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教育差异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31 17:17:12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篇1

关键词:中国,美国,大学生,情感教育,差异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行为方式。这不仅会对个人行为有影响,宏观的说,它更对整个社会的稳定起到基础决定性作用。情感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领域,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尤其以东西方的情感教育最为明显。以美国为例,它的情感教育与我国不同之处分别表现在信仰方面的社会背景,对情感的基本内涵的理解,以及在教育方式这三大方面。

一、中美大学生民族信仰的不同导致情感教育依托的差异

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民族信仰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在情感教育方面也会存在着差异。尤其在中美两国的不同文化背景下,其差异表现的尤为明显。。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文明国家不同,美国是一个发达的极为开放的国度。在这样一个崇尚自由开放的国度里,宗教信仰成了他们精神层面上的追求目标。因而宗教信仰成了美国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美国的大学生。。曾经就有某美国教育机构针对美国大学生信仰问题做了相关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即使当今美国大学生的独立性日益增强,他们却从未放弃对信仰的坚持。与此同时,宗教信仰也成为了美国大学生抒发情感的有效方式。美国加州大学曾就“全美大学生抒发情感的方式和目的”的课题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今即使大学生不再上教堂的具体比例有所增加,但是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以祈祷来舒缓情感上的压力。这说明,对于美国大学生而言宗教信仰已经成为自我情感调节的重要手段。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处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国家而言,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共产主义的信念,中国人民才能在党的领导下团结起来,努力奋斗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中国的当代大学生从小就接受着党的培养教育,坚持着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与美国大学生祈祷或去教堂祈祷不同,中国大学生更在遇到情感问题时,更愿意向辅导员老师或同龄人倾诉来寻求帮助。因此,由于中美两国情感得社会背景不同,中美大学生在各自情感抒发教育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二、中美大学生生长环境的不同导致情感教育内涵的差异

各个国家对大学生情感教育内涵上的认识会因国家间的文化、大学生的思想现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在美国,由于人们的思想较为开放、思想不受更多的约束,情感内涵更多倾向于将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激发出人情感的积极的一面,同时可对社会产生正面的影响。

然而,在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情感存在着各种诸如崇尚个性、道德观不强和严重的叛逆心理的现象。因此,我国大学生的情感教育的内涵主要表现为:在进行大学生情感教育时,以沟通交流的教育为主要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地、自觉地、理性地认识并处理好自己在情感上遇到的问题。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这不仅可以是学生对自身有清楚地认识,也可以使他们形成积极地人生态度。由此可见,即便是对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内涵有所不同,但是中美两国的情感教育都是为了培养出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并且能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才。

三、中美大学生民族文化的不同导致情感教育方式的差异

不同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同样会导致对大学生情感教育的方式的差异。正如美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对于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大国,科学的情感教育才是他们所推行的。。因此,他们会着重激发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并提供较为宽松的发展空间,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地管理自己的同时产生对科学和教育的积极态度。这种情感教育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大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科学的认知能力。

相反的,中国的情感教育方式则偏向于道德情感的教育。提倡以情育人的感化教育理念。不但注重通过课堂教学和丰富的业余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还通过建立心理辅导咨询机构以及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某些情感上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帮助。使学生时刻感受到人文关怀,始终在一种轻松温馨的环境中接受着道德情感的教育。由此可见,中国的道德情感教育是一种灌输爱的教育。

总而言之,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中美两国对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对教育的认识和教育的方式方法上。然而,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已经上升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大学生正处在心理由稚嫩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的情感发育关系着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如何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的情感成长是情感教育的关键。因此,建议我国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时应该在保持原有教育理念精华的基础上,适当借鉴美国的教育经验。重视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科学的态度去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为我国今后的经济建设、社会的繁荣发展培养输送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小易.美国大学生情感教育调查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金玲,宋玉洁,吕波.大学生情感教育及其基本途径,中国科技信息,2009(13).

[3]张青.西方情感教育的价值及实现,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O08(2).

[4]徐悦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新西部.2009(5).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篇2

关键词:中美;思维方式;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234-02

从传统到现代,道德在中国社会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中国发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使人们对中国道德现状深表担忧,同时中国道德教育也再一次受到广泛关注,同时也出现了研究西方、日本、新加坡特别是美国德育经验的热潮,希望通过借鉴别国德育的优良传统推进中国德育改革。诚然,学习他国经验提高自身德育水平与效果是德育改革的有效途径,但必须是深刻分析我国与别国道德教育的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原因,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避免简单机械的经验移植。笔者将从文化角度解读中美两国德育传统差异的原因,以及思维方式对这种差异造成的影响,以期获得具有美国优良传统同时适合中国思维方式的德育新方法,以完善我国德育工作。

一、文化及思维方式的内涵及外延

(一)文化的概念

西语中的“文化”(culture)一词最早起源于拉丁语中的cultura,其词根是动词colere,原意是耕作土地、饲养家畜、种植庄稼、居住等,是指人类改造自然以获得适当生存环境的最初尝试。从拉丁语中发展而成的德语kultur和英语culture最早也是类似的意思。我国古汉语中“文化”词由“文”与“化”复合而成,万物纷繁交杂成为“文”。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有思想的社会实践的一切文明成果。而狭义的文化,是指排除人们的物质创造活动和成果而专指人们的精神创造及其结果,主要包括信念、知识、文学、艺术、道德、法律等等。我非常赞同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所界定的文化定义,他认为:“文化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系统,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系统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主要包括人们的思维模式、生存模式和行为模式。”[1]这三种模式决定了个体如何构建自身的观念的世界及物质世界。

(二)思维方式的概念

思维方式是指一种文化特有的象征性把握世界的方式,是文化的本源和重要内容,对现实世界的象征性把握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千差万别。

一方面思维方式是文化心理特征的集中表现。另一方面,思维方式又制约着文化,影响文化的形成,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思维方式体现于民族文化的所有领域,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交际文化,尤其体现于哲学、语言、科技、教育、生产和日常生活实践中。

道德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这种教育活动,必然受到一国文化有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的影响,这些影响外显为一国特有的德育特征。

二、美国文化传统及其德育的主要特征

(一)文化传统与德育浓厚的宗教色彩

宗教是西方文明永恒的底色。在美国短暂的200多年历史中,最初宗教由新英格兰清教徒移民带来,发展至今,宗教已经渗透到了美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化以及知识理性的发展,也没有阻碍宗教统治美国人民的精神世界,教堂即使在最繁华的第五大道也有其立足之地。宗教,尤其是基督教,不仅对美国社会具有广泛影响,更是美国人民的精神支柱,上帝与天堂,是他们对世俗世界的超越和终极的生活理想,这种理想赋予人们日常生活以意义,构建了美国人民的精神世界。

美国的德育从一开始就抹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虽然宗教不完全等同于道德,但毫无疑问,人们在建立他的宗教信念时,也建立他的道德价值观念。同时,在个人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美国,宗教更成为联系个人与社会的重要纽带,而使社会成员形成共同的道德价值取向,是德育的一个主要目的,这就必然导致了德育与宗教的密不可分。事实上,美国的德育活动与宗教活动确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历史上看,美国的学校就等同于教堂,学校由教会开办,教师由牧师担任,教科书的主要部分是宗教教义,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牧师。从现实来看,美国81%的私立学校是受教会扶持的,许多教师在这种学校工作也是出于宗教的情感[2]。

(二)实证主义传统与德育方法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特征

美国实证精神文化传统,渗透在美国学术研究与实践的每一个方面。德育在这一文化传统下表现出显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德育模式研究中得了具体的体现。美国的德育模式都注重以科学的调查研究和系列性的实验为依据,几乎每一种德育模式都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并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实证分析之后而得出。

(三)个人主义与德育尊重个性的特征

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中又一鲜明的特征,是美国文化模式的基本特性和主要内容,主要来源于犹太教及基督教中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子民,都是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的教义以及美国《独立宣言》中“人人是生而平等的”和《美国宪法》中个人权力的政治理论。人人平等就是把人看成了单个有思想独立的人,而不是依附在某一关系中的部分。个人主义主要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美国人的日常行为,由于个人主义强调每个人的自然权利与平等自由,就使得美国人民非常注重个人隐私,侵犯他人隐私严重者会受到法律惩罚;个人主义也使得美国父母更加鼓励孩子要具有独立性,老人也要维护自身独立自强,不愿意接受帮助;而体现在文化的另一个重要载体语言中,则是像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人生而平等)等谚语,以及强调自我意识的一些词汇中,如self,ego等;个人主义体现在教育中则是注重培养儿童的个性以及注重儿童个性的发展。

三、中美德育差异的文化及思维方式因素

(一)信仰传统与文化理想之别

文化理想与思维方式有直接的联系,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导致文化理想的根本性不同。对于理想生活的不同看法与追求,直接影响了特定文化下的道德教育目标的差异。就中美比较而言,美国的概念思维中对概念是感性事物的超越,具有抽象性与普遍性,概念自身构成了一个超越了感性世界的领域,这个领域被视为是与现象世界不同的本质世界和与流动世界不同的永恒世界,从而美国民族的文化理想就是追求这个超越了现实世界的永恒世界。这种超越了现世的理想追求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具有更大的权威性与服从性,相关的道德要求也不容易受到现世生活的影响,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更大的约束性。

中国不同于西方的概念思维,中国根本的思维方式是意象思维,其中的“象”与所把握的事物之间处在同一个层面上,不存在本体与现象这样的等级关系,从而其所想象与追求的文化理想也就不可能完全超越现实生活,而只能是与现实生活处于统一层面的一种可能的理想状态。就像儒家所追求的世界,并不是一个超越现实世界的存在,而是现实世界的一种理想状态。这种与现实世界处于统一层面的文化理想,相较于西方永恒世界的文化理想,更容易受到现实世界的影响,这种理想状态所要求的道德要求与规范,缺少了神圣性与永恒性,也更容易被现实世界消解,从而对现实世界中人们行为的约束力较小。

(二)德育内容、方法差异与意象思维和概念思维

中美的德育方法存在很大的差异,美国德育方法具有显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德育的实施依赖于一套由大量科学实证分析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模式,关注个体此阶段的需要进行的德育内容是什么;而中国德育方法不注重抽象出一般的具体的德育科学方法,更多的依赖德育者主观的整体把握,关注的是变成什么而不是是什么。

中美思维方式的差异反映在德育方法中就是美国德育在概念思维方式的支配下,先解决了德育是什么这一前提性的问题,然后在德育实体的清晰把握上实施德育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中国德育在意象思维方式的支配下不会实证性地研究德育内容应该是什么,而首先会凭历史经验和主观判断得出一套德育内容,德育内容和方法都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流动性,缺乏科学性和具有重复性的操作方法。

(三)强调个性、强调集体与空间思维、时间思维

美国德育强调个性,注重个体的价值选择与发展,这与西方空间思维方式是密切相关的,而这种思维方式体现在文化中就是个人主义。时间和空间是万物的两个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把握事物两种不同的选择,人类的感知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注意中心,因此,在对待外界事物时,以空间为主或以时间为主只能两个选其一,而不能同时进行。西方以空间为本位的思维方式,决定了西方文化必定以主客对立、分离的方式对待一切事物。西方喜欢采用分析、剖析的方法认识世界,强调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区别。

与西方的空间思维相区别,中华文化传统则以时间为本位,这种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华文明以天人合一、主客一体的方式对待天地万物。因为在同一个时空连续体中,时间是不可分割、不可截断、不可占有、不可掠夺的。从时间的角度看人与人、人与天地万物,永远是一个浑然有机的整体。这体现在德育中则是中国注重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必须是集体主义的[3]。

四、总结与讨论

中美德育具有不同的特征,从文化视角来分析,可以找到根植于两国文化传统中的影响因素,如宗教传统的差异、实证研究的差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异等等。美国文化基本上可以归属于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则归属于中华文化,这两种文化传统中最根本的差异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即概念思维方式和意象思维方式的差异,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最终决定了中美两国在道德教育上的种种差异。中美概念思维与意象思维的差异是本源思维方式的差异,是不会随着时间而改变的,相反,有一些实用的思维是可以改变与互通的,在中国历史上就变现为从洋务运动开始的中体西用,所以我们在借鉴美国德育方法的时候,要结合中国本源性的意象思维方式有选择地借鉴,同时要在移植的过程中创新,创造出既继承了美国德育的科学方法又符合中国思维方式与文化传统的德育新方法。

参考文献:

[1]钟林.文化的含义及其特征探微[J].学习月刊,2011,(2).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篇3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中介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是教育主体能动选择的结果,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教育中介的精心选择和科学运用,才使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卓有成效地开展。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中介的选择和运用日益呈现人本价值取向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尊重人的个性、关注人的社会性、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等方面,其目标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人本价值取向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折射出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正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强调的:“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参照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目标,首先必须贯彻中介选择的差异性原则。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为了实现所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首先必须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要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遵循各自的实际需要、适应个人的本质特点。思想政治教育中介选择与运用的人本原则必须基于每个教育对象的需要和特点,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选择和运用中介时,要尽量考虑到教育客体在接受教育中介上的差异性,尊重教育对象的兴趣差异、智力差异和性格差异,因材施教地选择教育中介,最大程度地适应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中介求同的较多,个性化的较少:一样的课程教材,一样的教学计划,一样的教育方式,一样的教育环境。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千人一面,缺乏针对性和创造性。从教育对象的角度看,不顾人的层次性、差异性,不能尊重人的个性,也就是说不能贯彻以人为本的中介选择原则,更不能促进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介选择的第一个也是最基本的原则便是差异性原则,即针对教育对象的实际差异而选择合适的中介。

其次,是生活教育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最本质的属性是社会性,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影响人、教育人。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生活教育的过程。生活教育的原理和方法包括生产劳动在内的各种社会实践的总和,生活教育除学校教育外,还包括社会、家庭和终身教育,“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遵循了人的社会性,包容了人的差异性,使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都能生动活泼地接受教育,在浩瀚的社会生活海洋中给教育对象以广阔的发展空间,促使他们达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3]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活教育原则的生命力所在。思想政治的“生活”教育不仅仅指教材、广播、影视、网络等载体中介,还包括现实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介和环境中介。这些中介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生活”教育的中介系统。这个系统时刻影响、改造着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好的生活教育所形成的环境将对人们的心理结构和心理素质以及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产生信息辐射与功能辐射作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再次,是审美性原则。在现实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无不喜爱美、追求美。美和其他事物一样,有着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美的力量和审美的原理来丰富和改进自身的工作,对于增强教育效果、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整个历史,既是自然界向人生成的历史,又是人类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历史。这一切都离不开审美这个必要的中介。审美教育对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丰富人的本质与完善人格等有着独特的作用,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思想政治教育要依托美的载体、美的环境和艺术化的方法等中介,努力促进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当前,尤其要积极发挥先进文化载体的审美教育功能。先进的文化通过大众传媒,担负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神圣使命,为人们提供适合不同群众需要的文化娱乐服务,寓教于闻,寓教于读,寓教于视,寓教于乐,在富有感染力和美的先进文化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的,“发展先进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4]。为了贯彻审美性原则,必须“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5],使人们在先进文化所创造的优美环境中实现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选择在贯彻人本原则的基础上,还必须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的教育实践途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形化就是以人为本在教育实践中的一种体现。隐形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主体在运用中介系统时,通过比较隐蔽的形式,使教育对象在无意识间获得某种思想意识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遵循了人的无意识模仿性,尊重了教育对象的自主选择性,给教育对象的个性以充分发展的空间,在贯彻“生活教育”原则的同时给人以美的感受。无疑,隐形教育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隐形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把教育主体的“权威”思想强行灌输到教育对象的头脑中,而是尊重教育对象的独立性、自主性,通过教育对象的自我感知与内化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一方面,具有渗透性的隐形教育内容符合“生活教育”原则。教育主体把需要教育的思想和观点“隐藏”得十分巧妙,通过多种渗透附着于一定的环境、文化、活动等中介之上,对教育对象进行某方面特定的教育,宛如用糖衣裹着的“良药”,让人们在不知不觉间接受这种思想和理论,从而避免了因显性教育所引起的逆反心理,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具有宜人性的隐形教育方式符合审美性原则。显形的教育常常运用主题明确的外显方式,诸如上课、作报告等手段进行公开的“说理”,对受教育者进行直接的灌输与启迪,旨在要求教育对象“言听计从”;而隐形教育则往往采用似乎与教育主题不太相干的模糊性活动,包括谈心、娱乐、旅游、参观等令人愉悦的方式,不拘一格地对教育对象进行细致入微的“融情”工作,使受教育者自觉自愿接受某种特定的思想和理论。人是有情感的,教育者通过精心设置的宜人环境、娱乐活动等中介,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意念、想象、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使人感到如入春风化雨之境,自然乐于接受某种思想和理论的熏陶。此外,隐形教育综合运用了多种教育中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系统的整体作用下,适应了教育对象需要和特点的差异性,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具有了一定的包容性。这样,隐形教育既尊重了教育对象的独立自主性,为教育对象的思想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是教育对象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当前促进教育对象全面发展的一种积极探索。

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隐形化,究其本质而论,是教育过程中注重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由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贯彻以人为本就必须把人置于具体的、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在我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育对象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处于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家庭状况、不同的个人经历和文化素质,他们的性格特点形形。尤其在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思想和观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更为突出。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尊重人的差异性,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实际思想状况与各种特殊的个人感受,允许人们有一个适应、转变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必须摈弃“一刀切”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者主观性、强制性的教育方式,采取因人而异的教育形式,包括心理咨询、参观访问、娱乐活动等。隐形教育集人的差异性、社会性和审美性于一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正是因为隐形教育的人本特色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所产生的良好效果,当今的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法国以及新加坡等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里格外青睐隐形教育,他们习惯于通过升旗仪式、节日庆典、文艺演出、参观访问、祭扫烈士陵园等活动,向人们“灌输爱国主义和效忠国家的思想”,培养国民的团队精神、报国意识以及民主法制观念等。这一点正是当前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介创新实践中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最后要提到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人本价值取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6]思想政治教育正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通过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高尚的精神和优秀的作品等中介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42-43页。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篇4

关键词:中国,美国,大学生,情感教育,差异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行为方式。这不仅会对个人行为有影响,宏观的说,它更对整个社会的稳定起到基础决定性作用。情感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领域,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尤其以东西方的情感教育最为明显。以美国为例,它的情感教育与我国不同之处分别表现在信仰方面的社会背景,对情感的基本内涵的理解,以及在教育方式这三大方面。

一、中美大学生民族信仰的不同导致情感教育依托的差异

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民族信仰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在情感教育方面也会存在着差异。尤其在中美两国的不同文化背景下,其差异表现的尤为明显。。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文明国家不同,美国是一个发达的极为开放的国度。在这样一个崇尚自由开放的国度里,宗教信仰成了他们精神层面上的追求目标。因而宗教信仰成了美国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美国的大学生。。曾经就有某美国教育机构针对美国大学生信仰问题做了相关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即使当今美国大学生的独立性日益增强,他们却从未放弃对信仰的坚持。与此同时,宗教信仰也成为了美国大学生抒发情感的有效方式。美国加州大学曾就“全美大学生抒发情感的方式和目的”的课题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今即使大学生不再上教堂的具体比例有所增加,但是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以祈祷来舒缓情感上的压力。这说明,对于美国大学生而言宗教信仰已经成为自我情感调节的重要手段。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处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国家而言,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共产主义的信念,中国人民才能在党的领导下团结起来,努力奋斗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中国的当代大学生从小就接受着党的培养教育,坚持着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与美国大学生祈祷或去教堂祈祷不同,中国大学生更在遇到情感问题时,更愿意向辅导员老师或同龄人倾诉来寻求帮助。因此,由于中美两国情感得社会背景不同,中美大学生在各自情感抒发教育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二、中美大学生生长环境的不同导致情感教育内涵的差异

各个国家对大学生情感教育内涵上的认识会因国家间的文化、大学生的思想现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在美国,由于人们的思想较为开放、思想不受更多的约束,情感内涵更多倾向于将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激发出人情感的积极的一面,同时可对社会产生正面的影响。

然而,在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情感存在着各种诸如崇尚个性、道德观不强和严重的叛逆心理的现象。因此,我国大学生的情感教育的内涵主要表现为:在进行大学生情感教育时,以沟通交流的教育为主要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地、自觉地、理性地认识并处理好自己在情感上遇到的问题。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这不仅可以是学生对自身有清楚地认识,也可以使他们形成积极地人生态度。由此可见,即便是对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内涵有所不同,但是中美两国的情感教育都是为了培养出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并且能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才。

三、中美大学生民族文化的不同导致情感教育方式的差异

不同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同样会导致对大学生情感教育的方式的差异。正如美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对于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大国,科学的情感教育才是他们所推行的。。因此,他们会着重激发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并提供较为宽松的发展空间,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地管理自己的同时产生对科学和教育的积极态度。这种情感教育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大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科学的认知能力。

相反的,中国的情感教育方式则偏向于道德情感的教育。提倡以情育人的感化教育理念。不但注重通过课堂教学和丰富的业余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还通过建立心理辅导咨询机构以及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某些情感上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帮助。使学生时刻感受到人文关怀,始终在一种轻松温馨的环境中接受着道德情感的教育。由此可见,中国的道德情感教育是一种灌输爱的教育。

总而言之,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中美两国对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对教育的认识和教育的方式方法上。然而,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已经上升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大学生正处在心理由稚嫩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的情感发育关系着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如何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的情感成长是情感教育的关键。因此,建议我国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时应该在保持原有教育理念精华的基础上,适当借鉴美国的教育经验。重视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科学的态度去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为我国今后的经济建设、社会的繁荣发展培养输送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小易.美国大学生情感教育调查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金玲,宋玉洁,吕波.大学生情感教育及其基本途径,中国科技信息,2009(13).

[3]张青.西方情感教育的价值及实现,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O08(2).

[4]徐悦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新西部.2009(5).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篇5

一、差异教学的必要性阐述

(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的必然要求

教育的基本功能可概括为个体的社会化和个体的个性化。教育从属于社会的子系统,其发展必要受到社会的种种制约尤其是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影响。恩格斯曾强调:“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换言之,人的发展必须首先适应社会的变化,这样才能生存然后谋求生活。那么社会到底需要什么要的人才呢?“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经济”、“多元化”等已成为当今世界知识和文化的代名词,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与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交流和碰撞甚为紧密,我们借鉴了许多西方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但并不意味着即将走入一个大一统的社会。相反,人们在这种多极化的格局下正寻找属于本民族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政治的多极化和文化的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教育承担着经济、政治、文化等重要的社会功能,尤其在文化方面,教育正是通过对文化的继承、发扬和创新来发挥其功能,现今在“多元化”的背景下催生出“多元文化教育”即要求:“每一个任努力去认同他人文化、生活方式、学习特点等,在认同与理解的基础上,尊重差异与特殊性,既要放眼世界,又立足本国实际,既坚持自身文化特点和独立性,又能对外来文化进行合理的借鉴融合。”多元文化教育并不是要求我们个体学习多种文化,接受多种教育,它的精髓在于尊重个体和群体间的差异,正确看待差异和允许差异发展。在多元化的社会中,要求教育培养出多样化且富有个性和创新性的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求。而“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的人才培养观早与时代不相符,必须坚决摈弃。我国进入21世纪亦非常注重多元化人才的培养。教育部在2010年3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划(2010-2020)》中提出三个树立:“树立全面发展观念,树立人人成才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

(二)教育历史演变和进步的必然趋势

“差异教学”继承了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思想。古代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化教学,没有形成正式的学校教育系统。孔子弟子三千,放到班级授课制中乃一个大“班级”,但并不影响这位先哲因“材”施“教”,他对每一位弟子的优势、性格缺陷、文化背景等“材”了如指掌,“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才有“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因材施教的经典案例。不仅是孔子,《学记》、《中庸》等古典著作亦显现出“因材施教”的思想。可见,我国古代教育非常重视差异教学。随着现代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的产生,社会急需一大批专业人才,个别化教学由于教学效率低下而被逐渐忽视。于是乎固定场所、固定时间、固定人数、统一教材、统一进度、统一标准的班级授课制应运而生。班级授课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提高了教学效率。然而,班级授课制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其局限性逐渐浮出水面。“时至今日,机械化、程序化、僵死化仍然是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制度的基本特征,这与当代社会学生丰富多样的教育需求和社会对个性化的需求是相抵触的,已经成为学生个性发展、差异发展的严重障碍。”“差异教学”正是对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改进,改变其过于注重共性和统一而忽视个性和多样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策略。

(三)个人健康成长和成才的必然需要

教育的本位功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现在大多数高校打出的标语或校训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那么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呢?首要的前提乃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1983年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诞生给教育界带来了一阵春风,它打破了过去以单一智力评估学生狭隘的评价观和学生观,推动了教育教学的一场新的变革――差异教学。“有一种形式的教育与多元智能精神相左,那就是”统一制学校“的教育。什么是可替代的方案?另一种选择可能就是因材施教―一种认真对待人与人之间差异的教育,在尽可能的范围内精心设计实践的活动,让不同类型思维方式的学生都能得到同样的满足。”多元智能理论是差异教学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目标是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理论为基础而定,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这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然而过于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使原本千差万别的学生进入学校十几年后大多数都变成书呆子,没有丝毫个性而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前后,国家已经清楚意识到当前教育的严重弊端。对于高等教育来说,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在年龄、性别、地域、风俗习惯、语言等存在明显差异,假如高校只用一种方法一个模式去教育学生显然是不合适的。“差异教学”一个基本前提是承认个体差异的普遍性且尊重差异,使学生在原有差异的基础之上通过有差异的教学实现个性发展。

二、差异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据教育部官方网站统计,2005年全国小学生在校人数就有10864.07万人。中小学平均每班人数至少在50-60人左右。那么,“差异教学”实施在我国现实国情下是否可行,回答是肯定的:

(一)理论基石

国内关于“差异教学”研究是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后正式开始的,该决议明确规定了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需要施教,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后,关于“差异教学”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学者们对“差异教学”研究热情和关注度锐增。通过笔者的检索,自1999到今天,“差异教学”一直是人们的关注热点,共检索到相关文献500余篇,可谓理论研究成果丰硕。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和著作有:2001年华国栋的《差异教学论》,山东师范大学的曾继耘《关于差异教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论差异教学思想的历史源流与现代启示》等,此外还有国内学者翻译经典的国外关于“差异教学”研究成果:美国戴安的《差异教学―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本书系统具体的介绍了如何在3至12年级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中开展差异教学,教师通过研习本书,再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和教师本人的教学风格开展差异教学,实践应用价值广泛。另外一本是美国汤姆林森的著作《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本书是根据差异教学的两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多元智能理论和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系统阐述了差异教学的本质规定,实施策略和教师角色等。虽说国内关于“差异教学”理论研究成果起步较晚且不够成熟,但以上列举的诸多成果为我们一线教师实施差异教学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石,教师要想熟练的驾驭“差异教学”,必须首先上升到理论的台阶,对关于“差异教学”的国内外相关著作和论文进行阅读和学习,要读“懂”、读“透、读”熟“,这样才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在实践中实行差异教学并帮助他们解决在课堂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二)实践试点

一颗好种子如果没有肥沃的土壤滋养,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由此,“差异教学”必须有实践的沃土,这样才能达到其回归实践最终目的,避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行便是“差异教学”的试金石,其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一个平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六条,其中三条为改变原来单一的教学目标,提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制定;改变原来“繁、难、偏、旧”知识本位的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兴趣需要;改变原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施教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来僵硬、机械和单一的评价方式,提出多元主体评价方式,评价方法和评价项目。且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10条明确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以上都是新课程改革关于课程与教学革新的主要理念,同样亦是“差异教学”的指导思想。而“差异教学”是一个系统具体的教学模式,实践操作性极强。基础教育阶段,由于受当今应试教育的人才评价机制所限,很多中小学实施课改往往是“换汤不换药”。而高等教育是培养符合个人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性人才的目标正是差异教学实施的有利土壤。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篇6

【关键词】 差异教学 初中美术课堂 个性差异

目前在班级授课制下的美术教学是按照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的目的、任务、内容等的统一要求进行授课的。这种“一刀切”的教学局面与学生的个性差异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因此,教师应该照顾学生的差异,在初中美术课堂实施差异教学策略。

一、个性差异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表现

1、个性差异的理论基础。个性差异,也称个别差异、个体差异,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个性差异包括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个体间差异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如智力、兴趣、学习风格等发展不同。个体内差异是指一个人素质结构上的差异。如一个人各种智力发展的不平衡。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核心在于认真地对待个别差异。为此,他提出个性化教育设想,这是一种十分重视个别差异的教育方式,强调在可能的范围内发展不同的教育方式,使具有不同智力的学生都能受到同样好的教育。

2、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个性差异。美术基础教育虽然也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它并非专业化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相对被削弱,关键是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审美情趣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没有大一统思想的拘囿,没有众口一词的标准答案,喜欢多样,追求差异,从而成为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舞台。

美术差异教学就是在实际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从差异出发”,立足学生个性差异,教师根据学生的美术知识基础、智力、兴趣、学习风格,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为不同的学生主动设计并组织灵活的、弹性的、差异性的教学活动,“实施有差异的美术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尊重、欣赏、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差异,并通过长善救失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我,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二、初中美术实施“差异教学”的基本原则

1、差异性原则。差异性原则是指美术差异教学的实施,必须从学生的差异出发,将学生原有的个性差异作为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前提。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差异,针对学生的差异开展灵活的、弹性的、多元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差异化发展。

2、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在美术差异教学中,所有学生都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主动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作用。

3、公平性原则。公平性原则是指在美术差异教学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为他们提供平等的学习和发展机会,满足他们的不同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使每一个学生在其原有基础上获得和谐发展。

三、在初中美术教学课堂中实施“差异教学”的策略

1、提供不同水平的学习资源,建立层递式的教学任务。调查中我们认识到学生的兴趣、能力、态度、发展愿望等差异性很大,所以只有在课堂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不同的学习目标,才能尽可能满足学生学习个性的发展需求。在实际美术差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的需要,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供不同水平的学习资源,增进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匹配程度。

2、依据学生的偏好进行成果展示。美术教师在作业的安排上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选择空间,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偏好选择作业和作业的表达形式,这是美术差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性学习观的重要体现。以人美版13册《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一课为例,第一课时我统一要求学生以绘画的形式表现人的喜怒哀乐四种情感。在表现哀的情感中学生的表达无论是形象的写实或者颜色的运用、造型的语言都有所不同,有的以线条表现为主,有的是具象人物写照,有的是抽象含蓄的几何形,有的以色块表现为主,也有的将其中两者结合起来。每个学生的表现都各具特色,所以我们应挖掘学生的兴趣偏好,创设自由的空间,使之体味美术学习带来的无限乐趣。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篇7

关键词:中美;德育;比较;启示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中美两国的学校德育进行比较和研究,批判地吸收和借鉴美国学校德育的成功经验,有利于改进我国的德育工作,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施效率。

一、中美学校德育的共性

德育作为意识形态的教育,在每个国家都存在一些共性。具体来说,中美两国德育的共同点主要表现为:

1.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重视培养青少年的民族精神和为国献身精神

虽然中美两国在意识形态、政治体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它们都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第一位,都是为了培养热爱国家、热爱人民,能够报效国家的社会成员。只有把爱国教育作为德育的重点,才能保证国家的安定有序发展。

2.德育内容都具有阶级性和层次性

德育是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德育内容的确定必须符合社会统治阶级的政治目标,体现统治者的阶级性。所以,我国的德育内容体现着无产阶级的政治方向,美国的德育则体现着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属性。由于每个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不同,德育内容在制订上具有一定的层次性,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

二、中美学校德育的差异

不同的国家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背景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从而导致了国家在学校德育培养目标上的差异。中美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较大,因此,对学生的德育培养也存在着一些本质上的差异。具体说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德育目标之比较

由于文化传统和国家政体的不同,中美两国的德育目标存在着差异。首先表现为制定德育目标的依据在本质上不同。美国的道德传统根源于欧洲的影响,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因此,在美国的教育中,重视个体的地位和尊严,强调个体的培养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美国的德育目标强调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性质。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崇尚以社会为本,重视集体利益。学校德育的设定主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体

现着具有集体主义意识的社会主义性质。其次,德育目标体现的阶级性不同。美国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德育目标是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目标服务的,体现着资产阶级的性质。所以,美国的德育呈现出多元化和开放式的特点。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德育目标体现着无产阶级的阶级属性,因此,德育目标具有较大的封锁性和民族保守性,政治倾向性比较明显。

2.德育内容之比较

中美两国在德育内容上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两国的社会形态不同,由此导致两国的德育内容不同。中国是根据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价值导向来制定德育内容的,带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美国是以自由、民主、博爱等基本道德观念来确定学校德育的内容。我国的德育倡导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坚持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美国的德育则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倡导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人生观。(2)德育内容涵盖的范围不同。我国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政治及公民教育;②思想教育;③道德品质教育。美国的德育内容更是复杂多样,主要可以归纳为:宗教知识、规则、教义、训诫;社会道德观念;现实生活道德准则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发展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3.德育方法之比较

在德育方法的实施上,我国的德育主要通过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进行正面直接的教育;美国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侧重于对学生的潜在影响。

首先,我国的学校德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育来实施的,如,开设思想品德课,从小学到中学、大学,均是以书本知识教育为主,以教师正面的、直接的单向传授教育方法为主,向学生灌输德育知识和内容,实践教学很少。而美国的教育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从实践中接受德育,倾向于对学生进行间接的、多渠道的、广泛的教学,重视引导和启发。其次,我国德育的实施主要依赖于各级各类学校,美国的德育则强调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的结合。

我国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来开展,注重采用榜样教育、舆论的褒贬等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个明确的可以学习的参照系。但是,在开展各项活动中,存在着教条化、命令化、形式化的倾向。在评估检查中,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形式主义现象,使实践环节的德育功能大打折扣。而美国的德育除了通过学校的教育,还注重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作用,通过家庭、社会社团、传媒等方式无时无刻地影响着学校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渗透在各个方面。

三、思考与启示

通过对中美两国学校德育的客观比较,可以看出,美国的德育与我国存在很多差异,对我国的德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1.德育应重视实践,在实践中取得成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德育才能收到实效。学校进行德育教育,不仅只重视课本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去陶冶和感染教育对象,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教育。克服单一的教学方法,把知识学习、道德判断推理能力和道德实践的行为训练结合起来,实现学生道德发展的内在统一性。

2.将德育课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结合

教师应将德育课教学与其他各门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以及有关社区服务相结合,从而保证德育的完整性,让学生在全面的德育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道德品性的自觉养成和发展

现代德育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德性养成和发展。青少年作为受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因此,德育的实施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自觉地去学习道德知识,解决道德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充分发挥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促进道德主体的自我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柳建营,姜越.中西德育比较与其启示[J].北京教育,2010(4).

[2]曾艳.中外学校德育比较分析及启示[J].高等教育,2010(3).

[3]黄立坚,戴静.中美学校德育目标的比较及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杂志,2008(8).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篇8

【关键词】艺术教育 中外 美国

1引言

由于风俗文化和观念的不同,中国的艺术教育与外国艺术教育有很大的差异,在艺术教育体系、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通过研究这种不同,我们可以明确各自的优缺点,从而在保持自身艺术教育特长之外,吸取国外艺术教育的精华。

2中外艺术教育相同之处

2.1艺术教育以全体学生为教学对象

中国的艺术教育强调艺术教育不是针对部分艺术专业学生的,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的一个学科体系,要给每一个学生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通过让学生接受艺术教育来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让所有学生共享人类文化艺术的发展成果。国外很多国家也在艺术教育标准中明确提出艺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如美国等,由此可以看出,中外不同地区虽然在艺术教育发展水平和阶段上有所不同,但是在艺术教育接受对象的设定上还是大致相同的,都是不分知识背景、不分天资禀赋的普遍性的艺术教育。

2.2艺术教育紧密结合科学与文化

中国的艺术教育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了解艺术的历史和艺术文化,强调围绕人文主题进行艺术学习,同时,提出艺术也要与科学联系起来,使艺术成为不同文化符号的载体,从而真正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所助益。将艺术教育与科学和文化联系起来,是为了避免艺术教育完全成为一种形而上的东西,只有将其结合起来,才能确保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从而实现艺术与科学的相互融合和相互推进。与此同时,美国等国家也强调文化要与文化和科学紧密联系,从而构建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这一点上,中外是有相似之处的。

2.3重视艺术教育的作用

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都强调艺术教育的作用,都认为艺术教育业对于促进人才培养有重要的影响。中国艺术教育观点主要是认为艺术教育可以使学生在接触和感受艺术的过程中对本民族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形成一种文化认同。认为艺术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艺术感受能力等。国外也认为艺术教育无论对于学生本身还是对于社会的发展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3中外艺术教育差异

3.1艺术教育内容差异

中国的高校艺术教育内容还比较狭窄,主要集中在音乐、美术、影视等门类,而美国等国的艺术教育所设计的内容要宽泛得多,除了最常见的音乐、美术之外,他们设有表演艺术、视觉艺术、语言等门类,但就美国麻省理工而言,艺术教育的相关课程在选课系统中要占到了近五成。但就艺术教育内容,中外就有很大的差异性。

3.2艺术教育方式方法差异

中国的技术教育强调自由行和开放性,强调在艺术教育中以艺术学科为切入点,在艺术教育中综合各科的教学方式,常规性的、集中性的艺术教育较少,更多的是以活动的形式来进行。同时,重视艺术教育的地域性,强调艺术教育教师要对学校附近的文化资源和艺术环境充分开发和利用,比较重视艺术感染,而在艺术锻炼和操作上则缺乏重视。国外的艺术教育则更强调通过集中的学习,要让艺术教育超出一般的“接触”,同时,国外的艺术教育更强调学生的艺术思考、实践和操作能力的提高。

中国的艺术教育对计算机等科学技术的应用比较缺乏,而国外很多国家则提出要运用现代技术帮助学生在艺术技法的掌握和提高上有所进步。如美国就非常重视新兴现代技术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中国的艺术教育方式主要以口传心授为主,教师把经验传授给学生,学生加以消化理解和运用,这其中有不少陈旧的教学思想,新兴的艺术教育理论没有被引入,制约力艺术教育的发展。以西方为代表的国外则非常重视艺术理论的教育,重视学生艺术个性的培养。西方的不少艺术学习工作室中,同时上课的并不是同一个年级或班级,而是不同年级的学生一起进行研究和学习,通过同学间的讨论和相互启发,艺术思维的火花被激发,艺术个性得到了培养。

3.3艺术学习环境差异

中国高校的艺术教育受到比赛的压力,在艺术学习中都有固定时间进行排练或者有国内外一流的艺术导师进行指导,训练非常刻苦,加之中国高校的艺术团体中多为艺术特长生,所以在比赛中的表现一般都非常好,也容易取得好的成绩,同时也可以看出中国艺术教育受到外界的压力,学生的排练任务是非常重的,时间安排也很紧张,这虽然有利于取得好的成绩,但是却限制了学生艺术发展广度的扩展,艺术学习氛围的紧张和任务的繁重,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艺术学习是不利的。国外艺术教育的学生没有很大的比赛压力或获奖压力,也没有艺术特长生和普通生的划分,所以艺术学习更加轻松自由。由此可见,中外艺术学习环境上是有很大不同的。

4结语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中外艺术教育各有优势,但是中国的艺术教育还是比较传统落后的,所以,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国外先进艺术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学习,促进我国大学艺术教育水平的提高。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篇9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顾明远先生指出,教育犹如一条大河,而文化就是河的源头和不断注入河中的活水,研究教育而不研究文化只能知道这条河的表面形态,摸不着它的本质特征(顾明远,2004)。作为这条教育大河的一条支流,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基础设施、数字资源、人才培训、关键技术及标准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教育信息化绝对不只是技术问题,而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祝智庭,2001),是一个包含诸多侧面与环节的系统工程。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因区域差异问题这成为新时期推进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困境。要破解这一问题,文化成为探究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探究教育信息化与文化差异之间的相关性,透过文化差异挖掘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动因并提出一些推动文化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广义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以具体的形态存在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有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心理特征和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类型。不同文化及其内部有着复杂的关系。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在文化的基础上实现的,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也必须立足于文化的发展规律。只有将教育信息化置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去规划和实施,我们所期望的教育现代化才可能实现。

1文化对教育信息化的影响

1.1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对教育信息化的影响

由于我国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所以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大量引进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回顾历史我们发现,从最初的“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再到现在的“教育信息化”,在各个发展阶段,其中有太多的“舶来”、“移植”成分,但这种“舶来”和“移植”是否成功值得我们进行客观的分析。

首先,从思想理论上看,中国的“电化教育”是美国视听教育在中国的应用。中国的一些教育思想先进的学者,将其引人国内,应用于教学中。而当时中国社会缺乏一定的客观条件,同时由于在科学技术上的长期落后使人们形成了忙于追求先进技术的心理倾向,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先进的媒体方面,而没有把握其本质。追随西方先进国家,盲目应用先进媒体,没有考虑如何利用中国现有资源有效地促进教育发展,导致在实际教学中“电化教育”的作用失效,这种失效又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它的误解。

其次,从实际经验上看,同一种技术工具在不同文化之中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许多国家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形成了有效的做法,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但强行移植可能会产生“水土不服”的后果,如现在很多人推崇的电子档案袋评价方式,它是建立在国外小班化教学、网络计算机相当普及的基础上的。然而,我国的教育体制和西方却存在很大的差别。

以往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认识中,我们总是认为先进的就是好的,“学习”总不会错吧?其实,盲目的学习真的是错的,而且是大错特错。经济状况、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接受事物的心理倾向的不同,造成了国外的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与本国实际情况的冲突,这种冲突对我国的教育信息化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1.2区域间的文化差异对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影响

“不同的共同体,在其周围的大自然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所以他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产品是不同的”。不同地域的人们具有不同的社会状况、生活内容、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忽视这种差异,盲目进行改革会产生不良的结果。

教育信息化面临同样的问题。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别明显,民族众多,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文化。这种差异制约着教育信息化的资源建设、推行方式及发展进程。东部沿海地区的渔业生活与西部草原的牧业生活对教育内容有着截然不同的要求,因而在信息化资源建设上必须考虑这些因素。在推行方式上,人口集中地区和人口分散地区采用的教育信息化方式也要不同。如果我们忽视这些差异,以个别为例,强行在全国推行体现城市信息技术水平的、反映城市内容的网络建设和资源开发方式,教育信息化将无法被多数城市或农村所接受,长期下去人们无法认识到它的实效性,进而会对教育信息化产生怀疑、排斥。同时,当前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就农村而言,按经济状况来分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发展水平接近城市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二是虽远离城市,但人们仍可以保证基本生活的地区;三是贫困地区,很多人的温饱还是问题。面对这种现状,教育信息化不能要求全国一盘棋,如果人为地在最贫困的地区配备计算机,那只能造成浪费。教育信息化必须注意到区域的差异,否则,将会受到来自各方的重重阻力。

1.3文化传统对教育信息化的影响

我们所说的文化传统并非传统文化,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既定的教育价值观念、心理特征等观念层面上稳定的心理倾向,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地区世代传袭下来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特质。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相对独立性,强有力的惯性,它无形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一般地说,文化传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民族倾向性、民族差异性等特征。

文化传统包括三个层面: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观念层面。这三个层面分别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产生不同层次上的制约。文化传统的物质层面对教育信息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传统的学校教育机构对教育信息化的阻碍作用。学校教育机构是最基本的物质文化层而。学校教育起源于奴隶社会,己有几千年的历史。“教育”这一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便有了固定的场所。学校现存的教师、教室、黑板、粉笔,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有效的物质文化载体己经延续了很多年。一方面,财物因其容易变革,物质文化往往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各国大力投资教育,促进教育的信息化就不足为怪;另一方面,因为这一物化的文化载体一旦形成后,就会产生巨大的惯性,对教育信息化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在体制层面上,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有统筹规划全国教育的传统,倾向于对整个国家的教育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如果国家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则教育信息化物质层面建设的进程较快,反之则较慢,如中国、法国等。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是观念层面,首先,传统的心态观念使得在新事物,新方法收到制约,人们习惯于用固有的观念去思考事物,处理问题。

2从文化方面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议

2.1探求适合本国国情的信息化道路

总结从电化教育到教育信息化的历史,在我国内始终有一些历史重演。首先,每当国外兴起一个新技术时,我国必然引起相应的改革,并大量的引进相关理论和经验。其次,学校内会纷纷购买设备,争相效仿。但是几年之后,大家会发现那些曾经备受关注的理论和所购买的的设备已无人问津。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我们所效仿的不适合中国的国情。邓小平说:“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因此,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要立足本国经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深人研究其背后所隐含的实质,探求扎根于本土的教育信息化理论和实践模式。

2.2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地推进教育信息化

“数字鸿沟”是美国教育信息化带给我们的教训。美国各学区经济,自然、种族状况不同,同时教育界对发展信息化没有形成一致意见,各学区自行发展,结果带来了信息化发展的混乱和差距加大的局面。因而我国要吸取教训,目前来看,由于区域经济文化水平的差异,我国不同区域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已严重不均衡,而这种不平衡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教育及教育信息化发展急需面对的难题之一。不同区域之间的教育信息化无法协同发展,发达地区的资源、经验、技术不能为落后地区共享。我们建议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要注意以下几点:(1)总体指导上要分析全国经济文化状况,合理规划教育信息化层次,制定各层次发展的阶段目标和长期目标;(2)各地要分析本地特点,如自然、民族状况,确定本地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3)组织力量探讨、开发适合本地的教育信息化理论和操作模式;(4)各地区“友好帮助”,发达地区带动不发达地区,实现共同发展。

2.3传统教育应与教育信息化有机整合

教育信息化作为先进的教育,发展趋势受到了教育传统和人们固有心态的排斥与阻碍,但这并非是相悖的。一方面,教育信息化所引发的新的教育体系不可能一时建成,新的教育体系需要从传统教育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另一方面,如果在传统教育中引人教育信息化的成分,将引起人们认识上的改变,并采取相应的方式接受这种新的事物。我们现在所要做的是调和二者,改革学校制度、评价制度等,将教育信息化所要求的人才标准、教学内容等纳入到现有的制度中,寻求教育信息化与传统教育的有机整合。

2.4促进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先进文化交流

从文化差异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中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拥有相同文化背景的国家或者地区其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也可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国家和地区之间应该经常开展富有成效的交流以强化教育信息化发展方面的经验。共享在教育信息化的体制、机制、思路、策略及规划上进行多层次多层面的交流。促进知识共享和文化变迁,鼓励创新和发展。例如中国内地和香港、新加坡具有几乎相同的文化指数但是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王佑镁2007)。因此我们应该加强与其它具有相类似文化背景的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沟通借鉴。

3结论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教育信息化与文化密切相关。在影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因素中,文化只是其中之一,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值得同时也需要我们去探究。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到各方各面,运用全局思维看待教育信息化才能使其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2] 王冬梅.简论文化对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影响[J].教育探索,2004(10):42-44.

[3] 和学新.课程:教育的文化选择-课程设计的文化学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3):51-54.

[4] 彭虹斌.文化传统对教育信息化的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1):53-57.

中美教育差异论文篇10

1.1研究对象

根据我院护理学基础实验课的教学计划,随机抽取2012级护理本科学生72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8人,女生64人,年龄19岁~21岁。将72名学生随机分到6个模拟病房进行授课,其中第1模拟病房~第3模拟病房的学生36人为观察组;第4模拟病房~第6模拟病房的学生36人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年龄、性别、所修课程、基础知识、入学成绩、任课教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1.2.1授课内容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均按我院自编教材《护理学基础实验教程》内容进行授课,观察组在护理学基础实验课中融入护理美学相关知识,对照组按照原教材内容未刻意加入护理美学知识。

1.2.2美学相关知识培训

在上实验课前利用周末和晚上对观察组的护生进行美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具体内容包括:①护理美学基本原理;②规范着装仪表;③规范行为举止,包括推治疗车、端治疗盘、持病历夹、站姿、坐姿、行姿、蹲姿等训练;④培养语言沟通能力;⑤培养人文关怀能力。

1.2.3评价方法

1.2.3.1理论和操作技能考试成绩

课程结束后,对两组护生的护理学基础理论考试成绩、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和总成绩进行评价,理论考试采用统一试卷闭卷笔试,满分70分,由护理学基础教研室老师集体阅卷;操作技能考核评分标准参照我院自编教材《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评分标准》,满分30分,考核内容以抽签形式由学生随机抽取,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授课教师交叉考核。总成绩为理论课和实验课成绩之和,以平均成绩进行比较。

1.2.3.2调查问卷测评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自行设计教学效果评价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内容包括学习兴趣、语言表达能力、服务态度、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专业思想、职业形象。分好、一般、差3个等级进行评价。问卷相隔2周的重测信度为0.87。共发放问卷72份,有效回收72份,回收率100%。

1.2.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护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观察组护生的理论课成绩、实验操作技能成绩、总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比较在激发学习兴趣、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审美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巩固专业思想、塑造美好职业形象方面观察组护生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护理美学教育是现代护理教育发展的需要卫生部2005年8月颁布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中指出,要加快护理教育的教学改革,在护理基础课程设置中增加社会学、心理学、人际交流与沟通、美学、礼仪等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知识的比重。护理美学作为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美学修养,树立护生的职业形象,培养护生的职业情感及职业价值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护生人文素质教育,提高护生美学素质及人文关怀能力、培养护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及忠实于护理事业的职业精神是现代护理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激发学习兴趣、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改善对病人的服务态度、提高审美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巩固专业思想、塑造美好职业形象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护理学基础》作为护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其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要求在校护生和临床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对照组护生在上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课时,特别是学习铺床、床上擦浴、晨晚间护理时,缺乏学习兴趣,情绪低落,甚至质疑护理专业的前途,部分护生萌发转专业的念头,由于缺乏学习动力、机械被动地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而观察组将护理美学知识融入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使护生对护理专业有了全新的认识,巩固了护生的专业思想,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护生的理论成绩和实验操作技能成绩,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实验操作技能成绩和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