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课程十篇

时间:2023-04-01 10:54:34

中小学教育课程

中小学教育课程篇1

【关键词】体育课程;人文教育;课程目标

学校教育的基本作用是教书育人,包括体育学科在内的所有学科都无外乎有这两个基本作用,即“教书”和“育人”,并且这两个作用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2011年,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了新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标准中首先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所谓健康,不仅仅是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包含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课标指出,体育课的课程目标除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形成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以上的课程目标,我们可以将之划分为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显性目标可以在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学习之后通过测试检验目标是否达成,而隐形目标相对于显性目标不易测量,并且需要花费相对较长时间进行教学。可见,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已经超越了体育课的表层作用,不仅可以使中小学生增强体魄,更有助于他们发展健康的人格,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基础。更何况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对人们的素质要求极高,此时这种隐性的作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

1.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的存在的问题

1.1学校不重视体育课程的实施

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体育课的分数并不计入小学升入初中的衡量标准,即使是在初中,体育考试分数计入中考成绩,学校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也是不够的。很多学校“重文轻武”,体育课往往上不够学时,不是应为天气原因听课,就是被其他学科的教师占用。在这样一个全校教职员都不重视体育课程的氛围中,学生自然也就对体育课的认识不强,能够让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就已经变得艰难,更何谈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等内在素养[2]。

1.2体育教师普遍素质不高

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课程的组织者、实施者和领导者,决定着体育课程实施的成败。经调查,中小学体育教师普遍对心理学和教育学掌握不够,他们往往采用的教学方法就是“照本宣科”,缺乏研究和创新,不重视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的提升,在教学反思方面更加不到位。在教学态度上,他们普遍缺乏教学热情和动力。有些中小学体育教师只是将体育课程作为自己职业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而不是发自内心的关爱学生,为了学生的发展。

1.3体育课程内容单一

虽然体育课程标准作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我国中小学现行的体育课,基本上还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机能为主,很少有渗透对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体育课程内容的单一,不仅使得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课程目标难以达成,还使学生减少了对体育课的兴趣和动力,长此以往,体育课堂上就缺乏了它本身应该具备的喜悦和激情[3]。

2.人文教育在中小学体育课程中的重要性

人文教育又可以称之为“人文素质教育”,是指人们通过学习和吸收人类那些优秀的人文社科成果,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从而形成的独特品质。小学生人格发展尚未完善,可塑性较强,因此体育课程中所渗透的人文教育的影响不容小觑。同时,体育课程中的人文教育也能一定程度的改善中学生已经形成的道德认知和人格特点。

2.1对中小学生的普遍作用

首先,增强了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运用其它学生知识的能力。运动还涉及到生物、物理等学科知识,将相关知识理论应用到体育实践中,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其次,促使了学生遵守道德规范,低年级的学生从合作参加体育活动开始,学习了遵守课堂纪律和游戏规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逐渐理解了规则和程序的目的以及意义,随着年纪的增长,学生逐渐会认识到体育中所渗透的多种价值,在学生参与到体育决策的过程中,发展对团体负责的行为,同时也培养了包涵他人的胸怀。最后,培养生活观和社交能力,低年级的学生以享受体育活动过程为主,逐渐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高年级的学生在面对挑战时勇敢、不畏惧,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观[4]。

2.2对中小学竞技体育运动的作用

本文是关于体育课程的人文教育的作用,自然少不了与中小学体育相关密切的竞技体育。在我国的大大小小的竞技运动中,人体和精神的背离发展导致了“体育异化”的现象,也违背了我们常常喊出的口号“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原则,在重大的体育赛事中,将金牌的数量作为评判的标准,以成败论英雄。重物轻人,看重比赛本身的名利。英国的哲学家休谟曾经说过“人性是一切学科的基础”[5]。体育课程恰恰最容易忽视的就是对学生人性的培养。学生们往往进入到这样一个误区,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考取第一名,竞技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取得冠军。正是这样的一个“坚定”的信念,最终使人们们忘记了道德的标准和比赛的公正性,他们为了取得他们梦寐已久的“第一名”不择手段,频频违反比赛制度服用禁用药品、在比赛过程中为对手制造困难等等。从中小学日常的体育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增强学生自身的修养和对竞技的正确认识是杜绝竞技运动中一系列违规行为的根本途径。同时在竞技运动中,例如足球、篮球等团体项目,我们的运动员缺乏团结意识和加强的毅力,导致成绩一直停滞不前。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我国广州恒大男足在伤员众多的情况下一举摘得亚冠,如果不是所有球员的团结协作和强大的意志力,怎么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这种团结协作和永不放弃的精神正是我们在中小学的体育课程中要着重渗透的人文教育。

3.建议

体育活动在促进人类的心理健康中的作用成为当今体育心理学的热点课题。很多研究都表明,参加体育活动能够使学生建立对体育的积极态度,体验到愉快情绪,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发展学生良好的社会道德,促进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体育课在使学生建立一生的健康生活模式方面有重要意义。

3.1体育教师应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角度来看待体育课,尤其要认识到体育活动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其心理素质,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有用的人等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体育课教学不再仅是传授基本运动技能,提高其身体素质的一种渠道,还应该对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其人文素质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3.2在体育课中,教师要创造一种愉快的课堂学习气氛,放弃过于强调竞争的内容,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尤其对运动能力较低的学生更应给予关心、表扬和赞赏,促进其对体育课的内部兴趣,提高其对自己运动能力的认识。

3.3在体育课中采取合作教学模式,强化团队意识,给学生一定的自,发展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公平比赛的观念,建立适宜的道德认知,表现出亲社会的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

[2]宗瑶.北京市中小学学校体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

[3]赵激扬,屈惠兰,邹小二,颜献忠.中学体育教师素质调查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02:135-138+153.

[4]潘前,曾秀端.美国中小学体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兼论我国学校体育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J].体育科学研究,2003,02:32-35.

中小学教育课程篇2

关键词: 小学课程 体育教学 原则

小学体育教育是学生系统性学习体育的开始,也是养成体育锻炼兴趣的重要启蒙阶段,它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独特的机会,就是在孩子进行运动过程中,如跑步、转弯、扭曲、追逐、投掷、跳跃和平衡等体育活动中让学生获得喜悦,忘记烦恼,并进而对学习和生活产生信心。在体育锻炼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勇敢面对挑战,参与和他人的团队合作,在合作中明白团结与协作的重要作用。同时体育课应该让儿童全身心地放松。但现有的体育教育计划提供的各种各样的运动活动,尽管与早期的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相比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与当前教学的实际需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小学体育课首先应该满足儿童的需要,满足他们所期待的喜悦的心情。

从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及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来看,提高体育课课时在所有学科的课程比重无疑是必要而迫切的。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交流的机会,并在这种学习中增强学习的信心。体育课程教学中我们鼓励每个学生发展各自特长,促进其树立对体育的积极心态,从而使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良好学习状态也将有利于促进其在其他学科中的学习。举例来说,从学习内容上来看,在体育课教学中学习的一部分内容,如估算、测量和阅读简单的地图,也可以应用到他科目;从学习方式方法上来看,体育课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和养成的吃苦精神、团结精神同样有助于促进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

小学体育教学应进一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各学校在具体执行时除需遵守一定的原则外,可根据自身实际,做到专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这些需要时刻遵守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享受体育锻炼。表现在儿童对待体育课的态度上,即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认为参与体育课程学习是一种崇

高的享受,学生在学习中展现出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正确地认识体育学习对自身乃至民族和国家的意义。

二、丰富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在体育课的学习过程应该通过不断增加和调整教学内容与形式,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学生的参与质量,为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养成发挥积极作用。

三、教师应发挥课程教学的带动作用。教师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中应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教学中的示范性的动作。这样做可以提高儿童参与的热情,同时也便于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良好的形象美。教师的示范教学可使得以前高不可探的教学内容变得简单易学,从而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提高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技术含量。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同样应该遵从教学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转变和提升过程。由于学生年龄和生理的特征,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一开始时应通过游戏性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后根据学生的身体成长、年龄和知识的积累逐渐提升教学内容的技术含量。

五、营造适于学生学习的竞争性体育教学环境。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特征,因而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一特征,在体育教学中开展一些竞争性的教学内容,如篮球、足球等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体育潜力,同时要告诫学生学会尊重对手,同时促进其养成协同合作的精神。同时,竞争的压力也可制造一定的障碍,为学生提供一些克服困难的机会。

六、提供一个相对平衡的接触和非接触式的活动。在个别儿童需要时,应考虑选择合适的活动。举例来说,让一些孩子选择非接触式活动,让他们享受这些活动,也可以专门为一些孩子修改活动规则,以适应他们的需要。

七、为每名孩子提供感受成就的机会。这是至关重要的是,孩子进行体育活动过程中,对自己感到满意,并有成就感,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励学生继续参与体育活动。

八、提供的活动应该一视同仁地适用于女孩和男孩。体育活动最好让性别差异消失,甚至为了这个目的可以修改活动的规则,尽量避免单一性别的体育活动,促进群体性活动的参与和教学。

以上八点小学体育教学中需遵守的原则是我们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的经验所得,也是我们在实践中反复应用并多次得到检验的重要原则,因而这些原则对我们今后的小学体育教学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需说明的是,这八条原则不是绝对而固定不变的,因而在具体的实践中应坚持总的原则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学内容的灵活性、丰富性、趣味性和竞争性,进一步促进小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与水平,将小学体育课程打造成优质课程。

参考文献:

中小学教育课程篇3

首先,实现素质教育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素质教育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和主人,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师不能随意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能因为个别学生成绩不好而对他们打骂甚至置之不理,而是应该用爱的阳光和正确的教学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教育的雨露和温暖。

其次,素质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

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就是一座蕴含着宝藏的矿山,学生潜能的发挥也需要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和生根的土壤,这都是传统的教育模式无法充分给予的。而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只注重于自己讲解,机械式地向学生传输知识,造成了学生怠于思考,潜能得不到发挥,久而久之,潜能就被深深地埋葬在了矿山之下,成为了一座沉寂的死火山。

第三,素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就像一缕和煦的阳光,包围着同学们,让他们身心得到放松,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下,他们不必再为成绩的高低而恐慌而焦躁,而是陶醉在学习知识的乐趣中,致力于自己的思维拓展和提高上,随着同学们的进步,他们的身心健康乃至其他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

小学数学课程并不是枯燥的数字学习的过程,它的存在实际上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到数学知识的地方随处可见,所以,在数学课堂上,我们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让他们能够开发智力和创造力,学会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在生活中面对问题的时候能够学以致用,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实际作用。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渗透素质教育,我觉得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拓展学生思维发展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如果学生的思维都被课本上的知识点禁锢住的话,那么还谈何主见和发展呢?为了让?W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开启创新能力,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的是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环境,只有学生的情绪放松下来,才能够点燃智慧的火花,创造出令人惊奇的答案来。比如,当我们学习到三角形的稳定性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三角形为什么具有稳定性?我们的生活中,还有没有具有稳定性的事物呢?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点拨,引导他们往正确的道路上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活动,最好地体现了他们对知识的领悟力和思考力,这样获取的知识也不容易被忘记。

二、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出错

在文学作品中,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到了数学课上,有些题目就可能存在着不同的解法,教师给学生讲解的通常是最常规的解法,比较通俗和常用。但是,有些学生的思维活跃,会想到更加简单易行的解法,这些解法可能会比较生僻,但是却是数学课上创意的小火花,教师一定要注意呵护这些不同的创意和想法,鼓励学生多思考,争取一道题目解答的方式越多越好。另外,教师应该允许学生们出错,学生出错的过程其实也是对知识的一个探索过程,当学生出错之后,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自己为什么会出现思维偏差,错误的根源是什么?是题目没有读懂,还是公式记忆错误,或者是自己的思想方向有问题,找到了错误的根本原因,学生才能把错误的思维彻底扼杀,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三、鼓励学生动手实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中小学教育课程篇4

由于对科技教育诸多方面现况的探究都必须从其所属的“课程标准”入手,所以在对日本中小学科技教育的现状概况作出介绍之前,有必要先对日本整体的学制及其各学段“课程”的标准作一了解。众所周知,同我国一样,日本采取的学制也是6-3-3-4制,即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高中以上的学段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所以,这之后的学段存在着普通高中———普通大学和职业高中———高等职业学院两条轨道。另外,日本的教育体制也是采用中央集权制,其最高的教育主管部门———文部科学省会对小学、初中和高中各个学段分别制订出专门的课程标准,也即前面提到的《学习指导纲要》。日本的《学习指导纲要》(后简称“纲要”)通常会每隔10年修订1次,最近的两次修订就发生于如前所述的1999年和2008年。2008年最新版的“纲要”自2011年起,在日本各地的公立小学中全面实施,初中及高中则将分别从2012年和2013年开始实施。

在日本小学学段,目前已经开始实施的“纲要”中科技教育的课程内容,仅涉及绘画、制图、模型制作等,这类似于在我国小学学段所开设的美术、手工以及劳动技能等课程的内容。相较于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初中课标———将这一学段的科技教育划归“物理”、“化学”、“美术”等相关的学习领域,日本初中学段的科技教育则被划归为“技术•家庭”的学习领域。对此,可以参见日本2008年初中“纲要”关于“技术•家庭”学习领域整体课程目标的表述。“了解生活当中基本的、必要的科技知识和技能,深入理解生活与科技的关系,培养具有创造力、实践力的生活技能和态度。”“技术•家庭”学习领域关于“技术”课程的“纲要”目标陈述,则更加可以佐证以上的论断。“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式的制作学习活动,了解,掌握‘材料的加工’、‘能源的转换’、‘生物的培育’,以及‘信息科技’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科技、社会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有更深入的理解,养成能够正确使用、评价各种科技的能力和态度。”十分明显,日本初中学段的科技教育极为强调科技教育与日常生活科技的关联性,及其教育成果的实用性。

由前述可知,日本高中及其以后学段涵盖着普通教育及职业教育,所以高中“纲要”中的课标也就分成了普通课程与职业课程。其中,在普通课程中包含有语文、地理、历史、公民、数学、科学、体育、艺术、外语、劳动技能、信息以及综合活动等方面的内容。这些课程中部分被设定为基础必修课,大致占高中毕业学分的一半,其余学分则可由各校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和需求,开设各科目程度更深的选修课程。诚然,日本的普通高中并无类似于其初中学段的“专门”科技课程,当中只有科学、信息(情报)类课程,包括“物理科学”、“信息社会”、“信息科学”等有关科技的课程⑦。较于我国高中学段的课标来看,其课程的总体规划,在与生活的关联性及其本身的实用性方面无疑是“略胜一筹”的。

随着历史的推演,日本中小学科技教育在课程方面经历过两次较大的改革,这里主要以初中科技教育课程改革为例作出说明。在日本1989年版的初中“纲要”中,技术课程包括有木材加工、金属加工、电气化、机械基础、信息技术、植物培植,等等。此时,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必须修满70个学时方可获得学分,三年级的学生则必须修满70~105个学时。到了1999年,“纲要”中的技术课程将过去的木材加工、金属加工、电气化、机械基础、信息技术等整合成为“技术及制作”课程,并且把原来列为选修项目的信息基础课扩充为“信息与计算机”课程。此时,一、二年级的学生仍然必须修满70个学时才可获学分,但三年级学生的学时数则大幅度缩减为35个。2008年版的“纲要”则又将1999年被整合成技术与制造的课程给予分割,重新划分成为材料与加工、能源转换、生物培育,以及信息相关技术等四大主题。

从1989年到1999年,技术类“纲要”的变化比较明显,其课程架构除了由传统工艺教育转变为偏向科技素养教育的内容以外,也对信息与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性给予更加清晰的阐述。同时,还对其学时数给予相应的增加。这样的改变,是由日本整体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变迁,加之“双休日”政策的实施,宽松教育理念的普及,及受到当时美国科技教育思潮影响而导致。日本2008年“纲要”的修订,则是基于对宽松教育理念及其结果的回顾和反思,把原本被缩减了的“技术及制作”课程内容重新拾回、拆解,并扩充为“材料与加工相关技术”、“能源转换相关技术”及“生物培育相关技术”等三大主题课程。“信息与计算机”课程也整合了计算机基本结构和计算机语言等基础认知的课程。针对网络时代的要求,而加入信息伦理及数字化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课程。由此,凸显有关信息通讯伦理等方面的议题在当今科技教育课程中的地位。

综合上述对日本科技教育课程在不同年代的比较分析,可以比较容易地归纳出其课程改革的三个特点

第一,课程改革把工业技术取向转变为科技素养取向。很明显,日本科技教育“纲要”修订较大的一次转变发生于1999年,由重视技术及职业培训的工业技术教育,转变成为以培育国民科技素养为目的的科技教育,传统的实际操作活动比例大幅降低,课程内容也变得较为宽松和浅显。到了2008年,“纲要”虽把原本被整合的技术与制作课程比例再度提升,并修正出较为具体的课程架构,但主课程内涵与精神却没有太大的变化。#p#分页标题#e#

第二,科技教育的教学重点在于日常生活实践技能的养成。目前,日本的科技教育还是以培养国民日常生活必备的科技素养为主,这一点由其所设计的材料加工、机具使用、作物栽培与信息运用等课程主题即可明确,这样做旨在使学生具备生活必备的科技能力。应当注意的是,此种教育并没有特别强调科技课程与科学、数学等领域课程的连接,而是强调通过做中学的方式,来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各种具体技术的训练,对于科学技术学理性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似乎不大强调。

第三,科技课程规划以初中学段为主,没有与小学以及高中学段连贯起来。日本的科技课程以初中学段为主。小学学段虽也有绘画、制图、模型制作等相关课程,但并未开设独立的科技课程。高中学段在普通高中仅设科学、信息课程与之关联,没有连贯的科技“专门”课程。所以,小学、高中学段除了一些零星课程外,学生仅能通过在“学和时间”中的研究型课程来进行相关专题的学习。

前述就日本科技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其课程的改革以及特点进行了叙述和简析,以此可以对我国中小学学段科技教育的实施、改革和发展萃取出以下几点启示。

加强课程内容与生活实践的联系。目前,我国的科技类教育课程中充斥着一些晦涩不易学或者与学生社会生活脱离较远的内容,这样不仅不能让学生学到实用的知识、技能,也很难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日本中小学的科技课程在很多方面都与社会、日常生活的实践紧密联系———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会成为科技大国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其科技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在我国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改变以教师和课本为唯一知识来源的状况,让课堂变得更加社会生活化。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尽量利用课外时间,在社会、家庭、大自然等各种本真的生活场景中,去获取“实际”的科技知识和技能。

在某一学段建立较完整的科技教育课程“标准”。借鉴日本的科技教育改革,我国的科技教育改革也应有计划地进行科技教育内容、课程标准及能力指标的相关研究,以建立起科技教育发展的基础。日本在进行课程改革之前,相关部门都会对适合于国家整体情境的课程架构作出一定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再作微小的修订,但国家整体教育及课程架构却不会轻易地大幅度变动。我国科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必定需要经过长期且严谨的教育改革研究,由此找出真正适用于本土情况的科技课程架构,进而在软、硬件等配套条件和措施方面进行有效调整。

中小学教育课程篇5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教育管理

引言

对于小学教育而言,小学教育管理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它包括教育资源、教学评价、教学目标规划以及教学内容设计等几大方面的内容。在新课改中,小学教育管理改革符合时展潮流,有利于完善小学教育管理,可以极大推动我国小学教育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而教育管理相关人员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将先进的教育管理思想充分落实到教学过程中,从整体上将目前的教育管理形式掌握好,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1、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管理主体单一。目前,大多数人对教育管理主体的认识比较单一,认为教育管理就是校长一个人的事情,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教育管理需要多元的管理主体,就小学而言,多元的教育管理主体应该包括领导者、群体以及个体。其中,领导者指的是小学主管人员、创办者和组织者,不仅包括主管学校的校长,而且还包括班主任和各类活动的管理者;群体指的是小学的全体教工和学生;个体则是指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假如没有个体,学校则只能是几个空荡荡的教学楼。

1.2 教育管理功利性强。由于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小学教育管理功利性比较重,这给日常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弊端。学校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地方,而教育管理目标为学校的发展指明方向,为教育管理者在工作方式和管理策略的选择上提供必要的依据。但是,在应试教育的深深影响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目标的制定渐渐脱离了开展教育的初衷,并且逐渐将考试成绩来作为其制定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依据。除此之外,老师的工资和奖金也纷纷与班级平均分和升学率挂钩,将教育整个变为“唯分数论”。在对教师的授课进行评价时,依据不是教师让学生得到了学习的快了和人格的发展,而是教师讲解了多少解题方法,让学生多考了多少分。具体而言,应试教育体制“塑造”了诸多单纯的依据分数标准来考核教育工作的教育管理人员。

1.3 仍然沿用过于行政化的管理体制。管理体制就是教育管理的结构和组成方式,它通过某种手段和方法来实现教育挂历的任务和目的。教育管理体制对学校的发展方向、速度和规模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大多小学的教育管理体制行政化严重,管理死板,缺少活力,严重阻碍了小学教育的发展。

2、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小学有效教育管理策略

2.1 落实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人员一定要坚持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在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最大程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以及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在教学管理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教师的自愿性和主动性,在教学的开展过程中能够使教师保持愉快的心态。

2.2 强化教师教育管理主体作用的发挥。学校要积极落实民主管理工作,从而将教师在教育管理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通过民主的、公开的程序来制定一些与教师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制度,比如学年考核、奖金激励制度以及聘任制度等。此外,还要清楚的是在进行民主管理时一定要有一个专业的组织系统来进行相关工作,在相关规定的制定、执行以及监督、反馈等整个过程中,必须由相关管理机构来进行负责。在管理机构人员分配方面,要尽可能多元化的进行选择,按照相关人员比例来进行职能的配置,争取做到不偏不倚,照顾好各方的利益。

2.3 加强优秀教师队伍的培养。在目前小学教育管理众多的改革内容中,加强优秀教师队伍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这是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部分。学校要加强对教职工的培训,主要注重专业水平的提高。此外,还要对在校师范生加强课堂实践培训,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为今后的教学打下基础。要想能够在实施小学教育改革过程中顺利进行,就必须要有一批素质过硬、职业道德高的教师队伍。也只有具备了过硬的素质,小学教师才能通过言传身教来发挥出教师的榜样作用。

2.4 加大校园文化建设投入力度。校园文化是学校灵魂,对于小学来说同样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有着巨大的无形力量,它不仅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且也是体现学校办学理念、教育特色、文明状态的重要载体,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中之重。在青少年正确观念的培养阶段,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也符合推动素质教育发展和落实目前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

3、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管理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定要重视教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广大教职工要端正心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教育经验和教训,根据自身工作特点不断探索出高效的教育管理新途径、新出路。在工作中还要加大研究力度,尤其是针对科学的、合理的、现代化的教育工作管理方法的探究,并且还要时时关注小学生发展的动态变化,依据现实中小学生的状态和特征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管理工作,不断优化教育工作内容,争取培养出适合现代化l展要求,乐观向上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龚中义.探析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教育管理措施[J].读与写(上,下旬),2015,(19).

[2]李琴.大数据可视化在教务管理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06):34-35.

[3]朱传云.探究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途径[J].学周刊,2016(02):75-76.

[4]刘景祥.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改革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24):17-18.

中小学教育课程篇6

【关键词】心灵教育 课程 养成途径

一 心灵教育的提出

1.国际教育的改革理念渗透着心灵教育的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系列的学会思想的推移,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再到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隐喻着教育的价值取向:提倡一种人道和责任感。心灵教育即是需要关注人之为人的本质和人的责任意识。要求教育者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人性,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

美国斯坦福大学荣誉主席、美国教育哲学协会和杜威研究协会前任主席内尔诺丁斯女博士于1992年出版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中认为传统人文教育体系中,学校里几乎所有的课程完全围绕着学科知识来安排,严重忽视了人的全面素质和能力,认为学校应培养出这样的人:他们能够与他人和平共处;他们善待自然;他们待人接物都追求一种理智与和谐。

2.我国教育现实和素质教育需要实施心灵教育

观察我国的教育现状,应试教育的影响和教育形式依然存在。学校教育中智育目标狭隘化,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与知识的熟练程度,仅仅注重知识的死记硬背,把学习局限在课本的记忆,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的个体经验相脱节。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对教材的深入挖掘不够,导致学生的发展片面化,学生的内心、人格、精神世界被忽视。另外,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不能充分体现。分数、升学率这些硬性的评价指标,使教育缺乏科学性、艺术性。教育的价值追求应诉诸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是知识是的增长,更应该有心灵的不断完善。

而我国的素质教育,要求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建立全面的教育评价机制,扩大教育视野。而在应试教育下,只关注学生课本知识,只关注成绩单上的数字,只关注成堆的卷纸……培养出的学生程式化、扁平化。教育应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不断实现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养成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和谐教育蕴含心灵教育的理念

和谐教育是通过调控教育中要素的关系,使教育节奏符合受教育者的发展节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以取得最大效益的教育活动。站在系统论角度,和谐教育包括:人体内部,个体内部各个部分、各个方面之间的协调平衡;人与人之间通过信息反馈实现和谐,从而达到协调的目的;人的群体之间,通过开放等实现和谐,从而达到进步;人类与自然之间有机联系,形成彼此不可分割的整体和谐。爱因斯坦明确指出: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他认为教育应使受教育者成为和谐发展的人。由上可知,和谐教育要求的是全面的发展,不是哪一方面单一的发展,是作为一个有机体的协调发展。和谐教育是学生作为一个完整人的各方面的提高,不仅仅包括身体素质、智力水平、道德品质、劳动观念,心灵的不断完善和和谐发展也是重要的方面。而在物质极大丰富,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如何更好地发展和提升人的心灵品质,彰显人性,关注心灵教育至关重要。

4.柏拉图的天赋品德论和其《理想国》具有心灵教育的启示

柏拉图的天赋品德论认为:在人的灵魂中有先天的“善”。柏拉图认为教育并不是凭空地在人身上产生善,消灭恶,教育必须以人的天性为基础,促进人的发展。而对于学的心灵教育更多的是教育者予以引导。柏拉图的《理想国》的一个中心思想是塑造人、培养人的问题。他认为:城邦或国家不仅是一个政治实体或政府组织,而且也是心灵和人类活动的产物,为此,对人施以教育,尤其是开展以道德、品性为本位的心灵教育,才能拯救国家于危亡。其实这种“心灵教育”就是将人的心灵导向最高、最真、最美“理念”的教育。

柏拉图提出用音乐进行心灵的教育。

“音乐教育比起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他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3]他意识到,只有合适的教育和培养,才能使好的天赋有好的结果。其实,音乐在广义上即是人文教育,它的目的在于潜移默化,塑造人格,使人辨别美德,达到陶冶性情的目的。反观小学生课程教学中,只要教育者积极思考,敢于创新,所有的教学科目都能对学生的心灵予以教育。由此,笔者开始反思心灵教育的实施途径。

二 心灵教育的养成途径

总体而言,切实实施新课程改革,体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与时代的联系,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实现由“以分数为标准”到“以每个学生德智体等诸方面素质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标准”的转变,倡导全人的教育,努力把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交给新世纪的儿童。课程内容彰显生活,体现人文性:课程内容体现人文关怀,浸透自然的熏陶,表现社会的思考。

心灵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潜在的熏陶,没有必要进行专门的课程传授和训练。本文中,课程是指综合课程,既包括学科课程也包括活动课程,即学校中一切具体的课程形式。

1.课程中引入生命教育

在课堂中引导、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尊重生命,使学生树立生命观,善待生命,真爱自我,友爱各种生命形式。小学生命教育课包括许多内容。举一至二年级的例子,它可包括:初步认识自然界的自然现象;喜欢自己,乐于与同学交往;亲近大自然,爱护自然环境;初步掌握交通安全、防溺水的基本技能;了解家庭用电安全、饮食安全等自我保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可通过小学自然、体育与健康、语文、音乐等学科课程进行生命教育。当学生有了生命的意识,心灵就有向往美好和呵护美好的责任心。

2.加强心理课程教育,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教育的实施利于心灵教育的不断提升。心理教育积极承担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独立人格的任务。积极的独立人格是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人格,它与责任感紧密相连。关注学生自我内心世界,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移情意识,对他人、社会、生活等充满关注、关怀的热情,完善学生的心灵世界。

3.利用具体的教学科目课堂渗透人文教育

在语文课上,利用丰富的课文资源,深挖里面的人文精神:利用描述自然的优美篇章—千岩万壑、山明水秀、大雨滂沱、风和日丽、万紫千红、莺歌燕舞、春华秋实等引导小学生关注生活、体会自然界的丰富多彩,感悟人生的美好。数学课上,通过各种数字、计算的学习,感悟人类的智慧与伟大。外语课上,感受人类语言与文化的丰富多彩,培养交流、共融意识。在音乐课上,通过人的听觉来直感,音乐表现风啸、海啸、鸟鸣,表现高山流水、诗情画意等,音乐通过旋律美来描述美丽的自然,美满的生活,美好的情感……用这些可激发学生的人文关怀,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

4.利用自然活动课饲养小动物,培养各种植物,潜移默化进行心灵教育

孩子学会关照小动物,将小动物视为一种生命形式而尊重,学会体会小动物的伤心与快乐,学会在与小动物的交流中履行一种责任。小动物的一举一动换化成学生体悟的肢体语言,体会其中的交流与情感,使学生萌生爱,进而关注与珍视。自然活动课中体悟植物生命的奇妙,引领学生细心观察生活,学会感受植物生命的灵动。苏霍姆林斯基就十分注重在自然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品行,他曾在著作中说:“经历了学校生活的第一个秋季,我们就深信:赞叹火红色的硬果的野蔷薇,欣赏还挂着几片黄叶的枝干匀称的小苹果树,心疼被初冬的寒风吹僵了的西红柿——这一切都在唤起儿童对于有生命的美好事物的亲切、爱护的态度。在儿童的心里,一株植物变成了有生命的东西,这个生命在凛冽的寒风中会瑟瑟发抖,于是孩子就想保护他抵挡严寒。”通过这样的活动课程,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内心的不断完善和提升。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指向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活泼的发展。没有心灵教育的实施和渗透,教育的实施是不完善的,没有心灵教育的渗透,学生的发展是畸形的发展。心灵教育的提出和重视必定会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教育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0

[2]高正华.和谐教育:教育的理想与追求[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7

中小学教育课程篇7

综观全国范围内的基础教育,目前地方教育行政、教学研究部门以及广大的中小学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主要是在以下几个层面上开展工作:

1 .通过督政、督学,使地方政府部门,至全社会,更多地关注基础教育。不少地方,由于市长、镇长亲自抓教育,办学经费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办学条件得以不断改善,为提高基础教育的办学质量创造了良好的设备条件和外部环境。特别是通过改造薄弱校,取消小学升初中的选拔考试制度,中考指标按比例拨到乡镇等途径,使得每个适龄儿童接受平等的教育成为可能。但是,教育的投入不均衡,学校建设中有盲目攀比的现象,以及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不规范,缺少科学论证等,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2 .地方课程、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开设,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兴趣、爱好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空问。自 80 年代中期提出基础教育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特别是 1993 年国家教委颁行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明确了活动课程的独立地位之后,全国各地在探讨结合地方经济文化特点、学校办学条件的优势和师资力员,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乃至特长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进一步活跃了基础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一段时期内, “ 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 ” 的口号此起彼伏, “ 合格 + 特长 ” 的学生观, “ 必修课 + 选修课 ” 的课程结构,迄今为止还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当然,在某些地区、某些学校出现的以 “ 活动课 ” 、 “ 选修课 ” 、 “ 特长生 ” 来全面反映素质教育成果的现象,应该引起注意。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在小学中低年级,过多地强调 “ 特长 ” 的发展、 “ 技巧 ” 的训练,是与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相背离的。

3 .通过改进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考核措施,特别是取消百分制,彻底改革对学生的考试评价制度,极大地减轻了师生的心理压力,带动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变化,为还给少年儿童一个健康的学习生涯创造了条件。值得指出的是,以等级制 ( 优、良、合格、不合格 ) 取代百分制还只是一个量变的过程,本质上仍然保留了等级制,仍然要把一个学习群体分成三六九等。众所周知,不同的人先天的遗传素质不同,所处的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不同,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我们没有理由,而且也不应该以某几门学科的学习成绩把他们划分成若干个等级,无论是百分制还是五分制,亦或等级制。尤其对于一个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正处于发展初期,自尊心、自信心还只在朦胧状态中的小学生, “ 等级 ” 的激励和促进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天长日久,他们体验到的更多的是对自我能力的失落和对学习的恐慌以及对外部世界的自我封闭。实际上,对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 ( 包括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 ) 在面临教师公布考试成绩时,其心理感受总是紧张和恐惧。现在的问题是 “ 有没有更为合理的手段来反映学习者的发展状况? ” 答案是肯定的。这种 “ 手段 ” 来自于对 “ 发展状况 ” 的理解。首先,一个人的发展状况是多侧面的,不同的侧面性质不同,不具有可加性,具体到学习者在某一门课程上的学习状况也不例外,混淆各个侧面,以单一的分数来反映学习者的水平是错误的;其次,一个人的发展状况是动态的、过程式的,每个学年只对一、两个时间点上的性状做分析,不仅不足以反映对象的全貌,而且会以偏概全。

因此,在对儿童的学习状况的评估中,应在取消等级制的基础上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l) 评估项目多元化。以语文学科为例,可以从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多方面对其语言发展状况作出描述;而数学学科,则应从数与计算、量与测量、方程与关系、空间与图形、统计概率以及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等角度加以考察。还可以在学生集体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合作精神:是否是一个好的合作者?能否虚心听取同伴意见?能否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等等。

(2) 评估时间过程化。这里首先要明确一个人类长期实践所公认的命题:除非教师存在某种偏见,事实上,教育者通过日常观察,对学习者的评价结果,要比一、两次考试更能反映受教育者的发展状况。因此,新的评估制度,要求教师更多地关注学习者的日常学习行为。如果每一个课程实施者能在上述框架上,去全面地、客观地描述学习者的学习状况,我们有理由相信,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可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师生关系将会有一个根本的改观。

4 .通过调整课程内容,改进课堂教学,向 40 分钟要效益,从而达到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近一二年来,不少地方教育部门提出 “ 改进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 ,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现象。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一段时期内,一些地方和学校,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形成了一种观点,以为只要在 “ 改善办学条件,消灭薄弱学校,开足开齐课程,开好活动课、选修课,以及取消百分制,改进评价手段 ” 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做好工作,就是实现了素质教育,而对于学科课程中内容陈旧、教师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视而不见。其实,上述一些改进措施,相对于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来说,还只是触及了一些外部因素,只是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最为艰巨的工作则是探索如何建立一整套与义务教育性质相一致的、面向 21 世纪的中小学课程体系。

二、关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

1 .我国现行课程面临挑战

教育在于促进人的发展,而课程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则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纵观本世纪的教育发展进程,一定程度上可以总结为一部活生生的课程演变史。无论是用哪一个心理学理论、或者是哪一家教育学流派,都是在借助课程的改革而影响着中小学教育,特别是自 50 年代的新数学、新科学运动, 80 年代以来的全球性课程改革运动,直至行将影响下个世纪的《 2061 计划》,无不折射出课程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之举足轻重。在我国,义务教育的基本精神在于每一个公民都有权利和义务接受九年的学校教育,以促进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在这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性过程中,社会、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以市场经济和信息化社会为主要特征的新世纪的降临,对我国中小学课程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未来学家德雷珀 . 考夫曼曾就全球范围内的社会改革对中小学课程的影响,作了如下六点慨括:

(l) 课程本身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2) 课程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清晰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对未来的预测;

(3) 课程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人类环境深刻的理解力;

(4) 课程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交际活动能力;

(5) 课程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人类和社会的能力;

(6) 课程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个人能力,包括自卫、安全、卫生、营养及性的教育,消费教育,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技能,个人学习的最佳方式及策略,有自知之明及自我克制能力。我们对此应该形成看法。

2 .课程与社会进步

80 年代以来,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在悄然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升学、就业、住房、医疗、保险、养老等模式,变得具有越来越强的可选择性,变得越来越需要减少依赖,增强自主,在许多方面需要平民百姓运用自己的头脑,分析判断,做出决策。这对于习惯丁按照别人的意志做指令性工作的国人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观念冲突。在这众多的选择面前,有人如鱼得水,有人无所适从。事实上,不论你习惯与否,类似 “ 降水概率 ” 预报在向各个领域拓展。有人设想,不久的将来,新闻报道中,每一条消息旁会注明 “ 真实概率 ” ;电视节目预告中,每一个节目旁会写上 “ 可视度概率 ” ;另外,还有西瓜成熟概率、火车正点概率、药方疗效概率、广告可靠概率 …… 。总之世间万物本来如此,人们只是回复其本来面目。在国外,人们体会员深的是机会与选择,申请助学金要选择类别;申请住房要选择房问大小;听课要选择教师、教室和时间,看病要选择医生,甚至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时间、用什么语言 …… 都得由你选择。不同的选择意味着不同的机会,风险大小来源于你的决策分析。毫无疑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成为今后几十年我国人民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的主旋律。今天,特别是今后几十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沿海开放地带,还是内陆不发达省份,几乎每一个生产者同时都必须是合格的经营者,产品质量、市场营销将与个人利益直接挂钩。因而,成本、利润、投入、产出、贷款、效益、股份、市场预测、风险评估等一系列经济名词将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使用得最为频繁的词汇。同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经济活动更为丰富多彩,买与卖、存款与保险、股票与债券 …… 几乎每天都会碰到。所有这一切,要求未来的公民应具有更强的搜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正确地判断和选择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地作出决策的能力;要求未来的公民应具有更强的能力去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回想今日的课程实践,我们的学生在面对 “ 一条船上,有羊 60 只,有牛 25 头,船长几岁? ” 时,居然不少同学得到 “60-25=45( 岁 )” 或 “60+25=85( 岁 )” 两种答案。我们应作何感想?素质教育的实践又该从何处人手?

3 .课程与科学发展

本世纪,特别是二次大战之后,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入文科学,都进入了一个如人们所描绘的 “ 知识爆炸 ” 的年代。这一方面表现为新概念、新学科、新领域的层出不穷,另一方面表现为古老的,也许是有着几千年文化背景的学科,突然间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人们需要重新来界定它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乃至研究手段,即便是人们心日中最为精确的,系统性、严谨性为世人公认的数学科学也概莫能外。同时,现代科学的综合化趋势,使得第一流的科学家在面临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时,也需要一个跨学科的 “ 科学共同体 ” 才能得到比较理想的结果。今天, “ 建筑学 ” 已经远远超出了它本来的含义, “ 设计一个建筑物 ” 仅靠单纯的 “ 建筑设计技术 ” 已难免捉襟见肘。多学科的,诸如数学、力学、光学、空气动力学、地质学、材料科学、生态与环境科学,以及计算机模拟、建筑美学、建筑人类学、建筑社会学等方面专家是不可或缺的。又比如,现代物理学前沿出现了生物物理、医学物理、农业物理、人文物理、物理考古等一系列新的学科分支,使得物理学与其它科学之间失去了许多人为的鸿沟。无庸置疑,计算机基础上的数学,信息时代的物理学,纳米技术下的化学,分子水平的生物学和地球村概念下的资源与环境科学 …… 所有这一切必定带来中小学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和综合化趋势。然而,面对着几十年一贯制的以形态结构为主的生物学教学大纲,面对着由繁杂的计算、代数式的恒等变形、古老的欧氏几何构成的数学课中,面对着以拼音、组词、造句、分段等语文知识为主线的母语教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该作何感想?我们怎么去期望我们的中小学教师改变观念,改进教学.实施素质教育?避开这些问题不谈,很难想象,我们的素质教育实践可以培养出高质量的合格公民。

4 .课程与学生学习

本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无论是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与发现法,加涅的层次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还是加里培林的活动理论,以及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乃至席卷原苏联的合作教育学,论及学习者时,对以下几点均给予了关注。 (l)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是一年级的儿童,他们也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有着良好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2)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这种特定的生物的和社会文化的氛围,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3) 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一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问题,同化新知识,并构建他们自己的意义。

(4) 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 “ 再创造 ” 活动,使其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知识。对于每一个学习的主体,没有活动、没有做就形不成学习。

(5) 从现实中学习和探索。这里的现实是相对于儿童所言。布鲁纳有一句名言,任何一个知识都能够以一种合适的方式教给任何一个年龄的学生。我们认为,任何一个知识如果能够以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相适应的方式 ( 即与对儿童来说是现实的方式出现,就能被学生所感知,为学生所接受。

(6) 只有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才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增进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更热爱学习。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是以成人社会为主导还是以儿童世界为核心,是从概念、规则出发去呈现知识还是从儿童所熟悉的事实现象出发去观察、归纳、发现规律,是课程设计者所面临的挑战。能否在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下,在充分考虑社会进步、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一个 “ 以学习者为中心 ” 的课程,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素质教育的实施目标在于提高公民的素质而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每一个公民素质的进步。基于此,就必然需要我们建立一个以人为本的课程体系。这样的课程体系,其呈现形式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而背景则是反映着社会的需要和学科的思想。

三、关于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

1 .与其叫综合课程还不如强调课程的综合化

80 年代初期,在我国的东北、上海、浙江等地,陆续出现了综合课程的试验。 90 年代初期出现了高潮,上海推出了综合课程的课程试验方案,浙江则在全省范围内推进综合课程的发展。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试验中止了,有些试验遇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前文已经论及课程的综合化趋势,其实 “ 综合化 ” 不仅仅来自科学的发展,同时也得到了哲学 ( 人学、科学与哲学 ) 、社会学 ( 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文化 ) 、教育学 ( 教育的本质及其目的 ) 、心理学 ( 学习心理学、建构主义 ) 等学科的支持。实际上,从对学科内容的综合化水平上讲,区别于独立学科课程的有相关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 参见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 ) 。所谓相关学科课程,强调的是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例如,某一国家的文学作品,要结合这个国家的历史和地理来讲授;而某个物理学原理,则要以数学为工具,结合化学、生物学知识才能获得更好的理解。所谓跨学科课程,则期望学生能体验到人类知识的综合性。在这种课程中,独立的分学科形式仍然保持,但它们将同时用来解释同一个概念或主题,如 “ 能 ” 可以从物理学、化学以及历史学的角度去学习。所谓综合课程,目的在于强调知识的高度综合与一体化,使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运用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显然,综合课程中分学科的独立性基本消失,但还有不同的形态:一种是完全的综合形态,如小学低年级的综合课或常识课;一种是分文理科的综合,即综合文科、综合理科;再一种是二、三个学科的综合,如艺术教育课程 ( 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 ) ,健康教育课程 ( 包括体育、卫生、心理健康等 ) 。上述种种课程形态,如果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课程的社会化等流派相结合,则可以设计出更为灵活的课程形式。如以交通、饮食等儿童经验为主题的跨学科课程,以能源、环保、吸烟等社会性问题为线索的跨学科课程,它们只是在分学科课程的大框架下,分阶段设立几个单元,这样也许更受老师和学生的欢迎。若象浙江的综合课程那样,一下子就进入了课程综合化的最高形态,不仅老师因知识准备不足无法适应要求,而且在教师及社会公众的观念上也一时难以接受。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我们倡导课程的综合化。

2 .还活动于儿童的整个学习生涯

中小学教育课程篇8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教育教学方法;体验探究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育要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本,以音乐为手段,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旧有的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中小学音乐教育必须以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为依据。如何把学生塑造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值得我们深思。

一、音乐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研究交流有待加强

1.新形式下对学生的综合研究及管理对音乐教师教育教学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时代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都身心上或多或少地都出现了变化,这些变化值得我们教师关注(如学生的性格脾气、家庭情况等等)。加上现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怎样教育、管理学生是很多教师都应该深刻认识到的问题。

对学生不了解、不关心,不懂得和学生沟通交流,只会教书,不会育人的教师是不合格的教师。授课过程中,教育学生、管理学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在管理这一环节上,音乐教师要特别注意:由于音乐学科的特殊性(和声音有关),课堂纪律和活跃课堂气氛、师生间的互动须掌握一个“度”的问题。笔者认为管理得好的话,对教学是起促进作用的,反之不仅影响教学效果,甚至会出现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会危急到教师的生命财产。

2.音乐教师教学理论研究的交流

交流是很重要的,人类社会如果没有交流,那一定是很难发展的, 停滞不前的。大到国家,小到个人,只有交流才能学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教师要主动和领导、其它学科教师、学生以至于音乐教师之间互相交流,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好音乐教学工作。

(1)与其他学科老师的交流

虚心和其他学科老师交流,对改进音乐教师教学方法有重要影响。音乐教师“被特殊性”产生距离感。(笔者认为这种“特殊性”是人为的,一种是外在的,很多人总是把音乐列为特殊学科,却得不到特殊的照顾和应有的重视。一种是内在的,音乐教师自认为自己特殊,衣着言行表现异于其他老师。),因此我们更应主动向其他老师学习,不妨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多和其他老师交流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我相信教学管理中的很多困难在谈笑中都会迎刃而解。

(2)与学生的交流

定期和不定期地主动和学生沟通交流,听取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尽量帮助学生排除知识上的困难和问题。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课堂。没有交流,哪来互动?要知道学生是很喜欢朋友型的老师的。看看我对本校预科八个班362名同学的调查吧。

喜欢 不喜欢 无法选择

朋友型 326 33 13

说教型 134 187 41

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学生是喜欢老师和他们平等友好相处的,假如不和学生交流,那怎么谈得上友好相处呢?学生对老师不感兴趣,那么这个老师再能说会道,也难把他担任的学科教好。

(3)音乐教师间(校内校外)的交流

同一学校或不同学校间的音乐教师交流对音乐教学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音乐教师间共同的话题一定很多,经常联系说说自己的教学心得和感受,了解别的音乐老师在做着些什么,对照自己的教学,一定会发现大同中的小异。只有这样,音乐教师才能把音乐课在学校的地位牢固树立。

二、教学方法的改变

在音乐教学中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淡化教育活动中裸的知识传授过程,代之以“师生双方主动投入、互相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动”“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注重情感体验。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理解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音乐教育才会影响学生的情感状态和意向,形成审美情操,从而完善学生的人格发展。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 注重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自我发现、自我探索、合作学习,掌握知识。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轻松、愉快、成功的情感体验。

(2)强调主动参与、乐于体验、勤于探究

音乐课不仅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更是一门创造性很强的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体验、勤于探究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音乐内涵,引发学生想像和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还要通过学生各种信息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过程,让音乐教学活动充满生命活力,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3)注重合作意识的培养

合作性学习是一种共同的、开放的、包容的学习。它要求小组成员共享目标和资源,共同参与任务,直接交流,相互依靠。学生通过讨论、演唱、合奏、创作、游戏等形式参与音乐学习过程,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而且能增加学生的信息交流量,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从而形成竞争和合作并存的良好心态。

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它要求音乐教师在传统的基础上力求创新,将音乐课变成真正能够陶冶情操、提高素养、感悟人文、愉悦身心的受欢迎的艺术课。

总之,我们要在新课程、新理念指导下,进一步帮助学生转变音乐学习方式,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拓和提升,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识、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国安,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

[2]廖家骅.《音乐审美教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中小学教育课程篇9

关键词:体育教学;听评课;新视角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2.015

在新课标背景下,听评课已经成为教师教研活动的主要渠道,是研究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研活动的价值和提升教学技能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听评课是基于课例的研究思考过程,它具有科研、激励、诊断、沟通等有价值的功能。笔者结合日常教研活动,从听评课的有效观察、有效评价的新视角来阐述,与各位同行交流、探讨。

一、从听评课有效角度出发,聚集课堂教学的发展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具有现场反思价值的听评课是提高教学技能的有效途径。听评课的准确定位思考,对课堂教学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笔者通过听评课的有效性视角,积极寻找听评课活动的切入点,提升对课堂教学的反思能力。笔者通过三种听评课的模式,来反思课堂教学中发现哪些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帮助自己重新构建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1. 寻找亮点式听课

寻找亮点式听课通俗讲是指在听课过程中,从教学设计意图、对教材价值与功能处理、重难点突破的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价、讲解与示范、课堂教学中的调控能力、场地与器材的设计使用等方面出现的闪光点,激发听课老师对课堂教学的思维碰撞。如在区级教研活动中,要求听课老师,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对每一节听课过程至少要提出三点优点,这些优点对自己的教学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并阐述自己的看法。

总之,通过寻找亮点式听课模式,有利于老师用心听课、积极关注听课的全过程。笔者每次参与教研听课活动,都是带着寻找亮点的思想碰撞去观摩教学。在听课过程中,要善于发现亮点并记录下来,把发现的亮点整理和加工,再经过自己课堂教学的实践后形成教学反思。通过听评课的亮点积累为提高课堂教学执教能力储备了正能量。

2. 发现问题式听课

发现问题式听课就是指在听课过程中,要用心去观察课堂教学,用心揣摩教学,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重新构建课堂教学的一种模式。如,在听课过程中,从观察教学目标制定与实际教学中的达成程度、教学重难点突破的方法和手段是否合理有效、教师评价的运用效果、课堂教学的组织等问题。在听课过程中,笔者及时记录相关的问题,课后与上课老师、点评的老师以及教研员进行交流,解决自己发现的疑惑问题,为今后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在发现问题式听课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是最主要目的,最主要是通过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教学策略,最终促使自己提高课堂教学执教能力。

因此,发现问题式听课,让听课活动更加接近教学实际,更加有针对性。要用心去观察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善于发现问题,提高警惕,使自己的课堂教学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

3. 启发式听课

启发式听课就是指在日常各类教研活动的公开课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有利于优化教学的情况,给听课老师带来教学启发和思维碰撞。如,教学设计的理念、课的准备活动与导入形式、教学过程的衔接、游戏与技术学习的融合练习、对器材的有效利用等,与自己的理解之间存在差距,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启发。总之,在启发式听课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听到、看到的各种有用的信息,与自己的思维进行及时的思维碰撞,不断积累启发的素材,要学会多角度思考,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有变化。

二、从听评课的优势价值判断的视角出发,启发课堂教学思维

视角是人看问题的不同切入点,是人的不同思维构架和不同思维模式,为了充分发挥听评课的价值与功能,一线体育教师有必要从另一个视角来探索听评课最大价值。即以优势为基本取向,积极评价聚集教师利用自己的潜能和优势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在听评课中,引导教师利用自身优势来解决问题。在评课过程中,从挖掘课的优势角度出发,引导教师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点评的引导,引发教师思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笔者结合日常的教研活动,总结出一些从优势价值判断的评价策略。例如,在评课过程中,可以从体能与技能和谐发展角度、从目标与过程统一方向角度、从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统一性角度、从目标制定与达成的角度、从器材和场地的有效性、从突破重难点的练习方法和手段等优势方面进行评价。根据听课的具体情况,先可以从优势视角出发进行评课,发现本课的优势点,然后通过优势点的启发,提出自己的教学策略,从而达到评课的共赢效果,让上课老师和听课老师都能带来积极的思想碰撞。

三、从听评课的自我反思视角出发,引领教师专业的成长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体育教研活动中的听评课模式是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在听评课之后,体育老师应该深入思考,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诊断,再通过积极的深该反思,引领教师专业的发展。如,通过听评课的活动,特别是专家教研员的评课,能够唤醒教师的评价意识、专业意识、实践课堂教学的操作意识和自我深度反思意识等等。总之,通过听评课的反思,让教师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学生、学会用启发的思维去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让教师不断深入研究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的理念引领下,要积极创新听评课的教研模式,让听评课活动之后留下更多有价值的思考素材,让听评课活动更好地服务于实践课堂教学,服务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赵雪晶.基于听评课的教师评价素养提升策略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3.03.

中小学教育课程篇10

关键词:体育游戏;游戏内容;身体素质

体育游戏,就是预先设计好活动内容与形式,以身体运动形式进行的一种新式体育活动。体育游戏可以使学生在体验趣味游戏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同时体育游戏也是在一定的规则下完成的,可以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而游戏又是集体完成的,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让学生互相团结,既培养了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所以体育游戏是体育课中必不可少的教学

手段。

一、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实践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1.游戏内容的选定

体育游戏重要的就是游戏内容的选定。而游戏的内容也很多,例如,跑“独木桥”“闯三关”“长江”“黄河”等训练速度的游戏;又如,发展力量的游戏,像“夺红旗”“跳书包”等或者发展耐力或者训练灵敏度的游戏等等。

2.游戏活动量的设定

游戏种类很多,活动量也有大有小。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进行设定,低年级的学生心脏和血管发育得都比较迟缓,不能做剧烈的运动,我们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接力跑游戏。可以分成8组,每组

5人,相距15米,听到老师的命令开始奔跑。这个游戏活动量大,但是时间短,中间还有休息时间,很适合一二年级的学生。

3.根据学校的环境探讨游戏的可行性

每个学校的硬件设施不一样,我们要因地制宜,根据环境筛选适合自己场地的游戏

二、体育游戏在体育课中的实践

1.如何在准备活动中运用体育游戏

以往的准备活动除了慢跑就是徒手操,反复地使用会让学生感到无比的乏味和枯燥。我们可以在“老鹰抓小鸡”“捕鱼”等一系类游戏中活动学生的肢体,提高学生的兴奋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体育游戏作为准备活动,使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做好准备,把学生的兴奋度调节到一个适宜的状态。

2.在游戏中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

以往的体育技能训练都是枯燥的乏味的单一训练。体育游戏的加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篮球的学习中,可以进行“传球比赛”“投篮比准”,在游戏中增强技能的培训,加强练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这样更有利于技能的掌握。

3.在游戏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的训练,难度小,但是负荷大,而且比较单调。采用游戏的方法,既增加了趣味性,还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如:“丢沙包”可以增强孩子的灵敏度,“蛙跳接力”有利于腿部力量的锻炼,使学生在玩乐中完成了身体素质训练。

4.在游戏中完成整理活动

在轻松幽默的小游戏中完成整理活动,消除疲劳,促进身体的机能尽快恢复。例如,在欣赏音乐中,跟随音乐翩翩起舞,或者做一些小运动,在大脑皮层引起兴奋从而抑制运动中枢神经,加快恢复。

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中不可替代的活动。体育游戏结合了趣味性、情节性,并且符合小学生爱玩的天性等一系列优点,既受到学生的喜爱,又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让学生在快乐的、健康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并且扎实地学到技术技能,让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刘保华.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J].运动,2012(15).

[2]李海中.小学体育游戏的研究与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