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9 16:56:25

文化教育论文

文化教育论文篇1

体育文化的基本形式身体活动,它是学习者身体的竞争和完善。体育文化是文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基本构成,它是人类基本的生存方式。体育文化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一道,共同构成了人体活动文化。同时,体育文化涵盖了人类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文化价值。所以,在现代教学中,教师要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和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让学生真正掌握体育文化的精髓。

二、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文化教育的方式

1.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和目标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育工作者要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合理安排和规划教学内容,逐渐摒弃和改进竞技文化和传统文化中不和谐因素,实现现代体育教育的发展。同时,教师要善于甄别,不断以现展观武装自己,丰富现代体育教育内涵,实现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教师要以学生特点、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基本出发点,保持体育教学结构的多变性和稳定性,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不断丰富体育教学模式和形式。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保证教学结构的完整、教学层次的分明和重点的突出,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结构美,实现现代体育教学手段、方法和内容的有机融合,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平台,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2.加大文化教育力度,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将文化教育放在突出位置,确保体育教育中渗透进文化内涵。体育教育工作者要科学设置体育文化教育内容和时间,定期开展室外教育和室内教育,实现体育教学和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内涵,关注学生,实现学生身体状况和心理素质的提升。同时,在开展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紧跟时代潮流,将调节、休闲、创造和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在交流和影片欣赏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体育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协调好体育教学和文化教育的关系,注重文化和体育的有机结合,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体育教育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树立体育文化意识,从而实现自身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3.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是开展体育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要将文化教育更好地渗透进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师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养成正确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在实现文化水平的提升以后,才能更好地以身作则,在学生中起到榜样作用。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给学生积极的人文教育。

三、结论

文化教育论文篇2

[关键词]中小学;学校文化;教育管理

学校文化建设是目前基础教育领域内的一个热门话题。不少学校近年来大张旗鼓地开展“文化建设运动”,有的还不惜重金聘请大学教授为其“策划”“包装”;也有一些学校“处乱不惊”,默默地追寻着教育的文化真谛,深耕细作,把校园经营得“沉香四溢”“景深意远”。毋庸讳言,中小学校追求“文化建设”是一件好事,说明我们的一些校长对教育的认识开始嬗变,渴望品尝教育的“味道”,我们的基础教育正在向着“真质”的方向发展,实乃大幸!然而,我们也需要在这“热火朝天”的追逐中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当前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近期进行了一些针对性调研,提出以下粗浅认识和建议。

一、认识不足,意识不强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多数中小学对建设学校文化的认识不足,意识不强。这种状况在农村中小学比较普遍。农村中小学学校管理理念和方式大多停留在20世纪70~80年代的水平,以经验型管理为主,主要是应付日常性工作,或按照上面的要求上传下达,重形式,轻内涵,缺少独立思考和个性创新。此外,近几年中小学布局调整,新建中小学数量较多,特别是城镇新建中小学数量较多。新建学校的“硬件”建设堪称一流,但“软件”建设特别是学校文化建设十分薄弱。中小学校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建设?笔者在调研中常常向部分“重视”文化建设的学校校长提出这一问题。多数回答是“为使学校更有特色,更有影响,办成名校”,回答“一些有名的学校在搞,我们觉得很好,学着搞”的也不在少数。可见,多数中小学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意义缺少深刻和全面的理解,有的甚至人云亦云,没有从深层次上树立起自觉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意识。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指出:“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中小学校园文化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对建设学校文化不能停留在一般性认识上,更不能停留在追求形式上的“花拳绣腿”上,而是要提高到丰富学校教育内涵、真正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四有新人的根本措施的高度来认识,提高到是为了追求教育真谛的高度来认识。

二、概念模糊,理解片面

关于学校文化,目前在理论上还没有十分确定的界定。所以,一些中小学校长对其概念的理解更是模糊的、混乱的,也不乏极端片面的理解。很多学校把学校文化等同于校园文化、墙壁文化,强调的是学校环境文化设施的呈现,在这方面舍得花巨资,有些甚至把学校搞得像公园、文化广场或者图画展览馆。学校文化建设在表面上大做文章。我们很难严谨地描述文化的真正内涵,但可以作出这样的理解:文化既是过去创造和积累起来的文明,又是正不断创造和不断积累着的文明。文化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造”出来的。教育是传承人类文化的主要渠道。同时,教育也是创造新文化,推动人类文化不断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学校自从人类历史上出现就逐步发展为教育的主要形态,学校文化随之产生并发展。在传承与创造的共同作用下,学校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具有其特有的属性——传承和创新。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学校文化也必然不断积累、发展,并不断创新、进步。我们需要明确:学校文化不能等同于校园文化,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学校文化是上位概念,校园文化仅仅是学校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下位概念。学校文化是深层次内涵和特质的全部概括,校园文化仅仅是浅表层次的部分描述。两者不可同日而语,如果我们把学校文化等同于校园文化,那就差之千里也失之千里了。

我们从文化是物质和精神的总和的内涵来理解,学校文化可分为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物质文化——以实物形态存在的文化因素,主要包括校园环境、绿化美化、建筑设施、师生服饰、标牌展板等;精神文化——以精神形态存在的文化因素,包括教育理念、核心价值、管理方式、课程内容、师生行为、人际关系等。从发展的角度,学校文化还是尊重和敬畏历史、继承、吐纳、扬弃、发展、创新,是理性、科学、规律、规范、秉持、个性,等等。

三、功利驱动,注重形式

我们不能否认有不少的学校领导是源自于对事业的崇高追求和高度的责任感,来进行着学校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但是,由于我国大多数地方的学校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是以行政手段来提拔、任用、考核教育干部和学校校长,这些教育干部和学校校长也同样用行政手段来管理教育和学校。一些教育干部和学校为了获得上级的“青睐”而不遗余力地搞一些“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以尽快出“政绩”,获得提拔重用的资本,也就不足为怪了。在学校文化建设上,不为少数的学校是出自于功利主义,为了“粉饰门面”。所以,求大、求奇、求怪、求轰轰烈烈的重形式、轻内涵的现象十分普遍。

学校文化建设的真正目的是建设有丰富内涵的教育机体,培养有教养的学生。真正意义的学校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体,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学校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物质外壳,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我们评价学校文化水平的高低,不应是以校园是否开阔、绿化美化是否豪华、建筑是否漂亮、标语是否响亮等为标准,而是要以学校建设是否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条件、学校发展是否符合教育发展需要、建筑设施是否安全和经济实用、绿化美化是否整洁与和谐等为标准;不应以制度严厉与文本健全、师生行为整齐划一、学生考试分数名列前茅等为标准,而是要以教育理念是否科学、核心价值是否正确、管理方式是否民主、人际关系是否融洽、师生精神是否愉悦、课程建设是否合理、学校氛围是否宽松和谐、教育质量是否全面等为标准。学校在进行文化建设时也要端正态度,消除功利心理,本着对事业、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点滴积累,精雕细刻,扎扎实实地锤炼学校文化。四、缺少规划,不能持续

做事没有规划或虽有“规划”但形同虚设,是目前学校文化建设的一大问题。很多学校的学校文化建设缺少整体设计、长远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的工作策略。不少学校是今天从哪儿看到些东西感觉挺好,搬过来折腾一番;明天又从哪儿看到些东西感觉挺好,再搬过来折腾一番;今天这位校长是一种规划,明天换了校长就换一种规划。如:来了“国学热”就一窝蜂地搞“国学”,来了“诵读热”就一窝蜂地搞“诵读”,来了“校园舞热”就一窝蜂地搞“校园舞”,等等。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长期积累和沉淀。学校要深耕本土,广学博取,汲取精华。我们的学校文化建设要立足于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立足于优秀的本土地域传统文化,立足于本校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学校要从本校实际出发,花费一些力气,很好地进行研究和论证,确定本校的特色、发展优势和远景目标,制订出切合实际的发展行动规划,然后坚持不懈地分步实施。学校要精选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华,让老师和学生去学习、去受熏陶。传统文化并不都是优秀的,也有糟粕。本土地域是人生于斯、长于斯的热土,有爱这片热土的情感,才有爱国的情感。学校要使孩子懂得家乡的历史、熟悉家乡的今天。老学校应该好好整理自己的历史,感悟沧桑变化,体会那些永恒不变的精神;新建学校要重视自身教育精神的凝聚和锤炼、文献资料的积累和丰富,学习优秀学校的文化,不断积淀自己的文化。此外,学校还要重视学习国外优秀的文化,汲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五、研究不足,引领不力

学校在文化建设上存在上述问题,有学校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一方面,我们不能把责任全部推到学校身上。我国教育理论界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十分薄弱是不争的事实。到目前,我们还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学校文化建设理论体系。不同文化背景和发展历史下的人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是有差别的,教育价值观、教育方式方法也相应是有差别的。中华民族的教育肯定有其自身特有的规律可循。然而遗憾的是,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界却没有研究建立起这样的理论体系。由于没有权威的科学理论作为引领,我国的学校文化建设群龙无首、无章可循自然就不足为怪了。另一方面,许多学校有建设学校文化的良好愿望和积极热情,但由于学校领导、教师对学校文化的研究不够深入和全面,虽然十分努力,但学校文化建设的深度、广度、科学性、结构性和系统性都十分薄弱,所作的一些工作只是星星点点,浅尝辄止,难以持续和深入下去。

文化教育论文篇3

青少年求知欲强,对新事物敏感且具有极强的吸摄能力。由于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传统教育模式的缺失以及互联网广泛传播西方文化,对出生于改革开放和社会急剧变革时期可塑性很强的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认同产生了巨大影响。有研究表明[5],1)近年来“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危机明显显现”,文化价值取向和文化行为取向偏移“;民族传统文化淡化,西方文化模式强化”。2)对上海市5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51%的学生认为根本没有必要了解中国历史,其中,37%的人对中国历史并不感兴趣;“对西方生活方式追随,对传统文艺冷落,对实用主义文学热衷”:过“洋节”在大学生中已成习惯,偏向于外来的娱乐方式和文化产品……67%的大学生不愿意阅读学术专著,70%的学生将名牌产品视作高品质生活的象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民族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关乎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发展,青少年又是民族和国家的希望,青少年的文化认同危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针对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扩张和文化渗透,必须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高度,从青少年抓起,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构筑起抵御外来文化威胁的防线,捍卫国家文化安全。把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投映于国家文化安全的背景下进行考察,从应对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扩张和文化渗透的视角,审视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我们认为形势是严峻的。调查结果显示(表1~表3),17.3%的大学生对武术不了解,认识模糊的大学生占50.8%,大概了解的大学生占29.4%,只有2.5%的大学生表示对武术运动了解;喜欢武术的中学生占45.5%,不喜欢武术的中学生占13.2%,无所谓喜不喜欢的中学生占41.3%。对于武术和跆拳道,47.6%的大学生选择跆拳道,中学生的比例更高,达到51.6%。许多学者有类似的调查:据曹永跃对66所高职院校的1150名1年级和2年级大学生的调查,有28%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武术运动[6];据余宏伟对5省市35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表明,18.57%的学生喜欢武术,46.57%的学生认为一般,34.86%的学生不喜欢[7]。在全球化时代的国家竞争中,没有什么比文化认同的失去更可怕[8]。对青少年而言,一旦西方文化所携带的价值观念被他们“无意识”地接受并高度依赖后,他们的思想不可避免地会被西方文化所俘获,可见,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育文化教育的形势是严峻的,我们必须清醒地应对。

2文化安全视域下青少年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策略

2.1完善青少年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法规

教育法规的体系与结构,反映的是教育法规之间的横向与纵向的关系。1)从横向来讲,主要指的是教育法规的完整性,即指我国究竟要制定哪些教育法规才能满足教育活动的客观需要;2)从纵向来讲,指的是教育法规的层次性,即要分清哪些是统揽全局的教育法规,哪些是调节某方面教育活动的具体的教育法规[9]。在我国的教育法规体系结构中,无论从完整性还是层次性来审视,青少年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法规建设都较为欠缺,有待于完善。例如,《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法规文件汇编》收集了近20多年来我国宪法、法律、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等部委关于学校体育工作的文件和规定共40部[10],内容涉及到学校体育的方方面面,但缺少有关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法规和文件。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法规建设涉及2个方面的问题:1)从横向来讲,教育法规建设要保障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其他方面的教育相配套、相协调、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教育法规的整体效用。例如,、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施途径”中要求,“各学科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纲要》使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有机融合、相互促进。2)从纵向来讲,要依照“统揽全局的教育法规”的基本精神,健全和完善具体调节青少年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活动的法规。例如,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规定和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具有本地域及本地域民族特点的传统体育教育法规。这样从宏观到微观、从全局到具体、从横向到纵向,使青少年传统体育教育法规能够覆盖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从而使青少年的传统体育教育有法可依。

2.2提高青少年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感

民族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基于不同的文化接触和实践,以自己的选择和标准对各种文化事项做出的认知判断、情感依附、行为选择和调整倾向。民族文化认同是个体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民族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是文化变迁和融合中的必然现象[11]。文化认同对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象征,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惟一标志。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华民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因此,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大力提升民众的文化认同度。在体育教育领域,由于青少年从小更多接触的是现代体育,对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和所承载的文化了解有限,淡化了传统体育的教育价值。调查结果显示,有70.6%的中学生没有学习过武术,57.6%的中学不开设武术课(见表4)。此外,受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和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青少年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逐渐失去兴趣。有学者研究指出:“体育文化全球化对当下学校武术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西方体育运动项目的教育思想严重影响了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文化认同危机已经严重影响着当今学生对武术的理解与选择”[12]。这种自身文化的消退和民族文化意识的淡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青少年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主义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爱国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它是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给予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以重大的影响。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各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英勇抵抗外敌入侵,维护祖国的和独立,同一切阻碍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这些特点在民族传统体育几千年的发展和传承过程中都有所体现。自然,青少年学生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手段。而爱国主义教育又强化了青少年的民族身份认同。因此,爱国主义教育也是提升青少年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从更深的层面和更综合的角度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使大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锻炼,以及人文精神的感染,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可见,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也是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利用传统体育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节熏陶和感染青少年,促进其德智体全面发展;而青少年“人格的升华,境界的提高,精神振奋,爱国主义情感的凝练”,又为青少年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度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3加强对青少年民族传统体育的实践教育

如前所述,多数中学生没有学过武术,多数学校不开武术课。无论何种原因所致,客观上使青少年学生远离民族传统体育实践。文化认同的形成必须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但这并不是说只需要理论方面的认识,还必须把这种认识付诸于实践,实现由认识向实践的飞跃。作为人们头脑里的思想观念,对文化的认同不可能在瞬间完成,必须经过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实践可以促进文化认同的丰富和发展[13]。对青少年进行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不仅仅是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把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心认同转化为外在实践,把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同运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运动实践中感受和体味传统体育项目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更坚定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体育的实践教育,学校体育是重要的途径。1)各级各类学校应加大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在体育课程中的比重,广泛挖掘具有典型民族文化特征的传统体育项目,对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梳理和教材化加工,开发地域特点鲜明的传统体育校本课程。通过体育课教学,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传统体育技术技能,为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传统体育活动奠定基础。2)要广泛开展课余的传统体育活动,提高学校传统体育项目的普及程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传统体育运动实践不断提升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对青少年进行传统体育的实践教育,要贯彻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原则,充分整合和利用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协调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学校应充分利用社会人力资源,聘请传统体育项目传人或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习练者为学校荣誉体育教师,以解决学校传统体育师资不足的矛盾,推动学校传统体育的广泛开展。社会有关部门、街道社区等,应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体育活动场地的方便;为他们参与传统体育竞赛及群体活动创造条件。

2.4挖掘校园环境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功能

环境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和特定的时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的观念和行为。当代教育学、心理学乃至文化学的诸多研究都表明,适度的、内隐的某种氛围,因其孕育、营造着一种存在却不刺激、和谐而不张扬、易于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乐于接受的意蕴,并且具有渗透性、持久性的特点,所以在个体素质的养成中有其特殊的功能[14]。学校是培养人的机构,校园环境相对于其他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具有定向性、规范性,更显其感染力和约束力。因此,加强校园的传统体育文化环境建设,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的教育功能,可以使青少年时时处处受到传统体育文化的熏陶。校园环境的文化建设是校园环境文化教育功能的基础。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涉及“物质环境文化系统、组织环境文化系统、活动环境文化系统、精神环境文化系统”四个方面[15]。自不待言,校园环境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功能的发挥,依赖于校园传统体育文化环境建设。

2.4.1改善传统体育活动的物质条件,奠定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物质基础

因各地的经济、体育传统、民族风俗的不同,开展传统体育活动也不尽相同。因此,要结合各地的不同情况,广开财路,多方筹措资金,因地制宜地抓好传统体育物质条件建设,为开展传统体育教育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4.2构建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组织网络,为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提供组织保证

组织环境系统即由主管学校体育的校领导、体育教研室、体育教师、传统体育社团等组成的校园传统体育组织网络,为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提供组织保证。同时,组织环境系统还包括各种形式的制度。例如,学校关于开展传统体育活动月、活动周、活动日制度,使传统体育活动制度化;建立学生传统体育项目的业余段位制度或等级制度,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传统体育活动。

2.4.3创新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活动形式,营造浓厚的校园传统体育文化氛围

2010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的通知》。第1批传承学校选择的项目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民间美术和传统手工技艺等。虽然没有包括传统体育项目,但可以借助这一平台,或借鉴这一做法,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创建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学校的活动,通过开展此项活动,推动传统体育项目的广泛开展,同时,学校应把传统体育项目作为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内容,统筹安排。如前所述,可成立传统体育项目的学生社团,开展训练和竞赛;设立学校传统体育节或活动月、活动周等,促进学校传统体育活动的普及,营造浓厚的校园传统体育文化氛围。

2.4.4结合学校教育的特点,融合各种教育手段和途径,追求整体教育效果

把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作为在学校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之一,融入到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活动中,与这些教育活动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增强广大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提升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利用校园各种传播工具和载体,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传统体育文化宣传。例如,举办传统体育文化艺术节、传统体育文化知识竞赛、各种形式的传统体育文化宣展,举办各种讲座,使青少年了解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深刻理解其蕴含的中华文化之精华,增强青少年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自豪感。

3结语

文化教育论文篇4

关键词:商科院校;文化素质;教育

Abstract:Strengtheningtheculturaleducationforall-rounddevelopmentisahighquantitytalentedpersondevelopmentofimportanceconstitutethepart,mustthewholeprocessthattheculturaleducationforall-rounddevelopmentpiercesthroughtoeducateintheuniversity.Theculturaleducationforall-rounddevelopmentshouldbecomethecompanythecorpusofthesectioncollegeeducationforall-rounddevelopment,mustestablishtheculturaleducationforall-rounddevelopmenttoeducatethefoundationpositionintheworkatuniversityandcollege.Settinguptheallneweducationprinciple,turntoeducatethereformineducationdeeply,strengthentheuniversitystudent''''steachersandtheteachingmaterialconstructionoftheculturaleducationforall-rounddevelopment.

Keywords:commerceandsciencecollege;culturaldiathesis;education

一、我国高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

我国从1995年提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这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四有”新人,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一项基础工程;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

新形势下,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传统的单学科教育只重视专业基础知识教育,而忽视适应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的通识教育;只重视基础理论教育,而忽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的文化素质教育。我国高等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如专才教育的培养模式、对学生发展的自主性重视不够的问题。

二、国际视野中的文化素质教育

世界各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不仅调整了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而且在课外活动、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

(一)确立新的通才教育的培养模式。当代的通才教育结合当代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人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既重视对学生进行文、理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健全人格的培养,又重视对学生进行某一学科、某一专业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二)调整课程体系。世界各国都对既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加强普通教育,促进文、理科的相互渗透和综合。在美国,高等学校基本上都要求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有关人文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课程。

(三)重视学生的独立学习与研究。在课堂教学中,讲授仍是主要的教学方法,但教师的讲授以重点、难点为主,讲清学科主要脉络以及前沿问题,目的在于指导自学、启发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世界各国还十分重视课外活动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课外活动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才能、弘扬个性风采、提高组织管理能力的机会。

三、新形势下商科院校人才素质培养要求

(一)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品质

商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应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培养大学生在新形势下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时代精神。

(二)专业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

商科学生必须掌握一定专业以及与专业相关的有一定宽度和深度的知识。不仅要具备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具备成熟的思想,要求他们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和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能以较宽的视野研究专业性问题。

(三)心理素质

经济社会竞争激烈、互相依存,要求商业人才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能够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具备吃苦耐劳和百折不挠的意志;要有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事业心、进取心,有敬业精神、创造精神和顽强的毅力,要有自信、乐观、公正、相容等心理品质。

(四)能力素质

商业人才除如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等一些基本能力之外,应该具备创新能力、应用能力、适应能力和合作组织能力。商科院校学生只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社会化程度,注重应用技能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

四、商科院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对策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商科院校对大学生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方法和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文化素质教育给予充分的重视

文化素质是人才素质中最基础的方面,而大学时期是个体文化素质成长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得如何关系到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养成,关系到大学生精神境界和智慧水平的提升。因此,文化素质教育应该成为商科院校素质教育的主题,我们必须确立文化素质教育在高等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

(二)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商科院校应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树立以育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切实把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育人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切实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负责;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心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以学生能否适应社会市场经济需要、是否符合社会对经济管理人才的各项素质要求为教育评价标准,大力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调动学生学习和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根据社会需要发展和完善其各项素质。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把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结合起来。用涵盖文、史、哲、经、法、艺术、现代科技、自然科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知识内容来构成多学科交叉的高校课程体系,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创新能力所需要的广博而丰厚文化底蕴的支持。

(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师资和教材建设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需要一大批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高水平的文化素质教育必须有高质量的教材作保证,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教学体系,科学整合第一、第二和第三课堂、互相促进的大学生文化素质课程结构体系,组织有关专家编写出版符合学生实际,富有学校特色,高质量、高水平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专用教材和系列丛书,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教材建设要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和趣味性。

(五)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校园文化对学生陶冶情操、拓展综合素质、塑造自我具有重要的意义。商科院校应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多姿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中,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电影晚会、演讲辩论比赛体育文化活动增强学生如组织、策划、团队协作、口才,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提高大学生人文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爱梅.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54-156.

文化教育论文篇5

如今,在各类职业院校中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都是以学生为中心,配合开展各类的文娱活动,创造以学生自身形式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和氛围。这种独具青春气息、积极向上的氛围,对学生产生正确的德育观有着耳濡目染的效果,是职业院校加强道德教育的有利手段。职业院校的学生尽管对于学习的自觉性较弱,但是他们对于未来从事的职业规划清晰,拥有较强的专业性知识。从此可见,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构建应根据校园的实际特色来构建。概括的来说,职校校园文化有两个特点:一,全面性,学生不仅仅是在学习专业知识,更是在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亲自动手实践的能力。二是专业性,可以通过创新大赛、职业形象展示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

二、职业院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当前的职业院校学生群体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这样特殊的背景下,造成了他们家人们对他们的期望都较高。而他们本身的自我控制、约束能力,独立性较差,这就使职校德育工作的难度加大。在这同时因为德育工作要求过于理想化,而学生的自觉性和参与性较弱,这就造成了德育工作成为了一个形式,产生的效果不明显。总的来说,就是以下几点:一,因为学生之间的家庭背景各异,成长环境不同,这导致了他们在认知不同,职业院校教育方式的局限性,使得在道德教育的工作中,以群体性教育为主,没有针对性。或许在学生之间产生了影响,但实际的效果并不明显。二,在职业院校学生中,学生的生活习惯懒散,行为举止较为夸张、缺乏社会公德意识。面对这些问题,如果开展德育工作仅仅是以制度约束,通报批评教育为主,不仅不会得到学生的认同,反而让其抵触,起不到教育的效果。三,职业院校的学生中考的成绩低于重点高中的学生,这使他们中很多人产生了自卑心理,对未来的生活缺乏信心,导致大多数人迷恋于上网、游戏、恋爱等。

三、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及如何去发展

(一)在校园文化基础建设中把德育理论列入进去,让学生重视德育理论校园的文化建设展示的是一个学校的传统的历史、优良的精神道德风貌、正确的价值理念、卓越的目标追求。构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把学生和校园文化建设融为一体,形成以学生思想追求为主体的精神风貌以这种他们为主的感召力,引导学生把自我的追求和发展目标和学校的发展统一起来,弘扬和发展德育工作建设。

(二)根据不同类的学生展开不同类型的校园文化职业院校的学生伴随着年龄的渐渐增长和对生活的体验增加,所遇到的问题是截然不同的,处理的方式也是带有个人感情特色的。例如:刚懵懵懂懂进入职业院校生活的一年级新生,首先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开始适应新的生活;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一年的磨合,适应了学校生活,但是又会产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生活观念等问题;三年级的学生则基本是学业的压力;四五年级的学生通常就是就业的问题。因此,对于他们的德育工作的展开要有针对性和着重点,相应的校园文化活动要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设计,最大化的激励学生的参与热情,共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比如说对一年级新生用入学教育、访谈、晚会等系列形式让他们融入进学校生活,融入进校园文化。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开展主题辩论赛、主题班会等活动扩展他们的交际,同时将所遇到问题和解决办法通过活动的形式展示出来,启发他们去思考,和体会进而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另外一点,对于个别个性有差异的学生,可以利用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兼容性以及特色的奖励体系,弘扬和发展德育建设,发展不同类型学生的特长,培养特色的社会人才。

(三)组建优秀的学生团队(学生会或社团),让学生参与到德育建设中让学生参加到德育建设管理的队伍中,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加强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同时也是一次学生自己锻炼和提高自己德育方面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认同德育工作。在学生团队建设的过程中,要动用一切有利的因素,激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团体的建设中去。着力训练一支素质过硬的学生团队,培养其团队队员对学校德育建设工作的认可,从而激励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潜能,通过他们影响周围的人和其他学生群体,通过学生和学生沟通合作,有利于拉近彼此的距离,比死板的条例更能赢得学生的认可和信任,使德育工作顺利的进行下去。总的来说,学生才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只有把德育教育理念,转化成学生的个人思想认识,才能培养出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

(四)用榜样的力量做表率不管在什么时候,各类校园活动中都会涌现出一些优秀的学生代表。要把这一类的学生树立为榜样,让其他学生受到榜样的影响和激励,自觉抵制不好的东西和行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这些榜样的作用可以在学生中产生一个良好的机制,带动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榜样的队伍中来。构建丰富而有趣的特色校园文化,增强学校培养人才的综合能力,提高道德教育工作的实践性。

文化教育论文篇6

近几年来,物理教育工作者从文化角度对物理学和物理教育教学已经作了一些趋于系统化的研究,但一个现实问题是至今对“物理文化”还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定义。就目前已发发表的文章和著作中出现的对物理文化的定义来看,大多都是站在文化学角度,将“物理学”装在“文化”这个什么都可装“框”里边。

这样的处理,从完善科学文化学研究角度上来说可能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对于物理教育教学来说,不易起到拓展思路的作用,至少可以说没有发掘出物理文化潜在的教育价值。因此,我们认为,不能脱离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物理教育而单从文化学角度去定义物理文化,否则,会掩盖物理文化应具备的一些文化价值及文化特性。本文就是基于对物理学的发展以及物理教育教学两个方面的考虑,从分析已有众多定义的文化概念入手,重新界定了物理文化,并探讨其对物理教育的启示。

二、物理文化定义

1文化

对文化的定义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美国文化学者A·L·克娄伯和C·克鲁克洪合著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一书中,对当时能搜集到的160多种文化定义做了详细研究并予以分类,具体概括为列举和描述性的、历史性的、规范性的、心理性的、结构性的和遗传性的六种类型。[1]造成这种文化定义混乱繁杂现象的原因不外乎三个方面。其一是人类文化本身具有复杂多样性;其二是研究文化的学者有各自不同的学科背景;其三是即使是同一学科背景的学者,由于其研究的角度和目的不同将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考察众多的文化定义,对于文化的外延存在两种不同理解。一种是综合式的文化定义,如《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文化定义: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这种综合式的文化定义实际上是从外延上明确了文化的范围。按这种文化定义,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财富,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社会产物都可以冠之以文化概念。这种定义最大的缺陷是容易让人把文化看成静态的成果,而忽略了文化的发展特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文化能够“化人”——即塑造人——的重要特性。另一种是整体式的文化定义,如泰勒的文化定义: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风俗,以及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习惯在内的复合体。[2]这种整体式的文化定义并不是指出了文化的外延,而是说明文化的组成部分,强调的是作为一个集合概念的文化。按照这种文化定义,整体中包含的部分如信仰、艺术等不能称之为信仰文化、艺术文化等,而只能称之为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大多数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都倾向于整体式的文化定义,但同时又反对穷尽外延式的宽泛的定义,他们引用社会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群体”,从而避开了关于整体的文化定义所带来的逻辑矛盾。按照他们的理解,文化是相对于人类群体而言的,是由人类群体所编制的意义的网络[①]。不同的人类群体创造了不同的文化——即不同的符号和意义的网络,不同的文化又代表了不同群体所具有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这种文化定义在近代得到了很多研究者的认同并得以发展,如英国学者A.布洛克等人认为“文化是一个共同体的社会遗产:由一个民族(有时是故意的,有时是通过预见的相互联系及其结果)在他们特殊生活条件下不断发展的活动中创造并且(虽然经过各种程度不同的变化)从一代传向一代的物质手工艺品(工具、武器、房屋、崇拜、政府、娱乐、场所、艺术品等)、集体的思想和精神制品(各种象征、思想、审美观念、价值标准等)以及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的总体”。[2]

2物理文化

国内已有的对物理文化的定义,基本上都是综合式的文化定义,如解世雄先生在《物理文化论》一书中将物理文化定义为“物理文化是世界历代物理学家在创建物理学过程中,发现、创造和形成的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物理概念、物理定律、物理语言符号、价值标准、科学精神、物理仪器设备以及约定成俗的工作方法的总和”。[3]这些关于物理文化的定义,是以建立物理文化学这门学科为出发点的,所以研究的内容以及研究方法是以文化学研究为范例的。由于综合的文化概念自身的缺陷(如前所述),容易限制对物理文化进行更加深入和广泛研究。

要对物理文化做出较准确的界定,究其困难,除了来自文化这一上位概念定义的因素影响之外,还有着更直接的原因。对“文化”这一词汇的定义,由于主要目的是区分“文化”与“非文化”,于是要从众多文化现象中抽象出来代表着众多文化现象的本质的(起码是普遍的或共同的)性质,因而它必然是高度抽象的和泛指的。而“物理文化”的实在性,又要求它是具体的和特指的,要能区分“物理文化”与其它具体文化,譬如“科学文化”、“数学文化”等。而要想从本质上而非简单地从字面上区分物理文化与其它具体文化,则需要考察物理文化从起源到基本形成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

文化形成的一个标志是文化共同体的确认,也就是该文化的稳定的创造群体的形成。作为物理文化的创造群体——物理科学共同体[②],它的形成是在近代科学革命之后,以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的产生为标志。众所周知,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物质结构及物质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它的起源,内源于人类对自然界的好奇与探索,外源于人类生存和生产力的发展。从古希腊先哲对物质本原的探索(如德莫克里特的原子论)到亚力士多德对力与运动关系的思考,从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到墨家对力与运动的本质的认识等等,都是古代物理学的成就。其特点是:研究者大多属于哲学家和神学家、研究方法基本上属于猜测和思辨的阶段并具有神秘主义色彩,其结论缺乏广泛的认知群体。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和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自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拉开了近代科学革命的序幕,人们逐渐开始摆脱神学和经院哲学的束缚,研究方法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如培根的经验归纳法、笛卡尔的理性演绎法、伽利略的实验和数学结合的实证法等)。随着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和得到公认,在科学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研究群体——物理科学共同体。此后,随着物理学理论和物质性成果的发展、扩展和其辐射作用,使得不但物理科学共同体的独立性逐渐增强,而且具有了更广泛的社会认知群体的基础,从而进一步有力地推动了物理文化的发展。

考虑到物理文化的整个形成过程,我们借用“群体”以及“意义网络”两个基本概念,将物理文化界定为:物理文化是由物理科学家群体在认识物理世界和相互交往中自觉形成的一种相对独立、相对稳定的社会意义网络。处在这个意义网络中的有物理科学研究者、物理科学语言符号、物理学的科学方法、研究成果、精神与价值观念及其共享群体。这里,物理科学共同体是由物理科学研究者组成的特殊社会群体,是物理文化的创造主体;物理科学语言符号是用于物理科学共同体内部相互间的交往以及成果的表达工具;物理科学方法是物理科学工作者在研究过程中所借助的并导致了成果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是物理学的理论、实验和实践性产品;共享群体是物理文化所辐射的广泛人类群体也是物理文化的受用主体。

3物理文化精神

就字源上来说,精是提炼或挑选之意,神是能动的作用之意。从此角度讨论,一种文化的文化精神应是在该文化发展过程中被筛选出来的,且被共同体所认可的一种具有内在动力功能的高度抽象和概括的概念。其集中表现于文化共同体对价值取向的追求和行为的方向。也正是这种文化精神指导该种文化不断前进。

文化教育论文篇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英语教育专业教学中,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课程设计的缺失以及教师教学中的忽视等原因,中华文化缺失、被忽视、被冷落,中华文化表达“失语”等境遇应引起高度重视。

(1)西方文化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及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大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人对西方的价值观采取支持的态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却持质疑的态度,包括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更愿意了解和获取西方文化知识。以英语为主要语种所承载的西方文化正以它的强势力量冲击和影响着大学生,从食品、服饰到节日、娱乐,都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如热衷于洋快餐、洋品牌,喜欢过西方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日,忘记了春节的味道,不清楚中秋节的来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要么知之甚少,要么不能用恰当的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在一些媒体上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英文水平很高的中国青年学者,在与西方人交往交流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使用英语来表达母语文化,显示不出来自文化古国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风范,如一些学者所说,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令人堪忧。

(2)课程设计的缺失。文化和语言密不可分,文化既包含语言,又通过语言这一载体加以表现,加以传承,加以弘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在高校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就课程设置来看,为了促进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大量增加了目的语国家的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如英语国家概况、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美国文学史与作品选读等内容,这对更好地利用语言进行跨文化学习和跨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几乎完全被忽略。笔者从四川省两所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看,发现没有设置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从课程设置情况看,只重视跨文化交际中对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的输入,忽视了母语文化的输出,对本国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

(3)教师在教学中的忽视。英语属于语言学科,在教学观念上,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认为自己上课就是传授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而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无关。在长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重视语言形式教学,即关注语音、语法、词汇及句子成分等方面的教学,教师也比较重视英语文化在英语口语、词汇、语法等项目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以加深学生对其理解。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却被忽视或认识不深,没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于课堂教学中,忽视了中国文化的教学,使中国文化教学逐渐被边缘化。当然一些英语专业教师自身文化素养不高或欠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缺乏系统学习和研究,自身表达困难,力不从心,更谈不上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来教育感染学生。正是这一原因使学生在学习时过多地侧重英美文化的学习,忽视了中国文化,导致学生只会用英语表达英美文化,而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较低,造成交际障碍。

二、加强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1)高度重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动力,是提升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既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青少年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对他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有着重要意义。与其他学科教师一样,中小学英语教师肩负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光荣使命。作为未来的中小学英语教师要完成这样的使命,高校就必须加强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2)修订教学计划,完善课程设置。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的要求,一是在编制教学计划和实现的教学目标中,要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识和要求,强化教师的责任担当;二是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设置,如开设“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历史概要”“中西文化比较”等课程,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视频公开课等;三是修订教材内容,编录反映中华文化的优秀外语文章,在教材中主动导入中华文化的元素;四是修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外读物,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摄取量等,以此来提升学生中华文化素养,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3)提升教师的中华文化素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教学中。将中华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专业教师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扮演着重要角色。既要求教师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意识,提升责任感使命感,又要求教师不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不断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文化底蕴的积淀。唯有此,在教学设计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才能有意识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将中西方文化进行跨文化的对比与分析,才能用流利的英语准确表达中华文化的内涵与魅力,从而引导学生提高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平等对待多元文化的观念和意识,更好地把握中西文化的特点和差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传播。

(4)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开展丰富的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对于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习得中华文化知识、提升中华文化素养、培养中华文化自觉、提高对中华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一是教师要鼓励学生广泛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阅读和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指导,推荐阅读书目和报刊杂志,鼓励学生撰写英文阅读日记或读后感。二是定期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邀请著名的文化学者介绍中国历史、文学、建筑、艺术、民俗、饮食、服饰文化,并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提升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三是挖掘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现实价值。中国传统节日有其特有的文化符号,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我们要帮助学生解读这些文化符号,实现传统节日文化历史与现实的文脉相接。四是组织开展诗词朗诵、英语演讲活动,开展中国画、书法、剪纸作品展览,开展音乐晚会、戏曲表演等蕴含传统文化元素的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五是营造学校传统文化环境,在图书馆、教学楼等重点场所张贴中国传统名言警句或悬挂书法、国画作品,对校园建筑物、道路、桥梁、湖泊命以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和深厚办学历史积淀的名字等,建设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

文化教育论文篇8

1.明确教学与学习资源建设在项目化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项目化教学能够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之一就是各种教学资源与客观条件的满足,包括对实验实训场地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构建充足的教学与学习资源,才能保证师生在共同实施一个完整项目所需要的素材资源,保证学生围绕主题顺利开展探索学习、主动学习。此外,本课题研究过程中也将涉及到如何合理构建教学与学习资源以满足项目化教学需要。

2.提高学生在高职教育过程中的主动学习与探索能力

项目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可以学会独立思考并掌握的生产实践技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强调学生是项目化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是并行的关系。

3.论证以就业为导向的项目化教育教学模式

适合高职教育,有利于生产实践职场环境的置入,让学生比较直观的意识到未来的就业方向,甚至具体的就业岗位,对自己的技能评价较客观。本课题通过对以就业为导向的项目化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其对高职教育产生的影响,验证在何种形式下的项目化教学中可以将高职教育、学生个人能力发展与生产实践最大化的契合在一起。

二、项目化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分析

1.比较两种相近的职教模式

项目化教育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思想是源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与“能力本位”也是世界上两种比较有名的职业教育模式,也是与项目化教学模式比较接近的两种著名的职业教育模式。

(1)双元制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部分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出自学徒制。双元制,作为一个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的例子,在德国和北欧的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双元制”简单来说,就是企业与非全日制学校的一种合作机制。这里的双元,一个是企业,一个是学校。在学校中学生能够学到基础的知识,为学生提供了理论保障,而在企业中,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能够理论联系现实,真正的学以致用。

(2)能力本位“能力本位”是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推崇的职业教育模式,以能力培养为主要指导思想,它的基础教学模式是“掌握性学习”“、反馈教学原则”以及“目标分类理论”。“能力本位”有一套自己的国民能力标准,即根据就业的需要,对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和一些基本技能,进行明确的说明。它的其中一个特点是:一切教育活动、培养方案和考核条件都基于能力,根据对职业的分析,从而确定学习的科目以及能力的培养方向。

2.项目化教学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目前,项目化教学的研究与应用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自然科学领域,工、林、医等领域,计算机等专业领域。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教育体系、企业的支持程度、社会的认可程度等都不慎理想,师资仍然是传统学科体系下培养出来的,职教内容仍然没有逃脱学科体系的范畴,很多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仍处于尝试的阶段。本课题研究以高职教育为主,从CNKI上以关键词“项目化教学”检索,进行定量分析,以文献的发表时间为单位对我国项目化教学和就业为导向的研究数据分析,得出数据,可以看出,对项目化教学的研究从2008年到2014年(2014年截至9月) 的期刊逐年上升,表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研究主题。进一步通过对“项目化教学”、“高职”、“就业”、“实施”四个关键字,分别从主体、篇名、关键词、摘要四个方面进行交叉对比,历年来数据截止2014年9月共有文献1882篇,其中涉及高职院校的有402篇,涉及高职学生就业的有2篇,将“项目化教学”、“高职”、“就业”、“实施”同时作为关键字,检索结果为0篇,由上述数据可见对项目化教学的研究是比较多的,高职院校对项目化教学也有一定数量的研究,但是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项目化教育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尚存空白。

三、项目化教育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本研究小组经由上述的文献研究,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以我院项目化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同时对比其他高职院校的项目化教学开展情况,通过对目前的电子商务专业项目化教学的教学目标的确立、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项目的选择与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及教学反馈与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提出项目化教育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以此,分析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从中发现学生在项目化教学中学习效果的变化,验证项目化教学的有效性。首先,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查阅,形成有关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的文献综述;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与分析,联系当前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的实际应用情况、所需教学与学习资源的构建情况、以及一线教师对开展项目化教学的经验与困惑;经过上述前期准备,课题组提出适合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项目化教学模式。以电子商务实务课程为例,通过对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的总体分析,结合本课程的具体内容、合作企业或社会企业的成功案例或具体任务,以及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实践工作室的实践活动,确定课程分为四个项目、九个任务、多个子任务,由此,构建学习/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开展项目化学习。进一步,以“项目二电子商务交易任务二网上交易处理子任务2-1C2C交易处理”为例,根据学生及学习小组的自我学习现状分析,提出子任务开展的具体安排,确立小组成员的各自分工,实施任务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包括企业导学教师)不直接参与项目任务的实施,而是以指导者、辅助者的身份参与辅导、小组讨论交流,任务完成后进行学生作品或成果的展示、交流,并进行自我评价与互评,根据任务完成的实际情况选择调整项目内容、或结项进入任务成果的应用阶段。

四、结束语

文化教育论文篇9

据调查结果显示表明:我国目前高达95%的软件和芯片都来自美国等发达国家。这种情况使得我国的网络文化传播发展也快,国家信息安全也就越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也更容易成为被攻击对象,导致国家机密信息的泄露,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从建国到现在,对于传统文化,人们一直心有疑虑,传统文化到底是糟粕多还是精华多?我们应不应该加大传统文化教育力度?正是基于这种矛盾的心理,一直以来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处于一个尴尬的局面,总体来说就是不上不下,既不加大传统文化教育的投入力度,也不直接取缔传统文化教育。具体分析,我国目前传统文化教育的状态是不容乐观的。

(一)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片面

如果不实际调查只从字面上看我们会发现似乎每所学校都开设了很多传统文化教育课,也开展了不少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但是一直以来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更是只限于文艺活动、文艺表演、书法、乐器表演等活动,这些活动虽然冠上了传统文化之名,但陷入了“娱乐致死”的观念之中,娱乐性远大于教育性。究其原因,之所以有上述现象的出现,就在于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不足。

(二)专业课程设置中对传统文化重视不够

在我国教育内容中,中小学教育阶段有关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寥寥无几,也只有在高校开设了哲学、历史、文学等相关专业,但是相比于我国博大的传统文化来说,这些专业完全是杯水车薪,不能满足传统文化教育的需要,同时由于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理解有误,不愿意选择和传统文化有关的专业,导致传统文化在高校一直受到冷遇。

(三)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学校要么直接不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要么开展之后也和其它科目一样,实行课堂教学模式,按照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下,哪怕学生刚开始抱着极大的兴趣来学习,时间一长也会觉得枯燥无味。其实传统文化课程相比于其它如数学、生物、政治等课程来说是具有很大的趣味性的,但是在课堂教学模式下,这种趣味性毫无疑问的被扼杀了。

三、传统文化教育在网络时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传统文化仍能够屹立不倒,显示除了强大的生命力。但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面前似乎不堪一击,传统文化教育也受到网络文化传播的影响,日渐式微,这种现象令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担心不已,其实不然,笔者认为网络文化的传播固然会给传统文化教育带来很大的冲击,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网络也给传统文化教育带来巨大的机遇,下面是笔者的一些观点:

(一)网络时代给传统文化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直以来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都是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下展开的,与外界的文化信息交流极少,而一个有生命的传统文化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文化。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传统文化教育带来的机遇表现在多个方面的,首先在教育模式上,以往的传统文化教育限于师资力量有限,教育只能在课堂中展开,而网络则为传统文化的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例如网络远程教育平台、网络在线教育平台等;其次网络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一直以来,传统文化教育之所以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局面,除了政策因素之外,还有着社会环境因素,社会上青少年对传统文化一直有着偏见,而网络的受众数量远超于传统文化,通过网络可以使人们消除偏见。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易中天“三国热”、于丹“论语热”等现象也证明了网络在传统文化教育上也可以发挥着积极作用;最后网络文化给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传统文化固然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资源,但也有着大量的糟粕存在,而网络文化能够快速的传播证明了网络文化有着自身的优势。因此结合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升级使之更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从而也使得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更容易展开。

(二)网络时代给传统文化教育带来的挑战

在网络时代中,传统文化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两个,一是网络时代也是一个信息大爆炸时代,网络上的信息数以亿计,面对这么一个庞大的信息量,传统文化毫不起眼,得不到社会群众的关注。因此提高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只有人们的关注,传统文化才能被人们所了解,传统文化教育才能扩大范围;二是网络文化对语言文字的冲击。文化离不开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播工具和载体,任何文化都需要特定的语言进行规范表述。计算机技术使用的程序设计语言,必将引起语言的重构,将会猛烈地冲击着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化。

四、结语

文化教育论文篇10

景德镇陶艺教育本土化的实现途径

陶艺教育本土化的实现有两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理论上的本土化和实践上的本土化。首先,在理论上,要实现陶艺教育的本土化,最重要的是把景德镇悠久的陶瓷历史文化作为陶艺教学内容的基础。作为生长在瓷都的学生,他们有责任和义务了解陶瓷历史、传承陶瓷文化,这对于开拓和发展景德镇陶瓷的未来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在教育的功效性来说,只有了解了历史才能全面理解陶瓷文化,否则,仅凭在模式化的陶艺课程中捏捏泥巴,却对中国的陶瓷文化知之甚少,那么陶艺教育就无法担当起提高素质教育的角色。其次,在实践方面,景德镇良好的陶瓷制作环境为陶艺教育的本土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具体的实现途径上包括扩大教学场所、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素养三个方面。

1扩大教学场所

一般情况下,陶艺课主要在各地的陶艺中心进行,但是由于陶艺中心场地有限,而学生数量众多,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较少,客观上造成陶艺教育不能真正深入开展,达到预期的目标。陶艺教育的本土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学场所的扩大。学陶艺陶冶身心不一定非要在教室中进行,在任何具备陶瓷制作条件的地方都可以进行陶艺教学。在景德镇作坊遍布全城,商店林林总总,种类齐全,能够很直观地教给学生陶瓷制作的不同分工。另外,像陶艺中心无法提供给所有学生实践用的设备,如窑、炉、陶瓷模制法以及贴花工艺流程等等,都可以在教室之外进行。再者,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陶瓷节的举办地,免费开放的陶瓷历史博物馆和古代陶瓷遗址都是陶艺教育本土化实践的理想场所。

2丰富教学内容

模式化的陶艺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通常都是让学生得到一团瓷泥,在基本的技法演示和图片展示之后完全由学生自主发挥完成作品。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条件的限制,在一些非产瓷区的城市,要获得瓷泥是很不容易的,更谈不上彩绘、烧成等工艺。然而,陶瓷是水、土、火三者的艺术,如果陶艺课的内容仅限于捏泥巴,那与上手工课捏橡皮泥没有本质的区别。景德镇是全国著名的产瓷区,为陶艺教育本土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内容的丰富是指传授的内容从玩泥扩大到各种类的彩绘、釉料的使用以及烧成等各个环节,使学生对瓷都千年来形成的制瓷流程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当然,这一类知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不是一个普通的陶艺教师可能全面具备的。必要的情况下,陶艺教师可以充当一个引导者或者介绍者的角色,具备良好专业技能的陶瓷艺人成为演示者,就像陶艺课常用的多媒体课件一样,这样的演示是活生生的,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调整。以新彩为例,新彩能适合所有对绘画有兴趣的对象,无论有无绘画功底,在专业教师的悉习指导下,拿起画笔,蘸上色料,在瓷板或瓷盘上都能作画,至于画的效果如何,还是一句老话:熟能生巧。但好在一点,它最容易见效果,在瓷板或瓷盘上画成什么样烧成后多半也就是什么样,很直观。在景德镇,新彩的色料比较便宜且易掌握,从这个角度说,陶艺教育本土化的实现不必付出大的成本,容易实现。除新彩外,还有很多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的对象,如釉下青花是一次烧成的,学生在完成自己作品后就可以把设计好的图案画上去,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整体考虑问题的能力,这正是素质教育的目标所在。

3陶艺教师素养的提高

陶艺教师是陶艺教育课程的终端执行者、陶艺知识的传播者、学生陶艺学习的引导者,他们在陶艺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陶艺教师的素养高低与陶艺教育的效果有直接的关系。在模式化的陶艺教育中,由于场所和时间的限制,加上陶艺材料和设备有限,陶艺教师只要具备陶瓷制作的一般知识就足够完成陶艺教学任务。然而,陶艺教育的本土化实际上对陶艺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基本陶艺知识外,还要掌握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技术和文化内涵。只有陶艺教师具有深刻的本土陶瓷文化意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景德镇陶艺教育本土化的意义

1陶艺教育的本土化,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使景德镇陶瓷文化得以传承

景德镇自古就是中国的瓷都,要发扬瓷都文化,必须从根本上做起,在中小学美术课中开设陶艺教学。近几年,景德镇各个中小学逐渐认识到陶艺教育本土化的重要性,并有了具体的措施,如参观陶瓷历史博物馆和中国国际陶瓷节。虽然这些活动目前仅限于美术专业的学生,但却是陶艺教育本土化跨出的可喜的一步。它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遗产,使民间工艺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