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十篇

时间:2023-07-12 17:43:24

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

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篇1

论文摘要:在学校市场化的竞争过程中,学校对信息的掌握程度、信息获取是否及时、信息能否得到充分的利用、对信息的反应是否敏感准确,已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校园网的建成和使用,对于提高教学和科研的质量、改善教学和科研的条件、加快学校的信息化发展、开展多媒体教学与研究,以及使教学多出人才,出高精尖人才,使科研多出成果,出一流成果,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同时,校园网在宣传学校、树立学校形象、吸引生源、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各校面临市场的机遇与挑战,纷纷规划建设一流的学校。一流的学校必然要有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管理水平需要校园网的支持和配合。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信息化、电子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作用将愈加显现。

第一章 引言

当今世界,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它极大的改善我们的生活方式。在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科技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从各个方面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其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更为迅速,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并且随着因特网的迅速普及,给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条件带来更大的方便,我们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将更加的紧密和快速。

随着人们对于信息资源共享以及信息交流的迫切需求,促使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使用为人类信息文明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自1995年中国教育教研网(cernet)建成后,校园网的建设已经进入到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校园网的建成和使用,对于提高教学和科研的质量、改善教学和科研条件、加快学校的信息化进程,开展多媒体教学与研究以及使教学多出人才、科研多出成果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其主要包括各种局域网的技术思想、网络设计方案、网络拓扑结构、布线系统、intranet/internet的应用、网络安全,网络系统的维护等内容。对于高校而言,建立校园网的作用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网络连接,实现与internet连接,提供本校的信息服务,融入世界信息潮流;了解外面世界,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另一个就是建立本校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通过网络,使用多媒体和通讯技术实现远程教学,实现师资力量互补。随着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对完善,网络应用的展开,校园网建设的重要性与效益才能充分体现。

一、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传输媒休连接的多部计算机组成的系统,使登录其上的所有用户能够共享软硬件资源。计算机网络如按网络的组建规模和延伸范围来划分的话,可分为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我们经常用到的因特网(internet)属于广域网,校园网属局域网。未来的网络技术将向着使用简单、高速快捷、多网合一、安全保密方向发展。

二、局域网简介

局域网是同一建筑、同一校园、方圆几公里远的地域内的专用网络。局域网通常用来连接公司办公室或企业内部的个人计算机和工作站,以共享软、硬件资源。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局域网标准委员会员会曾提出局域网的一些具体特征:

局域网在通信距离有一定的限制,一般在1~2km的地域范围内。比如在一个办公楼内、一个学校等。

较高传输率的物理通信信道也是局域网的一个主要特征,在广域网中用电话线连接的计算机一般也只有20~40kpbs的速率。因为连接线路都比较短,中间几乎不会爱任何干扰,所以局域网还具有始终一致的低误码率。

局域网一般是一个单位或部门专用的,所以管理起很方便。

另外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比较简单,所支持连接的计算机数量也是有限的。组网时也就相对很容易连接。

三、网络的体系结构

网络通常按层或级的方式来组织,每一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不同的网络,层的名字、数量、内容和功能都不尽相同。但是每一层的目的都是向它的上一层提供服务,这一点是相同的。层和协议的集合被称为网络体系结构。作为具体的网络体系结构,当前重要的和使用广泛的网络体结构有osi体系结构和tcp/ip体系结构。

osi是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缩写,它被分成7层,这7个层次分别定义了不同的功能。几乎所有的网络都是基于这种体系结构的模型进行改进并定义的,这些层次从上到下分别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其中物理层是位于体系结构的最低层,它定义了osi网络中的物理特性和电气特性。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和互连网协议)缩写,tcp/ip体系结构是当前应用于internet网络中的体系结构,它是由osi结构演变来的,它没有表示层,只有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和网络接口层。

四、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是通信双方共同遵守的约定和规范,网络设备必须安装或设置各种网络协议之后才能完成数据的传输和发送,在校园局域网上用到的协议主要有,icp/ip协议、ipx/spx协议等。

(1) tcp/ip协议

tcp/ip协议是目前在网络中应用得最广泛的协议,icp/ip实际上是一个关于internet的标准,并随着的internet广泛应用而风靡全球,它也成为局域网的首选协议。tcp/ip是一种分层协议,它共被分为个4层次,大约包含近期100个非专有协议,通过这些协议,可以高效和可靠地实现计算机系统之间的互连。tcp/ip协议中的核心协议有tcp(传输控制协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和ip(因特网协议)

tcp协议可以在网络用户启动的软件应用进程之间建立通信会话,并实现数据流量控制和错误检测,这样就可以在不可靠的网络上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数据传输。udp协议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它在传输数据之前不建立连接,也不提供良好的可靠性和差错检查,只仅仅依赖于校验来保证可靠性。udp不进行流量控制,没有序列或者确认,因此它处理和传输数据的速度快,还被用来传输关键的网络状态消息。

ip协议的基本功能是提供数据传输、数据包编址、数据包路由,分段等。通过ip编址约定,可以成功地将数据通过路由传输到正确的网络或者子网。每个网络站点具有一个32位的ip地址,它和48位mac地址一起协作,完成网络通信,ip协议也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

(2)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超文本传输协议)是www浏览器和www服务器之间的应用层协议,是用于分布式协作超文本信息系统的、通用的、面向对象的协议,http协议还是基于tcp/ip协议之上的应用层协。

(3)文件传输协议(ftp)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 ,文件传输协议)是由支持internet文件传输的各种规则所组成的集合。这些规则能使网络用户把文件从一个主机拷贝到另一个主机上,ftp是采客户/服务器方式服务的。

(4)远程登录协议(telnet)

远程登录协议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全面的、双向的、面向8个比特字节的通信工具,其主要目标是提供终端设备与面向进程接口的标准方法,telnet是应用层的协议,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工作的,telnet不仅允许用户登录到远端主机上,还允许用执行远端主机的命令,这样用户就能以极小的网络资源代价完成大型的网络应用。

五、常用网络设备

网络设备主要是指硬件系统,各种网络设备之间是有着相互关联而不是相互独立的,每一部分在网络中有着不同的作用,缺一不可,只有把这些设备通过一定的形式连起来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网络设备主要包括网卡、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传输介质等。

(1) 网卡

网卡(简称nic),也网络适配卡或网络接口卡,网卡作为计算机与网络连接的接口,是不可缺少的网络设备之一。无论是双绞线网络、同轴电缆网络还是光缆网络,都必须借助于相应类型的网卡才能实现与计算机的连接,是计算机与局域网相互连接的惟一接口。每块网卡上都有一个世界惟一的id号,也就是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计算机在连入网络之后,就是依靠这个id号才能实现在不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信息交换。网卡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网络需要使用不同种类的网卡,不同速度的网络需求也要使用不同的网卡。如根据带宽来分的话,有10mbit/s网卡、10/100mit/s自适应网卡和1000mbit/s网卡;如按总线分,有isa总线、pci总线、pcmcia总线网卡等。从目前校园网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工作站网卡选择pci总线的10m/100mbit/s自适应网卡最适合。

(2) 交换机

交换机,也称交换式集线器,是专门设计的,使各计算机能够相互高速通信的独享带宽的网络设备。作为高性能的集线设备,随着价格的不断降低,交换机已逐步取代了集线器而成为集线设备的首选。由交换机构建的交换式网络系统不仅拥有高速的传输速率,而且交换延时很小,使得信息的传输效率大大提高,适合于大数据量并且使用非常频繁的网络通信,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多媒体和数据传输网络。交换机具有很强的网络管理功能,它能自动根据网络通信的使用情况来动态管理网络,因为交换机采用了独享网络带宽的设计。

(3) 路由器

路由器除了有连接不同的网络物理分支和不同的通信媒介、过滤和隔离网络数据流及建立路由表,还有控制和管理复杂的路径、控制流量、分组分段、防止网络风暴及在网络分支之间提供安全屏障层等到功能。根据路由设备的组成可以分为软路由和硬路由。根据路由表的设置方式可以将路由器分为静态的和动态的。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因此它可以在网络层交换和路由数据帧,访问的是对方的网络地址。当数据帧到达路由器后,路由器查看数据帧的目标地址,并在路由表查看到达目标地址的路径,根据路径的代价,选择一条最佳的路径,然后把数据帧沿这条路径发送给目标地址。

(4)传输介质

网络要求把各个独立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的,这样就必然要求有一种介质将计算机连接起来,这就是传输介质,局域网的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两种,一般情况下都是用有线介质的,因为它的稳定性高,连接可靠,无线介质只是在特殊环境下才使用的传输方式。常用的有线介质主要有以下几类。

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以硬铜线为芯,外包一层绝缘材料。这层绝缘材料用密织的网状导体环绕,网外又覆盖一层保护性材料。同轴电缆有许多种不同的规格,最常用是细同轴电缆和粗同轴电缆。细同轴电缆主要用于建筑物内的网络连接,而粗同轴电缆则常用于建筑物间相连。它们的区别在于粗同轴电缆屏蔽更好,能传输更远的距离。同轴电缆是由中心导体、绝缘材料层、网状织物构成的屏蔽层以及外部隔离材料层组成。

双绞线

双绞线是综合布线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传输介质。双绞线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可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与其他传输介质相比,双绞线在传输距离、信道宽度和数据传输速度等方面均受到一定限制,但价格较为低廉。目前,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和屏蔽双绞线。

光纤

光纤是一种直接为50~100um的柔软的、能传导光波的介质,一般由玻璃制造。光纤分为:传输点模数类分单模光纤(single mode fiber)和多模光纤(multi mode fiber)。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很小,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只能以单一模式传输,传输频带宽,传输容量大。多模光纤是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能以多个模式同时传输的光纤,与单模光纤相比,多模光纤的传输性能较差。

(5) 服务器

校园网中的服务器主有数据库服务器和服务器,数据服务器与服务器主要是面向校园网内部用户的服务,对来自internet的用户服务也很多,主要是对校园网内部用户进行internet服务。目前,绝大多数校园网都要求内部服务用户通过访问internet,这样内部用户就不能直接访问internet,同时服务器保存着内部用户访问internet的日志,以作为记费的依据。由于用户数量非常大,也非常集口中,所以在选型服务器时,主要考虑的是要有较大的容量、较高的处理速度和较高的稳定性,一般来说都选用大型服务器作为服务器。

(6)网络设备选型:

1) 骨干网络采用cisco ws-c3550-12g(配置1000m光电模块)

cisco catalyst 3550系列智能以太网交换机是一个可堆叠多层交换机系列,可通过高可用性、服务质量(qos)和安全性来改进网络运行。凭借一系列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位以太网配置,cisco catalyst 3550系列堪称一款适用于企业接入应用的强大选择。

2) 接入层网络采用cisco ws-c2950g-48-ei(配置1000m光电模块)

cisco catalyst 2950系列智能以太网交换机是一个固定配置、可堆叠的独立设备系列,提供了线速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位以太网连接。这是一款最廉价的cisco交换产品系列,为中型网络和城域接入应用提供了智能服务。作为思科最为廉价的交换产品系列,cisco catalyst 2950系列在网络或城域接入边缘实现了智能服务。

3)外部访问网络采用cisco3600路由器和cisco专用防火墙(配置1000m光电模块)

路由器采用cisco3600路由器,cisco3600路由器包含两个同步serial口与一个以太网接口,支持e1,ddn,x.25,pstn等多种远程通信协议,同时还包括一个控制口和一个辅助端口,用于远程和本地管理、软件的安装等。另外cisco3600路由器还包含16个async serial口,可以提供远程用户拨号访问。cisco专用防火墙pix535

4)服务器采用apc surt7500xli ups不间断电源

smart-ups rt系列,以其更高的性能,为高性能服务器、网络设备、电信系统、工业设备、和医疗器械、以及其它关键应用提供电源保护。秉承smart-ups的卓越品质和高可管理性,smart-ups rt系列采用双变换在线式结构,具有更高的电性能输出指标、零转换时间、输入功率因数校正等特色功能。 smart-ups rt系列配有smartslot附件卡插槽,随机赠送powerchute电源管理软件,并可与apc的全线附件软件产品配合使用。 smart-ups rt的原装外接电池可轻松级联。 smart-ups rt,不论是ups还是外接电池,都可以塔式形式安装;如加订机架式转换附件,更可轻松改装成19”机架式ups

第二章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榆中校区网络平台组建要求及原则

一、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简介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是国家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首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下设2个系,8个研究所,3个研究中心。拥有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学科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5个博士点;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学工艺、应用化学7个硕士点。拥有中科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27人,教授41人,副教授33人。

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个国际知名研究机构有学术交往。

化学专业基地班(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本着优化配置、分流培养、集中优秀学生、配置优秀教师的管理理念,将有志于在化学科学领域成就事业的最优秀学生集中到该基地班,进行重点培养。毕业生主要为国家一流大学、科研院所研究生生源或国家基础科学教学与研究机构高素质化学专业人才。

化学专业(含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5个专业方向):培养具有坚实化学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较宽知识面和较强独立工作能力的化学专业人才。主要课程有:无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物理化学及实验、结构化学、仪器分析等。毕业生适宜在科研、高校、化工、石油、环保、医药、冶金、地质、轻纺等部门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管理工作。

应用化学专业(含应用化学、放射化学2个专业方向):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掌握化学基本理论并受到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科技管理训练的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化工制图、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学、电工电子学、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环境化学、放射化学基础、核材料仪器分析等及相关实验、实习。毕业生适宜到科研部门、高等学校、厂矿企业和行政部门工作。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精细化工方向):培养掌握精细化工产品的合成原理、生产工艺及设备设计,具有化学、化工和相关应用技术的专业人才。主要课程有: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导论、化工分离工程、计算机化工应用、精细化工工艺设计、化工过程开发与技术经济、化工优化过程生产实习等。毕业生适宜从事科技开发、化工设计及相关管理工作。

二、网络平台的建设思路

校园网的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校园作为一个特殊的网络应用环境,它的建设与使用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在选择局域网的网络技术时要体现开放式、分布式、安全可靠,维护简单的原则。校园网的建设主要应用局域网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为主的各种网络应用技术。局域网技术是一项在20世纪70年展起来的计算机互联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已经成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局域网技术成为网络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伴随着多媒体信息的应用而得到迅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网络环境下,多媒体得到了更快更好的应用,使我们得到了更好更多的信息。校园网是使用了局域网技术以及各种多媒体应用技术,并结合internet应用等其它的技术来建设。使得校园网能满足现代教学对信息处理的要求,使计算机的应用能对教学管理现代化起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实现信息查寻、教务管理,并与外部网络系统进行交流等多种需要。

建设校园网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各种教学和管理软件提供基础。校园网的建设可以采取分步骤、分层次建设的方法,校园网的建设可以具有不同的层次,如网络电子教室、小型办公管理对等网、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的局域教学网,以及面向全校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管理信息网络等。

在校园网建设过程中,硬件设备不是问题,只要花钱就可以做到。关键在于你花了那么多钱,究竟用校园网干什么?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的:一个是管理方面,就是学校的网络化管理,这一点同任何一家企业的网络化相同,通过网络化给学校带来现代化管理。而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去推动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那种灌输式的,老师讲、学生听,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方式。

如果建好了校园网,还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把粉笔、黑板换成了计算机、投影仪,还是沿袭过去那种灌输式的教学形式,那么这种教学模式并没有质的变化。大趋势应该向自主式教学发展。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侧重点,有自己的特点,不像现在的孩子培养出来都是一样的。这才是网络教育带来的本质上的区别。

在校园网建设后,学校应注重“四件”平衡,即硬件具备、软件跟上、“智件”超前、“潜件”保障。其中“智件”意为掌握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潜件”则是针对教育技术的各种服务和管理。学校的全员培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认识到校园网的功能与作用,以及相应的环境才会促使教师学习和使用校园网。

校园网本质是应用,一般认为,校园网是为学校学习活动、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和管理活动服务的校园内局域网络环境,并且它是建构在多媒体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之上并与因特网连接的。这个概念比较强调局域网概念,强调多媒体技术。这样的概念会不会造成导向上的失误?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校园局域网建设的封闭型倾向和设备堆砌、技术高难的贵族化倾向。一方面,资源的重复建设,另一方面,又是教育资源的匮乏;一方面,设备堆砌闲置,教师对高难度技术望而生畏,另一方面普通学校却难进校园网的门槛。再看目前校园网应用往往是放放powerpoint幻灯,通过共享调阅调阅文件,学校网站开设的栏目主要有:学校简介、校长寄语、师生风采、校园新貌、教学设施、学校荣誉、校友通讯等内容。这是校园网应有的功能吗?值得深思。

校园生活的核心是学习活动,校园生活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与教师,网络的基本技术特质是开放、交互与共享,它的主要功能是促进人们主动学习,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因此,校园网络环境必需基于互连网应用。所谓校园网络环境(俗称校园网),是指基于互连网应用的,提供以学习活动为核心的,兼顾教学研究与学校管理的网络媒体教学环境。

校园网的基础是管理创新,虽然校园网的建设面临各种困难,也遭受了很多的失败,但多年来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校园网的建设是学校中的“纲”,不仅是教育技术的变革,更是思想创新、管理创新、方法创新和手段创新。在校园网投入运行之后,应对现存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教学模式进行适当调整,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校园网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总体规划可以保证各个系统的集成与协调发展,避免重复投资、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在总体规划下分层次逐步扩大,使工程形成良性循环。校园网的目的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拓宽教师和学生的知识面,所以一定要注重实际效果,选择急需解决、见效又快的环节作为建设校园网的突破口,能够提高师生对校园网的热情。在校园网建设过程中应尽量使用成熟技术,既可以减少风险,又能做到实施快、见效快,维护更新更有保障。

另外,要加强基础工作,做好调研,弄清学校的真正需求,找到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制订整体规划,研究制订学校的信息规范,做好标准化工作,为教学资源交流与共享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网络平台的组网要求

校园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了网络系统的总体规划、硬件的选型配置、系统管理软件的应用以及人员培训等诸多方面。因此在校园网的建设工作中必须处理好实用与发展、建设与管理、使用与培训等关系,从而使校园网的建设工作健康稳定地开展。首先,校园网的建设是一个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长期服务的工作,因此在校园网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从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出发,以服务于教育为基本点,结合学校当前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做出科学的规划部署。在校园网的规划建设中,一般学校应遵循“统一规划、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其次在校园网的建设中必须坚持硬件建设与组织管理协调发展的原则,在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强网络的组织管理水平,不断开发网络的功能,从而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功效,提高校园网对学校教育的服务水平。

1 高校教育信息系统的需求和目标

国内高校由于校园网络发展不平衡,目前在信息系统方面同时并存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单机管理模式,在一些学校里,计算机网络还没有建立起来,计算机之间不能进行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这些学校仍然停留在面向部门的单项事务处理的水平上,这种状况决定他们的系统经常出现数据不一致,容易发生数据丢失、系统感染病毒等问题;第二种模式是局域网管理模式,可以开展网络上的工作。比如建立局域网上的管理信息系统,数据集中在部门服务器上,为本部门的管理人员提供数据共享,这种方式对于部门内部的管理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解决了部门内部的数据冗余和不一致的问题,但是应用软件都在工作站上完成,工作站负担过重,服务器只是实现文件的存储、数据存储和打印共享,网络利用率较低。校内很多单位都有自己的局域网,各行其事,不能实现不同单位间的数据共享,更不能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流动; 第三种模式是校园网上的全校信息系统,这个信息系统以各部门管理系统为基础,各部门管理的数据除了满足部门内部人员的使用之外,还可以为其他部门甚至全校教职员工提供信息服务。

高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着下列需求: 加强学校与国内外科技信息的往来; 为学校主要信息部门建立部门的事务处理系统,在疏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渠道的基础上,建立全校共享数据库; 取代传统的落后手工办公方式,现代化办公的支撑环境,提高办公效率。建立基于web的在线网络教学系统,利用校园网作为教学媒体,传送教学内容,在校园网上实施教学、管理教学,并进行网上测试和网上交流。

2 高校教育信息系统的实现

根据对一般高校情况的分析,可得出学校的信息需求有:服务信息、办公信息管理信息和教学信息。这些需求决定了高校的信息系统是一个全校范围的、开放的、分布的、多媒体的信息系统,根据这些信息需求建立学校的信息子系统,即综合信息服务、办公自动化、行政管理信息和网络教学系统。这些子系统面对的用户范围不同,数据的组织方式不同,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的技术方案解决。对于面向国内外、校内外用户使用的系统,用户使用www浏览器最方便; 在职能管理部门,大多数信息为结构化数据,用户对数据有复杂的操作,应以数据库的管理方式为主,在各办公室之间流通的信息,大多数是非结构化数据,且信息流程复杂,采用lotus notes的数据组织方式。

2.1 用/music/">音乐等,视频的信息内容也很丰富。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以www方式提供各种多媒体信息服务之外,还实现了与部门级的管理信息系统(rdbms)和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notes)的有机结合。使信息服务的类型从文件系统扩展到sql server数据库和notes数据库。

由于信息系统用户的广泛性,决定了客户端必须使用通用的跨平台软件,www浏览器为信息服务系统提供了良好条件,该系统采用b/s(browser/server)的体系结构,具有易于操作、客户机的软件安装简单以及便于维护等特点。

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由分布在校园网上的多台信息服务器组成,其中一台是面向众多用户的信息主服务器,其他服务器用户可以用指定的专用端口直接访问,也可以从信息主服务器上建立连接,通过主服务器进行访问。

2.2采用notes技术实现校园网办公自动化系统

在高校的管理部门中,办公信息以两种方式的流动,一个是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流,如校长办公室给系办公室发通知,系办公室再给教师和学生发通知; 另一个是横向信息流,如教务处给人事处信息,人事处给科研处信息等。要提高办公效率,必须改变传统的手工办事方式,应用现代办公技术,建立全校的办公系统。办公系统是建立在校园网上的面向多类用户的信息系统。它采用lotus notes作为系统开发平台,notes具有先进的文档数据库处理功能,不但能够处理结构化数据,还能够处理一般的文档数据、图形、图像、声音等非结构化数据,可以与用户熟悉的软件如ms word、ms excel进行集成,对办公系统的功能进一步扩展留有充分余地。现在已经开发出文档管理、电子邮件、会议管理、办公讨论区、公文运转和信息等通用办公功能。

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篇2

关键词:体育院校网络文化建设校园文化

一、体育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实质及特征

体育院校的校园文化与一般高校的校园文化相比又有自身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是由体育院校的教学性质和在校学生独特的特点所组成的。网络文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交互为特点的广域性文化。

1.开放性和共享性。互联网的开放性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广阔、开放、自由的信息渠道、论坛空间和想象空间。

2.广域性和虚拟性。网络文化的发展不仅打破了时空的束缚,缩短了地球的距离,被称之为“世界文化”。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网络的虚拟与未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人们的猎奇心理和探索欲望,满足了他们的成就心理。

3.娱乐性和依赖性。网络文化以它特有的方式,给人们提供了网上娱乐的乐趣。人们在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享受网络愉悦的同时,会产生依赖性、甚至成瘾。

4.神秘性和交互性。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使人们感到了世界的未知和神秘,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探索精神。网络文化打破了传统媒体信息传递中单一性的局限,实现了实时、双向的信息传递,使被动的接受成为“互动”的交流。

二、体育院校校园网络文化之现状及其对师生的影响

网络文化刺激了体育院校广大师生的求知欲望,扩大了其求知的途径和方式,实现了“不出校门”的社会教育。这是网络文化的正面效应。但由于网络里隐藏着大量不健康的信息,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三、体育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对传统体育院校校园文化的发展

体育院校校园网络文化自然而然地体现和反映了体育院校的校园文化浓厚与否、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如何。

1.校园网络文化是对传统校园文化的虚拟

网络是对现实的虚拟,校园网络文化主要就是对校园文化的虚拟。我国高校网站的内容大多是学校自身建设和发展及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再现,同时,也包括了师生的一些建议和设想。

2.校园网络文化是传统校园文化的发展

校园网络文化的传播突破了传统的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由于网络的介入,学术研讨、专题报告、讲座的内容可以生动地再现于网络媒体,这大大促进了体育院校校园文化的传播,提高了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实现了文化的跨群体交流。

3.校园网络文化是传统校园文化的延伸

大学生利用网络同外界进行多方面的交流,获取大量的信息和知识,有效弥补了传统校园文化同社会其他文化存在的真空地带,丰富了体育院校校园文化,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浓郁的时代气息,使校园文化和其他社会文化保持同步。

四、体育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对传统体育院校校园文化的消极影响

1.网络文化消解了校园文化的主导价值观念

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对主导价值观念 形成强烈的冲击,使得原有的价值观念趋于多样化、个性化,很难保持一致,并出现了多重价值评判标准并存的局面。这对于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势必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也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2.网络文化削弱了校园文化的精神整合作用

传统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较强的整合作用,他们的行为举止、生活方式在校园内都受到一定程度的约束。网络文化改变了这种状态。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趣味性对大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使得大学生在美妙的网络天地里流连忘返。大学生好奇心强,易冲动,自制性相对较差,又缺乏足够的人生经验,在强烈的刺激面前,容易冲破原有价值观念和校纪校规的束缚,忘记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做出道德失范、举止出格的事情。

3.网络文化改变了校园人际关系

传统的学校教育讲究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人际交往中感彩相对浓厚,大学生的情感生活也相对丰富。网络社会中,人们的交往主要是人机对话或是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大学生失去了与他人进行接触的机会,容易造成自我封闭,导致缄默、孤僻、冷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对现实生活缺乏应有的热情,对他人漠不关心,对集体缺乏归属感。因此,大量的心理问题也随之而来。

总之,网络文化进入体育院校给体育院校的校园文化带来了极大冲击。面对这种冲击和挑战,学校应当做出积极的回应,切实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引导和管理,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网络文化氛围,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新的活力。

五、体育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任务

1.担负着丰富校园文化、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

学校的网络管理人员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应只看到繁荣和富庶,还应看到我们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我们要实现强国之梦,不仅需要大批的科学技术人才,还需要强健的身体,为国家输送一批又一批合格的体育运动和教练人员是体育院校的职责。具体到网络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大力建设校园网站,使更多的学生在文化素质、人生价值、道德标准、政治倾向等方面享受良好的教育,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2.担负着对广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任

网络文化是一种新生事物,它的出现,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从建设我国高校独特的网络文化入手,使校园网络文化发挥调适、导向等作用。

六、关于体育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1.增强校园网络文化的知识成分

如果学生们过多地依赖网络和网络信息,就会造成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下降的不良后果。由于网络信息的随意性,很多信息的可信度值得推敲。

2.体育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同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

加强高校网站建设,使之成为体育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大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规范网络行为。

3.驾驭校园网络文化,让网络文化更好地服务于体育院校

由于体院学生的自制能力和自学能力相对稍差些,所以要为学生开设专门的网络知识和网络资源利用课程,使他们掌握如何制作网页,如何参加网络会议,如何在网上交流信息,以及如何利用网络创业等技术,帮助体院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为学业服务。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心理防范意识,提高心理免疫力,对于网络成瘾的学生要给予温暖和关怀并进行积极的治疗。

参考文献:

[1]徐元红.高校学生网络交往现象分析与引导[J].中国冶金教育,2004.(6) 18-20

[2]韩锦标.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刍议.网上德育,49-50

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篇3

戏曲,作为“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先行示范,生动地将音乐、诗歌、舞蹈、服饰等艺术结合于一体,有着其他艺术无法替代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其中,立德树人、舍生取义、精忠报国、孝敬父母的剧目比比皆是。戏曲中的思想精华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和重要的教育意义,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路上,传统戏曲文化育人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实施“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2012年以来,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结合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以青少年喜爱的动漫形式推广普及传统戏曲文化:编辑动漫版《小学生学戏曲》、《幼儿版戏曲动漫画册》等教辅读本;捐赠书籍和20万套戏曲动漫光盘;活动中建立“一送一培”公共电子阅览室等数字化平台覆盖近170万学生、对千名艺术类教师和少先队辅导员进行了培训。2014年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计划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湖南模式)在全国10~15个省推广,力争2~3年覆盖全国。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联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对教学方面进行指导,在湖南、海南、武汉等地相继开展后,取得了良好成效,深受学校教师与孩子们的热烈追捧。为青少年推广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开辟了有效途径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政协报》、《中国文化报》等主流媒体先后多次对活动进行专题报道,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优秀戏曲文化的传承仅仅通过记录、保护和传承人之间的延续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繁荣,必须要做到文化与教育相结合,以青少年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动漫为载体,将戏曲文化引进校园,通俗易懂地诠释、表现和传播优秀戏曲文化。通过全面推广“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可以进一步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从而实现真正的全民普及、全民推广、全民传承。

研发“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

2006年,民进中央向全国政协递交了《关于抢救、整理、传承“中国地方戏曲精品折子戏”》的提案,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谢勇提出《关于为抢救、整理、传承精品折子戏建立保护基地》的建议。文化部在答复中指出:“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途径,使优秀传统表演艺术的传承后继有人,并通过大众传媒和互联网进行宣传和传播,使地方戏曲与新的时代相融合。”为提升孩子学习戏曲的兴趣,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下,湖南省探索将传统戏曲与现代动漫相结合,创造性地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新媒体等现代科学技术作为桥梁,成功研创出一种深受孩子喜爱的独特艺术形式――戏曲动画。经过7年的锤炼,湖南动漫湘军创造和推出了原汁原味的本土品牌《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并获得文化部扶持资金以及全国30强动漫创意品牌(2012年)、中国原创手机动漫大赛银奖等殊荣。“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现已成为全国具有独特性、唯一性的品牌。

建议推广“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的传统文化通过数字化手段普及传承到青少年中,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范围广、影响大,应该引起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为此建议:

1.政府组织文化、教育专家对传统文化学习内容,就阶段性的必修、选修分别进行顶层设计和科学界定。制定从幼儿园到大学等不同阶段的课程、课时、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将传统文化学习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体系中进行统筹谋划。采取动画寓教于乐的方式,把传统文化和艺术教育融入相应课程。

2.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专项事业经费。整合文化资源进入学校,开展学校教育资源与文化艺术素质两大培训。借鉴“传统戏曲文化进校园”的经验,在文学、书法、绘画、民间技艺等相关领域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相融合的手段,创新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承及传播方式。

3.对“传统戏曲文化进校园”动画制作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将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昆曲、京剧、秦腔、黄梅戏、花鼓戏等地域性戏曲进行创造性地普及推广。通过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文化传承品牌和大众普及方式。

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篇4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实证调研;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167-02

一、从校园文化载体维度研究校园文化的意义

1.校园文化与校园文化载体的关系。校园文化是由学校的师生在校园中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和互动逐步积累和创造的各种物质形态、精神形态和活动方式的总和。“所谓校园文化载体,是指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态、形式和建设校园文化的各种方式、方法和途径的总和”。它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承载和传播媒介,使校园文化能够以各种物质和精神的形式呈现、传递,从而使得校园主客体能够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感官感知进行内化吸收,在文化主体与载体的相互作用中受到熏陶和教化。

2.研究文化载体的意义及目前的研究状况。校园文化是一种抽象的存在,其依赖于把无形的校园文化转化为各种外在的可见可触摸的载体。高校校园文化体系是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包含因素众多,附着的载体丰富,各个载体时而单独发挥作用,时而交错重叠传递校园文化。研究文化载体,对其提出建议措施,对如何更好地、更系统地完善校园文化体系,使校园文化建设更加清晰明朗,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研究校园文化载体的文章将校园文化作为德育教育的载体类研究较多,单独论述校园文化载体的较少。并且对于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研究方法过于宏观,并没有结合学校特色和具体的高校类型,总结的建议和措施欠缺针对性和实效性。

3.本研究的意图。应用型本科高校是一种特殊的学校类型,其校园文化既要区别于传统的学术型高校的校园文化,也不同于重点关注职业技能的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以“应用型”为核心的共同体中人们所认同的各种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及活动方式的综合,适合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历史使命,以及有利于促进自身发展。本研究从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对校园文化载体的感知程度的实证调研入手,揭示学生对不同类型的校园载体的感知程度,并进一步探讨文化与载体之间的关系特征,以及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化载体的建设如何应该突出特色,为其校园文化的传播发挥应有的作用提出建议。

二、对上海某应用型本科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状况的调研

1.调研设计。根据校园文化的分类,可以将校园文化载体分为校园物质文化载体、校园制度文化载体、校园精神文化载体、校园行为文化载体。校园物质文化载体主要包括校园景点、标志性建筑、主题雕塑等诸多方面,校园文化软硬件设施主要包括体育场、图书馆、实训基地、文化活动场地等硬件设施,同时也包括了网上图书馆、校园局域网络等软件设施。校园制度文化载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规章制度、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校园精神文化载体体现在校训、教风学风、校友风采等。校园行为载体大致体现在各式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内举办的歌唱、舞蹈等文艺活动,运动会、球赛等体育项目及其他科技竞赛等。本文从校园文化的学生感知程度入手,以上海某应用型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式,结合现状,提出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策略。其中,调查问卷涉及学生对校园文化载体的感知情况、认可程度、学生眼中的校园文化特质等三方面,共11个问题,调查范围为上海某应用型本科院校大一、大三学生共100人,收回有效问卷97份,其中大一学生49人,大三学生48人。

2.调研结果分析。①访谈结果。为了了解和分析上海某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现状现状,笔者进行了实地访谈调研,采访上海某应用型本科院校主管校园文化建设的宣传部老师以及部分教师。上海某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应用型普通本科大学,其校训是“厚生?摇厚德?摇厚技”,学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体现在多个方面,不仅包括“劳模墙”、校史馆以及以优秀劳模校友命名的校园路名,体现职业性、技能性和创新性的校园雕塑等物质文化载体上,还体现在教学实践中的学风、校风、以及校纪校规当中。另外其校园文化也体现在大学生“三小项目”、“创新设计与制作”、“科技节”及校园文体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校园行为载体建设等方面。②问卷调查结果。第一,学生对不同校园文化载体的感知状况。通过对访谈结果的总结并按照校园文化载体的四分法进行归类,得出有代表性的4类17项校园文化的载体。整体而言,学生感知状况比较好的校园文化载体是校训(57.7%)、校园文体活动(52.57%)、校纪校规(44.3%)、“三小项目”(41.23%)、人文类讲座(39.17%),而校园物质文化载体,如劳模墙(37%)、起帆桥、文武桥等(26%)、“品”等校园雕塑(10.3%)、起帆抓斗(25.7%)校史陈列室(8.24%)等感知度都较低。大学校训是学校精神的集中体现,体现学校的办学传统和教育理念,是校园文化的高度凝练。短短的几个字把学校的人文精神高度浓缩,可以在无形中感染学生。校纪校规作为一种规范,时时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并自觉地按照校纪校规的指导和规范自身的行为。校园文体活动、人文类讲座、“三小项目”都是校园行为文化载体,往往因其形式多样、覆盖面广、影响大而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因此这几项校园文化载体可以较好地将校园文化传递给学生。而校园物质文化载体是一种有形的文化,问卷调查发现57.5%的人对校园物质文化载体如起帆桥、文武桥、“品”等校园雕塑的含义不清楚,说明在物质文化载体的宣传和教导上存在问题。

从表中可以看出,对于进入校园才半年多的大一学生来说,校园文体活动、人文类讲座、志愿者服务、节庆日纪念活动等校园行为文化载体的感知程度较为显著。而对大三学生,其对校园文化感知较为明显的是劳模墙等校园物质文化载体,以及三小项目、校企合作项目等有实践性、职业指导性质的校园行为文化载体。这充分说明,对于大一学生来说,由于其对校园雕塑、建筑的认知程度低,导致对校园文化的感知度低。对于不同的年级的学生,校训和志愿者服务的感知程度都很高。第二,学生对校园文化载体的认可程度。调查得出,87%以上的学生较为认同校园文化载体对校园文化特质的呈现。而学生眼中比较认可的上海某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特质中劳模文化(58.26%)、志愿者文化(63.92%)、实践精神(67.01%)、创新文化(44.32%)也是学校在办学特色、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中凝练和赋予的文化特质,同时,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这几个文化特征也是其区别于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的特质。第三,学生对校园文化载体的评价。在调查中,78%的学生认为大学的校园文化载体对其有激励作用。校园文化载体通过有形的和无形的文化形式调动学生的责任意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无论是校园物质文化载体中渗透的劳模的砥砺自强、崇尚技术和创新的良好职业品质,还是校园制度文化载体对学生的规范约束作用,以及校园行为文化载体多重形式的高感染的活动,都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超过82%的学生较为认可校园文化载体对他们形成职业理想、掌握职业能力、养成职业道德修养有帮助,这充分体现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校园文化特色。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校园文化载体的建设是校园文化的具体形式,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独特校园文化就体现在具体的载体中,不同的载体传播力不同,因此学生的感知度就不同,进而对校园文化的感悟程度就不同,因此对于校园文化载体的建设应该围绕着学校发展的整体目标,服务于学校的整体办学方针,构建有传播力和影响力的载体,使得校园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能更好地去感染、陶冶学生。

1.研究结论。①不同文化载体的表现力差别较大。校园物质文化载体作为校园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在彰显校园文化底蕴、陶冶学生情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调查发现,学生对从校园物质文化载体感受到校园文化并不是十分认可,可见校园物质文化载体的文化表现力较其他文化载体相对较弱,校园物质文化载体的文化表现力要结合学校的历史发展、重要人物等极具代表性的因素,从而让学生知道这些物质文化载体所蕴含的文化含义。②学生对载体的感知度的年级特性表现突出。刚入校的学生对校园文化的感知更多的是校园文体活动、人文类讲座、志愿者服务、节庆日纪念活动等校园行为文化载体,且校园活动更易在较短的时间让学生感受到校园文化,而对于凝结了校园文化内涵的物质文化载体,由于大一学生对其了解程度较浅,所以感知度较低。对于大三学生,其经过两年多的校园生活,对校园物质文化载体的熟识程度较高,且由于其开始关注职业和未来的发展,所以具有明显的职业指导性质和实践性突出的校企合作项目等所承载的校园文化更易被学生感知到。对于不同的年级的学生,校训和志愿者服务的感知程度都很高。说明凝练的校园精神文明载体和体现普世价值观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更易于传播和表现校园文化。③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园文化载体的职业性明显突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在于其职业性和实践性,学校可结合行业特点、企业特色,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对校园文化载体进行设计,使深处其中的师生感受到浓厚的职业氛围,经过耳濡目染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使学生能感知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突出的特色文化,并且对学生确立职业理想、掌握职业能力、养成职业道德修养有影响。

2.建议。①多重文化载体重复传递。校园文化载体承担着传递大学文化和精神的作用,从此次的调查来看,整体上校园文化载体并没有真正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所依托的载体涵盖内容非常丰富,如果对所有可能的载体类型分门分类,期望其各司其职,不仅无法保证效果,也容易使校园文化载体的感知性不如所愿,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进行校园文化载体建设时要基于本校实际,有所侧重地选择不同类型的载体,形成多样的载体建设路径,充分发掘每个载体所蕴含的价值意义,从而更有效地在构建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功能。②校园文化载体体系化建设。不同种类的校园文化载体的表现力不同,对于不同的受众,如不同年级的学生和教师,其感知力是不同的,因此,校园文化载体的建设应该形成一个系统,分层次分级别,对不同年龄、年级、身份以及知识背景的受众,有针对性地用不同的校园文化载体影响和传递,同时,新的信息时代,校园文化不止呈现在校内,更是在网络这样的新型平台和载体上展示出其影响力和感染力。因此注重校园网络新载体的建设,将其纳入校园文化载体的体系之内,形成一个校园文化感知系统,使校园文化载体的建设更加有效和有影响力。③更加突出应用型本科特色文化。“职业性”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区分于普通学术型本科院校的最主要特征,突出职业性,应引进企业的制度和文化,精心选择和构建载体:以培育职业精神为核心,构建校园精神文化载体;以培养职业规范为目标,构建校园制度文化载体;以职业活动为抓手,构建校园行为文化载体;以营造职业氛围为方式,构建校园物质文化载体。充分利用不同的载体形势,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建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策略探析[J].探索,2009,(3):125

[2]李冬娜.以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加强校园文化育人功能仁[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8.

[3]邹晓青.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路径思考[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8):60.

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篇5

关键词: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建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3-0000-01

Computer Network Construction Vocational Schools

Su Yan

(Second Branch in Shanghai Nanhu Vocational School,Shanghai200434,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campus network architecture selection,resource sharing to achieve the export route optimization proposals,proposals to optimize network traffic,network service optimization solutions,network management and security aspects of these vocational schools to the campus network construction analysis.

Keywords:Vocational schools;Computer;Network construction

一、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建设的重要性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教育的主要课堂是教室,将多媒体计算机引入教室,通过校园网的连接,使教师可利用计算机进行备课,将教学重点、难点等信息储存在计算机中,通过网络使多媒体课件在教室内随时调用,运用计算机对声音、图像、文字等处理功能,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思想,加大教学密度,提高教育质量。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左右脑同步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对事物的分析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同时,通过对Internet网络技术的学习,使他们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有利于学生从多渠道、多角度接受信息,扩大知识面、增加感染力,把课堂向课外、校外及社会延伸,有益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校园网的建设

(一)校园网网络体系结构的选择

1.网络拓扑结构的确定。如果计算机的台数比较多或者对其可靠性要求高,此时星型或树型连接要优先进行考虑;而对于那些计算机台数较少或者对其可靠性要求不高的来说,对总线型连接可以考虑用一根电缆来进行。事实上,校园网的拓扑结构通常是以上两种相结合而确定的。

2.布线系统。布线系统支持各种信息的传输(语音、数据多媒体、图像、图片、传感、安全监控)、各种传输载体运行(光纤、同轴电缆)。

3.服务器系统。整个网络的数据存储和处理的任务都有服务器系统来承担,因此,服务器系统必须具有处理能力强、具有优良网络性能、具有可伸缩性强的特点。根据不同需求,在校园网内建立服务器,(1)WEB服务器。校园网主要是以B/S的WEB服务器为中心,改变了传统的C/S结构;(2)FTP服务器。FTP服务器不受两台计算机所处的位置、使用操作系统、连接方式的约束,将文件从一台计算机传送到另一台计算机;(3)E-mail邮件服务器;(4)数据库服务器。为用户查询提供资源。

(二)资源共享的实现

为了更好地实现网络共享,职业学校内部信息较频繁、信息量大,很多的信息都需要放到网上进行共享,可见这个信息资料库是非常庞大的,高效的检索出我们所需的资料和文件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网络共享以及解决上述问题,网格校园网将采用服务器加收客户端的模式。校园网内网格网络的连接问题通过网格构架中的硬件设备和网络线路的选择得以解决,但是这是不够的,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一系列软件的支持,才能保证网格网络的正常运作。另外,网格校园网的服务器必须具有高效灵活信息检索能力的特点,这一要求主要通过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和排索引技术来实现。

(三)出口路由优化建议方案

由于路由器的负担较重,因此,建议调整路由器,首先,将路由器升级;其次,对路由器出口的拓扑结构进行调整;再次,对出口线路进行优化,即可以通过对线路带宽的增加或者第二物理线路的使用,用于学校网站镜像服务器访问,从而使得外网访问速度提升。

(四)网络流量优化建议方案

目前由于一些非正常流量使得校园网的出口带宽被占用了一大部分。要想解决其根本问题,只靠增大网络带宽和更换网络设备是不行的,在此基础上,还是需要控制网络流量,具体方案如下:(1)对计费系统进行升级或更换,对连入校园网内的所有用户进行流量限制及监控,确保可以通过计费系统来解决问题;(2)对于各部门不同用途的计算机机房可以采用流量限制策略。

(五)网络服务优化建议方案

在网络服务方面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通过外网访问学校主页较慢,因此还必须优化网络服务资源,其建议如下:(1)针对外网访问学校资源较慢的状况可以通过对主页进行优化,减少使用FLASH以及相关图片等措施来优化网络主页,从而使得用户访问速度得以提高;(2)对网站资源进行整合,建立网站公网镜像,把对外宣传的WEB服务器整合到一台服务器上,利用软件建立公网镜像网站,从而使得网络资源访问速度得以提高;(3)提高服务质量,服务多元化;(4)把视频、语音等流量限制在内网,从而使得路由器压力得以减少。

(六)网络管理与安全

构建学校信息管理委员会-网络信息管理中心-网络管理员三级管理体系。网络信息管理政策及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宏观协调主要由学校信息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技术培训和应用开发的指导、协调等主要由网络信息管理中心负责;本校局域网及其信息开发的协调工作由网络管理员来进行负责。

为了保证网络运行和开发应用有章可循,必须对网络信息管理工作制度和规范进行制定。网络信息管理工作制度和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网络信息管理工作制度;网络信息管理机构和人员职责;信息标准和信息工作规范等。另外,正确实施网络信息管理,并采取配套的网络信息安全措施,例如数据加密、防火墙设置、信息工作保密制度、网络防杀病毒等。并且还要对网络管理人员、维护人员以及用户进行定期的培训,从而使得他们能够正确使用和管理网络。

三、结语

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建设是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各大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建设基本设施已经建好,并且已经应用起来,但是实践证明,在应用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漏洞,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完善和加强。

参考文献:

[1]李华峰.校园网建设的原则和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07,31

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篇6

【关键词】网络信息技术 文化建设 管理统筹

校园是学校网络文化聚集地,使用学校存在的新闻网站、论坛以及微信群等作为传播介质,出现一定的文化活动或者是文化产品等,师生是其参与的主要群体。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化已经是校园文化的主要阵地,在学校文化管理之中的地位提升的非常快。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加强学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是如今校园网络文化存在的必然要求。

1 发展现状介绍

1.1 网络平台建设现状

校园网络的文化可以看作为一种技术文化,其主要依赖于如今的网络科技,积极的融合网络传播途径以及互联网等技术出现很多的表达方式。目前各大院校网络平台建设的形式非常多样,基本都是由网络管理中心开发各种系统给各个部门使用,部分的高校还吸收的社会的力量来补足自己的开发实力,形成了白花齐放的网络平台建立局面。不过如今的网络平台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行业规范,很多高校之间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是非常滞后于社会发展现状的。

1.2 网络监管工作模式现状

目前高校依据自己含有的不同网络文化工作方式,利用不同的技术开展网络安全与监管管理办法。在进行校园网络工作管理的重点为对于校园里面含有的有害信息进行专门治理,对于网络链接服务进行仔细排查,尤其是含有的托管服务、虚拟个人空间以及各种的公告栏与留言板等进行专项整治与管理。

1.3 网络宣传推动了变革

如今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高校的网络宣传发展势头迅猛,因为其非常的方便快速、信息量巨大覆盖面积大等特征,是传统的媒体不可以比拟的,同时也是促进了高校网络宣传模式的改变。早在上世纪的80年代,国外的高校就开始进行网络宣传与管理,经过了很多年的发展,对于网络管理的工作模式也是不断的成熟,管理方法与手段不断创新。如今很多的高校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宣传队伍,组建了新闻网站,设置了专门的信息员与网络编辑宣传队伍,在网络舆情收集、平台建设以及报道等很多的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1.4 舆论引导的变化

现在的网络互动平台含有微博、BBS以及微信等很多的信息传播与交流工具,很多的高校都是建立了专门的网络评论与辅导管理员,经常进行培训与交流,切实的推动了网络舆论的引导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网络社区逐渐的成为网络舆情管理发展的主要阵地,很多的网络管理与在校师生建立了自己的网络服务社区等自己的个人网页,同时监控信息,这些都是给舆论的引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1.5 网络文化建设品牌的出现

培养优秀的校园网络文化,使得校园网络成为德育教育的新阵地,也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目的。各地的高校在不断的积累与探索之后培养出很多的网络文化品牌,通过大学生的在线推动,通过百佳网站的评选等,各大高校纷纷的推出网络文化建设的品牌。

2 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

2.1 建设统筹机制

需要建立高校网络文化领导小组带头,宣传部门引导的网络问题具体负责的建设机制,工作的中心放在网络文化建设规划上面,培养师生的网络道德等内容。其一为根据互联网发展的具体形式,建立校园网络文化发展的具体制度,发展规划应该涉及学校网络建设发展的目标,队伍建设等。其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需要充分的注重高校师生网络发展的现状,建设网络道德的实施方案,同时相关的工作部门开展网络道德的建设工作。其三网络管理中心网络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建立合理的评估与激励制度,同时将结果与传统的考核标准统一。

2.2 完善网络监管机制

首先需要建立网络舆情的监督机制,学校应该建立学生、院系以及学校的三级舆情监督体系,建设专门的舆情监督队伍。依据发现、判断、选择以及报送等工作方式开展自己的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必要的时候建立网上舆情的收集管理方式,尤其是重视各种微博群与微信群等作为传播手段的重大。其次要重视技术的发展,建立网络管理监督的具体制度,利用技术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办法,规范网络监督的具体工作内容。

2.3 完善工作评价机制

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审批与管理办法是校园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建立层层的考核制度、分类与量化考核等办法。在进行审批与考核的时候,需要将工作的内容细化,将网络文化工作管理的好坏作为领导绩效考核的重要手段。其次针对于针对于不同的工作内容确定考核标准,重点分析这项工作是否做到位,相关的资源投入是否满足现实共走的需求,在队伍建设方面能否做到科学合理等。最后为对于网络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具有严格的要求,评价的重点内容为其能否坚持舆情日报机制,能否与有关的部门协作进行安全的监督与评价机制进行重点的考核,对于不同的岗位设置不同的考量标准。

2.4 强调协调保障的机制

建立多渠道的共同投入机制,保证监督工作的必要开支,同时积极地投入专门资金来建设有关的管理机构。对于一些管理较好监督到位的网站引入商业服务机制,可以对外承接广告、专题宣传等模式。同时利用校园学生优秀资源建立网络监督管理等宣传队伍,补充专业监督队伍建设的不足,加强对于专业队伍的培训等。同时还需要组件高等学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研究委员会,定期的召开学术会议,研究工作对策,进行工作评估等活动。

3 结语

本文依据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现状,网络社会的发展对于学校的影响十分巨大,理论与实际分析了网络文化给师生与高校管理带来影响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具体办法。再结合网路信息与传播的特点,分析了高校网络发展的现状,提出了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基本对策,对于以后学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周高琴,魏金辉.高校网络文化的管理机制研究.青年记者,2012(2):76

[2]段玉玲.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管理刍议.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2):202-203

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篇7

[关键词]舆论引导 高校 能力建设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站在推进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强调要切实加强舆论引导工作、大力发展现代传播体系。面对全媒体时代多元、复杂、活跃的舆论环境,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应着眼大学公共形象的塑造,紧紧围绕学校发展重大主题和中心工作,注重把握热点、引导亮点、解析疑点、破解难点,把宣传性与新闻性、服务大局与关注基层、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有机结合起来,更新观念、创新手段、提高能力,努力开拓舆论引导工作新局面。

一、树立舆论引导新理念,加强新闻组织策划,不断提高议程议题设置能力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媒介虽然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的具体看法;但是,能够以议题建构和议程设置,通过主动安排相关话题并提供新闻信息,有效左右人们重点关注某些事实,以及他们议论的先后顺序。高校紧紧围绕学校办学目标和发展战略,主动设置议程和建构议题,能有效引导师生员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发展的重大主题上来,把注意力和关注点有效组织到为学校改革发展出谋划策、建言献策上来,从而提高新闻宣传的主动性,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同时,遵循现代新闻与传播规律,深入分析受众心理特点、信息需求和接受习惯,以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和文化样式因势利导,提高新闻宣传的实际效果。

其一,在总体思路上,把国家发展战略、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学校发展重大主题、社会舆论热点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新闻策划与组织,按期、集中推出系列重大专题报道,以对主旋律的有效传播,主动引导校内外舆论。2011年,武汉大学围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和“顶天立地”的发展战略,结合“创先争优”和“两访两创”活动,以庆祝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百年、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等为契机,先后推出“寻访珞珈红色记忆”、“基层党建创新”、“团队的力量”、“弘扬优秀文化,传承武大精神”等系列报道,在校内形成凝心聚力谋发展的浓厚氛围,有效提升了师生员工的“精气神”。

其二,在方法途径上,注重典型引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和大学精神的弘扬融入典型宣传之中。继推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抗艾勇士”桂希恩,全国道德模范、孝老爱亲典型黄来女,“中国杰出青年志愿者”、“支教玫瑰”赵小亭等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典型之后,2011年武汉大学又推出“民族团结进步楷模”、“藏族学生的武汉阿爸”杨昌林,包括中央及省市媒体正在宣传的“不离不弃,孝心唤醒植物人母亲”的“最孝博士”黄碧海,这些先进典型经媒体报道后,在广大师生中和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在武大校园形成“群星效应”,成功打造了“大爱珞珈”的形象品牌。如今的武大校园,明星闪耀,群星争辉,不仅照亮了珞珈山的天空,形成人人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而且形成强大的辐射效应,引领社会道德风尚。

其三,在传播方式上,变“被动应对”为“主动组织”,并在议题的贴近性、受众的认可度、信息质量等方面精心考究,把握好时间和议题数量、受众与媒介关系等因素,提高议程议题设置能力。通过进一步完善新闻制度与新闻发言人制度,组织召开多场新闻会、新闻通气会和主动邀约媒体记者来校采访等多种方式,武汉大学持续并有节奏地向媒体提供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把媒体记者和受众的兴奋点有效组织并吸引到学校所设置的舆论链条上。2011年,在社会热点与学校发展阶段性重点的结合点上,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对武汉大学改革发展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新成就的正面报道达5200多篇,进一步拓展了学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二、建构舆论引导新格局,推进校园媒体融合,充分放大正面信息传播效能

当今时代,媒体汇流成为传媒业态发展的必然趋势。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在主流意识上集中传导、思想教育上渗透熏陶、情感培育上人性化处理等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充分发挥新兴媒体在传播方式上方便快捷、传播渠道上多元多向、受众群体上广泛活跃等独特优势,武汉大学积极推进校园媒体资源整合和信息流融合汇聚,建立以新闻中心为统筹,以新闻网为综合载体,校报、广播、电视、珞珈山水BBS、新浪武大官方微博等多媒体优势互补、共振共鸣的舆论引导新格局,充分放大正面信息的传播效能,有效转化负面信息的舆论影响。

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篇8

关键词:校园;电子商务;安全;解决方案

引言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这种商务活动新模式已经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经济活动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接受并喜爱网上购物,可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安全问题依然是制约人们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最大问题,因此,安全问题是电子商务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和保证电子商务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校园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在校园环境下的具体应用与实现,其安全性也同样是其发展所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因此应当着重研究。

1 校园电子商务概述。

1.1 校园电子商务的概念。

校园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在校园这个特定环境下的具体应用,它是指在校园范围内利用校园网络基础、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安全通信手段构建的满足于校园内单位、企业和个人进行商务、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活动需要的一个高可用性、伸缩性和安全性的计算机系统。

1.2 校园电子商务的特点。

相对于一般电子商务,校园电子商务具有客户群稳定、网络环境优良、物流配送方便、信用机制良好、服务性大于盈利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也是校园开展电子商务的优势所在。与传统校园商务活动相比,校园电子商务的特点有:交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快捷方便、交易成本较低。

2 校园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

2.1 校园电子商务安全的内容。

校园电子商务安全内容从整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校园网络安全和校园支付交易安全。校园网络安全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安全、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等。校园支付交易安全的内容涉及传统校园商务活动在校园网应用时所产生的各种安全问题,如网上交易信息、网上支付以及配送服务等。

2.2校园电子商务安全威胁。

校园电子商务安全威胁同样来自网络安全威胁与交易安全威胁。然而,网络安全与交易安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密不可分且相辅相成的,网络安全是基础,是交易安全的保障。校园网也是一个开放性的网络,它也面临许许多多的安全威胁,比如:身份窃取、非授权访问、冒充合法用户、数据窃取、破坏数据的完整性、拒绝服务、交易否认、数据流分析、旁路控制、干扰系统正常运行、病毒与恶意攻击、内部人员的不规范使用和恶意破坏等。校园网的开放性也使得基于它的交易活动的安全性受到严重的威胁,网上交易面临的威胁可以归纳为:信息泄露、篡改信息、假冒和交易抵赖。信息泄露是非法用户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盗取或截获交易信息致使信息的机密性遭到破坏;篡改信息是非法用户对交易信息插入、删除或修改,破坏信息的完整性;假冒是非法用户冒充合法交易者以伪造交易信息;交易抵赖是交易双方一方或否认交易行为,交易抵赖也是校园电子商务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

2.3 校园电子商务安全的基本安全需求。

通过对校园电子商务安全威胁的分析,可以看出校园电子商务安全的基本要求是保证交易对象的身份真实性、交易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交易信息的有效性和交易信息的不可否认性。通过对校园电子商务系统的整体规划可以提高其安全需求。

3 校园电子商务安全解决方案。

3.1 校园电子商务安全体系结构。

校园电子商务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因此要从系统的角度对其进行整体的规划。根据校园电子商务的安全需求,通过对校园人文环境、网络环境、应用系统及管理等各方面的统筹考虑和规划,再结合的电子商务的安全技术,总结校园电子商务安全体系结构,如图所示:

上述安全体系结构中,人文环境层包括现有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以及校园电子商务特有的校园信息文化,它们综合构成了校园电子商务建设的大环境;基础设施层包括校园网、虚拟专网vpn和认证中心;逻辑实体层包括校园一卡通、支付网关、认证服务器和交易服务器;安全机制层包括加密技术、认证技术以及安全协议等电子商务安全机制;应用系统层即校园电子商务平台,包括网上交易、支付和配送服务等。

针对上述安全体系结构,具体的方案有:

(1)营造良好校园人文环境。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校园电子商务参与者们的信息文化知识与素养、增强高校师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电子商务人文环境,防止人为恶意攻击和破坏。

(2)建立良好网上支付环境。目前我国高校大都建立了校园一卡通工程,校园电子商务系统可以采用一卡通或校园电子帐户作为网上支付的载体而不需要与银行等金融系统互联,由学校结算中心专门处理与金融机构的业务,可以大大提高校园网上支付的安全性。

(3)建立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建立校园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可以为校园电子商务系统提供安全认证的功能。

(4)组织物流配送团队。校园师生居住地点相对集中,一般来说就在学校内部或校园附近,只需要很少的人员就可以解决物流配送问题,而不需要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在校园内建立一个物流配送团队就可以准确及时的完成配送服务。

3.2 校园网络安全对策。

保障校园网络安全的主要措施有:

(1)防火墙技术。利用防火墙技术来实现校园局域网的安全性,以解决访问控制问题,使只有授权的校园合法用户才能对校园网的资源进行访问,防止来自外部互联网对内部网络的破坏。

(2)病毒防治技术。在任何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威胁性和破坏力,校园网虽然是局域网,可是免不了计算机病毒的威胁,因此,加强病毒防治是保障校园网络安全的重要环节。

(3)vpn技术。目前,我国高校大都已经建立了校园一卡通工程,如果能利用vpn技术建立校园一卡通专网就能大大提高校园信息安全、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有效保证了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且易于维护和改进。

3.3交易信息安全对策。

针对校园电子商务中交易信息安全问题,可以用电子商务的安全机制来解决,例如数据加密技术、认证技术和安全协议技术等。通过数据加密,可以保证信息的机密性;通过采用数字摘要、数字签名、数字信封、数字时间戳和数字证书等安全机制来解决信息的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的问题;通过安全协议方法,建立安全信息传输通道来保证电子商务交易过程和数据的安全。

(1)数据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电子商务中最基本的信息安全防范措施,其原理是利用一定的加密算法来保证数据的机密,主要有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对称加密是常规的以口令为基础的技术,加密运算与解密运算使用同样的密钥。不对称加密,即加密密钥不同于解密密钥,加密密钥公之于众,而解密密钥不公开。

(2)认证技术。认证技术是保证电子商务交易安全的一项重要技术,它是网上交易支付的前提,负责对交易各方的身份进行确认。在校园电子商务中,网上交易认证可以通过校园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例如校园一卡通系统)来进行对交易各方的身份认证。

(3)安全协议技术。目前,电子商务发展较成熟和实用的安全协议是set和ssl协议。通过对ssl与set两种协议的比较和校园电子商务的需求分析,校园电子商务更适合采用ssl协议。ssl位于传输层与应用层之间,能够更好地封装应用层数据,不用改变位于应用层的应用程序,对用户是透明的。而且ssl只需要通过一次“握手”过程就可以建立客户与服务器之间的一条安全通信通道,保证传输数据的安全。

3.4 基于一卡通的校园电子商务。

目前,我国高校校园网建设和校园一卡通工程建设逐步完善,使用校园一卡通进行校园电子商务的网上支付可以增强校园电子商务的支付安全,可以避免或降低了使用银行卡支付所出现的卡号被盗的风险等。同时,使用校园一卡通作为校园电子支付载体的安全保障有:

(1)校园网是一个内部网络,它自身已经屏蔽了绝大多数来自公网的黑客攻击及病毒入侵,由于有防火墙及反病毒软件等安全防范设施,来自外部网络人员的破坏可能性很小。同时,校园一卡通中心有着良好的安全机制,使得使用校园一卡通在校内进行网上支付被盗取账号密码等信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2)校园一卡通具有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能够对参与交易的各方进行身份认证,各方的交易活动受到统一的审计和监控,统一身份认证能够保证网上工作环境的安全可靠。校园网络管理中对不同角色的用户享有不同级别的授权,使其网上活动受到其身份的限制,有效防止一些恶意事情的发生。同时,由于校内人员身份单一,多为学生,交易中一旦发生纠纷,身份容易确认,纠纷就容易解决。

4 结束语。

开展校园电子商务是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目前已有许多高校开展了校园电子商务,它极大的方便了校园内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可是与此同时,安全问题成为制约校园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因此,如何建立一个安全、便捷的校园电子商务应用环境,让师生能够方便可靠的进行校园在线交易和网上支付,是当前校园电子商务发展要着重研究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洪心。 电子商务安全[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 杨坚争,赵雯,杨立钒。 电子商务安全与电子支付[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 刘克强。 电子交易与支付[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篇9

关键词:校园;电子商务;安全;解决方案

引言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这种商务活动新模式已经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经济活动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接受并喜爱网上购物,可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安全问题依然是制约人们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最大问题,因此,安全问题是电子商务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和保证电子商务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校园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在校园环境下的具体应用与实现,其安全性也同样是其发展所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因此应当着重研究。

1校园电子商务概述。

1.1校园电子商务的概念。

校园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在校园这个特定环境下的具体应用,它是指在校园范围内利用校园网络基础、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安全通信手段构建的满足于校园内单位、企业和个人进行商务、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活动需要的一个高可用性、伸缩性和安全性的计算机系统。

1.2校园电子商务的特点。

相对于一般电子商务,校园电子商务具有客户群稳定、网络环境优良、物流配送方便、信用机制良好、服务性大于盈利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也是校园开展电子商务的优势所在。与传统校园商务活动相比,校园电子商务的特点有:交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快捷方便、交易成本较低。

2校园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

2.1校园电子商务安全的内容。

校园电子商务安全内容从整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校园网络安全和校园支付交易安全。校园网络安全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安全、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等。校园支付交易安全的内容涉及传统校园商务活动在校园网应用时所产生的各种安全问题,如网上交易信息、网上支付以及配送服务等。

2.2校园电子商务安全威胁。

校园电子商务安全威胁同样来自网络安全威胁与交易安全威胁。然而,网络安全与交易安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密不可分且相辅相成的,网络安全是基础,是交易安全的保障。校园网也是一个开放性的网络,它也面临许许多多的安全威胁,比如:身份窃取、非授权访问、冒充合法用户、数据窃取、破坏数据的完整性、拒绝服务、交易否认、数据流分析、旁路控制、干扰系统正常运行、病毒与恶意攻击、内部人员的不规范使用和恶意破坏等。校园网的开放性也使得基于它的交易活动的安全性受到严重的威胁,网上交易面临的威胁可以归纳为:信息泄露、篡改信息、假冒和交易抵赖。信息泄露是非法用户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盗取或截获交易信息致使信息的机密性遭到破坏;篡改信息是非法用户对交易信息插入、删除或修改,破坏信息的完整性;假冒是非法用户冒充合法交易者以伪造交易信息;交易抵赖是交易双方一方或否认交易行为,交易抵赖也是校园电子商务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

2.3校园电子商务安全的基本安全需求。

通过对校园电子商务安全威胁的分析,可以看出校园电子商务安全的基本要求是保证交易对象的身份真实性、交易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交易信息的有效性和交易信息的不可否认性。通过对校园电子商务系统的整体规划可以提高其安全需求。

3校园电子商务安全解决方案。

3.1校园电子商务安全体系结构。

校园电子商务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要从系统的角度对其进行整体的规划。根据校园电子商务的安全需求,通过对校园人文环境、网络环境、应用系统及管理等各方面的统筹考虑和规划,再结合的电子商务的安全技术,总结校园电子商务安全体系结构,如图所示:

上述安全体系结构中,人文环境层包括现有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以及校园电子商务特有的校园信息文化,它们综合构成了校园电子商务建设的大环境;基础设施层包括校园网、虚拟专网VPN和认证中心;逻辑实体层包括校园一卡通、支付网关、认证服务器和交易服务器;安全机制层包括加密技术、认证技术以及安全协议等电子商务安全机制;应用系统层即校园电子商务平台,包括网上交易、支付和配送服务等。

针对上述安全体系结构,具体的方案有:

(1)营造良好校园人文环境。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校园电子商务参与者们的信息文化知识与素养、增强高校师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电子商务人文环境,防止人为恶意攻击和破坏。

(2)建立良好网上支付环境。目前我国高校大都建立了校园一卡通工程,校园电子商务系统可以采用一卡通或校园电子帐户作为网上支付的载体而不需要与银行等金融系统互联,由学校结算中心专门处理与金融机构的业务,可以大大提高校园网上支付的安全性。

(3)建立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建立校园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可以为校园电子商务系统提供安全认证的功能。

(4)组织物流配送团队。校园师生居住地点相对集中,一般来说就在学校内部或校园附近,只需要很少的人员就可以解决物流配送问题,而不需要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在校园内建立一个物流配送团队就可以准确及时的完成配送服务。

3.2校园网络安全对策。

保障校园网络安全的主要措施有:

(1)防火墙技术。利用防火墙技术来实现校园局域网的安全性,以解决访问控制问题,使只有授权的校园合法用户才能对校园网的资源进行访问,防止来自外部互联网对内部网络的破坏。

(2)病毒防治技术。在任何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威胁性和破坏力,校园网虽然是局域网,可是免不了计算机病毒的威胁,因此,加强病毒防治是保障校园网络安全的重要环节。

(3)VPN技术。目前,我国高校大都已经建立了校园一卡通工程,如果能利用VPN技术建立校园一卡通专网就能大大提高校园信息安全、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有效保证了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且易于维护和改进。

3.3交易信息安全对策。

针对校园电子商务中交易信息安全问题,可以用电子商务的安全机制来解决,例如数据加密技术、认证技术和安全协议技术等。通过数据加密,可以保证信息的机密性;通过采用数字摘要、数字签名、数字信封、数字时间戳和数字证书等安全机制来解决信息的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的问题;通过安全协议方法,建立安全信息传输通道来保证电子商务交易过程和数据的安全。

(1)数据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电子商务中最基本的信息安全防范措施,其原理是利用一定的加密算法来保证数据的机密,主要有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对称加密是常规的以口令为基础的技术,加密运算与解密运算使用同样的密钥。不对称加密,即加密密钥不同于解密密钥,加密密钥公之于众,而解密密钥不公开。

(2)认证技术。认证技术是保证电子商务交易安全的一项重要技术,它是网上交易支付的前提,负责对交易各方的身份进行确认。在校园电子商务中,网上交易认证可以通过校园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例如校园一卡通系统)来进行对交易各方的身份认证。

(3)安全协议技术。目前,电子商务发展较成熟和实用的安全协议是SET和SSL协议。通过对SSL与SET两种协议的比较和校园电子商务的需求分析,校园电子商务更适合采用SSL协议。SSL位于传输层与应用层之间,能够更好地封装应用层数据,不用改变位于应用层的应用程序,对用户是透明的。而且SSL只需要通过一次“握手”过程就可以建立客户与服务器之间的一条安全通信通道,保证传输数据的安全。

3.4基于一卡通的校园电子商务。

目前,我国高校校园网建设和校园一卡通工程建设逐步完善,使用校园一卡通进行校园电子商务的网上支付可以增强校园电子商务的支付安全,可以避免或降低了使用银行卡支付所出现的卡号被盗的风险等。同时,使用校园一卡通作为校园电子支付载体的安全保障有:超级秘书网

(1)校园网是一个内部网络,它自身已经屏蔽了绝大多数来自公网的黑客攻击及病毒入侵,由于有防火墙及反病毒软件等安全防范设施,来自外部网络人员的破坏可能性很小。同时,校园一卡通中心有着良好的安全机制,使得使用校园一卡通在校内进行网上支付被盗取账号密码等信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2)校园一卡通具有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能够对参与交易的各方进行身份认证,各方的交易活动受到统一的审计和监控,统一身份认证能够保证网上工作环境的安全可靠。校园网络管理中对不同角色的用户享有不同级别的授权,使其网上活动受到其身份的限制,有效防止一些恶意事情的发生。同时,由于校内人员身份单一,多为学生,交易中一旦发生纠纷,身份容易确认,纠纷就容易解决。

4结束语。

开展校园电子商务是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目前已有许多高校开展了校园电子商务,它极大的方便了校园内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可是与此同时,安全问题成为制约校园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因此,如何建立一个安全、便捷的校园电子商务应用环境,让师生能够方便可靠的进行校园在线交易和网上支付,是当前校园电子商务发展要着重研究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洪心。电子商务安全[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杨坚争,赵雯,杨立钒。电子商务安全与电子支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刘克强。电子交易与支付[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篇10

面对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特别是生源竞争,高职院校生存发展受到了较大冲击,面临的风险也不断增加。提升品牌效应,提高社会影响力成为多数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而校园文化建设又是高职院校品牌效应和形象塑造的有效切入点。本文主要利用CIS战略理论来分析和研究校园文化建设,以期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一、CIS战略的基本内涵

CIS全称为“Corporate Ide- ntity System”,可翻译为企业识别系统。20世纪50年代出现于国外,60年代在美国迅速兴起,80年代传播到中国。CIS主要是将企业经营观念与精神文化运用于整体传达系统(特别是视觉传达设计),传达给企业周围的相关单位或者团体,并结合现代设计观念与企业管理理论的整体性运用,以刻画企业个性,突出企业精神,使消费者、合作者产生深刻的认同感。从构成上看,CIS主要包括企业理念识别系统(MI)、企业行为识别系统(BI)和企业视觉识别系统(VI)三个部分。MI主要指的是意识形态领域,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以及战略宗旨等;BI主要是指企业工作者的整体行为表现,管理方法、组织建设等;VI主要是指能够表现出品牌形象的视觉识别系统,如企业名称、标志以及工作环境等。这三部分相互协调,相辅相成,塑造企业的独有风格,确定企业的经营格调。目前,CIS战略在商业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事半功倍的成效。如可口可乐、麦当劳、丰田等都是CIS战略导入的成功案例。

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主要表现在物质、精神、制度及行为层面上。由于受各方面的影响,社会各界对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尚未形成共识,在实践中没有整体全面地抓好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成效不明显。

重视程度不够。高职教育日益面临生源紧张的问题。如何破解招生难,成为多数高职院校首要解决的问题。同时,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征要求学校必须关注毕业生的职业选择,提高就业率成为学校关注点之一。加上一些高职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校园文化建设被放在次要地位,一些高职院校对校园文化也仅仅是物质方面的建设,忽视精神、行为层面的建设,这就造成校园文化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导向作用。

缺少理论指导。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四大部分,要做到整体性、全面性,需要将这些因素有机整合起来,并使之处于一个系统之中,这就需要用科学的系统论思想作指导,才能够使校园文化建设有的放矢,取得良好成效。然而,多数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散漫、随意,既没有一套自上而下的思想理论体系作指导,也缺乏自下而上的实践经验和整体认识,这势必会造成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间歇性、零散性和不系统性。

缺乏特色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任何组织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和源泉。高职院校作为一个典型的组织形态,具有区别于其他组织的特质,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应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但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存在相互效仿的现象,尤其是对本科院校的模仿,既没有突出自身应有的职业性,也没有体现出“理实一体”的文化底蕴,缺少特色和创新成为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

三、利用CIS战略研究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可行性

CIS战略中的MI可以引导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建设,BI可以为校园的制度文化指明方向,VI与校园的物质文化有一定的共同性。以CIS战略思想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作指导,有利于高职院校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品牌。

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统一的理念使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都指向同一个方向。CIS战略强调MI的整体性与塑造性,将其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可以使全校师生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增强凝聚力与向心力。

休养生息,提高品位。文化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利于提升个人的修养与品位。较之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生源质量相对不高,如果学生能在一种优雅、美好的校园文化中成长学习,则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树立品牌,提升地位。由于品牌形象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利润,因而企业形象设计工作越来越受到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重视。面对激烈的生源市场,高职院校要增强竞争力,就需要通过宣传扩大社会认知度。引入CIS战略思想,对于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树立良好院校形象、培育院校特色具有显著作用。

文化熏染,适应企业。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提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人才,这就决定了绝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会与企业紧密相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引入企业的CIS战略塑造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有利于提高毕业生对企业的适应度,从而减少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离岗现象的发生。

形神兼备,延续辉煌。高职院校是“形”,院校形象是“神”,只有“形神兼备”,才能打造优异的品牌效应,提升院校知名度,增强核心竞争力。通过校园文化的教育熏陶,既有利于弘扬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助于塑造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

四、运用CIS战略进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树立正确目标。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管理者要明确导入CIS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才能保证建设过程不偏离重心。目标确立以后,需要构建专门的组织机构,可以由校领导、分管学生工作和教务工作的主要领导牵头,外加熟悉CIS战略、与战略实施有关的人员组成CIS管理小组。

突出考察宣传。考察分为对内考察和对外考察。对内是要了解学校目前的文化氛围处于哪一级发展水平,对外考察则主要是在校园外部的大环境下明确学校所处的状况,了解公众的评价,吸取外部相关人员的看法与建议。对内考察通过与全体师生的互动来了解校园文化现状,明确发展中的不足,以及原有建设中的不合理部分。做好宣传也是CIS战略进行的关键,可通过会议、报纸、广播、校园网等传播形式,不仅可调动全校师生的智慧,集思广益,为校园文化建设献计献策,也可提高全校人员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和认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