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经营管理十篇

时间:2023-06-27 18:00:49

传统文化与经营管理

传统文化与经营管理篇1

(一)传统音乐旅游开发的保护理念

相关的立法安排,首先应该明确宣示传统音乐旅游开发的保护型理念,强调传统音乐的旅游开发是对传统音乐资源的保护型开发、保护型利用、保护型旅游,彰显传统音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关系。不搞旅游开发,打猎歌、情歌、船工号子、劳动号子等传统音乐品种难免因社会生产生活环境的变迁而消弭于无形;但亦不能片面追求传统音乐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为商业媚俗而扭曲传统音乐,毁我中华乐脉。传统音乐的旅游开发是保护型的适度开发。传统音乐的保护,是传统音乐旅游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各界对此均不持异议。笔者主张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相关规定,出台《传统音乐旅游开发管理办法》,除作原则性的宣示之外,还应专章规定行之有效的保护制度,有效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性和原真性原则,体现传统音乐旅游开发的保护型理念。“整体保护是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整体的保护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的整体保护的两者有机的结合”[2]。我们不仅要保护传统音乐本身,还要保护传统音乐赖以生存的环境要素,尤其要保护传承主体、传承方法和传承渠道。而对原真保护,则不宜作绝对、机械的理解,而应与活态保护相统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曾指出:“出于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对于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原真性的评价,不再囿于一个固定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考虑文化遗产的相关文化背景,尊重多样的背景信息来源,以此判断文化遗产的原真性”[3]。传统音乐具有自身功能、价值、意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并持续地为民众所认同,在动态中呈现其“原真性”。我国的传统音乐项目繁多,保护规格不能简单划一。依笔者看来,应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入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入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规定不同的保护规格。至于保护范围,应限于形成其艺术风格及人文价值的“核心技艺”,如民歌演唱中的唱声、唱字、唱情、唱味、唱形等创构要素。当然,对于核心技艺的界定,应该综合考虑传承主体的意见以及音乐学界的学术研究成果,由政府固定成为“指定要件”,列入《传统音乐旅游开发管理办法》的附件之中。为求传统音乐能在旅游开发之中得到有效保护,相应的罚则必不可少。对旅游企业、社区、群体以及公民破坏、歪曲、滥用、盗用等侵害传统音乐的行为,由“传统音乐旅游开发中心”予以规制,必要时作出处罚,直到取消旅游企业经营传统音乐遗产旅游的资格,停办有关的传统音乐遗产旅游项目。

(二)传统音乐旅游开发的管理体制

为了规范和促进我国传统音乐旅游开发事业,应该设计和完善合理、科学的传统音乐旅游开发的管理体制,并在拟议中的《传统音乐旅游开发管理办法》中予以明确。日本的《关于利用地域传统艺能等资源、实施各种活动以振兴观光产业及特定地域工商业之法律》(简称《庙会法》),规定由中央政府的“主务大臣”,如国土交通大臣、经济产业大臣、农林水产大臣、文部科学大臣及总务大臣,制定“利用地域传统艺能等文化资源、实施各种活动以振兴观光产业及特定地域工商业的基本方针”(《庙会法》第3条第1款),还规定各级地方政府应根据“基本方针”确定的内容,结合本辖区具体情况,制定“利用地域传统艺能等文化资源、实施各种活动以振兴观光产业及特定地域工商业的基本计划”(《庙会法》第4条第1款)。该法生效实施后,国土交通省和经济产业省等主务大臣根据该法第8条的规定,于1992年12月11日通过行政许可,在东京登记设立了“财团法人地域传统艺能活用中心”。1995年6月,该中心被政府指定为全国唯一的“合理利用传统艺能等文化资源的支援实施机构”,成为《庙会法》规定的“基本方针”的实施主体。自1994年至2009年,该中心组织日本传统艺能赴海外公演、邀请外国传统艺能保存组织来日本公演以及利用传统艺能促进日本观光产业发展等各项活动共计51次,举办各种以利用地域特有的传统艺能,促进地域活性化振兴为主题的公开演出、市场讲座和学术研讨活动等共计14场[4]。借鉴日本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实情,笔者倡行共同决策、统一实施的管理体制,务求决策的民主、科学以及实施的强力、高效。考虑到文化主管部门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所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府工作部门,应由其会同旅游主管部门,采行联席会议的形式,共同决定传统音乐旅游开发的基本方针和计划。而在执行层面上,可以由拟议中的部门规章《传统音乐旅游开发管理办法》作出安排,规定设立公共性事业组织“传统音乐旅游开发中心”,授权其统一实施相关的调查、研究、指导、管理等职责,规范和发展音乐主题公园、音乐博物馆、传统音乐演出等各项事业。

(三)传统音乐旅游开发的经营模式

“传统音乐旅游开发中心”对传统音乐的使用是公益性的和非营利性。公益性经营模式绝对有存留的需要。传统音乐中的很多项目,属于古典性的或“草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受众人数不大,传播地域范围有限,不宜走市场化之路。第二种模式是企业化经营模式,为笔者所力倡。在这种模式下,传统音乐著作权的所有权、管理权及经营权呈现“三权分离”的状态。所有权归来源地群体,管理权归群体代表组织、来源地政府或国家,经营权则归有关的旅游企业。在“传统音乐旅游开发中心”的协助下,传统音乐著作权的管理者找寻有关旅游企业,授权其对传统音乐作旅游使用。在这类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法律关系中,许可方是传统音乐作品著作权的管理者,许可使用的客体是传统音乐作品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由于这类著作权的权利行使主体或管理者无能力或无资格对传统音乐作旅游开发,所以须通过招标、拍卖、协议等方式寻找合适的商业伙伴。当然,作为传统音乐作品著作权主体,来源地群体有权通过许可方来监督被许可方,许可方更应保证被许可方尊重著作权人的署名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在使用时注明作品出处、来源地和来源民族,不得恶意歪曲和篡改,尊重来源地群体的特定的民族、地域习惯和。被许可方在获得授权和许可之后,可对传统音乐作旅游开发和商业性使用,并支付相应的经济收益,用于传统音乐传承和发展的公益。第三种模式是上市公司经营模式。上市公司经营模式本质上也是企业化经营模式,传统音乐作品著作权的所有者、管理者、经营者相互分离。由于上市公司有着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经营特征,融资渠道和融资规模亦非一般企业所能企及,所以可把经营者为上市公司的经营模式单列出来。目前在我国,由上市公司经营的物质文化遗产有代表性的主要是黄山和峨眉山,它们分别由上市公司黄山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和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垄断经营。上市公司经营物质文化遗产,尽管存有种种的缺失,但在展示和实现遗产旅游的经济效益上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依笔者看来,我国的一些世界级的、部级的传统音乐项目,有相当的市场发展前途,亦可以考虑采取上市公司经营模式。

(四)传统音乐旅游开发的安保措施

传统文化与经营管理篇2

这些行业内传统品牌有以下共性:生产标准化,产品力求规模效应,线下有完善的销售渠道,有数量众多的线下销售终端,有庞大的线下销售人员及管理团队。

在电子商务时代,这些传统品牌的网络销售面临着众多困惑:相同产品,如何协调或区隔线上线下的零售价格?如何实现线上+线下>2的增量销售效果,而不是简单的线上对线下需求的存量替代?网络销售如何既增加销量又扩大品牌影响力?网络销量一定的前提下,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

没有一种网络销售渠道模式能够全面满足传统品牌在价格管控、增量销售、强化品牌、利润最大化等方面多维度的目标。不同的网络销售渠道建设模式,有各自的优劣势,其中取舍的关键在于传统品牌企业网络销售能力的积累和决策者的核心目标。

三大电商渠道建设模式

1. 网络经销制

传统品牌与网络批发/零售商签订经销合同,企业与网络批发/零售商之间是单纯的商品买卖关系,这与线下的经销商赚取批零差价模式没有本质区别,网络销售渠道仅是线下渠道的补充。网络经销制又分为多家分销和独家经销两种,品牌越强势越倾向采用多家分销制,反之则采用独家经销制。

2. 网络代运营托管制

传统品牌与网络零售平台(包括淘宝天猫商城、京东商城等)签订网络直营旗舰店入驻协议,同时将网络旗舰店的运营(包括店铺装修、客服接单、仓储发货等)外包委托给专业电商托管公司运营。电商托管公司获取月度托管服务费及销售佣金,销售佣金一般按网络零售额的5%-10%比例提取。

3. 网络零售直营制

传统品牌组建网络销售部门(事业部或独立电子商务子公司形式),与天猫/京东等各大网络零售平台直接合作,开设网络直营旗舰店,自主负责网络旗舰店的装修、定价、客服、售后、促销推广等日常运营工作。部分激进的财大气粗的传统大品牌企业直接建垂直B2C零售商城(如海尔电器/百丽鞋业等),采用全方位网络零售直营制。

利与弊

1. 网络经销制

对传统品牌而言,这是最简单省事的网络渠道建设模式。传统品牌传统销售渠道(批销渠道、商超渠道等)建设和管理经验丰富,网络渠道的销售本质与传统线下渠道一致。采用网络经销制,企业可以借鉴移植其线下管理经验。

但是,网络经销商因经营成本低、销售区域无边界,价格战是其获取销量的常用手段,其销量主要来源于线下存量需求的转移,这非常容易激发线上和线下渠道的矛盾,也容易引发网络经销商与企业的矛盾。网络经销制,传统品牌难以掌控线上零售价格,无法发挥网络短渠道销售控制优势,不能获取网络零售价值链上的利润,更难以起到传统品牌在网络上的品牌传播和维护作用。

2. 网络代运营托管制

伴随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国各地电商代运营公司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仅在电子商务之都杭州(淘宝所在地)就有数百家电商代运营公司。

传统品牌采用网络代运营托管制,本质是借鸡生蛋,将“客服、零售仓储、发货”等粗活外包,自己掌控网络旗舰店所有权,掌控品牌、价格、推广等核心资源,并能获得零售价值链中的多数利润。

不利之处在于,电商托管公司鱼龙混杂,优秀的、有实力的不多,难以找到合适的电商托管公司;一旦签订托管合同(一般是1~2年),在托管期内,传统品牌的网络销售必受制于人,且必须付出不菲的电商代运营托管佣金。

3. 网络零售直营制

如同设立线下直营门市部或专卖店一样,传统品牌在淘宝天猫、京东等销售平台上设立网络旗舰店,有利于全面掌控网络零售价值链,肥水不流外人田,有极强的价格控制力,真正发挥网络零售短渠道优势!能够兼顾品牌建设和销量之间的关系。

弊端有:传统品牌的管理层不熟悉电子商务运营,缺乏忠诚的网络运营队伍,难以解决电商运营文化和传统管理文化之间的冲突。传统品牌自己建站销售的直营模式,因引流成本巨大、独立网站维护成本过高等,弊远大于利,不宜提倡。

进与退

1. 服饰鞋包、日化用品、家纺家具、家用电器类的一线传统品牌,基于战略发展之目的,应不遗余力地组建网络销售部门,采用有渠道掌控力、零售利润最大化的网络零售直营制(但不必自建独立网站销售),应尽力突破网络运营人才、文化、机制的瓶颈。若因电商运营人才不足问题,不敢仓促采用网络零售直营制,权宜之计可采用代运营托管制,一旦时机成熟,必须早日采用网络零售直营制为主、托管与经销为辅的渠道模式。

2. 专注于核心业务,习惯于非核心业务外包的外资品牌,应首选网络店铺代运营托管制。

外资品牌企业管理等级森严,日常运行机制规范有序(不轻易设立电商子公司,不轻易打破工作流程),职员高薪高效精简,擅长并专注产品研发、品牌建设等核心能力的打造。外资品牌习惯于将“市场调查、批发零售、仓储配送、销售服务”等非核心职能特别是非知识密集型活动外包,网络零售同样被定义为非知识密集型活动,采用网络店铺托管制成为必然。

外资企业的普通雇员年薪动辄数十万元,朝九晚五晚上不加班、周末不接工作电话的潜规矩蔚然成风,这与电子商务公司里的客服、设计、物流人员数万年薪、没日没夜地工作之现象形成鲜明的反差。不同的管理机制、工作流程、企业文化、员工结构,决定了外资品牌企业(也包括部分国内大品牌)难以实施网络零售直营制。因此,宝洁、飞利浦等著名外资品牌企业的网络销售大多采用外包托管制。

对一些国内二、三线传统品牌而言,因企业的品牌建设能力不足,电商运营人才稀缺,网络销售最好采用借鸡生蛋一体化电商运营托管制,即将网络旗舰店的装修、客服、推广等功能全方位外包。要充分相信电商托管公司的专业运营能力一定比自己做得更好。如果电商托管的旗舰店获得了预期中的成功,在电商运营人才引进及运行机制准备到位的前提下,中小品牌可以终止外包托管,自主运营网络品牌旗舰店。

3. 对一些饮料类生鲜食品类等传统品牌而言,可采用简单易行的网络经销制。

服饰鞋包、日化用品、家纺家具、家用电器等产业,电子商务是对传统线下渠道的颠覆,应该以零售直营制为主。

但是无论现在还是将来,网络渠道都仅仅是饮料类、生鲜类传统品牌线下广渠道的补充,因为饮料单价便宜、重量重,顾客即时消费为主;生鲜类保质期短、远程零售配送成本高且品质难以有保证。天猫超市和京东超市的蓬勃发展,与饮料食品类传统品牌的网络经销制模式密切相关。

服饰鞋包、日化家纺类品牌旗下的一些库存/过季商品,也可采用网络经销制一揽子打包给网络经销商销售。

传统文化与经营管理篇3

关键词:食品企业;市场营销渠道 管理创新

一、引言

市场营销渠道是一套有组织的完整性系统,是致力于推动产品及服务的顺利使用或者消费的。市场营销渠道管理主要是指企业管理者为实现公司分销的目标而对现有渠道进行管理,以确保渠道成员间和公司渠道成员间合作的一切事宜,主要目标是谋取最大的利益。市场营销渠道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对营销策略也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企业市场营销渠道管理可以有效的保证企业生产与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实现利润目标;可以影响产品决策,确定营销渠道进而决定产品的定位及销售情况;可以加速企业产品的流通速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传统食品企业市场营销渠道的弊端分析

由于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比较短,所以还处于积极的探索阶段,许多措施也是相对来说不够成熟的。食品企业市场的分布广,消费人群比较多。整个的消费过程是及其灵活与分散的,渠道的覆盖范围非常的广。传统食品企业市场营销渠道存在着诸多的弊端,主要如下:

1、营销渠道理念落后

市场营销组合基本策略包括产品、定价、渠道、促销。而在一定程度上,渠道是是企业制胜市场的关键,在产品、价格高度同质化的背景下,渠道建设及管理成为企业用力的关键点。我国大部分食品企业市场营销还处在“产品观念”或“推销观念”阶段,只重视产品、定价、促销,而忽视了渠道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把渠道纳入企业的战略管理中。

2、营销渠道缺乏统一性

传统食品企业本应解决那些由于市场狭小所造成的企业与经销商之间的利益与管理上的冲突,建立企业内部统一的市场营销渠道。但是有一些企业为了快速的打开和占领市场,所以在选择产品营销时会选两家及两家以上的经销商。这样就会造成两家经销商间出现恶意的竞争,从而影响市场占有率。同时厂家和经销商之间也需要优化一下关系,避免窜货、倒货等,通过企业文化管理和奖罚措施进行人性化的管理,搞好企业与经销商家的关系。

3、对经销商缺乏理性的分析与选择

在选择经销商时传统食品企业一般都是片面的强调经销商的实力而忽略很多环节上的问题。在市场营销渠道中,不同的企业要选择不同的经销商类型,否则会很容易遭遇瓶颈。

4、与经销商之间缺乏协同效应

企业要健康、稳定、长远的发展,必须要有足够的资源与能力去协调每个区域的正常运转。传统食品企业与经销商之间大部分是“铺货”,很多企业对经销商也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导致了经销商忠诚度不高,再加上渠道结构的单一性,难以形成传统食品的网络化,从而无法取得销售上的突破。传统食品企业只有尽可能的提高渠道管理水平,与营销链上下游之间协同效应才能有效的应对其他对手的竞争。比如天津的十八麻花主要是采用“广撒网”的 方式来进行市场的占有,这样在客观上造成营销成本的不断攀升,使投资风险提高,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粗放的营销渠道构思与具体操作造成企业的营销质量下降。

5、网络渠道开发不足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使用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也变得尤为重要起来。利用网络渠道进行营销可以有效的降低中间渠道的浪费,将企业与经销商的关系拉近,将产品的信息直接在网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营销的开支。我国传统食品企业的网络营销仍然处于起步的阶段,有的网站只是的门面工程,很久才更新一次。在网络上的信息比较的陈旧,运用网络进行营销几乎微乎其微。

三、传统食品企业市场营销渠道的管理创新。

针对以上的传统市场营销渠道的现状分析,特提出几个市场营销渠道管理创新的具体措施,主要如下:

1、树立正确的渠道理念

渠道管理是一个企业是否能生存的命脉,那么就必须对渠道有一个更科学、合理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渠道理念。同时,传统食品企业必须要进行渠道品牌化,从而提升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让渠道成为品牌重要的传播途径。

2、建立统一的营销渠道体系

传统的食品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多是生产近期实用的上品,并且市场规模比较大,所以应该选择短渠道的方式进行分销。采用以短渠道为主的多渠道营销系统不仅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增加那些更适合顾客需求的渠道来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3、选择合适的经销商

经销商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重要环节之一,所有的食品市场拓展与潜在消费者都离不开经销商的有效调节。这样可以很好的避免营销资源的浪费,还可以避免市场活动中的盲目性。食品批发商不是越大就越好,也不是越多越好。企业应从实际考察的情况出发,合理的选择经销商。

4、提高营销渠道的管理水平

企业的传统三大循环系统主要是信息流、资金流和物资流。信息接收的效率高低是决定企业品牌的关键所在,也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所在。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市场的竞争压力逐渐加大,所以企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营销渠道管理水平的竞争。企业在对渠道具有一定的掌控力时 ,才能为公司作出合理的定位,制定强大有效的计划。

5、开发、完善网络渠道

企业应积极跟随科技的发展进程,大力开展网络渠道的开发。建立专业的网络信息团队,用专业的人才来打造完善的企业网站。将产品的信息在网上,并用专人将产品的信息时时的更新,让消费者在网络上就可以看到最新的产品信息,方便潜在的客户群体进行购买。将传统的面对面营销变更为以面对面营销为主,网络营销为辅的构架,这样更有利企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进程,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的利润。

四、总结

 企业市场营销渠道是一个关键性的企业无形资产,对一个行业都是密切相关而且也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食品企业在市场营销渠道上进行管理创新对于企业更好的发展和提高企业的收益率有着深远的影响。(作者单位:四川省经济贸易学校)

参考文献

[1] 张惠琼.信息化时代市场营销渠道模式创新浅析.[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9(3).

[2] 菲利普 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3] 胡春.市场营销渠道管理,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

[4] 吕一林.营销渠道决策与管理[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1).

[5] 伯特 罗森布洛姆.营销渠道—管理的视野[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

[6] 谷润池.企业营销渠道的设计及管理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2004.

[7] 黄志根.中小企业营销现状与营销创新策略浅析[J].市场营销,2008.

[8] 陈涛.营销渠道系统决策研究的进展与思考[J].武汉科技大学报,2001(3).

传统文化与经营管理篇4

【关键词】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智能电网

一、智能化电力营销基本理念

在现代智能电网建设的全面推进环境下,转变电力营销服务观念、创新营销服务策略、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构建新形势下全面的、系统的、面向需求侧的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是电网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集约化经营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是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文化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力。为充分发挥未来智能能源供应体系的作用,优化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系统,提高电力市场运行效率,实现客户与电网企业高度信息化的实时互动,本文提出并构建了面向电力需求侧的双向互动智能化营销模式。该模式包含客户知识管理、客户负荷管控、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客户资源价值评价5个子模块,并以智能控制中心、智能交互终端、通信网络、数据挖掘等智能设备为硬件支持,以期实现供电企业与客户能量流、信息流、业务流实时互动,满足智能电网下智能用电对技术先进、经济高效、服务多样、灵活互动和友好开放的要求。本文构建的智能化营销体系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电力营销智能化系统以客户知识管理子模块为中心,客户负荷管控子模块、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子模块、客户关系管理子模块、客户资源价值评价子模块通过与客户知识管理子模块相连构成完整的智能化营销系统,所有信息均通过客户知识子模块自动流转交换,实现数据的智能化收集、存储、分发、反馈和更新。同时,整个过程实现了供电企业与用户的双向实时互动和能源供需平衡,优化了供电企业组织结构,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市场运营效率、以及客户满意度,增强了公司获益能力,达到智能电网建设多赢的目的。

二、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

1.电力营销客户知识管理智能化体系

客户知识管理智能化即是在供电企业高度信息化的基础上,通过终端计量装置和相关统计、分析技术手段,自动实现客户知识的采集、归档、更新和共享。在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中,客户知识管理模块以其信息中枢的地位处理来自其它相连模块的信息,实现信息的归档、管理和调用,是其它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因此,实现客户知识管理智能化是实现其他4个子体系智能化的前提和基本要求。本文提出的智能化客户知识管理体系构架如图2所示。

在电力客户知识管理智能化体系的运行过程中,客户负荷管控智能化体系、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智能化体系、客户关系管理智能化体系和客户资源价值评价体系根据各自体系中对客户知识的需求,从电力客户知识库中自动提取相应数据,通过各智能化体系的评价与运算,生成测评报告,经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后产生相应的营销决策,对用户实施激励措施,同时所生成的测评结果再次输回客户操作知识与隐藏知识库中,进行历史数据归档并更新相应数据。整个过程形成4个高效闭合回路,实现了4个子体系数据的共享,并从完善客户知识内容和实现客户知识的动态管理两个方面优化了传统的电力营销客户知识管理工作。

2.电力营销客户负荷管控智能化体系

智能化的负荷管理与控制可以理想地完成自动计量、电力制定、分布式上网监控等实时应用功能,为客户知识的交互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双向通信,供电企业可以自动采集用户数据,掌握用户负荷需求情况,深入挖掘用户用电模式,预测销售市场未来的发展态势,同时制定多样化的可选用电服务方案,并将信息传达给用户,激励用户主动参与到需求响应中来,平衡电力供需;用户则可通过在负荷终端设置参数选择最优用电方案,整合信息化家电使用时间和频率,积极响应售电市场的变化,使互动营销成为可能。本文提出的智能化客户负荷管控体系构架如图3所示。

智能化负荷管控体系,起始于用户数据收集,经过对数据的传输以及整理分析,制定相应措施并实施,然后进行控制效果反馈,最终实现用户与供电企业的双向互动。该体系中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分析、负荷控制、需求响应4个子模块,各模块在功能上独立,通过信息流动相互支持,以实现用户与供电企业的双向互动为目标。

从其功能的实现方式及其功能效果上看,相比于传统的负荷控制系统,智能化负荷管控体系在以下4个方面实现了优化:(1)智能化用电监测。智能监测功能不同于传统的人工用电检测,其有效地将用户与供电企业通过终端智能设备和软件系统联系起来,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支出,实现了电网运行过程中负荷管控的智能化,提高了用户信息收集的准确性和高效性。(2)智能化数据通信。借助智能通信系统,供电企业可及时了解到用户用电信息(实际用电量、预测电量、电价政策、用电建议等),并将相关用电信息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等通信方式传达给用户。同时,用户也能够利用通信网络随时查询历史用电数据(包括数据形式、负荷曲线形式等)。该项功能充分体现了用户与供电企业的信息交互,相比于传统管控系统,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流通的速度,直接改善了负控措施实施的效率。(3)智能化数据处理。智能化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甄别和数据管理两方面主要功能。从数据甄别到数据管理都是在智能电网环境下进行,借助电子智能设备进行自动处理,不再是传统人工数据分析,数据的准确性更高,逻辑性更强,整体性更完备,为智能负荷管控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4)智能化负荷控制。作为负荷管控智能化体系的核心部分,智能负控功能的实现对整个系统的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核实上报的各种用电信息,利用智能分析(主要是功能性软件),自动控制技术,并借助智能通信,将有效信息传达给负控终端,来达到改善负荷质量的目的,极大地缩短了传统负控方式所产生的负控时间延迟,降低了控制误差。

3.电力营销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智能化体系

电力营销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智能化,通过对客户知识中相关数据的综合分析,评估客户信用水平,预测用户欠费、偷漏电风险,辅助制定激励手段,引导用户不断改善自身的信用水平,从而有效降低电力公司的经营风险,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为电力事业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本文提出的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智能化体系构架见图4。

电力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智能化体系主要包括客户信用风险预警、客户信用等级评价和客户信用风险决策 3 个子模块,采用一体化企业信息集成平台技术,通过与客户知识管理智能化体系的数据共享,提高了供电侧用电营销辅助决策水平,引导需求侧客户改善自身的信用水平。

电力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智能化体系从以下3个方面实现了对传统电力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优化:

(1)客户信用风险预警。传统的电力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中通常缺少风险预警环节,主要是通过事后处理,被动地做出响应,采取必要的追缴和惩罚措施。在智能电网环境下,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智能化体系通过建立预警指标体系准确地预测客户风险发生的概率,在减少供电企业因客户拖欠电费、偷漏电造成的损失同时,极大削减因追缴电费等增加的额外开支,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电力公司的经济利益。

(2)客户信用等级评价。传统的客户信用等级评价工作主要采用定性评级方法,缺乏“人机结合”,存在涉及信息量大、效率低下等问题,同时由于评价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使信用评价工作更加困难。信用风险管理智能化体系中客户信用等级评价通过对客户的信用水平进行量化,评定客户的信用水平,极大地完善了供电企业客户信用评价方法,为改善客户信用水平提供坚强支撑。

(3)客户信用风险决策。客户信用风险决策是供电企业根据本期缴费周期客户信用等级、客户信用等级历史数据和本期缴费周期客户信用风险预警情况,针对不同信用水平的客户采取差异化服务措施,同时建立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逐渐引导用户积极改善自身信用,实现用户自觉、自发、循序渐进地提高自身信用水平,从而不断推动供电企业的良好、高效运行。

4.电力营销客户关系管理智能化体系

电力客户关系管理智能化体系,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环境,通过对客户数据的有效采集,在知识挖掘与发现、人工智能等工具的帮助下,充分实现企业市场运营、销售管理、客户服务和支持等经营流程信息化,并借助客户关系管理各环节的分析、建模及评估,洞察企业内部的优势和不足,觉察外部风险,抓住市场契机,实现客户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企业决策能力、决策效率以及决策的正确性,并保持企业和客户间的良好关系,实现企业利润和客户利益最大化的新型营销理念、管理机制和工作体系。其核心思想是以“客户为中心”,提高客户满意度,改善客户关系,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本文提出的客户关系管理智能化体系构架如图5所示。

客户关系管理智能化体系包含客户满意度评价和智能化响应两个模块,仍以客户为中心,有效整合企业内外部信息,加快供电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变,并通过量化客户关系管理的效果,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优化和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提高电力客户的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实现企业和客户的双赢。与传统的客户关系管理相比,智能化客户关系管理从服务层面上实现了2方面的功能优化:

(1)客户满意度测评功能。传统的客户关系管理通常孤立的评价各影响因素,缺乏数据乃至模块间的互联,且数据收集不甚全面,评价过程主观性较强,尤其是在对客户抱怨的处理过程中,传统的客户关系管理往往采取被动的、没有固定章程的处理措施。客户关系管理智能化体系依托智能电网采取主动有序的处理,主动收集信息,处理过程程序化,处理原则明确化,处理措施战略化,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事件信息收集、传递、处理的数据化运行以及企业和客户的互动。

(2)智能化响应功能。传统的客户响应管理,以人工服务为主,通常也辅以半自动化工作系统,往往造成信息传达慢、客户响应不及时、客户关怀策略针对性差、客服人员较多且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不利于客户关系的维护,同时也降低了客户响应管理的价值。在构建的智能化响应模块中,包含有销售自动化、营销自动化、服务自动化3个子模块,实现了中心主控、自助服务、交互响应的智能化全面客户关系管理。

5.电力营销客户资源价值评价智能化体系

电力客户资源价值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电力客户当前价值和电力客户潜在价值两个方面。合理的电力客户资源价值评价是供电企业实施营销管理的基础和关键,电力客户资源价值评价智能化体系根据客户知识管理数据中心存储的相关数据,通过客户资源价值评价模型对电力客户进行价值分析,明确哪些客户具有更大的潜在价值,能够使供电企业有效地整合现有服务资源,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匹配的差异化服务和增值服务的新型客户资源价值管理理念。本文提出的客户资源价值评价智能化体系构架如图6所示。

电力客户资源价值评价智能化体系是在客户资源价值评估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根据客户价值分析结果,对不同价值客户实施个性化的客户关怀,优化服务资源投入。相比于传统的电力客户资源价值评价模式,智能化的电力客户资源价值评价不仅要参照客户当前的价值表现,更重要的依据其潜在价值表现,对客户在未来生命周期中给企业带来利润贡献的预测判断。具体来说,实现了3个方面的优化:

(1)客户资源价值评估。传统的客户资源价值的评估工作往往不够健全,获取的客户数据有局限性,对客户的评价也主要基于售电量、售电收入等直观数据,因而不能构建系统科学的客户综合价值评估体系,无法有效地识别客户潜在价值。智能化客户资源价值评价基于对客户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识别影响客户当前和潜在价值的影响因素,建立客户资源价值评价指标体系,量化客户资源价值,并给出排序,为提供个性化服务,合理分配服务资源提供了完备的依据。

(2)基于客户价值细分客户群体。传统供电企业因客户资源价值评估方面的不完善导致客户群体的划分不够科学,细分维度单一。在智能化客户资源价值评价体系中,在客户价值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基于客户价值细分客户群体划分出价值相似的客户,主要分为较高价值客户、价值水平居中客户和低价值客户,分析客户需求特征,提供具有不同侧重点的差异化服务。

(3)基于群体的客户价值分析。传统的客户资源价值分析采用的分析方法比较简单,营销管理决策主要依靠管理者的经验,缺乏对群体客户价值的深度分析,难以挖掘大客户的价值,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客户资源价值评价智能化体系中基于群体的客户价值分析将目标客户群进行细分,识别不同客户群的需求特征,并结合电力营销力度和实际贡献率推出富有特色的营销增值服务内容。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不断完善的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将在推动智能电网建设、构建新型电力营销理念、实现供电企业与客户双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建立在高度信息化平台上的电力营销智能化系统不仅需要先进硬件基础设施的支撑,以实现客户知识的实时分析、数据挖掘、智能响应以及数据库更新,还需要制定合理的客户知识管理模式、客户负荷管控策略、客户信用评价标准、客户关系管理策略以及客户资源价值评价准则,以确保电力营销智能化系统的有效落地和高效执行。

参考文献

[1]霍颖.电力营销建设管理体系构建[J].经营管理者, 2012(1):165.

[2]田廓,鄢帆,薛松等.建设中国特色坚强智能电网技术经济关键问题研究框[J].华东电力,2010,38(1):1-5.

传统文化与经营管理篇5

关键词:民营企业可持续家文化

几千年来我国传统“家文化”的社会心理积淀影响深远。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在发展初期,传统“家文化”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随着民营企业发展转型,所暴露出来的利益冲突和局限性日益凸显。因此,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民营企业走出传统“家文化”束缚,推陈出新,进行文化重构,向现代公司转变,打造新型的“家文化”是企业必须做出的抉择。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查显示,我国民营企业有80%是家族企业或泛家族企业。目前,许多家族企业已经逐步走出了粗放型的积累阶段,开始向现代公司方向转制。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传统的“家文化”在公司管理的各方面仍有深远的影响,对企业发展有很大的局限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了全面部署。在这种现实政治背景下,打造新型“家文化”是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法宝。

1 新型“家文化”的解析

“家”是人类生活的最基本单位。新型“家文化”是相对于传统的“家文化”而言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更强调“家文化”,而且以家为中心,从而延伸出了相应的社会伦理规范和组织法则,大量中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表明,中国人“家”的观念之重,“家文化”的积淀之厚,可以说已经渗透到了政治、经济、社团和企业等社会的各个层面。

1.1 “家文化”的涵义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解析传统的“家文化”就是以血缘亲情为纽带,以家庭、家族为实体存在形态,以父系原则为主导,以家庭和家族成员之间的上下尊卑、长幼有序的身份规定为行为规范,以祖先崇拜和家族绵延兴旺为人生信仰的一整套家法族规,并把这一套家法族规从理论上升华到全社会的各个层面,从而成为中国传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体系。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提升,传统的“家文化”受到挑战,那么,新型“家文化”如何来定义呢?笔者认为,新型“家文化”是指以家庭和谐为基础的、以对家庭的忠诚来维系的、具有凝聚力和竞争力的人合文化。在新的历史阶段,新型家庭和谐文化的倡导是对传统“家文化”的推进。

1.2 新型“家文化”的特征

“家文化”是社会经济与生活的核心。在家族主义的取向下,民营企业“家文化”的运作是以企业“大家”为主,个人为从;企业为先,个人为后。这是传统“家文化”与新型“家文化”共同点。同时又存在本质的区别。

1.2.1 新型“家文化”是以和谐为中心。它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它打破了传统的“家文化”人与人之间的年龄和辈分的界限,男尊女卑的社会现象。追求员工之间和睦、互助、共同进步的氛围,“家和”强调员工个性和而不同,并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另外民营企业打造的新型“家文化”还强调与社会的和谐。

1.2.2 新型“家文化”是以公司的使命为己任。它强调与社会责任的一致性。新型“家文化”突破了传统“家文化”的父权家长制,传统“家文化”具有浓厚的封建思想,具体体现在经济、思想专制、家规家法。受这种“家文化”的长期熏陶,人们形成一种过分重视、崇拜及依赖权威的心理与行为倾向,家族共同体都是按照约定俗成的或者继承下来的传统习惯来维持秩序,不需要依赖任何正式的法规。新型“家文化”以社会主流文化为背景,遵守社会法规,注重对社会和企业的责任。

2 传统“家文化”对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局限性

2.1 民营企业是以“长辈”为基础实行“人和”,阻碍了资本的优化配置

民营企业大多是以“长辈”权威为中心、以亲情关系为基础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这种以血缘、亲情为基础的企业,所发生的关系都是具有连襟特殊关系。这种以特殊关系建立企业的方式,阻碍了资本最大限度、最大优势的配置,从而在规模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而国外企业靠资本联合在一起,即以“资合”为基础进行合作,企业有无血缘关系无多大区别。它所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普遍关系,只认资本和钱。以资本为纽带组成企业,可以把企业做大做强做远。

2.2 民营企业对人力资本的使用具有排他性

由于民营企业对人力资本具有排他性,所以那些具有企业家素质的经理而又非家族成员的人往往难以在企业里长期维持。这也是民营企业中极少有跨代长期发展的重要原因。反观目前的民营企业家,其素质多数仍处于“经验型-专家型-管理技术复合型”演变过程中的第一、二阶段,与现代管理素质的要求相去甚远,在企业做大以后,他们急需职业经理人员参与管理,但由于受到传统“家文化”思想的影响而变成了一个障碍。

2.3 民营企业内部多级法人制度,降低了企业内部的合力

因为民营企业主要通过家族关系而获得发展的,资本对其发展过程并未产生太大的影响,这样企业内部就呈现出多级法人制度,如温州的正泰、德力西等集团公司,因大部分企业的加盟,在集团内部自然形成了紧密层、松散层,造成集团内部存在多个独立的法人,进而演变成企业内部出现二级、三级等多级法人的企业结构。这种经营方式无疑能保证企业快速统一品牌等内部机制,对企业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长远角度来考虑,多级法人治理的经营模式会破坏企业内部机制的规范化。

民营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正因如此,在现代企业管理法则中,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就等于落后企业,用传统“家文化”来管理企业已不能适应新形式下企业发展的需要,这种“家文化”管理模式必定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不断壮大而被淘汰。

3 民营企业打造新型“家文化”的途径

民营企业打造新型“家文化”就是要摒弃不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传统的“家文化”,保留和弘扬适应企业发展的文化,打造适合企业长远发展的新型“家文化”,是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动力和制胜的法宝。

3.1 塑造和谐愿景的新型“家文化”

新型“家文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家和”上。“家和”指的是家文化的和谐观,这是家文化追求的理想境界和愿景。家文化的精髓在于“家和”,“家和”是外部化和艺术化的审美追求,同时也是内部化和伦理化的价值观念。“家和”的理论基础主要在于“和”,即企业员工要和睦相处,在互助的氛围中共同进步。“家和”体现着员工的个性,同时也要求妥善处理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使企业内部关系更加和谐,更有凝聚力。在企业内部,“家和”要求领导者(家长) 和员工(家庭成员) 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家长”要注意倾听每一位“家庭成员”的意见或建议,同时在“家庭成员”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妥善处理“小家、大家、万家和国家”的关系。在企业外部,企业要与同类企业进行严酷的竞争。企业需要一个强大的后盾支撑其进行对外竞争,所以企业必须处理好内部关系,即做到“家和”,家和才能“外顺”。这样,企业才能赶上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脚步,争取利润最大化。

要实现“家和”,一定要妥善处理这些关系:首先是企业内部各种利益群体的关系。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若没有一个融洽的内部关系,何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新型“家文化”主要是使“家和”的思想观念影响内部机制,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企业内部关系上,全体员工必须在其所处的大环境下发挥个人作用,妥善处理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实现企业内部各种利益相关群体的和谐。其次是企业和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每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企业应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以新型“家文化”的“和谐自然观”为指导,大力推进绿色营销模式,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再次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家文化倡导企业之间在竞争中谋求各自的发展,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3.2 塑造人本核心的新型“家文化”

塑造人本核心的新型“家文化”要以尊重人为出发点,从了解人、关心人、提高人、规范人、激励人、依靠人六个方面,形成具有自身特色文化。企业形成的这些核心文化,经过历史的沉淀和现实的弘扬,就会成为企业全体员工的信仰和做事的准则,其中蕴含人本的新型“文化”,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特点。如武汉百步亭公司坚持做到“四个必访”:员工患病住院必访、员工结婚生子必访、员工子女上学和家庭出现特殊问题必访,处处把员工的冷暖挂在心上,倾听员工的心声,解决员工的疾苦。企业领导要求对员工做到“四个知道,一个跟上”:知道员工在哪里、在做什么、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思想工作跟上。例如比亚迪坚持“尊重人、善待人、培养人”的家文化氛围,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心。所以有了以人本核心新型“家文化”的支撑,企业才能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3.3 塑造学习提高型“家文化”

企业持续发展需要忠诚企业的员工,企业在实现经营发展目标的同时,也要为员工的个人发展提供空间并创造条件,推进员工实现个人成长,帮助员工发挥潜能、提高素质、实现价值,过上有品质的生活。世界著名企业的发展,无一离开“学习”二字,美国排名前25位的企业中,有80%的企业是按照打造“学习型团队文化”模式进行改造的。所以民营企业需要塑造学习型“家文化”,要以提高学习力为突破口,不断激励职工的创造热情,才能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将企业精神确立为“学习,超越,领先”,既把学习作为企业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又把它作为超越领先的前提。通过塑造学习型“家文化”以达到提升员工素质的目标。

3.4 塑造争先创优型“家文化”

传统的民营企业只注重“抓整顿、抓后进”,造成整个企业出现不和谐。打造新型“家文化”的民营企业转变为“抓先进、抓示范与抓整顿、抓后进”并举,形成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格局。同时通过公司的各种载体进行宣传学习,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其目的是激发员工竞争意识。例如国美公司倡导员工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勇于挑战的工作态度,积极营造“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氛围,决定了的事,就快干、干成、干好,跟上公司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王兰.“家文化”对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J].《经济导刊》,2007,(12).

[2]邢晓宇“家文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J].《中国商界》,2010,(3).

传统文化与经营管理篇6

关键词:知识经营 传统经营 知识管理 知识生产

自彼得•德鲁克的《新型组织的出现》在《哈佛商业评论》1988年1/2月号上发表以来,关于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方面的研究迅速成为管理学研究的新热点。然而,这些研究大多数是从“管理”,即从“如何使知识更有用” 的角度进行研究;很少有人从知识的“经营”,即“知识价值的转换和实现”的角度进行研究。作者借助中国期刊网,在1994年~2002年公开出版发行的5300余种文理期刊中仅收集到这方面的论文50篇,而明确对知识经营进行界定的文章更是少见。尽管人们在谈到知识经济的时候,会偶尔谈起“知识经营”,但是,更多的时候,大家还是喜欢使用“知识管理”这一概念,国外的一些学术著作也通常以“Knowledge Management”来泛指“知识经营”和“知识管理”。然而,本人通过研究发现,“知识经营”具有其特定的内涵,它不仅与“资本经营”等传统经营方式存在重大的区别,还与“知识管理”、“知识生产”等概念有着重大的区别。

一、学术界对知识经营研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张英华和彭正银主编的《知识经营与资本经营》(2000年)是作者目前发现的唯一一部涉及知识经营的专著。该书从“资本经营的过程实际上蕴涵着知识要素的作用”的角度引出了“知识经营”的概念,并指出“知识经营实际上也是知识的资本化过程,通过知识的价值运动,来推动企业经营活动的创新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知识经营的本质,但是,他们对知识经营理论体系的研究还很不完整,如他们把知识经营的内部支撑体系归结为“风险投资”、把知识经营的支柱产业归结为“高新技术产业”等都比较牵强,很难反映知识经营的应有逻辑。就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而言,学者们对知识经营的研究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反复强调知识经营的重要性,但对知识经营的逻辑框架却基本没有触及。第二,对知识经营的内涵进行了初步的界定,并对知识经营与知识管理、知识经营与资本经营进行初步的区分,但是这种区分尚不是十分严谨。第三,尽管很多文章提出了知识经营的概念,但从其所涉及的内容来看,仍将知识经营与知识管理混为一谈。第四,只有极少数文章对知识经营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如董敏琴等的《知识型企业知识经营的自组织分析》(2002)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知识经营系统自身存在自组织现象及其自组织过程,并对于知识型企业知识经营系统如何实现自组织提出了建议。第五,除少数几篇文章以外,基本没有提出知识经营的相关策略。这少数几篇涉及知识经营策略的文章是:曹兴泉的《知识经营是企业最优管理模式》(1999),邹凤岭的《对接WTO游戏规则——企业国际化知识经营与法律权益空间拓展》(2001)、翁爱银的《知识经营——21世纪企业发展生存之道》(2002)。

二、知识经营的定义与内涵

作者认为,知识经营实际上包括手段和过程两个方面,因此,对知识经营概念的界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如果从“手段”的角度来看,知识经营可以理解为以知识作为手段的经营,它是一个相对于产品经营、商品经营、资产经营、资本经营等传统经营的一个概念,是资本经营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本质可以看作“知识资本经营”。从这个意义来看,知识经营可以界定为:企业把知识这种特殊的资本,通过流动、收购、兼并、参股、控股、交易、转让、租赁等多种途径,进行优化配置,有效运营,以实现最大限度增值目标的一种经营方式。如果从“过程”的角度来看,知识经营实际上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其定义可以界定为:以知识作为经营活动主要的,乃至于唯一的资源输入,通过卓有成效的知识管理活动提高企业产出中知识贡献的价值,同时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知识资源作为进一步的资源输入,从而为组织持续创造“高额”的收益的活动。从知识经营的定义不难看出,它既不同于传统经营、也不同于知识管理和知识生产。

首先,知识经营不同于产品经营、商品经营、资产经营、资本经营等传统经营。这些经营方式都是与相应的企业经营方式相联系的,如产品经营是与单纯生产型的企业经营方式紧密相连的,商品经营是与生产经营型的企业经营方式紧密相连的。知识经营具有与传统经营不一样的内涵,这种区别集中体现在经营模式和所依赖的战略资源的转变。从经营模式来看,传统经营模式是以耗费有限物质资源为代价的生产经营方式,物质资源和原始劳动力作为其经营输入的主要资源,是经营产出价值的主要贡献因素。其焦点在于如何有效地利用物质资源,转化成产品或服务。而知识经营模式是应用知识,以尽量少的自然资源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或服务,知识成为经营的主要输入,是产出价值的主要贡献因素。其焦点在于如何有效创造、利用知识,转化成产品或服务。从所依托的战略资源来看,传统经营主要依托土地、金钱资本、能源、原材料等战略资源。因此,从本质上说,传统的经营方式是一种资源经营模式,它是以耗费有限物质资源为代价的经营方式,其直接后果是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耗损了宝贵的自然资源。而知识经营所依托的战略资源主要有人员素质、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科技研究与开发能力、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人才数量、产品品牌、商标、信誉、专利、销售网络与体系等,它是通过应用高知识、高技能,以尽可能少的自然资源消耗生产出更多的有效产品和服务。因此,其核心问题不再是研究如何更有效地“消耗资源,转化产品”,而是如何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知识,转化产品”。当然,正如“新经济”不是一种纯粹的新型经济形态一样,“知识经营”也不是与传统经营泾渭分明的一种经营方式,它往往通过“渗透”于传统的经营方式中而起作用。将“知识经营”渗透于“资本经营”就是一种近年常用的方式。

其次,“知识经营”和“知识管理”之间存在根本的区别,这种区别的焦点在于“经营”和“管理”的区别。国外第一个把“经营”同“管理”概念明确区分开来的是法国的法约尔(Henri Fayol,1841-1925)。他在1916年发表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中指出,经营不同于管理,经营是企业使用全部的财产,努力获取最大限度利润,达到企业的组织目标。根据经营和管理之间存在的差别,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导知识经营与知识管理之间的区别。知识管理是强调员工如何在组织中共同学习与分享;而知识经营是创造、使用、保存、提升并转让知识和智力的一种全新管理模式。从知识经营的价值链来看,它是包括知识输入、知识管理和知识产出在内的一个完整的链条,而知识管理只是这一价值链的一个环节(当然,这个环节也是知识经营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但是,不管这个环节多么重要,它都不能代替整个价值链。知识经营与知识管理相比较,知识经营更为重要。这种重要性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知识经营决定着企业活动的方向,而知识管理只通过对企业自身行为的控制与调节,起到一种保障作用;第二,知识经营统帅着企业的整体活动,知识管理只是企业的部分活动;第三,面向市场经济,企业知识经营活动的难度和知识管理相比更大,更应当引起企业家的注意。

再次,知识经营也不同于知识生产。所谓知识生产是通过人类大脑思维进行的知识变换过程,简单地讲就是依靠知识的生产劳动。知识生产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为利用知识进行一种创造性劳动,这主要是一种思维活动,即高度的精神劳动过程,是知识产品开发阶段;第二阶段是利用物质条件对已开发的知识产品进行复制生产,即知识产品的制造阶段,这一阶段中知识生产的内容较少,而物质生产的内容多。由此可见,知识生产是知识经营的前提与基础,知识生产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理解为知识经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生产都可以理解为知识经营,只有以营利为目的的知识生产才是知识经营。

三、深入研究知识经营的意义

传统文化与经营管理篇7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传统文化事业体系的性质差异的存在,要求重构政府公共管理流程,文化事业单位作为政府的延伸职能,其性质与国家文化体制的系统整体联系在一起,文化事业单位依赖于“国家身份”。

    (一)文化事业单位与非营利组织特征相似但性质并不兼容,文化事业体制基于传统文化事业单位之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则要建立在“去行政化”的新型文化单位之上与中国文化事业单位相对应的是西方的非营利性文化组织。根据我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2004年修订)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1999年公布)的规定,事业单位的定义可表述为:依法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公益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西方发达国家的“非营利组织”(NPO,Non-Profitable Organization)是指在政府部门和营利性企业(即市场部门)之外,从事公益事业且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志愿团体、社会组织或民间协会。非营利文化组织是其中的一类,是指从事公益文化艺术业务的民间文化艺术组织和协会。

    一般认为,中国的事业单位具有非营利性,与发达国家的非营利组织相类似,如:依法设立,从事公益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①。按照美国学者莱斯特?萨拉蒙教授的观点,非营利组织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组织性,即这些机构都有一定的制度和结构;二是私有性,即这些机构都在制度上与国家分离;三是非营利性,即这些机构都不向他们的经营者或所有者提供利润;四是自治性,即这些机构基本上独立处理各自的事务;五是志愿性,即这些机构的成员不是法律要求而组成的,这些机构接受一定程度的时间和资金的自愿捐献。这些性质,部分与中国的事业单位相同,但部分却迥然相异,如中国的文化事业机构的人财物都由政府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使用,并不具有私有性、自治性的特征。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非营利机构的一些管理理念。早在1998年,成思危先生就提出,要确立社会化的目标模式,构筑法律的基础,要把与公共物品提供有关的事业单位转制为可由政府或民营机构运作的非营利机构,使非营利机构成为社会公共服务创新的重要源泉①。

    (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传统文化事业体系性质不同,并非传统文化事业体系的“功能升级版”现代公共服务体系是现代公共理论的产物,体现了现代国家对于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理解。有学者认为,30年来中国文化的发展经历了“文化从意识形态分离———文化领域独立化”②、“经营性文化与公益性文化分离———文化产业化”和“公民基本文化权利与文化福利独立———公共文化服务化”的三个阶段,隐含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比文化事业体系更高一个阶段的基本命题。而传统文化事业体系则来源于前苏联的意识形态管理理论,体现了国家集中宣传文化资源以实行战时社会动员的功能要求。因此,从传统文化事业体系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演进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事业体制“升级”,而应该是一种从设计理论到组织结构的整体转型。一些学者认为,当前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面临全新重构,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正经历一次历史性转折。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进行制度设计,要面临“彻底、艰巨的制度性重构重任”③。左然认为,中国特色现代事业制度的改革方向与目标应该是完成“五个转变”,也包括了结构改革的意义:“一是政府行业管理部门与事业单位之间由行政隶属关系向行政合同契约关系转变;二是公益性资源由部门所有、分散配置向政府整体所有、集中配置转变;三是职能部门由主要管理下属机构向主要管理社会转变;四是政府单一、直接提供资源向社会多方和间接提供转变;五是政府对事业法人行政化管理方式向行政、经济和法律多方式转变。”④文化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大家庭中的一分子,也要遵循这一改革方向。

    (三)微观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效率受制于传统事业体制结构,自上而下的结构性改革是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路径我国学者通过对艺术表演团体的研究表明,在现行文化事业体制下,我国基层文化事业单位的社会性组织系统由政府与文化单位之间的上下关系、文化单位与社会之间的内外关系和员工与文化单位之间的内部关系这三大基本关系构成⑤,这三大关系之间既独立存在又相互影响,存在着内部特定的逻辑结构,这三大基本关系的强弱与秩序结构就构成了不同的文化单位的性质特征。

传统文化与经营管理篇8

关键词:网络工程;茶叶企业;信息化管理;运用思路;现代化机制

我国是传统的茶叶大国,无论是具体的茶叶产业完善度,还是其中所包含的价值元素,都远远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而在这一过程中,其实际上也为茶叶企业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茶叶企业经营来说,应用信息化技术,提升管理技能和水平。不仅是茶叶企业经营建设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当前整个时代环境下,实现茶叶企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探究网络工程在茶企信息化管理中的作用价值极为必要。

1茶叶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

从当前茶叶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过程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和不足,尤其是目前多数茶叶企业仍然处于传统经营状态,因此其不仅未能对信息化管理建设进行系统化应用,更在于其并未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建设活动开展的价值与作用,从而大大影响了整个茶叶企业的建设进程。当然对于茶叶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活动来说,其中的问题不仅是缺乏对信息化管理建设的作用认知,更重要的是这与当前整个茶叶企业经营过程相融合,无论是具体的茶叶生产过程,还是整个茶叶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细节,都需要信息技术的系统化应用。当然,将信息技术系统化应用其中,不仅是一种创新与完善,同时更是茶叶企业与现代企业机制相对接的必然要求。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客观上需要茶叶企业,自主创新自身经营理念,应用时代要求和科技元素,而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实际上就是将科技信息应用到企业自身经营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在企业生产、企业管理等各个过程。从当前整个茶叶市场的长期化管理建设过程看,结合企业经营活动开展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多数茶叶企业并未能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机制。最后,茶叶企业在信息化管理开展过程中,未能构建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高效互动模式,实际上,茶叶企业其信息化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高效互动,进而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客观上看,当前多数部门之间,存在功能作用认知上的差异,因此,其互动效果较差,也未能形成必要的信息化系统。

2当前茶叶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的具体需要

当前是茶叶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活动开展的关键时期,而想要实现理想的建设结果,就必须满足以下要求:首先,茶叶企业将自身转型发展的根本目标与整个信息化管理机制建设新项目相融合,通过与整个茶叶产业一起转型发展,并制定良好的发展目标,同时也为信息化管理机制建设注入必要的、准确的定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信息化管理建设所能接受的理想效果,其次,茶叶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将当前时展的各项科技元素,及时进行更新,确保茶叶企业能够应用最先进、最合理的经营信息技术,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茶叶企业必须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通过提高认知度,从而实现对信息化技术的全面应用。最后,还应该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建设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待为企业转型发展带来竞争力的同时,实际上因为茶叶企业提出了相应的管理要求和具体规范,尤其是如何才能确保茶叶企业的经营安全,就极为必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应用不断成熟,当前该技术应用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可以说,不管是技术的成熟度,还是其应用的完善性,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其对应用环境也提出了一系列全新要求,当前任何一个产业,任何一个企业想要实现自身最大经营利益,就必须充分注重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整个企业经营过程中,而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应用日益成熟,对于茶叶企业来说,当前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信息化技术应用是茶叶企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信息化管理也是茶叶企业现代化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融入信息化管理机制,从而为茶叶企业转型发展奠定相关基础和内涵。

3网络工程的具体发展状况分析

在互联网技术成熟应用的今天,网络工程技术有着广泛应用的价值。在该技术成熟应用过程中,不仅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同时,其应用程序较为简单,同时使用的设备也有着较高速率。而在这一设备具体应用过程中,其通过应用数据传输,从而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网络工程在应用过程中,其有着一系列成熟优势。在互联网时展日益成熟的今天,尤其是随着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如今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之间的融合程度进一步提升。而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和系统化应用,不仅充分满足了时展的具体要求,同时也与整个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之间有着重要关联。在人们对网络信息技术需要不断提升的今天,特别是随着无线网络技术发展应用进一步成熟,通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其具体应用形式和内容元素也实现了系统化革新和完善发展。这就为茶叶企业发展应用网络工程技术,提升自身信息化元素提供了相应空间和途径。对于茶叶企业来说,应用网络工程技术,不仅是茶叶企业当前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企业运行结合时代形势的客观需要。随着信息化技术水平发展日益成熟,如今茶叶企业在现代化经营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信息化建设元素的系统化融入,通过应用信息化技术理念,从而为茶叶企业经营发展提供实质性帮助。随着网络工程机制建设日益成熟,当前无论是具体的网络工程资源,还是其应用成熟度都实现了实质性提升。在当前茶叶企业经营建设过程中,想要实现自身经营目的,就需要将这一系列资源要素融入其中,网络工程机制资源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茶叶企业经营来说,推行自身信息化管理建设不仅是完善企业经营资源,同时也是丰富企业经营内容的客观要求。对于茶叶企业经营来说,在构建其信息化管理机制时,其需要充分做到:首先,要将信息化管理的各项要素融入到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尤其是要树立信息化管理经营理念,通过充分注重信息化经营管理的具体价值,通过认知信息化管理建设的价值作用,从而实现茶叶企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其次,要充分注重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融入到整个茶叶企业经营的各个细节过程当中,尤其是要注重将茶叶生产、品质鉴定、茶叶企业管理等一系列内容与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

4网络工程在茶叶企业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思路

无论是互联网+模式,还是大数据模式的成熟应用,在信息化技术应用日益成熟的今天,信息技术应用已经不在局限于传统的简单技术应用上,信息化技术已经为整个企业经营发展应用提供了实质性影响。尤其是在茶叶企业转型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资源,就为整个企业管理水平提升提供了实质性帮助。将信息技术和网络工程资源成熟应用到整个茶叶企业经营过程中,其不仅能够有效实现网络资源与经营优势之间的融合转化。同时,在信息资源采集、获取过程中,可以通过应用计算机处理系统,从而将技术应用与整个茶叶企业经营过程进行系统化结合,实现信息的有效获取。不仅如此,在这一技术应用过程中,其还包括了对信息进行处理,并且将处理后的信息内容进行储存和分析的具体能力。应用这一技术实质上也有效解决了多媒体技术发展过程中所受到的局限性。当然随着当前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重要变化,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选择信息技术的各项要素来丰富和优化自身生活。对于茶叶企业信息化管理功活动来说,应用网络工程资源的价值作用不仅在于丰富整个企业经营元素,同时也在于提升茶叶企业的互联网经营程度。比如将物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应用到整个茶叶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其不仅能够帮助人们直接有效的对相关信息技术内容进行有效应用。此外,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成熟,也使得茶叶企业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其能够根据自身的具体经营状况等各种信息资源系统化应用。现阶段信息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当前也逐步实现了与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细节的系统化融入,特别是随着当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不断成熟和系统化创新,如今在茶叶企业经营发展应用过程中,通过系统化应用信息技术的各项资源,其也能够更为便捷的实现自身经营发展,从而构建适合当前茶叶企业经营发展的具体思路。客观的讲,信息技术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数据传输技术,其以数据传输为基础,想要实现最佳应用,就需要将各项资源融入到整个茶叶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体系化,通过创新实现理想的经营目标。

5结语

传统茶文化是经过长期系统化的应用所形成的相关文化内涵,而茶叶企业就是当前传统茶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随着当前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不断成熟,茶叶企业想要满足市场经营的具体需要,就需要将这一技术与企业自身经营系统化融合。不仅如此,对于茶叶企业经营发展来说,当前其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机遇期,想要实现理想的应用效果和价值,就必须充分结合当前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一系列要求,通过有效创新,从而实现理想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

[1]柴文慧.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181-183.

[2]陈振宇.关于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3):280-282.

[3]杨肖康.基于SSH2的网络信息化茶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73-75.

[4]杨婷婷.茶企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建设[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6):156-158.

传统文化与经营管理篇9

【关键词】管理运营;计算机;自动化;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化能力在不断进步,尤其是计算机信息技能水平越来越高,促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而先进智能化的办公方式也逐渐改变着以往传统的办公方式,都市中的人们逐渐离不开计算机自动化的办公方式。因为这种数字化、智能化、实力性极强的计算机体系,让信息的接收、分享以及处理都更加快速便捷。通过计算机自动化来办公,是有效提升提升企业自身在各部门工作中的效率的重要手段,同时这种计算机自动化应用的广泛性,使得过去体系中承担信息收集、处理、计算的中间管理阶段开始显得并不非常重要,使得部门的人员更加精简,技能也同时也得到了保障。

1对当前计算机自动化的特点分析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的趋势下,计算机自动化通过其自身的巨大优势,充分反映和体现了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环境和未来发展趋势。现代计算机的自动化,其理论指导是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全面搜集互联网平台的信息,并完成对所有信息的管理与知识交流。通过在企业运营管理中充分应用这种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可有效发挥现代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和价值,并提升企业的业务管理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在信息交流系统中,应通过创新来创建更为完善的体系,实现人与信息之间的充分交流,并在企业管理中充分应用互联网搜索信息等功能,使得企业管理有稳定可靠的理论指导。作为企业,若想通过计算机自动化来提升其运营管理的效率,那么还应做好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升级的相关管理工作,确保计算机自动化系统一直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从而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系统和企业运营管理的可持续的整体发展。以计算机自动化系统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可充分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作用来提升其管理水平。同时,计算机自动化技术是当前时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现代技术,其在管理运营中的应用可让企业的计算机办公信息系统得到更为规范的发展,这对于有效实现计算机自动化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可持续发展以及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对管理运营中计算机自动化作用的分析

2.1有效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一个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包括企业的市场份额、日常营业收入以及资产规模等,在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借助计算机网络让企业内部信息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实时交流,有效提升了企业对信息管理的效率,在企业内部的纵横向的交流,使得管理层与员工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而且也方便了员工与员工、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交流。这就有助于提升企业所有员工的团队协作意识和企业凝聚力,并尽可能地共享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这些都有利于提升企业的信息管理效率以及经济效益,并最终提升整个企业在发展中的综合竞争力。

2.2计算机自动化实现了企业的无纸化办公

计算机自动化最为重要的一个应用作用即是实现了无纸的办公状态。这种无纸的办公室,实现了办公的完美状态,让整个办公室都实现了数字化的办公,并且所有的信息传递都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并不需要通过纸质对信息数据进行储存、记录以及传递。尤其是信息化技术与通讯技能的进步与发达,计算机自动化的技术也趋向成熟,这就大大方便了企业部门的运营管理过程。当前,信息化时代也逐渐倾向带有文化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是一种根基,文化管理有助于稳定整个企业团队的不断进步。计算机自动化实现了企业各部门进行现代文化管理有了一个载体,并通过利用这种计算机自动化,实现对整个企业员工的文化与专业技术的管理,并达到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相互学习,提升整体企业人员的综合能力素质。

2.3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实现了资源信息的共享

在企业管理运营的过程中,通过计算机自动化来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信息交流,对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例如,针对企业中一些文件的审批,企业在覆盖并应用了计算机自动化,那么审批部门按照提交的信息资源情况,对审批工作设定相对应的审批过程,同时把审批过程在第一时间发送到提交部门的工作电脑的地址中,然后相关审批人员可根据审批网站发送的工作流程来对其进行审批。因此,这种计算机自动化的技术实现了企业在资源信息上的共享,让信息的传递与接收都十分便利。

2.4计算机自动化让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更加规范和有效

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是当前现代化企业发展管理中的必然趋势。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可有效提升企业管理和生产的效率,并让信息资源的接收、传递与分析也更加便捷,信息化管理,其需要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作为依托,通过计算机自动化的作用,来优化企业的各个管理过程,并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市场形势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信息化管理进程也逐渐成为各个经济体竞相争夺的新领地。现代化的信息化管理,通过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络技术,有效提升了企业的办公流程及工作效率。计算机自动化是信息的使用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递者,这对于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进程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需要通过非常复杂而繁琐的布置与设计,通过充分运用计算机、管理学、互联网技术、系统性、工程学等,从而最终形成一套适合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高效而系统化的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系统,让企业的办公自动化管理更加高效、规范和科学,而且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可确保其信息传递的真实有效且安全。因此,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在企业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不仅可有效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同时也确保了信息的安全性,让信息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更高,从而保障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能够高效、有序的进行。

3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在当前的现代化企业管理运营中开始逐渐有了非常广泛的推广及运用,而且在企业运营管理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当前,应利用最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以及数字化的技术来进一步提升计算机自动化的技术创新,并通过在企业管理运营中利用这种计算机自动化技术,来提升企业的运营管理效率和水平和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颖.计算机自动化在管理运营中的作用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0).

[2]陈明.浅析计算机自动化在管理运营中的作用[J].企业导报,2015(08).

传统文化与经营管理篇10

【关键词】:地方音乐 文化产业 品牌竞争力

一、媒体产业化是提升地方传统音乐品牌竞争力的有力推手

(一)强化媒体自我造血功能,奠定地方传统音乐品牌竞争力提升基础

地方传统音乐行业依赖于声乐、歌唱等听觉形式的输出来实现经济收益的获取,如果一味局限于简单固定的室内外乐器表演、节日庆典汇演等单一形式,则很难为音乐产业的后续发展提供造血条件。而通过媒体产业化的运营之后,更多商业化、市场化以及多元化的音乐经营形式都会被引入适配,这无疑会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消费聆听,继而显著增加地方传统音乐行业的经济收入,这就对于地方传统音乐的品牌打造与维护、规模扩大以及市场拓展都提供强大的造血功能,同时也为地方传统音乐品牌竞争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扩大地方传统音乐人及其作品的影响力,改善生存创作条件

人力资源是地方传统音乐行业经营运作的核心部分,也是其进行品牌打造与维护的重要组件,通过音乐人对于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的改良更新,音乐产业的发展才能稳定长效,而扩大音乐人的作品影响力、生存创造条件又是促使其不断求新求变的关键。而在引入并适配媒体产业化运营模式来提升品牌性地方传统音乐的竞争力之后,发展空间的扩大、展现舞台的增多以及经济收入的提高都将迅速实现,这就有力改善了音乐人的生存创作条件,有效扩大了其个人与作品影响力,进而也为地方品牌性传统音乐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人才保障。

二、以媒体产业化提升地方传统音乐品牌竞争力的现存问题

由于多重主客观消极因素的制约,当前媒体产业化经营的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统筹理念、经营流程以及行业人员现状都亟需改善,这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品牌性地方传统音乐行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具体而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界、政府对媒体产业化存在统筹理念误解

媒体产业化是对地方传统音乐品牌进行换血造血的商业化改造途径,作为一种相对新颖的运营模式,其运作理念、经营途径以及推广手段都与原有的产业运营大相径庭,这就使得学界人员以及相关文化主管部门都对其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片面滞后的认知误解。大部分学界人员与文化主管部门都将其作为地方文化行业的附属形式进行政策定位、经营划分以及集中管理,并未能充分认知到其在挖掘地方传统音乐商业价值、提升地方传统音乐品牌竞争力的突出效用,且其也并未单独设立研究机构与专职机关对媒体产业化运营模式进行深入探究以及高效管理,大都流于实地考察、咨询访问以及资金划拨。

(二)音乐人未能借力媒体产业化实现处境改善

媒体产业化浪潮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通过经济收益获取来改善行业生存条件的重要契机,地方传统音乐品牌的媒体产业化运营也是基于改善从业音乐人的生存创作处境条件而创设推行的对策之一。然而由于错失了对于媒体产业化运营的把握时机,同时也未能有效利用这一全新模式来增加音乐类型、输出优秀作品,现阶段音乐人的生存创作现状并不令人乐观,不仅基本收入较低、食宿条件略差,而且从事音乐创作的必备乐器、学习深造以及交流互动都相对匮乏,这就造成了当前音乐人无力创新、缺乏新品、懒于创作的恶性循环,更无从谈及通过媒体产业化运营来提升地方传统音乐品牌的竞争力。

三、以媒体产业化提升地方传统音乐品牌竞争力的路径

(一)消除认知误解,转变统筹理念,积极引导媒体产业化的宣传推进

一方面,相关学界、文化主管部门以及从业人员应当摒弃唯指标为先、以利益为主的认知误区,重新确立地方传统音乐品牌媒体产业化的全新理念,从各个主要层面去明确划定地方传统音乐品牌媒体产业化经营的具体事项、优惠政策以及远期目标;另一方面,相关学界、文化主管部门以及从业人员也需要通过创立市场调查分析小组、反馈处理中心等交互制度来对本地区的传统音乐品牌资源进行全面高效的宣传推广,相关负责市场调研的人员要及时深入地方民间进行具备传统性的品牌化音乐资源的调查收集、要让相关从业人员切身感受到传统音乐品牌媒体产业化运作促进行业发展。

(二)把握改革契机,改善自身处境,全面强化媒体产业化的调节更新

地方传统音乐行业的音乐人应当适时把握现阶段音乐品牌媒体产业化运作的有利契机,全面依照地方传统音乐品牌媒体产业化的行业概念、从业资质以及经营条件进行音乐品牌的改良再创,着重将一些社会喜闻乐见的民俗曲艺进行商业化、娱乐化以及多元化地调整改变,力求形式新颖、紧跟时代、内涵丰富,继而在充分满足不同阶层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打开知名度、影响力,获取丰厚的经济回报,为以后的艺术创造创设稳定牢靠的经济条件。此外,地方传统音乐行业的音乐人也可以向相关主管部门以及商业经纪公司表达改善自身待遇条件的合理诉求,要求其适度增加基本薪酬、比照演出场次增加奖金、适当下拨适量补贴等等,继而也为地方传统音乐品牌媒体产业化的长效推进提供物质保障。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深化张家口文化产业改革提升地方传统音乐品牌竞争力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14YS042。课题组成员:孙晓丹、刘宁、周慧敏、王娟、王鸥、王鑫。

参考文献

[1] 程明安.传统音乐行业媒体产业化运作的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6(10):46-47.

[2] 黄锐.地方特色音乐行业多元发展的机制建设[J].传媒,2009(10):46-47.

[3] 孙湘明.论民俗音乐的媒体产业化[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01):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