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童话故事十篇

时间:2023-03-22 03:16:04

短篇童话故事

短篇童话故事篇1

妈妈说我出生在风筝节那天,天生就是充满浪漫的孩子,喜欢幻想。后来,幻想就成了我的脚,让我越走越远。在我家的卧室顶棚挂着七八个大大小小的红色葫芦,没事的时候,我喜欢盯着它们看。接着,电娃、水娃、火娃很自然地在我的笔下诞生了,对了,还有一个喜欢喝酒的葫芦爷爷呢!

在我的身边,有的同学一写作文就咬笔头,对于这样的人,我想即使他们写出长篇文章来也不生动。因为这是硬憋出来的,没有真情实感,有时为了凑字数,还容易重复说一句话。比如:小刚在园子里捉蜻蜓,捉了一只,放飞了;又提了一只,又放飞了;再捉一只,又放飞了……

也许你要问了,是不是好的作品一定得长呢?当然不是。妈妈给我讲的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话《去年的树》,篇幅很短,故事情节也很简单,但却深深地打动了我。不过,对于有特殊写作才能的同学我建议还是写些长篇文章,就当是马拉松长跑。重要的是,在写作的时候享受快乐,如果不快乐,就不要勉强自己去写。可以写些短篇的,能写出像《去年的树》那样的精品就更好了。

所以,对于儿童文学创作,我的观点是作品好坏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精彩。

单钰晟爸爸如是说:

曾见过果农给果树剪枝。当时不解,让果树多结果子,不是更好吗?果农告诉我,果树结太多的果子不是好事,果子结多了,营养就会供应不足,结的果子相对就会小,而且口感也不好。

时下,见到很多少年儿童都在进行长篇文学创作。如果把作品比成果树,把文字比成果树上结的果子,那么,他们写的长篇无异于树上多结的果子。少年儿童思维活跃,跳跃性强,往往会有超乎常人的想象,但如果没有阅读做基础,他们写长篇的路就走不远,我见过我儿子写长篇,他把长篇的提纲列好后,就开始动笔写,前几章还可以,但后来就虎头蛇尾了。很明显,他的阅读量不足,文字功底还不深厚,才导致这种情况出现。当然,少年儿童可以做写长篇的尝试,作为练笔也是可取的。我给少年儿童的建议是写作一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做好写作前的准备,大量品读经典作品,细心观察生活。不要盲目跟风,看见人家写长篇就写长篇。要先从写好每一个短篇做起,写得多了,水涨船高。再写起长篇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祝愿孩子们都能成长为一棵健康的果树!

短篇童话故事篇2

论文摘要: 普希金的童话诗在其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童话诗具有鲜明的童话特色,可以概括为:爱憎情感饱满而强烈,幻想世界丰富而优美,故事情节离奇而曲折。同时,在鲜明的童话色彩之中又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性,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本文正是从以上方面对普希金的童话诗进行了分析。 

 

一、引言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1](p321)。他的生命虽然只有短短的38年,然而他在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创作领域却给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典范,“他的作品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有‘俄罗斯文学之父’之称”[1](p321)。 

在普希金的文学创作中,诗歌数量最大,影响也最大。其诗歌作品中,固然以抒情诗居多,然而他将民间传说、童话、童谣和抒情诗有机结合起来而创作的童话诗,同样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除1820年完成的轰动俄罗斯诗坛的《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外,此后的10年间,普希金又给人类留下了5部完整而珍贵的童话诗,即《神父和他的长工巴尔达的故事》(1830年)、《勇士和天鹅公主的故事》(1831年)、《渔夫和金鱼的故事》(1833年)、《死公主和七勇士的故事》(1833年)、《金鸡的故事》(1834年)(本文所引用的诗题和诗句均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6月第四版《普希金童话》为蓝本,改写者,雨心)。 

下面本文对普希金童话诗鲜明的童话色彩予以浅析。 

 

二、鲜明的童话特色 

 

童话诗,就其内容而言,首先应该是童话。因而它要求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童话的特点,即通过既完整而又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生动鲜明的形象来反映生活,透露出生活的哲理,以达到对儿童施行教育的目的。在表现手法上,则富于幻想、夸张色彩,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描写,生动浅显,通俗易懂,趣味性强[2](p242)。 

从童话角度讲,普希金的童话诗具有以下三方面鲜明的特色。 

1.爱憎情感饱满而强烈 

童话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儿童,而儿童对人和事的认识、理解往往只凭自己最直观的感觉,是表面的、肤浅的、感性的,不可能是理性的。他们阅读童话后的第一反应首先是某某是“好人”,某某是“坏蛋”。这是由他们那个年龄的喜好、知识、阅历等因素决定的,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因此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必须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充满盎然的儿童情趣,传达儿童或美好的情感,或有趣的情致,或善良的愿望,或强烈的憎恶,从而激起他们心灵的共鸣。惟其这样,才能使儿童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对其进行思想和知识的教育。“对恶憎,对善爱,是《普希金童话诗》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3]。通过阅读,我们知道,诗人的每一首童话诗中,都塑造有儿童心目中所谓的“好人”和“坏人”。对前者,诗的字里行间总是透出热情的溢美之辞;而对后者,则充满了强烈的憎恶之情。正是由于普希金强烈分明的爱憎,其童话诗作总是“好人”赢得了胜利,而“坏人”则以失败或死亡而告终。如《神父和他的长工巴尔达的故事》中的巴尔达与神父,《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的金鱼与老太婆等。不难想象,当小读者读到巴尔达在贪婪吝啬的神父脑门上弹了三下而使“老家伙变成了大傻瓜”时;读到贪得无厌、凶狠狂妄的老太婆“眼前还是原来那座小茅屋”,“面前还是那只破木盆”时;读到“突然她认出,这是鲁斯兰!于是美人投入了公爵的怀抱……”时,他们是怎样的兴高采烈,拍手叫好。小读者们便在潜移默化之中被灌输了何为善何为恶,以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是非观。 

2.幻想世界丰富而优美 

儿童最富于幻想,这是由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决定的,因而童话必须富于幻想色彩。古今中外的童话作品,往往都是借动物、植物或仙幻世界的构思来反映人类社会,让小读者从那些奇异的童话世界里看到人和人的生活,受到启发,受到教育。[2](p242)普希金的童话诗中所描写的幻想世界尤其丰富而优美。在《神父和他的长工巴尔达的故事》中,当神父听从了他老婆的诡计,让勤劳、善良的巴尔达去找小鬼讨债时,连巴尔达本人也“心里不由得犯了难”。此时,小读者们肯定也会替他捏一把汗。然而巴尔达并没有退缩,他“坐到大海边,一面搓着草绳一面思量”,只见“他把绳子的一头抛进大海,然后握住它使劲地搅动,于是一个老魔鬼从海里钻出来”。这一幻想,完全符合小读者的心里所想:他们多么希望此时有人帮“好人”巴尔达一把呀。之后,又连续几个回合,叙写了巴尔达和魔鬼们斗智斗勇:先是“老魔鬼哭丧着脸苦苦求情”,继而“差来的鬼怪钻出水面”,要和巴尔达“绕着大海跑一圈,看谁的腿长跑得快”。失败后,“老魔鬼又一次伤透了脑筋,这时巴尔达却又在大声鼓噪,使得整个大海东摇西晃,掀起了滚滚巨浪洪涛”。此时,“小鬼忽又钻出水面”,提出“任你随便选一个目标,谁把棍子仍得最远,谁就把全部年金拿走”。这一回,还未正式比赛,小鬼们就被巴尔达要把棍子扔到乌云上面的话给吓回去了。而巴尔达仍是穷追不舍,又“用绳子搅得魔鬼不得安宁”。他们终于求饶了,巴尔达却不答应了,提出比一比看谁能把那匹马高高举起。当然,还是巴尔达凭智慧赢得了胜利。就这样,来来往往数个回合,最终“魔鬼们围成一圈,只得凑足了满满一袋钱,还替巴尔达把袋子扛上肩”。这里的幻想描写,不仅使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而且让小读者们看到了“好人”遇到困难时总是有人帮,最终必定胜利的事实。再如,在《勇士和天鹅公主的故事》中,诗人这样写道:“海上有一个小岛,岛上有一座城堡,城中有宫殿和教堂,还有花园和楼房,有棵云杉长在花园中央。树下的水晶房间,一只温驯的松鼠住在里边,那小东西实在讨人喜欢。……这座岛上人人富裕,没有贫困没有哀伤。人民安居乐业,礼貌相让。”显然,这是诗人对美好理想和愿望的追求而产生的丰富想象,而让一个无比美好的世外桃源展现在小读者眼前。在表现形式上,诗人则采取了重叠反复的手法,把这一美好的岛国多次展现在小读者面前,就更加强烈地激励了小读者对这种理想王国和美好生活的渴求。这样,诗人就在小读者幼小的心灵里建造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国度,并使之不懈地去追求。 

3.故事情节离奇而曲折 

众所周知,儿童不仅富于幻想,而且好奇心也很强。因此,童话既要有幻想,又要有极强的故事性,尤其是那些离奇而又曲折的故事情节,以紧紧抓住小读者的阅读心理,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普希金的童话诗作,既有短篇的,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又有长篇巨作,如《鲁斯兰和柳德米拉》。无论是短篇抑或长篇巨作,其故事情节均离奇而曲折。上述提到的巴尔达和海里的魔鬼斗智斗勇的情节,既是幻想,情节又很离奇曲折,这是短篇。至于场面宏大的《鲁斯兰和柳德米拉》,故事情节更是跌宕起伏,大起大落,极富变化,离奇而曲折的程度令人叫绝。这里,我们不妨以其耳熟能详的短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为例,来阐释这一观点。“从前有个老头儿带着他的老婆,住在那蓝色的大海边”。这是典型的童话故事的开头,平实而又自然。但是,当老头有一次下海撒网,网到一条金鱼又放归大海后,离奇曲折的故事便开始了。那情节轨迹是这样的:老头回家告知老太婆金鱼的事,她一听就骂,让老头向金鱼要一只洗衣盆——老头再次来到大海边,向金鱼提出请求——得到新洗衣盆后,老太婆骂得更凶,提出要一座木屋——老头第三次来到大海边,再次向金鱼提出请求——有了新木屋后,老太婆还是破口大骂,提出她要成为世袭的贵妇人,住进豪华的高楼大厦——老头第四次来到大海边,又一次向金鱼提出请求——住进金碧辉煌的高楼,成为贵妇人两个星期后,老太婆又提出要做至高无上的女王——老头迫于无奈,第五次来到大海边,再一次向金鱼提出请求——成为女王两个星期后,老太婆又提出要金鱼亲自为她服务——老头第六次来到大海边,又再次向小金鱼提出请求——老头回到家后,一切又恢复到原样。诗人通过这些曲曲折折的一个又一个离奇的情节,加之拟人化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笔锋直指当时的沙皇统治——当人民要求改善生活时,他都可以满足,但当人民要求拥有权力时,他非便不给,还将已经给予的统统收回,将人民重新打入地狱。因此,俄国人民不能指望沙皇让他们做国家的主人。小读者结合普希金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会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 

 

三、结语 

 

普希金是伟大的,普希金的童话诗作品是伟大的。从写作方法讲,它不仅具有鲜明的童话色彩,而且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内容发人深思,读后令人回味无穷。所以引导青少年阅读普希金的童话诗,不仅可以使他们从中获得美的享受,而且可以对他们进行深刻的思想教育和崇高的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朱锡强,陈传金,张粉梅,袁昌尧,张忠民编写.外国历史大事纪年[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3,第一版. 

短篇童话故事篇3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有效备课 角色转换

一直以来,我备课就是看看教参,抄抄教案,上网查查资料。有领导说我“懒”,我申辩:“我不懒,我在借鉴优秀经验。”有长者教训我“庸”,我振振有辞:“我不庸,我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看得远!”经历了一段异乎寻常的备课,一场近乎残酷的竞争经历后,我才知道:借鉴别人的优秀经验没错,站在巨人肩膀上看得远也没有错。但如此生抄照搬,迟早会被“淘汰出局”。可是到底该怎样备课?却不是一下子能说得清,道得明的。于是我整理了那段“非人”经历,选载了其中四次记忆,提取了最有灵魂的四个“精髓”,写下了此文。

一、第一次记忆

4月1日,星期二,晴。

终于决定上《去年的树》,本文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听说许多名师上过此文。我没看教参,没查资料,没看教案,安静地读了这个故事。读完这篇童话,我的第一感觉:这是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文章中的人称代词中称鸟为“她”,称树为“他”。因为不得已的原因,不得不做短暂的分离,分别时两人虽然难舍,但是心中都坚信春天很快回来,见面相守是长久的。但是一场意外的发生,竟然使得这本以为短暂的分别成了永别。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妈妈听,妈妈觉得悲惨。我又把故事说给7岁的儿子听,儿子说:“妈妈,伐木人为什么要一定要伐那棵树呢?”在电话里讲给朋友听,朋友说她想起一首诗: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是呀!《去年的树》很哲学。这样富有内涵的童话故事,可以挖掘的东西很多,我相信能上好这一课。

二、第二记忆

4月3日,星期四,晴。

今天,我满怀激情地拿着自己的心血进行了第一次试教,我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面对一大堆问题,我无从下手,还好主任提示我:“这个童话是有时代背景的,这个作者是很不一般的。”

于是,我去了图书馆寻找有着“日本安徒生”美誉的神秘人物新美南吉,我拜读了他的童话《糖块》、《白蝴蝶》、《狐狸阿权》、《花木村和盗贼》等作品,作者风格渐渐清晰:其一,娓娓道来讲故事,篇幅虽然不长,而情节曲折,故事性强。其二,朴实无华叙情节,没有华丽的词句,擅长用白描的手法。其三,言简意深表主旨,在平淡的语言中有一种深至透明的美。读他的作品的时候,我们思绪也能穿越时空,回到那种境界里去。我还找到了创作背景:当时的日本经济快速发展,一切都在快速变化。面对这样瞬息万变的世界,人们觉得焦虑觉得惶恐无助。作者也在用故事告诉人们,当变故突然降临的时候,我们要抗争,但是当一切已经成为现实无法改变的时候,我们要勇敢面对它,并继续乐观的生活。

坐在窗前,端一杯清香的绿茶,我一遍一遍地再读这篇童话,每一次读就会有一些新的感受。解读也逐渐厚实:去年的树,曾经的绿色,曾经的家园,曾经的快乐,曾经的美好……去年的树,永远的回忆,永久的思念,永恒的回忆,永远的朋友,永远的遗憾……去年的树,今日的灯火,今日的寻找,勇敢的面对,不懈的追求,可贵的诚信……去年的树让我们懂得珍惜今日,珍惜今日的绿色、今日的家园、今日的朋友、今日的快乐、今日的一切……时间已经是第二天凌晨2点,可我还在享受着我的收获。

三、第三记忆

4月4日,星期六,阴。

又试讲了,情况有了好转,没有什么大的突破,用同事们的话说是没有什么嚼头。

我忽然觉得不明白编者为什么在这里专门安排一个童话单元呢?我在教材的导读中找到出了答案,即“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由此可见,这一组的教学应具有总结、提升的性质,教学时,还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

斟酌良久,我决定根据编者意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特别是拟人体童话在主人公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安排及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并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童话,并在大量阅读、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童话的特点。这样一来,就有大语文观了。

四、第四记忆

4月7日,星期一,小雨。

又试讲了一次,学生还是没和我产生共鸣,课上得异常的吃力。我的努力为什么在课堂上没有任何改善?为什么孩子们没有反映,作为四年级的孩子到底会是怎么一个状态呢?为什么孩子们的感悟在我上了这篇课文后却那么少?是不是我在教学中对孩子禁锢的过死?那么,孩子们到底能从童话中感悟什么?

忽然想起王崧舟老师曾经这样告诫我们:语文是什么?语文是情感的共鸣,是心灵的滋润,是人与人之间一次高尚的精神相遇。真正的语文的后面一定写着一个人字。是的,这语文,那语文,说一千道一万,说到底,语文首先得是人的语文。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他的感觉自然是有区别的。我们的文学作品的解读要符合人性,所以应该是多元的。我决定:就把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作为重点。

在教学相寻过程中,着重于开掘内心的想象体验。设计抓住“树的变化”,前后贯通,脉气相连,引导学生走近角色,体验情思,获得感动。引导孩子们一遍遍地与文本交流对话,一遍遍地在交流中感动着。在寻找过程中鸟儿的形象渐渐凸现,孩子们的感受也渐渐增强。

相见部分是故事的高潮,也应该是课堂教学的高潮所在。前几十分钟的教学成效在这里显现。最后,在结束学习之前,教师渐渐擦掉黑板,孩子们在黑板上写下的词语,其实就是他对这个故事的个性化解读。有了这样的思路,确定了这样的教路,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五、代后记

短篇童话故事篇4

初识书

记得小时刚学拼音,还不识字,妈妈就给我买了一本彩图注音版的童话故事书。我着迷于其中的人物,动物,以及童话故事中的情节。因此,我的世界里充满了憧憬与向往。童话中的好人,善人总能如愿以偿,事事如意。而恶人都会得到应有的报应。因此,我懂得了这个“世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要多做善事,富于爱心。

熟识书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长大了。童话故事虽还整整齐齐地放在我的书架上,可早已成为童年的一个纪念,童话已不能满足我的读书欲望了。我开始阅读各种小说,长篇的,中篇的,短篇的。读谈人生的,讲科学的等各种各样的书。也正是因为读书,我写下了不少读书体会。我体会到怀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大志的范仲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好总理周恩来…从古至今,哪一位名人志士不是从书中汲取精神食粮的呢?

短篇童话故事篇5

1 朗读――朗朗声中倾听语言之美

任何文学作品都具有语言之美。童话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有其别样的美感。

首先,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的童话,都很简短。这使得他们的语言更加简练,传达意思更直白,易于小学生理解。如在《燕子妈妈笑了》(北师大版一年级)这篇课文中,文中并没有使用很多装饰性的语言,反而用了很多变动不大的句子,比如“小燕子飞去了”、“小燕子又?w去了”、“小燕子又一次飞去了”,既有层层递进的感觉,又方便小学生理解。

其次,童话是为小学生而创作出来,这使得它的语言必然充满童趣,生动活泼。如在《蚕姑娘》(苏教版二年级)这篇课文中,结尾写道“变了,变了,变成了蛾姑娘”。用了两次“变了”,是小孩子说话的习惯,而且称呼蛾为姑娘,充满了美好的童心。

最后,为了便于小学生理解,童话一般会用大量的拟声词,如春雨滋养大地时常用“沙――沙――”;说到《“三颗纽扣”的房子》中的国王登场时,“嘭――嘭――嘭”,的敲门声。这些拟声词让小学生更好地融入了童话的情境中去。

因而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应更注重朗读的价值。读,不仅能理顺文章思路,还能贴近文章思想。声从口出,文由心生,这便是读的境界。教师在进行童话教学的时候,应引导小学生多读课文,让小学生在朗朗读书声中,倾听语言之美。

进行童话教学时,可以按照“初读――熟读――精读”的顺序来进行。初读童话,让学生对童话有一个大致印象,从总体上初步把握内容,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熟读童话,能够流利的朗读童话,让学生准确把握童话内容,可以将童话转化为自己的文字;精读童话,更上一层楼,对字词句段,及其后的感情进行解读,回归到具体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上。

2 对比――观察分析体会形象之美

小学语文童话教材中,出现较多的形象,是小孩儿或者小动植物,还有女性。先说小孩儿的形象。这种形象的出现,是为了贴近小学生的心理。当小学生读到主角是与自己同龄的人时,更容易融入书中的情境。而这类人物形象,通常在文章开始时,并不是完美的,就和小学生一样,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完善自己的。这种成长型的角色,给了小学生一个更宽容的氛围去改正自己原有的错误,能更好的博得小学生的好感,教导他们更好的成长。他们的形象通常有以下特点:善良、勤劳、知错能改、勤学好问等。如《七色花》(人教版三年级)这篇课文中的女主角珍妮,她莽撞追寻小狗迷失了道路,打翻了妈妈的花瓶,但心存善念,用自己的愿望帮助小男孩治愈了双腿。

然后是小动植物的形象。文中的小动植物也大多是以拟人形象出现。小鹿、小狗、小花猫,都给人一种年幼的感觉,同时这类形象活泼可爱,并不阴暗可怕,和小孩子的形象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的形象通常有以下特点:具有生物的特点和人类的性格,贴近生活。

最后是女性的形象。《棉花姑娘》(人教版一年级)、《蚕姑娘》、《燕子妈妈笑了》这三篇不同版本的语文课文中都出现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在小学课文中,更倾向于凸显女性的美好,如温柔、恬静、宽容、充满母性。这些女性形象都接近于小学生理想中的母亲形象,给小学生一种舒适感。其中也不乏有以小女孩为主要形象的童话,但也会凸显出其女性特点,如爱哭,细心等等。此类形象通常有以下特点:具有女性特点、柔和但不柔弱、坚强、善良、细心宽容、充满母性。如《燕子妈妈笑了》一文中的燕子妈妈循循善诱,温柔耐心地指导小燕子认识生活中的事物。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童话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他们的外貌、性格、行为,对比其在故事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不同变化,以及同一形象内在与外在的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带入文章。

3 移情――抓住情感转变感悟情感之美

童话所蕴含的情感总是美好而向上的,宛如清晨阳光,温暖又充满希望。而这种情感的体现,通常是通过文中的角色一个情感上的转变来呈现。一般文中的主角会遇到各式各样不同的挫折,心情低落。但克服挫折之后,当悲伤转为欣喜的那一刻,我们就迎来了故事的高潮,与文中的主角们一起经历了这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如《七色花》的女主角珍妮,她得到了七色花,许了六个愿望,可这六个愿望并没有让她感觉到快乐。直到最后她发现了一个跋腿的小男孩,知道了什么才是自己应该许的愿望,心情突然豁然开朗。于是用青色的花瓣为小男孩治好了腿,与小男孩开心地玩耍起来。这是一种无私助人的情感,这也是一种善良温馨的情感,这是一种成熟心智的情感,这也是一种友爱童真的情感。小学语文课文中的童话所蕴含的情感通常有这几种:友谊,亲情,与人为善,乐于分享等。

每个童话角色的情感在不同时段都是不一样的,如《小鹿与玫瑰花》(人教版二年级)这篇课文中一开始小鹿的沮丧,到而后的欣慰。又如《巨人的花园》(人教版四年级)这篇课文中一开始巨人的愤怒到而后巨人的欣喜。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帮助学生抓住人物每次情感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情感变换瞬间的内心体验,重视学生在学习时的“精神扮演”,让学生有更生动的情感体验,感悟其情感之美。

因此,教师应做到:(1)带领学生细细品读描写情感的句子。通过朗读与推敲,感受角色内心的情感。(2)联系上下文,理解角色产生此情感的因素。不仅要能感受到角色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这种情感出现的原因,以更好地了解文中角色。(3)以情感为线索,感悟角色内心的变化。从角色的感情入手了解课文整体脉络,能让学生更好地感悟课文,仿佛是自己亲身经历一般,与角色共同走过其心路历程。

4 观总――综合把握领悟内容之美

短篇童话故事篇6

有灵魂的幻想

童话创作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幻想境界的创造。以为将生活故事或小说中的人物简单改成动物便是童话了,是对童话艺术的误解。优秀童话作品中的幻想境界既有独特的审美意义,也有丰富的精神意义。

在堪称王一梅成名作的短篇童话《书本里的蚂蚁》中,一只蚂蚁偶然被夹进一本书里,这并不构成幻想境界;但紧接着,这只蚂蚁被压扁了,变成了一个会走路的“字”;而书本里的字被蚂蚁感动,也学着蚂蚁的样子,走起来,动起来,然后又不断地组合成新的故事,这就构成了幻想的境界。这幻想境界的构成,既新鲜而又不失自然,既大胆而又恰到好处,既神秘莫测又能引发美丽想像。它的审美意义就源此而产生。与此同时,我们看到,这些小小的蚂蚁和文字竟然能托起大大的变化无穷的故事;原本呆滞不动的字在蚂蚁的感召下动起来,就获得了生命和巨大的创造力;这小与大、静与动之间的奇妙转化,就形成了这幻想境界里所蕴涵的精神意义。于是这小小的童话,就有了无比宽广的边界,有了活的生命。

在《木偶的森林》这部长篇童话里,幻想境界因其篇幅大而具有不同的层次。作品一开头,那表层的幻想境界就无比地引人入胜。在一个宁静的图书馆里,居然走进来一只熊,熊像人一样安静地读书;当人发现了它是熊的时候,熊悄悄地离开了;然而图书馆的管理员却说,这没什么好奇怪的,熊常常到这里来看书。这里的神秘感是层层递增的,从熊进来看书,到熊突然消失,再到管理员说的话,每一层都给人以超越现实的神奇,每一层都为读者打开了一个新的想像的天地。这就是幻想境界的魅力,也就是它的审美意义之所在。然而它所给予我们的,还有对于人和动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多种暗示,以及作者的理想和对现实的抱憾。这也就是我所说的幻想境界的精神意义。它所给予儿童读者的影响和感召,是蕴涵在审美过程中的,是隐蔽的、潜移默化的,而不是脱离审美过程的灌输和说教。

优秀的童话作家从来不是为幻想而幻想,而总是在幻想中构建着某种灵魂的通道。他们幻想的笔既超越现实,又与现实丝缕相连,在亦真亦幻中勾画着美,寻找着理想。王一梅正是如此。

富有爱心的童话人物

在王一梅的童话作品中,童话人物的性格常常表现出惊人的执著与坚忍。在她的第一部长篇童话《鼹鼠的月亮河》中,小鼹鼠米加为了完成一个异想天开的计划――给好朋友尼里发明一台洗衣机――而独自远行,锲而不舍,直到实现梦想才返回家乡。在她的另一部长篇童话《住在雨街的猫》里,雷莎太太为了等待出海远航的船长,放弃了女巫的身份、法术和所有的财富,住进雨街的小楼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等待,直到去世;雷莎太太死后,黑猫阿洛接替雷莎太太,守护着小楼,继续着漫长的等待,等待那一封来自大海的信。还有长篇童话《木偶的森林》里的阿汤先生和木偶人罗里,甚至那棵被砍伐后留下的橡树墩,都无不具备着执著坚忍的个性,长久地坚守着某一个目标与梦想。

面对社会文化心态的浮躁与脆弱,王一梅的童话显然是在向儿童读者们彰显一种与浮躁、脆弱相对立、相抗衡的人格与个性。这种人格与个性似乎有些太过传统,也不符合时尚潮流,但它却是美好的,是人类精神经久不变的传承,也是对人类心灵永久的慰藉。

王一梅塑造的童话人物几乎都是富有爱心的。她的童话中很少有极端的反面人物出现,即便有反面人物,也很少做极端的坏事,他们的内心深处也常常是柔弱的,如《住在雨街的猫》里的灰衣人和《木偶的森林》里的木偶罗里。因此,王一梅在她的创作中也从不对反面人物痛下杀手,而总是采用温柔的方式去感动他们冰凉的心,使他们也变得善良起来。读王一梅的童话,我们会从头至尾沉浸在爱的暖流中。这是一种普遍的爱,没有“恨”作为对立物的爱。

当一种普遍的爱成为童话作家主动的理想和追求时,决不能以为这是一种浅薄;相反,她是作家艺术风格的个性之所在,体现了作家独树一帜的人文追求和艺术境界。王一梅曾这样说,希望在自己的作品中,“下雨天也是晴朗的”。这仿佛就像是她的“爱”的宣言,不光要让“爱”照耀快乐的天空,即便在困厄与忧伤的“雨季”中,“爱”的阳光依然明媚。

在当代中国的童话创作中,童话人物形象的塑造常常成为创作的一个“软肋”;批评者总是责难童话界,推不出能站得住脚的个性化的童话人物形象。然而在王一梅的童话作品中,特别是在她的长篇童话中,对于个性化的童话人物形象的塑造,一直是作者倾力追求的目标。在她的《鼹鼠的月亮河》里,王一梅创造性地塑造了一个不循规蹈矩,却富有想像力和创造精神的鼹鼠形象。他和别的鼹鼠不一样,不愿意打洞,却异想天开地想造一台洗衣机,并为此执著地付诸行动,开始一次漫长而孤独的旅行。在我读过的童话作品中,这样富有现代感、富有创造精神和实干精神的童话人物形象,还是第一次出现,这无疑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出现在长篇童话《木偶的森林》里的木偶人罗里,也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童话人物形象。我们都记得意大利童话《木偶奇遇记》里那个著名的木偶人匹诺曹,它是家喻户晓的经典童话人物。然而王一梅塑造的罗里却和匹诺曹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匹诺曹渴望成为真正的人,并且最终实现了它的愿望;而罗里却在他恢复理智后,选择了返回大森林,和他的树墩生活在一起。一个走向人类,一个返回自然,两个木偶人都有着活的灵魂,但命运选择却截然不同;这两种不同的选择,其实是不同时期人类精神的体现。从开发自然到回归自然,人类精神不是倒退了,而是升华了。

王一梅塑造的童话人物形象既是孩子气的、透明的、幻想的,又是有个性的,有新意和有灵魂的,它代表着中国童话界的新的突破,值得童话界为之惊喜。

和谐优雅的艺术风度

王一梅的童话,与她的前辈童话家相比,既没有周锐的恣肆夸张与锐利讽刺,没有冰波抒情童话的壮美华丽和婉约细腻,也不同于张秋生的精致凝练和举重若轻,却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品格。

她的童话体现出一种和谐、优雅的艺术风度。在她创造的幻想境界里,想像和夸张总是大胆而又克制。她善于在幻想和现实之间,做柔软而又舒缓的过渡,而不是做强硬的突兀的刚性的切换。她童话中的情节,既生动有趣,悬念迭起,却又没有激烈的冲突与对抗,没有尖啸与喧哗;即便反面人物也是柔性的,非极端邪恶,非极端粗暴;他们的转变过程也是柔和的,诗意的,抒情的,非动作性的。她童话中情节的发展,常常是倚靠着丰富的的情感与情趣来推动,而不是倚仗剧烈的矛盾冲突。她的童话并不总是快乐的,相反,忧伤的情感也会常常出现在她的作品中。然而,她笔下的忧伤,似乎总是隐藏在快乐之中,读者需透过快乐的外表,才能品味到那层淡淡的,却是深刻而痛切的忧伤(如《住在雨街的猫》中雷莎太太的忧伤)。

和谐是王一梅童话最鲜明的美学品格,也是她作为童话家的可贵的精神诉求。这也使我联想起她所生活的地方。她的家乡在江南,在水乡苏州。水乡是多雨的,水乡是柔性的,水乡女儿的性灵如水一般柔和;苏州人即便吵架,声音也是柔软的,即所谓吴侬软语。王一梅童话的文学品格,不正是江南水乡的柔性与和谐品性的生动写照吗?

王一梅的童话十分讲究结构。她的长篇童话绝不是短篇作品的系列连缀,而是真正的有完整结构的长篇。在她的长篇童话中,不止一次出现一个故事套着一个故事的叠架式结构,如《木偶的森林》中,这样的结构竟巧妙地出现了两次。这使我又想起闻名遐迩的苏州园林,那园中有园、景中有景、墙外有墙、山外有山、一步之外别有洞天的园林景观,仿佛与王一梅的童话结构有着相通的神韵。

读王一梅的童话,你仿佛能听见江南的雨、江南的水,看见江南的雨街、江南的园林,能感受到飘逸在水天间的江南神韵。这也许不是作家所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饱受江南文化熏陶养育的童话家在创作中自然天成的流露。

当我们寻求童话艺术的民族化、本土化时,也许症结并不在于写不写巫婆,用不用洋名字,而在于是否在创作中体现了民族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气质,是否在作品中蕴涵着本土山水的灵性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我感觉在这方面,王一梅的创作实践给了我们十分可贵的启示和成功的范例。

童话的儿童本位

当人们越来越热衷于谈论“成人童话”的时候,坚守童话的儿童本位,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不管在外语中,童话这个单词是怎么拼写、什么含义,童话在中国仍然应是给孩子们看的。

在王一梅的童话创作中,作者始终坚持着为孩子讲故事的质朴创作心态,她的文字清新、简约,从不为孩子制造阅读困难。她的童话语言充满着智慧与幽默感,飘动着丰富的想像力,能使儿童读者一边阅读,一边获得由衷的快乐。

在她的童话《住在雨街的猫》中,老鼠面包师要送面包给“我”(人)吃,“……我说:‘我不饿。’他们说:‘我们明明听见你的肚子在叫,你却说不饿,人类就是这样善于撒谎。’”在写到雷莎太太家有一只爱啃桌腿的老鼠时,作者在说了她家的桌子是三条腿后,又接着写道:“她家里的椅子也是三条腿的。她的眼镜是一条腿的。她的伞……本来应该有十二根伞骨,现在已经只剩下十一根了。”

像这样充满智慧和想像力的语言,在王一梅的童话作品中几乎俯拾即是,常令人忍俊不禁,让人发出会心的笑。智慧的童话语言,成为王一梅童话最出色的品格。智慧的语言不同于搞笑,不同于粗俗;智慧是一种艺术,既是语言的艺术,也是心灵的艺术,它能将原本没有笑料甚至有些苦涩的生活,用一种笑的方式巧妙地呈现出来,虽然在笑中依然包含有苦涩。

优秀的童话作家常常堪称是语言艺术的大师。王一梅在她的童话中,使用的是简约的白描手法,然而却并不缺少细节,尤其是感人的细节。她的童话中,常有极美的画面感。若干个富有想像力的细节,构成了宁静幽远的童话境界,令人心驰神往。可以说,既简约而又丰富,也是王一梅童话语言最精美的特色。

王一梅童话的儿童本位,还体现在作品中儿童意识的主体地位上。她的童话中的童话语言和童话人物思维都极富儿童情趣;即便是童话里的成年人物,他们的情感与心灵也常常荡漾着儿童般的趣味,能给阅读它的孩子带来审美的快乐和情感的体验,留给孩子们思考的空间。这种始终不变的儿童本位,是作为成年人的童话作家很不容易做到的,也是童话家最可宝贵的品格。

年轻的王一梅也曾写过一些较粗糙较空乏的作品。这也许是成长的代价,也许是忙碌琐碎的日常工作使她不易保持稳定的写作状态。但王一梅始终有追求,并且不为时尚而摇摆,这决定了她能够具备成功的潜力。

短篇童话故事篇7

我与童话的相遇纯属偶然,颇有相见恨晚之感。

26岁之前,童话在我心里几乎等同于幼稚、简单和肤浅,我对它的了解可以用“十分无知”来概括。

26岁那一年,我参加了一个儿童文学讲习班,听了五天的课。

人生有许多偶然,总是酝酿着各种可能性。那几天的课,竟使我对童话产生了好奇和兴趣。原来,经典的童话作品,那种文字的温暖、思想的深邃、情感的渗透力、故事的张力,是能直抵心灵的。这种了解瞬间激发了我创作的冲动和欲望。

更令人兴奋的是,我发现自己很适合童话:一颗不愿长大的心,对一切充满新鲜和好奇;有点率性,有些孩子气;喜欢发呆,喜欢幻想,喜欢享受把一个故事编得珠圆玉润、滴水不漏的过程。呵呵,这些是否预示着我和童话的相遇,注定是偶然中的必然?

于是就开始写了,说得夸张点,便是一发而不可收。

我渴望写出独特的、迷人的童话来,哪怕只有一个,哪怕用上一辈子的时间。这大概就是我最具体最明确的写作目标和理想。

对于童话,我追求磁场――好看、有故事;张力――故事有弹性、有灵气;丰润――整个童话有意境有意韵、耐人回味;自然――语言叙述的方式和故事的感觉恰好吻合,达到水融的境界;飘着一丝一缕独特的味道,能像磁石一样吸引人,打动人,让人微笑,让人心疼。我希望我写的童话,能让读过的人心里留下一点什么,微笑,叹息,温暖,或者内心在不知不觉间变得更善良、柔软和纯净。

我不是一个特别有才的人,我的灵感很少,所以,我特别珍惜和善待每一个灵感。及时抓住,不轻易动笔,在脑海里反复地构思,形成故事的种种可能性,然后找到一种最有感觉的语言叙述方式,选择最有感觉的故事坯子,慢慢地开头,慢慢地结束。因为这样,我写的数量很少,一个月两篇,万把字,几乎是一个极限了。

如果你问我写童话的灵感从哪里来,我会回答:当然都是从生活中来啊。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我写的《到你心里躲一躲》,写它的时候是在冬天。天很冷,冷得仿佛无处藏身。那天儿子吵着要我讲故事,我推说天太冷了,不想讲。他马上说,妈妈,那我抱抱你吧。他张开小小的臂膀,圈住了我的脖子。我逗他,还是不够温暖呀。他认真地问,那有什么办法呢?我随口说,我要躲到你的心里去,心才是最温暖的地方。说完这句话,我的脑子里突然一阵电闪雷鸣,心奇妙地颤栗。“到你心里躲一躲”这几个字,迅速在我的心头着陆了。然后我蜷在沙发上整整一个下午,一直沉浸在故事的构思里。当这个故事终于有了眉目的时候,我的手和脚都已经麻木得失去知觉了。

如果你问我童话创作的观点到底是什么?我想,只有一条:能不能吸引自己。

我编的故事,我营造的意境,我要表达的东西,得首先能让我自己激情泛滥,这样我才能写得下去。我无法勉强自己。那么吸引我的是什么呢?就是我自己首先被感动,在构思和酝酿的过程中,就得时时刻刻经历惊喜感才行。没有叙述的冲动,而只靠坚持和毅力,是写不到最后的。只有饱满的叙述冲动,才会有带着饱满的生命汁液的童话诞生。

在写的过程中也常常会遇到瓶颈,也常自我怀疑。童话创作,绝对不是只有快乐幸福、一气呵成和酣畅淋漓的,我有过沮丧,有过痛苦,也有过纠结。纠结的时候,我做任何事情都没有心情,走路都像梦游。可是瓶颈啊、困惑啊其实都是多么好的东西啊,它们让我痛苦的同时,也让我思考,并保持清醒的意识。

短篇童话故事篇8

关键词:《非洲故事集》;经典叙事学;叙事视角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是20世纪英国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继弗吉尼亚・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女作家,代表作有《金色笔记》等。继《青草在歌唱》之后,莱辛陆续发表了多部聚焦非洲问题的小说和短篇小说集,其中就有笔者想要在这里进行分析的非洲短篇故事一集《这原是老酋长的国度》和二集《抟日记》。笔者试着从莱辛“主题与技巧相得益彰”的创作手法出发,以热耐特的叙事话语为理论基础,通过对这两集非洲短篇故的叙事视角的详细分析,剖析莱辛是如何运用叙事聚焦揭露和批判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罪恶的。

在讨论英美传统小说理论的视角问题时,热拉尔・热奈特(Gerard Genette)对卢伯克(Percy Lubbock),克林斯・布鲁克斯(Cleanth Brooks)和罗伯特・潘・沃伦(Robert Penn Warren)等人的观点提出了批评,提出他们实际上混淆了谁看和谁说的问题,然后提出用“聚焦”(focalization)来取代视角这个术语。他把聚焦分为三种类型:“无聚焦”或“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零聚焦叙事是指叙述者>人物的叙事,也就是传统的全知叙事。内聚焦叙事指的是叙述者=人物的叙事,外聚焦叙事指的是叙述者、人物的叙事。值得注意的是,“focalization”并非单纯的感知问题,因为感知往往能体现出特定的情感,立场和认知程度。(申丹,2009:85)

1全知全能叙述者的聚焦

在莱辛的《非洲故事集》大部分的故事里,聚焦者与叙述者统一于一个人――第三人称全知叙述者,也就是热耐特提出的零聚焦或无聚焦。透过全知全能叙述者的聚焦,读者可以知晓故事的各个方面,可以随意窥探人物的内心世界。倘若隐含作者与现实中作者的距离也较小,我们就可将叙述者看成是作者般的叙述者或作者的代言人。(申丹,2001;207)

如麦金托什先生和汤米的父母一起去车站接从学校放假归来的汤米的那一幕:Tommy turned away with an impatient movement. Yet it was not clear at all, for it was almost as he were a rich man’s son, with all that pocket money, and the parcels of biscuits and sweets that Mr Macintosh sent into school during the term, and being fetched in the great rich car. And underneath it all he felt as if he were dragged along by the nose. He felt as if he were part of a conspiracy of some kind that no one ever spoke about Silence. His real feelings were growing up slow and complicated and obstinate underneath that silence.(Lessing1,2003:371372)由于麦金托什先生是供汤米读书的人,他本应对他充满感激之情,而事实上,他心里充满了复杂之情,因他始终无法理解为何麦金托什先生会资助别人的孩子上学,却对自己的孩子不闻不问,更别提供他上学了。

2儿童或青少年的聚焦

除了零聚焦,莱辛还在故事中才用了内聚焦的叙事手法。这里着重论述儿童或青少年的《叛途》(Traitors)讲述了两个小女孩不顾大人的警告私自跑出南非草原并在那儿找到了属于她们的世界的过程。和大人一样,殖民者的孩子在广袤的南非也忍受着非人的孤独。而种族歧视无疑加深了她们的孤独:他们一般不允许和当地居民的孩子一起玩耍,女孩们更不能私自出家门去丛林。《流亡的滋味》(Flavours of Exile)从一个少女的视角描写了农场的穷困潦倒,父母的思乡之情。《老约翰庄园》(Old John’s Place)描写了一个少女接受为白人群体所接纳的传统女性形象的痛苦过程,这也是她所谓的“成长”。莱辛诉诸于儿童或青少年的聚焦又一次抨击了它们的罪恶。

3叙事聚焦的变换

最后,由于全知全能叙述者的超出凡人的眼光有时会损害作品的逼真性和自然度,莱辛为了弱化这些缺点,会时常短暂地换用人物的有限视角。

《通往城市的道路》(A Road To The Big City)讲述了一对姐妹在光怪陆离的城市迷失堕落的故事。前面提到,莱辛在写作过程中会短暂转换视角以达到她的叙事目的:Lilla came in,turned her calculating,goodhumoured eye from his sister to Jasen,smiled and said:“I’m going out.My friend is taking me for a walk.”The friend came in and took Lilla’s arm,a large,handsome sunburned man who smiled with a goodtime smile at Marie(ibid:159).在描述姐姐Lilla的朋友的外貌时,视角巧妙地转换到了Marie,透过她的视角,我们可以感受到妹妹Marie对姐姐的羡慕之情,她也急切地想要和城里的英俊男孩发展一段“感情”,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她的天真和不成熟,因为我们明白这个男孩根本就不是姐姐Lilla的男友,这段描写为最终Marie的选择埋下了伏笔。

4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莱辛在她的非洲故事集中综合运用了无聚焦,内聚焦和聚焦变换等多种叙述视角模式,这些视角模式有助于树立作者的话语权威,增强作品的可信性和客观性,而这种多角度的审视也深刻揭露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罪恶,从而为莱辛的主题服务。参考文献:

[1] Doris Lessing. Collected African stories volume one: That Was the old Chief’s Country.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2003.

[2] Doris Lessing. Collected African stories volume one: The Sun Between Their Feet.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2003.

短篇童话故事篇9

安徽大学 14物流管理 杨静

那是苏童笔下的一个虚拟王国,一段虚拟的历史。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了一代帝王端白的一生,故事的叙述方式显得平淡而无奇,以第一人称的match方式进行讲述,除了大量的环境描写,没有过多的修饰。但整篇故事就是在这样的叙述方式中娓娓道来,以最平淡的方式创造了最震撼的效果。整篇故事充满了末日挽歌似的悲壮,寂静的却浓郁的忧伤。

故事开篇就进行了详细的环境描写,“父王驾崩的那天早晨,霜露浓重,太阳犹如破碎的蛋黄悬浮于铜尺山的峰峦后面。我在近山堂前晨读,看见一群白色的鹭鸟从乌桕树林中低低掠过,它们……”开篇即用环境描写晕染了一层静谧的环境色彩,就如同即将迎来结束的大燮国一样沉寂。端白的语气中不见悲伤,不见波澜,似乎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来描绘一副别人的图。这份淡漠源于他内心温情的缺失。对他而言母后孟夫人,太后皇甫夫人在绝大部分的时候只当他是追逐权利的棋子,兄弟之间更是争权夺势,明争暗斗。所谓的父王或许也仅仅是个证明他身份的称谓罢了。如此,他的淡漠也是情理之中。而他的人生正是在这份淡漠之中来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他成了大夑王,伟大却孤独的王。初识端白,印象中是昏庸残暴而嗜血的。他会因为烦躁而下令剜掉冷宫中弃妃的舌头,会因为对血的厌恶恐惧而射杀功臣,会……他的种种会让人联想到历史上著名的短命天子萧宝卷,一样的残忍而无道。但细读他们又是不同的。端白近乎疯狂的残虐来源于他与生俱来的孤独情愫。他身上的一切恶习多是用于抵消对生存的恐惧,所以本质上与自身而言他是没有错的,他错的只是少年为王。正如僧人觉空所言“少年为王,即是你的造化,又是你的不幸”,只是那份造化只伴随他度过了极短的瞬间,而那份不幸却终其一生。

端白的一生如同苏童笔下的绝大部分人一样都在逃亡,初为君王是一种精神逃亡。在文中端白所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秋深了,燮国的灾难就要降临了”。这在文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似乎只是疯子孙信的信口之语,然而另一方面似乎也是端白内心不明的希冀。所以,端文的那场变动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端白的一种救赎,一种无意的来自外界的救赎。而后来在寻常杂耍班子无望时,端白开始自己苦练走索,在某种意义上算是一种自我救赎。正因为这后来的端白才会发出“面对人们欢呼燮王的狂潮,我不无心酸地想到黑豹龙冠的骗局蒙蔽了多少人的眼睛,曾经头戴龙冠的人如今已经逃离了那口古老的陷阱,而宫墙外的芸芸众生却依然被黑豹龙冠欺骗着。作为一个参与了大骗局设置的人物,我挽救了自己,却永远无法为那些淳朴而愚钝的人群指点迷津。”的确,他挽救了自己。至此他的逃亡似乎到了终点,然而杂耍班子京城一行又终结了他走索的未来。他失去了这一生中唯一的伙伴,终于还是孤独一人,在烈火之中见证了燮国的末日盛况。之后的他前去了苦竹寺,到了觉空圆寂之地,可以说这才是端白逃亡真正的终点。这篇文章与其说是端白帝王生涯的概述,倒不如说是他的一部逃亡史。该文诗意而伤感的叙述了端白由帝王到庶民,从王宫到逃亡,从人性沉沦到人性复活,再到对精神家园寻找的一生。从精神逃亡到身心逃亡。这是端白的一生,而苏童想告诉我们的却并不是单单的一个故事。在这篇文章中,苏童以历史为名,借用历史来表达他对人类家园的思考和探索,对在纷繁芜杂的世界中的人的精神归宿的寻找,体现了他对人类的精神拯救的关怀。端白说白了就是我们自己,他身上的缺点在现实中总能在别人的身上找到类似的,或是浮躁,或是残虐,我们只能讲苏童对那种缺点进行了无限放大,却并不能否认那是我们的通病。端白的逃亡就是我们的逃亡,然而这逃亡绝对不是指对现实生活的逃避。而是在如今这个技术越来越先进,科学越来越发达,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里,对自我的一种审视,对精神归宿的一种迫切的寻求。在故事的最后,端白成了走索王,是拥有与鸟儿一样自由灵魂的自己的王,这个是端白对自己帝王生涯的否定,更是苏童所展现的人类的自我反思意识。

短篇童话故事篇10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童话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2-0062-02[ZW(N]

[作者简介]孙燕(1977―),女,江苏南京人,本科,江苏省南京市翠屏山小学教师,一级教师,南京市江宁区教学先进个人。

童话是文学体裁的一种,语言通俗生动,情节引人入胜,通过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等手段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王富仁教授认为,“语文教学对儿童来说,必须从童话开始。童话的世界和儿童的精神世界有一种天然的契合”。新课标第一学段阅读目标明确提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苏教版小语低年级四册教材选文86篇,其中童话25篇,占四分之一以上。

一、童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的肢解,忽略了童话的故事性

儿童对外在世界的认识是从整体上把握的,而非细致的思考分析。童话是感性的,低年级儿童也是感性的,它们之间有一种特别的亲密感。在实际的童话教学中,教师更习惯让学生抓文中精彩的词、句来品读感悟,却不知这样肢解式的教学把童话中感性与温情的东西破坏殆尽,背离了儿童感性的特点,原本能打动学生心灵的童话故事失去了原有的感人功能。随意颠倒、肢解文本,只能使学生成为故事的旁观者,丧失学习兴趣。

(二)教学的平淡,远离了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是童话作品的灵魂,没有生动有趣的人物形象,就不可能把作品蕴含的思想生动有力地传递给学生。形象是通过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等手段塑造而成的,因此,也需要借助想象等方式将其还原于读者脑中,这样才能实现童话的审美功能。教师理性分析的课堂忽略了童话幻想与现实的结合,拟人和夸张的运用凝固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对形象的把握只停留在模糊、表浅的层面。教育的过程是心灵唤醒心灵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平淡就难以把学生带入文学的世界。

(三)生硬的说教,流失了童话的本真

卢梭认为:“学生在未达到理智年龄以前,只能接受形象,不能接受观念。”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童话教学往往过分重视思想教育、道德感化,注重对童话中蕴含的人生道理的解释,总害怕缺少教师的“谆谆教诲”,学生就会“一失足而成千古恨”。被喻为“当代日本图画书的舵手”的松居直认为,童话首先要让学生感到快乐。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应设法让学生融入到书中,获得真正的快乐。若用成人的角度解读文本,童话多半会被当作思想教育、知识教育、语言教育的工具,充满诗意、快乐、幻想的童话就会变成枯燥的文字、生硬的说教,就会忽略儿童的天性,流失童话的本真,破坏童话在儿童心目中美好的形象。

(四)教师的主导,忽视了儿童个性的体验

童话审美活动应该使每个学生有自己的体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儿童在阅读中的个人体验,总想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步调走。课堂上教师恣意、任性地主宰课堂的情形屡见不鲜。“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呢?”“千万不能像小黑兔那样,要像小白兔那样,对不对呀?”在教师硬性主导、强烈暗示下,“聪明”的学生心领神会,个个都“明白”了故事中的道理,整堂课在教师的掌控中“顺利”完成。如果有学生“不识相”,想说自己不合主流的看法,那教师一定会想办法“帮助”他融入主流。

二、童话教学的策略

(一)以图文为载体,感受童话之美

1.以图入情

“人认识客观世界首先用形象思维而不是用抽象思维。”小学生受阅读能力的限制,读文之前,往往对文中色彩鲜艳的插图最感兴趣,他们凭借插图感知人物形象,再现童话场景,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这就是儿童形象思维发挥的重要作用。教材中的插图就是文本与形象的最好媒介,教师可以通过插图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想象,把学习童话变为丰富想象力、建构知识的有趣过程。苏教版《乌鸦喝水》一文,学生可借助编者精心绘制的插图理解文本。面对插图,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他们会喜欢上这只聪明、伶俐、爱动脑筋的小乌鸦。

2.以读动情

童话的语言活泼、明快,富有韵律美,特别适合低年级学生朗读。生动的朗读是对文章语言、情感与思想感悟的完美融合。教师在教学中应以读为本,通过讲一讲、演一演等形式提高儿童的朗读水平。教师更要为学生范读。低年级儿童朗读水平低,但他们模仿力超强,当教师用充满童趣的语调、饱满的情感生动演绎文本时,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会在儿童的头脑中再一次鲜活起来,充沛的情感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通过整段整篇的朗读,学生能够深深地感受童话所独有的魅力。

3.以玩悟情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而童话故事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富有情趣,通过情境表演,用“玩”的方式来感知童话,最符合儿童的天性特点。这些声情并茂的童话故事通过表演变得生动形象,重点突出,童话的特点得以显现。如苏教版《蚂蚁和蝈蝈》一文,学生可借助文本做课本剧的表演,各学习小组在“玩”的过程中就能深深体会蚂蚁的勤劳、未雨绸缪与蝈蝈的目光短浅、得过且过。

(二)以想象为翅膀,品悟童话之美

小学低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而童话故事总是在未尽处留下空白让学生去想象。教师要善于挖掘童话中情感因素,拨动学生内心深处的“情弦”,让学生想象力得以发展。低年级教学要注重创造性活动的设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允许学生在体验童话人物角色时有大胆合理的想象。如《会走路的树》中那只可爱的小鸟跟着热情友善的小树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文章只有短短数语,可学生对此充满了好奇,这些天生的幻想家,多么想和它们一起去看看。八、九岁正是愿意与自然亲近的年纪,也是想象力勃发的年级:叽叽喳喳的鸟鸣,红艳艳的花朵,清澈见底的小溪,活泼可爱的松鼠……山野的一幕幕美景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他们和小鸟、小树一样陶醉其中。此时此刻,学生真正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人物,体验到了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用学生的想象去补白,使故事更加生动,形象更加丰满,学生的语言素养得到提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又促使学生形成在阅读中思索的习惯。

(三)用身心去体验,鼓励个性之美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与情感化是童话欣赏的突出特点,儿童在阅读同一童话时,其情感体验是不同的,一是因为作品本身,二是因为读者赋予它的内容不同。每一个善于组织童话活动的教师,都应关注儿童在活动中的体验。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唤起并珍惜他们的审美体验,并予以充分的尊重。如教学《三袋麦子》一文时,笔者在总结环节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1)你最喜欢谁?(2)如果你得到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做?很多学生会“察言观色”,说最喜欢小猴,因为他聪明、能干。如果老师这样总结:文中的小猴既聪明又能干,他把一袋麦子变成了一囤的麦子,我们要向他学习。这无形中就捆绑了学生的思维。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独立见解。其实,小猪、小牛也都有自己的优点,不可一概而论。教师可以像土地爷爷一样,对向小猪学习的学生“哈哈大笑”,对向小牛学习的学生“点点头”,“抚摸抚摸”向小猴学习的学生的头。教师可以这样总结:动物有各自的生活方式,人也有各自的生活方式,没有好坏,更没有对错之分。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除了小猪、小牛、小猴的办法,还可以怎么办?”让学生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

(四)以自由为宗旨,体验创作之美

新课标要求:“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教师应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幻想,真正做到自由表达、创意表达。儿童想象力丰富,在阅读童话时,他们或同情故事中的人物,或期待更加曲折的情节,或幻想自己成为故事的主宰,常常会有改编童话的冲动。他们在讲述童话时,也常常喜欢加上自己的想象。教师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把握教学契机,让学生改编、续编、创编童话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与表达力。

许多童话虽已结尾,但学生意犹未尽。此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循着文章的思路继续往下创作。在学完《狐狸和乌鸦》后,让学生想象乌鸦又一次找到了肉,他们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乌鸦还会上当吗,让学生以“狐狸和乌鸦续编”为题编个故事。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