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支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17:04:49

财政收支

财政收支范文篇1

一、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各国的财政收支划分都必须建立在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准确界定之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解决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本质即是在于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但是,实践中出现的甘肃兰州“牛肉面限价令”和贵阳某区政府的西红柿救“柿”事件都表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而我国目前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处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市场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建立在利益主体多元化基础之上的市场机制,用价格信号诱导,调节社会生产和消费,协调供求关系以及人们日常的经济活动,成为自动协调经济运行的神奇的“看不见的手”。但是,市场存在天生的缺陷,那就是市场会失灵。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失灵的情况下,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就需要介入。

但是,如何界定政府在介入时的职能,就成为了一个难题。政府的职能可分为收入分配职能、资源配置、稳定和发展经济等三方面。但之三种职能的优先次序在不同的国家会有差异。例如,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其经济已较发达,更重要的是强调稳定的职能,而在我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应置于首要地位,然后顺次为资源配置,稳定和发展经济职能。

缘于上述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共财政,必然是缺陷财政,也即公共财政必须是以弥补市场缺陷为前提。而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财政应该优先发挥收入分配的职能,特别是在再分配领域,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原则,以有效弥补追求效率的市场存在的天然缺陷。其次,稳定经济发展和优化资源配置是公共财政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的财政收支划分也必须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之上。

二、充分考虑我国非典型市场经济的国情

考虑我国的财政收支划分,还必须关注我国的经济国情,那就是非典型市场经济。我国作为非典型市场经济国家,具有三大特征:

首先是体制转轨。我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开始市场化改革的,改革采取了渐进策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意味着属于非公有制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职责需要转移出来,也意味着政府体制改革需要逐步进行,转变为只在市场失灵的范围内活动,还意味着既得利益的丧失,而由此引发的多种利益集团的博弈造成了体制转轨难度的增大,因此,非典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需要更多的智慧。

第二是发展中大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需要更多地依靠内部力量,发展经济。如何培育国内市场,实现内外均衡,需要转变改革以来选择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同样是一个大难题。

第三是文明古国。长期的农业社会现实,决定了我国文化必然植根于农业社会背景。我国农业社会的许多特征依然存在,而农业社会不同于市场经济所依托的商业社会,如何在二者之间找到均衡点,或者寻找到对应于农业社会向商业社会过渡的社会治理良方,就成为我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难点,也成为我国非典型市场经济的一大特征。

非典型市场经济的国情提醒着我们,市场化的改革并不意味着我们步入的市场经济和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一模一样。因此,在我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照搬或移植的做法行不通。我国的财政收支划分也不可能照搬或移植国外的现成经验。例如,在支出责任的划分方面,就必须考虑基层政府面对的“三农”问题的压力,中央政府以及地方上级政府有责任来共同承担此部分责任。再如,我国财政收支划分制度的改进还必须考虑政府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同步问题,很难完全借鉴国外的经验在收支划分体制改革方面一步到位。

三、改革财政收支划分制度的建议

根据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以及我国非典型市场经济的国情,笔者建议我国的财政收支划分制度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1.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职责。

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职责,应当遵循分职治事与受益范围的原则。分职治事是指在政府事务与民间事务按效率原则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对政府有充足理由承担的事务,在政府内部按照凡是低一级政府能够有效处理的事务一般就不上交上一级政府、凡是地方政府能够有效处理的事务一般就不上交中央政府的原则进行合理划分。受益范围原则是指政府行使政治经济职能和提供公共产品与劳务时,若受益范围遍及全国各地则应划为中央政府事权,若受益范围仅限于特定区域的居民和企业则应划归某一级地方政府。

根据上述原则,中央政府的事权范围及主导作用应主要包括:(1)制定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对经济发展的速度、方向、结构、生产力布局、gdp分配等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并通过各种手段组织实施;(2)调节经济总量关系,协调宏观经济结构偏差,促进并保持总供求和部门结构的大体均衡,促进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运行;(3)在市场失效的领域,有效承担起跨省际重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的投资建设、提供全国性公共产品等;(4)调节gdp分配结构和组织社会保障,从全国着眼把收入差距控制在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范围内,协调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5)调控各地区之间的财政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地区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6)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法律秩序;(7)自觉组织和推动市场化进程,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8)维护国有财产的所有者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9)维护全国的生态平衡,搞好环境保护和人口控制等。

在明确了中央事权范围之后,还需要对中央与地方共同参与的事项予以明确,地方上下级政府的事权的划分也需要依据各地的情况进行区分,例如,民族自治地区的事权划分和非自治省份内部的情况应该有所区别。

2.建立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

长期以来,不少人强调以事权定财权,建立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机制。在此理念指导之下,在财政收支划分上强调在赋予地方政府事权职责的同时,应该允许地方享有较大的税收立法权。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应当慎提。毕竟,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地方政府的自主权力有限,更重要的是,在地方政府财政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和地方政府间财政税收不当竞争问题严重的情况下,特别需要强调中央对地方的强力预算控制。否则,完全套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来解决我国的财政分权和收支划分问题,很容易出现更为严重的后果,例如,加剧地方政府的税收恶性竞争和过度投资竞争等现象。

因此,笔者主张,要淡化“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提法,以“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表述代之,强调在合理划分事权的基础上,运用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由中央为地方政府或者地方上级政府为下级政府提供财政资金,解决地方政府的财力不足问题。所以,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并非是赋予地方政府更大的财权,而是应当规范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

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应当以实现各级财政收支平衡以及各地区基本财政服务水平相当为目标。要建立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对标准收入、标准支出的测算更科学、准确,最大限度的考虑地区间成本差异因素,建立更加完善的补助制度。通过一般性补助,即税收返还弥补正常情况下地方政府收入与支出的差额;通过专项拨款补助,对于特别地区和特殊行业等给予财政支持,以保证地区发展平衡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顺利实施;此外,还应设立临时性的补助,在重大自然灾害或者突发性事件时,用于弥补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不足。

财政收支范文篇2

财政收支失真现象的形式

(一)财政收入不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隐瞒财政收入。在某些税源较充裕的地区,由于担心多收会抬高收入基数,便在征收中留有余地。或者在收入任务完成后限收,藏于各企业单位,或者将超收上来的税费暂存在征收单位的过渡账户中,而不直接入国库,打收入埋伏。

2、虚增财政收入。在一些税源相对匮乏的地区,由于税源不足,但又要完成上级下达的财政收入任务,于是这些地方和财税部门便采取一些违规手段通过金库调入调出资金,虚增财政收入。如有的空转收入,即财政通过安排支出的途径,将已安排支出的资金再以税款等形式缴入金库,虚增当年财政收入;也有的预征税款,即财政税务部门为了完成当年税收任务,采取寅吃卯粮的办法,将以后年度才能征收税款提前征收入库;还有的借款、贷款、从外地引税等方式增加财政收入;更有的挖挤上级收入,将一些上级单位不属于本地的财政收入如罚没款混淆入库级次等违规缴入本地方财政。

(二)财政支出不实,主要表现在:

1、预算内超预算拨款部分转暂付款。实际上,一些财政部门当年已经拨款出去,事已经办了,钱已经花了,而由于支出数过大,全部列支会造成赤字或更大赤字,因而财政部门会人为将一部分支出数转挂为暂付款,当年不列报支出,形成财政包袱,等以后年度有条件再消化,实际已形成当年赤字数。

2、该列财政支出不列预算,或不安排支出。近几年,中央陆续出台了一些增支增资的政策,而由于地方财政状况较差,许多地方无法安排支出时,便随意砍掉一些支出,以实现账面上的收支平衡,留下隐性财政赤字。

3、虚列支出。一些地方为增大支出减少结余或为应付检查,将一些没有使用的资金,特别是各种专项资金,采取虚列支出的办法,扩大支出数额,形成虚假支出。

财政收支失真现象的危害

造成财政收支失真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的。一是出于既得利益考虑,一些领导授意,指使财政部门造假。近几年,随着目标考核工作力度加大,能否完成财政收入任务,对一个地区的领导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完成收入任务,不仅有记功、升职等荣誉,而且有金钱等物质奖励,导致一些领导为了眼前利益和个人目的而不择手段,人为制造虚假信息,蒙混过关。二是财政体制不完善。目前,县乡财政主体税源少,增收空间小,但吃财政饭的人员却越来越多,加上频繁调资等因素影响,财政支出压力逐年增大,为了确保不出赤字,在增收无望的情况下,只好采取压减部分支出的做法,以求收支平衡。三是财政部门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执行会计制度不严,不敢坚持原则,领导怎么说就怎么做,而不是以有关法律如预算法、会计法等为依据。

财政收支失真现象危害极大,主要有:

1、造成财税信息失真,导致上级政府决策失误,使宏观经济运行失衡。虚假的财政收支,不仅影响公共财政职能的发挥,而且削弱宏观调控措施对经济的调节力度。

2、使预算约束流于形式,造成弄虚作假和腐败之风蔓延。一些贫困地区本来就发展缓慢,采取预征税款增收方式无疑是杀鸡取卵,对企业来说更是釜底抽薪,给企业发展人为制造阻力,必将使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更加滞后。另外,从外地引税,必须支付大量的回扣,不仅增加额外负担,而且容易滋生腐败,其结果必然是国家利益受损。

3、致使出现泡沫财政,财政风险加大。由于财政收入有水分,掩盖了赤字矛盾,加重了今后财政收入任务压力,造成一种表面上的经济繁荣,而实质上财政吃紧,从而引发财政风险,最终必将影响社会政治稳定。

财政收支失真现象的对策

1、健全法律制度,规范财政职责。规范财政自身管理工作的法律制度,如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和会计法等法律制度,规范财政工作行为,增加对扰乱财政工作秩序的惩治规定,坚持抵制和检举违反会计制度、虚报浮夸等不法行为,对授意、指使、强令财政部门编造虚假财政收支的有关人员要依法严惩,以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同时财政税务部门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履行自身职责,顶住各方面压力,严把会计信息关,力求财政收支真实可靠。

2、完善财政体制。要深化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尤其要深化和完善预算管理改革,在坚持“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下,充分尊重下级安排收入的和自主权,不下指令性指标,只作指导性规定,减少上级政府干预,让地方自己安排自己的财政收入进度。

财政收支范文篇3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及区委二届三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财政资金真实性为基础,以资金流向为主线,突出对重点部门、重大投资项目、重要专项资金的审计,着力维护财经秩序,规范预算管理,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为我区打造“****浦东”、建设滨湖新区提供更为坚实有力的保障。

二、审计范围和对象

审计范围:对区本级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审计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延伸审计上下年度和有关行政、事业单位。

审计对象:

(一)对本级财政部门执行预算情况进行审计;

(二)对区财政局、科技局、教育局等单位财务收支进行审计;

(三)对基本建设支出、科技三项费、教育资金及粮食直补、水稻良种补贴进行专项审计;

(四)区委、区政府安排的其他审计项目。

三、审计重点和内容

审计重点:对财政部门主要检查预算执行中有无不真实、不合法和不规范等问题,促进细化预算和编制部门预算,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需要,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审计内容:

(一)区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

1、区财政部门根据本级人大批准的本级预算向本级各部门批复预算情况,预算执行中调整和预算收支变化情况;

2、区财政局等预算收入征收部门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及时、足额征收预算收入情况;

3、区财政部门按照批准的年度预算和用款计划、预算级次和程序,拨付本级预算支出资金情况;

4、区财政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财政管理体制,拨付(补助)下级人民政府预算支出资金和办理结算情况;

5、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区财政部门对政府性基金和实行专户管理的财政性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6、预备费使用和指标结转情况。

(二)有关部门(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的审计。

1、按照《预算法》编制部门、单位预算情况,集中管理财政性资金的部门是否按时批复预算和拨付资金;

2、执行年度支出预算和财务收支情况及其资金使用效益,以及相关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3、有预算收入的部门和单位预算收入解缴情况。

(三)重大项目、重点专项资金的审计。

1、有关部门编制、批复、调整、拨付专项资金的情况;

2、有关部门、单位管理专项资金的情况;

3、有关部门、单位使用专项资金的效果。

(四)上一年度执行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的情况。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预算执行中的其他事项。

四、审计程序和时间安排

(一)审计程序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和有关规定的审计程序办理。

(二)时间安排

1、2007年月2月下旬做好各项准备工作;2007年3月上旬至5月下旬,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并提出对各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

财政收支范文篇4

现就开展年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以及省、市2011年审计重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绩效、维护平安”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区政府工作中心,以提高预算执行效果,健全公共财政体系为目标,以区人大批准的年区本级预算资金流向为主线,突出对重点部门、重大投资项目、重要专项资金的审计,关注国家、省、市各项经济政策及财政改革政策、措施的落实,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为维护全区经济平安,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审计范围和对象

对区本级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审计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延伸审计上下年度和有关单位。

(一)区财政局执行年区本级政府预算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

(二)对区财政局机关以及二级机构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调查)

(三)区直相关部门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可结合经济责任审计一并进行)

(四)城中村(旧城)改造、政府投资等项目的专项审计和调查;

(五)区委、区政府布置的其他审计项目。

三、审计内容

(一)区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

重点审计分析全部政府性资金的规模和结构、预算收入和支出的执行情况、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及使用情况;关注重点预算支出的效益性,以全部政府性资金为对象。重点揭示区本级预算执行结果与区人大批准的预算在规模及结构上存在偏差等。

项目预算是否细化到项目或单位,1区财政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情况。关注预算编制时是否做到收支平衡。布置是否体现了确保重点;预算的批复、调整及预算资金分配的依据、顺序、手续是否合法合规,财政部门是否及时批复预算,年度执行中调整、追加和超短收的安排情况。

拨付本级预算支出资金,2区财政部门按照批准的年度预算和用款计划、预算级次和程序。尤其是重点支出的安排和资金到位情况;关注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证和节能环保等重点支出是否得到保证,否继续加大对民生、三农”投入,民生工程资金是否全部落实并拨付到位,专项资金和建设项目支出是否有效、规范;关注财政支出进度是否均衡。

拨付(补助)下级人民政府预算支出资金和料理结算情况。关注与下级预算资金结算方面是否合理、合规、合法。3区财政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财政管理体制。

区财政部门对政府性基金的管理、使用以及结余情况。关注政府性基金支出总量、结构和方向是否清晰,4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顺序是否规范,支出布置是否遵循“专款专用”原则,支出预算是否细化到项目。

区财政部门对非税收入解缴以及预算外资金和实行专户管理的各项财政性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一是围绕银行账户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等方面的改革,5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分析国库及专户资金结构是否合理,关注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情况、国库管理信息化和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建设情况。二是通过非税收入征管系统,解非税收入的规模和结构情况,关注是否依法及时足额地将应缴的预算收入缴入国库,有组织非税收入的部门单位是否完成收入预算,非税收费项目是否有依据,否存在随意扩大征收范围。

及时批复预算,6政府推销和预备费使用情况。政府推销预算编制是否反映政府推销需求。否对照政府推销预算和经过法定顺序批准的资金计划执行预算,否存在改变资金用途和超标准推销的情况;预备费使用是否合规合法等。

(二)有关部门(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的审计。

重点审计部门预算编制和调整、预算执行及支出、资产和往来款项管理情况,依照区财政批复的预算。关注部门支出结构及支出进度的均衡性、项目支出真实性和效益性,以及有预算收入的部门和单位预算收入解缴情况等。关注中央厉行节约要求贯彻落实、资产管理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及执行情况、部门往来款年末资金余额构成情况

(三)重大项目、重点专项资金的审计(调查)

重点审计和调查专项资金相关政策执行和落实、专项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益性,针对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及绩效情况开展审计和调查。关注专项资金政策的绩效和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的完善水平,关注专项资金的位率、节约率和实际利用率以及专项资金实际使用效果。

(四)上一年度执行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的情况。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预算执行中的其他事项。

四、审计顺序和时间安排

财政收支范文篇5

(一)财政收入结构问题突出

从20*年开始,铜陵市国民经济开始了恢复性增长,随后几年更是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态势。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6%,在此基础上,铜陵市财政收入也随之加快增长,20*—20*年财政收入年均增长40.1%。但是收入结构却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即地方财政收入在财政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从20*年到20*年,该比重分别为63.8%、62.3%、53.0%、51.7%、43.1%、40.7%,38.9%。20*年进一步下降为35.6%。

(二)财政支出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与其他各地财政相似,我市财政支出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是财政支出总量不足与财政资金损失浪费并存。一方面财政收入上划中央较多,地方可用财力增长有限,另一方面部分单位花钱大手大脚,财务管理松弛,支出管理难以控制。二是支出“越位”与“缺位”共存。一方面,政府承担事务较多,一些应由市场提供和由社会负担的支出仍然背在财政身上,财政负担较重。另一方面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公共事务,财政力不从心。三是财政支出管理和控制机制尚未健全。政府预算本是规范支出管理最重要、最有效的一项法律制度,是支出管理的基本依据,但部分单位在执行预算中的随意性和预算约束软化的状况相当严重。此外,还有一点需要引起注意,即财政支出中法定支出膨胀,“以法压法”、法与法“打架”的现象十分突出,财政无所适从,平衡压力加大,这实质上也是财政支出管理和控制困难的一个突出表现。

二、未来一段时间改进收支结构的总体思路

(一)围绕实施铜陵奋力崛起,建立健全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打造“持续财政、优质财政”工程

积极创新财政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建立健全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保障机制。主要是按照中央和省统一部署,稳步推进和落实各项税制改革,完善地方税收征管机制。全面推进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建立规范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体系,实现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信息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建立健全科学的财政收入考核机制,努力扩大财政收入规模,提高财政运行质量,形成具有良好的增长弹性的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二)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财政宏观调控机制,打造“发展财政,协调财政”工程

不断丰富和完善财政调控手段,充分发挥财政优惠政策和贴息、奖励、转移支付、担保等财政政策工具作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注重通过财政资金支持和财税制度创新,支持生态和环境保护,支持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一步整合政府投资和各类支持经济发展资金,支持支柱产业、骨干企业、重点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从而不断扩大财政经济规模,实现财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公共财政支出机制,打造“民生财政、和谐财政”工程

重点是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残有所助”目标,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满足人们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沐浴公共财政阳光。

(四)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城乡一体化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打造“公平财政、阳光财政”工程

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继续坚持城乡统筹的原则,扩大公共财政覆盖“三农”的范围,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逐步建立起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覆盖城乡的卫生财政体系、服务农村与农民负担监管新机制、农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机制。

(五)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财政管理机制,打造“精细财政、绩效财政”工程

主要是通过继续深入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规范财政资金分配、支付、使用管理,强化预算执行监督,形成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公共财政监督管理新体制。

三、改进收支结构的具体对策建议

(一)改进收入结构方面的主要建议

1、把增加地方金融能力作为解决融资渠道的重要途径。铜陵市现有地方金融基础薄弱,资金供求结构渠道不畅,资金融通能力较差。一方面大量企事业单位的闲置资金被存放在国有商业银行,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贷款条件与贷款额度限制较多,另一方面民营企业与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又严重不足。因此,要适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各类商业银行对铜陵经济发展的支持,同时要加快财政担保事业发展,改善融资条件,增强地方融资能力,促进个体私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效应。

2、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扩大经济规模。项目是经济增长的支撑,加快项目建设,特别要重视两个问题:一是要积极做好项目协调服务工作,搞好人性化、人情化招商,增强亲和力,赢得好口碑。二是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内外产业转移重点,做好项目储备,充实完善项目库。抓住这个关键,有了项目建设,才能保证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的协同增长,才能实现财政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长远目标。

3、把发展三产提高到重要位置。三产的基本贡献一是解决就业与地方营业税收入,二是可以增强城市的发展功能。加快发展三产,当前可以重点考虑:一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市政府可统一出台物流企业税收奖励政策,吸引国际、国内知名第三方物流企业进驻铜陵,以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拓展物流市场,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功能,有利于增强地方财力。二是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建议建立内外包服务区,将国内外知名IT软件设计、建筑工程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监理、会计、审计等服务公司吸引进驻,承接本地业务、辐射外地服务,增加地方收入。三是深入推进金融保险业、贸易服务业、城市旅游业、会展业以及教育、文化和卫生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4、用足用活税收政策,进一步挖掘地方收入的增收空间。一是实行房地产税收一体化工作。利用财政契税征管信息平台优势,在财政契税征收窗口统一征收()房地产转让环节的营业税以及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一系列与房地产交易转让环节相关的各地方税种,能有效地避免此类税收的流失,切实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二是加强税种之间的征管调控。比如对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对企业税前列支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应足额缴纳或计提。这样既可防止企业虚增利润,也可直接增加地方税收收入,符合税法政策要求。

5、要在税源管理上下功夫,切实提高税收征管质量。一是要加强税收征管。在行业上重点加强对建筑业、房地产业、餐饮服务业、货物运输业税收稽查工作;在纳税主体上重点加强对集贸市场、个体工商户的征管工作;在税种上重点加大对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辆使用税等小税种的征管力度,做到应收尽收。二是要依法减免税收。税务部门要认真贯彻《税收征管法》,加强税收减免审批程序,堵塞税源流失漏洞,从而把经济增长的成果切实体现在税收的快速增长上来。

(二)改进支出结构的初步设想

1、硬化预算约束,确保重点支出。依法加强预算约束,严格控制一般性财政支出,大力压缩会议费、招待费、出国考察培训经费等,努力节约财政资金,配合实施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支持城乡社会治安防控和安全生产等工作,提高财政应对公共安全的保障能力。加大对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的筹资力度,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协调和谐发展。

2、继续实施民生工程,加快推动和谐铜陵建设。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残有所助”的目标,重点加大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职工廉租房、生态环境、节能减排、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并努力在体制机制建设上下功夫,推动加快建立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3、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行“以钱养事”服务方式改革,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继续推进和深化“乡财县管”和“村帐乡管”改革,积极化解乡村债务。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加大财政支农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整合力度,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强农村信息服务和资源整合,继续完善面向农民服务的全程模式,不断提升农村“一站式”服务水平,推行“一线实”工作方式。建立村级组织经费保障机制,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不断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财政收支范文篇6

目前我国正经历着一个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新时期,这也对财政提出一个新的要求,财政调控的功能相应要发生一定的转变,这种转变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财政职能应与政府职能转变相配合。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建立在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基础上,财政调控功能的选择是建立在纠正“市场失灵”和弥补市场缺陷的基础之上。由此可见,二者之间存在着紧缩的联系:政府职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财政,而财政则是政府职能借以存在、得以发挥的重要基础,因此,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进行财政调控功能的调整,对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有重要作用。

第二,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效运行创造必要条件。理论与实践都充分表明,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在经济运行机制方面必须逐步完成两个相互关联的历史性变革:一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二是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二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只有如此,才能保证经济正常运行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到既不因市场存在固有缺陷,又不因国家宏观管理、宏观调控缺位而导致运行混乱。

第三,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必要的财力保证。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是顺利进行改革的前提条件。其中,努力保持财政收支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适应关系;通过诸多财政政策的运用,促进公平与效率的实现;通过改善财政收支结构,逐步建立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通过税制改革等途径,为各类企业和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等,对于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社会的持续稳定与进步,无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并结合20年的改革经济,“九五”期间及其以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在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方面应加强以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规范财政收入,完善税收制度。首先,要清理体制外的财政性收入,将那些提供公共优效品的财政性收入转化为规费,把那些具有税收特性的收费转变为税收,彻底清除那些不合理的收费和乱集资现象。同时要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管理,逐步将预算外资金分解合并,一部分纳入预算管理,一部分属于乱收费的逐步缩小直至取消。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彻底改变目前财政收入方面的混乱现象,使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据主导位置。

其次,要改革所得税制度,使所得税逐步成为主体税种,按照公平税负、平等竞争和国民待遇的原则,合并内外两套企业所得税制,实行统一所得税法,取消各种不合理的区域性优惠,采取符合国际惯例的税务处理方法,用统一,规范的税前列支项目和标准简化企业所得税制度;逐步建立起覆盖全部分收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再者,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合理开征新税,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和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的要求,择机开征遗产税、证券交易税、社会保险税和利息所得税,并将一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转化为税收,使税收真正成为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分配关系的基本形式。

最后,完善其他税种,例如降低关税税率,调整关税结构使我国的关税税负接近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改革资源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使它们统一适用于内外资企业和个人。

(二)科学界定财政支出范围,规范公共支出。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财政的主要职能转变成了调节经济,维护公共经济秩序和公平竞争,财政支出也要逐步从经营单位退出,只是当这些经营单位的经营结果影响到了公共经济安全时,财政才予以政策性扶持。财政支出要公开,透明,在组织公共物品生产时要竞标,在采购公共物品时要引入竞争机制,在提供公共服务时也要引进管理竞争模式。

规范公共支出的另一个重要措施是提高公民对决定公共支出的参与程度,一项公共项目的实行与否,其资金来源和如何使用,均得体现公民的共同需要的意志,这就需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机制让公民参与决策,监督实施,以减少公共支出决策的失误,提高公共支出和服务的质量。

(三)科学界定政府职能层次逐步完善分税制。用公共物品的层次性原理进一步科学地划分中央和地方的事权范围,是完善分税制的基础。

中央政府的事权可分为三大类:一是中央政府直接负责的社会事务,主要包括中央政府的各类行政机构和少数由中央政府负责的国防、外交、中央行政机关和少数全国性科研、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公益事业的支出,其所需要的经费全部由中央财政供给;二是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的社会事务,包括一些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社会统计、气象观测等公共福利事业,其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在具体项目中应确定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各自承担的支出数量和比例;三是中央负有间接责任,但应通过地方政府来具体实施的社会事务,诸如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等,中央可以通过对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提出具体的原则、标准或要求,由地方政府来实施。

结合税收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地方主体税种。比如,在以后条件成熟时可考虑将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等简并成财产税,并适当扩大税基,成为市县一级财政的稳定收入。逐步合理解决地方税收立法权和管理权限问题。由于各地区在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差别较大,赋予地方政府适度的地方税收管理权,有利于促使地方因地制宜挖掘税收潜力,发挥税收调节作用。按照适应集中、合理分权的原则,逐步扩大省一级地方政府的税收管理权限,将一些区域性较强、不影响全局经济发展和分配格局的地方税种的管理权限下放给各省。

在明

确事权,科学划分收入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规范科学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其基本作法应是先调增量后调存量,先小规模,后大范围。对于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主要通过增加用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核算的补助数量,控制税收返还增量的办法来调整,同时,要处理好一般补助与专项拨款的关系,逐步建立规范的专项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四)建立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根据政策机构统一、政事分开,服务社会化的原则,逐步建立起城乡有别,普遍覆盖,个人账户与国家补助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在城市首先建立省级统筹的统一的保障体系,再过一个时期执行全国统一标准。农村要随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其保障标准和覆盖面。

(五)深化粮食体制改革,加强粮食基金的管理。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推行了“四分开,一完善”的粮食流通体制,形成了“两线运行”的机制。四分开是指(1)政企分开。(2)中央和地方职责分开。(3)实现储备与经营分开,完善粮食储备体系。(4)新老粮食财务挂账分开。

“两线运行”机制是指粮食部门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两线运行”机制。其主要内容包括:(1)明确划分业务范围,实行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分开。(2)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财务核算分开。(3)明确划分政策性业务单位和商业性经营单位。

1994年,建立了粮食风险基金制度,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改革,保证了粮油价格的稳定,保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稳定,为我国市场化改革的顺利进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粮食系统的巨额亏损。这说明粮食改革存在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深化与完善。其指导思想是建立在市场基础上的国家储备系统的有效调控。首先要加大粮食改革的市场化进程,使市场在粮食的生产和消费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粮价形成机制市场化;其次要粮食经营多元化,充分发挥各市场主体的主动性,使粮食经营单位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最后,粮食调控有序化。国家建立独立的粮食储备系统,以调剂余缺,保证粮价的稳定和粮食的畅开供应。

(六)加强财政性资金的预算管理。一是从源头上控制预算外资金的增长,要进一步明确各种收费和基金的立项审批权限,清理和规范各种收费和基金,坚决取消不合理的收费和基金。二是抓好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基础工作,即财政专户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财政专户必须由综合部门集中统一开设和管理,不能分散和多头开户;三是继续建立健全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提高收支管理的科学性,收入足额上缴财政专户,支出按财政部规定的标准核拨。预算内外资金要通过单位财务收支计划具体体现出来,使预算内外资金统筹安排使用,切实提高单位收支管理水平。三是协调部门关系,共同搞好预算外资金管理。预算外资金比较分散,收入上缴专户与支出核拨的工作量大,需要得到银行、审计、计划、物价、监察等部门的支持,齐抓共管。四是搞好整章建制工作,推进预算外资金法制化管理进程,加大执法监督和处罚的权威性及有效性。五是加快“费改税”的进程。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取得的收入,大部分单位是作为预算外资金或单位经营性收入进行管理,今后除保留少部分规费外,大部分预算外的收费应改为税收,纳入国家的预算内管理。

(七)依法理财,推进财政法制建设。当前加强财政管理的重点有五个方面:加强财政收入管理,特别是主体税种和具有增收潜力和税种管理。进一步完善税收政策,着力解决越权减免税、企业欠税、偷漏税以及截留国家财政收入问题。二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特别是非生产性支出管理,对人车会话以及某些专项支出要进行重点管理,禁止挥霍奢侈浪费行为。三是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严格杜绝将预算内资金转作预算外,解决部门和单位坐收坐支等问题。四是按照政府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的原则,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建立权责明确的国有资产监督机制,并逐步用法律形式规范国有资产运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五是加强对财务会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推动基层单位不断完善基础工作和内部管理,推行总会计师制度,建立良好的财务工作秩序。六是对未按规定缴入财政预算的预算外和体制外收入逐步纳入国家预算,使财政收入规范化,财政支出透明化。

财政收支范文篇7

关键词:政府收支;科目;分类

政府收支科目设置分类改革主要包括建立新的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体系。对政府收入进行统一分类,旨在全面、规范、明细地反映政府各项收入来源,建立新的政府支出功能分类体系,便于清晰反映政府职能活动的支出总量、结构与方向,确立新的政府支出经济分类体系,利于明细反映政府各项支出的具体用途。

1对政府收入统一分类使政府收入分类形式更趋规范

改革后的收入分类要全面反映政府收入的来源和性质,不仅包括预算内收入,还包括预算外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等应属于政府收入范畴的各项收入。从分类方法上看,以前的收入分类基本上是各种收入的罗列,如各项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改革后的收入分类按照科学标准和国际通行做法将政府收入划分为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人、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以及转移收入等,这为进一步加强收入管理和数据统计分析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分类结构上看,以前的收入分类分设类、款、项三级,改革后分设类、款、项、目四级,多了一个层次,四级科目逐级细化,以满足不同层次的管理需求。原来的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及社保基金收入和预算外收入等都统一纳入到政府收入分类体系,并进行了统一编码,形成了一个既可以按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分别编制预算,又可根据需要统一汇总整个政府收入的统计体系。收入分类总体上看,具体的变化有:一是扩大了范围,在原来一般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债务预算收入的基础上,将预算外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纳入了政府收支分类范畴,并形成了统一编码;二是体系上做了调整,改革后的收入分类按照科学标准和国际通行做法将政府收入划分为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以及转移收入等;三是科目层次更为细化,比如各部门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过去科目中没有具体的收费项目,现在的收入科目则作了反映,新的收入分类可以清晰地反映政府各项收入的具体来源。

2政府支出按功能分类,清晰反映支出的总量结构和方向

建立新的政府支出功能分类体系,是中国预算会计改革的核心。改革前我们的支出总体上是按经费性质分类的,把预算支出分为基建费、行政费、事业费等。它是抽象的,每个部门都用这些科目,看不出部门的职能是什么,究竟干了什么事。改革后支出功能分类则从根本上作了改变,不再按经费性质设置科目,而是按政府职能和活动设置科目,政府各项支出究竟做了什么事,就能直接从科目上看出来。中国对政府支出按功能分类,就是按政府主要职能活动分类,2008年中国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设置,将中国政府支出分为“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等17类,每一大类中再进行细分,如“公共安全”大类中再细分为“武装警察”、“公安”、“国家安全”、“检察”、“法院”等小类。政府支出按功能分类,主要满足政府支出宏观控制的需要,即中国向哪些部门、哪些方向进行了多少支出,反映的是政府支出的去向,为制定宏观支出政策提供全面、真实、准确的经济信息。按照这种思路,支出功能分类设置类、款、项三级,类级科目反映政府的某一项职能,款级科目反映为完成某项政府职能所进行的某一方面工作,项级科目反映某一方面工作的具体支出。比如教育是类级科目,普通教育是款级科目,普通教育下的小学教育就是项级科目。这样,政府的钱投向何方,在预算支付和决算统计上就能清楚地反映出来。

3政府支出按经济内容分类,明细反映支出的项目、用途和构成

支出经济分类简单地说就是对支出的具体经济构成进行分类,是在政府支出按支出功能分类的基础上,支出按经济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如果说功能分类是反映政府支出“做了什么事”的问题,经济分类则是反映“怎么样去做”的问题,主要是反映各项支出的具体经济构成,反映政府的每一笔钱具体是怎么花的,它是财政预算管理和财务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支出经济分类对原来的支出目级科目作了扩充和完善,按照简便、实用的原则,设置类、款两级。类级科目具体包括:“工资福利”、“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转移支付”、“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等。款级科目是对类级科目的细化,如“其他资本性支出”进一步细分为“房屋建筑物购建”、“专用设备购置”、“大型修缮”、“土地资源开发”等。全面、明细的支出经济分类为加强政府预算管理、部门财务管理以及政府统计分析提供了重要工具和手段。

4政府收支科目设置分类体系改革给预算管理带来的变化

(1)政府收支科目分类体系的改革是中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制度改革中的主要部分,目的在于建立起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分离的预算管理新体制,规范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维护预算执行的严肃性,改革后的政府收支科目分类体系有利于建立收支的约束机制,强化支出的计划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财政收支范文篇8

一、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各国的财政收支划分都必须建立在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准确界定之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解决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本质即是在于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但是,实践中出现的甘肃兰州“牛肉面限价令”和贵阳某区政府的西红柿救“柿”事件都表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而我国目前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处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市场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建立在利益主体多元化基础之上的市场机制,用价格信号诱导,调节社会生产和消费,协调供求关系以及人们日常的经济活动,成为自动协调经济运行的神奇的“看不见的手”。但是,市场存在天生的缺陷,那就是市场会失灵。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失灵的情况下,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就需要介入。

但是,如何界定政府在介入时的职能,就成为了一个难题。政府的职能可分为收入分配职能、资源配置、稳定和发展经济等三方面。但之三种职能的优先次序在不同的国家会有差异。例如,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其经济已较发达,更重要的是强调稳定的职能,而在我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应置于首要地位,然后顺次为资源配置,稳定和发展经济职能。

缘于上述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共财政,必然是缺陷财政,也即公共财政必须是以弥补市场缺陷为前提。而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财政应该优先发挥收入分配的职能,特别是在再分配领域,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原则,以有效弥补追求效率的市场存在的天然缺陷。其次,稳定经济发展和优化资源配置是公共财政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的财政收支划分也必须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之上。

二、充分考虑我国非典型市场经济的国情

考虑我国的财政收支划分,还必须关注我国的经济国情,那就是非典型市场经济。我国作为非典型市场经济国家,具有三大特征:

首先是体制转轨。我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开始市场化改革的,改革采取了渐进策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意味着属于非公有制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职责需要转移出来,也意味着政府体制改革需要逐步进行,转变为只在市场失灵的范围内活动,还意味着既得利益的丧失,而由此引发的多种利益集团的博弈造成了体制转轨难度的增大,因此,非典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需要更多的智慧。

第二是发展中大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需要更多地依靠内部力量,发展经济。如何培育国内市场,实现内外均衡,需要转变改革以来选择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同样是一个大难题。

第三是文明古国。长期的农业社会现实,决定了我国文化必然植根于农业社会背景。我国农业社会的许多特征依然存在,而农业社会不同于市场经济所依托的商业社会,如何在二者之间找到均衡点,或者寻找到对应于农业社会向商业社会过渡的社会治理良方,就成为我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难点,也成为我国非典型市场经济的一大特征。

非典型市场经济的国情提醒着我们,市场化的改革并不意味着我们步入的市场经济和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一模一样。因此,在我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照搬或移植的做法行不通。我国的财政收支划分也不可能照搬或移植国外的现成经验。例如,在支出责任的划分方面,就必须考虑基层政府面对的“三农”问题的压力,中央政府以及地方上级政府有责任来共同承担此部分责任。再如,我国财政收支划分制度的改进还必须考虑政府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同步问题,很难完全借鉴国外的经验在收支划分体制改革方面一步到位。

三、改革财政收支划分制度的建议

根据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以及我国非典型市场经济的国情,笔者建议我国的财政收支划分制度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1.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职责。

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职责,应当遵循分职治事与受益范围的原则。分职治事是指在政府事务与民间事务按效率原则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对政府有充足理由承担的事务,在政府内部按照凡是低一级政府能够有效处理的事务一般就不上交上一级政府、凡是地方政府能够有效处理的事务一般就不上交中央政府的原则进行合理划分。受益范围原则是指政府行使政治经济职能和提供公共产品与劳务时,若受益范围遍及全国各地则应划为中央政府事权,若受益范围仅限于特定区域的居民和企业则应划归某一级地方政府。

根据上述原则,中央政府的事权范围及主导作用应主要包括:(1)制定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对经济发展的速度、方向、结构、生产力布局、gdp分配等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并通过各种手段组织实施;(2)调节经济总量关系,协调宏观经济结构偏差,促进并保持总供求和部门结构的大体均衡,促进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运行;(3)在市场失效的领域,有效承担起跨省际重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的投资建设、提供全国性公共产品等;(4)调节gdp分配结构和组织社会保障,从全国着眼把收入差距控制在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范围内,协调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5)调控各地区之间的财政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地区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6)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法律秩序;(7)自觉组织和推动市场化进程,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8)维护国有财产的所有者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9)维护全国的生态平衡,搞好环境保护和人口控制等。

在明确了中央事权范围之后,还需要对中央与地方共同参与的事项予以明确,地方上下级政府的事权的划分也需要依据各地的情况进行区分,例如,民族自治地区的事权划分和非自治省份内部的情况应该有所区别。

2.建立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

长期以来,不少人强调以事权定财权,建立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机制。在此理念指导之下,在财政收支划分上强调在赋予地方政府事权职责的同时,应该允许地方享有较大的税收立法权。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应当慎提。毕竟,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地方政府的自主权力有限,更重要的是,在地方政府财政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和地方政府间财政税收不当竞争问题严重的情况下,特别需要强调中央对地方的强力预算控制。否则,完全套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来解决我国的财政分权和收支划分问题,很容易出现更为严重的后果,例如,加剧地方政府的税收恶性竞争和过度投资竞争等现象。

因此,笔者主张,要淡化“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提法,以“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表述代之,强调在合理划分事权的基础上,运用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由中央为地方政府或者地方上级政府为下级政府提供财政资金,解决地方政府的财力不足问题。所以,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并非是赋予地方政府更大的财权,而是应当规范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

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应当以实现各级财政收支平衡以及各地区基本财政服务水平相当为目标。要建立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对标准收入、标准支出的测算更科学、准确,最大限度的考虑地区间成本差异因素,建立更加完善的补助制度。通过一般性补助,即税收返还弥补正常情况下地方政府收入与支出的差额;通过专项拨款补助,对于特别地区和特殊行业等给予财政支持,以保证地区发展平衡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顺利实施;此外,还应设立临时性的补助,在重大自然灾害或者突发性事件时,用于弥补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不足。

财政收支范文篇9

一、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各国的财政收支划分都必须建立在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准确界定之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解决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本质即是在于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但是,实践中出现的甘肃兰州“牛肉面限价令”和贵阳某区政府的西红柿救“柿”事件都表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而我国目前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处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市场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建立在利益主体多元化基础之上的市场机制,用价格信号诱导,调节社会生产和消费,协调供求关系以及人们日常的经济活动,成为自动协调经济运行的神奇的“看不见的手”。但是,市场存在天生的缺陷,那就是市场会失灵。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失灵的情况下,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就需要介入。

但是,如何界定政府在介入时的职能,就成为了一个难题。政府的职能可分为收入分配职能、资源配置、稳定和发展经济等三方面。但之三种职能的优先次序在不同的国家会有差异。例如,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其经济已较发达,更重要的是强调稳定的职能,而在我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应置于首要地位,然后顺次为资源配置,稳定和发展经济职能。

缘于上述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共财政,必然是缺陷财政,也即公共财政必须是以弥补市场缺陷为前提。而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财政应该优先发挥收入分配的职能,特别是在再分配领域,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原则,以有效弥补追求效率的市场存在的天然缺陷。其次,稳定经济发展和优化资源配置是公共财政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的财政收支划分也必须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之上。

二、充分考虑我国非典型市场经济的国情

考虑我国的财政收支划分,还必须关注我国的经济国情,那就是非典型市场经济。我国作为非典型市场经济国家,具有三大特征:

首先是体制转轨。我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开始市场化改革的,改革采取了渐进策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意味着属于非公有制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职责需要转移出来,也意味着政府体制改革需要逐步进行,转变为只在市场失灵的范围内活动,还意味着既得利益的丧失,而由此引发的多种利益集团的博弈造成了体制转轨难度的增大,因此,非典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需要更多的智慧。

第二是发展中大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需要更多地依靠内部力量,发展经济。如何培育国内市场,实现内外均衡,需要转变改革以来选择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同样是一个大难题。

第三是文明古国。长期的农业社会现实,决定了我国文化必然植根于农业社会背景。我国农业社会的许多特征依然存在,而农业社会不同于市场经济所依托的商业社会,如何在二者之间找到均衡点,或者寻找到对应于农业社会向商业社会过渡的社会治理良方,就成为我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难点,也成为我国非典型市场经济的一大特征。

非典型市场经济的国情提醒着我们,市场化的改革并不意味着我们步入的市场经济和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一模一样。因此,在我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照搬或移植的做法行不通。我国的财政收支划分也不可能照搬或移植国外的现成经验。例如,在支出责任的划分方面,就必须考虑基层政府面对的“三农”问题的压力,中央政府以及地方上级政府有责任来共同承担此部分责任。再如,我国财政收支划分制度的改进还必须考虑政府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同步问题,很难完全借鉴国外的经验在收支划分体制改革方面一步到位。

三、改革财政收支划分制度的建议

根据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以及我国非典型市场经济的国情,笔者建议我国的财政收支划分制度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1.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职责。

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职责,应当遵循分职治事与受益范围的原则。分职治事是指在政府事务与民间事务按效率原则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对政府有充足理由承担的事务,在政府内部按照凡是低一级政府能够有效处理的事务一般就不上交上一级政府、凡是地方政府能够有效处理的事务一般就不上交中央政府的原则进行合理划分。受益范围原则是指政府行使政治经济职能和提供公共产品与劳务时,若受益范围遍及全国各地则应划为中央政府事权,若受益范围仅限于特定区域的居民和企业则应划归某一级地方政府。

根据上述原则,中央政府的事权范围及主导作用应主要包括:(1)制定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对经济发展的速度、方向、结构、生产力布局、gdp分配等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并通过各种手段组织实施;(2)调节经济总量关系,协调宏观经济结构偏差,促进并保持总供求和部门结构的大体均衡,促进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运行;(3)在市场失效的领域,有效承担起跨省际重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的投资建设、提供全国性公共产品等;(4)调节gdp分配结构和组织社会保障,从全国着眼把收入差距控制在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范围内,协调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5)调控各地区之间的财政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地区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6)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法律秩序;(7)自觉组织和推动市场化进程,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8)维护国有财产的所有者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9)维护全国的生态平衡,搞好环境保护和人口控制等。

在明确了中央事权范围之后,还需要对中央与地方共同参与的事项予以明确,地方上下级政府的事权的划分也需要依据各地的情况进行区分,例如,民族自治地区的事权划分和非自治省份内部的情况应该有所区别。

2.建立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

长期以来,不少人强调以事权定财权,建立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机制。在此理念指导之下,在财政收支划分上强调在赋予地方政府事权职责的同时,应该允许地方享有较大的税收立法权。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应当慎提。毕竟,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地方政府的自主权力有限,更重要的是,在地方政府财政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和地方政府间财政税收不当竞争问题严重的情况下,特别需要强调中央对地方的强力预算控制。否则,完全套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来解决我国的财政分权和收支划分问题,很容易出现更为严重的后果,例如,加剧地方政府的税收恶性竞争和过度投资竞争等现象。

因此,笔者主张,要淡化“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提法,以“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表述代之,强调在合理划分事权的基础上,运用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由中央为地方政府或者地方上级政府为下级政府提供财政资金,解决地方政府的财力不足问题。所以,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并非是赋予地方政府更大的财权,而是应当规范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

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应当以实现各级财政收支平衡以及各地区基本财政服务水平相当为目标。要建立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对标准收入、标准支出的测算更科学、准确,最大限度的考虑地区间成本差异因素,建立更加完善的补助制度。通过一般性补助,即税收返还弥补正常情况下地方政府收入与支出的差额;通过专项拨款补助,对于特别地区和特殊行业等给予财政支持,以保证地区发展平衡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顺利实施;此外,还应设立临时性的补助,在重大自然灾害或者突发性事件时,用于弥补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不足。

财政收支范文篇10

一、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各国的财政收支划分都必须建立在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准确界定之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解决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本质即是在于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但是,实践中出现的甘肃兰州“牛肉面限价令”和贵阳某区政府的西红柿救“柿”事件都表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而我国目前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处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市场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建立在利益主体多元化基础之上的市场机制,用价格信号诱导,调节社会生产和消费,协调供求关系以及人们日常的经济活动,成为自动协调经济运行的神奇的“看不见的手”。但是,市场存在天生的缺陷,那就是市场会失灵。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失灵的情况下,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就需要介入。

但是,如何界定政府在介入时的职能,就成为了一个难题。政府的职能可分为收入分配职能、资源配置、稳定和发展经济等三方面。但之三种职能的优先次序在不同的国家会有差异。例如,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其经济已较发达,更重要的是强调稳定的职能,而在我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应置于首要地位,然后顺次为资源配置,稳定和发展经济职能。

缘于上述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共财政,必然是缺陷财政,也即公共财政必须是以弥补市场缺陷为前提。而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财政应该优先发挥收入分配的职能,特别是在再分配领域,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原则,以有效弥补追求效率的市场存在的天然缺陷。其次,稳定经济发展和优化资源配置是公共财政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的财政收支划分也必须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之上。

二、充分考虑我国非典型市场经济的国情

考虑我国的财政收支划分,还必须关注我国的经济国情,那就是非典型市场经济。我国作为非典型市场经济国家,具有三大特征:

首先是体制转轨。我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开始市场化改革的,改革采取了渐进策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意味着属于非公有制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职责需要转移出来,也意味着政府体制改革需要逐步进行,转变为只在市场失灵的范围内活动,还意味着既得利益的丧失,而由此引发的多种利益集团的博弈造成了体制转轨难度的增大,因此,非典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需要更多的智慧。

第二是发展中大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需要更多地依靠内部力量,发展经济。如何培育国内市场,实现内外均衡,需要转变改革以来选择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同样是一个大难题。

第三是文明古国。长期的农业社会现实,决定了我国文化必然植根于农业社会背景。我国农业社会的许多特征依然存在,而农业社会不同于市场经济所依托的商业社会,如何在二者之间找到均衡点,或者寻找到对应于农业社会向商业社会过渡的社会治理良方,就成为我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难点,也成为我国非典型市场经济的一大特征。

非典型市场经济的国情提醒着我们,市场化的改革并不意味着我们步入的市场经济和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一模一样。因此,在我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照搬或移植的做法行不通。我国的财政收支划分也不可能照搬或移植国外的现成经验。例如,在支出责任的划分方面,就必须考虑基层政府面对的“三农”问题的压力,中央政府以及地方上级政府有责任来共同承担此部分责任。再如,我国财政收支划分制度的改进还必须考虑政府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同步问题,很难完全借鉴国外的经验在收支划分体制改革方面一步到位。

三、改革财政收支划分制度的建议

根据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以及我国非典型市场经济的国情,笔者建议我国的财政收支划分制度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1.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职责。

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职责,应当遵循分职治事与受益范围的原则。分职治事是指在政府事务与民间事务按效率原则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对政府有充足理由承担的事务,在政府内部按照凡是低一级政府能够有效处理的事务一般就不上交上一级政府、凡是地方政府能够有效处理的事务一般就不上交中央政府的原则进行合理划分。受益范围原则是指政府行使政治经济职能和提供公共产品与劳务时,若受益范围遍及全国各地则应划为中央政府事权,若受益范围仅限于特定区域的居民和企业则应划归某一级地方政府。

根据上述原则,中央政府的事权范围及主导作用应主要包括:(1)制定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对经济发展的速度、方向、结构、生产力布局、gdp分配等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并通过各种手段组织实施;(2)调节经济总量关系,协调宏观经济结构偏差,促进并保持总供求和部门结构的大体均衡,促进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运行;(3)在市场失效的领域,有效承担起跨省际重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的投资建设、提供全国性公共产品等;(4)调节gdp分配结构和组织社会保障,从全国着眼把收入差距控制在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范围内,协调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5)调控各地区之间的财政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地区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6)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法律秩序;(7)自觉组织和推动市场化进程,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8)维护国有财产的所有者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9)维护全国的生态平衡,搞好环境保护和人口控制等。

在明确了中央事权范围之后,还需要对中央与地方共同参与的事项予以明确,地方上下级政府的事权的划分也需要依据各地的情况进行区分,例如,民族自治地区的事权划分和非自治省份内部的情况应该有所区别。

2.建立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

长期以来,不少人强调以事权定财权,建立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机制。在此理念指导之下,在财政收支划分上强调在赋予地方政府事权职责的同时,应该允许地方享有较大的税收立法权。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应当慎提。毕竟,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地方政府的自主权力有限,更重要的是,在地方政府财政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和地方政府间财政税收不当竞争问题严重的情况下,特别需要强调中央对地方的强力预算控制。否则,完全套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来解决我国的财政分权和收支划分问题,很容易出现更为严重的后果,例如,加剧地方政府的税收恶性竞争和过度投资竞争等现象。

因此,笔者主张,要淡化“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提法,以“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表述代之,强调在合理划分事权的基础上,运用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由中央为地方政府或者地方上级政府为下级政府提供财政资金,解决地方政府的财力不足问题。所以,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并非是赋予地方政府更大的财权,而是应当规范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

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应当以实现各级财政收支平衡以及各地区基本财政服务水平相当为目标。要建立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对标准收入、标准支出的测算更科学、准确,最大限度的考虑地区间成本差异因素,建立更加完善的补助制度。通过一般性补助,即税收返还弥补正常情况下地方政府收入与支出的差额;通过专项拨款补助,对于特别地区和特殊行业等给予财政支持,以保证地区发展平衡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顺利实施;此外,还应设立临时性的补助,在重大自然灾害或者突发性事件时,用于弥补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