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融合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2 16:50:34

文化融合论文

文化融合论文篇1

1.建设特色鲜明高职文化的实际需要。高职校园文化以其鲜明的个性区别于普通高校校园文化,并以其独特的价值功能对师生的道德品质产生着不可或缺的浸润作用。特色鲜明的高职文化是一所院校永恒坚实的竞争优势。高校校园文化要在多元的社会文化中保持旺盛活力,就必须主动寻求与实践发展的结合点,吸纳社会实践中的新鲜文化养料,加强与企业的广泛联系,吸收不同行业、类型的优秀企业文化,在创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中,让校园文化的参与者提前拥有更为宽广的知识视野和身份认同。

2.提升高职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高职院校要在其中取胜,就必须将为地方服务作为其立足之本,充分利用一切优势资源为地方经济服务。校企文化的融合正是提高学校职业教育竞争力,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方面,可以通过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另一方面,由于文化的融合,使校企在价值取向方面达成一定共识,有利于学校全方位地实行“校企联教”,更好地为市场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提高竞争力。

3.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举措。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很大程度上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的。学生不仅应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必须体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能够提前适应企业文化。校企文化的融合从根本上为两者合作育人奠定了基础,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实现了知识育人与道德育人的有机统一。这种融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质量意识的认同,在对企业化管理的感受中,体会企业精神,体验职业行为,提升职业情怀。

4.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优势的突破口。从学校迈向职场,学生面对学校的学习环境和进入企业后工作环境的较大差异,往往角色转变困难。此外,由于我国高职教育仍以学生的技能培养为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因循守旧,忽视了对学生现代企业文化素养的培养。通过文化的融合对接,学生从入学起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熟悉并认同企业文化,可以弥补进入企业后由于缺乏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把握而显现出的种种弊端,从而实现就业时校企文化的无缝对接,尽快完成由“校园人”向“职业人”“企业人”的身份转变,充分彰显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优势。5.提升校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先进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校园文化的内涵提升与外延发展,同时校企文化的融合,也是企业寻求自身发展与突破的途径。校企文化通过互动共通而取彼之长补己之短来增强校园文化活力,完善企业文化,藉此两者赢得共同发展。

二、高职校企文化对接融合的实践路径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两者的相融共通,通过文化理念、制度选择、行动倾向使得两种文化相互渗透、深层次交流与沟通,并最终达成文化层面的相互交融和依恋,从而使校企合作具有持久性和生命力,使两者间文化的对接成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力举措和突破口,成为强化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1.企业优秀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工作。任何一家企业所倡导的企业文化,无不反映这家企业在制度建设和发展战略上对人的价值理念的要求。高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对接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高职毕业生大多服务于企业基层,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学生进入企业首要面临的问题,高职学生只有将优秀企业文化价值观转化为内在素质,强化为企业服务的价值认同,才能满足企业管理需要。可以说,企业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德育,突破高校价值观培养上的局限和不足,是以服务为宗旨的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价值诉求。

2.提升教师企业文化素养。教师作为校企文化融合的主导力量,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校企文化交融对接的过程中,应大力提升教师的企业文化素养。第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当的合作道路,让高职院校的理论教育更为实用化。第二,高职院校应将企业文化列为高职院校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内容,并形成规范化管理。可以选派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了解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增强教师在指导实习、实训中渗透企业文化的能力。第三,建立一个由企业行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组成的兼职教师人才资源库,为开发高职特色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探索经验。

3.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生活,文化活动职业化。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不能简单模仿普通高等院校文化建设模式,而应在培养和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凸显职业特色,体现鲜明的企业文化,营造职业氛围。一是企业先进管理模式进校园。引进企业先进管理模式,让学生感受职业文化和企业管理模式,逐步引导规范学生的职业素质,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精神的有机融合。二是企业文化进实训基地。与合作企业联手共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立理论知识与实践平台一体化的专业教学场所,注意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实践中受到现代工业精神的熏陶和严格的职业素质教育。

文化融合论文篇2

根据学术界对产业融合条件的研究,结合石油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自身特点和属性,我们认为,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条件主要有政策条件、技术条件、市场条件和文化资源条件。

1.1政策条件

国家从宏观方面制定的一系列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为二者融合提供了外部条件。十七大以来,我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政策,从文化体制、财政、税收、金融等各个层面支持文化产业,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如,国务院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5)》,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011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南》提出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产业关联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传统石油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能源体制机制创新,加快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强化节能优先战略,严格行业准入管理,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系列政策文件的颁布标志着国家从宏观战略决策、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行业管理和产业管理等多个层面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振兴,鼓励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互动融合。宽松的宏观政策环境降低了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壁垒,使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相互渗透、融合和作用成为可能。

1.2技术条件

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程度,与文化生产技术和设备的现代化程度密不可分。文化产业是最依赖于科学技术创新的产业,而科技革命必将带来一场变化深刻、激烈的产业革命。根据马克思主义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没有先进的文化生产技术与设备,就没有先进的文化,就不能为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融合提供技术保障。在新型工业化的背景下,产业融合实质上是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作用于传统产业,使两种产业合并为一体,逐步成为新产业的过程。技术工艺与设备是生产力状况与水平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先进文化的前提条件,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创新研发、引进和使用,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优化整体结构,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审美情趣和文化需求,为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提供技术支撑。有效整合知识、技术、信息、资金等资源的能力,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能力。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使油气文化产品以多种方式和形式得以传输,并从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互动;照相摄像机、投影仪、计算机、手机等终端设备为文化产品生产的数量和质量提供了设备保障;等离子电视、电影院线、视频网站、网络游戏、微博、微信、微视、期刊等传播渠道的拓宽,满足了人们对网络文化产品和油气电影电视、杂志精品的个性化、特色化、精神化的需求;电信业、传媒业、影视业、音像业、出版业等产业在技术上的创新与联合也大大促进了产业间的业务交叉与合作,使文化产业的生产模式与经营模式更加多样化。先进的文化生产设备、处理技术及传播渠道为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提供了技术条件,拉动着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推动着文化产业与石油产业整合发展。

1.3市场条件

石油文化市场的消费需求是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源泉,推动二者不断改革创新,重塑市场结构和产业组织,催生大量新产品与服务、新技术与设备。石油产品消费者对石油文化产品巨额而高品质的需求为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提供了市场条件。一方面,石油市场规模巨大。石油是中国经济和国防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和原料,目前,以石油为原料的石油化工产品已达7万多种,石油产业带动了军事、国防、机械、化工、运输、医药、建筑等产业的发展。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石油市场需求和规模十分巨大。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化进程加快、汽车生产量和消费量不断增加,大量工业品消费和出口,都需要强大的石油能源来驱动。从石油的产业链与供求两方面来看,我国的石油市场规模和需求十分巨大。另一方面,石油文化市场前景广阔。进入21世纪,人们的收入水平逐步提升,闲暇时间逐步增多,生活观念不断改变,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逐步得到满足后,对精神层面的文化产品需求日益强烈。我国巨大的石油文化市场需求赋予石油产业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向,要求不断开拓石油文化市场,推动石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4文化资源条件

文化资源是可供主体利用和开发,形成文化实力的各种文化客观对象,包括前人创造积累的文化遗产库,今人所创造的文化信息和文化形式库,以及作为文化活动、设施与手段的文化载体库等。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形成的基础条件和核心。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沉淀,石油产业在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管道运输、机械制造、工程技术服务,产品销售等产业链中积累了丰富的石油文化资源,为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提供了丰富的、可利用的、可深入挖掘的基础元素和源泉,能有效拓展石油文化产业的发展广度和深度,为二者融合发展提供基本保障。文化资源包括:以石油企业多年的发展历史,石油工人传承下来的民俗风情、企业宗旨、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管理理念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化资源;以高水平、高技能、高素质的员工的知识、技能、智慧和创造力等汇集的智力文化资源;以油气产品及企业员工遗留的生产工具与生活用品等文物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为新形势下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深入融合提供了充裕的基础元素,石油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是石油文化产业形成的基本过程,通过对石油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开发、利用与创新,实现二者的互动与融合。

2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路径

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路径指能够实现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与方式。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鼓励,国家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制定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来支持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融合与协调发展。以国家主导形式促进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文化产业、石油文化产业投融资管理等产业融合;以市场主导形式促进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中的网络文化市场、娱乐文化市场、演出文化市场、电影文化市场、艺术品文化市场等组成的文化市场体系的融合及融合成果的市场转化。

2.1以国家主导形式促进产业融合

以国家主导形式促进产业融合强调从公共服务角度出发,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撑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融合。

1)塑造核心价值观。国家应从宏观层面塑造石油产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铁人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建设石油企业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用石油产业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凝聚社会共识、推动产业发展。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包括自然环境,企业生产和经营相关的所有物质设施,员工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种设施等,是石油文化产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体现石油文化的个性特征,是石油产业文化的外在形态。国家应积极投入资金加大石油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优化文化企业的物质配备和设施条件,搞好文化产品生产与传播的技术系统建设,积极利用现有文化资源、现代信息技术及先进手段创造出新的文化产品。

3)培育公有制试点企业。从市场主体的角度入手找到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和发展点,政府推动建立具有较强实力、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部级石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通过融合兼并、战略重组、区域合作等方式和手段组建新的石油文化产业集团。通过打造公共服务平台,通过规模集聚、协同创新及先行企业良好的示范效应,促使整个行业观念及企业行为的转变,提升石油文化产业融合创新能力,在石油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做出引领和示范,树立榜样与标杆,并提供决策、信息、管理、政策、人才培育等方面的咨询与服务。4)提供经费支持。通过采取多种方式鼓励、扶持石油产业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如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石油文化产业,制定税收优惠与资金支持政策,降低石油文化相关产品的税收,建立石油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直接注入资金支持,鼓励贷款利息补贴、无息贷款、融资担保等方式提高石油文化产业融资能力。

2.2以市场主导形式促进产业融合

以市场主导形式促进产业融合强调从市场角度出发,消除产业限制和地区分割,形成开放、竞争、有序的成熟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降低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障碍。

1)允许私有企业进入,打破地域分割。通过鼓励私有企业与民间组织尤其是文化企业进入垄断产业,打破地域分割,鼓励跨地区发展,实现地区与地区,行业与行业,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公平、有效竞争,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与效用。

2)降低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相互渗透的壁垒。适当放松文化产业规制和干预,建立顺应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规制,特别要搞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工商行政、物价管理、税务税收、海关、商检、公安机关等部门的管理与协调工作,为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3)政府行政各个部门应该积极遵守执法公平、公正、公开的规定,严格禁止国家执法人员利用手中的公共权力和个人职务,用不正当手段和方法为自己谋取私人利益,阻碍石油文化企业产生与运作的正常竞争机制。4)保护技术创新专利。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激励技术创新,规范市场秩序,促进企业的公平竞争。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本质是创新,因此,应重视和鼓励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交叉部分的技术创新,从国家层面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专利申请,提高知识产权自我保护的能力,加强专利保护,创造良好的石油文化产业共性技术平台,推动文化在石油产业上的应用和发展,抓住知识经济的主动权,掌握市场的制高点,提升石油产业的竞争力,通过更好地利用知识产权为个人、为企业、为社会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石油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3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模式

产业融合模式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而是该模式是否适合并有利于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互动与融合。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需要合适且可行的操作模式指导,本文提出以互补增值型和开发创造型两类模式实现石油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由互补增值型融合模式实现石油产业文化价值体系建设与文化产业中的设计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品牌营销产业及文化保护产业等产业融合;通过开发创造型融合模式将石油产业的各类资源与文化产业中的电影产业、文化艺术服务产业、群众与社团文化服务产业、文化研究产业及文化休闲娱乐产业等产业进行融合,发展石油文化产业。

3.1互补增值型融合模式

互补增值型融合模式要求充分挖掘石油产业和文化产业各自的优势,突出各自的产业特色,相互影响,互相促进,互利共赢。

1)石油产业可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始终把继承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修复与保护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促进民族融合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文化产业是文化的载体,潜移默化的渗透在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石油产业拥有巨大的文化资源和技术条件,可以给文化产业中的影视业、文学创作业、媒体业、文化演艺业等产业提供充足优质的文化养料、创作素材、物质基础与技术支撑,丰富文化产业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魅力,供其迅速发展,在相互扶持和促进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文化产业可以指导石油产业实现文化升级。新时期的石油产业发展将以文化引领为指导方向,将彻底贯彻国家的大文化发展战略,文化产业为石油产业提供连续不断的文化创意,包括品牌建设、形象塑造、产品包装与宣传、发展模式创新等文化创意,石油产业利用文化产业的平台整合石油文化资源,开辟新的消费市场,传播优秀石油文化,塑造良好公众形象,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例如,建立石油产业品牌;加强石油产品宣传;提高石油文化对舆论的引导能力。

3.2开发创造型融合模式

开发创造型融合模式要求石油文化产业建设者具备开阔的思维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打破石油产业和文化产业自身的运作惯性,对石油产业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开发和再利用,提炼石油产业文化、石油产品文化及石油工人优秀文化品质,实现传统石油产业与新型文化产业的对接,使得石油文化底蕴为新的竞争优势。通过对石油产业所拥有的石油勘探、开采、储运、处理工艺与石油精神、石油文化底蕴合理的保留和运作,使之转化为石油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元素。例如制作石油题材的小说、电影、电视剧等文学影视作品;打造石油类综合性网站;策划石油文化活动或赛事;开发相关旅游产品;建设和开放石油文化产业博物馆。通过深化石油产业文化,展示石油企业形象,弘扬石油工人精神的同时,围绕着石油文化,衍生出更多的周边产品,增加石油文化产业经济和社会效益。

4结论

文化融合论文篇3

统一思想的客观需要。调查表明,70%企业重组失败是由于文化冲突和思想碰撞所致。其原因在于员工长期生活在某种文化之中,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时,会产生思想上的混乱和心理上的压力,从而出现文化抵触行为。同时,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吸纳人才的渠道增多,员工受新事物影响较大,思想活跃,各种诉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出现了利益矛盾和思想的碰撞。要解决和化解这些问题,靠传统的、简单的机械说教已远远不够,必须实现反映本质的、深层次意义上的文化融合,构建起能够引领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型文化,重组整合的过程才算真正完成。强化管理的必然要求。现代管理学中,企业管理方法通常可分为经验管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文化管理是一种“塑心”工程,即塑造心灵的工程,和制度不一样,制度是“束身”工程,即制度是约束规范人的身体行为,而文化是塑造心灵的,所以文化的提升是从身体到心灵的提升工程。集团重组整合后,面临点多、面广、战线长,尤其是传统的管理方式,受客观因素影响又比较多,已不能满足企业重组要求。因此,要建立一种与自身相适合的企业文化,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制度管理体系,来弥补重组整合中存在的不足。培养团队的关键所在。作为企业,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自身发展,而员工素质又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源泉。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从各方面支持员工素质的提升。针对整合后各单位员工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急需通过文化融合与创新,构建全员认同的学习型文化,营造奋发向上的学习氛围。同时,明确人才理念和用人导向,积极培养和历练,以点带面,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打造符合时代潮流的一流团队。

二、集团重组后企业文化融合与创新面临的问题

2003年以来,装备制造集团经历了五次大的重组。为了解和掌握各成员单位的企业文化发展现状,集团采取综合性调查与分散性调查相结合、政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等形式,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先后走访了100多个分厂(车间),召开座谈会50多场次。开展问卷调查3次,发放问卷3350张。通过调研分析,准确地掌握了集团企业文化融合面临的几个问题。文化认同问题。企业文化的融合不是简单的文化兼并和渗透。重组整合首先要解决的也是文化认同问题,即共生、共创、共荣。比如,从愿景目标和发展战略来讲,既要体现全集团的集体意志,又要靠大家拧成一股绳,共同去实践。但原有的单位各有各的“高招”,已有的理念在员工心中根深蒂固,一时无法改变。文化认同得不到真正解决,企业就隐藏着各种隐患,一旦碰到合适的环境,这种隐患就会爆发出来。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新的价值理念。文化继承问题。从内涵上讲,企业文化重组分为强强联合和强弱联合,强强联合是融合,强弱联合是淘汰。集团文化重组,就属于文化强强联合,针对彼此的企业精神、企业理念、行为习惯等必须充分尊重,逐步认同各自的历史文化,求同存异,去劣存优,进而达到推陈出新,建设更适合集团发展文化的目的。比如,力神泵业潜油电泵售后服务“四项标准”,射孔弹厂危险品“五双”管理制度,油专的市场开发“1+α”营销法,这些都是各单位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优秀文化,值得各单位相互学习和借鉴,应该传承下去。文化冲突问题。企业制度文化是指企业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整合初期,集团对个别规章制度、行为规范进行了重新修订。由于打破了部分基层单位的行为习惯,个别员工难以适应这个转变,以致对新的制度文化在意识和行为上,有意无意地产生抵触情绪与消极行为。如“标准化成本”推行初期,各单位在制定费用指标时,都在抬高标准,造成产品成本制定不准确,无论怎么算,收入都包不住成本。文化差异问题。重组整合前,各单位都有独立的企业文化体系。其中,原装备形成了“质量就是生命,服务就是市场”的产品制造文化,力神泵业公司构建了以“市场给了我们的一切,我们的一切为了市场”的挑战进取文化,射孔弹厂塑造了“人人都是经营者”的精细管理文化,很有特色,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集团整合并提出新的文化理念后,员工不容易在短期内接受新的文化理念,有的还会产生排斥,无法适应,从而阻碍企业理念和行为习惯的统一。

三、集团企业文化融合与创新的实践

文化融合论文篇4

陕北革命根据地建立以后,大批怀着革命理想的知识分子论文联盟奔赴延安。随着大量知识分子的到来,延安成了抗战时期的文化之都。西方文化随着这些知识分子的到来而传播到延安。

延安相对宽松的文学环境容纳西方文化在延安绽放,延安曾经深受西方文化影响,西化而又浪漫。我们从当时作家的学习生活、创作心态,以及鲁艺文学教学等方面都可以看到西方文化的影子。“我曾经有一个时期想钻研一下散文,于是我便把当时可以找到的堪称散文范本的一些散文:从法国的蒙田、美国的爱默生到西班牙的巴罗哈和阿左林的散文代表作,都抄在本子上,朝夕吟诵。我曾经有一本手抄的梅里美的散文《西班牙书简》(全文大约有五万字)和都德的《磨房书简》的选本,直到解放战争期间才遗失掉。” 〔1〕 (p128)这是冯牧先生回忆他在延安学习文学时的情景。冯牧先生当时研习的散文范本都是在世界影响甚大的西方文学名著,延安文学教育完全与世界文学接轨。西方文学并没有在陕北这块荒凉贫瘠之地绝迹,反而在这里生根发芽,成长起来。

延安民间文化也充满生机。信天游、民间秧歌、口头故事、小唱本等这些带有原始形态的民间文化,最为陕北农民所熟悉。延安对民间文化加以改造利用,使其为工农兵服务。民间文化生长为延安文化的重要一极。

西方文化是从西方输入的带有现代性特征的文化,而民间文化是中国在本土民间社会孕育发展起来的文化。两者具有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和审美特征。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两种文化在延安汇合,相互碰撞,发生融合与矛盾的复杂关系,而从这融合矛盾的复杂关系中,能够窥见延安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延安西方文化与民间文化融合与矛盾的关系有着具体的表现。

西方文化从上海等深受西洋文化影响的城市传播到延安,与延安民间文化汇合。两种文化的的融合首先表现在亭子间的人与山顶上的人的融合。所谓亭子间的人,指的是在上海等城市从事左翼文艺运动的文化人。山顶上的人指的是在革命根据地从事文艺工作的文化人。亭子间的人大多数有过留学国外的经历,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而山顶上的人更多是在根据地从事大众文化、民间文化普及工作。周立波、周扬、萧军、丁玲、罗烽、白朗、何其芳、艾青等文艺青年从亭子间来到延安,在他们身上,充满着西方文化的气息,这些是亭子间的人。沙可夫、赵树理、李伯钊、马可等可谓山顶上的人的代表。这两部分人在文学倾向上有显著的区别。共同的时代使命使他们融合在一起,携手奔赴抗日前线,以文艺为武器打击日本侵略者。西方文化与民间文化这两种不同特质的文化在延安这个文学场域中互相融合渗透。

延安鲁艺教学与创作实践也很好地表现出西方文化与民间文化的纠葛融合。鲁艺在前期实施了学院派的教学方式,它实际上成为传播西方文学艺术的基地。鲁艺在成立初期,学院派作风比较浓厚,在教学上也是比较倾向于正规化、专门化的文学教育。进入鲁艺学习的学生不仅要经过正规的、严格的考试,而且要系统学习中西方现代文学,因此,鲁艺存在着浓厚的西方文学氛围。这里有一份鲁艺的专业课名单,“各系的专业课,文学系有‘旧形式研究’、‘世界文学’、‘名著研究’、‘创作’、‘俄文’等。” 〔2〕 (p77)我们从文学系开设的专业课程可以看出,西方文学艺术已经成为鲁艺日常文艺教育的一部分。除了在课程开设上的正规化规范化,容纳西方文学进入鲁艺之外,鲁艺在学制上、在组织结构上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在制度上保证了西方文学艺术在鲁艺的持久生命力。鲁艺建立了规范的学制。1940年7月,鲁艺制定了新的教育计划及其实施方案。方案首先把文学系的教学时间延长到三年,在时间上保证了文学教育的质量。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鲁艺在组织机构方面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不仅重新组建成文学系,还聘请著名新文学家、唯美主义诗人何其芳任系主任。由于鲁艺的提倡,西方文学艺术、西方文化成为鲁艺甚至延安的一道风景线,在荒凉贫瘠的西北,奔涌着洋气的西方文化。〔3〕 (p76-97)

一方面,鲁艺步入正规化、专门化的文学教育轨道,催促西方文化在延安的勃兴,另一方面,在延安领导人的提倡下,陕北民间文化逐步抬头,鲁艺形成一股自觉的民间文化思潮。1942年以后,鲁艺这种正规化、专门化的艺术教育遭到了、等中央领导的严厉批评,被斥为“关门提高”。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为延安文学民间方向作出了硬性规定。在《讲话》精神指引下,鲁艺师生纷纷走出“小鲁艺”,深入到“大鲁艺”中去,深入民间,向农民学习,到民间去吸收艺术营养。美术系老师王式廓的艺术转型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王式廓之前在鲁艺学习教授西画,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艺术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此

转贴于论文联盟

后的艺术创作和教学都在努力实践《讲话》精神。《讲话》后,王式廓下到乡村,深入到工厂,参加劳动,和农民工人同吃同住。王式廓一改过去的西画风格,把创作对象聚焦于工农兵。他在下工厂过程中发现了延安农具厂特等劳模赵占魁,为了讴歌赵占魁的特等事迹,他给赵占魁画了三张画像,还画了许多张劳动场面的速写,后来又和夏风同志合作刻了一套十多张木刻连环画。王式廓和美术系的师生一起创办了《桥儿沟画报》,表现边区大生产运动,讴歌劳动模范,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4〕诗人李季的转变也颇具有代表性。李季在学习《讲话》后,认识到劳动人民的的创作才能,对民歌发生浓厚的兴趣。他放下知识分子的架子,到群众中间收集陕北信天游。民间文艺吸引鲁艺众多文艺工作者的目光,延安掀起民间文学的高潮,诞生了许多民族化的经典之作。

鲁艺师生不仅深入民间,向农民学习民间文艺,还整理改造,把这些民间文艺重新发掘出来。根据地民间资源十分丰富,有秧歌、秦腔、信天游、??戏、道情、花鼓等民歌、地方戏、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民间文学。这些种类繁多的民间文艺,被鲁艺文艺工作者加以改造利用,成为延安文学的一部分。首先是改造秧歌。延安革命政权对民间秧歌进行改造整理,创作出了一批群众喜爱的秧歌剧。如《兄妹开荒》、《牛永贵挂彩》等。为了满足日益蓬勃发展的秧歌运动,延安鲁艺许多专业作家投入到秧歌剧创作中,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民间戏剧也得到改造利用。综合前面分析,毋庸置疑,鲁艺同时融汇着西方文化与民间文化。

亭子间的人与山顶上的人的融合、西方文艺论文联盟与民间文艺共同存在于鲁艺的教学创作活动中表现出西方文化与民间文化的纠葛融合,但这两种文化在融合中又产生一系列的矛盾,两者又表现出矛盾对立的关系。延安西方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对立在诸多文艺活动中也有很好的表现。

延安油画与木刻的对立表现出西方文化与民间文化的矛盾对立。木刻虽然是三十年代直接在域外舶来品影响之下产生的新的艺术,但是延安木刻版画更多地借鉴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借鉴民间年画、传统剪纸、中国古代线描等传统艺术形式,使延安木刻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延安木刻实际已经融为延安民间艺术的一部分,深受边区民众喜爱。延安版画家古元的木刻版画逐步消除了西方艺术的影响,大量运用民族主义的绘画技法和陕北民间的艺术形式,以延安军民斗争和陕北民间生活为内容和题材,带有浓厚的陕北民间色彩。他创作的《讲究卫生,人兴财旺》、《送饭》、《卫生》、《装粮》、《喂猪》、《送饭》等木刻版画从年画、民间剪纸等民间艺术中去吸收民间艺术乳汁,木刻艺术更加生动有趣。〔5〕延安不仅有木刻这种民间艺术品,还有洋气十足的油画。延安的油画家不乏其人,王式廓、王曼硕、莫朴都是受到专门西画训练的油画家。以油画和木刻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与民间文化在延安形成对立。转贴于论文联盟

文化融合论文篇5

一、文化视域中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理论思考

(一)深化对“军民融合”认识

“军民融合”思想与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人民战争思想是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思想根基和理论渊源。在人民战争思想的指导下,先后形成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寓军于民和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思想。这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革命战争时期的军民结合思想。这主要是为了打仗、夺取政权。二是,新中国成立后,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时期的军民结合、平战结合思想。在当时面临外敌入侵严重威胁的特殊环境下,我国军队和国防建设的战略指导思想是立足于大打、早打、打核战争,被动应急式地搞军队国防建设。所以,军民结合、平战结合更是从准备马上打仗来思考和实施的。三是,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领导军队和国防建设,战略指导思想转到和平时期正常的发展轨道上来,开始从根本和长远谋划军队和国防建设。这一时期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思想得到了深化,是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根本和长远角度来思考和实施。四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立足于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从国际战略全局、国家发展大局着眼,为实现中国梦,谋划军队国防建设,进一步提出了军民融合思想,这是对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思想的大发展。

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对军队国防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这是一个系统工程。2005年指出: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新途径、新方法,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党的十报告再次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显然,要科学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就应认识到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国防和经济社会机械结合,而是两大系统的有机融合及一体化发展,是通过科学体制机制体现其本质关系和客观要求。军民融合式发展有着深刻的科学内涵,根本目的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核心思想是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大系统深深融合起来,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效益;根本措施是搞好战略规划,加快体制机制和法规建设;工作重点是在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领域实现融合式发展。可见,相对军民结合而言,军民融合是全面、长远、全方位、全要素的融合,是系统的融合,深层次渗透式融合,这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

(二)文化融合是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根基和动力源

军民融合式发展这个系统工程需要关注三大层面:一是道路层面,探索和开拓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道路体系,包括途径、方法、手段;二是制度层面,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制度体系,包括法律法规、体制机制;三是文化层面,构建支撑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思想理论、文化体系。而文化往往容易被忽视,但对于军民融合式发展来讲又有着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是动力源。

国家发展要有先进文化的推动,民族复兴要有昌盛文化的支撑。古往今来,大到文明兴衰,小到团体消长,无一不是以文化因素为根本推力和根本原因。因此,军民融合不仅需要物质形态方面的融合,更需要包括精神在内的文化方面的融合。

加强军民融合文化建设,是推动军民融合向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领域发展的根本所在。从目前看,军民融合发展的领域在不断拓宽,但更多是在微观和中观层面来进行的,宏观层面的融合还不够广泛,体现在宏观筹划不够系统、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法规制度不够健全等,一些重要领域还没有形成国家宏观层面系统规范的运行机制。另外,在军民融合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够深入、不够协调,倚重倚轻的问题。究其深层原因在于军民融合文化发展的不足,军地双方尚未在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对军民融合发展问题形成更广泛更深入的共识。文化是一种精神纽带,有了共同认同的文化,就有了团结的基础和保障,就有了发展的信心和动力。所以,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文化建设和理论研究,构建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理论体系,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对军民融合发展的引领作用,实现融合式发展由重物质形态融合向物质文化并重的融合转变很重要。

从经验来看,几十年来,在各个历史阶段,我们形成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的双拥文化。这是我国亿万军民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生动实践的精神成果。这一深厚的文化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在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断的弘扬和发展,成为了中国特色军民结合厚重坚实的文化基础和重要支撑。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夕,看望慰问驻福建部队官兵时动情地谈到了1991年他在全国双拥工作会议期间写的《军民情・七律》,他说:这首七律是为了表达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军队人民爱的鱼水深情。他还强调:“要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不断谱写军民鱼水情时代新篇”。 而今,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社会成份多样、利益多样,思想观念多样多元,更需要我们谱写好军民鱼水情时代新篇。在双拥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构建好军民融合文化,这关系到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根本和长远。

(三)在军民融合式发展中推动军校文化建设

军民融合式发展是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也为军校在新形势下开创军事人才培养新局面指明了方向。当前,军校不断深化改革,在生活保障、基础设施、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取得了显著效益。然而,在军校转型发展的新阶段,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很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之路,在于军校建设中的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全面提升。军校文化是军校的血脉和灵魂,是官兵的精神支撑,是发展的不竭动力。高度重视军校文化建设中的军民融合对于推动军校与地方的融合向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发展则有着根本的意义。

军校文化是一种场域文化,但这种场域文化从来就不是封闭的,它是社会文化下的亚文化。从某一角度看,可以说军校文化具有军营文化和大学文化融合特征。当今时代是全球化、社会化、信息化的新时代,各个领域发展的开放性、互通性、融合性越来越强。特别是高新技术和信息网络化的迅猛发展,思想文化空前活跃。军校就要跟上时展的步伐,以开放的姿态,积极从社会各方面汲取文化营养,大力发展先进军校文化。特别是要结合地域优势,利用好驻地资源。如建立具有驻地特色的教育实践基地,延伸校园文化平台;与地方院校文化相融合,把地方院校文化中的优秀办学理念、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深厚的历史文化、先进的科研理念、科研精神、科研水平作为军校文化的养分加以吸收。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军校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不断赋予军校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始终保持军校文化的时代性、创造力。

二、军校文化建设视域中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实践探索――以武警后勤学院为例

(一)近年来军校文化建设中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途径、方法

军校文化建设的视野要开阔,社会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军校文化发展的沃土。军校文化要保持先进性,引领军事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潮流,需要深入社会文化之中吸取营养并提高升华。

1.走进社会大舞台,用好地方现代文化资源

武警后勤学院地处天津这个现代化的大城市,当代天津发展建设所体现的先进文化、时代精神深深地影响着这所军校的文化建设。学院多次组织干部学员参观天津城市规划展,到改革开放的前沿――滨海新区实地参观考察,请天津社科院、发改委专家、领导做专题讲座。爱国诚信、务实创新、开放包容的天津精神渗透到了军校建设的方方面面。学院忠诚、勤奋、务实、先行的校训与天津精神交相辉映。几年来学院新建转型,军校人发扬了天津人民“五加二、白加黑”精神,埋头苦干、创新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天津的蓬勃发展,文化的博大豪迈,在军民融合中,驻地军校的官兵深切地感受到了它的脉动,广大官兵更加热爱第二故乡,更自觉地汲取天津人民开放创新、朴素实干的精神文化,以此推动着军校文化建设的发展。

2.走进天津历史,用好地方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

驻地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是军校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天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每年武警后勤学院新训学员入学教育,学院都把热爱第二故乡天津,作为新训学员教育的重要一课。教员精心备课、专题讲授,从古论今,让学员充分了解天津的历史和文化。从天津卫建立到近代的天津洋务运动,从大沽口保卫战到火烧望海楼,从义和团雄起到抗日战争的烽烟,从实业救国到,从梁启超的饮冰室到的南开中学……天津人民创业奋斗的品格,抵御外辱、救亡图存的爱国情怀历历在目。对于新学员来讲,这是军民文化融合发展的第一课。同时,每年学院都组织官兵学员多次参观平津战役纪念馆、邓颖超纪念馆,也多次邀请两馆老师给官兵学员国主义教育专题讲座。周邓馆演讲团更是多次走进军校,把、邓大姐的伟人风采、爱国情怀、革命恋情,通过表演剧声情并茂地刻画在了广大官兵的心中,一次又一次地震撼了官兵的内心世界。 学员们积极“走出去”,踊跃参加两馆组织的系列活动。这些融合互动,进一步教育和影响着学员,充实着军校的精神文化。

3.走进地方高校,用好大学文化“聚宝盆”

军校与地方大学的融合发展,是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重要方面。深化融合发展,军校文化建设要在军地高校融合发展中做足功课。一是请地方专家来院传授知识、传播文化。充分利用驻地高校文化资源,请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社科院的专家学者来院讲座。这些专家不仅传授着先进的科学知识,更传播着地方高校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文化。比如,南开大学原校长饶子和院士“我的科研之路”讲座,对全院官兵是一次科学精神、创新思维的文化洗礼。二是在军地合作办学中,汲取文化营养,为军校文化建设增添新动力。十几年来武警后勤学院与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到南开大学进行本科生实验室教学。特别是去年经武警总部批准,武警后勤学院实现了与天津大学深度联合办学。这些合作办学,让教员学员更深入地了解地方高校。密切的合作、互动交流使教员学员的科研精神得到了升华,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同时,官兵学员走进地方高校,作为一名军人的文化自觉也在提升,更加积极地展示军人风采,传播军校文化。比如,河北医科大学的研究生学员积极融入河北医科大学的校园生活,热情参加研究生会和团委活动,在地方高校的舞台上展现当代军校生风采。三是积极组织学员参加全国和天津市大学生文体竞赛。比如:天津市大学生课外学术及作品竞赛,“拓普杯”“怡浓杯”天津市大学生物理竞赛,天津市大学生化学知识与应用技能大赛,天津市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天津市大学生数模建模大赛等。军校文化建设教员学员是主体,每年学院组织多批次学员参加这些活动,学员们与地方大学生切磋交流,磨砺了意志,增长了知识,开拓了思维,推动了军校文化的发展。

4.以双拥文化为生长点,发展军民融合文化,为军校文化增添新鲜血液

武警后勤学院积极组织官兵走入社区,开展双拥工作和社会实践,汲取社区文化营养。东丽区华明镇是农村城镇化的创新典范,作为农村城镇化改革试验区,曾参加上海世博会。学院以华明示范镇为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军民共建活动。学员参观学习、组织便民服务、法律讲座。文艺汇演是文化共建的一种形式,学员们多次参加东丽区街道组织的文化体育艺术节、迎新春联欢会。各式各样的舞台,密切着军民关系,展现着官兵风采,传播着军校文化。同时,官兵们又从人民群众中汲取着文化营养。

(二)军校文化建设中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几点经验

1.在军民融合式发展中要有文化自觉,增强在文化融合上的主动作为意识

费孝通先生讲:文化自觉是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我们这里强调军民融合式发展中的文化自觉,就是说要在多层面、多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中提高文化意识,关注文化融合。对军校人来讲,就是要主动作为吸收地方文化的营养,跟上时展和满足军事斗争实践需要,实现军校文化的转型发展。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讲,文化发展过程在本质上是应答历史挑战的过程,能够赢得新的历史挑战,就表现出该文化的活力和发展。新时期军校文化建设必须置于时展的大背景下,置于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军队职责使命中,把握正确方向。军校文化建设,要有鉴别、有选择地认真吸收社会文化中积极健康向上的先进文化,同时要强化军校精神的传承和与时俱进,在军民融合式发展中,既充分吸收文化营养,又勇于传播军校先进文化,使军校文化成为整个社会精神文化的先进传播源。

2.军校文化建设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不断拓宽军民文化融合发展的路子

军民融合式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简单的军地合作问题,需要关注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的融合发展,也要关注各个有机系统的构建。对于军校来讲,主要是从微观上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这就要求军校人,一是要深化融合发展的认识,二是要敢于在实践中探索,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创造性地探索新途径、新方式、新办法。

3.在活动中,深化文化思考,抓好针对性落实

军民融合的文化思考就是说在军民共建、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一些具体活动中,既要有文化意识,又要有文化的深度思考,要进行文化凝炼。比如,学员参观周邓馆,就要先做好知识和思想上的准备,参观完不仅要写心得,谈体会、谈认识,而且要开展主题队会活动,一步步使学员的思想认识得到升华,使先进文化内化到学员的思想中,武装学员头脑。再有,学员每年多批次到南开大学进行实验教学,就要引导学员不仅要顺利地进行试验活动,而且要关注和体会南开大学实验室文化,包括实验室理念、实验室精神、实验室制度、实验室学术氛围、实验室的教风学风、科研成果、以及实验室的环境和实验室师生的行为模式等等。

文化融合论文篇6

关键词:文化碰撞;舞蹈文化;世界化;冲突与融合

中图分类号:J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2-0041-02

一、东西方舞蹈文化冲突问题的产生

全球文化具有多样性,各种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冲突演变的越来越剧烈,其融合的步伐也越来越快,正如美国学者享廷顿在其《文明冲突》一书中指出:冷战结束以后,人类抗争的新焦点将转移到文化上。展望未来,不同国家和民族间文化上的分歧将导致世界经济力量出现新的组合及安排,至会引发破坏性的贸易战或其它的纷争。因而,世界各国文化都在文化冲突与文化震荡中发展,可以说,文化的震荡冲突是现代文化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相对而言,人们讨论最多的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笔者在本文所要论述的文化冲突也主要是指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文化都体现了人类社会的一般生活方式和价格观念,都可泛指人类非物质的精神财产。如文学艺术、哲学思想、圣贤之道。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舞蹈文化的发展滞后于其他文化的发展,当一种新的时代、新的生活、新的经验需要新的艺术语言及其方式表达传递时,而舞蹈艺术发展的积弱与积累的匮乏,导致了舞蹈文化发展的缓慢。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东方舞蹈追求者借助于“西风”而行成为现代舞蹈文化的一种必然,然而单凭引进西方舞蹈文化,来引领东方本土舞蹈文化的发展必然带来的是东西方舞蹈文化的冲突,而过分强调引用外来的身体语言符号表达和揭示新的时代气息和时代特征则过多的削弱了本土舞蹈文化的气息。因此,东方舞蹈家借鉴西方舞蹈文化生命经验来表现本文化本民族的生命经验之时,两种文化,两种环境,两种思维方式,两种经验之间的距离必然十分鲜明地凸显出来。

由于二者间的不兼容性带来的文化冲突便不可避免。如是说,尽管现代舞蹈的发展使得东西方舞蹈文化的交流日益紧密,冲突也逐步增多,但从根本上来说,东西方舞蹈文化应当是一种互利互惠的关系,因为从历史学角度而言,文化的多样性所导致的文化冲突是客观存在的,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才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东西方舞蹈文化的冲突只不过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在文化领域的表象,而蕴含在这表象后面的是舞蹈文化的相互的吸引和吸收,例如, 在上个世纪年代, 美国先锋派舞蹈家默斯・ 坎宁汉得到一本英文版的中国《易经》如获至宝。他从这本中国古老的哲学著作关于世界万事万物不断变化的辩证思想中获得了艺术变化发展的重要启示,同时他把易理丈卦算命的原理用于他的舞蹈创作,形成“ 机遇编舞法”。70年代,另一位先锋舞蹈家特丽莎布朗的现代舞蹈团一边打着中国的“ 太极拳”,一边创造她的“放松舞蹈”。

二、东西方舞蹈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分析

从上文的论述我们看出,东西方舞蹈文化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中处于吸引与融合,对于此种现象,我们应注意的是东方的接受而非西方的影响。我们首先应当明白的是舞蹈文化的“本土定位”与“国际接轨”。因为当我们把艺术的触角切入我们本土民族生存最敏感的神经, 我们的艺术才会具有冲击力与震撼力,我们只有背靠着民族文化的哲学的和美学的坚实基石,我们的现代艺术无论批判还是建构,才会有文化的广度、美学的高度以及哲学的深度。在这里我们应当关注的是东西方舞蹈文化的相互影响,可以说,中国的现代舞蹈文化深受西方的影响,而西方舞蹈又受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影响。由此看来,舞蹈的“世界融合”是一种历史趋势,也是世界的大融合在舞蹈领域的一种体现,东方的舞蹈文化逐步被世界认同,而西方的舞者们确在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中找到新的灵感。舞蹈和政治经济一样需要东西方的融合与吸收,东方确实需要向西方学习,而东方的历史文化,哲学等会为西方的舞蹈注入新的活力。东西方舞蹈家在文化交汇碰撞和融合中受到启发,即使是西方文化从东方文化中获得启发,或者出现碰撞,也不会引发西方舞蹈家对冲突与震荡的探讨,更不会因为东方文化是外来的东西而排斥和异化, 俨然一个包容、和谐稳定的文化氛围。

三、东西方舞蹈文化的融合对我国现代舞蹈文化发展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正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伴随这一进程中的是东西方文化激烈的碰撞与磨合。在当前社会里,面对西方舞蹈文化对我国的传统舞蹈文化的激烈冲撞时,我们应当怎样应对,我们的舞蹈文化怎么办?我们将采取什么对策?毫无疑问,我们国家的舞蹈文化建设在旨在于实现自身文化的现代化。由于近代以来,我国的物质文明深受西方模式的影响,进而,在舞蹈文化方面亦表现为一直借鉴西方舞蹈的模式。有学者问: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自由经济、市场经济?还是全球范围内的市场一体化?或者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或者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动的一场经济运动,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在世界范围的扩展?类似的问题亦在文化领域被提出:文化全球化将是由西方发达国家的“强势文化”影响与改变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格局,或是为对抗这种影响与改变,发展中国家为争取话语权力,而致力于本土文化的复兴,从而形成世界“二元对立”的文化格局?还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影响,平等对话,形成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格局?我以为,前者是目前甚至将来不短的一个历史时期,世界的现实存在,而后者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因此,在构建中国现代舞蹈文化的过程中,应当从东西方舞蹈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得出启示。而不是盲目抵制西方外来文化。

首先,我们应当趋利避害,吸收西方舞蹈文化的精髓。其实,在当前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不同舞蹈文化的交汇、碰撞是必然的。一个民族的舞蹈文化是否被取代、被同化,不在于他者文化的入侵,而在于是否能够实现自我文化的选择与接受。文化没有优劣之分,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中国现代舞蹈文化的发展关键在于在东西文化汇流中应当固守本土舞蹈文化。因为我们如果不能做到固守自己的文化,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那么,到最后我们将没有自己的舞蹈文化,一味“拿来”西方,见其“器”不思其“道”,以至“弃本求末”,“弃大取小”、“弃精取糟”。这样行不通的。

其次,我们应当弘扬本土文化,与脚下的土地共同呼吸,将我们的舞蹈文化的艺术时空和生活时空结合起来共存,走向新的生存模式。尽管近代以来,世界的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本质在于发达国家的经济、文化的扩张,但以西方为主轴的“中心文化”的时代必然结束,“世界大同”的梦想虽说美好却未必能够实现,因为民族间、生命间千差万别的形态,必然带来万象纷呈的文化形态,

再次,在东西方舞蹈文化的冲击浪潮中,我们要扼守住家园,在兼容并包世界多元文化的优长之时,立足民族身体的原点。在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现代舞蹈要守好自己的家园,最重要的是,必须注意研究本民族的身体语言形态,以及民族文化与精神在中国人身体中的动态显现――即“体现”。 发展中国现代舞蹈文化资源,创新本土化观念是我们真正解决好民族舞蹈艺术生存问题的关键。我们也应当明确: 冲突之中我们可以和谐, 和谐之中的我们不光是被选择, 还会被借鉴。

参考文献:

[1]周重喜.论高校舞蹈的现代化发展[J].舞蹈杂志.2005(05).

[2]欧阳逸冰.天人合一的生命状态[J].舞蹈杂志.2005(03).

文化融合论文篇7

关键词:企业文化 专业建设 途径

企业文化是在现代化大生产与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产生的一种以现代科学管理为基础的新型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也是企业全体员工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为一线服务的技能型人才。高职办学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毕业生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强,做到到岗即能上岗。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会有相当一部分高职毕业生在工作初期对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团队合作、勇于创新等企业核心文化缺乏了解,造成对就业岗位的不适应,产生了很多的苦恼和困惑。我们认为,是高职学生在学校接触的校院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差异性造成的。因此高职教育只有在学校专业建设时就能积极的融入企业文化,才能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一、深度融合先进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已经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因此,我们要进行对先进企业文化传承,要把能为企业(行业)培养能力强的,有品位的学生当作自己的使命。在教学中将企业文化与专业技术结合起来,使学生能深入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更有效地发挥专业技能,在专业教学中进行企业文化教育,还能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有兴趣同学们才有学习的动力,因此在我们进行课程体系优化和建设时,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强企业文化在专业教学中的渗透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另外,通过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学生切身感受到专业知识、技能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的巨大作用,从而提高学习专业技术技能的兴趣,还有,在对企业文化的认识理解过程中,学生充分体验到企业的竞争压力与职业责任,激发起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内在动机。

二、深度融合先进企业文化的路径

(一)融合企业理念精神,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大多数的高职毕业生要到企业就业,他们所面临的不仅是技术的适应问题,还有如何快速融入企业文化氛围的问题,以便能快速的适应企业的工作需要。为此,要在制订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邀请各企业家、技术总工等作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使专业建设指导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先进企业需求,要想更有效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就必须要融合企业理念精神。通过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理念,成立“订单班”等模式,实现高职教育与先进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将企业文化中优秀的团队意识、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及敬业精神等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过程,并渗透到学校的校风、学风、班风建设中,形成良好的职业教育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二)加强和提高教师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教师是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的主要途径,也是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是否能成功的关键因素。学校应积极提高校内专任教师的企业文化素养,再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进行兼职,也可以安排一部分无工作经验的老师脱产进行社会实践,也可以聘请企业一线的有经验的管理者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学校的专业教学工作;还可以通过一些融合员工培训类课程来提高教师的企业文化认识。

(三)积极鼓励在校学生利用业余去企业实习锻炼。

企业实习是在校生了解和学习企业文化的重要方式,高职教育就是面向一线企业的,因此高职教育不能还是按照传统的以学校的课堂为主的教学模式,为了适应企业的发展,必须将课堂延伸到实训基地(校外)、企业车间,使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深度对接,在实践操作中加深对企业工作方式、组织模式和管理流程的了解,直接接受企业核心文化的熏陶。融合优秀企业文化内涵,丰富课堂内容。

(四)开展各种形式宣传活动。

企业文化要想能顺利融入到校园、深入课堂,需要积极进行宣传。不能停留在标语口号、物质摆放层面。文化的习得需要主体的参与和内化,因此应积极开展企业文化主题宣讲活动、团队合作训练、职场模拟、技能大赛等互动性、参与性较强的职业化活动,挖掘学生潜能,活跃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褚朝森.接轨企业文化建设专业文化[J].卫生职业教育,2010年8月

[2]戴维海. 高职教育文化引进融合企业文化的认知与运作[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12月

文化融合论文篇8

关键词: 中国禅宗;日本茶道文化

禅宗和茶道曾在日本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当今的日本社会生活中,其深刻的内涵和特征依然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表征,并继续对日本社会文化和生活产生影响。研究发现,不论从内容、形式到社会作用来看,中国禅宗和日本茶道之间有着很深远的历史渊源关系,有着某些相似之处。日本茶道文化研究者武野绍鸥所提出的“茶禅一体”,正是二者关系的精辟阐述。探究和分析中国禅宗思想和日本茶道文化精神的融合,对于进一步了解中国禅宗文化和日本茶道文化的精髓,促进中日两国文化的深入交流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1. 中国禅宗的基本精神

传说南北朝梁武帝时期,印度菩提达摩传法于中国。菩提达摩始成为中国禅宗的初祖。之后宗派林立,枝叶茂盛,盛唐时得以定型。这期间主要由唐代六祖慧能所确立的南宗禅盛行,其宗旨为“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并以其“不离世间,明心见性”的修行理念和庄子哲学思想相互融合,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南宗对禅的修行方法和教义进行了简化,主张“顿悟”的空无观,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主张“相对论”,这种近似道家的阴阳转换思想;认为佛在“心内”,提倡修行不必苦修身心,也不必出家坐禅,只要在日常生活起居中保持一种心灵境界的超凡脱俗,做到无心不动念就是成佛。这种中国化的教义和修行理念很快被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熏陶的中国老百姓接纳并盛行起来,慧能的“顿悟成佛”之说也就成为了禅宗正法中的核心思想。到了晚唐几乎垄断了整个中国佛坛。唐末五代时期,南宗一系分流,发展为五个流派。临济宗是其较大流派,临济宗在北宋中期又分成杨岐派、黄龙派。南宋以后最为盛行的流派是南宗五派中的临济宗和曹洞宗。

定型于盛唐的禅宗是佛教中国化进程中两种不同文化间的变异和同化并进而形成的另一种佛教宗派形态。它是中国历史上大规模接纳和认同外来文化的革新运动,是东方文化的一朵奇葩。因为,从印度传教过来的佛教只有禅而没有禅宗,禅宗是典型的中国文化精品。它融合了中国的道家、儒家以及印度的佛教精华,成为最适合中国士大夫另一种口味的宗教形式,是中国化的佛教,是中国哲学思想与印度佛教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它道以修心达成真人,儒以诚心修成圣人,佛以明心见性成佛,其思辩性和思想性对于中国乃至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思想、艺术、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将产生巨大影响。

约公元1192―1333年,日本镰仓时代,贵族佛教和国家佛教逐渐丧失统治地位,这时注重内心信仰的人们,对禅的钟情和强烈兴趣开始重新唤起。与此同时,荣西明庵(公元1141―1215年)传中国临济禅于日本,道元 (公元1200―1253 年)传中国曹洞禅于日本,并由此形成日本禅宗两大流派。荣西明庵和道元两位禅师成为最先将中国禅宗传入日本的佛教大师。他们将中国禅宗发扬光大,在吸收中国南宗的同时,将其运用到日本生活及茶道、武士道等诸多领域,使其成为日本禅宗文化的思想主流。

2. 日本茶道的文化内涵

纵观日本茶道的发展史,我们知道茶道并不是日本传统文化所固有的,而是由中国传入并演绎发展起来的。中国是世界上种茶、制茶、饮茶最早的国度。据战国时代《神农本草》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期,中国就已发掘和开始利用野生茶树了;从宋代王象之的《舆地纪胜》可知,人工种植茶树的最早记录是在我国西汉。唐代肃宗乾元元年,陆羽的《茶经》深刻论述了当时中国的种茶、制茶和饮茶理论并初具规模和体系。

唐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85年―805年),日本高僧最澄为学习中国的佛法,来到中国浙江的天台山国清寺拜道邃禅师为师,贞元21年,学成回国,将中国的茶树种子携带回了日本,种植在日本的近江(即贺滋县)台麓山上。这是中国茶种最早传向海外的文字记载。日本茶祖荣西禅师(公元1141―1215)两次来中国研究和学习临济佛法,他不仅对中国寺庙的点茶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对禅院里罗汉贡茶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研究。后来,他将中国不同种类的茶籽和全套的茶具都带回日本,并完成了对日本茶道形成产生巨大影响的巨著《吃茶养生记》。宋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日本高僧南浦昭明来到浙江余杭径山寺,拜师于虚堂和尚,学成后,把著名的佛教径山的吃茶、斗茶、茶宴等中国文化茶习俗也带回了日本。

传入日本后的中国茶文化,历经几代日本茶人的潜心研究、不懈努力和改革创新,将日常这种简单的饮茶活动升华到了极具内在美和形式美的艺术高度。这种独具特性和审美价值的日本茶道是中国禅宗日本化后孕育出来的一种高度讲究的文化修养,一种新型的文化式样。它在吸取中国禅宗精华的同时,结合了本民族特色,最终形成了体系完整、独具魅力的文化思想,即日本茶道。提出“茶道”一说的村田珠光和尚在参禅中将禅法融入饮茶之中,悟出“佛法存于茶汤”之道,而把茶道技艺提升为艺术的高度,是受中国佛教禅宗思想影响的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体味了吃茶的“本心”,使吃茶摆脱了外界物质因素的束缚,进而提出了“和、敬、清、寂”茶道“四谛”思想。

从形式上来讲,以“茶汤”为主要形式的日本茶道实际上是一种仪式化的、供奉客人的饮茶之事,是有关饮茶和沏茶的礼仪,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社交手段,只不过经过几代茶人的创新和发展,演变成了以品茶为主的特殊文化现象了。其本质是通过程式化的形式,体现修身养性之品行,增进情谊之目的,研习礼法之效果,并以善心去济度人世。体现日本艺术结晶和文化象征的茶道,它在反映日本人生活起居和准则的同时,也反映了日本的国民性。时至今日,这种方式都在影响着日本国民的日常起居和文化生活。

3. 中国禅宗主张与日本茶道精神的内在联系

日本茶道随着与本土文化,特别是本土皇道文化、神道文化和武士文化的渗透和融合,不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殊异于中国茶道,蕴含大量“禅”的元素,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成为宗教性质的禅门茶道文化。这就是日本茶道所体现出的“茶禅一味”思想。这也充分体现了日本的“茶道宗教”理念以及有异于中国茶文化的本质属性。

3.1“和”与禅

茶道“四谛”中的“和”是指在整个茶事进行过程中内心情感的一种和悦、具体形式的一种和谐。这是日本茶道整个过程中重要的支配力量。它包括主与客之间的和睦、客与客相处的和悦以及人与自然环境间的和谐。不管是侧重于形式的和谐,还是侧重于内在情感表露的和悦,“和”的精神氛围始终是茶室里的主旋律。从茶事中茶碗的手感、茶室中茶内的熏香以及茶具的摆设看,既要与茶事的目的和氛围相一致,又要与室内的布置相协调,还要与季节的变化相适应。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差别和不平等十分鲜明,这就对人的交流相处造成了一定的拘谨和阻碍,只有在茶室中,这种封建等级观念的束缚全都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平等的沟通和交流,赏心的愉悦和自然,这就是中国禅的精神追求和体现。中国禅法提倡地位的人人平等,体现出的是“我心即佛”、“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的真谛,追求的是“和”的境界。这也正与以原始“神道”为根基的日本本土文化相吻合,与日本茶道之“和”相吻合。茶道不仅是禅宗自然观外化的艺术形式,还是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减少纷争,实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的剂。

3.2“敬”与禅

“敬”指的是在茶事过程中相互有礼有节、谦卑恭敬、真诚交往。既体现主客之间的相互谦恭和尊敬,又体现客与客之间的恭敬坦诚。

如,为表达恭敬之意,主人将茶碗端出来给客人喝,只能正面对着客人来把茶端出,客人为表谢意,也尽量避免从正面饮茶带来不恭。茶事中原有的“贵人入口”一律取消,不分贵贱,所有的客人都必须从同一出口自由进出,就连武士的佩刀也不准带入茶室,必须放在室外。客人进茶室后得先对茶室内悬挂了体现茶会主题的字画行礼,来表达客人对主人的尊敬和谢意。日本茶道中,“敬”体现的是“心佛平等”的禅意,是平等敬爱之心,实际上与中国禅宗汉传佛教所倡导的“二部四众、平等互重”的主张是一致的,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皇权贵族,在真如面前,人人都得到尊敬和爱护。禅宗认为人的一切欲望和杂念皆源自“我执”与“自我主心”。要想成佛,就得超越自我,达到无意识的内心自悟。日本茶道它吸取了中国南宗的“心佛平等”主张,融入了“心佛归一”的精神,并加以提炼和升华,促成了“敬”的思想情感的形成。由此可见,在追求人的平和敬爱方面,中国禅宗和日本茶道的主张是一致的。查阅日本茶道文化史,我们可以看到“一座建立”,指的就是茶事活动中,人人平等,相互尊重,共创和谐茶室的理念和氛围。

3.3“清”与禅

“清”指的是茶事活动中茶室茶具的整洁和干净。它既是对茶室内部装饰物品的描述,也是对茶室外部自然环境的表达,同时也是对饮茶者心灵纯净的要求。茶室庭院茶人经常要清扫,保持整洁干净。而茶室内部更要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室外环境鸟语花香、清幽逼人。室内环境娴静幽美、朴素典雅。茶人们心灵恬静,无私心杂念,面对滚烫的茶水,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茶事表演。由此洗净身外的污浊,实现心灵的纯净和美丽。这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它既是日本茶道通禅的一种化境,也是禅宗自然观的一种体验,同时也是茶道特有的审美情趣。一代宗师千利休在他的《南方录》中写道:“茶道就是要在茶室中实现清净无垢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理想的社会。”千利休所说的“清”,实际上是指人该“拂去浮世俗尘”之意。既要清除人身上的尘埃,还应洗涤心灵的尘埃。日本茶道的“清”体现的是用独特文化式样所表现出来的“物我合一”的禅宗意境。禅宗的“禅”意为“静虑”,可见“清静”是禅宗空无观最明显的特点之一。禅宗认为只有“本心清静”,才能“物我两忘”,只有清除干扰、清心静虑,才能 “梵我一如”。

3.4“寂”与禅

“寂”是日本茶道最高美学境界,也是日本茶道最根本的精神内涵,它要求茶人们摈弃欲望和凝神沉思,达到一种宁静、幽闲和幽雅。它鼓励茶人们将世间欲望和凡尘俗世统统抛开,保持思维的独立和完整,获得更多拓宽想象的空间和新的启迪。在梵语中,“寂”为“静寂”、“和平”、“静稳”之意。在佛典中,“寂”为“死”、“无”、“涅般木”之意,可以理解茶人或禅者在人死后,自然而然地进入无色无声的“皆无之域”之境界。这里没有色彩、没有声音,甚至无我。“死”是“无”的世界,同时,也是“有”的根本和源头。人世间那种凤凰涅的希望其实它源于佛教的轮回思想。就像坡先生所云:“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寂”是“四谛”中体现出的最高层面的禅宗法则。它倡导人们无论世间如何纷乱都要秉持一种谦虚做人、坦荡无私的心寂。如果心有杂念人生既不会圆满,也不会闲寂。这和中国禅宗的“物我两忘”同出一辙,所表达的情感是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禅境。正是基于这种禅境的空寂体悟,茶人们和禅僧才能将有色的大千世界悟至枯淡闲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达到一种清静无我的境界。禅宗和“四谛”是日本茶道统一的精神所在,“禅”的精神境界与“四谛”的精神内涵一脉相通,浸润着禅宗出世思想的茶道文化已成为人们追求精神超脱和心境恬静不可或缺的心灵寄托与媒介。

4.结束语

日本茶道文化从一开始就与中国的佛教禅宗有着不解之缘。中国茶文化和禅宗文化传入日本后,经过日本民族多元文化的相

互交融、演绎、发展,禅宗成为了日本民族的生命哲学,茶道成为了日本民族的生活艺术,正是有了中日禅僧对中国饮茶之风的发现、引进和发展,才有了日本的茶道文化,才使得中国禅宗与日本国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而历久不衰。正因为日本茶道吸取、融汇了中国禅宗的精髓,才形成了日本茶道文化“和、敬、清、寂”的精神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文化,才有了“茶禅一味”的日本茶文化现象,才使日本茶道有了生命的支撑,有了艺术的高度。日本茶道与中国禅宗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李红.和敬清寂 茶禅一味[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2):132―136.

[2]焦毓芳.论日本“茶禅一心”的必然性[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4(1):89―95.

[3]蔡荷.茶道中的哲学意味[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4):36―39.

[4]陈文华.人心需静,以茶通禅,由禅悟道[J]. 农业考古,2014(2):235―238.

文化融合论文篇9

论文摘要:以《古兰经》为源泉的伊斯兰教在伊斯兰社会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它左右着文化和艺术的走向,其特有的宗教思维和信仰使伊斯兰装饰艺术无比发达,并呈现出抽象、满密、规整和均衡的审美趋向。

论文关键词:伊斯兰装饰艺术审美特征

房龙在《人类的艺术》中谈及伊斯兰教时说:“从天性上看,伊斯兰教徒不算是讲究艺术的民族。雕工师傅、画家、瓷砖的设计师,只是为打破清真寺墙上的单调,才动手搞点装饰。”①此话明显失之偏颇。原因有三:其一,没有客观地认识到伊斯兰教发展过程及其同时伴生的开放文化观,使伊斯兰艺术广泛吸纳了各民族业已取得的艺术成就,从而营造出富有伊斯兰特色的艺术形式这一历史事实。其二,过于草率地判定伊斯兰装饰艺术不存在深层的文化意义和美学向度。其三,没能洞悉以《古兰经》为源泉的伊斯兰教使伊斯兰装饰艺术呈现出特有的宗教韵味。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做出比较公允、明确的辨析。

实际上,伊斯兰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装饰艺术中。而伊斯兰装饰艺术又集中体现在清真寺建筑的墙面装饰以及织物、陶瓷、金属、玻璃等器皿的纹饰上。其美学原则既区别于西欧和中国,又区别于犹太教、基督教、佛教等其它宗教艺术,其内在的文化动因使之呈现出以下独特的艺术面貌:

一、抽象中的冥索

多数学者把伊斯兰纹饰艺术发达的原因归于伊斯兰教的偶像崇拜戒律。《古兰经》虽没明文规定禁止具象绘画,但却提出:“我的主啊!求你使这个地方变成安全的,求你使我和我的子孙远离偶像崇拜。我的主啊!偶像确已使许多人迷误。”②并有传说,如果塑造了人和动物的形象而不能给其注入生气,在末日来到的时候将受到严惩。“在穆斯林看来,绘画人或动物的形象,即意味着与造物主竞争,这样的人会在裁判日受到最残酷的处罚。于是,形象创造成为伊斯兰艺术中的一大。”③由于《古兰经》对穆斯林信仰和生活准则的决定性作用,导致伊斯兰艺术致力于装饰艺术的发展。此外,宗教一般是通过非人化的偶像崇拜来诱使人们皈依教门,服膺教义的。佛教、基督教便是通过把具体可感的人加以神化,借以宣扬超脱物象的精神本体,并作为人类崇拜的偶像。在汉代末期,佛教正式传入中国之后,大规模的造像活动随即开始。魏晋之后,随着佛教的兴盛,造像活动日益发展,到南朝时达到高峰。不仅如此,当时的许多高僧,还在理论上论证了建造佛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慧远在著名的《万佛影铭序》中就称:“神道无方,触像而寄,百虑所会,非一时之感。”④而规模和影响力居世界三大宗教之首的伊斯兰教选择的不是“触像而寄”,而是无形无相的某种理念,并视其为超越生命的存在。因此,基督教的耶稣、佛教的释迦牟尼均有确定的“实像”,而伊斯兰的真主却是虚拟、抽象的,是不可见的“虚像”。真主创造万物、主宰一切、全知全能,既无处不在,又无形无象、无始无终。既然真主是某种理念的代名词,那么,以抽象的“有形”,反映真主无处不在的“无形”,才是通过艺术感悟真主存在的途径。这种靠悟性感知真主的特质是导致伊斯兰装饰艺术抽象化的另一原因。阿非夫·巴哈尼斯称,伊斯兰艺术重想象和冥索,西方艺术则重科学与思考。而想象和冥思正是抽象艺术的思维方式。更为重要的是,伊斯兰教重知识、崇智慧的远见卓识亦促使其工艺纹饰抽象化、复杂化,同时又为高难度的表现方式提供了思维能力上的先决条件。伊斯兰教的创始人多次表达过对知识价值的肯定,这种对知识和智慧的尊重与崇尚,使伊斯兰社会以开放的文化观广泛汲取古代波斯、印度、中国、希腊、罗马的科学技术和哲学思想,不仅迅速形成和发展了伊斯兰文化体系,也使宗教与哲学、科学协调发展。而从哲学上看,伊斯兰教主要接受了来自古希腊、古罗马的浸润,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对其产生了深刻影响。“中世纪阿拉伯著名哲学家伊本·西那采取了带有新柏拉图主义色彩的亚里士多德哲学体系,认为感悟是人类认识真主和世界的一种最高能力,因此,一切失去物质和感性外壳的抽象概念是知识的最高形式,因为人的精神目光应从‘粗糙’的物质显示,从一些具象的事物和现象移开。”⑥伊斯兰艺术能够把几何纹饰发挥到极致,正是这种崇尚抽象思维的智慧使然。花卉、植物纹饰摈除了具象表达,以抽象化的象征性语言,描述“隐而未见的意向”,以近乎极限性的繁丽复杂,构筑视觉上的绚烂迷离。其作用在于打破了视点的固定,使观者在目光顺着藤蔓游走跳跃的时候,精神也随之飞升到永恒的天国乐园,体悟宇宙的精奥美妙,并最终感受到真主创造世界的神奇伟力。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阿拉伯书法在装饰艺术中担当的重要角色。阿拉伯书法出现在装饰艺术中,不同于中国青铜器、古埃及器物上铭文的记载、述说作用,伊斯兰教不仅视书法为智慧的表征,更是象征真主的圣意,在装饰空间嵌入《古兰经》经文、圣训或箴言,真主便可以与信徒无阻碍地交流,书法几乎成了真主的替身。而在视觉上,这种宗教符号式的书法因素的入,进一步强化了装饰艺术的抽象特征。

二、满密中的游走

伊斯兰装饰艺术呈现出花枝满眼的浓密布局。而形成这一特征的文化心理因素,概括来说主要有如下两点:

首先是对荒芜地貌的心理补偿。阿拉伯半岛除边沿地带雨水充沛、土地丰沃之外,大部分地区干燥少雨,起伏的山脉和沙漠夹杂着零星贫瘠的绿洲,因而生活在这里的游牧民族梦想中的家园就如《古兰经》所描述的天国景象:繁花似锦、莺啼鸟啭、河流清冽、满目葱茏。而在现实环境中,稀疏光秃的地表植被和热浪蒸腾的空气却透出丝丝荒凉。这种巨大的反差,迫使伊斯兰艺术家创造出慰藉心灵的艺术样式。如清真寺的墙面采用了多种装饰手法:或用砖排列出复杂的几何纹样;或用琉璃砖满覆建筑物所有在外的墙面,间或镶嵌晶莹明亮的镜片;或采用浮雕手法镂刻图案。同时,又配以蓝绿色调,蓝色喻水天一色,绿色象征植被和生命。从而使清真寺光彩夺目、富丽堂皇,远远望去,单调无垠的环境背景烘托出清真寺的雄伟壮丽和神奇魅力,吸引着众多信徒前来寻梦。这无疑考虑到了视觉艺术对心理缺失所具有的补偿作用。《古兰经》中的圣语也揭示了阿拉伯人对生命之色的崇尚。因而,蓝绿色调不仅在伊斯兰建筑装饰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影响了工艺品装饰的色彩倾向。

其次是教义的启示。伊斯兰装饰艺术崇尚繁复,不喜空白,也是受其教义的影响。中国艺术没有空白的概念,不管是书法、绘画,还是建筑和园林等,都赋予虚空以丰富的含义,成为产生丰富心理运动的生命源泉。老子曾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⑤因而,空白处亦指代物象,此所谓“计白当黑”。所以苏辙在《论语解》中说:“贵真空,不贵顽空(死的空间)。盖顽空则顽然无知之空,木石是也。若真空,则犹之天焉!湛然寂然,元无一物,然四时自尔行,百物自尔生。粲为日星,为云雾。沛为雨露,轰为雷霆。皆自虚空生。而所谓湛然寂然者自若也。”⑥而伊斯兰教却给空白罩染了一层神秘的宗教色彩。他们认为,空间是魔鬼出没的地方,所以应以稠密的纹饰将其填满,这样就可以阻止魔鬼的活动。更重要的是,伊斯兰教认为真主无时无处不在,“无”的空间并不存在。

三、共性中的宣叙

伊斯兰艺术善于用线,弯曲柔韧的线条贯穿于整个纹饰画面,而且这些象征枝叶的线条迷宫般地编织缠绕、回环延展,体现出极强的运动性。在世界各民族艺术中,能够把线条的丰富性发挥到极致的,一个是中国艺术,另一个就是伊斯兰艺术。而比较起来,中国艺术的线条携带着更多的人文含义。如中国书法便抛弃了任何有关意象的形体、色彩、质地等视觉要素,只用简略到极限的线条在运动中展现节奏、韵律,而这种无牵绊的徒手挥洒,使蹑踪情感之流成为可能。“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可见,中国艺术对统一的道德律令的强调,并没有限制对艺术个性的张扬。可在伊斯兰装饰艺术中,线条却主要负载着宗教含义,体现出附庸于宗教情绪的美学观念。因为在伊斯兰教里,宗教和哲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互为包容。伊斯兰学者吸收希腊罗马哲学思想来论证真主的本体和属性,使伊斯兰教具有理性思辨的色彩。伊斯兰教认为,真主是最完美的存在,一切光荣归于真主,因而个体的创造性价值没有得到广泛的确认,这使得伊斯兰装饰艺术不注重个性特征的展现,而是以规整、统一、均衡和重复勾勒出鲜明的共性特征。因此,纹饰的线条或以波状、弧形、螺旋状延伸,或连绵缠绕,但运动轨迹总体上趋向圆型。极富动感的曲线虽穿插、缠绕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但仍保持清晰的脉络。这无疑展现了圆满自足的真主,其生命活力在于行动中的理智这种哲学认识在艺术中的宣叙。而这些颇具共性的装饰特征既不是“为了打破单调”而随意为之,也不完全是因为受制于偶像崇拜的禁令,相反,伊斯兰装饰艺术的独特面貌是蕴涵明确的主动选择。

四、均衡中的归并

伊斯兰艺术给人的整体印象是和谐、统一、均衡、宁静。特别是在建筑和织毯工艺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几何纹、植物纹和书法纹在布局、节奏、色调等艺术元素的组合关系上,彰显出高度和谐统一的韵律美。纹饰结构上的繁杂却与内容上、装饰手法上的单纯相互抵消,营造出轻松、宁静、优美的情感氛围,而不是一般宗教艺术普遍具有的神秘压抑的感受。但伊斯兰建筑、工艺品等传达出的愉悦情调与世俗欢娱情感却不能等同。因为,伊斯兰教在肯定现实生活的幸福时,并没有忘记对人的思想、行为加以统合和规范,对艺术有相当多的禁锢和干预。伊斯兰教认为,在真主面前人人平等,穆斯林亲如兄弟。而民主、平等、团结的观念,反映在清真寺建筑上,就是多采用对称性结构。先知清真寺、大马士革清真寺、金顶清真寺、泰姬陵等数不胜数的伊斯兰建筑均体现了严格的对称关系,造成绝对化的均衡统一,显现出祥和、宁静的意境美。同时,半圆形屋顶的广泛使用,或许也是“认主独一”思想的具体表现。

总之,伊斯兰装饰艺术尽管包容着多种文化体系的艺术成果,却是在服从伊斯兰教自身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的融合和统一,其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绽放出的独特而明丽的神性光华,是值得我们细究和深思的。

注释:

①房龙:《人类的艺术》,河北教育出版社,石家庄,2002,第145页。

②《古兰经》,马坚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1,第195页。

③⑥郭西萌:《伊斯兰艺术》,河北教育出版社,石家庄,2003,第325页。

④转引自袁济喜:《六朝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231页。

文化融合论文篇10

关键词:企业 国际化经营 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8-062-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国际化经营已经成为众多企业寻求更大市场、寻找更好资源、追逐更高利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化经营中的跨文化管理是指母公司对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类型、不同文化发展阶段的子公司的文化采取的包容的管理方法。跨文化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对相互冲突的原有文化进行扬弃,设计切实可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确定超越文化冲突的发展目标,维系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催生再造新的文化,实现文化的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利用企业的潜力与价值。国际化经营企业只有真正实现了文化融合,才能使企业的经营顺利运转,竞争力得到增强,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

一、充分认识跨国经营中文化融合的现实意义

文化因素对国际化经营企业的影响是全方位、全系统和全过程的。企业的员工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语言、教育水平、和工作目标等,来自不同国家的管理者也有着不同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同时,企业不仅要满足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的需要,还要积极适应东道国的风俗习惯、法律制度。如何进行跨文化的有效沟通、协调和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运作的效果。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必须加强跨文化管理中文化融合的研究,探索如何在不同形态的文化元素、不同的管理风格中,营造兼容并包、和谐统一的企业文化,建立切实可行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最合理地配置企业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企业的潜力和价值,实行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为提高企业综合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国际化经营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是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共同面临的难题。众多企业跨国经营的实践表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因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冲突,是导致跨国经营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科尔尼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调查欧美和亚洲的115个交易额超过10亿美元的并购案例,有65%没有达到预期的协同效应和财务回报;麦肯锡咨询公司调查也显示,并购重组的公司10年后只有近1/4获得成功,而文化的差异和冲突都是并购失败的首要因素。文化融合创新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并购、重组、投资等方式虽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组织体制的架构和资产业务的整合,但是其深层次文化的融合创新则是长期不断丰富发展的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因此,必须要把国际化经营中的文化融合创新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增强核心竞争力、关系生死成败的重要课题来破解,建立科学的研究和创新工作机制体制,坚持从实践到理论,再从实践到理论提升,不断研究和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文化支撑。

二、企业国际化经营中文化冲突的具体表现与危害

除了与其他国家除语言、风俗习惯、、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不同外,中国企业由于受几千年传统文化,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的管理者和普通员工,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还是在心理承受能力和价值评价体系方面,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应是文化融合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1.价值文化的差异。文化与价值观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管理实践。在风险观念方面,中国企业一般缺乏风险意识和冒险精神,而西方企业家则勇于冒险、敢于探索,尤其是在研制新产品、开拓新市场、运用新技术等方面表现突出。在对待工作成就的态度方面,中国企业缺乏灵活的激励机制,员工缺乏工作主动性;西方企业员工有较大自,并对上级有一定建议权和质疑权。在不同意见表达方式上,中方人员表达方式委婉,有的人喜欢背后议论;而西方则是直截了当地说明真相。从工作方法方面,大多数中方职员比较重人文关系,习惯于以领导的意图和上级的文件作为开展工作的依据和指南;西方人员在工作中很大程度上是遵循“法、理、情”的事理顺序来开展工作。

2.制度文化的差异。西方企业习惯于法律比较完善的条件下开展经营管理,会用法律条文作为行动的依据;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有着浓郁的行政特色,习惯于按上级行政管理机构的指令行事,上级的条文、指令、文件便是企业的决策依据和办事章程。西方企业管理上表现为规范管理、制度管理和条例管理,追求管理的有序化和有效化;中方文化的适应性强,灵活性大,但过于灵活的必然结果是不重视正式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以“情”治理使员工对制度的执行比较松懈,以致规章制度往往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

3.经营思想的差异。从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来看,西方管理人员多具有互利、效率、市场、应变的思想,崇尚竞争,讲求效率,注重成本研究,强调售后服务,重视长期行为,长期计划被看作是一种有价值的投资;而我国的企业由于受“求稳”的传统文化和政府行为的影响,往往缺乏风险意识和冒险精神,大多小心翼翼,只怕失败,比较重视短期行为,长期计划的效率较低,尤其在互利方面,往往较少考虑对方的获利性。

4.劳动人事政策差异。在工资政策上,中方往往看重员工的资历、经历和学历,把工资增长基数与企业经济效益直接挂钩;西方则根据工作的性质和能力确定工资,把工资调整与物价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结合起来。在人事安排和职务晋升上,中方比较注重个人政治素质、个人历史以及人际关系等;而西方则把能力放在第一位,根据员工在工作岗位上实际表现出来的能力来进行人事安排和职务晋升。对于人才流动,中国企业不习惯员工跳槽,并常常以某些条件和理由限制人才外流;而西方企业则鼓励自己的员工不断流动,形成合理的年龄、知识、技能结构,保持企业的活力。

三、积极采取措施,推进国际化经营中的文化融合

文化融合是科学化、系统化的工作,在工作过程中,要通过科学的工作,建立科学完备工作体系,努力推进思想的融合、价值观的融合、制度的融合、管理的融合,以及员工行为的融合,实现最终的文化融合。

1.建立文化融合的工作机构。文化融合是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企业内部要组建企业文化融合领导机构,确定专人负责。要建立研究机构,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摸清双方的企业文化基础,了解对方的文化特征,懂得双方的差异所在,制订好文化融合方案,选择适当的企业文化融合方式,制订融合计划等。近年来,国内外诸多研究机构和高校,加强在合资并购企业的文化融合问题研究,形成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企业在上百年的发展和完善中,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跨文化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国内企业可借助“外脑”,学习借鉴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充分发挥专业研究机构与高校的作用,配合做好调查研究、判断分析和培训等工作。

2.建立具有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体系。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必须要建立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只有在共同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开展经营活动,企业才能减少内部冲突,发挥文化差异的优势,创造整体的经营绩效。培育共同的核心价值观,首先要确定合适的国际化发展思路,确定发展目标,确立国际化经营理念,同时兼顾选择和吸纳外来文化中优秀的元素,做到优势互补。在培育过程中,要注意子公司的企业文化不是母公司文化的自然延伸,而是在全球化战略指导下的企业创新。确立的文化内容要清晰明确,能被具有不同文化的职员所理解和接受。企业文化和共同价值观的建立需要长期持续的努力,需要所有员工的认同与高层管理人员的支持。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落实企业文化与共同价值观,树立良好的典范,在企业中营造开放沟通的气氛和环境,提供员工有关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以便增进员工对企业的认同,使员工的个人文化能够真正融入企业文化,从而充分发挥文化差异的价值。中原油田培育了“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石油工程铁军”的石油工程发展愿景,“人才培养国际化、人才使用市场化、人才激励多元化”的人才理念,“开放融合、统一规范”的管理理念,“互利双赢”的市场理念,有力地促进了石油工程服务事业。

3.要选拔适应文化差异的管理人员。跨文化管理能否得到有效实施,关键在于能否有一批高素质的跨文化管理人员。必须能够贯彻母公司的战略,忠实代表和维护企业利益,同时还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管理经验和较强的管理能力,尤其要具备在多元文化环境下工作所必需的特定素质。海外管理人员的选拔,要侧重于考察其对不同文化的适应和协调能力,包括民族优越感倾向,对多元文化的体验、认识承受能力、行为承受能力、一般的文化知识、专门的文化知识、文化行为和人际交往的敏感性等。近年来,中原油田在市场开拓中,坚持人才培养与石油工程市场开发相同步,健全完善了石油工程管理与技术人才培养与管理办法,通过“引进来”、“送出去”,培养了一大批适应国际化经营需要的管理人才。

4.要抓好跨文化培训工作。要分别对公司派出的管理人员和东道国本地选拔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对国内的外派人员,除了培训国际经营管理的知识和经验外,重点要抓好文化敏感性的培训。文化敏感性是跨文化管理能力的一项主要内容,系统培训我国文化背景、文化本质和有别于其他文化的主要特点,增强对东道国文化特征的理性和感性分析能力,掌握东道国文化的精髓。使管理人员尽快了解将赴任国家的文化氛围,充分理解东道国国民的价值观与行为观,迅速地增强对东道国工作和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充当两种不同文化的桥梁,在此基础上,寻求文化融合的目标和途径。对来自东道国管理人员,主要是管理方法、管理技能、技术和有关公司文化的培训,使东道国当地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尽快达到公司的要求,提高母公司对子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协调和控制程度。中原油田每年都定期举办相关培训班,选派管理骨干到国内高校、石化管理干部学院学习,提升了管理人员的跨文化条件下经营管理能力。

5.要积极推进本土化战略。本土化战略就是指跨国公司在进入某国市场后,努力融入东道国的经济体系,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经济实体的发展战略。本土化有利于跨国公司降低向海外派遣人员和跨国经营的高昂费用,与当地社会文化融合,减少当地社会对外来资本的危机情绪,有利于东道国经济安全,增加就业机会,加速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