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策略十篇

时间:2023-05-17 11:31:42

企业发展策略

企业发展策略篇1

现在国际上较为通用的评估方法有两种,一个是彼士顿咨询集团的“增长——份额矩阵法”,一个是通用电气公司的“多因素业务经营组合矩阵法”。其中,后者考虑因素较多,需要收集大量市场信息,操作起来颇为繁复,故较为通行的是 BCG的“增长——份额矩阵法”。

在增长——份额矩阵中,横轴代表本企业的相对市场份额,它表示本企业的市场销售额与该行业最大竞争者销售额的比例,其刻度自右到左从0.1到10,以1.0为分界线。纵轴表示本企业在该行业的市场增长率,其刻度自下而上从0到20%以上(具体增长率是多少,可根据企业实际增长率来描绘),以10%为分界线。两条分界线相交,划分出4个区域,分别为1.问题类业务2.星类业务(star), 3.金牛类业务(CaStI Cow), 4.狗类业务(Dog),见下图:   一般而言,对第1类业务可采取发展策略,第2类可采取维持策略,第3类业务可采取收获策略,第4类可采取收缩或放弃策略。

下面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如何用该矩阵来评估业务发展策略。

设某工业设备公司由五个战略业务单位组成,企业及市场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试分析公司的经营状况及其未来决策:

其中,为市场调研得来的数据。根据上表项的数据,可以算出公司的相对份额,根据及其合计数可算出本项业务占总业务的比重,具体数值列于上表,并将其反映在“增长——份额矩阵”中,见下图:  (其中,圆圈大小表示该业务占总业务量的大小,由(6)中的数据按比例画出)。

从左图我们可以发现该公司在业务经营上存在如下问题:市场增长率偏低。有三项业务(C、D、E)的市场增长率小于10%,其中最大的D业务只有4%。 A业务尽管市场增长率较高,但其业务比重太小。 B业务最高,达18%,但该行业竞争者众多,达22家。相对市场占有率低。有3项业务(B、C、D)与行业最大竞争者对等,有两项(A、E)业务弱于最大的竞争对手。没有一项业务的相对市场占有率大于1,即在该行业占统治地位。这样,该公司没有一项星类业务和现金牛类业务,问题类(A),狗类(E)业务各占一次。一项处于问题类向星类过渡的边缘(B),两项处于现金牛类向狗类过渡的边缘(C、D)。

由此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该工业设备公司的业务经营组合总体上是不正常的,在市场上处于较为险要的境地。因此,公司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调整业务发展策略,以求得长远发展。

具体说来,公司在业务上可作如下调整:

、 A、B两项业务采取发展策略,因为它们的市场增长率较高,今后要扩大市场份额,向星类业务发展。但也存在问题, A业务在公司总业务量中所占比率最小(只有6.6%), B的竞争对手最多(达22个),因此公司要投入较大气力来扶持这两项业务的发展。

、 D业务采取收获和维持的策略,因为它占业务总量比重最大(达42%),竞争者最少(只有5家)。它应该想法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串,成为现金牛业务,为公司提供现金,同时支持 A、B业务的发展。

企业发展策略篇2

关键词:管理会计;企业;财务管理

一、引言

管理会计的核心是业财融合,管理会计施行的好坏对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存在着直接的影响。但是从现阶段我国管理会计在企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来看,管理会计的应用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管理会计的发展。基于此种情况,在本文当中笔者对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进行了必要的分析与研究。

二、管理会计简介

管理会计(ManagementAccounting),又称“分析报告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之一,管理会计的主要目的在于为企业管理人员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提供管理与战略决策所必须的会计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加以整合和报告,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和战略规划,从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从管理会计的工作范畴来看,管理会计不仅包含了会计相关的内容,同时也包含了大量的与管理学有关的内容,是一种基于财务管理的企业宏观管理方式。因此,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通过管理会计企业的管理者能够从企业最关键的要素——财务方面实现对企业的全面分析,从而制定对应的措施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现阶段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状况分析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管理会计逐渐开始进入到中国,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现阶段我国管理会计在发展方面依然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从而制约着企业的生存、发展,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当中。

(一)管理会计缺乏良好的应用环境

企业并不是孤立存在着的,而是处于外部市场和环境之中,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善,外部没有良好的可供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所以管理会计就失去了其能够应用的良好前提条件。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并且相关的法律制度和规范没有健全,这会导致资本市场不能充分发挥其内在的有效性。

(二)理论与实践之间出现了明显的脱节

我国企业实施管理会计的时间并不长,其基本的理论知识是对国外著作进行翻译而引入的。虽然这为我国企业进行管理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国内企业和学者在对前沿理论的借鉴过程中忽视了本土文化的影响。大部分企业都是直接将国外的管理会计应用到我国的企业管理当中,最终导致了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脱节性,从而严重束缚了我国企业的发展。

(三)管理会计不够规范

在大多数企业当中管理会计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这主要是由于在企业当中相比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职能发挥无法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现阶段大多数企业都是将精力集中在财务会计的发展当中,对于管理会计的发展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因此,现阶段大多数企业在管理会计方面的规范性明显不足,从而限制了管理会计的进一步发展。

四、促进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发展的策略分析

从上文的论述中可以发现现阶段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当前阶段必须要进一步采取对应的策略才能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来说主要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优化管理会计的发展环境

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现阶段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发展环境的完善首先必须要从企业发展的外部宏观环境入手,从制度上与环境上解决企业管理会计在实际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阻碍,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经营者也必须要从战略上认识到市场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通过对环境变化的预测避免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其次,政府部门还必须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制度,通过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等手段促进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避免垄断行为的发生,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公平的市场环境。最后,还需要加强对企业管理会计的管理,引导管理会计为企业发展提供客观公正的数据。

(二)将管理会计应用到实际当中

针对于现阶段国外在管理会计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的基本状况,当前阶段我国必须通过引进的方式进一步加强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但是在引进国外管理技术的同时还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国外管理技术与本土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处理,在必要时需要对所引进的管理技术进行更改,使其适应于中国的市场环境。

(三)制定完善的管理会计应用规范

当前阶段企业的经营者必须要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良好应用的重要性,通过多种途径促进企业管理会计的进一步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制定完善的管理会计应用规范,从而促进企业管理会计工作能够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其次,也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利用社会中的管理会计服务机构完善自身管理会计的发展。五、结语综上,本文针对于当前阶段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应用力度不足的基本现状,探索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策略。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必要的分析与研究,旨在促进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应用力度的进一步拓展。

参考文献:

[1]池国华,邹威.基于EVA的价值管理会计整合框架——一种系统性与针对性视角的探索[J].会计研究,2015,(12):38-44+96.

[2]徐光华,沈弋,邓德强.环境嬗变下的管理会计变革与创新——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专业委员会2015学术年会暨首届中国管理会计高层论坛综述[J].会计研究,2015,(12):87-89.

企业发展策略篇3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及银行营销战略的因应调整

中小企业的兴衰与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投入情况息息相关。因其经济规模达不到股市要求,很难上市,也不具备向公众发行债券的能力,中国目前又没有创业板,风险投资也不够活跃,中小企业融资主要依靠银行。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却较难得到银行的认同和较大规模的贷款扶持,中小企业信贷资金需求普遍较强与金融机构资金运用不平衡的矛盾难以调和。

所以,当前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主要还是融资难,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阻障多还存在。

首先,有中小企业本身的问题要解决。一是担保问题,现在中小企业提供的担保抵押不符合有关条件,有的刚创办的企业甚至没有财产抵押。二是信用风险问题,部分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规范。由于部分中小企业的财务报告制度落后,信息不透明,缺乏审计部门确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经营业绩,银行经营面临的风险较大。三是信息不对称,一些申请贷款的企业提供虚假的报表,隐瞒信息,增加了银行的工作时间和管理难度。

金融机构本身也存在问题。目前,银行服务体系和经营管理机制还不健全,银行信贷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银行在信贷管理中推行的授权授信制度,以及资信评估制度主要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而制定的,使信贷资金流向国有企业和其他大中型企业的意愿得以强化,特别是近年来,银行信贷资金向大企业、上市公司集中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

另外,在社会环境配套方面也存在问题。目前,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因为社会配套不完善,直接融资的渠道不多。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和信用评估体系也不健全,中小企业担保难、抵押难。企业要办理一笔财产抵押,需办理财产评估、登记、保险、公证等复杂的手续,涉及许多职能部门,并要提供多种相关资料,对于习惯进行灵活经营的中小企业而言,无疑会带来很大的制约。为适应市场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银行应适时地转变营销战略.大胆探索,积极稳妥地拓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与提高贷款效益有机结合起来,把中小企业作为信贷投放的一个重点和新的效益增长点。确立自己的优势,抢占先机,夺取市场份额。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成长既有着重要的经济、社会意义;同时又可以扩大银行的客户群体,增加银行效益,可谓是一件借贷双方同发展、共成长的好事。当然,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也比较大,在操作中必须坚持审慎原则,稳健发展,重点落实风险保障措施,如采取抵押或与担保公司合作的方法,有效地控制贷款风险。

(二)人民银行进一步加强引导,支持解决融资难

目前全国各地已出台不少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法规政策。人民银行也正引导金融机构适当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力度。一些银行陆续设立了中小企业信贷部;重新界定给中小企业放贷的标准;实行区域化的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在一些二级分行实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授权、授信、产品创新等多方面的政策倾斜;制定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和信贷掌握标准、建立低风险业务快速审批“绿色通道”、采取灵活多样的发放方式和担保方式;针对中小企业资金分期回流的特点,推广整贷零偿的还款方式;扩大循环贷款的范围,对资金需求频繁又能够提供足值、有效最高额抵押的中小企业,可在抵押额度内发放循环贷款;在中小企业选择担保贷款时,可接受自然人提供的以其财产或权利为抵(质)押的担保;对一些出租车市场管理规范、出租车营运证价位高、保值和变现能力强的地区,可以用出租车营运证质押对出租车公司发放贷款;对为大型优质企业提供固定的配套产品或服务的中小企业无争议的应收账款,还可办理保理业务,即由银行买断企业的应收货款后,及时拨付资金给企业,免除了企业经营中资金难以为续的困境。

笔者以为,上述举措很好,但似应有进一步解决融资难的更好方法。几年前香港特区政府针对香港企业中小企业占98%的现实,曾推出50亿元信贷保证计划,让小型企业较易获得银行贷款,渡过经济难关。而美国等一些国家专门设立中小企业银行,以及由中小企业自筹资金组建银行,扶持小型企业发展。这些具体措施亦可资我国加以借鉴和利用。

二、着力扶持,加紧地方政府支持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一)构建中小企业组织领导体系

各地虽然制定了一些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文件,但众多不同所有制的中小企业尚未有相应的政府机构来对其指导。这样,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力度极其有限。地方应构建中小企业组织领导体系。因为中小企业问题涉及经贸、财政、外经贸、工商、科技、信息、技术监督、劳动、税务、人事、教育、国土等多个部门,单靠一个职能部门难以制定、推行并协调多个领域的扶持政策。这个中小企业组织领导体系包括成立市级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委员会,作为市委、市政府推进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议事机构,负责全市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的统筹规划和政策协调,下设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办;成立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作为中小企业民间联合组织.,反映中小企业的意愿和需求,维护和体现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建立功能强大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面的信息及咨询服务。改变原来的多头分散管理,建立一个相对独立又具有权威的中小企业政策制定和综合协调部门,并完善相关的执行和监督机制。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加强监管。

(二)制定中小企业发展条例

根据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法》及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和健全有关中小企业的政策、法规,使中小企业在法制范围内拓展生产经营活动,规范企业行为,同时保护合法经营、合法收入、合法权益;也使政府各职能部门有法可依。各地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条例》,促使政府各有关部门在制定或推行政策时,主动、积极地考虑有关措施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三)大力完善融资服务体系

通过成立中小企业融资联席会议制度,使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进一步发挥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作用,通过适度增加注资提高其担保能力;发展各类民问信用担保公司和社区金融互助合作组织,面向市场扩大担保业务;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制定配套政策,鼓励金融机构进行中小企业贷款资产证券化试点等方式来扩大问接融资的覆盖面。

目前也可以由各级商会牵头,由中小企业筹资组建一批信用社,在国家金融机关调控下,专门为其服务,采取自我供血、自我供氧、自我发展、自我制约的办法,缓解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瓶颈”问题。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也可以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用于中小企业结构调整、改制改组、技术进步以及中介机构的扶助。建立市、区、街道办(镇)三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服务。在直接融资方面,一方面通过抓紧培育新型资本市场,为初创期的科技小企业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另一方面完善受政府资助的创业投资体系,明确受政府资助的创业投资机构的功能和投资范围,建立配套管理办法。新晨

(四)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鉴于当前为中小企业提供培训、信息资讯等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应大力扶持提供审汁验资、评估、管理咨询、记账、人才培训等服务的中介机构的发展;逐步建立信息中心、检验中心、试验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扶持中小企业成立行业协会开展调研;建立专业园区和开发区等,发挥集聚效应;建立共享的信息资讯服务平台。

企业发展策略篇4

关键词:企业;发展阶段;人力资源战略;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5-0121-02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伊查克·麦迪思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在《企业生命周期》这本书当中,他对企业的整个生命历程以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把企业生命周期划分成了成长阶段、盛年阶段和老化阶段。根据我国企业的具体情况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需求,笔者把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老化阶段四个阶段。

一、初创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与策略

(一)为企业招牌和获取所需要的各种关键人才

一般说来,有两种途径来获得关键人才,即挖掘培养和外部获取。初创阶段的企业员工较少,很显然不利于内部挖掘的实现,因此,外部就成了企业获得人才的唯一途径。关键人才的获取一方面要把控住人才供应信息;另一方面在招聘关键人才的时候,所选拔对象的素质也十分重要。因为如果需求量少,企业可以适当提高一下工资申请资格,这样符合申请条件的人就会相应减少,企业可以集中注意力寻找适宜人才。初创阶段企业的资金状况往往是不足的,实力也是不够的,这样人才就不可以完全利用高收入的待遇来吸引,所以职业前景良好、对工作挑战性认同是把人才留住的重要手段。当然,报酬条件也应该跟行情相符合,并且增长空间也应该是比较大的,最好运用那种弹性比较高的薪酬模式,降低刚性,切实扩大内部差距。还可以给予适当的股票期权,对员工利益与公司长久利益进行一个良好的结合,以便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二)采取各种办法鼓励创业

可以建立鼓励创业的机制。首先,员工的工作环境要比较自由,给他们创造自主决策的条件,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潜能;其次,员工绩效应与个人收益结合起来,奖励也要及时兑现;第三,员工在创业时难免犯错,对错误要进行一个良好的分析。总而言之,通过创业机制的建立和实施,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把员工的创业积极性激发出来。

(三)制订核心人才培养计划,为企业的有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一个企业的发展状况怎样与核心人才的培养关系很大,国内外很多著名的企业对此的重视度都很高。比如,西门子公司每年都要进行人才的特别培养,即从愈千名名牌大学毕业生中挑选30名进行特殊培养。为培养核心人才,首先,创业者应提高重视度;其次,制订一个核心人才培养计划;第三,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助于核心人才的成长,提供给他们充分展示才华的舞台;第四,很好地结合核心人才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长远利益。

二、成长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与策略

(一)预测人力资源的需求,把人力资源规划制定出来

在成长阶段,企业人力资源具有很多要求,为了很好地应对这种状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视野要长远,通过人力资源对需求状况进行预测,把人力资源规划制定出来。

(二)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培训制度、薪酬激励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还要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利于企业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个阶段的起初,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特别大的压力,主要原因是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都在加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对于这个阶段的工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也要进行一个良好的设计,甚至于要首先考虑。

三、成熟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与策略

可以指出的是,在成熟期创新的时候,要想取得成功,关键是要处理好企业所获得的利润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以免发生内部震荡。在这个阶段推进创新与变革,必然会导致许多企业员工尤其是对企业关键人员造成影响,所以,这个难度和风险是很大的。Lewin于1951年提出了变革与创新阻力的“场论”模型,指出阻力在力量变革中是一种平衡力,在当前所存在的驱动力上能够使预期所发生的变化增加,对该阻力进行调查和研究,可以使它们降到最小。任何过早的或者专制的增加都会使存进驱动力加强,都会单一地使相反方面的等量增加。所以,要推动组织的创新与变革,除了要让企业领导的信心坚定下来,对变革的时机进行把握也是十分重要的。

四、老化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与策略

(一)制订企业裁员计划并妥善实施

裁员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具有很大的难度。企业既要负担起经费不够的风险,还要承受法律和政策的限制,所以要谨慎,也要勇于作为。努力做好裁员策略的选择与实施工作,这样企业的裁员管理才可以做好。一般情况下,企业裁员策略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预见型,另一种是反应型。前者要能够做出充分计划,考虑多种组织和个体因素,同时还要对后果的预测进行关注;后者则大多数思考短期目标,对于时间比较长的影响因素以及后果,应提高关注度。笔者认为,老化期的企业首先采取的是预见型策略,首先,企业必须根据当前企业的生产效益的具体情况,根据一定的原则,对人力需求的状况进行分析;其次,要对员工说清楚企业的现状以及企业策略,这样员工才能更好地理解,方便裁员工作的开展;第三,企业也要把裁员标准明确下来,同时必须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第四,为裁员策略的顺利实施,要完善考评系统,根据考评成绩和评分状况来选拔员工上岗,以免使裁员出现不公平的问题,妨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第五,根据考评和竞争上岗的状况进行员工选择,对于那些对企业发展失去意义的员工,要实施裁员;第六,要扩充企业所实施的裁员手段,调查表明,跟临时解聘进行比较,工作分担、提前退休等替代性的裁员方式是会对员工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的;第七,如果条件允许,企业应帮助员工再就业,这样便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大大增加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便于企业的重整和再造。

(二)控制人力资源成本

企业的裁员利于企业重新上阵,切实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以便谋求更好的发展。而加强成本的控制可以把效益切实提高,把成本降下来。就这点而言,裁员也可以把成本降低,然而裁员的重要的目的是把企业的运行效率提高,以便于更好地做事,使企业良性运转。

要重视对人力资源的成本控制,首先,应把人力资源成本的含义确定下来,它是在取得、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的过程中出现的费用支出。其次,要调整好企业的薪酬政策,建立一个弹性的薪酬模式,同时扩大内部的差距;三是进一步加强绩效考核,实行个人贡献与个人收入挂钩的制度;四是对于人力开支要进行科学控制,切实提高成本效益。

调整企业人事政策,盘活企业用工制度,把优秀人才留住。对于这方面,企业应采取竞聘上岗的制度,以贡献的多少作为评价员工的重要因素,鼓励关键人才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泽曾.实施人力资源战略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J]. 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

企业发展策略篇5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战略;煤炭企业;发展策略

一、煤炭企业面临的困境分析

第一,煤炭资源本身的稀缺性给煤炭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局限。煤炭企业,顾名思义其生产资料和生产对象与煤炭息息相关,而煤炭本身就是一种非常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与它的储存量不相匹配的是,煤炭在整个世界的需求量却是巨大的。这就给煤炭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一方面是巨大的市场需求量,另一方面则是煤炭资源的稀缺。对利益的追求和对有限资源的开发一直是煤炭企业在努力寻求平衡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这种不可再生资源,现存的煤炭资源都是经过上亿年地球环境的巨变才得以形成的珍贵资源,一次性的开发利用就意味着资源总量的减少。这种煤炭本身在量上的稀缺,给整个煤炭业的发展带来了局限。

第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给煤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前的人注意到资源的稀缺性给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造成损害的情况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个战略的提出,对以能源为主要生产资料和生产对象的煤矿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仅要重视经济利益的实现,同时要肩负起对能源开发、生态安全、健康文明的社会责任,这是煤炭企业在新时期发展必须承担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如何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实现煤炭企业的长远发展

煤炭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并不意味着煤炭企业的发展就要因此而停滞不前。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的智慧已经应用到各个行业和技术领域中去,煤炭企业只有制定科学的规划方针,也必定能实现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

首先,在意识理念上认清煤炭企业发展的困境和问题。对利益的追求和攫取是市场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目的,众多的企业对利益的追求已经让他们忽略了很多业已存在的问题。能源在这个世纪的重要性,已经被提升到战略的高度。通过能源开发获得巨额利益,已经成为众多投资者竞相追逐的目标。对煤炭的需求量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煤炭企业在过去从中获取的利益也是相当丰厚的。但是在新时期,新的领导者们应该意识到这种辉煌的局面已经难以再延续下去,妄图通过对能源的贩卖来获得大量的财富已经成为一件会受到社会谴责的事情。对于管理者而言,管理意识的方向影响着日后企业的发展方向,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在内心对煤炭资源的现状清晰明了,并且认同科学的发展战略,才能使得企业的发展符合人类文明延续发展的要求。

其次,生产技术的革新,促进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变。在资源总量有限,并且开采不断的情形下,生产技术的革新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生产技术的个性,会带来整个生产效益的提高,这种生产效益的提高不仅仅是指生产速率的提高,更是指对单位生产资料的利用率的提高。对于本已是稀缺资源的煤炭来说,提高其单位重量的能源利用率,有着全局性的战略意义。传统的增长方式,就是开采多、利用多、收益多,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依靠的就是生产原料的基础多,以此来实现增长。在可续发展战略下,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明显是不科学的,所以生产技术的革新,生产效率的提高,能源转化率的上升,间接带来的就是增长方式的准变,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化为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这是一种生产力推动的生产关系的改变。

再次,企业综合性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的煤炭企业,由于其依仗自身对能源的开发在市场收益上的明显优势,长期以来单独依靠一个支柱产业就已经是整个企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实力远胜于其他的一般企业。但是伴随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有限的煤炭资源也在急剧的减少,在以后的发展中,煤炭企业如果单纯依靠对资源的开发来继续拓展是难以为继的。因此,煤炭企业必须将发展的后续增长点转移都对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上。产业结构的调整,包括纵深化发展和横向扩大化发展,煤炭企业应该从产业的规模和层次上做出灵活的调整,例如对生产废料的开发和利用,对相邻产业的融入与合作等,这些都是煤炭企业能够为自身的长远发展而寻求到的有力改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当前的中国经济来说,是可行的。并且,这也是市场经济允许和鼓励的一种经济增长方式,企业必须予以重视,并结合自身的特色做出调整,实现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长远发展。

最后,企业必须重视自己对生态安全和员工安全应负的社会责任。煤炭企业的发展,除了要重视自身利益的可持续获取以外,还应该意识到其作为一个社会角色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这种社会责任主要是指企业对生态安全所负的责任。煤炭企业的获取生产资料的一个重要行为就是要对煤矿资源进行开采,在煤矿资源的开采过程中,伴随着大量植被的毁灭性破坏,在煤炭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工业废渣的不恰当处理,也给周遭居民的生活环境带来了极大地破坏。企业把自己获取利益的代价嫁接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他人利益损害的基础上,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个重要的意识就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这种生态环境的保护,既包括对原始自然环境的保护,也包括对人类生存居住环境的保护。企业必须在开发和生产的过程中,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减少由于自身的行为给环境带来的损害。如此,才能保证企业的发展得到社会的支持,社会的支持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国浩, 阎世春等编著.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1.

企业发展策略篇6

现代企业激烈竞争的结果使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都进入一个微利时代,产品的成本和利润也变得非常透明。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体现在生产经营、市场运作的各个方面,不仅是在技术、人才上展开,同时也在物流和供应链方面展开,因为现代物流是企业降低成本、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已经成为“第三利润源泉”。而在技术、资金和人才上都处于劣势的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就必须在大企业实施物流战略的同时,也对物流战略积极的反应,也同样采用物流战略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物流现状

目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产品销售物流多采取自办物流方式,没有依靠物流系统支持市场营销,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参与程度很低,因此难以满足市场对产品小批量、多批次、多品种和紧急性的需求要求。这种自办物流方式,设施利用率低,成本高;而且设施落后,达不到客户需求的特定要求。另外,中小企业物流普遍没有达到一定的经济规模,大多数企业的物流以“分包”方式为主,“外包”干线发运、市内配送和仓储、包装业务,“外包”家数在2至10家,有的甚至达到10家以上,企业物流严重分割,形不成一体化的综合物流,因而也就很难使用供应链管理方式进行管理。以上的这些因素都在制约着中小企业物流健康发展。针对目前物流发展现状,中小企业如何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充分获取第三方利润促进本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应取道而行。

二、我国中小企业的物流发展战略

1、高度重视物流战略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物流战略已经成为大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我国多数中小企业还没有意识到物流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事实上,企业物流成本是除了原材料成本外的最大的成本项目,而我国物流成本一般占总成本30%~40%,鲜活产品占60%左右甚至更多,事实上,有效的物流管理可以节省15%~30%物流成本,并且大大地减少库存和运输成本,像国外发达国家物流成本一般都控制在10%左右。中小企业虽然在技术上和产品质量都不及大企业,但中小企业在产品价格上和对市场需求反应方面具有优势,因此通过物流管理更能在节省产品成本方面发挥自己优势。

2、积极参与供应链的建立,与其他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中小企业必须重视供应链管理思想,把物流运作建成一个以满足经营需要为目标的供应链体系,发展自身的供应链联盟才能够增强自身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供应链由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消费者等多个结点组成的,这些结点企业中,必然有一个核心企业,而其它企业则处于从属地位。作为中小企业,应明确自己在供应链中的定位,通常是处于从属地位。由于供应链是一条价值增值链,供应链管理会给供应链上所有结点企业带来收益。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建立长期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或者可以保障供给,或者可以稳定市场需求,同时可以更好地实现物流管理目标,从而使长期利益。

3、树立做物流就是做服务的理念。随着企业经营理念的核心从产品制造转向产品销售、现代营销和服务,人们对物流的认识已经从企业自身的“功能性活动”上升为“为客户创造价值,增加顾客满意度”。从企业经营和发展的角度来看,物流就是服务。物流为企业提供的是一种服务,而服务实质上也是一种产品。物流可以包括运输、仓储,但最基本的是要为顾客服务。顾客想要什么,它就可以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物流是不可能单独存在的,有什么样商流,就有什么样的物流。中小企业发展物流必须从服务角度出发,必须树立新的管理理念,树立客户需求至上的理念。这就要求中小企业改变以前以规模效益获得经济效益的思想,应该建立适合于需求多样化的新的服务,甚至实现客户化定制物流服务。

4、利用网上交易平台,实现电子商务。互联网出现使买卖过程得以简化,信用证申请可通过网上银行服务处理,至于采购,买家可利用特定的网上交易平台,输入相关的资料,网页上有适合每个行业物品的采购格式,互联网内的搜寻功能可以帮助买家,在有特别需要时,就可去寻找更合适的新供货商去补充货源。有了网上交易平台后,中小企业不需要EDI(电子数据交换)也可以使用电子物流公司的服务,只要公司有自己的网址或e-mail便可以,成本明显较EDI便宜。此外,进入了物流公司的网站内,客户就可以同时进行存货控制(Inventory Control),可以看到尚有多少货物在货仓。例如公司若有一批货在3日后到港,亦可预约货仓。又例如3日后公司有货柜到达码头,需要有货车运输,否则摆放在码头的费用很高昂,这时候,公司可以在互联网上预订车队,去码头取货。网上营销必须拥有完善的库存和送货管理系统,这些系统便是电子物流管理(e-Logistics)。企业还可以通过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直接连接客户的数据系统及仓库管理系统(WMS),让管理层能在网上及时监管及规划存货的流转及补充。因此,网上物流管理系统不只可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让管理层能够有效率地管理其供应链资料和及时了解掌握最新信息。透过计算机条形码扫描、电子数据交换系统、桌上计算机货物追踪、仓库管理系统,以及互联网等物流管理工具,充分掌握货物在供应链上的流转状况。?

三、我国中小企业的物流发展策略

1、树立第三方物流观念,将企业物流业务合理外包。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源于企业业务的外包。企业利用外部的资源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将一些业务承包给第三方企业去完成,这就是企业的业务外包。企业将自己的物流业务外包,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接各个企业的外包物流业务,就产生了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既承包供方物流、又承包需方物流的专业化物流,一般以合同方式规定这种承包形式,因此第三方物流又叫合同物流。第三方物流这种以合同制提供系统全套物流的方式,可以使商品减少库存及运输的费用,成为商品“第三利润”的来源。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综合实力有限,难以全面与大企业抗衡,选择将物流业务外包,利用第三方物流的专业服务,降低物流成本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是非常可行的。在具体的实施中,可采用物流联盟的形式。物流联盟是以第三方物流机构为核心,众多的中小企业签订契约形成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集约化物流伙伴关系。从企业经济效益上看,由于通过物流战略联盟使众多中小企业的集约化运作,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从社会效益来看,由于采用第三方物流机构作为盟主,统筹规划、统一实施,减少了社会物流过程的重复劳动。当然,不同商品的物流过程不仅在空间上是矛盾的,可能在时间上也是有差异的。企业可以通过第三方物流机构的集约化处理,来解决这些矛盾和差异。而且,联盟成员共担风险,降低了风险与不确定性;还可以从第三方物流机构得到过剩的物流能力与较强的物流管理能力。

企业发展策略篇7

【摘 要】伴随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只有众多的民营企业做到了经营上的合理、合法、合情,体现出了“和谐”,民营企业的发展才有现实意义。为适应市场竞争的全球化,民营企业必将面临严峻的挑战。要获得生存和发展,就离不开企业的营销。本文就民营企业的和谐发展和营销,提出些针对性的意见和策略。

 

【关键词】民营企业 和谐 营销 策略

引言

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为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举措。作为民营企业,理应从战略的高度、发展的大局出发,积极参与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洪流中来。当然,制定合理的营销战略也很重要,对企业利润的实现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抓企业经营就必须抓好企业营销战略。

 

1.民营企业的和谐发展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给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为了更好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但是当前,在社会上所存在的各种不和谐现象与不和谐因素,应该来说是由社会的发展所引起的,这只能说明我们现在发展的还不够。只有加快发展,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通过发展以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作保障,现实中的各种矛盾与前进中所遇困难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从社会的总体来看,企业可以从公共服务设施中入手,想必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民工进城,为许多劳动密集型的民营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从而缓解了就业压力,还能够更好地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并为社会主义的进步事业提供更多的积累,有助于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之民营企业经营灵活,存在着独有的发展优势,它的发展能够为社会的发展不断增添活力,所以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必将会得到社会各方的更多关注与支持。

 

从国家的宏观调控看,只要民营企业的经营行为有利于社会的和谐,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必定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 

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给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要在考虑企业自身取得最大利润的同时,兼顾企业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把企业的利益与社会所给予的期望结合起来。民营企业经营者在考虑企业发展的时候,还应把目光转向企业给社会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要注重物质文明建设,还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关注并参与社会文明的建设。

 

但是现在社会上,企业还存在很多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例如,对内部员工缺乏诚信,不能做到公平地分配企业利润;对社会的诚信度不高,顾客至上仅仅是一句口号,不能很好地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使用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没有很好地履行纳税,常常发生偷税漏税的现象;义务回报社会的意识淡薄,缺乏公益心,没有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拖欠与克扣员工工资,人为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在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偷工减料,以减少成本;对员工的安全生产保护措施不够,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企业老板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存在对资源的过度开采与使用;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对“三废”的处理不到位,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屡禁不止,诸此等等。这就说明民营企业的和谐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也表示着民营企业家们必须转变经营观念,从有利于社会和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着眼,在思想意识上明确自身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应该肩负的责任,在行动上处理好企业内外的各方面关系,把企业的利益、社会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三者做到有机统一,只有这样,我们的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的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

 

总之,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民营企业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发展的大局出发,以集约化的方式来经营,从而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树立发展意识、整体意识、责任意识,使企业不断前进。

 

2.民营企业的营销策略

2.1什么是企业营销策略

企业营销策略是指企业在现代市场营销观念下,为实现其经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市场营销发展的总体摄像和规划。企业营销战略是企业市场营销管理思想的综合体现,又是企业市场营销决策的基础。制定正确的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是研究和制定正确市场营销决策的出发点。从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和市场机遇,从自身优势的分析、自身劣势的反思和市场竞争因素的考虑等方面,制定出适合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来作为指导企业既定战略向市场转化的方向和准则。

 

2.2加大培训力度,建立营销队伍

从民营企业的发展来看,民营企业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专业知识不强、营销能力较弱,但具有勤劳、朴实、诚信、肯吃苦等优点。营销队伍是促进企业成长、扩大市场份额和提高获利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健全,民营企业必须加大对营销人员的培训力度,从营销理念、营销策略、营销方法、营销手段等方面进行培训,大力推行“高级营销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增强现代营销意识,提高营销人员的应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民营企业造就一支强有力的营销队伍。

 

2.3进行市场细分,实施补缺策略

市场细分是指按照消费者欲望与需求把一个总体市场划分成若干个具有共同特征的子市场的过程。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需求和欲望将显得越来越强烈。为此,企业必须对现有市场进行细分,寻找补缺市场,确定目标市场,提供能满足目标市场的消费群体所需求的产品,并提供良好的服务。通过市场细分确定生产经营方向,对企业选择目标市场、制定营销策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企业赢利能力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内、国际市场进一步成熟和发展,市场细分是一种必然。这种细分不单单是在产品市场上的细分,而应该是多层面上的彻底细分,查漏补缺,实施补缺营销策略。

2.4建立完整档案,重视客户动态

随着市场竞争的多元化,客户成了企业争夺市场的焦点,客户关系的管理也就成了企业营销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民营企业在拓展市场过程中,必定会形成自己的客户群。要充分把握关键客户,建立完整的客户关系管理档案。在市场竞争中,顾客具有动态性,其忠诚度是变化的。要提高顾客的忠诚度,赢得长期而稳定的市场,需要通过某些有效的方式在业务、需求等方面与顾客建立关联,形成一种互助、互求、互需的关系,把顾客与企业联系在一起,减少顾客流失的可能性。

 

企业发展策略篇8

在物联网时代的发展过程中,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带来一定的改变。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促使消费者更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导致决策变化较快。物联网实现了人与物之间的通信,使机器终端设备与互联网相连接,给消费者随时提供商品信息。其次,也使消费者更加关注知情权的问题,人们更希望物联网能够满足其自身个性化的需求。消费者在进行商品消费之前,可以通过与经销商的沟通,提出自己的需求,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购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

二、企业利用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性分析

结合当前科技及经济发展的趋势,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状况,如何利用物联网进行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在物联网环境下,物联网可以帮助企业敏捷的控制供应链,为其产品的供应提供保障。其次,促成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良好合作,为其制定更好的营销方案。此外,物联网也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自身发展的信誉度和知名度,有利于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新产品开发。

三、物联网环境下的企业发展策略分析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物联网领域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政府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会在政策上将其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给予一定的扶持。在物联网发展方面加大政策的力度的同时,物联网环境下的企业发展策略分析,将会极大的促进企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1积极转变经营观念

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通过发挥物联网的作用,积极的转变经营观念,将业务应用作为物联网发展的核心,实现人和人通信之后的人和物、物与物的信息沟通,有利实现企业多种业务的组合发展。积极转变经营观念,可以使企业紧跟时展的潮流,积极的做好经济发展的应对措施。同时,企业也可以根据实际业务发展的需求,建立一个合理的模型,将物联网应用分成具体的层次,使之可以更好的促进企业各项业务的拓展。因此,物联网环境下的企业发展策略分析,可以使企业积极的转变经营观念,促进企业持久的发展。

3.2优化组织架构

优化组织架构,是企业发展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经营策略。在应用物联网的过程中,其核心是技术问题。在物联网环境下的企业发展,需要针对企业实际发展的业务需求,在专业设备的配合下,实现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优化组织结构,并构建合理的发展平台。其次,通过优化组织架构,也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物联网人才,促进企业技术科研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物联网环境下的企业发展策略分析中,必须重视分析优化组织架构这一问题。

3.3积极调整资源配置

在物联网环境下的企业发展策略分析,企业通过发挥物联网的作用,可以实现调整资源配置的问题。由于物联网的发展,给企业的产品及服务功能都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基于这些新功能的新兴产业,逐渐成为企业发展重视的问题。因此,企业为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物联网环境下必须积极的调整资源配置,实现优质资源的良好配置,并以这种优势积极的拓展企业的业务。积极调整资源配置,可以有效的改善企业发展中存在的资源分配效率较低等问题。因此,在物联网环境下的企业发展策略分析中,重视调整资源配置的问题,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使企业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

四、结束语

企业发展策略篇9

【关键词】 品牌;煤炭;品牌战略;企业竞争力

一、建立品牌战略的意义

21世纪,商品经济已经由过去的产品竞争进入到品牌竞争时代。品牌作为一种资产,因其被广泛认知而成为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而响彻全球。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中,品牌成为了市场竞争的重要元素,打造拥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成为了企业竞相追求的发展目标。由于品牌所具有的无限价值,品牌竞争是企业竞争的高级形态,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制高点的有力武器,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面对新的形势,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发展品牌经济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直接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程度的加剧,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程度和范围也逐步扩大,将直接同实力强劲的跨国公司竞争。面对激烈的竞争,除了提高我们自身的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缩小同国际水平的差距外,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品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为此,拥有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成为每一个企业尽相追逐的目标,明确了目标之后,我们的该如何创建品牌,选择怎样的品牌策略去迎接挑战,这些都是企业发展品牌所面临的决策问题。品牌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品牌理论的不断发展,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企业创建和发展品牌,要熟悉和遵循品牌发展规律,认清自身所处的环境和具备的条件,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牌发展策略。没有最好的品牌策略,只有最适合的品牌策略。

二、煤炭企业品牌建设的现状

煤炭行业属强周期性行业,随宏观经济波动而波动,行业特点决定了煤炭企业品牌战略发展普遍落后于其他行业。受传统观念和落后经营方式的影响,煤炭企业在品牌竞争意识方面普遍不强。未能将品牌运作上升到战略层面,缺乏系统性,品牌定位不明确,品牌战略实施与其他相关战略实施脱节,核心价值概念模糊,品牌差异化、品牌传播随机性和品牌架构规划缺乏。

三、品牌理论、定位及延伸

(一)品牌的基本概念

品牌的英文单词Brand,源出古挪威文Brandr,意思是“烧灼”。人们用这种方式来标记家畜等需要与其他人相区别的私有财产。到了中世纪的欧洲,手工艺匠人用这种打烙印的方法在自己的手工艺品上烙下标记,以便顾客识别产品的产地和生产者,并以此为消费者提供担保,同时向生产者提供法律保护。在我国,北宋时期的济南,留下迄今为止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品牌名称及广告文物――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白兔儿”广告铜雕版,这些都是最早的品牌使用的实例。由此可见,品牌最早是用来标注自己产品或服务于他人相区别的一种标识,随着经济的发展,品牌被赋予了更多的元素,品牌的内涵以及人们对于品牌的理解也不断的加深。但是,如果没有客户的信赖和支持,品牌就会失去价值和意义。可以把品牌定义为组织及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有形和无形的综合表现,其目的是使产品或服务的对象能够辨认组织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区别开来。它是企业与消费者相互作用的产物。

(二)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是企业品牌战略的核心问题。品牌定位就是确定自己的品牌在客户印象中的最佳位置以及竞争对手在客户印象中的位置,以实现公司潜在利益的最大化。合适的品牌定位可以阐明品牌的内容、独特性、竞争品牌的相似性,以及消费者购买并使用本品牌产品的必要性。品牌定位需要确定的四个方面:(1)目标顾客;(2)主要竞争对手;(3)本品牌和竞争品牌的相似性;(4)本品牌和竞争品牌的差异性。

(三)品牌延伸

品牌延伸是指企业将某一知名品牌或某一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成功品牌扩展到与成名产品或原产品不近相同的产品上,以凭借现有成功品牌推出新产品的过程。当公司推出一种新产品时,在为新产品命名的问题上,有三种决策可供选择:(1)单独为新产品开发一个新品牌;(2)以某种方式使用一个现有品牌;(3)将一个新品牌与一个现有品牌结合使用。选择(2)或(3)就叫做品牌延伸;新品牌与现有品牌结合使用,这一品牌延伸也叫做子品牌,实施品牌延伸的现有品牌称为母品牌。如果母品牌通过品牌延伸与多产品联系,它还可以成为家族品牌。

品牌延伸的种类:在产业上延伸,从产业相关性分析,可向上、向下或同时向上向下延伸;另一种是产业平行延伸,一般适应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目标市场和销售渠道;在产品质量档次上延伸,向上级高端产品延伸,向下增加较低档次的产品,或是向上下游两个方向延伸,扩大市场阵容;其它相关延伸,也叫扩散法延伸。它有四层含义:一是单一品牌可以扩散延伸到多种产品上去,成为系列品牌;二是一国一地的品牌可扩散到世界,成为国际品牌;三是一个品牌再扩散衍生出另一个品牌;四是名牌产品可扩散延伸到企业上去,使企业成为名牌企业。

四、煤炭企业品牌战略发展的基本架构与思路

煤炭企业品牌战略的推进要抓住品牌的质量,强化品牌的服务,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塑造鲜明的品牌文化,筑牢品牌的管理,升华品牌的创新,充分发挥利用品牌的传播及公共关系。以品牌学和战略学的基本管理思想,通过全面科学的品牌调研与诊断,充分研究市场环境、行业特性、目标消费群、竞争者以及企业本身情况,对品牌战略在企业的实施框架进行系统研究规划,系统制定品牌管理作业路线与基本框架、品牌战略规划、战略品牌营销、品牌内涵战略、品牌个性战略、品牌战略分类、品牌形象战略、品牌文化战略、品牌危机管理战略等各项子战略,通过系统分析规划设计,并遵循长远战略与近期实施策略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实践探索。提炼出品牌核心价值,在传播过程中,把它贯穿到整个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里,为品牌战略在本企业的实施树立鲜明旗帜。

五、兖矿品牌战略及品牌延伸

1.兖矿品牌核心价值观。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优化环境,为顾客创造价值,实现顾客利益、企业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

2.兖矿品牌定位。追求卓越、争创一流二实现完美,坚守管理零缺陷、产品零杂物、用户零投诉(即:三零工程)。恪守承诺,持续改进和优化提升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环境和管理水平,以高品质的质量和服务,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优秀的企业文化,为顾客创造价值,实现顾客利益、企业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巩固市场上煤炭行业一流品牌地位。

3.品牌建设目标。提高品位市场形象,提高国内外知名度和美誉度,巩固市场上煤炭行业一流品牌地位。

4.精细化品牌管理。实施精细化品牌营销管理,精算煤炭资源配置,精炼产品质量,精心锻造品牌,精准把握市场,精细经营管理,推进“兖矿煤”精细化品牌管理。

5.以顾客和市场为中心。探求市场需求动态,激发和累积顾客合作忠诚度,凝聚推动力,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实现用户利益价值、企业效益之间的最优结合。

6.品牌内涵定位。优质、稳控、低杂物、零投诉、高品位、服务优、环境好。

7.品牌个性定位。追求卓越、争创一流、实现完美,坚守管理零缺陷、产品零杂物、用户零投诉。

8.品牌文化定位。重信守诺,诚信经营,以诚相待,以诚合作,以诚促销,以诚共赢,追求卓越,品牌管理精细化。

9.品牌形象定位。坚守承诺,持续改进和优化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环境和管理水平,以高品质的质量和员工,优秀的文化,优质稳控的煤炭产品,诚信高效的服务,良好的环境,管理的零缺陷、产品的零杂物、用户的零投诉,树立和巩固市场上煤炭行业一流品牌地位。

10.品牌营销定位。追寻产品品质与市场需求、顾客利益价值、企业效益价值的最佳结合点,凝聚品牌力。

11.品牌质量特色定位。确保煤炭质量保持稳定受控,实现优质、稳控、低杂物、零投诉,以过硬的质量和信誉,打造“兖矿煤”品牌,突出让用户放心满意,增强用户对“兖矿煤”的品牌忠诚度、满意度、美誉度。定期测定品牌形象,抽样调查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平均调查结果,得出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建立品牌形象定期优化改进及检验机制,对照品牌现有形象和期望形象的差异,及时改进品牌形象的不足之处。设置品牌危机的处理制度,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认识、强化措施、诚信迅速、公平妥善,积极处理顾客投诉和异议确保实现顾客零投诉。创新软环境,提高软实力,凝聚品牌力。树立企业精神理念,提高全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统一企业理念。通过企业愿景、员工手册、宣传册等形式,开展好内部宣传和对外宣传,增强自身环境文化气氛,让社会不断认同和接纳企业形象。

建立顾客关系战略。建立稳定的顾客关系,拓展战略及重点用户,优化用户群,保证营销渠道的畅通与稳定,建立用户信息及客户反馈的渠道,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分类管理关注重点,全心全意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创立服务名牌。创新技术水平,提高科技实力,创立技术名牌,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创立质量名牌,实施差异化产品策略。充分发挥选煤厂煤质转换器及效益聚宝盆的巨大作用,实现精确的质量控制和经济效益。跟随科技发展在选煤工艺、关键设备及自动化控制水平等技术环节的不断发展和突破,保持煤炭洗选加工技术领先优势,及时采用最新科研成果,实施选煤工艺系统技术改造。积极实施我国选煤行业唯一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优质高效煤炭洗选示范工程”技术。

12.在巩固煤炭主业品牌优势的基础上,兖矿充分发挥技术、资金和资源优势,发展一体化产业链,实现品牌的有效延伸。煤炭产品的品牌效应有一定的局限性,对煤炭的下游产业难以直接嫁接产品品牌,注重企业品牌的延伸,即企业核心优势的延伸。依靠统一的企业品牌形象,使企业涉及的相关产业在用户心目中建立相应的口碑,形成优势互补。兖矿集团充分依托兖矿品牌为纽带,吸引社会资源和资金向企业流动,通过联合、兼并、控制、嫁接和收购等方式,不断扩大煤炭和非煤产业的规模,形成新的优势,逐步建成了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兖矿电铝、兖矿长龙、兖矿国宏、兖矿国际等一系列非煤产业品牌,实现规模与品牌的联动,从而使企业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凯文・莱恩・凯勒.李乃和,吴瑾,邹琦,高维和等译.战略品牌管理(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

[2]余明阳,杨芳平.品牌定位[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企业发展策略篇10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企业的生存环境与发展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要求企业具有更高的管理水平。其中,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简要阐述了绩效管理的概念与实施意义,分析了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新环境下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旨在为企业管理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发展策略

绩效管理,即企业为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管理层与员工关于目标确立以及目标的实现途径达成共识的过程,也就是指企业通过与员工之间的交流沟通和管理的规范化来不断提升员工的绩效,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绩效管理的工作过程包括管理体系的构建、管理责任的落实以及相关指标的确定等。在新环境下,不断创新、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发展策略,有助于提高企业对市场形势变化的应对能力,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并能有效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现状

1.绩效管理理念落后。

随着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其内部机制与发展理念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但是有些企业忽视了绩效管理理念的创新,使之没能跟进企业的现代化发展。传统的绩效管理理念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也不符合现在的企业人才战略,因此,不能再发挥其功效。还有些企业虽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向其它先进企业学习,但是没有考虑到管理理念的针对性,使之与自身经营并不符,达不到理想效果。而且,管理理念的落后也进一步削弱了企业领导层对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推广与应用,员工也很难以此来进行自我提升。

2.绩效管理缺乏系统性。

要想实现对员工的良好管理,就必须有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现在我国很多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都很琐碎,缺乏必要的整体性,不能把绩效管理当作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工作。从而使企业不能正确认识绩效管理的目的与意义,也就不能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与管理策略,容易造成绩效管理和企业战略目标的脱节,降低绩效管理的功效。

3.绩效评估不科学。

科学的绩效评估是实现绩效管理的基本前提,要保证绩效评估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就必须重视指标的选择。现在很多企业对考核指标的认识度不够,不能根据绩效管理计划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指标,从而使绩效管理的实际操作中缺乏有效的参考依据,无法对员工的工作水平做出科学评估,既增加了管理难度,又降低了评估的公信力,容易激发员工的不满,造成负面影响。

二、新环境下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发展策略

1.创新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理念。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理念已不能适应现在的市场环境,企业要想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不断优化企业的绩效管理,而第一要务,就是要创新绩效管理理念。首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要在国家相关政策、市场经济形势的指导下,结合企业自身的内部机制与实际运行情况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策略,不断创新绩效管理理念,使之保持先进性与科学性。其次,要加强企业领导者对绩效管理的重视,使之能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与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了解绩效考核的基本流程与实施标准,并给与其一定的鼓励与支持。最后,要加强企业员工对绩效管理的重视。绩效管理旨在借助监督与约束,最大程度地提高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应使员工明确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实施的目的与意义,能以客观的态度对待绩效管理,并以考核结果为依据,审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通过学习与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工作水平。

2.强化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系统性。

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但是由于绩效管理工作的繁杂性,常常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强化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系统性,实现从过程到结果的系统化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鉴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是一份长期的、系统性的工作,在制定绩效管理的目标时,要以企业发展的策略方针为出发点与最终的落脚点,充分认识到绩效管理系统的动态性与循环往复性,制定一个长期的策略规划,保证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具有将强的系统性。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是保证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只有不断加强达成绩效全过程的系统化管理,才能真正实现企业人力资源中有效的绩效管理。强化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系统性,促进绩效管理实施方向的准确性与实施过程中的完整性,有助于企业发展策略方针的贯彻落实,加快其战略目标实现的步伐。因此,要重视对绩效考核结果的管理与分析,将之作为企业改进与完善的指导依据,通过相应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不断优化企业员工的组织效能,促进组织绩效的提升与企业的稳步发展。

3.重视绩效评估的作用。

绩效管理不仅具有一定的结果导向性,还具有很强的行为导向型。加强对阶段性绩效评估、反馈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要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通过科学的考核方法对企业员工的具体工作行为进行检查和评估,以其对职位职责的完成程度为依据,确定员工的额工作成绩,从而进一步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中,绩效考核标准非常重要,是对员工工作质量进行审核的准则,因此,在制定考核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到新环境对企业机制的要求以及企业人力资源的实际配置情况,确保标准具有较强的参考性,同时具有一定的人性化。此外,要保证绩效考核充分发挥其功效,还要做好对其的跟进措施,除了对绩效考核结果的管理,还应重视对考核过程以及考核行为的管理。因此,要实行对绩效考核的动态管理,强化评估结果对员工工作的指导作用,并不断改进、完善绩效计划,进一步提升绩效评估在企业发展中的价值。

4.重视沟通的作用。

在新环境下的企业管理中,沟通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中,沟通激励贯穿其工作的各个环节。在制定绩效计划时,企业上下层要在组织目标上达成共识,就必须建立在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在绩效管理的实施过程中,管理层也需要通过沟通向员工传达工作要求,使员工更好地完成任务;在绩效管理的反馈阶段,管理层更是要与员工进行深入地探讨,找出问题根源所在,提出有效应对措施,进一步提高绩效管理水平。因此,保持有效的沟通既是提升企业管理层综合素质的手段,也是对员工尊重、关怀的体现,有助于增加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与归属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实现绩效管理的激励效果。而且,保持有效的沟通还有利于企业管理层与员工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为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氛围,进一步提升绩效管理质量与效率。

三、结语

综上可知,在新环境下,市场竞争更激烈,企业面临的挑战更大。企业要想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不断改进、完善其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发展策略,通过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但是现在我国企业绩效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其管理水平,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下策略:创新绩效管理理念、强化绩效管理的系统性、重视绩效评估的作用以及重视沟通的作用。

作者:刘亚男 单位: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玥.试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管理[J].企业研究.2012(10):131-133.

[2]胡春霞.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策略—基于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方向分析[J].现代商业.2014(09):89.

[3]杜宣达,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J].价值工程.2013(02):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