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应急预案十篇

时间:2023-03-29 12:34:36

反恐应急预案

反恐应急预案篇1

现将《区财政局反恐怖应急预案》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同时,要注意保密,严格控制知悉范围,不得对外报道。年九月八日市区财政局反恐怖应急预案为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活动,维护我区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保护人民生命和国家、公民的财产安全,根据《区反恐怖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处置原则统一领导,分级指挥;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快速反应,高效处置;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二、机构及职责根据全区反恐怖防范工作需要,结合我局实际情况,设立并确定如下工作机构和职责:

(一)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局成立“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由局党组书记任组长,副局长、总会计师任副组长。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人秘科,作为全局反恐怖工作的日常办事机构。各科室和局各二级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其职责为:在区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的统一领导指挥下,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全区财政系统反暴力恐怖袭击事件的防范、处置工作,重点落实区级反恐防范所需物资的保障任务;召开工作例会,审定处置恐怖袭击事件的工作预案和处置措施;通报、总结部署有关反恐防范工作;研究落实或协调解决反恐防范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冯联盟同志担任,人员由局人秘科、税政科组成。其职责为:在局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的领导指挥下,担负安全反恐防范值守任务;根据区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的指令,配合相关部门及时处置恐怖袭击事件。确保信息畅通,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三、实施步骤

(一)强化防范,夯实基础。要做好对重点部位及重要基础设施等重点目标的安全防范、控制工作。由局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及局监察科联合组建反恐防范专项检查组,集中对机房、仓库、消防器材等重点部位开展专项整治、专项整改,要做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针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要进行分析排查,扩大覆盖面,进行拉网式不间断的检查,并逐案登记建档,落实处理责任,明确具体责任人,同时做好跟踪复查,确保隐患问题整改到位。

(二)加强值守,畅通通信。要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增强反恐意识,防患于未然。切实落实值班守候制度,加强局机关内部安全措施,充分发挥局视频监控技防系统功能,实施24小时监控守护。建立反恐安全防范工作24小时值守制度,实行恐怖事件每日零报告制度,各科室要责成专人于每日早8时、晚18时前报局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要建立健全安全防范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员,确保一旦发生恐怖(突发)事件,能够有效应对,妥善处置。

四、有关要求

反恐应急预案篇2

新邵八中学校反暴反恐应急工作预案

为了提高对暴力恐怖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的秩序,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一、建立处置暴力恐怖事件的应急小组

指 挥 长:

副指挥长:成 员:

二、建立处置暴力恐怖事件的基本原则

处置暴力恐怖事件要以平息事态、控制局面、防止扩散、减少损失为主要原则。针对不同性质的事件采用的制止、宣传、保护、求援、疏散等方法。围绕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这一中心,有条不紊的开展应急工作。

三、具体事件的处理办法

1.犯罪分子持刀行凶、实施暴力侵害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本应急处理程序的要点是:迅速集结优势力量,阻止犯罪分子行凶。

首获事件信息的任何个人都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当日学校总值、年级值导和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并同时打110报警。

当日学校总值、年级值导和首获事件信息人员立即组织现场人员,不惜一切代价建立警戒线,使犯罪分子无法接近学生,防止事态扩大。

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宣布学校进入全面应急状态,各应急处理救援行动组立即实施应急救援行动。

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集结优势力量,携带相关器具,与犯罪分子周旋,劝阻与制止犯罪行为,为警方援助赢得时间。在有利条件下设法制服犯罪分子。

疏散引导组负责把所有学生和无关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

医疗救护组负责救护受伤学生和其它伤员。

通讯联络组向公安、消防、救护、社区有关部门、单位求援,争取外援迅速赶到事件现场,并保证学校应急救援组织信息畅通。

保卫组组织人员实施事件现场警戒,阻止无关人员进入学校,维护现场秩序,防范的人肇事,引导外部救援人员进入事件现场。

事件发生后,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应当立即向县教育局报告。

2.收到恐吓电话、短信或信件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本应急处理程序的要点是:迅速调查清楚来电、来信人的身份和意图,维护学校和人员安全。

收到恐吓电话、短信或信件的任何个人都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当日学校总值和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

因个人纠葛收到恐吓电话、短信或信件的人,若事件有可能影响个人人身安全或学校安全,则必须向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

收到匿名恐吓电话时,要保持镇静,对来电人的无理要求,不要马上拒绝,通过商谈的形式延长通话时间,尽可能从对方获得最多的信息。有来电显示的电话机应记下对方的电话号码,否则可用写字条、做手势的方法示意身边的人员,向电信局查询电话号码,有条件的可对恐吓电话作录音。

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应当立即对恐吓电话、短信或信件进行分析研究:

----立即派专人在收到恐吓电话的话机旁值班,电话机应装有来电显示和录音装置。

----若来电来信人姓名、身份和意图明确,对方因个人纠葛失去理智而实施恐吓行为的,学校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妥善处理该事件。

----若来电来信人匿名,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应通过来电人的口音、音色、口气、语调、语言特征和通话内容,来信人的笔迹、信件内容进行分析,并在校内发动教职工提供线索。通过初步推测作案人的动机,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对于匿名的恐吓电话和信件事件,应当立即向教育局和公安局报告,应当争取警方尽快加入事件调查。对于破案的计划和策略要保密。

对于与学校及教职工无经济或其他纠纷,为勒索钱财或报复社会的人物的恐吓电话和信件,单位除全力配合警方破案外,应当提高戒备,制订预案,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对于有可能受到袭击的人员和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其安全。

3.校园内发现可疑分子应急处理程序

本应急处理程序的要点是:迅速采取措施,控制可疑分子。

在校园内发现形迹可疑,四处游荡,可能作案的可疑分子,保安或目击人员都应当立即向当日学校总值和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

保安和当日学校总值或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指派的人员应当迅速对此人进行询问,同时把他的行动限制在局部区域内。

若此人自述进入学校的目的明显缺乏可信度,无人证、物证可以证明,甚至说话前后矛盾、蛮不讲理,保安应当将其带入传达室进行进一步盘问,同时要封锁大门。

若有证据表明此人是危险分子或犯罪嫌疑人,应当立即打110报警,由警方带走作进一步调查。

若可疑分子在盘问时夺路逃跑,校内目击人员应当将其相貌、身高、衣着及其它特征和逃走方向,向警方报告。同时,学校应当做好此人再一次闯入校园作案的思想准备和预案准备。

在整个过程中,学校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范可疑人物使 用暴力,要确保周围人员的安全。

7、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应当把事件情况及时向教育局报告。

4.校园内发现可疑物品应急处理程序

本应急处理程序的要点是:防范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伤害事件。

收到可疑邮包或发现可疑物品的任何个人都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当日学校总值和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

可疑邮包是指:邮戳异常(寄包人地址与邮戳地址不符)、字体奇特、打印粗劣以及收件人姓名、形状、重量、气味、包装包扎、邮包内的声音都异常。

可疑物品是指:物品外表、重量、气味可疑,不是本校的物品,也从未看到过此种物品,不知此物品有何用途,为何会摆放在校园内某处。

发现可疑邮包和可疑物品的任何人员,都不应当试图打开或随意摆弄它。要禁止在周围吸烟或使用手机、对讲机或发动机动车辆等。

学校应当指定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进行初步鉴别,判断是不是危险物品。若不能排除其危险性,应当立即打110报警,请警方专业人员进行检测和处理。

若可疑邮包和物品被警方确定为危险物品,学校应当立即在其周围设置警戒线,无关人员应当立即撤离,并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学校应当配合警方组织人员在校内其它区域搜寻检查,确定在校园内是否还有其它可疑物品。

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配合警方开展各项处理工作,并及时向教育局报告。

5.群体性斗殴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本应急处理程序的要点是:迅速制止斗殴,避免人员伤亡。

获得群体性斗殴事件信息的任何个人都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当日学校总值和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若事态已经失控或后果严重,应立即打110报警。

学校领导应迅速集结优势力量(必要时携带相关器械)赶到现场制止斗殴,并在斗殴现场设置警戒线,防止事态扩大。若斗殴者手中有器械,应首先收缴所有斗殴器械。若有校外人员参与斗殴,应设法不让他们逃离。

若有学生受伤,应立即进行救治,或打120送医院,并及时与家长联系。分离斗殴双方,由学校、年级主任、班主任等进行询问,了解斗殴原因和过程,并做好笔录。

对有流氓恶势力嫌疑的校外人员,应交警方处理。对外校学生,应与学生就读的学校联系。对参加斗殴的学生进行教育,对情节严重的给予必要的处分,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要对斗殴事件的校内外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要防范学生在校外遭到殴打。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应当将斗殴事件有关情况及时向教育局报告。

新邵八中综治办

反恐应急预案篇3

关键词:油田 新疆反恐 应急救援 研究

新疆作为国内反恐维稳的重点地区,关系着国泰民安;对于该地区的油田而言,反恐维稳关系着公司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应当将反恐维稳工作,纳入到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之中,加强各项管理。

一、新疆地区油田反恐维稳工作要点及措施

(一)反恐工作要点

第一,加大人防工作力度。在人员岗位安排、具体责任划分以及工作内容确定等方面,应当坚持一岗双责制。既要从油田公司内部出发,提高内部员工的素质和技能,又要强化岗位、权限基础上的反恐维稳。比如,对管理过程中的要害部位严格把关,如进出关口、边远井以及油区主要交通要道和油气管线等;加强公司之间、公司与警方之间的协作沟通,使油田公司能够从相对独立的反恐维稳模式,成功升级成网格化的反恐巡逻安防体系,从而扩大和加深油田反恐维稳工作。

第二,加大物防管理力度。对于油田公司而言,物资是反恐维稳的主要物质基础和重要工作内容,物资管理应当从普通、大型以及固定资产等方面进行区别对待。反恐维稳物资采购、放置以及使用过程中,应当不断加大现有资源的优化整合力度,对拒马桩、减速带以及破胎器等工具,应当有计划地进行安置;同时,在建筑设施、技术防控过程中,也应当不断加大建设和改造力度,保证能够适应客观需求。

第三,加大技防改造力度。加速信息化建设成果转化和应用,通过技术研发、项目合作、人才引进等方式,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构建“安保网格化”与应急信息平台相结合的智能化油区安保网络体系。积极利用光纤技术、机器人技术和无人机技术,探索建立集地下、地面和空中的三维立体智能化管道管理系统,利用导航地图、一键报警系统,探索集地面(周界雷达预警系统、治安维稳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和空中(无人机)智能化安保防控体系,以多种信息化手段助推安保工作稳步迈进。

(二)新疆地区油田公司反恐维稳策略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反恐队伍建设。反恐维稳既是地方政府、军队以及警务人员的重要使命,对社会公众、企事业单位而言又是一件大事;反恐维稳工作的全面开展,不仅需要职能部门夯实工作,而且还要通过宣传教育在广大公众的心目中形成反恐意识。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反恐队伍素质建设,这是基础和保障。新疆地区的油田公司反恐维稳工作,一方面具有普通反恐维稳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还兼顾着油田的特殊性、反恐的紧迫性,因此需切实加强反恐维稳工作,真正实现人员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对敏感阶段的安保工作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反恐维稳是新疆地区油田公司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而敏感阶段的安保工作又是重中之重。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严把安保工作质量关。

第一,梳理和排查日常工作。实践中,应当注意对大型的机械设备、房建结构以及固定资产等进行有计划的轮替排查。其中,检查的主要内容有安全稳定性、使用寿命、外观磨损状况以及声音正常与否等,还要保证二十四小时内均处在保护状态。

第二,对重点区域进行全天候轮岗巡查。实践中应当与直接责任人签订责任书,以此来提升其工作积极主动性,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确保重点部位安全稳定。

第三,新疆是国内少数民族聚居大区,而少数民族多存在一些宗教活动,宗教自由是地方政府对少数民族同胞赋予的权利。然而,在新疆地区存在着个别的利用宗教形式进行非法活动,我们应当在加强学习以及深入了解本地群众宗教活动形式、内容以及意义基础上,对各种非法宗教活动进行严厉打击。

(三)落实好反恐安保工作,确保油田公司安全运行

新疆地区的油田公司在反恐维稳过程中,应当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行统一领导、协调和部署,对安全生产、反恐维稳工作进行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全体员工应提高警惕,并且结合油田情况全面部署。各作业区应加大巡查力度,不断加强对重点部位的安全巡检,防患于未然。

同时,还要积极开展重点井以及原油单罐井的重点安全布控,必要时加密巡检,并在油田道路重要路段对出入油田的车辆以及人员进行详细记录。立足实际,组织油田人员对附近的个体经营场所,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集聚地以及流动人员等进行严格检查。各厂区值班室应当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工作人员以“逢包必检、可疑必查以及视情报警”为工作原则,严格执行油田门岗监管制度,对进出油田公司的车辆及人员,进行核实登记,并在公司内部进行昼夜交叉巡逻防控。

二、加强油田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一)科学决策,有序开展预警预案演练

要严格按照应急救援技术集成化、现代化以及信息化建设要求,建立应急指挥、突发事件处警以及重点区域集中视频监控和无线对讲同网同播寻呼应急平台。通过应急指挥平台的建立和实施,做好突发事件的实时响应,及时辅助应急处置决策,增大预警、通信、监控以及协调和分配应急力量,同时还要做好指挥调度等方面的功能。通讯指挥车、应急信息平台,应当满足数据信息的采集、决策分析、快速研判、命令部署以及现场支持和联动指挥等应急决策指挥要求。

科学规范以及有序开展预案演练,按“一事一案、一罐一案以及一站一案”之要求,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预案、措施,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第一,编制规范的应急预案,严格按照实操化、简明化以及流程化要求,明确应急预案结构格式,规范预案制作通用模板。

第二,预案编制时,应当确保其细致、全面,而且各级应急预案以及处置方案的制定率应当达到百分之百。

第三,制定的预案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按“一月一演练、一季一综合以及半年一检验”的要求开展演练工作。同时,根据演练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修订、完善和改进预案。

(二)构建灵敏、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

油田公司治安管理中心,应当将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纳入到应急救援整体规划之中,依托指挥平台,加强信息指挥系统建设,并且不断完善应急指挥、专业管理和远程监控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搭建集中接警、快速反应以及统一指挥和资源共享的指挥平台,构建立体化、多层次以及全覆盖应急管理网络体系;应急指挥机构要明确指挥权限以及调度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上下联动、高效以及反应灵敏的指挥系统。专业队伍按照属地、统一以及逐级指挥原则,构建对应指挥机构,确保力量调集、信息通讯、战勤保障一体化运作,从而实现应急救援、现场救护以及气防监测和交通管理等专业力量的协同响应、统一行动的指挥作战格局。

抢险期间,利用应急通讯车,将现场信息及时传送到总部,从而实现现场汇报以及远程指挥,并且为远程指挥决策以及现场处置,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构建平战结合、服务实战的保障体系。通过“三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避免资源浪费,实现人力、物力、资金的科学整合,有效提升应急救援资源利用。

(三)丰富油田应急救援体系内容

第一,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继续深入推进基层预案的编制修订工作,力求实现领域上全覆盖、内容上高质量、管理上动态化,不断增加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完善应急信息体系。加快推进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和开发,提高风险识别、评估和防范能力,坚决克服重事后处置,轻事前预防的现象,加强对风险隐患及危险源的普查、监测和预警工作,落实风险排查、监测预警职责和防范处置措施,实现对风险隐患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第三,完善物资保障体系。结合应急平台建设,建立分门别类的应急资源数据库,建立物资档案,实现应急资源信息动态管理和各类资源的监控、调度的科学管理。第四,完善队伍建设体系。细化、完善应急处置流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事故灾害,并总结事故教训,制定整改措施,持续提升应急队伍现场处置能力。第五,完善应急宣教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突发事件,制定应急救援培训计划,聘请相关专家对应急救援队员定期开展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加强法律法规、危险源辨识、风险预防、避险和自救、互救等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自救、救护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三、结束语

油田反恐维稳过程中,应当完善应急机制,做好应急处置预案和配套措施。同时,还要善于利用“逆向思维”、“底线思维”,完善和健全应急预案、配套措施,积极开展联合演练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应急反应及联动机制,加强企地联合以及点线面结合,构建立体的反恐维稳体系,以此来提高快速启动、协同应对以及应急处置等能力。同时,还要落实好二十四小时值班备勤、领导带班制度,对涉恐信息进行收集研判,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反恐应急预案篇4

关键词:高等院校;校园反恐;对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D63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008-03

一、当前我国恐怖主义活动对高校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党始终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保持了我国社会大局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环境。但近年来,在国际恐怖活动呈反弹之势的背景下,我国恐怖活动再次呈高发状态,国内的反恐怖斗争形势也呈严峻性和复杂性,并有向高校蔓延的趋势。

(一)高校面临恐怖袭击的严重威胁

当前,恐怖主义的袭击目标、范围和对象不断扩大,袭击目标时常指向了普通大众,他们企图以劫持、屠杀普通民众来向政府施压,以达到自身的政治目的。这一恐怖主义的发展势态,使得高校也极有可能成为袭击目标的选择对象。这主要由高校自身特点及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的。一方面,高校是人员密集场所,一旦选择高校作为袭击对象,就会实现大规模人员伤亡的袭击目的,制造较大的社会恐慌;另一方面,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和摇篮,是社会和家庭广泛关注的焦点,如果高校一旦受到恐怖袭击,在社会上势必引起极高的关注度,就会以此来提升自身的影响力。近年来,国内也发生了许多以学校为目标的活动事件,这充分说明了当前校园已面临恐怖袭击的严重威胁。如2010年3月23日福建南平市延平区实验小学门口发生特大凶杀事件及之后接连在广东、江苏、山东等地的小学和幼儿园内发生同样的恶意伤人事件。

(二)高校面临恐怖主义和分裂势力渗透的严重威胁

当前,在西方的支持和纵容下,“东突”等恐怖主义明确提出了“知识化、年轻化、武装化、国际化”的方向,他们宣称:“必须争夺有知识的人,必须在高校中发展力量”。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场所,是各民族学生交融、学习的场所,现也已成为恐怖主义势力渗透和争夺的焦点。目前他们对高校的渗透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拉拢青年教师和在校学生在高校内传播民族分裂和宗教极端思想。2014年1月,中央民族大学教师・土赫提因涉嫌与境外恐怖势力勾结,利用教师身份从事分裂活动而被捕,也表明了已将“手”伸进了高校校园。二是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内地就读的“内高班”和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渗透活动。当前,随着我国民族教育政策不断得到深入落实,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青少年得以进入内地学校就读。但那些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民族分裂组织和极端宗教势力为了与我们争夺人才培养成果,通过经济资助、帮其出国留学等名义,千方百计地想在这些少数民族青少年中发展他们所谓的“中坚力量”。

二、当前高校反恐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面对严峻的反恐工作形势,目前高校反恐工作研究仍然是空白,原有的一些应急机制和体制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反恐工作的要求,高校反恐工作存在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对反恐工作缺乏重视,校园反恐工作机制和体制不够完善和健全

从总体上来讲,我国高校安全稳定形势平稳,没有发生恐怖组织专门针对学校的恐怖袭击事件,使得高校对反恐工作认识上存在误区,对反恐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高校反恐体制和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近几年来,随着“东突”等恐怖主义组织针对平民为目标的恐怖袭击事件的不断发生,引起了教育部门和高校对校园反恐工作的重视,不断加强了校园反恐工作,但是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高校反恐工作体制和机制,高校都在摸索之中。特别是2014年3月1日云南昆明火车站发生袭击平民事件,再次给高校反恐工作敲响了警钟,恐怖袭击不再远离校园,高校如何建立和完善校园反恐体制和机制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二)传统的校园安保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的反恐工作要求

一方面,在实践层面,我国高校目前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校园安保层面上,在应对恐怖主义事件处理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随着高校公安机构体制改革的实施,高校保卫部门的执法权被大大地削弱了,大量经验丰富的保卫干部充实到地方公安队伍中,但却达不到“高等学校治安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改革要求,从而也造成了目前高校整体的安保力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的反恐工作要求。另一方面,各地区纷纷兴建大学城,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目前高校校园面积大,人员多,而且整个校园是开放式的,每天进出校园的人流量和车流量非常大,这给校园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各类安防措施相对薄弱,也给在校园实施破坏活动有了可趁之机。恐怖主义的袭击手段不断智能化、高科技化等特点,给高校防范恐怖袭击带来了难度。

(三)高校师生反恐意识和教育还相对薄弱

根据四川课题组《加强四川高校对“恐怖主义”防范的研究――基于四川部分高校的调查》的研究结果表明:对四川部分高校的1000份调查问卷中,高校对于恐怖主义一知半解的占了大多数,达到58.4%,甚至有17.2%的学生根本不清楚恐怖主义究竟是什么;学生认为恐怖主义离我们较近的占21.7%,远的占32.1%,说不清楚的占46.2%。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大多数学生对恐怖主义缺乏足够的重视,认为恐怖主义离我们依然很遥远。关于校园反恐教育和演习情况,高校开设反恐教育的课程的占3.3%,未开设的占88.4%,不清楚的占8.3%;高校未组织过反恐防恐演习的占95.5%,不清楚的占4.5%。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大多数高校没有开设反恐这方面的课程,更没有举行过反恐防恐的实际演练,导致了学生对恐怖主义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由于高校师生对于恐怖主义的认知度还相对较低,对于恐怖主义的危机意识还相对较差,对于受到恐怖袭击时的逃生知识以及避险能力还很欠缺。

三、高校反恐工作的主要对策

2014年4月25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进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反恐怖斗争事关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是一场维护祖国统一、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斗争,必须采取坚决果断措施,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坚决把暴力嚣张气焰打下去。”因此,高校在校园反恐工作中应该未雨绸缪,积极探索有效对策,努力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打击”,确保高校校园的安全和稳定。

(一)推动高校反恐工作理论体系的研究

高校反恐问题研究目前尚是一个理论空白,需要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目前国内外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危机应对和管理理论研究方面;国外开展危机管理研究较早,理论体系较为完善,研究范围已经从专业领域过渡到综合危机管理领域,研究跨度已经从现场救助过渡到危机的预警、现场处置和危机恢复等全过程,危机应对的研究也已经涉及到机制、体制、法律、心理等方方面面影响因素。而我国反恐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还处于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之中,理论体系框架、应急反应机制、相关体制和法律、危机预警、处置、恢复、应对心理、危机沟通等等研究尚在进行之中,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还不多。因此,开展高校反恐问题研究具有意义。在理论研究方面将填补我国该方面研究的空白,对高校创建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保持社会稳定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在思想认识方面,将反恐研究引入高校这个高素质人群密集的空间,将提高国家各个层面对该问题的重视,进而加大对该领域研究的投入力度,确保我国高校安全稳定环境的创建,在实际用领域,高校反恐问题研究,对在遇有恐怖主义事件的危机条件下学生个人和群体的行为决策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高校反恐工作机制和制度体系建设

健全完善的校园反恐工作机制和制度体系是高校反恐工作的重要保障。一方面,高校要加强校园反恐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建设。高校要成立以校领导为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反恐工作领导小组,把校园反恐工作摆上重要的位置来抓,定期分析、研究、部署校园反恐的有关工作,切实落实各项反恐措施;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校园反恐工作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完善校园反恐有关方面的制度。

(三)加强高校反恐工作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预案作为事前预防、事发应急响应、事中应急处置、事后恢复与重建的应对程序和策略,是应急理念的载体。做好预案体系建设,“平时”可以根据预案有关规定,提前做好各项防范措施,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战时”可以根据事先制定的预案及时启动应急响应予以处置,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因此,加快高校反恐工作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才有可能更加稳妥地预防和处置恐怖主义袭击事件。高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强校园反恐工作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一方面,细化反恐预案内容,保证预案的完整性。预案必须在问题及等级、目标和任务、执行规划以及各种预警等内容上有详细的规定,确保能够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防线预警和应急机制;另一方面,进行反恐预案演练,保证预案的可操作性、针对性和科学性。预案演练是检验、评价、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高校应当针对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对预案及时地进行补充和完善。

(四)加强高校反恐工作队伍能力体系建设

面对当前校园反恐的形势,高校应当重视校园反恐工作队伍的建设,做到经费、人员和装备到位。一方面,高校要建立一支以保卫干部、保安为主要力量的校园反恐工作队伍,不断强化对校园反恐工作队伍的教育、培训、演练,努力提升队伍在反恐工作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高校要为校园反恐队伍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增加校园反恐经费的投入,为校园反恐工作队伍提供必要的反恐装备和器材,确保校园反恐应急所需。

(五)完善高校反恐情报信息体系建设

情报信息工作是高校反恐工作的先导。实践经验表明:情报信息工作对维护校园稳定工作至关重要,掌握了情报信息就等于掌握了维护稳定工作和处置各类突发性事件工作的主动权。因此,高校应当切实做好情报信息工作,充分发挥情报信息在反恐工作中的作用。首先要加强情报信息员队伍建设。高校要深入发动群众,紧紧依靠广大师生员工,根据情报信息工作需要,设置可靠的师生信息员,从而在校园内建立起各种的信息渠道,及时收集掌握各种涉及恐怖主义方面的信息,力争做到超前预警、事先防范,把校园问题坚决解决在萌芽状态。其次要建立与公安部门的信息互通机制。对于一些涉及校园恐怖主义方面的苗头和信息,高校和公安部门要互通有关情况,确保共同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把各类恐怖危害解决在萌发状态或降低到最小程度,保证师生生命安全。

(六)加强高校反恐教育体系建设

针对当前高校师生对恐怖主义认知度和危机意识较低的状况,高校必须加强校园反恐教育体系建设,反恐教育是提升师生对恐怖主义认知度和危机意识的重要途径。首先,高校要加强对防范恐怖主义宣传教育的力度,通过班会、年段会、网络、宣传栏、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反恐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师生对恐怖主义危害和危机感,使师生具有反恐意识和防恐应急常识;其次,高校要在师生中深入开展反恐防恐演习,加深师生对恐怖主义的认知,增强师生在遇到恐怖主义威胁时的实际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新建.当前我国恐怖活动形势分析与对策研究[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3).

[2]方玉媚,王治华.加强四川高校对“恐怖主义”防范的研究――基于四川部分高校的调查[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0,(3).

[3]汪庆华,宫凯.加强高校反恐问题研究 维护社会稳定[J].思想教育研究,2008,(11).

反恐应急预案篇5

1.1编制目的

为了及时、高效、妥善地处置发生在校园内的恐怖袭击事件,指导和规范各类恐怖袭击事件的处置工作,维护我校安全稳定,保护广大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

1.2编制依据

根据《国家处置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基本预案》、《辽宁省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文件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校内实施恐怖行为、恐怖袭击,给校园安全、教学秩序和师生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的恐怖袭击事件。主要包括:

(1)利用爆炸手段,大规模袭击师生聚集场所、重要教育教学设施的;

(2)袭击、劫持师生,造成重大影响和危害的;

(3)劫持师生乘坐的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

(4)在校园内纵火、投毒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

(5)其他针对学校和师生的重大恐怖袭击事件。

1.4基本原则

(1)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原则。在大连翻译职业学院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各处、室、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快速反应,高效、妥善地开展各项处置工作。

(2)预防为本、及时控制原则。立足于防范,抓早、抓小,强化信息的广泛收集和深层次研判,争取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3)减少损失原则。尽最大努力和可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师生伤亡,减少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尽快恢复校园教学秩序,维护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校园稳定与安全。

(4)遵循法律原则。在处置恐怖袭击事件时,严格遵循国家法律和法规政策。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组织指挥体系

处置恐怖袭击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蔡德成

副组长:陈见兴、岳元峰、马浚

成员:王玉清、段长松、贺石秀、刘占滨、董芳、王广武、裴建韬、李淑香、宋秀敏、李贵庭、宋玉顺、王军

工作办公室设在院保卫处,办公室主任段长松。

联系电话:0411—87580187 13354083582

2.2工作职责

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全校恐怖事件处置工作,派人参与现场指挥;视情况向市高校工委和相关部门报告工作情况,提出工作建议,负责传达有关指令和组织落实。

3处置措施

3.1报告

一旦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各相关部门在迅速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立即向校总值班室(电话:87580187)、校处置恐怖袭击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报告市处置恐怖袭击事件工作指挥机构办公室。

3.2及时判明事件的性质和危害程度

大规模袭击事件发生后,处置恐怖袭击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各成员要各负其责,迅速对事件现场进行实时监控、追踪,并上报事态发展变化情况。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深入研究、判明事件的性质和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3.3现场处置启动

校处置恐怖袭击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率小组主要人员赶赴现场,立即现场组织指挥反恐怖袭击处置工作。校处置恐怖袭击事件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现场指挥的具体工作,统一掌握恐怖事件的情报信息,拟定决策建议,传达指挥部的指示和命令,学校发生恐怖袭击事件时应迅速调集本校资源和力量,先行采取紧急处置和救援行动,必要时申请当地政府,调动公安、民政、经济、建设、交通、信息、水利、农业、卫生、环保等部门予以支援,开展抢救伤员、疏散人群、安置群众、封锁和隔离相关区域,防止建筑物坍塌、水电气泄漏,排除爆炸装置、辐射源等,控制核辐射、疫情、毒情扩散等工作,及时组织实施现场勘查或人质谈判、解救工作。

3.4善后处置

学校在恐怖袭击事件处置工作完毕后,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要组织力量迅速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尽可能减少恐怖袭击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3.5调查评估

在恐怖袭击事件现场处置结束的同时,处置恐怖袭击事件领导小组会同上级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配合事件调查组开展事件调查处理工作。

4处置工作保障

4.1日常防范

4.1.1各部门要建立和完善防范各类恐怖袭击的规章制度,要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完善落实各种安全防范措施。

4.1.2各部门要加强对重要人员、部位、场所、设施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工作。

4.1.3各部门要加强对各种爆炸物品、放射性、生物、化学等危险品的管理和安全防范措施,建立责任制并制定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严防发生相关物品被盗、被抢、丢失以及相关设施被袭击等事件。

4.1.4各部门要加强有关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师生预防恐怖袭击的常识,鼓励师生举报恐怖犯罪线索,广泛调动师生参与反恐怖斗争的积极性,增强师生的防范意识,提高师生的防范能力。

5附则

5.1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大连翻译职业学院保卫处负责解释。

反恐应急预案篇6

关键词:地铁运营 安全管理 思路

中图分类号:U2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6(a)-0146-01

地铁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工具,有着诸多的优点,但是我国的地铁发展较晚,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尤其是关于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问题。人们乘坐地铁是为了高效、快捷,如果地铁运营管理部门疏于管理将造成巨大的事故,给国家、企业、社会带来严重后果。所以本篇文章就几个问题谈了一些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新思路。

1 地铁系统

地铁,通常指地下铁路,亦简称为地下铁,狭义上专指在地底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但广义上,由于许多此类的系统为了配合修筑的环境,可能也会有地面化的路段存在,因此通常涵盖了都会地区各种地底与地面上的高密度交通运输系统。是城市对到交通中运力最大的一种运输方式。它与轻轨相似。地铁轨道交通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从运营功能来看看分为列车运行、客运服务、检修保障三大系统。

2 在运营中出现的安全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就是指不发生行车、客运、人身伤害、火灾爆炸、设备设施故障等事故。而运营安全问题产生与繁重的旅客运输任务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自身特点(系统复杂、人员密集、空间封闭等)紧密相关,而这些又是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无法改变的事实。

2.1 地铁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地铁站是人员密集场所是安全事故高发地段,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由于拥挤导致的恐慌甚至踩踏事件,又兼有地下空间封闭性,隐蔽性高等特性,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人员疏散极其困难,所以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基础就是要加强加强安全管理,努力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2.2 地铁应急管理

地铁突发公共事件的频繁发生使其成为近年来引起媒体和社会极大关注、严重威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现实问题,导致人们对城市地铁交通安全保障信心下降。如何应对地铁突发安全事件,加强城市地铁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也成为地铁运营商迫切需要应付的严峻挑战。

2.3 公共安全恐怖事件

地铁由于位于地下具有隐蔽性和不易逃生和搜救的特点,近年来被盯上了。2003年2月18日,韩国大邱市地铁发生纵火事件,死亡人数约200人2005年7月7日在英国伦敦发生了爆炸事件。地铁正成为恐怖主义者攻击的目标。2010年3月29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发生了两次地铁爆炸事件,死亡人数已上升至34人,初步判断为恐怖袭击。2011年4月11日17时56分发生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十月”地铁站爆炸案都被定性为恐怖事件。

3 解决问题的思路

地铁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工具,地铁运营安全管理责任重于泰山,作为地铁运营方应强力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抓好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地铁安全运营。

3.1 加强地铁安全措施管理

地铁应不断加强安全管理,应以危险源为核心,强化“以预防为主”安全文化理念。经常组织开展危险源识别、评价、验证,实现危险源动态、三级管理,在日常安全基础管理中,强化安全预防为主的理念,做到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处处讲安全。并加强日常检查,防患于未然,降低和控制安全事件/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弱危害性。建立整改专项台帐,对各级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制定出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整改完成后进行复查。并做好日常运营事件的分析总结工作。重视安全事件/事故的总结、分析、统计工作,提高员工安全管控能力和各层级安全管理预见能力。认真总结和分析涉及运营的安全和晚点事件,通过数据整理,查找规律,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优化相关应急预案。

3.2 建立和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是基于对潜在危险源可能导致的地铁安全运营事件的预测,对应对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合理规划,落实应对过程中预测、预警、报警、接警、处置、结束、善后和灾后重建等相关环节的责任部门和具体职责,是实现“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有效途径。所以地铁安全管理人员在平时编制应急预案时,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并在较大的范围内征求意见、深入论证,从而提高其科学性、可行性、有效性。并通过应急预案的研制,可以增强运营管理部门和地铁员工的风险意识,加强对危险源的分析,研究和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应急预案,应急指挥体系可以组织地铁相关部门进行经常性的演练,从而全面提高整个应急体系的综合处置能力。其次地铁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应注重结构上的合理化:首先要保证各部门上下级预案体系逻辑上的完备性和管理上的协调性。其次要实现条块结合、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实行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相结合三级预案体系。并加强员工安全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各种演练,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3.3 实现地铁反恐智能化防控体系

地铁车站反恐防范,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部分重点车站监控,巡视,实现乘客的乘车的安全开包检查,更需要我们加强对所有地铁运营线路安保摄像设备的覆盖范围及密度,提高地铁系统的反恐智能化水平,逐步实现地铁反恐智能化防控体系的建立。如在地铁车站进站口、检票处、售票机,出入口等地部署智能化摄像头,推进预研人脸采集比对预警、实时视频图像预警、视频录像情报分析系统预研防控及情报业务,通过在进站口、检票处、售票机,出入口等地的部署,实现对地铁进出人员、城市内部流动人员的管控。确保地铁公共安全有序。

4 结语

目前来说,我国的地铁发展事业还不成熟,但安全是地铁运营的生命,安全管理者责任重于泰山,安全也始终是地铁工作的重中之重,地铁建设及运营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提升,纳入地铁运营公司的日常管理规范之中,加大安全管理工作力度,科学合理地制定和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对员工培训和教育,在地铁各个站点逐步推进完善地铁反恐智能化部署,确保地铁公共安全平稳有序。

参考文献

反恐应急预案篇7

【关键词】基层人民银行 应急管理 对策建议

一、引言

近年来,在上级行和地方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新疆基层人民银行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当前新疆严峻的形势下,新疆基层人民银行的应急管理工作仍面临许多挑战,如何进一步完善新疆基层人民银行应急管理工作,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二、新疆基层人民银行应急管理工作形势

(一)安全维稳任务艰巨

目前,新疆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在“”的煽动下,局部地区暴力恐怖事件时有发生,2009年以来新疆陆续发生乌鲁木齐“7・5”、和田“7・18”、莎车“7・28”、轮台“9・21”等多起暴力恐怖事件。新疆暴力实施暴力恐怖袭击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扩大事件影响力,引起社会恐慌,而新疆基层人民银行是管理地方金融事业、调节和控制区域货币流通及信用活动职能的机构,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新疆基层人民银行安全维稳任务艰巨。

(二)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新疆是我国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覆盖了地震、洪涝、泥石流等多种灾害,且发生频率高、分布区域广。以地震为例,2012年1月~2014年2月,新疆发生的5.0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就达八次。由于硬件设施不完善,新疆基层人民银行对地震、泥石流等灾害的应急准备工作不足,一旦发生大的破坏性自然灾害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失。

(三)金融领域所覆盖的风险因素增多

随着,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领域所覆盖的风险因素不断增多,主要表现在个别金融机构出现了金融信贷投放风险增多、不良资产处置工作复杂的现象,处理不当可能引发群体上访、谣言挤兑等金融突发事件,此外,支付清算等新业务系统上线的力度不断加大,业务操作系统的精细化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一旦这些业务系统出现故障或被敌对分子破坏,将对辖区经济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三、新疆基层人民银行应急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就新疆面临的复杂形势而言,新疆基层人民银行在应急管理工作方面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一)应急管理协调机制不健全

主要表现在:一是针对金融风险的应急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部分金融机构在局部利益和人为封闭的因素影响下,对于已经掌握的风险信息不及时向当地人民银行报告,当事件已被处置或者无法控制发生扩散时,才向人民银行报告,导致工作开展被动。二是应急协调联动制度建设滞后,在预防、应对、处置金融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突发暴力恐怖事件时,基层人民银行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公安部门、社会资源管理部门也缺乏应急协调机制制度安排。三是灾害危机金融管理立法缺位,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专门应对灾害危机的金融管理法律,基层人民银行系统在处置灾害的组织体系的作用不明晰,与财政、金融机构在灾害处置中的关系不明确。

(二)应急预案管理不完善

主要表现在:一是预案内容未及时更新,如针对近两年新上线的业务系统,虽然新疆基层人民银行开展了各项业务系统上线测试工作,但未及时开展相应的应急预案评估工作。二是应急演练仍有流于形式的现象,如部分基层人民银行组织开展的金融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场景设置单一,紧停留在歹徒持刀抢劫、群众挤兑等单纯事件上,没有与新疆当前安全维稳形势紧密结合,未综合考虑袭击的应对措施。

(三)应急保障工作不健全

主要表现在:一是应急队伍力量薄弱。当前基层人民银行的应急管理工作具有涉及面广、综合性强、人员素质要求高的特点,而新疆基层央行、尤其是县支行,存在着应急队伍人手紧、年龄老化、专业知识水平有限的困难,应急队伍力量有待加高。二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不足。部分基层行在麻痹、侥幸心理因素影响下,对反恐防暴工作重视力度不够,存在应急物资储备不足、业务数据备份系统不完备的现象。

四、完善新疆基层人民银行应急管理对策建议

新疆基层人民银行应急管理工作,关系到辖区金融稳定、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基层人民银行应急管理工作。

(一)加强金融应急法制建设,健全沟通协调机制

一是建议出台金融应急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政府各职能部门、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在应对突发性金融风险的职责和分工,提高金融突发事件的处置效率。二是建立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建立与财政、通信、电力、交通等政府管理部门的长效联系机制,通过定期组织召开联系会议,定期对金融突发事件进行风险评估,预防金融风险。三是推动应对灾害危机的金融管理立法工作。参照日本央行在处置3.11地震中的成功经验,建议总行制定应对灾害危机的金融管理法律制度,使我国人民银行系统在灾害组织体系和应急机制有法可依。

(二)做好对暴力恐怖事件的预防应对工作

首在,要结合新疆各基层人民银行实际情况,在防范暴力恐怖事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再制定针对不同时段、不同场景的防范暴力恐怖事件的应对处置细则,细化应对处置流程,同时增加安全保卫人员数量,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实战演练。其次,要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采取面对面地形式对包括离、退休人员在内的广大干部职工开展安全维稳、民族团结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使其自觉维护新疆安全稳定,珍惜来之不易幸福生活,不参与损害民族团结和违反法律规定的各类事件。

(三)完善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提高应急演练实效性

在应急预案修订过程中,突出“新疆地方特色”,重点加强对金融稳定、社会安全、自然灾害、业务系统等预案的修订和完善。对因新疆社会经济发展、业务系统变化出现的新增风险,要及时组织开展应急预案评估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处置措施,保证应急预案内容的完整性、有效性。

(四)完善应急管理培训和宣传工作

扩宽应急宣传培训覆盖面,通过定期向社会公众、特别是向县域偏远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开展金融突发事件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金融突发事件的认识,提高公众对谣言等虚假信息的甄别能力。

(五)建立新疆人民银行系统数据备份中心

新疆地理面积广阔,灾难发生频率较高,建议在继续完善灾害应急机制管理的基础上,在总行统筹领导下,在异地建立新疆人民银行系统数据备份中心,以便分散风险,在自然灾害发生后最短时间内恢复业务、为受灾群众及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提供正常的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娟娟.基层央行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西部金融,2007,(12).

[2]田琰.完善基层央行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J].华南金融电脑,2008,(12).

反恐应急预案篇8

医院反恐卫勤保障中的难点及存在问题

卫勤准备难以满足任务变化的需要。通常是经过预谋和充分策划后,突然发起恐怖袭击的,恐怖事件的时间、地点、方式、规模、目的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事前很难发现征兆,更难以准确预测,这给卫勤准备造成一定的难度。

卫勤人员素质不能满足作战需要。一是心理素质不能满足需要。目前医院的医务人员大多毕业于地方院校,军人意识、战斗意识较弱,又长期处于和平环境,战备意识不强,敢打必胜的信心不足。二是能力素质不能满足需要。

保障力量不能满足作战需要。由于恐怖袭击的毁灭性、多样性,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多种伤类的大批伤员,这需要足够的卫勤保障力量,但目前医院精简调整、编制压缩、人员减少,医务人员不足,很难适应平、战双重保障任务的需要。

药品器材储备不能满足作战需要。①保障经费缺口大。②野战装备配置不够到位。单兵及火线救治高技术装备,如新型智能绷带、小型静脉输液泵、生物降解性止血敷料、自动控制的便携式产氧器等未配发,影响医院野战能力。③目前运输工具不能适应作战需要。

战备管理不够到位,战备秩序不够正规。主要表现在各种应急预案不够完善;战备教育、战备值班等制度落实不到位;战备物资器材装备管理未做到专人负责、专库存放,“三分四定”不落实;战救药材未按标准储备,定期检查、保养制度不落实,更新补充不及时,记录统计不规范,新装备操作使用不熟练等。

提高医院反恐卫勤保障能力的对策

未雨绸缪,完善保障预案。根据部队可能实施的作战模式和担负的任务实际,制定各种预案。既要有处置各种恐怖袭击的普遍性、原则性的基本预案,又要有针对恐怖事件的类型、性质、规模等不同特点制定的多种具体预案,做到基本预案和具体预案相结合。预案要从最困难、最复杂的情况出发,并在训练中不断完善,要做好与上下级卫勤保障预案和地方保障预案的结合,确保预案的衔接性。

贴近实战,强化战备训练。一是抓好心理素质训练。通过开展形势教育、职能使命教育和反恐作战教育,增强官兵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政治敏锐性,强化官兵的“居安思危,常备不懈”的战备意识,做好“上一线,打头阵”的思想准备。通过模拟战场条件下的救护训练,提高官兵战场心理稳定、心理适应和心理承受能力。二是抓好保障能力训练。按照“持之以恒抓体能训练、依托临床抓技术训练、灵活安排抓分组训练、严密组织抓综合演练”的总体思路组织卫勤保障训练。

警地联合,加强卫勤力量建设。一是立足自有条件,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应急保障力量。根据保障需要,抽调各科室业务骨干组成“拳头”保障组,在突出专业训练和传统战救技术训练的同时,加强多能训练和合成训练,争取相关专业相互渗透,一专多能,切实发挥“拳头”作用。二是充分挖掘非现役人员保障潜力。三是加强帮扶,协助基层提高一线抢救能力。四是警地联合,建立稳固的卫勤储备基地。充分利用驻地医疗机构技术力量全面的优势,动员一定数量的医疗队、手术队、后方医院等,作为战时卫勤补充力量。

适应需要,搞好物资储备。一是要做好平时战备储备。要根据装备标准储备战备物资,储备要保证急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落实好物资管理 “三分四定”,设立战备物资专用仓库,专人管理,严格动用程序,定期检查,确保保障到位。二是要拓宽形式,加强与驻地医院和药材经销商的协调,建立以军队保障为主、地方保障为辅的一体化的保障模式。三是要改善物资装备。

参考文献

1 王运斗.未来信息战条件下野战卫生装备发展与研究.国防卫生论坛, 2000,9(2):101.

反恐应急预案篇9

(一)城区不仅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我国重要的航空工业基地,在全市经济发展总体布局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保证城区供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全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一旦供水出现危机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二)目前,城区地表水供水量已达到城区总供水量的90%,但由于地表水源受季节影响较大且相对地下水源更易遭受污染和人为破坏,这就对饮用水源的保护和反恐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输水管线长并且跨越灞桥、临潼、高陵三地,穿过浐河、灞河、渭河,其地形复杂,也给供水设施的保护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搞好输水管道的保护和反恐、防恐工作是确保城区供水安全的关键。

(三)城区供水应急工作遵循的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加强监控,果断处理,千方百计防止和避免供水设施及水源遭受恐怖袭击、水源污染,及时有效地处置对供水设施和水源的恐怖袭击、水源污染等事件,保障城区人民生活供水安全和社会稳定。

(四)城区供水水源的安排优先考虑水源,将高陵水源、水源和各企事业单位自备井作为备用水源。

二、供水现状

区现有、高陵、三处集中供水水源。水源地始建于1958年,原设计能力3万吨/日,共有17眼井,全部开采地下承压水。随着地下水补给区上游工农业开采量的增加,总开采量已超过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一倍以上,加上上游桃曲坡水库截水,致使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该水源已经报废。目前只有租用当地农民的农用井向城区供水,日供水量3000吨。

高陵(吴村杨)水源地,始建于1984年,设计开采能力5万吨/日,共有23眼井,其中潜水井11眼,浅层承压井10眼,深层承压井2眼,通过多年运行观测,该水源受季节影响较大。目前可向城区供水3.0万吨/日。

水源,始建于年,属地表水,是通过南郊水厂处理后,用管道输送至城区,日供水能力5万吨。

城区企事业单位自备井共19眼,日开采量为2500吨。

三、供水应急基本原则

(一)保证生活和重点行业用水

城市供水应急的调配顺序为:一是群众生活及副食品生产用水;二是重点工业企业用水;三是一般工业企业用水;四是城市环境卫生及洗车、洗浴等服务行业用水。在供水严重不足的特殊情况下,仅保证生活用水和重点工业企业用水。

(二)发挥地下水源稳定、可靠、不易遭受破坏的特点,在应急时期,适当增加高陵备用水源、水源和企事业单位自备井的开采量。

(三)建立健全城区自备井供水应急系统。在集中供水系统遭受毁灭性破坏或城区自来水主管道遭受恐怖袭击时,为确保人民生活及重点行业用水不受影响,启动自备井供水应急。

四、城区供水应急领导小组

总指挥:区政府常务副区长

副总指挥:区政府水行政分管副区长

指挥:区水务局局长、环保分局局长、区卫生局局长

成员:区水务局、区安监局、公安分局、环保分局、区卫生局、航空科技产业园供排水有限公司

城区供水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水务局,水务局局长任城区供水应急办公室主任,负责供水应急的日常工作,各成员单位根据各自行政职能承担相应职责。

反恐应急预案篇10

关键词:新疆 基层政府 突发事件

一、新疆基层政府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新疆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地由于其地域、文化、宗教等各种因素,又由于的恐怖主义的威胁,新疆处于一个突发事件频发的高区间。为维护新疆的社会安全及其稳定,每年的春节和往年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发生的日期都会变成一级预警的状态,并且随着新疆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新疆领域内各种自然灾害频发,事故灾难不断,民族矛盾更易发生,加之恐怖主义在民众的宣传导致新疆发生不同程度的暴力恐怖事件。

从这些暴力袭击事件都可以看出在暴力恐怖事件中,乡镇等基层政府和派出所及其工作人员首当其冲,其自身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都受到极大威胁。因此,完善应对等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制,提升决策和应对能力,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二、新疆基层政府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新疆基层政府应急网络建设还存在问题

政府尚未建立起危机信息收集、处理、反馈的信息系统,这给危机预警工作造成障碍。虽然信息网络在近几年的应急管理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政府对信息掌握反应方面仍存在很大的漏洞。此外,由于各部门信息联络员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选择随意性,造成应急管理网路对突发事件的敏感程度差。以新疆“7.5”事件为例,在广东韶关事件发生后,境外“”进行了大肆炒作,借机对我攻击,蝙动上街游行、示威,境内敌对势力与其遥相呼应。如果监测信息被准确及时的传递到决策者,可能就不会发生如此严重的暴力事件。

(二)基层政府整体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行都存在问题

现在新疆各地区的预案制定科学性不明显,其一是没有在预案制定之前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缺乏制定预案所要求掌握的第一手数据和分析材料。其二是缺乏对参与编制预案人员的相关培训和对外交流,导致很多部门预案的编制工作处于自行摸索的初级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案的可行性和针对性。

预案的实际效果需要经过实践检验,并在检验中不断完善预案。但是很多地区的应急预案早已制定出来了,但是却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尚未进行过规模化的、全系统配合的预案演习,导致了预案的可行性及其效果评估未能得到及时检验,也导致了预案的完善工作受到较大的影响。

(三)基层政府应急管理中干部和群众的危机意识比较淡薄

目前,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各级政府的危机管理意识还比较薄弱,政府官员和公务人员对各种危机往往习以为常,普遍还存在着重救灾,轻检测,重处理,轻预防的现象,不能在危机的源头上很好地控制危机苗头,导致许多危机不断发生。

新疆的大多数居民对危机缺乏了解,对可能发生的危机准备不足。特别是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广大人民群众的危机意识往往比较淡薄。

三、新疆基层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升路径建构

(一)构建多系统应急信息监测与疏导机制

民族地区应急信息传播与疏导机制应当包含信息监测、共享与疏导三个环节,而其中的信息疏导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环,因而新疆民族地区应急信息传播与疏导机制的组织结构应当较其他地区更加重视多主体的联动效应。在此基础上应当逐步探寻边疆民族地区信息监测共享及疏导的运行、评估和问责机制,形成体系健全、运行良好的信息监测、共享与疏导机制。还应建立现代化信息交换技术平台,并在此技术的支撑下,政府应急系统应当强化多渠道沟通机制的建设,逐步实现应急信息传递的介质多元化。其次应高度重视对互联网信息监控体系的建设,民族地区突发事件互联网信息监控工作应当充分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逐步形成以公安机关为主导,充分发挥其他政府部门、网站、网民积极性,构建多元互动的网络信息监测体系。

(二)构建外部介入引导机制

新疆由于特殊的安全环境与突发事件应对的地区化和国际化特点,决定了外部介入引导机制的重要性。只有将外部影响因素纳入考量范围,制定相应的预案,才能从总体上形成完整、有效的应急机制,有效防范一般性突发事件在外部势力介入下转化为民族宗教矛盾的风险。基层政府是各类突发事件最为直接的管理主体,也是事件处理过程中对外部环境介入的直接感知主体,应不断完善基层政府的应急管理意识和应急管理能力,并且结合各地区的特色和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预案。

(三)构建新疆特色的应急培训机制

新疆民族地区突发事件在发生环境、应急处置背景、应急处置人员构成等多个方面都呈现出独有特征,其应急机制效能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对应急管理参与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新疆民族地区应急培训工作的实际,应当从政府培训基地、高校教育培训、救援参与单位以及应急社会参与部门等四个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快速构建适应需要的应急培训体系。但就目前来看,新疆民族地区政府系统内的应急培训工作相对比较薄弱。因而,首先要引入外部培训机制,利用发达地区政府应急培体系、社会公共部门有关政府应急研究机构力量,增强民族地区政府职能部门应急培训工作力度。同时,制定政府应急培训发展计划,针对民族地区各地实际强化相关职能部门在应急培训方面的投入力度,逐步增加培训频次、提高培训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开松.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

[2]王志伟,新常态下提升政府公共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探析[J],决策咨询,2015.

[3]刘宏杰.边疆民族地区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