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自检自查十篇

时间:2023-04-03 20:15:02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篇1

为了加强对师生集体用餐、食品卫生的安全管理,确保师生身体健康,进一步加强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明确管理责任。学校成立了食品卫生安全领导小组:王军荣校长为组长,实行分工负责,层层落实。领导小组分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每学年初,学校专门召开食堂卫生工作会议,明确职责和具体分工,针对各项具体安全工作制定计划明确责任。同时召开学校教职工、后勤人员会议,学习上级颁发的文件,要求学校后勤人员提高食堂卫生工作意识,增强食堂卫生常识,切实认识到学校安全卫生工作的重要性。

二、确保饮食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现在除了刚刚请来的临时工外都有证。

三、健全卫生、食品管理制度,做到责任到人。

建立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责任到人,搞好食品卫生宣传,由王举政老师做好对食堂每天不少于一次的检查督促,做到有记录。

四、把好四个关,杜绝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1)、把好采购、加工关:采购做好验收工作,加工做到烧熟煮透,做好食品留样工作。

(2)、把好消毒关。所有的餐具、用具都高温消毒。

(3)、把好个人卫生关。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及经过食品卫生培训合格才能上岗,工作人员进入食堂必须穿工作服。

(4)、杜绝非工作人员进入灶房操作间。

五、严格搞好营养餐管理。

切实按xx县营养办套表的要求做好营养餐食品的签收、交加工等管理工作。

六、切实做好督餐工作,做到早餐每班每早都有督餐教师,正餐每餐都有值周教师和保安督餐。

七、建立学校膳食委员会,专门负责收集和反映师生对学校食堂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和不定期对学校食堂进行检查、督促。

八、整改措施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学校和食堂要通过课堂教育、板报、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大教育力度,使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知识深入人心,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维护自身健康。同时,也使食堂的工作人员自觉按照《食品卫生法》进行操作营业。

(2)、加大管理力度,食堂生产加工加强卫生监管,严格操作规程。

(3)、全面停止使用一次性碗、筷,杜绝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4)、学校通过健康教育,告诫学生不吃霉变食品,不买三无产品,不喝生水冷水,教育学生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专题讲座,开展健康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倡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5)、要求保证厨房地面排水沟畅通,及时清理积水。

(6)、做到生熟食分开存放, 生熟食盆分开使用并标明生熟字样。不得为学生提供隔夜、变质的食品。冷藏柜内要做到生熟食分开存放、要保持清洁。食品储藏间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用品。食品添加剂要专人专柜保存、按量使用。

(7)、必须建立和完善食品、原料采买的索票、索证及登记制度。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篇2

同志们:

今天这个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对《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工作进行动员部署,这是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在开局之年要着力抓好的一件大事。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群众要求抓好食品安全监管的呼声非常强烈,在今年人代会上代表提出这方面的议案和建议也很集中;二是法律赋予我们的职责,政府要认真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人大要认真检查监督法律的实施情况。下面,着重讲三点问题。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的重要意义

开展《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是今年市人大常委会的重点工作。搞好这次执法检查,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升全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这次执法检查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吴邦国委员长也指出,全面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食品安全相关法律制度逐步建立,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日益完善,食品安全保障能力逐渐增强,但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仍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全国范围内的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如上海的“染色馒头”、广东的“墨汁粉条”、北京、重庆等地的苏丹红辣椒粉、沈阳的“毒豆芽”,还有双汇瘦肉精、三聚氰胺、水果膨大剂、台湾塑化剂事件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案件的发生骇人听闻,令人震惊,发人深省。从我市的情况看,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食品安全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这次执法检查,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进一步消除食品生产流通领域存在的不安全隐患,积极推动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全方位的安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开展《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是推动依法行政、促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再上新水平的需要。

“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发展进入加速转型期,社会建设进入整体推进期,体制改革进入攻坚突破期,总体上处于全面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行业的不断拓展,食品安全问题应当越来越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存在多头管理、交叉管理等问题,一直是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难点,监管效果不能尽如人意。《食品安全法》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做了很大的改进,为法律的有效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开展这次执法检查,就是要更好地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推动整改,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进一步构建覆盖食品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从城市到农村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风险评估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开展《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是坚持监督为民、履行人大职责的需要。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职责。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是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食品安全卫生的呼声一直不断。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作出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目的是切实改进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让人民群众满意和放心。我省和各市、县人大常委会也积极开展这项工作。省人大常委会于今年5月下旬向社会公布了实施《食品安全法》办法草案,并在第25次会议上进行了审议,进一步规范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生产经营活动,促进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因此,市人大常委会把这次执法检查作为全年的重点工作,就是要进一步牢固树立监督为民的思想,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把人大工作与人民群众需求和人大代表的呼声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人大工作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二、全面部署,准确把握执法检查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工作安排

(一)这次执法检查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监督法》、《食品安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保证食品卫生、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目的,通过执法检查,推动《食品安全法》的深入贯彻实施,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督促解决法律实施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切实构建起完善的食品安全体系,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执法检查的主要内容:一是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机制,落实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情况;

二是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监测检测体系,做好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工作情况;三是规范食品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监督企业落实保障食品安全措施的情况;四是依法开展食品安全源头治理,及时查处违法生产经营情况;五是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宣传贯彻《食品安全法》,增强全民食品安全意识情况。

(三)执法检查的总体安排:这次执法检查采取上下联动的方式,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结合当地实际,对本辖区开展《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作出部署。

这次执法检查共分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准备部署阶段。5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并印发执法检查方案,这项工作已完成。今天组织召开这个会议,对执法检查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同时通过人大网站、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执法检查的监督电话,动员全社会来参与开展这项工作。6月中下旬,围绕这次执法检查内容,组织执法检查组成员集中学习有关法律法规。

第二个阶段为自查自纠阶段。6月中旬-7月上旬,市政府及市卫生局、市农业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食安办)、市贸粮局等部门开展自查自纠,于7月15日前将自查自纠情况书面报送市人大常委会。

第三个阶段为执法检查阶段。7月中下旬,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分赴各县(市、区)开展执法检查,全面了解掌握《食品安全法》在我市贯彻实施情况。7月底,执法检查组汇总意见和建议,研究起草执法检查报告。

第四个阶段为审议评议阶段。8月中下旬,执法检查组向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作执法检查报告,市政府及市卫生局、市农业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食安办)、市贸粮局等职能部门向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作自查自纠报告,同时安排部分市人大代表对上述这6个部门作评议发言,由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及有关市人大代表对这些职能部门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工作进行量化测评,并提出审议意见,交市政府研究办理。

第五个阶段为整改提高阶段。9月至11月,市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认真进行办理,在规定时限内,将办理结果向市人大常委会作书面汇报,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通报全体市人大代表。

三、精心组织,确保执法检查工作有序、有力、有效进行

这次执法检查是全面检验各级政府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效果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和促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方式。各级人大、政府领导要充分认识开展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的重要性,认真组织、协调好这次执法检查。

(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食品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社会的稳定和谐。市、县(市、区)人大常委会要切实担负起执法检查的重任,制定好执法检查的实施方案,组织足够力量,有序开展执法检查工作,做到责任明确、推进有力,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对金华经济社会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全身心投入执法检查工作。市和各县(市、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认识,自觉接受执法检查,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坚持自查自纠,边整边改,切实履行好各自的监管责任。金华日报社和金华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主要新闻媒体要根据这次执法检查的方案,研究制订宣传报道计划,积极整合力量,主动参与执法检查全过程,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开辟专栏,全面详细地报道本次执法检查工作,并探索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舆论监督的长效机制。通过执法检查提升全社会关注食品安全监督工作,增强全社会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的意识,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体系。

(二)要认真把握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要认真学习法律。《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分段监管体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安全标准统一制定等有关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权力和责任进行了规范,在监管体制、监管依据、监管内容、监管手段、监管信息等方面,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第一责任从食品标签制度、索票索证制度、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出厂检验记录制度、食品召回制度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细化。对此,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法律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做到了然于胸,为开展好执法检查奠定知识基础。二是要深入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只有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才能寻求到对应之策,探究到化解之道。如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各职能部门如何履行法定职责、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如何在强化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督过程中,既有利于企业发展,又保证食品安全,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如何从体制和机制上推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守法经营、严格自律;如何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社会环境等等。在执法检查中要带着这些问题,深入到基层,深入到企业,认真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执法检查深入开展。三是要完善执法检查方式。在执法检查中,除了听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现场外,还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抽查和暗访,以便更加全面、更加准确地掌握情况。

(三)确保执法检查的实际效果。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篇3

自治区人大、政协两会即将召开,*年春节也将要到来,为了切实抓好自治区人大、政协两会及春节(以下简称“自治区两会及春节”)期间的食品安全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市人民政府决定在自治区两会及春节期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使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市场秩序明显好转,监管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感增强,确保全市在自治区两会及春节期间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二、检查时间

*年1月16日至*年2月28日。

三、检查内容

在自治区两会及春节期间,加强对食品安全重点单位、重点环节、重点品种的监督检查。

重点单位是食品加工企业(包括食品冷冻贮藏企业)、集贸市场、年货市场、食品批发市场、综合超市及餐饮企业。

重点环节是着重抓好生产加工、流通、消费三个环节的食品安全。

重点品种是粮油、肉类、蔬菜、酱油、醋、酒、禽蛋、水产品、豆制品、水果、乳制品、熟肉制品、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等。

四、检查措施

(一)市政府领导率有关部门进行一次节前食品安全联合专项检查,由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市药监局)牵头组织。

(二)种植环节的专项检查由市农业局牵头,市水产畜牧兽医局、质监局、工商局、卫生局、商务局配合。重点加强对农资市场禁用农药经营、投入品的监管,强化对基地、市场蔬菜农药残留的监(检)测。

(三)养殖环节的专项检查由市水产畜牧兽医局牵头,市农业局、质监局、工商局、卫生局、商务局配合。重点加强对家禽畜的防疫、检疫,加强屠宰检疫管理,强化对养殖基地及上市肉品、水产品药物残留监(检)测。

(四)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专项检查由市质监局牵头,市工商局、卫生局、商务局配合。重点加强对调味品、米面制品、食用油、肉制品、豆制品、乳制品、酒类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执法检查。

(五)食品流通环节的专项检查由市工商局牵头,市质监局、卫生局、商务局配合。重点加强对年货市场、综合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监督检查。

(六)食品消费环节的专项检查由市卫生局牵头,市质监局、工商局、商务局配合。重点加强对大型餐饮企业、指定接待宾馆以及旅游景区的小餐馆的监督检查。

(七)生猪定点屠宰及酒类流通管理的专项检查由市商务局牵头,市质监局、工商局、卫生局配合。

五、工作要求

(一)各县(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强对自治区两会及春节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的领导,尽快制订专项检查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各职能部门要按照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责和范围,制订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落实。各部门要结合前一阶段开展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检查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检查,检查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各部门在检查过程中要加强相互间的协调和配合,避免出现监管漏洞。

(三)各县、区及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在自治区两会及春节期间,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检查覆盖率要达到100%;对集贸市场、食品批发市场、综合超市、餐饮企业的检查覆盖率要达到95%以上。

(四)要保证信息渠道畅通,及时沟通和向市食品安全协凋委员会办公室报告专项检查工作的有关信息,要落实好自治区两会及春节期间值班制度,公布值班电话,确保群众对食品安全问题投诉的及时处理。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篇4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开展自查,消除安全隐患。按照文件规定,要求各学校及托幼机构在3月5日前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自查自纠,并填报《2021年春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自查表》,针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将食品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精心安排,落实整治效果。为确保此次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取得实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此次春季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与“春雷行动暨三月重点工作安排”紧密结合,联合教体局、卫健局、公安局等部门召开了工作部署会议,明确了检查对象、时限、范围、检点和问题整改及工作要求。

(三)严格执法,落实监管责任。精心组织执法力量迅速对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进行拉网式检查,不留死角。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查要点表》,从十个方面入手,对照46项内容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及动态风险分级评定。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与学校分管领导和食堂负责人反馈问题,并就检查发现的问题下发了食品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记录表要求限期整改。对校园周边经营店重点检查资质情况、是否存在经营过期、霉变、“山寨”和三无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此次专项检查共计检查学校食堂34个,其中中学食堂10个,小学食堂13个,幼儿园食堂11个,校园周边食品经营户32户。共出动执法人员37人次,执法车辆9台次,对34个学校食堂开展风险等级评定工作,均为d级。并按照“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将所有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经营店全部录入系统。

(四)创新监管、推行智慧管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州餐饮服务环节“明厨亮灶”工程,督促学校加强阳光餐饮app学习,强力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截止目前,34个学校食堂均完成明厨亮灶工程,其中32个中小学、幼儿园学校食堂均已入驻阳光餐饮app,迈入了线上线下双监管模式(其余2个幼儿园食堂阳光餐饮摄像头正在采购安装中)。

(五)宣传培训,强化防患意识。为进一步提升我县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法律意识,规范食堂从业人员操作流程,消除食品安全隐患。3月19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县教育体育局对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员和食堂负责人60余人进行了培训。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结合日常检查发现的问题及典型案例,主要针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重点从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品原材料采购索证索票、食品留样、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地培训讲解。并要求参会人员及时向未参会员工传达会议精神,做好二次培训,确保做到培训全覆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检查督查情况来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校长第一责任人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基本建立,食品经营许可证持证率100%。但检查中也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学校索证索票不完整,存在大宗食品检测报告与批次不一致的情况,食品安全专卷资料混乱;二是部分学校仍存在加工食品的工具、容器未加标识,操作中存在交叉使用的现象,未区分使用、未定位存放;三是部分学校散装食品标识不全,成品、半成品混放,未使用食品专用包装袋盛装食品,库房通风、防潮设施不全,食堂内存放有杂物或私人物品;四是部分学校留样记录、消毒记录不规范,未及时开展从业人员培训;五是部分学校老旧食堂布局不合理,备餐间未封闭,墙壁和屋顶未做防水处理,墙壁有霉斑,需改造;六是阳光餐饮部分摄像头无法正常使用。七是部分学校食堂水质检测报告中的大肠菌群超标,存在极大食品安全隐患。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篇5

关键词:武汉口岸;进口食品企业;问卷调查;主体责任;新修订《食品安全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2000804

1研究目的

对于进口食品而言,进口食品企业依据进出口合同从境外购进食品,从事食品经营活动,是确保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当遵纪守法、诚信自律,并掌握必要的法律法规和知识技术,发挥保障进口食品安全的作用。本研究随机抽取近2年在武汉口岸有进口记录进口食品企业33家,对企业的进出口食品业务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企业经营情况、食品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的知晓情况和在进口食品业务中的具体运作方式和意向,借此了解武汉口岸进口食品企业基本情况、法律的知晓程度、第一责任人意识和保障进口食品安全的能力,结合调查实际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新修订《食品安全法》对进口食品企业主体责任的要求,就如何提高武汉口岸进口食品企业和行业发展水平,保障进口食品安全提出几点建议。

2调查问卷的设计

问卷第一部份为基本情况调查,涉及被调查者年龄、学历、从业年限以及企业规模、开展进口食品业务年限和业务情况;问卷第二部分首先是对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了解情况做主观性调查,随后设计了9个客观性调查选择题,以便更好地掌握真实情况;第三部分为进口食品业务中的具体运作方式和意向调查,主旨是了解业务运行的实际情况,以期进行有针对性分析、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

3结果分析与讨论

3.1基本情况

从基本情况调查结果来看,武汉口岸进口食品企业有如下特点:(1)绝大多数为小微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在资本、人力方面的资源有限;(2)企业从事进口食品业务年限不长、经营品种多样化;(3)进口食品业务负责人年龄结构年轻化、学历结构较好、但从业资历较浅。

3.2对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了解情况

主观性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进口食品企业业务负责人对《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国家质检总局的与进口食品有关的政策以及所经营食品有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称“详细了解”的比例分别是18.18%、12.12%和24.24%;认为是“一般了解”的比例分别是66.67%、72.73%和63.64%;“仅听说”分别是1515%、15.15%、12.12%;没有人称“完全不知”。调查反映出大部分被调查的进口食品企业业务负责人对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有所了解,但了解程度不高。

客观选择性调查题考察的是对于与进口食品业务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了解情况,以检验被调查者是否真如声称的那样了解,调查结果不容乐观(表4)。仅有1名被调查者全部回答正确,6成的被调查者只能回答正确4-5题;说明进口食品企业业务负责人远不如其所主观认为的那样“详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一般了解”的情况也不如其认为的那样好。

有超过3成的被调查者不了解《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二条规定“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仅有3人知道是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17人)认为是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制定、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大半被调查者认为国内市场销售的进口预包装食品必须标注“中文及原产国文字标签”,存在很大的误解;对于进口预包装食品的标签配料表中添加剂的标示要求也不明确。对于食品进口和销售记录保存期限问题的回答错误率为36.36%。说明不少进口食品企业存在食品进口和销售记录的保存不符合法律要求的风险,必须进一步加强对进口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法》的宣贯,增强法律意识。仅三成的被调查者(10人)能够正确的回答出国家质检总局目前仅对“乳制品、水产品、肉类”制定、了进出口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反映出被调查者对于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有关法规的了解情况并不理想。对于食品经营者发现其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后,93.93%的被调查者知道不应该“自行处理后,继续经营”,说明大多数被调查者是了解相关要求的。对于食品安全标准性质的了解情况较好,知道是“强制性标准”的有32人。被调查者对于食品添加剂规定比较了解,33位被调查者均选择了正确答案“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

3.3进口食品业务情况

进口食品的渠道:20家进口食品企业直接由国外生产企业进口,6家企业从国外经销商处进口,7家企业两种渠道都有。

在进口食品报检、检验环节,仅有21.2%(7家)的进口企业是自理报检、自行与检验检疫联系相关事宜,11家企业委托公司报检、自行与检验检疫联系相关事宜,13家企业将报检、检验相关事宜全部委托公司进行,还有2家企业委托公司报检,视情况自行或委托公司与检验检疫联系。在进口食品报检、检验环节,企业对公司的依赖程度比较高,部分企业完全是由公司来操作所有业务环节;一方面是由于不少企业业务负责人对报检要求、检验检疫工作流程和要求不了解,容易出现理解上误会的和操作上差错,认为由公司操作比较方便、省事;另一方面的原因是企业缺乏自主意识和第一责任人意识,只注重货物是否可以通关、检验检疫结果是否合格,忽视了自身应履行确保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的责任和义务。

对于进口食品前的准备工作,大多数进口食品企业会事先自主了解进口食品适用的法规、标准,向检验检疫部门咨询,很多企业将检验检疫部门视为信息来源的第一渠道;也会主动要求供货方提供进口产品批次的有关官方证书和实验室检测报告,但对进口食品及其配料提前进行审核或试验的意识稍低。

在中文标签制作时,进口食品企业的第一选择是向检验检疫部门咨询,然后是参考市场上已有的同类食品标签,不到一半的企业会找专业咨询设计公司,查找资料、自行设计,同行之间相互咨询的比例较低。

企业对进口食品质量安全采取的自控措施中,8485%的企业会及时填写进口记录和销售记录,确保产品可追溯;75.76%的企业会对境外食品生产企业进行自主检查,评估确定合格供应商;66.67%的企业配备有熟悉我国质量安全相关规定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只有54.55%的企业会对进口产品开展自主检测。说明进口食品企业对《食品安全法》中具体规定措施的执行情况较好,但落实第一责任、开展自主检测的情况较差,还是习惯于由政府部门把关、为其背书。

对检验检疫部门的工作意见和建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希望提高工作效率,充分沟通,避免重复繁杂的手续,缩短抽样出证的时间;其次是多开展相关政策法规的培训与交流,及时传达国家最新规定;最后是希望能够在进口食品中文标签方面得到重点培训。

4结论及分析

4.1调查结论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武汉口岸大多数开展进口食品业务的企业规模小、人员从业资历浅、专业性较弱,对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一知半解,特别是对具体操作层面上要求缺乏了解;将进口食品与进口其他非食品类货物等同视之,对于自身应担当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不甚了解,对如何制定一套能保障食品安全的管理制度也不够重视;先入为主认为进口食品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生产流通,就已经符合卫生要求,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对其中的配料包括添加剂情况不关心、不审查;对于中文标签马虎应付,中文标签制作上不按标准执行;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观念还没有形成,更多的是依赖检验检疫机构来保障进口食品质量安全。

4.2新修订《食品安全法》对进口食品企业主体责任的要求

2015年4月24日,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这部被各界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的新法,更加明确建立了严格的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和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第四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食品的安全负责。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明确了食品进口商是保证其经营食品的安全责任主体,应当保障消费者健康和安全;并对食品生产经营提出了很多具体要求,落实到进口食品经营,可以概括为“五项制度”和“五个应当”。

4.2.1“五项制度”

(1)备案和注册制度。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向我国境内出口食品的境外出口商或者商、进口食品的进口商应当向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备案。向我国境内出口食品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应当经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注册。已经注册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提供虚假材料,或者因其自身的原因致使进口食品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当撤销注册并公告”。备案和注册制度有利于进口食品的追溯和召回,同时也有利于明晰各方主体责任。

(2)境外出口商、境外生产企业审核制度。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四条规定:“境外出口商、境外生产企业应当保证向我国出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并对标签、说明书的内容负责。进口商应当建立境外出口商、境外生产企业审核制度,重点审核前款规定的内容;审核不合格的,不得进口”。境外出口商、境外生产的企业审核制度是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的一项制度创新,督促企业从依赖政府保姆式监管向自主实施质量安全管控转变,促进进口商落实进口食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3)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八条规定:“进口商应当建立食品、食品添加剂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食品添加剂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或者进口批号、保质期、境外出口商和购货者名称、地址及联系方式、交货日期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应当符合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即“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建立食品购销记录是其应尽的义务。

(4)食品安全管理和自查制度。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职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加强食品检验工作,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当落实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本企业的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负责。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其培训和考核。经考核不具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的,不得上岗。”第四十七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不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应当立即停止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上述制度的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作出了具体要求,通过制度来加强过程的管理。

(5)召回制度。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三条规定食品经营者发现其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应当立即停止经营,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对召回的食品采取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场。但是,对因标签、标志或者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被召回的食品,食品生产者在采取补救措施且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继续销售;销售时应当向消费者明示补救措施。召回制度可以有效避免不安全食品的危害,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4.2.2“五个应当”

(1)进口产品应当随附合格证明材料。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二条:“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按照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要求随附合格证明材料”。这也是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一个亮点,将进口环节的检验由原先的全部依赖检验检疫机构单方面进行执法把关变为在进口企业主动证明其进口产品合格的基础上政府部门在进行抽样验证,实现了更加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同时也强化了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

(2)进口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有中文标签。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条:“进口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有中文标签;依法应当有说明书的,还应当有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并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规范进口食品标签是保证进口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3)食品在仓储、运输过程中和经营场所内,应当采取恰当措施,保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在仓储管理方面,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第五十四条要求:“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至于经营场所和运输,第三十三条要求:“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有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湿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贮存和运输”。上述规定的关键在于落实,不能成为纸面上的规定,而应该变成企业具体的规章制度,并且认真遵守。

(4)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5)应当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第一百零二条要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定期检查本企业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有利于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和蔓延,是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的一份子,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是一项法定义务。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的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应当是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危害后果扩散,而不是隐瞒事故。

4.3几点建议

按照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的要求:“食品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必须依靠进口食品企业、行业和有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合作共治,才能真正实现守护好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1)进口食品企业要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重点,将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的各项制度和要求内化为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经营行为,提高对食品安全的法律责任意识和履责能力。

(2)针对武汉口岸进口食品企业小、散、弱的特点,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交流合作,提供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信息和技术等服务,引导和督促进口食品企业依法经营、有效开展食品安全管理,推动行业良性发展;同时大力宣传和普及进出口食品安全知识,增进消费者对进口食品安全状况和监管情况的了解,营造进出口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3)检验检疫机构要按照“放活”、“善管”、“共治”的要求,进一步转变监管职能,一方面着重探索建立“预先申报”、“预先检验”、“口岸分级分类查验”等一整套口岸检验新制度,解决好进口食品通关速度和效率问题;另一方面要明确进口食品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主体,完善进口食品不良记录制度、进口食品企业备案管理制度,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

参考文献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篇6

为切实加强2016年春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切实保障师生饮食安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教育局决定对全区各类学校(含大学、专科院校、托幼机构)开展春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全区各类学校食堂(含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幼托机构食堂)

本次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1、学校食堂餐饮服务许可和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情况。2、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管理制度落实情况。3、食物中毒预防和控制机制以及建立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体系与责任制度落实情况。4、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食品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开展情况。5、食物储存、进货查验、购销台账登记、索证索票、留样、餐厨废弃物管理和食品安全承诺等制度落实情况。6、餐饮具清洗、消毒和食品安全防范措施执行情况。7、食堂基础设施和卫生环境,包括食品加工、贮存、陈列等设施、设备和保温、冷藏、冷冻设施维护、运行情况。8、有无销售、使用“三无”食品和假冒伪劣、有毒有害、过期变质及其它不合格食品,是否有违规采购、使用劣质食用油和非法使用添加剂、不合格调味品等现象。9、“透明餐饮安全体系”推进情况。

此次检查采取学校自查和监管执法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学校自查主要由学校对照检查内容,认真查漏补缺,完善食堂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整改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监管执法检查阶段,由市场监管部门和教育部门组织人员采取现场查看、查阅资料等方式开展执法检查。对于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指出,限期改正,及时落实整改责任;对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将依法处置,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一)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关系广大师生身心健康,牵动千家万户,关乎社会稳定。各学校、托幼机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要充分认识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更加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水平,加大对学校食堂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严格按照食品安全管理有关要求,设置食品原料处理、食品加工、贮存等场所,配备相应的冷藏、清洗消毒、防蝇防鼠、洗手等设施设备,改善食堂卫生条件,最大限度地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二)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各类学校要建立健全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并严格实施食品原料采购记录和索证索票制度、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清洗消毒制度、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食物中毒责任追究制度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全面落实食品安全责任;严格规范承包经营学校食堂的管理,学校要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严把学校食堂承包经营的准入条件,把保证食品安全作为承包合同的重要内容列入其中,加强对承包经营学校食堂的检查,督促承包经营者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加强管理、认真落实好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对拒不整改的,要及时中止承包经营行为,决不留安全隐患。

(三)落实责任,强化自律。校长作为学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不仅要提高自身对食品安全的认识,还要做好对本单位食品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从制度的落实抓起,从原料采购和食品加工的每一道环节抓起,从餐饮消费食品安全关键环节控制抓起,落实责任,强化自律,不断提高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四)消除隐患,做好防范。各类学校要成立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学校食堂关键环节的控制和监督,及时了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制定食物中毒应急处置预案,提高防控食物中毒事故的能力和水平。要经常组织自查、互查,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隐患。积极在广大师生中间开展宣传教育,一旦发生事故,要迅速控制事态,及时报告教育、市场监管局和卫生行政部门,并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处置工作。

(五)继续抓好“透明安全餐饮体系”工程推进工作。各类学校要继续做好“透明安全餐饮体系”工作,维护好视频监控设备,并确保正常使用。对新开办的学校食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督促和指导其在后厨烹饪、餐具清洗消毒、备餐间等关键部位安装摄像头,并将视频信号传输至“食在__”网络平台,便于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进行实时监督。

春季学校食堂检查时间紧,任务重,区食品监管和教育部门将集中执法力量按时按质完成检查工作,各校、各分局要通力配合,做好本次检查工作。区市场监管局、教育局将对本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和通报。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人:

区教育局联系人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篇7

一、多方面强化学校食品安全的监管:

3、加强学校自我监管:今年上学期开学时,对照去年寒假布置的食品安全工作设计表格,将今年食品安全工作的要求用承诺的形式写进开学食品安全检查表,县属学校以自查为主,乡镇由中心学校按照表格的要求进行检查,县学校食安办进行抽查,检查表一式两份,各学校按要求在检查表上进行了承诺,检查表实际上又是承诺书。县属学校的放县学校食安办存档,其他学校放乡镇中心学校存档,学校自己存档一份。以此督促学校加强自我监管。

二、多层次检查,确保监管落实:

1、用打分的办法进行检查:四月中下旬,为认真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长教通[2012]075号《关于开展中小学校食品卫生和饮用水安全检查的通知》精神,全面提升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从教育局天明办公网将市“三局”75号文件全文转发至各县属学校和各乡镇中心学校,各县属学校进行自查,各乡镇中心学校组织对有学生食堂和小卖部的学校进行检查,其他学校进行自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县属学校和乡镇中学、中心小学对照湖南省中小学食品卫生和饮用水安全专项检查表的要求打分,县属学校将检查表从网上发至县学校食安办,其他学校的存中心学校备查。

2、进行了五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和整治:

首先是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教育局局长任组长、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局长任副组长。县校产办成员和抽调部分乡镇中心学校的食安负责人任检查组成员。

其次是召开了专项整治工作会议:5月12日下午,我们召开了有县属学校、乡镇中心学校校长和县属学校总务主任、乡镇中心学校食安负责人会议。会议由分管食安工作的副局长主持,并就这次专项检查工作进行了周密布置。

同时还召开了全县民办中小学校和民办幼儿园负责人会议,就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

再次是认真组织了专项检查:5月13日至5月18日按实施方案要求,对系统内公办和民办中小学和幼儿园进行了地毯式检查,检查分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检查对象为县属学校、民办中小学校和有寄宿生以上的乡镇公办中小学校共81所,全县分四个检查组,出动车辆15台次,组织检查人员45人次,按检查表的要求进行检查。采取察看现尝查阅资料、填写表格、发现问题、当场提出整改意见等方式,对上述学校进行了全面彻底检查。

第二个层次,检查对象为没有寄宿生的乡镇中小学校和民办幼儿园397所,由乡镇中心学校按县局的要求,采取县检查组的检查形式进行检查。据统计,全县20个乡镇共出动车辆88台次,组织检查人员309人次,分三天对上述学校进行了地毯式排查。

全县象这样分两个层次进行,规模之大,排查彻底,在近几年是第一次。

二次是“国庆、中秋”两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和整治:

一方面抓认真布置:我们结合开学工作,将长县食安办发[2012]11号文件转发至各县属学校和各乡镇中心学校,要求领会其精神实质,认真开展专项清理整治。并对如何开展“开学、两节”的学校食品安全检查进行了布置。县学校食安办还统一印发了表格。

另一方面是抓认真落实:县学校食安办共出动车辆6台次,安排了6天时间对全县有人事变动(主要指校长)的学校,进行了检查,同时对各乡镇中心学校的检查情况进行了抽查,被抽查的乡镇和学校情况良好。全县20个乡镇共组织检查人员228人次,出动车辆76台次,根据《长沙县月饼及“国庆、中秋”两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县教育局开学对学校食安工作的要求,对照县学校食安办的表格对406所中小学校和民办幼儿园进行了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督促落实,效果良好。

三次是地沟油和餐橱废弃物的专项检查和整治:

首先是抓认识的提高:原来对餐厨废弃物的管理认识模糊,认为此项工作与学校食品安全无关,还认为地沟油应从源头抓,学校无从抓起,通过学习国务院办公厅[2012]36号《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文件后,认识到:学校杜绝地沟进入师生食堂是保护师生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地沟油对人身体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餐厨废弃物管理不当,不但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给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给社会造成危害。所以抓好此项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

其次是摸清情况,有的放矢:县学校食安办制定表格,对各乡镇中小学地沟油专项整治情况进行了统计,从统计和调查的情况看,食用油的采购和管理较好,但也还有学校食用油索证索票不全。餐厨废弃物的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校对这项工作认识不足,没有建立餐厨废弃物管理台帐制度。据调查,饭菜屑去向主要有三,一是进入学校猪场,二是专业户收走,三是进入垃圾池。总之,这项工作原来抓得不够,没有规范管理。通过这次清理整顿,将得到明显改善,但完全达到要求,还需一个过程。

四次是米粉专项检查和整治:

一方面下发“关于认真贯彻落实长县食安办发[2012]15号

《长沙县米粉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文件的通知”,通知就县食品安全委员会米粉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进行了说明,并按方案要求制订摸底表,要求各县属学校和乡镇中心学校食品安全负责人迅速做好调查,按要求填好摸底表,按时从网上上报。同时还要求各县属学校和各乡镇中心学校掌握情况后,要及时进行整改,特别是对米粉供货商资质有问题的,要迅速更换,并将问题供货商(或黑窝点)的情况及时上报有关部门进行查处。

另一方面认真统计和整改,从统计的情况看,全县共有49所学校食堂使用米粉,有2个县属学校和3个乡镇中小学校没有使用米粉,使用米粉的学校都没有自制米粉,全部购进米粉,全县每周需要米粉27462斤。全县学校米粉供货商有22个,大部分资质完善。对存在的问题,督促学校及时进行了整改。

五次是食盐专项检查和整治:

一是将《长沙县食盐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全文转发各学校,要求各学校立即进行自查,各乡镇抽查,看所用食盐是否符合食用质量要求,看是否将食盐采购纳入了索证索票范围,且做好了台帐。看卫生健康教育课程是否将食品安全知识、消除碘缺乏危害知识等纳入教育内容。如有问题,立即进行整改。同时还随机抽查了部分学校,发现食盐质量都符合质量要求,食堂采购管理人员、从业人员都知晓食盐安全知识,但如何辨识真假碘盐的方法掌握的不多。没有发现使用散包装食盐现象,也没有发现使用不含碘盐和工业用盐等现象。但食盐索证索票、记入台帐等工作还有待加强。

二是从反馈的情况看,有如下一些特点:

1、高度重视:部分乡镇组织了专项检查,如星沙、黄花、路口、开慧、高桥、榔梨、青山铺等乡镇都组织了检查。

2、食盐质量安全:据县一中、青山铺镇等反映,一般都是使用“雪天”牌加碘精制小包装食用盐。没有发现使用不合格盐的现象。

3、宣传教育工作做得好:很多学校都将食品安全知识、消除碘缺乏危害知识等纳入健康教育内容,有的还开展了宣传活动,如开慧乡要求各校出好一期食品安全及关于碘缺乏危害知识的黑板报,并印发了宣传资料。榔梨镇还在今年5.15消除碘缺乏危害的宣传日当天,配合有关部门在学校进行了食盐安全知识宣传,发放宣传资料等,并在学生中开展了碘盐知识问卷调查测试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法制意识和健康意识。

今年专项检查的主要特色有:

1、检查的范围大:有两次检查扩大到了民办学校和幼儿园。2、要求比较高:检查表格是按食品安全管理示范校要求制订的,有的学校达不到要求,但学校可以向这个方向努力。

3、横向配合好:有些乡镇中心学校与乡政府食安办配合检查,横向联动,如“中秋”“国庆”两节检查时,路口镇是由镇政府牵头,组织综合、安监办和中心校、派出所、工商所、国土所、交管站、卫生院等8家单位联合进行检查。还有郎梨镇也是与镇政府食安办等4家单位联合进行检查的。

4、整改力度大:各检查组都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且整改措施得力,特别是跳马乡中心学校对未配食物留样冰箱的学校将由中心学校组织团购。

三、坚持监管、服务两手抓,以服务促监管:

1、宣传教育促食品安全知识普及:

今年6月1日是《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一周年,当天,我们组织人员制作了《食品安全法》实施一周年的彩色宣传匾,印制了1000多份宣传资料,参加了县政府在“步步高”前坪举办的广场宣传活动。受到了县食安委的好评。同时在各学校开展了进一步学习和落实食品安全法的活动,增强了广大师生员工的法律意识。通过食品安全知识进学校、进课堂的活动开展,使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抵制不合格的食品、原料进入学校的能力大大增强。

2、三项举措抓服务监管

二是抓资料信息服务:今年上半年共向学校发送服务资料信息6次:即元月对去年12月报纸报道某学校集体食堂食用“四季豆”而引起食物中毒的案例加案语的通知;如何填写进货台帐的说明;食品安全法的宣传资料;今年上学期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要求;米、肉类、食用油的索证要求及方法。如何防止食物中毒的方法资料等。这些信息都是通过教育局天明办公网发送,深受学校欢迎。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篇8

我国在食品流通环节开展检验工作的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在食品流通环节开展检验工作的方式都是采取抽样检验,因为市场上每天流通的食品种类繁多、而且数量非常大,而且对商品的检验项目很多,每件商品都检查显然不可能。为了保证食品质量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并且尽量减少监管成本,抽样检验成为了监管部门开展食品检验工作的最佳选择。采用抽样检查的步骤就是从一批同种类的商品中随机抽取出固定比例的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检验的内容通常都是与食品质量紧密相关的内外包装、保质期、生产日期、商标、各种物理化学微生物的指标等等,看这些产品的各项指标是否达到了我国对此类产品做出的质量规定。抽样法是数学上常用的一种调查方法,它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而且操作简单合理,而且得出的数据基本可以算是真实可靠的,所以抽样法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当前我们国家对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检查工作都是各级工商管理部门与食品质量检测机构合作开展的。首先,工商部门会对与之合作的食品质量检测机构进行法定授权,得到授权的机构会对需要进行检验的食品制定详细的抽样检查方案,之后由工商部门把在市场上抽样选取出来的食品送到得到授权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的结果最终由工商部门告知给广大群众,对外消息。同时,对于检验中出现问题的食品工商部门也会立即进行下架、召回、命令厂家停顿整改等后续工作。

我国在食品流通环节开展检验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在逐渐增加,也出台了很多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对那些非法生产有害食品的不良企业的打击力度也在加大。但是由于市场上流通的食品种类和数量实在是太过庞大,工商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不足,很多时候都无法把食品监管工作做的面面俱到。在食品流通环节开展的检验工作也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法律法规依然不够健全。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出台了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法律,但是对食品流通环节检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还处在初级阶段,对如何有效开展食品安全的检验工作并没有具体化,已出台的法条也缺乏可操作性。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具体实施环节的有效性两个方法,我国还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食品安全的监管队伍建设薄弱。食品安全的监管队伍既包括工商部门开展食品检查工作的专业人员,也包括实施检验的第三方检验机构人员。当前,在食品流通环节开展食品质量检查工作的这两种专业人才的数量都比较缺乏,现有的工作人员很多技术水平都不能达到标准要求,无法准确的发现食品是否真的质量过关。

食品安全检查的技术有限。当前我国对食品安全能够检查的项目并不多,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有很多食品安全相关的指标还无法实现精准检测,而且可以对食品进行快速检查的仪器设备种类也比较少,所以检查的技术限制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一大难关。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开展检验工作的有效策略

舌尖上的安全是关系着我们每个人人身安全的大事,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不得不吃到市场上流通的各种种类的食品,对于个人来说食品安全是我们防不上防的大事。所以工商管理部门身上承担的是我们亿万群众的身体健康,可谓责任重大,在食品安全的检验工作上容不得半点马虎。

完善选用食品安全检验机构的制度。食品安全检验机构在整个检验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角色,是保证食品安全检查工作有效性的核心力量。所以,如何选用第三方食品安全检验机构需要经过慎重的考虑,制定出一套科学完整的选用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来执行。在实际的选用过程中,一定要保证选用的公开公正性,可以先根据普通标准选出具有足够检验能力的一些检验机构,之后明确这些机构所擅长的不同检验指标,取各个机构的技术长处进行结合,这样才能保证最后的检验结果具有专业性、权威性和准确性。

提高检验工作的覆盖面和针对性。要让检验工作具有广泛的覆盖面,首先要做的是使用好食品快速检测方法,对食品安全进行初步检查,因为这种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查效率,但是检查结果并不是十分准确,所以只能作为食品安全检查的初步方法。其次是要对食品经销商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让他们对自己的产品进行自检,这样能很大程度上减轻工商部门的工作量,而且真正做到扩大检查的覆盖面。检查工作的针对性是指在检查过程中,要对食品的种类和指标有重点的进行检查,一定要保证对人们必须的食品种类和对人们的健康影响最大的指标进行严格检查。

对食品安全检查的结果充分重视。食品安全检查的结果是以后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工作的重要依据,工商部门一定要对记过进行仔细研究,总结出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食品种类和指标,这些都可以作为下次的工作重点,而且对出现问题比较多的地区还可以进行实时监控,在平时工作中加大监管力度。还有就是对检查结果一定要进行公示,让消费者拥有知情权。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篇9

一、指导思想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把食品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健全地方政府对本地区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有关部门按照分工各负其责的监管体系。坚持治理整顿与振兴产业相结合、集中整治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企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依法整顿,促进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二、总体目标

通过集中整顿,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实现食品安全标准逐步完善并得到有效实施,长效监管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食品行业诚信经营意识和自律机制得到显著加强,食品添加剂生产、流通和使用得到有效规范,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机制基本建立,制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等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加强高危领域、高危环节、高危企业和品种的风险控制,确保全市不发生食品安全事件。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整顿。

严格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制度,加强食品添加剂标签标识管理,实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报告制度。开展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专项抽检和监测,整治超过标准限量和使用范围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查处和打击生产、销售、使用非法食品添加物行为,严格食品添加剂及相关产品研制管理。

(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整顿。

深入开展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畜禽产品、水产品中农兽药和禁用药物残留监测。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强化生鲜乳收购站日常监管与标准化管理,坚决取缔未经许可的非法收购站(点)。加大农药生产经营监管力度,加强农药质量监督抽查,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单位,重点打击无证照生产“黑窝点”。加强饲料质量安全监测,打击在饲料原料和产品中添加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及养殖过程中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行为。加强兽药GMP(良好生产规范)后续监管,积极推行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制度,实施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打击制售假劣兽药违法行为。深入开展水产苗种专项整治,打击水产养殖环节违法使用硝基呋喃类、孔雀石绿等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行为。组织开展粮食收购、储存环节质量安全监测。

(三)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整顿。

严格食品生产许可制度,督促企业严格执行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采购查验制度和出厂检验记录制度。加强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督促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可追溯制度和食品召回制度,查处企业生产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的行为。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取缔无生产许可证、无营业执照的非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大力整顿食品安全风险较高、投诉举报多的食品行业,建立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加强监管的长效机制。

(四)加强食品进出口环节整顿。

严格办理进出口食品海关相关手续,打击食品、食用农产品特别是疫区产品非法进出口行为。对已经备案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和出口食品原料种养殖场进行全面清查。加强进出口食品、食用农产品的检验检疫监管,重点加强对出口食品中食品添加剂和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检验检疫监管,严厉打击逃避检验检疫行为,完善进出口食品、食用农产品企业不良记录制度,将逃避检验检疫的企业一律列为不良记录企业。建立和完善进出口食品、食用农产品检验检疫监管的长效机制。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信息通报,完善风险预警和控制措施。

(五)加强食品流通环节整顿。

严格食品流通许可制度,完善食品市场主体准入机制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和退市制度,建立销售者主动退市和工商部门责令退市相结合的监管机制。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日常监管,监督食品经营者依法落实食品进货查验和记录制度,督促食品经营者加强自律。完善食品市场监管和巡查制度,突出重点地区、重点场所和重点品种,深入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加大食品市场分类监管和食品市场日常巡查力度,打击销售过期变质、假冒伪劣和不合格食品的违法行为。

(六)加强餐饮消费环节整顿。

严格餐饮服务许可制度,查处餐饮单位无证经营行为。清理、修订餐饮消费环节相关食品监督管理规范办法,规范餐饮服务许可行为,提高餐饮服务准入门槛。制定并实施餐饮消费环节重点监督检查及抽检工作计划,以学校食堂、幼儿园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旅游点、小型餐饮单位为重点,加大对熟食卤味、盒饭、冷菜等高风险食品和餐具清洗消毒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开展餐饮消费环节专项整治和专项检查。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建立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制度,对其采购的重点品种开展专项抽查,查处采购和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等行为。

(七)加强畜禽屠宰整顿。

严把市场准入关,清理整顿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加大对私屠滥宰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生猪(牛、羊)定点屠宰厂(场)的日常监管,查处违法屠宰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的猪(牛、羊)、出厂未经品质检验或经品质检验不合格的猪(牛、羊)肉产品等行为。强化活禽和生猪(牛、羊)产地和屠宰检疫,查处出售和屠宰病死畜禽的行为。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肉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体系,打击加工、销售病死病害畜禽肉和注水肉等行为,严防病死、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未经检验检疫或检验检疫不合格肉品进入加工、流通、餐饮消费环节。加大生猪屠宰长效监管机制建设,进一步健全相关应急处置机制。

(八)加强保健食品整顿。

依法对获批注册但未标明有效期的保健食品进行全面清理换证。开展保健食品违法添加药物专项检查,查处制售假劣保健食品行为。开展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内容专项检查。查处通过公益讲座、健康诊疗、学术交流、会展销售等方式变相销售假冒伪劣保健食品的行为。整治普通食品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和保健食品夸大宣传功能的行为。(责任部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工商局)

(九)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预警。

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制定并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加强地区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建立快速、方便的食品安全信息沟通机制和网络平台。年度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价报告,建立食源性疾病报告机制,构建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报告信息采集网络,建立食品安全有害因素与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库。实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相关食品安全风险和隐患进行风险评估。加大对食品特别是乳品等高风险食品检验检测频次,定期公布检验检测结果。加强食品安全监测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检验检测机构改革,严格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和检验人员管理,推进检验检测资源和信息共享。

(十)推进食品生产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制定食品生产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和诚信体系评价标准,选择若干企业开展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在企业中建立生产经营档案制度,鼓励支持食品企业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在食品行业全面推广。督促行业协会组织对食品企业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较高业务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食品安全岗位专职人员。建立食品企业诚信不良记录收集、管理、通报制度和行业退出机制。加强食品生产企业和经营者质量信用建设和信用分类监管。

四、主要措施

(一)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督促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原料查验、索证索票和全程追溯制度;提高检验检测能力,落实食品检验合格出厂制度和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

(二)加强检验检测。

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要加强对食品特别是高风险食品的检验检测,加大检验检测频次,定期公布检验检测结果。完善检验检测手段,重点提高对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鉴定排查、风险监测、风险预警、风险评估和技术仲裁的能力。严格资质审查,加强检验检测人员管理,提高检验检测机构服务水平。合理配置检验检测资源,推进检验检测资源和信息共享。

(三)强化行政执法。

保障基层执法单位执法装备、检测设备和经费,提高执法能力。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加强评议考核,落实食品安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着力纠正执法监管中的不作为、不到位和乱作为等问题。加强执法队伍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和作风建设,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加大刑事处罚力度,对涉嫌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一经发现要及时移交公安机关,从严处理。

(四)加强食品行业自律。

加快建立以守法遵章为准绳、社会道德为基础、企业自律为重点、社会监督为约束、诚信效果可评价、诚信奖惩有制度的食品安全诚信管理体系。建立食品企业诚信不良记录收集、管理、通报制度和行业退出机制。

五、有关要求

(一)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责任。

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履行职责,采取有力措施,依法加强治理整顿。要根据年整顿工作部署,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分解整顿工作任务,明确各环节、各阶段的整顿目标和完成时限,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要将集中整顿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及时总结整顿工作中的典型做法和经验,形成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要加强综合协调和督促指导,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二)切实加大食品安全案件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

要重视投诉举报受理工作,注意发现食品安全事故和案件线索并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完善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妥善处理食品安全事故。要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规范和完善涉及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鉴定程序,加大力度打击食品安全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强化行政监察和行政问责,严肃查处监管部门失职、渎职行为。严格实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举报、通报制度,对行政机关迟报、漏报甚至瞒报、谎报食品安全事故的,依法依纪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三)认真做好信息报告和新闻宣传工作。

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及时将食品安全整顿工作重要信息向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报告,并向相关部门通报。要统筹和规范食品安全整顿信息工作,对影响仅限于本行政区域的信息,由市政府授权有关职能部门。要正确把握舆论导向,主动做好信息和政策解读;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积极宣传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进展、成效和典型事例,支持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引导新闻媒体客观准确报道,为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篇10

为认真贯彻区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现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查漏补缺,强化措施,使各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确保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资格合法有效,销售者进货查验和进销货台帐制度得到严格执行,违法案件得到有力查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得到有效落实,食品经营行为规范有序,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状况进一步好转,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二、工作任务和重点

(一)深入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确保食品市场消费安全。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国家总局两个办法、一个意见和八项制度,继续集中执法力量,突出工作重点,强化专项执法检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着力解决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

1、认真开展规范食品经营主体资格专项执法检查。各科室队所要对食品经营主体的经营资格进行全面清理、依法规范,按照“谁登记、谁规范、谁负责”的原则由注册科依法实施;按照“谁监管、谁清理、谁负责”的原则,由工商所采取逐户排查等办法依法实施。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对发现存在食品主体准入方面的问题及时依法处理。

2、认真开展对重点区域、重点对象和节日性、季节性食品市场的专项执法检查。继续突出对食品总经销、总、批发市场、批发兼零售(连锁配送)企业、商场超市以及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等重点区域和对象进行专项整治和执法检查。高度重视五一、国庆、中秋、元旦、春节等节日性食品和季节性食品的专项检查。要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总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依法严格监督食品经营者认真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义务,把经营者落实“进货检验记录、索证索票存档、台账记录规范、食品留样备案、不合格退货拒收”五项准入制度作为基本的责任和义务,切实做到“实物查看、台账记录、进货票据”三者对应,规范食品质量市场准入行为,实现可追溯管理。检查中要注重整治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过度包装、搭售商品、虚假宣传及欺诈消费者等问题,切实保障食品市场消费安全。

3、认真开展对重点食品、食品添加剂市场的专项执法检查。一是集中开展奶制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2——4月份,按照《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的精神,深入开展乳制品行业监督检查,严格监督奶制品销售者落实进货查验制度和进货台账制度。突出重点市场、重点区域和重点奶制品销售者,严格规范经营行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奶制品市场秩序,促进奶制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二是开展打击流通环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专项执法检查。1——2月份对重点食品、重点区域和重点食品经营者开展两次集中检查行动,依法严厉查处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者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以及违法销售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建立流通环节食品添加剂销售者索证索票和进、销货台账制度,形成长效监管机制。三是突出抓好流通环节酒类市场专项执法检查。围绕酒类经营主体准入和进货渠道,依法监督酒类经营者严格履行进货检验记录和索证索票制度,进一步清理和规范酒类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准入资格,坚持与厂家联合开展节日性和日常性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四是突出抓好流通环节肉类、醋类市场专项执法检查。对肉类要重点检查入市销售的病死肉、传染病肉、注水肉、变质肉、无检肉等问题,认真检查、验证质量准入制度的落实,做到有检上市、无检退市,合格上市、不合格退市;对醋类重点检查假冒产品、乱用添加剂和小作坊生产的无标识、无厂址等不合格产品。五是集中开展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2——3月和8——10月开展两次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要紧紧围绕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突出整治重点,加大整顿力度。重点抓好食用油、米面、奶制品、副食品、烟、酒、糕点、调味品、儿童食品等农村日常生活必需品种的质量监管,加大对农村城镇、集镇、乡村举办的食品交易会、庙会和乡村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食品店(食杂店)、送货下乡、连锁配送等经营食品行为的监管和整治力度,严格规范农村食品经营秩序,依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农村食品市场消费安全。要加大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店”建设的力度,提高“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质量,努力提高规范化水平。六是深入开展“家电下乡”、“百城万店无假货”等市场专项整顿。2——3月、10——11月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扩内需、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等一系列决策部署,落实等八部门《关于深入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的通知》精神,深入开展“家电下乡”、“百城万店无假货”等市场专项整顿。一要继续深入开展“家电下乡”、“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组织力量对辖区“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产品等重点商品市场进行重点巡查和执法检查,对销售假冒伪劣家电、以旧充新家电、非法翻新废旧家电以及违法印刷、销售、使用“家电下乡”专用包装材料和商标标识的企业依法予以查处,严厉打击违法宣传、虚假宣传和欺诈消费等不法行为。二要以家用电器、装饰装修材料、手机、儿童玩具等为重点商品,深入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依法严厉查处假冒伪劣违法行为。三要大力推进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和创新,进一步强化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入市、交易和退市进行全程监管。

(二)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法》、《宁夏回族自治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办法》的学习培训与贯彻实施,切实提高依法履行食品市场巡查和规范管理的能力水平。

各科室队所要在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工作的同时,继续开展《食品安全法》学习培训活动,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彻底掌握,切实把《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办法》以及国家总局两个办法、一个意见和八项制度的内容要求融会贯通到我们的执法实践中,做到上墙、入脑、见行,提高执法能力和监管水平。

1、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工商干部和食品经营者履行法定职责和义务的能力水平。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机关和基层的要求,采取学习、培训、岗位练兵、实践锻炼等方式,加大执法人员政治理论、业务知识、政策法规、监管技能的学习和培训力度,为保障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提供人才和素质保障。要深入开展对食品经营者进一步学习贯彻《食品安全法》以及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义务的宣传培训,采取灵活便捷的形式,突出宣传培训重点,注重实际效果,提高经营者自律和管理水平。

2、严格市场主体准入管理,依法规范证照核发行为。要严格按照法定条件、程序和有关规定核发《食品流通许可证》,坚持先证后照,对未获得相关许可文件的,一律不予登记注册,切实规范证照核发行为。对从事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必须先取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食品准许生产证》,再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商场、超市、集贸市场内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不再办理《食品准许生产证》,生产加工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必须到当地质监部门备案后,持备案资料方可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和工商注册登记。食品摊贩必须取得从业人员《健康证》和城管部门核发的《占道经营许可证明》,且具备《办法》规定的经营条件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从事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还应当依法取得清真食品准许经营证和清真标牌。

3、严格食品市场巡查,依法规范食品市场监管和案件查办行为。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市场巡查监管制度要求,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日常巡查和属地监管责任制,落实“六查六看”工作制度。工商所要突出巡查检查重点,提高巡查检查效能,着力解决重点市场、重点区域和重点食品经营者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制度规范、责任明晰、执法严格、反应迅速、措施有力的巡查机制;把监督食品经营者建立和落实各项自律制度作为日常监管的重要任务,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违法行为,并把巡查记录纳入经营者食品安全监管档案和信用分类管理体系,提高日常巡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严格落实监管制度和创新监管手段,依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一是要认真落实国家总局制定下发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八项制度”,在实践中不断细化、完善、创新。二是要认真落实国家总局关于《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示范店规范指导意见》,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步伐,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示范店建设标准和评定管理规定,扩大覆盖面,提升影响力。三是要依法规范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验工作,立足现有条件,有针对性地开展食品质量检测,有计划的组织分批抽样送检,对经法定检验机构依法确认的不合格食品,要坚决退市下架,依法立案处。

5、进一步加大对食品销售者切实履行法定责任和义务的监督力度,切实提高食品经营者自律水平。依法监督食品经销户建立并执行“三合一”台账制度,监督市场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展销会举办者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建立并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监督其对入场销售者的经营资格、经营环境、条件、销售者是否遵守内部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要监督食品经营者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建立食品退市等制度。要继续完善食品安全电子监管,解决“诚信通”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食品信息及时全部录入系统,对未及时录入的经营者,加强督促和检查,拒不改正的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进行处罚,使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系统的查询、追溯等功能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升辖区食品安全电子监管水平。

6、加大食品市场分类监管力度,切实提高监管执法效能。对商场、超市、批发市场及食品批发企业,重点监督其落实进货查验和购销台账制度等法定责任和义务,鼓励和督促经营者建立和完善协议准入、质量自检、质量承诺和不合格食品退市等自律制度,严格食品质量市场准入和保障销售食品质量。全面推行食品从业人员“实名登记”、熟食制品“证明登记”、“标牌公示”、食品经营户“信用分类”四项制度和食品配送企业“配送主体准入备案、配送车辆备案、配送品种备案、配送仓贮备案、配送联动监管”五项制度。对食品店尤其是农村食品店,重点是监督其落实进货台账制度,仔细查验和妥善保管食品批发和配送经营者出具的销货单据,引导其积极参与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店活动,配合商务部门推进食品物流配送和连锁经营,确保食品质量合格、经营行为规范。要加强对商场、超市、集贸市场内的食品小作坊和餐饮类以外的食品摊贩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7、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严厉查处各类食品违法行为。要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无证无照经营食品、经销过期霉变、有毒有害和过期、霉变等不合格食品,以及食品虚假宣传和食品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印制品等违法行为。有针对性地查处一批与群众生活和节日消费密切相关的案件,对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社会反响强烈的大案要案和典型案件,通过新闻媒体曝光一批,打击一批,震慑违法分子。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8、加大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建设力度,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预警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要按照《食品安全法》关于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要及时反应的要求,以及总局《工商行政管理系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区局《宁夏工商行政管理局流通领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宁夏工商行政管理局应对突发事件生活必需品供应应急预案》的规定,完善和落实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切实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预警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畅通信息,严禁迟报、漏报和瞒报。要利用12315行政执法网络,积极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的申诉举报。要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的共享应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的采集和综合分析利用,及时消费提示、警示,努力做到事前预警、事前监控,有效防范食品安全事故。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认真组织。要切实把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作为市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分局将进一步加强对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领导,形成“一把手”高度重视、亲自过问,分管领导亲自抓,相关科室和工商所按职责分工协作具体抓的良性互动工作格局。

(二)健全制度,明确责任。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管岗位责任制,将食品安全日常监管责任分解落实到基层,按照“网定格、格定责、责定人”的工作要求,把监管任务明确到工商所每一名执法人员。要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发生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问题的,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