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5 15:57:33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篇1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使企业健康发展

笔者认为,谈企业文化首先要谈对企业文化概念的认识。什么是企业?企业是以市场为向导,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因此,企业文化就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项事业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由于企业文化具有灵魂、凝聚、约束、向导、激励等几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也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种以做大做强企业为基本内容的企业发展观点和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建设只能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搞好生产经营和服务,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健康、稳步地持续发展。这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根本所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惟一使命。

在实践中,每干一件事,每搞一次文化理念的宣传,我们都要思考这样做是否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否有利于员工的精神和物质需要,是否在搞形式主义,是否在实事求是地塑造具有厦门卷烟厂特色的企业文化。对此,不敢有丝毫麻痹。笔者感觉这其中的每一个过程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都是一个如履薄冰、负重前行的过程。近几年,厦门卷烟厂的经济效益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其原因就在于这一指导思想的正确性。同时,我们注意到,一些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高喊科技兴国、为社会服务、为消费者服务等口号,这种做法显然偏离了企业发展的实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事实证明,好高骛远是会耽搁企业发展前程的。企业文化建设,很实际的目的就是要让企业健康地活下去,并且要越活越好、越活越强大。俗话说,有用就是真理。离开生存和发展,离开经济效益,企业文化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能落地,不能扎根,徒剩一堆美丽的辞藻。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经营理念

品牌形象既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企业的品牌之中。曾经有人说,中国的品牌是一流的产品、二流的包装、三流的营销、四流的服务。无论这句话有多少水分,但作为一名企业领导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品牌革命时代已经到来,品牌就是企业的生命。对于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企业领导者必须高瞻远瞩,具备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对塑造品牌文化的利弊,要及时果断地扬弃,把职工的整体素质提升上去。并且要不断地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创造出企业优秀的品牌,使企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稳步地发展壮大。由此可见,搞企业文化建设不能离开品牌谈文化,而要以品牌为载体彰显企业文化,这也是厦烟人的经营理念。

产品是品牌的实物载体,质量是品牌发展的基础。厦门卷烟厂视质量为生命,高度重视产品的内在品质与外观质量,一直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先”,塑企业优秀的品牌。近年来,厦门卷烟厂不断加大质量管理力度,不仅要求结果出精品,更追求过程出精品。1998年导入iso9002—94版质量认证体系,提高产品的质量控制管理水平;1998年第四车间被评为“全国样板车间”;1999年第一、三车间被评为“福建省样板车间”,设备管理达到国家二级管理标准;2001年进行了质量管理体系换版——iso9001-2000版,进一步规范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在行业内首创产品开发过程质量控制的“五书”制度,即:产品设计和开发建议书、任务书、策划书、鉴定书、批量投产准许书,以此提高产品的质量控制水平。2000年以来,厦门卷烟厂大力实施品牌、营销、管理和服务“四大工程”,夯实产品、市场、管理和服务“四大基础”,不断提高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目前,厦门卷烟厂正在进行新厂建设,投资8亿元,力创七个一流:管理一流,工艺一流,产品一流,效益一流,人才一流,设备一流,环境一流;力戒两个一流:花费一流,享受一流。要求每个员工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形成“现场就是市场,做过程精品,每一道工序质量零缺陷”的认识,从单一追求结果到追求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厦门卷烟厂还特别注重综合技术水平的提高,积极与国内外知名烟草研究机构和烟草公司开展技术合作,1986年率先与美国雷诺士烟草企业(现为日本烟草)开展合作,以此提高企业管理、工艺、技术水平。“十五”期间,厦门卷烟厂制定了企业新的发展目标,即向烟草行业同等规模中最具竞争潜力、最有活力的企业行列迈进。

总结厦门卷烟厂的经营理念,笔者认为厦门卷烟厂是在实践中塑造一种适合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它必定会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企业文化建设——人本素质管理

企业只有具备一流的素质,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产品。近几年来,一些颇具远见卓识的企业领导者都尝试着从资本管理向“二本论”管理转变,“二本论”管理即资本管理加人本管理。凡是人本企业都有它明显的管理特征:一是在信任员工的基础上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二是倡导员工进行有效学习,推动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培养有利于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价值观。为此,厦门卷烟厂以品牌文化建设为契机,带动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企业每创造、培育一个更高档次的品牌,就标志着其综合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厦烟人很清楚,企业综合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创造出新品牌来,即使创造出来了也不可能培育起来。企业界有人形象地把靠吹捧走红的企业品牌比作“螃蟹”,意思是经不起市场和时间的考验,一红就死。所以企业品牌的培育过程必须是一个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过程。

厦门卷烟厂决不做一红就死的“螃蟹”。厦门卷烟厂创建于1954年,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如果从其前身华康烟厂(解放前的一个私营企业)算起,历史就更长了。经过近50年的发展,特别是在厦门成为经济特区以后,厦门卷烟厂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充分发挥特区的两大优势——区域和政策优势,抓住机遇,不断发展壮大。今天,厦门卷烟厂的发展水平已处于全国烟草企业先进行列,主要经济指标跃居前15位左右,是烟草行业“36家重点发展企业”之一。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企业素质、员工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抓员工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中,厦门卷烟厂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狠抓解放思想,更新陈旧观念。“变”是惟一不变的真理。企业要发展,靠老思路、老办法是不行的,要学习,要变革。“变则通,通则久”。把“变”的思想、“变”的观念植入员工的头脑之中,让他们想别人所不敢想,做别人所不能做,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

(二)狠抓敬业精神,培养认真习惯。厦门卷烟厂要求企业员工牢记这样一个理念:不认真工作者就是“小偷”,在“偷”企业的钱(工资)。员工所做的工作要对得起自己的工资,这是最起码的信用关系。企业要培养员工良好的敬业习惯:操作认真的习惯、负责任的习惯、使命感和事业心的习惯。

(三)狠抓团队建设,营造真诚氛围。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者,是不会把眼光只盯在报表利润的增减上的,而是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厦门卷烟厂倡导团队精神,倡导团队英雄,就是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是团队中的一员,发展个人才能发展团队,进而发展企业。这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团队成员之间要坦诚、真诚、零距离,营造团队真诚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员工的思维,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

(四)狠抓机制搞活,注重制度创新。我们认为,厦门卷烟厂的企业文化,从宏观层面讲,具有厦门卷烟厂的国情特色,但从微观上讲,并没有中外企业之别。企业机制搞活无非就是解决“原动力”的问题,而“原动力”的主要内容就是“人+机制”。基于这种考虑,从2000年开始,厦门卷烟厂加大、加快改革步伐,大力改革用人、用工、分配机制和考核制度,导入市场经济手段,全面形成“岗位靠竞争、收入靠贡献”的竞争激励机制和考核约束机制,建立“岗位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员工能进能出”的动态运行机制,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具活力、更灵活、适应性更强。为保证企业管理水平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2003年新厂搬迁后,聘请了一家国内外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结合管理流程再造,要求他们设计出既符合国情、厂情,又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要求,还符合员工利益的崭新的运行机制。全方位、脱胎换骨地搭建企业内部公平竞争的舞台,提升厦门卷烟厂的整体综合素质。

四、企业文化的内核——价值观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说白了,价值观就是人的追求。要什么不要什么,追求什么反对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都属于是价值观的范畴。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员工心中的灯塔,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依靠。任何文化建设都是以某种价值观的倾向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也不例外。经营思想的革新、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要以某种价值观为指导,中外企业概莫能外。

(一)企业领导的价值观。企业领导的价值观是整个企业文化价值观的“航标”。有人说,先改变张瑞敏,再改变海尔,张瑞敏改变了,海尔也就改变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企业文化不是开几次会就能产生的,也不是员工自觉产生的,它来源于企业领导者或企业领导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企业领导是榜样,是企业文化的影子,企业领导的所作所为传播出去,被员工所接受,就会影响员工的行为、习惯,也就形成了企业文化。厦门卷烟厂在企业中经常传播6种文化,责权文化、亲和文化、制度文化、乐观进取文化、廉洁自律文化和艰苦奋斗文化。

(二)员工主体的价值观。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如何定位,是企业的主人还是雇员?传统的说法是,国企员工具有二重性,既是主人也是雇员。无论是主人还是雇员,企业文化总是建立在以员工利益为主体的基础之上的。企业所有的赢利,所创造的价值,无一不是员工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企业要对他们负责任,不能对不起他们。员工的福利、员工的发展、员工的自豪感都是企业的财富,同时也是以员工为主体的价值观的必然体现。

(三)团队的价值观。团队员工的共同愿望和价值系统对企业有很重要的影响。当好的价值理念、好的愿望在员工心目中不断强化,形成该群体的一致行为后,团队的生产力才能发挥出来。实际工作中,我们把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融为一体,把“厂兴我有利,厂衰我有失”、“爱企业,爱产品,爱岗位”、“视厂如家”的理念变成员工个人的自觉行动,做到“人人心中有企业,上下左右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增强团队合力与竞争力。

(四)管理的价值观。笔者认为,从管理的文化梯次看,有科学管理、人本管理与文化管理三个层次。做企业,科学管理是前提、是基础;人本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方向,没有科学管理就勿谈人本管理;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声的监督,是无为而治。在实践中,厦门卷烟厂对这三个层次的管理价值观是这样理解的:第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管理也是生产力,员工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是企业科学管理价值观的基本体现。要使企业兴旺发达,就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依靠人才兴业,依靠科技兴企。第二,抓好企业科学管理的过程,同时是改造人的过程,是改造人的习惯系统的过程,也是人本管理不断提升的过程。人本管理就是要关心人、体贴人,一切为了尊重人的责任感服务,一切为了人的发展服务。第三,文化管理最终表现在制度、机制上,制度、机制是文化管理价值观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长江、黄河没有人管却能东流到海,其原因就在于它有一种机制保障,是中国地形加河流的机制。厦门卷烟厂怎样才能像长江、黄河那样,不需要管理就能自然成功?同样需要一种机制。厦门卷烟厂目前正在和一家管理公司合作,寻求适合企业发展的文化管理机制。

(五)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观。世界上没有单纯的经济工作,也没有单纯的政治工作。深化企业改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调动员工积极性,进行生产经营都离不开宣传政治工作。经济发展为社会现代化服务,而思想政治工作则为经济发展开辟道路。这是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统一性表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价值所在。尤其是在变革的时代,更需要用新的理论武装头脑,与时俱进,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任何轻视或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行为都将付出代价。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篇2

1提高企业领导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

由于企业精神、企业形象、企业价值观等内容都是经由企业领导进行设计,并在其规范带领员工执行,对员工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因此,企业领导应提高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将以往把文娱活动、文化教育等作为企业文化建设内容的片面认识纠正,不断加强自身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的学习,并深知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从而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发展,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到促进企业管理建设当中,如将企业文化建设放进领导日常议事日程,制定以实际行动落实企业文化建设的计划。另外,企业领导还应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落实检查与改进环节,不断总结与提炼企业精神、企业形象、企业价值观等内容,以不断完善企业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建设落实到基层员工当中,激发基层员工的奋斗精神,勇于战胜艰难困苦,进而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并在市场中站稳脚步。

2促进企业全体员工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当中要顺利

有效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和共同建设。企业员工作为企业的主人公,其主人翁意识对企业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若得不到本企业员工的认同与支持,则会使企业失去有力的发展支撑,从而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力取得竞争优势。由此可见,企业员工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当中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因此,企业应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取得全体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同与支持,激发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当中。首先,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企业文化建设意识教育,让员工深刻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同时,积极为员工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目标实现活动中创造机会,让员工把自己的奋斗目标与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相统一。其次,应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人生观,充分调动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弘扬无私奉献精神,从而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早日实现。

3将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

由于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容易诱发功利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因此,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予以企业员工正确的教育引导,并严厉杜绝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将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就是要不断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通过科学理论武装企业全体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4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素质

企业员工素质的高低对企业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只有优秀的职工队伍素质才能保证企业文化建设质量。因此,企业应重视提高职工队伍综合素质,从而培养出一批高文化水平、高素质、高业务水平的职工队伍。将企业员工塑造成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社会精英,同时努力培养员工“团结协作、恪尽职守、诚实信用、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职业精神,不断加强员工的自主学习培训,提高整体员工的文化修养,努力打造一批专业型人才队伍,对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创造企业品牌具有积极作用。

5促进创新发展企业文化属于一种观念形态

可以通过不断的积累成为丰厚的资产。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除了受到传统观念影响外,还受到当今新形势的影响。企业只有不断创新发展,才能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在初步发展阶段稳而有力地成长与发展。首先,企业应充分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属于创新型工程,涉及面广,因此具有复杂性、持久性和广泛性。其次,要不断重复审视企业现有文化建设状态,从而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途径的探索与研究。最后,应立足于市场需求,不断寻找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不断完善企业文化建设,从而不断创造出适应企业良好发展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二结语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篇3

1.物流企业含义

第一,物流企业是一个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并且实行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第二,物流企业主要从事的业务类型有运输(含运输、货物快递)或仓储。第三,物流企业一般具有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这种系统使其能够按照客户物流需求完成包括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基本功能,并能使该物流企业进行日常的经营组织和管理[1]。

2.物流企业文化含义及特性

企业文化作为一门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产生的学科,其最早起源可追溯到198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威廉•大内(WilliamOuchi)的著作《Z理论——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实践和理论界普遍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套价值理念体系,该体系具有企业个性特色并且同时能为组织的全体员工认同并遵守;另外企业文化也包括这些理念在企业规章制度、员工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在传统的企业文化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和发展而来的物流企业文化,其内容当然也包括那些能够被识别的物流企业符号、服务方式以及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的各种价值观、理念等,这些促使物流企业在不断地融合与创新之后塑造其特有的企业形象。每一个物流企业在其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都有一个重要任务,即如何保留和吸收传统企业文化中适合物流企业自身发展的精髓,努力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物流企业文化;在借鉴其他行业的企业文化精华的同时又探寻发展物流企业特色文化建设。综上所述,物流企业文化以传统企业文化为基础进行创新发展,因此物流企业文化既有企业文化的一般特性,又有自身独有的特性。总体说来,笔者认为物流企业文化具有以提供物流服务为中心、以提高效率为保障、以主动学习为导向、以实现双赢(多赢)为目标等特性。

3.物流企业文化

在物流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杰克•韦尔奇(JackWelch)(通用电气公司前任首席执行官)曾说过:“文化是永远不能替代的竞争因素,企业靠人才和文化取胜。”同样的,物流企业文化在物流企业经营管理中究竟发挥了怎样的功能与作用呢?通过实践与学习,我们认为,物流企业文化的作用可以归纳为凝聚、导向、约束、激励等作用。(1)物流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企业文化是物流企业内部所有员工的精神理念和行为准则,可以把员工紧紧凝聚在一个共同的目标和同一个方向上,使得他们工作目的明确,在思想意识上逐步达成共识,在实践行动中做到“劲往一处使”,使得他们把自己的利益和物流企业的利益目标联系起来,促使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实现共赢,并形成一个充满和谐性与协调性的组织。这种作用可以使得员工在企业内部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不用管理层的“硬性”管理,而自觉地认真工作,为物流企业发展进行努力,大大提高物流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物流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物流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是指物流企业文化在经营管理中对全体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所产生的导向作用,主要包括价值导向和行为导向两方面。该导向作用可以为物流企业管理在激烈的市场冲击和竞争下提供长远、正确的发展方向,为物流企业做出决策提供依据。例如“服务第一”的文化可以提醒该物流企业发展决策和管理时要时时注重服务品质,“速度第一”的文化可以促进物流企业发展要以速度为首要考虑因素和原则。物流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是企业价值观念的核心和基础,是物流企业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保障手段。(3)物流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激励作用主要是指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内在动机与潜在能力产生的激发效应,激励着员工热情地投入工作、积极创新,为企业创造高价值的回报。“速度”和“安全”两方面是物流企业最大特征和优势,实践表明,在激励条件下这两方面因素可以发挥地更好。激励是一种从精神上调动员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文化,可以使得物流企业员工能力得到提升。激励是一种企业管理手段,但是企业文化可以使物流企业这种管理手段发挥最大效果。(4)物流企业文化的约束作用物流企业文化对管理层和员工在行为和工作上都有一定的约束效果,一般而言,企业文化的约束作用通常是通过“硬性”的严格制度与“软性”的文化影响两条途径实现的。“硬性”的严格制度是指那些渗透了企业文化理念的制度、规范与流程,对员工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作用,同时又因为融入了企业文化的软力量,从侧面保障物流企业有序运转。“软性”的文化影响,主要是从精神和思想层面进行,它主要是提醒员工在企业发展中哪些行为不该做、不能做,减少破坏企业利益的事情发生。物流企业文化的约束作用能够从意识层次提高员工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员工工作规范化,提高责任感和敬业感;同时,企业文化约束作用的发展壮大可以促使物流企业向社会展现企业自身良好形象,树立信誉和影响。

二、物流企业文化研究现状

近几年,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关注和研究物流企业文化这一议题。目前,针对绿色物流、物流企业战略文化、核心竞争力文化等方面,学者和专家们都获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实践研究方面,从2009到2014年,有很多学者研究行业物流企业文化建设,并提出实践建议,如2012年,石丽慧[2]分析邮政速递物流企业面临的竞争形势及发展环境,分析企业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探讨推进企业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措施;王翠敏[3]等在分析河北省民营医药物流企业文化的建设现状、存在问题等基础上,提出围绕着企业精神、物质、制度、行为文化四个方面,构建“服务核心、效率先行、人本载体”的范式。也有结合地区进行研究分析,如2010年,陈宏、池仁勇[4]在对浙江省物流企业文化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之上,揭示了浙江物流企业文化的现状及特征;2012年,方桂芬[5]在分析河南省物流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探讨有效建设物流企业文化的对策,以提高其文化竞争力;汪传雷[6]等通过对安徽三家物流企业管理状况的调查,分析了安徽物流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安徽物流企业的发展可以从徽商文化中获得启发,培育企业文化,从而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有结合具体的企业进行研究分析,如易荣英、谢棋[7]在2014年以华航集团为例等等。从文献中发现,优秀的企业文化对物流企业的作用及影响已达成普遍共识,本文以福建省物流企业为例,分析福建省物流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并探析建设思路。

三、福建省物流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福建省物流企业文化建设总体上较之行业起初有一定的进步,但是笔者发现物流企业文化建设中依然存在着以下问题:缺乏适应不断变化环境的企业文化建设总体规划,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过于简单,建设流于表象,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总体规划

现代物流企业越来越倾向于科技化、现代化,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以及各种软件系统及先进管理手段的应用,商品流通从早期的传统的物流配送方式向简单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方式转变。物流企业在这种竞争状态和环境中体现出一种快速反应、服务系统化、过程一体化、技术专业化、网络化等特征,与之相适应的物流企业文化也应该改变从而适应这种改变。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福建省有一些物流企业内部各部门还是强调单一的、独立的物流基本职能,忽视各个职能间的关系。“二律背反”现象在不同的物流职能部门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企业的关注点更多是放在员工数量、仓储面积、营业额、利润等“量”或“绩”的数字上面,在整个企业发展规划中,系统的企业文化被忽视了,所以企业文化建设规划也很模糊或基本没有,这就导致这些企业文化建设在具体实施上流于形式了。

2.企业文化认识过于简单,建设流于表象

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物流企业的管理者或领导者对企业文化理解上存在着误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第一,把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精神文明建设。如一些A级及以下企业由于本身规模不大,机构设置不多,为了省事或管理,这些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和政治思想工作安排到同一部门,甚至还有些企业直接将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政治思想工作。另外还有一些物流企业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思想灌输、说服教育,是宣传部门的事情,开开讲座、贴贴海报就可以了。第二,对企业文化认识过于简单或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不足。这些企业侧重于搞一些形象工程,他们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设计企业标识、斟酌企业标语口号等方面,支持他们这样做的理由是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外在形象。我们在许多公司的内部墙上都能看到诸如“效率”、“服务”、“创新”、“客户满意”之类的口号;另外有一些企业把精力放在了设计统一的员工服、精美的公司徽章等能够彰显企业外在形象的物件上。这只是简单地将形象设计等同于企业文化,并没有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把企业精神——物流企业文化的核心体现在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同时在企业员工的思维方式、工作、行为习惯中我们也没有发现有企业精神的痕迹,这样就容易导致企业文化缺乏强有力的生命活力,当然也没能形成强大的文化竞争力。另外,还缺乏对物流企业文化内涵进行更进一步地深入思考,这将对物流企业文化建设非常不利。

3.企业文化缺乏创新

当前国家对福建省多项政策,各物流企业面临各种发展机遇:政策支持同时需求市场增大,挑战也随之而来:各物流公司之间的竞争激烈,从事运输、仓储以及综合服务的都有;但是企业依然缺乏创新和发展的积极性。在调查中,企业规章制度就是企业文化在物流企业的管理者中“流行”甚广。在他们看来,组织员工学习已经制定出的企业的规章制度,接着严格实施,然后企业的文化建设就可水到渠成得以开展、完成,企业精神也随之能培育,最后逐渐形成企业的文化氛围。但是规章制度的建设并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部,决不能将二者等同;虽然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企业规章制度,制度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但这二者是有区别的。另外还有些物流企业出于从众心理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物流企业文化建设,要求企业及其管理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创新,为本企业量身定制具有特殊个性的企业文化。但是,由于体制、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福建省物流企业的一些“本位”观念束缚了管理者对独立个性的追求,导致其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创新意识90不强,进而出现企业文化雷同的现象。

4.福建省物流企业文化建设思路探析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篇4

企业文化建设要注重以人为本

我们现在讲科学发展观。也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笔者认为,真正的人本文化应包含这样几层意思:一是人的生命本位意识。尊重生命、崇拜生命、生命无价。二是人的独立人格与尊严。列宁说过。商品经济造就独立人格。市场经济越发展。人的独立性越强,人越讲自我,越讲个人的尊严。越讲个人盼人格地位。但是我们很多国有企业还没有完全摆脱过去既然是我的员工。就得服我管理,我让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的思维,把简单的上下级关系。理解成人身依附关系。三是人的自我价值。一个好企业不是千方百计地抹杀个人价值,而是千方百计地把每个人的价值和企业的总体价值找到契合点。管理有两个理论,即砌砖理论和砌石理论。所谓砌砖理论,就是指企业在砌墙的时候需要这么一块合适的砖头,我们就千方百计地找它。当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时,就把一个人引进来,把你的棱角给你削平,垒在墙上,这叫砌砖理论。按企业的需要来使用你这个人。我们建设的企业文化,讲的是砌石理论,你是一个多棱多角的人,来到我们企业,我们不是千方百计地把你的棱角全削平。而是找到一个适合你的位置,让你充分张扬个性。发挥自我价值。企业文化讲张扬个性,张扬每个人的个性价值,目的是为了找到员工自身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契合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一个企业。不光是人的使用者。也是人的培育者。企业不是福利院,企业讲以人为本是以人的能力为本位,那么这种文化形成以后,就是以能力为本位的评价体系,以能力为本位的激励机制,以能力为本位的培训模式。都要建立起来。这一切都不在于你说得好坏,不在于你学历高低,只在于能力与业绩,这是用人的唯一准则。

企业文化建设贵在创新

我国文化的根蒂是农耕文化,农耕是安土重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讲求的是一种中庸境界,不大讲创新。鲁迅先生当年有一段话说得非常形象:假如这间屋子太暗,有人主张在这儿开扇窗,肯定有人出来反对。老祖宗这么多年来也没在这儿开扇窗。不也过来了吗?瞎出什么馊主意啊?假如这个时候有人提个建议,不开窗子,扒掉屋顶才亮堂,这时肯定有人出来调解,哎呀,别扒屋顶了,在这儿开扇窗户算了。听完这个故事大家就明白了:在企业中,假如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人们连平和的创新和变革都是不肯躬行的。要想办成一件事。必须说到15才能办到10。所以,不要以为现在适逢市场经济,喊几句口号我们的创新文化就生成了。在某些人的骨子里还有很多中庸的、保守的东西。而这是与企业取得跨越式发展背道而驰的,未来的企业文化建设,贵在创新思维、创新方法。

企业创新文化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危机意识。在IP行业。有一个著名的定律叫“摩尔”定律,就是在这个行当里面,每隔18个月核心技术更新一次,产品的体积下降一半,价格下降一半。从事这个行业的前端企业倒闭一半。做软件的也知道,硬件如此,软件业也是如此,这18个月我不去创新、不去巩固自己的地位,下18个月就是别人的市场。现实就是这么无情。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常常树立危机意识,找准自己的定位。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二是冒险精神。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冒险精神,就谈不上有创新文化。大家知道。在我国有“60算”以上为多算的说法。60%的把握可以决定是否出兵打仗。美国人多少把握作决策?50%。他们认为机会与风险是并存的,没有风险的决策,机会早已经失去了。因此,敢冒风险,是创新文化的重要标志。什么叫企业家?企业家是冒险事业的经营者和组织者、,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就是敢冒风险。三是宽容失败。一个企业有没有创新文化,就看你对失败的宽容度如何。在美国硅谷,一句口号是:不犯合理错误将被解雇。惠普公司门口就写着:走进本公司你必须甘愿失败。这种文化由美国的硅谷向其他行业延伸。现在成为企业文化中难能可贵的一种基因。四是行动是金。光有创新的思维是不够的,中国人很聪明,世界上有三大商人:犹太商人、印度商人、华商,都是非常聪明的。犹太商人、印度商人把钱揣在兜里或放在银行里。而华商的钱是装在脑子里的,这说明我们中国人是最有头脑、最有智慧的。但是我们往往是醒得早。起得晚。行动迟缓。这是华商的一个弊端。我们现在的企业文化体制也是如此,不能停滞不前,要早点行动起来,提前拓展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篇5

论文摘要:企业具有自己的各种构成要素,把这些要素有机地整合起来除了要有一定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以及规章制度之外,还要有一种协调力和凝合剂,它以无形的“软约束”力量构成企业有效运行的驱动力。这种力量就是被称为管理之魂的企业文化。从四个方面对企业文化及其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进行论述。

1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1)企业文化具有人本性。现代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理想、道德、价值观、行为规范等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这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传统的管理理论把企业当作专门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认定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创造利润。在现代企业文化看来,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而且更是一个人的组织;它不仅谋求利润,而且更谋求人的发展。

(2)企业文化具有独特性。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强烈地反映本企业的独到之处。因为任何一个企业都具有自身的社会环境和行业特点,都有不同于其他企业的职工群体、管理模式、经营之道、价值观念和文化氛围,这种客观存在决定着企业文化建设只能从企业的实践出发,针对企业生存发展中的主要环境有的放矢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以体现行业特点,形成自身特色。

(3)企业文化具有时代性。企业文化是企业存在的反映,企业的存在总是受其所处时代的客观环境的影响,并打上时代的烙印。当前市场经济是时代的主旋律,而市场是开放的市场,市场充满了竞争,竞争和开放推动企业走向市场,使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和广泛,使企业的周围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进行相互作用。这一过程,既是一个不断向市场辐射、传播企业文化的过程,也是促进企业文化内涵在时代的影响下不断扩大和丰富的过程。

(4)企业文化具有民族性。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亚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民族文化的强烈影响。不同的国家,其社会发展阶段、社会制度不尽相同,历史传统、文化背景、民族习惯等,都有很大的差异。任何企业文化,从一定的意义上讲,都是某一民族文化的微观表现形式。因此,企业文化具有民族性。

(5)企业文化具有继承性。作为意识形态范畴的企业文化和其他社会意识一样,不可能凭空产生,而是继承了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使之与本企业、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相融合,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逐步形成符合国情厂情的企业文化。

(6)企业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企业和企业文化都处于运动变化中,不会永久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但企业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相对稳定性。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信念等是职工理想、追求、意志的体现,它溶于职工思想,作用于职工行动,能形成一种传统。这种传统一经形成就成了企业发展的灵魂,不会朝令夕改,也不会因企业的人事变动、机构改组和产品更新而发生根本的变化。

2企业文化的基本要素

(1)组织精神。作为组织灵魂的组织精神,一般是指精心培养而逐步形成的并为全体组织成员认同的思想境界、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它反映了组织成员对本组织的特征、地位、形象和风气的理解和认同,也蕴涵着对本组织的发展、命运和未来所抱有的理想与希望,折射出一个组织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风格,成为凝聚组织成员的无形的共同信念和精神力量。

(2)组织价值观。指组织评判事物和指导行为的基本信念、总体观点和选择方针。

(3)组织形象。指社会公众和组织成员对组织、组织行为与组织各种活动成果的总体印象和总体评价,反映的是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承认程度,体现了组织的声誉和知名度。

3企业文化的功能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企业文化是一种是生产关系。它改变的是人与人之间打交道的方式,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促进或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落后的企业文化只能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所以,企业文化是一把“双刃剑”。优秀的企业文化的功能很多,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导向功能。一方面,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全体员工的思想、行为起着导向作用,通俗地说,就是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企业行为。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可以引导顾客的消费文化趋向,领导社会消费时尚和潮流,最终影响物质生产的发展方向和社会文化观念。从世界范围看,优秀的企业文化所体现的导向功能,总是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顺应着社会价值的走向。

(2)团结功能。从根本上说,企业与员工的利益是一致的、共存的,但实际上,企业利益与个体利益难免发生冲突。企业借助于企业文化,引导并统一职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目标,把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凝聚员工的向心力,使全体员工同心协力,密切配合,共同为企业发展努力工作。

(3)规范约束功能。好的企业文化规范了企业行为,使之产生于社会之中,服务于社会,回报社会,按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发展,对社会负责。同时,企业文化对员工心理、行为产生影响或约束力。不同的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心理、行为产生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这种作用主要通过制度文化和道德规范来实现。

(4)激励功能。企业文化以人为中心,承认人的价值,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它在追求企业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允许个性存在,对职工中各种不同的要求、兴趣爱好不强求统一,起到传统激励方法所起不到的作用,它能够激发和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

4加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以企业文化激励、鼓舞员工自强不息,促进企业蒸蒸日上。最重要的是应该有意识地建立一套企业共同的价值观,以此来统一职工思想,为企业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加强企业文化,就是要在总揽企业全局的宏观基调下,随着企业形势的发展着眼于未来,努力在建设上求进,在特色上求进,在影响力上求进,促进企业员工与企业心连心,形成利益共同体,进而通过企业形象效应,提升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使企业市场活力激增,企业发展蒸蒸日上。

(2)倡导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不断创新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上求新,就是要在企业与员工中增强情感意识、精品意识、效益意识和面向市场的竞争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追求优良品质的严细作风,倡导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企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根本上孕育出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企业文化建设创新求新的过程,就是给企业和员工以新的观念、新的精神、新的面貌,把企业员工的素质提高到更高更新的水平,凸现出崭新的有企业特色的精神风貌,并努力在实现一流的效益上求新,在塑造一流的形象上求新,从而引导企业和员工不断追求高素质、高品位、高效率,不断追求进步,追求完善。

(3)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营造精神文化“乐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必要的物质基础。物质文明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可靠保证。在大力发展企业生产建设的同时,还应努力为职工修建家属住宅、单身宿舍,提高广大职工的生活质量。另外,还应为员工修建俱乐部、文化宫、图书馆、健身房等,不断丰富职工的文化娱乐生活,满足不同层次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娱乐环境。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芮明杰.管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篇6

[论文摘要]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管理水平较低,企业竞争力不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无论是从解决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来看,还是从入世后我国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压力来看,无论是从企业各类资源的结构看,还是从管理层级管理幅度看,无论是从中小企业所处的市场形势看,还是从未来发展看,中小企业建设企业文化都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在中小企业管理水平较低的诸多原因中,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不少中小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大企业的事,我们在挣扎中求生存,无暇顾及。本文针对此种情况,对中小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作初步的分析。

一、中小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1.从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看,中小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必要性。我国中小企业近年虽获得长足的发展,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少,总的来说是寿命短、质量低。据2005年的一项调查,我国中小企业的68%寿命不超过5年(《劳动报》2005年4月3日),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年。中国中小企业寿命如此之短,和企业主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有密切的关系。中小企业的长处就是具有灵活性,而灵活性也同时带来临时性的问题,而临时性就带来企业寿命短,对产品和方向不作认真调查研究,不作长远规则,没有企业战略,没有坚定的信念,凭感觉办事,一遇风浪和困难就转向,转来转去,企业就无以为继了。甚至有的已经发展得相当规模的中小企业也是凭感觉办事。浙江一位民企老板在回答记者所提出的“产品过两年市场不好了怎么办”的问题时,不假思索地回答:“市场不好了就转向”。这种不重视企业战略,不重视企业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没有长远计划和规划的现象是中小企业寿命短的主要原因,而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靠建设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文化就是要解决企业的观念性、长存性、坚定性问题。国外的调查多次证实,那些长寿的企业大多是那些有企业文化的企业。如果中小企业在开办之初或者摸索了一段时间以后就认真地研究企业文化的问题,认真研究企业经营管理观念和理念,认真研究企业战略和发展方向,相信中国中小企业寿命短、质量低的问题是会得到逐步解决的。

2.从入世后我国面临的市场环境看中小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必要性。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市场和世界市场越来越融为一体,原有的各种贸易壁垒逐步拆除,我国的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我国企业将面临严峻考验,相对而言,大企业这几年学习走国际化道路,对国际市场知识越来越了解和熟悉,而众多的中小企业对国际市场知识却知之不多。这对中小企业是很不利的。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走过了科学管理,系统协调管理,人本管理,今天走到了文化管理的阶段。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企业管理理论界研究日本企业竞争力强的经验提出了企业文化这个概念,至今已有20多年,现在西方发达国家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普遍重视文化资源投入,重视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建设,极大地加强了企业管理效能,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企业竞争力空前提高,而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还相当薄弱,许多中小企业还不懂什么是真正的企业文化,更不用谈花力气建设企业文化,这种情况如不改变,中小企业是无法面对国外企业竞争的。为了能够在入世后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为了能够使我国中小企业在世界范围的竞争中战胜对手,我国中小企业必须建设企业文化。

3.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后劲看中小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必要性。美国兰德公司、麦肯锡公司、国际管理咨询公司通过对全球增长最快的30家公司跟踪后联合撰写的《关于企业增长的研究报告》中说:“正如《财富》杂志评论员文章指出,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只要我国坚持走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只要我们还在意国民经济发展后劲,就必须要重视关系着企业寿命、企业活力的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

我国目前对中小企业的关注和重视程度是不够的,未能充分认识到中小企业发展以及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所能顾及的只是中小企业的生存问题和他们在解决就业问题上所起的作用,这虽然是重要的却又是远远不够的。

二、我国中小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有利因素

1.从企业资源结构看,中小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有利因素。企业资源结构是指企业的人力资源、货币资源、物质资源、文化资源各自所占的比例。文化资源是指企业投在建设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上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及其科学合理性。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货币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的数量不及大企业,但在文化资源上,只要中小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科学合理地建设企业文化,就可以和大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样在资源结构中,中小企业文化资源所占比例相对较大,中小企业的资源结构就显示出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是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因为现代管理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重视文化管理,管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文化理念决定制度形式,制度形式决定技术水平,技术水平决定产品竞争力,产品竞争力决定企业竞争力。既然建设企业文化是很有利于中小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就有必要建设企业文化。

2.企业文化知识并不复杂,适当的学习和培训就可掌握。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形成的,为绝大多数职工认可遵循的,具有企业个性的价值观念、经营作风、企业精神、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等思想意识因素的总和。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的灵魂就是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由企业家倡导并精心培育的被职工群体认同的正向心理定势和主导意识。这些概念并不复杂,有的学者把企业精神就等同于企业文化,实践中也有这样的现象。上世纪90年代,我国曾有一个代表团到日本去考察企业文化,和日本企业主交流接触,许多在我们看来企业文化建设得很好的企业,其企业主根本不知道企业文化,说:我们只有社训、企业精神,就是用很简练的一句话或几句话,把员工动员起来,凝聚起来。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企业文化并不复杂,我们众多的中小企业企业主和职工加以适当的学习和培训是完全可以掌握的。企业文化建设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在实践中学习纠偏,使其科学化、合理化。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只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是完全可以建设好企业文化的。

3.中小企业管理层级少,管理幅度小,有利于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在职工中的解释、贯彻、落实和普及。管理学上有一个管理幅度原则。所谓管理幅度又称管理跨度,是指一个人能直接高效地领导、管理下属人数的限度。早期的法国管理学者格兰丘纳斯(graicunas)根据管理者和下属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推理出如下结论:在向经理汇报的人数以算术级数增加时。他们之间可能的相互关系的数量就以几何级数增加,其公式为c=n[2n-1+(n-1)],式中c为可能的相互关系的数量,n为直接向管理者汇报的下属数。这一原则说明,管理幅度越宽,可能的相互关系的数量就越多,管理信息的途中损耗就越大,管理变数就越大,管理效率就越低。根据这个原则,合理地确定管理幅度是非常重要的。中小企业恰恰在这一点上,具有优势。由于中小企业管理层级少,管理幅度小,企业主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内外环境,企业家个性概括出来的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等就能有效地向全体职工解释、教育、要求落实并普及到每位职工,每个工作流程和运转环节。如果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那个环节出了问题,也能及时地发现并检查原因给予纠正。和大企业管理层级多,管理幅度宽,管理信息途中损耗多相比,中小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上是有有利条件的。

4.中小企业主可以亲自设计、亲自领导企业文化建设。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不如大企业资金雄厚,因而也常常没有一定的资金来聘请专家为自己企业设计企业文化、企业形象,这就需要中小企业企业主自己动手设计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形象,并亲自领导企业文化建设。这种资金上的劣势有时又可转为优势,因为只有企业主本人才对自己的企业最了解最熟悉,才对自己本企业的职工心最亲近最知心,这可以更好地设计好企业文化,更好地领导企业文化建设。国内外许多知名大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就是在他们还是小企业时开始形成并建设的。日本京瓷公司董事长稻盛和夫27岁创建了京瓷公司,当时只有28名职工,要解决的问题堆积如山,他说“我不懂得什么是经营,想找个人商量也找不到,十分苦闷,后来我想,既然自己对经营一无所知,不如先去考虑‘作为一个人什么是正确的’‘作为一个人什么是不正确的’以此作为一切的起点和根本,去判断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就以‘作为一个人什么是正确的’这样一个基本点开始了自己的企业经营。以伦理观和道德观作为根本推动经营。正是这一点,带来了今天的成功”。以上事例说明这些大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是在企业还是小企业时,企业家亲自设计并领导建设的。这应该给我们启发。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企业职工素质与过去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经过近20年的摸索也有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这些也是我国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利条件,只要我们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坚持在实践中摸索落实,我们就一定能建设好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耿涛.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思考[j].四川财政,2003,(6).

[2]叶陈毅.浙江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创新发展的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05,(6).

[3]权汉川.中小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3,(2).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篇7

    关键词: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发展 核心竞争力 竞争优势

    过去评价一个企业的好坏,人们往往只看业绩,但现在开始关注一个企业的文化。业界已经达成共识: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使企业产生持续性竞争力和凝聚力,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它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资料显示,在美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40年,日本企业为13年,而中国企业只有 5~8 年。1亿元门槛往往成为我国民营企业不可逾越的一条死亡线。而回顾20世纪70 年代《财富》杂志所排出的世界500强企业,可以发现大约1/3的公司已经销声匿迹。究其原因,无不是不健康或不健全的企业文化造成这些企业无法不断更新自身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机遇和挑战。正如香港经盛国际执行董事叶生所说:“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

    一、企业文化对我国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第一,企业文化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成功的企业文化是确保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它能够使企业具备自我改进的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优秀的企业文化会使企业员工产生归属感,对价值有共同的认识,从而吸引、留住人才,提高了企业对人才的竞争力。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提升品牌的含金量,增加产品的价值,从而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于处于转型时期的企业,健康的企业文化也能够降低个人影响力在企业中的过分存在,从而为企业的平稳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二,企业文化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企业文化对外是企业的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成功的企业文化融合了个人与工作的关系,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公平、信任的良好的工作环境,企业的每个成员都会主动地为公司出谋划策、排忧解难,企业员工也能实现自身最大价值。优秀的企业文化还有助于提高员工地整体素质,有利于企业更快的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

    第三,企业文化可以推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包括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方面。事实证明,在现代的企业建设中,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培育优秀的企业精神和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还有利于创造企业和社会的健康和谐关系,是推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一方面,企业通过运用文化的手段,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就会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大主体,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既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也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也是对企业员工进行教育和培养的过程。它运用各种规章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员工的行为,通过倡导企业精神来引导员工树立理想和信念。所有这一切,对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具有很现实的作用。

    二、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企业文化建设要想在实践上成功,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所属行业特性,创建个性鲜明,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现阶段,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企业领导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企业领导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维护者和管理者,他们的思想意识,个人品行与道德准则、思维方式与习惯,价值观与经营哲学,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走向和实质内容。可以说企业文化与企业领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优秀企业文化虽是企业员工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更凝聚了企业领导的智慧与心血。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企业各部门之间多层次、全方位的协调与配合,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只有企业领导在人力、物力、财力给予大力支持,才能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同时,企业领导是企业文化的龙头,领导的言行举止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员工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企业领导只有自觉地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文化才会逐步完善、定型和深入。因此,作为企业领导,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仅应当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倡导者,更应成为企业文化的维护者和管理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员工做出表率,也成为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的代言人。必须要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不仅与企业经济效益紧密联系,对企业的社会形象、长远发展等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企业领导要把企业文化建设提到战略高度,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培养核心竞争力。

    2.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企业是人的集合体,它的存在与发展是人创造的。只有“依靠人,为了人,尊重人,塑造人”企业才能更好的向前发展。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基础是企业文化。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强化以人为本的意识,使企业成为全体员工都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共同体。要结合企业的特点和发展的走势把企业文化建设溶于各项活动之中,使员工在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都能汲取企业文化所带来的营养,为构筑一流的企业,雕塑凝聚力极强的战斗群。企业要做到惟才是举,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构建一个人才成长的平台。积极创新人才机制,努力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全面、准确地识别和评价人才,公正、公道地对待人才,选好人才,用好人才,使人才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3.调整不同阶段的企业文化

    一个企业的成长要经历创立、成长、成熟三个阶段。对于不同阶段的企业,其文化建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于处在创业期的企业,其核心目的是要吸引和留住人才,所以,必须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激励机制,企业文化应着重体现对员工的关怀,使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充满信心。当企业进入成长阶段,企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公平合理的内部环境,企业的组织结构需要合理调整。这时的企业文化建设应在激励机制基础上,建立有效的绩效机制,对员工的奖罚要分明,分工要明确,用有效的管理制度来维持企业的良性发展。在企业步入成熟阶段后,企业往往集团化,企业的运行相对平稳。这个时候企业往往容易出现大企业病,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责任感下降。如何保持企业的活力,激发创新意识,推动企业改革,是这类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这时的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在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强调危机意识和培养开发人才上下功夫。另外, 在企业处于并购阶段时, 要注重融合各个企业的子文化,形成包容并购企业的独特文化但又有共性的大企业文化。

    4.在借鉴发掘整合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篇8

关键词: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应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0-0039-02

1 运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实施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意义

运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可以提升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从而也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从管理的本质上讲,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现代企业的主体是人而不是物。正如是人创造着社会一样,企业人员也创造着企业。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努力奋斗,企业既不可能生存,也不可能发展。企业中人的素质、人的热情、人的积极性和献身精神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和资源。因此,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而企业管理的本质也就是围绕对人的管理这一核心而产生的深层意义,通过企业成员的发展而使企业发展。企业文化也正是通过做好人的工作而使企业产生核心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而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最擅长的就是做人的工作,对如何做好人的工作有一整套完善的理论和具体的实施方法,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进行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完全可以提升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

2 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力宣传,实现企业价值理念灌输

宣传手段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由于企业精神文化也是属于思想范畴的东西,在进行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时候,利用好报纸、书籍、杂志、电影、电视、广播、板报、黑板报、互联网等主要宣传媒体,充分发挥宣传的作用,可以统一广大员工的思想,使员工的价值理念与企业所倡导的价值理念相一致。

宣传形成舆论、引导舆论的功能对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时候,充分利用各种媒介传播企业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多种宣传媒体在连续的时间传播一致的价值理念,就会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一起,吸引人们按照企业倡导的价值理念思考问题。同时,它又批评对立价值理念或其他价值理念的异己倾向,启发人们从其他价值理念的束缚中摆脱出来。通过不断引导与企业所倡导价值理念一致的舆论,批判与其不一致的价值理念的舆论,从而形成统一认识的价值理念。因此,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运用宣传的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

3 通过评比竞赛法,实现企业价值理念自我培养

评比竞赛法是组织员工相互竞争,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的一种方法。因为它有一定目标的优劣之争,可以激发人争强好胜的心理要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这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方法,通过各种先进的评比,开展各种竞赛,在潜移默化中向员工灌输政治理念,比如优秀党员、先进党支部、先进生产工作者等。

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工作对象也是人,也就是说企业精神文化的工作对象也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要求,所以在进行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时候,也可以并且应该利用人们争强好胜的这种心理特点,充分利用评比竞赛法的优势,通过评比竞赛法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所要倡导的价值理念,使案头价值理念转变为实践价值理念,提升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

评比竞赛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内容和形式,既可以在团体之间开展,也可以个体之间进行。从内容方面讲,可进行单项赛,也可以进行综合性评比。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采用评比竞赛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开展评比竞赛活动,为的是把案头价值理念转化为实践价值理念,因而开展评比竞赛的活动要围绕企业所要倡导的价值理念进行,设计好评比竞赛的内容、形式、规则等。

其次,评比竞赛的条件要具有明确性。评比竞赛活动的开展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这些条件是竞赛参与者必须遵守的,也是评比的依据。这些条件必须明确具体,使参与竞赛者和参与评比工作的人都能够理解和掌握。这样既有利于竞争者明确努力方向,也有利于评比者掌握评比标淮,使竞赛评比工作少走弯路,顺利地开展和进行。如果评比竞赛条件模棱两可,可以作多种解释,就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分歧。这不仅使参加竞争者难以掌握其要求,也容易使评比工作出现差错,影响价值理念转化的效果。

再次,评判要公正。评判是竞赛评比法的最后环节,它不但影响这种方法的整体效能,而且会影响员工对这种方法实施的态度。也就是说如果评比是公正的,如实反映了参赛者的实际水平,不仅能给优胜者以鼓舞,也能给其他员工以鞭策,促使广大员工向优胜者学习。如果评判不公正,真正的优胜者被淘汰,而功效一般者却被评为先进,就会使参赛者产生被蒙骗的感觉,不仅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且会使价值理念转化的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评比者要把握好标准,秉公评议,尽力做好评判工作。

最后,要奖励优胜者。奖励优胜者也是对员工一种有效的鼓励,为充分发挥奖励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从制定竞赛评比计划时起就要考虑奖励的方式方法,并连同竞赛的条件一起公布于众,使其成为推动员工参加竞赛评比的动因,激励员工参加竞赛评比活动。奖励可分为精神奖和物质奖。

4 发挥情感激励,投入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情感激励是一种以联络人的积极感情为基础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过程。通过关心人,帮助人,尊重人,协调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对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如果能利用好情感激励的方法,将会对价值理念的转化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运用情感激励法,企业管理者通过对员工情感投入,关心、帮助、尊重员工,必然会拉近管理者与员工的感情,打开他们的心灵大门,使员工从心理上接纳管理者,从心理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管理者所要倡导的价值理念借助感情这种“催化剂”也容易被员工所接受,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更为显著。

5 引导非正式组织,促进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引导和控制非正式组织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巧妙利用人性化管理的技术。企业是由人组成的,人性则是联结人群的纽带。采用人性化管理,就是合理利用人的心理因素或精神状态来取得最佳的工作效率。企业管理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员工的情绪、心理和人际沟通的方式对管理绩效具有重大影响。经验表明,企业中的信息沟通往往在非官方的场合中交合力更强。也就是说,企业管理者在与员工接触中应多一些人情、人性,真心与员工交朋友,了解员工的疾苦,解决员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学会平易近人的交流方式。企业中劳动分工是一种自然方式,并不意味着人的先天能力的不平等。但由行政关系而形成的心理距离,使企业的管理者为员工所敬畏。管理者只有通过主动与员工接触,才能使员工消除对领导的恐惧、顾虑和防备。这样,才能使管理者容易加入到“非正式组织”中,对员工的种种情绪反应有真切的了解和把握,从而更容易对“非正式组织”施加影响。

第三,善于把握“关键人物”,把握住非正式组织的枢纽。首先是中层干部,他们往往都具有自己的一个小集团,对相当一部分人施加着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有较大的影响力,放弃他们就等于舍本逐末。其次是秘书与助理,他们不仅对企业业务上的事很清楚,而且对各种传闻及各类事件的来龙去脉也知之甚多,他们完全可以作为桥梁,起到沟通作用。当然,若他们试图维护自己的上司,则可轻而易举地通过“闲话网”来传颂上司的感人事件,达到管理者通过自身努力难以达到的效果。再次是非正式组织中“情绪领袖”,他可能是一个很普通的工人,但他对群众舆论有着极大的影响力,管理者的任何一个不慎之举,都可能招致料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因此,认清这种情绪领袖,并与之保持沟通是很有必要的,争取在一些棘手问题的处理上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使他们的作用方向与企业的目标一致。

6 树立典型,培育企业价值理念

典型示范方法是以典型人物典型事例教育和鼓舞人们,以推动各项工作开展的一种方法,是企业思想工作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进一步研究和运用典型示范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培养和树立不同的典型。从典型的主体分,有个人典型、集体典型;从典型的内容分,有单项典型、综合典型;从典型的影响面来分,有社会典型、行业典型、单位典型;从典型的价值判断上分,有正面典型和反面典型。

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运用典型示范法,也就是把价值理念的内容寓于典型的人和事中,通过对典型事件和模范人物的宣传,把抽象的价值理念变成具体生动的形象,从而起到转变员工价值理念的作用。典型示范的形象具体,生动直观,便于引起人们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任何典型都是个别的、具体的,生活在它周围的人们可以直接接触它。有关典型的宣传,很容易得到人们的确认,能够使人们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同时,人是有感情、有理智的,大多数人的心理情绪总是积极向上的。即使是比较消极落后的人,往往也具有某种程度的积极心理因素。因此,通过生动直观的典型事迹的影响,必然引起人们思想感情上的共鸣。这种共鸣感又将潜移默化地促进人们价值理念的变化。因此,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可以也应当运用好典型示范法。

参考文献

[1]张云初,王清,陈静.让企业文化起来:企业文化塑造实务[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7.

[2]贾强.文化制胜:如何建设企业文化[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6.

[3]韩玉芳,林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教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篇9

关键词: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管理;运行机制。

企业安全文化是与企业生产和安全管理活动相生相伴的,有生产安全活动就必然有安全文化,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情况下抓好安全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塑建切实可行的安全文化,可影响职工的安全行为,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用先进的安全管理理论指导企业安全生产,以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扭转安全被动局面,促进安全生产。

1 企业安全文化内涵。

笔者认为,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安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并为全体员工所接受、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意识、作风、管理机制、行为规范、生产目标、价值观、安全心理素质和安全风貌等各种企业安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结合这一概念,煤炭行业的安全文化应该定位于在煤矿长期安全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具有煤矿特色的安全思想和安全意识,主要体现在安全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安全管理机制、安全工作作风、日常行为规范和解决安全问题的方式方法等内容。它由安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4个层次组成, 4个层次相互支撑,缺一不可。

安全精神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最高层次,在整个企业安全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是在安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精神、安全追求、安全作风和安全理念等,是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形态领域各要素的总和。安全制度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制度层面,它体现在企业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中,是安全精神文化的具体化。安全价值观、安全理念等精神文化必须转化为具有操作性的正式制度和规范,才能为广大职工所接受,才具有约束力和说服力。因此,安全制度文化是实现安全精神文化的载体和保证。安全行为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行为层面,是员工在安全生产实践、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是以人的行为为形态的企业安全文化形式。安全物质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物质层面,它由安全作业环境、企业周边环境、安全视觉识别系统等构成,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形式的表层文化。从现象上看,安全文化是从行为上感知到的一种感觉。

2 企业安全文化创建途径。

(1)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企业安全理念包括核心理念、责任理念、管理理念、作风理念、投入理念等,回答的是企业在安全管理上怎样去做的问题,是安全价值观的具体化。只有确立正确的安全理念,才能制订具体的可操作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因此,必须在总结以往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确立安全是最大的政治、安全是最重的责任、安全是最好的福利的安全价值观,培育和提炼出具有特色的安全文化,并通过有效的宣传载体大力宣灌,从而提高职工对安全工作的认知、对安全管理制度的熟知,实现对行为规范的自制和他制。

(2)整合、规范、创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制度和内容。制度的建立就是将企业先进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固化的形式转变为具有操作性管理制度的过程。文化形成制度,制度强化文化。只有制订出为广大员工所认同和接受的安全管理制度,并通过严格执行,变为职工的自觉行动,形成制度文化,才能整体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使安全管理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变安全管理由职工被动管理为职工主动管理,变他律的“要我安全”向自律的“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因此,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从4个方面进行制度和内容的整合、完善和规范。主要有:安全行为建设、安全意识培育和素质建设、安全环境建设、安全制度建设。

每项工作都要做到有制度、有标准、有考核、有效果,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创新,从而形成一套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3)建立行之有效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运行机制。长期的实践证明,无论多好的制度,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做支撑,去考核、去监督,制度就像无源水、无本木。因此,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机制,来保证安全文化的实质性运转。一方面要逐级建立安全文化检查、考核、讲评及奖惩激励制度;另一方面要制订从干部到职工个人的安全精细化管理考核、评分、排名、讲评及奖惩制度和标准,并严格执行和落实,调动全员的安全生产积极性,确保安全文化的有效运行和发展。

(4)建成有自身特色的安全文化体系。企业安全文化体系的建立与形成,必须有广泛的职工基础,以企业安全生产为重点,使广大员工参与进来,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总结、归纳、提炼、发展、创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采用各种方式辐射到企业职工中去,渗透到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逐步形成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

3 企业安全文化创建的关键环节。

(1)理顺思想,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提升安全思想境界。目前,论及安全,说到安全第一和遵章守纪,没有人不认同,并且都熟知,但一到现实工作中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违章违纪行为。因此,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必须始终把思想观念摆在首位。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载体,宣传学习一系列安全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明确“安全第一”的深刻含义,牢固树立“不安全不生产”、“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思想,明确实现安全生产是为职工办的最大的福利,形成“人人管安全,人人关心安全”的格局;明确实现安全生产是企业最大的效益,事故是最大的浪费,从而摆正安全与企业、安全与个人、安全与家庭幸福的关系,明确实现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

(2)加强安全教育,提升职工素质,夯实安全基础。人的安全素质决定着企业的安全生产,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职工安全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夯实企业安全基础的保证。①突出特殊化,开展针对性教育。围绕不同时期的安全生产实际和安全工作重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安全预防性教育。

针对不同时期的安全重点时段和各种类型的安全重点人物的不同特点,进行重点预防、教育、培训和帮教。②突出普遍化,进行全员教育。注重理论实践并重,既要加强干部职工安全生产知识和业务培训工作,建立完善学后必考机制,又要积极开展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活动,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理论素质和操作技能,适应安全工作要求。③突出实效化,开展情感性教育。要发挥党政工团“大兵团”教育的优势,构建安全教育齐抓共管大格局。通过开展富有亲情、真情和温情的安全教育活动,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搞好自主保安的自觉性。④突出形象化,开展经常性教育活动。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栏、宣传灯箱、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多角度、多侧面地开展经常性、覆盖面广的安全教育活动,使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形成时时处于教育之中、处处体现安全之风的氛围。

(3)完善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将人本管理贯穿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必须健全制度,靠制度的强制约束逐渐养成职工安全行为习惯,最终上升为安全文化理念,使安全制度更好地延续和落实,杜绝习惯性违章。①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分解安全工作目标,层层传递安全压力,形成逐级负责、逐级追究的安全责任追究体系。②完善安全信息管理制度,健全安全信息网络,及时筛选、收集安全信息,及时反馈督促整改,使每一生产环节都在安全控制之中。③积极推行正规循环作业,使管理人员做到按章指挥、以身作则,职工按章作业。④强化安全薄弱环节治理,消除事故隐患。⑤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积极开展创建精品工程、样板工程评比活动,提高现场施工质量。⑥坚决执行责任追究。对工作中因违章造成事故的,实行责任倒查追究制,严格追究有关安全管理人员的失责失察责任。严格责任追究是对违章者的关爱,目的也是教育职工不要违章,是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很好的一种方式。“严、实、重”的责任追究,可以触及灵魂、触及利益,引起思想上的重视。责任追究肯定要处理人,但处理人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通过对事故的追查处理,找出事故的原因,分析存在的问题,教育全体职工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所以,对事故责任者追究和处理必须严格按制度一视同仁、公平合理,让被处理者口服心服,让其他人引起重视、受到教育。

(4)坚持科技进步,推动安全管理手段的升级。

要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性好转,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安全科学技术,以改造企业传统的、陈旧的管理手段,从设计、工艺、技术装备上保障安全生产,从硬件上做到本质安全,从本质上为遏制或减少重特大事故发生提供技术手段。使企业的安全生产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大力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从而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今后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的重点应当定位在:①在控制重特大事故的关键技术上有新突破,力争重点解决一些带有共性和全局性的关键技术难题,要抓好重特大事故隐患的整改研究;②加强安全生产的技术基础工作,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信息化建设;③结合企业实际,研究、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④实施安全科技示范工程,加大质量标准化工作力度,推进安全科技成果产业化。要将井下瓦斯治理示范矿井、防治水示范矿井等作为实施示范工程的重点,以点带面,促进整体安全状况的好转。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篇10

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要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积极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就企业而言,廉洁文化就是要建立“以廉为荣、以廉为美、以廉为乐”的廉洁文化观念,促进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地位观、权力观、利益观,为反腐倡廉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加强和推进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应在四个结合上狠下功夫。

一、坚持重点与载体相结合,体现群众性

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主体是职工,职工群众是企业各类文化的创造者和执行者,企业的一切文化来源于群众,来源于群众的实践活动。因此,职工是廉洁文化建设的“主力军”,要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建”中引导职工广泛参与,在“建”中培养职工的廉洁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必须把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惩戒的威慑力、服务的凝聚力紧密结合起来,实施“强宣教”,构建“强体制”,开展“强服务”。

一要突出廉洁文化的教育重点,紧紧围绕树立廉洁文化价值观深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是廉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其中,“为民”是核心,“务实”是基础,“清廉”是内在要求,企业廉洁文化教育就是帮助每一个职工认同这一核心价值观,并在行动中践行这一价值观。要把廉洁教育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建设、法律法规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广泛宣传,营造以廉洁为荣的浓厚氛围,使廉洁意识转化为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准则和道德准绳,转化为党员干部群众倡导廉洁的自觉实践行动。通过加强廉洁文化的宣传教育,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廉洁奉公、依法办事、爱岗敬业的良好风气,构筑防腐防变的道德防线。

二是丰富廉洁文化教育的载体。要使廉洁文化贴近职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就必须不断丰富廉洁文化教育的载体,广泛开展一些职工喜闻乐见、生动有趣的文化活动。如企业党政领导定期主讲廉政党课、举办反腐倡廉文艺晚会、廉政图片、书画展、廉洁文化演讲比赛、有奖征文答题等活动,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企业廉洁文化教育如果没有重点,则会失去灵魂和方向;如果没有载体,廉洁文化教育则显得枯燥乏味,难以引人入胜、深入人心。

二、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把握时代性

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既要保持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特色。我们的先辈创造了丰富的廉洁文化,是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建国后,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都把反腐倡廉作为坚定的政治追求,这些文化资源,是新形势下开展廉洁文化建设的基石。保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就是要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机制。加大腐败预防和惩治措施,给违法犯罪者以震慑作用,以减少违法犯罪行为。惩治和预防是反腐倡廉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只有严厉整治腐败,惩治于已然,从源头上防治腐败,防患于未然,治标治本,才能在根本上解决腐败。要强化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实行党内民主监督、专门机构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相结合,进一步增强监督合力。四是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对廉政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通报表彰,并选取典型的先进事例进行广泛宣传,树立先进模范和榜样,以先进树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和导向作用。

企业加强廉洁文化建设要注意把握时代特点,不断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努力体现时代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如在廉洁文化建设的内容上,不仅要弘扬传统廉洁文化中的精神营养,把节欲守操、正直爱民作为重要内容,而且要根据时代要求唱响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主旋律。在廉洁文化建设的形式上,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现代传媒来传播廉洁文化。如运用板报、专栏、网站、手机短信等,进行廉洁文化的宣传、灌输。只有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才能使廉洁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不断发展,体现出浓郁的时代气息。

三、坚持内容与对象相结合,增强针对性

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应立足实际,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增强针对性。如针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活动,要坚持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根本,以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为主题,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目标。职工的廉洁文化教育,可通过举办廉洁主题讲座,给职工发放廉洁教育读物,设立廉洁宣传橱窗,将廉洁文化教育作为职工培训、教育的重要内容等,让职工树立“以廉为荣、以廉为美、以廉为乐”的思想观念。针对领导干部配偶的教育活动,可组织观看反腐倡廉电教片,举办贤内助廉政培训班,每逢新年由领导干部给配偶发一封廉洁公开信,签订助廉承诺书等,运用情感交流,时刻提醒和诱导。企业廉洁文化教育,必须坚持内容与对象紧密结合,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推进廉洁文化建设还必须进一步转作风、开展“强服务”提素质、树形象。要开展大规模、全方位、多层次各单位的 “效能革命”,促进各项制度改革,创建“阳光型、服务型”单位,推进服务承诺制、办事公开制、“窗口制”,透明办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文明办事,提高执政能力,改善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使廉洁文化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廉洁文化深入到企业活动的各个层面每个方面。

四、坚持领导带头与职工参与相结合,注重有效性

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成效如何,关键在领导干部的认识是否到位、措施是否得力。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具体措施,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来抓,进而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广大职工参与廉洁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廉洁文化建设也离不开广大职工的积极参与。要注重发挥企业“大宣教”的作用,构建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宣教格局,整合各方面的宣教资源,调动各方面参与廉洁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上下联动、干群合力和广泛持久的廉洁文化建设,让廉洁文化进领导班子,进机关科室,进工程项目,进工作岗位,进职工家庭,在企业形成人人思廉、人人倡廉、人人促廉、人人反贪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