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礼仪十篇

时间:2023-04-08 21:40:57

传统礼仪

传统礼仪篇1

行走之礼——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传统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见面之礼——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传统上行拱手礼。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人的回礼也常行作揖礼。传统社会对至尊者还有跪拜礼,即双膝着地,头手有节奏触地叩拜,即所谓叩首。现今跪拜礼只在偏远乡村的拜年活动能够见到,一般不再施行。在当今社会人们相见,一般习用西方社会传入的握手礼。

入坐之礼——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意。

饮食之礼——饮食礼仪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们以“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后代聚餐会饮也常常是一幕幕礼仪活剧。迎宾的宴饮称为“接风”、“洗尘”,送客的宴席称为“饯行”。宴饮之礼无论迎送都离不开酒品,“无酒不成礼仪”。宴席上饮酒有许多礼节,客人需待主人举杯劝饮之后,方可饮用。所谓:“与人同饮,莫先起觞”。客人如果要表达对主人的盛情款待的谢意,也可在宴饮的中间举杯向主人敬酒。在进食过程中,同样先有主人执筷劝食,客人方可动筷。所谓:“与人共食,慎莫先尝”。古代还有一列进食规则,如“当食不叹”、“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毋投骨于狗”等,主客相互敬重,营造和谐进食、文明进食的良好氛围。

传统礼仪篇2

一、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的历史溯源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礼仪教育的优良传统。据记载,尧舜时期就有了礼乐教育的先例。《尚书•舜典》就有舜命契、夔以“礼乐”教育百姓、胄子的记载:“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1]“五教”即礼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人伦教育。通过乐教,使人们正直而温和,宽厚而谨慎,刚毅而不妄为,简朴而不高傲;从而达到“神人以和”的境地。夏商周时期,用“礼乐”教育世子成为传统。西周时期,礼仪就已经成为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大宗伯的主要职责是掌管“五礼”之事,即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等五礼。通过这“五礼”实现对民众的教化、国家的治理。按照《周礼》的记载,西周治国有“六典”,其二为“教典”,为地官所掌。通过社会方面的礼仪教育,从而达到教化民众、治国安民的目的。西周学制分“乡学”与“国学”,予以实施礼仪教育。“乡学”中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六德”“六行”和“六艺”。六德是指六种品德,即知(智)、仁、圣、义、忠、和;六行是指六种善行,即孝、友、睦、姻、任、恤;六艺是指六种才能,即礼、乐、射、御、书、数。“国学”的教育内容,主要是“三德”“三行”“六仪”和“三乐”。三德指三种品德,即至德、敏德、孝德;三行是指三种善行,即孝敬父母、尊敬贤良、顺从师长;六仪指六种重要场合或事件的礼仪,即祭祀礼仪、宾客礼仪、朝廷礼仪、丧纪礼仪、军旅礼仪、车马礼仪;三乐指三种乐教,即乐德、乐语和乐舞。通过学校礼仪教育,目的是为了“节民性”“兴民德”,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修养。可见,西周的礼仪教育实质是以道德伦理为主要内容的行为规范教育。值得注意的是,西周的礼仪教育主要针对贵族及其子弟,具有一定的狭隘性。孔子在对西周的礼仪教育进行借鉴反思的基础上,把礼仪教育从贵族的狭小范围推广到平民社会,使礼仪教育成为提高普遍人性和个体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孔子强调,通过礼仪教育,不能使人们仅停留在知礼、识礼的层面,而是引导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够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2]使人们明礼知耻,自觉修正自己的行为以符合礼仪规范,不做与社会规范相违背的事,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实现“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3]的和谐局面。继孔子之后,荀子更为重视礼仪教育。从其性恶论出发,更加强调礼乐教育的现实意义,即通过“礼”调节人的欲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乐”的感染熏陶,使人们认同并自觉遵循礼仪规范,也即“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4]242荀子强调,通过礼仪教育,人人都可以成为像大禹那样的圣人。西汉时期,汉武帝实行“罢黯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五经成为官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学校教育也就成了经学教育,礼仪教育受到了格外的重视。此后,历朝历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教育家,大多也重视礼仪教育。宋代张载特别推崇“礼”,认为学礼、崇礼、从礼、守礼,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基本途径。朱熹著有《家礼》一书,主要介绍家庭生活方面所行的礼事,包含饮食、起居、丧葬嫁娶、祭祀等日常应用家庭礼仪;同时,他为白鹿书院制订了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提出了学生在修身、处事、接物方面的基本礼仪要求。

二、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的实践价值

中国传统礼仪教育之所以被当政者和诸多文人重视,原因是其在教化民众、涵养德性、治国安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礼仪是一种文明行为标准,是个人的生活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也是个人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个体规定。通过礼仪教育,使青少年了解立身处世中个人应遵循的准则和规范方面的基本知识,并鼓励、督促他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反复体验、感受并践行这些礼仪规范,日积月累,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随之养成。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的内容体现为非常具体、细致乃至繁琐的礼仪规范,这些规范几乎覆盖社会中每个人人生中的每个阶段,弥散于生活实践中的每一个场景,蕴含于每一个或盛大隆重或简单朴素的礼仪活动之中,使人无时无刻不处于礼仪规范的浸染之中,经过长期的熏陶和感染,从而内化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学习、模仿、掌握并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处事原则。可见,中国传统礼仪教育通过实践养成、榜样示范、环境熏陶等方式,把外在的礼仪规范内化为素质修养和文明教养,使外在的约束转化为内心的自觉,从而使人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有助于提升人的道德素质中国传统礼仪浩如烟海,表面上是规定人的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具体内容,但实质是以涵养人的良好德性为旨归,使人做出更多的道德行为。孔子认为,礼仪的本质(核心)是仁爱,不只是表现为人际交往的仪式和形式。通过各种形式的礼仪教育,特别是各种重要的仪式活动,使受教育者领悟、体会、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道德要求,并自觉的认同和践行,从而逐渐内化为个人品德。中国古代众多礼仪活动的举行,除了表达人们的情感之外,主要目的是给人以教化,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道德素质。例如,作为众礼之始的冠礼,中国古代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是非常重视的。因此,通过冠礼的各种仪式,使加冠者意识到,作为成年人要服装齐备、举止得体、态度端庄、言谈恭顺;在生活中,要做到对父母孝顺,对兄长友爱,对国君忠诚,对长辈顺从。总之,中国传统礼仪教育习惯将各种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贯穿于具体的礼仪实践之中,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来塑造人们的道德品质。3.有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国传统礼仪不仅仅是维护尊卑等级关系的制度,也是维持人际关系和伦常秩序的准则,更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行为规范和标准。荀子说:“礼也者,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4]312礼仪就是对地位高贵的人要尊敬,对年老的人要孝顺,对年长的人要敬从,对年幼的人要慈爱,对卑贱的人要给予恩惠。因此,礼仪教育的实质是彰显社会交往中每个人应有的态度和行为,要求每个人都要以此行事。一个人如果不懂礼仪,在生活中就会不知所措,在社交场合就会手足无措,也往往引发各种矛盾和冲突。所以,孔子说,把礼仪运用到宗庙之内,就会人人恭敬;把礼仪运用到朝廷之上,就会贵贱有别;把礼仪运用到家庭之内,就会父子相亲、兄弟和睦;把礼仪运用到乡里之中,就会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风气。可见,通过礼仪教育,使每个人了解为人处事、人际交往的规矩以及职责所在,并自觉遵循礼仪规范和履行义务,只有这样才会形成人与人和睦相处的和谐景象。

参考文献:

[1]孔子.尚书[M].长沙:岳麓书社,2001:12.

[2]杨润根.发现论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248.

[3]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287.

传统礼仪篇3

香港的华人在婚事方面大多仍沿用习俗传统。通常男女双方在求婚成功之后,都会通知父母。双方家长会就筹备婚礼而约晤。先是商量婚期,-般要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找算命先生排过之后择出良辰吉日。再而商量婚礼仪式、婚宴地点与席数。继而讨论礼金、饼、嫁奁等事宜。传统结婚礼仪,大致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其一,过文定和过大礼。文定为小聘,大礼为大聘。过文定是男家把衣物和首饰等聘礼送到女家,作为订婚仪式。过大礼则是男家携备礼金及各种礼物,如礼饼、椰子、茶叶,鸡或鹅、洋酒等送到女家,礼品数量全部皆用偶数。茶叶暗寓婚约一经缔结,女方便要绝无反悔;椰子取义有爷有子;礼饼是聘礼中之主要聘物,女家将男家所赠之礼饼分送亲友,即所谓“派饼”,向亲友宣布女儿行将成婚出嫁。现时-般人多采用西饼饼干馈送亲友。但馈赠中式,礼饼较受老一辈人欢迎,尤显对长辈的敬意。中式礼饼一般以“担”(100市斤)为单位,一斤有4个。男家送给女家的礼饼必须有两对龙凤饼,女家领受后回敬-对给男家,留作结婚当日“上头”及祭祀时用。派发中式礼饼是按亲属的亲疏决定送赠数量,必以双数计。聘礼物品还包括海味、京果。,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其二,安床、上头。安床是指男方的父母或一对有儿子的“有福气”长辈夫妇,在择定的吉日将新人的床布置妥当,说-些吉祥如意话并放上一些好意头的东西。有的家庭还要叫一位小男孩在床上坐一阵子,暗示新人婚后生贵子。上头则是结婚当日凌晨,在好时辰时,由新郎、新娘父母或“有福气”的长辈,为准备娶妻的儿子或准备出嫁的女儿梳理头发,边梳边说些吉祥的话语。此仪式表示子女自此真正长大成人。

其三,迎亲、回门。结婚当日,由新郎亲自到女家接新娘前往行婚礼或直接回男家。传统上,女子嫁到夫家后第三天由丈夫陪伴携备烧猪果品回娘家,但现时香港人已简化成即日“回门”。在教堂行婚礼者,习惯上是由新娘的父亲或兄长将新娘带到教堂交给新郎,但香港人多照一般习俗,先到女家接新娘再一起赴教堂,依习惯行婚礼。

其四,婚宴。中、西式婚宴均有人采用,但以,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中式婚宴居多。结婚酒席通常有八道菜,包括头盘、热荤、大菜以及单尾饭面、甜品等。生果通常由主家自备。酒席之菜色大同小异,而价格高低则因设宴地点、食品级数而有所不同。无论在何处设婚宴,甚至不宴客,皆要发请柬或通知书,将男女婚期通知众亲友。亲友收到请柬

传统礼仪篇4

礼是文明和野蛮的分水岭,礼是人与人交往的方式,礼还是日常生活的准则。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左传中有言道:“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足可见礼仪在文明社会和民生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而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经历了千年的历史洗濯和沉淀的,那些优秀的文化价值礼仪不应被摒弃,而应被完善、继承和发扬。

驻德全权大使吴红波曾被德国记者问道“德国人能从中国学到什么?”,吴红波答道:“谦虚。譬如:中国人完成一个项目,他不会突出自己的作用,他首先讲得是他的团队,他的导师,较少提到自己”,自卑尊人便是中国礼制精神原则所在。所谓“自卑”不是要故装卑微自己,而是放低姿态,谦恭待人。若要好,大敬小。这种诚敬谦让,合众修身的礼仪原则在当代社会仍值得提倡。

传统礼仪还传播了许多优秀的基本价值观,如敬、恕、诚、信、仁、爱。在现代功利主义教学模式下,我们早已忘了传什么“道”,中国应该传什么“道”。而礼仪文化却给我们提供一个精神平台来领会这些优秀的精神内核。着名文学史者刘梦溪指出:“敬、恕、诚信、仁、爱等,应成为中华儿女的文化识别符号。

然而,传统礼仪也有其闭塞成旧的一面。如古时女子以纤小玉足为美,从小裹脚造成女子足部骨骼被硬性弯折,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儿女应听父母媒约,指腹为婚是谨守孝道的错误观念也使许多有情人分隔天涯。传统礼仪的封建思想一定程度框限了思想的自由,也阻碍了社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传统礼仪篇5

关键词:传统礼仪;教育;调查

笔者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即如何让学生传承传统的文明礼仪。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位90多岁的老人在公交站牌旁摔倒,骑着电动车路过的刘女士便赶紧下车扶起了老人。为了不让自己成为翻版“彭宇”,刘女士在扶起老人的时候,请周围的几位路人为自己作证。“姑娘,我不会赖你的,你是好人。”被扶起后,老人对刘女士很是感恩。然而,当老人被送到医院后,却改了口,称是刘女士撞了他。幸亏老人的家人明事理,幸亏有目击者愿意为刘女士作证……看完后我心里真不是滋味,今天的中国人怎么了?难道作为礼仪之邦的国民把应有的文明礼仪忘却了?中华民族自古为礼仪之邦,今天,我们正在营造真诚、友爱、和善的生活环境,构建和谐、文明、幸福社会,开展中学生传统礼仪教育,不仅是传承文明的需要,也是时展的要求。

然而,传统礼仪教育不同于一般学科教育。首先,传统礼仪是千百年来的伦理文化积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传统礼仪有所不同。因此传统礼仪教育没有现成统一的教材。其次,传统礼仪来自于生活,体现于生活,传统礼仪的教育不应该只采取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方式,教育方法应该灵活多样,突出传统礼仪教育的社会化和生活化,以中学生日常养成道德讲礼仪的良好习惯为教育宗旨。在传统礼仪教育过程中,既应当让学生“知其然”,知道应当怎样做,还应当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中学生传统礼仪教育如果只是单纯传授礼仪的规范和具体操作的要求,而没有充分发挥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探究能力,不注重对传统礼仪文化底蕴的感受,这样的传统礼仪教育也是残缺不全的。学校传统礼仪教育不是培养学生只会循规蹈矩、照章办事,而是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达到自觉体现传统礼仪的更高境界。

本人所在学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绝大部分的学生来自乡村农民家庭,这是实施传统礼仪教育的有利条件之一。可是,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传统礼仪的学习和实践的兴趣,成为一个注重自身修养、注重礼仪的品行兼优人才。在开展传统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探索中,本人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报告活动和体验式活动进行传统礼仪教育,实现道德内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传统礼仪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如家庭礼仪、书信礼仪、人际交往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就餐礼仪等,中学生或多或少耳闻目睹过一些传统礼仪。为了使学生对传统礼仪文化有深层的理解,我有针对性地选择简易可行的课题,引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书写调查报告,让学生从中领悟到本地区本民族传统礼仪的真、善、美。以“本地就餐礼仪的调查报告”为例,为了利于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我精心设计如下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 ( 班)

调查目的:中华民族自古具有“温,良,恭,俭,让”之五德,以礼律己,以德待人。然而,当代中学生传统礼仪的严重失落,令人痛感。礼仪,礼貌不仅存于心中,也表现在适当的形式中和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细节中。而就餐礼仪,是日常生活中随意就能做到的,既不费力,也不劳神,就餐礼仪是“生活常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重拾就餐礼仪,唤回灵魂已是不容忽视的了。为此,我们决定对这课题进行调查。

调查地点:学生家庭所在地( 县 乡或镇 村)

调查对象:学生父母、本村年长者等。调查时间;2011年元月至2011年3月。调查方法:访问、问卷。随机抽样:随机抽样60岁以上的男女性各50名。

问卷调查:1.就餐时宾主座位应是( )

A、相邻,宾居主人右侧 B、相邻,宾居主人左侧 C、宾主座位相对。D、无指定座位。

2.就餐完毕,离开餐桌前,应该( )A、将筷子并列架在碗上 B、将筷子并列放在桌上 C、将筷子交叉架在桌上。

3.就餐时下列做法正确的在后面括号打√,错误的打×。

(1)主人用自己的筷子为客人夹菜,表示热情友好。( )

(2)主人不时为男宾敬烟,表示热情好客。 ( )

(3)侍者为客人盛饭时要盛满碗,表示让客人满意。( )

(4)就餐完毕,客人应有意在自己碗留些食物,表示有礼谦逊。 ( )

(5)主人要不断劝酒,致客人出现醉态,表示主人热情。

( )

(6)口内有食物,避免说话。 ( )

4.就餐时,还应注意哪些礼仪?至少列举3个。

(1) (2) (3)

调查组织:高一年级( )班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回家期间,给被调查者说明调查意图,取得长辈们的支持,以学习就餐礼仪为目的,访问调查,现场记录,发放调查表格,收集调查表格。

数据处理:运用统计分类汇总表等方法进行处理,得出结论。

调查效果:本调查结论可作为本班学习和实践传统礼仪的参考依据。

调查心得:通过本次调查,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行学校学生就餐礼仪情况调查,餐馆就餐礼仪调查等。当然,每完成一个课题的调查研究,及时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汇报调查结果,鼓励学生现场模拟操作,各抒己见,将本地传统礼仪中蕴含的合理思想提炼出来,使传统礼仪在与时俱进中得到延续。学生在掌握传统礼仪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自觉身体力行,逐步养成守道德讲礼仪的良好习惯。

传统礼仪篇6

虽然大多数学生能够做到尊老爱幼、文明守礼、团结同学、积极进取,但在校园里不乏一些缺乏礼仪规范的现象。例如,有些学生上课迟到、交头接耳、玩手机、睡觉、早退、遇见老师不问好等。其实造成高职学生缺乏礼仪修养的原因很多。比如,学生在中、小学成长时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通常不重视对学生的礼仪教育。进人大学后,学校虽开设了礼仪课程,但由于受到专业设置、课时限制、学生就业方向的影响,高职院校的礼仪教学更加注重实用性,很少将礼仪学习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教师只考虑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的礼仪教学基本都停留在实用的表层,缺少了应有的传统文化根基。除此之外,目前市场上的礼仪教材也很少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大多数都是国际商务礼仪的教材翻版,例如教人如何穿衣打扮、如何站坐行蹲、如何使用刀叉等,很少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如此造成礼仪教育的形式化、教条化,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道德培养。义教育应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如果在礼仪教学中融人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将学生言行举止的修养升华为人格和民族精神的教育。第三,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促使学校应在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当前的高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认知,却很容易接纳和认同夕卜来文化。很多学生追求个性,崇尚西方节曰却忘记了中国传统节日,对本民族的文化不了解,也不愿去探知,尤其是随着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一些外来的文化意识形态迅速地影响了中国青少年,使他们对本民族文化越来越不感兴趣,取而代之的是向往和追求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道德观及价值观等。这种趋势若继续持续下去,我们将会丢掉中华民族的精神根本和民族特色。如果不坚守本民族千年以来传承的传统文化,又何谈面向世界、走向世界、实现中国梦呢?又如何能得到全世界的尊重呢?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这种情况也促使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建设和宣传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

我国自古以来有着清晰的以礼仪教育为主的德育理念,还有着严密的礼仪教育实施体系待我们继承与弘扬。对于传统礼仪文化,礼仪教师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忽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礼仪,而应该恰当地与国际通用礼仪相结合。那么,如何在礼仪授课中融人传统礼仪文化之精华呢?礼仪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素质教育。2013年8月18日凤凰卫视的〈濱宇大战略》中的解说员解说道:“在100多年来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打破了传统的政治社会体系,抛弃了主要由儒家塑造出来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努力学习西方,建立现代文明秩序,但时至今日,现代文明秩序还没有完全确立,而传统文明秩序已经荡然无存,使中国人失去可以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则,无所适从,种种社会乱象由此而生。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以鲁迅、胡适为代表的一批思想家,对中国人的精神素质做了深刻的剖析,致力改造和提高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可惜他们付出的心血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效。如今,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然而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却出现了基本礼仪缺失、行为失去规范甚至道德沦落、价值观混乱等种种严重的问题”。那么,中国要成为世界第一流强国,需要什么样的国民素质呢?《寰宇大战略》提醒了礼仪老师——中国亟须一场国民素质改造运动。如果再不抓紧进行素质教育,中国梦就是一句空话,而礼仪老师的责任就是当好素质教育老师。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应该充分体现“信、利、敬、义”这4个字的重要性。“信”乃礼仪之本,体现在人的行为准则;“利”乃礼仪之道,体现为人的胸怀;“敬”乃礼仪之魂,体现为人的境界;“义”乃礼仪之德,体现为人的责任。比如,在学校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以下情况:开始上课后有的学生才大摇大摆地走进教室;有的学生时不时地刷屏手机或者玩手机游戏;有的学生穿着拖鞋上课等,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学生心中没有对自己、对他人、对学业的恭敬之心。《礼记?曲卒L±>中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意思是说礼的实质在于对自己谦卑,对别人尊重,即使是挑着担子做买卖的小贩,也一定有令人尊敬的地方,不要因为贫富和地位等因素而歧视别人。学校虽然在行为上对学生作了硬性规定,规定学生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但很少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树立恭敬之心。如果让学生懂得礼的核心是“敬”,那么就可以让他凡事用这个“敬”字去衡量,教学效果就会好很多。只有“恭敬”的心在学生心中犹然升起时,礼仪操作规范、仪态仪礼等才会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再比如,我国古圣先贤将“明德"作为治国之根本,我们在课堂上也应该让学生明白高尚的思想品德是其立足于社会的根本,是做人的根本。礼与德互融为一体,两者相互印证。现在简说人伦大道,人道者"~?五伦八德。五伦指的是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人遵五伦,天降吉祥也。八德者,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人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礼仪老师不能只摆花架子而忽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之精髓,应该在授课过程中融人中国传统文化,将礼仪教育升华为素质教育。

传统礼仪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 传统礼仪 礼仪教育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134-01

我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凝集起来的精神财富,良好的礼仪修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可见礼仪的重要性。今天,当我们接触一个人之后,常常会给他一些评语:“这个人素质高,有风度”;“这个人有教养,谈吐文雅”;“这个人太差劲,连句客气话都不会说”;“这个人俗不可耐,满嘴脏话”;“这个人太邋遢,衣服皱皱巴巴,连脸也没洗干净”……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人,被人尊重,受人欢迎,从心理学上讲,被众人接纳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如果缺乏教养,不懂文明礼仪,不被人们欢迎,怎么发展事业,立足社会?

我们的语文学科,教授的是民族的语言文化,是传授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我们要培养的是民族的栋梁,是具有美好修养的人才,而不是高智商的野蛮人。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礼仪教育,将礼仪教育渗入语文教学。

如何将礼仪教育渗入到语文教学中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 挖掘教材中的传统礼仪知识,水到渠成地教育学生

教材是死的,教师是活的。我们可以从教材中发现传统礼仪教育的模本。以苏教版语文教材为例,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可以点滴地补充礼仪知识。比如,教学课文《获得教养的途径》时,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识字,不等于有知识;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有文化不等于有教养。”教师可以发挥,告诉学生,现在有很多人大学毕业了,却不懂礼仪,不会接人待物,和别人相处时没有礼貌,甚至出口成脏,张口闭口就是国骂。这样的大学教育是失败的,这样的大学生怎能成为我们国家的希望呢?课文中说:“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在讲课文《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我们分析林黛玉的处处留心,时时在意,可以告诉学生,到别人家里做客要讲究礼仪,不可太随意,要有礼貌地和主人讲话。分析凤姐的放诞时,可以告诉学生,在客人面前,不可粗俗无礼,不可大叫大嚷。讲《拿来主义》,分析鲁迅对“礼尚往来”的讽刺时,可以拓展开来,告诉学生在生活中要讲究传统的礼仪习俗“礼尚往来”,别人送给我们礼物时,我们要表示感谢,同时也要回赠,以表示自己的友好往来。课文《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中认为,麦当劳之所以在中国受到欢迎,就餐环境及服务质量是很大的原因。他们的服务台明确地写着:“微笑”。我们在公共环境中也要以微笑的方式与人相处,也要自律,说话声调要低,不可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这些课文对我们教育学生讲究礼貌,懂得礼仪都有帮助,老师应该在平时多多提及,滴水可以成就大海。

2 充分利用包括名著在内的各种课外资源,引导学生接受传统礼仪教育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充分阅读课外读物,读书明礼。比如可以选讲古代著作《论语》。《论语》中有一个比较长的段落,这在论语中是比较罕见的,完整的段落叫做"侍坐"。文中写曾点回答老师的问题前“舍瑟而作”,什么是“作”呢,过去学生听老师讲课或者大家聊天,在席子上古人都是这样跪坐在自己的脚后跟上,那么老师发问,要表示恭敬,立起在自己的膝盖上,这叫“作”。可见古人就很讲究尊敬老师了,我们今天的学生也要向古人学习,尊师爱校,当然我们有现代的表达方式。老师还可以介绍当代比较有名望的大师于丹对《论语》的解读,对传统礼仪的感受心得。还有古代的《弟子规》,也可以作为很好的教育材料。据《黑龙江生活报》报道,哈尔滨市中心小学掀起了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老师每天早上都和学生一起背诵《弟子规》,该校将传统文化内容编成校本教材,《国旗下学论语》、《中华传统文化精粹》等成为学生每周必修的课程。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觉得这种教育方式很不错,可以在中学继续推行。让我们的学生既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又能形成温文儒雅的礼仪风貌。

3 在写作或表演中强化学生的礼仪意识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周记或作文中写自己学习礼仪的心得,或对社会上一些人没有教养的行为进行评论,从而更好地锻炼自我。还可以表演关于礼仪方面的小品,以风趣生动的形式向学生传达传统礼仪重要的理念。

4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春风化雨般地使学生耳濡目染

传统礼仪篇8

中国是文明古国,素以“礼仪之邦”享誉世界。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属于礼仪文化。这与中国古代的当政者以及思想家、教育家重视礼仪的制定及其教育是分不开的。创造性地转化、创新性地发展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的精华,对于改进和加强当代青少年的文明礼貌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的历史溯源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礼仪教育的优良传统。据记载,尧舜时期就有了礼乐教育的先例。《尚书・舜典》就有舜命契、夔以“礼乐”教育百姓、胄子的记载:“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1]“五教”即礼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人伦教育。通过乐教,使人们正直而温和,宽厚而谨慎,刚毅而不妄为,简朴而不高傲;从而达到“神人以和”的境地。夏商周时期,用“礼乐”教育世子成为传统。

西周时期,礼仪就已经成为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大宗伯的主要职责是掌管“五礼”之事,即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等五礼。通过这“五礼”实现对民众的教化、国家的治理。按照《周礼》的记载,西周治国有“六典”,其二为“教典”,为地官所掌。通过社会方面的礼仪教育,从而达到教化民众、治国安民的目的。西周学制分“乡学”与“国学”,予以实施礼仪教育。“乡学”中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六德”“六行”和“六艺”。六德是指六种品德,即知(智)、仁、圣、义、忠、和;六行是指六种善行,即孝、友、睦、姻、任、恤;六艺是指六种才能,即礼、乐、射、御、书、数。“国学”的教育内容,主要是“三德”“三行”“六仪”和“三乐”。三德指三种品德,即至德、敏德、孝德;三行是指三种善行,即孝敬父母、尊敬贤良、顺从师长;六仪指六种重要场合或事件的礼仪,即祭祀礼仪、宾客礼仪、朝廷礼仪、丧纪礼仪、军旅礼仪、车马礼仪;三乐指三种乐教,即乐德、乐语和乐舞。通过学校礼仪教育,目的是为了“节民性”“兴民德”,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修养。可见,西周的礼仪教育实质是以道德伦理为主要内容的行为规范教育。

值得注意的是,西周的礼仪教育主要针对贵族及其子弟,具有一定的狭隘性。孔子在对西周的礼仪教育进行借鉴反思的基础上,把礼仪教育从贵族的狭小范围推广到平民社会,使礼仪教育成为提高普遍人性和个体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孔子强调,通过礼仪教育,不能使人们仅停留在知礼、识礼的层面,而是引导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够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2]使人们明礼知耻,自觉修正自己的行为以符合礼仪规范,不做与社会规范相违背的事,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实现“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3]的和谐局面。

继孔子之后,荀子更为重视礼仪教育。从其性恶论出发,更加强调礼乐教育的现实意义,即通过“礼”调节人的欲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乐”的感染熏陶,使人们认同并自觉遵循礼仪规范,也即“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4]242荀子强调,通过礼仪教育,人人都可以成为像大禹那样的圣人。

西汉时期,汉武帝实行“罢黯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五经成为官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学校教育也就成了经学教育,礼仪教育受到了格外的重视。此后,历朝历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教育家,大多也重视礼仪教育。宋代张载特别推崇“礼”,认为学礼、崇礼、从礼、守礼,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基本途径。朱熹著有《家礼》一书,主要介绍家庭生活方面所行的礼事,包含饮食、起居、丧葬嫁娶、祭祀等日常应用家庭礼仪;同时,他为白鹿书院制订了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提出了学生在修身、处事、接物方面的基本礼仪要求。

二、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的实践价值

中国传统礼仪教育之所以被当政者和诸多文人重视,原因是其在教化民众、涵养德性、治国安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礼仪是一种文明行为标准,是个人的生活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也是个人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个体规定。通过礼仪教育,使青少年了解立身处世中个人应遵循的准则和规范方面的基本知识,并鼓励、督促他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反复体验、感受并践行这些礼仪规范,日积月累,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随之养成。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的内容体现为非常具体、细致乃至繁琐的礼仪规范,这些规范几乎覆盖社会中每个人人生中的每个阶段,弥散于生活实践中的每一个场景,蕴含于每一个或盛大隆重或简单朴素的礼仪活动之中,使人无时无刻不处于礼仪规范的浸染之中,经过长期的熏陶和感染,从而内化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学习、模仿、掌握并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处事原则。可见,中国传统礼仪教育通过实践养成、榜样示范、环境熏陶等方式,把外在的礼仪规范内化为素质修养和文明教养,使外在的约束转化为内心的自觉,从而使人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有助于提升人的道德素质

中国传统礼仪浩如烟海,表面上是规定人的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具体内容,但实质是以涵养人的良好德性为旨归,使人做出更多的道德行为。孔子认为,礼仪的本质(核心)是仁爱,不只是表现为人际交往的仪式和形式。通过各种形式的礼仪教育,特别是各种重要的仪式活动,使受教育者领悟、体会、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道德要求,并自觉的认同和践行,从而逐渐内化为个人品德。中国古代众多礼仪活动的举行,除了表达人们的情感之外,主要目的是给人以教化,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道德素质。例如,作为众礼之始的冠礼,中国古代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是非常重视的。因此,通过冠礼的各种仪式,使加冠者意识到,作为成年人要服装齐备、举止得体、态度端庄、言谈恭顺;在生活中,要做到对父母孝顺,对兄长友爱,对国君忠诚,对长辈顺从。总之,中国传统礼仪教育习惯将各种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贯穿于具体的礼仪实践之中,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来塑造人们的道德品质。

3.有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中国传统礼仪不仅仅是维护尊卑等级关系的制度,也是维持人际关系和伦常秩序的准则,更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行为规范和标准。荀子说:“礼也者,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4]312礼仪就是对地位高贵的人要尊敬,对年老的人要孝顺,对年长的人要敬从,对年幼的人要慈爱,对卑贱的人要给予恩惠。因此,礼仪教育的实质是彰显社会交往中每个人应有的态度和行为,要求每个人都要以此行事。一个人如果不懂礼仪,在生活中就会不知所措,在社交场合就会手足无措,也往往引发各种矛盾和冲突。所以,孔子说,把礼仪运用到宗庙之内,就会人人恭敬;把礼仪运用到朝廷之上,就会贵贱有别;把礼仪运用到家庭之内,就会父子相亲、兄弟和睦;把礼仪运用到乡里之中,就会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风气。可见,通过礼仪教育,使每个人了解为人处事、人际交往的规矩以及职责所在,并自觉遵循礼仪规范和履行义务,只有这样才会形成人与人和睦相处的和谐景象。

参考文献:

[1]孔子.尚书[M].长沙:岳麓书社,2001:12.

[2]杨润根.发现论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248.

[3]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287.

传统礼仪篇9

【关键词】跆拳道;礼仪;教育;传统文化

跆拳道起源于朝鲜半岛,是一项非常注重礼仪的传统武技。它强调武德,尊师重道,要求练习者热爱祖国、热爱民族、尊重对手、恪守信义;注重内心训练和精神修养;养成礼貌待人、忍耐克己、谦虚宽容的高尚道德品质[1]。目前我国大学生练习跆拳道的人数颇多,大多数练习者在练习的同时,忽视了其传统的内涵,如何能使大学生在练习的同时领会到跆拳道的内涵所在,也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1.跆拳道的礼仪

跆拳道不仅是一种具有高度攻击力的技击术,而且也是一门精巧的形体艺术和健身方法。技巧和控制力是学习跆拳道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礼仪、精神与气质则是每个跆拳道选手所必须修炼的[2]。“以礼开始以礼终”,是跆拳道武士精神的中心思想。在训练、比赛的开始和结束,都有严格的礼节仪式。例如:练习者进入道场时,首先向国旗和教师敬跆拳道鞠躬礼,表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师长的尊敬。配合练习或比赛开始前,双方应互相敬礼,练习或比赛结束后,再次相互敬礼,以示友好和互相尊重、谦让。跆拳道极力提倡培养练习者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磨练成刚强不屈的意志,健全和完美的风度以及蓬勃向上的体育精神。

跆拳道训练始终在充满“尚礼”和“仁爱”的氛围中进行,跆拳道还将“智、信、仁、勇、严”作为人生的信条。除了在道馆和训练中要讲求礼仪,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求以礼待人。这种严格的礼仪教育模式,使练习者在训练中不知不觉受到熏陶,潜移默化,会将礼仪形式转化成心理动力,使练习者养成良好的礼仪风度和优良的道德品质。练习跆拳道一般在团体中进行,大家一起发声、用力、用意、用神、用每一招每一式来表现一个坚不可摧的躯体和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练习者之间要相互配合默契,精诚团结,互助友爱。

2.中国传统文化在跆拳道礼仪中的体现与作用

2.1 儒家“仁”“礼”与跆拳“道”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论语》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仁”的内容,并将“仁”与“爱人”联系起来,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进而罗列出忠、孝、智、仁、勇、宽、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一系列。孟子又从另一个侧面道出了“仁”的内涵。他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显然,“仁”是一个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孔子道德观中另一个根本原则是“礼”。不仅治国靠礼,“为国以礼”,做人也要靠礼,“不学礼,无以立”。礼是人的行为规范。尊敬师长、谦虚恭敬、宽容忍让等,既是儒家伦理的基本要求,也是跆拳道练习者共同尊奉的另一道德标准。

跆拳道的“道”从字面上讲,是指正确的方法,其蕴藏的深刻的内涵却是指人生的道理、道德、修养,一种道德规范,也就是所谓的“武德”,而这些观念恰恰以儒家的“仁”“礼”为主体而构成[3]。跆拳道练习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其宗旨是“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跆拳道给人们留下的较深印象是,跆拳道练习者始终是在不同的场合行礼鞠躬。这是因为跆拳道练习者始终把“礼”作为训练内容。通过行礼的方式,如向长辈、教练、教师、队友鞠躬施礼,使跆拳道练习者养成发自内心的行礼习惯,以养成恭敬谦虚、友好忍让的态度,宽厚待人的美德和互助互学的作风,造就人热爱祖国、勇于献身的思想,为社会和国家造就具有优秀品质的建设者。

2.2 儒家的“重礼”与跆拳道的“尚礼”

儒家大师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可见,孔子对“礼”的重视。古代“礼”的意义甚为广泛,可指国际交际的礼节仪式,亦可指贵族的冠、婚、丧、祭等典礼,包括政策制度、道德规范等。尤其在做人方面孔子强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跆拳道运动也要求练习者不仅要学习跆拳道的技术,更注重对跆拳道的礼仪、道德修养的学习与遵从,每一次练习都要求“以礼始,以礼终”,训练始终要在充满“尚礼”和“仁爱”的氛围中进行,并将“智、仁、信、勇、严”作为人生信条,除了在道馆和训练中要讲究礼仪,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求以礼待人,这是跆拳道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练习者特别是运动员要取得优异的成绩,不仅需要有超群的身体素质,极大的生理潜能和高超的格斗技能,而且需要有运用、动员和发挥这些优势的心理品质[4]。而“礼仪”教育是使其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一种基础教育,因此应该把它当作一种教育模式渗透到教学训练的各个环节中去,力争将这种礼仪形式转化为心理动力,使之成为练习者掌握技术,发挥水平的催化剂。

2.3 道家的“虚静”与跆拳道的“忍耐”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曰:“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这是道家所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一一“虚静”。虚是不主观,静是不躁动。虚静是一种静观默察的观照方式,也是应对现实的一种自我保护、防御机制。老子生活在乱世中,他之所以追求“虚静”,是为了寻找自我保护,以柔克刚。尽管这种思想意识里有逃避现实的消极的一面,但它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在训练中,要完成旋转、腾空、起伏、跳跃等技术性强、难度大的动作,练习者自身身体各部位要协调、和谐、自然、平衡,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心态的和平;在实战比赛中,当裁判偏袒对方或误判的时候,保持良好的心态尤其重要,要不急不躁,宽容大度。往往这种心里品质更能激发运动员的斗志,使他们的技能水平得以最佳发挥。道家追求的“虚静”是人格修炼的手段和目的,跆拳道是以道家思想中的自我保护,防御机制以柔克刚以小力胜大力为精髓,要求练习者排除一切私心杂念,健全精神,完善人格。跆拳道所追求的是儒、道家所提倡的“无我、无私、无畏、无名、无利”之心智,使他们的技能水平和内心修养将会达到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这正是跆拳道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3.新时期跆拳道赋予大学生的礼仪内涵

3.1 跆拳道能培养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和道德品质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赋予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许多优秀的传统美德。同时,优秀的中华儿女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的继承、宏扬着中国传统文化,使之始终充满朝气和活力,并且将其精髓融入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中[5]。尤其是当代社会,中国传统文化已渗透到了社会的许多领域,作为新兴体育项目的跆拳道更是收益匪浅。跆拳道已经成为一种普通流行的群众性运动,特别是在儿童练习者就更需要养成跆拳道所遵循并提倡的“以礼始,以礼终的”、“宽厚、贤计”和“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与宏扬,又正促使着越来越多的人走向成功[6]。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礼仪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兴衰,试想一个没有修养,品质败坏的民族会强盛吗!

3.2 跆拳道能培养大学生互助互爱、忍让谦恭的精神品质

跆拳道是一项非常讲究礼仪的竞技运动,运动员不仅在赛场上要尊重对手,在赛场外见到教练和任何等级高过自己的选手都必须主动鞠躬,有利于培养选手互助互爱、忍让谦恭的精神品质和勇往直前的团队精神。

3.3 跆拳道训练能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

跆拳道训练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首先从“学、做、教”开始,以老带旧、以旧带新,这既让新生有了明确的努力目标和方向,更让老、旧生找到为人师的自信和成就感,再加上跆拳道升级更是能使学生自信倍增。然而跆拳道训练中的精神培养和“道”的教育,又能使学生自豪而不自满,自信而不自负。跆拳道训练听似一种简单的训练,却实是一种对一个人的人生有莫大帮助的一种特殊训练。

4.结语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需要人们掌握规范的礼仪,在任何时候任何场所都应做到懂礼、守礼和用礼,当代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大学体育教育应当抓住这段黄金时间,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在行动和教学中贯彻下来,在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使之成为一个真正的“由内而外”健康的现代文明之人。

参考文献

[1]曹琼瑜,刘丰.武术礼仪与武术精神[J].搏击,2005(12):13-14.

[2]何俊.搏击跆拳道[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9):6-7.

[3]张向辉,刘伟,魏晓宇.跆拳道与儒家文化[J].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2):27-30.

[4]陈骊珠.浅谈传统跆拳道在教学中的道与技[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9):238-240.

[5]黄腊梅,刘重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跆拳道[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1):32-33.

传统礼仪篇10

读了《中华传统礼仪读本》我感受颇多深。礼,是每个民族的标志,我们的中华礼仪拥有鲜明的东方特色,从中我们能够提升自我修养,又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可所谓一举两得啊!

礼仪,如果只是外表做的好,最后还是没有用的,犹如一个外壳,没有灵魂,除非在心中已经印下一个真正的“礼”字。

从诚敬中我懂得了,对任何事物都要心存敬意,要以诚相待,如果没有诚意,那就失业了意义。在如今的社会中,开车乱抢道、斑马线上车不让人,行人乱穿马路,这些都是对生命的不尊重,我们应该在道德上自律,让社会变得有秩序。

从仪容和服饰中学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但表达的不要过度,要理智的把握自己的情感,在重要和正式的场合,外表要端庄、衣着要得体,在与人谈话时,要注意自己的视线方向,要注意自己的表情。

在敬长中我懂得了“尊敬”一词,不是说说就可以的,而是要具体体现出来的,在家应该懂得尊敬父母和长辈,在学校应该懂得尊敬师长,向老师请教问题时,要起立,老师解答完时要道谢,这些都是我需要改正和加强的地方。

在宴饮中学到了,任何宴请都有主、客、尊、卑的区别,不能随意变动,如果有老人和长辈在要懂得礼数,进餐时要从容文雅、举目得体,菜再好也不能全部吃完,也不要因为自己不喜欢而一口不吃,这都是对主人的一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