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的文学特征十篇

时间:2023-06-07 16:51:22

古典主义的文学特征

古典主义的文学特征篇1

新古典主义文学于17世纪早期源起于法国,并且在法国文坛一度处于领导地位。1660年,新古典主义的思潮传到了英国,法国新古典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摒弃个人主义、创造力与想象力,按照理性法则写作。因此法国的新古典主义文学给人的印象是由许多条条框框规定的,限制想象与创造的文学流派。

英国的新古典主义文学虽然沿袭着法国新古典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但它还孕育了一些自身独有的特色,虽然它的发展规模不及法国的新古典主义运动,但是它作为一次文流,更加符合文学本身的发展规律。英国新古典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特征基本包含两个方面:对法国新古典主义文论的仿效与发展。

一、写作规则的遵守与超越

法国新古典主义时期文学批评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写作规则的极度重视。这主要体现在法国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文学评论家们都极其保守,他们主要将眼光局限于由贺拉斯和意大利人对亚里士多德的古典文学批评原则的解读所形成的规则上。例如:法国新古典主义文学批评的代表人物布瓦罗不仅指出最好模仿哪些古典诗人,而且为各种文体、诗体制定了规则。甚至对诗人该怎样写每一行诗,何时停顿与连续,何时以元音结尾都做出了规定。而且按照规则所有戏剧一定要遵循“三一律”。法国新古典主义这一文学主张也对英国同时期的文论家产生了影响。当新古典主义在英国牢固建立起来的时候,亚历山大,蒲卜发表了他的《新批评》,他一心一意追随法国新古典主义,阅读蒲卜的著作就像置身于布瓦罗的秩序井然、有条不紊的世界里。他说“自然对于一切事物规定了恰当的限度,对高傲的自命不凡的才能明智地加以遏制。这种自然不是浪漫派所设想的自论文联盟然。她是标准,规则,用以约束的羁绊。”

然而,英国文学评论家对规则的态度又不像法国那般教条主义,因为当时大多数英国的重要评论家都是注重实际的诗人与剧作家,他们不倾向于制定绝对的标准而是注重观察在实际写作中的合适的策略。他们虽不期望打破规则,但他们也容许个人才能的发挥以及对规则适当的变革。最显著的表现就是他们对“三一律”的变革。德莱顿在《悲剧批评的基础》中首先指出了莎士比亚的戏剧和“三一律”的冲突。在历史剧方面,莎士比亚戏剧的情节是超出24小时的,并且它们的行为(情节)也不是单一的。他还进一步指出英国的喜剧的行为也均是双重的,而且这些喜剧“使我们获得了变化多端的乐趣”。约翰生在他的《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中结合莎士比亚的剧本对“三一律”的时间和地点的整一予以痛击。新古典主义者提出:演戏就要逼真,既然如此,第一幕在一个地方,第二幕就不能换做另一个地方。约翰生痛斥说:“舞台不过是舞台罢了,观众绝没有以为它就是亚历山德里亚,既然如此,把它的第二幕叫做罗马,又有何不可?时间的整一律也没有一个合理的基础,万事万物中,时间对于幻想是最唯命是听的,幻想几年度过和几小时度过是同样不费力的事。在回想中我们很容易把实际行动所需要的时间加以压缩。”

三、文学创作中理性和想象的结合

法国新古典主义文学批评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对理性的推崇。首先,法国新古典主义的理论渊源主要来自亚里士多德、贺拉斯和朗基努斯。“因此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文学理论家都恪守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在文学领域里他们把‘理性’这一概念延伸为‘合情合理’的任何事,一切都要以‘理性’为准绳”。二是把“理性”提高到道德准则的首要地位。三是把理性转化为权威和不变的标准。他们把一切不符合常理的事物都视为荒唐放纵,并且把判断力提到了比想象力、创造力都重要的层面,呼吁应该用判断力限制后两者的发挥。例如布瓦罗曾说:“诗人应该‘避免偏激过分’而力求合乎情理。”总而言之,诗人要运用理性在自然中发现真理。

英国的文艺批评家虽然也重视理性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但是他们的理论也表现了对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肯定,因而他们不像法国批评家那般唯理主义。例如德莱顿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强调在艺术创造中想象与理性的结合。此外英国批评家都对莎士比亚的戏剧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肯定。德莱顿说过,莎士比亚不需要戴上书籍的眼镜去窥察自然,他向内心一看,就发现自然在那里。约翰逊比德莱顿的赞赏更加明确,他将莎士比亚的戏剧称作是人生的镜子。他们的论述同法国新古典主义者要求描写“合情合理”的事是相冲突的。这表现了他们对文学中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赞同。

四、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人物性格塑造

法国文艺评论家遵从理性,认为满足理性的东西必然带有普遍性和永恒性,所以美也必然是普遍的、永恒的。而人的合情合理性就在于他的普遍人性,这样新古典主义者对人的要求不是个性化的而是公式化的。

英国文学评论家德莱顿受到了这一观点的影响认为:“一首诗中的所谓性格是指人物身上先天获得的某些倾向,那些形象在戏中推动和带动我们去做好的、坏的、或者不好不坏的行为。”他说:“性格必须很明显”,“与人物适合、相符”也就是说,必须与这个人物的年龄、性别、地位以及性格的其它的一般因素适合。性格还必须与历史和传说留给我们的一些关于人物的知识相似。但是在肯定性格的塑造要做到“合适”外,他还提出了人物的性格塑造要表现个性。他引用了贺拉斯的话:“性格是一个人与别人相区别的东西。”因此人物塑造要表现共性,更要表现个性。这同法国新古典主义一味要求人物性格单向的公式化有着本质的区别。

另外,约翰生在评论莎士比亚时也提出了:“莎士比亚因为忠实普遍的人性,因

转贴于论文联盟

而受到一些见解狭窄的批评家们的责难。邓尼斯和莱莫认为他所写的罗马人不够罗马味。伏尔泰也指责说他的国王不是十足的帝王味(指《哈姆雷特》中那个篡位的丹麦国王克劳底斯被写成杀兄娶其妻的醉汉)。其实这是因为莎士比亚永远把人性放在偶有性之上。只要他能抓住性格的主要特征,他大可不在乎那些外加的和偶有的区别。他的故事情节需要罗马人和国王,他知道罗马和其他城市一样,都有各式各样的人。他愿意把他所写的篡位者和凶手不仅写成面目可憎而且写成可鄙可笑。他也可以给国王加上酗酒者论文联盟的特点,因为他知道国王也和普通人一样爱喝酒,一个诗人有权利忽视国家和身份这些不重要的区别,正像一个画家只要把身材画得令自己满意,就不在乎衣服画的如何了。”这体现了约翰生对指责莎士比亚的批评家的反驳,因而赞成人物的描写应该有偶有性而不全是共性。

五、结论

古典主义的文学特征篇2

【关键词】巴洛克艺术 贝尼尼 雕塑衣纹 古典艺术 现代艺术

巴洛克艺术从文艺复兴艺术尾声发展而来,在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从西方美术发展史来看,巴洛克艺术曾被认为是文艺复兴以后衰弱的表现。直到19世纪末,李格尔(1858—1905)提出了“艺术意志”的概念①,反对用既定的标准来衡量某种艺术价值,从而为学术界对巴洛克艺术的重新审视开创了先河。贝尼尼(1598—1680)作为巴洛克艺术创作的重要人物,是17世纪意大利乃至世界最伟大的美术大师之一。其雕塑除保留了古典主义审美特征外,还显示出现代艺术的萌芽,尤其在雕像衣纹的处理方式上更具备现代性。本文单从贝尼尼雕塑的衣纹处理手法,谈谈巴洛克对古典艺术的解构以及对现代艺术的启示。

一、贝尼尼雕塑衣纹处理方式的继承与突破

文艺复兴后期,古典主义和巴洛克在欧洲共存,几乎伴随着整个17世纪。从“罗卡伊”风格阶段至新古典主义回归时期,巴洛克艺术占据着主导地位。尽管巴洛克在这段时间作为主流艺术发展,但在某些造型形式和处理方式上仍带有显著的古典色彩。笔者从贝尼尼雕塑的衣纹处理手法来谈谈巴洛克艺术的两点审美特征。

贝尼尼雕像的古典特征主要体现在形体结构、比例关系及质感塑造上。如贝尼尼在1669年创作的《被祝福的露德薇卡》这座雕塑,人物衣纹随着人体姿态转动而涌动,变化丰富。衣纹的附着感虽然不是很强,但布褶转折关系合理。雕塑表面打磨精细,没有留下任何凿刻痕迹,衣纹局部结构刻画细腻,力求古典主义真实、清晰的美的表现。在布纹的质感处理上,与古典雕塑同样逼真,如果从局部处理方式来看,几乎辨认不出那是古典主义雕塑以外的作品。另外,贝尼尼的雕像在人物脸部与肢体的处理上与米开朗琪罗等古典主义大师接近。雕像的精确造型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古典主义遗风,特别是希腊化时期的风格在其作品中得到明显反映。

尼采曾断言:当古典主义艺术变得过于苛求、过于严厉时,巴洛克便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出现。尼采的言论是否偏颇暂不讨论,但从中至少可以看出他对巴洛克艺术的古典主义遗风还是有所认同的,在他眼中巴洛克艺术更像是古典艺术的另外一种表现,就如静止的衣纹和风中的衣纹表现出的形式不一样而已。从贝尼尼雕像《被祝福的露德薇卡》的衣纹处理方式来看,人体与布纹的关系不如古典雕像那么紧密,衣纹深度夸大,转折更激烈,但在衣纹细节处理方式上,贝尼尼雕像与古典雕像差异并不大。古典主义艺术家崇尚人体形态,艺术作品对的表现占据绝对重要地位,这就决定了古典雕塑中衣纹的次要性。而在贝尼尼的雕像中,人物的着装、发型,甚至人物躺着的床垫都是作品的主体之一,人体与人体以外的东西需要同样重视。也正因为贝尼尼同时强调了人体与着装,其雕塑的整体效果与古典雕塑相比更具“模糊性”,与古典雕像强调的“清晰”形成鲜明对比。如果说古典主义雕像在衣纹处理上更多服从肉体的话,那么贝尼尼雕像的衣纹更多地在服从整体,衣纹在贝尼尼的眼中显然与肉体同样重要。由此可以判定,贝尼尼雕塑在继承古典主义的同时,在作品局部处理方式上又有所突破。

从风格方面分析,贝尼尼雕塑作品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写实传统,其雕像比例恰当、结构科学、动态优美,同时又有新的突破,他极力追求雕像的运动感以及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重视明暗对比。贝尼尼在处理人像部分以外的形态时,手法夸张。如在雕像的衣纹、头发以及附属装饰的处理上,强调局部结构,减少体块的过渡。在单一光源的照射下,素描关系较凌乱,但整体上更能形成一种“轻盈”的视觉效果,这与古典雕塑追求体量感形成鲜明对比。从这点看,也证实了“古典主义强调匀称;巴洛克艺术强调一种主要效果” ②的说法。从雕塑的衣纹处理上看,贝尼尼在表现衣纹时,结构夸张而富有变化,甚至很难找到确切的规律或走向,但人物主体如五官、的手脚和躯干表现非常有序,与衣纹的“无序”重组,给人一种全新的“混合”视觉形式,并产生特殊的运动效果,尤其在贝尼尼晚期作品中,衣纹处理随性自由,在后期雕像的衣纹处理当中,同样的“单元形式”不断重复,装饰特征明显,并逐渐趋于格式化。

综合以上分析,一方面,贝尼尼雕塑继承了古典艺术的崇高精神。另一方面,其雕塑形式表现出强烈的装饰主义色彩,从中能够找到许多现代雕塑的特征。从形式方面研究,沃尔夫林(1864—1945)认为巴洛克艺术相对于古典艺术来说是“骚动”的:“它既不是古典艺术的复活,也不是古典艺术的衰落,巴洛克艺术是一种与古典艺术完全不同的艺术”。单从形式的角度分析,沃尔夫林的论断似乎合理。但是从艺术发展的角度分析,任何艺术风格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孤立地在某个方面来衡量某种艺术特征就显得过于武断,像巴洛克这种紧随文艺复兴之后的艺术形式,不可能和古典艺术完全脱离关系,尤其是贝尼尼的人物雕像,有很多古典主义特征。以贝尼尼的代表作《阿波罗与达芙妮》为例,人物形体舒展,动态激烈,但是人物的表情依然恬静,嘴巴微张。这种处理手法让人不禁想起希腊化时期的雕塑《拉奥孔》,同样是描写一种“奋力”的动势——动作夸张,体态扭曲。但在人物面部表情的塑造上,都表现出一种相对“肃穆”“端庄”与“崇高”的情怀。唯一不同的就是在衣纹的处理上,《阿波罗与达芙妮》展现了衣纹在运动中的飘逸感,强调雕塑整体的动势,而《拉奥孔》还原了摆在室内一组静物的台布,强调雕塑的永恒与稳固。前者更多地表现韵律和节奏,后者更多地表现庄重和温雅。但这并不能磨灭两者的承传性,两者在力求表现艺术造型的清晰、庄重以及崇高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用“风格”两个字是很难将其“分裂”的。

二、贝尼尼雕塑衣纹处理方式对现代艺术的启示

如果说古典主义强调再现的话,那么现代主义强调的就是表现。古典雕塑为了审美可以抛弃一切多余的轮廓和块面,贝尼尼雕塑为了表现真实而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传统雕塑严谨的轮廓和稳重的体量感都可以不顾。从贝尼尼雕塑衣纹处理形式及其风格特点分析,不难找到现代雕塑的某些特征。

首先,贝尼尼塑造的衣纹总是处于运动当中,这就决定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不可能像古典主义艺术家一样从模特那里得到肯定的形象和结构。在西方,自古以来,艺术家都借助特定对象完成形体塑造,因此运动中的人体可利用模特再现,为创作者提供真实的、直接的、可以长期观察的素材。但是,在没有相机的17世纪,布纹瞬间的飘动是不可能再现的,也不可能长时间保持固定的状态。而崇尚运动与激情的贝尼尼只能凭借印象中的布纹进行创作,这种对物像认识的“印象”,往往是现代艺术形式发展的一个契机,也符合了现代艺术注重表现的精神内涵。贝尼尼尽可能地表现运动中的布纹,在布纹的处理形式上,尊重自然,极力表现飘动状态下最真实的衣纹,这与“现代雕塑之父”罗丹所说的“我完全服从自然,从没想过去支配自然”③的创作理念是一致的。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衡量,贝尼尼雕塑作品中布纹的处理方式更具备现代雕塑的“原创”性,它不再是某种形态的再现,从这点看,贝尼尼雕塑衣纹的处理方式对现代雕塑发展有重要启示。

另外,贝尼尼雕像的衣纹处理方式对现代艺术具有诸多启示,这点尤其表现在现代装饰与艺术设计上。虽然其雕像衣纹的处理手法个性鲜明,布纹的处理松散,结构走向自由随性,不拘泥于人物形态。但不同雕塑之间的差异性并不大,并形成一种特定的格式。以其后期作品《捧书的天使》这座雕像为例,天使的衣纹细节处理尽管写实,但总体上看并没有古典衣纹的“包裹”感,布纹与回旋叶式装饰浮雕纹样极为相似。这种处理方式追求一种豪华、运动的视觉享受,使雕像与室内装饰关系更加密切,并逐渐形成一种“格式化”。这种装饰手法对后来的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以及装饰艺术运动产生影响。如蒂夫尼(1848—1933)的玻璃艺术、拉里克(1860—1945)的金属艺术等,都带有明显的巴洛克装饰风格。贝尼尼雕塑衣纹处理的装饰性特征也是后人评价贝尼尼雕塑走向程式化倾向的理由。从雕塑与环境的整体设计上来看,贝尼尼雕塑作品也具备了现代设计雏形。在《圣德莱斯的痴醉》这组雕像当中,整体构造以及衣纹的处理更能体现贝尼尼雕塑的“现代性”。在雕塑环境的设计上,整座雕像被设计成高浮雕状,镶嵌在半圆的凹槽当中,背景附上金色的射线。两旁的柱体与天庭的射线背景由直线构成,与卷曲的衣纹、云彩形成鲜明对比。雕像中人物的衣纹与云彩的处理几乎雷同,视觉效果“写意”,在顶光照射下形成很重的投影,衣纹和云彩被衬托得十分轻盈。这些表现形式打破了传统装饰设计的单一风格,对现代艺术设计影响重大。

从衣纹处理的独特方式可以看出,贝尼尼雕塑艺术注重自然但不模拟自然。同时为塑造强烈的视觉效果,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在当时代表着新颖的思想和艺术形式。由于历史的原因,贝尼尼雕塑又离不开古典主义的造型法则和审美倾向,其装饰风格对现代艺术与设计的影响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因此,不论后人认为贝尼尼雕塑是古典主义的继续也好,还是古典艺术的“穷途末路”也好,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却被现代人客观地对待。在装饰手法、审美观念和表现形式上,贝尼尼雕塑艺术不拘泥艺术形式界线,在艺术发展的古典性与现代性方面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注释:

①沃林格.抽象与移情[M].王才勇,译.金城出版社,2010:7.

②沃尔夫林. 美术史的基本概念[M].潘耀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208.

③罗丹述,葛赛尔著.罗丹艺术论[M].傅雷,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30.

参考文献:

[1]沃尔夫林.文艺复兴与巴洛克[M].沈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赫伯特·里德.现代雕塑简史[M].余志强,译.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89.

古典主义的文学特征篇3

【关键词】建筑;古典主义;风格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风格是一个建筑物的个性或独特表征;风格是建筑的一种方式、类型或方法;建筑风格是一代人文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凝固的社会思潮深刻地体现出人类的价值观和美学观”;建筑风格是建筑艺术和审美价值的直接体现形式。我国的民居建筑风格是有着深厚地域文化底蕴的文化活动和行为,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建筑风格和特色,赋予时代和生活的印记。

一、我国近现代居住建筑风格演变

在中国近现代政治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下,中国居住建筑风格演变大致能分为四个阶段。

随着鸦片战争的到来,中西文化交流的大门打开,传教士带来的宗教文化被逐渐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去。清末民初,在西方列强不断的军事,经济,文化的冲击下,效仿西方成为当时的普遍选择。民居建筑中多以西方建筑为时髦,西方人则直接将本国建筑风格殖入租界和其势力范围。

19世纪末大量外国房产商在中国开发住宅项目,从最初英国商人经营的木板简屋到以后建造的石库门里弄民居,在维持中国传统合院住宅单体建筑格局的基础上,采用了西方联排式住宅的整体组合式。

20世纪初,“花园洋房”即独立式的私人住宅开始出现,特别是中华民国成立后,这些“花园洋房”一般多为对英,发,德,意等西方国家花园式住宅的模仿,常有露天晒台、壁炉烟囱、地板等。

20世纪20年代后期, 新式里弄开始出现在上海租界,总体上比石库门更接近欧洲近代住宅的建筑风格。建筑形式多为混合结构,注重使用功能。其外形别致整齐,装修精致舒适,室外弄道宽敞,楼前庭院葱绿,居住环境优美,有别于旧式石库门。至此,西方各个时期的风格与流派,在中国建筑中杂陈并列逐渐呈现出一种交汇与融合的趋势,旨在探索出一种“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装饰主义风格在这一时期也大量运用,融合了东方艺术的异国情调,结合了西方现代的几何体和速度感的装饰效果。国人对西方文明的崇慕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留恋心理也形成了近代民居中西交汇。国人在民居院落中,既保留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传统布局,又在院落中建造独立的西式别墅住宅。近而推动近代中国新古典主义建筑思潮的兴起。

二、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新古典主义是西方建筑艺术现代变革的产物.它是对18世纪纤巧细腻浮华的洛可可艺术风尚的反思,旨在用古罗马文化来振兴当代艺术,推崇高尚质朴的思想和为国献身的英雄主义.比照罗马建筑的经典元素,新古典主义在檐口、栅化、线条等方面可以说都是世界建筑精华的集大成者,因为新古典主义集成的是古典主义及文艺复兴建筑颂扬的人本的美,在建筑比例上严格符合了人体的黄金比例。这是新古典主义至今在世界领域被广为采用、并且不断发展演变的原因。

在建筑学层面,新古典主义是从古典主义中提炼出的经典元素,包括线脚、檐口、栅花、圆柱等,淘汰了建筑史上所有怪诞的部分,尽管无法达到现代主义绝对的理性,后现代主义夸张的视觉效果,但都严格符合人性的适宜尺度;在社会人文层面,高端住宅的消费阶层,从年龄、阅历、财富积累都经历了褪尽浮华的过程,新古典主义经典、优雅、庄重、人性、理性的部分为他们所接受,因此这一风格有可能(或正在)成为当今中国高端住宅市场最强势的声音。

在设计实践中,新古典主义的市场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城市里的中高端住宅。首先是由于新古典主义的表现手法具有更容易被认同的品质感;同时由于其采用较为繁复的装饰和线条,会增加一定的实施难度和成本;中高端住宅的开发商更容易接受新古典主义风格。 二是近郊区的高舒适度住宅。人们之所以选择郊区住宅,除考虑价格外,主要是为了逃避都市的拥挤、压力和冷酷的建筑环境。郊区化、乡土化的居住环境对于追求放松与清新感受的购房者是最大的吸引。因此新古典主义风格无疑是最佳选择。

三、新古典主义建筑的特点

3.1.继承了古典主义遵循中心、对称、轴线、等级、秩序、主从等设计原则,强调均衡、比例、节奏、尺度等构图逻辑与审美趣味。无论单体建筑,还是群体建筑,对称和均衡几乎成为主导构图的决定性因素。

3.2 继承了古典主义的厚重感,适度简化了古典主义的装饰性特征,线条更加刚劲简捷。如果说现代建筑创造的是一种工业化时代的技术美,那么,新古典主义建筑创造的则是植根于后工业时代的一种有厚度的形式美。在现代主义建筑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超越历史时空的工业理性,一种不顾一切的非文化性商业动机;新古典主义建筑则不同,它着重要表现的是一种历史感,一种文化纵深感,在这类建筑中,你可以看到某种厚重的沉甸甸的东西―一种文化意蕴。

3.3 融合新材料、新工艺,表现新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从新古典主义的发展历程看,它反对的是现代主义丧失文化属性的、纯理性的工业化特征,并不反对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建筑中融合了新的构造形式,能够满足人们对居住的新需求。

四、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在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应用

1、强调住宅细节的感染力,彰显小区的高品质特点。

建筑造型设计注重塑造群体形态的可识别性,通过群体空间组合体现整体造型艺术美。项目采用了新古典风格的立面设计,该风格既有华贵、经典,同时又 体现了简约、洒脱。外墙:公建部分统一使用干挂石材,住宅基座部分使用干挂石材,上部统一使用真石漆。外窗统一采用新古典式的高挑窗型,配高档窗框、中空玻璃。

2、将古典元素进行抽象化、符号化的现代表达

抽象的古典主义以简化的方法,或者说用写意的方法,把抽象出来的古典建筑元素或符号巧妙地融人建筑中,使古典的雅致和现代的简洁得到完美的体现。柱廊、檐部、拱券可以以一种简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简洁有力的显示现代技术和时代精神。

3、融入现代感的标志性元素,凸显古典之“新”

新古典主义建筑丰富的立面设计足以支撑建筑的功能需求,从而在建筑表面可以增加钢构雨篷、玻璃幕墙、外飘窗、角窗、落地窗和各种形式不同的阳台,更好的满足了人们对新生活的要求,建筑形象也更加生机勃勃。

五、结语

新古典主义是指在传统美学的规范之下,运用现代的材质及工艺,去演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精髓,使作品不仅拥有典雅、端庄的气质,并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设计方法。建筑物其实跟一个地方的文化、气候和历史有密切的关系。欣赏住宅建筑,不只是式样、美不美的问题。社会背景,以及我们的回忆都是包括在建筑物里面的。创造现代美感的居住空间结构与精神却完全现代化、都市化,感觉像座剧院。难怪建筑师黄文森认为,“生活就是舞台”。

参考文献:

[1] 牛耘.议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借鉴古典主义风格的后现代主义建筑[J]. 大众文艺. 2010(04)

[2] 王贵祥.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中的历史主义[J]. 装饰. 2011(12)

[3] 周蓓蓓.浅谈后现代主义建筑[J].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 2011(04)

古典主义的文学特征篇4

关键词:维纳斯;能指;所指;错时性;审美指向

维纳斯(Venus),从狭义上来说是古罗马神话中象征爱与美的女神;从广义上来看,她是象征人类心中理想美的艺术符号。符号,即能指与所指的二元关系。“维纳斯”美丽的形象是能指,象征爱与美的含义则是所指,两者相结合构成了“维纳斯”这一符号。

通过“维纳斯”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我们可以把人类历史上所有与爱和美相关的女神都统称为“维纳斯”,虽能指不同,但所指相近。例如史前有关女性形象的艺术作品往往会被赋予“史前维纳斯”之名,因为她们代表了所属时代的审美指向。从历史性的角度可以发现,自古罗马时代起到当代,“维纳斯”的能指与所指一直在不断更迭。由于古罗马人的荒淫无度维纳斯从女神变成了女人,在禁欲主义盛行的中世纪又堕为女妖,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才重新走上神坛,在17、18世纪的享乐主义中却又步入凡间,到19世纪新古典主义思潮的来袭中再次成为女神。往后“维纳斯”逐渐走向多元化,能指千变万化,所指相对稳定。

通过对“维纳斯”历时性的梳理可以发现不同时段的审美指向对“维纳斯”的能指与所指有着不同的影响,一个时代的“维纳斯”往往是对前一个阶段“维纳斯”的否定,其能指与所指是以跳跃的方式进行升华,因此以错时性的方式对“维纳斯”的审美指向进行研究存在内在合理性。本文试图从母性化、古典化、世俗化和符号化四个审美维度分析不同时代中“维纳斯”的能指与所指,探究人类审美意识所呈现出的多样性、交叉性与上升性。

一、母性化的描摹

“维纳斯”的母性化一直是艺术家们热衷于描摹的对象,各个时代赋予其不同的审美特征,使其具有不同的能指与所指。因此本文通过历时性研究选取相对极致的两个时代中的“维纳斯”进行对比研究,即史前夸大生殖器官的“母神”与中世纪取维纳斯而代之的禁欲“圣母”进行审美指向的错时性研究。

众多“史前维纳斯”形象,即能指被尽可能地概念化了,其中以《威伦道夫的维纳斯》(图1)最为典型。的身体,硕大的,隆起的腹部,显眼的女阴等性特征都被细致地刻画和夸张,其面部的五官却被忽略了,可见女性的生殖器官才是当时人们主要的崇拜对象。人们对“维纳斯”母性化的崇拜衍化出多产即为美的生殖信仰,其所指具有生殖与丰饶的象征含义。

在中世纪,古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被打上与浪荡的标签扔进地狱之中,从女神变成了女妖,遭到社会审美导向的封杀。取而代之的是以处女之身诞下耶稣的圣母玛利亚,她代表了当时基督教所倡导的女性美――贞洁、禁欲与母爱,成为了另一种审美意义上的“维纳斯”。性感的女性不见了,“维纳斯”被包裹的严严实实。相传古埃及神话中的伊希斯和荷鲁斯(Horus)是圣母子的原型,她给其子喂奶的形象是经常出现在壁画上的艺术题材,后被基督教徒引用用以描绘圣母子的形象。其中西方绘画之父乔托笔下《圣母子》(图2)最为生动形象,有别于中世纪大部分圣母呆板、程式化的形象,其能指显得更加人性化。

史前“维纳斯”是象征着生殖繁衍的偶像,中世纪“维纳斯”是禁欲克制的代言人。一位是由于人类对生命崇尚的本能而产生的“母神”,一位是因为宗教的统治而诞生的贞洁“圣母”,虽然两位的能指与所指皆处于对立面,但是作为被崇拜的女神,她们同样都被神圣化、偶像化以及母性化了。

二、古典化的追求

对于古典化的追求,从历时性的角度可以发现这一审美指向一直以跳跃的方式串联于“维纳斯”的发展过程之中,难以进行研究,而以错时性的方式探究这一指向即可迎刃而解。其中以古希腊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维纳斯”最为典型,虽然她们之间存在着长达近一千年的时代断层(中世纪),但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的承接关系。她们的能指都追求古典的站姿、严谨的构图、干净的线条以及典雅的造型,所指都强烈地推崇着古典化的审美理想和理性化的美学主义。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艺术文化的源头,其审美意象倾向于理想化与唯美化,例如“维纳斯”相关艺术品之中的典范――《米洛的阿芙洛狄忒》(图3),她本身就是一枚耀眼的符号,其能指象征着世间纯美。其安详的面部,庄重的神态,古典的站姿完全体现了古希腊艺术所倡导的静穆、纯美、和谐以及典雅的审美理想。德国著名的美学家温克尔曼称赞她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实在是再适合不过。

历经中世纪的黑暗时期,文艺复兴高举古希腊文化中古典以及规范的审美理想为旗帜开展了对艺术和文学的复兴。其中“以人为本”的世界观正是古希腊艺术中所尊崇的“神人同形同性”观念的蜕变与升华。波提切利创作的《维纳斯的诞生》(图4)正是这种审美理念下的产物,其笔下的维纳斯充满了诗意的古典美。神态忧郁而惆怅的维纳斯脚踩贝壳从海中升起,其体态苗条却不失丰腴,神态羞怯而不失妩媚。

虽然古希腊人民信仰的是天上的神明,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重视的是人与自然,但不论是古希腊文明中理想化的审美趣味,还是文艺复兴中所追崇的人文关怀,他们都对古典化的“维纳斯”都有着虔诚而真挚的信仰。

三、世俗化的诱惑

世俗化的审美倾向同样穿插于“维纳斯”的发展历程之中。古罗马时期的“维纳斯”是较早时期带着奢靡享乐的典型世俗女人,而17世纪巴洛克主义下的“维纳斯”则是近现代中凡间妇人的范例。从错时性的角度将两者进行对比,可以明显看出“维纳斯”随着时间的流逝所呈现出的世俗化趋势。

古罗马的艺术传承于古希腊的文明,不同于古希腊人民富有幻想的能力与浪漫的天性,古罗马人冷静务实的性格使他们的艺术文化偏向世俗化与写实化的方向。庞贝古城中遗留下来的《维纳斯,战神以及丘比特》(图5)便是典型的例子。画中描绘了富有享乐色彩的世俗生活场景,而“维纳斯”被描绘成了一位的贵妇。她倚靠在战神的身上,其面部的五官与丰腴的肉体被深入的写实刻画,抬起的手臂与斜倚的身体呈现S形,身姿妖娆妩媚,极具个性化色彩。

通过文艺复兴时期所建立的“以人为本”的世界观的熏陶,“维纳斯”逐渐富有了人间的活力与气息。在17世纪的巴洛克绘画风格中“维纳斯”更是成为了走向市井之中的妇人,例如经典作品《化妆的维纳斯》(图6)中“维纳斯”被描绘成了一位健硕而粗犷的贵妇。其圆润光滑的面庞,白皙润泽的肌肤以及金黄柔顺的秀发散发着青春的活力。而其强壮结实的体态,更是展现着一种有别于纤细动人的彪悍之美。在这里,与其说“维纳斯”是一位女神,不如说她是一位带着世俗气息的性感妇人。

在不同的时空中,虽然“维纳斯”同样被世俗化了,但是如果说古罗马艺术中“维纳斯”带着奢侈的味道,那么在17世纪巴洛克主义中则是偏向于人世间的激情与浪漫,世俗化的审美指向呈现出多样的变化。

四、符号化的演绎

自诞生人类艺术史诞生以来,“维纳斯”的创作与应用就存在符号化的演绎。例如《威伦道夫的维纳斯》身上被夸张的生殖器官便是象征着母性、繁衍与丰收的符号,《维纳斯的诞生》中的贝壳是象征着生殖器官的符号……在当代,审美理想的符号化倾向变得更加多元化,具象和抽象并存。20世纪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的《带抽屉的维纳斯》(图7)便是一件以各种符号并置与重构的经典作品。达利以经典的文化符号――《米洛的阿芙洛狄忒》为原型,将胸部、腹部和膝盖的部位掏空,装上象征着窥视、隐私以及对女性掩饰的符号――抽屉。而维纳斯本身又是一枚象征爱与美的特殊文化符号,这些不同的符号被深化和演绎,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符号系统,拥有崭新的能指与所指,成功的表达了艺术家个人的情感。

此外,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达达主义代表杜尚的《带胡须的蒙娜丽莎》以及波普艺术家沃霍尔笔下的《玛丽莲・梦露》等经典艺术作品都是通过将元素符号化并进行重构而形成的。因为符号化的艺术作品往往更加容易表达作者内在的情感,反映时代的特征。而且创作者的个人艺术特征更容易被展现,具有标志性符号的艺术家也更加容易被认同。此外,“维纳斯”符号化的特征更适合未来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西方艺术的审美理念与表现手法一直在不断的发展,作为西方艺术史上永恒的题材,“维纳斯”的生命经久不息。各个历史阶段“维纳斯”们的能指与所指必然会存在差异性和相似性,从历史更迭的客观规律来看,直接承接的两个时展阶段一定是相互否定的关系,而相间隔的两个时展阶段通常有着否定之否定的关系,从而产生艺术的传承。因此,仅通过历时性研究往往会难以理清头绪,而通过错时性研究寻找“维纳斯”所指的相似性,才能理解“维纳斯”的实质性演变,从而发现艺术审美的内在发展规律,为当代及未来的艺术创作提供明确的方向。(作者单位:南通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周平远.维纳斯艺术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2]陈醉,李成贵.维纳斯面面观[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3]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古典主义的文学特征篇5

Summary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hinese Kunqu Dance, 2009

XIE Jian-ping, GUO Yan-lin

2009年12月29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司、中国艺术研究院、江苏省文化厅主办,南京艺术学院承办,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苏州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协办的首届中国昆舞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及韩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多个国家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与了此次会议。开幕式及教学成果展示在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厅举行;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章剑华,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米如群出席了开幕式并先后致辞,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希望通过举办这次研讨及相关展演活动,不断开拓中国古典舞的新领域,进一步推动昆舞创作的研究与发展,同时预祝此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昆韵》演出专场和学术研讨分别在前线大剧院和金陵滨江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昆舞”在中国古典舞学科构建中的意义与价值、传承与发展及其本体特质、教学模式探索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昆舞”在中国古典舞学科体系构建中的意义与价值

中国古典舞的重建工作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初,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的30年,历经几代舞蹈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与探索,中国古典舞学科构建正日趋成熟和完善,相继诞生的“身韵”、“敦煌舞”、“汉唐舞”学派等不断为丰富学科内容作出了重要贡献。而“昆舞”作为近几年脱颖而出的一分支新流派,其在中国古典舞学科体系构建中的价值与意义,显然成为参加本次研讨会议专家学者们所关注的话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资华筠在主题发言中首先就这个问题进行了阐述,明确指出“昆舞”是中国古典舞“复兴”轨迹之拓展,也是中国古典舞现时发展之使然;它与目前占据主流以“身韵”为核心的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以及“汉唐舞”、“敦煌舞”相互映衬,各俱特色;它是艺术家的长期积累与创造性思维相结合的产物。因此,“昆舞”作为当代中国古典舞的“新流派”,是对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深层次的阐发与形象化的呈现,是艺术家高度文化自觉的体现。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罗斌研究员分别从昆舞生成的学术前提、昆舞的概念界定、昆舞的理论意义、昆舞的教学意义和实践意义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他对昆舞的理解。他认为:昆舞的出现,得益于中国古典舞这个“不定空间”体系和文化平台,而系统构成的基本规律也制约着昆舞构建的基本思路;“昆舞”应是昆曲中舞蹈的衍生物,是以昆曲“唱、做”艺术为素材创造的、古典文化内涵深厚的舞蹈样式;昆舞对昆曲生、旦意蕴的挖掘与延伸,弥补了中国古典舞在表现和风格上的一些不足。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圆融周流”、“气道曼生”的延绵不止,内在构造的“和谐”如一,共同构成了昆舞动作的功能性、风格性与表现性、意念性的综合特征。如果说昆舞是一种“立体整合”,那么这种“立体整合”的着力点恰恰在东方传统思维的综合性和舞蹈形态的“天人合一”观念上,即“形”与“神”、“思”与“体”的整合。他将昆舞的理论意义总结为创造性、文化性、目的性、风格性和观念性,并将昆舞在教学方面的意义归纳为:“元素化”与综合性;微观精神;手位和空间创新;“身心一体”的运动观。

北京舞蹈学院科研处刘建教授,分别从宏观审视与微观开掘的角度,将“昆舞”置于中国古典舞历时与共时状态、传承与再造方式的生成条件下来进行考察,他指出: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直接影响着舞蹈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特征,无论“汉唐”还是“明清”都是“时间上的一段”;从空间上看,辽阔的地域必然给舞蹈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广阔的领地,无论“敦煌”还是“马王堆”都只是“空间上的一块”;时空之间还蕴含着由思想观念激活的无数内容与形式的追求,“昆舞”的生发即是今人的追求之一。传承与再造是追寻中国古典舞真身的两种方式,前者包括“同体传承”与“变体传承”,昆舞从昆曲中变体传承而来,但同时也在进行着夹在文献、文物与剧目之间的中国古典舞再造工作。这两种方式都为中国古典舞、也为“昆舞”的建构提供了开阔的视野和更为具体的手段。由于历史的原因,宋代以降的中国古典舞日趋没落、渐失自身,而“昆舞”建构的动机就是想把散落于昆曲中的体动提炼整理出来。戏曲中的“程式”深藏着积淀的中国舞蹈艺术形式及其所指,昆舞要实实在在地从绝对和相对纯粹的动作及审美形态做起,以历史物恋的方式将传统舞蹈资源物化,一点点搜集、整理,唯有如此,才能建构起真正意义上的昆舞。

中国舞蹈家协会研究部主任林力平,剖析了昆舞所承载和蕴涵的中国古典人文精神和美学思想,着重探讨了昆舞在中国古典舞发展史上的审美特征和美育作用。他指出昆舞从古典舞“圆”和“曲”的内在需要出发,彰显出“和”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昆舞表演艺术也赋予了中国古典舞新的肢体内涵,其意韵清醇、圆融和合的优质基因,对中国古典舞的传承与发展、开拓与创新有着积极的意义。昆舞艺术表现形式呈现的是传统的、典型东方舞蹈文化,对广大观众具有普遍的审美教育意义。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教师王亮则从流派的创作理念、思维方式和审美风格等方面对昆舞与汉唐古典舞进行了比较研究。他指出,汉唐古典舞和昆舞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两者同源共生。两者的共性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语言体系皆追求纯粹性与独立性,都是从中国文化中寻找中国古典舞的内在神韵;二是审美风格皆追求高雅与精致,皆渗透着东方文化中的雅文化与文人文化气质;三是思维理念皆追求中国太极思维的“圆”和“天人合一”的境界,皆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精神和传达出民族气质;四是两者皆肩负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认为古典舞是一种文化形态。而两者的相异之处主要在于创作角度和训练方法的不同。

二、昆舞对昆曲的传承与发展

早在上世纪50年代,著名表演艺术家欧阳予倩先生就主张:“中国的舞蹈演员应当学习戏曲中的片断和基本功,同时还要从戏曲中保留下来的舞蹈入手去研究整理中国古典舞。”有志于重现中国古典舞辉煌的中国文艺工作者们,在60年来的不懈的探索追求中,在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的认识问题上,一次又一次实现着思想上的飞跃,逐渐找到了一条按照舞蹈艺术特性去发展传统而又不失去民族传统审美特征的道路(从单纯形式上的继承转向从审美性上去继承;从动作套路上去整理传统转向从提炼训练元素上去发展传统)。

昆舞既富有中华民族古典文化的底蕴,又有顺应时代要求的创新与借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昆舞对昆曲表演程式的继承与创新

中国当代舞蹈艺术大师、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贾作光评价说:昆舞来之于传统,是从昆曲中提炼、采纳、筛选而成的,其身段、风格、韵律都具有鲜明特点,在表现、刻划人物及身段展示方面,舞蹈性明晰地凸显出来。昆舞与中国古典舞一样,都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并形成自己的舞蹈特色的。而昆舞较之在塑造人物身段上,则更富有弹性,柔韧张显,别具一格。苏州大学文学院周秦教授认为昆舞是从代表中国传统戏曲最高成就的昆曲艺术中撷取营养,通过熔铸升华,创造的一个全新的舞蹈品种。昆舞对昆曲艺术的继承撷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昆曲表演程式中提炼优质基因,构建昆舞的基本舞蹈语汇,并形成一整套基训内容;二是继承昆曲艺术中的传统文化精神,既熔铸出昆舞独有的意蕴,并予以了充分的演绎。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江东研究员则指出:“昆舞”的创建主张和眼光对于中国舞蹈民族化的建设是富有意义的,它鲜明地捕捉到了富有中国意韵的动作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和衍生,这样的起点对我们在文化上的认同是具有说服力的;“昆舞”从一开始便获得了深层的生存价值,它从昆曲中寻觅到动因,从中找到动的规律、美的规律,并赋予这些规律以典型性,使其成为一种独特的、高度系统化的舞蹈性动作程式,进而形成一个在美学上得以立足的动态审美系统。从这个角度上说,“昆舞”的基础无疑是扎实而可靠的。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服饰艺术系皇甫菊含教授,分别从比较研究、审美、继承与发展的角度,探讨了昆舞的独特性、文化性和创造性特征。她认为昆舞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昆舞是对昆曲本体研究的产物,昆山腔声腔韵律被演化成为昆舞动作的韵律;二是在此动作韵律的基础上,科学运用人体和点位结合的方法,创造性地形成了昆舞的基训。其文化性在于昆舞所表现出鲜明的东方古典文化、吴地文化和文人文化的特征。而昆舞的创造性则表现在以创新思维发展了昆曲,其基训已自成体系并可用于昆曲演员的培养。因此,昆舞不是昆曲中舞蹈和身段的简单再现,是以舞蹈思维拓展开去进行梳理和提炼,所形成的一种带着昆曲神韵和味道,与昆曲本质精神相吻合的中国古典舞。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教师许薇对昆舞与昆曲做了一定比较。她指出,昆舞是对昆曲的优质基因的提取,但有所发展,有所不同:昆曲形随曲异,昆舞是曲随形韵,以舞蹈为主体。昆曲是程式化,昆舞是有形的自由。昆曲是形的收,昆舞是形的放,是美学范畴的放。

2、昆舞对昆曲美学原则的继承与创新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研究所所长居其宏教授,从艺术实践和艺术教育的角度对昆舞进行了思考、评价。他指出,昆舞是运用昆曲表演艺术的美学原则、特殊思维方式、表达习惯等等,通过当代创作来实现对昆曲舞蹈艺术的传承发展的。作为昆曲综合创作元素和表演元素之一的“昆舞”,其雍容华贵、端庄典雅、韵味隽永的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表现力和历史文化价值,同样是中国古典舞的精华之一。他特别强调指出,昆舞要姓“昆”,要凸显本色,要深入挖掘昆曲、昆舞、昆韵优质基因。上海歌舞团原团长、国家一级编导方元特别分析了“昆舞元素”这个关键词。他认为,昆舞元素虽从昆曲身段中提炼而来,却非一味追求形似而更注重神似,其中饱含着昆曲身段的神韵,蕴涵着昆曲艺术的美学文化。“昆舞”的成就在于其“元素”的可组合性,提取“元素”中任何几个动作都可按照构思意图随意组合,既可变换节奏,又可表现不同意境与情感、性格。这就充分证明了“昆舞”的表现力与形式感均趋于成熟,其方法是科学的,几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是骄人的。江苏省文联原党组副书记高以俭认为,中国传统艺术与“意”是分不开的,以“象”立意,是东方艺术最根本的特点。昆舞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充分注重意念、意气、意韵。以“和”为美,和谐、柔和,是中国文化的主体精神,昆曲、昆舞都表现出一种生命的缠绵,寓丰富的生命于和谐形式之中,是生命的审美表达。昆曲的风、雅,以及韵律、韵味、身韵、气韵、音韵,都化为昆舞的特征。

3、关于昆舞与昆舞音乐

江苏省歌舞剧院一级编剧戴晓权认为,昆舞最重要的是韵,从外看是韵味韵律,从内看是神韵与气韵。真正要达到气韵与神韵的统一,昆舞音乐就不能仅仅以昆腔来歌伴舞,不能是曲牌的重复再现。再就是程式化的东西,还不能达到“破”的意境,全新意义的昆舞就是要“破”、“化”,昆韵怎么升华,就是要靠“吴风苏韵”,开拓者耕耘昆舞这块土地还要付出很多的劳动。

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谢建平研究员认为:《昆韵》的演出是成功的,尽管尚处于阶段性成果。“昆舞”确实是从昆剧表演艺术中提炼出来的舞蹈艺术,但又不等同于后者,关键就在于一个“化”字。从某种意义上说,昆舞的创建者做了一项很好的还原工作,将中国古典舞一些活态传承基因从昆剧表演艺术中挖掘了出来,并予以系统化的重组与构建。但是昆舞音乐相对要拘谨些,大概是担心偏离昆曲特色,而采取了一种紧“靠”的办法,仍在昆曲曲牌原体制内徘徊,在“化”字上还没能实现与“昆舞”的同步,也就是舞魂与乐魂的真正统一,期待今后能进一步解决这个问题。日本雅乐专家三田德明,从日本雅乐的传承经验出发分析了昆舞音乐上的得失。他指出,雅乐是日本最古老的舞蹈形式。在一些宗教场所,雅乐一直保存着并未消失。日本雅乐是将古代舞蹈完整地保留下来,所以一些由中国传过去的舞蹈动作也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中国现有趋势是给传统舞蹈加一些新的东西,使之看上去更有价值。在日本,也有音乐家将不同音乐组合在一起,这对市场有益,但却不是传统的音乐。因此,昆舞要成为中国传统舞蹈表现形式,就应完全用中国传统音乐,使用中国传统乐器。《昆韵》作曲家莫凡则认为,昆舞的音乐运用了管弦乐加民族乐器的组合形式,考虑到一味用昆曲的曲牌会使昆舞音乐显得不够丰富,除了笛子、唢呐、古琴等民族乐器外,在一些抒情部分也使用了西洋乐器,这可能会被更多的年轻人所接受,但昆舞音乐确实还需要继续改进。

三、“昆舞”本体及其艺术特征

随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审美会因文化生态的变化而无情地抛弃当代人所无法理解与接受的艺术元素和基因。因此,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取决于对其精髓的提炼及优质基因的承续。而我们对古典美的定位,也必须用当代意识的美学观去寻找――传统美学的经线和当代审美纬线的交融点。昆舞生发于历史悠久的昆曲,是对昆曲中舞蹈元素的集中提炼与归纳,它是通过挖掘昆曲表演艺术的精髓与优质基因,具有深厚中国古典文化内涵,体现东方艺术特征,并赋予时代审美理念的舞蹈,是中国古典舞新的舞蹈体系。对昆舞的本体与艺术特征,与会专家各有见地。

1、关于昆舞本体的特质

“昆舞”的创始人,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马家钦院长诠释了“昆舞”的概念,并剖析了昆舞艺术的特质。她指出,昆曲、昆舞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昆舞是舞蹈艺术,属于独立的舞蹈艺术范畴,是挖掘昆曲表演艺术优质基因,具备昆曲审美特征、昆曲表演艺术风格特点的舞蹈,是一种以意念引领而行的舞蹈。昆舞的形态、韵律、风格特点可概括为三个七字诀,已成为构建与创造昆舞的基石和准则,如形态特点的含、沉、顺、连、圆、曲、倾;韵律特点的上、下、平、入、推、拉、延;风格特点的雅、纯、松、飘、轻、柔、美。再加之昆舞的手位(背掌推拉27点位)、节奏(三眼、一眼、七眼、无眼板)、“三子”技术手段(扇子、袖子、翎子为主)、“三小”切入点(小生、小旦、小丑)的表现特征,共同体现出了昆舞艺术的本体特质。同时,昆曲的优质基因特色也“限制”着昆舞,使得昆舞的创作理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排他性,保证了昆舞只会姓昆而不会改旗易帜。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教师古心通过点、线、面的运动方式分析了昆舞的本体构成及其艺术特色。她认为,寻找动作理念和运动方法是昆舞本体构成的核心。昆舞运动思维的核心是以零点作为动作的起始点寻求其质的规定性。对于昆舞运动方式上的特色,她认为有三方面:1、昆舞的点、线处理方式体现了昆舞风格特点中的“连”和“圆”,形成了其特有的韵味。2、昆舞中点、面之间运动关系的处理是心中有点,以点带面的运动方式,是以“意念”引领的运动方式。3、在线与面的运动方式上,昆舞讲究“限制中的自由”,体现“顺”、“连”的质感。通过昆舞独特的点、线、面的运动方式,才传达出昆舞特有的艺术神韵。

2、关于昆舞的艺术个性及时代感

江苏省舞蹈家协会原主席黄素嘉认为昆舞的艺术品格可以概括为独特、鲜活、纯真。独特个性是昆舞区别于任何一个舞种的特征,“昆舞”汲取昆曲舞蹈元素,加以提炼、创造、推陈出新。昆舞的鲜活在于,在古老的程式中注入了时代感。昆舞的艺术形象诠释了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纯真。苏州市戏曲研究所顾聆森研究员从昆舞程式、韵味以及音乐三个层面对昆舞作了客观的评价。他指出,昆舞程式具有昆曲的文化品格和审美价值,通过对昆剧的行当程式的剥离加工,创造出昆舞的个性元素,这是昆舞成功的基础。昆舞韵味的浓淡在于昆剧程式的解构与化合,其中也包括昆剧的文学和音乐程式的理解运用。现在昆舞音乐偏重舞蹈声律疏于曲牌音乐个性,而这种音乐个性本应是昆舞的灵魂。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教师徐溢阳从三个方面概括昆舞的艺术个性:1、昆舞艺术具有鲜明的江南地方特色;2、昆舞艺术的优质基因具有鲜明的昆曲表演艺术的特性;是对其创造性的继承与发展;3、昆舞既有中国古典舞的圆润细腻、刚柔融会、神形兼备的共性艺术特色,又有别具一格的舞蹈艺术风格和气派。

四、昆舞教学模式的探索

古典主义的文学特征篇6

摘要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l833-1897)的创作是特立独行的。在评价勃拉姆斯的音乐时,对其浪漫派、后浪漫派、古典派、新古典派的称呼往往是丰满洋溢而又相互矛盾着的。钢琴狂想曲Op.79是勃拉姆斯成熟期的代表作之一,无论是乐曲的形式结构、和声、织体、节奏意识,还是情感表达,都展现了他音乐创作的独特的魅力。本文从勃拉姆斯的钢琴作品Op.79 No.1的演奏与风格的角度为切入点,试图探讨此部作品的音乐美学特征。

关键词:勃拉姆斯 钢琴音乐 音乐美学二元性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19世纪浪漫主义晚期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l833-1897)是一位杰出的作曲家,德奥古典音乐和浪漫派先驱音乐的浸染,对他的音乐创作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往关于勃拉姆斯的钢琴研究文献,大多是集中在作曲家性格特征对创作的影响、音乐风格特点、作品艺术特色、作品教学分析(演奏分析)、作品力度形态研究、创作特征与艺术思维等方面,尚没有从音乐美学角度对其钢琴音乐进行探讨的文献。下面就以勃拉姆斯钢琴作品Op.79 No.1为例来进行对其作品音乐美学特征的分析。

一 钢琴作品Op.79No.1的创作背景

勃拉姆斯生活的19世纪是风云变幻的时代。由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和欧洲大陆封建王朝的复辟,人们对现实社会产生极大失望和强烈不满,启蒙运动所提倡的理性主义思想开始受到质疑;众多学者对社会问题的反思与研究,从表层进入到精神文化领域。以德国古典哲学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意识形态领域,顺势而生了。客观唯心论者黑格尔(Georgwilhelm Fridrieh Hegel,1770年-1831年)把一种自在自为的绝对精神(理念)视为万事万物的本原,认为自然及人类社会中一切变化多样的现象,都是这种绝对精神的感性显示。黑格尔的哲学观念在音乐界形成情感论音乐美学(后称他律论音乐美学)。然而当情感论音乐美学发展到19世纪中叶的鼎盛阶段时,爱德华・汉斯力克(Eduard Hanslick,1825年-1904年)1854年提出与之截然相反的观点――自律论音乐美学,认为“音乐美是一种独特的只为音乐所特有的美。这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它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中。”“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

纵观勃拉姆斯音乐作品的创作时间,基本上是从19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末,那么前期的启蒙主义的理性哲学、黑格尔的情感论和与勃拉姆斯当代的汉斯力克的自律论音乐美学,都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他的音乐创作思维。钢琴作品Op.79No.1是勃拉姆斯创作于1880年的两首狂想曲之一。乐曲采用严谨的古典式三段体的结构,曲式结构较为自由。作品主题情绪丰富多变并与内容具有鲜明的对比贯穿于整首作品当中,形式与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音乐具有古典主义式的均衡的美感。

二 钢琴作品Op.79No.1的音乐分析

狂想曲Op.79No.1,b小调,激动的快板,由呈示部、中部、再现部和尾声四个部分构成。

呈示部由AB A′三段组成。A段(1-29小节)呈现出b小调的特征,情绪上热烈而富有激情。主题旋律气势宏大,二重对位旋律采用了跳动幅度很大的旋律线条,旋律虽是下行,但仍不减辉煌的气度,不断出现的八度与大和弦给人造成紧张激动的感觉。左手的八度下行与右手的主题相互呼应,进一步增强了乐曲的不安,并将乐曲逐步推向高潮。为了追求交响乐队般的效果,A段部分基本上使用连音踏板。B段(30-66小节)在调性上体现出d小调的特征,在情绪上表现出无奈、犹豫、惆怅的感觉,音响很弱,与A段在情绪上构成强烈的对比,看似平静悲伤,但旋律有意欲挣脱某种束缚之感。此处的演奏要特别注意触键的力度,要在很弱的力度中做到旋律清晰,是需要好好琢磨触键方法的。此处旋律声部演奏时右手的手指触键要慢,下键要深;中间的声部由双手共同完成,尽量保持中声部力度的一致,触键要尽量的轻柔,避免影响高声部的旋律线条。旋律在38小节第1拍结束徘徊挣扎的情绪,接着右手连续的3个大和弦与左手连续上升的八度音又把情绪带回到令人振奋、激动的状态,第39小节的2、3、4拍的大和弦在使用踏板时务必要做到一音一换,使声音饱满、干脆又富有弹性。自39小节到66小节,乐曲始终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力度上的对比、情绪上的波动、音型上的模仿把音乐不断引入到高潮。49小节至61小节的双手频繁地更换手位,旋律是主题的部分模仿,一定要把握好演奏节奏的韵律感;最后5个小节的和弦要从肩部发力,弹奏得深厚有力,音阶要一气呵成,弹奏时手指要紧紧抠住键盘并不断加强指力,方能达到乐曲所需要的气势磅礴的效果。A′(67-93小节)段与A段在旋律写作上略有不同,但整体情绪上是一致的。

从调性上来看,中部(94-128小节)是B大调,节奏舒缓宁静,旋律在中声部,抒情委婉,给人以沉思遐想的感受。旋律在反复时可以各有侧重,弹奏第一段时可突出中声部,手指触键要充分利用手腕的移动把旋律连贯起来,给人以抒情的歌唱感;第二段反复时可以做调整,把高声部的全音符弹得突出些,承担弹奏高声部旋律的右手5指触键时力量要多一些,虽然旋律音单一,但却营造出一种悠长、无奈的气息;中声部与低声部的旋律则如暗暗涌动的思绪,低声部也存在隐伏旋律,弹奏时要尽量突出。演奏时可以使用切分踏板,可以使旋律悠扬而富于歌唱性。

再现部(129-218小节)与呈示部在记谱上基本一致,但是再现决不是主题简单的重复。再现部主题的第一个升F八度和弦,要比呈示部的主题弹奏得更加肯定、饱满,表达由激烈的思想斗争转化为真正狂想的开始,在进入思想斗争最高潮的时候又忽然陷入痛苦的沉思,音乐进入了乐曲的尾声。

尾声(coda,219-233小节)经过对主题的部分模仿,激动不安的情绪逐渐平息。尾声的旋律在中声部出现,来自于对中部旋律的模仿,弹奏时触键要缓而深,同时注意高声部旋律的应和,弹奏时右手与左手要有区别,右手的声音要明亮些。最后 4个小节可以再加上弱音踏板来改变音色,以达到旋律pp后再次渐弱的音效。旋律在渐弱、渐慢中最终无奈、黯然地结束。

三 钢琴作品Op.79No.1所凸显的音乐美学特征

关于理性、形式和自律的追求。此首狂想曲所采用的严谨的三部曲式,不仅说明了勃拉姆斯对古典曲式的眷恋,同时揭示了其思想中严肃认真的一面。同时乐曲采用复调的写作法,讲求音乐结构上的均衡,情感内在、深沉、忧郁,给人以有条不紊的古典形式的完美印象。以前众多的研究成果多明确认为勃拉姆斯是古典主义的坚持者,这是因为在当时西方浪漫主义情感论盛行的情况下,勃拉姆斯却能逆流而上,表现出特立独行的个性特征。这个特征其实是对维也纳古典乐派以前的整个古典时期音乐的坚持,这种坚持不但表现在用音乐内在理性秩序取代浪漫主义漫无边际情感冲动的创作理念的突破,而且表现为对古典音乐的深切向往以及要求音乐回归传统的强烈激情中。确实,在音乐的形式与逻辑方面,勃拉姆斯似乎一贯以保守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是一名严守古典主义传统的保守主义者。本文认为,勃拉姆斯尽管表现出与当时作曲家截然不同的音乐观念,却是一边在尊重历史传统的基础上并不完全照搬传统的创作手法,一边又在传统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创作风格,准确来讲是不断完善自己的所谓传统风格。即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发展原则,才是勃拉姆斯所谓保守形象的本质。

关于感性、内容和他律的表现。钢琴作品Op.79No.1虽采用古典的体裁形式,但并没有拘泥于形式。勃拉姆斯在情感表达方面造就多样化,热情与悲伤两种不同情绪在音乐中的对置、转换那么的自然顺畅,不留任何痕迹。乐曲旋律壮观而优美,基本覆盖了钢琴键盘的6个八度的音域;力度同样多变,包括了从pp至ff的力度,这在古典作品中是不多见的;另外,此曲的调性关系及和声的变化突破了古典时期的主属关系,出现远关系转调和不协和和弦,主题首先出现在升f小调上,第5小节转为d小调,第6小节转为A大调,第9小节转到f小调,第10小节又回到升f小调,在10小节内又频繁地进行了4次转调,这在浪漫主义时期是不多见的,为印象派的到来埋下了伏笔;乐曲伴奏的音型采用了浪漫主义时期常见的琶音伴奏织体;演奏中多用六度、八度、快速音阶进行等高难度技巧,大的音程跳跃、指间的极度伸张、小指跨越拇指等新的技术,这也是浪漫主义时期为表现大幅度的情绪变化而在钢琴技术方面做出相应的新发展。勃拉姆斯在音乐创作上的突破主要表现在将浪漫主义的创作技法和热情以及浪漫主义的和声运用、主题结构和展开手法等方法方面,这种内容与形式完美的结合,不但赋予古典主义形式以新的内涵,同时也使浪漫主义的激情风格展现在古典主义的面纱之下。勃拉姆斯自我体现的风格以及美学观念,不但是对古典主义形式与内容结合方面的突破,而且也是对浪漫主义内容与形式结合的突破。正如音乐学家科恩所说:“勋伯格可能是第一位明确阐述十二音作曲原理的作曲家,但勃拉姆斯肯定是第一位窥见其重要性的人。”

钢琴作品Op.79No.1自律与他律的矛盾统一。勃拉姆斯作为集古典之大成的最后一人,站在浪漫主义的大潮中逆流而上,同时向着浪漫主义的未来进行着跨越式发展。勃拉姆斯由于性格的特征以及音乐作品的个性表现,明显表现出形式与内容的二元性。在以瓦格纳和汉斯立克为核心的两大阵营论战中,勃拉姆斯的音乐作品被汉斯立克当作“自律论”美学思想的实践品,推上了与瓦格纳“他律论”音乐美学论战的最前沿。勃拉姆斯本人也于1860年发表了批判瓦格纳“新德意志派”的宣言。尽管勃拉姆斯对瓦格纳的调性模糊以及离调和调性消失的所谓激进风格的浪漫主义发起猛烈进攻,并以恪守古典主义的形式美为自居,但是,其作品的内容却流露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

勃拉姆斯作为在浪漫主义大潮中逆流而上的勇士,坚持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以及对古典音乐的无限追慕之中。在这种音乐的内在古典精神驱动与现实音乐生活中浪漫主义风格的交织中,勃拉姆斯呈现出高拔突兀于世的音乐艺术精品,从而奠定了自己德国三B之一的崇高历史地位。这种崇高历史地位的建立,不但取决于其音乐作品在浪漫的情感与古典形式的完美统一,更在于他作品中所展现的音乐美学二元性特色的无穷魅力。这种二元性特色不是简单用古典之旧瓶盛浪漫之新酒而能概括的,而是二元性的有机对立统一。如果说这种二元性在勃拉姆斯作品产生的时代尤为突出,不如说是当时的多数浪漫主义作品已经失去了古典时期巴赫与贝多芬等先驱身上业已存在的二元性特色。简言之,浪漫主义作品一元性的内在美学元素,已经走向了情感泛滥的单极向度,这种单一性用再多的音乐形式予以装扮都难以遮盖自身的弊端,这种弊端不但是汉斯立克形式――自律论所点击的死穴,也是其理论产生的肥沃土壤。如果说古典主义的音乐美学不适合贝多芬的古典音乐,那么浪漫主义的音乐美学也不适合勃拉姆斯的浪漫音乐,这一悖论作为异质倾向的并存正是二元性的精髓所在。勃拉姆斯也同晚期贝多芬一样,在接受着音乐情感和内容张力与完美形式约束力之间冲突的考验,并有效地使这两种力量达到了完美的平衡状态,这种平衡,就是音乐作品中二元性的美学特征。

参考文献:

[1] 张前主编:《音乐美学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

[2] [奥]爱德华・汉斯力克,杨业治译:《论音乐的美》,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版。

[3] 牟琳:《珍珠般的作品――勃拉姆斯0P.119》,《乐器》,2007年第2期。

古典主义的文学特征篇7

[关键词]象征性符号;室内设计;应用手法

象征性符号是在长期的积累中人们对某一事物形成的共同认知,具有“约定俗成”的特点;它有一定的稳定性,不会因个人意志改变而转移。象征性符号的这一特征,使符号接收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解读符号传达的意义。如在中国代表平安寓意的瓶子,被摆放在家中的桌子上;插有几束象征富贵的牡丹,寓意“富贵平安”;石榴多籽,籽与子同音,引申出子孙满堂之意;古典园林建筑中绘制松、鹤,取其长寿之意,表达主人期望长寿的愿望。象征性符号除具有约定俗成的特征外,还具备隐喻性、文脉性等特征。(1)隐喻性。隐喻是抽象的象征手法,使用一种含蓄的符号传达信息,表现空间情感,符号本身则隐喻在空间中。(2)文脉性。象征性符号在长期的积累中形成,与历史文化有密切关系,这一特点使之能够传达建筑所具有的文脉性、场所感,被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借用,丰富了建筑的意义,运用在室内空间中,则会提升空间的文化意韵。基于象征性符号的特征,将象征性符号运用在室内设计中,能够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的前提下,丰富室内空间形式,增加精神内涵。对于象征性符号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本文归纳了以下几种手法。

一、断裂的手法

断裂是后现代主义建筑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法,打断重组后的新形式仍然保留旧符号的意义。被破坏的、残破的形式能够打破稳定、乏味的空间,给空间带来活力。由汉斯·霍莱茵设计的奥地利维也纳旅行社大厅,运用丰富的象征性语言符号,创造了一个跨越时空、地域的空间环境。大厅中非常醒目的一个柱子,就是采用了断裂的手法,将希腊古典柱式打断,拼接不锈钢材料,形成新形式的柱子,传达出西方古文明历史久远,却能和现代契合;拼接材质的四周环绕不锈钢材质的摩洛哥棕榈树林,又有热带地区的风貌;另外,大厅内有象征东方久远文明的古印度风格的休息亭、金字塔形倾斜的墙面、随风吹起的奥地利国旗……场景中的每个元素都有强烈的象征意味,激发人们旅行的热情与冲动,感受到旅行生活是轻松的、富有浪漫色彩的。

二、戏谑的手法

戏谑本是小说的一种叙事手法,它拒绝规范,打破常规,呈现出幽默化、生活化的色彩。戏谑的手法被运用在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中,一改国际主义建筑的冷漠,具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室内设计中运用戏谑的手法可以使设计变得轻松、有趣。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艾伦美术馆的扩建部分,将希腊的爱奥尼亚柱式在比例上和式样上做了大胆夸张,形成的形象被人们戏称为“米老鼠爱奥尼亚”。这一抽象的符号,在新的建筑语境中获得新生,并承载了城市的历史文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务大厦的室内设计,在大厅的地面上“转述”了米开朗琪罗广场图案,在科林斯柱式的凹圆线脚内嵌入装饰物,材质的拼贴、历史元素的混合使空间具有轻松的戏剧效果,又不失古典主义的庄严。戏谑的手法是对古典词汇的对比、夸张,可以将不同的词汇并置在同一环境中,但又不离其宗,出人意料,给予观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和观感体验。

三、转换的手法

1.具象符号与抽象符号间的转换

符号传达者和符号接收者之间存在一定关系。符号的传达者,在运用符号时,必须要考虑接收者对符号的解读能力;符号接收者能够解读符号,理解甚至延伸符号传达的意义。人们如果理解形式符号传达的深层次意义,其获得的审美体验将会上升到理性的精神层次,形成一种意境美。深圳万科第五园的设计,运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白墙、黑瓦,运用“借景”“借水”等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庭院中采用自然材料:木、竹子,抽象的方与圆等象征符号等,无不是中国传统建筑的语言符号。设计师对这些象征性符号语言进行抽象、凝练,创造出具有现代感的形式,又不失江南水乡建筑典雅的意境,富有诗意。

2.置换材料

运用现代技术和材料对传统的经典元素符号进行材料置换,使其既有传统的形态和意味,又是新的造型语言。如:在现代室内空间中,摆设具有经典造型的明清家具,而将材质置换为不锈钢、亚克力等,使传统家具富有极强的装饰意味与现代感,又不失古典韵味。中国新锐设计师琚宾,在深圳大梅沙京基喜来登酒店内陈氏会所的设计中,选用具有中国古典造型的家具、中国古典绘画和中国传统花卉图形等元素,采用的却是全新的材质和工艺:亚克力材质拼接的条案、亚克力材质雕刻的中国古代仕女图、树脂材质的高背椅、电脑雕刻技术形成的牡丹花,这些元素彰显了浓郁的中国古典气质,又极具现代意味。

四、隐喻的手法

在建筑空间中,符号可以表达一种文化立场、一种态度、情感或行为方式,它可以通过有形的载体含蓄地表现出来,如通过材料、色彩、肌理、陈设等,形成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传达空间气质。像使用曲线、蓝色代表海洋,就是隐喻的手法。2012年琚宾设计的中海千灯湖1号样板房,运用隐喻的手法创作了具有东方古典气质的现代空间。空间的创作灵感源自中国的瓷器—盘子,盘子的边缘处用细细的线收边处理;同样的方法运用在室内空间中,在客厅墙面、棚面、地面等处用不同材质形成分隔界限,富有形式感,再辅以瓷器、古典绘画等陈设,整体空间以现代的形式传达对传统文化的向往和体验。运用隐喻的手法需要设计师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方能在设计时一气呵成。

五、结语

象征性符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有很广阔的应用空间,因为其承载了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其承载的文化底蕴厚重,喜闻乐见,具有强大生命力。对象征性符号应用手法的探究,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同时希望以此为出发点,探索一种设计方法,启发设计师构建自己的设计语言、方法体系,而不仅仅停留在形式表面的设计,真正做到从人们的需求出发,综合全面考虑,创造有个性、有情感、有内涵的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保罗·科布利,莉莎·詹茨.许磊译.视读符号学.安徽文艺出版社,2009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古典主义的文学特征篇8

【关键词】借鉴;融合;审美特征;示范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1-0210-02

作者简介:朱奕(1980-),女,湖南衡阳,汉族,研究生,副教授,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舞蹈、艺术教育

戏曲是一种古老而传统的艺术形式,在表演过程中吸收了文学、音乐、美术和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积淀。调查研究发现戏曲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当时带有宗教性质的巫术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简单的歌舞动作可以视为戏曲艺术的萌芽。后来经过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不断丰富与发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戏曲与舞蹈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戏曲融合了舞蹈的动作,使其表演形式更加丰富,进而不断完善,二者关系越来越密切,最后形成了具有独特审美意蕴的戏曲舞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反过来作用于传统的舞蹈形式,对其产生深远影响。由此可见,戏曲与舞蹈二者的密切关系。舞蹈在戏曲表演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戏曲是用歌与舞相结合的方式来表现具体的故事情节,用歌舞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戏曲中具体人物的情感变化以及故事内容的跌宕起伏,舞蹈成为了戏曲的重要表现手段。戏曲艺术中的舞蹈主要是指“做”和“打”等身段化和节奏化的部分,是一种具有独特审美特征的艺术语言。本文将以具体的舞蹈形式为例,在探究戏曲舞蹈独特的审美特征的基础之上,重点研究戏曲舞蹈审美观对具体的舞蹈教学产生的借鉴意义。

一、戏曲舞蹈的审美特征

戏曲是一种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其中舞蹈的部分是戏曲表演的主要部分,在戏曲表演的过程中演员的动作是非常夸张和程式化的。在戏曲艺术的音乐节奏、旋律的配合之下,戏曲舞蹈呈现出其独特的审美特征。首先,戏曲舞蹈表现出程式性的审美特征。戏曲从中国古代传统的舞蹈形式中吸取营养,将其融入其中,这样一来既丰富了戏曲的艺术表现手段,使其表演形式更加丰富,同时也使许多经典的舞蹈动作得以流传下来,使传统的舞蹈技巧在千载之后仍然能够为后人所欣赏。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以及一代又一代艺术大师的共同探索,戏曲中的舞蹈得以自成体系,因而被后世冠以戏曲舞蹈的名称。戏曲舞蹈的产生与宫廷音乐和民间的舞蹈密不可分。一方面,宫廷舞蹈有着非常严格的表演程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表演章法;另一方面,民间的艺术形式总是有着很旺盛的生命力,在民间艺人和文人雅士的共同推进之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以上这两点就决定了戏曲舞蹈程式性的艺术特征。程式性鲜明的体现在其完整的、规范的表演套路和表演范式两个方面。当然,戏曲舞蹈表演的程式化特征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其出现程式特征的时候就意味着这种表演形式已经达到了一种成熟的阶段。其次,戏曲舞蹈具有表现性的审美特征。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形容戏曲舞蹈的起源和发展。

戏曲是以叙事为主的,出现在戏曲中的舞蹈动作都是为了表现特定的故事情境和为故事主题服务的,故事本身就来源于社会生活。所以,戏曲舞蹈的很多动作都是从日常生活中演变而来,将生活中的动作以逼真的肢体语言来表现出来,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和加工,加以规范化和美化,就形成了戏曲舞蹈的动作,具有很强的表现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现实生活的照搬照抄,而是在删减的基础上进行的,由此形成了戏曲舞蹈正的各种优美的、造型多种多样的动作。例如“绣花”是中国古代妇女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主要的活动,在很多戏曲节目中都会出现,绣花的动作能够体现中国古代女性的心灵美,是一种非常优雅的活动。当其表现在戏剧活动时之所以能够如此传神、惟妙惟肖,一方面是因为戏曲演员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经过高度的技巧化的,是一种简单的舞蹈动作;另一方面是因为其就直接来源于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抽象而成的。所以,戏曲舞蹈具有生活性和表现性的审美特征。

二、戏曲舞蹈对古典舞的影响

戏曲舞蹈是中国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是一种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与审美意识的舞蹈形态。从发展的渊源和亲疏关系看戏曲舞蹈对中国古典舞的影响最为深远。从某种程度上看,古典舞是戏曲舞蹈在历史年代里的复苏,古典舞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很多戏曲舞蹈的关键因素,因而才能形成今天的规模。首先,古典舞以规范化的舞蹈动作和程式化的表现手法著称,因而受戏曲舞蹈影响最大。古典舞是一种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舞蹈类型,其本身就是一种介于戏曲和舞蹈之间的产物,因而与戏曲舞蹈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在某种程度上说,古典舞是从戏曲艺术蜕化演变而来的。它与戏曲形式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它并不具备戏曲中说与唱的形式,除此之外,古典舞在最大限度上保持着戏曲的原生态,所以说二者具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一方面,古典舞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舞蹈形式,具富有韵律感和造型感。另一方面其舞姿丰富多彩,而且每一个动作具有很强的雕塑感。以上这两种造型动作审美特征的形成都受到了戏曲舞蹈的深刻影响,吸收和借鉴了戏曲表演中的动作和造型特征,因而才能给人一种刚柔相济、至刚至柔的艺术美感,形成东方式的审美意蕴。

其次,中国古典舞是从戏曲舞蹈中提炼、加工与借鉴而形成的,它的发展离不开戏曲舞蹈。古典舞对舞蹈动作的要求较其他舞蹈形式而言更加严格,而且更注重身法和韵律,要求其动作具有一定程度的技艺性,舞者需要具备操控跳跃、翻腾、旋转等高难度动作的能力。然而,表现动作的难度和技巧本身并不是舞蹈表演的终极目的。从终极意义上,这些舞蹈动作都是用来表现人物思想情感和塑造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状态的一种手段而已。这与戏曲舞蹈的本质在某种程度上是重合的。戏曲舞蹈不同于其它舞蹈形式,以叙事性见长,抒情性反之较弱,其中的舞蹈动作都是为表现人物情绪服务的。古典舞在造型过程中也特别注重人物的情绪表达,因而充分借鉴了戏曲舞蹈的艺术形式。综上,古典舞艺术形式的发展是离不开戏曲舞蹈的,二者在相互借鉴和相互影响中共同发展。很多当代比较著名的舞蹈作品都融入了戏曲的元素,增强了舞蹈本身的表现力,得以在舞台上大放光彩。

三、戏曲舞蹈对舞蹈教学的借鉴意义

戏曲艺术形成的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舞蹈始终与其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戏曲舞蹈对当下中国的舞蹈表演和教学而言意义深远。其完整、规范的训练体系与表演方法为舞蹈教学打下了深厚的根基。首先,戏曲舞蹈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完整的表演体系和程式方法,我国当下的舞蹈教学可以从戏曲舞蹈的发展过程中吸取养分,以其成功的艺术经验为榜样,指导具体的教学工作。例如我国第一本古典舞教学的专业教材就是在综合整理和充分借鉴戏曲教材的教学内容基础上进行研究和分析才得以出版的。在对比研究中可以发现很多问题,比如在对戏曲舞蹈的充分研究基础上探讨其中的戏剧舞蹈动作与普通舞蹈动作二者之间存在的相同之处和区别所在,这是进行舞蹈教学所要解决和弄清楚的首要问题。再如戏曲身段与舞蹈身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戏曲舞蹈的身段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演员在舞台上是无论是走、站、坐和卧都有严格的要求。走要轻松又要稳健,要如流水那般细腻、流畅。站如虎,站立要始终保持雄浑威严的姿态等等。

相比之下,舞蹈也具有独特的美感,通过舞者的举手投足、表情动作来呈现出另一种审美特征。可以通过二者的对比研究来不断充实和丰富舞蹈动作和形态,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革,为舞蹈教学增添新的活力与生机。其次,当下的舞蹈教学采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方法各有侧重、各有优长,但观其本质与戏曲舞蹈训练的方法存在很多相同之处。比如关于基本功的训练就都以注重演员身体的柔韧性和软开度为重点。再如两种舞蹈同样强调对于演员腰身的训练,强调身韵在训练中的价值。中国著名的戏曲表演艺术家曾在很多场合公开强调戏曲艺术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且教师在教授舞蹈表演时应该充分向戏曲艺术进行学习和借鉴。不仅舞蹈教学可以从戏曲艺术中吸取养分,其他的艺术形式也是如此。由此可见,戏曲舞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大型的音乐舞蹈史诗是当下比较流行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在这种大型的音乐剧表演中尤其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而面部表情可以算的上是最能凸显人物气质的部分了,而这恰好是戏曲表演中最重要的地方。因而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可以针对戏曲的表演方式进行针对性的拓展训练,可以有效弥补舞蹈表演在这一方面的不足。

四、结语

综上,在当下舞蹈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中戏曲舞蹈的意义重大而且深远。舞蹈在戏曲表演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舞蹈这种艺术形式就是在戏曲艺术中得以保存和流传的。反过来,戏曲舞蹈又对传统舞蹈的改革与创新发挥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舞蹈教学中,戏曲舞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舞蹈技艺,其本身亦具有很强的文化价值,对于扩宽和丰富学生的艺术知识,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从戏曲舞蹈的审美特征以及戏曲舞蹈与中国古典舞的联系等方面具体论述了戏曲舞蹈对当下舞蹈教学的借鉴意义,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做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以期能够为当下的舞蹈教学提供一点粗浅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庞蓉.中国舞蹈与戏曲舞蹈之关系[D].山西师范大学,2013.18-20.

[2]崔莉.论戏曲舞蹈对于中国古典舞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J].黄河之声,2010,(3):100-101.

[3]杨秀敏.戏曲舞蹈与中国古典舞蹈的联系之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3,(8):166-166.

古典主义的文学特征篇9

“古”为古代传统之意,是历史的积累与人类智慧传承的结晶。“典”为经典、典范之意,是典型与代表的凝萃。“古典”二字统筹二者,传承经典,呈现高尚典雅格调的审美情趣。而“古典舞”,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在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历练中久久积淀而成的具有经典意味和独特风格的传统舞蹈。它以“古典”为其内在精髓,以其“民族性”为最鲜明特征的舞蹈文化一族。古典舞具有传统性、典型性,是一个国家民族舞蹈艺术之精髓。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它吸纳借鉴多种舞蹈元素,受到本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民俗礼仪、审美理念,以及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是融集了各种传统舞蹈艺术风格之大成的完美体现。

“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在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长河中经过长期积累,以戏曲舞蹈为基础而形成的。欧阳予倩在《一得余抄》中写到:“它那鲜明的节奏、优雅的韵律、健康美丽的曲线、强大的表现力,显然看得出中国古典舞特有的风格,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所没有的。 ”

当然,以上这些皆属所谓的外在鲜明的“源”,作为有浩瀚几千年文化历史的中国传统舞蹈,其内在深沉的“源”自然要寻其中国传统文化之根。顺延着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脉络逆流而上,究其根源是在中国文化的发生期周代《易传》的太极图示中。《中国文化大典》中曾详细说明:“太极作为《易传》用语,是中国古代哲学说明世界本原的范畴。 ”太极图作为中国传统舞蹈艺术之象征,以一个简易的图式概括了中国古典舞的表象与内韵、外延与内涵。从古典舞的舞姿造型到动律特征、从运动轨迹到发展规律皆渗透着太极图示的深层内蕴。它是中国古典舞最为内在深沉的“源”,是中国古典舞探究其精神之本源的内蕴,是古典舞日后如何延流的内在文化支撑。中国古典舞有如此浓厚的文化基础,可以说是世界上任何舞蹈都无法比拟的,是中国古典舞内在精神之象征。

二、相反相成、二元圆合即中国古典舞动律内蕴之所在

华夏民族重天道人伦、求同存异,讲求中国古典哲学“广大悉备”的中和。而西方哲学所体现出的那种主观与客观、人与自然、灵魂与肉体、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等强烈的矛盾和二元对立,在中国的思想文化中似乎都得到了相应的统一融和,亦或是说相反相成的二元圆合。

闪烁着华夏智慧的《易经》包含着丰富的阴阳协调、互补互充、互施互化、彼此融汇里生成太和境界的思想。事物规律的最高境界表现为一阴一阳的对立运动。乾为阳,坤为阴,阴阳相合,万物生成。两仪相逢,则二元圆合。生生不已,以至无穷。相反相成是中和的形态,结果非裂变,而是导向圆融。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 ”[1]世间事物皆包含正反两极,同时正反两极又相互依存且相互转化。阴阳互动所形成的生生不息,是圆融状态的延续。

“太极”“阴阳”,物我同一、天人合一、形神合一、行知合一、理气合一等,无不体现出相反相成、二元圆合。而中国古典舞所形成的身体韵律也是与之一脉相承的。中国古典舞的韵律充分体现了相反相成、二元圆合的思想。舞蹈韵律要求刚柔相济、形神兼备,是一种形与神、身与心相统一的艺术。动作动势逢前必后、逢左必右、欲进先退、欲伸先曲也同样体现了太极阴阳、相反相成,在对立中求和谐、求统一的二元圆合的辩证思维哲学。早在汉代,傅毅在《舞赋》中就对古典舞的美学理念有过相关的阐述,正所谓:“游心无垠,远思长想。其始兴也,若俯若仰,若来若往。雍容惆怅,不可为象。 ”中国古典舞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刚中见柔、柔中见刚、刚柔相济,相得益彰。二元对立经过融会统一,相互渗透形成一种新质,正是“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2]。

相反相成、二元圆合的辩证思维方式本身亦体现为一个圆形,首尾相接,有往亦有还,正反相和,反反而返,思维模式呈现出一种回旋的“圆”,这也正是中国古典舞旋转所遵循的运动轨迹。中国古典舞的旋转从起至终、一正一背形成一种连绵不断的圆形轨迹,首尾相合中体现出中国古老辩证法的思维痕迹。所以说,一切艺术形式都不是一种凭空的臆想,都是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的。如欲试图探究一个艺术形式的本质和其动作形式所形成的规律,必将首先探其民族所形成的审美心理的内在因素,探其本、溯其源,以求研究的深层次性以及真实性。

三、中国古典舞旋转的圆之美、圆之尚、圆之艺华夏民族是很偏爱这“圆”的,无论何处,无论何事,这“圆”的妙处尽皆体现。其实,骨子里都是渗透着中国古代艺

术蕴含的尚圆精神。清代张英认为:“天体至圆,万物做到精妙者,无不有圆。圣人之至德,古今之至文、法贴、以及一艺一术,必极圆而后登峰造极。 ”[3]中国古典舞中的“圆”是渗透中国古代艺术的“尚圆”精神的,也是“圆”的艺术,“万变不离其圆”是中国古典舞最鲜明的艺术特征,也同样是中国古典舞“转”所形成的线条和轨迹。中国古典舞中旋转是人体围绕着一个轴心所进行的规律性的圆周运动。舞蹈旋转技巧的三大要素由舞姿、动力和重心轴构成;原地转、行进转以及空转构成古典舞蹈旋转最基本的三大运动形式。“大圆套小圆,动静要求圆,势势都要圆”和三A运动中的“平圆、立圆、八字圆”以及 “上弧线、下弧线”等等。拧、倾、圆、曲、收、放、含、仰八个字则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同时,“圆形”韵律也是中国古典舞从本质上区别于世界其他舞蹈种类的根本特征。中国古典舞动律的表现形式是划圆,在划圆中运动,在划圆中构建,在划圆中体现,在划圆中表演。“圆形”的动律在中国古典舞中得以最集中最完美的体现。从中蕴含着中国古典舞“圆”的运动轨迹与审美情趣,而“圆”也正是中国古典舞旋转所形成的流畅线条和运动轨迹。转似回波,飘渺畅意。从“回裙转袖若雪飞” [4]的唐代教坊舞蹈,到“入破舞腰红乱旋” [5]的宋代歌舞皆体现出“圆” ――“转”的形态。

四、中国古典舞旋转蕴含的哲学意蕴

(一)“转”之一字,为众妙之门

明代朱载育在《乐律全书 ・六代小舞谱序》中曾经提出“学舞以转之一字为众妙之门” [6]的精辟论断。 “众妙之门”原为老子语。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曾写:“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讲的道,不是我们平常理解道的初始词汇的意思,老子认为的道是创生宇宙万物的本原,而这里的“妙”应为“道”玄虚无限的含义。 “众妙之门”则是指进入认识最高境界的大门。运用到古典舞的领域中应是“转”为超凡精湛的技术技巧,是舞蹈艺术中的 “众妙之门”,精髓所在,是中国古典舞的“道”。认识了转就认识了舞蹈艺术本身。“转”包含着“变”的意味,“变”是舞蹈形式美之核心。而“变”实则为“动”,是动的另一种体现。而“动”也正是舞蹈的生命力之所在,正可谓是“转者,众妙之门也”。朱载育把“转”概括为中国舞蹈的 “众妙之门”,将其看作是中国舞蹈的美学本质与核心理念,也是从哲学的高度对舞蹈艺术形式的理论概括,对今天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仍有指导作用。

(二)蕴含在“转”中的中国古代宇宙观

中国人从宇宙天体中体味其循环往复、动转不居的圆的运动。而中国古典舞“转”的概念、“转”的动势和其圆的轨迹无疑蕴含着中国古典哲学关于生生不已、运转不息的宇宙循环论的发展观。

中国古代关于宇宙天体的学说主要有三种,“昼夜说”“盖天说”和“浑天说”。据《晋书 ・天文志》的记载,“盖天说” [7]出自“周髀家云”。在《周髀算经》一书中,“天”是圆形的,像覆盖着的斗笠,“地”像倒扣着的盘子。在这个新型的宇宙结构里,宇宙呈现出斗笠盖于扣盘上的形状。“浑天说”则认为,“天形穹隆如鸡子,幕其际际,周接四海之表,浮于元气之上 ”[8]。作为“浑天说”的代表东汉科学家张衡曾形象的描写:“浑天如鸡子,天体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上,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载水而浮。 ”[9]由此可见,“圆”为天的形状,正如转的运行轨迹。天体之圆动周转,非凭倚外力。正所谓 “凡圆转之物,动必有机;既谓天机,则动非自外” [10]。所以说,天体本身的运转非外力驱使,而是发自于内在的流转无碍的生命之韵律。这也正符合“转”的运动特点,是发自于内力的自转,形成其“圆”形的运动轨迹,圈圈萦绕体现出循环往复、动转不居的宇宙精神。“转”以动为性,动也正是天道永恒之特性。这就是中国古典舞旋转所蕴含的关于宇宙天体循环周转、生生不息的宇宙循环论的发展观。

(三)“转”体现出的中国古代伦理观

儒家哲学是中国传统的哲学,其中的“礼 ”“仁”观被认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根本要素,“礼 ”在于寻求社会关系的和谐有序,“仁”则在于寻求人伦关系的合理规范,以致“中和”境界。

中国古典舞蹈同样蕴含着“礼乐文化”的品格。朱载育引用了朱熹在《诗集传》中“辗转反侧”四个字与“转初”“转半”“转周”“转过”四个不同角度的转势相对应,即所谓的“辗者,转之半;转者,辗之周;反者,辗之过;侧者,辗之留”。按照舞谱中的舞图和文字说明,这四种转势的角度大致为“转初势象恻隐之仁”仅转 90度,幅度较小,象征着怀柔、和顺、仁爱的心境;“转半势象羞恶之义”转180度,象征着对羞愧丑恶报以回避的姿态;“转周势象笃实之信”转势为 360度和谐圆满的幅度,象征着诚信、无欺。“转过势象是非之智”取270度转势,象征着明确辨别是非的智慧。“转留势象辞让之礼 ”指的是转的过程中停于侧面,留出正位,转势不尽周全,象征着中国传统的谦逊忍让之理。由此,我们即可会意出中国古典舞蹈中的旋转不仅仅只是一种外观形式上的转势,更是蕴含着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来的伦理道德思想观念的痕迹。对于转的理解,中国人更是注重文化中深层次的挖掘,每个舞蹈动作皆有其内在的含义。现代舞蹈理论家拉班指出:人体动作是充满着许多内在含义的符号,要理解这些符号的含义,在于对其动作模式的敏感。转,也是一种符号。它是华夏民族伦理情感的符号,是赋予循环往复、动转不居的宇宙精神的符号,更是以“划圆”为其古典舞运动本质的符号。

总而言之,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作为一种特殊的舞蹈表现手段,具有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艺术表现力,是既有“技”又有“律”,既有“形”又具“韵”的民族风格浓郁的技术技巧。它不仅表现为一种技术技巧的追求,同时更是技巧民族性、艺术性的体现。从中渗透着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的艺术观念,是古典艺术精神的积淀。

古典主义的文学特征篇10

关键词:中国古典吉祥纹饰;现代包装设计;运用

中国传统图案历史悠久、题材丰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我国乡土社会里具有根深蒂固的传统。近年来,随着中国风盛行,古典吉祥纹饰以其自身鲜明的表现形式、寓意深刻的象征,为现代包装设计带来了更多灵感。不仅如此,包装设计对古典吉祥纹饰的运用,为中国现代包装设计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当前,现代包装设计中,只有将各类设计思想与古典吉祥纹饰等有机结合到一起,才能够打造出符合现代社会审美需求的设计。因此加强对古典吉祥纹饰运用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纹饰概念

纹饰,是指按照一定组织和构成方式形成的单元形图形。通常来说,人们多会根据自身想法对其进行处理,可见,纹饰具有各种人工理想化的特征。纹饰发展早于文字,是人类文化的丰富遗产。纹饰基本上都被附着在器物之上,对于纹饰的追溯至一万年之前的原始时代。纹饰是人类意识觉醒的产物,具有主观特点,属于文化范畴。不同的朝代、不同的社会背景,赋予纹饰的含义也会产生变化。

二、中国古典吉祥纹饰类型分析

1.祥禽瑞兽类祥禽瑞兽类纹饰,是指让人们具有祥瑞、吉庆等美好联想的珍禽和异兽,在古代各类艺术品中较为频繁的出现,也是人们喜爱的吉祥图案。如龙凤是祥禽瑞兽之首,都是被深化了民族图腾,经过历朝历代的更迭,始终被寓意吉祥美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此外,仙鹤代表着长寿、鸳鸯代表夫妻恩爱等都是此类吉祥纹饰的代表。十二生肖中的动物也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具有纳福辟邪等象征意义。时至今日,很多禽、兽依旧被人们视为吉祥如意的化身,承载着人们美好的愿望。2.花卉果木类人类社会发展与大自然密切相关,吉祥纹饰中出现植物的形象不足为奇。如牡丹、石榴、桃子及松等都具有代表意义,如石榴——多子、桃子——长寿等。古人非常重视不同植物背后具有的象征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植物形象在吉祥图案中的发展。由于人类具有丰富的情感,对看到的植物也赋予了更多美好的情感。因此植物纹饰被人们广泛接受和认可。3.人物神邸类此类吉祥纹饰多源于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民间俗神多达300余位,这些神灵包含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通常来说,这些形象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在特定的生活场景中安排。如仙女、寿星等。4.其他类型除了上述基本的吉祥纹饰类型,还包括文字类,如福禄寿喜等。其中福字代表的是福气、福运,经过千年的变化,形成了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福文化,无论古代还是当代,福字始终被人们视为幸福生活的向往,且能够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生活观念。寿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三吉星之一,也是构成我国古典吉祥纹饰的一部分,主要传递的是健康长寿、幸福美满美好的祝愿1。

三、中国古典吉祥纹饰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价值

1.文化价值包装设计与文化相连,能够凸显出时代及民族特点。现代社会背景下,我国现代包装不仅仅是一种设计,更多的是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具体表现形式。将吉祥纹饰运用到包装设计中,能够增强包装本土文化性,使得消费者对产品具有一种独有的认同感。具体来说,古典吉祥纹饰是一种特殊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艺术价值。同时,受到儒家、道家等思想的影响,吉祥文化被赋予了传统道德、人伦等思想,具有驱邪祈福等文化功能。可见将其渗透在现代包装中能够充分展示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2.精神价值中国古典纹饰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元思想的影响,对艺术本质进行美学思考,使得艺术被赋予了道德伦理,借助纹饰将其蕴含的内涵传递出来2。将古典吉祥纹饰运用到包装设计中,能够向人们传递吉祥纹饰代表的吉祥含义,给人们带来更多美好的祝福,以满足人们多元化需求3.象征价值象征是具体事物自身显现的性质、形态特征等,当人们目光触及之时能够联想到与其相近的抽象含义3。我国古典吉祥纹饰具有较为身后的象征价值。如蝙蝠与寿字相结合,能够构成“五福捧寿”吉祥造型,具有祈福、延寿双重含义,使得吉祥象征意义更加丰富。

四、中国古典吉祥纹饰在现代包装中的运用

1.引入具象结构,设计独特造型吉祥纹饰具有较强的装饰性特点,而包装作为设计领域的一部分,在包装中加入吉祥纹饰时,首要考虑的就是结构,简单来说即形。特别的图形具有较为强烈的视觉效果,且能够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通过对外包装、容器的设计,能够形成基本的设计语言4。具体来说,古典吉祥纹样中能够用于包装设计多为动植物、器皿等形象,经过现代设计技术的提炼、再加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形成特别的造型。如抽象、对称等样式,使得包装更具传统感和层次感。如图1为龙啸月月饼包装,该包装选择的是灯笼型结构,具有光明和温暖之意。此外,包装上以龙为主题造型,选择纸质材料,并选用黄色及紫色,代表着尊贵等吉祥含义,再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我国古典吉祥纹样题材非常广泛,且具有寓意、象征等多种表现手法。因此在运用过程中,设计师可以将不同的表现手法等有机结合到一起,创新独特的包装。西凤酒作为我国名酒之一,始于殷商时期、盛于唐宋,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古代有很多关于西凤酒的诗词。如《喜雨亭记》等。针对其包装来看,运用凤鸟纹作为主体图案,边框及图表。同时将凤凰作为主体造型,设计蓝白两色,与古代青花瓷详细,预示着生活和谐、幸福美满。礼品包装作为包装设计的一部分,我国是礼仪之邦,对于包装的选择上更加强调其文化内涵,且讲究礼尚往。因此人们更加关注酒水、月饼等产品的包装设计。如西湖龙井茶包装上选择瓶形,取意平安,并运用中国结元素,象征着美好。将该礼品送给亲朋好友,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美好的祝福。所以设计师在设计中,要注重对吉祥纹样造型特点的提炼,将包装作为吉祥纹样的载体,更好地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2.合理用色,丰富包装语言色彩作为包装设计的主要元素,通过合理用色能够丰富包装传递的信息,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消费者视觉,使其产生不同的情感。面临多元产品,要想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设计师需要在用色上用心,以此来提升包装整体效果。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色彩是直接视觉语言,能够第一时间吸引消费者注意力。因此在包装设计中,应从色彩心理着手5。目前,我国古典吉祥纹样中主要涉及白、青、黑、赤、黄为正色,与其对应的是金木水火土。针对包装色彩的设计,主要以喜庆和吉祥颜色为主。但随着现代设计理念的发展,也有很多设计师反其道而行,以其自身特殊性受到了关注。如月影东方月饼包装以黑色为主,配合吉祥纹饰底纹,并配合一些小面积的红色,使得包装整体效果非常高档,并非以往包装大红大紫等颜色。因此在设计时,针对颜色的选择,设计师可以大胆创新和尝试,以此来设计出更符合现代审美的作品。对于古典吉祥纹饰色彩的运用再次彰显了民间色彩的艺术性。将这些色彩运用其中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民族特色。现实生活中,随着人们审美意识逐渐提升,愈发注重包装的高雅,并非传统颜色能够迎合消费者需求,对色彩进行创新搭配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消费者往往会通过对包装色彩来选择产品6。基于此,设计师在包装设计时,需要考虑消费者具有的民族情怀及精神寄托。只有找准消费者审美需求,才能够使得包装受到更多关注。如剑南春酒厂出品的一款东方红酒,选用唐代团龙纹饰的同时,将大红色作为主要色调,不仅能够与产品名称的“东方红”相呼应,且能够象征一种庄重、霸气,能够传递出品牌的文化寓意。针对该包装的设计,能够从心理层面上与消费者建立和谐的认知,进而提高产品销量7。色彩作为一种设计,已经成为包装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设计师掌握色彩情感规律及其象征意义时,能够更好地运用色彩,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在内心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得消费者认同剑南春企业的文化内涵,最终实现促进消费的目标。3.理解寓意,提升包装文化内涵古典吉祥纹饰中蕴含的寓意,主要是指精神层面代表的东西,即吉祥观念,是吉祥纹饰的精髓所在。之所以称为古典吉祥纹饰,一方面是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考验,另一方面是各种纹饰都具有吉祥含义。而后者正是其能够流传万年的重要原因。吉祥纹样蕴含的吉祥意义深入人心,且能抚慰人们精神世界,上述种种都是现代人关注和重视的东西。因此在包装设计中,要很好的体现出吉祥观念非常重要。现有吉祥纹样题材非常丰富,能够为设计师提供更多设计素材。在设计中,设计师首要考虑的是产品类型、包装主题及内涵。然后对其视觉美感、形式等进行考虑,最后综合各项因素选择合适的纹样完成包装设计8。如上海申办世界博览会时,对于鼻烟壶礼品包装的设计,引入了祥云为主要图形,同时,在内盒上设计了如意图案,寓意“世界和平、事事如意”含义,并通过白龙纹绸缎装裱的小册子,在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能够将申办决心传达给代表们。该项设计非常具有创新性,不仅紧紧围绕着主题,且能够结合过去、现代及将来,将我国传统文化呈现给世界。4.注重创新,有机整合古典与现代现如今,全球一体化趋势下,现代设计朝着同化趋势发展,对包装设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包装作为影响产品销量的重要影响因素,要加大对包装设计的关注力度。详细来说:第一,强调时代感。不可否认,地球村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趋势,但这并意味着放弃本民族的特色文化。恰恰相反,我们要树立“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理念,深入挖掘我国古典吉祥纹饰素材,将其运用到现代包装设计中,以借助商品这一途径,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递给世界9。创新作为时代感最为直观的表现手段,能够跨越物质层面实现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如六福人家酒包装,将传统吉祥纹饰中的人物造型与现代包装有机结合,不仅赋予了整个包装传统韵味,且不失时代特点,更易被消费者接受。故设计师要用心研究古典纹饰中丰富的设计语言,对其进行创新,使得包装设计越来越趋于现代人审美情趣,进而使吉祥纹饰在包装设计中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第二,重视情感。情感是联系人与人之间情感的重要因素,将古典吉祥纹饰与现代材料相接轨,如在构图上进行创新,能够带给消费者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进而获取更好的市场反馈效果。通过情感这一载体,能够唤醒人们内心中的情怀,培养消费者对产品及品牌的信任和依赖10。因此只有专门为包装设计装饰纹样,才能够赋予其更加持久的生命力。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