。

只有符合下列条件的少数村镇才可异地重建:一是地震所造成的次生灾害直接威胁某一块建设用地,依照标准,将这一块建设用地列为不适宜建设用地,可改为公园绿化用地;二是在震中受到严重破坏、而且位于风景名胜区或自然保护区核心保护区内本来就应该搬迁的村庄;三是原来并未规划、沿着主干公路和城郊主干道两侧违章建设的“夹路村”,既存在严重交通隐患,本应搬迁的村庄;四是在地震中确实所有的农田和林地被泥石流冲毁,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可以利用,以后也不可能恢复农业生产的村庄才考虑移民搬迁。

2、尽快编制三类规划。一是要组织规划、工程地质、建筑抗震专家,在一周之内解决影响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7个镇15个乡是原址重建还是移址重建以及合并的问题;二是要在两个星期内完成县市域村镇规划,要确定交通、能源、水利、通讯、教科文卫等公用设施的空间布局等内容。规划必须要有充分的依据,有可持续发展的判断,对搬迁存在的巨大障碍和资金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三是城市和镇总体规划的回顾和修编,对口扶持城市规划部门要尽快评估灾区城镇原有规划,找出抗震、节能减排、污水、垃圾,防灾设施、地方风格等方面的问题和缺陷,在评估的基础上,建立项目库。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城镇重建规划还没有着手编制,就有了投资总额达一百多亿的项目群。这不仅不符合《城乡规划法》和《灾后重建规划条例》(条例明确要求重建规划要与城乡规划相衔接),而且还将会造成重建资金的浪费。

3、三年重建规划与二十年城镇总体规划要在时间和内容上有机衔接,明确重建次序上的优先。先农村重建,后城镇重建;就地重建先行;交通便利的城镇先行;先生命线工程,一般建筑后行;容易修复的建筑先修复,重建建筑后行。重建的时序是否准确关系到能否顺利实现三年规划的目标。只有少数符合前述四种类型情况的村庄应有所避让,其他都应当原地重建。

4、明确组织协调方式,防止无序混乱。一是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建设厅要按照三个规划和项目库落实实施力量,主动开展协调工作。二要防止政府大包大揽重建工作,扼杀市场主体的积极作用。政府不能包揽所有的建设项目。理想的状态是产权拥有者联合起来,采用招投标的形式寻找施工和监理企业,政府负责规划和指导,并编制一个合同样本,便于供需双方明确各自的法律职责。三要注意重建资金安排的优先次序,防止财政资金排挤民间资金。上级财政要让下级财政,上级财政应当用于最基本的生命线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地质灾害治理的“抄底”;对口支援资金要让社会认捐资金,对口支援不能抢建那些社会认捐资金愿意捐献的项目,如学校、医院等;认捐资金让认建资金,因为后者不仅能携带重建资金包建、包质量,更能彰现重建资金和人力资源援助渠道的广泛性。

城镇建筑规划范文篇7

[关键词]城镇建设;建设建筑工程;土地开发;用地规划

我国的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合理运用土地资源是实现城镇化的重要举措。土地资源在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城镇化建设的载体,在城镇化建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随着城镇化建设速率加快,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对土地资源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要根据实际的建设目标,了解建设土地的资源分布情况,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运用,开发出土地资源的最大价值,避免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1城镇建设建筑工程开发用地规划管理的阻碍

1.1人地矛盾增加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资源的支撑。为了提高农业经济建设水平,需要提高种植率,保证农作物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我国的耕地面积往往比较多,分布较广,农业土地多,相应的城镇土地就比较少。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加快,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再加上城镇人口数量的激增,人均用地十分有限,从而产生了人地矛盾。城镇居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越来越高,一旦自身拥有的土地资源遭到破坏,势必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影响城镇化建设规模,不利于提高建设效率。同时,一些城镇居民与城镇建设建筑工程人员配合度不高,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两者之间产生严重的利益冲突与经济矛盾,对城镇建设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与阻碍。城镇居民不想将已有土地资源作为城镇建设用地,而城镇建设建筑工程需要加大土地资源数量,两者之间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在生态绿色的发展理念倡导下,国家提出了生态退耕的政策,生态退耕需要减少土地用量,而城镇建设需要加大土地用量,人地矛盾不断加剧[1]。

1.2土地利用率不高

土地利用率不高是城镇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城镇用地的扩展工作需要有付出相应的土地使用资金,这笔资金是由国家来承担的。在这种发展背景下,一些城镇建设建筑单位的思想认识不足,没有结合实际的发展目标来合理规划建设用地。随意占据大量土地资源,但实际的建设项目有限,导致一些土地被搁置,没有发挥出土地资源的优势与作用,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一些城镇建设建筑单位随意扩大建设规模,盲目开发新区,出现新区多、发展差的局面,导致新区经济水平不高,新区发展落后,没有对城镇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影响城镇发展。据相关调查研究资料显示,城镇土地利用率不高,周边一些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城镇建设建筑工程往往重视大面积土地资源的利用,没有对小型土地进行规划以及利用,导致小型土地的利用率不高。

1.3建设用地结构不合理

为了加快城镇建设速率,保障城镇建设质量,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要合理规划土地资源,调整土地运用结构,促进城镇一体化,提高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城镇经济收益。同时,随着对城镇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我国提出了“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小城市和中等城市”的发展战略,为城镇建设工作提供政策指导,提高城镇建设的科学性,促进城镇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但目前,一些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没有以这一战略方针为建设依据,随意扩大大城市建设规模,将建设重心放在大城市建设上,尤其是在城市密集的地区,建设范围更广、规模更大。反观一些中小型城市地区,发展规模有限,发展速率缓慢,这也说明了建设用地结构的不合理,使城市与区域之间的土地无法衔接使用,出现发展规模差异,不利于实现城镇一体化。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建设进度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到城镇中,城镇居民的使用土地逐渐减少,导致用地结构不合理,产生用地矛盾,不利于实现城镇的和谐发展。

1.4用地政策有待完善

科学、合理的用地政策是城镇建设的前提条件,也是城镇建设的重要依据与保障。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要认识到用地政策对城镇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将用地政策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使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用地政策来开展工作。但不同城镇的建设目标与建设规模不一样,这就需要工程管理者结合实际的用地需求与建设目标,制定出有效的用地政策,满足当地城镇的建设需求。但目前,一些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对城镇建设工作的认识不足,没有制定出有效的用地政策,随意扩大土地建设规模,项目建设不合理。这不仅影响着城镇的发展,还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使城镇建设工作不满足实际的发展需求。同时,一些建筑工程管理者的发展目光比较短浅,不具备长远的发展目光。认为扩展的土地资源越多越好,不重视居民的土地使用需求,没有将居民土地使用需求考虑进去,也没有制定有效的居民用地方案。导致居民对城镇建设的配合度较低,造成城镇建设效率低下,城镇建设进度缓慢[2]。

2城镇建设建筑工程开发用地规划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2.1主观原因

不同城镇建设方案需要以实际的土地资源分布情况为依据,以当地的城镇规划目标为建设目标,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以及使用,加快城镇建设进度,提高建设效率,保障建设质量。城镇建设并不意味着破坏耕地面积与生态环境,城镇建设也需要结合生态绿色的发展理念,实施建设工作,实现“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共同发展、完美整合。但目前,一些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对城镇建设工作的考虑较少,不具备大局意识,只注重眼前利益。没有看见合理运用土地资源带来的长远利益,随意扩张土地,建设工程项目,力求城镇建设达到高标准。这种发展思想会给城镇建设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建设负担与运营负担,不利于城镇居民维持正常的生活品质。有的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在扩张土地的同时,没有将生态绿色的发展理念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对环境造成破坏,没有做好耕地保护工作;有的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将大量闲置的土地作为城镇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然后中饱私囊,增加自己的私利。

2.2客观原因

城镇建设缓慢、建设效率不高,不仅与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思想观念落后,不具备大局意识有关,还与城镇本身具有的一些发展问题与土地管理制度有关。因此,要想实现城镇一体化,加快城镇建设效率,保证城镇建设质量,需要了解影响城镇建设的内外因素。针对不同的建设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促进城镇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目前,影响城镇建设的外部影响因素比较多,这些因素阻碍着城镇的发展与建设。目前,与土地资源相关的制度虽然比较多,例如小城镇建设用地制度、土地租税费政策、乡镇企业用地政策等。但随着城市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发展比较迅速,对土地资源的使用需求越来越高,相关土地政策不能满足城镇的发展需求,无法给城镇建设工作提供政策指导,不利于城镇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不同区域的土地资源分布不一样,有的城镇拥有的土地资源比较多,有的城镇拥有的土地资源比较少。当城镇土地资源比较少,不满足发展需求时,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要向土地资源拥有者购买土地资源,增加土地资源数量,为城镇发展提供充足的土地资源保障。一般来说,新增土地的利用成本比较低,存量土地的利用成本比较高,但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成本是不一样的,有些地区的新增土地利用成本比训练土地利用成本高。且不同区域的土地赔偿制度不一样,这为土地购买者带来了现实困难。最后,城市的形态变化与城镇人口数量变化为城镇建设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与阻碍。随着国家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办公楼、超市与步行街逐渐在各个城镇中得以分布,成为城镇发展不可缺少的建设项目,对城镇居民的生活与工作有着重大的影响。但城镇发展速率越快,城镇建设需要不定期进行调整,来满足居民的发展需求,这对土地资源的规划以及应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人口数量的激增也为城镇建设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会更加的频繁与密切,城市交通工具逐渐增多,需要加大土地的开发以及利用力度,为人民群众提供便利[3]。

3城镇建设建筑工程开发用地规划管理的可行建议

3.1建立健全土地市场机制

不同区域的城镇建设工作内容与建设规模不一样,为了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合理规划城镇用地资源,需要建立健全土地市场机制,为城镇建设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的支持。第一,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要了解城镇的土地增量与土地存量,处理好增量和存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增量与存量比例来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合理对增量与存量土地进行开发与利用。第二,为了扩大城镇的规模,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要适当向土地资源拥有者来购买土地资源,增加城镇的可利用土地数量。但不同城镇的土地赔偿制度不一样,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要采用多种形式的赔偿方式来购买土地,满足不同售卖者的需求。同时,一些建筑工程为了扩大城市建设规模,时常扩张土地资源,然后将其搁置。这不仅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还增加了城镇建设成本,城镇建设建筑工程可以将一些地形偏僻的土地售卖出去,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增加城镇建设资金,提高城镇建设效率与建设质量。第三,需要保证土地交易市场的公平性,对建筑工程加强监管。为了防止一些建筑工程不以建设目标以及用地制度为依据,随意扩张土地,需要使用一定的管理制度对建筑工程进行监管。一方面,建筑工程需要实时更新用地情况,及时向社会建设用地情况,让社会成为建筑工程的主要监督者,防止土地滥用。另一方面,需要对土地市场加以监管,为了保证土地交易活动的科学性与公平性,需要对土地市场加以监管,激活市场调控机制,对土地市场进行宏观指导,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共同调节土地市场。

3.2落实法律法规

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需要积极落实土地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与要求,使土地规划与土地运用保持在科学、合理、合法的范围内。首先,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要与政府部门加强合作,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以城镇建设目标与法律法规为建设依据,为城镇建设工作提供有效的凭证。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要转变思想观念,了解城镇建设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城镇建设的思想认识,保持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为促进城镇建设与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升居民幸福感做出努力。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要具备长远的发展目光,不以眼前的利益为建设动力,同时,还需要对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根据社会发展形势,严谨选择建设项目,防止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除了要知晓法律法规,还需要大力宣传法律法规,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使工作人员能够以管理制度与法律法规为工作指导,科学使用工作方法与工作技能。在城镇建设工作中,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既需要考虑“金山银山”,也需要考虑到“绿水青山”,提高城镇环境质量,使城镇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作结合起来,积极落实生态绿色的发展理念。在满足人民群众生活与工作需求的同时,还能为其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4]。

3.3建立规范的土地管理秩序

城镇建设发展需要科学规划作为保障,因此,需要建立规范的土地管理秩序实现土地资源科学规划,增加土地收益,保证土地合理利用。通过完善土地登记制度、年检制度实现以证管地、用地,对城镇用地进行统一规划、征收、出让、管理,确保建设规划用地能够有效发展、调控,进而实现政府宏观调控管理土地资源。土地管理部门需要依法履行论证土地开发可行性、承办建设用地征用等审批等等管理职能,县区土地管理部门积极与乡镇政府合作论证共同开发土地。同时,需要规范供地,加大力度审批管理建设用地,城镇建设用地不仅需要明确法律规定,还需要做好划拨工作,实行有偿使用制度,统一规划办理农用地专用,根据项目件划拨、使用,若是可以采取招标方式确定土地建设项目,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对于协议出让的土地,其金额不可低于国家规定价格。为了落实项目,保证开发资金,城镇建设用地可以通过预售出让金方式进行建设,审批权限和流程需要符合规定。此外,需要对集体土地以及行政划拨土地进行严格的市场管理。乡镇驻地内的一些集体用地可以根据其价值以入股、租赁等方式进行流转,隶属于集体的土地可以由乡镇政府负责统一回收处置,收益也是归属乡镇政府,用于政府建设乡镇。

4结论

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广泛,合理运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应用率,能够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城镇发展进程。因此,土地资源在城镇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与发展利益息息相关。土地资源的数量以及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镇发展规模的大小,城镇建设离不开土地资源的支持与运用。为此,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要了解土地资源在城镇建设中的作用,科学运用土地资源,提高城镇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崔继昌,郭贯成,陈添悦,等.重点开发区域“三生空间”用地结构合理性分析——以山东省德城区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45-53.

[2]杨丽英,王红梅,谢芊芊.国土空间规划下产业转移园区低效用地再开发格局重构——以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园区为例[J].城市观察,2021(6):88-98.

[3]谢海良.关于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问题的探究——以合肥市长丰县吴山镇为例[J].现代农业,2021(6):96-97.

城镇建筑规划范文篇8

*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统一认识,恪尽职守,认识上有新提高,政策上有新举措,实践上有新进展,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全面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一年来,我们以制订和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为主线,着力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合理引导住房消费,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根据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的实际,提出了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面积占新建商品住房总面积70%的目标要求,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以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各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住房价格涨幅趋缓。去年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1.8%,低于同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2.2个百分点,增幅保持平稳。

(二)建立健全城乡规划编制和实施监督机制。国务院原则通过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城乡规划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意见》。依法指导各地科学编制城市规划。组织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审查,开展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备案审核。完成了《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启动了长三角、京津冀、北部湾、海峡西岸等重要城镇密集地区城镇群规划的编制组织工作。推动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试点。江苏省全面启动对规划地域空间的全面覆盖。加大城乡规划实施监督力度。经中编办批准,组建了建设部稽查办公室。积极推动各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稽查制度,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在全面开展规划效能监察的同时,推广实施城市规划监督员制度。建设部向6个由国务院审批总体规划的城市派驻城市规划督察员。四川、贵州、宁夏、江西、湖南、黑龙江、安徽等省(区)开展派驻城市规划督察员试点。

(三)大力推进节能和人居环境改善。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要求,起草建筑节能条例,已上报国务院,法制办正在审查。开展完善建筑标准特别是制定限制高能耗工业项目的标准,运用节能技术,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以住宅产业化带动、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制订和完善“四节一环保”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组织开展建筑施工等21个工种职业技能标准制(修)订工作。大力推进建设科技创新。召开全国建设科技大会,组织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建设领域重大专项;《建设部“十一五”技术公告》和《关于加强建筑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意见》,推动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开展建筑节能、绿色建筑、人居环境改善、轨道交通、综合节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转化。

(四)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建筑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2003年前已竣工项目历史陈欠解决率98.13%。实施了严禁政府投资项目以带资承包方式进行建设等六项制度,初步形成了防止拖欠的长效机制。制定了《建筑市场责任主体行为诚信管理办法》,公开各类市场信息。依法加大对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稽查。实施企业资质、个人执业资格动态监管,防范违法违规行为。建设领域农民工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会同劳动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联合举办了全国建筑业职业技能大赛,营造出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社会氛围。建筑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得到提高。继续落实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关于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推进行业组织结构调整,大、中型的综合性总承包企业、中小型的专业化承包和劳务分包企业的行业组织结构轮廓已经初步形成。推进建筑生产组织方式改革,开展了设计、施工总承包试点。建筑业建造技术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一批有实力的建筑企业进入国际市场,3个建筑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发挥部安委会综合协调职能,统筹协调全国建设系统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工作,积极研究探索新形势下的安全生产工作特点,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创新住宅工程质量监管方式。北京、南京等地率先推行住宅质量分户验收制度。加强对既有建筑使用阶段的质量安全监管。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六)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面贯彻《信访条例》,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活动。继续规范城镇房屋拆迁行为,纠正城镇拆迁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行为。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制定了《建设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落实《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推动建设行业阳光工程的实施。

(七)坚持反腐倡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从源头上防止腐败。深入贯彻《实施纲要》。着力推进《中共建设部党组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等具体意见’的六个配套实施办法》等三个专项工作。

(八)加强重点领域专项研究,提高谋划城乡建设改革发展的能力。建设部围绕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问题,立足于解决当前存在问题,着眼于长远制度建设,组织开展了三项专题调研。一是住房、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市场专题调研;二是小城镇发展专题调研;三是市政公用设施投资需求及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专题调研。这三项重点调研成果,为深化研究城乡建设长远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到*年底,我国加入WTO已满5年,建设系统认真履行承诺,积极开展WTO后过渡期的有关工作,及时修订有关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促进公平竞争。积极做好CEPA的有关工作。继续推进内地与香港地区专业人士资格互认工作,开展与台湾地区建筑师交流工作。充分利用人居署等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平台,宣传建设领域取得的成就,维护国家利益。进一步开展国际合作,加强与蒙古、越南、俄罗斯等周边国家以及欧洲、非洲等国家的交流,推动与有关国家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企业在技术、资金、人员等方面的合作与往来。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世界水大会,拓宽国际交流合作渠道。

二全面把握形势,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

研究部署今年建设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总要求,正确分析和把握城乡建设发展形势,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要求,扎实做好今年建设工作。

一是充分认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本质内涵,坚持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二是充分认识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治理的迫切需要,切实转变城镇发展模式;三是充分认识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的必然要求,积极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四是充分认识建设系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责任,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五是充分认识完善城乡发展体制机制的长远意义,大力推进改革和自主创新。

今年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所有城市和县城镇都要建立廉租住房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住房困难户应保尽保。住房供应结构明显改善。住房公积金缴交率提高5%,资金安全得到保障;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新的节能设计标准。全国节约用水量实现40亿吨,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4个百分点。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2个百分点;城乡规划编制指标体系和实施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防止工程款拖欠和保障安全生产的法律制度初步形成。

三扎实做好2007年建设工作

(一)全面落实两个“国八条”和“国六条”,着力改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

切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严格落实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新建住房面积占年度住房开发总面积70%以上的结构比例要求。

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继续把控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纳入政府工作的目标责任制。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完善廉租住房制度,有步骤地将保障范围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继续开展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后三个阶段的工作。

推进旧住宅小区整治和棚户区改造。

(二)加强城乡规划制度建设,推进科学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

着力推进科学编制城乡规划。建设部将组织研究制定城市规划编制成果的评估制度,严格规范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和审查。研究制定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改革指导意见,充分发挥其在依法科学编制城市规划中的技术支撑作用。

推动城镇体系规划实施制度建设。按照《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确定的省域城镇发展指引,做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组织完成长三角、京津冀和北部湾、海峡西岸等城镇群规划编制工作。

深入开展城乡规划实施监督。继续会同监察部门开展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强化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监督,严肃查处违反法定程序调整规划及违反规划擅自开发建设行为,依法依纪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继续推广和完善城市规划督察员制度,全面实施对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其它城市派驻城市规划督察员,强化对实施管理工作进行事前和事中的监督,扩大城市规划动态监测覆盖范围。完善城乡规划工作汇报、执法检查和举报制度。建立和完善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和专家咨询、联席会议、公众参与、规划公示等制度。在全国范围开展100个无障碍设施建设城市创建工作。

(三)巩固三年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成果,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落实完善长效机制,加强建筑市场运行监管。继续落实国务院有关部门已出台的17个清欠长效机制文件。与国家统计局共同制定工程款支付情况的统计制度。严格劳动用工管理,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方式,完善欠薪举报投诉制度,明确总承包企业对农民工工资支付负有责任,分包企业负有直接支付责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行工程担保与保险,引导市场主体有效防范经营风险。研究制定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建立健全诚信体系,进一步规范市场准入。在总结长三角和环渤海区域建筑市场信用体系试点经验基础上,继续加大整合力度,积极构建全国范围内统一的诚信标准和信息平台,向社会开放,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贯彻落实勘察设计企业、建筑业企业、招投标机构以及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修订相关资质标准。严格个人执业资格管理制度,落实个人执业人员的执业责任。加强企业资质许可、个人资格注册中弄虚作假、伪造证书、骗取证书等行为的处罚力度。严格工程建设中法定建设程序要求,强化工程开工前施工许可环节监管,进一步完善招投标制度,对于招投标机构虚假等违规行为进行专项治理。严格合同履约过程监管,强化市场和现场“两场”联动管理,及时发现并严肃查处转包、挂靠和违法分包等问题。

支持引导企业自主创新,促进建筑业改革发展。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建筑业的支柱产业作用。着力调整行业组织结构,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手段,提高大型企业产业集中度,促使中小型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要继续改革传统的设计施工生产组织方式,实现设计与施工环节的互相渗透,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总结改革发展经验,抓紧修订《建筑法》。《建筑法》的修订是建设系统的一件大事,建设部将组织专门力量积极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和全国人大做好修订的各项调研和论证工作。各地也要积极配合,共同参与,争取制订出一部权利义务清晰、职能责任明确、制度设计科学、操作性强的法律,为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四)抓紧建筑节能法规制度建设,全面推进建筑“四节一环保”

抓紧建筑节能法规制度建设,加快《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和相关制度出台。配合国务院法制办,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协调,做好国务院审议《建筑节能管理条例》的各项准备工作,争取条例尽早颁布实施。通过建筑节能的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建筑节能深入开展。

全面贯彻《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完善并严格执行建设标准,重点加强文化、体育等大型公共建筑建设标准的编制,完善项目决策依据。落实各级城市规划与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对大型公共建筑布局和设计的规划管理工作责任,完善设计方案评审办法,建立公开透明的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制度。强化节能管理。加强对2万平方米以下的中小型公共建筑,特别是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社区中心、卫生所、小型图书馆等的建设管理,以保障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

组织实施国家重点节能工程,深入开展建筑节能。组织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确定的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土地节约利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功能提升与设施建设等重大、重点项目。

推进住宅产业化,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完善住宅产业标准化体系和产业技术政策。加快出台节能省地型技术标准和住宅设计要点。逐步完善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工作机制和相关政策,推行优良住宅部品认证制度和强制淘汰、限制制度,加快发展适应当地特点、符合“四节一环保”的材料、部品,切实解决住宅材料、部品供应不足、质量不过关和住宅主体与相关部品不配套等问题。

(五)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推进城镇资源节约环境治理

研究制定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指导意见。加强城市政府对市政公用事业监管和调控,完善应急保障体系,确保市政公用产品合格的供给与优质服务。

(六)完善工程建设标准,发挥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引导作用

加快完善工程建设标准。全面推动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突出能源资源节约、土地合理利用、环境保护、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等标准规范的制订、修订,不断扩大标准的覆盖范围,适应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推进工程建设标准体制改革。起草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条例,完善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的法规制度和技术支撑体系,促进强制性条文向以功能性能为目标的强制性标准过渡。以房屋建筑为重点,修订完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提升中国工程建设标准的国际化水平。要以增强我国工程建设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为目标,启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的国际化战略,扩大工程建设标准的国际合作。组织开展对国外工程建设标准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研究,提出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战略的目标、步骤和措施,为我国工程承包企业“走出去”积极创造条件。

(七)坚持为农民农村农业服务思想,确保城乡建设中农民权益保护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继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积极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择优确定150个左右建筑行业温暖工程培训基地,开展对30万农村劳动力免费培训。健全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

(八)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做好信访和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要重视和加强建设部门信访工作,畅通部、省、市(县)信访工作渠道,力求把上访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化解在基层。

(九)推进建设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深入开展依法行政工作。加强立法工作,注重提高立法质量。推进建设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完善行政许可制度、深入推行政务公开为重点,促进建设管理部门职能转变。研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具体措施。

城镇建筑规划范文篇9

1我国城乡规划建设的探索

1.1城乡规划的概述。所谓城乡规划,其实是我国一项现行的公共政策,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在中国市长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主要指全国各级政府利用卫星定位、大数据分析以及高清地图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城市、农村各地区的交通、办公、教育等生活用地的合理分配,从而在城市自然生态资源得到合理保护的同时,还能促进城乡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1.2城乡规划的应用原则。在进行城乡规划项目时,需要遵循一些应用原则,这样才能保证规划项目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从而合理解决城乡资源的分配矛盾,更好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城乡规划的应用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城乡规划要以发展经济、文化为重。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难得的城市化与城镇化建设历史机遇随之而来。但在建设过程中,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社会矛盾也逐渐呈现激化的趋势。这就需要政府合理利用城乡规划来协调这些矛盾,从而使得城乡规划工作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第二,城乡规划工作要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十分迅猛,但乡村的基础性建设相对来说却比较落后。要想一下子实现乡村的城镇化建设是不现实的,只有认清农村的基本情况,坚持从基础做起,从实际出发,将我国农村发展“道路”建设好,争取少花钱多办事,为我国城乡规划建设作出贡献。第三,城乡规划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城市与乡村、人口与环境、居住地与生产生活用地之间的关系是需要利用城乡规划来进行协调的。因此,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开发用地的合理性,并且也要有组织地用城市发展福利回馈乡村建设。第四,城乡规划要为建设和谐社会而服务。我国社会是多元化、现代化、复杂化的集合体,各种矛盾与各种利益需求交织,为了创造和谐社会,就需要利用城乡规划来处理现代化发展中的各项问题。1.3城乡规划与村庄建筑的相关性分析。与城乡规划息息相关的是城乡土地的使用情况,而居民住宅用地是城乡规划中最重要的一环,尤其是村庄建筑的建设问题,一直是城乡规划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村庄建筑不仅是农村生活与农村地域文化最显著的特征,还是村民实际生活状况最直接的映照。然而,就目前乡村建筑的情况而言,我国城乡规划中对农村建设的部分还远远不够,无论是房屋的空间布局与环境舒适度,还是房屋质量与房屋新旧程度,都不达标。因此,这就推动了我国政府支持并引导村庄建筑改造,推进乡村居民生活改善的一系列城乡规划工作的开展。

2城乡规划中村庄建筑的现状分析

2.1村庄建筑布局与质量的问题。村庄建筑的布局乱与质量差一直是我国城乡规划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近些年来,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收入也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村民纷纷将自家的土房改建成砖房、砖房改建成楼房,从而使整体建筑结构变得更加美观、结实、实用。然而,实际建造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由于建筑用地规划不合理,农村居民在建造自家房屋时喜欢“多吃多占”,肆意扩大自家的建筑占地面积,从而使得村庄建筑不能排列整齐,而是呈各种形态随意摆放,不仅造成乡村公共用地面积的压缩,而且因争夺建筑用地引发了居民的纠纷。村庄建筑的建造大多出自农民的手工建设,他们不仅没有专业的施工设备,而且对当地施工环境、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也没有清楚的认知,这就使得乡村建筑达不到目前现行的建筑标准,防水、防火、抗震性能都不够。而施工工艺与施工材料也是造成村庄建筑质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2.2村庄建筑风格受到了城市建筑风格的影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被现代化的城市生活所吸引,并希望能够将城市建筑风格带到村庄建筑中,从而满足自己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然而,随着这种心态的影响,农村居民开始争相模仿,导致我国乡村中村庄建筑原有的乡土文化气息逐渐被同化,传统的村庄建筑风貌逐渐消失,乡土历史文化也在发生断层和扭曲,非常不利于我国美丽乡村计划的开展。同时,还会严重阻碍我国的城镇化进程。除此之外,城市建筑的审美风格对村庄建筑的影响,还体现在民众对待建筑的情感上。不同地区的村庄建筑蕴含着不同的地域特色,而部分居民片面追求城市化的建筑风格,必然导致原有的生活气息遭到破坏,新的村庄建筑与原有的建筑不相融合,从而产生更多的生活纠纷。因此,在城乡规划的视角下,要想对村庄建筑进行改造,实现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完全照搬城市建筑风格是行不通的。农村的城镇化建设需要针对乡村文化、传统习俗等历史特征,利用一些独特的设计手法来实现。2.3村庄建筑周围的生活环境十分恶劣。村庄建筑与周围的生活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改造建筑物本身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四周的生活环境也进行改造,尤其是公共生活区域,这样才能为村庄建筑带来更大的使用价值。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村庄建筑基本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但其周围随意丢弃垃圾的恶劣环境却对农村生活环境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这常常是乡村监管不到位、基础性环保设施不健全所导致的。因此,要想从根源上改造村庄建筑,就需要从基础做起,从生态环境做起,让美丽的村庄建筑也能拥有美丽的生活环境。

3城乡规划中改造新型村庄建筑的路径

3.1完善城乡规划工作的建设体系。众所周知,城乡规划工作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涉及很多方面的因素,如成本控制、资源配置以及生态保护等。所以,想要推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就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建设体系,系统地进行城乡规划工作,尤其是村庄建筑的改造,更需要有组织、有顺序地推进。首先,将城乡规划的工作理念与工作内容对公众进行充分宣传,让他们能够理解开展城乡规划工作的重要性,才能获得更多的支持,避免一系列纠纷的产生;其次,促进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只有好的村庄建筑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监管工作,提高乡村地区的土地利用率,加强村庄的生态环境建设;最后,加大对村庄建筑的资金投入,只有保证充足的资金注入,才能使村庄建筑的改造质量达到标准要求,避免在居民区产生安全隐患。3.2统筹规划村庄建筑的整体布局。我国乡村地区一般处于地理、地形、地貌比较特殊的地方,可以建设村庄建筑的土地十分有限,居民区甚至也会分散性地建造。所以,对村庄建筑进行改造的一个重点就是要合理规划村庄建筑的整体布局。一方面,村庄建筑能够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在不改变原有乡村形态的基础上,对各家各户的居住面积进行合理再分配,使村庄建筑不仅具有同样的建筑布局与建筑质量,同时还具有不同的个性设计风格;另一方面,村庄建筑的整体布局还需要与生态环境相搭配,利用大量的绿色植物、生态绿地开展生态乡村建设,打破村庄原有的形态模式,使村庄建筑的改造更加深入,从而能够让人们真正地享受到现代化的农村生活,有利于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3.3促进乡村风貌与现代化风格在村庄建筑中融合。村庄建筑的改造工作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它不仅需要保留乡村的文化气息,还要为农村地区尽可能地注入现代化建设,而这两者在理论上又是矛盾的。所以,在开展工作时,需要找准每一个地方传统与现代、文化与习俗的平衡点,这样才能将村庄建筑的改造工作顺利开展下去。目前,对于村庄建筑的改造工作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整体性的“推倒重建”策略(图1),这适用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使村庄建筑快速步入现代化,改造效率更快,效果更好,但需要政府部门大量的资金投入,并不能达到大规模的使用;另一方面就是对村庄建筑的“修补型”策略,由政府部门出面引导,为村庄建筑现代化改造的居民进行补贴,并使其在农村地区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让更多居民自愿参与到改造村庄建筑中来。

本文在城市规划视角下对村庄建筑的改造路径进行了探索,旨在推动我国乡村朝着绿色化、规范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为农村居民的生活谋福利。但现实情况是复杂多变的,本文所涉及的情况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需要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继续进行探索,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城市化与城镇化建设,尽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香和.浅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家参谋,2019(23):245.

[2]朱松,刘飞,侯世辉,袁海.吉安市乡村建筑改造中的庐陵文化表达策略研究[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0(06):76-80.

[3]叶红.珠三角村庄规划编制体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

城镇建筑规划范文篇10

为进一步加强城镇规划和建设管理,规范我镇建筑市场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我镇实际,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城镇规划管理

(一)严格规划管理。辖区内的建设项目必须符合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镇总体规划,违反规划的不予批准建设;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五条之规定,限期强行拆除。

(二)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积极实施旧村改造和撤村并居,尽快实现农村的社区化和城镇化,提高群众的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村民申请住房的,应当到统一规划建设的社区购买楼房。今后,镇政府一律不再审批新的宅基地;未经批准,一律不得在原有宅基地上翻建房屋或进行新的建设。

(三)提高土地利用率。严格按照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的有关规定,实行投资强度、容积率双指标控制。固定投资强度≥100万元/亩,工业项目建筑容积率≥60%。

(四)严格执行城乡建设“一书三证”制度。即进行城镇建设必须取得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未取得“一书三证”的,一律不得开工建设。

(五)实行建设项目开工报告制度。取得“一书三证”的项目,在开工前,需向镇建委提交《建设工程开工审批表》、总平面图、沿街效果图、施工图等,报镇政府审批。镇建委要对建设项目的开工条件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是否具有规划和用地手续,是否办理了招投标手续,是否落实了施工单位;是否按规定办理了监理、质监手续;有没有设计图纸;有没有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具体措施;建设资金是否到位等。经审查符合开工条件的,由镇建委派专人到现场定位放线。未经批准擅自开工的建设项目属于违法建筑,按照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责令停工或予以拆除。

(六)建设用地自批准建设之日起,两年内未建设使用的,吊销其建设用地的规划审批手续,由镇人民政府依法收回,并报县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七)经批准建设的临时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必须办理临时建设手续,并不得改变其使用性质,不得出租、转让等。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的使用期限不得超过2年;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使用期满后,使用单位或个人应当自行拆除;在临时使用期限内因实施规划需要拆除的,应自行无偿拆除。

(八)严格道路红线、建筑红线管理。占用道路红线,建筑红线进行建设的,一律无条件拆除,并追纠建设单位的法律责任。

(九)未经镇政府批准,各村、各有关单位,不得直接与建设单位签订土地租赁合同(协议),不得超越权限违法批地,一经查出,严肃处理,并给予直接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纠刑事责任。

二、加强城镇建筑市场管理

(一)严格执行施工企业登记注册制度。镇政府对进入本辖区承揽工程任务的各类专业队伍进行登记注册,严格进行资格审查。对无证设计、无证施工和越级承包工程的单位和个人,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二)严格执行城镇《施工许可证》制度。凡在镇域范围内所有建设项目,必须向镇建委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经镇建委审查后,报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办理《施工许可证》必须具备下列手续:

一是用地、规划手续;

二是落实了施工队伍;

三是有相应资质的建筑设计单位设计的正规图纸;

四是办理了监理、质检手续;

五是资金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