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认知范文
时间:2023-06-13 17:14: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等教育认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元认知理论视域下高等教育阶段声乐教学理论概述
关于元认知理论的界定,1976年在弗莱威尔的《认知发展》中提出,元认知的组成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与元认知监控[2]。将其应用于高等教育阶段声乐教学理论当中具体表现为如下几方面:
1、元认知知识在高等教育阶段声乐教学理论当中的体现。关于元认知的认识,主要包括认知的个体、任务以及策略三大方面。高等教育阶段的声乐教学具有着较为广泛的覆盖面,首先,个体的认知针对于所学的声乐内容,包括声乐理论以及演唱技巧等等。此理论的应用,原则上要求教师能够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予以全面了解,包括学习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声乐演唱能力以及声腔声线等先天条件等等,并基于此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使学生能够对自身的情况形成准确的认知;其次,任务的认知是要求教师能够在不同的阶段均使学生全面了解该阶段的学习任务,以强化声乐学习基础为目的对歌唱形成基本的认识,并从心理学理论出发丰富学生的情感内涵,从而推动声乐作品学习效果的提升;第三,策略的认知即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所要达成的目标,并通过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来拉近与目标之间的距离,这种教学手段即策略的认知。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自身的优势来更好地完成声乐学习过程中的各项任务。
2、元认知体验在高等教育阶段声乐教学理论当中的体现。对元认知体验的解释,可以总结为就是在认知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认知以及情感体验[3]。高等教育阶段的声乐教学元认知体验指的是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经由对声乐个体的认知所产生的一系列相关情绪,比如教师在进行发声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声乐演唱气息的把握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只有教师不断进行指导并有学生不断强化训练才能将此困难突破。教学过程中这种体验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元认知体验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3、元认知监控在高等教育阶段声乐教学理论当中的体现。元认知监控在声乐教学当中的应用指的是基于元认知知识与元认知体验在教学与学习过程当中所进行的监督与自我监督,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自身的调节与控制,从而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积极的保障。高等教育阶段的声乐教学并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具有良好的条件,演唱问题难免不同程度存在,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通过元认知监控来衡量教学计划的有效性,从而为教学计划的准确调整提供决策依据,也为学生对自身所存在的问题的整改指明方向。
二、高等教育阶段声乐教学对元认知理论的应用
1、计划阶段。元认知理论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需要依据相应的策略执行,在声乐学习的初级阶段就要制定该阶段的学习目标,即夯实基础并对声乐内容有所了解。具体来讲,即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某一首声乐曲目的旋律、歌词等,并引导学生对相似的声乐知识内容进行回顾,从而奠定学习的基础,一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则需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予以解决[4]。所有的前提都需要建立在制定周密的教学计划基础之上,才能推进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
2、控制阶段。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控制阶段贯穿于整体进程,通过对教师声乐教学以及学生的声乐知识学习实效性进行反馈并评价,从而确保声乐教学的质量,并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身于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自我认知的更新。在教学的过程中,控制的具体内容应当包括掌握教学进度、明确教学错误与斧正教学思路等,比如教师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全面衡量是否能够在一个教学周期内做好初步演唱的教学以及是否做好声乐的气息与跳音练习,本学期能否顺利完成所有教学指标等,并从中获取更具价值的教学经验。如此通过全程的有效控制,为后期对教学质量的良好评价提供可靠的保障。
3、调整阶段。高等教育阶段声乐教学的计划阶段和控制阶段均是为了保证教学效果能够满足教学指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的认知引导学生元认知的形成,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为声乐学习提供更多的动力支撑,通过对声乐教学活动的整体化控制保证策略的有效性,对所有出现的问题均给予积极的矫正与补救,此阶段便为调整阶段。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声音缺乏明亮度时,却引导学生发挥优势转攻戏剧化音色的古典艺术类歌曲,结果非但无法提升声乐演唱效果,更折损了声乐作品的价值。对此,则需要予以积极的调整,通过调整实现对声乐教学活动的合理化控制[5]。由此可见,计划阶段、控制阶段以及调整阶段均不独立,唯有相互渗透且全面整合,才能实现高等教育阶段声乐教学中元认知理论的应用价值。
三、高等教育阶段声乐教学中元认知的干预策略
1、创新教育理念,为元认知理论的渗透创设良好环境。高等教育阶段声乐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期背景下教育改革的新要求,转变并创新教育理念实为当代教育发展的必须要求。对此,高校声乐教师应当对传统的教学思想进行调整,将教育核心重新定位,明确元认知理论的价值。对于声乐艺术来说,本质上就属于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思维劳动,因此这种理念应当全面贯彻到声乐教学的整体进程中。而对于学生来说,自身的能力更多地需要被教师发现,同时也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因此,教师应当在创新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对学生声乐综合能力的重视程度,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自我控制意识与能力,为元认知理论的渗透创设良好的环境基础。
2、更新教学方式,重视声乐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渗透。当前高等教育阶段的声乐教学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停留于“重结果、轻过程”层面,教师的主体地位难以被撼动,学生的学习模式过于被动,使声乐教学课堂失去了其应有的活力。对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内容作为依据,全面重视对教学以及学生学习过程的分析,并将评价机制纳入如何学习以及如何巩固,重视学生学习成果的转化[6]。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予以积极的鼓励,引导学生养成善于学习且善于钻研、思考的习惯,并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更多经验,真正赋予学生主体地位,使课堂能够成为解决学生问题的阵地,体现课堂的价值。
3、转换教学地位,借情景教学引导学生丰富成功体验。高等教育阶段的声乐教学质量要想得到保证,亦需要使学生能够保持对声乐知识的兴趣,只有学生能够长时间保持对声乐学习的热情,教学效果才能有所保证。目前关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已有诸多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应当基于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转变做好情境教学环境的创设,为学生营造一个欢乐与和谐的学习课堂。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高度关注学生普遍的兴趣点,并给予学生以高度的尊重,使学生增进对教师的信赖感,从而形成对声乐课堂教学内容的热爱,通过师生共同兴趣点的良好互动推动学生更好地进入到求知状态,进而强化元认知的体验。
4、拓展教育范围,推动学生学习方法与声乐技能融合。声乐教育课堂的主要内容即是声乐基础知识,但教学质量的提升仅依靠教师显然不够,还要引导学生不断提升学习意识以及学习能力,在应用元认知理论进行声乐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学习方法的导向性作用,只有使学生学会更好的学习方法,才能推动教学质量事半功倍。尤其是在当前的新教育形势下,教学的目标已经不再局限于完成教学指标,而是要求通过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式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因此,声乐教学应当重点关注对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5、完善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养成自我控制的主体意识。在教学环节中,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实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学生的自我评价又基于元认知理论的自我控制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客观来看,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绝非短时间能够实现,对学生这种能力的培养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积极反馈,时刻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从而保证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逐渐养成。另外还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条件适当开展一定的声乐研究活动,通过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关注提升学生自我控制能力。
篇2
随着转化理论影响的日益深入,对它讨论和批判的声音也随之而来。不难看出,麦基罗的转化学习理论带有明显的认知取向,强调以“理性”的方式实现“转化”,重视从理性的角度对人们关于自身、他人及周围世界的不合理或者对歪曲的信念和假设进行挑战与质疑,从而希望实现认知重建和“转化”,这是一个觉察内的理性学习过程,一定的认知发展水平是转化学习的必要条件。梅里安(SharanB.Merriam)在对麦基罗转化学习理论中的认知发展的角色研究一文中,提出“尽管认知发展可能被看做是转化学习的一个结果,但成熟的认知发展过程是进行转化学习所必需的批判性反思与理性讲述的基础。”[11]当然,也有许多研究者批评麦基罗过分强调认知与理性,而其他认识形式则处于次要地位,他们认为其实非理性、超理性也是促成转化的有效方式:布鲁克斯提出了直觉的意义;沃盖尔桑(Vogelsang)提出了超理性影响;德克斯(Dirks)把对灵魂的滋养作为教育目标,提出心灵学习,认为情感和想象力是促进转化学习的重要因素,有意义的学习根植于成人与自我及外部更广阔的交往世界的情感与想象的关系,而人们赋予情感的意义则反映了意义所生成的社会文化和精神背景,这一过程是想象与超理性的;而近期的一项对转化学习的研究中更是提到了“全人学习”中可以利用的包括“认知、情感、肉体、直觉和精神”的维度。此外,还有研究者指出麦基罗的理论缺少情境性,没有探究个体与社会文化、政治和历史情境等之间的关系;也有人批评他的理论过多地关注个人的质变而忽略了社会变革的力量;还有研究者从伦理的角度质疑成人教育者在成人“转化”学习中的地位与角色。对转化学习理论中的探讨与批评,麦基罗一直努力回应,致力于该理论的修正与完善,如在对待批判性反思的作用问题上,他也承认批判性反思可能不是转化学习发生所必需的条件,“转化可以是全神贯注的,涉及批判性反思,也可以是反复的情感交互作用的结果,或者是不知不觉同化的结果———正如进入一个不同的文化氛围,未加批判地同化该文化的规范、标准和思维方式”。[12]转化学习理论内部正趋于融合,各方观点不是相互矛盾,而是必要的补充,超理性和理性可以并存于转化学习的过程。
二、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启示及指导
(一)对学习者经验的高度认可与积极运用转化学习理论指出成人经验和认知水平是重要前提,经验对于转化学习的触发意义已经非常明显,在具体的、可见的事实中找到支持与促进认知改变的信息是成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很好地发现并运用自己的经验,成人的参照框架往往是相对稳定的,所以成人高等教育中,教育者尤其需要通过合适的方法引发学习者曾经的经历、情绪体验等,引导学习者对已有经验重新体验,通过相互交谈的方法进行批判性的反思,从而获得学习。坦南特曾经描述了在学习中成人教育者引导成人使用建构经验的几种用法值得我们借鉴:首先,教育者可以将他们的解释和说明和成人学习者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接下来,教育者可以将学习活动同学习者目前的生活、工作经验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教育者还可以创造学习者可以参与的、产生学习的经验;最后教育者还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习者解构自己的经验,激起他们对已有经验的质疑。
(二)促进学习者的批判性反思苏格拉底说过,没有反思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人生。我国传统的基础教育培养模式下长大的成人,更加习惯于接受教育者的安排,当教育者试图让成人学习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想、参与自我评价活动的时候,他们更多的是选择沉默寡言,这种根植于一直以来所生活的社会文化中产生的思维和行动模式,给成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普拉特研究认为文化和意识形态造成的东西方对“自我”定义的差异,应该在成人学习指导中给予充分的考虑。首先应该培养其反思的意识,促进他们自觉地、主动地进行反思,不断地审视周围的事物、自己的经验,提高自己的判别能力;其次,应开展各种活动,促进学习者与教育者、学习者之间的交流,通过分享获得反思的心得,从而提高反思的效果;最后,应鼓励学习者将反思的结果运用到实践中,获得转化学习的最终结果。成人教师应该教授有关批判性反思的方法策略,为成人学习者提供技巧方面的支持。通过组建成人学习者学习小组的教学组织形式,开展讨论,进而根据不同成人学习者的认知特点,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判断性反思建议,促进他们主动进行批判性反思,最终达到观念转化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批判性反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应该是持续性的、多元化的和全面性的反思。
(三)重新审视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在转化学习研究中,教师的作用一直受到关注。成人高等教育中的成人学习者拥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有业已形成的学习风格和经验,对于教育者而言,学习者的需要、风格、经验和动机可能是外显的,这些是决定成人教育教师如何帮助成人学习者学习的重要因素,并决定他们的角色和教的方法。在面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学习者时,教育者尤其需要以新的视角去转变自己的指导思想和角色界定,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应该是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平等和相互关怀的关系。为此,成人教师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更多地建立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平等的教与学互助关系的动力机制,使成人发挥自主学习意识,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我反思学习。
(四)推进理谈的意义成人学习者在与他人的理谈中,互相交流观点,产生新的观点假设,继而通过批判性反思,才能产生转化学习。教育者应该尽可能创造理谈的理想条件,如引导学习者搜集、掌握尽可能全面的相关的信息,然后摆脱自欺,能够客观地评价各种主张、争论,并尽可能地让成人学习者都拥有参与对话、交谈的均等机会等等,目的就在形成一种更加敏锐、礼貌、不受支配和不被扭曲的沟通。成人高等教育应该是促进这种学习形式,即把差异视为一种机会,一种对我们交流、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挑战。
篇3
[关键词]台湾 高等技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一、台湾高等技职教育概况
台湾的教育分为两大系统,普通教育与技职教育。在这两大系统中,高等教育亦分为两大系统,高等学术(普通)教育系统与高等技职教育系统。学术系统的高等教育包括普通大学、学院、师范院校等,技职系统的高等教育(本文称为高等技职教育)则涵盖了科技大学、技术学院及专科学校。学制包括专科(二专、五专)、大学部即本科(四技、二技)、硕士和博士。在1990年以前,因技术学院只有1所,高等技职教育的探讨多以专科学校教育为主。1990年以后,由于技术学院的新设、改制和改名科技大学,以及普通大学增设技术院系等的影响,到2005年,高等技职院校已有科技大学22所,技术学院53所,大学附设技术院系31所,专科学校仅有17所。在高等技职学校在校学生人数与结构方面,呈现出专科学生人数结构比例大幅下降,大学部及研究生人数结构大幅上升的情形。因此,高等技职教育所探讨的范畴,除专科学校外,主要以技术学院、科技大学为重点。从学制上看,主要以大学部(四技、二技)为主,即本科为主。
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定位明确,主要目标在于配合经济建设的需要,提供优质、适量的技术人力,为职场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发展个人的潜在能力,增进个人的学习效能。“其系科(专业)设置以职场工作为核心,而不是以学术研究为核心,课程设计基于职场的工作需要及技职教育系统学生的特质,培养职场所需能力,使学生得以衔接所学,成为各级各类技术人才或专业人才。”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台湾本科层次高等技职教育迅速发展,为台湾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
二、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专业设置。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标志和内容。目前,普通大学院校、科技大学和技术学院的专业设置均称为“系所别”,其中“系别”为本科,“所别”为研究生。普通大学(学院)系所设置依据“大学法”是以“学群”为单位,分为16个“学群”;科技大学与技术学院的系所设置依据“大学法”和“技术及职业校院法”,亦以“学群”为单位,分为8个“学群”,分别为工程技术、设计技术、农业技术、管理技术、海事技术、家政技术、医护保健技术、商业服务技术等,还强调增加设系的弹性。技职院校的系所(专业)设置主要是按照职业分工与就业市场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学生意愿、学校师资、设备、校舍等条件,规划开设的,侧重实用性,这是技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院校的主要标志,也是技职教育组织构成的显著特点。科技大学与技术学院的系所设置,紧密结合社会需要,不断开设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新型专业。如许多科技大学和技术学院都建有设计学院,开设的专业有:都市计划与景观建筑系(朝阳科技大学),主要研究方向有:都市实质规划与设计、生态与景观设计、地理资讯系统与空间分析、不动产与土地开发、都市与经营管理等。流行设计系 (岭东科技大学)的特色是整合服装、发型、美容、彩妆与艺术设计思维的应用理念,培育具有人文品位与敏感捕捉时代潮流的流行设计专业人才。因此,系所的设置已越来越多元化,超出了学群所能涵盖的范围。
2.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类型与规格的重要体现。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分为三级:第一级是“法定”层面的目标,依据“技术与职业教育校院法”,科技大学与技术学院以传授、研究发展应用科学及实用技术,培养具有职业道德与文化素养之各级专门及技术人才,服务社会,促进发展为宗旨,以培育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第二级是部定类群层面目标。所谓类群,是自1997年底开始台湾“教育部”为改善现行各级技职教育课程与专业设置问题,以适应未来产业人力需求,将各级技职学校专业设置与课程发展整合,将技职教育所有科系归并为7大类17群(外加1个一般科目群),进行“技职体系课程纲要”的制定工作,推广技职一贯课程规划。各级技职教育学校的教育目标与其在所面对的产业发展变迁中所扮演的角色息息相关,教育部技职一贯课程规划中对各类群按不同层级的学校规定了群培养目标。例如:电机与电子群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即本科层次)的培养目标是: (1)培养健全之电机与电子信息相关的高级技术人才,能担任电机与电子信息相关知识与技能,并具相当于甲级技术之专业能力。(2)培养继续进修之兴趣与能力,以奠定终身学习及生涯发展之基础。(3)培养学生具敬业、负责、勤奋、合作等职业道德。(4)培养学生兼具人文素养与科技创造、研究和发展,以及适应与改变环境之能力。第三级是专业层面目标,它规定了开办的专业面向实际应用的具体培养目标。
3.课程设计理念和方法。由于台湾高等技职教育是以满足社会的人力需求,发展个人的潜在能力,增进个人的学习效能这一基本目标为目的,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职业市场所需的职业知能,生涯发展所需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使学生由实务中习得相应的技术知识和能力,辅以相对的学理,以便学生在技能中求发展。因此,高等技职教育的定位,其一是提供学生适性发展及多元学习的环境;其二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进入职场的就业能力及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开设课程及内容的确定,是由各校自行制定的,即以学校本位课程为主。课程设计遵从的理念是必须基于职场的工作需要及技职教育系统学生的特质,培养职场所需要的能力,促使学生专业技能的养成,人格培育的均衡发展,尊重学校发展的特性。课程开发的原则是强调连贯统整,讲求务实,学生中心,未来导向,效标明确。而课程开发的依据是遵从哲学、价值观的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学生心理、生理的发展,分析产业需求、职业要求、所需培养人才的能力要求,以此进行课程设计。
课程开发的方法是从行业分析人手:运用Del— phi法,进行行业(Occupation)——工作(Joh)——任务(Task)——技能(Skill)——操作(Operation)等的分析,确定未来工作所需的能力目录和能力标准,然后制订教育目标,进行课程内容和活动的规划,以及课程评鉴(评价)活动。由于课程设计是以行业分析为起点的,所以技职教育课程的质量评估是检验学生是否具有明晰的生涯目标(升读相关科系比率/学用合一率)、基础能力(升学率)、专业能力(证照考试合格率/就业率)等。
4.课程特点。台湾高等技职教育本科开设的课程有以下特点:(1)必修课程少,选修课程多;(2)基础课程分类开设,且体现出“广、浅、新、用”的特点;(3)实务课程占有较大比重,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且注重在实务中学习掌握技术;(4)没有毕业设计,而是在第三、第四学年安排“实务专题”制作课程,一个“实务专题”一般需要1年到1年半的时间才能完成,题目来自于业界,题目可由教师确定或学生自己获取。
“实务专题”是台湾技职教育本科课程与普通大学本科课程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科技大学与技术学院开展“实务专题”课程的目的与作用非常明确:是为了满足科技与产业发展的用人需求,通过实物专题制作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并通过课程实施,来培养学生自行获取信息并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完成一个具体的实际成品的能力。期间会由教师与学生约定时间,请学生报告进度,并随时与学生讨论实作进行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这可使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各项基本概念与原理融会贯通。并可培养学生针对题目,广泛收集相关资料,进而自行学习研究的能力。使学生能将以往所学的各种理论,应用于实务经验,以期日后能应用于产业工作中。 “实务专题”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精神,协调工作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在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品质,如人文精神的陶冶、职业道德的养成、批判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以培养学生成为兼具人文与科技素养的高质量人才。通过“实务专题”课程亦可使学生了解报告的撰写方式,训练学生的报告撰写能力,在课程教学中也形成了学生与指导老师的良好互动。由此不难看出,“实务专题”课程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课程,实务制作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5.教学方法。教学是使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在台湾科技大学和技术学院的教学中,教师非常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适应高等技职教育规律与技职教育的学生。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认知性教学法、情意性教学法、技能性教学法(适合学生掌握技术而非学习理论知识的教学法)、适应性教学法 (适应学生个性为主的教学法,如协同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个别化教学法、自学辅导教学法等)、科技性教学法、实务教学法(通过产学合作的途径)等等。此外,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在教学上的突出特征还有:(1)很大一部分基础课程是由专业教师讲授的,如数学课程中高等数学主要讲微积分,一般由数学教师任教,而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则由专业教师讲授,很多数学方法由专业案例引出。这一措施把学科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起来,专业教师能够很好地把握学科理论知识“广、浅、新、用”的尺度。(2)非常重视对教育对象特征的分析,各科课程的开没,都要考虑所招收的中等技职教育学生的基础、特长,课程内容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学生是否能理解和掌握,以此作为教学的基础。(3)职业素质教育和养成是教育的重要目的及课程设计的重要目标,同时职业素质教育主要寓于专业教学、实务专题和劳作课程中。
6.评价标准。由于台湾的高等教育存在两大体系,因此台湾高等教育本科层次的评估方案同样有两个,一个对普通大学实施,一个对科技大学与技术学院实施。两个方案既有共同之处,反映出本科教育的共同规律;又有不同之处,反映了技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应用性特点。两种方案最主要的差别是: (1)在教师评价层面:普通大学的评价方案强调教师的学术研究和取得的学术性成果,科技大学在教师评价中则仅以上述学术标准为参考,主要看教师在产学合作和帮助企业技术提升与技术研发中的表现,以及取得的专利数量等。(2)在学生评价层面:普通大学重视学生的学术表现,而科技大学更注重学生在“实务专题”课程中的表现,取得职业证照 (证书)的人数、毕业生就业率及在就业中的表现等。(3)在课程评价层面:普通大学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由资深教授组成的专家进行评价,课程内容要反映学科发展状况。而科技大学的课程必须有产业、行业界专家参与评价,强调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必须首先满足产业需要,而非学术发展的需求。
7.产学合作。开展产学合作是台湾高等技职院校的突出特点。产学合作的类型有16种,内容形式多样,且政府部门、科研管理部门、企业在推动产学合作中都发挥了作用。产业、企业和学校的互动关系,以及政策法规的约束与保障等,反映出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产学合作的开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产官学研界相互协调的一种保证机制。
三、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分析及借鉴
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在培养业界欢迎的应用性人才方面的一些本质特征值得我们借鉴:首先,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已经形成了发展高等技职教育的理念、价值观和学术氛围,使技职教育的定位、教育目标、课程设计、评价等已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符合应用性人才培养规律的共识与做法。其次,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培养的应用性人才坚持“实务第一、学生第一、学科服从实务和学生”等教育教学理念,在实施上已从培养目标、设计方法、评价标准、教师评价、课程实务等方面有系统的体现。第三,相应法律法规的健全和体系的完备,使得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定位、内涵、标准清楚,有效地保证了应用性人才培养对业界需求的满足。
近年来,随着大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开始多样化发展的探索。但高等教育是一个系统,与以上台湾高等技职教育探讨范畴相对应的,是需要在本科层次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教育。而从这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来看,大陆与台湾地区还有许多差别。如:由于台湾技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普通教育不同,是从产业需要和以职场工作为核心来设置的,教育类型的特征很明确;而大陆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仍是按照学科分类的方式来设置高等教育专业,因此难以体现多样化发展的高等教育的类型特征。
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各层面培养目标的定位明确、具体,突出了技职教育类型与培养实务人才类型的特征,特别是对职业道德和关键能力均有明确的要求。大陆高等教育各层面的培养目标强调通用性,希望面对高等教育培养的各类人才,强调学生一般性知识能力较多,因此其应用性类型的人才指向不很明确。在大陆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中,其课程的导出是遵循专业主干学科——学科主干课程的思路,由教育界专家负责设计,几乎没有行业企业等实务部门专家的参与,并且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在教育部颁布的98个专业目录中都做出了规定。因此,较难从整体上设计培养应用性人才的课程系统,实施应用性教育。在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教学中,由于对应用性高等教育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对应用性高等教育的规律掌握得还不够,因此,基本是沿用学术性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不太有利。此外,还缺少对学生状态的分析,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需求不清楚,难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设计缺少对学生分析的基础,难于因材施教,进而难以凸显应用性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目前,大陆本科院校的评估标准只有一个,对学术性高等教育与应用性高等教育同样适用。用学术性高等教育的标准约束和评价应用性高等教育,易产生不利于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影响。目前,大陆应用性本科层次高等教育的发展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认识到在大陆高等教育中发展本科应用性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当前重要的是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从精英教育阶段单纯学术教育的环境向多样化高等教育发展。而台湾本科以上层次的高等技职教育比大陆发展应用性高等教育先行一步,对于大陆发展应用性高等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来讲,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林腾蚊,张可立,柴御清.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现况、政策与发展[R].宁波:2005台湾技职教育专题研讨会报告,2005.5.
[2]黄政杰.技职教育的发展与前瞻[M].台北:师苑,2000.
篇4
一、加强人格意识和综合素质教育,塑造大学生人格魅力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他提出“赤子”概念,就是说一个人刚生下来的时候是干干净净的,这就叫“赤子”。他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就是说,要成为“大人”,成为“君子”,就要有一颗天真、纯朴、真诚的“赤子之心”。只有拥有一颗天真、纯朴、真诚的“赤子之心”,才能成为“君子”,受人尊敬,才会具有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是表达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等特征以及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学识、素质的内在结构与行为表现的有机融合,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能力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魅力是人们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它不同于一般的能力、魄力。在今天的社会里,一个能受到别人欢迎、容纳的人,实际上就具备了一定的人格魅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来临,社会发展不再是仅仅需要掌握单一技能的高精尖人才,更需要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宽、基础雄厚、具人格魅力的高精尖复合型人才。社会职业变迁比较显著,专业完全对口的岗位越来越少,职业变动的可能越来越大,致使用人单位在聘用员工时掌握的标准从单纯注意专业变化到注意综合素质,如理想、信念、境界、人际关系、特长、爱好、心理素质和工作经验等等。此外,经济全球化趋势要求大学生对于我国、外国甚至整个世界现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有比较丰富的知识;对于我国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较多的了解;对于国际交往的礼仪及各国风俗习惯有较多的了解,同时也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
二、倡导“仁爱”精神,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儒家思想的基本核心是“仁爱”,“仁”为人的道德的最高原则, “仁”的根本含义就是爱人。儒家提倡仁爱精神,人与人之间以尊重、友爱、宽容、恭敬的人道原则和平共处。孔子要求人与人之间要充满爱心,要“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强调对人要温、良、恭、俭、让。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待别人要将心比心,要推己及人,推人及于万物,并认为仁是成人之道,不仁无以为人。其所强调的仁爱,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 而且也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这些与大学生守则中的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内容是一致的。儒家的仁爱精神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团结友爱的和谐精神, 从而增加集体凝聚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儒家仁爱精神所包含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生命格调能激励人积极向上, 是当今青年学生成长所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
但现在不少大学生缺少这种仁爱精神,他们精神空虚,感情冷漠,漠视人伦道德,缺乏互助友爱与吃苦耐劳的精神。用儒家仁爱教育思想来教育当代大学生,既能医治少数学生存在的麻木心态,又能唤起生命意识,拓宽其精神空间,催其奋进,促其进取,形成积极有为、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儒家的仁爱精神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团结友爱的和谐精神, 从而增加集体凝聚力。儒家仁爱精神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儒家仁爱精神所包含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生命格调能激励人积极向上, 是当今青年学生成长所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学校教育在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做人”,以“仁爱”的情怀关爱他人,关怀社会和人类。当代大学生就要以积极、乐观、有为的态度对待事业, 对待人生, 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体魄、学识和技能, 使自己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大学生只有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三、倡导“孝悌”精神,培养大学生责任感
儒家认为孝是各种道德规范的根本,贯穿于人的行为始终,从侍奉顺从父母,到治国安邦,从君主到平民都离不开孝。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孝主要表现为:赡养父母、敬重双亲、以爱心愉悦老人、规劝父母错误言行、不做有损父母声誉道义的事、不做无谓的有损父母所给予的躯体健康的事。“悌”主要指尊敬兄长,弟兄相亲。“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孝悌”讲的是长幼有序,和人性博爱。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认为年轻人应该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认真诚信,广施爱心,亲近仁人志士,能轻松做到这些,才可以学习知识。这与当今所倡导的“德育为本,育人为先”的教育思想契合的。
然而随着社会结构的变革,大学里功利主义思想的盛行,亲情逐渐冷漠淡薄,大学生对长辈的敬顺也渐渐地消逝褪色,大学生对孝顺的概念也渐渐地模糊了。一个人,假如对含辛茹苦抚养自己长大的父母尚且不去关爱,他又如何能去爱他人,爱工作,爱社会,爱国家,爱人民呢?孝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的修养,而成了社会的需要。在大学里,首先要培养大学生学会“爱”。 而孝是“爱”的延伸,是“爱”的反映。孝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是一切爱的基础。作为儿女对父母尽孝要早,要能对父母知恩,感恩,报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助孤残,救助贫弱。在现代社会里“悌”的思想更应该推广为朋友之间的尊重友爱。正如《论语》中所说:“君子敬而不矢,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具有“敬而不矢”,“恭而有礼”的品格,才能找到真正的朋友。在大学里,同学之间尤其需要扩大悌的思想,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四、倡导“义以生利”精神,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义以生利”,是孔子提出来的命题,也是孔子乃至整个经典儒家义利观的核心。儒家主张“见得思义”、“观得思义”,反对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在价值观方面,儒家文化一方面承认人有道德和物质利益的双重需要, 不否定利的价值;另一方面,儒家形成了明显的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价值模式。如孔子以义利作为君子和小人的分野,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以后的大儒也有类似的观点,如“先义而后利”;“君子思义而不虑利,小人贪利而不顾义”;“不义,虽利勿动”。
当代大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成长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思想、意识、观念相互影响和渗透,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多元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他们的时代精神、时代观念明显增强,初步具备了一些现代意识,诸如主题意识、竞争意识、公平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以及民主意识等。这是他们的主流,是积极的一面。同时, 由于他们生活经历简单,对许多问题缺乏深刻透辟的认识, 面对复杂的价值环境,导致他们中许多人认知与行为的背离,价值目标与现实取向的背离。而这与价值观都有直接联系。用儒家文化的义利观引导大学生树立价值观,一要借鉴其完整的体系;二要充分认识和肯定大学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积极的价值观念;三要把关心集体、关心他人、乐于奉献、遵守社会公德作为教育的重点。
改革开放的宏观环境、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社会变革的加快、科技革命的发展以及思想文化的激荡, 使高校的文化多元化倾向日趋明显,传统与现代的思想道德观念不断撞击,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也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并构建合理的人生价值观, 这已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又注重道德践行, 儒家文化特有的仁爱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在客观上,我们应努力营造一个既有古代文化精髓要义,又有划时代精神气息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其学科特点,生动而深入浅出地把这思想运用到教学中去。大学生在每天的学习生活环境中接触到的“学而时习之”,“三省吾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恒念物力维艰”等许多儒家经典文化的名言警句,时刻提醒他们如何学习、修德、团结、节俭等,只有进行这样经常性的点滴培养,那么,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他们的学业成绩,才会出现可喜的局面。那么我们的素质教育定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晓江生命教育演讲录[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2 月
[2]陈代勇.先秦儒家伦理思想与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操塑造[D].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徐克谦.先秦儒学及其现代阐释[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朱熹.朱子四书语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5]樊建武.从与现代教育的冲突与融合看儒家教育思想及其德育传统的现代价值[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6]杨清荣.儒家传统伦理的现代价值[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7] 刘复兴 刘长城. 传统教育哲学问题新释[M ].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3.
篇5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价值认同
[作者简介]杭瑞友(1965-),男,江苏姜堰人,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骨干院校建设办公室,副教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和会计教育研究;葛竹兴(1960-),男,江苏姜堰人,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骨干院校建设办公室主任、教务处处长,教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和动物药品检测技术研究;朱其志(1986-),男,江苏宿迁人,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助教,主要从事高职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江苏泰州2253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省农业职业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于价值认同的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课题批准号:苏农办科[2011]28号)和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基于实训基地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011JSJG3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018-03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发展类型,除了具备高等性外,还因跨界教育的属性具有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跨越了教育与职业、学校与企业、学习与工作的界域。这就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实行校企合作办学。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在高等职业教育界已达成共识,但是校企合作的深度远没有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找准校企双方合作的契合点是高等职业教育界不得不思考的紧迫问题。
一、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面临的机遇
校企合作是一种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采取理论教学与学生参与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或通过合作将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进行融合,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方式,通过相互支持、相互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培养出具有较高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人才的办学形式。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一批掌握了先进技术和标准、与国际接轨、具有先进文化和战略眼光的企业已经成长起来,这些企业对人才的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能否适应这种变化要求,对接企业的需求,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校企双方在“人才”上找到了共同点,这为双方深度合作提供了空间。
二、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一)缺乏明确的共同认识
高等职业教育要实现人才培养、终身教育、社会服务等功能,必须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企业要生存发展、培养人才、扩大市场、实现盈利等,也需要与高等职业院校联系,但囿于时间精力、局部利益、风险责任等矛盾和冲突,达成不了价值共识,合作的成效不明显、时间短、流于形式,离“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研发、合作发展”的目标有很大差距。
(二)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
实现校企合作最本质的问题是找到并实现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契合点,只有达到双赢才是一种良性的、稳定的、可持续的互动机制。校企互动机制是指校企之间紧密合作、互动互促、旨在双赢的运行方式。由于校企合作的时间短、政府推动不足、合作主体认识不到位,特别是缺乏合作的动力,认识不清合作价值所在,因而校企合作并没有真正实现“专业与产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实质性对接,更没有形成文化互融、资源互补的机制。
(三)缺乏互通的合作平台
企业与行业、产业的联系密切,只有需要用工时才与学校发生联系。作为国家级、省级、地(市)级政府层面没有一个专门机构来统筹、组织和协调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在国家示范校、骨干校为主体的推动下,虽然建设了一些理事会、董事会、校企合作委员会、产学联盟、产学园区等合作平台,但“办学与合作成为两张皮”,效果并不明显。
三、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价值认同(一)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主体的价值诉求
1.政府的价值诉求。政府是校企合作的主导者和管理部门。从政府的角度看,高校和企业是政府创新系统的两个关键支柱。高校主要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企业进行开发研究。高校拥有雄厚的科技力量,但科技转化和市场推广能力薄弱,而企业正好相反。相对于高校,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更为充裕,如能促使高校和企业两大创新主体相互结合,则可优势互补,从而在战略上实现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政府需要企业与学校加强合作,形成合作机制。
2.行业协会的价值诉求。行业协会是校企合作的指导者和中坚力量,它是政府、学校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行业协会是职业资格标准的主要制定者,是市场信息的传播者,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主要管理者。因此,行业协会需要企业和学校这两种不同的社会组织形成合力,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3.企业的价值诉求。企业虽然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经济单元,但其在竞争中生存才是第一位的,发展是第二位的。不管是企业的生存还是发展,人才始终是企业的最重要的资源,是企业在竞争中制胜的法宝,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
4.高职院校的价值诉求。经济全球化、高科技应用和社会发展变化的挑战迫使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要有系统性的转变,才能有根本性、突破性的进展。具备完成复杂工作过程中任务的胜任能力单纯依靠学校培养是行不通的,学校没有企业适应生存和发展的竞争环境、管理环境、文化环境,因此高职院校迫切需要实行校企合作办学。
5.学生的价值诉求。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将学术教育和高职教育人为地划分为两个不平等的主体,导致全社会形成成绩差、偏科、能力弱、贪玩的学生才去读职业学校的偏见。每一位学生都想获得尊重,都想习得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良好品德,在社会的生产实践中具有适应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二)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价值认同
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及哲学家米德认为,认同是在人际互动过程中,个体从每一个互动场合的具体他人处获得暂时的自我想象,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把自己归属于某类课题的自我概念。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认同是一种称为“集体意识”的东西,是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的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认同作为人类所特有的认知方式和结果,总是与社会发展相始终,并且认同的核心问题是价值认同问题。根据接收学原理,任何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变化,都是受需要驱动、价值参与的。即以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作为唯一衡量标准,首先对外界思想信息进行价值评判。只有那些符合自己利益或需要的外界刺激,才能被认可和接收。
校企合作是多元价值观下的价值共识。价值具有主体性的向度,在实践活动中是人的“内在的尺度”,但价值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和事实直接相通的。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追求和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在不断认识和评价价值。作为校企合作功能的交集—教育价值,已经为合作参与方达成共识。同时,学校和企业是社会组成单元中不存在竞争关系的两类完全不同性质的社会组织,尽管各自的目的不同、产品不同、组织结构不同、作业管理不同、运行体制机制不同、资金运作方式不同、文化不同、理念不同、社会责任不同等,但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是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而企业需要素质高技能人才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从社会分工的纵向角度看是前后道工序之间的关系,一个是“出口”,一个是“进口”,两者之间存在合作的必然。从横向角度看,学校的教师也需要转型升级为“双师”素质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人,企业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深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也需要对老员工进行培训,两者之间存在合作培养的可能。从本质上看,学校和企业都需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种天然的依存关系就构成了校企合作的共同基础和价值所在,即价值认同。
(三)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核心价值
1.校企合作核心价值。任何一种事物的价值,都包含着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其一是该事物的存在对人的作用或意义,其二是人们对于这种价值的认识和评价。虽然合作主体的价值诉求各不相同,各自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但都可以归纳为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生活价值、社会价值等。在校企合作中,合作与不合作、短期合作与长期合作、浅层合作与深度合作,都与其是否认同合作的核心价值有着内在的联系。这种核心价值是一种主导价值,并以它为统领,建立和形成这个合作的价值体系。一般说来,共同的核心价值体系首先应该是“共同”的,亦即是社会各界“共同”承认、理解、信奉、遵循的思想和观念。这种思想和观念的价值趋向应该是普遍性的,而不是局部性或个体性的。它能够唤醒和凝聚的力量是社会整体的力量,而不是一部分人的力量。其次是社会各界对共同价值体系的承认、理解、信奉、遵循,是发自内心和自觉自愿的,而不是被外在的社会其他方面的力量强迫或强加的。最后是这种共同承认和信奉的思想和观念,能够转化成人们的职业行为和社会性行动,进而能够形成一种社会性的集体意识和时代性潮流,推动一个崭新时代的产生或社会文明热潮的兴起。
在不同的语境中,人们所用的“价值”概念具有不同的内涵。校企合作的核心价值取向自然聚焦于教育,即这个核心价值就是教育价值。在企业合作中,价值的重要内涵是功用,相当于经济学中的“使用价值”,意味着当人们说某事物或某做法没有价值时,实际上指的是该事物在功利上失去或没有功用。教育的价值主要通过教育功能表述。实际上,功能是一个系统因其要素与结构而产生的一种客观性的作用;而价值则是基于这一客观作用特定客体向价值主体呈现出的主观性的意义。人们在教育功能认识上出现的偏差,比如出现功能观上的“教育万能论”和“教育无能论”的错误倾向,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用对教育价值的认识取代了对教育功能的客观分析。
教育价值不同于教育功能,两者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教育价值就是指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种客体,对个体主体和社会主体的发展需要的一定满足。教育价值表明一种社会关系,即教育活动这一实体与人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由于价值的载体是人,因而人是价值体系的核心。世界人任何事情的成功与否都取决于人。只有人的发展,事业才得以进步。当然这里教育的“人”既包括企业的员工,也包括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教育育人的实质就是使人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良好思想品质,形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教育价值包括教育的内在价值和教育的外在价值,教育的外在价值是指实现别的目的的手段、方法或途径,教育的内在价值是指为了知识而教育、为了能力而学习、为了真理而学习和教育。
2.校企合作核心价值的生成。20世纪中后期,“人力资本”理论曾盛极一时,各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也呈现出史无前例的热情,而实际上它们都表征着现代社会和个人作为教育资源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对教育价值取向”的巨大变化,如今的校企合作表现得如此欣欣向荣,这是这一“变化”的写照。
校企合作中,要形成合作教育的核心价值,首先需要提炼合作价值,形成共同的核心价值。校企合作的核心价值应该从合作的现实情况出发,体现成员共同的思想,真正挖掘属于自己的经过多年的发展所沉淀下来的良好价值观。校企合作的核心价值是教育价值。其次要传播价值。合作各方要利用各种有形的宣传、培训、专门组织的主题交流活动、典型示范、各种仪式等各种途径来进行宣讲,让成员感觉到校企合作的核心价值所倡导的理念耳熟能详、无处不在。再次要运行制度,保障合作的价值“落地生根”。制度是合作各方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通过建立健全合作各方认可的制度,并切实有效地运行,才能使得合作价值得到有效落实。最后要通过合作文化不断塑造教育价值。合作文化在校企合作中处于关键地位,发挥着正面的积极作用,推动着校企合作的发展,关乎校企合作的成败,需要合作各方精心培植。
(四)校企合作教育价值认同路径
学校与企业是社会经济生活中两个不同的文化主体和经济主体,要实现在多元价值观体系中寻求教育价值的认同,首先,需要从价值冲突的根源入手,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是两类不同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缺陷,要正确认识文化冲突的客观必然性和相互依存性。在文化平等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协调冲突,争取把文化冲突转变为文化融合。其次,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学校和企业各自都有自己的使命,只要在教育价值上认同,教育资源上共享就能够达到合作的目的,应该有所取舍。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合作教育价值的认同应该是建立合作主体内在自觉基础上的主动认同。价值认同有平面的、完全一致的认同,也有以差异为基础的立体的认同。主导价值并不否认价值的差异,仅是在多种价值观点组成的价值体系中代表该体系的总方向,对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起着统帅作用的价值。对校企合作教育价值的认同过程既是合作主体的价值观的转化过程,同时也是个体价值、共同体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等与教育价值之间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的过程。通过教育价值的认同,形成一种共同的合作境界。
(五)提升校企合作教育价值认同度
在现代社会,企业和学校不再是教育价值的对立者,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教育价值共同体。在校企合作中,不同主体之间利益上的矛盾和差异必然要通过价值观的不同和冲突表现出来。合作的过程不仅是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的过程,而且是不同价值观之间的相互理解、认同的过程。价值冲突与价值认同相伴而生。因此,作为校企合作的主体—学校应不断吸收“他方”的价值,在价值认异、价值共享、价值认可的过程中,重建现代校企合作的教育价值,以不断提高合作各方的认同度。
校企合作需要从利益需求认同提升到教育价值认同,“以势交者,势尽则疏;以利交者,利尽则散”。利益表现为显示有用性,而价值表现为超越追求性。在追求价值时并不排斥利益,反而是相得益彰。但在合作一方暂时利益得不到满足,能坚持合作的,一定是价值认同在起着关键性作用。为了实现价值,可以抛弃自我,牺牲自我。只有校企合作各方共同参与,认同合作价值,化解单纯的功利和庸俗的实用目的,凝练文化、彰显理想、升华价值,由被动接受转变为自觉认同,才能构建稳定的校企合作价值共同体。
四、建立校企合作教育价值共同体
共同体是指基于共同目的而构建的成员之间及所有成员的关系的总和。共同体存在形式以及组织结构的不同,使得生活在共同体之中的人的存在方式和自由程度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并决定人的不同需要和身份认同。它具有结构性(确定的位置)、普遍性(共同的目的)、开放性(成员构成)、公共性(公共领域)、实践性(成员行动)等特点。不论何种共同体它都发挥着两个基本功能,一是生产和再生产功能,这是共同体存在的前提。二是教化功能,即为了共同体秩序的稳定,承担起一定的教化和培育成员的功能。
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的组织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而在校企合作沟通时,往往会因体制、机制、文化、价值、利益、目标、运行方式等的差异而产生分歧。因此,校企合作主体有必要在价值认同的基础建立自己的共同体。校企合作价值共同体是指在政府主导和行业指导下,掌握了先进技术标准和管理方法、具有先进文化生产力和战略发展眼光的企业与具备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能力的职业院校围绕教育价值目标,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偿使用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实行“五个对接”的系统合作,共同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职业能力的学生和企业员工的教育共同体。
这样的共同体不仅具有利益的一致性,更具有价值的一致性,它是一个温暖而舒适的场所,成员之间彼此信任、互相依赖。校企合作价值共同体根据“共同的价值目标”运行,这样的共同体一旦形成,每个共同体成员就会成为具有“同质性”的个体,虽然每个成员都具有特定的身份,但他们是作为共同体的一个整体的部分发挥作用。实质上,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主体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天然具有价值目标的一致性,这也决定了达成价值共识,建立校企合作价值共同体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建立校企合作价值共同体的前提是政府指导、行业主导,基础是合作主体必须从各自为政走向价值认同,关键是加强合作平台建设,这既需要成员自己的理性回归,更需要高等职业院校自身的努力,推动合作主体重构以教育价值为核心的价值认同体系。学校也应该反省自己,是否有实现这个价值观念的坚定信念,是否有实现这个目的的教育能力。企业也应该反思自己,为何高技能人才如此短缺,为何难以培养高技能人才。只有校企双方尽力实现文化共融、资源共享、价值共认,才能建成校企长效合作的教育价值共同体。
[参考文献]
[1]张俊英.学校与企业:校企互动双向介入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刘洪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新思路[J].教育与职业,2011(5).
[3]王长乐.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什么[DB/OL].,2009-01-09.
[4]檀传宝.教育是人类生命价值的中介——论价值与教育中的价值问题[J].教育研究,2003(3).
篇6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质量
收稿日期:2006―09―1 1
作者简介:黄NEB2F(1959-),女,汉族,广西桂林人, 广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教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成人教育教学与管理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高级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成 人高等教育获得了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实 现形式。但伴随着成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出现了对成高教育质量 下滑的谴责之声。
一、成高教育质量下滑的三种不当归因及其质量观的匡正
(一)成高教育质量下滑的三种不当归因
1.学生素质下降导致成高教育质量下滑
社会上关于成高教育质量下滑的议论,很大一部分来自学生素质下降这一事实。这反映 了成高教育质量下滑的一些诱因或外在原因,却不是本质原因。该观点的错误在于把成高教 育的产品和成高教育的对象混同起来。教育的产品是服务,成高的教育产品当然也不例外, 因而衡量成高教育质量优劣的根本在于其所提供的教育服务水平的高低,归根到底是对顾客 需求的满足程度而不是学生的素质。成高教育服务若能针对学生特点,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 工作,实现学生素质的最大发展,满足包括用人单位在内的各方需求,就应当认为成高教育 服务具有高质量。不能以成高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素质不如普通高校学生就断定成高教育质量 不如普通高校。以挑剔顾客质量的好坏来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是不公平的。事实上,一些生 源较差的民办学校因重视教育质量,办得红红火火,就是对此种观点有力的回击。
2.社会不良心理导致成高教育质量下滑
另一种观点把成高教育质量下滑归因于社会上日益升温的“文凭热”。该观点认为成高 教育质量的下滑,很大程度应归于社会的不良风气,即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功利心理。一些用 人单位招聘员工时一味追求“人才高消费”,以高学历作为高水平的代名词;某些学生求学 的目的即为一张文凭,以“文凭是否好拿”作为选择就读学校的重要甚至唯一依据。在日益 激烈的生源大战中,一些成人学校为了生存不得已选择对学生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直接导致了成高教育质量的下降。毋庸讳言,这种观点的实质在于将部分成高院校短视行 为所造成的教育质量下滑的责任统统推给了消费者。教育内外部规律告诉我们,教育必须与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这种适应应当是积极的、发展的适应。社会 对人才的需求,在于其真才实学。外在的受教育层次的发展,并不必然带来个体的身心发展 。成高教育工作者应当自觉抵制不健康的社会和个人需求,而不是为追求经济效益而消极迎 合。某些成高教育院校忽视教育事业对社会长远需求的满足,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行为 应当受到严厉谴责。
3.私人办学的大量介入导致成高教育质量下滑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民间办学的热 情空前提高,大量私人资本注入教育领域尤其是职业和成人教育领域。有观点认为过于市场 化的运作和商人重利的本性,造成了成高教育质量的下滑。但将私人资本注入成高教育领域 作为其质量下滑的归因明显不符合经济规律,因为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成功转轨就 已经说明,非公经济成分的进入及其引起的市场竞争,是促进各行业争相提高产品和服务质 量的重要原因。存在大量优秀的民办(私立)学校,他们的办学水平,令一些国内知名高校 自愧不如。这些事实也有力反驳了对民办成高教育的批判。目前民办成高教育领域的一些不 良甚至违法现象,是某些投资人的短视行为,说到底是一个监管的问题。我们在严厉打击实 践过程中出现的,以降低质量甚至采取欺诈手段等牟取暴利的不法投资者的同时,要注意给 民办教育的发展营造宽松的舆论氛围,正确认识到民办教育不等于低质量,民办教育是我国 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成高教育质量观的匡正:应树立发展性、多样性和特色化的质量观
以上对成高教育质量下滑的不当归因,本质在于未树立科学的成高教育质量观,它们孤 立、静止、片面地看待成高教育质量,得出了关于成高教育发展前景的悲观论调,使成高教 育发 展缺乏良好的舆论环境,也不利于引导成高教育质量的改进。为此,必须首先确立科学的成 高教育质量观。
国际标准ISO9004―2:1991《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2部分:服务指南》附录中给 出了服务业的示例。教育被划为服务业的一种,与建筑设计,勘探,法律等并归到第8类“ 专业”当中。成高教育就性质而言是教育服务业,适用服务业的质量观。将成高教育质量定 位于 服务的质量,将有助于树立发展性、多样性和特色化的教育质量观。这因为,将成高教育理 解为 服务业,可以将成高教育所提供的教育服务产品,与成高教育服务的对象――成高教育学生 区分开来。这 样一来成高教育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入学素质的差异,将不再被视为成高教育质量比普通高 校质 量低劣的主要原因,从而可以使人们端正对成高教育质量的认识,为成高教育的发展创建一 个良 好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服务的目的在于满足顾客的需求,而顾客的需求类型和层次是多 样的,因此,成高的教育服务质量不能用单一模式尤其是精英化的质量评价模式来衡量,而 应该考虑成高学生的实际需求,更多的关注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具有服务特色的服务能更 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成高教育服务的多样化和特色化将使其在教育服务市场独树一帜,在 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新时期成高教育质量的应有之义
(一)专业设置的合理性
高校专业设置有两种基本取向,一为学科取向,二为就业取向。学科取向的专业设置, 意在通过多学科并存和彼此交叉相融,为学术创新创造学科条件,在实践上体现为不少高校 追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 业目录》大而全的学科专业群。目前一些普通高校无视自身已有的办学优势和整体实力, 一味热衷于升格为综合性大学,已产生学校原本短缺的办学资源更趋紧张、教学质量下降和 毕业生就业困难等消极影响。成高教育的专业设置,因其大众化的导向,更应从盲目追求学 科取 向的怪圈中挣脱出来,以满足学员的就业需求为办学宗旨,采取就业取向的专业设置。2004 年《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出台,成高教育应根据当地的需 求和 自身条件,有针对性进行专业调整。藉此既可以改变成高专业设置本科化的偏向,又可以通 过设置对口专业或相近专业,满足中高职毕业生通过接受成高教育提升其学历层次的需要, 成为成高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课程与社会需求的拟合
专业设置的就业导向及对区域内其他学校专业设置的关注,使成高教育在形式上符合社 会的 需求,但只有课程与社会需求的有效拟合,才能使成高教育最终适应社会的需求。实践中, 成高教育 的课程设置几乎没有经过科学论证,通常都只是对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课程设置的简单删减 ,对各方面要求稍微降低即完成课程设置。事实上成高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普通高校的专业设 置存 在着价值取向上的差异性,不能通过简单的删减拼凑而成。普通高校,尤其是某些知名大学 ,其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其学术研究取向,某些理论色彩很浓的课程根本不适宜在成 高教育开设。同时,成高教育学生所迫切需要的一些实践性课程却是普通高校没有的。因此 ,成高教育的 课程设置必须有独立的思路。西方国家关于继续教育的课程设计有借鉴意义,其一般步骤如 下:第一步,工作分析。基本内容包括确定职业名称和专业范围,确定基本技能范围,确定 工作技能等;第二步,制定技能结构图。它是课程设计讨论的最终结果,同时为制定全部课 程和教学计划提供依据;第三步,确立目标。通过分析技能结构图,确立培训目标;第四步 ,教学设计。把技能结构图和培训目标转化为教学计划(或称“授课计划” ),以及选择 或制定学习评价(考核)方法。通过这些步骤,可以有效地把社会需求转化为成高教育的 课程,使得成高教育在满足社会需求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管理现代化
从总体上看,成高教育质量应体现在成高教育的所有活动中,其中管理是保证。只有通 过管理现 代化,才能集合成高教育各方面力量团结协作,实现成高教育的全面现代化,进而完成现代 化人才的 塑造。在教育管理现代化进程中,教学管理首先要向现代化迈进,如计算机技术的充分利用 ,建立网上选课系统,构建教师学历、成就、知识结构以及来自学生等各方面对教师教学方 面要求的数据库等,使得各种信息一目了然,为迅速而有效地做出管理决策提供了极大便利 。近年来,成高教育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从理论走向实践就与教学管理现代化的许多进步分 不开 。在大力倡导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同时,应防止将管理现代化等于管理机器化的偏向,注重管 理中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成高教育领导应着力培养管理队伍的和谐意识、团队意识,并通过 提高 自身素质,树立新型权威,使各项工作达到“不令而行”的效果。同时,在教学管理工作中 ,应采取更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
(四)与国际接轨
全球化的进程,促使各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融合。教育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走向国际化是 必然趋势。成高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走在国际化的前列。成高教育 与国际接 轨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成高教育应将帮助受教育者树立国际化的视野作为重要教育目标 之一 ,使受教育者在态度、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适应全球化趋势。这一点在全球化趋势日渐 加剧的形势下越发重要,据国际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最新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 中国缺少经过很好训练的大学毕业生可能将会阻碍经济增长,也将会阻止中国向更先进的工 业领域迈进。这份报告所指的“良好训练”的内容,国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占相当大的比重, 成高教育应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与国际接轨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建立与国际惯例相对一致的教育质量标准。教育培养的人 才是人类发展的共同资源,人才质量的互相认同,是新时期教育的新特征,也是各国教育发 展的共同理想。同时,教育质量标准的一致,为开展更为广泛的教育合作提供了基础。
三、进一步提高成高教育质量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基于ISO9000的质量保障体系
ISO9000是ISO/TC(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 标准,它为世界范围的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QMS)术语、原则、原 理、要求和指南,以它为基础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注重全员参与和持续 改进,使质量在管理过程中得到保障和提高。引进ISO9000,可以为成高教育服务质量提供 体制性和全员性的保障,是一套可操作的质量管理方法,为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供了极大的 方便。同时,引进在国际范围内受到广泛认可的质量保障体系,可以促进我成人高等教育与 国际接轨,促进成高教育的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和合作。
(二)健全成高教育质量的国家干预机制
在建立以成高教育自身为主体的质量保障体系的同时,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外部监督机 制。 其中重要的一环是建立成高教育质量的国家干预机制。通过国家强制力打击成高教育服务市 场的短期投机行为和一些不负责任者的见利忘义行为,有利于扼制当前成高教育领域的不正 之风。但成高教育质量的国家干预机制仍然十分薄弱,应建立更系统、更强硬的长效机制, 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作用,拓宽监督范围,为成高教育快速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篇7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对策
一、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现状及原因分析
成人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几年来,成高招生却在逐年萎缩,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成高教学质量不高,社会对成人学历的认可程度低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教学是一个“教”与“学”互动的过程,成高教学质量不高,也该从这两方面寻找原因:
1.从“教”的方面看,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队伍不完善,教学管理不规范,是普通高校成人教育中普通存在的问题。在课程设置中,生搬硬套全日制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缺乏针对成人进行教育的特点,加上教师对成教教学或是缺乏经验,或是思想上不重视,而又缺乏相应的教学监督制度,使得教学中“教”这一方面的质量并不高。
2.从“学”的方面看,学生素质逐年下降,求学目的往往只是为了一纸文凭,多数学生是边工作边学习,无法处理好工作、学习与家庭的矛盾,学习得不到保障,使学生在成人教育中并不能获得相应的知识,自然也谈不上教学有质量。
二、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
针对上述原因,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和经验,对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完善课程设置
1.结合成高学生实际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教学大纲是教育部门关于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各科教学计划和教科书的依据。目前,多数开展成人高等教育的院校并没有针对成人教学的统一的教学大纲,基本上是沿用全日制相同或相近专业的教学大纲。这样的教学大纲明显不适合成人教育,直接影响到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材的选用。因而,成人高等院校应尽快拟定独立的适合成人教学的教学大纲,填补教学大纲的空白。
教学计划则是对教学大纲的具体落实,它规定了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科设置及各门课程的教学时数和考核方式。制定教学计划时,应针对成高学生社会性、实用性的特点,减少理论课在总课时中所占的比重,并对理论课内容进行改革,突出理论内容的指导性。同时,增加实践课的份量,加强对学生专业技术、操作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必要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悉的职业技能,能切实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真正提高学生素质。而且,教学计划不能多年不变,而应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不断更新。
2.根据成人高等教育特点,认真选用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好的教材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成高学生一般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所以,选用的教材应该是重点突出、通俗易懂的,教材内容应是“与时俱进”的,是能反映相关领域的最新科技进步成果的,是可以满足社会需要和学生职业需求的。
(二)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这么说,教师素质的高低,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普通高校,担任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师通常是由本校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师兼任,由于普高连年扩招,在校生人数激增,而教师队伍因受编制限制等原因,增加人数有限,师生比例严重失调,繁重的教学任务只能通过增大教师的工作量来完成。除了教学,教师还要开展科研、参与职称评定等工作。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成人教学上。而且,许多学校的政策规定,成人教学的工作与教师职称评定无关,使教师在思想上认为成高教学无关紧要,随便敷衍了事。
笔者认为,加强成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从调整政策入手,提高教师积极性。许多教师并不是没有水平,而是因为对成高教学在思想上不重视,在行动上不积极,随便应付,以致教学毫无质量可言。因此,要从政策上给予鼓励,调动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自觉主动地研究成人高等教育的规律,针对成人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2.加大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师的培养力度,实现成人高等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有其特殊的规律,政策法规、教学方法、学员特点、学习目标等都与全日制教育大相径庭。因此,要针对成人教育的特点,组织成人教育教师系统学习、掌握成人教育规律。有条件的学校,最好是可以建设一支专门从事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教师队伍,并对这些教师在上岗前进行针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专业培训。而且,针对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实践性强的特点,应该选派一些优秀教师到实践岗位中学习,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3.优化师资结构,做好外聘教师工作。除了培养本校教师外,可以从社会相关岗位聘请一些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作为外聘教师。这些人长期在一线工作,对相关专业十分熟悉,他们的引进,可以弥补在校教师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差的不足,强化教师队伍。
(三)加强对教学的监督和质量评估
除了对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主动提高教学质量外,还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质量监督制度,对所有教学活动进行指导和反馈。
1.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督导。这一工作,在许多高校,是通过教学督导小组来完成的。首先,在教师中聘请一些熟悉成人教育业务,有丰富教学经验或管理经验的专家、教授、教师组成教学督导小组。教学督导小组可以向成人教育学院反馈成人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或对此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其次,教学督导小组还要深入课堂,定期听课,了解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听课后还要进行评课,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点评,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学水平差、工作不认真负责的教师,提出批评和建议,要求其限期改进,并定期追踪其整改效果,如果仍达不到要求的,教学督导小组可以向成人教育学院提出对该教师解除聘任关系。对教学水平高、教学业务强的优秀教师,予以表扬,并向成人教育学院推荐。通过教学监督检查,督促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高质量上好每一节课。
2.对学生的出勤进行检查。“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只“教”好,而没有“学”好,教学质量还是无法提高。而学生到校听课,是“学”好的前提。因此,必须对学生的出勤进行检查。检查的方式,可以是由成人教育学院的管理人员或者由授课教师对其定期考查或不定期抽查。考勤情况表要存档。对达不到考勤要求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处罚,要求其补考或重修该科目。只有严格的要求,才能在成高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四)提高学生的自学质量
成人高等教育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还有一个特点是:成人高等教育以自学为主,面授为辅。尤其是函授教育,学生自学的课时占了总课时的2/3左右。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除了重视课堂教学外,还应提高学生自学的质量。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是边工作边学习,工作繁重,有的还要照顾家庭,所以,平时能挤出用于自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且,往往难以坚持,对所要学习的课程根本没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而面授时教师由于授课时间的限制,只能讲重点、难点,学生没有经过系统自学的话,根本就无法听懂。因此,如何督促学生自学,是提高自学质量的关键。任课教师应该在开学初就布置该课程的自学任务,包括自学的进度、方法,布置作业和思考题,指导学生自学。并且,应该定期检查学生的自学成果。检查可以是通过要求学生交作业,对学生进行远程测试等方式进行。检查的结果应当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予以保存。期末时,与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一起计入该学科的总成绩中。通过督促学生自学,使学生对课程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再在面授时通过对重点、难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授,学生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五)改革考试内容和方式,严把考试关
考试既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能否顺利毕业的重要依据。许多成高学生平时疏于学习,考试时抄袭作弊,蒙混过关。所以,必须严肃考风考纪,严格做好考试管理。对顶考、替考、作弊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处罚,让学生无机可乘。学生要想顺利通过考试,只能是平时加强学习。通过考试的约束,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针对成高学生的特点,应该对考试内容和方式进行改革,减少作弊现象的发生。
1.考试内容应更注重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往教师命题通常是从书本中抽取一些教师认为是重点、难点的知识,利用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等形式,考核学生的记忆能力。而成高学生本来就是理论知识相对缺乏,实践能力相对较强,加上年龄偏大,记忆力不如全日制学生。对这种重在考核记忆力的考试明显不能应付,作弊就成了“在所难免”的事。因此,考试的内容必须进行创新,从重在考核理论知识转为重在考核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一方面可以缓解学生记忆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考试方式应更灵活多样。以闭卷考试为主的传统的考核方式也是造成学生考试作弊的客观原因之一。今后,可以加大开卷考试的份量。开卷考试的试题应具备思考性、创造性的特点,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一些新颖的考试形式,比如,对语言类学科可以采取口试方式,对应用性强的学科可以采取实际操作考核方式等。甚至可以不进行期末考试,而是把平时单元测验成绩、作业成绩、考勤分数等按一定比例计算,折合成期末成绩。
(六)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对校外教学点的管理
校外教学点是一个学校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点的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应该加强对校外教学点的教学管理。
1.制定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包括考勤制度、考试制度、听课制度等。并且,明确校外教学点在教学管理工作上的职责。成人教育学院要采取措施,对校外教学点落实教学管理制度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校外教学点的教学质量。
2.鼓励先进,惩处落后,激励教学点做好教学管理工作。成人教育学院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各教学点的教学工作、日常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对教学质量好、管理规范的教学点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教学质量差、管理混乱的教学点提出整改措施,拒不整改或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教学点予以撤销。
“效率是生命,质量是根本”。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关乎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只有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把成人高等教育事业做大做强,成人高等教育事业才能不断走向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陈佳虹.改进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几点建议,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3.(3)
[2]傅晓敏.成人高等教育中的教学管理问题,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篇8
现代社会,人们对文凭的要求是越来越高,在工作单位中都是看文凭给工资。所以,很多上班的人不得不利用业余时间来提高自己的文凭。来充实自己的。但是成人毕竟不是学生,成人没有那么多专门的时间去学习,而且加之生活的压力等,成人对学习已经减退了敏感性。导致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大打折扣。那么,怎么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呢?
1.学校针对生源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
成人高等教育的生源主要来自社会上从事各行各业的在职人员。所以学生的文化基础、年龄层次以及家庭背景等都有很大的差异,很多学生的文化程度较低、而且基础较差。这就导致在学习上的吃力等。所以,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制定上,要进行实际性的考虑。在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定上, 要组织有成人高等教育经验的优秀教师修订教学大纲,对不科学的课程部分进行删除和调整,增加补充新的内容,对教学大纲的实施,要认真的贯彻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大纲,合理的安排课程大纲的教学计划和考核的目标,确保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活动科学、有效、合理的进行。
2. 加强成人高等教育教材建设
由于成人高等教育毕竟不是主流的教学,所以研究成人高等教育的专家比较少,很多成人高等教育的教材内容落后,与实际脱节,所以,在成人高等教育的教材建设上,要注重教材内容的创新,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成人学习的特点。要根据市场的要求,不断的更新教材的内容,强化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实际的操作能力。要编写各种层次的成人高等教育的教材,适应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应用。
篇9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 质量 感悟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5-0026-02
一 成人高等教育目标定位
无论在何时在何领域,质量是永恒的主题,考评质量的标准是什么取决于所欲达成的目标。成人高等教育是一个老话题,其目标又如何呢?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对成人教育作了明确规定:“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体制,对不断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1994年到现在人们更多以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作为成人高等教育目标。李少飞按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增加技艺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专业。在《国家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之后,又增加了以终身教育为教育目标。李敏要把为构建学习化社会服务作为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总目标,成人高等教育应围绕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来深化改革。曲韵笙等认为成人高等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序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具有重要意义,成人高等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措施。
二 当今成人高等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
从学者观点及国家的纲领看,成人高等教育的目标实现必须是刻苦学习、努力学习,尚未达到寓教于乐的老年大学阶段,但现实存在与之相悖有诸多方面,现主要对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1.学生方面
现在的成人学生与10年前比较,存在诸多差距,最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极低门槛进入学校。《纲要》颁布前后,专科录取分占总分的50%以上,而2005年至今持续低于30%。高分中存在低能,但低分中很难存在高能。二是在入校后部分学生的表现很差,在学生意识方面,在他们的观念中学校办学仅是为了赚钱,缴了学费,他们就是消费者、上帝。有的把老师的告诫当耳边风,当问题出现时,还言之凿凿,认为交了钱该如何如何;把学校当茶馆的也大有人在,所以到课率20%是常态,很难达到50%以上。
2.学校方面
成人高等教育在历史上对承办主体在财力、声誉的贡献功不可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加大以及部分学校的高层更喜欢搞教育,从而导致成人高等教育边缘化。基于这样的对成人高等教育认识,从而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政策的出现偏差。如本应是学生共享的公共教学资源变成收费来源,甚至在学生吃饭方面都有附加费。并且教师承担的教学不算工作量,而且是教师的个人行为,不得与其他工作冲突。
3.社会方面
社会方面主要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对文凭的认可度,十年前是一票难求。而今江河日下,前景微茫,可谓望断天涯路也望不见自己的路。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不努力,学校不尽力,社会不信任,最后形成恶性循环。二是生源竞争。成人高等教育较早按市场规则运作,但又保留着计划体制特征。随着具有办学资格的主体增多,再加之成人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政策滞后,出现了突破底线——少上课、甚至不上课的生源不良竞争趋势。
三 改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途径
1.提高认识和加强管理
学校对成人高等教育要有充分的认识,在多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对成人高等教育未来发展充分思考,有远见地制定政策,千万不可把培训与继续教育等同。
教师是教育目的的执行者,是教育意图的贯彻者。教师方面应作好三个环节管理。一是教师聘请环节,聘请了好的教师,教学质量有了好的保障。二是教学过程监督,这可在一定程度上督促教师认真履行职责,防止偏差。有条件的学校可派出教学督导人员随机抽查听课。三是教学反馈,把成人教学纳入教师年终考试,这样既是对承担教学的教师完成工作的肯定同时也是对教师的一个全面衡量。
加强管理不仅使教学质量有保证,更在于学员从思想上意识到学校对成人教育的重视,对防止负效应的产生未雨绸缪。
2.思想教育与措施改革并举
教工(教师与非教学员工)引导,教师的诠释,古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说,今有“身正为范,学高为师”之说。无论古今都把道业摆在首位,术业放在次位。教工应以自身的行动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混文凭转变为学知识、学做人。另外要探索变革。无论何种方法,都有其时效性。故应与时俱进,探索新的办法促进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可从考试作突破点。传统的考试模式基本是采用闭卷方式,题型也有一定规定,最大益处是标准化,易于操作,其弊端是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真实水平且有失公平。可考虑用一些新形式代替传统考试,如以课堂答辩代替闭卷考试、以实际成果代替闭卷考试。考试的变革既可促使学员对学习产生兴趣又可对教学起到间接的监督。
3.强化县级教育部门监督的权力
地县教育部门对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实际是省级教育部门管理职能的浓缩。纵观多数成人高等教育站点、教学班在当地教育部门几乎没有任何备案,更不要说报批了。但是教育产生的利益,除办学院校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学生的个体效益外,当地的未来发展受益最大,成人高等教育质量
直接影响该地的未来。地县教育部门有责任、有义务、有权力为本地的未来而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尤其关注省外院校与民办机构的组合。
4.改变评估模式
教学评估是使教学规范、教学质量提高的有利手段。要发挥评估的作用,一定要使评估固定化、长期化,并由省内外离退休教育专家构成评估小组。另外,改变过去仅对院校的总评,转向对教学点的抽评,这样可以使评估连续不断进行,促使各院校时时刻刻都认真办学而不是应付一时。这样的模式可以防止院校造假,并在一定程度上杜绝评估中的人情因素。
改善教学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一蹴而就。除上述几点外,还有培养方案、教材、管理队伍等诸多方面也应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曲韵笙、刘义国.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7)
[2]蒙强.成人高等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3(3)
篇10
建筑师在从事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难免会接触到投标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竞标环节考察的就是建筑师的项目演说能力。一场精彩的项目演说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设计方案的进一步诠释,清晰条理和逻辑缜密的项目演说可以加深评委对设计思路和方案构想的了解,凸现方案的亮点和优势。整个竞标环节不仅是设计方案的一种展示和推销,也是建筑师个人职业风貌的一种体现和彰显。因此,项目演说能力的培养对建筑师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执业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探索
建筑教育的宗旨就是服务于建筑设计行业,培养更多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因此,建筑教育要与时代同步,以行业发展对人才执业能力的要求为标准,在高等建筑教育中探索具有针对性的执业能力培养教学模式。
(一)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小组合作模式
从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看,多数学生毕业后进入设计院、事务所工作,面对的都是团队性质的工作模式: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共同参与一个项目,每个人仅在其中负责一部分的工作。个人的智慧与才华固然重要,但只有将其融入集体中才能创造出具有实效性的设计成果。但目前普遍的现象是:初到设计岗位的毕业生往往不会合作,在团队中找不到发挥自我能力的途径,甚至某些学生对这种工作模式很抵触。对此,高校建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进行反思,高校的专业教育始终在强调个性、个人能力的培养,而从个人长远的职业规划来看,这种培养是不够全面的。应围绕着重加强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对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加以改进。
将某些建筑类设计课程的设计题目难度加大,学生无法独立完成,要求学生以小组协作的形式去完成课程作业。无论是前期的现场调研、资料收集,还是方案设计过程中的创意和构思,以及最后的方案落实、成果表达等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内投票推选组长,由组长负责制定工作计划和分工,其他组员不仅要积极配合,更有义务对小组内的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小组每个成员在设计课程中都要建立自己的工作日志,内容包括工作任务、工作时长、工作结果以及工作体会等。课程作业的评分标准也不再针对个人,而是以一个小组为考核对象。每个小组只有一个作品,一个分数,小组的成绩即是组内每一个成员的成绩。作业效果好,每个成员都有高分成绩;效果不好,成员个人做得再多再好也没有意义。这种评分标准无形中发挥了组内监督的作用,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强化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责任感。
“小组合作模式”不仅将工作任务分工,工作压力分散,同时也将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个人与团队间的交流互动与协同合作。正如建筑行业的实际工作一样,任何一个项目,一个投标都是集体创作的过程,都是一个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过程。项目或者投标的成功与否,在于个人,更在于集体。这一教学模式,正是着眼于行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学生职场适应性的专业素养。
(二)交流沟通能力培养———角色互动模式
高校建筑教育设计课程教学一直存在这样的弊端:课程作业的设计题目有的是从资料上参照而来的,有的或许来自实际项目,但都避免不了“假题假作”或者“真题假作”的现象。现实中的设计活动多数是由业主和建筑师共同参与的,设计成果也是双方沟通和协作后的产物。也就是说,业主对建筑师的设计方向是有限制的。实际教学中的任务书仅仅交待了地理现状、功能使用、建筑风格等较为宽泛的设计要求,而忽略了业主对项目的控制因素。因而,设计要求不全面,设计目标不具体,导致学生作业虽不乏手法、构思的大胆,但常常表现得缺乏逻辑。这种非理性的创作态度对学生未来的职场实践将带来很大的危害。有鉴于此,在设计课程教学中采用角色互动模式。
具体做法是,设计课程的题目不仅来源于实际项目,而且由学生模拟现实中的业主与建筑师之间的角色关系。每个学生不再仅仅是自己方案的设计者,而且还被赋予业主和建筑师的双重身份,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链条式的制约关系。这种制约关系可以引导学生在双重身份中换位思考,积极参与交流沟通,进而产生“角色互动”。作为建筑师如何与业主沟通,才能更准确地领会业主的实际要求,对业主不够专业的强硬要求又该如何说服并使其理解和接受。作为业主,又要通过怎样的交流和沟通来协助建筑师推动项目的进行,使方案成果更加贴近预期的效果。由于每份作业都有了直接的使用者,设计要求也更加细致和富有针对性,这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学生的设计行为,避免作业成果演变为学生个人意愿的空想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学生对复杂建筑类型设计的能力和实践经验都十分有限,无论是建筑师还是业主的角色都是学生难以驾驭的,所以这种教学模式主要针对别墅、住宅等体量较小、功能相对单一的建筑设计课程。
角色互动模式能引发学生不同立场的认知和思考以及交流和沟通,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寻找建筑设计的逻辑性,摆脱自我创作的随意性。同时,这种“角色互动”对于学生也是一种超前的职场演练。只有建筑师与业主之间建立顺畅的联系,才能更有效地推进项目;只有具备了这种与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建筑师才能创作出更加人性化的作品,这也是在建筑学本科教育中加强对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培养的根本目的。
(三)项目演说能力培养———模拟竞标模式
在本科建筑教育中,学生通过基础课程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设计原理和制图技巧,设计课程可以从多角度拓展学生多种职业要求的应用性技能。受英美CRIT评图模式的启发,在设计课程中实行了一种更为适合中国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模拟竞标模式”。这一模式是将课程作业的评图环节公开化,并将其模拟成竞标现场,整个流程也尽量与实际竞标的程序一致。学生要将自己的方案作为竞标的项目进行展示和演说,其他同学和教师作为评委在旁评审。方案演说的内容要全面、完整,包括工程概况、设计依据、设计理念、设计成果等。可使用多种手法辅助演示,例如3D立体展示、电子动画解说等。针对学生人数和课程作业的难易程度,分配给每个学生相同且较为充裕的演说时间。一个学生演说结束后,由评委提问,学生作为设计者要对评委的各种疑问做出解释和说明。最后,教师根据学生作业的完成效果以及现场演说的表现综合地作出评价。“模拟竞标模式”大大颠覆了传统的评图模式。
以往学生接触不到教师的评图过程,仅仅知道自己的成绩。而学生更期望通过教师的评图来重新审视自己的作业、作品,进而达到自我完善提高的目的。这种公开化的评图模式激发和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反思。学生对方案的演说不仅加强了对设计理念的提炼,而且能主动发现方案中有待改进之处。这种竞标现场的模拟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近乎真实的职场演练,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分析说明和临场应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项目演说的执业技能,帮助学生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去迎接激烈的行业竞争与挑战。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