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课堂十篇

时间:2023-03-25 05:30:33

传统课堂

传统课堂篇1

一、吟诵诗词经典,立德树人

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背诵《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著作。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先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背诵,然后在上课时每次只讲四组句子,量少易记,学生没有背书负担。这样一学期下来,也能把一本书背完。其次,在讲有关内容时与学生目前生活以及与社会热点相联系,学生易于理解,同时,不露痕迹地将学生平时生活中的一些不文明、不规范的行为作为例子糅合到讲解中去,使学生在哈哈一笑中也审视一下自己的日常行为,即可增长知识,也能起到启迪心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讲述经典故事,立德树人

很多国学,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它们本身背后就是一个故事。如,“黄香温席”教我们以黄香为榜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孝敬父母;“卧薪尝胆”从越王勾践身上感受励志的正能量。故事给学生以知识、梦想、信任、思索,给学生讲故事,可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而且在阅读其中的经典故事时,能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得到莫大的启迪,更会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省,以此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三、观看优秀影片,立德树人

将一些优秀动画片,影片如《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中华德育故事》《中华勤学故事》等介绍给学生观看。反映我国历史上不同时代一些著名人物的高尚道德情操。小故事的系列动画片、影片,每演绎一个故事、讲述一位人物,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到人生中应具有的真善美品质,激励完善自己的人格,树立美好的品德。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四、竞争角逐中立德树人

传统课堂篇2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传统教学片面强调教师的教,形成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关系。其表现为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丧失了,教师也不是教学的主导者,而是扮演了教学活动的主宰者的角色。传统教育派把学生比做“船”,把教师比做“舵手”,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一句话,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构都是围着教师转的。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教材是教的内容,学生的成绩是教师教学水平的反映,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环境则是提供给教师表演的舞台。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分教师都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获得知识,或者说是在传统的教育熏陶中成长的。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经熟悉了自己所教授的知识,习惯了自己教学的方法,甚至在备好课的基础上,不用对课堂教学进行过多的设计,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死板,教学手段单一,几十年来都是凭着一块黑板、一本书、一只粉笔 ,就可以轻松地上完自己的课。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学容量的增大,知识的不断更新,向传统的教学手段提出了挑战。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学生是通过老师的传授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学生只能跟随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致使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从而形成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老师的思想。这种学习方法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也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渐渐丧失,甚至被迫学习,根本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结果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其次,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预习――听讲――练习――复习,这种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法,让学生成为了书的奴隶,不仅缺少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也难以升华所学知识,个性得不到张扬, 许多学生只注重死板地读书,力争在考试中获得一个

传统课堂篇3

著名学者袁振国先生在其著作《课堂的革命》中对传统课堂也作过深刻阐述:“传统课堂造就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动的,是支配者,学生是被动者,是服从者。教师、学生、家长以至全社会都有一种潜意识:学生应该听从教师,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教师应该管住学生,不能管住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意见,甚至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探讨科学知识。”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更加明确地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确实,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课堂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大有改革之必要。但我要问的是,传统课堂有没有一点可以借鉴保留的因子呢?非得把传统课堂与现代的新课改水火不容地对立起来吗?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E・希尔斯曾说:“传统不应仅仅被当作障碍或不可避免的状况。抛弃传统应该看成是新事业的一种代价。保留传统则应算作是新事业的一种收益……传统应该被当作是有价值生活的必要构成部分。”任何改革都逃脱不了过去的掌心。任何一场改革又都是针对传统而来,都是要革除传统中不合时宜的东西,但改革又深深地植根于传统,抛开传统,改革就无从谈起。

新课改的理念提出后,各地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各校更是“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势。可在热闹的背后,一些不和谐的镜头也开始露面,课改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尖锐的问题,迫使我们不得不静下心来,冷静反思如何突围。

事实上,不少人在新课改和传统课堂的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概括起来,大致有两种片面观点:一是把新课改与传统课堂完全对立起来,认为搞新课改就应完全否定传统课堂;二是口头上大喊新课改而实际上还没有真正脱离传统课堂的窠臼,新课改喊的轰轰烈烈,传统课堂依然稳步前行。有的教师为了在教学中体现“新课改”精神出现了矫枉过正的倾向。那么新课改与传统课堂真的水火不容吗?进行新课改时传统课堂就要不见影子吗?

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的“扬弃”思想很值得我们细品借鉴。

一些人对传统课堂嗤之以鼻,主要是因为考试制度本身有缺陷或弊端,长期以来,考试是教育评价的有力工具,是人们普遍认为比较公平的测量手段,它对教育活动和其他某些行为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我们用辩证的观点来看考试,可以认识到它对能力的培养既能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又能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关键在于考试的形式与内容怎样。目前,我国的考试制度同新课改的要求还很难吻合好,毕业班的现状体现得更为明显些。现行的招生考试和学历教育考试的内容往往有一定范围、重点相对明确,难度有梯度安排,也有相当的实用性,少不了一定量的认知知识积累。与之匹配,传统课堂的“灌输”显得更有时间保证学生对应试涉及到的知识量的积累,从这点看,传统课堂是应试教育的天然衍生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课堂的弊端愈加明显。比如,传统课堂对学生“灌输”用时较多,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机会相对较少,这对学生潜力的挖掘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不利影响。课堂上要学生背记的一大堆的时间、地点、数字、人物、事件、书名、和体现作者观点的这原则那原则等等。明显加重了学生的记忆负担,也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事实上,实际工作需要的知识有很多在实践中也不难获取,而传统课堂缺少的是对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由于中考、高考对中小学教育具有导向作用,在没有较成熟的新课改模式形成之前,绝大多数中小学都不敢偏离这个导向而依然延续着以传统课堂为主的模式。传统课堂更显重视共性、统一,漠视个性,显然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中,教师和学生被赋予了新的角色。教师的角色是“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者”,而学生的角色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点,实际上也并未超出传统的“导”和“学”的范畴。传统课堂不等同于满堂灌。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在学习方式上,新课改提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这点看来,新课改更侧重学生学习知识的“质”的提高。这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使然。

传统课堂篇4

关键词:翻转课堂;传统课堂;内涵;利弊;结合应用

一、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内涵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完成特定教学内容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的环节,其特点是教师口授、板书,学生耳听、笔记。教师根据学生及时反馈的信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信息化环境中,学生在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学习,课上主要通过老师引导学生对难题进行解答、探讨的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一个山区学校――林地公园高中,它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即知识的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来完成,这样就把原先的消费式课堂变成了生产式和创造式课堂。

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各要素对比如表1所示。

二、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利弊分析

1.传统课堂的优势与不足

传统课堂的优势:注重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形成知识结构与体系。传统课程教学是以“传递―接受”为特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能充分驾驭课堂,有助于学生思维的集中,便于师生的情感交流,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意志品质、情态目标的培养,等等。

传统课堂的不足:在培养目标上, 只重视传授知识,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在教学方法上,是注入式、满堂灌,不重视学生如何“学”,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形式上,课堂过于模式化,忽视因材施教和课堂外渠道;传统教育是保守的、封闭的。在这种传统教育指导下形成的思维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也不能让学生适应时展的需要。

2.翻转课堂的优势与不足

翻转课堂的优势:采取先学后教的方式教学,学生先是课前自学,然后进行课堂互动。只有在自学理解的基础上,课堂上的师生交流才更具效果,才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知识才能进行长时记忆。翻转课堂的优势得益于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学生由此可吸收来自全球的视频知识解读。这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思考,真正成为一个思想的强者,适应终身学习的大趋势。

翻转课堂的不足:新课、巩固课、复习课、讲评课,教学目标难以定位;受制于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学生不主动学,课堂教学难以开展。

通过对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的利弊分析,仅仅采用两种教学方式中的一种都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信息化时代,翻转课堂的出现,恰好可以和传统课堂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使之成为了新一轮教学改革的着力点。

三、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结合应用

由前述分析可知,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各有利弊,要使翻转课堂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有必要将其与传统课堂有机结合,我以民办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一个课堂教学实践为例,对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结合进行了深思。

首先,调查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兴趣点。

教学效果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师生交流状况,而师生交互效果是否显著,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在实践之初首先调查了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兴趣点,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整个课堂共发放100份调查问卷, 回收率为96%。进行调查的课堂共4个班,均为工科专业。除了2名同学高中学的是文科外,其余高中阶段均为理科。调查的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对历史有点兴趣,但对历史很感兴趣的同学很少。究其原因,一些同学认为历史课堂教学是讲授的形式,听着容易走神。可见,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需要改进。多数同学认为教学视频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他们认为比较好的教学方式是“课堂讲授结合课堂讨论、习题”。当问及“你觉得在课堂之外采取什么方法有助于提升学习兴趣?”的时候,有40.6%的同学既选择了“教师上传教学微视频到网上,供学生学习”,也选择了“将课下学习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督促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看来,观看教学视频进行学习这种方式是受同学们欢迎的。同时有的同学认为需要采取约束措施督促学习。

然后,根据之前的调查结果,我又 对同学们进行了两个问题的访谈,即: ①你希望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上学习到什么样的内容?②你认为将哪些内容制作成教学视频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就第一个问题,多数同学希望深层次学习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对国家和党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这说明同学们对历史的学习不希望停留在表面,而是上升到了国家发展的高度。就第二个问题,一些同学希望将讲课内容做成视频,来促进课堂的生动。

最后,根据调查的兴趣点来制作教学微视频,引入翻转课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多数内容知识点清晰、结构性强。教师可以将每个章节的重难点,制作不超过20分钟的微视频,把知识点阐述清楚,让学生课前学习后,课上反馈问题,教师帮助解答并对一些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探讨,了解不同的见解也能提升学习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①制作的教学微视频应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在视频中,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很重要的一环,生动的语言和互动性表达,使学生从心理上更易接受,达到课前学习的效果;②在翻转课堂上,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课堂实践活动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以避免翻转课堂流于形式。

翻转课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在实践之初,结合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能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众所周知,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一种理想状态。但是,多数学生在自主思考、自主学习方面的能力弱。教师如果不结合传统课堂模式,及时根据授课进度来布置作业,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热情下降,出现知识掌握不牢固的现象。所以,如果将翻转课堂模式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慢慢适应翻转课堂。

(2)对于一些不适合采用翻转课堂的内容,还是需要采用讲授方式。例如在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就有一些知识内容不适合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其中上、中、下三编综述的内容涉及政治、历史等多学科,内容涵盖面广,知识点较多,板块性不强,制作成视频效果不明显。反而通过讲授的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以上就是我通过实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对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结合应用的一点浅见。通过这次实践翻转课堂,我感到翻转课堂的真正有效实施,不能舍弃传统课堂,同时,还需要考虑各自学校的具体情况,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这样才有利于翻转课堂模式在中国教活动中的应用。不管面临多大困难,跨越多少险滩,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一定要抓住高校这块思想宣传阵地,在充满对话、自主与写作的课堂里,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参考文献:

传统课堂篇5

关键词: “翻转式”MOOC班; 大学物理; 教学效果; 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4-0023-05

一、 研究背景

翻转课堂、MOOC是近两年欧美国家提出的新的教学模式,并且成为国际高等教育领域和教育理论领域的热门话题。它们分别在2014年和2013年被新媒体联盟的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评为近期影响教育的关键教育技术。而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 “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1]并且强调在信息化的环境下用新的教学形式,为教育信息化的开展注入新的动力。将这两种教学模式引入到我国的教学中,可以为推进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 研究现状

国外翻转课堂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起源,到2011年萨尔曼・可汗(Salmankhan)和他创立的可汗学院(Khan Academy)对翻转课堂有一个里程碑式推动作用[2],至此翻转课堂开始为众多教师熟知,并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教学模式[3]。国外翻转课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将翻转课堂运用于教学实践[4]、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研究[5]、探索翻转课堂与其他教学方法或技术相结合的应用效果[6]。多以应用为主,在教学中也已经试验了几年,积累了一些实践和教学经验,相对比较成熟。但由于中西教育观念和教学形式的不同,不能将他们的实践和教学经验直接移植到中国课堂。因此,将“翻转课堂”运用于中国课堂,对比传统的教学,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研究“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特征、教学过程和最后的教学效果等,是将“翻转课堂”移植在中国课堂中的必经过程和阶段。但国内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和实践也是刚刚起步,仍处于引进、介绍的阶段[7],在国内对“翻转课堂”的文献中,大多也是理论分析、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翻转课堂”的实施策略或者是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的研究。将“翻转课堂”运用于教学实践,探索“翻转课堂”与其他教学方法或技术相结合的应用效果对比很少。介绍多于研究,理论分析多于实践应用,且多集中在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探讨,涉及高校教学的应用研究也较少。[8]

MOOC作为一个开放的教学平台除了有很多丰富和相对完善的教学资源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上传教学资源,为“翻转课堂”第一个教学环节中的学生在课外学习内容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也就是将“翻转课堂”的教学环节和MOOC平台相结合,主要是借助MOOC平台来展开“翻转课堂”,因为MOOC平台各种功能的完善,使教学以更加开放的、自由的教学环境展开,使学生借助MOOC平台更加便利、自然的融入课堂。同时,由于“翻转课堂”讨论的教学环节也弥补了MOOC平台不能与老师见面的缺点,可以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所以我们借助MOOC平台开展“翻转课堂”,形成“翻转式”MOOC课堂。

三、 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

选取同济大学物理班中的二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因为分班时,是按照入学成绩随机进行分配的,每个班级的学生数有区别,但作为整体的两个班级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为了更好的管理“翻转式”MOOC班,我们将人数为106人的班级作为“翻转式”MOOC班、人数为167人的班级作为普通班。所以我们可以假设在参加大学物理课程时,两个班是同质的。

2.教学过程对比

为了更清晰的对比两个班在教学过程中的细致的区别,对“翻转式”MOOC班和普通班的教学过程做了对比图表。

“翻转课堂”的基本教学过程,在很多文献中都有研究和设计,虽然有些细微的差别,但大同小异,最基本的几个教学阶段都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学生提前看教学内容―上课讨论、解决问题―老师指导―总结”,这和传统课堂的教学过程“预习―课堂讲解―课后练习”还是有很大不同。如图1,在“翻转式”MOOC班中,借用“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课前在MOOC平台上学习资源,课中串讲知识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且补充讲解、答疑解惑、布置作业。课后在MOOC平台上在线回答学生问题,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学生在课前主要是通过在MOOC平台上学习老师上传的教学视频和学习资料完成个人作业,提前完成教学内容,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在课前遇到的问题,或者是老师为了检验教学而提出的问题,在课中主要是完成组内协作,相互补充,在老师的帮助下讨论解决问题,分组汇报,组间交流,修改之前的错误理解,提交讨论结果。在课后学生及时在线讨论未完成的问题,互动交流。而普通班的教学过程就像传统课堂的教学过程一样。课前老师准备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学生提前预习学习内容。课中老师讲解教学任务,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出问题完成每节的课后作业。课后学生复习巩固已经学习的学习内容。

3.评价的合理性分析

为了使“翻转式”MOOC班的教学效果和普通班的教学效果对比有可靠的依据,其评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要有一致性、合理性。如图2,“翻转式”MOOC班的总评成绩 = 平时成绩 * 30% + 网络成绩 * 30% + 期末成绩 * 40%:平时成绩是由平时的作业情况10%、考勤5%和讨论15%组成。网络成绩是由平时参与过程(网络课程的进度、参与网络课程的次数、是否及时完成网络课程等)15%和在线测试(随堂测试、节测试和章测试等)15%和最后的期末考试40%组成;普通班总评成绩 =平时成绩 * 30% + 期末成绩 * 70%:平时成绩包括平时的作业情况10%、考勤10%和课堂表现10%,因为没有网络课程所以期末考试成绩为剩下的70%。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平时成绩中“翻转式”MOOC班和普通班的都为30%,不同的是“翻转式”MOOC班的考勤为5%、讨论为15%,而普通班的考勤和平时表现都为10%,在考勤上5%的差别是因为“翻转式”MOOC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网上而不是在班上,所以在考勤上就没有占10%的比例,在课堂上的5%差别是因为“翻转式”MOOC班在课堂上的表现比普通班多了讨论环节。另外,“翻转式”MOOC班中网络成绩和期末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例和普通班的期末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一致。因为,首先网络课程的上课时间占总课程时间的三分之一,另外在网络课程中的每节课和章节中都有测试题,这些在课程结束都会收集数据,形成过程性评价,对期末考试也是一个补充,因此网络成绩占总成绩的30%是比较合理的。

四、研究结论和启示

综上所述,“翻转式”MOOC班期末的平均成绩、总评成绩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普通班的期末成绩的平均成绩、总评成绩的平均成绩。并且根据T检验,“翻转式”MOOC班期末成绩、总评成绩和普通班的期末成绩、总评成绩存在显著差异,而“翻转式”MOOC班的平时成绩对比普通班的平时成绩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翻转式”MOOC班相对于普通班,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提高。分析其原因,第一,“翻转式”MOOC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网络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使学生的期末成绩和总评成绩得到提高。第二,“翻转式”MOOC班的学生可能在完成课前学习任务方面比普通班学生除课堂外会用较多的时间。

“翻转式”MOOC班进行注册MOOC网络课程总人数为91人,为选本课程总人数的85%,普通班来上课的人数为156人,为选课人数的93.41%。相比而言,“翻转式”MOOC班的学生比普通班的学生更容易流失,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第一,部分学生对新的教学方式的抵触,缺少自己注册课程主动性,第二,在介绍“翻转式”MOOC班的学习方式时,可能有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第三,受到技术限制,MOOC学习平台可能会出现处理学生信息滞后的情况,致使某些学生的注册不能完成。

在“翻转式”MOOC班,学生学到的不仅是课本上的知识,也提升了人与人的协作能力, 自我的管理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活动的组织能力。相对应的,教师的评价方式也跟着做出相应的转变。大学生学习具有自主性,以自学为主,让学生在研讨式教学、课外学习中得到较好发展。[9] “翻转式”MOOC班刚好符合这种教学思想,因此,在大学教学中会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

[2]Katie Ash Educators Evaluate ‘Flipped Classrooms’ Benefits and drawbacks seen in replacing lectures with on-demand video[J].Education Week, 2012,(10):6-8.

[3]杨刚,杨文正,陈立.十大“翻转课堂”精彩案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8):11-13.

[4]Justin G. Gardner The Inverted Agricultural Economics Classroom: A new way to teach? [A]. presentation at the Agricultural & Applied Economics Association’s 2012 AAEA Annual Meeting, Seattle[C].Washington,2012:12-14.

[5]Jeremy F. Strayer How learning in an inverted classroom influences cooperation, innovation and task orientation[J]. Learning Environ Res, 2012,(15):171-193.

[6]Gerald C.Cannod, Janet E.Burge, Michael T. Helmick. Using the Inverted Classroom to teach Software Engineering[A]. 2008 ACM/IEEE 3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2008:777-786.

[7]张渝江.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118-121.

传统课堂篇6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翻译使用大量的专业性词语。传统文化爱好者对英语文化新闻报道中的专有名词了若指掌。但是,不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友人理解起来就有一定的障碍。如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的翻译:LanternFestival(元宵节),而“lantern”本是“灯笼”的意思;TombSweepingDay(清明节),而“tomb-sweeping”本是“扫墓”的意思;DragonBoatFestival(端午节),而“dragon-boat”本是“龙舟”的意思。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翻译中有时牵涉到成语、谚语以及古诗词的翻译,此时要准确把握诗句的含义,不要一味地追求句式的对仗工整。再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是建立在了解其浓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不仅要了解它的来源、典故,还要了解它的传统民俗如食品、服装、节日、礼节、宗教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二、生态教学法培养传统文化翻译能力的策略和方向

生态教学指的是把课堂教学主体(教师、学生)和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要素和环节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指引下有机联系、协调统一、相互促进。生态课堂各要素、环节中始终贯穿的是联系、发展、共生、平衡、开放等生态理念。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特别是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翻译能力方面,需要教师的教授、讲解、分析、指导和学生的学习、讨论、总结、交流有机结合。

1.课堂教学内容应体现整体性和联系性生态理念认为,一切事物都处于一个整体之中,整体是部分存在的前提。在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以联系性和整体性作为指导。其一,教学内容要体现相邻知识系列的整合,要体现性质相近课程的整合。在传统文化翻译教学中,应恰当地融入英美文学、语言学、词汇学、修辞学等课程内容,体现与其他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整合。其二,教学内容应充分体现学生与其生存环境的联系,重视对学生联系意识的培养。

2.课堂教学过程应体现教学主体间的互动交流传统文化翻译教学过程应贯彻动态性、联系性、发展性等生态理念。教学过程应重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多鼓励学生积极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另外,还应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学生之间的交流不仅能巩固知识,还能拓宽彼此视野,活跃课堂氛围,增加课堂的生机和活力。

3.课堂教学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传统文化翻译课堂教学方法应贯彻多样性、联系性等生态理念。一是文化背景知识介绍与导入。背景介绍主要指教师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在教课的同时讲解给学生,使他们对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特定文化知识有所了解,形成一定的文化意识。进行不同的文化对比指教师在讲解本国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侧重与外国文化内容进行联想和比较,使学生形成全球文化意识。二是传统文化中的内涵探索。教师可以在传统文化教学中介绍词汇的文化内涵,实现词汇与文化教学的结合。此外,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传统文化方面的报纸、图书,并督促他们在阅读时认真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知识。三是案例分析实践。教师可以根据特定的教学目的编写相关的案例,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分析技巧、思辨能力、翻译技巧和沟通能力。四是角色扮演与情景模仿。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规定情景和目标完成角色扮演;另一种是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任务完成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文化知识、翻译技巧、策略完成特定情景下的传统文化翻译任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把课文改编成情景剧,充分地了解课文中出现的传统文化知识。五是适度地使用多媒体。传统文化翻译课堂的构建离不开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例如:播放视频,利用模型、照片和PPT等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思路,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相关研究证明,学习文化翻译最好的方法就是体验文化氛围,促进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群的理解,进而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力。

4.课堂教学评价要多样化生态理念认为,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和前提。生态系统要充分发挥其作用,离不开各个部分多样性的存在。传统文化翻译课堂的生态化必须以多样化的教学评价作为重要条件。教育生态学要求教学评价应当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的学习能力,实现其全面发展。例如:同学之间的评价可以用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这种评价既能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训练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总结

传统课堂篇7

一、传统课堂座位排列的负面影响

1.传统课堂座位排列对学生创造力的束缚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创造力的培养,关键的因素是:保持孩子原有的好奇心、求知欲;提高思维能力,增强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创造意识。作为培养人才的最大机构――学校,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摇篮,责无旁贷地担负着激发学生创造潜力,提高学生创造才能的重任。在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过程中。课堂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传统课堂座位排列却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传统的“秧田式”座位排列中,带有象征意义的教师的领地――讲台,高出学生所在地面一尺左右以高姿态耸立在那里,耸立在学生的前面、教室的“前面”。学生们被排成一行行、一列列,面向教师,面向“前面”。这种座位排列隐含着师生之间的不平等,暗含着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教师高高在上,垄断着话语权,学生需要“仰视”前面的教师,无形中强化了学生遵从或顺从教师言行的心理认同,使教室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教化空间。师生之间是一种“支配”与“从属”、“规训”与“被规训”的管理关系。学生变成被规训的对象,面对“高高在上”的教师,学生学会了服从、听话、接受,而不是自主、思想、批判;学会了只认识不生成,只掌握不创造。

杨振宁教授在一次讲学中的话不能不令我们深思:“在国外,中国留学生无论在普通大学还是在一流大学,学习成绩都是非常出色的。……但中国留学生胆子小,老师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做过的不敢做。”可见中国的学生相对于外国的学生,在创造力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这不能不说与中国式的课堂座位排列有一定的关联。

2.传统课堂座位排列隐含的教育过程不均等

教室座位本身是一种教育资源,座位的安排同时也是教育微观环境的安排,影响着其他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的分配。传统的“秧田式”座位排列,蕴涵着“教育公平”这一大的理论问题。透视出教育过程的不均等性。

“秧田式”的座位排列,虽然在一定的空间里能够容纳更多的桌椅,每一张桌椅静静地放在同一个教室里。但是,在静静的桌椅背后,却因座位位置的不同显示了好坏优劣之别。在课堂教学环境下,教师通常以讲授为主,学生主要是通过听觉和视觉感知学习信息,以听觉为主。不同的座位,学生对信息的感知效果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长期处于后、边排的学生容易造成视力下降或斜视等生理问题,产生持续的视觉不良。同时,教师声音强度随距离的扩大而减弱,容易造成后排学生听觉的疲劳,进而导致精力不集中。

“秧田式”的教室空间形态不但会对学生的生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更糟糕的是它也很难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亚当斯和比德尔曾对传统的“秧田式”座位进行研究发现:教师在授课时目光习惯于落在前、中排,和前、中排的学生交流密切。为此前、中排地带‘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他们将这个区域称为“行动区”。在“行动区”之外的区域则是教师视觉上的“盲区”,处在教师视野“盲区”的学生很难参与课堂活动,很难与教师进行双向交流。因此处在教室前排和中间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堂教学。能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而后、边排的学生便没有了这种位置的优越性,他们与教师的交往比较正式,除非教师刻意关注他们,否则他们在课堂上常常处于教师的视线之外、关注之外。

有经验的教师心里都清楚座位的好坏优劣。那么,教师是如何排座位的呢?某些学者对我国教师排座位的影响因素做了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在我国大部分中小学中,影响座位安排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点:首先是学生生理特点,如身体缺陷、身高等;其次是学生课堂行为表现;最后是学生学习成绩方面的因素(按学生成绩排位的除外)。

但在座位排列时最主要的潜规则是:学习好的学生一般不会被放在最后一排(除非他的个子奇高,而视力、听力又极好),而大多数在中间的第二、三排或第四排。就像多层住宅楼一样,这是最佳楼层,而能够占据这些楼层的居民,也并非一般的居民。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传统座位排列造成了座位本身的优劣之分,再加之教师又充分地利用了这一优劣,加剧了教学过程的不均等。

3.传统课堂座位排列对学生交往的束缚

学生交往影响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积极的交往能形成学生之间稳定的心理联系,增强对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传统课堂座位排列――秧田式:一行行、一列列座位整齐地固定在那里。在这种模式下,座位的固定蕴涵着学生身置的固定,而学生身置的固定必然会造成远距离学生之间的交往不便。教师为了便于课堂控制,极少让学生走动和大声讲话,自然就限制了学生的课堂交往范围。因此,在传统课堂座位排列模式下,学生与学生的交往范围极其狭窄,仅局限于前后左右几个邻桌。一旦邻桌几个同学缺乏交流的基础,就连这种范围极窄的交往也难以保证,至使学生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以及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只能流于表面。

吴康宁等人对中小学课堂的研究也表明: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往只占19.4%,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往只占6.9%。可见,在我国中小学中以“小组”为单位的“小组群体”交往在课堂中无法使所有成员参与直接交往,进而造成在课堂中不能为学生提供较多的交往机会、表现机会、竞争机会及协调机会等等。这极不利于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4.传统课堂座位排列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人的个性及其发展是社会环境的产物,教室则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环境。而在传统课堂座位排列中却蕴涵着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不健康的心理明显地表现在长期处于“盲区”的学生身上。后、边排的学生由于座位原因在课堂上不能和教师很好地进行双向交流,得不到教师对前、中排学生同样的关注,就很容易产生一种孤立的感觉,参与意识随着距离教师和同学较远较偏而降低。

长期处于“盲区”的学生在教师的“忽视”中,不满情绪难免会悄悄滋长。有研究发现,心智尚未成熟的少年儿童,都有渴望得到肯定和赞许的强烈愿望,每个孩子都有渴望得到长者们关爱的强烈需求。在教学活动中,有些学生由于不能通过正常渠道得到教师的关注,就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在课堂上捣乱来吸引教师和同学的注意。如果教师不了解自己客观的疏忽、学生的心理,反而简单地给予批评,那么将导致学生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不再关

注教师课堂活动了,自身的课堂参与意识在无形中慢慢地减弱,对学校、对同学持消极态度,对自己获得成功缺乏信心,于是上课无精打采,很难主动融入课堂教学中,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有的故意在桌子上堆放较多的课本以阻挡老师的视线,“掩护”自己开小差、做小动作,更为严重的会发展到扰乱课堂,滋生出对集体的冷漠、失望甚至敌视,产生严重的阴暗心理。这种阴暗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将来可能影响这些学生的一生。

二、对教室座位排列的建议

曲前文的分析可知,传统的座位排列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存在四个方面的负面影响:束缚学生的创造力、造成教育过程不均等、不利于学生交往、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为了克服传统教室座位排列的负面影响,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课堂座位的编排。

1.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不同的座位排列模式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对常规的座位安排方式提出了异议,探索了几套新的座位编排模式,如马蹄型、圆型、小组式等等。这几种座位排列模式能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更多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传统座位排列的不足。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灵活地运用不同的座位模式。

(1)马蹄型(见图1)的座位排列就是把座位排成“u”型。这种排列既有利于教师控制整个课堂教学,又可以方便地在每个学生身边走动,观察他们的学习情况,并在必要时给予帮助,不但能很好地体现教育过程的均等,而且能使“那些曾经安静的、被动的个体试图忘记作为权力教师的存在”。当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做必要的讲解(如新课讲授)时就可以应用此种模式。同时由于马蹄型的座位排列中间有足够的场地,因此教学内容中需要角色扮演时,也可采用此种模式。

(2)圆型(见图2)的座位排列就是全班同学聚集成一个圆形,每个人都能相互看到。从空间特性上看,它消除了座位的主次之分,使每个学生能够平等地参与课堂教学。并且教师处在圆的中心即学生的中间,不再是知识的化身、课堂的权威控制者。有利于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的形成以及学生交往范围的扩大和友好师生关系的培养,从而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敢于在课堂上表现自我,发表不同的意见;有利于学生批判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当教学内容需要集体讨论或者角色扮演时,就可以采用此种模式。

(3)小组式(见图3)座位排列就是把学生分成每4-6人一组围坐在一起。从空间的特性上看,小组式座位排列使几个学生能近距离地接触、交流。有利于学生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相互学习;有利于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形成。当教学内容需要进行小组讨论、小组动手操作时,可以选用此种模式。

当然,座位排列模式不只是这几种,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探索出更多的座位排列模式。

2.根据整体最优化原则进行具体座位编排

在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座位排列模式后,在具体的编排过程中,笔者认为应根据整体最优化原则进行座位编排。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高低之分、基础有强弱之别、性格有较大差异。座位编排要注意男女生、优差生、学生干群、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之间的协调与搭配。

(1)男女搭配:男女生在心理品质上具有互补性,这种互补性有利于男女生的思维相互影响,开拓思维视野。

(2)优差搭配:优差生搭配在一起,后进生可得到优等生的帮助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优等生也可在此过程中获得某种成就感。

(3)干群搭配:学生干部大都相当出色,干群的合理搭配可以使学生干部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

(4)个性搭配: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之间的搭配,可以使其在相互帮助、相互融合中共同成长。

但在具体的编排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做到对每一个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只有充分了解了学生,才能把握好学生之间协调与搭配的度,否则有可能起反作用。

3,根据课堂管理对个别学生进行座位编排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就需要营造出轻松的课堂氛围。但这并不等于说教师应放弃课堂管理。课堂教学只有在教师科学合理的引导和管理下才能向理想的目标迈进。

在座位编排的过程中,应考虑到如何编排便于教师的课堂管理。比如,每一个班级中都会有那么几个“淘气包”,课堂上教师如果不能有效地管理这些学生,不但这些学生不能认真学习,甚至可能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因此,为了便于教师实施课堂管理,这些特殊学生就应编排在特殊的位置,以便教师时刻观察他们的动向,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

传统课堂篇8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品德课堂;历史人物;经典故事;古典诗词

[中图分类号] G63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5901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发展历程中积累的知识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不仅是重要的精神财富,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将经典的典故、传奇的人物穿插、渗透进去,对提高学生素养,达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实效,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引用历史人物,导入新课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们或聪明睿智,或刚正不阿,或忠贞不贰,或行侠仗义……以其坎坷的人生经历、对国家的突出贡献和高贵的品格给人以启迪、鼓励和震撼。站在思想品德W科的角度,审视不同的历史人物,将他们的品质与课堂中的知识点相联系,用于课堂导入上,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教学《学会调控不良情绪》这节课时,笔者先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投影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上阕,在学生齐读后,让他们思考,词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述的是赤壁之战中的哪个历史人物。在学生思考的同时,笔者播放出电视剧中“诸葛亮三气周瑜”的片段,提问:1.影片中周瑜表现出的是一种什么情绪?2.这种情绪带给周瑜的是什么后果?3.周瑜虽文武双全,但最后吐血身亡,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争先恐后,踊跃发言,笔者则水到渠成地在黑板上板书,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学会调控不良情绪。运用这种方法引入新课,趣味性强、学生参与率高、教学效果明显。

二、善用经典故事,突破难点

传统历史故事,以其跌宕起伏的情节、丰富多彩的内容和耐人寻味的哲理为人们所喜爱。思想品德教师若能根据教学需要,广泛收集历史故事并予以精选,再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展现出来,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巧妙地化解教学难点,起到拨云见日的作用。

记得在教学《难报三春晖》这节课时,笔者一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和学生复习《三字经》,在学生大声朗读以后,提出疑问: “香九龄,能温席”这句话中的主人公是谁?他是在什么情况下给谁温席?听到笔者的提问,学生议论纷纷,欲言又止。笔者看时机成熟,就以图片配以文字解释的方法,向学生展示了这一感人的历史故事:黄香,东汉江夏人,九岁丧母,但能懂得孝道。每当夏天到来时,能够用扇子将父亲睡觉的枕席扇凉,赶走蚊子,让父亲睡得舒服、安稳;冬天到来时,能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子,再请父亲睡到床上。小黄香不仅懂得孝道,学习也非常刻苦勤奋,远在京师,就被人传诵“江夏黄童,天下无双”。当学生还沉浸在这一感人的故事情节中时,笔者顺势提问:同学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而正值青春期的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与父母产生了误解和矛盾,会如何理性地看待和处理呢?如果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你们怎样做才是懂得孝道呢?

1.学习习惯不好,不能及时完成家庭作业,当妈妈唠叨时,我应该……

2.某次考试后,成绩不理想,而妈妈又特别重视,我应该……

3.妈妈想把外公和外婆接过来住,爸爸却不太乐意,我应该……

学生议论纷纷,交换各自不同的看法,而笔者却以《孝经》中的名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来做总结。孝敬父母,就要换位思考,感同身受,发自内心。当然,孝敬父母,也不能盲从、盲孝,应该在法律和道德的基础上,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给予报答。

三、巧用古典诗词,总结知识

中国的古典诗词凝聚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和人文精髓,它语言简练精当、内容丰富、韵律优美、寓意含蓄、节奏明快,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人类历史发展历程中的瑰宝。对古典诗词进行筛选、分类,并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应用在思想品德课堂的总结上,可以增强课堂的感染力、号召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教学《难报三春晖》这节课时,笔者就是运用这种方法总结课堂的。首先笔者通过语言过渡:今天,同学们感受到了人世间最质朴、真诚、催人泪下的情感――亲情,接下来让我们以一颗感恩的心,重温《弟子规》中的“入则孝”。随着音乐声起,字幕逐步显现,学生齐声朗读: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

传统课堂篇9

一、开展美术课主题活动――“在丰富的传统节日里”

每个传统节日都少不了充满特色的民俗活动和热闹的群众参与活动,使人们在快乐中感受着节日的气氛。教师可以根据每个节日的特点,围绕节日主题,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精心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体验,增长知识,丰富情感,养成品德。

1.结合节日,开展动手实践活动

在美术活动中,我们结合各种不同的传统节日,立足于当地的节日风俗,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清明节潍坊有放风筝、踏青、碰蛋等习俗,所以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高年级设计了难度较高的“放飞风筝,放飞理想”大赛,中低年级“漂亮的蛋壳”画彩蛋大赛。端午节有赛龙、吃粽子、做香包等节日活动,我们设计了“巧手做龙舟”泥塑比赛,“香气萦绕”香包制作比赛。学生积极参与,既了解欣赏了民间艺术,又了解了香包、龙舟的寓意。中秋节前夕,我们开展了“中秋诗配画”比赛、“庆中秋手抄报展”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中秋”的由来、风俗、名诗、文章等知识。春节前,我们开展了“我来写春联”“美丽的面具”“贺新春手抄报”“美丽的花灯”等一系列的美术活动。

2.结合节日,开展集体教育活动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美术素养。如在三年级下册《可爱的班集体》一课中,我们结合元旦这个节日开展“我们的教室我们做主”活动,让学生在布置教室时运用美术课上学到的知识来布置教室。在清明节学校组织了扫墓活动中,我们也融入了美术活动,学生们用自己动手制作的纸花,为英烈们献花。

3.结合节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充分利用节假日,为学生设计可行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学习锻炼提升的机会,“我是小记者”学生组成小分队,以图为并茂的形式调查春节习俗,“春联大搜集”“贺卡表心意”“我喜欢的传统节日”等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

二、与教材相结合,融入节日元素,丰富美术教学

我们根据教材内容和节日安排调整了教学内容,合理融入课堂中。如在教学三年级《六面怪脸》时,我们融入清明节与春节用面具祭祀的风俗,了解面具在节日祭祀中的应用与意义;四年级《真情对印》中,融入春节贴窗花这一风俗,引导学生了解民间美术创作与节日的关系;六年级《丰盛的大餐》正好在春节时,我以图片展示了我们的年夜大餐,引入大家的回忆与想象制作;《民间玩具》这一课有很多节日元素,我分成了几大块,有端午节的玩具、有清明节的玩具、有正月十五的玩具、有中秋节的玩具等,引导学生把玩具与节日结合在一起;五年级的《信息联通》可以引导学生在春节时电话问候联系情感;《周末日记》是学生在清明节踏青的真实记录等。

三、巧用美术元素,丰富学习,美化生活

美术来源于生活,反馈于生活。在各大传统节日中,我们开展了“美丽的家”“装点我的房间”“放好我的压岁钱”等美术改造生活空间的活动,让学生利用课堂中学到的扎花、自制盆景、剪纸、风铃、储蓄罐、星星制作等方法来装饰自己的生活空间。

四、构建传统节日融入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传统节日融入美术教学课堂教学研究,形成了“六环节美术教学”模式,具体流程为:(1)观察欣赏激趣。结合教材内容,运用图片欣赏、谜语竞猜、资料交流、师生互动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的乐趣。(2)发现探索研究。通过欣赏,进一步引导学生研究学习内容。(3)自学示范点拔。学生先自主学习,探索方法,提出问题,教师重点示范解疑。(4)实践完成任务。在这一环节,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动手中掌握学习内容。(5)展示评价提高。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参与学习的热情,要让学生的作品有一个展示的舞台。(6)拓展延伸发展。根据课堂的学习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继续研究在传统节日中存在的美术元素。

五、结合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需做到“六结合”

传统课堂篇10

传统教学结构是教师白天在教室上课传授知识,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或者感悟巩固;“翻转课堂”的教学结构是学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内化过程,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也就是说,知识传授的识得过程与基本的习得过程发生在课外,知识内化的习得与悟得过程发生在课堂。

教的秘诀在于“度”,学的真谛在于“悟”。悟得是指学生通过思考与觉悟,内化所学内容,让其成为自己智慧的一部分,从而使自己的价值层面得到改变的过程。知识是外在于人的,是一种可以量化的“知道”,只有通过课堂上的点拨与碰撞,悟有所得,让知识进入认知本体,才能称为素养。悟得是一种意义理解,是一种规律性的认识,是一种智慧,是“道”。

默多克指出,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经营方式……教育是唯一有待开发的领地。微视频能够提供高质量、大规模的在线学习素材,便于学习者无论身处何处、教育背景如何,都能够借助网络分享优质课程资源。微视频的作用就是提供分解、嚼烂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更好地实现知识的传授。当然学校提供的网络微视频一定要基于本校学生的心智水平与理解能力,不同学校的学生对慕课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新课改的核心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不难追溯其端倪。《周易》“蒙卦”有载:“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源于师生交往的教育,不能开始于“我求童蒙”,而必须开始于“童蒙求我”,学生学而不厌,教师诲人不倦,才能志趣相应彼此互动,这是对教育本质的揭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在我看来,江苏洋思、河北杜郎口、山西新绛的成功经验的内核也就是先学后教。

设法唤醒学生的内驱力

“翻转课堂”的核心,就是先学后教。这里的问题在于,学生凭什么要去学全新的东西?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英国《金融时报》(2013年12月3日)曾指出,中国教育必须抛弃死记硬背模式,“就算外国人起初可能被上海学生在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考试中的优异表现所震惊,进一步考察后,他们对上海的教育模式就没那么感兴趣了。”教育的功能是唤醒人的自觉。对于学生来说,我要学,才有可能实现教育;要我学,则远离了教育的本质。人的自我教育才是唯一有效的教育。我以为,推进“翻转课堂”的关键,就是学生内驱力的激发,就是学生学习上的“自主当家”。我主持的浙江省教科院重点课题“内驱型教学推动力建设”,意在倡导学生在学习上立足于无师自通的预习,立足于观点碰撞的听课,立足于真正理解的巩固,立足于全面掌握的纠错。

在国家大力倡导课改的背景下,真正走进我们的基础教育课堂,感觉还是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占据主导地位。不少教师还是以不变应万变,还在用凯洛夫五步法: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换句话说,就是课堂上教师传授知识,猛灌猛填;课后学生猛练猛写。“翻转课堂”的流程是:教师提出具有热身作用的问题,学生看视频自主学习,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反馈练习,甄别疑难;教师收集问题,再将学生难以理解的重难点归纳成几个问题,围绕教学目标,交流互动,释疑解惑。疑为思之源,思为智之本;疑乃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翻转课堂”的要点和局限

“翻转课堂”的要点应该是:围绕教学目标,直奔主题;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应用、相互关系;多运用归纳思维,少一点演绎思维;尽量让学生归纳整理,教师点拨与延伸。“翻转课堂”的优势在于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学生可以学习两遍―第一遍,带着问题自己学,第二遍,再集中解决重难点问题。这样就有了直接面对新内容、新问题、新情境的机会。学生只有在自学理解的基础上,课堂与师生互动交流才有效,才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知识才能进入长时记忆。“翻转课堂”的优势得益于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学生由此可吸收来自全球的视频知识解读,可以反复看,复习时再看。这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思考,真正成为一个思想的强者,适应于终身学习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