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23:46:51

接受范文篇1

一、舞蹈接受美学概念分析

接受美学在诞生之初主要是一种文学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接受美学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文艺理论的思维走向。事实上接受美学的出现是比较突兀的,当时的人们都大惑不解,正当人们对接受美学的崛起感到困惑的时候,它已经悄然从文学领域扩散开来,传播到了其他一些领域。人们非常惊讶地发现,接受美学与艺术有着更加密切的相关性,尤其是舞蹈艺术。这个发现让人们大为震惊,本来起源于文学领域的接受美学,竟然在看似并不相关的艺术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研究潜力,无数的学者开始涌入这个领域进行探索,可以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此之后,接受美学在舞蹈领域获得了更为蓬勃的生机和更为强大的发展动力。美学的提出者对美学的解释是对美学研究并不是对其美感的细致解释,而是对美学的美感进行形式的完全研究,书面之类的研究,而接受美学事实上并不是纯粹理论的学问,它有着很强的实践性,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它也不单纯是文艺理论的欣赏与批评研究,文艺理论的欣赏研究是接受美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但绝对不是全部。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便能够顺畅地将接受美学从文学的领域移植到舞蹈艺术的领域。舞蹈是一门极为直观的艺术,它的组成因素是人们可以清晰看到的,也就是舞蹈者本身以及他们的表演动作。舞蹈表演者,是舞蹈艺术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说有些人站在台上不动就是一台戏,就是出自这个原理。一个好的舞蹈艺术家,能够在不动声色之中让人感受到惊天动地的艺术力量。而作为舞蹈艺术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舞蹈者的形体动作,就完全是由舞蹈者来进行的,可以说舞蹈者是舞蹈艺术一切的根源,是组成1亿最前面的那个1,有了这个1,才有了后面的无数个0,才有了表演上的无限可能。同时,舞蹈也是一门写意性很强的艺术,它所展现出来的并不仅仅是舞蹈者的形体及动作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还有形象的虚拟,虚拟就意味着不是肉眼可见的,是具有形象思维的间接性的。这就和中国的山水画有点相似了,中国的山水画重视的就是写意,简单的线条勾勒,留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再比如中国的传统戏剧,三两步行遍天下,四五人百万雄兵,指的就是艺术的虚构性,实际上也就是写意性,挥洒自如,在有限的空间之中展现出无限的意味。舞蹈接受美学的提出,对舞蹈的研究具有革命性的拓展,从深层次揭示了舞蹈艺术的内在规律,对舞蹈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催动了舞蹈的发展。

二、接受美学与舞蹈的关系

1、基于接受美学理论的舞蹈作品欣赏的必要性舞蹈作品并不仅仅是靠着感性直观就能够理解的,俗话说得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外行和内行由于专业性的差别,所看到的同样一场舞蹈表演,其感受是大不相同的。专业的欣赏者可以看到更多表面现象背后的东西,一场表演如果是一颗星球的话,那么业余的欣赏者看到的可能是表面的坑坑洼洼,扭曲的山脉和灰黄暗淡的地表。但是在一个专业欣赏者的眼中,他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看到更多的东西,他可以看到这个星球数百万年来的演变历程,可以看到这个星球从生到死的一切经历,甚至可以通过这个星球看到其背后的浩瀚无垠的星空,看到一个真实而让人震惊的世界。所以,在接受美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舞蹈作品的欣赏,是极其有必要的,这可以让业余的观众也看到更多的东西,从另外的层面去理解舞蹈的美。而基于接受美学理论的舞蹈作品欣赏的必要性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积累“审美经验”,审美这个词看似非常专业,实则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讲,审美都真实地存在着,并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是每个人的审美能力是有差别的,审美对我们每个人来讲,既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也是一种可以锻炼的能力。人与人之间的审美能力有高下之分,但是这种先天带来的差距,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和挖掘来弥补。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审美实际上是一种不可量化但是可以稳定增长的能力,这个能力的提升,主要就在于日复一日的积累。其次是培养观赏者的“期待视野”,我们为什么会走进剧场看一场舞蹈表演呢?一定是因为兴趣,兴趣使我们产生好奇,使我们在观看表演之前就产生了一种期待,我们会在自己的脑海中不断对即将观赏的表演进行想象,但是这种想象是需要一定的接受美学知识的。通过了解接受美学,可以让舞蹈作品的观赏者形成“期待视野”,从而让接受美学理论成为舞蹈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个极其关键的环节。最后是必须注重“内模仿”,舞蹈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有着和别的艺术形式相区别的一些特性,我们必须寻找一种适合舞蹈欣赏的方式,也可以说是一种内在的接收方式,通过接受美学的引导,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地将其融入舞蹈。2、舞蹈作品与舞蹈是观众审美需要的存在美学的意义,是以“读者为中心”为中心思想,与现论结合,和以人为本的观念相和一体。这句话是说,在一部文学作品创作出来以后,这个作品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完全的体现,这个创作的过程并没有完结。因为这部作品创造出来,就面对着特定的接受对象,而只有在特定读者的接受完成之时,它的价值才得到体现。这就跟马克思所提出的商品只有被消费了才完成它的使命如出一辙。文学作品的价值体现在读者的接受,而把接受美学的理论移植到舞蹈之中,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舞蹈作品的生死,实际上很大部分取决于观众。一部作品只要观众喜欢看,那么它便会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可以红极一时,可以天下皆知,甚至可以流传数十年甚至上百年。而一部作品观众不喜欢,那么哪怕这部作品艺术性和思想性很高,也会逐渐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再不被人想起。事实上观众的喜好往往比作品本身的价值更加重要,有些作品在某些时候没有得到很高的认可,但是时光流转,到了另外的年代就可能被全民热捧,这跟读者随时间流逝心境转换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总而言之,我们如果结合接受美学“读者中心”这个观点,从欣赏者也就是接受者的眼光去看舞蹈作品的流传以及价值的体现,许多难题都会迎刃而解。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观众始终都是舞蹈作品不可缺少的核心,更是舞蹈作品与的唯一对象,对于观众心理的研究,也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舞蹈的发展。

三、接受美学导向下舞蹈教学策略

1、基于接受美学导向下提升人文关怀舞蹈不应该是冰冷的,而应该是温暖的、有着人文关怀的特有温度的。特别是像我们这样身为舞蹈专业的学生,身为未来的预备人民教师,我们的责任其实不单单是停留在教好学生如何去跳舞,也不仅仅是将自己的舞蹈技巧及本领进行推广等只停留在表面上的肢体教学,真正的舞蹈,它具有属于自己的灵魂,每一个舞蹈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拥有属于自己的传统,更重要的是舞蹈在一定意义上承载着属于自己记载的文化,这一切都必须深入去理解深入去感受,同样这也是我们在将来进行推广进行教学时必须要领悟并且要进行彻底的理解其中的精髓,对我们来说,每一个舞蹈不是一段音乐配合上按着拍子来的动作,而是一种肢体所表达的艺术和一种无声的语言,这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从事舞蹈的工作者自己进行感受的,在舞蹈进行的过程之中,提升人文关怀有着强大的积极作用。这个作用不会立刻显现出来,但是只要坚持下来,就一定能够从根本上营造具有美感的教学氛围,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水平。老师教学时,对课堂的把握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活跃课堂氛围,同时必须认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表演时候的动作以及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把人文关怀融进舞蹈之中,就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个体美感。除此以外,教师必须重视与学生的交流,这个交流不仅仅是在课堂之上的交流,更重要的应该是在课堂之下,在生活之中。教师可以采用定期召开座谈会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通过和学生在关于舞蹈技术、舞蹈经验等方面的交流,努力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启发和讲解。这种问题在课堂之上是很难暴露出来的,但是通过座谈会这样的形式就可以让学生在心理上更为轻松,也更方便教师观察到深层次的问题。所以,舞蹈教师必须注重人文关怀,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之中注重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引导,因为一个人首先要是一个温暖正直的人,才可能是一个有着伟大艺术操守的表演者,才能够在舞蹈艺术的万里长征中走得远、走得好。2、基于接受美学导向下增强教师个体美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在舞蹈中的角色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来看,在接受美学的导向之下教师必须时刻注意提升自身的素质,增强自己舞蹈表演的能力,用自己的优美动作来感染学生的表演行为。一个好的舞蹈教师,在熟练掌握相关教学理论的同时还必须有着强大的表演能力,纸上谈兵,永远不可能对学生产生真正有效的引领作用。尤其考虑到舞蹈的特殊性,有一些知识点单纯靠文字和语言是无法让学生明白的,有些非常让人困惑的问题,教师在做出相应的示范之后可能就迎刃而解了。这就要求教师在舞蹈之中必须重视自己的表演,而且除了表演本身之外,还要重视相关的细节。比如自己的穿着,必须得体适当,自己的气质必须和所要传授的相关课程相符合,要尽力从品格、人格、亲和力等角度出发,尽己所能增加自身美感,努力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和学生形成共鸣,真正引导学生在表演的时候提高自身的肢体美感。3、基于接受美学导向下增强传输媒介美感时代在不断发展,传输媒介的进步也是日新月异。所以在舞蹈之中,必须开阔思维,努力吸收新的技术手段,将其补充到传统的教学方式之中。在传统的舞蹈模式下,有些同学会因为课程内容枯燥等问题而心生倦意,这在以前是一个不太显眼但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说并非所有同学都会因为传播媒介不够吸引人而不努力学习,但是这个因素确实对学生的整体学习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今天,在传播手段异常丰富的条件之下,教师必须突破陈规,勇于探索,去尝试接受以前自己并不那么熟悉和看好的一些教学手段。现在多媒体技术已经发展得非常迅速了,在中小学的课堂上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舞蹈理应与时俱进。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注重自己传授的方式,要尽可能多地采用新颖的教学手段,比如使用现在比较发达的三维投影技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给学生配发3D眼镜,在课堂上给同学们看相关的舞蹈视频,让同学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一定会给同学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无与伦比的震撼,在保持了教学方式新颖的同时,能够更加简单地将同学们带入到课堂教学的氛围之中。传播媒介的美感并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美,它是能够真正对舞蹈产生促进作用的一种形式。教师在采取更有美感更现代化科技化的手段上课的时候,能够通过这种手段实现舞蹈内容更加清晰直观的表达,但从实际出发,也许将来要学习舞蹈的学生并不是每一名都是自己感兴趣想去学自己想去了解,我们不否定存在一定的强制性或者父母的选择,但我们身为未来的人民教师,对待学生必须一视同仁、因材施教,在传播美的同时更多地给大众带来艺术的升华。

四、结论

我国的事业发展迅速,并且对学生的素质也一直作为一个重点进行,不光要求学生文化成绩进步,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也要重点培养,舞蹈作为素质的重要课程,对我国素质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首先分析了舞蹈接受美学的具体概念,这是从文学演变到舞蹈领域的一个关键术语,但是对舞蹈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激发了舞蹈的活力。其次从必要性和审美需要指出了舞蹈与接受美学的关系,接受美学对观众来讲不仅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是观众在欣赏舞蹈之时的一个刚性需求。最后从人文关怀、教师美感以及传播媒介的美感三个维度分析了接受美学导向下舞蹈的教学策略,为舞蹈在深层次上结合时展进行改革提出了一定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李碧华.接受美学视域下独立学院公共艺术教育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6.

[2]夏志伟.以舞蹈为核心的民族美育课程建设研究[D].北京舞蹈学院,2017.

[3]游嘉颖.高等舞蹈教育的调查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4]赵巍.19世纪美国舞蹈教育史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

[5]臧璐.舞蹈教育改革与舞蹈美学研究——评《舞蹈美学与舞蹈教育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9(05):98.

[6]项琳茜.孔子的美学思想对现代舞蹈教育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9(15):231-232.

[7]刘爽,张海燕.高校舞蹈教育定位和培养方式的思考——评《舞蹈美学与舞蹈教育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8,38(06):85.

接受范文篇2

一、从影视传播的本质剖析受众的接受

从远古时期结绳记事到语言的出现再到文字的产生,人类在生生不息的繁衍之中,历史被传播,文化与文明被传承。在漫长的传播演变进程中,“传者、受者、传播途径”三方面,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表现,从中可以得到两种启示:其一,从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到电子传播,传播经历了由小众到大众,由传者到传播途径再到受众的发展过程。由早期的以“口口相传”为主的人际传播,到以传播手段、传播渠道不断更新演变,由平面媒体到电子媒体时代,再到以受众为主导,强调贴近性的今天。传播的覆盖范围及其受众的层面不断扩大。其二,“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诞生和文化观念的形成都会给这个社会带来积极的进步甚至是巨大的变革,传播领域也不例外。”②任何一场重大的文化思潮,在通过媒体传向世界的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媒体自身。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不同程度的受众都可以通过电影、电视接受传播。无论是从科学技术层面上还是文化理念上,传播在当今已经完全进入以受众为中心的新时代,任何艺术的发展和传播都必须思考受众的地位。作为大众传播的传者在新的传播态势下,需要对我们的传播对象即受众进行一番新的动态性的考量、研究。对影视行业而言,受众的心理需求,以及带来心理变化的文化动因是进入这一行需要首先面对的问题。

(一)传播是以受众为中心的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受众是传播活动的终端,受众的心理与兴趣的变化对传播活动本身必然产生影响,传播的本质是信息的双向流动,而受众接受传播成效作为检验传播活动成果的唯一标准,只有满足受众“求真”、“求知”的心理,受众才会对媒体信任,进而信任社会。在现实的传播过程中,许多传播不仅不能在传播终端——受众中产生共鸣,甚至让受众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这样的传播效果不但会损害传播事业,也不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熟知传播的规律并对其加以运用,改变传播观念,了解受众的心理状态,是取得良好传播的前提。在传播过程中,只有了解了受众的心理需求后,传播活动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最终获得受众的认可。受众的心理需求受到受众的心理状态等多方面的影响,当了解了受众的心理状态等因素之后,传播者才能进一步分析了解受众的信息兴趣和信息需而改变信息的传播形式和传播的途径,以使传播价值最大化。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媒体在国际传媒中寻找到发展的空间。影视艺术作为传播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的传播也同样受到受众的制约和影响,影视艺术要达到传播价值的最大化,依然需要遵循这样的传播规律。

(二)影视传播的目标是满足受众的期待

在当今影视艺术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受众依然是影视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影视的创作就必须确立受众意识。所谓受众意识就是要了解受众的个体特征、群体特征、心理特征,进而推测他们观影的“期待”及“信息需求”,并将受众的期待和受众的需求融入到影视艺术的创作和传播中去,满足受众的多元需求。受众意识对影视艺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影视作品迎合受众需求,诚然受众的品位存在诸多差异,因此,任何一部影视作品在创作之初就必须对影视作品自己的受众群做出界定,并对其受众群体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了解特定受众的需求口味,并在制作中充分考虑到特定受众的需求,这样的影视作品才能够获得市场和观众的认可。当然面对受众也不是一味地去迎合,毫无自己的作为。在影视作品创作中,传播者还应该引导受众,以创新的姿态主动地创造了受众以前没有却潜在的需求。受众的需求具有多元化特征,其中有些需求是高尚的,有些是低俗的。影视作品的接受者作为个体,按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其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本我是其最原始的部分,与生俱来,包括以性冲动和侵犯冲动为主的本能冲动。本我由“唯乐原则”支配,追求享受。本我的“唯乐原则”因素导致受者心理有着接受媚俗化传播的欲望。@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比特也认为“人类的生物性方面,从其发展历程的大部分时间来看,‘生动鲜明的信息’一直就是惟一的学习途径。”为了避免影视艺术陷入媚俗化境地,影视艺术必须紧扣其文化属性,在迎合受众需要的同时加深其文化内涵。

(三)影视艺术的创作要树立正确的目标

从传播学角度来分析,同一内容的信息因传播方式和手段不同,对受众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产生不同影响,其社会评价也常有所差别。现代传播讲究尊重受众、平视受众,调动受众参与传播活动的积极性,现代传播的目的就是影响受众进而改变受众。影视艺术的传播需要采用恰当的传播策略,满足刺激不86韵闻知饵2012~-第01期同受众的心理,调动影视受众的期待视野积极进入传播过程之中,这会是整个影视传播活动获取更佳的传播效果。影视艺术的创作者,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引导受众树立高尚的情操,提高影视作品传播的思想性和文化品位,内容上追求雅俗共赏,形式上采用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在影视作品的传播中要普及高雅文化,强化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对高尚审美情趣的追求。让中国的影视艺术的传播真正在主流意识、大众品位中寻其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二、从心理学视角分析受众接受心理

影视作品从创作到作品的完成及播映过程,从心理学理论角度来看其本质就是影视作家、艺术家和影视作品观众心理交流的过程,它是影视作家、艺术家根据观众欣赏心理,按照影视艺术的特有规律,有效地控制全剧的活动过程,以期观众对影视作品产生心理共鸣的过程。受众从心理的角度之所以喜爱影视作品,其主观心理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一)审美的需求与受众接受

在影视艺术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受众的研究既是影视艺术研究的终点,也是影视市场产业的起点。人们对“美”的向往主要体现在他们的影视消费之上。根据弗洛伊德的学说,观众从影视中获得无意识满足的最先反应是影视艺术作品纯净的形式特征所引起的畅悦,比如影视中美丽的画面和悦耳的韵律。影视中画面和音乐之美在第一时间内让观众获得感官上的愉悦,从而促使观众产生消费需求。当然观众对影视作品“美”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形式,还包括影视的内容,二者都不可或缺。

接受范文篇3

第一点:接受名片一定要回敬对方。

有来有往,接受名片的第一点要注意,就是要回敬对方,“来而不往非礼也”,你拿到人家名片一定要回。当然这个在我国就会出现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相当数量的同志,大概是没有名片的,特别是做内勤的同志,没有。这个在涉外交往中,比较正规的场合,即便没有一般也不说,采用委婉的表达,“不好意思名片用完了,抱歉今天没有带”。没有带或者用完了,其实是两种可能。第一对方不愿意给你,地位高,或者对你有猜忌之心,不知道你是谁。第二没有。那你给人家退路下,“没关系改日再补”。不要给他拆穿,“没有就是没有,少来这套。”那也不合适。

第二点:接过名片一定要看。

接受范文篇4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与国外的交流日趋紧密,旅游行业对外开放的力度与广度都不断加强。旅游翻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对外交流及人文环境建设的水平。随着宣传意识的增强,旅游翻译的质量已大为提高,但现实中国外民众对我们旅游翻译的认可度、接受度仍然不高。鉴于此,本文试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对如何提高旅游翻译质量进行初步的探讨。

二、接受美学理论概述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是上世纪60年代起源于德国的一种文学批评范式,它源于现象学、阐释学、俄国形式主义等文学理论,是以读者的接受实践为研究主体的一种理论体系。在传统文学理论的视角下,作品的意义是绝对的,否认社会存在对作品的制约作用,读者只能被动地对其单向静观,这割断了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联系,否定了读者的能动参与作用,将文学活动中作者、作品、读者这一动态过程切割为封闭的、互不相连的片断。作品作为审美客体只具备潜在的审美价值,是一种“可能的存在”,读者的阅读活动是将其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实现审美价值的唯一途径。[1]23接受美学理论强调读者在接受过程中的能动参与,认为其对作品意义的实现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作品的历史本质不仅仅是作家对作品的创造,更是读者对作品的接受。[1]52作品并不是向每一位读者都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更像是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作品意义的实现是作品本身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一个运动过程,它是一种动态产物,不是绝对静止和绝对客观的东西。[2]608-609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任何作品的接受和判断都必须以下列因素为基础:对文学规范的预先认识,对已经熟悉的作品的形式技巧和艺术风格的了解,以及过去积累的审美经验。[1]80这些认识和经验先于读者对该作品的主观理解和心理反应。一部作品会通过公开或隐蔽的信号、人们所熟悉的特点或含蓄的暗示,把它的读者引向一种特定的接受方式,它一定唤醒读者对过去作品的记忆,引起一定的审美期待。[2]606读者不是被动地做出反应,而是积极地参与,作品通过读者的这种参与,才进入一种连续变化的经验视野中。

三、接受美学对旅游翻译的启示

接受美学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应用于翻译研究领域,并对当代翻译研究产生重大的影响。[3]接受美学理论强调读者中心论,其对翻译研究的重要启示就是要转换视角,把研究重点转向目的语读者。从这个角度来看,翻译的成败取决于译文能否被读者理解和接受,其直接关系到翻译目的和文本功能的实现。[4]目的语读者积极地介入到原文、译者、译文三方所形成的对话关系,这有着两层含义:一是目的语读者能动地接受和吸收原语文化;二是目的语读者的期待视野发生着变化,其期待视野在译文的传递过程中逐渐扩大,期待视野的扩大反过来又影响其对译文的接受,两者相辅相成。[5]旅游翻译以外国人为对象,以推介旅游为目的,其翻译效果取决于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情况,这与接受美学的立论精神是一致的。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探讨接受美学对旅游翻译的启示。

(一)发挥译者的主体性

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来看,翻译过程中发生至少两次视野融合:第一次是译者的视野与原作视野的融合,第二次是第一次融合后形成的新视野与目的语读者视野的融合,目的语读者所接受的是两次视野融合后形成的产物。译者在视野融合中不是“隐身”的,而是积极参与的,任何译者都是从自己的期待视野出发,译者既是理解者又是解释者,在尊重原作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译者可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承认译者的主体性,并不是说译者可以脱离原作恣意妄为,而是指译者在以原作为依归的前提下,允许出现“创造性的叛逆”。[6]作品作用于接受者的期待视野所引起的“审美距离”的大小决定了作品的艺术价值,作品视野如果大大超出了一般接受者的审美期待,其虽然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可能在一定时期内不被人或只为少数人所理解,只有当接受者普遍的期待视野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升到某种高度时,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才为广大接受者所认识和理解。旅游宣传材料包含了许多中国历史、地理、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知识,对于中国人来讲属于大众化的通俗读物,但对于国外民众来讲,其所带来的审美距离较大,非一般读者可以理解。译者在翻译HUIWENXUE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一点,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考虑到他们的审美要求和接受水平,灵活地使用变通手段调动其审美参与,使译文让国外民众看得懂并喜闻乐见,从而达到传递信息并激发旅游欲望的目的。

(二)在文化层面上关照目的语读者

翻译是两种不同文化间传递信息的活动。对于旅游宣传材料中的文化差异,译者在翻译时,要在文化层面上关照目的语读者,关照其文化思维,好的译文不仅仅是被理解,更应是被接受。例如某些旅游材料是反映中国特色文化的,包含着深刻的涵义,对于这类材料的翻译,译者不能局限于中国文化,更应该考虑到目的语文化,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接受。因此,译者应立足于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和接受上,关注其作用和地位,在选取翻译策略时,应从文化层面关照目的语读者,充分调动其审美体验。例如某旅游网站对秦始皇的介绍:原文: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秦氏,名政,因生于赵都邯郸,故又称赵政,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前246年至前221年为秦王,前221年统一中国,成为秦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译文:QinShiHuang(259BC-210BC),Alexan-dertheGreatofChina,personalnameYingZheng,outstandingstatesman,militarycommander,kingoftheChineseStateofQinfrom246BCto221BC,unifiedChinaandbecamethefirstemperorofQinDynastyaswellasChinain221BC.在汉代以前,姓和氏不是一码事,氏是从姓派生出来的,当时的古人又有以出生地、居住地为姓的习惯,所以才有上面的“嬴姓秦氏”、“故又称赵政”等措辞,如果译文照搬原文、亦步亦趋,纠结于这些文化信息,只会使目的语读者一头雾水。译者巧妙地在文化层面对目的语读者进行了关照,直接将秦始皇的名字译为“personalnameYingZheng”,并在译文中增添了AlexandertheGreatofChina,将秦始皇比拟为中国的亚历山大大帝,充分考虑了英语读者的文化思维,该译文符合其期待视野,又略高于其期待视野,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和参与,达到了旅游信息传递的目的。

(三)在审美经验上关照目的语读者

一个民族的社会历程及文化传统常体现在其美学思想上,这是该民族独特历史及文化在民族心理上的积淀,反映了其独特的审美观和人文思想。在旅游材料翻译中,原文的审美水准常远超出一般目的语读者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期待,所以译者在翻译时应在审美经验上关照目的语读者,使译文符合其欣赏水平、审美观、阅读习惯,以引起目的语读者的共鸣,实现视野的二次融合。例如:原文:“烟水苍茫月色迷,渔舟唱晚栈桥西。乘凉每至黄昏后,人依栏杆水拍堤。”这是古人赞美青岛海滨的诗句。青岛是一座风光秀丽的海滨城市,夏无酷夏,冬无严寒。译文:Qingdao,whosebeautyoftenappearsinpo-etry,isacharmingcoastalcity.Itisneitherhotinsum-mernorcoldinwinter.上面的旅游宣传材料中引用了古人的诗句来强调青岛深具文化底蕴,这符合中国人审美心理与接受习惯。但如果将原诗翻译出来,将显得用词过于雕饰,冗长拖沓、华而不实,不符合目的语文化的审美心理。译者巧妙地将其译为“whosebeautyoftenappearsinpoetry”,关照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和审美经验,译文简洁朴实,又能唤起读者的兴趣,符合其文化心理和审美方式。

接受范文篇5

一、艺术作品是表达与接受的关系

艺术从其诞生的时候起便是人们渴望表达的产物。艺术创造者通过一定的艺术语言和技法创作出艺术作品,其目的是为了表达自我或对社会、生活的思考。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与公众交流的一个桥梁。一方面艺术家有表达的欲望,其作品体现出艺术家的思想或思维过程。另一方面,公众或艺术鉴赏者从艺术作品中受到感染,引发观众的思考和情感共鸣。反之,艺术家又从公众的反映中得到新的灵感和新的思考方向,从而创作出新的作品。至此,艺术作品完成了整个艺术活动过程。

二、艺术创作中表达与接受的多样性

(一)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表达

艺术作为社会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必然体现出它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基础的特征。每个时期的艺术从总体上来说都是表现了他们那个时代的社会意识形态。美国现代艺术家波洛克曾说:“对与我来说现代艺术不外乎要表达我们这一代人的所思所想。”不少人认为当代艺术就是现代文明的准确反映。这个现代文明的标志就是技术的飞速发展、广泛的政治和社会变革、突如其来的经济繁荣和经济灾难,因此,当代艺术其中心的前卫观念几乎自然而然的与我们这个工业社会进步的信念联系到一起。艺术毕竟不能脱离整个社会,不管个体的艺术家对特定的社会现象的反映如何,都只能是个体的反映。而他们的艺术却不可避免的要受“时代精神”支配。

(二)艺术表达与接受的多样性

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引发了欧洲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革命。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促使各种艺术思想不断涌现。作家弗莱德里克•安特尔曾写到:“绘画作为一个整体是如何成为通过艺术家的媒介而表现出公众思想观点的一个部分的。然而公众对生活的观点绝非完全一致,这种不同层次的差异就解释了同一阶段共存的不同风格。”现代化文明的到来使得现代绘画无论在题材上,还是在表现方法、绘画技法等方面都有着古典绘画无法比拟的多样性和可能性。因而现代艺术家有着更广泛的思维和更为多样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自我。同样由于社会时代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艺术鉴赏者对于艺术作品也有着丰富的多样的理解。

三、艺术表达与接受的对立统一

(一)艺术表达与接受的矛盾

艺术作品的表达与鉴赏者的接受之间总是有差异的。

1.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个人经验的体现艺术家作为个体,其作品的表达总是受到自身生活体验的影响。然而,同样作为个体的艺术鉴赏者的个人体验不可能与艺术家完全一致。因而艺术家在其作品中所表达出的思想感情不一定能被观众完美的理解。例如,我们从埃贡•席勒的画中总是看到各种姿势的裸体,甚至包括画家本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普遍认为他仅仅是个色情犯,因为其作品不符合当时的社会道德规范。然而,通过了解艺术家的生活背景,仔细揣摩画面那夸张而准确的形体,扭曲而肯定的线条,富于表现而大胆的色彩所体现出的忧郁情感。我们能深刻体会到画家那孤独而敏感的内心。画家通过表现人体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痛苦和对社会的悲哀。

2.艺术家的表达方式与普遍社会思维方式不一致比如,艺术家在非常高兴的情况下创作的作品,或许因为某种习惯或其他关系被看作是表现悲哀。或者说,由于某种原因这表现悲哀的幅画在绘画表现特征上与悲哀情感的表达毫无关系。在凡•高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一块快艳丽明亮的色彩随着旋转的笔触在画面中舞动,让人感受到一种热烈、充满阳光的气氛。如果不了解凡•高的生活经历,我们又怎能从画面中得知他是那么一个孤独的人,又怎能了解其内心是多么的强大。他的性格是内向的,而他的画的表达却是那么的外向。美国当代画家弗朗西斯•克兰在谈到其作品时曾说道:“……事实上,在一幅抑郁的画之后画一幅明朗的画是一件好事,尽管事实上我并不认为自己是孤独的,并孤独的画画。……所以如果形式对我表现出某种孤独,那一定是我寻求的某种激动人心的东西。任何构图———你知道那种全然的真实性尚未确定,某种即将来临的形式可能有郁伤的特点,尽管在另一种形式中它将使人感到愉快。”

3.鉴赏者的自身社会背景和素质影响其对艺术作品的理解艺术鉴赏者对艺术作品的鉴赏,直接原于他所有生活经验的思考。普通的艺术观赏者不会也不可能对艺术家的时代生活背景、性格特点、表现方式等有一个完善而全面的了解。因而只能根据自我的经验判断来鉴赏艺术作品。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对一幅画的“过程”和内容都有着大量的了解或思考过许多。然而,人们在确切理解绘画的同时却会对表现内容产生一种非常模糊的概念,或者反过来,在确切理解表现内容的同时对绘画本身的认识很模糊。因此,艺术鉴赏者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往往与艺术家所表达的情感不想一致。艺术鉴赏者自身文化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的不同,直接影响其对艺术作品的接受。例如美国当代艺术家利希滕斯坦因第一次带着作品来到最为著名的卡斯蒂里画廊时,其情形是这样的:“正当卡尔普带领一群学生参观卡斯蒂里画廊时,利希滕斯坦因带着几幅画出现了。这些基本上是以连环画形象为主。那些学生开始咯咯的笑起来。卡尔普把他们送进隔壁的房间后,开始目不转睛的看着这些新绘画。他回忆说:‘它们的确非常奇怪,不合情理和令人厌恶。它们使我感到心寒。我当时决定最好给利奥(卡斯蒂里)看一看。’……我试图使他有点思想准备,可利奥竟没有表示出不悦!……他似乎受到了强烈的吸引。……利奥从不机械的附和他人,他总是慧眼独具,他相信自己的眼力。”

4.表达与接受的时滞性马蒂斯曾说:“一件艺术品,对审视它的不同时代来说,具有不同的意义。”一件艺术作品的表达很有可能在社会意识形态或创作手法上超越它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公众意识和审美水平。因此很可能在其所处的那个时代不能被艺术鉴赏者所接受。

(二)艺术表达与接受的辨证统一

1.艺术作品的表达与接受的情感统一艺术作品是渗透着艺术家情感的产物,他既与艺术创造者息息相关,又与其鉴赏者关系密切。罗伯特•马瑟韦尔曾谈到:“绘画是各种激情的载体,而不是像喜欢汽车那样美丽的愿望。在我们的社会里,情感交流的领域相当有限。出于这个原因,绘画活动是人类的深层需要。……我希望有人在画廊里看到我的一幅抽象画时说:这画对他来说太郁伤了。以至每天看到它会使他难以忍受。但另一方面,也许有人在生活中有过这种抑郁感,因而喜欢这幅画。……绘画要有真实的人的内容。……它是人类情感交流的场所。”虽然,不同的艺术鉴赏者对同一件艺术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只要观众从内心去体验,就会感受到作品中所传递的艺术家真挚的情感。

2.艺术作品的表达与接受有赖于艺术家及鉴赏者审美能力的提高一方面,艺术家自身审美能力不断提高,才能创作出更富于表现力的作品。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往往能从生活的更深层次发掘美,能更深刻的引发对自我,对生活的思考。从而其作品才更具感染观众的魅力。另一方面,艺术鉴赏者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的提高,有助于其更好的欣赏并理解作品。例如,一个普通人在面对杰克逊•波洛克的画时可能仅仅看到的只是画面中杂乱无章的颜料所组成的毫无秩序的点与线。并不能从其作品中受到深层次的感染。而一位音乐家则会从中发觉蕴涵着一种音乐的韵律美。只有当一位对艺术发展史及对波洛克的创作思维有一定了解的人,才能了解到波洛克所追求和表现的是一种轻松、协调的绘画方式及表达一种活力、运动以及其他内在的力量。因此艺术作品统一与艺术家和鉴赏者双方审美能力的共同提高。

3.艺术表达与接受的历史的统一马蒂斯在谈到艺术与时代时曾说:“绘画比戏剧有利的地方就是未来的一代人可以改正绘画首次出现的那代人对它的不公正。”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公众群体审美认识的提高,公众对于以前所不被接受的艺术作品会有新的正确的认识。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只要从一开始就尽力完全的表现自我,如果他是真诚而富于创造力的,那他就永远会在后代之中获得反响。凡•高生前受到舆论的谴责,人们对于他的天才嗤之以鼻,其非凡的艺术作品在他死后得到崇拜和敬仰。他的艺术作品在两个不同的时空中得以达到统一。

四、艺术在表达与接受的辨证统一中发展

(一)艺术作品在表达与接受的辨证统一中实现其价值艺术作品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其价值不仅仅只在艺术家表达完成后便实现了。艺术作品需要得到公众的接受。公众通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而引发自己的情感与思考。艺术这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就是通过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这样一个艺术生产的全过程来实现其在社会范围及历史范围内的价值。

接受范文篇6

“加强领导干部的监督,最重要的是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的监督。”而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的监督,关键在于教育、管理和监督好党委书记。因为,书记一般都是由工作能力较强,个人资历较深,行政职务较高的人来担任。其思想作风和道德修养,对班子内其他成员有着浅移默化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起直接的导向作用。这也正是在现实工作、生活中,为什么监督一般委员比较容易,而监督书记比较困难的原因所在。那么,党委书记为什么会产生优越感,不愿接受监督呢?本文拟就此谈点浅见。

一、思想认识差距大,导致自身监督不自觉

监督制约的作用受制于官员的素质。党委书记也是客观的、现实的人。思想素质好,就能够正确运用权力,严格执法执纪,使自己和其他党委成员少出问题。即使出了问题,也会愿意配合组织搞好调查。现在的问题,就在于一些党委书记的思想素质比较差,许多监督制度没能得到很好的执行,甚至被人为的践踏破坏。

(一)忙于事务,疏于学习,放松了主观世界的改造。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主观上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时刻注意“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是接受监督帮助的根本。否则,无论外在压力多么强,也不会起到应有的制约作用。但一些党委书记却没能做到这点。有的认为既然组织上对自己委以重任,则说明自己的素质比别人高,最起码比同级党委内部其他委员高,用不着再学习;有的没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却借口工作较忙,应酬较多,时间较少而懈怠政治理论的学习;有的理论学习图虚名,不求真务实,会上一套,会下一套,只要求别人不要求自己;有的功利思想严重,认为学习理论是“虚功”,干好眼前工作才能也政绩。凡此种种,必将导致党委书记的理论功底浅薄,精神境界低下,思想上和心理上的狭隘、偏激,从而难以接受各方面的监督。

(二)积习难改,观念陈旧,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无论从事何种工作,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是受人民的委托权力。因此,都应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接受党纪国法的约束,而决不允许出现超越于党组织和党纪之上、超脱于党内监督之外的特殊人物。这是党委书记理应带头树立的正确的权力观念、监督观念。由于几千年的封建传统的影响和长期实行的党委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一些党委书记“官本位”的思想十分严重。重大事项不多报告、不勤请示、不集体研究,还不愿意甚至反对被监督。有的自恃无论在党内还是党外,都“位高权重”,如果听从他人对自己“指手划脚”,则表明没有威信或技不如人;有的把所在部门和单位看成是自己的“领地”,如果有监督和批评,则是对自己的“干涉”和“不信任”。久而久之,就自觉不自觉地成了特殊党员,凌驾于党组织之上。从而党委内部,只许自己监督别人,不许别人监督自己;对上级的监督千方百计“寻找对策”,对下级的监督胆大妄为“制定政策”。

二、执行权力范围大,导致监督行为不互动

党委内部监督的基础是各个委员在党内政治上独立、彼此平等。平等是公正、公平和互动的前提。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干扰党纪的执行,不许任何违纪的人逍遥于纪律制裁之外。只有坚决地做到了这些,才能彻底解决搞特权和违法乱纪的问题”(邓选第二卷332页)一些党委书记不愿接受监督,正是从破坏党内平等关系开始的。

(一)擅权专权,不讲民主。一般来讲,党委书记在行政上也拥有实权,而普通委员不具备行政上的“权力优势”,这就使党委书记在客观上拥有一种支配、控制、操纵、诱导他人的基础。只要其本人有使用这些方式的愿望与条件,其影响力就会实际地表现出来,从而形成一种在党内实际上的不平等关系。我军实行的党委统一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如果党委书记忘记了党委统一领导这个前提,就会很自然把首长分工负责制当作“家长制”,从而独揽人、财、物大权。在党委决策过程中,就会无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问题不集体研究,群策群力。实际生活中的“一言堂”和以个别通气的形式代替集体研究决定等现象大都缘于此。如果在一个班子中,党委书记搞家长制、一言堂,只允许自己监督委员,监督组织,而不允许委员和组织监督自己,党内的政治生活就很难正常进行。其他委员就会噤若寒蝉,有看法没办法。因为,一旦党委书记对班子中的其他成员稍有不满,就会要求组织上将其调走,或点名将其情投意合者调来,或把自己“中意”人、部属提拔上来,搞成“清一色”。而真正需要的干部,组织也很难调出,派进。久而久之,集体领导落空,监督流于形式,必出问题。

(二)互相猜疑,唯我独尊。有的班子中,党委书记“自我”意识浓,全局意识差。认为自己在行政上是党委书记,在党内也理所应当要“说了算”。我们知道,平行的权力不分工、不制约就会发生专制与独裁;平行权力一旦对立、扯皮,就会妨碍公共政治权力的行使。在党内平等的党委书记,如果把自己看得比对方尊贵,相互之间就会闹不团结,搞分工分家,甚至争权夺利,拉帮结伙。而这样的党委书记就更不会重视其他委员的平等地位。尽管他们为了显示面子好看,显示自己有群众基础,有较高威信,也会和其他一些同志搞关系,但此时,他们把其他委员不是看成平等的同志,而是不得不多拉的“几张选票”。加之有的委员对权力的盲目崇拜,一言一行,都要看党委书记的眼色、脸色,生怕“出言不逊”会得罪领导,得罪上级。如此一副媚骨和奴才相,又怎么能平等的实施正确监督?

三、心术不正阻力大,导致监督渠道不顺畅

执政党党内监督的核心是对权力的制约,即监督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正确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防止各种滥用权力的现象发生。党委书记不愿意接受监督甚至抵制监督,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心术不正,行为不端,把本来属于公共的权力转化为谋取私利的资本,把公共化的权力变成商品化的权力在市场中进行交换。又害怕自己的丑行败露,被绳之以纪,绳之以法。

(一)淡忘宗旨,以权谋私。极少数党委书记,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谋私的资本,忘记了党的宗旨,利用有权之便,大肆挥霍公款,超级享受,假公济私,“傍大款”,赶时髦,同个体老板打得“火热”;有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和亲友着想;有的进行权钱交易,索贿受贿,腐化堕落。这样的害群之马,虽然胆大妄为,但也害怕自己的丑事败露暴光。因此,千方百计蒙蔽领导和同事,甚至恩威利诱抵制监督。

接受范文篇7

1农业水价承受能力辨析

农业水价改革是调节农户灌溉行为,促进农业节水实现的重要政策工具[6]。探讨农业用水户的实际水费承受能力及其对农业水价改革的反映对于制定合理的农业水价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对农业水价承受能力的定义和测算没有统一的标准。王浩等认为水价承受能力是指用水户能够承受某种水价水平下的水费支付能力,即用水户支付水费后其生存与发展不至于受到太大的影响,并提出了如水费占总产值的比率,水费占生产成本的比率,提高水价对产值利率税率的影响程度等作为水价承受能力判断指标,认为不同行业对水价的承受力不同,同一行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不同[7]。廖永松等认为农业灌溉水价的承受能力的决定因素主要是灌溉投入成本占农业生产成本的比例、生产利润以及粮食自给率等[2]。分析已有的研究,无论是将能承受的重点放在生产成本的比例上还是放在产值的比例或者是利润的比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着眼点都在农业用水户能够对农业用水的支付能力上,而没有研究探讨农业用水户的支付意愿。针对这些缺陷,姜文来提出了承载力水价的概念,就是考虑用水者承受能力的水价,指出承受力是制定水价的重要指标,水价只有在用户承受力范围之内,用户才能接受;如果水价超过承受力,就会引起各种问题[8]。农业灌溉用水虽然和化肥、种子、农业等都属于农业生产的要素投入。但与这些生产要素的投入完全市场化行为不同,农业灌溉还有自身的两个特性,一是因为农业水资源的多功能性决定了农业灌溉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二是农业灌溉供水具有区域垄断性的特性。这两个特性决定了农民在面对农业水价的一个现状:农民更多的是作为农业水价水平的接受者,而很难决定价格水平。因此,在这种状况下,如果单纯的以现有的研究思路来分析农业水价承受能力,容易陷入灌溉供水部门寻找农民的最高支付能力,并以此为参考来确定“最高价格水平”的误区。因此,农业水价承受能力是农业用水户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的统一。如果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之间缺口太大,则政府部门为了维持灌溉供水的社会公益性,有必要利用补贴等手段来填补这一缺口。

2数据和方法

为了分析农民用水户的水价承受能力,设计了相关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查的方式,对典型灌区的农业用水户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选择的典型地区内蒙古河套灌区乌兰布和灌区蹬口县、内蒙古杭锦旗南岸自流灌区和新疆头屯河灌区3个灌区,共调查了3个灌区内16个村80户农户。每一户选择种植面积最大的两个地块调查了主要作物投入情况。该次调查针对农业用水户的问题专门设计了农户调查问卷。农户问卷主要包括家庭基本特征、地块投入特征、灌溉基本情况、水费变化及种植意愿、节水技术推广、家庭收入情况以及农户对农业水价态度等7个部分。调查内容见表1。在收回的80份调查问卷中,经过整理后,共有68份调查问卷符合设计要求。对农户的分析主要基于这68份问卷。

3调查农户灌溉用水基本情况分析

3.1调查农户基本特征

在68份有效问卷中,来自内蒙古河套灌区乌兰布和灌区蹬口县的农户有29份,来自内蒙古杭锦旗南岸自流灌区的农户有31份,来自新疆头屯河灌区的农户有8份。调查的基本数据是以2009年全年为基础。68户农户家庭的基本特征见表2,收入情况见表3。图13地实际水费支出情况

3.2调查农户水费支出情况

3.2.1水费征收方式和总体水费情况从调查的地区来看,3地在水费核算中均实现按方计费,但实际面对农户征收则是有所差别。有些地方实行按次、按每667m2交费,有些地方实行按年按每667m2交费,少数试点地区则实行按次、按方收费。为了便于总体分析和比较,将各地区的收费情况统一起来,均折算成按667m2收费。3地农业水费支出情况见图1。根据对68户农户2009年农业水费支出情况的分析,新疆头屯河的水费水平最高,达到63元/667m2,蹬口县次之,为53元/667m2,杭锦旗最低,为52元/667m2。图2杭锦旗水费支出情况具体到每个灌区而言,杭锦旗平均水费支出范围在20元~100元/667m2之间浮动。(图2)蹬口县平均水费支出范围在2.9~50元/667m2之间浮动。之所以在同一个灌区有这么大的浮动范围,其原因有3个:部分农户据交水费或缓缴水费;种植的作为灌水量较少;处于渠道末端,无法及时灌溉,只能用机井灌溉。

3.2.2水费支出与农户收入对比3地户均农业水费支出占当地户均农业总收入的6.32%,其中比例最高的是杭锦旗,达到10.85%;其次为新疆头屯河,为8.40%;最后为蹬口县,比例为2.87%。3地户均水图3蹬口县水费支出情况费支出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例8.88%,其中比例最高的是杭锦旗,达到13.56%;其次为新疆头屯河,为11.67%;最后为蹬口县,比例为4.42%。(图3)这一比例也基本上反映了当地的水价水平。就单个农户家庭而言,则比例变化从0~47%。其中,从0~3%占总户数的17.5%,3%~10%的占总户数的64.2%,大于10%的占总户数的18.3%。如果以3%为最佳标准的话,则只有不足20%。

4农民水价承受能力分析

借助于环境经济学研究中常用的意愿调查评估法(CV,Contingentvaluation)对农户的水价承受能力进行了分析,从农户对水价改革的态度,农户水价承受能力和水价变动对农户农业生产决策行为的影响等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4.1调查农户对水价改革的态度

为了了解农户对农业水价改革的态度,设计了两个问题对农户进行调查:是否应该缴纳农业水费,目前的农业水价是偏高还是偏低。对于第一个问题,在68份有效问卷中,回答应该缴纳农业水费的农户总共有55户,占总户数的80.8%,认为不应该的有8户,回答不知道或者不清楚的则有5户。其中蹬口县农户对农业水价认识的情况最不理想,在总共29份问卷中,有6户农户认为不应该交农业水费,比例20.6%,如果算上回答不知道的5户,则比例更是高达37.8%。而新疆头屯河农户对农业水价的认识程度最高,8户农户均认为应该交农业水费。在8份认为不该交水费的回答中,最主要的理由有两点:认为水利工程是大家共同修的,国家不应该收水费;认为农业税费已经免除,则水费也应该免除。对于第二个问题,有18%的农户认为水价很高,有36%的农户认为水价偏高,有43%的农户认为水价恰好;有5农户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并且这5农户主要来自于蹬口县,其解释主要是说不清楚或不知道。此外,还有1农户回答水价偏低,但偏低多少没有说明,没有人选择很低。只有1农户回答价格偏低的情况反映了农户保护自身利益的心理。结合两个问题分析可以发现,前农户对农业水价改革的认识还存在许多误解,误解一是许多农户认为现在的农业水利工程大多是农户自身或者他们的父辈亲自修建的,因此不应该收水费;误解二是农业水费也应该像农业税那样免除;误解三则是一些农户认为农业水费主要用于水管单位的人员费用,而很少用于水利工程的维修。

4.2水价变动对农户农业生产决策影响分析

为了分析水价变动对农户的生产决策行为产生的影响,共设计了6个答案供农户选择:(1)维持原来用水状态不变,(2)减少灌水次数和灌溉水量,(3)选择用地下水灌溉,(4)调整种植结构,(5)采用节水技术,(6)抛荒。为了更合理的得出结论,将水价的变动幅度分为6个幅度,即上涨10%、30%、50%、100%、150%和200%。在进行问卷调查之前,均要求农户对每个问题的回答要以前一个问题答案为基础。例如,当问农户如果水价上涨150%的情况下,农户的生产决策行为时,这同时也意味着农户已经面临了此前农业水价上涨100%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联动的反映农户在每一农业用水价格水平下的生产决策行为。对于水价上涨10%的情况下,66户农户的回答是维持现状,只有两户农户选择了采用井灌的方式。资料显示,这两户农户均来自位于新疆头屯河的井渠结合灌区,并且对于选择采用井灌还是渠灌均没有任何限制。对于水价上涨30%的情况,63户的农户仍然选择维持现状,而有5户的农户选择井灌。资料显示,选择井灌方式的农户也主要来自于新疆头屯河井渠结合灌区。当水价上涨50%时,仍然有35户农户选择维持现状,有22户农户选择减少灌溉次数,而有选择井灌的农户数则达到了8户。此时,开始有3户农户选择调整种植业结构,有4户选择采用节水技术。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维持现状的35户主要来源于杭锦旗和头屯河。当水价上涨100%的时候,只有16户农户选择维持现状,选择减少灌溉次数的农户又增加了12户,而选择井灌的农户为12户几乎是所有能够用井水灌溉的地区的农户都选择了井灌方式。而与此同时,出现两农户抛荒现象。抛荒的两农户来自蹬口县。这两户农户2008年的主要收入以非农收入为主,分别占到户均纯收入的75%和82%,但人均纯收入均不足4000元。也就是说,这两农户家庭收入情况并不太富裕,并且主要收入是依靠外出打工所得。因此,在水价上涨到100%的时候,他们选择了抛荒。此时,又有5户农户选择了采用节水技术。但与选择井灌方式和直接减少灌溉次数相比,采用节水技术的比例仍然较低,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采用节水技术,尤其是膜下滴灌技术的成本太高。当水价上涨幅度达到150%的时候,一个显著的变化是采用节水技术的户数比例明显上升,达到25户。被调查农户在进行简单的计算对比后,发觉此时采用节水技术的成本投入基本上可以抵消水费上涨幅度,因此,大范围的选择采用节水技术也就可以理解。与此同时,又有4户农户选择抛荒,这4户农户仍然来自磴口县,他们抛荒的理由和上一次分析的基本上吻合。此外,仍然有10户农户选择维持现状。分析这10户农户的家庭特征和农业生产基本情况,发觉这10户农户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家里非农收入所占比例较高(6户,均高于80%),另一种情况是灌溉条件比较差,面临的选择余地比较小(4户)。

当水价幅度上涨达到200%时,共有31户农户选择采用节水技术。此外,可供选择余地比较小的8户农户全部选择抛荒,而6户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农户仍然选择维持现状。最后单独分析一下水价上涨对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和采用农业节水技术的影响。农户对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的回答是悲观的。从3个地方的回答来看,最先选择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的是蹬口县的蔬菜种植户。他们的选择结果也与我们的预期差距很大。他们的结构调整不是向比较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调整,而是向种植玉米等旱地作物调整。之所以做出这种选择,主要还是因为当地工程性缺水情况太严重,为灌水而支付的提水成本高达近100元。如果水费继续上涨的话,他们宁愿转种不用浇水的玉米种植,甚至抛荒。水价进一步上涨之后,大多数农户的选择也是向耗水更少、效益更低的旱作物。就调查的地区来看,水价对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并不明显。农民在选择种植业结构的时候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价格和示范。价格因素是指种植的农作物是否具有较强的价格优势。而示范作用则是指当地其他农户在种植改种作物的时候是否盈利。实际上,在调查中发现,由于这两个因素的作用,大多数有能力的农户已经选择了他们认为的最好种植模式。在对是否采用节水技术的回答上,结果是比较振奋的。最后统计发现,新建地区几乎所有的种棉农户和制种番茄农户以及瓜农到最后都采用节水技术。

接受范文篇8

关键词:推销语言;接受语境;顺应;接受心理

在当今商业社会中,人们经常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推销员,听到各种各样的推销语言。推销语言是商品推销员在商品推销过程中用来与顾客进行沟通、切磋、洽谈的一种特殊的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推销产品。在这里,推销员或售货员是表达者,客户或顾客是接受者。

“买卖不成话不到,话语一到卖三俏”,由此可见推销语言的重要性。推销语言只有在特定的接受语境中以其特殊的感性形象作用于接受者的听觉,满足接受者某一方面的心理需要,使接受者有充分的感受并调动审美体验时,才能走进接受者的心灵。如果忽视了接受语境,不了解接受者的需要和兴趣,推销语言就很难引起接受者的共鸣。因此,为了使推销语言做到有的放矢,就应该研究推销语言在接受语境的顺应,特别是对其中起主导因素的接受心理的顺应。顺应理论是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Verschueren于1999年他的《语用学新解》中提出的,强调语用学是“从认知的、社会的、文化的整体角度对语言现象的综观(Verschueren,2000)”,认为“语言使用是一个在不同意识程度下,出于语言内部或外部原因,对语言做出选择的过程。”顺应理论从语言的选择与顺应出发,全面描述和阐释了人类使用语言的各种现象及其心理机制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了语言运用的实质。语言顺应包括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这里只谈与推销语言关系最为密切的语境关系顺应。语境关系顺应是指语言的选择应该与语境顺应。

语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语言本身的环境,如词语、句子、段落的前后关系。另一个方面是说话的环境和言语的各种有关背景,小的如言语交际的对象、目的、时间、地点等,大的如时代、地域、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语境因素对语言运用、语言意义、语言理解的影响十分显著。而“在表达语境中发生的修辞活动,进入接受语境,才是真正进入了意义生成的空间。”接受语境包括接受者接受特定话语时的语言语境、经济文化语境、场合情景、主体情况等。以下分析推销语言对各种接受语境的顺应:

一、言语语境的顺应

言语语境也就是上下文语境。例如有位顾客想买一双皮靴又表示价钱太贵,推销员说:“您的想法和我原来想的一样,总认为买一双一般的皮靴比较经济实惠。但从长远看,买这种价钱贵一些的保质包修的皮靴更合算,它款式新颖,皮质好又耐穿舒适,穿上能使您风采倍增。”推销员通过肯定句式承接对方言语的意思,巧妙地道出自己的主张,说明了“价高质优”和“价廉质一般”哪种更合算的问题,引导对话向良性的方向发展,加深了顾客对商品的好印象。在顾客方面,由于自己的话被对方接下,认为自己受到了肯定与接纳,逐步打消了拒绝心理,产生了购买欲望。

二、民俗文化语境的顺应

文化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功能学派的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提出。它是指某一言语社团特定的社会规范和习俗,包括当时政治、历史、哲学、科学、民俗等思想文化意识。“由于修辞话语既是审美符号也是文化符号,因此,审美信息的获取,往往与文化破译联系在一起。由此推导:接受者文化经验的差异,必然产生修辞接受的差异。”由此可见,推销语言要被理解和接受,必须要打动接受者,而要打动接受者有时就必须借助于蕴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文化因子,发掘能够引起接受者感情共鸣的文化资源。在使用推销语言推销商品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都会谈到推销商品的商品名。这些商品名也是修辞化的推销语言。深圳香江酒楼的“柴把鸡”改名为“抱财鸡”,就是顺应当地喜吉祥并讲究生财之道的民俗文化接受语境,因而倍受欢迎。香港的名牌领带“金利来”的命名也是个很好的例子。其品牌创始人曾宪梓起初并未把英文名“Goldlion”译为现在的名字,而直译为“金狮”。从字面本身看,虽然“金”和“狮”都代表的是财富与权利,但考虑到香港方言中“狮”字容易和“输”谐音,不免让人联想到“金子全输”或“尽输”。如今的名字“金利来”有金钱名利一齐来的含义,搭配出良好的联想意义,为其最终成为知名品牌打下了基础。这些都说明推销语言要顺应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尊重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

三、情景语境的顺应

情景接受语境是指推销发生的场合,包括推销的时间、地点、表达者、接受者、参与者的相互关系、各人所起的作用、说听双方的辅助性交际手段(包括服饰、表情、肢体、姿态等无声语言)以及使用推销语言时发生的事件、时空方式等因素。

美国雷顿公司总裁金姆曾当过推销员。在一次定货会上,组织者规定每人有10分钟登台推销的时间。金姆先将一只小猴装在用布蒙住的笼子里带进会场,轮到他上台时,他将小猴带上讲台,让它坐在自己肩膀上,任其跳窜,一时间场内轰乱。不一会,他收起小猴,场内恢复平静,金姆只说了一句话:“我是来推销‘白索登’牙膏的,谢谢。”说完便飘然离去,结果他的产品风靡全美。金姆独出心裁,造就了别具一格的接受情景,同时用简短的推销语言制造了最佳的接受效果,使接受者对商品名有深刻的印象。

推销语言除了有声语言外,还有无声语言。无声语言包括:服饰语(衣着、饰物、个人用品)、表情语(目光语、微笑语)、肢体语(首语、手势语)、姿态语(姿势和身势)等等。无声语言对推销语言的理解有制约作用。据调查,大多数的顾客首先是凭对推销员第一印象的好坏,从而决定是否关注推销员推销的商品。一般人在初见面几分钟之内,就会给人形成第一印象,而这正是推销工作顺利与否的关键。因此,在商品推销过程中推销员必须对自己的仪表、着装、饰品、站姿、走姿、坐姿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面对顾客之前,一定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得到顾客的尊重,使顾客产生好感,并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态度上,推销员要热情诚恳,礼貌而亲切。使用推销语言时要伴以由衷的微笑和热情,在情感上缩小与客户的距离。在谈话初期,先采用适中的音量和速度,等辨别出对方的特质后,再调整自己的音量和速度,让客户觉得你和他是“同一类”的。四、心理语境的顺应

接受心理是制约和影响推销语言修辞表达的重要因素,是语境中的主导因素。“具有审美内容的修辞话语,只对接受者的语言中枢形成外部刺激,但是外部刺激只有通过主体的心理状态,才能产生相应的接受反应。”而“接受者以自己丰富的心理活动投入修辞接受,并在修辞过程的终端,影响接受效果。”因此推销语言要重视接受者的心理语境。在零售学中有这样一项统计:20%的顾客是事先已计划购买某种产品,80%的顾客都是临时产生购买欲望而购买商品的。很多人逛商店、看商品,往往是情绪的驱使,不一定有明确的购买目的,对这类消费者,就应送上一句:“试一试吧,不买没关系。”售货员边说边拿出商品给对方,促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兴趣。正当顾客试穿或试用的时候,再说几句得体的夸奖语:“这衣服简直就是为您定做的,您穿着气质真好!”从心理学角度看,人最喜欢受到他人的尊重与赞扬,在顾客感到一种满足的同时再伺机告知价格,激起顾客的购买欲望,最后成交时,再说上一句:“先生,您真有眼力啊!”这些推销语言是在不让对方感受压力的原则上,一层一层地推动他并促其完成购买行动。此外,恰切的推销语言还可以消除顾客的疑虑,使顾客产生信任感,促成顾客的购买。

除了喜欢拥有愉快的购物氛围等相同的心理,不同的顾客由于身份、教养、个性和心理不同,因此习惯和需求也不同,有的顾客注重实用,有的讲究唯美,有的追求名牌。推销语言要取得良好的修辞效果,促成顾客的购买行为,还要重视不同的顾客的个性特点、理解能力和情感因素,对不同的接受心理选用不同的恰当而巧妙的推销语言,成功地发现对方的内心需要并满足他,使顾客在心灵上受到触动,顺利地建构了趋同性接受语境。如针对有的顾客追求商品的新颖和时尚,有的还有崇尚名牌的心理,推销员应该强调推销商品的新潮、领先或突出其表现地位和身份的作用。在某市的一家华侨商店,有一对外商夫妇对一只标价为3万元的翡翠戒指颇感兴趣,想要购买又嫌价格太贵,不买却又难以释手。推销员看出这对夫妇的心思,巧妙地对这对夫妇说:“某国总统夫人也曾光顾此店对它爱不释手,只因价格太贵,也没舍得买。”这对夫妇闻言果断地付钱买下了这枚翡翠戒指。随后得意洋洋地走出商店。这位推销员强化顾客好炫耀的心理需求,达到了推销商品的目的。

推销员在推销中有意或无意语用失误会误导顾客。在推销产品的过程中,有的推销员为顺应接受语境,促成顾客的购买,提高效益,频频使用具有误导作用的如“享受”、“高档”、“高级”、“超级”、“精美”等语词。它们在语义上属于表达模糊概念的模糊词。由于它们表达的概念不明确,因而造成语义模糊现象。“享受”在《现代汉语词典》释为“物质上或精神上得到满足”,在《汉语大词典》中释为“享用、受用”,而许多推销员却在本应承担的责任或是赠送顾客一些不值钱甚至是伪劣商品时使用该词,借此误导或攻克顾客的消费心理。某超市在顾客购买50元以上的商品后赠送的“精美”礼品竟是一根重量不足30克的火腿肠。还有的推销员为了达到促销目的,打出“跳楼价”、“挥泪大甩卖”、“拆迁大清仓”等幌子,欺瞒顾客。这类违反“修辞立其诚”原则的伪修辞尽管能达到一时的推销目的,但从长远来看,只会自毁推销员以及产品的形象。

推销员不注重推销语言的接受语境,在推销中和顾客产生语境差导致推销失败的情况也不少。曾有一位推销员向外国顾客介绍商品时,因为不了解外国顾客的情况,而按照对中国顾客的方式来接待,结果就把顾客赶跑了。事情是这样的,有一位英国客人在商店里表示出对一件工艺品感兴趣时,推销员取出该工艺品,然后对顾客说:“先生,这件不错,又比较便宜。”顾客听了她的话后,丢下商品转身离开了。为什么这些话会把这位顾客赶跑呢?原来在与中国人截然不同文化背景的英国人心目中,买便宜货有失身份,这是表达者和接受者的民俗文化语境差导致了推销工艺品的失败。还有的推销员为卖弄专业知识,频频使用令人不解的专业术语,使得顾客莫名其妙,不知所云。例如保险行业许多难懂的条款不仅让投保人“雾里看花”,就连一些专业人士也很难深刻理解条款的精髓,因此难懂的条款遏制了许多人购买保险的积极性。用顾客听得懂的通俗化的语言向顾客介绍产品,这是最简单的常识。推销员对产品和交易条件的介绍必须简单明了,表达方式必须直截了当。用过多书面化、专业化的语句,接受者就不能理解该信息的内容,这样就会产生表达者和接受者的语境差和沟通障碍,最后导致推销失败。还有的推销员过分夸耀自己的产品或诋毁其他的公司产品,引起客户的反感。因此在推销时既要突出自家商品的优势和卖点,又要注意满足准客户喜欢比较的心态,自然地引导客户让客户自己放心做出购买决定。

总之,推销语言如果能顺应接受语境,迎合接受者的心理,就能吸引接受者并促成其购买产品,达到推销的目的。相反,如果忽视接受语境,特别是接受者的心理,非但达不到促销的目的,甚至会引起接受者的反感使他们排斥即根本不接受。

参考文献:

1、龚黎莹.推销工作的第一印象:商品推销语言[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1).

2、谭学纯,唐跃,朱玲.接受修辞学[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3、sales.推销案例分析[EB/OL].www.top-/Article/txal/200708/8381.html,2007-08-31.

4、黄小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论推销语言的美感要素[J].商业文化,1999(1).

5、张旭.浅析影响人员推销业绩的非语言交流因素[J].商场现代化,2006(31).

接受范文篇9

关键词:接受美学;巴金;艺术审视

巴金在现代作家群中可谓是家喻户晓,尤其是对青年读者,巴金的作品更能给予他们更多的情绪、心理、趣味影响。巴金的作品,其艺术文本本身之所以能够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就是因为作品的视界与读者的阅读期待相和谐。从1958年巴金遭遇大批判,巴金的作品被查禁,但其穿越时空的文学思想,却永葆丰富的艺术魅力。巴金是二十世纪中外读者的偶像,也是一代代读者共有的精神食粮。藉由此,本文将试图从接受美学视角,来展露和探赜巴金作品中的艺术感染力。

一.巴金与其作品的接受美学审视

对于接受美学,其理念在于从读者的接受意识出发来分析作品的价值。巴金的作品不仅在中国受到读者的欢迎,也在国外备受追崇。考查作家与其作品的艺术魅力,姚斯、伊瑟尔提出的接受美学文艺理论,突破传统文艺理论所关注的作者或作品本身,而是将文艺审视的视角延伸至文学接受活动中,引入读者与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特别是将读者作为重要的作品审视主体,来分析作品的“独立性”,进而呈现作品的价值。巴金的《灭亡》、《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等作品,在读者的心中激起了涌流,特别是青年读者对巴金的迷恋更是狂热。在《现代中国小说之时间与现实关系》中,有学者提出巴金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仅次于鲁迅;李健吾在对《爱情三部曲》的评价中提出“巴金是幸福的,因为他的作品属于真实的青年,也说明他也是一位真实的青年”;陈丹晨在《巴金评传》中提道“曾有人读过‘灭亡’后,情愿抛弃安逸的生活,去为大众服务”。我们从巴金的作品人物分析中,大多为青年,而青年人总是单纯、热烈,充满激情,青年正处于爱情、友谊、事业交织的关键期,难免会产生悲愤的呼唤。在《家》中,对鸣凤自杀前的心灵解读,正是巴金自我对青年人不幸的命运而控诉、而抗争,他一连串的疑问,既是表达凤鸣的悲哀,又是巴金自我情绪的宣泄。巴金曾写道:“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更不是愚人,应当为自己把幸福争过来!”这个正是贯穿《家》的主体情感。巴金的《家》,在新中国成立前就被出版了39版,解放后,至少也印发了50万册。巴金曾经自述,在自己的作品中,都是用真话来构建,因此与读者的心是相通的。难怪冯牧先生评价巴金的作品是“讲真话”的“大书”。

二.接受美学视角下读者对巴金及其作品的“期待视野”

姚斯提出的接受美学,为我们呈现了一种新的艺术评价理论。借助于接受美学,来重新审读巴金的文学作品,可以让我们从中以读者的身份来重构文学的本质。每一个读者都与其时代相联系,每一部作品都讲述了某一时代的故事。对于巴金及其作品,所呈现的时代与其自身的真实体验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审读巴金的作品时,我们不能将之归类于“词语材料”,而应该是现实的存在。事实上,巴金及其作品所带给读者的感受,就像是一本“管弦乐谱”,无论是那个时代的读者人群,都能够从中读出激昂的时代回响,正是这些“现实的存在”,才值得我们从中挖掘民族的文化特质。文化特质是什么?包含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与思维方式,更是融入到一个民族复杂的文化心态中的精神形式和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说,读者的个性气质、文化修养、阅读习惯具有差异性,而对于巴金的作品本身,在进行欣赏中必然存在区别。但从文化特质的积淀与影响来看,无论是那个类型的读者,都能够从巴金的作品中感受到文化的熏陶。正是因为如此,巴金的作品,才能满足最广大读者的“期待视野”。

1.读者叛逆心理得到满足

从五四新文学以来,巴金的《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等作品极具时代性与批判精神,成为广大读者塑造文学理性思维的重要读物。事实上,从传统文化的全盘反思,新文化运动带来的思想启蒙,正好切合了广大读者的叛逆意识。在《灭亡》中,杜大兴对黑暗社会的憎恨,即便献身也要满足复仇的内心期望;在《激流三部曲》中,觉慧公然对社会秩序进行挑战,闹学潮,演新戏,对封建大家庭对青年人的摧残与压抑进行控诉,他站在反封建的最前线,让封建统治者威风扫地,更为绝决的是,觉慧离家出走,与旧家庭一刀两断,这一常人所无法逾越的封建专制,成为一代人效仿和追崇的典范。

2.读者补偿心理得到满足

借助于接受美学来分析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需要联系读者的阅读活动,将艺术欣赏融入到读者的生活中。通过对巴金作品的审视,其作品所展现的对外部现实和自身内部现实的感知方式,成为促进读者反思自我,从而建树改变自己的知觉、情感、思维和判断,拓宽读者的文化视野。事实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将新文学对“人”的思想解放融入到文学作品中,并通过文学作品价值评判标准来规范和适应受众的审美情趣、内心愿望。如在《激流三部曲》中,其所呈现的社会现实,与当时历史背景的融合,为读者展现了独特是艺术审美视角,也让更多的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精神。作品中通过一系列女性的悲惨故事,道尽了世上男女的悲欢离合,更契合了读者的心理诉求。同时,面对陈规,渴求变革,破除积习,超越历史,既是巴金自己对生命价值的不懈追求,更是贯穿于其作品的不变主线。巴金在文学创作中,对人性的美进行歌颂,给读者带来希望、勇气和力量;同样,巴金在探索文学旨趣上,不仅仅是想着如何生活的更美好,更是要为读者呈现一个更好的人生……不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爱祖国、爱人民、爱真理、爱正义,为多数人牺牲自己;人不单是靠吃米活着,人活着也不是为了个人的享受。

3.引领读者的自省与反思

反思与自省是对自我进行评价的重要方式,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人,都需要自省与反思。通过自省,来重新认识物质、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反思,来重新调整自己的生活选择与规划。同样,在文学作品中,借助于文化的反思与自省,从中引领读者反思自我,表达强烈的自省意识。在巴金的《随想录》中,新文学运动在十年浩劫中受到沉痛影响,由此来反思文学,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早期的伤痕文学,体现群体性的精神控诉;二是悲剧文学,从灾难的历史渊源中来思考人生的坎坷命运;三是对民族主体意识的觉醒,将自我与民族相联系,共忧思。反思不只是消极的忏悔,而是积极地从历史教训中吸收经验,让自我更为清醒的走向未来。巴金的作品,让读者从中找到了精神满足,不仅仅是艺术审美,也融入了人的社会、经验等等,从而构成了读者的文学视野。所以说,巴金在作品中塑造的人物角色,也是巴金对自我的反思,希望从自省中启蒙读者、开导读者。正如今天的作家,在反思历史中认识自我,与巴金提出的“挖自己的疮”相比,对自我的审视可以唤醒全社会、全民族的良知。

三.接受美学下读者与作家接受意识互动

姚斯提出“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同样,在巴金的文学创作中,离不开读者的积极参与。接受美学关注读者在阅读中接受意识的能动性,不仅对读者有影响,也会影响作家、影响作家的作品。也就是说,对于读者的看法、评价等,也会成为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所想要改变和想要适应的方向。我们说,任何一位作家,其创作本身并非是单纯为了读者,一方面作家要满足读者的阅读趣味与审美经验,另一方面,作家要从接受视野,突出对读者“期待视野”的满足。作者也好、读者也罢,两者在作品创作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可以说,读者对作品的阅读与评价,更是推动作家创作的不竭动力。因此,巴金在创作中提出“把心交给读者”的主张,正是将读者作为心目中最至高无上的地位。读者是第一位的,读者的评价是文学创作的基本动力。巴金在《爱情三部曲•序》中写道一个女大学生的来信,信中讲述了大学生对巴金作品中人物角色的深深吸引。女大学生看到了作品中人物的活动,仿佛自己就是那个人,时常在读书中默默下泪。

同时,看到那些角色斗争寻找自己的出路,而反观自己,却无能为力。女大学生希求巴金给予指导,能够用什么方法来寻求挣脱。看到读者的这份苦痛,也让巴金下定了创作的愿望,来拯救这些年轻的生命,来为青年的不幸命运而抗争。在《家》中,巴金提出就是为新一代青年而呼号,要帮助青年人逃出被恶魔吞噬的青春。觉慧在面对人生的困境时,虽被环境所囹圄,但也要征服环境,把幸福给争回来。这种对人生的追梦,何尝不是有理想的青年人所希冀的精神动力。巴金也曾提出:“作家在进行创作时,也要考虑读者的反应。我们的作品究竟能够给读者带来什么?是毒药还是养料?这是每一位作家所要面对的问题”。事实上,巴金在创作中一直都在强调要写出进步的文学,来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即便是到了晚年,巴金都在追求,请读者为自己做一个真心的评论。可见,读者在巴金的心目中是最重要的,巴金在其创作中,更要坚持对读者的服务心态,以读者的需求,来修正自己的艺术主张。从巴金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巴金的坚守与希冀,希望每一个读者都能够从其作品中“变得善良些、纯洁些,对别人有用些”。这是巴金的心里期愿。同样,读者也会把巴金当做最为信赖的人,因为,巴金连同他的作品,都是将自己平等地对待读者,从字里行间,像是对亲人倾述一般,语言从心底流出,赤诚而明澈。

参考文献

[1]吕汉东.真实:巴金小说审美特征对话录[J].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3):37-42.

[2]徐循华.激情与艺术创造———论巴金的小说创作[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04):162-181.

接受范文篇10

监督权是宪法、法律赋予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与人大常委会行使其他法定权力一样,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并接受监督。为此,监督法第6条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权的情况,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接受监督。”监督法第14条、第12条、第27条等条文规定,人大常委会在具体监督工作中的有关报告及处理情况等,要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通报。这些规定,既是为了保障代表对人大工作的知情权,也是为了便于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常委会的工作。

监督法第7条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权的情况,向社会公开。”这是我国法律首次明确规定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公开原则。此原则体现在监督法多处条文之中,它是把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的重要保障。

但是,作为监督者的人大常委会如果不按监督法的规定去办,甚至该监督的不监督或者监督失范、监督不当,监督效果令人失望,应该怎么办?监督法对此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因此,从实践意义来看,监督者更应自觉接受监督。只有这样,人大常委会才会不辱使命,更好地履行监督者的监督职能。这无疑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内在要求。

监督者自觉接受监督,首先,要更新监督理念。牢固树立权力源自人民,行权为了人民的观念,强化依法行权意识,牢固树立越权违法、越权无效,失职违法、失职问责,程序违法无效的观念,力戒不作为或乱作为,真正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尽职尽责,对国家权力的合法性和权威性负责,对人民负责。其次,要坚持做到既敢于监督又善于监督。敢于对“一府两院”的违法和失职行为说“不”,敢于用法律赋予的监督权与恶性膨胀的所谓特权相对峙和较量。同时,要善于用足用好监督法规定的方式方法,把握好监督的“度”,力求监督实效。第三,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常委会组成人员要善于加强学习,熟悉人大制度理论及宪法、法律知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践,积极进取,创新有为,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昂扬向上的工作热情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努力增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活力。第四,要建立完善密切联系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制度和机制。以此确保人大常委会履行监督职权始终遵循监督法的规定、契合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引导广大代表和人民群众不断增强国家主人翁意识,对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积极提出批评、意见和要求。只有这样,监督者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为人民掌好权、服好务。

总之,监督是权力,更是沉甸甸的职责。监督者不作为,其实就是典型的渎职行为。监督者自觉接受监督,是对神圣的宪法负责,是对人民群众的高度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