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十篇

时间:2023-05-06 18:22:04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篇1

关键词: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美丽乡村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4)-09-0068-02

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党的十报告第一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中国是农业大国,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基础之一。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代名词,美丽乡村建设也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美丽中国,从乡村起步。建设美丽乡村,承载着广大农民的新期待,是生态文明建设最坚实的载体。

一、美丽乡村厚德载物,是人生存发展的摇篮,须努力发展和壮大生态产业

“美丽乡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精彩篇章,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功实践,也是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农村的生动铨释。[1]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顺利召开,会议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3年,以同志为时任书记的浙江省委就作出了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重大决策,要求用5年时间,对全省1万个村庄进行全面整治,建设好1000个全面小康示范村。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正式提出“中国美丽乡村”计划,出台《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提出10年左右时间,把安吉县打造成为中国最美丽乡村。[2]2013年10月,同志再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认真总结2003年以来浙江省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并加以推广。

湖南永州市委认真贯彻落实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14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响亮地提出了“建设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美丽乡村的发展理念,为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注入恒久的动力,推动永州生态农业和绿色工业的发展。一是在“绿”字上做文章,发展规模农业。永州粮食、柑橘、蔬菜等在全省均占一定的位置,柑橘种植面积居全省第三、产量居全省第五,蔬菜种植面积居全省首位,粮食播种面积、产量进入全省四甲。还盛产香柚、香芋、香菇、红瓜子、红衣葱、道州灰鹅、江华苦茶、蓝山黑湖酒、永州薄荷、双牌竹根鼠、东安花猪、湘南黄牛、零陵麻鸭等农副土特产品,风格各异,弛名中外;二是在“土”字上费心思,发展特色养殖。养殖以“土”为主,杜绝激素养猪、化肥养鱼等现象,形成以富家桥、朝阳、石山脚、黄田铺、珠山等乡镇为主的生猪、水产养殖带;三是在“大”字上下功夫,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优势农产品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出现了“熙可罐头”“天龙米业”“银光粮油”“福田茶业”等一批带动力强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四是在“休闲”上寻出路,发展农村生态旅游。永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古迹众多,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古村落古民居众多。从江永谢沐河畔的千年古村上甘棠,到新田大观岭下的龙家大院;从零陵贤水河畔的周家大院,到祁阳象牙山下的李家大院。据统计,永州有古村落31个,古民居26栋,在我国古村落古民居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二、美丽乡村由生态文明塑形,源于自然又超越自然,须饱含现代的文化气息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和必然趋势。[3]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我们的祖先历来讲究“天人合一”,注重生态平衡,并逐步演变为生态文明这一人类新的文明形态。新中国成立后,生态文明观首先见诸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出现了一些生态文明理念的新提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等。这些关于生态和环境问题的一些新提法的出现,标志着我们党已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要求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作出“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部署,明确要求“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党的十报告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深刻表明生态文明越来越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党的十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要求,体现了“五新”,即在总体布局中有新定位、在自然观上有新理念、在战略目标上有新部署、在历史责任上有新使命、在具体方法上有新举措。同时,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和“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确立了“四措”并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线图”。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传统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正像恩格斯指出的,“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因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4]因此,当前必须按照生态文明理念,重新为乡村塑性,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并贯穿于乡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山青水秀、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为乡村社会现代化提供自然和人文载体。

同时,还应为乡村注入现代文化元素,注重用现代文化来提升乡村品质,特别是重建文明健康的农民公共文化生活。近年来,永州市不断打造舜文化、孝文化、儒文化和瑶文化品牌;大力推进“一县一品”工程,创建一大批“书画镇村”、“书香镇村”、“产业镇村”等文化特色村镇;进一步建设好红色教育基地等提升永州城市品位。不但要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而且要积极培育农民之间的新集体主义意识和互助合作精神,增强农村社区内聚力,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三、美丽乡村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画卷,须净化我们的环境和心灵

在我们的理想中,美丽乡村,应该天人合一,美奂美轮。但是,目前举目四望,雾霾天气、饮水安全、土壤重金属污染……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我国的污染问题集中暴露,笔者下乡进村调研,总会被一个刺眼的反差触动:一方面,乡亲生活水平提高了,“农家别墅”越建越多越建越靓;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生活环境却变差了,房前屋后垃圾乱丢,池塘水沟污水横流,田间地头农药滥用。这些现象,都背离美丽乡村的内涵,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自然和人文要求背道而驰。建设美丽乡村,为构建和谐社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和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注入了新的动力。人与人的社会和谐依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和谐共处、互惠共存,才能推动建成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美丽乡村。“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兄弟”。美丽乡村,是时代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环境之美的总和。因此,当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将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5]2008年国务院首次召开了全国农村环保工作会议,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并设立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支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环境保护部、财政部等部门《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实施方案》,通过实行“以奖促治”政策,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投入力度,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财政部、环保部于2010年启动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8个省区列入第一批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区。在新农村建设中,涌现了一大批“美丽乡村”,2014年在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大寨村第九届村长论坛,隆重公布了“中国十大名村”。这些乡村不仅清洁了污染,美化了家园、水源和田园,更重要的是荡涤了农民落后的环保和生态意识,提高了农民的文明意识和文化素养,是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人文工程。因此,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尤其要趁势而上,大力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的生态意识,努力提升群众的生态文明素养。要选派到农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当作生态建设的生力军,充实和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素质,强化农村干部的生态意识和绿色GDP意识。各级政府率先做出榜样,切实倡导“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政绩观,把生态建设和保护成效作为首要标志纳入干部的实际考核评价体系中,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贯穿于实践行动中,以期真正达到上行下效,蔚然成风。

同志反复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加强改革创新,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发展生态经济,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保留生态空间,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参考文献:

[1]乡村:月光下的理想国[N].中国教育报,2012.

[2]幸福,从美丽乡村开始[N].浙江日报,2013.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篇2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和人文风貌,协调推进;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实现动机与效果有机统一。

二、工作目标

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切入点,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支撑,实现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的紧密结合,大力创新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努力使农村的环境有一个大的改观,农村产业有一个大的提升,农民自我发展的素质有一个大的提高,把我镇农村建设成为产业生态高效、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的美好家园。使全镇农村两年内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五化”任务,同时三分之一的村达到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标准,利用三至五年时间三分之二的村达到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标准,到2020年全市农村基本达到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标准,率先实现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目标。

三、重点任务

(一)迅速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营造优美宜居新环境。

按照“一年净化、两年城乡环卫一体化、五年全面实现‘五化’”的目标,通过集中整治提升,使村庄、镇区、镇域主干道路两侧、河道及两岸环境得到全面改善。村庄进村路和大街小巷卫生得到彻底整治,无“三堆”(柴草堆、粪堆、垃圾堆)、无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现象,无乱倒垃圾、乱堆乱放问题,村庄绿化整齐美观,为下一步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奠定坚实基础;镇区的卫生、绿化、设施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镇域主干道路两侧违章建设、各类料场、环境卫生、经营秩序等方面得到彻底整治,广告牌等宣传设施规范有序,无卫生死角,确保道路两侧无白色树挂、边沟漂浮物等垃圾杂物,无有碍观瞻的建筑物、构筑物,无外接棚舍及违章建筑,无乱堆乱放的物料和“三堆”。

(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建设标准,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全镇将深入开展新农村示范区建设、生态文明社区创建等系列活动,出台优惠政策,持续加大对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生活性基础设施、生态性基础设施、服务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每年每个办事处确定2—3个村,鼓励各村办好事、实事,改善村容村貌,农村环境面貌大力改善。各村要组织疏挖村内排水沟,贯通环村沟渠,确保排水畅通;对村内已硬化路面进行维护,未硬化路面进行整平;对群众文化广场、大院墙体进行粉刷,广场、大院内外无乱堆乱放现象;对娱乐健身器材进行维护管理,确保各类设施完好和功能正常发挥。选好配强村保洁员,建立卫生保洁员管理制度,卫生保洁人员做到“一日两清扫,巡回拣拾、全日保洁”,垃圾清运车辆及垃圾处理场全面运行,做到垃圾清运及时,垃圾箱四周整洁。全镇36公里县乡道路,配备公路养护员17人,每人负责2公里道路的路肩、路坡、路沟的日常维护及垃圾清理工作。并在道路两侧各责任段安装了责任牌,设立举报电话,责任到人,全面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同时,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优化教育、文化、卫生等各类公共服务资源配置,逐步达到所有村庄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后续管理。

(三)将转方式调结构作为重点任务来抓,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加快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的关键和基础。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农业主导产业调整振兴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升我镇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规模和产业层次。要把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重大任务,着力培育不同类型的农业龙头企业。发挥好中心面粉、胜大面粉、天红鸭业、汇通粮食、万亩苗木基地等典型带动作用,继续按照扩大规模、集群发展的思路,重点抓好大园区、大项目、规模化、品牌化建设,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重点产业和产业集群。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把将农民组织起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工作来抓,大力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计划,力争用3—5年的时间,实现“一村一社”的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组织实施好示范社建设行动,着力培育一批实力强、覆盖面大、运行规范的高层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四)做好结合文章,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以“三创三评三推进”活动统领生态环境建设全局,与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新农村建设、两评一树、党务村务公开等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取得最大成绩。

一是形势教育与素质教育两措并举,培育新农民。以聘请专家授课、职能部门下村等为载体,做活农民政策培训和百姓科技户户通工程,普及时事政策、实用技术和卫生保健知识,崇尚科学;通过不断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和机制,组织开展一系列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使村级文化大院成为广大农民求知的课堂、求美的窗口、求乐的艺园、求富的良友;充分利用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和图书室,组织党员群众在农闲或晚上学习科技文化知识,提高群众的科技致富能力;各村文艺队伍每年除参加县、镇组织的文艺汇演、体育比赛外,利用农闲时节巡回各村串演、交流,极大地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养成讲科学、讲卫生、讲文明的良好习惯和风气。二是实施文明创建工程,倡树新风尚。认真组织开展“和谐村庄”、“和谐家庭”、“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文明卫生户”、“好媳妇”、“好婆婆”、“双学双比”、“致富女能手”、“小康文明户”等群众性评选和争创活动,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各村成立道德协会、道德议事会,带领村民移风易俗,引领倡树和谐村风。三是深化平安村庄建设。要深化农村普法工作,创新乡村治理机制,及时预防和妥善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构筑完整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为农村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全镇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镇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活动的组织、指导、调度和督查工作。各办事处、村,镇直各部门、单位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推进整治工作开展。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幸福乡村;廊坊

一、生态文明与“幸福乡村”建设

生态文明作为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它倡导克服工业文明时代那种人类与自然对抗的生存状态,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在十报告中,同志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那么,在我们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牢牢把握生态文明的理念无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2年1月,河北省委一号文件提出:紧紧抓住“幸福乡村计划”,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对于如何有组织、有计划地深入推进这一工作,帮助农民建设幸福美好的新家园,即幸福乡村建设路径问题,文件指出:按照“山、水、林、田、村”综合整治的要求,以加强“房、水、路、电、讯(邮)”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文、教、医、保、服”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保障农村民生,打造“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幸福乡村。[1]显然,如果说实施“幸福乡村计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实践,那么,幸福乡村建设路径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一种直接体现。

当前,河北的“幸福乡村”建设开始让一些百姓感受“真幸福”。但也不容讳言,这与其“作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进程中的发展工程、民心工程、生态工程和基础工程”的设想[2]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因此,本文试以廊坊为例,更具体地探讨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幸福乡村建设路径问题。

二、廊坊的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

廊坊市各级政府一直都十分重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四清”(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路障、清庭院)活动,通过环境集中整治,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村庄“脏、乱、差”的环境面貌。永清等地利用沼气技术等,对废弃物进行再开发。霸州市探索并推行了“户收集、村集中、乡运送、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有效地改善了居住环境。[3]文安县制定了《农村环境卫生村规民约及教育引导制度》,并成立了以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为成员的环境卫生监督小组,尝试建立村民自我管理的长效机制。大厂县正在建设全省一流的环保科普中心——大厂公共环境服务中心,建成后农民将成为维护和监督环境的主体。[4]

但是,廊坊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亟需在当前幸福乡村建设过程中加以改进和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一些村庄的家庭养殖业存在着人畜共居、畜禽散养、畜禽废渣废水乱排、大量畜禽粪便未经无害化处理便被当做肥料直接还田等现象。这些做法不仅对空气、土壤、水源等造成污染,同时也会对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直接构成威胁。尤其是当前在禽流感病毒仍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这一问题更急需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并给予有效解决。

二是生态科技推广力度小,专业科技人员数量少,幸福乡村建设的整个过程缺乏系统有效的生态方面的专业技术指导。据调查,目前廊坊下属各市、县普遍存有缺乏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污染土壤修复及生活污水处理等实用技术的现象。并且,多数地方自身都没有符合规范要求的垃圾处置场所,对于垃圾的处理只能实现简易填埋,或是“找一个离村子较远的地方堆放”。

三是广大农民群众生态意识淡薄,一些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活陋习仍然存在。生态文明虽与民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但由于其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和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生产生活环境多是被动地接受,甚至有时候还会扮演破坏者的角色,所以,很多民众对于自己周围的生态环境关注较少,对自己或周围人如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良生活习惯不以为然,更少有阻止或劝说的言行。

四是生态文明监督管理机制尚未建立或不完善,缺乏必要的技术监测手段和配套的环保机构及专业队伍。据调查,在廊坊很多农村存有“无人管环保、无力管环保”的现象。虽然各村庄的墙上大都有维持环境卫生、创建生态文明等内容的标语,但污水横流、生活垃圾乱堆等现象在一些地方仍随处可见。对此,乡镇一级政府虽对辖区内环境质量肩负一些法定职能,但一般也很难履行。

五是农业污染源依然严重。这一污染源主要来自被污染的灌溉用水、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养殖业粪便、过度使用的农药、氮肥和残留的地膜等。如在很多的乡间地头,都经常可见直接从养鸡场拉来的鸡粪,和用完后被随手一扔的农药瓶子(袋子)等,而上一季用过而今已破烂不堪的地膜也常常是在风中乱飞乱舞。

上述问题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一是包括基层党员干部在内的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素质偏低,对于生态文明的重要性难以理解,对于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宣传较为困难。一般来说,普通民众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及相关知识的了解除了电视等媒体外,基本就是来自各地方政府的宣传,甚至是村委会的硬性要求。但由于包括党员干部在内的基层组织对生态文明的相关问题了解不多、理解不深,对相应的农业科技知识也不熟悉,因此也就很难将其传递给普通民众。在推行、贯彻一些相关政策、要求时,多是硬性“摊派”,其最后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二是农民长期养成的生产生活习惯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受传统的影响,绝大部分农民对于“来自上头要求的那些文明”一时难以适应。对于墙上的那些口号式的标语、宣传画等,很多农民根本置之不理;对于一些县、乡政府组织播放的关于生态文明的影音视频,多数也只是一些年纪较大者为打发时光才去观看,而且看后多是“啥也没记住”。

三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客观上纵容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长期以来,很多人将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认为只要“多挣了钱、有了钱”,生活水平就可以提高,“幸福”的目标就实现了,而对周围环境如何基本不予考虑,有时甚至会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

四是政府对农村生态环境整治资金投入不足,治理力度不够。虽然近年来廊坊市各级政府对于农村生态问题日益关注,但相对于现代化建设的其他方面来说,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比重很小,尤其是对农村基础生态设施建设投入较少。而这些对于一般的村庄来说,又多是无力自行解决的。如据测算,对一个自然村进行全面的环境综合整治,包括生活垃圾处置、生活污水处理、河道清淤、村容村貌整治,至少需投入资金200万元。对于很多村庄而言,这是一笔极大的又被认为可以“暂缓”的支出。

五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如针对农村环境问题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面源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立法尚处于空白。有关农村环境问题的监管法规不健全也使很多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处于无针对性法律约束管理的状态。

三、推进生态文明发展,加速幸福乡村建设的路径思考

1.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加强宣传的实效性,使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要改变过去“写几条标语,挂几条横幅,发几张宣传材料”那种敷衍了事的做法,通过组织生态文明题材演出、影视剧下乡、环保知识竞赛等各种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其关注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加深其对污染潜在危害的认知,促使其改变多年来养成的一些不良的生产生活习惯,主动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2.大力推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加快农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通过长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农民业余学校、培训班,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加大一些成熟的生态环保技术在幸福乡村建设实践中的推广力度,让生态科技在幸福乡村建设中发挥先导作用。

3.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在远离居民区,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地方建设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并有配套完善的固体废物和污水储存处理设施,统一免疫程序,统一饲料配方,统一对畜禽粪便及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

4.扩大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加强农业环境监管,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等农用化学品。倡导农民施用有机肥、配方施肥,鼓励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推广新型植保机械和实用技术,并给予一定的补贴。

5.加强生态环境监察专职队伍建设,加大农村和农业环境的执法监督检查力度,通过环保热线、网络、新闻媒体广开举报渠道,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行使自己的检举和控告权。坚持环境污染举报奖励制度,激励更多的公众参与监督环境违法行为。

参考文献:

[1] 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以改善农民生产

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首要任务 加快推进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N].河北日报,2012-01-

30(2).

[2] 郝凌峰.河北幸福乡村建设全面展开[N].农民日报,

2012-09-28(1).

[3] 吴志国,蔡巍,郭娜.幸福乡村看霸州[N].河北日报,

2013-06-20(7).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篇4

关键词 生态蚕业; “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 活动;问题;作用

中图分类号 S88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1-0350-02

“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是2013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提出的活动,旨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广西建设,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西是全国种植桑园最大的省(区),2012年全区桑园面积达17.47万hm2,蚕茧产量超过30万t,连续7年居全国第1位,桑蚕产业已发展成为广西促农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1]。生态蚕业是按照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的原理,把发展经济与建设优美环境、充分合理的利用与增殖资源统一起来,实现经济与生态的2个良性循环,从而形成优化环境,合理投入,持续发展,增中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效益的蚕业新格局[2]。

合理利用蚕桑资源优势,发展生态种植、养殖,对“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有利于改善蚕区农民的生活条件,建立村规民约,形成长效机制,创造出更优美的人居环境,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生态蚕业的意义

生态蚕业主要是把种桑养蚕与退耕还林、绿化荒山、治理水土流失、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配置相结合,形成一条良性循环的产业链,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发展生态蚕业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美化环境、增加蚕农收入、协调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关系、推动蚕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促进广西蚕桑产业综合能力的提高。

2 “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活动的目标意义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活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党委为贯彻党的十精神提出的战略部署,以发展“三农”,改善农村生产、生态环境、农民生活为重,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活动总体要达到清洁环境、美化乡村、培育新风、造福群众的目标。

3 “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活动开展中遇到的问题

3.1 清洁治理管理落后

农村缺乏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场所,也缺乏管理措施与制度。公共设施缺乏管护,各家各户散养的禽兽随地乱排放粪便,造成公共场所脏乱不堪。污水排放也缺乏统一的规划,给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

3.2 农民环境意识薄弱,清洁难度大

目前,乡镇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儿童,由于长久养成的生活习惯,造成随意乱丢垃圾、乱摆摊,环境意识较为淡薄。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田间地头、河道水渠、池塘等成为垃圾倾倒的场所,严重污染了水源,给田间的清洁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

3.3 资金不足,难以形成长效机制

由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难于集中处理,配套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农民收入不高,自筹资金难度大。大多数乡镇缺乏环卫工作站,造成垃圾随地乱扔,难以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

4 生态蚕业在“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活动中的作用

4.1 有利于“生态宜居、和谐生活”的特色乡村的建设

通过规划引领、政府引导、蚕农配合3个方面,重点开展蚕沙处理、环境净化、村庄绿化、房屋美化、公共设施配套化等工程,着力打造养蚕特色乡村,塑造“一村一品”的形象。同时,开展生态蚕业,有利于引导蚕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清洁生产习惯,提高蚕农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制订完善的清洁制度,规范生产行为,形成文明的村规民约,促进乡风文明。如宾阳县古辣镇的南阳村依托桑蚕协会,大力实施“科技兴蚕”工程,通过改良品种,推广新技术,不定期组织群众开展桑蚕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村民科学种桑养蚕技术水平,成为广西新农村示范村。该村年平均养蚕13批,平均每张产茧40 kg,全村每批产茧可达6 t,年产值近260万元,种桑养蚕已经成为宾阳县古辣镇龙额村委南阳村的经济支柱产业[3]。

4.2 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形成特色产业

发展生态蚕业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有利于调整单一的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当地的蚕桑资源、土地、劳力等资源优势,以科学的立体种植养殖和加工方式来发展生态蚕业,培养和打造蚕茧、蚕丝、桑等的品牌效应,形成了蚕区特色产业。如河池市利用下茧生产蚕丝被,2012年全市蚕丝被生产企业有21家,年生产蚕丝被达16万床,产值达9 000万元以上;宜州市年生产蚕丝被10万床;象州县蚕丝被生产企业有4家,共生产蚕丝被2.2万床,其中象州县蝉宇蚕丝被公司生产的“蝉宇”牌蚕丝被,质量上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生态蚕业是注重生态环境与经济并重的产业,既改善了村容村貌,又为农民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来源,促进了蚕区经济的发展,为“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4.3 改善蚕区环境,推进清洁生产

充分利用有效的资源优势,发展生态蚕业,形成蚕桑经济的良性循环,对推进清洁乡村的工程起到重要的作用。以往蚕沙在蚕区乱堆乱放造成的污染非常严重,是蚕区需解决的最大环境污染问题,如今通过对蚕沙进行发酵处理,把蚕沙资源转化为绿色能源,让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清洁能源,在为农村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促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出巨大的作用[4]。

生态蚕业是注重生态环境与经济并重的产业,在产业推进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村容村貌,促进了“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2012年全区蚕业工作会议上指出,罗城县建立了38个蚕沙无害化处理示范点,无害化处理率达77%,通过把蚕沙集中堆沤发酵后用作农作物的肥料,对改良土壤环境起到很好的作用。宜州市已建成蚕沙收集中转站55个,对解决蚕沙污染环境问题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

4.4 建设生态环境,促进绿色有机农业发展

合理种植桑园不仅可以养蚕,对于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环境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也是非常有效的措施。通过合理规划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蚕业,通过立体种植、养殖,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为“美丽乡村”增添色彩。如广西鹿寨县重点推广“猪—沼—桑”及“养蚕—沼气—种植(桑、果、菜)”的生态模式,有效地改善了蚕区生态和居民居住的生活环境[1]。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的蚕桑生产模式,以桑基种桑、桑叶喂蚕、蚕粪喂鱼、鱼粪肥塘泥、塘泥种桑,构成一种良好的生物链,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定为“生态农业”的良好模式[5]。忻城县利用蚕沙作为填充料发展沼气池2.5万个,通过“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有效遏制了石漠化[1]。生态蚕业的建设促进了蚕区环境的美化、绿化,有利于绿色有机农业发展。

4.5 发挥蚕区特色,促进乡村生态旅游开展

传统的蚕业经济是以栽桑养蚕为主,现代蚕业充分利用桑蚕副产品资源,借助生态、蚕桑文化、休闲观光、养生为一体,打造特色乡村旅游。通过开发桑椹采摘、蚕桑科普知识宣传、桑蚕宴、桑园观光等旅游休闲项目,让游人了解蚕桑现代养殖的新技术,领略田园风光。如在钦州、北海等地有部分蚕农引进了台湾的具有果型大、无籽、糖度高、口感好等特点的特大果桑、四季长果桑等优良品种。果农通过举办果桑采摘节,以农业休闲的观光方式吸引了不少游客来采摘[6]。通过开发蚕桑资源,建立蚕桑立体种、养植模式,突出蚕区乡村特色,既符合现代人生活品质的需求,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增长,还有利于蚕桑文化传播[7-11],对推动“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工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5 结语

广西是全国蚕桑第一大省(区),可充分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生态资源,围绕农业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变村容村貌,建立清洁管理等长效机制,实现蚕桑资源可持续发展,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目标,逐步形成有特色、成规模的“美丽广西”格局。

6 参考文献

[1] 陆春霞,吴婧婧,梁贵秋,等.广西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新举措及其促农增收成效[J].中国蚕业,2013,34(2):60-62.

[2] 钱忠兵,薛卫东,沈卫德.从干物流量谈发展生态蚕业——如皋市打造绿色低碳循环蚕业的例证分析[J].中国蚕业,2011(2):58-61.

[3] 邓昶,覃雄,李晟.[美丽广西]种桑养蚕桑果红 南阳村成新农村示范村[EB/OL].(2013-03-30)[2013-12-01].广西新闻,http://news.gxnews. /staticpages/20130330/newgx5156ea68-7265454.shtml.

[4] 国家农业部.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十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5] 廖森泰,肖更生,施英.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新内涵和新思路[J].蚕业科学,2009,35(4):913-916.

[6] 陆春霞,李全,陆飞,等.广西桑椹酒发展现状及开发对策分析[J].广西蚕业,2012,49(2):69-73.

[7] 齐永红.开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3(9):36-37.

[8] 兰丽盼.开拓资源利用新路 促进蚕业持续发展[J].蚕桑通报,2013,44(1):58-59.

[9] 苏超,张明学,李耀文.陕西省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建议[J].北方蚕业,2013,34(1):42-44,47.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篇5

关键词:美好乡村;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一、美好乡村建设的内涵与意义

(一)美好乡村建设的内涵。美好乡村建设包括两层意思:硬件设施的建设,以改变村容村貌为主;精神层面的建设,摒弃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用全新的生活理念占领农村市场,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满幸福。

(二)美好乡村建设的意义。第一,加快建设美好乡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建设生态安徽必然离不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并决定着安徽省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快建设美好乡村。

第二,加快建设美好乡村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建设美好乡村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其实质是在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式在农村的确立。加快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加快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因此我们应把加快建设美好乡村作为农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切实抓紧抓好。

第三,加快建设美好乡村是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等目标任务,其中蕴含着生产集约高效、生活低碳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等生态文明要素。只有加快建设美好乡村,把生态文明建设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把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产业导向、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融入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等各方面,才能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进而在更高层次上全面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

第四,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三化同步”的战略举措。从总体上看,安徽省农村建设尚处于由点上探索向面上推进的阶段,迫切需要针对突出问题,结合新形势,在更高层面上谋划新举措。农业比重高,农村人口多,城乡差距大,这是安徽的基本省情。,建设美好乡村对于建设美好安徽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同时也是提升农民生活品质、造福千万农民的最大民生工程。

二、美好乡村建设的主要目标

安徽省美好乡村的建设以“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为具体目标,致力于从居住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构建、乡风民俗、保障体系等各个方面实现乡村社会质的提升,尤其是把产业、乡风、保障体系建设提到与基础设施建设同等的高度,体现了安徽省委省政府在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民为本、因地制宜、尊重现实、尊重历史的建设理念。

三、进一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建议

(一)注重因地制宜,科学定位美好乡村发展方向。美好乡村发展的定位,关系建设的主攻方向。在实施中,一是美好乡村建设必须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趋势。我们要在以前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继续通过农村宅基地置换和农民住房改建,促进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镇集聚,引导农业向规模化经营发展,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进一步向农村延伸覆盖,使乡土文明融入现代文明,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二是美好乡村建设必须注重乡村良好的自然生态品质。与城市相比,乡村的优势在于良好的自然生态。

(二)注重统筹规划,加快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步伐。要以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为准则,坚持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在规划建设中坚持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建设规划设计不到位、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不符合,不得建设。把美好乡村发展规划与当地乡村建设规划、休闲旅游规划等体系融合,将美好乡村、企业、景点等优势资源串点成线、连网成片,扩大规模,发挥集聚效应,形成发展品牌。在规划建设中要注重建管并举。美好乡村建设在注重硬件设施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环境的管理与维护。

(三)注重产业支撑,大力发展美好乡村经济。产业支撑是美好乡村发展的生命线,没有产业,就可能“空壳化”。美好乡村建设要落实在经济发展上,立足资源条件、环境优势和人文特色,把特色放大。要围绕以经营乡村为目标,以产业转型为途径,大力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培育一批有较强区域特色、有竞争优势的专业特色村和特色产业。要及时调整产业发展结构,对不相适应的企业或产业发展的品牌,采取帮助异地搬迁和促使同类集聚发展的方式,推动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集团化的发展,实现建设和产业培育的有机结合、互为促进。

(四)注重群众受益,放大美好乡村建设实际效应。美好乡村建设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就是群众受益。注重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群众意志,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引导他们自觉参与到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中。要为群众就业、创业搭建平台、创造机会,让群众享受更好的居住环境和发展条件,最终实现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镇域经济发展。在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之中,要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培养农民正确价值取向以及行为习惯,不断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五)注重政府引导,凝聚美好乡村建设合力。政府引导是加快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保证。注重政府引导,避免政府包办。要大力宣传美好乡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要出台一些具体的扶持政策引导好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来参与美好乡村的建设。要招商引资、整合资源,形成建设美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不能忘记完善工作落实机制,对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成效要作考核。

美好乡村建设中的一些问题还需要摸索,做法也需要不断完善,通过实践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创新举措,拓展思路。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家齐心协力,一定会将我们的乡村建设得更加富饶美好。

参考文献:

[1]欧阳坚.千方百计加快农村文化建设[J].求实.2012,(05)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篇6

(1.川北医学院 体育教研室;2.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100)

摘 要:乡村体育是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方面,乡村体育发展存在诸多困境与阻障,运用共生理论分析乡村体育与乡村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的共生关系及相互间的影响,符合当下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情势和乡村体育的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基于社会共生论探讨如何破解乡村体育发展的困境并制订相关策略,对于有效促进我国乡村体育的发展、实现美丽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社会共生理论;乡村体育;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165-05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体育类)(12CTY027)

前言

党的十八大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创建美丽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升级,2013年农业部正式下发《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创建美丽乡村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丰富,体育是美丽乡村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明确乡村体育发展的困境、分析其与乡村建设其他方面的相互促进与阻滞关系,在社会共生理论视域下探讨美丽乡村体育的发展策略,对美丽乡村的建设与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1 社会共生论为我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1.1 社会共生与生态文明的诠释

社会共生论在形式上借用了生物共生论的某些概念,实质是为研究社会共生现象而建立的一种社会哲学理论.[1]社会共生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社会共生关系涉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表现形式更是多种多样.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成果的取得是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实质上生态文明是人、自然、社会三者间相互作用、良性循环、全面持续发展、和谐共生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2]社会共生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理论之一,生态文明为美丽乡村建设勾画了蓝图并提出了和谐发展的要求.

1.2 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体育建设的理论基础

生态文明是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现代化理论等生态思想的升华与发展,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成果.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体育的功能作用日趋丰富多样化,内涵更深,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与其它文化的融合发展联系更为紧密,美丽乡村体育的发展应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其发展应融于生态文明建设之中.

美丽乡村体育建设的目的在于提高我国乡村人口生活的整体水平,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据2012年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消息,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乡村人口48.73%,我国城市人口比例略高于乡村人口,我国乡村人口数量庞大,美丽乡村发展中生态文明建设尤为重要,乡村体育的发展要与乡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相适应,要融于生态文明建设之中,美丽乡村体育建设以生态文明为理论基础进行科学化发展,能够有效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1.3 体育是我国乡村社会共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是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社会活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力.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体育事业不可或缺,历来我国体育与卫生事业在发展体制上又联系紧密,美丽乡村的社会共生发展是综合性的发展,优化共生关系可以化解社会问题,科学合理规划体育与卫生事业有利于美丽乡村的共生发展.主体要素、资源要素和约束条件是社会共生的三要素,美丽乡村体育的发展中其资源的利用与其它事业紧密结合有利于乡村体育的发展,例如,不少乡村文化广场的建设融文化、体育和休闲等功能于一体,这使得乡村公共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美丽乡村建设中体育事业走社会共生化发展道路是公共资源的集约利用,乡村公共资源的充分整合利于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我国乡村社会共生发展.

2 美丽乡村体育发展的困境

创建美丽乡村就是推进升级版的新农村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体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不少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的提法有被乡村所代替的趋势,这是因为乡镇人口在户籍上还是农村户口,但是其发展已逐渐城市化,因此,美丽乡村体育和以前农村体育发展的条件已有所不同,经济条件有所提高,社会共生的资源要素对社会共生有重要的影响,体育发展离不开社会资源,相关的体育资源与其它事业的资源能共生利用,则有利于美丽乡村的共生发展.

2.1 美丽乡村体育发展所需相应机制的缺位

美丽乡村体育的发展受社会共生关系的影响与制约.乡村体育只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方面,其发展只能在美丽乡村事业整体的发展中进行.体育对人的健康和心理有着积极的影响,体育与卫生联系密切,如何搞好乡村体育的硬件设施,特别是与卫生事业相结合,这符合我国体育与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具备一定的现实条件和基础,但是在现实中也存在着困难与问题.

2.1.1 美丽乡村体育发展缺乏利益共享机制

利益共享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所在,美丽乡村的发展要具有利益共享的理念,美丽乡村体育只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方面,其发展必须在乡村利益共享发展中求得.只有在利益共享的理念下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才能使美丽乡村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

目前我国乡村体育的发展缺乏利益共享机制,利益共享的实现需要制度的制约才能实现,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在重庆市,乡村建设对于利益共享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机制,也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根据我们对重庆部分乡村建设的调查情况来看,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体育事业的发展与其它事业的共生发展度较低,受我国经济制度的影响,政府部门人员的分工不同,体育事业的发展还处于较为单一的模式,这一情况令人感到遗憾.

2.1.2 美丽乡村体育发展缺乏信息共享机制

当今的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无不体现着信息的重要性.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人们生活的方向.发挥我国政府现有的信息网络,对于引导乡村生活风尚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信息平台宣传体育活动,让乡村群众了解体育的功能和作用,进而参与体育活动,亲身感受体育活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当今的乡村居民对体育有着较多的了解渠道,例如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途径.但是从整体来看,这种信息传输呈现为单向的灌入式,没有反馈机制,更谈不上反馈后的调节活动.政府如何利用现有的信息平台体育信息,传播体育理念,引领乡村居民进行体育活动就显得特别重要.建立乡村体育信息平台,建立信息机制、反馈机制、调节机制,这对美丽乡村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2.1.3 美丽乡村体育发展缺乏争议处理机制

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受条件和资源的限制,各项事业的发展也存在内部的矛盾.在体育事业与其它事业产生矛盾冲突时建立争议处理机制显得非常重要.

目前,在乡村建设的发展中,争议处理多表现为政府包办,或者村民自决,如何建立美丽乡村体育发展的争议处理机制,这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2.2 美丽乡村体育发展缺乏硬件设施

城乡二元化的历史决定了我国城市与农村各项事业的差距.在我国城乡二元化现象严重时期,农村体育场地、器材条件与城市相比较差,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相对滞后,美丽乡村体育发展所需的硬件基础较为薄弱,这是制约美丽乡村体育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

2.2.1 乡村体育硬件设施条件有待改善

为配合国家新农村的建设,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从2006年开始,农村体育获得了较大的投入.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建设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3万个,投入经费达到118.3亿元,[4]从现实来看,虽然农村体育总投入较多,但是人均数据仍然相对不足.为此,国家计划,到2015年要在全国50%的行政村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从近十年农村体育的发展历程来看,乡村体育的发展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基础上具备了一定的条件.

2.2.2 乡村体育硬件设施维护缺位

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中提到“促进城乡体育资源和公共体育服务均衡配置,逐步建成城乡一体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5]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二元化的体制惯力还在起着作用,以乡村为单位的体育服务机制在我国还没有完善的建立,政府建成的一些乡村体育设施重初建轻维护,这导致乡村体育设施无法被充分的利用,如何建立维持乡村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机制,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我国美丽乡村建设事业沿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注重乡村各项事业的共生发展,使乡村人口有良好的社会共生环境和条件,其中乡村体育硬件设施的改善和提高就是一个重要的条件.

实际上,美丽乡村建设事业的发展就是基于社会共生论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体育的发展涉及到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规划,根据乡村经济条件,体育的发展要努力做到与其它事业整体协调发展,在场地设施规划上应注重科学设计,实现人性化与便利化,特别是搞好以“建身边的场地,抓身边的组织,搞身边的活动”为内涵的“三边工程”,整合有限资源,集约利用.

我国乡村体育事业的发展还存在不少瓶颈问题.有些地区的体育事业甚至处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阶段,美丽乡村体育发展的困境有待打破.经筚路蓝缕,至玉汝于成,正是我国美丽乡村体育发展所要经历的过程,美丽乡村体育发展困境的突破当以社会共生论为理论基础,以科学理论指导美丽乡村建设实践.

3 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体育共生发展的土壤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的理念也深刻影响着体育,生态观融入到体育,形成一种新的体育发展模式——生态体育,是传统体育内涵的生态再发展.[6]亲近自然,重视空气、阳光、水对人体健康的价值和影响是“生态体育”最突出的特征.[7]胡小明认为:人们可以利用自然界的各种条件增进健康,同时各类自然生态的体育活动可向人们倾注生态意识理念,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终极目标.“社会进化”、“机遇依附”与“优势引导”是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的三条有效途径,因此利用好体育发展的环境,乡村体育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3.1 美丽乡村为自然生态体育活动提供了环境条件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乡村体育对美丽乡村建设来讲是一个子系统.任何系统的发展都是通过系统内部要素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实现,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要与其它方面紧密结合,融合发展,可以说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体育发展的环境和土壤.

一方面,乡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良好的自然条件下锻炼身体才能起到促进身心健康的效果,否则对健康反而不利.PM2.5及空气质量指数AQI已成为大众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参考依据,城市居民的体育生活也随之受到严重影响.此情势下,具有良好自然条件的乡村成为了很多人神往的地方,因此要对具有自然生态体育活动天然条件的乡村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在社会共生理念下发展乡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之际注重生态环境建设,是发展乡村体育的契机,也是提高乡村居民生活品味和质量的关键所在.

另一方面,乡村人口密度相对城市来讲较小,可利用空间较大.发展乡村体育占地问题较易解决,我们调查发现,在河南省的一些农村留有集地使用土地,农村的学校往往占地面积较大,乡村的体育场地建设应和学校的体育场地建设进行统筹安排,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体育课堂教学,又利于村民体育锻炼氛围的形成,对于体育文化的发展具有良好作用.

自然生态体育的发展,符合生态文明的发展趋势.生态文明建设为乡村自然生态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乡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可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条件和体育活动氛围,可充发挥体育的娱乐功能,愉悦居民的身心,提高他们的幸福感指数.

3.2 生态文明建设为美丽乡村体育创造了人文条件

有学者把生态文明称为绿色文明,且把生态文明归纳为:“人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以环境为中介的人与人和谐相处,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9]美丽乡村建设改变了重经济建设的传统做法,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显得更加重要和突出,这为美丽乡村体育创造了条件和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除了考虑自然条件外,人的因素更为重要.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的活动,是为了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丽乡村体育事业的发展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体育活动不能过度破坏自然生态环境.需要阐明的是,当前出现了一些体育项目活动打破了自然环境的平衡,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且因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因素,不考虑环境的调节,甚至对自然环境造成永久性损害.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美丽乡村体育的发展应力避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加强生态意识教育,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同时,项目规划中相关政府领导应重视环境保护,不能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无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有学者提出“全社会要倡导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共进的伦理学思想.”[10]提出构建生态伦理学思想,进行全民、终身和全方面的生态伦理教育.

3.3 体育是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会问题的化解必须优化约束条件,乡村体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涉及社会共生的问题,在社会共生论下发展美丽乡村体育事业,则会增强乡村体育事业发展的健康和科学性.资源交换、资源竞争、资源分享是社会共生关系的三大类型,在正确理解社会共生关系的基础上,优化约束条件,充分利用好社会共生资源,这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为此,在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搞好乡村体育事业,必须对体育与其它事业的发展进行综合考虑和规划.

基于社会共生论下的美丽乡村建设,要考虑各种综合因素,复杂的社会系统可分为不同层面的子共生系统.胡守钧在阐释社会共生论时提出:“欲化解社会问题,必须优化约束条件.”美丽乡村的建设,建立必要的制度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因此,美丽乡村体育的发展也应建立相应的制度,例如,建立乡村和农民的体育活动制度、组织管理制度、交流制度、培训制度等.通过农村体育研究为美丽乡村体育建设提供相关的决策理论依据.

体育文化活动可以丰富乡村居民的生活,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乡村相对城市而言,人口稀少,娱乐场所少,可供居民选择的活动场所受限,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时综合考虑体育与文化、卫生、经济等的共生发展,应提倡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真正把体育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3.4 共生发展是乡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

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对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相应要求,同时也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机遇和条件.这就使乡村各方面的和谐发展成为必然,乡村体育发展与其他方面的和谐共生、相互促进和彼此牵制、适度忍让,最终形成统筹安排、均衡发展的局面,这是乡村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4 破解美丽乡村体育困境的策略

美丽乡村体育的发展有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也有乡村居民生活的内在需求,美丽乡村体育的发展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乡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困境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体育硬件条件限制,另一方面是人的主观条件因素.胡守钧在复旦大学进行讲座时谈到:“人要发展,必须张开文明的双翼.缺乏科学精神,或者缺乏人文精神,一个人岂能健康成长?”[11]其实,社会何尝不是如此呢?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现代文明的双冀,体育精神是现代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从社会共生视域解读美丽乡村体育的发展,在党和国家所制定的政策保障下,依据乡村自身条件,确立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和制度,尝试突破目前的困境,求得乡村体育的发展.

4.1 政府推行美丽乡村体育发展政策

“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法治化、社会功能演化、体育技术传播知识化、体育设施多样化发展以及体育格局和谐化水平均与综合现代化水平有关.非均衡与非同步发展现象表明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存在相对独立性.”[13]鉴于此,确立并推行美丽乡村体育发展政策具有必要性.美丽乡村建设是关乎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国策,基于社会共生视域下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对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政府在推行美丽乡村建设中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发展政策尤为重要.

美丽乡村体育政策的制定牵涉到方方面面,在社会共生论的框架下制定美丽乡村体育发展政策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以政策的形式规定乡村体育发展的规模,硬件施设的数量和面积.第二,把乡村体育工作列为乡镇政府的考核指标,以提高乡村体育工作效能.第三,因地制宜,在社会共生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体育文化,构建乡村体育文化体系,增强体育文化生活在乡村农民生活中的地位,让农民通过体育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第四,建立村级和乡镇两级体育活动制度.

4.2 建立发展美丽乡村体育事业的保障机制

美丽乡村体育事业保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保障机制的建立要在美丽乡村社会共生的发展中进行,乡村体育事业要与医疗卫生事业相融合发展,要在文化事业的发展中求生存,谋出路,这也是社会共生发展的作用使然.

建立发展美丽乡村体育事业的保障机制,必须依托政府的支持,在政府的领导下,乡村体育事业的保障机制才能真正确立并发挥作用.

4.3 建立和完善财政支持机制和融资机制

美丽乡村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基础,因此,建立和完善财政支持机制和融资机制是美丽乡村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条件之一.目前我国美丽乡村建设中,对体育场地器材进行了建设和购买,乡村体育得到财政支持.相关资料表明,很多地方往往重建设轻维护,很多乡村体育场地建设后缺乏后续的维护,器材损坏后无法及时更新,因此建立和完善长效财政支持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在社会共生发展中,体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财政支持机制和融资机制,现实中如何操作还需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4.4 构建美丽乡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美丽乡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需要与其它社会服务体系共生发展.乡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立对美丽乡村体育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构建美丽乡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要跳出单打独斗的圈子,要与其他公共服务共同建设和发展,例如,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融合构建,利用乡村医生对健康科学正确的理解,结合体育知识指导农民进行锻炼.可见构建美丽乡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要打破常规思维,结合农民的需要、农民文化的发展方向等进行实施.

4.5 体育公益金

中国体育被誉为“公益事业的助推器体育事业的生命线”.中国体育公益金主要被用在社会公益事业,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这三个方面.在美丽乡村体育的发展中体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的体育承担了重大的社会责任,特别是在推动群众体育的发展方面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支撑,据相关统计,2006年至今,国家体育总局利用体育公益金实施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已超过33万个;全民健身路径16万余条;为推动老、少、边、穷地区体育基本服务均等化建设了670个“雪炭工程”项目.[12]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体育在体育的发展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2014年7月我们课题组到重庆璧山区进行调研了解到,重庆璧山区对乡村体育的投入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上级体育系统拨款、镇级政府投入和体育配套资金,由此可以看出体育对乡村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守钧.社会共生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3.

(2)http://baike.so.com/doc/396918.html.

(3)刘志敏,丁振峰,程丽华.我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体育与科学,2009,30(5):52-55.

(4)王亮清.新型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2014,18(2)31-35.

(5)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的通知[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 /02-24/2865198.

(6)孙源,郭芳,刘少冲.滑雪旅游对山地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学术交流,2011(4);110一113.

(7)胡小明.生态体育[N].羊城晚报,2005-09-24(8).

(8)郭芳.自然体育分类体系构建及其生态化发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19.

(9)蔡守秋.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实现环境法律的生态化[J].中州学刊,2008(2):72-76.

(10)龚腾云,汪君民.生态文明背景下自然生态体育发展的困境与突破[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1):22-23.

(11)胡守钧.文明之双翼--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对话[EB/OL].http://gongshenglun.cn/show.aspx?id=202&cid=7.

(12)浙江新闻网.http://news.zj.com/detail/1530116.shtml.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篇7

一、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的互动发展

(一)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的关系

1、新农村建设为乡村的生态旅游提供了发展的平台和机会。

新农村的建设从2005年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开始提出这个概念,到2012年十对新农村建设的深化,说明新农村的建设一直深受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因此我国对新农村的建设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地增大,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政府一直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对于新农村建设中的紧张局面得到了有效地缓解作用。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乡村的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幸存的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地深入为乡村的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力地科学技术和制度上的保障,在乡村的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乡村生态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乡村发展生态旅游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生态旅游的发展直接受益的是当地农民,在发展生态旅游中农民可以通过推销生态农产品,加盟生态旅游项目等方式增加收入。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可有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乡村的生态旅游建设可以把生态文明的先进理念传递给农民,提高农民对生态旅游的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农民的整体素养。乡村的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的改变农民以土地为生的传统理念,促使农民产业的变革,增加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也可以在农民中形成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

3、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

我国广泛的群众基础条件为新农村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条件。乡村的生态旅游的发展成为了我国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它为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有利于促进农村的经济建设。农村的旅游资源将丰富,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支持,也有效地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有效地减缓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问题,为农民致富增加了新的途径和发展的契机。

4、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旅游业的本质是服务产业,是文化产业的分支。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文化基础的有力的支撑,农村文化的开发有利于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文化建设方面的支撑,而且也有利于农村形成新的文明风尚。发展生态旅游也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民的经济意识和服务意识,进而成为文明卫生的公民。乡村的生态旅游的建设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村生存环境的改善以及村容村貌的改变。旅游对于环境卫生的要求有利于改变乡村的风貌,建设文明的新农村形象,推动卫生条件的改善以及整个村庄的建设和发展。所以发展乡村的生态旅游业、改变了新农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的传统面貌。

(二)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1、系统理论。

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有着系统的指导理论,它们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系统理论将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融为一体,强调两者的平衡与协调,注重两者之间的整体发展。第二个方面是把握两者而发展之间的切合点,强调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建设中相互之间相互调节。第三个方面是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建都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必须注意两者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发展的条件进行因地制宜的改变。

2、城乡一体化理论。

该理论要求从整体上看待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建设,并从整体上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发展的结果。在发展的过程总,逐渐的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异,努力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以及居住条件,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推进农村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向城市一体化进程方面发展的进度,实现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3、乘数效应理论。

该理论在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建设中出现了乘数效应。乡村生态旅游的乘数效应的出现使得产业之间的结构合理化发展,并且能够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增加新的产业的发展,这种带动作用让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二、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分析

(一)构建理念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都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基础理念。乡村生态旅游建设将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融入其中,充分利用农村的生态环境,开发农村的生态资源的建设。开发生态的体验和教育的功能,保证游客的各种生态需求。乡村的生态旅游的发展推动了新农村的建设,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贯彻在新农村的建设当中,为新农村的乡村的生态旅游的发展占到了一个有力的切合点。

(二)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方法

1、生态旅游建设要惠及所在社区的农民。

发展生态旅游和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要惠及当地的农民,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使得农民得到最大的利益。在这一过程中,要将农民作为建设的主体,作为服务的主体以及开发的主体,最后发展为利益的主体,享受发展的成果。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要兼顾农村的现实条件:农村的生产结构单一,剩余劳动力多等方面的问题,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让广大农民通过参与乡村旅游业的建设过程中,实现有效的就业。要保证农民参与旅游发展的报酬的保障,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让农民充分参与到生态旅游的建设当中,让农民可以利用生活资料来通过旅游经济来转化为生产资本,进而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在旅游业和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不断地加强农民的思想的引导,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提升农民的精神境界,利用本土的风俗文化为生态旅游和新农村的建设注入新的观念和良好的风尚。

2、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突出地方的特色。

乡村的生态旅游可以满足人们的文化活动和精神审美活动,提高农民的文化品位。我国农村的旅游资源丰富,规模宏大,而且品种多样。因此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应当突出乡村的自然风光的优势和特点,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旅游业,从而满足旅客的审美需求。以生态旅游为发展的中心,结合乡村的生态旅游资源,达到两者之间的充分的整合,以旅游业的发展引领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乡村生态旅游中环境的重要作用,构建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建设乡村的旅游品牌,发展品牌效应,从而提高生态旅游的知名度。

(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

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乡村的旅游资源单一,开发力度不够导致地区相对贫困的状态,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把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带动企业的发展,让村民参与其中,建立起新农村建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

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建设融合发展的保障

(一)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过程中,政府起着重要的决策作用。政府在发展的过程中为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相应的配套政策,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规范化的市场和规范化的制度管理。政府要协调好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两者之间的关系,引导旅游业向精品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也要保障新农村的建设稳步前进。

(二)做好科学的规划

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要遵循一定的环境规律,在开发农民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当做好合理的规划和设,处理好两者发展之间的规划,同时也要满足农民的发展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发展规划,发挥当地的特色,推动农村的建设在合理化的轨道上向前迈进。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尊重地区的差异以及发展的规律,对产业进行民缺德定位,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设计开发的同行,应当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结合市场的需求以及市场的发展趋势,增强开发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使得乡村的生态旅游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做好环境建设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篇8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优美乡村;生态理念;本土风貌;传承策略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1现状与问题

1.1背景现状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的“六大原则、九大要点”,“以人为本,生态低碳、节能环保,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等重要内容已经成为未来乡村文明建设的核心。而“科技兴民、科技强国”()的战略变革将对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四化”的同步发展,尤其对加强乡村风貌保护,注重文化传承,提升城镇建设质量,具有积极引导、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现阶段,我国的东、南部地区已步入大都市圈的区域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时期,过去的快速城镇化所造成的千城一面、乡村风貌破坏、文化传承断裂等文化与文明冲突问题,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社会转型、产业升级、资源统筹、城乡一体、特色发展”中必须面对和综合解决的大问题[1]。

1.2概念观点

乡村概念在优美乡村建设与文化传承中,需要从以往的建设思路中规避各类“城市问题”,总结、萃取并创新本土乡村建设与文化传承模式,推进“民生为本”、“化城入乡”、“坐地入城”、“多核聚居”、“绿野分隔”[2]等新型城镇化风貌建设与文化传承的理念与模式。同时,把“天人合一居,聚落耕读画”与“霍华德田园城市”生态意象的合理内核相融合,探索“城市文明下乡、乡土文化入城”的交互城镇化路径。

1.3范畴途径

根据各地“十二五”乡村总体规划建设纲要 [3],从城镇化视角切入空间形态,研究“乡村肌理、建筑风貌、民俗文化”的要素与特色,探讨风貌保护与文化传承的新途径:(1)注重对欧美、日韩等城镇化发达国家的城乡考察、调研资料作“历史演进、现状问题、模式途径、文化传承”的系统分类解析,形成对乡村风貌保护与文化传承的正确认识与全局观念。(2)基于本土乡村环境条件,把生态低碳、人性化发展的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成果消化、凝练成为乡村风貌建设与文化传承的规划理念、设计模式和建设途径。(3)围绕乡村现状问题,梳理乡村系统结构关系,在对本土乡村进行不同形式的实地调研,分析汇总问题后,推进模式创新并以点带面地解决乡村辖区中人与建筑空间、自然生态环境的本质问题。

1.4问题研究

通过国内外调查的对比研究,汇集的主要问题为:现代快速发展的城镇化与传统乡村空间依然存在文化错层(传统国学尚未现代化)、文明错位(西学东渐并成为我国城市文明的主导)、审美异化(城乡审美价值取向的巨大反差――技术与消费美学取代传统自然美学),从而导致现代许多村镇“历史肌理无文,建筑风貌无脉,民俗尚美“崇洋”、城镇形象雷同”等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整体规划、系统控制、重点突破”的建设模式,对“乡村空间、建筑风貌、环境氛围、民生意象” 做综合考量,用前文提到的“概念、观点”去统领“乡村建设与文化传承”。

2乡村建设与文化传承研究

2.1国内外乡村风貌建设动态

2.1.1发达国家城乡村风貌演化

2012年8月,通过对 “英、法、瑞、德、意、美”等欧美国家的城镇化演化历史、现状、问题进行的实地考察、对比研究看到:世界现代城镇快速发展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约1775 年)、经历工艺美术运动,形成德国“包豪斯”现代设计思潮、模式、方法,迅速演变成为国际化城镇体系并不断拓展。可以说,现代城镇化是以现代工业化为动力,以现代设计为推手,从早期英国的“圈地运动”,到后期美国的“芝加哥学派”,世界性的工业化浪潮推动快速城镇化,以多维的特性助产业激聚并伴随着大规模农村人口流动,促使城镇化以相近的模式“撤村并镇、小城变大市,大市变都市并向都市圈的巨型城市”蔓延。

这其中,需要关注的一个现实是,在推进城镇化中,各个国家均把城镇化率作为富民强国的目标放在国家之间社会快速发展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竞争、博弈中去。而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借鉴,大多采取的是“先破后立、先污染再治理”――速度至上的策略,其建设过程对地球自然资源的掠夺浪费、对本国历史遗迹损毁以及对乡村风貌、地方民俗文化的破坏程度几乎是灭绝性的。

2.1.2国内快速城镇化发展状态

由于借鉴了英美国家城镇化的经验,又有毗邻日韩等国家的成功案例可以借鉴,这使得中国现代城镇化起点高、速度快并呈跳跃性发展。有学者称其为“用30多年的快速城镇化建设,走完了西方国家近两百年的城镇化进程”。可以说,中国的城镇化模式走的是“拿来、照搬、借鉴、改革”的创新建设路径,实现了史无前例的快速跨越,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9.4 %,提高至2013年的52.57%(2012统计年鉴);目前已形成以“京津塘、沪杭宁、广深珠”三大都市圈为辐射的区域城镇经济发展模式。

但是,这个“速度至上”的发展过程也同时为我国在世界的城市建筑业界创下若干个城镇问题的世界第一:城镇建设规模世界第一;建筑用钢,装饰耗材,建筑垃圾,建筑耗能,碳排总量等均创下世界第一(2011统计数字);同时城市风貌趋同、民族文化式微、传统文明消隐等问题已经成为伤及本根,到了乡村聚落――本土风貌与文化“细胞”存亡抉择的危急时刻。

2.1.3新型城镇化中的乡村建设

从2013年随机抽取的国内“四省、一市”的城乡建设动态来看:(1)黑龙江省提出“近郊城市化、远郊城镇化、中心村社区化”的发展思路。努力建设一批生态宜居、聚商宜业、魅力宜游、统筹发展和具有龙江生态人文特色的美丽乡村和城镇[4]。(2)浙江省在总结十年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与不足的基础上,围绕“布局美、环境美、生活美、身心美”的目标提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质量,着力推进“四大体系”建设,建设一批全国一流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5]。(3)广州市站在“城乡一体、共同富裕”的高度,采取规划先行、全面普查的模式与途径,拉开广州全市1142个行政村“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序幕。围绕建设环境优美、生活富美、社会和美的现代化新乡村目标,开展“改造、复垦、置换”等盘活存量土地试点工作,达到集约节约、城乡统筹、促进城乡互动互补,保持农村风貌元素和乡村文化特色,全力打造特色美丽乡村的目的[6]。(4)江苏省出台《关于扎实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意见》,提出七个方面20条举措。强调形成聚焦“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便于转移人口入城、入籍的市民化、“同步协调”的城镇化、“生态优先的城镇化”、“空间文化特色突出的城镇化”。实现江苏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化[7]。(5)苏州市在乡村风貌“保留、保护”原则和城镇总体规划引导下,充分考虑丘陵、平原、水网等不同自然地理条件的特点,因地制宜选址进行村庄布点优化,以适应农业产业化、现代化需求。提出村庄原则上不得新布置工业,现有工业逐步向镇以上工业区集中,重点从产业发展方面考虑分为农业村庄和工业村庄[8]。体现“保护、利用、改造、发展”,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职能明确、特色鲜明的乡村体系和城乡空间格局[9]。

各省、市优美乡村建设、风貌保护与文化传承的策略规划,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内涵、提升质量”的原则、目标和方法,根据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的“原则与要点”,为今后新型城镇化在传承国学传统文化、保护乡村风貌,特色美丽乡村建设的均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提高乡村现代城镇生活质量、注重本土民俗文化传承做好“提升、修复、再造”的准备。

通过调查、对比、分析后得出,苏州下辖的某些中小城镇和乡村除了出现现代城镇建设中的通病之外,尚存发展的共性误区:(1)“土地城镇化”、“规模城镇化”观念依然残存;(2)追求时尚的“民宅西洋化”依然盛行;(3)乡村空心化、老龄化逐渐加剧;(4)在治安、教育、户籍、医疗、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上没有及时跟进城镇化的步伐;(5)进城入职的农民未市民化,外来务工人员无身份、无归属感;(6)城乡土地与人际关系复杂化等等。

这些看似与风貌、文化无直接关系的因素,却是风貌和文化的载体,它们以各种有形、无形的态势呈现在乡村与民俗生活中,同样会深刻影响乡村风貌,阻碍甚至割裂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

2.2城乡一体的文化传承思路

优美乡村建设的思路是:用更新的观念来创建属于本土地方的“田园、生态”城乡风貌,达成“天人合一居、聚落耕读画”幸福生活的人居意象[10]。要求站在城乡总体规划的高度,通过保护三风:“保持自然风采、延续乡村风情、维育人文风尚”,重视传承三态:“创新建筑形态、丰富建筑情态、健全建筑生态”,强调营造三新:“竖立新民风、打造新民俗、创建新民生” ,对传统文化做系统化的传承。

本土文化传承的理念是:(1)拓宽基础。“关注农民生存的权益保障、关心农民生计的优化便利、关怀农民生活的文化娱乐”,完善乡村社区文化生活与公共设施条件、治理村镇环境的“脏乱差”,并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创建自然和谐的优美环境。(2)更新模式。把现代城镇文明建设的条件、机制引入乡野农村,坚持“保护、传承、包容、和谐”四项原则;综合“空间规模、空间层次、空间形式、空间内涵、空间组织”的内容,做好城乡一体统筹建设,使苏州市下辖的城乡村落能够在各自的中心辐射下,形成“布局均衡化、层级合理化,空间人性化、风貌差别化”的内涵建设特色。(3)创新路径。梳理乡村的自然、人工与人文历史资源,在保护和利用现有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明晰城、镇、村历史街区、地段的肌理保护。控制大、中等城市,拓展小城镇、中心村、大聚落等城镇体系的级差。控制乡村规模、延续乡村文化。

2.3乡村风貌系统化传承模式与途径

2.3.1人田合一的有机增长

(1)“民生为本”的人性城镇化

围绕 “以人为本”、城乡一体发展的目标,重点关注民众生活质量和健康发展问题,降低具有历史风貌传承的原始聚落建筑细胞被替代分离,消除家族、宗族以及邻里关系被拆分、重组的同质化倾向。

(2)“坐地入城”的有机城镇化

“坐地入城”是构筑“资源统筹、农非互助、就近择业、居无迁徙、以业入籍、社保健全”的村镇聚落空间结构体系,与产业互补互促的就地城镇化,形成生态为先、表里如一的城镇化发展状态。由于采取“化城入乡”的新型城镇建设,激发了村镇经济活力,促使社会转型,在产业集聚、从业分流、社会保障、户籍管理、乡村社区运作机制建立健全之下,形成的生态有机城镇。农民可以在产业集聚与分工中因需入企,随机转型,“坐地入城,就地城镇化”。

2.3.2城乡一体的文明落地

(1)“化城入乡”的交互城镇化

“化城入乡”是自上而下地围绕乡村聚落与小城镇展开的交互城镇化。是经济转型后,“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11],“化城市功能为乡村职能,化科技手段为农业技艺、化城市达人为乡镇能手,化城市文明为乡村传统”。城乡成为能量、功能的双向交流体。乡村建设形成具有包容农田、农村社区和农产聚落的新型城镇、村落。而新建城镇的机体也被绿地农田系统限定和联接,成为田园、产业、聚落协同的生态城镇。

(2)“多核集聚”的生态城镇化

村镇聚落的有机增长与现代文明交互促进,构成新型城镇空间的“多核集聚”模式,是 “一城多核,核中有核、核外有核、核核分离、绿环联接”的生态城镇化形态。人城关系中透射出“大聚落、小庭园、微住宅”的原住聚落与保持相对完整的邻里乡情社区概念。以往的城市化 “多核集聚”以经济增长为核心,以大城市模式套用城镇化,必然会导致城镇多核在争夺自然资源的扩展中“绿带消亡”而“核核粘连”。 “乡邻社区”的民俗风貌建设取决于“多核聚居”的生态化。围绕乡村聚落的“民生、民俗、民风”而展开的产业集聚空间规划,是一种坚持走中国地域、本土特色的生态规划。这种多核集聚因城镇聚落“核的属性”不同而特色发展。

2.3.3绿色优先的生态圈层

“绿野分隔”的自然城镇化

而以绿色边界限定的乡镇“绿带联接”,构成了“多核聚居”的有机疏散城镇发展形态,变身为“无边之城、无城之镇”,农民足不出乡,邻里不散、乡情不减。将因产业和重构的空间关系,化“农民为农工、化农民为工人、化农民为市民”,形成自下而上、自然转型入籍的城镇化。“绿野限定”的城镇建筑空间、形态生态化是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维持自然、拓展绿色,引导城镇自上而下的“文明”开发,呵护自下而上的“文化”传承。

3苏州美丽乡村风貌保护与文化传承策略

3.1注重内涵建设的风貌保护

做好苏州城乡一体的文化建设与传承规划,把握乡村的历史演化脉络,通过区域整合、系统分类,对空间形态、村落文脉、建筑风貌进行整体调查研究,建立分类资源库,梳理乡村坊区、街巷肌理特色,有序保护、谨慎推进,突出重点、持续创新。

建立以政令、法规、民间团体的风貌保护与文脉延续的管理机制,保护建筑遗址和遗产,以便在乡村发展中保持建筑文脉的上接下引,使古旧、新型建筑在形态与风貌的对立统一中做到交互对比、形神统一的无缝衔接。

城镇化中的人口聚集、城镇扩容,使得人、建筑与环境构成很强的“瞬时”流动性变动,时事文明尚未沉积、融会成历史传统而化育民众,新的文明成果犹如“碎玉落花”般袭来,令当今的缤纷文化如“雾里看花”。文化传承需要时事跟进,提高对文化价值的识辨能力。这其中的关键是对乡村民众的义务教育、职业培训,提高民众对继承传统、社会责任的信念责任和价值观念认同,促使综合素质提升。

3.2突出地域特色的文化传承

风貌保护需要从乡野环境、乡村建筑环境、坊区邻里环境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系统控制、重点保护和特色保持的方法,以彰显真实的本土自然、灵动的人工形态以及人文环境风貌与文化传承的关系。运行“补偿、转换、再造、创新” 的管理机制,还原乡土特色风貌的本来面目。

削弱甚至结束“啃资源、收门票、卖手艺”的传统旅游时代,“务实、创新”旅游产业,集“赏游、玩乐”和“体验、收获”于一体的“声闻、情景”旅游互动交流。把乡村农户聚居、乡村地方农产、特色种植养殖、民族手工技艺进行“遗产保护、遗迹追踪、遗物收藏”;推出“时点包租、入住落户、文创投资”等乡村旅游产品新途径,变“走马观花为坐享农乐”,变城市公寓“DIY”为偷得农宅“半日闲”。在蓝天白云下沐浴日光,在野花芬芳中放下思绪,享用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水体、清纯的乡情、清洁的农产、清正的手工旅游副业等别具一格的乡土风貌与特色民俗文化大餐。

3.3苏州美丽乡村的特色建设

转变观念,总结以往城镇化的经验教训,做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 “五位一体”的社会资源统筹规划,避免快速城镇化过程带来小城仿照大城市的尺度规模,村镇兴建大广场、景观大道等不切实际的城镇化,以及“追风、攀比、炫富”等各类弊端。处理好城镇建设中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关系,在生态维育中预测乡村空间、形态变化对地方民俗风貌带来的潜在影响,做好保护与传承[12]。

首先,杜绝城镇化发展中对土地、水体等资源利用造成“无序开发”,避免功能设置的重复建设[13]。在总体规划与综合管理上,确立形态统筹的理念,做到分类保护和创新建设并行发展。其次,村镇聚落必须根据自身的自然环境条件、区位经济特点,与区域乡村形成市辖之下的“城、镇、村”层级-位差,并做好包含乡村风貌保护与民俗文化传承的上位总体规划。依据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沿原有的村落肌理轴向做拓展延伸,空间扩容在规划的绿带限定中止步,形成一定规模的“核心”、特色各具的“核核”。其三,多核聚集的新型城镇空间形态由绿野、绿带、绿廊、绿点或绿色界面限定、分隔、联接、沟通和点缀,与水网密布的苏州水乡城镇空间形成层次丰富、功能多样、形态各异的乡村物质形态与空间,对连接大自然、沟通城乡空间关系起到良好的生态调节与装饰作用[14]。其四,采取自上而下、化城入乡的苏州乡村建设模式,更需要自下而上、“坐地入城”的绿野田园层级城镇化途径,变“摊大饼”为“多中心、核集聚”,变人为拓展城镇规模为绿野分隔、因势利导,以期造就具有苏州本土特色的乡村形象。

要做到民俗文化的传承,还必须健全“认同、保护聚落宗族关系,开发邻里乡情,创新建设社区文化风貌”机制,在保护、传承中发展[15]。新型城镇化的生态形象与风貌特征是因地制宜、因借随机、因势利导的精心规划与设计。这种设计因为具有传承中国历史文化、同化现代城市文明的特性,根源具足、传承有度且与时俱进,因此是一种“吐纳有序、兼容并蓄”的城镇化开放发展体系。

4结语

“文明向前看,文化向后看”。“文明重创新,文化重积淀”。风貌承载的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却是各种风貌综合动态的人文积累,并以传承的方式反哺、化育民众,让民众通过传统文化,再创新文明、展现新辉煌。因此,文化、文明必须通过物质的、非物质的载体和方式来彰显、弘扬,这样文明才可持续,文化才可传承并发扬光大。

苏州优美乡村建设与文化传承策略正是基于中国传统 “天人合一”的“聚落耕读”文化精髓,与西方“田园城市”意象的适用部分相向交汇、融合,使之在中国新型城镇化 “以人为本”的理念主导下,促使传统乡村在建设中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充实内涵,保护、保持水乡风貌,并不断传承创新姑苏文化。

参考文献

[1] ,,. 走低碳新型城镇化道路[R].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华社,北京.2012(12)

[2] 文剑钢,文瀚梓.新型城镇化的基本问题探讨――以苏南城镇化与乡村风貌保护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南京2013(06):9-20

[3] 顾杰,宁春生,季瑞昌等.苏州“十二五”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A] . 2010-2012苏州市委农优秀调查报告文集.2013-05

[4] 黑龙江启动实施“全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 农民日报.2013-07-04-

[5]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为农村现代化探路.第一旅游网:.2013-01-18

[6] 毕征. 广州1142个行政村村庄规划一年完成 . 广州日报. 2013-04-10

[7] 江苏省下发文件推进城镇化 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3-02-03.来源:新华日报

[8] 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苏州市政府网站 /.2012-06

[9] 苏州启动新一轮乡村布局规划和村庄规划修编 .新华日报.2013-6-24

[10] 孙施文.田园城市思想及其传承.[J]. 时代建筑 .上海,同济大学.2011 (5):62-67

[1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R].中国广播网.北京2013-11-12

[12] 邓东.当前我国城市设计发展的形势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北京.2004,09

[13] 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苏州市政府网站 /.2012-06

[14] 苏州启动新一轮乡村布局规划和村庄规划修编 .新华日报.2013-6-24

[15] 文剑钢,吕席金等.苏南新农村社区形象特色缺失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南京2012,11:37-43.

Research on Rural landscape protection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in the

Context of New Urbanization

Keywords

New Urbanization; Beautiful countryside; Eco-concept; Local Landscape; Inheritance Strategy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New Type Urbanization, how to resolve the emerging urban issues (resource reduction, environment contamination, landscape devastation, image loss, culture incoherency and aesthetic dissimilation) and maintain the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owns and villages in Suzhou would be the focus study of Suzhou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By providing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urban and rural space in and abroad as the evidence, this research starts with “welfare as the prerequisite” and summarizes the connotation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ntroducing urban civilization to rural area, green division, multicore inhabitation. Based on the current conditions and issues of rural area in Suzhou, the systematic conservation and inheritance strategy of rural landscape is proposed.

[作者简介]:

文瀚梓(1984--),女,助教,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研究方向:城市设计,乡村规划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篇9

建设美丽乡村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涵盖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所有要素。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深化新农村建设内涵,促进新型城乡一体化进程,完善各项服务措施,真正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

建设美丽乡村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生产要素和资源的节约利用,有利于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有利于节能减排和降耗治污的绿色城镇建设。因此,必须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切实抓紧抓好。

建设美丽乡村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建设美丽乡村是统筹城乡和谐发展与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各级地方与政府加强和重视美丽乡村建设,有助于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规律,更好的密切联系广大农民群众,有效地提高领导能力的科学性。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和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二、端正认识,充分了解建设美丽乡村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改革历程从农村起步和突破,改革开放又推动农村经济迅猛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民生活水平呈阶梯式增长,农副产品产量稳步提高,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还为世界农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与建设美丽乡村的总体目标相比较,农村的各项事业发展程度仍存在很大差距,提升农民居住环境质量,推进新农村建设,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①基础设施不健全,工作体制不顺。受经济发展状况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各地区在建设美丽乡村前的基础设施情况也大不相同。经济好的地区基础设施会健全一些,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基础设施落后,需要投入的资金和物力要多一些。有些地方政府在建设美丽乡村规划中,没有组织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进行走访调研,导致规划脱离实际,考虑问题不周全,或规划与施工脱节,建设中无人监管和指导等现象出现。

②生态经济发展不协调,缺乏持续动力。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提高农村人居生态环境,还要拓宽农民就业和创业的空间,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生态与经济同赢。当前,多数乡村存在着生产生活垃圾随地乱放、化肥农业实用过量、非法占有耕地等现象。部分乡村为了优先发展经济,任由非法开采矿山破坏土地,接收城市淘汰的高污染企业等。虽能短时间发展经济,但破坏了环境,不能持久存在发展。

③农民主动性不能调动,工作缺乏主动意识。要建设美丽乡村,最终的受益者是农民。建设怎样的美丽乡村,怎样建设美丽乡村,都应该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建议,不能忽略他们的感受和想法。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如果不能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引导他们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再好的政府规划,再多的政策扶持,再大的资金投入,也难发挥长久有效的作用。

④农民整体素质偏低,人才制约突出。制约建设美丽乡村因素有很多,关键的一点就是农民整体素质偏低。乡村生态面貌的改善与农民整体素质提升有着密切的关系,建设美丽乡村,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全面型高素质农民进行管理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建设美丽乡村,能把生态、文明、持久的理念渗透到农民生产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改变和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

⑤基础设施管理难解决,服务理念缺乏。由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力量薄弱,责任划分不清,党群干部服务意识缺乏,常常会出现基础设施建设后,有人使用,却没人管理的情况。如乡村道路、公共设施、绿地等基础设施,因为长期没有人维护和管理,已经出现了坏损和荒芜的现象。美丽乡村建设完成后,也将面临基础设施维护和公共服务事业管理问题。

三、突出重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

建设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的目标。建设美丽乡村,涉及范围较广,工作内容任重道远。要求各地方与政府,健全机制,加强监管,进一步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做到工作细致入微,保障美丽乡村。

①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工作机制。要立足改变村容村貌,通过整体规划和环境整治,配好相关公共设施,为村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供基础保障,创新和推进环境长效保障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因地制宜,因点施策,统筹规划,把当地实际情况与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相融合,健全责任分工和经费保障体系,深入参与建设一线中,从整体上把握美丽乡村建设的全过程。

②重整产业结构,增强持久发展动力。美丽乡村以产业经济发展为生命线,没有合理的产业结构,美丽乡村就不可能持久发展下去。建设美丽乡村要立足现有资源,坚持环境优势与人文特色相结合,保留传统农业,开发特色产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在合理利用土地的基础上,鼓励乡镇、乡村投资建立绿色产业基地,吸引有实力的企业来投资,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企业转型,实现互惠互利,达到共赢。

③增强农民活力,发挥主力军作用。美丽乡村的创建与维护都需要广大农民的参与。这需要各地方政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转变传统落后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增强农民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责任感。只有增强农民建设美丽乡村的活力,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聪明才智,形成建设美丽乡村良性循环的互动局面。

④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解决人才制约问题。建设美丽乡村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因此,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引导农民自我教育和管理,帮助他们学习科学文化技术,提高文化素质。同时,还应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和创业,推进农业科学技术和文化下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只有农民整体素质不断的提高,才能更好的管理和维护美丽乡村建设。

⑤健全保障体制,营造良好氛围。加强对美丽乡村的管理与维护,村里应设立农村社区物业管理处和保洁队伍,保障公共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卫生,从根本上改善农村旧面貌。各政府应制定具体工作措施,明确分工和责任,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和内容,经常组织领导干部下基层,了解农民关心的问题,及时解决困难,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与拥护,形成良好的干群氛围。

四、结语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篇10

关键词:巴彦淖尔 新农村新牧区 生态环境

巴彦淖尔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农业大市,也是我国的重要商品粮油基地,加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营造祖国北方生态防线,加快农牧民脱贫致富,推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党的十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是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过程中,滞后的农村生态文明,已经严重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巴彦淖尔市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基本情况

巴彦淖尔市新农村新牧区建设首批启动的50个示范点,在2012年基本建成46个的基础上,2013年又有2个示范点开工建设。当前,正在抓好房屋装修、基础设施、环境绿化等工作。第二批启动的67个示范点,已有43个开工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各地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合理选择适宜的建设类型,其中集镇发展型试点4个,中心村聚集型试点14个,旧村改造型试点24个,移民搬迁型试点1个。

各旗县在总结多年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进一步完善措施,全力推进建设。

各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不搞统一模式,不搞整齐划一。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设计多种建设方案,供农民选择,该集中新建的就集中新建,该整治修善的就整治修善,尽可能遵循河套农牧民传统的生产生活特点和民俗文化,重点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上下功夫。五原县选择主要交通干道沿线、居住相对集中的响导、红赛村,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结合危房改造项目,重点开展村容村貌整治,美化、亮化、净化、绿化农民的生活环境。用村民的话说,现在是“村庄不见柴草堆,汽车进村不起尘,住房院墙不见泥,下雪下雨不积水。”环境好了,心情愉快了,发家致富的劲头更足了。杭锦后旗选择居住分散、房屋质量差、复垦潜力大的蛮会一社,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实施,建设集中居住的中心村,改善了居住环境,提高了耕地质量。磴口县永胜村示范点,在保留河套农民喜欢的“一砖到顶”红砖房的基础上,集中整治农村垃圾乱堆、污水乱泼、柴草乱垛、棚圈乱搭、畜禽乱跑的现象,彻底解决“脏、乱、差”问题。乌前旗公田村在园区内开辟集农耕文化和河套民俗的风情区域,提升了示范点的品味。乌拉特后旗在新居建设上重点突出蒙古游牧民族“蓝天白云”的传统特色。

在2013年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各乡镇认真贯彻巴彦淖尔市委提出的“1359”发展思路,大力实施“绿化、净化、美化”工程,切实解决“脏、乱、差”的问题。针对巴彦淖尔市农村普遍存在的“五乱”(垃圾乱堆、污水乱泼、柴草乱垛、棚圈乱搭、畜禽乱跑)现象,集中开展了以“村庄绿化、巷道硬化、庭院净化”为主要内容的整治活动。对村庄内废弃的旧房、旱厕、棚圈、禽舍等进行了彻底拆除;将柴草在远离农舍、公路的地方集中堆放,消除安全隐患;整修硬化村庄道路,并保持通畅;配备垃圾收集池(桶),推行“户集、村收、镇运、县(旗区)处理”的处置机制;在村庄周围、房前屋后、道路两侧大量植绿补绿,责成专人负责管护。通过集中整治,新农村新牧区示范点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二、巴彦淖尔市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环境保护意识淡漠

受传统观念影响,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农民的环境意识和维权意识普遍不高,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由于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加之缺乏必要的环卫设施,随意处置垃圾、排放污水现象非常普遍,与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村容整洁的要求相差很远。一部分人认为,农村车辆少,各种工业废料少,而面积又广大,污染情况并不是很严重。特别是一些地方,为了发展经济,盲目引进项目,较少考虑污染问题。

各级政府对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村产品质量,营造和谐环境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再加上科技文化知识欠缺,对工业污染转移和农村自身污染问题普遍认识不足。

(二)农村环境政策法规、管理机构不健全

我国有关农村生态环境的立法很不健全,如对于农村养殖业污染、塑料薄膜污染、引用水源保护、农村噪声污染、农村生活和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立法基本是空白。

目前的诸多环境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困难考虑不够。例如,目前对污染物排放实行的总量控制制度只对点源污染的控制有效,对解决面源污染问题意义不大;对规模普遍减小、分布较为分散的乡镇企业的污染排放监控,也由于成本过高而难以实现。

(三)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不协调

许多地方只注重经济建设,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生态建设和环境质量的改善,甚至不惜牺牲生态环境谋求经济发展,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当前,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退化与自然资源短缺导致的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粗放型增长方式与有限生态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与环境日渐恶化的矛盾,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与实际监管能力滞后的矛盾。

(四)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趋势加剧

一些高污染企业正在向农村转移,农村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之路,必须从城市工业污染、沿海工业污染中吸取教训,新农村建设,必须在环境保护下进行。大部分乡村,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应对污染的能力不强。随着高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不仅造成环境的破坏,而且严重影响农民的身心健康,后果不堪设想。同时,农村环境一旦遭到严重破坏,治理起来的难度非常大。不但需要时间,而且需要巨大投入。

三、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途径

(一)深入开展乡村资源综合利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仅可以减少乡村环境污染,而且还能将其变成新的可利用资源。比如乡村的秸秆,直接焚烧就是污染源,而综合利用后就能成为新的资源。一些科研机构已经开发出设备,将秸秆压实成型,以实现对秸秆的再利用。这一措施既减少了乡村环境污染,又开辟了乡村获取新能源的渠道,建议政府部门制定扶植政策,鼓励农户科学处理作物秸秆,以实现秸秆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可避免堆放和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

另外,对于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其他废弃有机物,也要鼓励农民综合利用。比如,废弃的菜叶可以当做畜禽饲料或用于积肥,对于废弃的农用薄膜也可通过适当的补贴政策尽可能地集中回收,以避免薄膜带来的污染,并使土地肥力不受影响。

(二)宣传科学养殖技术,减少养殖业的污染

要向农民宣传和推广科学养殖技术,逐渐实现乡村养殖集中化,规划建立乡村养殖小区。当农户养殖业达到一定的规模时,就必须实行畜禽养殖环境与人居住环境严格分开的措施,这样才能避免养殖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养殖小区有利于集中处理畜禽粪污,集中堆肥,也能使人居环境不受养殖区域不良气味的影响,还能避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污染。

通过发展科学养殖,鼓励建设集中养殖小区,集中将畜禽粪污通过堆肥转化成有机肥料,可以有效地净化乡村人居住环境,也有利于发展乡村有机农业,培肥土地,促进养殖业和种植业和谐发展,实现乡村生态环境的和谐美好。

已有的种植经验表明,施用有机肥来种植作物,作物的抗病力强,可以有效地减少农药的喷洒量,这对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利好因素。

(三)加大乡村公共设施投入,有效减少乡村的生活污染

要加大对乡村公共设施的投入力度,特别是有关乡村垃圾的清运和处理设施的投入,以及乡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必须把城乡看做一个整体,统筹城乡生态环境的治理,使之能够互相衔接、互相促进。必须切实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同时鼓励和引导推动农民投工投劳,有效地减少乡村的生活污染,推进美好的乡村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环境美好的乡村,不仅关系到乡村居民,也关系到城市居民。乡村是城市居民的食品来源地,只有乡村生态环境改善了,食品安全的状况才会有根本的保证,城市人的食品消费才会有真正的安全保障,这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事。

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保障,因此必须要完善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基本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乡村工业发展的基本评价体系之中。如果企业经营危害到乡村生态环境,那么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制度就要限制其发展,甚至要令其停产关门。

各地区都要建立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要建立乡村土地开发保护制度,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要加强乡村环境监管,健全乡村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乡村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乡村居民的资源节约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生态文明意识,营造爱护乡村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