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饮食文化差异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5 15:32:19

中美饮食文化差异论文

中美饮食文化差异论文篇1

【关键词】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原因

传统的西方文化是一种畜牧文化和海洋文化,中国是一种农耕文化和陆地文化。饮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本文着重论述中西方国家在饮食观念、方式、内容等方面的差异,探究深层次文化根源。

一、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

1、饮食观念

西方是一种科学理性的饮食观念,重视营养,食物的色、香、味、形次之。林语堂先生说:“西方人的饮食观念不同于中国,英美人把‘吃’看作为一个生物机器注人燃料,保证其正常运行,只要他们吃以后能保持身体健康、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疾病的攻击,其他皆不足道。”这种观念导致西方烹饪方法简易质朴,强调原汁原味,各种菜品独立摆放在盘中,味道上互不渗透。

中国是一种美性的饮食观念,注重色、香、味、形俱全。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饮食的美味在于调和,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无论是主食、副食还是煲汤,都讲究调和,同时要把握好“度”,无论是材料的搭配、辅料的选择还是烹饪的火候。为了追求美味,食物的做法分为煮、烤、蒸、炒、炸五大类,为此产生了具有代表性的鲁、川、粤、闽、苏、浙、湘、徽八大菜系,仅仅刀工就有数十余种,可以把菜切成块、片、条、丝、米、粒、末、泥、茸、球、段等,不仅是追求形美,更有利于味的渗透。

2、饮食方式

在西方奉行的是分餐制、自助式,就餐者都是一人一份,独自享用。西方宴会的重点在于交流互动,而食物只是一种方式和手段。东方是一种聚餐制文化,大家围坐一起,共同享受桌上的丰盛食物,相互敬酒、相互让菜,通过同桌共食来表现和睦、团圆的气氛,抒发祈愿平安、幸福的心情。中西餐具方面差异明显。东方人喜欢用筷子、汤匙、碗等;而西方人则用盘子、刀叉。餐具之所以不同主要取决于我们的饮食对象。中国自古以来都以农耕为主,主食就是米和面,用筷子便可将食物送入口中;西方很多国家祖先都是以狩猎为主,饮食以肉类为主,必须用刀叉才能把肉分开。

3、饮食内容

在西方,温带海洋性气候不太适合农耕却有利于牧草生长,使得畜牧业占据了农业经济的主导地位。西方饮食以肉类、奶类为主,蔬菜在饮食结构中所占比例低。西方人喜爱冷食、凉菜,从冷菜拼盘、色拉到冷饮,而且喜吃生蔬菜。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农立国。主食以谷类为主,副食以蔬菜为主,辅以肉类。据植物学者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对于蔬菜的烹调以熟食为主,不喜欢生吃蔬菜或生饮果汁,喜欢热食。

4、饮食礼仪

关于“准时”这一概念,中西方人的理解不尽相同。美国人类学家霍尔提出人类时间观念有两种文化模式,即“时间的单一性”和“时间的多样化”。时间的多样化模式主要存在亚非拉地区,宾客往往晚于约定的时间。而时间单一模式主要存在于欧美西方国家,宾客们会准时到达,最晚不超过10分钟,否则将视为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关于用餐氛围,中国人吃饭要有一个热闹、温馨的环境,边聊天边吃饭,才能表达出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西方人聚餐时,喜欢安静、优雅的环境,吃饭时大声说笑或发出奇怪的声音视为一种粗鲁的行为。

用餐时的礼仪,中西方有很大差别,以饮酒礼仪为例进行说明。中国人为表示好客,往往是劝客人多喝点,盛情难却,客人不得不一杯接着一杯地喝。而西方人喝酒享受的是酒的美味,杯中酒不可过满,如果客人不想喝酒,掩杯即可,主人不会勉强。

二、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

1、气候环境

一个民族的饮食对象与其气候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西方许多国家都位于北纬35-60度之间,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适宜发展畜牧业和海洋捕捞,因此主食以肉类、奶制品为主。而中国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很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从而形成了以大米或小麦为主食的饮食风格。

2、哲学思想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说:“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中西文化的差异影响了各自的饮食文化,体现为“合同”与“分离”两种不同的文化特征。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主张“天人合一”,这种“合同”思想集中体现在烹饪上为“五味调和”。结合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在保留原味的基础上进行调和,中国人认为把多种原料放在一起,就如多种化学试剂发生反应,经这种过程搭配出来的菜美味可口,此外注意把握火候,也就是哲学上说的“度”,不同的火候就会烹饪出不同的味儿。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互相融合、互助渗透,追求一种整体统一的境界。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是形而上学,强调理性思维,菜肴追求自由开放,除少数汤菜是把多种荤素原料混合熬炖以外,正菜中各种原料互不相干,鸡就是鸡,菜就是菜,牛排就是牛排。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口味上各种原料互不掺杂,体现了“西方重分别”的饮食文化。

3、价值观念

中国人自古注重和谐,“家和万事兴”、“以和为贵”,反对侵略和攻击,崇尚集体主义,家庭观念浓重。共餐制被视为集体主义的象征,标志着友谊与亲情。以圆桌为基本特色的共餐制,体现了一种团圆、和睦的文化氛围。

西方主流的价值观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西方人个性张扬,注重维护个人利益,强调个人权利。文艺复兴运动后,为了各取所需、尊重他人,人们实行分餐制,不仅避免了浪费,也更加卫生,更体现出以人为本、自由、平等、重视个体等精神。

此外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还受到民族性格、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综上所述,中西饮食在观念、方式、内容、礼仪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都可以在文化层面上找到根源。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互补,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地饮食文化的碰撞融合中也必将出现新的变化,展现新的活力。它一方面有利于中国饮食文化在交流、碰撞采众长,不断完善发展,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必将促进中国饮食文化在全球广泛传播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语堂. 生活的艺术[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2] 赵荣光, 谢定源. 饮食文化概论[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 

[3] 毕继万.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4] 娜塔莎. 中西饮食文化内涵与观念[D]. 浙江大学, 2012. 

[5] 钱 穆. 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 北京: 三联书店, 2001. 

中美饮食文化差异论文篇2

    一. 引言

    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而饮食在两个文化中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西方饮食习俗,不论在其观念、性质,还是在其方式、对象等诸多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是非常鲜明的。

    饮食文化包括食物的加工、消费和享受三个方面。本文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谈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二.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1. 饮食观念的差异

    中国人的饮食强调感性和艺术性,追求饮食的口味感觉,而不注意食物的营养成分,多从“色、香、味、形”等方面来评价饮食的好坏优劣,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简单地说,中国人吃的是口味,“味”,是中国饮食的魅力所在。中国人饮食的目的,除了果腹充饥,同时还满足对美味的渴望,带来身心的愉悦。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的饮食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喜好小而精。对于烹饪食物,营养性和美味性就是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他们全力开发和研究食物在不同状态下的营养差异,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宜,热量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形成了中餐过分注重饭菜色、香、味的特点,而西方人则自始至终坚持着从营养角度出发,轻视饭菜的其他功能

    2. 饮食内容的差异

    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饮食结构以谷类即淀粉为主,肉吃的较少,粮食较多,再以蔬菜搭配,蔬菜可以说占主导地位。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也注重了平时生活中肉的摄取量,但还是以蔬菜和豆制品为主。而西方人比较注重动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取,饮食结构上,也以动物类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鸡肉、猪肉、羊肉和鱼等。因此肉食在饮食比例中一直占到很大的比例。西方人还喜爱冷食、凉菜,从冷菜拼盘、色拉到冷饮,餐桌上少不了冷菜。西方人多生吃蔬菜,不仅西红柿、黄瓜、生菜生吃,就是洋白菜、洋葱、绿菜花、西兰花等也都生吃。而中国人喜欢热食,除正菜前的小碟是冷菜外,主莱都是热的。在中国人看来,热菜凉了,就少了许多味,趁热吃才能吃出菜的味来。

    3. 饮食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在中国,无论是家庭用餐还是正式宴席,都是聚餐围坐,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共享一席,人们相互敬酒、劝菜,要借此体现出人们之间的相互尊敬、礼让的美德以及和睦、团圆的气氛。特别是在各种年节里,更是借饮食而合欢。这种会食方式,是中国饮食文化上的一个重要传统。中国人进食的过程中无须他人事先进行食物的分配,而是各取所需。而西方人在家庭聚会或是正式宴席上,也会围坐在一起,但他们的食物是单盘独碟的,,有专人先行分配食物,是一人一份的定量供应。大多数宴席是不必固定座位,可以自由走动,不仅可以充分满足个人对食物的喜好,还便于社交,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与信息的交流,而不必在餐桌上将所有的活动公之于众。这种用餐方式充分体现了西方人对人性、对自我的尊重,强调了个人的独立和自主。 此外,在餐具方面,差异就更甚明显。中国人使用的是筷子、汤匙,吃饭也用碗盛;而西方人呢,则是盘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

    4. 饮食习惯的差异

    从烹调过程来看,中国人爱加醋、姜、蒜、葱、辣椒等佐料,他们认为这些佐料不仅可以提味,而且可以杀菌、消脂、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等。西方人的佐料没有我们的这么丰富,但也不乏优点,他们烹饪时不爱放味精,因为味精含钠,摄入过量有损健康; 许多中国人习惯每日购买新鲜食品烹饪,当天吃什么才会买什么,不会买很多储藏起来;但西方人往往一次性购买一周的食品贮存在冰箱里,每日食用冷冻食品,且经常食用罐头和腌制品。

    5. 菜名的差异

    中国的很多菜名中往往包含了很多的历史、文化的信息。如“东坡肉”,传说是根据宋代的打文豪苏东坡流传下来的食谱烹制的,“宫保鸡丁”,“宫保”是官员的职位。有的菜名还与典故、传说有很大的关系,如“霸王别姬”。“佛跳墙”则是传说,这道菜的香味引得寺庙里的和尚纷纷跳出院墙。随着饮食文化的不断发展,菜肴的内容也在不断的变化。相比之下,西餐的菜名要简单得多,炸鸡腿、香辣鸡翅、炸薯条、汉堡包、海鲜汤,几乎无一不是以原料加上烹饪方法来命名的。还有一些西餐厅里经常出现的菜肴如意大利面条、意大利比萨饼等也是如此。这在中国人看来就没有了诗情画意的“味道”在其中了,但却符合西方人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省去了不必要的思考时间,简化了吃喝的过程。

中美饮食文化差异论文篇3

关键词:饮食文化;饮食观念;饮食习惯;实用主义;文化

饮食文化是一个本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方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化背景以及价值观念的差异,形成了各自饮食文化的诸多差异。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本文主要从饮食观念,饮食方式与习惯方面来对比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中西方饮食观念的不同的原因及表现

在历史上,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创造了无数灿烂的文明,使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博大精深。由于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广阔的土地,地域的饮食文化也有些差异,在全部范围内逐步形成了菜系,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浙菜,湘菜,闽菜,徽菜。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这里的天不仅仅是天地意义上的“天”,还泛指人以外的客体世界。这种价值理念形成了中餐中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注重饭菜的意、色、香、味。中国人很早就把追求食物的美味性提升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俗语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中国人吃饭主要吃味道,只要味道好,其营养价值不高也无所谓。更注重的是赏心悦目以及味道突出。在中国饮食的理性大于饮食的美性,这种饮食观也与中国的哲学思想相一致。中国人认为烹调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与其他的艺术一样,体现着严密性与即兴性的统一。中国人注重饮食的感性和艺术性,追求口感这一方面是众所周知的。中国人注重“吃”,不仅仅觉得是要用好吃的东西来填饱肚子的,更是对美味的渴望及希望带来的身心方面的愉悦,所以中国人评价一道菜经常会从“色、香、味”三个方面来衡量。这种观念差别直接导致中国人过分强调饭菜的口感和美感。

西方以欧美为代表,其饮食文化也可谓源远流长。西方的一些国家曾沦落为一些国家的殖民地,长期入住着大量的移民,于是吸收了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习惯,并结合自己的饮食习惯打造出拥有自己特色的饮食体系和饮食文明。欧洲文化到中世纪时已十分完善,旧的西方饮食文化已经形成。西方没有像中国一样特征特别明显的菜系,在各个国家之间都有着融会贯通的饮食文化。由于中西方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追求理性科学地饮食观,即讲究营养,视营养为最高准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各类有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理,热量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这些营养成分能否为进食者充分吸收。西方人对于食物会尽量保持食物原有的营养。他们仅仅将饮食视为一种生存手段,强调人的饮食选择只需要满足人类身为个体的需要。西方人很少或者几乎从不把饮食与精神享受联系在一起,在他们的食物概念中,饮食只是一种生存手段,他们采取了一种更规范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式。这也体现了西方人较之中国人饮食概念不同的实用主义,换句话说,他们在“吃”的问题上更倾向于实用性。“吃”对于一个西方人来说只是对一个生物机器注入燃料,只要能帮助他们抵御病菌和保持健康就够了。可见西方人对烹饪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在英语中烹饪词汇较为匮乏,并且很多来源于法语,如cuisine、chef、menu等,因此很多中国的烹饪词汇无法在英语中找到与之完全对应的词。

二、中西方饮食方式的不同的表现及原因

中西饮食上最为明显的差异表现在饮食餐具的使用上,无论是平常的家庭用餐,还是正式的宴会上都是如此,比如中国人用筷子夹食物,西方人用刀叉切割食物。不同的饮食方式显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在不同文化引导下形成的。

(一)中国人使用筷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虽然那时的人们还是习惯于以手来代替筷子。中国人自古以来大部分以农耕为主,所谓“面朝黄土背朝天”正是这一文化现象的真实写照,在这种文化环境中,通常以谷类为主食,倾向于安居乐业,和平与安定,强调以“和”为贵,反对侵略和攻击。就功能而言,筷子的准确性和自如性都很高,筷子是人与食物之间的温和媒介,这也反应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国人使用筷子时温文尔雅,很少出现戳、扎等不雅动作,在餐桌上对待食物的态度是亲和的、温柔的。

(二)在西方人使用的众多餐具中,最常用、最具代表性的餐具是刀叉。西方人使用刀叉的历史并不久远。一顿正餐中往往使用多副刀叉,吃主餐用主菜刀和主餐叉,吃沙拉和甜点再使用不同的刀叉而西方很多国家其祖先为狩猎民族,饮食以肉类为主,为了能在残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必须善于捕猎,富于进攻性,这两种近乎相反的文化倾向反映到饮食中就很自然地体现在餐具的选择以及使用方式上,相反,西方人使用刀叉是又切又割,让人感到一种残酷和暴虐,是毫不掩饰地蹂躏食物。尽管中国人和西方人一样性喜吃肉,但却表现得非常含蓄、婉转,丝毫感觉不到那样血淋淋的“厮杀”和“搏斗”。

(三)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四)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总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中西方饮食文化中体现得较为明显,从饮食观念、饮食内容以及饮食习惯等各个方面都体现了中西方内在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人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西方的实用主义也体现在中西方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最根本的内在思维方式的不同各自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也都密不可分。如今世界各方文化有趋同局势,所以保证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多样性依然需要努力。

参考文献:

[1] Kram sch Claire“Language and Culture”,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2] 卞浩宇、高永晨.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3] 党冰花.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刍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56.

[4] 高凤霞,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11.

[5] 罗露莎.浅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J].双语学习,2007(5):18.

[6] 苏琛琛,雷雨,陈海洪,何纯点.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探讨[J].农家之友(理论版),2008(9):50.

中美饮食文化差异论文篇4

【关键词】文化差异 中文菜单 翻译 中文菜单英文译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095-02

1.引言

饮食文化作为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饮食行为、观念、技术以及产品的综合。由于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为了方便国外游客在中国用餐,弘扬中国独具魅力的饮食文化,中文菜单的英译工作日益显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2.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2.1观念上的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首先是观念上的差异。中国人崇尚“民以食为天,民以味为先”的生活理念,讲究每一道菜的色香味的调和之美。因此,中国人在饮食过程中注重的主要是食物的口感和进餐时的精神享受,整个饮食活动体现出强烈的感受性。而西方人则认为饮食仅仅是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的一种方式。他们强调饮食的营养价值,注重食物所含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的含量,而不是食物香味形的完美。

2.2菜名的差异

中国的很多菜名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如“东坡肉”,传说是人们为了纪念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而以他的字“东坡”命名的一道菜。相比之下,西餐中的菜名要简单的多,往往一目了然。以风靡全球的“肯德基”(Kentucky Fried Chicken)为例,光看店名就知道这是一家炸鸡店,而店中的食品如炸鸡腿,香辣鸡翅,炸薯条,汉堡包等几乎无一不是以原料、烹饪方法来命名的。

3.《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中的基本翻译方法和其文化传递

3.1翻译的基本方法

为了提高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外国游客的服务接待水平,北京市旅游局和北京外办联合编辑出版了统一的《中文菜单英文译法》,对2753种菜名进行了英文翻译。纵观《中文菜单英文译法》,其翻译方法力争做到汉语和英语意义上的对等,力求最大限度地传递菜品的文化信息。笔者总结出了以下五种奥运菜单英译的方法:

(1)直接列出原料(主料为主,配料为辅,常见于冷菜)

e.g 白领鼓扣鸭掌 mushrooms with duck webs

姜汁皮蛋 preserved eggs in ginger sauce

(2)烹饪方法/刀法+中心词(常见于热菜)

e.g 鲍鱼红烧肉 braised pork with abalone

木耳肉片 sautéed sliced pork with black fungus

(3)以人名,地名为主,原料为辅的翻译原则

以人名为主

e.g 麻婆豆腐 Mapo to fu

东坡肉 Dongpo pork

以菜肴的发源地为主

e.g北京炸酱面 noodles with soy, bean paste, Beijing style

川味小炒Shredded pork with vegetables, Sichuan style

(4)使用汉语拼音命名或在其后加注释

直接用汉语拼音命名

e.g 烧卖 shaomai 饺子 jiaozi

使用汉语拼音并在后加英文注释

e.g 锅贴 guotie (pan?鄄fried meat dumplings)

元宵yuanxiao (glutinous rice balls for lanter Festivals)

(5)舍去原菜名中的比喻形象,意译出原意

e.g 夫妻肺片 pork lung in chili sauce

蚂蚁上树sautéed vermicelli with spicy minced pork

3.2翻译中的文化传递

英国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内特反复强调,“我们在翻译时不能将语言内容和文化内容分开来处理”(苏珊・巴斯内特,2004)。从翻译的本质上来说,“翻译是在接受语种寻找和原语中信息尽可能接近、自然地对等话语,它首先是意义上的对等”(尤金・奈达,2004)。中国的许多学者与苏珊・巴斯内特观点一致,也都强调了文化翻译的重要性。

如“四喜丸子”这道菜是人们对喜庆的表达,在《中》这本书中将其译为 Four?鄄Joy Meatballs (Meat Balls Braised With Brown Sauce),既突出了菜名的喜庆特点,同时又在后面的括弧里面加上了制作的方法和配料,在介绍菜名的过程中也传递了中国饮食文化。

所以,中国菜名的英译在保证意义对等的同时,也必须兼顾中国菜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否则,翻译便失去了跨文化的信息交流和交换的功能,既是对菜名汉语原语言的扭曲,也是对英语目标语言翻译的破坏。

4.结束语

中国菜名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翻译,菜名的翻译不仅要真实准确地传递菜品信息,也必须最大限度的把菜品中丰富的人文历史、文化信息向外界做一呈现。它不仅是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转换,更是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我国饮食文化内涵丰富,中式菜肴的命名方式多种多样。因此,译者不论采取哪种译法,既要注重菜的实质,也要考虑到外国人的认知和心理,灵活运用各种技巧,使他们在了解菜肴原料和做法的基础上,也能体会到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奈达 (Nida,E.A), 泰伯 (Taber, C.R.). 翻译理论与实践[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任静生.也谈中菜与主食的英译问题[J].中国翻译. 2001,22,(6):56-57.

中美饮食文化差异论文篇5

【关键词】 饮食电影;视觉;观赏性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电影是生活的镜子、人性的窗口,人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念想以及遇到的各方面的困扰、体验几乎都能从电影艺术中管窥到。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交流,我们猛然发现,当今世界影坛上,以各国美食为主要表现对象的“饮食电影”层出不穷,成为一个热门的电影类型。柏林电影节更是新设立了一个“美食与电影”单元,集中展映来自世界各地的与食品有关的电影。[1]29从华语电影《喜宴》、《饮食男女》到日本的《海鸥食堂》、《南极料理人》,从脱胎于真实故事的《美食、祈祷、恋爱》、《朱莉与朱莉亚》到深邃隽永的《香料共和国》、《巴贝特盛宴》,一系列优秀的饮食电影,叫好又叫座,它们情调各异,共同点是饮食被当作电影中的主要符号、核心元素。作为现代电影一个重要场域,饮食呼应时代特质,进入电影叙事空间,带来了电影艺术的独特样貌。

何为“饮食电影”?沈宏非认为:“以做饭或吃饭为主题或卖点的电影,通常被称为美食电影。”[2]聂俊珍对饮食电影的归纳是:“以饮食为主题或借喻主题来展开剧情,或者以饮食为线索推动故事向前发展,饮食活动对主要角色的生活有重要影响或起着点明和深化主题的重要作用,这一类影片,称之为饮食电影。”[3]5

饮食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人情感联系的重要载体。孟子说:“食色,性也。”相对于色,食物是人类可以公开表达的本能之欲。《饮食男女》的编剧王蕙玲宣称:“吃,饮食是台面上的东西。欲望、男女则是台下面的东西,台下面的东西永远不能拿到台上面来讨论,这也是主角荒谬行径的来源。”[4]8人与人生活理念的差别以及不同年代、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冲突,往往会在饮食上表现出来,而人们在饮食中显现的人生观、文化观和价值感都是具有电影表现意义的。这里笔者选取《饮食男女》、《海鸥食堂》和《巴贝特盛宴》三部电影来谈饮食电影的独有内涵和艺术风韵。

一、情理冲突中亲情的回归

当代饮食电影就整体而言,更着眼于普通人的情感而非那种高概念的艺术。在《饮食男女》中,早年丧妻的大厨父亲与亲手带大的三个女儿,不可避免地在食物的选择和调料的口味上冲突不断,归根结底这是代际冲突和情感冲突的集中反映。整部影片可以说是在五次家宴的串联中完成了主题的书写,即借“饮食”说“男女”,用可被感知的食物来说秘而不宣的人物内心世界。基本上每一次的家宴都伴随着一位家庭成员的脱离,日渐疏离和淡漠的人际关系在活色生香的食物面前显得愈加冰冷,形成巨大的反差。直到第五次家宴,父亲宣布与锦荣的爱情,实现了自我的解放和回归,也意味着以“饮食”为代表的旧的家庭秩序的解构和瓦解、新家庭模式的重建与确立。《海鸥食堂》继承了日本饮食电影的“治愈”系风格,远离日本的幸惠将迷你温暖的海鸥食堂开在芬兰静静的海边,坚持用“梅干、鲑鱼、鲣鱼”所制作的日式传统饭团作为餐厅的主菜单。小绿与正子的到来,为食堂带来了不一样的色泽,三个女人用对食物的热爱与淡然的坚持让这家小小的食堂征服了异域的味蕾,赢得了来自芬兰小镇人们的善意,这是一部从孤独中任性出走、寻找内心快乐的影片。而《巴贝特的盛宴》的主人公是一位丈夫与儿子丧生战争,而自己独自在丹麦村庄避难的巴黎名厨。她默默地伺候着一对将一生都奉献给了信仰的清教徒姐妹。这对姐妹几乎顿顿吃着清水煮鱼干和面包糊,拒绝了一切世俗的享乐。巴贝特用赢得的一万法郎精心准备的法式大餐融化了心存芥蒂的教徒们冰封已久的内心,她们互相体恤并真诚赞美。影片投射的是人性节制与生活情趣间的美妙平衡,令人唏嘘不已。

显然,饮食电影中的各种戏剧冲突并非刻意张扬的一种噱头,而是随着不同饮食的把握自然而然彰显出来的,正因为如此,饮食电影的风格大多平和宁静,少了许多剑拔弩张的刻意和辛辣,深入生活的细节空间。女儿家倩的童年,有爸爸为她做的面手镯和戒指,还有糖浆做的钻石,这些“烟火气”十足的小物什诞生于父亲的厨房,是不爱言语的父亲对女儿的真情和疼爱。虽然成年后的女儿们各有天地,对鸡鸭鱼肉一应俱全的丰盛晚餐已司空见惯,二女儿说“鱼翅的火腿耗了”,小女儿则抱怨父亲做的菜忘了打虾浆。父亲依然每周不遗余力、精心烹制着这维系家庭成员间情感的纽带――周末家庭晚宴。《饮食男女》一片结束于二女儿为父亲准备的朴素日常的一餐,欣喜的是父亲丧失许久的味觉在新生活中再度恢复了,这多少让怅然若失的观众多了一丝美好的安慰。关于这点,李安是这样解释的:“父亲郎雄,在《饮食男女》中是位外强中干没用的父亲,面对女儿和乱糟糟的家,束手无策,当他离家出走、离开传统的定位后,方再度找回自我。”[4]85让饮食代替人物说话,用圆柔的方式去调和人物波澜壮阔的内心,让传统与现代言和,是李安饮食电影最打动人心的所在。

《海鸥食堂》没有对女主人公的家庭关系做太多诠释,观众直面感知的是人们内心孤独与快乐的争斗。细细品味,你会不难发现,这种孤独同样源于亲情的羁绊,快乐则来自于隐性的亲情表达。幸惠为何要坚持以很难被芬兰人接受的日式正统饭团为主菜单?因为每年远足和运动会的时候,并不擅长厨艺的父亲总是给她做这样的老式饭团,北欧的驯鹿和龙虾固然很高级,但她做的饭团永远不会有父亲的味道,她说:“有些东西虽然很朴素,但是很好吃。”这份简单而随意的坚持,让海鸥食堂始终洒满温情的阳光。小绿会唱gatchaman是由于小时候和弟弟一起看动画片。而正子则是在照顾多年的双亲相继过世后出走异国,没有计划、不定归期,卸下多年重担后的心灵空虚是有的,但更多的是亲情逝去的伤痛与茫然。这些含而不露的深层情感是在制作肉桂面包、咖啡和日本美食的过程中含蓄显露的,如一杯温茶在手,沁人心脾。

在《巴贝特盛宴》里,已迈入中年的两姐妹看到那船专门从法国运来的高级食材后噩梦连连、寝食难安。对于多年来秉信“舌头只能用来感恩赞美,而绝不可耽溺于口欲诱惑”的清教徒来说,法国红酒、鹌鹑海龟、奇珍异蔬是必须拒绝的红尘享乐。然而就是这餐耗费一万法郎的巴贝特盛宴却意外地让教徒们感受到生活的外化之美,鲜活的世俗世界以它自己的方式赐予了教徒们生活的恩典,人们敞开心扉,收获和谐的爱意与阳光。苦行并不是神的宗旨,食物告诉我们,通过一切美丽和正常的欲求,才能领悟光明的源头。在西方电影中,美食常被定义为对生命的尊重和信仰的彻悟,作为追求真情、解放性灵的助推力,它们与压制人性的教义、规约、陈俗和理性成为对立。然而,这顿奢华的“四步式”法国大餐又何尝不是主人公巴贝特对过往法兰西岁月的深情回望?

二、异质文化:细密的交集与融合

由于受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人的饮食会在食材、口味、烹调方法、饮食趣味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东西方习惯上的差异自然导致饮食文化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从一定角度又来自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比如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而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中国的宴席,大家喜欢围坐在圆桌旁,闲话家常,重视情感的交流。西方的宴会多采用分餐制,重视的是对个性自由的尊重。中国人喜欢五谷杂粮,西方人喜欢面包黄油。跨文化研究专家罗伯特・科奥斯(RobertKohls)在他的《国外生存锦囊》(SurvivalKitforOverseasLiving)中专门讲到“文化冲击”,他说:当人们到一个与自己原来的文化迥异的地方时, 绝大多数人都会经历一种生理上的不舒服和心理上的迷惑,这就是文化冲击。[5]63另一方面,伴随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全球化日趋推进,文化交流与融合是必然的趋势。全球化语境下的电影艺术以人类最为熟悉的饮食作为触摸的“物质桥梁”,将隐晦的文化指涉融进具体的饮食元素中,用直观的美食来表达深层的文化语义,使伦理和文化因为人类共通的生命体验更便捷地被异域接受,赋予了影片鲜活的生命质地和存在感。

比如,看《饮食男女》,我们感受到根深蒂固的儒家传统与中餐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海鸥食堂》弥漫着东洋文化极度考究而不失质朴的气质,《巴贝特盛宴》则诉说着法国文化浪漫而又精致的格调。这种非同质的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本族观众的共鸣和异域观众的猎奇。当一道道让人叹为观止的美食被异彩纷呈的端上银幕,本国观众看到的是自己熟悉的菜肴,心中涌现的则是动容的回想和记忆,随即领悟到食物背后所隐藏的情感与文化,心中产生深层次的认同和理解。异域观众看到的是魔术般的新鲜与好奇,继而想要更多地了解,这种丰富的观影感受使饮食电影能获得更多的关注与期待。本来,人类对于美和愉悦感的追求都是一致的,饮食在非同质的文化间实现了细腻而温和的沟通,就像海鸥食堂的日式饭团赢得了芬兰小镇的赞赏,而巴贝特的法国盛宴在遥远的丹麦小村庄熠熠生辉,就连传统固执的父亲老朱也与吃麦当劳的女儿握手言和。

美食可谓人生存的本能需求,也是情感表征和沟通桥梁。而电影则是当下最具全球性景观的一种消费,是展现个体品味和审美价值的重要场所。当代饮食电影是电影文化与饮食文化的结合,以极具“观赏性”的饮食作为直观文本,精准表达不同情感的冲突与回归以及异质文化的细腻对话与融合,凸显了与当下所流行的金钱文化相背离的价值观,当代电影由此弥漫着温情的烟火气和令人动容的生命气息。

三、视觉与心理的双重愉悦

当代美国最重要的社会批评学家之一丹尼尔・贝尔说:“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6]54“目前居‘统治’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帅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6]54作为一种大众艺术,电影在表达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的时候,对形式的通俗性要求更多。电影对于观众的吸引,无疑是以视觉图像为基础的。“民以食为天”,食物在我们的感官经验里,占有特殊地位,当代饮食电影由此将视觉性与美学性天衣无缝结合在一起,通过特技和光影的美感化包装,为观众呈现出视觉和心理味觉的双重盛宴,形成银幕一道独特的景观。

在我们重点考察的三部电影中,《饮食男女》开篇便连续运用了恣肆的特写镜头和大量蒙太奇镜头,将父亲精湛的厨艺通过杀、切、洗、烹、蒸、煮、炒等一连贯的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色泽诱人的鸡鸭鱼肉接连登台,“挂炉烤鸭”、“梅菜扣肉”、“冬瓜盅”成了画面的主角,完全吸引住了观众的视线。华夏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变幻被奇观化的呈现。一条鱼的烹饪就需要捉、杀、刮、片、挂糊、炸……一个完整的流程。当整桌菜全部制作完成,在镜头中冒着热气的时候,观众仿佛可以透过荧幕闻到诱人的香气。而美食如同音乐,是无需解释便可读懂的世界语言。如果把电影看作文学的某种延伸的话,电影的声画效果让那些酒肉饭菜在情节烘托下变得格外生动有趣,在这些有趣的串联背后又揭示出许多文学语言不曾表现或者未能充分表达的主题和面向。“叫花鸡”、“甩水”这些弥漫着温情的日常食物激发了父亲的情感,也在唤醒父亲细腻味觉的同时带领观众经历了一种共通的爱的情感体验。

《海鸥食堂》令人难以忘怀的是日本美益求精的色泽搭配和摆盘造型。那种小心翼翼近乎虔诚的态度让人相信三个可爱的日本女人对本土食物发自内心的热爱。没人能忘记三文鱼在小火上烘烤时发出的曜躺,从热油里捞起的肉排,一刀一刀下去所感受到的松脆感,肉桂卷和咖啡弥漫出的甜美香气,当然还有幸惠拿手的日式饭团的精美诱人。烹饪的器具、考究的碗碟,拼摆得法的日餐菜点宛如艺术佳作,还有人们在品尝食物时近乎夸张的幸福表情,均渗透着别具一格的东方情怀。观影者在接受视觉冲击的同时,味觉也自然被撩拨,可谓是垂涎欲滴。此外,影片导演还运用了清新温暖的电影色彩,空灵的蓝与充满幸福感的奶黄色穿插在芬兰小镇的洁净阳光里,使得海鸥食堂永远像明信片一般的纯净和美。这种特别的和煦的美感仿佛微风吹过林间,让人从心底里泛起微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巴贝特用了影片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带我们领略法式大餐的骄傲与奢华。这场盛宴从前期的采购到制作和分享以及不同的餐酒搭配,其繁复程度令观影者惊诧不已,感慨良多。海龟汤配雪利酒、比利尼饼配凯歌香槟、鹌鹑千层酥配红酒、各式奶酪、萨瓦兰蛋糕、佩里戈尔调味酱,眼花缭乱的时鲜水果……,在美酒与美食面前,教友们超越了严谨教义的束缚,冰释前嫌、友爱如初。一位法国的烹调大师曾说:“发现一道新菜要比发现一颗行星给人类造福更大。”[7]6可见饮食在法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巴贝特将精妙的烹饪技术与法式餐饮优雅的色彩、造型艺术结合,真正给观众奉献了一餐美的盛宴。

显然易见,饮食之于电影是好空间、好题材。饮食不仅是“果腹”的,以影像方式呈现更能让人产生视觉和心灵的双重愉悦,同时传达内心的。美食作为载体,在影像空间里将人类吃的本能和本能反复揉捏合为一体,观影者很容易通过意象的表征领悟电影创作者的叙事主题,这就是饮食电影的“好看”与“观赏性”。

参考文献:

[1]达达.第60届柏林电影节“美食与电影”单元[J].天下美食,2010(5).

[2]沈宏非.如何定义“美食电影”[N].东方早报,2010-3-7.

[3]聂俊珍.舌尖上的狂欢:中国饮食电影研究[D].南京大学硕士论文,2012.

[4]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5]杨志兰.通过《朱莉和朱莉亚》和《饮食男女》品味中西文化[J].电影文学,2010(17).

[6]罗勤.影像的狂欢:论电影“奇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中美饮食文化差异论文篇6

关键词:文化;品牌;餐饮文化;品牌文化;品牌体验?

abstract:

culture is the soul of brand. and cultural difference is the core of brand value, the highest state of which is that customers experience the pleasant cultural consumption. so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new implication of cultural experience of catering brand, concluding that it's very important to emphasize culture difference for brand positioning by designing catering experience theme. and brand experience, the focus of management, emphasizes upgrading the products experience in the emotional and social the experience level by implementing the experienced marketing strategies and improving brand image.?

一 、引言?

餐饮业是与民生联系最密切的行业,餐饮业品牌形象建设一直是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在体验经济时代背景下,品牌已不仅仅是一种术语、名称、标记、符号或它们的组合运用,而是产品和服务功能性价值、象征性价值和体验性价值的有机统一,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和顾客识别或归属的价值符号 (malhotra,1994)[1]。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特色饮食文化具有很高的品牌价值。以往相关研究主要针对餐饮市场的发展状况以及自身管理问题,而聚焦于餐饮文化且对餐饮品牌文化体验的研究涉及较少。?

餐饮行业是典型体验型行业。作为高度顾客接触的服务领域,基于文化差异的餐饮品牌定位及其消费体验,对于提升其品牌形象、扩展品牌价值张力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着眼于传统特色餐饮文化,探讨如何通过对餐饮文化的体验营销,赋予其品牌价值的新内涵,以期对多元背景下我国餐饮业品牌形象及其价值的构建有所启示。?

二、品牌体验与品牌文化研究?

体验在《牛津英语大词典》中的解释是“经历或感受”。在企业营销活动中,体验是企业以商品为道具,以服务为舞台,环绕着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 (b. joseph pine ii & james h. gilmore , 1998) [2]。从品牌价值上看,体验是使用产品时的感觉,是品牌联想的非产品相关属性(kevin lane keller, 2006) [3],是消费者受一连串营销设计刺激所产生的结果反应(schmitt,1999) [4]。?

文化作为一个社会意识、形态、价值信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的总合,在塑造消费者对品牌个性、形象、风格、功能等体验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品牌冰山”理论认为,品牌的标识、符号等是品牌浮在水面上的部分,仅占冰上的15%,而藏在水下的85%则是品牌的“价值观、智慧和文化”,它强调支撑品牌大厦的品牌的文化基础,没有稳固的文化底蕴,品牌是长不大的(davidson, 1997) [5]。在品牌金字塔(brand pyramid) 的模型中,其基础是品牌的属性,最高层次是品牌的信仰和价值,也是品牌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品牌只有因其中的文化内涵,才能成为具有极高附加价值的无形资产。?

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需要品牌这一载体的体现,并通过消费体验使之领会真正的内涵。品牌体验的特征是强调顾客参与,强调消费过程的直接体验,而餐饮业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顾客的每次就餐消费,都是对不同餐饮文化的一次亲身体验,而顾客通过对不同餐饮文化的体验,能更好地诠释不同餐饮品牌差异。因为文化在顾客服务质量期望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无论是顾客总的服务期望,还是服务期望中的各个纬度,如服务质量的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和移情性五个纬度,都强烈地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donthu & yoo, 1998; parasuraman a, zeithaml v., berry l. 1988) [6]?

文化体验对餐饮品牌核心价值的构建有着极其重要意义。消费者就餐时产生的各种各样情感或情绪,通过体验各餐饮的文化差异内涵,使就餐成为一个社会交往的过程。 即文化通过品牌载体及其体验过程,让顾客表明自己的人生观、消费观和价值观,寻求社会归属感和认同感(haeckel、carbone & berry, 2003) [7]。这种顾客与某餐饮品牌之间的情感联系,是竞争对手很难复制的。因此,创造品牌体验,感受文化差异,是特色餐饮品牌建设的核心。?

三、餐饮品牌体验模型的应用:西安德发长餐饮文化体验的设计?

(一)经典的品牌体验模型及其意义?

schmitt(2003)开发了客户体验管理的理念,提出的sems(战略体验模型)为实施品牌体验指明了方向,其按照消费者感觉、情感、思维、行动和关系的心理认知过程,将品牌体验界定为“感官体验(sense experiences)、情感体验(feel experiences)、思维体验(think experiences)、行为体验(act experiences)和关联体验(relate experiences)”[8]。从感官上,品牌体验给消费者全面地感官刺激,强化产品感知价值,达到品牌营销的效果。从情感上,用情感刺激物引出一种心情或特定的情调,使文化体验个性化,即品牌拟人化。从思维上,启发人们的智力,唤起人们的思考,创造性的让人们获得认知体验。从行动上,个体行为、生活方式的体验,唤起顾客主动参与投入,从而使之产生购买行动。从关联角度上,让顾客在更大的范围内感受到文化体验的乐趣,最终目的是使品牌与消费者结成某种关系。?

b. joseph pine ii & james h. gilmore (2002) 按消费者参与体验的程度,提出 cp(customers' participation)模型。认为品牌体验可以由两大构面组成:一是顾客参与程度(一端是主动参与,另一端是被动参与);二是体验与环境的相关性(一端是吸取,即透过人了解体验的方法来吸引人的注意力,另一端是浸入,表示消费者变成具体体验的一部分),利用二维轴,划分娱乐体验、教育体验、梦幻体验、审美体验四种体验领域[9]。“娱乐体验”合乎人趋乐的本性,强调在休闲消费中通过娱乐缓解环境压力。“教育体验”通过新产品、新消费理念、新生活方式的教育,对消费世界必要的引导,让消费者成为市场活动的积极者。“梦幻体验”让人内心追求休闲和舒适,且完全沉浸其中,产生梦幻般的可以暂时逃脱现实生活中的介于家庭和工作之间的“第三地”。“审美体验”是一种高层次的内在的心理情感体验需要,是消费者对自然、社会、文化现象或问题的深度探索和思考,具有社会属性。?

以上两种模型从不同的角度说明消费体验的层次和文化内涵,为体验层级设计、体验主题设计及其体验功能定位设计提供思路。一方面,依据消费者的认知过程,由外而内、由感官体验到内在的内心情感体验、再到社会心理体验,是品牌文化体验的路径。另一方面,消费体验中娱乐、梦幻体验等林林总总的表现形态,总体表现为功能体验、情感体验的社会体验的统一,在实际的品牌体验中,体验层级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体验是综合的,消费体验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

(二)德发长餐饮品牌体验的设计?

德发长创建于1935年,落于古城西安的中心,东依钟楼,西傍鼓楼,是古城闻名的中华老字号。经过70多年的变迁与改革,现已发展成集吃、住、乐、游为一体的中国餐饮名牌企业。下设德发长饺子馆、德发长酒店、德发长饭店3个经营们点,其中,饺子宴是德发长的龙头产品,德发长饺子把选料与多味、烹饪与营养、形态与艺术、饮食与文化巧妙结合,烹饪出了肉香型、卵香型、果香型、酱香型、素香型和海鲜香型等六大香型的100多种饺子,运用蒸、煮、煎、炸、烙等现代化烹制方法,形成“一饺一型一态,百饺百馅百味”的系列美食,堪称“中国饺子馆之最”,目前已是中外游客到古城西安必食的特色风味饮食。[10]?

德发长作为北方饮食文化中“老字号”的代表,文化内涵悠久而深厚,其品牌形象已不是简单意义上吃饱喝好的餐饮场所,而是要打造中国北方饮食文化的消费“空间”。为此,要树立“文化体验”的经营理念,“老字号=百年品牌=历史文化=美好体验”,把顾客的就餐过程演绎成购买、消费并享受北方面食文化的过程。相应地,其品牌价值的构建过程,就是通过体验设计,让消费者产生从餐品功能认知到情感共鸣的消费过程。?

根据sems和cp模型所提出的体验层次和体验功能框架,笔者认为,德发长体验设计要对顾客产生三种体验消费:功能体验、情感体验以及社会体验。产品层越往上,越接近文化体验,带给顾客的价值越多,从而品牌越有竞争力。[10]见图3,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功能性体验层次,代表产品或服务在功能上满足顾客需要。餐饮品牌的功能价值是提供给顾客健康美味的菜肴[11]。从菜单品项的名称和描述、菜品外观、气味;食物成分、营养和平衡;以及食物分类(小吃或完整的一餐),要给予顾客视觉、味觉、嗅觉等直接感官体验。色是看的、香是闻的、味是吃的……,使这些食品转化为顾客的一种美好体验,长久地保留在顾客的记忆之中。德发长餐饮的核心产品“饺子宴”,采用高档的鱼翅、普通的时鲜果蔬等多种原料制成,或“龙凤呈祥”、或“百花争艳”或什锦三鲜的“彩蝶飞”等,从菜品命名到食品形制,都体现着浓郁的地域饮食文化特色,让顾客产生联想和视觉的美好体验。?

第二,情感性体验层次,代表顾客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情绪或情感[12]。餐饮文化讲究通过“环境、设施、餐具、外表”的基础产品层,以及“员工服务”的期望产品层的体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感情交流。中华饮食的审美情趣表现在饮食制作、餐饮器具、食物形象、饮食环境与氛围等方面,环境决定人的情绪,餐桌上悦目的色彩,周到精细的服务,和谐的氛围,都能引起美的感情。德发长定位于中华传统名吃,建筑外貌传承民族风范,古色古香,整体格调与钟楼浑然一体;内部装饰融会现代流韵,华贵典雅,灯光的运用、壁纸的色彩等回归中国古典色彩,让顾客身临其境感受古都风韵,使消费者产生强有力的品牌联想。 ?

第三,社会性体验层次,代表消费者在消费时寻求一种社会联系或关系。主要指附加产品服务、文化教育、成就感等关联体验[13]。德发长通过设计文化主题活动,激起顾客兴奋,创造体验价值。如将“太后火锅”的1到10珍珠饺子个数赋予吉祥意义:“一是一帆风顺;两是双喜临门……”通过文化典故,让顾客感觉到深切关怀和意外惊喜,触动顾客心灵。另外设计调动消费者主动参与的“浸入”式体验,如让国外游客亲手参与制作饺子的过程、在节日生日之际全家“包饺子”等民俗乐趣,来寻求全身心的全方位的“整体体验”,使之能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相关,从而在情感上与之产生共鸣,真正做到让消费者感觉到德发长品牌与其餐饮品牌的不同之处。?

综上所述,功能性体验对菜品的质量提出很高的要求,既要体现传统特色餐饮文化味,又要关注顾客感官体验,依顾客喜爱而制作,使餐饮文化体验纯粹是“个性”的,“定制”的。情感性和社会性体验讲究全方位的综合,做到闻香美、视观美、情景美、情趣美统一,通过感觉享受、娱乐刺激、审美情趣等体验程式,使纯粹的饺子饮食升华到饮食文化体验的艺术,在带给顾客更多体验的同时,赋予餐饮文化的新内涵,扩展品牌价值张力。?

四、结论及其品牌管理含义?

以上分析强调,文化特色是餐饮品牌体验的核心,强调品牌价值的最高境界是体验美好的文化消费。基于文化的体验设计,越能让顾客感受触及心灵的体验,顾客就越能清晰识别并记住品牌的利益点和个性,这是驱动消费者认同、喜欢乃至爱上一个品牌的主要力量,同时也是特色餐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和发展的根本。?

第一, 对不同餐饮文化,品牌定位要强调文化差异,设计餐饮体验主题?

基于文化体验建立差异化的品牌个性,是餐饮企业从体验角度打造品牌市场区隔的有力手段。针对德发长而言,挖掘特色主题文化,明确中华饺子饮食主题文化诉求,将餐饮与娱乐、健康、知识、趣味相结合,给顾客以富有特色的文化体验,才能体现自身品牌的核心价值。同时在品牌管理中要有计划地设计餐饮体验主题,基于文化个性设计不同层次的体验点,并富有创造性地使用惊喜、刺激等手法,展现餐厅主题概念和主题氛围。?

第二, 以品牌体验作为管理重心,提升品牌从产品到情感和社会体验的层次?

餐饮业的基本功能就是为顾客提供饮食服务,首先,要围绕产品的显著功能属性,重视对核心产品的深加工。同时,要围绕顾客感官体验、情感体验为核心价值设计,提升消费者对产品功能体验的层次,以获取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的心灵体验和情感体验。大量研究证实,餐馆里的菜肴、环境和员工服务等等均影响顾客消费体验,导致顾客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情感(范秀成,2006)[14]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纰漏或瑕疵都可能影响顾客对餐饮文化的体验,都会影响顾客对品牌价值的感知。另外精美食品、员工优质服务和别致空间感的文化氛围的完美组合,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因此,激励提高菜肴的质量,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 以及情景分析是餐饮品牌管理的重点。?

第三,实施体验式营销策略,构建品牌形象?

品牌体验的特征是强调个性化,强调顾客参与,强调文化体验,强调消费过程的直接体验。显然,传统4p营销组合方式已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目前“差异化 (variation)”、“功能化(versatility)”、“附加价值(value)”、“共鸣(vibration)”的“4v”营销组合,是对品牌体验营销战略的最好诠释[15]。具体来说,研究顾客文化消费需求的差异化,加强商品和服务功能的多样化,提升消费体验赋予品牌的附加值,达到品牌体验的高境界——与消费者情感的沟通和“共鸣”。在与顾客的沟通中,可以运用媒介宣传、短信、邮寄、产品道具、公共主题活动等多种营销沟通手段,增加消费者与品牌的接触点,强化消费者对关键联想的直觉,逐步形成强有力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 malhotra n k, ulgado f m, agarwal j, et al. international services marketing: a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the dimensions of service quality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j].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 1994, 11(2): 5-15.?

[2] b. joseph pine ii, james h. gilmore. 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 [j]. harvard businessreview, 1998, 7-8.?

[3] kevin lane keller, donald r. lehmann. brands and branding: research findings and future priorities [j]. marketing science. 2006, 25(6): 740-759.?

[4] schmitt.b, experiential marketing: how to get customers to sense, feel, think, act, and relate to your company and brands [j]. new york7 the free press, 1999, 22-42.?

[5] leslie de chernatong. from brand vision to brand evaluation [m]. batter worth heinemann, 2001, p. ?

[6] donthu n, yoo, b.. cultural influences on service quality expectations [j]. 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 1998, (2):178-186.?

[7] haeckel s h, carbone l p, berry l l. how to lead the customer experience [j].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3, 12(1): 18-23.?

[8] schmitt.b, 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ment: a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connecting with your customers [j]. hoboken, nj7 john wiley and sons. 2003.?

[9] b. joseph pine ii, james h. gilmore. the experience economy: work is theatre and every business a stage [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10:97-105.?

[10] 德发长:德发长、德发长酒店、德发长饺子宴、经典菜系、工业化产品、信息动态[eb /ol]. 德发长集团网站. .cn/.?

[11] (美)菲利普•科特勒、凯文•莱恩•凯勒. 营销管理(第12版)[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9,?

[12] 李雪松. 基于体验消费的我国主题餐厅建设模型[j]. 消费经济, 2007,(6):87-92.?

[13] 戴国卉. 体验经济时代餐饮业营销策略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07, 502(5): 214-215.?

中美饮食文化差异论文篇7

关键词: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名族性;多样性

随着中国的国际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和西方国家除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合作,更多的是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而其中的饮食文化则成为了最热门最贴近生活的文化,同样是饮食文化,有共同点,亦有各自不同的特色,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文化观念的差异

在中国,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 味道是烹调的最高准则。所以才有了后来的“舌尖上的中国”。中国人的饮食的目,除了果腹充饥,同时还满足对美味的渴望,带来身心的愉悦,可以说,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西方人更注重的是营养。西方是一种理性的、讲求科学的饮食观念。他们不会过分追求食物的色香味,更注重的是膳食的均衡。西方人认为饮食只是一种手段,因而享受在饮食中并不占重要位置,故而不会过分地追求口味。西方人吃的是营养,他们很少或几乎不把饮食与精神享受联系起来。西方人熟知营养搭配的原则,以保证营养的充足和平衡,这种科学化理性化的饮食观念,是值得中餐借鉴的。如果能在享受色香味俱佳的美食的同时还能获得充分的营养,这无疑是最好的。

二、文化内容的差异

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又加之人口压力以及其它多种原因的存在,中国人的饮食从先秦开始,就是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植物类菜品占主导地位。这一饮食习惯又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佛教认为,动物是“生灵”,而生灵是不可以杀死的,更不能食用。加之道教亦忌食鱼肉等荤腥,从而在中国大开素食之风,同时也推动了蔬菜类植物的栽培与烹调制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豆类制品技术的发展。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观念的普及,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正在加大肉类和奶类食品的比重。同样,在西方人的饮食结构里,蔬菜类也明显在增加,中西方饮食结构已趋向融合。而西方人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都从动物身上取料炼而制。比较注意动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取,饮食结构上,也以动物类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鸡肉、猪肉、羊肉和鱼等。因此肉食在饮食中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种植业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饮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国人的高。

三、文化方式的差异

1.用餐工具

众所周知,中国人包括亚洲一些黄种人的国家,使用的是筷子,汤匙,吃饭也用碗盛。而西方人则是用盘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筷子和刀叉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

2.用餐方式

在中国无论是家庭用餐还是正式宴席,都是聚餐围坐,共享一席,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互相夹菜、劝菜,要借此体现出人们之间的相互尊敬、礼让的美德以及和睦、团圆的气氛,表现出中国人团结、和合、交融的群体意识文化精神。特别是在各种年节里,更是借饮食而合欢,这种会食方式,是中国饮食文化上的一个重要传统。而受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西方人习惯于分而食之,有专人先行分配食物,是一人一份的定量供应。在西方宴会上,虽也围坐,但各人的食物是单盘独碟的。不必固定座位,可以自由走动,不仅可以充分满足个人对食物的喜好,还便于社交,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与信息的交流,而不必在餐桌上将所有的活动公之于众。这种用餐方式充分体现了西方人独立、冷峻、自由的个体意识文化精神。

3.赴宴方式

在中国,客人大多不会提早到宴会的现场,他们经常会迟到。对于这种“迟到”现象主客双方都习以为常,并不将之视为对主人邀请的一种轻视或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而西方国家中,正式的宴会要求准时到达,一般不超过10分钟,否则将被视为不合礼仪,是对主人以及其他客人的不尊重。

4.用餐礼仪

中国的大多数宴会上位高权重者或年长者常首先入座并坐首席,主人发话了客人才可以动筷。由于传统习惯,中国人喜欢热闹,主人常常要给别人夹菜,时时招呼大家不要客气,习惯频频给客人劝酒、夹菜,并会说些诸如“菜不丰富,请大家吃点”等客气话,宾客间也习惯频频攀谈。 而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若客人不要,也不便硬让人家再吃,也不要按中国人的习惯频频给客人劝酒、夹菜。西餐比较讲究安静,席间宾客很少大声喧哗,很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包括喝汤和咀嚼食物都几乎不发出声音,这样的安静和中国人的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

四、结束语

饮食文化的交流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断充当全球经济文化整合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带”。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日益增强的文化影响力,正发挥着比其他任何全球化单一力量大得多的作用,也在悄悄地改变着全世界。中西饮食文化的碰撞、交流以及融化为全人类文明起到了填补和着彩的作用。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当然,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之许多外国快餐店进入中国,并且受到欢迎,现在的中餐已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而中餐凭借悠久的历史和精巧的烹饪方法制作工艺也在逐渐的影响西方饮食;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的境界发展。中西餐饮文化的合理融合,让中西方文化在交流中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胡文仲.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E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中美饮食文化差异论文篇8

关键词:冠心病;低脂饮食;依从性调查;对策

Investig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ow Fat Diet Complianc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GAO Yue-hong1,CHEN Yun2

(1.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Nantong Fourth People's Hospital,Nantong 226000,Jiangsu,China;2.Department of Infection Control,Nantong Fourth People's Hospital,Nantong 226000,Jiangsu,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 CHD ) on a low fat diet ,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gnitive level and lobbyists for clinical provides the basis for health education . Methods The way of face to face interview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334 cases of the new hospital patients . Results 33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 CHD ) low-fat diet adherence is 35.4 , in the general level of low . History of education , income , age , level , and family level of understanding of low-fat diet and implementation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 P< 0. 01 ). Conclusion The low-fat diet knowledge level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general is in low level , most patients failed to conscientiously insist for a long time to a low-fat diet . Need to strengthen health education , urge patients to establish and maintain a healthy life style ,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

Key words:Coronary heart disease;Low fat diet;Compliance Investigation;Countermeasure

冠疃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它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是慢性身心疾病[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已成为全球性致死与严重致残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2]。许多冠心病患者并不是死于本身的疾病。而是死于对本身疾病的无知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3]。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研究的结果为冠心病的食疗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依据,通过合理的饮食,可以防治冠心病[4]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也指出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无论是否进行药物治疗,都必须控制饮食,提高膳食质量[5]。冠心病患者如果能遵循饮食原则,提高膳食质量,不仅能够有效地延缓疾病的发展,而且能降低冠心病患者复发率和死亡率。笔者对334例新入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对低脂饮食的依从性及执行情况调查,了解目前冠心病患者对低脂饮食的知晓、执行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促进全民健康。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01月~2015年12月收住我院内科的冠心病患者334例。入选条件:①符合WHO的冠心病诊断标准;②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③意识清醒,能正常交流沟通的患者;④病程达6个月以上。334例中男145例、女189例,年龄45~95岁,其中10年214例。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 通过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2个部分:①一般资料,即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职业、文化程度、饮食爱好、医疗费来源、居住情况、联系电话、经济收入等,②冠心病饮食依从性量表,总共20个条目,用以测量患者对饮食治疗的态度,行为,采用1~4级评分,分完全符合,基本符合,基本不符合,完全不符合4级,分数≥60分,依从性佳,且分数越高依从性越好,分数≥48分,依从性中等,≤48为依从性差。

1.2.2资料收集方法和步骤 向调查对象详细说明问卷的填写方法与要求,让其独立完成,对其有疑问不能理解者给予解释。共发出问卷334份,回收334份,有效回收率100%。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使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两组间等级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以P

2 结果

2.1小学、初中、高中患者饮食依从性比较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2.2收入2000元患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2.30.05),其余各组比较均有差异(P

2.4患病1~3年、4~10年、10年以上患者饮食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

2.5独居、与家人同住患者饮食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

3 讨论

3.1冠心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现状 本研究调查显示,冠心病患者饮食依从性水平处于较低水平,饮食依从性仅为35.4%,处于一般水平低值。饮食治疗同药物治疗一样对冠心病患者的防治非常重要,它已例入冠心病二级预防指南,是伴随患者终身的治疗过程,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指导患者进行自我饮食管理。CHD的饮食健康教育内容包括:①控制肥胖:控制每日进食的总热量,保持摄入的热量的平衡,维持适当体重。②限制脂肪及胆固醇的摄人。③蛋白质的量和质:蛋白质占总热量的l2%左右。④增加水果、蔬菜的摄人。⑤低盐饮食:无论患者有没有高血压,都应该注意低盐饮食,食盐量

3.2冠心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人口学因素对冠心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本研究证明影响冠心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人口学因素,包括患者的文化程度、收入、居住环境、年龄、病程等都会影响患者饮食依从性。本研究发现,病程较长、文化高、收入低的患者饮食依从性较好,另外独居患者饮食依从性相对于与家人合住高,在年龄层次上60~80岁之前无明显差异,但是>80岁的患者饮食依从性好。考虑到文化程度较高者对自己的健康水平比较关注,接受健康知识的信息途径较多,平时通过电视、读报及冠心病的相关书籍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点,能够认识到低脂饮食的重要性,并能自觉长期坚持低脂饮食。经济水平与患者低脂饮食执行情况有关,每月收入低者反而对低脂饮食的执行情况比^好,原因可能为收入低的患者在饮食方面较节约,平时喜欢食用一些便宜的蔬菜较多。独居患者平时饮食生活简单,不受家人饮食习惯的影响,病程长的患者相对于对疾病的知识更加了解,知道低脂饮食对疾病的预后的重要性。因此冠心病饮食管理教育的重点人群为年轻、病程时间较短、收入较高、与家人同住的患者。发现了冠心病就应及早地进行饮食教育,有时等出现并发症才关注饮食健康就较晚。

4 对策

4.1相关研究结果显示 实施相关的饮食健康教育及干预可以对冠心病患者的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促进的作用。目前已有不少医院在开展相关的冠心病教育工作,这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远不足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冠心病的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不良的饮食习惯、肥胖、A型性格等等,这些疾病的发生都与不正确的饮食息息相关。但是不少冠心病的患者不知道该怎样正确的饮食,知道饮食要求的也不能很好地遵医饮食。因此,我们要注意教育和干预的个性化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4.2健康教育宣传者分人群重点落实 作为医疗机构的主体,医院承担健康教育的责任刻不容缓。对于住院患者,可以通过发放健康宣传材料、电视播放饮食教育宣传片、责任护士面对面宣教等方式提高患者饮食依从性。门诊患者可以通过专科护士开设健康教育门诊,门诊侯诊大厅滚动播放饮食教育宣传片、健立门诊档案进行追踪回访工作提高患者饮食依从性。冠心病患者稳定期大部分时间是融入社会和家庭的,研究表明,与家人合住的患者相比较独居的患者饮食的依从性较差,因此可见家庭支持对患者饮食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因为,对患者家属的健康知识讲解及饮食教育的宣教工作在提高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方面也不得忽视。

4.3运用一些质量控制的方法来提高患者饮食的依从性 对于冠心病患者,①发放自制的冠心病健康饮食知识评估表,了解住院的冠心病患者饮食的基本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教育计划,②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知识接受度实施饮食教育活动,③运用口头询问和随机实地察看患者健康饮食知识接受情况及实际执行情史。在运行过程中各个环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断启动PDCA循环[7]。赵美玲等人通过成立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分析现状及影响因素,圈员共同拟定对策并按计划实施,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初发糖尿病病人住院期间饮食治疗的依从性从20%提高到60%[8]。

4.4利用食物交换份法来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饮食教育存在着食物品种多,营养成分复杂,量不好估计等难点。查阅相关文献发现,使用食物交换份进行饮食宣教取得了一些成绩,食物交换份法是目前糖尿病患者饮食教育常用的饮食指导方法。它由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最先提出[9]。该方法是根据所含类似营养素的量,把常用食物分成4大组,八小类,不同类食物所提供的能量相同,同类食物提供相同的能量,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相近。凡能产生90 KJ热量的食物即为一个“FEL”,与米面25 g,绿叶蔬菜500 g含有的热量相等,自身所需的热量可以换算成分来表示,患者可以通过食物交换法随意更换饮食种类,保证了平时饮食的多样化。掌握食物交换份的计算便于了解和控制总热量,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选取自己喜欢吃的又健康的食物,患者易于接受[10]。食物交换份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糖尿病人群及其他人群,我们可以将食物交换份应用于冠心病合并肥胖患者中,通过使用食物交换份在保证适量热量供应饮食的同时,减少脂肪的摄入从而降低血脂,增加维生素,膳食纤维。既提高了生活质量,又利于患者长期坚持饮食控制,帮助患者自行改变膳食结构,实现冠心病合并肥胖患者饮食的自我管理。

参考文献:

[1]崔红莲,姚景鹏,邢英,等.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及心理状态的调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5(29):36-37.

[2]漆红梅,王霞.授权教育对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自我效能感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5):62-63.

[3]薛美琴,孙丽萍,武文文,等.低糖指数饮食降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系统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7):46-47.

[4]黄承钰.医学营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06-407.

[5]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9-418.

[6]刘健.韩雅君,壬伟民.冠心病的饮食和运动[J].中国医药导刊,2004,6(4):311-312.

[7]朱丽萍,戴明.循环管理法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10(10):1535.

[8]赵美玲,张慧辉.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初发糖尿病病人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6):2127.

中美饮食文化差异论文篇9

【关键词】饮食文化;渗透;交融;翻译

一、西餐在中国的兴起

饮食是文化的先躯,是文化必然就会有传播和交流。因此,英美等国的饮食菜肴就传人了中国,西餐成为了中国人常常可以品尝到的另一种口味。西餐在我国发展的历史是比较久远的。早在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中国旅行时,就将某些欧洲菜点的制作方法传人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后,各港口城市开放及各个租界的出现,西餐馆随之在中国出现,并得到了迅速发展。到了20世纪初,在中国的中上层各界人士中掀起了吃西餐的热潮,中国西餐行业开始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使西餐业在中国得到进一步发展,陆续出现一些中外合资的旅游饭店,引进了先进的西餐设备及先进加工方法,提高了西餐的烹饪水平,由此也更确定了西餐在中国饮食行业的重要地位。

二、西方菜名的翻译方法

西方是一种理性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在摄取食物的时候,基本上是从营养的角度理解事物的。强调采用新鲜原料,强调在烹调过程中保持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原有的味道,蔬菜基本上都是生吃。譬如,色拉其制作方法大都是由蔬菜,水果等混合而成。所以我们在看到色拉时对于其所含的原料,配料就一目了然了。在翻译的过程中也是直截了当,清清楚楚呈现在读者面前。如: sunshine salad胡萝卜色拉; home-made vegetable salad家常蔬菜色拉; fruit salad水果色拉。

当然,理论总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历史条件下,对特定实践活动的理性认识,是实践对象的本质特征或属性的概括。因此,理论一旦提出,便成为“传统”或“历史”。就是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实践范围不断扩大,随着时空与认识条件的变化,其实践的对象发生变化,行为主体的目的性及需求性也发生变化,必然会对实践对象产生新的认识和要求,新的方法论也就随之而出,人们也就必然要赋予某些传统理论以新的内涵。我们也应纵向考察翻译理论,认识到其历史性与发展性。中国菜肴的英译不可能不受时代的认识因素的制约,其建立与发展需要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矛盾的发生与解决,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而且永无止境。

三、中餐对西方的影响

中国的饮食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华侨和华裔外籍人在海外谋生,经营最为普遍的产业就是餐饮业,有华人处就有中国餐馆,可以说是“食”遍天下。当初,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一书中说:“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各国所不及。”确如孙中山先生所言,中华文明到了近代,被西方文明冲击得七零八落,而中国餐馆则能够登陆欧美,遍布全球,所向披靡。由此可见,中国饮食文化对西方的影响之普遍。

世界上多种文化并存,这是一种文化生态环境。“优胜劣汰”是一种规律,“协同进化”也是一种规律。应该说,“协同进化”的观点比“优胜劣汰”的观点在反映自然界进化是上全面、更准确。伴随着中西方文化趋同的同时,世界文化正朝着一体化的方向迈进。 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化。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不是静止不变的,而随着社会的演变发展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中,这种不断的变化促进民族文化的趋同。同时由于各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具有极其旺盛的生命力,所以在语言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文化趋同与语言文化差异必将同时存在,在趋同中发展,在差异中共存。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饮食文化的碰撞中必将出现新的特色、新的发展。中国菜色种类派系繁多,菜品命名多同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风情和历代名人相联系,带有浓厚的本民族文化色彩。翻译的行为是跨越文化障碍,使人们能自如地交际。这就要求翻译时要对汉语原文及其文化了解透彻的同时,还要对英语运用自如,并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翻译时,我们要考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尊重各自的饮食文化,熟悉中西菜名翻译方法的不同点,根据不同的菜名采取相应的翻译方法,让外国人不仅能品尝到中国的特色美食,还能了解到中国的特色文化,从而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少游著,《中华菜名功能与翻译处理》[J],长沙大学学报,2005(9):74- 78

中美饮食文化差异论文篇10

关键词:饮食差异;中国文化;法国文化

中法饮食文化是中法民族文化差异的重要体现。中国以农耕文化和陆地文化为主,传统的法国文化则以畜牧文化和海洋文化为代表,两国不同的文化在人们生活方式上折射出来,其中饮食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方面,饮食习惯会自觉不自觉地透露着本民族的文化背景。

一、饮食方式

无论是中国人民,还是法国人民就餐时,大家喜欢坐在一起,气氛愉快,和睦团结,就餐的每个人受到尊重,席间大家交流,但其中的饮食方式差异体现在:聚食制和分食制、饮酒方式。中国人在聚餐上向来都喜欢围成一团而坐。就餐时,大家都用自己的餐具取食,有时为了让客人不太拘谨,还会主动为别人夹菜,表达自己的一番热情。一桌人的感情在餐具与美食的碰撞中加深,亲切热闹,又显盛情敬意,这就是聚食制。聚食制一直沿用,是中国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在当代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以什么形式,最终都会以一群人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的方式结束。这便形成了一种团结,和睦,热闹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中间,在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一片欢声笑语中,成为人们感情交流的媒介。虽然从卫生方面有些许不足之处,但“民族大融合”的心态始终贯穿着中国的聚食制,成为中国饮食方式的一大特点,至今也难以更改。法国是世界三大烹饪王国之一,以精致豪华的高尚风味款待全球食客的味蕾。法国人将“吃”视为人生一大乐事。用餐过程中大家边吃边聊,酒只是起到助兴和调节气氛的作用,却频频举杯,但都浅到即止,保持餐桌上的愉快气氛,又不至于过分喧闹。与中国不同,法式聚餐采用分食制,人们用公用餐具取餐挑选喜欢的食物,用自己的餐具取食吃他挑选的食物,重视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流。它的兴起与文艺复兴时期所形成的平等、自由、尊重他人等理念有因果关系,目的是尽可能地尊重每一位参与者,并为他们的情感交流提供一个平台,这也体现了法国人强调个性的独立性与自。在饮酒礼仪方面,中国的饮酒礼仪体现了对饮酒人的尊重。谁是主人,谁是客人,都有固定的座位,都有固定的敬酒顺序。敬酒时要从主人开始敬,主人不敬完,别人是没有资格敬酒的,如果乱了次序是要受罚的。而法国人引用葡萄酒的礼仪,则反应出对酒的尊重。饮酒目的方面,在中国酒被当做一种工具,酒在中国人眼中更多的是当作一种交际的工具,所以在中国的酒文化中缺乏对于酒本身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品评,更在意在畅饮豪饮之后带来的美妙作用。在法国,饮酒的目的往往很简单,就是为了欣赏酒而饮酒,为了享受美酒而饮酒。

二、饮食内容

中华民族受其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饮食内容丰富多样。我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是最为显著的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河湖众多,灌溉条件良好,土壤肥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孕育了中国的农耕文明。中国传统饮食以五谷杂粮为主,即吃米食,或面食,以蔬菜、水果、肉类为辅,被认为是具有植物性格的民族。当然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地理环境恶劣,蔬菜较少,人们是以牛羊肉为主,也充分体现中国饮食内容的多样性。因为中国地大物博,东西跨度和南北跨度大,各地区在饮食结构和习惯上也有所不同,形成了中国菜系,即川菜,鲁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其中川菜是我国最有特色和最大的菜系。法兰西民族的饮食内容则相对比较单一。法国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与文化遗产,是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北连英吉利海峡,南涉地中海,西临大西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西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属地中海气候,中东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环境优美,因此法国内地各地区之间的风味总体并无多大区别。秉承游牧民族和海洋文明的习俗,法国饮食以动物性食物、面包、奶酪为主,配以蔬菜沙拉。法式大餐尤其以冷食为特色,以生菜,洋葱,西兰花,番茄等新鲜蔬菜做成的蔬菜沙拉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他们更倾向于保存食物的原汁原味。过去的游牧民族以渔猎、养殖为主,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所以荤食较多,形成了与中国素食文化相对应的肉食文化。法国人有着冒险、开拓的精神,在中世纪时,曾多次与邻国发生冲突,战争不断,此时的法国人找到一种可以为身体提供充足热量的食物——牛羊肉,而后肉食变为便演变为餐桌上的主菜,成为西餐的标志。

三、饮食观念

不同的哲学思想与精神文化、思维模式使得中法两国产生了不同的饮食观念,进而形成各自不同的饌肴文化特色。“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的观念在中国深入人心,中国饮食追求“色、香、味”俱全,其中“味”是最重要的,人们对饮食美味的追求远远超过了对营养的追求,只要好吃又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而中国美食之所以具有独特的魅力,关键在于它的味,这体现了中国人对饮食的感性观念,为了追求美味,往往造成营养成分的残缺。中国的饮食观念是五位调和,强调通过对食物的原料的烹饪调制,创造出新的综合美味,达到中国人认为的饮食之美的最佳境界“和”,以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双重需要。中国讲究天人合一,强调整体功能,认为人类与大自然是一个整体,人类与大自然相互依存。中国烹制食物将不同的主料、配料通过圆底铁锅以及加热调味、翻炒等技术烹饪成菜,就是将不同的个性特征融合、转变成整体风格。“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还体现在中国人强调进食要与宇宙节律相协调。春夏秋冬,朝夕晦明都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以此达到阴阳协调。从天人合一与整体功能出发,达到中国人认为的饮食最佳境界“和”,“中和为美”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最高哲学思想,这不仅是中国饮食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哲学思想的精髓。在烹饪中,各种调料体现的“和”,绝对不同于“杂”,而是集多味与一品,是要求在调和多味中,使之产生出一种全新的艺术境界,即源于诸味,而又高于诸味。这样调制出来的成品,个性全被淹没,而整体却光彩熠熠。法国人注重饮食观念,看重营养搭配。他们对饮食的理解来源于营养学,而非味觉;他们吃饭的目的是为了充饥生存,所以会吃大块肉,吃整只鸡等“硬菜”,生吃新鲜蔬菜,如番茄、胡萝卜、西兰花、洋葱等,不太看重食物的色、香、味等,很少或几乎不把饮食与精神享受相联系,反映出法国人饮食观念中的实用主义和理性的饮食观念。法餐讲究天人分离是指人作为主体与人以外的客体“天”是各自独立甚至对立的,强调把客体世界与人分离开来加以研究,把客体世界当作对象化的食物去看待。法国将主菜、配菜和酱汁置于平底锅分别烹制、加热后淋味、组装成菜,就是将不同原料的个体特性保留下来,突显其个体形象与风格,是西方文化精神和思维模式“天人分离”与“形式结构”在饮食烹饪上的具体体现。在法国人看来,个性和个体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形成美的重要因素,于是生活中以特为贵,饮食上以独为美。同样,法国人将“个性突出”贯穿在菜肴的制作过程中——主菜的少司和配菜的少司难以完全渗透到主菜、配菜当中,虽然同在盘中,但又相对独立,各是各的味。由于中法两国哲学思想及其文化精神、思维模式所产生的饮食观念不同,使得中国和西方烹饪在饌肴的组成、烹制、调味及造型美化上都大不相同,造就了各自独特的饌肴文化。民以食为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一个传统的饮食文明与其它文明在历史中相互影响。中法饮食沿着各自不同的文化道路发展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饮食文化也在传承和创新中丰富和发展。如今,吃的“精髓”不会因为文化的差异而改变,追求美味和养生已成为两国的共识,在今后的跨文化交流中,两国的饮食文化要在和谐的环境中交流、借鉴各自的积极成分,不断完善自身不足,不断地交流融合,吸收借鉴为两国多方面合作提供平台,共同促进自身及两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赵荣光.中华饮食文化--“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之文化常识系列[M].中华书局,2012.

[2]王旭.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西饮食文化对比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3]邓天杰,陈煦娟.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0.

[4]晓海.法国的饮食文化撷趣[J].技术监督纵横,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