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总结大会主持词十篇

时间:2023-04-03 11:35:22

乡镇总结大会主持词

乡镇总结大会主持词篇1

现在开会。

今天这次会议是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XX年工作,表彰奖励先进,安排部署XX年工作任务。

出席和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区领导****,乡党政班子成员,机关干部,乡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各村街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部分企业负责人。

今天会议的议程共有四项。1、乡党委副书记**同志宣读乡党委、政府《关于表彰XX年度工作先进村街、先进单位和先进企业的决定》,2、为先进村街、先进单位、先进企业颁奖,3、乡党委书记**同志作重要讲话,4、区领导****作重要指示。

下面,进行大会第一项议程,请**同志宣读乡党委、政府《关于表彰XX年度工作先进村街、先进单位和先进企业的决定》。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为先进村街、先进单位、先进企业颁奖。

首先,请 上台领奖,

下面,请 上台领奖,

下面,进行第三项议程,请党委书记**同志作重要讲话。

下面,进行第四项议程,请区领导***作重要指示。

同志们,今天会议的议程到这里就全部进行完了,以上,**同志宣读了《关于表彰XX年度工作先进村街、先进单位和先进企业的决定》,为先进村街、先进单位和先进企业进行了颁奖,之后**同志作了重要讲话,最后,区领导***作了重要指示。**书记的讲话,认真总结了我乡XX年取得的工作成绩,也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并就XX年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强调几点意见:

一、深入学习,认真领会,切实落实好大会精神。今天的会议表彰了先进,分析了形势,明确了目标,为完成全年工作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各村各单位要以学习先进、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先进为榜样,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拼搏进取,创优争先,推动全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千方百计加快发展。过去的一年,通过全乡上下的团结拼搏、扎实工作,全乡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较好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经济基础还很薄弱、发展速度还不够快,工作任务还很艰巨,我乡现在的发展形势一是千载难逢;二是慢进则退。对此,各村各单位要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增强“不发展不行,慢发展更加不行”的危机感,努力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收入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推进我乡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建设现代化工业新区作出更大贡献。

乡镇总结大会主持词篇2

精准扶贫座谈会主持词范本

尊敬的--县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与--县各位领导在这里召开对口帮扶协作座谈会。首先,我谨代表中共--区委、--区人民政府和全区XXX万人民对远道而来的--县县委书记--等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区地处闽南金三角,是--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地处----,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两地各有特色,各具优势,而且都是处在加快发展的阶段,加强合作必然有利于两地间的互补优势,实现共同提高和发展。我们要按照****的要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互学互助帮扶协作第八次联席会议精神,把对口帮扶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对待,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深化认识,突出重点,畅通渠道,加强联系,创新协作机制,丰富协作内涵,拓宽协作领域,扩大协作规模,提高协作实效,不断推动合作关系向宽领域、高层次、全方位、多形式的方向发展。

要继续加强经济协作,充分发挥项目带动作用,在巩固和扩大帮扶协作成果的基础上,每年安排一定财力、物力支持--发展,积极引导和支持区内相关企业或人员到--投资置业,重点帮助引进农牧产品贸易和加工项目,继续扶持做大做强菌草产业;要加大劳务合作力度,切实加强劳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工作,提高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做到输得出、稳得住、多收入;要不断扩大合作领域,加强双方干部、技术人才、非公经济等人员之间的交流学习,拓展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协作关系再上新台阶,促进两县区共同发展壮大。

做好对口帮扶工作是我区一项义不容辞的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征途上,我们将倍加珍惜两地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双方合作,并衷心希望--县领导能够经常到--来考察指导,加强彼此间的学习与交流,相互牵线搭桥,互惠互利,共图发展,不断开创两地友好合作的新局面。

最后,祝--县各位领导在考察中旅途愉快,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祝--区和--县在发展中携手并进,比翼双飞,共同繁荣。谢谢!

精准扶贫座谈会主持词

同志们:

经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回顾总结XX年度扶贫开发工作,安排部署XX年扶贫开发工作。请同志们自觉关掉手机,或将手机调至震动,遵守会场纪律,保持良好秩序,集中精力开好会。

今天的会议议程有六项。下面进行第一项:请刘树林主任传达省市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总结XX年安排XX年全县扶贫工作;

第二项:请田荣军主任宣读大荔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表彰决定;

第三项:颁奖;

第四项:请各乡镇签订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目标责任书(城关镇、段家乡、范家镇、步昌乡),由于时间关系、其他乡镇会后签订责任书;

第五项:表态发言(步昌乡政府、范家镇北干村、西北新世纪培训学院、**劳务职业技术学校、**兴华培训学院、**祥龙职业培训学校、**扶贫高级技术学校);

第六项:请刘县长讲话。

同志们,今天的会议议程已全部进行完毕。前面,刘树林主任传达了省市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XX年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并就今年扶贫开发工作作了具体安排部署;对XX年度扶贫开发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并与各乡镇签订了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目标责任书;步昌乡政府、范家镇北干村、西北新世纪培训学院、渭南劳务职业技术学校、渭南兴华培训学院、渭南祥龙职业培训学校、渭南扶贫高级技术学校做了表态发言;最后,刘县长作了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并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就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再强调三点:

一、认真传达会议精神。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迅速召开领导办公会和全体同志会,认真学习传达这次会议精神,结合各自实际,领会实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狠抓落实,确保扶贫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明确重点,夯实任务。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以今天会上提出的重点和主要任务为统揽,进一步理清思路,制定工作计划,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逐项抓好落实,以重点工作的强力突破,带动全局工作的快速开展,为完成全年扶贫目标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矗

乡镇总结大会主持词篇3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xx年乡镇旅游办公室工作总结

我们按照镇党委、镇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中心镇建设总体布局规划,以打造“生态xx镇、和谐新家园”为主题,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全力实施五大工程,以生态建设带动旅游开发,以旅游开发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三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以努力打造xx镇生态观光农业特色旅

游为工作目标,结合我镇实际,围绕“旅游启动年”这一思路,主要干了以下工作

1、设计印制xx镇生态旅游宣传画册。组织有关农业单位,xx月xx日参加了在青岛举办的“中国旅游推介会”,并发放宣传画册260多份,xx月xx日在区委、区政府及世纪广场发放宣传画册600多份.

2、认真组织xx月xx日举办的“生态旅游年启动仪式暨山东摄影家创作基地揭牌仪式”。此仪式被淄博市旅游局指定为中国旅游日宣传活动淄博分会场,参加仪式人员有省、区摄影协会领导、市区有关领导、市区有关旅行社、有机农业公司等共计700余人。

3、请专业人员设计生态旅游广告牌。目前广告版面设计初稿已经通关有关领导验收,正在积极勘测安装地点。

4、由淄博市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编剧(作词)丁恩昌作词,北京海政歌舞团一级作曲家孙绰作曲的《xx镇之歌》现已基本完稿,正在传唱阶段。

5、精心准备,认真组织于xx月xx日迎接了由省、市旅游局组成的专家团对我镇“省级旅游强乡镇”评审工作。此称号有望近期下发文件。

6、xx月xx日与农口配合参加了区旅游局在济南组织的“xx区旅游推介会”

7、投资3万余元,

在镇域主要景点及路口设立旅游指示牌,极大方便外来游客自驾游。

8、xx月xx日在西沙井组织了“xx镇首届桂花节暨西沙井旅游特色村揭牌仪式”,此活动极大带动了西沙井规划交易,据不完全统计,一月之内完成桂花交易60余万元,极大带动农民种植积极性。

9、xx月xx日完成“xx镇摄影大赛”征稿及颁奖工作,142副获奖作品在xx憩园广场展出5天,初步统计参观人数为4万余人次,在十月份又在镇域有关集市展出10次。

我们将依托“旅游建设年”这一政策,按照“一个中心、两项坚持、三个步骤”这一思路,具体干好以下工作

“一个中心”即以打造旅游强乡镇为目标。

“两项坚持”即坚持规划先行,坚持宣传到位。具体为

1、摸清我镇现有旅游资源,完善旅游相关规划,组织力量对我镇现有旅游资源,进行摸底清查,以建设“生态旅游镇”为目标,秉承”三山两峪一泉”这一主线建设生态旅游观光带的总体发展思路,聘请权威专家修编我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建立起总规、控规和详规为一体的旅游规划体系并严格实施,为稳步快速实施“生态旅游镇”战略提供重要依据。

2、积极与宣传部门合作,做好我镇旅游宣传工作。通过多层次的宣传手段,将我镇旅游产业的优势、特色、活动、成效全面宣传出去,达到了“树我形象,扬我美誉”的良好效果。①平面媒体宣传。重点借助大众日报旅游专刊、印象xx杂志、xx通讯等平面媒体进行宣传。②网络、电视媒体宣传。建好用好镇政务网站生态旅游板块,国内主要旅游网站,以及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官网、颜山摄影等网络媒体。③其他形式。组团参加省内外有影响力的旅游推介会,与知名旅行社建立长期合作,旅游旺季到公交车站、主要路口分撒宣传彩页等。通过高密度的宣传,让游客了解、向往和热爱xx镇旅游,切实使我镇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目的地。

乡镇总结大会主持词篇4

[关键词] 乡镇企业 可持续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全国乡镇企业迅速发展。目前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出口创汇的近五分之二、工业增长值的近二分之一、农村社会增加值的三分之二、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农村就业岗位的四分之一强都来自乡镇企业,已经发展为我国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之一。然而,在乡镇工业产值高速增长、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乡镇工业成为主要污染源之一,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给我国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也影响着乡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乡镇企业在很多地方是农村经济的主力,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据农业部乡镇企业局调查统计,2006年中国乡镇企业全年完成增加值57500亿元,全年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40800亿元,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82000亿元,销售产值173600亿元,产销率达95.4 %,工业产销衔接良好。全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45000亿元,利润总额14500 亿元,上缴税金6000亿元。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中,发展乡镇企业仍然是农民就业和增收的主要渠道,全国有一亿四千一百万农民在乡镇企业就业、农民收入的34%来自乡镇企业。在目前农村人均耕地只有1.2亩,可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又不多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出路在很大程度上依然要靠发展乡镇企业来解决。同时,乡镇企业每年补农,建农资金达到300 亿元左右,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生活,农业基础设施和机械装备,促进了现代农业和农村小城镇的建设。

二、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的主要问题

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的问题,表现一下三方面:

1.企业规模小。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1万家, 规模以上乡镇企业数量不到乡镇企业总数的1%。乡镇企业集中到工业园区的只占乡镇企业总数的2.7%, 绝大部分仍处于散乱的自然分布状态。“小而散”的企业布局造成了人、财、物的极大浪费。与现代经济要求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不相称;与持续发展的基本准则相违背。

2.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乡镇工业布局分散,“乡乡办厂,村村冒烟”是人们对乡镇 企业分散的最一般描述,这使得污染源过于分散,导致了污染扩散的广泛性,增大了污 染的治理面。分散于乡村的小企业受经济实力所限,多分布于小河、小溪、小湖或水塘旁边,取水、排水往往为同一水源,形成污 染循环。污染源的过于分散,还会影响到生态环境投资效益,增加了控制污染的难度。 转贴于

3.产品成本居高不下, 质量提高缓慢。企业分散布局, 产业链条很短, 即产品的上游、下游和旁侧联系很少, 甚至没有产业关联, 致使其产品运输成本居高不下。同时, 还难以形成较为完善的供水、排水、供电、供热、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商业、科技、教育等社会化服务体系, 不仅严重浪费土地资源, 而且也不利于乡镇企业集中连片发展, 提高规模效益。产品成本居高不下, 获利空间很小, 导致企业在产品技术改造、更新换代等方面的投入减少。

三、促进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加强宣传,提高环保意识。在我国乡镇企业处于教育程度最低的农村,受知识水平的限制,对环境问题的了解程度和污染潜在危害的认知往往是很模糊的。为改变乡镇企业环境保护观念较为淡薄的局面,要加大宣传力度,促使农村居民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和企业经营者转变观念,使其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2.依靠科技进步,科学合理规划资源开发。合理利用资源,提高乡镇企业的资源利用率。粗放型增长的乡镇企业经济是一种“遍地开花”式资源经济。这种以乡、村为单位,画地为牢、滥采乱挖、采富弃贫地抢上资源型初加工项目的粗放型经济,虽然能够带来一定的效益,但却是以牺牲乡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这种经济由于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资源开发规划,必然造成大量的人、才、物的浪费,造成资源开发年限的缩短,从而给乡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困难。要针对乡镇企业资源特点,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进行科学规划,建立保护生态环境和综合开发资源的决策制度,切实避免无序开采,杜绝和减少跑、冒、滴、漏,依靠科学进步,改进节能技术,改变传统的、粗放利用资源的方式, 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乡镇总结大会主持词篇5

关键词: 农村文化现状 大学生协会 社会实践 完善与推广乡镇大学生协会指由乡镇政府领导,返乡大学生组织,以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为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通过自愿方式组成的地域性组织,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场所。

一、乡镇文化现状分析

调查小组利用寒暑假以实地走访和询问等方式,深入了解广东粤西部分农村文化现状。现阶段农村文化主要出现留守人群文化程度低、群众娱乐活动低俗、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三种现象。留守人群文化程度得不到提高,群众缺少适合自己的娱乐活动,村民的精神食粮处于匮乏状态,低俗肤浅的活动正占据着他们的生活,如当前盛行于大街小巷的“”行为,如果农村文化建设得不到重视,留守儿童没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那么长此以往,最终影响的就不单是一个农村的发展,而是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当前农村文化急需得到改善,以至于物质与精神同步和谐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各乡镇大学生协会相继出现,因为它是由一群充满时代气息,掌握先进科学知识的大学生组成的。所以不仅能为返乡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场所,而且能为群众提供文化交流平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帮助。

虽然乡镇大学生协会在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活动成效得到了社会肯定,但它存在的问题仍然是不可忽视的。为了更广泛深入地了解大学生假期活动情况,分析协会存在的问题,调查小组向全国各高校学生投放调查问卷,共发放12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02份,问卷有效率为85%。根据问卷调查统计来看,存在学生参加活动意识不强、协会资金来源不足、协会缺少政策扶持、协会组织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二、完善乡镇大学生协会的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对策。

(一)高校应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对于学生参加活动意识不强这个问题,高校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意识和思想道德教育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高校可以把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对于大一新生,建议把职业规划一并纳入教学计划;定期提供专场社会实践指导讲座;举办社会实践主题演讲;假期前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宣传;另外,鼓励城市学生与农村返乡学生在乡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

(二)政府加强文化职能和社会职能工作

政府作为乡镇当地的权力机构,发挥文化职能和社会职能对乡镇发展的作用至关重要,是乡镇大学生协会活动胜利完成的必要保证。

首先,乡政府应为返乡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协会组建环境,积极主动建立《大学生返乡动态表》,动态跟踪学生返乡情况,为协会提供方便的联系方式。

其次,定期组织协会开展“返乡大学生座谈会”。如果《大学生返乡动态表》是乡政府发出的邀请函,那么“返乡大学生座谈会”就是发展家乡的交流盛宴。乡政府组织“返乡大学生座谈会”,一方面让大家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献策,另一方面检查协会活动工作,总结活动成果。

最后,加强协会管理工作。当代大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因此乡镇大学生协会应当由学生自我管理,但这并不意味着乡政府管理部门可以对协会放任不管,恰恰应加强和落实乡镇大学生协会的管理和指导工作,使协会管理更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和完善协会活动的申报和考察制度、协会财务制度、协会档案制度和负责制度等。

(三)协会自身应坚持以下原则,从而让乡镇大学生协会稳定持续地发展

1.坚持民主、公平、公正的原则。

协会干部选举民主;协会内部成员平等;奖罚分明,做到公平公正;协会与群众平等,主动接受群众意见。

2.紧扣时代步伐的原则。

当前,不管是返乡大学生还是当地群众,都有着全新思维和生活方式,有着新的理想和追求,所以,乡镇大学生协会开展活动,一方面要紧扣时展步伐,体现浓烈的时代气息,符合当前社会需求。另一方面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满足他们锻炼自我、提高素质需要的同时兼顾当地新农村建设需要。

3.因地制宜、因时而异的原则。

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因此乡镇大学生协会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展活动应当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风俗习惯。如该农村迷信活动风行,那么乡镇大学生协会就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科学知识宣传活动;如果当地乡镇中小学生网瘾严重,那么协会就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活动等。

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问题。因此,乡镇大学生协会应坚持因时而异,有所侧重地开展活动。比如,临近假期,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需要相应增加,此时开展大学生“就业推荐”活动是很有必要的。

三、注重乡镇大学生协会的推广

(一)加强宣传,巩固活动成果

加强乡镇大学生协会的活动宣传,巩固活动的成果是前提。这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除了活动前的动员、活动过程中的认真落实、活动后的及时总结外,还应利用图片资料展览活动成果,通过新闻媒体或互联网进行广泛有效地宣传,让更多人关注新农村建设和乡镇大学生协会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获得更多支持与赞助。

(二)扩大协会的参与面

乡镇总结大会主持词篇6

关键词:东坑镇;总体规划;城乡一体化

1规划背景

1.1 东坑镇基本概况

[]东坑镇是陕西省批准建设的“重点示范镇”,是榆林市的重点镇之一,位于靖边县西部22公里,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结合带,307国道、青银高速公路和太中银铁路横贯东西。全镇总土地面积522.5平方公里,有耕地20.2万亩。全镇辖19个行政村,172个村民小组,有农业人口13000户,总人口52866人,是靖边县面积最大、农业人口最多的农业乡镇。

1.2 机遇与挑战

陕西省在落实国家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提出了加快重点示范镇建设,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此外,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也将对靖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机遇。

但本地区也存在着许多必须清醒认识的问题。目前阻碍东坑镇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有:

1、基础设施配套不够;

2、城镇建设投入不足;

3、新农村建设难度大;

4、扶贫增收任务很艰巨;

5、现代农业发展任务艰巨;

6、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较落后;

7、土地使用规划不合理,利用效率低。

要想克服现状的诸多制约因素,实现东坑镇经济的快速腾飞,必须准确把握东坑镇的特点,在东坑镇现状和发展条件等基础上,对东坑镇给予合理准确的定位,挖掘发展潜力。

2规划思路

2.1 规划原则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区域内城镇的数量和规模都会有较大的变化,经济的一体性,区域的整体性,城乡的融合性等趋势会越来越深入地影响区域内每一个城镇的发展。

1、区域协同发展原则;

2、完善功能,重点突破原则;

3、因地制宜,塑造特色的原则;

4、市场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原则。

2.2 发展战略

在规划中紧紧抓住了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这一主线,以工业思维谋划农业发展之路。针对东坑镇自身发展问题和城镇化特点,提出了以下几点发展战略:

1、以建设功能完善的城镇为目的,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2、从镇域发展角度分析,应以建设农业强镇为目标,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培育优势产业,发展特色农业;

3、注重经济与人、环境、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4、以农副产品生产、精深加工等发展为基础,形成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产业基础。

3规划对策

3.1 战略措施

根据上述规划思路,在规划布局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立足产业发展、夯实城镇经济基础;

2、突出发展重点、分区逐步推进;

3、合理布局产业、壮大镇域实力。

3.2 城乡统筹规划

针对镇域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和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城乡协调发展主要通过以下六个方面来实现:

1、城乡空间一体化

在镇域空间布局上应围绕“人口向城镇、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经营向规模化集中”,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空间布局,实现镇域城乡空间的一体化。

2、城乡经济产业一体化

依照“一村一品、 一镇一业、以工带农、以农促工”的新思路,通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途径加快农业产业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农村社区建设,实现城乡经济产业一体化。

3、城乡人口分布一体化

尽快进行全面的、实质性的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允许农民向城镇转移,鼓励有技术、有实力的城镇居民到乡村发展,实现城乡人口分布一体化。

4、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前提和保障。要最大限度寻求城乡设施共享的机会,促进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发展。

5、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

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主要包括:统筹城乡教育科研事业发展,统筹城乡文化和体育事业发展,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等方面。

6、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

生态环境的一体化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强化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和建设,重视对城乡污染源的控制;促进城乡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努力发展生态农业;重视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使城乡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政策、措施得到有机统一。

4结 论

东坑镇是西部地区典型的农业型村镇,受到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限制,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率都还不高。通过此次东坑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以及对西部地区城镇化的研究,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和认识:

1、以镇域为规划范围进行城乡一体的总体规划。统筹城乡规划、发展农村社区建设,合理产业布局,实现错位发展。

2、准确定位产业发展方向,合理规划产业布局。

3、对全镇域实行统一的规划管理。统一城乡规划管理是保证城镇化质量,使城乡一体规划建设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

4、必须把握住因地制宜、发展持续和以人为本的建设原则。

东坑镇的经验表明,在西部地区的镇域总体规划中,应将重点放在小城镇的建设上,打造现代化的小城镇,提倡新型社区建设,使城乡均衡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参考文献:

周榕,文国玮,刘淑英.城乡一体规划的新探索――中山市小榄镇总体规划[J].规划师,2003,(11):50-54.

谭春芳,林瑾瑜.旧村改造与城乡一体化进程[J].小城镇建设,2006, (4):76-79.

李建伟,刘科伟.西北地区小城镇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以都兰县总体规划为例[J].开发研究,2010,(6):16-18.

何剑鸣.从城镇的拓展到城乡一体化――对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的思考[J].城乡建设,2002,(12):10-11.

乡镇总结大会主持词篇7

关键词:城乡规划;制度;法律;思考

Abstract: the new Chinese legal system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has gone through a scratch, from single to complete, from the department regulations to the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will rise to the legal process of gradual improvement. Over the past fifty years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practice, which has made many achievements, but there are also many experience is worth serious summary. At present, the city of our country changes development has reached a new level,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ity,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and accelerate.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system; legal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我国现行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规划法律体系的变革基本上是以渐进的方式推进的。在总结建国以来城乡规划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借鉴吸收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标志着我国城市规划法律制度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我国基本法律制度概况

我国近年的城乡规划基本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城市规划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和现行《城乡规划法》中规定的各种运作制度。主要是:

1、城市规划制定制度。

城市规划的制定制度主要是指如何编制城市规划、由谁编制,审批实施的程序等,明确了规划的概念、内容、原则、编制主体和阶段划分。

2、村庄和集镇规划制定制度。

由于受基层政府规划意识、资金和技术力量的影响,从全国范围来看,部分村庄和集镇建设缺乏规划指导,村庄集镇规划的整体水平不高。

3、划定规划区实施统一规划管理制度。

《城市规划法》与《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制定城市和村庄与集镇总体规划时,必须根据城乡发展建设的需要划定规划区,同时规定规划区范围内的建设布局,以及机场、水源地、重要的基础设施、自然与文化资源、农村居民点、乡镇企业等都要纳入统一的规划管理。(二)我国城镇化的现状和特点

我国的城镇化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加速,目前全国平均城镇化水平约44%左右。主要有以下方面的特点:

1、经济体制改革对城镇化和城乡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城镇化模式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自上而下型”,逐步演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多元并行的发展格局。小城镇的发展促使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发生变化。2006年城镇化水平达到43.9%,比2005年增长了0.9个百分点。城镇化在促进市场拓展、推进新型工业化、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出路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2、城市数量和规模迅速增加,城镇建设量大面广

1978年至2005年,全国城市总数由193个增加到661个。城市等级规模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城市人口在50万以上的大城市从40个增加到139个,中等城市从60个增加到226个,小城市从93个发展到296个。

3、小城镇发展呈现新局面,建制镇内涵发生了本质变化

1978年我国仅有建制镇2173个。这些镇以县城镇和工矿城镇为主,其经济社会结构和小城市相似,与周围农村的经济社会联系相对较弱。到2005年,建制镇数量已达19522个,新增的建制镇由原乡建制发展而来,是分布广泛的乡村中心,并正在发展成为以农业服务、商贸旅游、工矿开发等多种产业为依托的、各具特色的新型小城镇,成为县域、市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4、流动人口数量庞大,“市民化”任重道远

我国目前进入城镇务工的农民已超过1亿人。由于户籍和土地制度等原因,农民工多数处于流动状态,即户口在农村,工作生活在城镇,农忙短期返乡,年底回家团圆。

5、在城乡规划等政策的调控作用下,较好地实现了城镇紧凑发展

我国城乡规划工作立足国情,合理控制城市建设用地标准,实施严格的城市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制度,已经形成了包括全国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在内的城乡规划体系。规划加强了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增长管理,努力提高城市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控制城市建设用地低密度扩张,避免了美国等一些国家出现的城镇低密度扩张、城市人口密度持续下降的现象。

6、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在总体上已经基本适应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发展的实际速度都比较快,按照联合国的划分标准,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接近下中等收入国家组的平均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在总体上基本适应。

二、完善我国城乡规划法律年度的几点思考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建立统一的城乡规划体系

按照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地区是国家的工业化基地,乡村则是为其服务的基础,相应的行政权力架构也由此形成。“镇”的概念被局限在极为有限的范围内:要么是县域行政权力中心所在地,要么是因工业建设和交通集散需要而形成的居民点,其发展与其周围的乡村地区缺乏内在的直接联系。改革开放以来,高速发展的农村经济促使原有乡村行政管理体制发生巨大变化,大量的乡建制改为镇建制,这种以镇为核心、与周围农业地域密切结合的地域结构性变化,促使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出现了根本性改变。合理把握城镇化进度,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城乡统筹的方针,并在空间资源的配置、发展目标的协调、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等方面发挥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立法,建立统一的城乡规划体系的条件已经成熟。

乡镇总结大会主持词篇8

关键词:小城镇;总体规划;城镇特色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 A

一、阜阳市概况

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北大平原上,北邻齐鲁、西连豫鄂,境内平畴沃野、河网密布,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城市,其众多人口散布在市域的小城镇中。

二、小城镇总体规划的认识

小城镇的概念界定:

(1) 小城镇=小城市+建制镇+集镇――分属城和乡, 有时还加上中等城市统称为“中小城镇”, 并且认为是中国城市发展的重点部分。按国务院颁布的《集镇和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规定: “集镇是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从发展的观点来说, 这些非建制镇宜称为“未建制镇”。

(2) 小城镇=小城市+建制镇――仅指城市范畴中规模较小, 人口

少于20万的两类。

(3) 小城镇=建制镇――属于城市的范畴, 是建制镇在城镇体系中的同义词。

(4) 小城镇=建镇镇+集镇――包括县城镇、县城以外建制镇和集

镇。[1]

上述各种观点中, 第4种观点表明了动态地观察城市化的进程, 分析了城乡居民点的层次, 建设小城镇既包括了现在属于城市范畴的建制镇,也应考虑发展前景将成为建制镇的集镇。

阜阳市作为农业型城市,在城市发展中并没有把小城镇的发展列为主要内容,对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和研究没有特别重视。

新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由于小城镇与广大村庄在社会、经济方面的联系较为密切, 小城镇必然地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容纳地点。因此,大力发展小城镇,合理规划引导小城镇发展是促进城市快速发展的重要内容。

三、小城镇总体规划中的问题

(1) 政策限制

城市的快速发展,大大压缩了小城镇的发展空间。阜阳市小城镇普遍发展水平不高,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对小城镇发展的支持政策。目前,小城镇发展体现为“三无”:无用地、无资金、无行政管理权限。

镇区用地大部分都属于集体用地,无产权证不可出售,城镇建设也只能自谋出路,先违法占地后合法化。大部分镇区近年来无新增国有用地指标,最多仅有每年约100亩增减挂后的奖励指标,难以对镇区发展形成有利支持。按当地形象的说法,除了镇政府所在地或是部分学校等公共设施以外,其余均属于不可动的集体用地。

另一方面,由于镇政府仅有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和人口与计划生育办公室,很多管理权限缺失,导致管理滞后。例如,由于镇政府没有城建管理权限,无权力拆除违法建筑,镇区违章建筑随处可见。

(2) 轻视小城镇镇区区域研究

当前小城镇总体规划中, 普遍存在着重规划布局轻区域经济分析的现象, 造成规划与经济发展脱节, 盲目设定过大的发展目标,脱离实际。[2]在小城镇职能定位上,没有认真分析研究区域内的小城镇差别。造成小城镇职能定位上的重复,没有实现区域内小城镇分工协作,反而造成恶性竞争。因此, 小城镇规划要以上一层次的规划为指导,树立群体城镇的构想, 要打破只局限一个中心镇做规划的观念,做到有中心、有群体、遥相呼应、彼此协调。在重大基础设施布局上, 要站在区域的高度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 使之统筹兼顾, 资源共享, 发挥其效益的最大化。在规划原则的掌握上, 要注重城乡一体化、乡村城市化、城镇现代化和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设计原则, 注重近期, 兼顾长远, 使规划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3) 土地问题

目前,土地利用规划和小城镇总体规划有着年限的差异,造成土地利用规划在前,小城镇总体规划在后的局面。由于土地规划与城乡规划的专业差异性,小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和土地利用规划的用地范围常常不一致,造成小城镇发展占用农耕用地的问题。

美好乡村建设的问题尤为突出,目前乡村的土地利用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基本是在原有的乡村的基础上小幅扩大。然而美好乡村带来的村庄合并问题,以及合并后的中心村选址用地问题,比较严重。已经编制完成的土地利用规划中,小的村庄建设用地大部分没有被去除,但是新的中心村又要有集聚功能,合并小于400人的村庄。这样就造成建设用地指标比较分散,没有足够大的用地指标来建设中心村,造成中心村建设占用农耕用地。

(4) 规划建设中的问题

当前的小城镇建设特色不是特别突出,造成千镇一面,甚至有些环境较以前更差。盲目建设,违规占地,环境恶化,是当下小城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四、小城镇总体规划对策

针对当前小城镇现状存在的问题, 在规划编制中应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1)争取政策支持,统筹城乡发展。承上启下、连结城乡这是我国小城镇的区域地位特征, 上连市县下带村庄, 它是城乡之间联系的纽带, 是乡村城市化进程中最活跃的生长点, 它是改革我国经济体制, 改善工业布局和农业结构、调整城乡人口分布的关键环节。在规划中要加强区域的观念, 进行小城镇外延空间的体系化研究。

(2)解决建设用地问题,合理协调小城镇土地利用规划和总体规划的内容,使小城镇发展方向和用地得到土地利用规划的有力支持。做到土地使用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

(3) 产业发展。三大产业、相互促进设市城市的产业结构主要是第二、三产业, 而小城镇则具有一、二、三产业并存的结构形态, 与城市不同的是其规划用地及各项设施标准都必须相应考虑第一产业的存在因素, 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农业由单一的种植业正转向种、养、加的多种经营, 并向集约型、“三高”型、特色型的农业产业化加速转化,兴办乡镇企业、第三产业, 在优势特长处选择生长点, 在产业结合处寻找突破点, 形成工农结合相互促进的经济和社会结构, 实现农业富余劳力的转移。

(4) 在镇的经济发展规划中, 要充分发挥本镇的优势, 并与市区工业疏散相配合, 确定支柱产业, 选好以本地资源为原料、传统技艺为特色的产业项目, 提高拳头产品的知名度, 要形成农工商一体、销结合的具有内在活力的综合体, 并不断创新升级,形成常盛不衰的发展机制。

(5) 镇区规划要与所属村庄统一进行, 统筹安排各项公共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要按现代化的标准,又针对小城镇特点, 安排好水、电、路、通讯、燃气、污水、垃圾等项,做到设施齐备, 环境优越, 管理有序, 成为人们现代化生产与生活的载体。

(6) 小城镇的特色突出。如何在小城镇建设的高潮中, 通过有效的手段, 保护、继承和发展城镇特色, 已成为小城镇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小城镇丰富的历史文化所形成的独特的人文景观不仅是城镇发展中应该重视、保护的对象,更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发挥城镇特色优势的重要资源。城镇规划应注重城市人文特色的更新与重塑, 以适应和促进当今城市的发展。由于受人口、用地规模和职能、性质所限, 小城镇总体规划建设中, 应通过道路、绿化、建筑有机合理的布局, 结合小城镇自然山水条件、历史文化传统等, 充分体现城镇的空间形态特征。在这个统一体中, 还应从城镇历史、文化中吸取营养, 挖掘、总结、提炼出城镇独特的风貌特征题材, 结合现代生活需求, 通过对山水环境的适度改造和利用, 挖掘自然的价值, 创造出更加宜人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城镇特色景观环境。选择中心区、文化中心或一条街, 进行重点规划, 通过开发建设, 以集中体现城镇文脉延续性特色景观, 达到人文特色环境的更新和重塑, 以适应小城镇的发展。

总之,以人为本,科学、可持续地推动小城镇的发展才是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乡镇总结大会主持词篇9

一、为什么要打造“活力乡镇”

农村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稳定的前沿阵地,乡镇是领导和落实农村工作的前沿指挥所。“十一五”时期,建德要继续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必须进一步调动和发挥乡镇主体作用,重视乡镇、依靠乡镇、发展乡镇,切实提升乡镇的活力。

1.打造“活力乡镇”是建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经验。总结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建德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经验,最主要的一条就是重视乡镇、依靠乡镇和发展乡镇,着力强化乡镇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乡镇的主体作用。一是着力优化乡镇行政区划。根据人口、资源、产业集聚的趋势,先后于1992年、2001年、2005年进行了三次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乡镇(街道)数由原来的43个调整到27个、26个,再到目前的16个,乡镇规模日益扩大。特别是今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16个乡镇(街道)平均行政区域面积、管辖行政村、人口规模分别达到145平方公里、32个、3.2万人,均比调整前提高38.5%,乡镇(街道)的人口、资源、产业等集聚功能切实增强。二是着力强化乡镇主体地位。大力实施“大乡镇”战略,大力推进以新安江、乾潭、梅城、寿昌、大同为中心的“一主四团”五大经济和城镇发展组团建设。乾潭、梅城两镇去年工业总产值已达到84亿元,占全市总量的37.5%。推行了企业属地化管理。去年将124家市直属工业企业、重大招商企业、福利企业等下放给乡镇管理,理顺管理体制。调整了省级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将开发区一分为四,分别下放给洋溪、下涯、乾潭、寿昌4个乡镇(街道)管理,责、权、利相互配套,大力拓展乡镇发展平台。三是着力改善乡镇基础设施。抓住中央、省和杭州市统筹城乡发展机遇,积极推进杭新景高速公路、康庄工程、农田水利、“十村示范、百村整治”、下山脱贫、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等工程建设,切实加大对乡镇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四是着力配强基层队伍。高度重视乡镇及农村干部队伍建设,重乡镇、强基础。目前,全市乡镇党政领导班子90%达到大专以上学历,88%为45周岁以下。村级组织换届后,村两委干部均符合“三个80%”要求。

2.打造“活力乡镇”是推进建德城乡统筹的必然要求。落实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立足建德市情,关键要加快乡镇发展,建设强乡强镇,提升发展活力。一是统筹发展关键在乡镇。建德发展的平台、资源、主体都在乡镇。去年,乡镇工业产值占全市93%;乡镇工业生产性投入占全市93%;外贸出口供货值占全市87%。此外,农业发展的基础在农村,计生稳定的基础也在乡镇。可以说乡镇兴,全市兴;乡镇稳,全市稳;乡镇活,全市活。二是统筹发展难点在乡镇。城乡差距突出表现在乡镇人口、产业集聚水平和经济发展实力较弱上。在人口集聚上,除新安江主城区,只有乾潭、梅城、寿昌等3个中心镇集镇人口超过万人规模。在经济实力上,目前年工业产值上50亿元乡镇(街道)还没有零的突破,有7个乡镇在10亿元以下。东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杭州地区五县市只有建德和淳安未进入全国百强县。农村社会事业相对滞后,提高农民就业素质任务艰巨。乡镇责、权、利不相配套,调控能力较弱。三是统筹发展潜力在乡镇。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十六届五中全会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从建德来看,乡镇具备了较好的经济运行基础,16个乡镇(街道)均已建立工业功能区(开发区),发展平台不断完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3.打造“活力乡镇”是适应当前发展形势的必然选择。是大势所趋,形势所求。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再次强调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放在突出位置。我市整体在农村,提升乡镇活力,推进城乡统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题中应有之义。二是适应“走在前列”的要求。总书记向浙江提出“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的要求,省委、杭州市委也分别作出了“走在前列”、“率先发展”的战略部署。要适应这一要求,从建德看,关键要建设一批强乡强镇,切实加快发展步伐。三是融入大杭州的要求。杭千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对建德是一个重大的机遇。但能不能抓住这一机遇,大力发展高速公路经济,加快融入杭州大都市经济圈,关键在乡镇;同时,建德要在二三年内跻身全国百强县,重点也在乡镇。

二、打造什么样的“活力乡镇”

“活力”一词原意指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引伸到活力乡镇,我们认为就是要有较强的产业、旺盛的人气和优良的环境。要通过强产业、集人气、优环境,打造一批城镇品位较高、产业特色明显、综合实力较强的“活力乡镇”,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城镇发展格局。

1.产业强。乡镇的活力核心体现在雄厚的经济实力上。产业要有规模、有特色、有竞争力,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一是工业上规模。企业家数有大的增长,工业功能区建设有大突破,主导产业特色鲜明,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速。二是商旅显生机。旅游、商贸、房地产、大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占GDP比重逐年有较大提高。三是农业呈特色。立足区域生态、产业等基础,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逐步优化,由“小而全”向“大而专”转变,“一镇一品”或“几镇一品”特色布局进一步形成。

2.人气旺。集镇人口集聚水平是乡镇活力重要标志。一是集镇人口规模要有新提高。依托产业集聚和城镇建设,使集镇成为区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中心。二是非农产业人口比例要有新提高。大力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三是外来人口规模要有新提高。营造良好的创业和生活环境,吸引外地人口来建德工作和定居。

3.环境优。一是人居环境优。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做足做好山水文章,交通、卫生、文化、教育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和配套,城镇化步伐加伐,“人居建德”品牌逐步打响。二是体制环境优。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民主法制建设切实加强,“平安建德”建设深入推进。三是创业环境优。干部群众思想解放,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干部队伍有活力,群众创业有热情。

三、如何打造“活力乡镇”

“活力乡镇”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着眼于加快发展,解决好乡镇(街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具体要把握好五个方面。

1.坚持产业兴镇,狠抓工业经济。产业兴,乡镇兴。提升乡镇活力,首要的是要增强产业支撑能力,以产业增实力,以产业聚人气。一是坚持工业强镇。工业始终是经济的主要支柱、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当前建德还处于工业化中期,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工业经济仍然是我市龙头经济、第一经济。要继续推进大乡镇、大产业、大企业“三大”战略,加快“三江口经济圈”、沿国道经济长廊、工业功能区建设,力争通过3―5年努力,形成2―3个工业产值上百亿乡镇,进一步做大做强精细化工、建材水泥、五金电器、纺织服装等优势主导产业,积极拓展粉末冶金等特色产业。坚持顶天立地、铺天盖地两手抓,大力发展百姓经济。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二是坚持商旅活镇。现代服务业是转移和集聚劳动力的“洼地”。要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发展,科学定位小城镇发展方向,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深入实施“十镇连锁、百村放心店”工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切实加快乡镇商贸、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三是坚持农业稳镇。农业仍然是农民增收重要来源,农业基础任何时候不能放松。要深入推进“农业主导产业提升”工程和“双千万双百公里”渠系配套工程,切实加强农业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切实提升草莓、茶叶、柑橘、畜禽、板栗(笋竹)、水产等农业主导产业的规模和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2.坚持重点突破,突出“一主四团”。打造“活力乡镇”,要坚持总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既要重视偏远乡镇发展,更要坚持重点镇、中心镇优先发展。要突出“一主四团”,强化规划引导,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人口集聚。一是强化规划引导。结合土地利用总规和“十一五”规划、市域总体规划的制订和修编工作,配套做好以“一主四团”为重点的小城镇发展规划的修编工作。各地要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准确城镇定位,衔接市域总体规划,形成市、乡镇配套的城镇发展规划体系。二是优化资源配置。要顺应人口集聚和产业集群的趋势,强化政府对经济长远发展规划、生产力布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等重大问题的研究,突出向“一主四团”倾斜。在推进城市“东扩南拓,沿江发展”,加快以新安江、洋溪、更楼为中心的主城区建设同时,同步推进以梅城为中心的三江口城镇组团,以乾潭为中心的北部城镇组团,以寿昌为中心的西南部城镇组团,以大同为中心的西部组团等四大城镇组团建设。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切实提高城镇产业集群和人口集聚水平,发挥领跑辐射作用。三是重视偏远乡镇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加大对偏远乡镇、经济欠发达乡镇的扶持,努力壮大经济实力,推进集镇建设,增强发展活力。

3.坚持统筹推进,夯实农村发展基础。一个地区的活力,同时表现在发展的潜力上。提升乡镇活力,要把同步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综合素质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一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农村社会事业是农村最薄弱的环节。要以创建省级教育强市为契机,整合教育资源,加强农村教育,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切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重视乡镇卫生院建设,改善农村医疗条件和保障水平;同时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繁荣农村文化。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康庄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等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提高农民群众素质。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深入实施“万名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努力提高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创业致富的能力。

4.创新体制机制,增强乡镇调控能力。乡镇调控能力直接影响到乡镇活力。要从实际出发,勇于突破原有条条框框,积极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形成责、权、利相配套的行政管理体系,切实增强乡镇的调控能力。一是完善乡镇财政和投融资体制,增强乡镇调控财力基础。小城镇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在目前财政体制下,乡镇财政有钱保工资,无钱搞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只能靠经营土地所得和城镇建设配套费等资金来投入,建设资金不足问题突出。要从有利于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出发,认真研究和完善市、乡镇两级财政关系,尽可能向乡镇倾斜,努力提高乡镇的财政调控力。要统筹主城区和中心镇、集镇的供水、排水、环卫、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突出要加强“一主四团”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加强乡镇财政管理,防范财政风险。二是理顺条块关系,增强乡镇调控职能。目前,机关部门派驻在乡镇的机构,“权在上面、利在部门、责在乡镇”问题依然存在,乡镇有责无职,职难保责,权责失衡,影响乡镇调控职能。要按照“简政放权、理顺关系、规范分类、加强基础”和“责权一致,人权事权相统一”的原则,进一步理顺机关部门派驻乡镇机构的管理体制,切实强化乡镇对站所的监督管理。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切实强化乡镇主体地位,进一步形成一切围绕乡镇转氛围。三是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增强乡镇工作自主性。从理论上讲,乡镇作为一级政权,工作有一定的自主性。但实践中,由于上级政府及部门对乡镇的考核是刚性的,以“政绩”论英雄,以考核论升降,且门类众多,造成乡镇疲于应付,想方设法完成这些硬性指标,从客观上造成工作的短期行为。要整合各类考核特别是部门考核,改革和完善考核机制,将基层干部的主要精力统一到经济发展这个指挥棒上来,不能随意采用“一票否决制”,坚决取消不必要的检查、评比和达标活动。

乡镇总结大会主持词篇10

关键词:乡镇债务;成因;甘肃省

中图分类号:F812.7 文献标识码:B

为了解甘肃省乡镇债务状况,笔者分别深入河西地区金塔县A镇、中部地区靖远县B镇、C镇和陇南地区礼县的D镇、E镇、F镇等6个乡镇进行了债务专题的实地调研,较为全面地了解了甘肃省乡镇债务的产生及其发展。

一、甘肃省乡镇债务的现状

在各级政府的债务中,乡镇负债与财政收入之比是最高的。截至2005年底,被调查乡镇的债务规模庞大,累计形成债务4141.75万元,平均每个乡镇负债高达690.29万元,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从地理分布情况看,城乡面貌变化大、发展较快的河西地区的A镇负债高达2327.35万元,而陇南地区的E镇负债最少,为145.39万元。

乡镇债务债权主体结构主要包括金融机构、上级财政和行政事业单位、承包商和私人等。承包商是最大的债权人,调查六乡镇中,C镇欠工程款超过了债务总额的一半;金融机构是仅次于承包商的第二债权人。B镇、D镇、E镇金融机构是第一债权人,其中D镇金融机构提供资金超过债务资金来源的一半以上;F镇上级财政负债超过其他债权人,高达46%。

调查统计得知,6个乡镇债务总额为4141.75万元。从来源结构看,向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为1449.71万元,占乡镇债务总额的35%;向财政或上级行政事业单位借款总额724.12万元,其中单位借款506.85万元,财政周转金217.27万元,占乡镇债务总额的17.5%;通过个人借欠款债务总额为307.86万元,占债务总额的7.4%。从借款方式看,乡镇向个人借款的方式以工程欠款为主,欠款额高达1512.1万元,占债务总额的36.5%,其他应付款额147.96万元,占债务总额的3.6%。

乡镇债务按债务用途可分为开展基础公益性项目建设形成的债务,应付上级行政事业单位考核等产生的债务,维持乡镇政权运转形成的债务和投资兴办乡镇企业形成的债务等四类。占比分别为68.57%、15.2%、8.72%和7.51%。

二、甘肃省乡镇负债的成因

1.经济发展水平后是根本原因

目前,甘肃省大部分乡镇工业企业较少,农村经济欠发达,财源不充足且财政收入增长有限,大量支出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实现。这与甘肃省经济结构不协调、基础设施建设效率低、城镇化水平低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不均衡均有关系。

2.乡镇政府职能扩张是主要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城乡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会提升。各级政府须责无旁贷地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乡镇府包揽过多的经济管理职能:如举债搞建设、兴办集体企业等,由于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要与相对低下的财政保障能力之间存在内在矛盾,必然出现举债。

3.财政支出结构特殊是特殊原因

甘肃省乡镇政府的支出主要是用于满足基础设施建设。部分项目缺乏科学论证,重复建设,造成资金浪费,于是就出现了乡镇举债严重的情况。

三、甘肃省乡镇政府负债化解的对策分析

1.提高乡镇政府债务偿还能力的治本之策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和乡镇经济

从甘肃省目前的情况来看,乡镇企业和农业仍然是许多乡镇的重要收入来源,应千方百计促进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搞好农业,抓好劳务输出,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发展县域经济和乡镇经济,增加乡镇财政收入。

2.合理配置和优化乡镇政府职能是解决乡镇政府债务问题的重要举措

合理配置和优化政府职能,遵循“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转变行政管理机制和工作运行体制,尽力做到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前提下的政府职能的不越位和不缺位。

3.优化乡镇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是甘肃解决乡镇政府债务问题的特殊举措

应优化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控制行政人员和经费的膨胀,节支减债。还可以建立中央和地方政府偿债机制,由国家清偿部分乡镇债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