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教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18:07:03

评教范文篇1

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坚持党的四项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思想上不断进取,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以大局着想。如从九八年至二OO二年,由于英语教师紧缺,我听从学校安排,一直担任三个班的英语教学和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工作十分繁重,但却一丝不苟,并使所任班级在中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工作中,事事严格要求自己,由于本人工作表现好和成绩突出,多次被区教委和市教委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班集体,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学校的发展。工作从来没有迟到、早退、旷课、旷工的现象。团结同志,帮助同志,关心热爱帮助学生,既做学生的良师,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在教育教学中,始终以自己的言行去教育感染学生,总之,在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业务能力等方面是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

一、教育方面

1、本人长期担任两个或三个班的英语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在教学工作中,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具体体现在,能利用教学知识产生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学生养成诚实、诚信的习惯,通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教学,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使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诚信待人的良好习惯,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2、班务工作:能根据班内学生实际和学校工作计划的要求,认真制定班务工作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情况作适当的补充和删减,对班队干部的建设,充分发扬民主与集中的原则,对推选出的班队干部进行认真的培训,指导他们做好班务工作,教给他们一些工作方法,同时对他们也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不论在纪律、学习、劳动等方面都起好模范带动作用。对班内的学生,既对他们严格要求,又在学习、生活上关心、帮助他们。如2001级1班的罗超群同学,学习努力、刻苦,但由于各种原因情绪波动较大,自然也就导致学习成绩等的波动,我发现这一情况后,多次找她谈心,多次家访,了解情绪波动的原因,了解到是由于家庭经济等方面的原因,担心以后没有钱供她继续读书,为此在精神上给予关心、鼓励,使她树立信心,同时动员学校教师和学生在经济上给予帮助,给其家庭提供一些摆脱经济压力的措施和方法。思想解决了,学习又稳步上升,最后以优异成绩考入部级示范高中――内江六中学习,今年升入国家重点大学继续学习。

关心帮助住校生,尤其是高一新生,由于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学生到校的第一事,我就到他们的住处,教会他们如何收拾、整理房间,每天深入寝室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经常是深夜学生入睡才回家,很多家长都说彭老师的关心,使他们对子女在校学习非常放心,我不仅照顾好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还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同时,也教育他们如何合理的安排时间,如何处理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使这些学生尽快适应在新环境下的学习生活。深入到班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动向,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对部分学生,不定期地进行家访,一方面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另一方面也了解学生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和完善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也与家长交流子女在校的学习、生活、纪律等方面的情况。能充分利用“天天读”时间,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根据以上内容制定班规,约束学生的纪律、言行。同时也向学生介绍学习知识的方法,每周进行一次主题班会,由学生自己组织,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同时利用主题班会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深入到班了解班内情况,对班内的组织纪律情况,学生到校情况,卫生情况等了如指掌,充分利用黑板报向学生介绍一些书本外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组织材料和运用材料的能力。

班内的清洁卫生、纪律、学习情况等名列全校第一,学生学习风气浓,班风纯正,由于各方面成绩突出,担任班主任的初01级2班和高05级10班分别被区教委和市教委评为先进班集体,这两个班在中考和高考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名列同类学校前茅。

对于一个班集体,班主任既是领导者,又是组织者,一个班集体的好坏,光是班主任是不够的,还需要学校和多科任课教师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在平时的班务工作中,经常与各科任教师联系,了解学生各科在纪律、学习上的情况,特别是中等以上的学生的学习、纪律情况等都在班主任的掌握之中,发现学生有偏科、差科及时与科任老师取得联系,找出补救措施,明确抓保对象,通过以上工作使大部分较好的学生都在各种测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也为各类重点学校输送了大批优秀学生。

二、教学方面

本人在教学工作中,认真阅读教材和有关教学参考资料,特别是新课标颁布后,认真研读了新教材(高初中)和新课标,了解掌握了新教学理念,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并根据高中考的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备课中充分体现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教材各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要的解题方法等,对例题做到精选、精讲,解题的注意事项,并引导帮助学生对书本知识、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对书上较易的例题组织学生自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然后由教师点评该题的解题思路、注意事项,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课堂教学中,能充分利用45分钟,提高45分钟的利用率和效率,课堂教学中,做到表达准确,语言清晰,教态自然,板书整洁规范,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精心设计练习,练习的形式不拘于书本上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如填空、列表,选择题形式等,突出创新理念,使学生具有新鲜感,对作业的习题,精选具有代表性的题,有少部分习题可作为课堂练习处理。对部分有一定难度和技巧的题,引导学生分析思路,帮助他们正确解题,并根据新课标和高中考的要求,适当提高教学要求,补充部分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题,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课后作业做倒全批全改,对作业中存在问题及时点评,并帮助学生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防止以后再次出现同类错误。对练习册做了较详细的批改,并对有一定难度的题进行了认真分析、讲解,并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讲解,给出多种思考方法,从而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课后充分利用晚自习和空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帮助他们掌握正确地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对部分差生多给他们鼓励,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每章结束都进行单元检测,以便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每章的单元检测题能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认真组题、认真考试、认真批改和认真点评,真正做到通过检测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并认真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在以后教学中的改进措施和方法。

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吸取别人好的经验和方法,在各年级的教学工作中,通过教研活动,了解重点中学的教学情况,借鉴他们的好的教学方法,教材的处理方法和技巧,学生作业、习题、考试的要求等,弥补教学中的不足,扩大学生视野,同时还特别注意两类学生的培养和提高。对优生,要求学生不能仅满足课本的要求,在课本内容熟练的基础上,重点放在能力、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上,着重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并注意提高学习效果,为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差生,重点放在基本知识上,要求不宜太高,多给他们鼓励,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同时对他们的一点进步给予肯定,指出他们的闪光点。

在毕业班的教学工作中,在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的基础上,认真阅读有关资料,及时了解考试内容的动向,认真分析历年考试,在2005年的高考复习中,对2004年的高考试题写出了详细的分析报告,用以指导2005年的复习工作,同时制定了完整、详细的复习计划,复习的重难点,最终应达到的目标等,在综合复习阶段,首先是基础知识的梳理,针对学生实际,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因而复习阶段的练习、作业等区别对待,分为A、B两组,A组适用于基础较差的学生,B组适用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并对每个单元按高考要求进行单元检测,发现弱点及时补上。在基础知识较熟练的基础上,针对高考升学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了几个专题讲座,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从近几年的高考题中精选部分典型的综合题供学生练习之用,同时在复习中,作为班主任也不放松学生的思想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协调各科的平衡,由班主任和各科教师齐心协力共同搞好学生在复习阶段学习、生活等方面教育帮助。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所教初01级2班,49人中近8上国家重点中学分数线,21人上省重点线,平均分76分,及格率92%,优生率41%,在我市同类中学名列第一名。所教的高05级10班,78人参加高考,44人上本科线,升学率近60%(该年全省文科本科升学率13%),平均分101.9,超省平分26分,居全市第二。

三、教研方面

1、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学习兄弟学校的好的教学方法、钻研教材和处理教材的技巧。如何从题海中解脱出来,真正做到精选、精讲、精练,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发展自己的想象空间,到校外参加的教研课,注重两个大的方面,一是课堂教学好在哪些地方,有哪些不足,二是通过大家的讨论,从中学到这节课为什么好,为什么不足,这对指导以后的教学大有好处,1999年12月和2002年4月承担市中区初中英语教学研究课,参加听课的教师有60多人,参会人员对这两次研究课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2、组织教研活动情况

我担任学校英语教研组长期间,积极组织组内间周一次的集体教研活动,学习研究新的教学方法,集中研究讨论了新教材中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的处理方法,各抒己见,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特别是近几年中,高初中都使用了新教材、新课标,对新课标的理解,新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拘于时间的限制,随时都在组内研究讨论这些问题。针对新教材、新课标,还特别组织教师学习讨论了新课标准解读,研究高初中新教材中教材内容的体系,新教材中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新教材中练习题、习题的处理技巧,在内容的处理上,将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结合,减轻学生学习新教材的困难,新教材中增加了研究性学习或社会实践活动等内容,对这部分内容组织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处理方法,真正达到通过“研究性课题的学习”或“社会实践”等内容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的研究能力,也进一步了解知识是来源生活,但又服务于生活,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性的目的。

积极安排组内教师的研究课,示范课,对讲课内容在讲解前从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练习题的设置等方面,我每次都认真组织,亲自指导,特别是如何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何分散教学难点,更是讨论的重要内容,每次听课后组织教师利用空余时间进行认真讨论,集思广益,使教研工作搞得有声有色,锻炼和培养了大批教师,为提高该校英语教学质量做出了贡献,受到学校领导好评。英语教研组多次被区教研室评为先进集体。区教研室为推动全区英语教研工作,多次由我校承担区级研究课,每次研究课在教学内容确定后,组织教师认真讨论,如何理解、处理教材,如何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潜能,从知识点、教学方法、教学技能、课堂提问的艺术、练习的设计、例题的精选,板书的设计,课后作业的配置,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使用等都进行充分的讨论,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九九年12月,由本人主讲的初二研究课及2002年4月本人主讲的初三复习课,二OOO年四月,二OO一年四月,由青年教师刘梅、雷琼主讲的研究课,由于事先准备充分,加上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的运用,使课堂内容丰富、容量恰当,取得了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兄弟学校的好评。

3、指导年轻教师的工作,近几年来,由于英语组新增了部分年轻教师,这部分教师如何顺利地适应中学英语的教学是摆给他们的一个难题,如何将一点点知识,要一节课内传授给学生,也就是教师要有话讲,但又不能乱讲,这些内容如何引入,如何讲解,如何把握在课堂上讲解内容的深浅等给予指导帮助,要达到比较恰当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引导青年教师研读大纲,新课标和教材,掌握这些教材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导写好教案,近几年也指导了由西华师范大学,内江师范学院等高校英语本科专业的实习生的教学教研工作,帮助他们从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怎样做班务工作,如何钻研教材,教法的选择,板书设计,如何备课,教案有哪些内容要写,教材的处理的技巧,课堂提问的艺术等进行指导,并且细致地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这些青年教师有的已成长为教学上的骨干。

4、论文方面:积极参加各种教研论文的评选活动,将自己平时教学工作中的点滴经验积累整理成教育教学的经验文章。

二00五年十月,论文《高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困难及其对策》在CN刊物《浏阳日报》上发表;

二00一年二月,专题《英语不定代词误用例析》在省级刊物《中学英语世界》第218期上发表;

二00三年,论文《尊重学生个性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钥匙》获湖江市中小学德育论文壹等奖,并在市《德育论文》专刊上刊登

二000年三月,论文《怎样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获湖江市外语专业委员会学术论文壹等奖;

二000年十二月,论文《在英语教学中怎样唤起学生的注意》在全国第三届中小学外语教育教学科研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市壹等奖。

二OO三年十月,论文《中学英语课堂提问三技巧》在湖江市外语科首届优秀论文评选中荣获壹等奖;

二OO五年四月,论文《英语书面表达训练探究》在湖江市第二届外语学科优秀论文竞赛中荣获内江市中区壹等奖

评教范文篇2

一、要善于抓住幼儿的心理

幼儿还没有形成正确认识自我的能力,在个性表现中也有着千差万别。因此,在平时的活动过程中,很多幼儿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要想让幼儿接受批评,正确认识自我,能够承认错误,接受他人的意见与建议,改正错误,教师首先要走进幼儿的心灵,了解幼儿的思想,并结合个性特点给予恰当的指导,让其不仅知晓自身的不足,也能愿意接受批评,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幼儿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教师要善于抓住幼儿的“心”,走进幼儿的心理,尊重幼儿,并友善地提出问题,让他们慢慢接受“批评”。

二、发挥幼儿的榜样示范作用

幼儿群体中,有一部分幼儿成长较快,懂得理解与尊重、关爱与帮助等。教师要利用这一榜样示范作用,为其他幼儿指明方向。教师在面对幼儿的错误时,难免会有判断失误的时候。这时,教师要放下架子,勇于在幼儿面前承认错误,为幼儿树立起知错就改的榜样。尊重幼儿,并以生为本,积极构建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信任、互相合作的师生关系,通过树立教师与优秀幼儿的榜样示范作用,引领他们懂得自身存在的问题,接受他人的意见与建议,可以让教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教师还要与幼儿建立起平等的关系,成为他们成长与学习的导师,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教师成为幼儿的良师益友,师生在交往活动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与进步。

三、科学合理运用教育策略

在使用“批评”教育手段时,教师要注意在适当的时机,采用合理的教育策略,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禁止在批评教育幼儿时,仅仅依靠单一的言语说教,而要在特定的场合下,给他们善意的提醒,让他们懂得这样做会有怎样的后果,不能这样做的原因。如果单一依靠批评教育,会给幼儿心理造成阴影和障碍,导致幼儿产生恐惧心理,不仅失去教育的意义,还影响幼儿后续发展。教师可寓批评教育于游戏故事之中,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感受到是与非,并将自身的行为举止与之比较,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还可以在设计的情境活动中,引导他们去选择好的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在情境活动中为幼儿创建良好交往的氛围,使他们在这种情境氛围中树立交往的意识,提高分辨是非对错的能力。在实践中,教育幼儿发现自身错误的行为,勇于承认错误,并将之化为以后的行动指南。这样,不仅避免了相互间的冲突,而且提高了自身的文化修养。

四、让幼儿在“批评”教育中快乐健康成长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幼儿更是如此,他们认知能力有限,在活动中经常会犯错。教师要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批评将幼儿一榔头砸下来,使他们瞬间被砸成了一个闷葫芦,对学习与生活失去自信;还有些教师的批评像不着边际的风,幼儿听了入耳不入心,并没有从思想上教育他们。所以,教师对于幼儿的批评,应该如和风细雨,不仅驱散幼儿心头的阴霾,还应该让他们受到教育与启发,开开心心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心甘情愿地改正错误。因此,教师在使用批评这一教育手段时,一定要注意批评的“艺术”,不能挫伤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失去自信,形成心理阴影,而要给他们自我更正错误的机会,让他们收获自信,感受快乐,获得发展,健康快乐地成长,这也是实施“批评”教育的最终目的。

总之,批评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方法,对引导幼儿形成正确认知,培养幼儿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与抗受挫能力等都具有积极意义。教师要敢于使用“批评”教育这一手段,将其与鼓励教育手段有机整合起来,让幼儿愿意接受批评教育,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敢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在健康和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树俊.论幼教中的安抚、批评与惩罚[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1).

[2]曹中评.幼儿教育心理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李紫阳.幼儿教育中批评的现状与分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

[4]刘承.批评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2).

评教范文篇3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1年1~12月采用便利取样的方法选取某省一所医学高等学校的二至四年级的412名医学生进行网上评教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00份,有效回收率为97.1%。学生的一般情况:男生189名占47.2%,女生211名占52.8%;二年级学生131名占32.8%,三年级132名占33.0%,四年级137名占34.2%;护理专业学生128名占32.0%,临床专业学生135名占33.8%,药学专业学生137名34.2%。

1.2调查方法

采用网上评教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问卷自行设立和编写,设计的内容包括专业,年级,参加网上评教的时间,学生网上评教的必要性、真实性等。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不同参与网上评价时间、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之间教师得分的差异性采用t检验或者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调查问卷结果

调查问卷显示认为学生网上评教有必要的为378名占94.5%,认为没必要的为22名占5.5%;认为网上评教的得分比较真实的为275名占68.8%,认为不真实的为125名占31.2%;不真实的原因中找人代替网上评教的为78名占62.4%,网上评教的教师得分被师生关系、网上评教后教师的反应、担心给予差评会影响学习成绩等因素影响的为47名占37.6%。

2.2不同专业对同一教师网上评教教师得分的差异性见表1。

2.3不同年级之间网上评教教师得分差异性

3讨论

3.1学生网上评教的必要性

首先学生是教师的服务对象,不同年代和不同年级学生对教师有不同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不断调整、优化教学过程,才可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需求。其次,学生通过教师对一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能力乃至教师的人格品质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有切身地感受和体会、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最有发言权。再次,对于各级教学组织来说,学生评教工作有助于各级领导了解教学信息,全面、准确地掌握本部门的教学工作状况,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决策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校园网的逐步完善,网上评教逐渐成为当前高校学生评教活动的主流形式。因此,学生网上评教是必要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学生对网上评教的必要性较认可,认为网上评教有助于教师结合学生特点变化教学方式、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

3.2学生网上评教效果分析

评教范文篇4

本文作者:周训洪工作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第二中学

1.选择批评的时机。掌握好批评的艺术,首要的就是选择好批评的时机。把握好时机,能够使得批评的效果事半功倍,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这里说的时机,包括批评的时间、地点和心理环境三个方面。对于批评的时间,不能操之过急,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冷静下来,避免冲动情绪。同时,也不能贻误时机,及时的批评才能使得学生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对于批评的地点,应该尽量避免人多场合的正面批评,保护青少年自尊心才能真正尊重学生。对于心理环境的把握最为重要。认知心理学派认为,学生有自我的心理情境建构,在观察和接受外界信息的同时,也建构起自己的内心价值观和认知系统。教师对学生心理环境的把握,实质上就是找到了学生自我认识的突破口。对于不同的学生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对学生进行“冷处理”,就能有效地避免与学生产生正面的冲突。当双方的情绪都极不稳定时,班主任可能因特别生气而疏于详细了解事情的真相,批评起来难以达到有的放矢;学生处于情绪激动的状态下,也容易碍于面子不愿意认错,甚至由于认知的偏见,对问题的严肃性和危害性认识不足。2.把握批评的原则。(1)对事不对人的原则。也就是就事论事的原则,学生在犯错误时,教师批评的是学生在处理这件事情上所犯的错误,而不是批评学生本人。批评事件可以帮助学生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进行反思,明白什么事情值得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从而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批评学生本人是对学生自尊心的打击,不利于学生建立自信心和建立改过自新的决心。在批评的时候,应该就一件事情深入分析,不能把很多无关的事件融合在一起,否则让学生觉得教师是用老眼光看人,可能不会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甚至产生相反的效果。(2)一视同仁原则。有的班主任对自己喜欢的学生,尤其是班干部不愿批评,就是批评也总轻描淡写;而对待一般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则不能一碗水端平。教师的公平之心对学生的成长尤其重要,教师的偏心容易使得学生承担更大的心理压力和对抗情绪。所以,不管是先进还是后进,不管是班干部还是一般学生,有了缺点错误都应受到批评,都应一视同仁,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偏袒。如果该批的不批,不该批的狠批,那就会使学生产生反感,降低教师的威信,造成班级的不团结。(3)刚柔相济原则。有学者认为:过度的严厉会造成恐惧,过分的温和则会有失威严。因此,聪明的教师不会严酷得使人憎恶,也不会温和得让人胆大妄为。对于学生所犯的原则性错误,教师的批评程度应该把握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在和学生沟通的时候,要避免两个极端。一个是轻描淡写,逃避已经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另一个是夸大事件的严重程度,不切实际的批评甚至威胁会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成长。“刚”是指在充分了解学生和所发生事情及其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所做出的慎重选择。“柔”是指放下了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子,在批评中体现了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拉近彼此心理和感情的距离,消除被批评学生的紧张心理,这样容易让被批评者发自内心地认识到所犯错误的危害性,诚心诚意心地去改正错误。“柔”是一种艺术,富有人情味,体现了人文关怀。刚柔相济需要教师的智慧和技巧。教育的艺术是爱的艺术,批评艺术是教育艺术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教师,我们在批评学生的时候,应该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以平等的地位和学生交流相处,帮助学生发挥主体参与的价值,从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评教范文篇5

论文摘要:从科学发展观的视野关照学生评教,不难发现,目前各校盛行的学生评教在一定程度上危及教学质量,危害诚信教育,干扰日常管理,影响师生关系,阻碍教学改革。为了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探讨学生评教的合理性,改善现行的学生评教实属必要。

学生评教,本是指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安排、教学效果、语言表达、科学性与板书、教态、批改作业情况、作业量、辅导情况等进行评价,给每一项内容打上相应的等级,反馈给任课教师的活动,旨在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很多学校却往往以学生评教的结果来裁定教师的教学水平,更为甚者,还将它简单地与教师的工资、福利、职称评定与奖金等挂钩。从科学发展观的视野看,学生评教的第一要义应是发展,核心应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应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应是统筹兼顾。可见,现行的学生评教在彰显某些进步意义的同时,也凸现着多种弊端,剖析其弊端并探讨相应对策实为重要。

一、学生评教的弊端

1危及教学质量

研究表明,现行的学生评教不仅对提高教学质量的贡献不大,反而因为多种主客观原因而危及教学质量。

首先,学生评教可能会使教师尽量降低教学目标。现实中发现,学生评教的实施,让广大教师产生了一种畸形的压力,不少教师为了获取“学生公认的优良教学效果”,以之换取学生评教高分,不惜牺牲课程标准的底线,在内容与深度上降低了对学生的起码要求,尽量放低教学目标,更有甚者,极不负责地向学生承诺课程结业时给其“满意”分数。其实,教师降低教学目标就是降低了对学生的期望。一方面,随着教师对学生期望的下降,学生的学业成就也会跟着下降;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期望值的下降,其实预示着教师放松了对学生学业的监督与评定,学生事实上成了学业的自我监督与评定者。毋庸置疑,“让学生来监督与评定自己的学业,很可能会让他们放松学习上的要求,降低学业标准。”

其次,学生评教可能会令教师忽视课堂管理。现今的课堂,学生逃课与扰乱秩序的现象屡见不鲜,然而,出于功利,许多教师对此视而不见。原因何在?很多教师颇有感触地说:“我担心管这类事的话,事中所涉及的学生在评教时就会给我打很低的分,如此一来,我的名与利都会受到影响。倒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课程结业时给他们一个称心分数,如此,他好我好,大家和气一堂,岂不更好?”

再次,学生评教可能会降低教师的工作热情。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某高校的一位省级教学名师兼省级先进班主任,其学校领导、教学督导、同行教师等一致认为他的课上得非常好。不料,学期末他的学生评教得分仅为60多分,而其他教师的得分普遍都在80分以上。原因在于,该教师平时对学生各方面的要求稍微严格了些、拔高了些。如果这样的案例多了,教师的工作热情自然也就降低了,教学质量很难不滑坡。

最后,学生评教可能会挫伤教师的讲课激情。由于学生评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遏制”、“监督”与“威胁”教师的平台,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由度猝然飘升,而教师在课堂上的顾虑度却陡然加重,无疑影响教师上课时的情感投入,讲课激情自然弱化。讲课的激情降低,教学效果自然不好。

2危害诚信教育

根据教育具有教育性的规律,诚信教育虽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的主要内容,但也可伴随其他课程的学习而获得。渗透着功利的教育,不可能是诚信教育。如果师生双方直接存在着某种功利,那么,不仅学生不可能接受诚信式的教育,而且教师也不可能给学生教育上的诚信。

为了博取一个理想的分数,有些学生公然以评教为交易筹码,直接向老师“要”成绩。可荒唐的是,学生的这一招居然屡屡得手!

为了获取学生评教的高分,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与学生联手导演了一幕又一幕功利性的“戏剧”,比如故意降低教学目标、有意忽视课堂管理、刻意追求与学生的畸形和谐、蓄意给学生高分……

3干扰日常管理

很多教师惟恐加强课堂管理会“得罪”部分学生,担心这部分学生在评教时给自己打低分,因此,对于学生逃课以及干扰课堂的现象与行为,很多教师表现得麻木不仁,他们不敢管,也不愿管。由于教师与学生“狼狈为奸”,因此,对于学生的许多违纪现象与行为,教务部门与学工部门不得而知。失去了教务部门相关约束与学工部门相应督促的大学生,其结果是“‘逃课’与‘谈恋爱’、‘醉酒’、‘重修’,一起成了他们另外必修的四个重要学分”。显然,学生评教会间接地干扰日常管理。

4影响师生关系

学生评教的实施,彻底打破了传统师道尊严的格局,严重威胁着传统尊师爱生的优良风尚。对教师来说,考虑到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评教这一有效平台遏制自己,担心自己的某些言行“冒犯”学生而遭之报复,故与学生交往时显得分外小心翼翼,更有甚者,时刻提防学生,与学生交往时总怀有一定的戒备心理;就学生而言,动辄就欲借评教这一平台要挟教师,其逻辑是:您若“跟我过不去”(或者指教师对自己违纪行为进行干涉,或者指教师对自己逃课行为进行检举,或者指教师没有给一个令其满意的分数),我就在评教时让您难堪。显而易见,学生评教给师生关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潜在地给师生关系蒙上了一层诡秘的面纱,致使师生关系异化。

5阻碍教学改革

毋庸置疑,教学改革涉及学生的利益。出于某种利益的思考,学生也会阻碍改革。比如: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教师特意将某部分内容的教法从讲授改为讨论。如此一来,教师便会事先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与操作相关实验,这样做,无疑会占用学生其他的时间。假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自然就会埋怨甚至敌视教师,继而不按教师的要求做准备。结果,教师虽然精心为讨论课做了安排,但由于缺少学生的配合,效果还不如讲授课。然而,面对此境,教师很可能选择默默忍受。因为顾及学生评教的压力,教师不敢或不愿“得罪”学生。而且,为了避免再次出现“为难”学生的尴尬局面,教师以后当然就会沿袭讲授法。由此可见,学生评教在某种程度上对教学改革是存在阻力的。

二、改善学生评教的对策

1准确把握学生评教的初衷

准确把握学生评教的初衷是实施学生评教的前提。从教学管理的角度看,“学生评教的真正指向仍应是学生,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参与评教的根本目的本是为了更准确地反馈课堂教学信息,以便学校领导、教务部门、各院(系)分管教学的负责人以及任课教师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形,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可现实中的学生评教却演变为学生对教师及其教学状况的评价,而事实上的学生评教竟然异化为学生“制约”教师的平台,更为甚者,一些学校居然还将学生评教的结果同教师的职称评定与奖金发放等简单挂钩。

面对学生评教的畸变与异化,学校领导、教务部门以及各院(系)分管教学的负责人不可熟视无睹。为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理应迅速斧正学生评教的方向,准确把握学生评教的初衷,以便学生评教早日走上正轨。

2切实制定学生评教的量表

制定切实的学生评教指标是实施学生评教的基础。目前,各校制定学生评教的量表时相互模仿,甚至有些学校干脆复制或克隆他校的评教量表,致使各校施行的学生评教量表大同小异。教育管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学校类型不同,其定位自然有别,人才培养目标必定存在差异,社会衡量它的人才质量标准当然不会一样。因而,人才质量不应是抽象的、笼统的质量,而应是与不同类型学校相对应的质量。同样,教学质量也应该是相对于不同类型学校而言的质量,也就是说,各校预期的教学质量应该是有区别的。因此,各校的学生评教量表理当有别。教育文化学的相关研究同样指出,“任何成功的、有效的教学,都应是多元化的教学”,不仅教学大纲应是多元的,而且各种评价也应是多元的。为此,各校应从自己的校情出发,制定一套合情合理的、行之有效的学生评教量表。

3合理引导学生评教的开展

合理引导学生评教的开展是实施学生评教的关键。现阶段,各校学生评教的开展基本上缺乏合理引导。一般是事先在网上或纸上以文字形式罗列评教的各项指标,然后在某一集中时间让每个学生对着各项指标逐个对各任课教师进行标定,最后由计算机自动统计或指定专人进行统计。许多实践表明,“学生如此评教的随意性较大,其可信度理当值得质疑与推敲”。

确保学生评教的合理实施,应该做到:首先,领导学生正确认识学生评教的本真目的;其次,指导学生准确理解各项评价指标的本真内涵;再次,教导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任课教师及其课堂教学状况;最后,倡导学生评教过程民主化。这样做,能有效避免学生评教的主观性、虚伪性、模糊性与报复性。

4正确处理学生评教的结果

正确处理学生评教的结果是实施学生评教的保障。当前盛行的学生评教之所以在现实中暴露出如上所述的诸多弊端,主要是因为没有能够正确处理学生评教的结果。我们认为,对学生评教结果的正确处理,应该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学生评教的结果出来后,千万不要简单地看统计数据,更不要根据统计数据简单地加以推测与预测;而应该针对每个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比如公共课与专业课及选修课、大班授课与小班授课、理论课与实践课、文科课程与理科课程等讲授的风格与效果肯定有异),并结合其他评价方式(如同行评价、教学督导评价等)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具体分析。比如,对于同样一个教师,也许同行给了他很高的评价,但学生对他的评价也许不高;又如,同样一个老师,上其专业课的学生可能给了他很高的分数,而上其公共课或选修课的学生却给了他很低的分数;再如,同样一位教师,小班的学生可能给了他一个高分,而大班的学生却可能给他一个低分,……那么究竟应该以谁为评教依据呢?取平均分的做法合理吗?这就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二,统整评教结果,不能以偏概全。处理学生评教的结果时,应该整合各项指标的评价情况,对教师的教学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切忌以点带面。

第三,凸显主要关节,凹隐次要细节。分别给评教量表中各项分指标以权重,确保与教学质量愈相关的指标权重愈大。比如,对于“是否按时上下课”与“教学手段是否合理”这两项分指标来说,前者在整个项目中所占积分的权重就应该比后者小。

第四,允许教师作适当的申辩。从教育的生命论角度看,教育的实践形态本应“从独自到对话”,因而,教学评价不能“独白化”。对于学生评教的结果,教务部门应作初步统计后迅速反馈给教师本人,充分给予教师申辩的权力与时间。如果教师认为有必要,教务部门可安排他与评教的学生展开一次深层次的心灵对话,之后,让学生再次进行评教,直到师生双方心服口服或基本满意为止。

第五,切忌简单地将学生评教结果与教师所敏感的问题挂钩。比如不要简单地将学生评教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定与奖惩措施挂钩,以免教师对学生评教神经过敏,从而出现故意迎合学生口味、不敢或不愿“得罪”学生的扭曲现象,导致教学质量出现危机。

三、结语

评教范文篇6

批评是每一位老师作为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与"人不怕表扬"正相反,"批评不讨人喜欢"。因为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被人批评是一件让自己面对别人的时候难堪的事。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主观上希望通过批评促使学生能克服避免犯错及改正错误的思想行。的确,批评包含有品评、判断、指出好坏的意思,它的积极作用可以激励人、鞭策人、教导人。然而我们说话的方式往往与我们预期达到的目标。因此,我们在批评学生时必须讲究方式方法,领悟批评是一门艺术。

一、批语要客观公正,有所针对。

批评通常是在事情发生后出现的,教师一定要深入了解事实,调查情况,通过研究分析后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给予公正合理的批评。客观公正是教师对学生作出评价的最基本要求。

有时,教师会用"你总是怎么样怎么样","你从来"、"根本"等这类以偏概全的字眼,使学生心理觉得受冤枉。所以在选定评语之前,教师要明确你要批评的是针对学生的哪一件事,哪一个行为。点明了某一值得批评的行为,教师不致于"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将犯错误学生的所有行为笼统地纳入批评的目标,也不至于因某一位同学有违纪行为而在班会上批评全班同学。对学生而言,针对某一件确实有的行为的批评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二、批评要平等和气,委婉含蓄。

教师批评学生时,理智地把握住自己的情绪,不要用训斥、威胁的口气,也不要用斩钉截铁的语气,那种瞪眼睛、拍桌子,大声叫嚷等发怒的表示都是要不得的,会使学生产生对抗的逆反心理,也有损于教师的形象。每个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用平等和气的态度,讲究委婉含蓄,考虑环境条件,时间、场合,设身处地为接受批评的学生着想,尽量不在全班同学面前点名批评某某同学,可以点事不点名,表明批评是对事不对人,这样既成全了被批评学生的面子,也起到教育其本人,同时教育大家的作用。班主任满怀爱心,满怀理解,用平等和气的态度点明学生的错误,真情感化着学生,启迪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自我批评的意识。

三、批评要用词得当,言语由衷。

批评时,不要唠唠叨叨,长篇大论,语言要简洁明了,言语千万不可含讽刺、嘲笑、污辱的意思。批评时语言难听,会使学生产生消极悲观情绪,学生也许会针对那些刺耳的字眼辩驳起来或耿耿于怀,而忽视老师本来要批评修正的那件事,所以教师要注意语言文明,用词得当,在学生心中留下良好的形象。

明智的教师,不随便去批评学生。对自己所说出的评语当一回事,不是随便说说,而是发自肺腑之言。让学生感到教师是期待他受评语的影响而有所改进。教师批评学生表达了教师关切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有责且乐意帮助学生去解决。积极有益的批评就是促使师生双方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携手合作。

四、批评要侧重引导,灵活转化。

一般的批评多半把重点放在"错"的地方,而未指明"对的"应是如何。如果学生听了你的批评而没有任何行动,又有何意义呢?这样的批评收不到积极的效果。真正懂得批评的人侧重引导,侧重的正而不是误。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批评时要说明该做的事,指出改正的方向,让学生用积极的态度思考批评的问题。

评教范文篇7

关键词:学生评教;弊端;局限性

中国是一个以教育为本的国家。随着近代中国的迅猛发展,教育当然也就随之蓬勃起来。尤其是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教育越发成为国家关心的头等大事。由扩招引发的诸多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国家关注的核心,比如投入、设备以及师资等资源的不足问题,而由此类问题导致的最根本的影响则是各大高校的教学质量。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自我评价和自我约束机制,如何构建一个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已成为高校最为关注、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而教育教学质量又是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许多高等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多年实践已证明,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保证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则是改善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各大高校也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来应对此类的问题,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生评教也就应运而生。

学生评教就是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安排、教学效果、语言表达、科学性与板书、教态、批改作业情况、作业量、辅导情况等进行评价,给每一项内容打上相应的等级,如90以上表示优,80以上表示合格,60-70表示基本合格,60以下就是不及格了。然后由有关领导合计成明确的分数,反馈给任课教师。这个结果往往会被作为评估与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教师的评优、评职、晋级都有着直接关系。

站在学校的角度来说,学生评教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对领导了解与管理教师教学业务也有一定帮助。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随之而来的争议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到底学生评教存在哪些弊端呢?本文将分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从学生角度来看

首先,学生评教具有局限性。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应该拥有发言权。与专家评教、同行评教、领导评教等方式相比,学生评教结果较少受到人际关系因素的干扰,信度更高,这一点已经为大多数学者和教师所公认,但是,学生评教也具有局限性。学生社会阅历较少,知识层面也较浅,因此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理解难免片面,在评教过程中甚至还会出现情绪化。这也决定了他们对评教缺乏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学得好的学科或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其任课老师往往能得到学生的认同,而学生不感兴趣或认为不重要的学科,其任课老师往往不太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教学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是具体去实施的教学过程,甚至是如何去布置作业都是非常具有专业性的。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没有当过教师的人是很难领悟的,更别提没有过任何社会经验的学生了。这些因素决定了学生评教具有明显的弊端,对教育教学工作不利。

其次,学生评教具有主观性。学生处在懵懂时期,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学生违纪是家常便饭,而教师对违纪学生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也难免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失误和不足,让某些学生产生不满情绪,甚至评教的时候,有些学生会想出千奇百怪的方式来报复平时惩罚过自己的老师。由于评教是匿名的,所以存在学生在点评时漫不经心或言语偏激的情况。甚至有的学生害怕一个人的评教不够全面,就以各种方式影响和鼓动其他的同学的评判,以此来达到报复的目的。不是所有的学生对评价的目的、意义都很明确,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准确地把握评价标准、掌握评价技能。学生评教,评的是教师教学质量,评的是教师职业操守,而非相貌或性格等。有的学生只看教师行为的表面现象,根本不明白教师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其中,也不乏有学生厌倦评教,他们或敷衍了事或者盲目参评,对于他们来说评教已完全失去了意义。

最后,学生评教具有偏差性。各个学生评教的方式不同,给出的分数更是千奇百怪。而且,我们也不能绝对地肯定一个学生给打了90分的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一定比只打了89分的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好。微小的误差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是合理的、允许存在的,不影响数据的有效性,但对于评教结果的排序和质量等级的确定,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有时0.001分的差距,就可能造成分属两个等级的结果,而不同的等级待遇又相去甚远,甚至会影响到一个老师的去留,这对教师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二、从教师角度来看

首先,学生评教扭曲了师生关系,违背了教育的宗旨。师为尊、师为上,学为卑、学为下,这是我国沿用了上千年的旧道德伦理。在一些传统教师的心目中,学生就应该听老师的,古往今来,这个思想根深蒂固。而如今情况完全改变了。学校实行学生评教后,学生也开始对教师有了控制权,甚至有些时候学生比教师的地位还要高。尤其是一些私立大学,因为学费相对来说比较高,以至于学生上课都抱有一种花钱消费的观念。学生是花钱享受“教育服务”的“顾客”,顾客是上帝;教师是给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服务员”,教师上课时应以让学生(顾客)满意为最高目标;教育服务(讲课)的质量怎么样,该由学生说了算。在这种错误思想指导下,有些学生上课想来就不来,想走就走,想听就听,想玩就玩。听不进教师的批评和规劝,对教师的惩戒怀恨在心,所以,往往是教师越是对学生负责越是对学生严格要求,就越是得不到高分。这就促使一些教师放弃了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按照学生的要求讲课和管理课堂,以追求学生的最高满意度,师生关系被扭曲为与“饭店服务员”和“顾客”一样的关系。而评教,则成了对服务员满意与否的问卷调查,完全扭曲了中国传统的尊师重道的宗旨。这种行动完全撼动了教师的尊严以及开展教育活动所必需的权威。因此,不仅对常规的教学活动有着严重的影响,而且一些教师心里自然也就难以接受,甚至出现了对评教结果不满,而跟学校和学生相对立的思想。

其次,削弱了教师的主体地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损害了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在当今这个社会竞争尤为激烈的社会,在残酷的现实下,部分教师为了求生存,为了得高分,在评教实际操作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一旦要将评教的结果用于教师考核,就会出现教师为了满意度而一味的迎合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的不良行为,甚至采用各种方法讨好学生的现象,使学生评教“变味”。所谓的学生评教,也变的毫无意义。本应是高校主人翁的教师已沦为高校的弱势群体、“沉默的大多数”,教师的主体地位被削弱。辛勤的付出得不到认可,自己的命运自己不能把握,收入有减无增,那些工作很努力但学生评教结果不佳的教师,常常感觉命运不公,工作热情被挫伤,分数相对较低的教师也可能产生自责自卑的心理,从而更加影响教学。现在各大高校中流传着“末位淘汰”这样的说法,这种方式是来自企业的管理方法,有着它自身的优点,也有着无法避免的缺点。这种管理方法本身是为了以竞争的压力来促使发展,而也注定了被管理着中的一些人要输的命运,也就是如果你通过努力得到进步,同时自身也很优秀了,但是在其他更优秀的人中,你仍然是要被淘汰。该方法不仅让教师们的尊严和经济利益直接受损,甚至让教师们工作起来都力不从心了,因为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效果。教师反对评师评教也就更加理所当然了。

虽然高校学生评教存在着各种严重的弊端,但仍然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新事物,如果能合理地运用,势必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学生评教方式运用得当,可以有效地促使教师和教学管理单位积极改进教学设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育创新与进步。而高校管理部门在学生评教结果的认识和应用上的误区,如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必将危及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评教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帮助老师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工作所需,而不是简单的得出谁好谁劣的结果。高校管理部门应该明确评教的目的,应该尊重每位老师的隐私,让老师带着自信走进自己的岗位,带着对自己的要求走上自己的岗位,让老师坦然、安然、欣然地工作。只有这样,才会让教师们越走越有劲,越走越自信的,我们的教育才能更好地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李琦.对学生评教工作的思考[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5(3).

2、黄晋,杨建梅,张建刚.基于网络的学生评教与传统学生评教的比较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5(5).

3、胡天春.学生评教的现状与对策[J].经济师,2004(3).

4、刘丹平,姜晓平.学生评教信息的分析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评教范文篇8

论文摘要:目前,教师对于应行使的批评权采取保守的不批评,其因有教育法规和制度弱化了教师批评权,社会群体非理性的教育观消解了教师批评权,被异化的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剥夺了教师批评权。中外教育传统、现代教育伦理要求和当前教育现实要求教师适当批评。

2009年8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其中“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此规定一出,引得社会各方热议,这说明人们对于教师批评权问题十分关注。

1.不批评:当前教师的直觉伦理认同

在现代社会,教师既教书又育人,教师对犯错学生的批评是天经地义的。然而近年来,不批评受到教师们直觉的伦理认同,批评权遭到了被拒斥的尴尬。造成“教师不敢管学生”有以下几个原因:

1.1教育改革中的法规、制度弱化了教师的批评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要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然而,从我国目前的学校现实看,一些教育制度严重阻碍着教师道德发展。根据《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的规定,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若教师批评不慎,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也有可能侵害学生的“人格权”。若批评过多,似乎偕越了教育改革,教师采用了保守主义的方式,即不批评。因此,教育法规、制度弱化了教师的批评权,使教师从伦理上认同了不批评。

1.2社会群体非理性的教育观消解了教师的批评权

近年来,教育在强调尊重学生的过程中,使一些群众产生非理智的教育观。首先是各种社会群体对学校教育活动的不理性干涉,包括媒体对一些现象的刻意披露和炒作,有些人对教师批评产生质疑。这样不少教师就形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念,放弃了自己的批评权利。当然,还有近几年不同的教育教学观和学生观的冲突,使人们对批评产生了误区。一是家长过分地关注孩子的成长,希望教师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还要宽容孩子,当子女受到批评时,家长便向有关部门“状告”教师,从而引发纠纷。教育行政部门为息事宁人,往往不惜开罪教师,致使教师不再批评学生。其二,随着市场经济的影响,家长不再把学校看做神圣的净土,不再把教师当成敬畏的对象,时有家长随意评价教师,甚至将歪曲的意见交到教育行政部门手里,给学校造成不良影响。这样,教师在现实中失去了话语权,利弊权衡后,多选择了不批评。

1.3市场经济下被异化的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剥夺了教师的批评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成为纯粹的“经济人”,他的所有活动的唯一目的就在于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争夺尽可能多的生源,如此,教育逐渐被商品化。这样,家长变成了学校的“上帝”。教师被迫从“圣坛”走向“橱窗”,被人态意指责、点评,教师的批评遂被歪曲为“体罚“、“变相体罚”、“精神体罚”。教师因此被剥夺了批评权。

2适当批评:教育伦理下的应然要求

2.I中外教育传统的伦理要求

中国传统的教育历来倡导对学生的规训。严师文化传统已深人中国人心,成了国人的文化基因,也是传统的教育伦理要求之一,批评是传统师道的应有之意。《易经·系辞传》曰:“小惩而大戒,此小人之福也。”夸美纽斯在论述学校的纪律时十分重视批评教育,他认为“犯了过错的人应当受到惩戒”,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命题”。赫尔巴特认为;“不注意儿童不守秩序的行为,连儿童自己也不认为是教育。”涂尔干在《道德教育》一书中曾指出:“……如果允许违规行为不受惩罚,那么纪律的权威就会为违规行为所侵蚀。”马卡连柯也说:“惩戒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所以,从历史上看,教育批评几乎被一致地认为是合理的。

2.2现代教育伦理要求教师适当批评

教育伦理的义务要求教师遵循“为师之理”,才能保证师生伦理关系的和谐。《教师法》把“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作为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对为人师表者而言,批评既是他们的职责和权力,也是一种必要的教育内容与手段。“学生身心在规约与张扬间能够和谐发展”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基本问题。因此,在个体思想品德和社会行为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学生接受教育是社会化的需要。没有严格就没有教育,没有批评也就没有教育。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老师。

评教范文篇9

摘要:目前,教师对于应行使的批评权采取保守的不批评,其因有教育法规和制度弱化了教师批评权,社会群体非理性的教育观消解了教师批评权,被异化的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剥夺了教师批评权。中外教育传统、现代教育伦理要求和当前教育现实要求教师适当批评。

2009年8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其中“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此规定一出,引得社会各方热议,这说明人们对于教师批评权问题十分关注。

1不批评:当前教师的直觉伦理认同

在现代社会,教师既教书又育人,教师对犯错学生的批评是天经地义的。然而近年来,不批评受到教师们直觉的伦理认同,批评权遭到了被拒斥的尴尬。造成“教师不敢管学生”有以下几个原因:

1.1教育改革中的法规、制度弱化了教师的批评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要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然而,从我国目前的学校现实看,一些教育制度严重阻碍着教师道德发展。根据《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的规定,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若教师批评不慎,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也有可能侵害学生的“人格权”。若批评过多,似乎偕越了教育改革,教师采用了保守主义的方式,即不批评。因此,教育法规、制度弱化了教师的批评权,使教师从伦理上认同了不批评。

1.2社会群体非理性的教育观消解了教师的批评权

近年来,教育在强调尊重学生的过程中,使一些群众产生非理智的教育观。首先是各种社会群体对学校教育活动的不理性干涉,包括媒体对一些现象的刻意披露和炒作,有些人对教师批评产生质疑。这样不少教师就形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念,放弃了自己的批评权利。当然,还有近几年不同的教育教学观和学生观的冲突,使人们对批评产生了误区。一是家长过分地关注孩子的成长,希望教师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还要宽容孩子,当子女受到批评时,家长便向有关部门“状告”教师,从而引发纠纷。教育行政部门为息事宁人,往往不惜开罪教师,致使教师不再批评学生。其二,随着市场经济的影响,家长不再把学校看做神圣的净土,不再把教师当成敬畏的对象,时有家长随意评价教师,甚至将歪曲的意见交到教育行政部门手里,给学校造成不良影响。这样,教师在现实中失去了话语权,利弊权衡后,多选择了不批评。

1.3市场经济下被异化的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剥夺了教师的批评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成为纯粹的“经济人”,他的所有活动的唯一目的就在于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争夺尽可能多的生源,如此,教育逐渐被商品化。这样,家长变成了学校的“上帝”。教师被迫从“圣坛”走向“橱窗”,被人态意指责、点评,教师的批评遂被歪曲为“体罚“、“变相体罚”、“精神体罚”。教师因此被剥夺了批评权。

2适当批评:教育伦理下的应然要求

2.1中外教育传统的伦理要求

中国传统的教育历来倡导对学生的规训。严师文化传统已深人中国人心,成了国人的文化基因,也是传统的教育伦理要求之一,批评是传统师道的应有之意。《易经?系辞传》曰:“小惩而大戒,此小人之福也。”夸美纽斯在论述学校的纪律时十分重视批评教育,他认为“犯了过错的人应当受到惩戒”,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命题”。赫尔巴特认为;“不注意儿童不守秩序的行为,连儿童自己也不认为是教育。”涂尔干在《道德教育》一书中曾指出:“……如果允许违规行为不受惩罚,那么纪律的权威就会为违规行为所侵蚀。”马卡连柯也说:“惩戒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所以,从历史上看,教育批评几乎被一致地认为是合理的。

2.2现代教育伦理要求教师适当批评

教育伦理的义务要求教师遵循“为师之理”,才能保证师生伦理关系的和谐。《教师法》把“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作为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对为人师表者而言,批评既是他们的职责和权力,也是一种必要的教育内容与手段。“学生身心在规约与张扬间能够和谐发展”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基本问题。因此,在个体思想品德和社会行为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学生接受教育是社会化的需要。没有严格就没有教育,没有批评也就没有教育。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老师。

评教范文篇10

关键词:“以学评教”;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在教育教学改革推行过程中,现代课堂教学形式有所转变,已由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方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课堂教学评价自身具备诊断、导向以及激励等特征,对教师关联性的体验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帮助教师将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落到实处。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反思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范围的局限性,发现现有研究的盲点,科学设置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和内容,对新时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相关概述

(一)“以学评教”的内涵。“以学评教”主要是指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而不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从学生角度来看,通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表现状态,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与有效性进行了评价。“以学评教”的主要目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而不是将学生评价看作是教师的管理手段,教师积极听取学生对教学的评价意见,进一步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从心理发展水平角度来看,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对自己与他人进行分析和评价,所以说积极构建“以学评教”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尤为重要。(二)“以学评教”教学模式的特点。1.从课堂学习状况角度来看,“以学评教”的课堂质量评价模式主要针对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参与情况以及学习效果等方面。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定的,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判定也是根据教学内容或方式是否适合学生的学。所以说,课堂教学评价对象发生了转变:“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学评教”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关注点放在了学生的“学”,例如:注意力是否集中、回答问题是否积极、与同学间的合作是否积极以及学习兴趣是否浓烈等。2.从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角度来看,“以学评教”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主要针对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度的情况,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各项能力的提高情况,等等。在关注学生课堂表现时,应当注重学生是否对学习感兴趣,关注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情况,或者关注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情况。所以说,教学课堂质量评价目标已由传统的教学目标转变为学习目标。

二、“以教评教”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内容

(一)评价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设定与课程标准相符。从学习者角度出发,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设定教学目标。同时,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知识情况以及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且通过对学习目标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可操作性的目标,有利于将学习目标转化为学生探究问题。2.正确把握教学内容。在社会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在不断改革,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当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组织与探究,并且丰富教学教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3.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合理运用。目前教学方法包含:直观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等方法,在课堂教学评价内容设计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对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还需要板书工整与美观。同时,教师根据学生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探索与更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增加讨论与交流的机会。(二)评价教学实践。1.教学过程。首先教师将学习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并且在学习方法上加以对学生的指导,防止学生因问题过难或过简单而失去学习兴趣;其次引导学生得出合理的结论,有利于学生对科学理念、原理以及规律的掌握,以便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了关键性的调控作用,对学生的讨论方向、时间与深度进行控制。2.学习过程。学习过程主要包含五部分:问题、数据、解释、评价以及结论,课堂学习过程需要按照这几部分进行,所以说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学生不断体验学习的过程。3.师生互动。首先构建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在此环境下,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非智力因素,例如:兴趣、情绪以及意志等,使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其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取富有感染力的教学风格以及逻辑清晰的语言方式,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真正达到师生互动的学习目标。(三)评价教学效果。1.学生发展。学生全面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学习目标达成度的情况,按照知识、能力以及情感进行整体评价,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以及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2.教师成长。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不仅需要对他人进行评价,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同样需要进行反省与评价,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监察、调节与反馈,在教学活动后的矫正与评价。

三、新时期“以学评教”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考

1.转变教学理念。在新时期“以学评教”课堂教学质量评级体系的背景下,教师不再将教学焦点放在课堂教学是否完整、教学内容是否全面以及教学进步是否实效等方面,而转化成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关注。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与克服课堂教学难题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意志力等。“以学评教”的教育理念是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参与度等,对自身教学的合理性、有效性以及科学性进行反思。在此情况下,可以进一步促使教师行为的变化与创新,通过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教学成效等方面的关注来调整教学方法,从而促使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与进步。2.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以学评教”评价体系的构建使其教学评价标准更加地科学化与合理化。在此评价体系下,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与审视,进而达到自我反馈、自我调整以及自我完善的目的,并且将“以学评教”评价体系落实到教学操作上,可以将教师原有的理想观念转变为现实;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可以通过教学评价对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师加以激励,还可以使教师有效地改进教学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与评价,使教师明确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加以改正。因此,在“以学评教”评价过程中,不仅是关注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更重要的是教师通过对学生行为的观察、反思、调整以及优化等过程,进一步探索有效的师生合作互动的教学模式,从而挖掘师生双方的潜在能力。3.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关注,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另外,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把握课堂授课节奏,根据学生不同的特征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以便整体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还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及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参与与学习情况,及时地指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以及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陈佑清,陶涛.“以学评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