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工作措施十篇

时间:2023-04-06 13:37:49

集体工作措施

集体工作措施篇1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我国一些区域根据财政部门的工作部署,积极推行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职业化管理,在乡镇普遍推行了财务民主管理、财务公开管理、财务审计等相关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财务监督与管理水平,促进了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概述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指的就是对土地拥有所有权的经济组织,出现与20世纪50年代初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其是推行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造,在自然乡村范围内,由农民自愿组织,将其各自拥有的生产资料,如土地、耕畜等投入集体所有当中,由集体组织农业生产,农民展开集体劳动,之后按劳分配的一种农业社会主义经济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是企业法人,不是社会团体,也不是行政机关,其具有独立的政治性与法律性。其是除了国家之外对土地拥有所有权的组织。在人民公社解体之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生产队依然按照原来的规律保留了下来,但是名称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各地名称均不一致;其经营模式,也由原来集体经营按劳分配转变成家庭经营模式。

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足

2.1 会计队伍建设滞后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农村会计人员专业水平非常低,业务素质也比较低,持有财政部门颁发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非常少,大部分人员均没有达到持证上岗的要求,并且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导致会计工作无法得到全面落实。在日常工作中,一些会计人员缺乏一定的原则性,当遇到难题的时候,经常习惯按照村主要领导的要求办理,对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置之不理,对村干部的约束只是一种形式。除此之外,会计队伍存在着年龄老化的问题,在50岁之上的会计人员差不多占有了1/3,这些人大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严重缺乏计算机等先进的管理知识;一些区域村会计更换非常频繁,换届选举的时候换、不符合村领导心意的时候换,导致会计工作经常处在混乱状态,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

2.2 会计工作缺乏规范性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一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然沿用传统的会计制度,一些会计项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完善。比如,“农业税附加返还收入”项目,现阶段农业税及附加均取消了,此会计项目也在进行一定的调整;“内部往来”项目,根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规定得知,此会计项目属于资产类,而实质上具有一定的双重性,不仅可以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债务关系进行反映,还可以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债权与债务关系进行反映。除此之外,在开展具体工作的时候,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着一定的不规范性,收入不记账,一些会计档案不齐全,缺少一些支出凭证,没有明确责任,缺乏会计的统一处理,经常出现漏记、错记、乱记的情况,导致财务管理工作无法落到实处,产生了一些违法违纪行为,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 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支与收益核算工作,是强化内部管理、增加收支与收益的重要手段,也是会计工作的主要任务。然而,现阶段农村集体经济还比较薄弱,一些农村基本上没有生产经营支出与经营收入的能力,在年末的时候也就没有收益可言,除了将少数经济业务记账之外,基本没有会计核算与年末收益核算工作,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只是一种形式,缺乏严格的核算工作。

2.4 监督不到位

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理财人员缺乏一定的民主意识,监督工作不到位,在民主理财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财务公开方面,也存在着公开内容不齐全、不细致的问题,存在着半公开、不公开、假公开的问题,由于农村经济组织受到会计人员编制限制,稽核人员也不是很专业,使财务监督工作没有全面落实,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3 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工作的措施

3.1 强化会计队伍的建设

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重视会计队伍的建设,储备一些会计人才,按照创新机制、科学管理、统筹规划、加强指导的原则,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会计队伍,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在具体工作中,引进竞争机制,突破地域的限制,向全社会公开招聘人才,通过考试形式进行选拔,将一些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持证人员安排到农村会计岗位上。同时,在会计人员工作中,需要加强继续教育工作,重视培训的层次性、针对性、灵活性,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知识,适应农村经济形势的发展,全面提高农村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与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其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 建立与完善各项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工作

在制定有关制度的时候,一定要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建立与完善财务公开、农村财会审计、承包合同管理、民主理财等内部管理制度,保证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在开展会计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在规范化要求的基础上,强化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核算内容、记账方式、记账程序等进行统一,保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账务公开的真实性,强化监督工作。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开账务之前,一定要加强民主理财人员的参与,对产权、债权、债务及相关账目展开一定的审核,保证其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其公开内容也要得到相关管理部门的审核认可,并且要求组织负责人、主管会计人员、民主理财人员签字确认。在公开账务之后,一定要安排负责人按时接待群众来访,倾听群众的想法,解决群众的疑难问题,同时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账务公开问题,促进账务公开透明化、公正化的进一步发展。

3.3 强化信息化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情况与管理水平的差异,在开展具体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购买或者研发一些符合当地情况的财务管理软件,充分发挥电子账务的优势,充分利用计算机这个先进的记账工具和手段,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按流程储存和保管财务信息,防止在手工记账中出现数据不准确、不规范、处理不当的问题,逐渐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进而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3.4 强化会计监督,提高农村财务公开化

首先,加强村领导的自我监督。在开展具体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加强财务收支会签制度的落实,村级财务收支由村主任、村书记会签,并且制定村报账员、村主任、村书记、民主理财人员之间的牵制制度。其次,强化民主理财人员的监督作用,提高审核监督水平,特别要加强对收支合理性与真实性的审核,保证其可以全面代表村民的监督权。最后,强化审计监督作用。财政、审计、农业经济管理等部门一定要对村级财务审计工作予以重视,组织力量对民主理财、财务公开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联合纪检部门,进行联合审查,并且公开结果。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执行,逐渐实现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集体工作措施篇2

(一)小区:本方案中小区是指城乡小区,包括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所辖范围。

(二)小区暴发:指在小区范围内.且病例呈现明显的聚集性。

(三)小区流行:指在小区范围内.多例病人传播链不清楚,并且有持续传播现象。

二、职能分工

(一)政府

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领导辖区内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组织专家对疫情形势进行评估,并及时调整防控策略,提供防控专项经费和物资保障,督导检查各项防控工作落实情况。

(二)卫生部门

协调落实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督导医疗卫生机构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发生小区流行时,负责调配辖区内医疗卫生资源。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负责辖区内疫情监测报告、病例诊治、流行病学调查、防病知识宣教等工作。

(三)相关部门根据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的职责分工。

三、小区暴发的防控措施

减缓疫情传播、控制疫情蔓延。发生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小区采取以下具体措施:采取以传染源管理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一)专业措施

1加强和规范疫情报告制度。重点关注聚集性病例、住院病例和暴发事件的处置。

2医疗机构启用红外体温监测。为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提供外科口罩等防护用品,加强医护人员个人防护,做好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

3开展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实施密切接触者追踪和管理,落实相应的防控措施。

4开展并加强流感样病例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病源学筛查工作。

5开展学校、托幼机构症状监测和因病缺课监测。

6公共场所、交通工具、集体单位采取以环境清洁和开窗通风为主的卫生措施。

7根据防控工作实际需要,对高感染风险的密切接触者及高危人群实施预防性用药和疫苗应急接种。

近7天内在无有效防护的情况下,高感染风险的密切接触者包括:防控工作中。密切接触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医务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实验室和其他相关工作人员。

尤其是2岁及以下的婴儿;65岁及以上老年人;妊娠妇女;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除外)血液、神经、神经肌肉系统或者肾、肝、代谢、内分泌疾病患者,高危人群包括:5岁及以下儿童。免疫功能抑制者(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者)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集体生活于养老院或其他慢性病疗养机构的人员。

(二)小区措施

1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疫点隔离措施提供保障,包括对医学观察人员的后勤供应等。

2对密切接触者实行集中医学观察或居家医学观察。

3建议流感样症状的病人居家休息。限制或减少不必要的公众集会和旅游等活动。

4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建筑工地主动开展健康监测工作;提供社会基本服务、人员密集的企事业单位启动晨检制度。

5及时公布疫情和防控措施信息。

6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风险沟通工作。倡导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采取开窗通风等措施,消除公众恐慌情绪;做好媒体沟通工作,发挥媒体传播信息和引导舆论的作用。

四、小区流行的防控措施

采取以加强重症病例救治、降低病死率、减轻疫情危害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小区暴发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对病例实行分类管理。发生甲型H1N1流感小区流行的地区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专业措施

1及时评估医疗卫生资源需求。应及时向上级政府提出申请,进行补充。

2收集和报告流感样病例就诊数、住院病例数尤其是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情况。

3对病例实行分类诊治与管理。较重病人由综合医院的感染疾病科负责收治,轻症病人鼓励居家或小区医疗机构收治。

4医疗机构对到医院就诊的病人提供外科口罩等防护用品。

5启用后备医院。

6加强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病原学和耐药性监测。

(二)小区措施

1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落实流感样病例居家治疗等措施提供保障。

2采取减少或限制人员流动。取消或推迟大型集会等措施。小区内企事业单位可实行集中休假或轮休制度。

3根据有关规定,采取学校、托幼机构停课措施。

4提供社会基本服务、人员密集的企事业单位启动健康申报制度。建议流感样症状者居家休息治疗。

5必要时对疫点进行隔离管制措施。

6加强志愿者培训。

7维持小区正常生活秩序。

集体工作措施篇3

关键词: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风电场

风能做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的风力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的陆地风能储量为2.5亿kW[1]。辽西低山丘陵区包括朝阳、锦州、葫芦岛、阜新等地区,位于“三北”风能资源丰富区,经济发达,电网、道路等条件优越,适合建设并网型风电场。截至目前,位于辽西低山丘陵区的阜新、朝阳二市的风电装机容量达120万千瓦,占全省风电的35%以上。大规模风电工程的建设,不可避免地加剧该区的水土流失。

1 风电场工程水土流失特点

1.1 重点流失时段为建设期

风电场的建设期一般为一年左右,施工期肯定要跨越辽西地区的雨季(6~9月),同时建设期是改变地表形态,破坏地表植被,挖填方集中的时期。其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工程影响范围内原地表被破坏,原有的水土保持功能迅速降低或完全丧失,形成大量的地表及松散堆积物,强降雨的情况下,极易产生水土流失;自然恢复期由于地面大规模的建设活动结束,地面植被逐渐恢复,水土流失强度减缓并趋于稳定。因此,建设期是新增水土流失较严重的时期。

1.2 水土流失类型复杂

该工程的水土流失特点兼有点状、线状工程的特点,点状侵蚀主要包括发电机级和箱变的基础开挖、回填,吊装场地的平整,施工中有大量的回填土需要临时堆存,这些点状的水土流失区域极易成为风蚀和水蚀的策源地。点状水土流失还包括升压站和施工场地,场地平整、建筑物基础开挖、材料堆放等占压地表,破坏原有地表植被。线状侵蚀主要包括场内道路和集电线路,风电场的场内道路长,占地面积大,扰动时间长,地形起伏大,在道路修建过程中需要采取挖高垫低,彻底清除原有植被,使土体抗蚀能力明显减弱,加剧了水土流失的发生与发展。

风电场的建设期一般为一年左右,经历了风季和雨季。在风季,由于植被的破坏,工程建设造成的大面积面和临时堆土,在大风作用下极易造成扬尘,产生风蚀;在雨季,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冲刷面和临时堆土,也形成水土流失。因此风电场水土流失特点为点状、线状侵蚀及风蚀、水蚀并存,水土流失类型复杂。

1.3 重点流失区域为发电机组区和场内道路区

辽西低山丘陵区的风电场一般装机容量为49.50MW,发电机组多为33台或24台,发电机组区的扰动面积一般为3.84~13.92hm2,通过调查,发电机组区的侵蚀量占侵蚀总量23.04%~49.50%;风机间通过场内道路连接,场内道路扰动面积一般为12.00~31.50hm2,侵蚀量占侵蚀总量34.02%~81.46%。集电线路、升压站及施工场地的侵蚀量较小,分别占侵蚀总量的7%、5%和2%。因此,风电场水土流失重点流失区域为发电机组区和场内道路区。

2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防治措施设计

2.1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为了更好、更具针对性地对风电场工程建设所带来的水土流失进行防治,根据主体工程总平面布置、施工工艺、各项工程生产建设特点,结合工程建设时序及水土流失防治特点,将项目区划分为发电机组区、场内道路区、升压站区、集电线路区、施工场地区5个防治分区。

2.2 分区防治措施设计

根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本着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永久措施与临时措施相结合,形成布局合理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2],同时注重水保措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为下阶段水土保持工作奠定基础。

2.2.1 发电机组区

(1)工程措施。在建筑物基础开挖前及施工场地平整前进行表土剥离,临时堆放于吊装场地,待施工结束后用于绿化覆土。(2)临时措施。在建设过程中,为防止表土和需要回填的水土流失,用彩条布覆盖临时堆土表面,四周用装土编织袋进行拦挡,待施工结束后用于绿化覆土。(3)植物措施。当基础施工完成、风机吊装等活动结束后,对临时占用荒地、林地和风机底部部分永久占地,土地整治后进行种草或栽植低矮灌木;临时占用农地,全面整地后归还农户进行耕作。辽西低山丘陵区草种以草木樨、沙打旺、紫花苜蓿为主,灌木以沙棘、紫穗槐、胡枝子为主。

2.2.2 场内道路区

(1)工程措施。修建道路前剥离表土并集中堆放,在较陡场内道路一侧修建土质或浆砌石排水沟,将坡面径流最终导入附近道路排水沟或沟道内。在较平缓地段可采用水平槽整地后栽植行道权树。(2)临时措施。将剥离的表土集中堆放,用彩条布覆盖堆土表面,四周用装土编织袋进行拦挡,防治风蚀和水蚀,待施工结束后用于绿化覆土。(3)植物措施。当场内道路经过农地段时,临时占地全面整地后归还农户进行耕作,对永久占地采取绿化措施;场内道路经过林地、荒地段,采取绿化措施,根据周边植被情况,营造水保林或经济林。草种以草木樨、沙打旺、紫花苜蓿为主,灌木以沙棘、紫穗槐、胡枝子为主。

2.2.3 升压站区

(1)工程措施。在建筑物基础或电器设备基础开挖前剥离表土并集中堆放在升压站一角。如升压站上游有集水区,为防止降水径流进入站内,在升压站围墙外侧设排水沟。站内雨水经雨水井收集后,通过道路排水沟排到站外,排水沟可采用浆砌石或混凝土。(2)临时措施。将剥离的表土集中堆放在升压站一角,用彩条布覆盖堆土表面,四周用装土编织袋进行拦挡,防治风蚀和水蚀,待施工结束后用于绿化覆土。(3)植物措施。施工结束后将升压站内建筑物空地全面整地后进行绿化,站内绿化在满足主体工程绿化原则的基础上,以保持水土、增加林草覆盖率为布置原则,实施乔、灌、草相结合,花、果、色、绿兼备。

2.2.4 集电线路治区

辽西低山丘陵区集电线路一般采用架空线路,在塔架、混凝土线杆施工过程中,基础挖方较少,且临时堆存在塔、杆基坑附近,堆置时间较短,因此不设计临时堆土防护措施。施工结束后,临时占用农地的,全面整地后归还农户进行耕作。同时对塔基底部及周围临时占地中的林地、荒地以及水泥杆周围实施绿化措施,根据周边植被情况,营造水保林、经济林或种草。

2.2.5 施工场地区

(1)工程措施。施工场地在施工期间有临建和建筑材料临时堆放,另外还要进行土地平整,因此在施工前先剥离表土并集中堆放在施工场地一角,并采取防护措施,待施工结束后均匀回覆至扰动范围。(2)临时措施。将剥离的表土集中堆放在施工场地一角,用彩条布覆盖堆土表面,四周用装土编织袋进行拦挡,防治风蚀和水蚀,待施工结束后用于绿化或复耕覆土。(3)植物措施。施工场地占地农地的,工程结束全面整地后归还农户进行耕作,占地林地、荒地的,工程结束全面整地后进行绿化,根据周边植被情况,营造水保林、经济林或种草。

参考文献

[1]杨丹青,张峰,武文一.风电场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措施配置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8,28(4):116-120.

集体工作措施篇4

(一)进一步深化、完善对产废单位的监督管理,拓宽管理范围,积极推进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

1、针对20*年开展的固废、危废申报工作,深入企业进一步核实固废、危废的产生数量、种类及产生贮存、处置情况。

措施:实行动态申报制度,对产废大户实行变更申报,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使企业主动申报与监督管理相统一。

2、对产废单位实行规范化管理。

措施:进一步规范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实行网上申请联单制度,从日常监督和转移联单入手,加强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的监管;要求各产废单位建立相关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对重点产危单位设立危险废物标识,产废单位提出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处置计划。

3、在继续确保医疗废物100%处置率的前提下,采用医疗废物专用联单收集运输危险废物。以实验室废液、感光材料废物为重点,在全市大专院校、各相关企事业单位全力推进感光材料废物综合利用、实验室废液的无害化集中处置工作。

措施:加强对产废和处置单位签订处置协议的监督工作,做到及时收集、及时处置,严格转移联单制度。

4、在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方面,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固体废物循环利用工作。

措施:帮助企业拓宽固废利用渠道,建立固废综合利用信息交换平台,推进工业企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二)加强危险废物收集、运输、贮存及处置单位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处置行为,对小型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实行集中规范化管理。

1、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和《哈尔滨市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办法》的相关规定,对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包括医疗废物处置单位进行管理,加大监管力度。

措施:强化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的落实,加强危险废物转移的现场监督,实行危险废物收集、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管理。要求处置单位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制定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对处置企业进行合理布局,控制处置企业数量,避免重复建设,促进处置企业合理竞争,长远发展。同时,在利民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中心建成后,对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的小型企业实行园区化统一集中管理。对收集、运输、处置危险废物单位设立危险废物标识。

2、贯彻落实《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加大查处力度。

措施:对存有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实行限期处置和强制处置相结合,对本市能够处置的就地处置,无法处置的转移到外地处置。

(三)加强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初审、医疗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批、进口废物初审工。

措施:对办理许可证、进口废物的单位实行现场踏查,深入企业了解,严格执行审批程序。

(四)加快固体废物处置项目的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

1、在06年初,积极引资建设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企业。

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借助利民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中心的建成,积极引入固体废物利用新技术。

二、辐射环境管理工作

(一)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落实《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措施:积极参加国家、省组织的放射性管理工作培训,组织落实培训内容。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保证条例的有效落实。

(二)加强对新增放射源监督管理工作。

措施:完善新增放射源的建档工作,完善信息网络建设;建立放射源编码和数据库,实行放射源身份管理工作。

(三)、加强在用放射源监督管理工作。

措施:用源单位每季度报一次安全管理现状,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在用放射源实行全过程监督检查。要求辖区内所有相关单位按规定设置放射性标识、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并监督企业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和制定事故应急计划和应急措施。

(四)、加强废弃放射源监督管理工作。

措施:严格执行废弃放射源安全贮存制度,对辖区内所有废弃放射源施行强制收贮。

(五)、加强电磁辐射监督管理工作。

措施:完善申报登记制度,对辖区内电磁辐射污染源实行自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日常监督管理力度。

三、提高固废、辐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理预案,提高污染事故处理的快速反应能力。

四、高标准完成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工作

认真听取落实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及时完成答复工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举报的办理工作;

集体工作措施篇5

【关键词】公路隧道开挖出碴施工方案

l概述

两河口水电站交通工程【6#公路】Ⅱ标段【602#公路】是电站枢纽工程区右岸高线的重要支线公路,根据电站施工总布置和电站交通网络规划布置,主要功能为电站大坝右岸坝顶高程(2875.0m)开挖及填筑运输通道。

两河口水电站交通工程【602#公路】隧道洞口(靠江侧)与现有雅新公路高差大,需修建施工便道使工作面得以开展,施工便道施工难度大。该条施工便道起于右岸沿江低线公路,沿着阿农沟内展线爬坡,连接至602#隧道洞口(靠江侧)。该施工便道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阿农沟内低线施工便道、高线交通洞、高线施工便道。602#隧道施工便道可解决隧洞施工设备、临时支护及系统支护材料等设备材料的运输。由于602#隧道施工便道弯道多且纵坡较陡,从靠江侧洞口出来全程下坡,无法满足运输洞碴料车辆的安全通行要求。通过多次察看现场地形,于602#公路出口平台左前方的一条冲沟可以对开挖碴料进行输送,决定利用该有利条件,在采取安全措施后,通过该条溜碴通道结合沟口雅新公路集料平成洞碴料的运输。

该套溜碴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洞口2875.0卸碴平台、溜碴通道、沟口2617.5集料平台、挡碴墙。为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及进度,需对所采用溜碴系统的措施进一步细化并将技术措施及安全措施落实到现场,确保出碴期的交通安全。

2 溜碴系统施工

2.1出洞口2875.0卸碴平台

溜碴通道入口位于602#公路隧道出口2875.0平台左前方,602#公路隧道出口2875.0高程平台面积约为1800m2,场地宽阔,可满足出碴车辆的安全行车要求。

为保证运输车卸料倒车时的安全,对卸碴平台入口采取以下措施:

(1)经常检查并平整卸碴入口区域内的场地,发现有散落石碴或凹凸不平处及时清理或填平,从而避免可能出现的行车安全隐患。

(2)在平台的卸碴入口两侧各15m范围内设置混凝土安全墩,共布置安全防护墩12只,每个混凝土安全墩内配制4根Φ22插筋(L=1.1m,埋置深度0.5m),混凝土标号为C30,安全墩之间净距为0.5m,安全墩结构尺寸为长×宽×高=150cm×50cm×70cm。卸碴入口两侧15m以外范围视情况安全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安装完成后刷漆(红白相间)。

(3)在平台的卸碴入口两侧设置聚光灯以保证有足够的照明,从而确保汽车司机能够正确判断停车卸碴位置。

2.2溜碴通道的处理措施

溜碴通道入口高程为2875.0m,冲沟底部与沿江雅新公路接线,接线高程为EL2617.5m,高差257.5m。冲沟坡度约为1:0.9~1:1.15,在地形测量时观察到冲沟中上部有一转弯处可实现洞碴料输送过程中的缓冲。

对该冲沟试溜过程情况看,开挖碴料能够集中到冲沟底部。在冲沟溜碴槽底部接近2617.5平台段进行加深处理,形成倒“八”字形出口,以利于洞碴料集中到集料平台上。为防止部分洞碴料滚出溜碴槽,根据实际地形情况,在冲沟溜碴槽局部两侧设置挡墙。

在溜碴通道约2700.0高程有一块凸出岩体影响通道溜碴安全,需要对其进行人工爆破清除。

2.3沟口2617.5集料平台开挖

溜碴通道底部与沿江雅新公路接线,接线高程为EL2617.5。在雅新公路靠山体侧冲沟底部扩挖出一集料平台(EL2617.5),沟底集料平台开挖进深和纵向长度分别按15m和40m进行考虑,为了控制集料平台内侧边坡最大高差约为25m,把坡比设计为1:0.3,按照上述参数扩挖集料平台的开挖方量约12700m3,经估算得到该平台的堆碴容量约为1500m3,实际施工中,为降低出碴难度及出碴安全,堆洞碴料1~2个循环后随即出碴倒运至指定碴场,避免碴料的集中堆存。该集料平台开挖施工前,由测量人员根据施工方案设计图进行现场放样。集料平台开挖尺寸详见图一:《集料平台开挖图》。

集料平台及其附属安全设施施工完成是602#公路隧道开工的前提,为确保工程施工进度,集料平台石方主要采用梯段爆破“自上而下,分层分块”开挖方法,采用预裂爆破方式。开挖主要采用Atlas Capco D7型液压钻机钻孔,手风钻辅助造孔。

(1)预裂爆破参数选择表一

(2)梯段爆破参数选择表二

图一:《集料平台开挖图》。

2.4挡碴墙施工

设置挡碴墙可有效防止滚石入江。集料平台挡碴墙按明挖和洞挖两期布置。在明挖阶段,考虑到集料平台堆碴量,挡碴墙布置在雅新公路外侧,洞挖时,挡碴墙布置在雅新公路内侧。

(1)利用现有雅新公路外侧沿江钢筋石笼进行挡碴,挡碴墙长度27m,高4m,其中高于路面部分为3.5m,根据实际情况观察,该挡碴墙可把碴料集中在沟口集料平台内。

(2)出口边坡明挖结束后(洞挖阶段),拆除公路外侧挡碴墙,改为布置在集料平台的雅新公路内侧,长约25m,挡碴墙顶面高于路面5m,挡碴墙底部埋入地下约50cm,内侧采用塘柴或废轮胎辅助缓冲以减轻石碴对钢筋石笼的破坏。经常检查挡碴墙及辅助缓冲材料的损坏情况,及时对其进行修复或更换。

3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考虑,即卸碴、出碴、沟口沿江公路保通。

(1)卸碴时,在雅新公路集料平台上下游两处设置安全警戒人员,禁止车辆及行人通过。

(2)控制爆破的石碴粒径,若有大粒径的碴料需进行补炮以后才能进入溜碴通道。

(3)经常检查通道入口区域内的路况及安全设施,发现路面散落石碴、凹坑和损坏的安全设施则及时进行清理、填补和修复。

(4)挖掘机、装载机机体靠山体侧的一面制作两层密目钢筋网片(φ6.5@10cm×10cm)与机体焊接牢固,以防止滚石击伤车内司机。

(6)根据两河口电站天气状况,进入冬季后,多在下午风速及风量较大,定期安排人员在上午清理溜槽内的挂碴。

(5)掉落集料平台外侧低线公路的石碴在溜碴完成后随即进行清理,经常检查钢筋石笼挡碴墙损坏情况、整体稳定性以及是否移位,及时修复破损钢筋笼,,在保通时间段内保证出碴车辆及协作单位运输车在该路段的行车安全。

4 雅新公路保通措施

602#公路开挖施工时,溜碴通道下方集料平台的洞碴料及平台外侧公路的散落石碴需及时清理,装碴运至指定碴场。针对该部位施工需要完成保通路段为阿农沟沟口生活营区至集料平台公路段,具体保通措施说明如下:

(1)爆破开挖期间需要封闭下方雅新公路,封闭前我部安全环保科负责人员将提前12小时通知现场监理工程师并与相关协作单位加强协调沟通,溜碴期间安排专人在封闭路口两端警戒,严禁任何行人、车辆通行。封闭期间可经电站其它路段通行。

(2)602#隧道出口边坡下方集料平台外侧设置钢筋石笼挡碴墙,防止开挖的石碴落入公路及雅砻江中。

(3)边坡下方雅新公路保通时段:10:00~13:00,17:00~19:00。加强602#公路开挖爆破人员及设备的合理投入,定时溜碴出碴,定时放行。

5 结语

集体工作措施篇6

    〔论文摘要〕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得农村养老保障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基于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的实施,有利于解决当前农村社会养老问题,保障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能够适应当前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城乡经济发展。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的实施对农村养老保障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实施是切实可行的。

      一、当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家庭规模小型化和人口老龄化。

    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得农村养老保障面临新问题。一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和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只要一个孩子,农村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逐渐增多,家庭规模逐渐小型化。越来越多的小型化家庭,预示着我国农村今后许多家庭可能要承担4到6个老人的养老任务,农村养老负担逐渐加重。二是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剧增,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据预测,201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上升到1. 14亿人,占总人口的8. 4% ; 2030年将达到2. 31亿人,占总人口的15.3%。如果按2000年我国城乡老年人口结构计算,2010年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数为7718万人,2030年将增加到1.55亿人,而且我国现有1亿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约75%生活在农村。此外,由于农村青壮年人口的大量流动与迁移,以及农村老年人口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递增,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增长速度更是远高于城市。随着农村老年人口的逐渐增多,农村养老负担将日益沉重。

    2.城镇化发展弱化了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功能。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转型,我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冲击,农村家庭保障功能渐趋弱化。一是农村家庭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下降影响了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发挥。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一部分原来由家庭承担的职能逐渐转移给社会,人们的各种活动也越来越依赖于家庭以外的社会资源,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影响着老人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老年人的经验、知识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指导作用越来越小,从而家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逐渐下降,家庭养老的功能也随之弱化。二是家庭养老保障能力的下降影响了家庭养老的持续进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居民不断地向非农地区转移,农民从农村走向城市,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技术、知识等各方面没有优势,工作不稳定,收人相对偏低;为了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在经济上就很难给予留守农村的老人以相应的资助,家庭养老保障能力逐渐下降。而且,这种影响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会更加严重,不利于我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的持续进行。三是传统的家庭责任观念、家庭义务观念削弱,不利于家庭养老的进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价值观不断受到效益主义、拜金主义、个体主义、消费主义的影响和冲击,家庭责任观念、家庭义务观念在不断蜕变,一些重权利轻义务的行为也严重影响了农村家庭养老的进行。

      3、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亚待完善。

      我国政府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性地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目前为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有逾20年的历史。然而,直到现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是不尽如人意。一是制度保障水平低。二是覆盖面小,共济性差。三是制度的可持续性差。四是管理水平低。五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缺乏法律的支持,制度不稳定。

      此外,我国人口约75%生活在农村,农村人口数量庞大,而我国政府财政力量有限,在短期内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农民的晚年生活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二、基于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

      (一)基于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的运作办法

      1、准确界定集体土地范围。村集体在上级土地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准确界定村集体所属土地范围。由上级主管部门拟订一份具有法律或行政效力的书面规定,严格规定村集体所属的土地范围。

    2、作价折股。成立土地评价小组或请社会权威部门对集体土地进行评估作价,使实物的土地货币化;然后把土地作价额折成若干股份。

    3、股权设置。根据实际情况设个人股和养老保障股。

    4、产权界定。首先,根据村集体的老年人数量(以60岁或65岁为界),以初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为标准,在严格核算的基础上界定养老保障股的数量(养老保障股的数量二历年村集体老年人口的平均数x初步保障基本生活的生活费用于(村集体土地作价额令户籍在村集体的人口数)),其次,在留出养老保障股后,根据户籍关系在村集体的人口数量来均等界定个人股。养老保障股和个人股要发放土地股权证书;股权分配一步到位,以后不再因人口变动而调整,不得抽股。农民获得以下权利:一是货币化了的土地所有权。二是股权转让权。三是土地股份的继承权和抵押权。四是分红权。合作经济组织经营土地获得的收人在扣除了管理费用后按股分红(养老保障股也参加分红)。五是养老保障权。

    5、组织管理。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设立养老保障股的专门管理人员。社内实行社员代表大会制度,按照“一人一票”的原则进行决策;成立董事会、监事会,其成员民主选举产生。把村民委员会和土地股份合作社分开,村委会依法行使其行政权利,土地股份合作社行使土地运营与管理权利。

      6、资产运营。由土地股份合作社统一负责对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等进行运营。对土地使用权,不再按人人有份的原则进行承包,而是引人竞争机制,分别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竟价承包、租赁、拍卖等运作方式,将其转让给农户或其他单位或个人。

      7、利益分配。经营收益留够工作经费后,按股份数量平均计算出每股分红数量,按时发放给村民;经营所得也要按比例定期充实到养老保障股金中。

      8、收益金发放。在收益金发放中老年人可以得到两部分资金收益,一部分是个人股分红所得资金收益,一部分是养老保障股所得收益,这两部分资金收益可以较好的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并且,实行土地股份合作,老年人得到个人股分红收益,从而避免了因年老体弱无法耕种而造成老年生活困难的状况,可以更好地保障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二)养老保障股在具体运作过程中的要求

      1、享受养老金的老年人需具有村集体的户籍,且年龄要根据实际情况定在60岁或65岁以上。此外,要根据历年来村集体老年人口的数量,测算出老年人口平均数量。

    2、准确测算出养老保障股的数量。(养老保障股的数量二历年来村集体老年人口的平均数x保障基本生活的生活费用十村集体土地作价额令户籍在村集体的人口数)。

    3、通过养老保障股收益发放的养老金应能基本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4、在土地股份合作社中设置专门人员进行养老保障股的经营管理和保障金的发放工作。养老保障金要定期足额发放,并且养老保障金数额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经营收益的增加适当上调。

      (三)配套措施

    1、规范农村养老保障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一是实行听证会制度。听证会可以广泛听取村民的建议,保证决策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土地属于村集体所有,在界定村集体土地范围、作价折股、股权设置、产权界定等环节中都要举行听证会,在村民一致同意或多数同意的基础上作出相关决策,依此保证农村养老新路径的正确制定。二是针对土地股权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上级部门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或政策性文件,明确确定个人股和养老保障股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切实保证农民得到相应的土地股权;政府部门还要制定相关规定,对个人股的买卖、继承等环节给予严格的规范,保证土地股权的合理流转和运营。三是建立监督机制,使各项工作公开透明。良好的监督机制是农村养老新路径顺利实施的保证,村民和上级主管部门要做好监督工作,促进农村养老新路径的健康实施。资产运营、利益分配及养老金发放等各项活动要定期向村民公示,保证各项工作的透明化。四是政府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优惠,并努力加强新路径下养老金的流动性对实施养老新路径的村集体,政府要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此外,政府出台相关规定,让新型土地股份合作下的养老保障和城镇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接,促进人口流动,避免养老资源浪费,促进农村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

    2、搞好土地制度改革,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土地制度。农村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使农民获得了货币化的土地所有权,做到了产权清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土地流转和经营制度还要有相应的改革措施:一是要建立更加规范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改变现行的计划式统一调地的办法,代之以市场化的土地流转方式,建立起完善高效的土地流转市场,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土地收益。二是要建立完善的土地经营制度。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租赁经营、集体农场经营等多种经营形式,建立以农户经营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土地经营制度,增加土地收益,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村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

    3、做好试点工作,搞好典型示范,因地制宜、逐步推广。首先,农村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基础上的养老保障新措施还处在探索阶段,在实施过程中要搞好试点工作。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选择有代表性的村集体进行试点,从中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确保大面积推广的顺利实施。对新措施实施成功的村集体,要作好示范工作,让更多的村集体来学习其成功的经验,并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建立适应自身实际状况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其次,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在实施养老新路径的时候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有选择的实施,切不可盲目追捧、一哄而上。当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再逐步推广开来,从而确保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的顺利实施。

      三、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的现实意义及可行性分析

1、现实意义。

    第一,基于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的实施有利于解决当前农村社会养老问题,保障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以上分析说明,我国农村家庭规模小型化、人口老龄化使得农村社会养老负担沉重;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导致农村家庭养老功能渐趋弱化;以及在短期内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很大难度。因此,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的实施能够较好地弥补因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失所带来的空白,满足当前农村社会养老的需要,更好地保障农村老年人的晚年基本生活。

    第二,基于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能够适应当前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实施的前提条件是发展农村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建立有利于土地更加自由的分配和流转,减少土地闲置、撂荒现象,有利于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土地的规模经营有利于生产者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和生产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第三,基于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城乡经济发展。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农民可以把闲置土地转人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和经营,并取得土地收益。农民可得到养老保障金以保障其晚年基本生活,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农民依靠土地养老的传统观念,解除农民向城市流动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此外,土地股份合作提高了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有利于农地的产业化经营和规模经营,切实增加农民收益。而且,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以较好地满足城市化发展的需要,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的实施对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2.可行性分析。

    我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各地区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的推行不能搞“一刀切”。通过对发达地区的考察可知,目前在我国发达地区推行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是可行的。

    首先,发达地区土地需求迫切,土地收益较高,能较好地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推广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具有经济可行性。土地是一种稀缺的自然资源,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土地在经济发达地区的需求尤为迫切。土地股份合作在土地的运营过程中引人竞争机制,分别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竞价承包、租赁、拍卖等运作方式,所得资金收益较高,这就使得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的推行具备了应有的经济基础。目前苏南部分发达地区和一些大中城市郊区都进行了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的改革探索。积极开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改革试点,优化土地资源配置。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股,在不改变土地承包权的情况下,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折价人股,建立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经济发达地区实行土地股份合作,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提高土地经营收益,为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的推行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其次,经济较发达地区非农产业发达,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土地闲置较多,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的推行具有现实可行性。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的推行必须要求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经济较发达农村的现实状况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在经济较发达农村,非农产业发达,加之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农村土地闲置、撂荒现象严重。基于这种现实情况,为更好地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可以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将这部分闲置土地进行统一管理和运作。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产生,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的推行就具备了现实可行性。在经济发达的上海市农村上地流转中,正在运行或试运行或即将运行一种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过程是农民集体以土地人股给集体(村小组或村集体),然后由集体再入股到乡镇或更高级的特定组织,由这个特定组织运作人股土地并以固定的报酬返还给集体,集体再将所得的部分分配给人股的农民,我们把这种模式称之为上海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制模式。上海的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模式充分说明了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的现实可行性。

    再次,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储备丰富,具备了新措施推行的人才基础。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的健康发展要求对土地及养老保障股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运作,因此,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是必不可少的。随着对农村干部培训工作的逐步加强以及大量高素质人才到农村基层工作,土地股份合作的人力资源储备逐渐丰富,农村养老保障新措施具备了相应的人才基础。近年来“孔雀东南飞”现象持续升温,大量的人才不断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流动。伴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优美生活环境的吸引,大量高学历、高技能的人才向这里聚集,而且到基层农村工作的高学历人才不断增加,可以说,发达地区已经具备了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措施的人才及其他条件。

集体工作措施篇7

在中药使用过程中,如何避免中药药害以及不良反应一直和中药管理工作中的重点,要积极建构更加系统化的管控措施,确保管理机制和管控效果的最优化,保证核心工作符合实际标准,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积极建构更加适宜在临床用药中使用的控制措施,真正实现临床中药药学的安全性、合理性以及经济性目标。

一、提升安全性问题研究效果

在研究中药安全问题的过程中,要对从多方面入手,不仅仅要对中药安全性问题提高认知,也要对其宣传项目的合理性和控制效果展开集中分析和综合性整合。在众多因素中,导致中药出现安全的问题中,最根本也是最普遍的就是使用人员对于中药安全性认知存在缺失。由于认知不足,就使得中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无法按照标准化应用剂量和方式进行治疗。基于此,在实际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相关部门要积极践行更加系统化的安全管理措施,真正落实完整的中药管控机制。不仅仅要保证临床应用中,实现辩证处方以及选药配伍,也要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有效审核中药的剂量和使用路径,着重关注用药禁忌和实际用量,严格防止出现长期超量使用的问题[1]。

基于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中药安全管理的实际效果,对其安全性认知的优化至关重要,相关药品管理部门要结合实际需求,深度分析实际情况的同时,结合理论以及实践经验展开合理化用药操作。只有从根本上提高管理机制的实效性,才能为项目升级和整体管理效果优化奠定坚实基础。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要对一些缺乏中药基本知识的西医进行集中的培训,不仅仅要保证其有效地了解中药基础知识和管理措施,也要对其专业用量等参数展开综合性整合。例如,开设中药基本理论的培训课程,提供中医药基本理论知识讲解以及应用中药剂量培训等,从根本上减少中药的不合理应用情况。并且在中西药配伍机制中,要进一步对联用增效减毒等方面进行统筹管理。

二、提升不良反应问题研究效果

在??际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问题展开深度分析和集中调研,积极践行系统化的管控措施和管理工作,确保对不良反应问题能建立健全更加完整的管控措施。社会上普遍认为,中药注射剂安全问题是药剂本身的质量因素引起的,甚至会有部分较为武断的医师开始拒绝使用中药注射剂,但是,其实际原因并非如此,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更多的因素是由于临床使用结构不合理导致的。因此,在实际研究机制建立和应用体系得以全面优化的过程中,要积极践行更加系统化的管控措施,将不良反应作为研究的重点。

基于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成果对于中药临床管理工作的意义,就要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集中校对和深度研究,并且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其规律和特点,确保研究效果符合预期[2]。只有从根本上提高研究结构的稳定性,才能将研究结果作为基本的数据依据和参考,提高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规范和控制措施,为风险控制体系的全面优化和综合性升级奠定坚实基础。另外,在深入探讨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的同时,也要着重开展管理机制的控制措施和推广应用,为相关课题研究车成果的全面优化奠定坚实基础。

三、提升中药处方点评实施效果

在实际研究机制建立和应用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体控制措施的完整性和实效性,要积极落实中药处方点评工作,为研究工作系统化升级奠定坚实基础。中药处方点评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干预机制,且收效较好。相关部门要积极开展具体工作,升级点评体系完整性的同时,也要对中药技术专业水平和管控措施展开深度分析和集中调研,确保相关处方点评实施细则更加的规范有效,提高点评整体落实程度和应用效果。基于此,要积极建构更加系统化的管理措施和应用路径,切实维护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和稳定性。针对中药处方评价项目中的薄弱点进行多角度分析和整合,并且优化具体实施要点和细则,为管理机制优化和控制体系升级奠定坚实基础[3]。

要从点评中药辨证施治的原则出发,进一步落实药物配伍的工作体系,集中分析和鉴定中药的具体药量,为整体治疗效果升级奠定坚实基础,并且积极建构更加合理化的控制细则,实现评价体系的全面升级。其中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中药的用药时间、中药的用药禁忌、中药注射剂使用要点和规范等,只有保证合理化应用中药,才能获得有效的治疗效果,确保其发挥最大的优势和价值,为中药注射体系的全面落实提供保障。例如,我国广州、深圳、南京以及合肥等地以及开展了多次中药处方点评专题学术报告会议,并且在会议开展过程中落实了具体的点评操作细则,为项目升级和中药临床药学发展进程的推动提供了动力。

四、优化中成药合理使用手册的编辑

在实际管理机制建立后,要想进一步落实和规范相关的医疗行为,就要积极制定更加系统化的中成药合理使用手册,对具体行为进行集中的约束和管控,确保中药使用过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从而一定程度上推动中药临床学工作的全面发展,实现探讨工作和实践工作的双向落实。中成药在中医药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整体疗效较为显著,且使用便捷化和副作用小也是突出的优势,这也是医生长期使用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合理化的升级处理和控制措施。目前出版的书籍中,《实用中成药手册》《中成药合理使用》《常用中成药合理应用》等都是对使用要求进行规范的管理措施,需要医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具体问题进行统筹控制和集中整合[4]。

(五)优化中药临床药学管理模式

在研究中药临床药学的过程中,要对不同问题展开深度分析和集中整合,确保相关管理措施的稳定性和实际价值符合预期。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管理效果,就要积极落实更加系统化且合理性的用药安全,建立健全以独特中医药理论指导的临床药学结构,积极探索更加系统性的管理机制。研究过程中,对中药疗效观察室、药理研究室以及方剂研究室等进行集中整合,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管控措施和管理机制,为项目升级提供保障,围绕主要问题开展细化分析。

集体工作措施篇8

健康、安全和环境(Health,Safety and Environment,HSE)管理体系通过先进、科学、系统的运行模式将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等要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动态管理体系。本文以天津港欧亚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亚集装箱码头)为例,介绍该公司集装箱装卸设备维护安全管理情况,分析HSE管理体系在集装箱装卸设备维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1 HSE管理体系基本要求

HSE管理体系遵循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的管理模式。该体系由7个关键要素组成,包括领导和承诺,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策划,组织结构、资源和文件,实施和运行,检查和纠正措施,以及管理评审等(见图1)。

领导和承诺是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的前提条件;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是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的总体原则;策划是HSE管理体系的内容,包括辨识危害因素,策划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法律、法规及其他规定,目标和指标,管理方案等多个要素;组织结构、资源和文件是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的基础,包括组织结构和职责,管理者代表,资源,能力、培训和意识,协商和沟通,文件,文件控制等要素;实施和运行是HSE管理体系实施的关键,包括设施完整性、承包方和/或供应方、顾客和产品、社区和公共关系、作业许可、运行控制、变更管理、应急准备和响应等要素;检查和纠正措施是H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保障,包括绩效测量和监视、合规性评价、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事故及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记录控制、内部审核等多个要素;管理评审是推进HSE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动力。

2 港口集装箱装卸设备维护HSE管理体系评价方法

欧亚集装箱码头的集装箱装卸设备主要包括11台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和33台市电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电缆卷盘式),维修区主要包括机修车间、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维修场地、岸边吊具维修区等,工作现场危险因素较多且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港口集装箱装卸设备维护工作中的危险因素按类别可分为物理性危险因素、化学性危险因素、生物性危险因素、心理性危险因素、行为性危险因素和其他危险因素等。

欧亚集装箱码头的集装箱装卸设备维护采取对外承包制,主要包括日常维护保养、三班故障抢修、委外维修等维护形式,由设备管理部门的工程技术部负责设备维护的管理、设备维护计划的提出和实施以及设备维护项目的监控和验收。HSE管理体系针对港口集装箱装卸设备维护安全管理的评价方法如下:

(1)根据不同维修形式的工作流程辨识各自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准确评价风险程度,并采用《危险因素调查表》对维护风险进行识别,对各类风险进行汇总、筛选、分析、评价后形成《危险因素汇总表》;

(2)采用一般作业风险评价法对维护风险进行评价,并提出设备维护过程中的安全预防措施。

在港口集装箱装卸设备维护过程中,HSE管理体系按照各岗位职责辨识维修人员所在流程的危险因素和环境因素:计划阶段主要存在办公设备故障、辐射等极小风险;实施阶段的危险因素主要存在于物资拆卸和搬运过程中;堆场内主要存在交通事故危险;特殊天气(如冰雪和大风天气)下容易因设备湿滑产生危险;电气系统检修存在高压电和静电放电等危险;高空作业环境存在坠落风险;维修作业时可能因操作不当引发危险;使用氧气、乙炔等易燃易爆气体也存在一定危险;电焊作业可能引发高温烫伤、火灾等危险;检修作业完毕后,遗留的废旧棉纱、损坏零部件、废油等也可能引发危险。

完成对港口集装箱装卸设备维护中危险因素的识别后,HSE管理体系对危险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消减措施。

(1)办公设备故障、辐射等危险。可能性:极有可能。后果:不严重。危害等级:极低。消减措施:采购符合国家健康标准的办公设备,定期对办公环境进行辐射检测,并采取种植植物、合理安排员工工作时间、及时更换达到报废标准的设备等措施减轻危害。

(2)物资拆卸、搬运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可能性:有可能。后果:中等严重。危害等级:低。消减措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穿戴劳保用品。

(3)堆场内交通事故等危险。可能性:不太可能。后果:较严重。危害等级:高。消减措施:遵守场内交通安全规则,编制合理的车辆交通管理制度,由专人协助管理现场交通。

(4)特殊天气带来的危险。可能性:有可能。后果:较严重。危害等级:高。消减措施:实时监测天气状况,建立预警系统,制定全面、合理的特殊天气应急处理方案,成立应急预案小组;此外,在雨雪天气安排维修计划前,对设备湿滑等情况进行说明,提醒维修人员注意安全。

(5)电气系统检修中高压电、静电放电等带来的危险。可能性:有可能。后果:较严重。危害等级:高。消减措施:对检修人员进行高压检修作业安全教育,严格执行检修规程,填写停送电票、工作票、登高作业票等票证书,认真履行监护制度;检修过程中佩戴绝缘手套、穿戴绝缘鞋等防护用具;带电设备(如变压器、变频器)停电检修前,一定要在放电完毕后验电,确认无电后才能进行操作。

(6)高空作业环境存在的危险。可能性:不太可能。后果:较严重。危害等级:高。消减措施:检修人员在检修作业前接受安全教育,严格执行检修规程,登高作业时佩戴安全带等防护用具,作业现场采取设置遮栏等安全措施。

(7)维修作业操作不当引起的危险。可能性:不太可能。后果:较严重。危害等级:高。消减措施:检修人员在检修作业前接受安全教育,严格执行检修规程,检修过程中正确穿戴劳保用品。

(8)使用氧气、乙炔等易燃易爆气体及电焊作业带来的危险。可能性:有可能。后果:较严重。危害等级:高。消减措施:检修人员在检修作业前接受安全教育,严格执行检修规程,检修过程中正确穿戴劳保用品;联系安全管理部门填写动火证,提醒并注明安全注意事项;采取设置遮栏等安全措施。

(9)委外单位维修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带来的危险。可能性:有可能。后果:较严重。危害等级:中等。消减措施:维修人员在作业前接受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和检修规程,增强检修人员的责任心,履行监护制度。

3 港口集装箱装卸设备维护HSE管理体系的实施

(1)强化安全教育 加强对各级人员的安全作业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并根据不同设备的维护方式和操作特点进行专门教育,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和安全意识;通过班前训话和派工单将有关安全作业的技术要求详细、明确地告知作业人员,并由作业人员签字确认。

(2)完善安全培训机制 根据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安全培训计划,建立公司、部门、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及考核机制;按照《安全管理协议》的规定,要求设备维护承包方严格做好员工岗前安全教育、特殊岗位教育、回笼教育、转岗教育等,并进行定期监督和检查。

(1)建立行之有效的设备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步骤,明确设备管理目标,主要通过以下方面着手:编制合理的设备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理预案(如防风防潮应急预案等),并将与设备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汇编成册,进一步明确各级、各专业的设备管理标准;指定专门的审查批准人员,编制检修和安全操作规程,严格落实规程中涉及的工作票、证件等;建立设备运行档案,记录关键运行参数并定期监测,做好缺陷和事故记录,编制详细的设备参数,留存易损件图纸,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设备改造和升级项目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和批准,并确认与设计不冲突。

(2)强化主动维护的理念,加强设备检查力度。HSE管理体系要求对设备危险作业环境进行有效控制,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加强设备巡检力度有助于随时了解设备状态,一旦发现异常现象方便及时调整和维修。为此,需要根据HSE标准及设备的重要程度和使用频率编制《设备安全检查表》,对设备进行全方位安全检查:司机等操作人员对重要安全机构进行目测检查,确定制动器、电机、防风装置等安全机构处于正常状态;针对主要工作机构的运行状态进行动态检查;针对机械紧固件、电气设备、防雷防静电设施的的安全状况以及减速箱、轴承、电机等部件的振动、温升等现象进行月度检查;针对高压电缆接头和外表、滑环箱内部、变压器、高压柜等重要电气部件钢结构及安全辅助装置进行年度检查。多层次检查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降低设备故障率和安全事故发生率,减少设备维修费用。

(3)加强验收管理,确保维修、检修和保养的质量。设备维护中的危险因素会直接影响维护效果,而维护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设备运行周期,更关系到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能。码头一般用“平均故障修复时间”来衡量故障抢修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用“连续2次故障之间的平均作业箱量”来衡量设备日常维护质量,这2个指标是考核设备管理部门的重要指标。

(4)及时掌握与集装箱装卸设备相关的先进科学技术。利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网络技术和远程起重机管理系统实现对起重机的实时监控,掌握设备运行的重要参数,为设备主动维护提供依据;另外,使用回放功能监测设备出现故障时的状态数据,并对之加以分析,为日后的日常维护提供指导。随着燃油价格的上涨,轮胎式龙门起重机趋向于采用市电电缆卷盘、滑触线小车、锂电池混合动力等供电方式,新技术和新操作方式无疑会带来设备安全管理的新问题,这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具有前瞻性,提前掌握先进技术,为设备安全管理提供保障。

集体工作措施篇9

【关键词】工业大道项目;环境评价;环境保护措施

1.引言

贺州市平桂管理区与八步区毗邻,西邻钟山县、昭平县,南接梧州市苍梧县,北连富川瑶族自治县和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行政区总面积2022平方公里,驻地为原西湾镇区,由三部分组成,即原西湾镇区及南、北两个工业区,距贺州市中心约6公里。根据《贺州市平桂管理区总体规划》(2009-2030)要求,贺州市平桂管理区开始实施贺州市平桂管理区工业大道建设工程,该项目共包括3条道路:分别为:工业大道,西发街、下马岭横三路,与公园西一支路、公园南一路、公园南二路、平桂大道都有设计交叉路口,它的建设将完善道路沿线的市政基础设施,改善周围环境,方便居民生活和出行,大大降低平桂管理区乃至贺州市的交通压力,促进城市经济进一步健康持续发展。

2.贺州市平桂管理区工业大道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价

2.1 施工期环境评价

(1)大气环境

施工期的主要污染是TSP、作业机械废气和沥青摊铺过程中的沥青烟,建议在易扬尘的作业时段、作业环节采用洒水的方法减轻TSP污染,只要增加洒水次数,可大大减轻TSP的污染。施工机械数量少且较分散,产生的机械废气污染程度相对较轻。建议本项目购买商品沥青,不存在熬化和运输过程中的污染,沥青摊铺时选择密闭加热摊铺装置,以减轻对空气环境和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2)声环境

项目敏感点路段施工时最大影响局委办、西湾矿务局。因此项目施工方需严格控制施工时段,在中午 12:00~14:30和夜间22:00~次日06:00禁止施工,对高噪施工设备,做好施工人员的保护工作,可将施工噪声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

(3)固体废弃物环境

本项目建设施工弃渣将按照平桂管理区有关渣土排放管理规定,办理好排放手续,获得批准后方可在指定的受纳地点排放。施工期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并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不会对环境形成二次污染。

(4)排水工程坏境

根据资料,项目施工营地主要选择沿线的农业和单位用地,周围多为农田、草地。本文推荐采取分类处理这些废水的办法:施工生活废水采取清污分流处置,厕所等高浓度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和当地农民协商将其用作农肥不外排;一般清洁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就近用作周围农田、林地浇灌用水不外排,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施工作业废水经收集除油、沉淀后处理后上清液可用于周围农田、林地用水不外排,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路基施工期雨季地表径流水经沉淀后再排入周边沟渠和河流中,可将径流雨水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

2.2 营运期环境评价

(1)大气环境

项目运营近、中、远期,敏感点处NO2日均浓度值及小时最大浓度值均可满足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叠加相应浓度背景值后,项目沿线敏感点大气环境质量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为了预防项目汽车尾气对规划新增敏感点的影响,本报告建议在规划设计本路段两侧时应在道路与居住区之间预留绿化用地以减低道路营运期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对该片区居住用地的影响。

(2)声环境

项目运营近、中、远期,对于规划的临路建筑,第一排建筑物面向道路一侧区域昼间噪声均可达到4a类标准,夜间噪声超过4a类标准0.92dB(A)~7.57dB(A),工程营运期将对沿线两侧敏感点产生一定影响。

(3)固体废弃物环境

营运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运输车辆撒落的运载物、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装载的货物、乘客丢弃的物品等。由于拟建道路建成后有平桂管理区环卫部门和城市绿化部门对道路全线进行养护,在对道路进行养护的同时,也对沿线的垃圾进行收集,清扫、集中处理,故营运期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不大。

(4)排水工程环境

项目全线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体制。项目雨水结合地形、地势以及不同的汇水流域,合理布置雨水管道,雨水重力流就近排入雨水系统。雨水经收集后分段分别汇入西湾大道和电厂路雨水管网。

污水排向分段分别汇入西湾大道和电厂路污水管道,最后进入平桂管理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处理达标后经排水渠道排放至相思江。

3.贺州市平桂管理区工业大道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措施

3.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大气环境防护措施

道路施工过程中,沥青搅拌、碎石拌和都采用厂拌方式。施工现场应设专人负责保洁工作,必须保持现场周边环境整洁,所产生的废弃物必须日产日清,工程竣工后必须做到工完场净。拆迁工地要随拆随洒水,拆迁后要立即进行简易绿化。大风天气禁止进行可能造成扬尘污染的露天作业。施工车辆排放的尾气应满足标准要求。路面摊铺应选择有毒气体产生量小的温拌沥青技术,减少沥青烟排放量。

(2)声环境保护措施

工程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应事先对其进行常规工作状态下的噪声测量,对超过国家标准的机械应禁止其入场施工。具有高噪声特点的施工机械应尽量集中,施工时准备工作充分,做到快速施工;在距村庄比较近的区域,施工时间要安排在昼间,夜间施工须经相关部门批准。打桩作业严禁夜间进行。物料及弃渣在运输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运输路线穿过居民集中居住区及学校、医院等敏感点,并在运输时间上加以限制,6:00以前、21:00以后应禁止施工运输。

(3)固体废弃物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产生的弃渣将按照平桂管理区有关渣土排放管理规定,办理好排放手续,获得批准后方可在指定的受纳地点排放。施工单位应配备管理人员对渣土垃圾的处置实施现场管理,渣土运输的车辆必须设置密闭式加盖装置,并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和路线进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应以专门容器收集,由环卫部门有偿清运,不允许随地乱抛,或混入建筑垃圾,影响环境卫生。

(4)水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人员临时居住点设化粪池、垃圾坑,并及时清运;建材堆放时加以覆盖,防止雨水冲刷。含有泥沙(浆)、水泥等物质的施工废水,应当经临时沉淀池处理达标后,方可外排。含有害物质的建筑材料(如施工水泥等)应远离饮水井和水源地,各类筑路材料应有防雨遮雨设施,水泥材料不得倾倒于地上,工程废料要及时运走。严格管理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严禁油料泄漏和随意倾倒废油料。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清洗水和施工机械的机修油污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3.2 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营运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汽车尾气。由于拟建道路预测车流量较低,营运期汽车尾气的排放对道路沿线的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小,道路沿线空气质量可以满足 2类标准要求。但随着道路的运行,通行车辆逐渐增多,汽车尾气污染将有所加剧。为控制汽车尾气污染,通过严格执行尾气排放车检制度、要求车辆安装汽车尾气处理装置等措施,同时要加强管理,对于运输易产生扬尘物品的车辆必须要求加盖苫布,禁止散装未加盖苫布车辆上路,以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2)声环境保护措施

拟建道路营运后将对道路沿线声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营运中、远期,随着交通量的增大,噪声的超标范围、超标量逐渐增大,尤其是对距道路较近的第一排建筑物影响较大。道路建成后,采取对临街居民采用隔声窗等降噪措施,合理规划道路沿线建筑,对道路过往车辆采取控制行车速度、控制车型等措施,道路两边保证一定宽度的绿化带等措施,降低营运期运输车辆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

(3)水环境保护措施

建设项目营运期对区域内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来(下转第26页)(上接第24页)自于汽车尾气排放物随路面径流对水体造成的污染。道路营运期各种类型车辆排放尾气中所携带的污染物在路面沉积,汽车轮胎磨损的微粒,车架上粘带的泥土及人类活动残留物,车辆制动时散落的污染物及车辆运行工况不佳时泄漏的油料等都会随雨水径流进入水体,其中主要的污染物有石油类、有机物和悬浮物,这些污染物随着天然降雨过程产生的径流进入水体,将对这些水域产生一定的污染。

本项目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方式,雨水经雨水管网收集后排入附近地表水体,污水经污水管网收集后排入平桂管理区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减少区域污水随意排入附近地表水体,有利于保护沿线地表水体的水质,改善投资环境。

(4)生态补偿措施

项目建成后原有的农业生态结构全部被破坏,区域生物量有所减少,因此项目建成后要进行道路绿化。另外,道路两侧新开发土地的房地产项目,应按照一定比例面积建设城市绿地和小区绿地,可补偿一定生态损失。

同时,为防止水土流失,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水土保持:①施工单位应随时与气象部门联系,及时了解降雨的时间和强度,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②施工时要随时保持施工现场排水设施的畅通,地质不良地段的路基施工应尽量避开雨季;③雨季填筑路堤时,应随挖、随运、随压,以保证路基的质量。每层填土表面应平整,并应形成2%-5%的横坡和碾压密实;④当暴雨来临前,路基边坡铺防护物,如用草席、土工布、草编袋进行覆盖,同时按要求设置泥土沉淀池;⑤在堆土场及拌合场等周围,设土工布围栏,以减少灰土随雨水流失,污染环境;⑥无法用作路基填料的废方应合理弃置,禁止乱堆乱弃,避免水土流失造成二次污染。

4.结论

被调查公众有82.1%的公众持支持意见,25.0%的公众持有条件支持意见,10.7%的公众持无所谓意见。被调查的公众主要关注问题为征地合理补偿问题;道路施工过程中汽车尾气、噪音等对居民生活环境的不利影响,营运期夜间噪声和路口出行安全等问题。本报告认为只要建设单位能够按照相关规定做好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加强项目的环境管理,控制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有效落实各项环保措施,能有效解决公众所担心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建设项目符合平桂管理区分区规划,将完善管理区交通路网系统,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建设期间和建成通车后对道路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建设单位只要合理开发,遵守“三同时”的管理规定,切实执行本报告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尽可能减少项目建设对区域环境的不良影响,真正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威.可行性研究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J].电大理工,2009(1).

[2]牟文.项目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集体工作措施篇10

一、金融危机以来实施特保与保障措施的主要特点

“特保”是“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和“特殊保障措施”的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WTO议定书》第16条规定:中国产品在出口有关WTO成员国时,如果数量增加幅度过大,对这些成员的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构成“严重损害威胁”时,那么这些WTO成员可单独针对中国产品采取保障措施。《议定书》16条规定的“特保”实施期限为2001年12月11日至2013年12月11日。

(一)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遭受特保与保障措施显著增多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遭受的特保与保障措施显著增多,共遭受15个国家的特保与保障调查。印度成为对我国发起特保与保障措施调查最多的国家,共发起特保调查5项,保障措施调查13项。2009年美国对我国轮胎启动特保调查,9月奥巴马总统最终决定对我国出口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

(二)对华保障措施调查立案数量超过特保措施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开始竞相保护国内市场,保障措施成为一种被频繁使用的保护性措施。从涉及我国的案件数量看,2008年以来各国实施的保障措施调查数量已经明显超过了特保措施。截止到2009年12月共发起特保调查8项,保障措施调查31项。对我国发起特保措施的国家比较集中,包括美国、印度、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从保障措施看,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从地域上看,较为典型的是拉美地区与中亚地区,(有厄瓜多尔、阿根廷、多米尼加、哥伦比亚、秘鲁和哈萨克斯坦、土耳其等)。

(三)发展中国家发起的特保与保障案件数量明显多于发达国家

2008年以来,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发起特保措施的绝对主体,到目前共有13个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发起过特保和保障措施。金砖四国中的印度和俄罗斯尤为突出。印度共发起特保措施5件,保障措施13件,居全球之首;俄罗斯共发起4 件保障措施案件。从发达国家看,美国2009年对我国轮胎实施特保措施,造成很大影响。不排除2013年特保措施到期后,发达国家重新将保障措施作为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

(四)特保与保障措施受限集中在化工、金属、纺织产品等领域

根据WTO统计数据,全球实施保障措施的产品类别比较集中。化工产品是实施保障措施最多的产品,共18起。其次是金属制品与食品饮料烟草制品两类,各11起。我国特保与保障措施受限产品也主要集中在化工、金属、纺织以及陶瓷玻璃等领域。化工产品、金属产品等引发保障措施居前列的产品类别均是我国的主要出口产品。这意味着,未来我出口产品面临保障措施的概率较高。

二、区别不同类型国家有针对性破解特保与保障调查

(一)针对发达国家的破解对策

以美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对我国采取的特保及保障措施,主要集中在较为敏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如纺织品、钢铁及轮胎。这类产品在发达国家属于夕阳产业,但吸纳了相当一部分就业,且有较为强势的劳工团体组织。这类组织可以对政府产生较大影响。就设限动机而言,发达国家对我国产品实施特保措施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维护本国的社会稳定及劳动密集产业的平稳转移。建议:

一是对发达国家的特保与保障措施应采取鲜明的态度。发达国家所采取的措施往往负面影响较大,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产生示范效应,引起连锁反应。对于已经实施的特保与保障措施应当给予坚决还击,给其他国家提出警示。

二是建立常态的特保与保障应对预案以做到有备无患。应事先主动做好出口限制的预案,对于敏感产品预先设定合理的增长幅度。当出口量明显超出合理幅度后,考虑调整出口退税率、从严实施出口许可管理制度等措施。

三是在法律和取证方面做到充分应对。发达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法律制度健全,对证据要求规范严格。在应诉中要发挥国内企业与发达国家进口商的积极作用,高度重视证据收集,据理力争,在法律应诉方面不留破绽。政府部门应组织涉案的企业和产业及时准备材料,全面参与调查程序,向调查国的主管机关提出缜密的抗辩。

四是高度重视对发达国家内部贸易保护主义势力的分化瓦解。劳工团体组织是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势力的典型代表,对于特保及保障措施案件往往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应深入了解发达国家有代表性的劳工团体,分化其上下游产业间不同利益集团,培养与我国具有共同利益的代言人,扩大其影响力,以弱化保护主义劳工团体对政府的影响。

(二)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破解对策

发展中国家由于产业结构与我国相近而导致的竞争关系频频对我国实施特保与保障措施,并已经成为实施特保与保障措施的主要力量。发展中国家对中国产品实施特保措施具有“进口替代”贸易政策的性质。更为重要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发展中国家整体出口及就业比例较高,往往是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之一,且发展中国家国内产业界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很大,使特保或保障措施在发展中国家实施相对更为容易。建议针对不同特点的发展中国家采取不同类型的应对措施:

一是对于能源、原材料丰富的经济互补型国家可积极推行能源经济合作。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对能源、原材料需求日益加剧,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十分丰富,如智利的铜矿、巴西的铁矿、泰国的橡胶、埃及的石油等。对于这类国家,应发展长期投资、购销、物流及综合运输的互利关系和共同利益;建立双边或多边贸易投资长期合作机制;设立贸易及经济、非经济冲突预警机制,通过购买能源、原材料产品,加强我国与此类国家在特保和保障措施案件中的谈判能力。

二是对于与我国产业结构呈竞争型关系的国家需要采取政治和经济外交手段预先化解公开的或潜在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如加强政府间对话,特别是加强对那些政策随意性强、法律制度不健全、政府干预较多的国家的政治交涉,有利于化解矛盾和冲突。如印度在国际能源市场上已经与我国形成竞争关系,其钢铁等行业与我国企业之间的全球竞争也越来越明显。然而,在2008年以来印度启动的13件保障措施中,有6件最终取消了调查。可见,对于这类国家采用政治和外交手段能够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也要采取积极对策重点分化其国内力量,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部压力。动员进口商和下游产业力量,对贸易保护主义施加压力。

三是对于出口市场与中国有明显竞争关系的国家可以重点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于土耳其和墨西哥这样在欧美市场上享有优惠待遇,与中国出口竞争激烈的国家,应当借助其在出口市场上的优势,转变贸易为投资,在这些国家设立生产基地,绕过其特保和保障措施。这既可以减少贸易摩擦,又有助于我国产品进入欧美市场。

(三)转变外贸方式、化解对华特保和保障措施的实施基础

一是加大重点产品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大我国钢铁、有色、化工、纺织等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摆脱目前以低价竞争、规模扩张为主的出口发展模式,实现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优化。

二是 建立出口结构优化协调机制。(1)优化出口产品结构,鼓励企业向低碳、品质和社会责任方向努力。要实行差别化、多层次的出口政策导向,加大对中小企业出口的金融支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品牌建设。鼓励企业多打低碳牌、质量牌、社会责任牌,努力探索满足不同类型进口国对环保、健康、品质等方面的要求和标准。(2)积极扩大向新兴市场的出口。金融危机以来,美、欧、日等发达市场需求出现程度不同的萎缩。对此,我国应将调整的重点放在扩大新兴市场上,积极开拓东亚、拉美和非洲市场,继续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

(四)充分发挥政府与行业协会作用,做好预警与应对

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积极有效的出口敏感产品监测制度。可以设定敏感产品清单,对容易引发措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量进行严密监测,并及时向企业公布出口增长的动态监测结果,以引起企业的预警。

行业协会应当成为帮助企业应对特保和保障措施的中坚力量。应积极与专业机构合作,为企业提供详尽准确的出口预警信息。在国外启动调查后,行业协会应配合政府部门尽快将案件信息传递给企业,并积极收集整理公众评议和磋商阶段的应对材料。还应全面参与应诉过程中的公众评议和外交斡旋工作。行业协会可以主动联系国内外有影响的机构与人物,使外国调查机构直接感受到来自中方的严重关切与呼声。

(五)积极运用WTO规则应对特保与保障措施

我国应加强对于WTO争端解决机制以及《保障措施协议》等规则的驾驭能力,将WTO规则作为应对特保和保障措施的法律支撑。

一是积极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对于涉案金额较大,而磋商交涉无法取得效果的案件,尤其是发达国家实施的影响较大的案件,应把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作为必要措施。虽然该程序耗时较长,在短时间内无法奏效,但从法律意义上讲可为今后案件确立规则,还可表明我国的严正立场。对特保案件而言,胜诉的关键就是正确解释中国产品是否对进口国构成“市场扰乱”和“实质损害”。胜诉直接的结果将是取消某项具体的特保措施,还可以取得实施报复的权利。此外,可以针对其他成员方的特保与保障立法提起申诉,通过专家组或上诉机构澄清条款的内涵。该方案应当重点针对发展中国家不完善的国内立法,通过诉讼修改其立法的不合理部分,约束其法律实施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