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培训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3-03-15 07:13:35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篇1

书法指文字的书写艺术,特指用(圆锥型)毛笔写汉字的艺术。人们常说,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哲学,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是书法。

书法艺术在我国源远流长,自汉字出现以来就长盛不衰,历朝历代出现的书法大家不胜枚举。如秦代的李斯,汉代的蔡邕、张芝,晋代的王羲之,唐代的“欧、虞、褚、薛”、“颜、柳”,宋代的“苏、黄、米、蔡”,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文征明,清代的何绍基、吴昌硕等。他们留下的书法作品更是推陈出新,光耀汗青。作为炎黄子孙,当代学生有责任继承;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我们有义务使书法得以传承。

然而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兴起,键盘的运用使手写意识变得越来越淡。对现代人来说,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已是不容易,更何况毛笔字呢?为了使书法这一优秀的文化瑰宝传承下去,我觉得上好书法课已是迫在眉睫。

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教好书法呢?这次培训会给了我很好的启示。教好书法应遵循书写规范,关注个性体验。这里的书写规范就是临帖,临帖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临帖分对临,背临,意临三个层面。对临即将范本置于眼前,须看一笔,写一笔;背临即不看范本,只凭印象将诸字临写下来;意临即临写范本时追求原作的意境和神韵。我想,小学书法教学可以先教会学生对临,然后层层拔高,一步步接近意临。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篇2

澳大利亚的核心绩效考评计划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实行,使得其以TAFE为主体的职业教育和培训(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简称VET)教育的发展不断加强,培养的人才在国家的社会经济建设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澳大利亚高中生毕业后有70%选择TAFE教育, 甚至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仍然会选择攻读TAFE 以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不少学生既把TAFE作为技术训练的熔炉,又把TAFE 当作进入大学的阶梯。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其独具特色的VET教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

(一)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的终身教育与培训理念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建立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基础之上,办学重点是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形成了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的良性机制。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提供的教育和培训,主要任务是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因而其教学完全按照行业规范来进行,贴近实际,并能够根据社会需求实际及时调整办学方向和课程设置,紧跟社会经济发展步伐。参加培训的人员、地点、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等都很灵活,从而造就了澳大利亚独特的终身教育体系。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非常务实。首先,高度重视高仿真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打造最逼真的实训基地,让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融为一体,各TAFE 学院在设施设备上投入很大,努力使实训环境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实场景。一般来说,各专业领域都有与生产相似的校内实训场所和设施, 每个实训场所都具有与企业一样的职场文化。其次,高度注重实践环节和现场教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有的学校甚至没有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室,学生的教育培训全在现场。再次,实施小班化教学。由于班级人数普遍较少,平均20人左右, 学员在课堂内讨论发言的机会很多,教师的授课方式也灵活多样, 通常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主旨,真正实现以提高职业技能为中心。

(二)有机结合的大学教育、TAFE与中学教育,各类相互补充衔接的证书、文凭、学位

TAFE毕业生既可选择直接进入社会就业,也可以选择升入大学继续深造学习,并且可以将其TAFE学院中取得的成绩折算为大学学分。TAFE学院是一个教育培训的综合体。它上接大学、下连中等教育,不仅提供基本技能训练,还注重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直接面对劳动力市场就业需求。其独特的多功能、全方位、灵活多样、各取所需的特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育模式。人们可以依据自身实际,选择较为合适的资格证书学习起点,再依据需要和兴趣进行高级别的资格证书学习,而且TAFE学院证书在澳大利亚全国通用。

学生在TAFE 学院学习可以获得全国统一的、与工作岗位相对应的教育和培训证书。这些证书包括:证书Ⅰ(半技术工人),证书Ⅱ(高级操作员/服务性工人) ,证书Ⅲ(技术工人),证书Ⅳ(高级技术工人/监工);普通文凭(专业辅助人员/技术员),高级文凭(专业辅助人员/管理人员);第一学位(专业人员/经理),高级学位(高级专业人员/经理)。在该证书体系内,低一级与高一级证书(文凭、学位)之间建有衔接关系:学生在取得证书Ⅰ之后,再学习几个模块,即可取得证书Ⅱ;余者类推。这种统一的证书制度和课程内容的模块式结构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相沟通,使就业前教育与就业后教育相联系。

(三)多元化的办学体制

1.多元化办学主体。澳大利亚的职业培训机构种类上多种多样、功能上相互补充。如TAFE学院、企业、私营、成人与社会培训机构等。TAFE学院主要是由各州政府举办的公立性质职业培训机构。澳大利亚政府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创办非公立职业培训院校或机构。

2.多样化办学形式。澳大利亚职业教育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一校多制是其办学特色。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既体现了澳大利亚职教特色,也大大增加了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

3.多层次投资渠道。澳大利亚建立了多层次的职业培训投资渠道,主要包括政府、企业、行业和个人的投资。尽管目前大量投资的还是政府,然而越来越多的工商企业人士意识到,决定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是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进行员工培训是一笔回报率很高的投资,因此工商企业投资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积极性很高,而且总额数不断增加;个人投资也是职业培训经费的重要来源。

(四)行业、企业全面积极参与职业学校教学和管理

澳大利亚相关行业组织在澳大利亚的地位非常重要。例如职业院校的教学组织要按照行业标准;教学课程内容的确定要依照国家统一制定的证书制度和行业确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各类证书、文凭需要开设的课程等,均必须根据市场就业信息、相关岗位技术要求和能力标准,由各相关行业培训理事会确定等等。为更好地履行其职责,其行业组织必须协助政府提供最新的岗位要求及近期就业信息,并根据这些需求和信息,指导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帮助学习者确定专业方向,组织被培训者进行技能考核。行业组织还必须组织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业培训教育经费的管理与投入,帮助职业院校建设实训基地,通过接待学生实习参与学校的管理与实践教学,同时设法保证受训者通过相应标准的考试。

(五)业务熟悉的兼职教师作用巨大

澳大利亚TAFE学院师资采用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方式,兼职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高达2/3,而专职教师仅占教师总数的1/3。兼职教师均来自于企业生产、服务领域第一线。大量的兼职教师能够带给学生最新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较强的技术或技能。所有担任TAFE的教师必须受过所任课程相关行业和教育专业的培训并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如TAFE 学院对教师的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十分严格和明确:一是任教者要取得所授专业的硕士学位;二是任教者要取得教育专业的本科文凭;三是任教者要有3—5年与专业教学相关的行业专业实践工作经验或经过培训,并取得行业四级证书。虽然具体规定各州有所差异,但实践经验、技能证书、教育学习这三者缺一不可。除此之外,还必须掌握熟练的教学方法,尤其要具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等条件。

(六)积极扩展服务对象,充分利用海外教育资源

澳大利亚TAFE学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相当积极。他们不仅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办学,如为中国、新加坡、泰国等国提供专业教师培训或语言教师培训等;还大量吸收海外学生到TAFE学院学习和进修。

二、核心绩效评价系统

20世纪90年代末期,澳大利亚绩效评论委员会(Performance Review Committee,简称PRC)开发的核心绩效评价系统(Key Performance Measures,简称KPMs)得到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局的认可。核心绩效评价计划开始实施。该计划明确了任务范围、时间限制和实施评价所需的成本。核心绩效评价办法(KPMs)是一套数字测量系统,这些数字集中在当前和将来取得成功的关键绩效方面。对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VET)进行绩效评价可以确保财政资金得到有效、高效利用,可以向纳税人和客户准确表明资金使用情况,可以促进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质量提升,减少商业行为,可以为当事人和顾客提供足够信息,帮助他们评价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提供者。对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实施核心绩效评价的主要目的是:①为澳大利亚人提供到全世界工作的技术;②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③使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获得公平的产出;④最大化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公共资金的价值;⑤增加培训投资。

核心绩效评价系统(KPMs)有效地结合了培训项目的有效性、效率、产出和结果。如图1所示:

(一)产出和结果评价

如图1所示,KPM1反映其国内每年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生产得到认可的技能产出。产出和结果评价是核心绩效评价系统(KPMs)中最基本的内容,其关键指标为每年通过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所获得的技术指标。产出和结果评价是理解其他项目评价的起点,这里其他项目评价包括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体系的效率,以及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对个人、社会和经济的产出等。

(二)有效性评价

KPM2反映的是相对于澳大利亚工业所需要的技术水平,澳大利亚人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体系中的现有技术存量。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目的在该指标上得到很好体现。而造就并保持澳大利亚人职业技能水平,满足国际竞争的需要是其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的最根本目的。该目标是否完成,也就是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效果检验,则由绩效评价来完成。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绩效评价的评价指标可以分为三大类:①技术需求类指标。如工作机会、就业人数和技术需求等;②技术存量类指标。如合格的劳动力技术组合等;③技术缺口类指标。如新产生的技术需求等。

KPM3反映雇主评价通过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所获得的技能的工作相关性与有用程度,以及他们对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的满意度。雇主和工业部门的共同目标是拥有合适的技能工人,并且这些工人能够运用其所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该项评价所需数据主要来自雇主对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评价的全国性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①雇主对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总的满意度;②雇主对毕业生的技能能否适合工作需要的看法;③雇主对特殊技能的满意程度等。

KPM4反映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提高个人就业情况和改变个人前途的情况。该项评价内容主要指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系统在实现学生就业愿望方面价值增值上的技能供给情况。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系统建立的目的之一就是让澳大利亚人获得技术以满足工作的需要。该目标通过技术培训,以帮助劳动力就业或再就业、改变专业或者在现有工作岗位上提升他们的能力。其数据来源于每年国家职业教育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简称NCVER)所做的“学生成果调查”。

KPM5反映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参与程度、特殊客户群体在其中获得的成果,成功完成培训的学生获得的收益和成果等。其特殊客户群体包括:①妇女;②农村和偏远地区居民;③土著居民及海岛居民;④残疾人;⑤非英语居民。把特殊群体包括在内实际上彰显了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系统的社会义务和责任。

(三)效率评价

KPM6主要评价公共资金支出的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的产出效率。而KPM7则评价全部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的产出效率,即包括公共资金和私人资金支出两项。这部分评价主要评价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系统的效率,即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比率。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的目标之一是最大化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公共支出的价值。对其效率评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些目标是如何达成的。

绩效评价必须依赖一个标准化的产出测量,由于技能产出数量不仅与个人模式有关,能力单位也是可变的。而目前还没有一个标准化的产出计量方法,因而澳大利亚把与每个训练项目和能力单元相关的名义训练小时数,作为绩效评价KPM6的支持数据。在政府财政支出的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活动中,衡量效率水平的基础指标就是名义培训小时数的单位成本。按照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信息管理统计标准(The Australia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tatistical Standard,简称AVETMIS),把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提供者提供给州或地方政府的培训活动实际小时数统计出来,为提高效率评价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这些统计数据要经过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局(ANTA)和国家职业教育研究中心(NCVER)调整,调整后的数据就是名义培训小时数。

KPM8反映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的总支出。主要评价政府、企业和个人在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上的投资水平。

三、对我国职业培训的启示

澳大利亚职业培训支出绩效,对于我国职业培训财政补贴绩效评价制度的完善,促进我国职业培训绩效评价的良性发展都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一)以立法促进绩效评价发展

我国虽然颁布了职业教育与培训相关方面的法规,但因宣传不力,执法不严,并未形成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而澳大利亚1978年颁布的《职业培训法修正案》,就奠定了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法律地位。澳大利亚的《宪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是澳大利亚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管理的基本法律依据。澳大利亚政府规定即使是大学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也只有取得技术继续教育( TAFE) 证书才能从事相关工作。

法律法规具体规定职业培训项目的内容、资金拨付程序和制度、项目应该达到的目标和应该取得的绩效等。在项目结束时,根据原设定的绩效水平和绩效指标对该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并根据取得的绩效情况确定以后财政资金的拨付和奖惩情况。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根据程序对职业培训相关法律法规做出相应修改,并根据需要改进相关项目的绩效指标和绩效水平,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技能的需求。

(二)树立以被培训者为本的评价理念

我国职业培训教育对于被培训者的实践、实训环节注重不够。由于资金缺乏,职业学校自身的实训条件非常有限,学生所学的仍然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严重缺乏实际动手能力,这使得职教与普教之间在教学内容上没有明显的区别,无法体现被培训者的实际需求。而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特别重视提高实践教学内容的比重,把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动手能力作为教学的中心环节。被培训者的需求就是培训的核心。

职业培训的最直接目的是提高被培训者的职业技能,因而对职业培训的绩效评价就理所当然的应该以被培训者为中心进行。首先,以被培训者为本,积极吸纳被培训者参与绩效评价过程。这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还有利于培养被培训者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他们在学习与研究、与他人和社会的沟通和自我管理等等方面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的。其次,评价所提供合理的培训指导、确定的学习内容、制定的学习目标等等方面的绩效时,只有以被培训者为本,才可能降低投资成本、节约时间,并提高被培训者的实际工作能力。最后,以被培训者为本,评价的整个工作时间可以更加灵活,没有限制,评价的过程可以以单元进行,多次连续,充分考虑到被培训者的需要。

(三)制定确定统一的评价标准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评价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相应监控机制也不太完善,职业资格鉴定监督检查不严。而澳大利亚在1994年就由国家培训署建立了全国统一的TAFE标准,组织教育培训质量保证体系AQTF(Australian Quality Training Framework)认证。澳大利亚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与工作岗位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低一级与高一级证书之间建有衔接关系,采取的学分制可以使各模块之间进行相互转换。在取得某级证书后,再学习几个模块,即可取得高一级证书。

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可以使评价工作有“法”可依,使操作过程更加规范标准。另外,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认可的标准,可以扩大证书认可范围及认可度,缩小地域限制,有利于劳动力的流动和学习类型的转化。通过培训和编写指南等做法,指导地方掌握、使用绩效评价指标,做好数据的收集和日常监测工作以及地方的评价工作,及时改进地方工作的措施,促使职业培训工作有效开展,把绩效评价渗透到日常工作当中。

(四)建立以实际绩效为基础的财政资金分配制度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 干部培训院校 用户需求导向 馆藏建设策略 分类号 G253.2

在我国,干部培训院校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单一型干部培训院校,指仅承担培训党政干部、公务员这一特殊群体的培训教学任务;多元型干部培训院校,指不但要承担干部培训任务,还要进行普通高校的招生和各类联合办学。随着近年来政府对干部培训任务的强化,干部培训院校及为其提供重要支持的院校图书馆也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提高干部培训效果是人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单一型培训院校“只承担党政干部、公务员培训”这种比较单一的办学特性,决定了其可以集中精力思考干部培训的需求,通过提供针对性更强服务来提高培训效果。单一型干部培训院校图书馆的读者与高等院校图书馆及公共图书馆读者需求有着非常大的差别,这就决定其馆藏建设不能采用普通图书馆的建设模式,需要充分挖掘干部培训的信息需求,探讨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馆藏建设策略。

1 干部培训的信息需求分析

单一型干部培训院校图书馆读者是来参加培训的高级党政干部和从事干部培训教学的教师。干部培训和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培训相似,都是根据现阶段和未来工作需要而进行的具有“查漏补缺”性质的教学。由于干部培训学员在校时间比较短,不可能像普通学历教育学生那样广泛涉猎某一个学科和专业的资料,对资源有严格的选择性和针对性。干部培训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培训,干部培训面对的是各级党政干部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学历、知识水平和政治素养,也有相当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其关心的问题与一般社会培训用户不同。干部培训的内容也往往涉及社会和政治热点、决策难点、工作顺利开展的智力和技术支持等方面。干部培训这种既不同于正规的学历教育,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培训的特点,决定了干部培训用户相对独特的信息需求。概括起来,该类信息需求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1.1 以政策为核心内容的信息需求

党和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各项政策来实现对国家的管理和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各级领导需要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政策。干部培训中,政策相关的培训也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每当有新的重大政策出台,一般都会有相应的干部培训。干部培训政策方面的信息需求不但包括相关政策的权威原文,还包括各类政策执行细则、对政策理解的辅导资料、有关政策制定的发展状态以及执行情况、国内外与之相关的政策执行做法以及政策空白点信息、政策脱节点信息等。政策需求相关的信息还包括各类法律法规信息。法律是经过规范化,带有强制性的政策。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加速,全民的法律意识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各级领导也要依法执政才能保障其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级领导需要掌握那些已经制定的法律、法规及其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国外相关法律的成果和进程等方面的信息。

1.2 信息需求的新颖性、动态性和系统性

当今社会,国际形势风云变化,国内也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各类有关国计民生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定和更新的频率都非常快。因此,各级领导对于各类信息的新颖性有非常高的要求,需要掌握与现实关系密切的实践和理论的最新成果及相关信息。而且为了突出重点,顺利开展工作,各级党委政府都分阶段、分步骤进行相关的工作,每个阶段都有特别关注的内容,这就造成了各级领导信息需求的动态性,只有和各阶段主要任务相适应,才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另外,由于任何一项政策和工作开展的决策,尤其是重大决策,会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所需要的信息也需要对各个方面的信息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了解,这是各级领导干部信息需求的系统性。这些信息需求势必会带到干部培训中来,这些需求也应该体现在干部培训学院图书馆的馆藏建设中。

1.3 信息需求的多层次性

干部培训用户信息需求的多层次性取决于干部培训内容的多层次性。从培训的内容分析,干部培训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政治发展类培训,主要培训包括党的基本路线、党风政风相关内容、廉政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决策支持类培训,主要涉及各级领导干部进行科学决策需要的政策法规、国情省情以及本地具体情况、各类产业的发展情况等,包括战略性决策和战术性决策;工作发展类培训,主要涉及各级领导顺利开展工作所需要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律、办公自动化知识等方面的内容。

2 用户需求导向的馆藏建设内容

基于以上对单一型干部培训院校图书馆信息需求特点的分析,笔者认为干部培训院校图书馆与普通学历教育院校图书馆虽然在两者“为院校教学科研服务”这一根本目标上相同,但是由于两者办学的根本目标和任务不同,决定着其承担的职能也有比较大的差异。学历教育院校图书馆由于其院校的“研究型”职能对馆藏学科资源完整性、稳定性要求比较高,资源类型则更强调是对知识内容较为成熟的图书、期刊等的采集和管理,而单一型干部培训院校图书馆则由于其“培训型”职能对馆藏资源的政策性、新颖性等要求较高,而对学科完整性、稳定性要求相对较弱。而且由于干部培训时间比较短,如果馆藏资源对用户需求满足的针对性不够,那么图书馆在干部培训中重要作用就很难发挥出来。单一型干部培训院校图书馆比普通学历教育类院校图书馆更需要强调用户需求导向。

根据前文论及的干部培训的三大类内容,干部培训院校图书馆业务发展类培训内容所需要的馆藏和普通学历教育院校图书馆的馆藏需求相似,馆藏建设所需要内容也差别不大,只是对实用性、新颖性和系统的要求更高一些。而对于政治发展和科学决策培训内容,则是干部培训院校所特别考虑的内容。美国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提出的科学决策理论认为,科学的决策过程至少要包括4个步骤:①找出存在问题,确定决策目标;②拟定各种可行的可供选择的方案;③分析比较各备选方案,从中选出最合适的方案;④决策的执行。在该过程中,前三个步骤需要掌握决策所需要的各类信息资源,后一个步骤则需要获得决策执行效果等方面的反馈。为了使参加培训的领导干部在培训过程尽可能获得科学决策的相关信息,干部培训院校图书馆应该深入思考采集和管理哪些馆藏资源。

针对前三个步骤需要的信息,结合业务发展类培训的要求,干部培训学院图书馆应该重点采集以下4类资源:①履行决策职能所需的业务和科学文化知识

相关的资源。这部分资源具有长期稳定需求,内容上包括党建创新理论、法律法规、信息化技术、经济管理和实用科技知识等。除此之外,还应该包括名人传记、励志类文献、廉政建设相关史实案例等在内可供各级领导干部自身发展参考的资源。②国情、省情、市情和社会热点相关的文献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反映国情、省情、市情的人口、文化、社会、经济等发展相关的统计数据、调查报告、论文著作等;反映当地文化传统、生活禁忌、民族民风等情况的著作(包括相关古籍);报刊、网络等媒体社会热点报道和分析;国家和地方制定的各类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相关政策。③与当地省市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历史传统等相似的国内省市以及国外情况,跟踪收集这些省市和地区发展过程中制定的政策、法律法规、所遇到的重大问题及解决方案和执行效果。④中间信息和灰色信息资源。中间信息是信息机构所产生、获取或拥有的源信息中尚未传播或者只在小范围、不稳定或不完全传播的公共信息。而灰色信息是指没有公开的、潜在的信息,或需要通过一些合法的、特定的渠道才能获取的信息。这类信息包括社会新闻、学术手稿、预印本、演讲稿、专题讲座、政府资助研究项目的主题报告,调研报告、对策建议、社会动态、经验总结等。

针对决策的第四个步骤,干部培训学院图书馆应该采集那些相关决策反馈的资源:①采集本地媒体、国内重要媒体以及国外媒体对于本地重大决策的深度报道和分析资料;②重视目前网络媒体及相关论坛产生的各类有关当前决策的讨论、评论、意见和建议等。

3 用户需求导向的馆藏资源建设策略

3.1 拓展决策支持类资源的采集渠道

由于决策支持类资源,诸如各类统计数据、政策法规、各类领导讲话指示、国情省情市情的介绍以及其他中间信息和灰色信息,通过一般的渠道获取比较困难,干部培训院校图书馆资源的采集必须在普通图书馆采购渠道基础上进行拓展。

3.1.1 利用传统渠道侧重采集决策支持和政策相关的信息资源 这里的传统渠道是指图书馆通过出版社、各类书商和数据库商获取公开文献的普通渠道。①利用传统渠道与政策类、管理类、法律类、统计类等专门出版社,比如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学习出版社、法律出版社、中国统计出版社等,与他们建立密切联系,跟踪相关出版动向,及时购买相关的纸制和数字文献资源;②注意收集与地方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文献资料,历代地方贤达著作及其作品的研究资料,与地方方言相关的文献资料,与本地经济、科研密切相关的文献资料;③密切跟踪政策相关或者决策支持相关的数据库产品的研制和开发,比如:“党的十七大报告专题数据库”、“人民日报全文数据库”、“参考消息全文数据库”、“中国动态经济信息库”、“邓小平理论研究全文文献数据库”、“学习时报全文数据库”、“领导决策与案例数据库”、“行政管理文献数据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的“国研报告数据库”“宏观经济报告数据库”、“行业经济报告数据库”等,并及时采购。如果经费不足,可以选择购买那些挖掘比较深入而且能够长期更新的数据库。

3.1.2 加大中间信息和灰色信息的采集力度 干部培训院校图书馆应该设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来采集中间信息和灰色信息。①充分利用培训院校与接受培训的各级各机构培训干部之间的联系,与相关政府机构、新闻媒体、专业协会、行业协会、地方史志、党史研究整理部门等合作收集由这些机构产生的中间信息;②通过购买、索取复制或者自己录制的方式获得无版权要求或可获得版权的重要领导讲话、相关培训课程、会议、广播和电视媒体中重要领导和专家学者对于时政热点的分析;③对于政策法律法规类信息,除正规渠道获取外,还要充分借助互联网密切跟踪国家立法机关、相关部委,及时获取新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新动向和研究进展;④注意收集网络灰色文献,比如地方政府网站、地方新闻、媒体资讯网、社会团体网站和旅游网站以及决策相关的数据、情况介绍等灰色资源;⑤设专人跟踪社会热点和重大决策出台后当地重要媒体(包括网络媒体)上出现各类评论、意见及建议之类的网络资源。

3.2 利用先进信息技术采集和组织馆藏资源

3.2.1 网络资源的采集技术 干部培训院校图书馆对于前文提及要获得网上的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网上各类灰色信息,单纯凭借人工浏览和查找是非常困难的,为了满足干部培训需求的新颖性、动态性,需要借助现有先进的信息技术:①充分利用现有各类搜索引擎,除Google、百度等主流搜索引擎及其主流搜索功能以外,还需要充分利用博客搜索引擎(如:souyu,有道等)、视频搜索(如:sogou视频搜索、看看吧视频搜索)、统计数据搜索(如:百度统计数据搜索)、新闻搜索(如:有道热闻搜索)以及Google趋势搜索以及百度法律搜索等。调研熟悉各类搜索引擎,分析其侧重点和优势,将其应用于灰色文献采集中;②对于那些锁定的目标网站,则可以采用TRS网络信息雷达系统这类较为完善的商业系统,来实时监控和采集目标网站内容的变化,并自动收集和整理,也可以采用网络跟踪犬(X-Dog)之类的网站跟踪软件跟踪其变化。对于提供了各类RSS提要的网站,还可以采用RSS阅读器跟踪获取;③对于中间信息,培训院校图书馆可以与其他机构建立网络协作系统,利用互联网建立交流服务平台供各个机构自己采访到的中间信息。

3.2.2 数字馆藏组织技术 对于采集到的数字资源、自己数字化的资源或者从本校教工以及培训学员那里征集到数字资源,只有有效地组织,才能方便地被培训干部用户使用,这也需要充分利用现有软件和技术:①利用开放源代码的数字资源管理软件DSpace、Fedora等构建机构仓储库对数字资源进行高效的组织和管理,也可以利用MySQL等数据库管理软件自主设计虚拟网络馆藏或特色数据库以组织这些资源(比如:甘肃省行政学院构建的省情资料索引专题数据库、构建和谐社会专题数据库);②利用知识深度标引技术,突破原有的只对文献的描述,对文献的具体内容,如概念定义、统计数据、图表进行深度标引,对于经典原著则进行全文标引,便于培训干部和培训教师的知识搜索需求;③将从各级统计部门、农业部门、经济部门、社会保障部门和专业数据协会等处获得各类数据,利用数据集管理的相关技术建立数据集,满足用户对数据分析的需求;④利用OAI、Z39,50及SRU/SRW、OpenURL等资源互操作协议将从各种途径获得的数字资源与本馆原有书目资源等进行整合,提供统一的检索;⑤利用模糊查询技术、语义本体,借助于MAX技术实现用户检索数字馆藏时的自动提示、自动补充和查询趋势分析,方便用户检索使用数字馆藏。

3.3 根据干部培训需求动态补充调整馆藏资源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篇4

“三大措施”抓实常态培训,培养更多的业务尖子和工作能手

一是加强理论武装,坚定青年警察政治方向。坚持组织团员青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在团员青年中开展团章、纪律规矩和系列讲话学习,团员青年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领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增加学习政治理论趣味性,各基层团委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短信等新媒体,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治理论新成果;充分利用演讲、辩论、座谈、专题研讨等形式,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治理论新成果,坚定团员青年警察理想信念。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提升青年警察执法能力。结合监狱工作实际,开展法律知识培训和岗位大练兵,通过业务知识竞赛、工作技能比武、工作检查考核等方式,促进青年警察掌握业务知识、熟练工作技能。利用专题讲座、视频制作播放和参观学习、参加社会实践、拓展训练等形式,组织青年警察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增强履行本职岗位的本领,维护监狱安全稳定。

三是加强作风建设,打造青年警察队伍新形象。在加强团员青年警察管理教育培养工作中,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制作警务礼仪规范PPT、视频碟片和书本手册等,深入开展青年警察警务礼仪培训,塑造新时期监狱人民警察新形象。进一步加强警示教育、纪律规矩教育,巩固青年警察讲规矩、守纪律行为养成,坚持公平规范精细执法,筑牢青年警察拒腐防变底线思维。

“五项举措”抓实特色培训,为做好新形势下的监狱工作提供人才支持

一是凸显青年工作特色,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突出法律知识培训,建设一支政治过硬的高素质执法队伍要求。鼓励青年警察参加司法考试,推进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如省杨林监狱组织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获证的警察成立“法学兴趣小组”,对相关法律法规、涉访涉诉、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讨,提出合理化建议。多次组织到县级、市级等法庭现场参加旁听,扩大与检察院、法院、公安、司法、律师事务所等单位交流学习,加强了对外联系,为监狱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二是改进培训激励方式,增强青年警察培训效果。根据青年警察队伍的学历层次、技能特长、兴趣爱好等特点,结合工作需要,各监狱改进和制定自学培训方式,采取有效激励措施,鼓励青年警察紧贴自身学习的实际,充分利用覆盖面广、共享性好、灵活性强、成本低廉的网络教育和高等院校自修、选修等教育培训资源,积极参加自学培训,对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等的青年警察给予物质奖励,促进青年警察更新知识结构,适应工作发展需要。同时深入开展“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活动,在“世界读书日”前夕,与新知图书城合作,为在职年轻党员办理爱读卡,以满足党员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鼓励党员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三是采取多样化培训方式,完善青年警察培训体系。帮助青年警察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组织青年警察积极开办各类文体兴趣班,组建文化建设协作会,举办球类、摄影、书画、写作、歌唱、演讲、辩论等形式多样的比赛。寓培训于服务中,组织团员青年进社区服务、参加志愿者活动和到社会做角色体验,增加阅历和砥砺品质。如近年来,省杨林监狱组织青年警察走进高校,举办“禁毒防艾”、“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等专题讲座,到小街村委会、牛栏江镇社区进行法制宣讲活动;省丽江监狱到孤儿学校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等,进一步扩宽了青年警察培训面,扩大了监狱文化的影响力,努力使青年警察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篇5

围绕“建设革命老区经济强县”战略目标以及我乡“打造红色旅游线”的发展目标,以“优管理、强素质、转作风,全域学推文建明工作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统揽,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要求,以提高基层党组织书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为重点,多渠道、全覆盖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工作,培养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能、重品行的高素质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县委主题确定的各项任务要求来开展。

(二)立足实际,按照打造“红色旅游线”的发展目标以及乡党委、政府确定的年度中心工作来切实推进。

(三)坚持以人为本、按需培训,准确把握基层组织的特点和需求,注重取得实效。

(四)坚持整合资源、统筹结合,做到上下结合、内外联动,既要注重资源挖掘,又要加强“走出去”交流学习,以集中吸纳优质资源。

三、目标任务

在2-3年内对辖区内10个村、2个单位支部书记进行轮训一遍,培训时间不少于40学时。

四、培训内容

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紧紧围绕“三个”建设确定的各项任务,结合实际,根据不同岗位特点合理安排,选题要围绕基层组织的发展,增强培训的统筹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应包括:

(一)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十、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和服务型基层组织建设等相关知识培训;

(二)党史党风党纪为重点的党性教育和职业操守为重点的道德品行教育培训;

(三)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为重点的推动科学发展能力培训;

(四)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重点的促进社会和谐能力培训。

五、培训方式

以集中培训为主,综合运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现场观摩、情景模拟、实地参观、经验交流、以会代训和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使党支部书记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一)集中培训。依托前期全乡党员素质大培训所建立的资源和经验,在乡政府采取集中办班的方式进行培训。

(二)分散培训。加强运用中心学习组、远程教育平台,定期开展集中学习、收看实用电教片,走出去交流学习等方式灵活培训。

(三)输出学习。选送一批优秀支部书记,上派学习。

六、组织实施

(一)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为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乡党委成立乡党支部书记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乡党委书记同志担任,副组长由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同志担任,成员为乡党政班子成员及。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乡党政办公室。

(二)实施步骤

(1)制定方案阶段(9月25日前)。领导小组要深入调查,结合实际,掌握培训需求,精心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2)集中培训阶段(9月25日—年12月30日)。将培训工作与县级培训工作结合起来,每10学时为一阶段。

(3)分散培训阶段(10月1日—12月31日)。充分运用远程教育站点与“走出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走出去”,实地参观,加强经验交流,学习先进经验。

七、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党支部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加强信息传递,积极向乡领导小组汇报培训进展情况。建立定期访查机制,各分管领导要加强对接联系,加强指导、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工作。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文秘专业 实训教学 能力本位

秘书是综合性、服务性、文化性很强的职业,秘书的职业技能是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秘书职业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培养的。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秘书职业标准中规定:秘书必须具备文书、办公自动化、沟通、速记、企业管理、法律等基础知识,掌握会议管理、事务管理、文书拟写与处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现代秘书职业要求一名优秀的秘书必须在知识方面是杂家、通才,在能力方面是多面手,是具有高超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由此可见,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是把每一个人培养成现代职业人的必备条件。高职文秘专业实训教学将一改以教师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强调以学生为学习的行为主体,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为最终目标。本文就以秘书实务课程实训为例,结合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探讨如何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实训教学。

一、以能力本位为培养目标,实施文秘实训教学。

(一)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实施互动式案例教学。

文秘专业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秘书实务课程实训就是文秘、行政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承载着培养学生从事秘书岗位实务技能的重任。该实训将秘书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训练,注重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学会学习的能力、交流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五种核心能力。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选取与秘书职业岗位相关的工作项目,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实训最终采用双证结合的考核方式,为学生取得秘书资格证书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秘书实务实训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可以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来进行职业技能实践训练,以教学单元为模块、以工作任务为依托、以任务的完成为目标、以任务发生的顺序为过程进行秘书职业技能训练,以学生自主思考和体验训练为主,以教师启发引导、讲解示范为辅。这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可以通过互动式案例教学法来实现,即采集秘书工作典型案例,模拟秘书工作情境或场景,突出秘书职业技能的运用,帮助学生掌握秘书工作规范。职业技能模拟的情景要借鉴和使用相关企业员工岗位标准或内训资料,结合现代企业文化建设要求精心设计秘书工作活动,让学生扮演有关角色,通过体验式学习演练,达到掌握技能的目的。在实施情景模拟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引导,增强学生身临其境的实际感受,激发他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创造性。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创造职业活动情境,使每个学习者都有施展个性能力的机会和舞台,倡导学生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通常围绕某一课题、问题或项目开展教学活动,重视学习过程的体验。

(二)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创新的现代职业能力。

秘书实务课程实训教学是一种双向交流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合作、配合的过程。教师透彻掌握和熟悉所要使用的案例,并对实训课作精心设计,是保证案例教学效果的前提之一,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更是教学前应思考的问题。首先,实训是在逼真的模拟现场具体的秘书职业岗位上进行的,又要求学生必须统一穿职业装,挂上统一的工作牌,这些就足以诱发学生新鲜、好奇的心理,直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实训前便进入一种强烈的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我在课前将案例布置给学生阅读,为指导学生讨论和实施案例做准备,并提出一些特定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训项目讨论,小组内可以像真正实训时一样进行研究探讨,制订实施计划,根据每个小组的实施结果在实训结束后评出最优,并给予奖励。这样每个小组、每个人都会绞尽脑汁想尽办法,比如到哪去借一套亮丽的职业装?怎样才能找到资料解答老师提出的特定问题?小组的实训计划如何制订得完满又独特?案例的每一个环节应该怎样设计?案例中涉及的每一个职业角色该如何分配?角色与角色之间该如何交谈沟通才算得体?等等。这种竞争十分符合大学生的特点,学生能以极大的热情主动投入到学习氛围中,既轻松愉快地复习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内容,又学会了新的知识,将理论用于实践。

实训过程中,教师从传授者转变为协助者,让学生充当主角,自己则退居幕后,扮演导演的角色。但是这绝不是意味着撒手不管,而是根据学习者的个人特点组织学习,并在可知、可感、可觉的制高点引导学习。使学习成为加入学习者个人性格和个人经验的活动,结局因参与者不同而不同,因参与者思维角度不同而不同,带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习者的积极性,从而开发出学习者的潜能。

秘书实务实训课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即小组讨论、模拟场景、完成文稿及小组评议。在多次的实际操作中发现:最为理想的实训,其实就是一个知识创新的过程。实训中各学科交叉渗透,如果能提出典型问题,让学生去研究、去尝试创新,感受创新,从而理解创新,才能把职业能力训练与职业素质的训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一次模拟招聘面试,有一组学生并没有按照通常的形式进行,而是策划了这样一个场景:一间没有招聘人员的房间,里面只有杂乱的桌椅,一盆即将枯萎的花、一壶水、一瓶可乐、一本杂志、一部电话。看着这样的布置,我正在好奇,应试者会作如何反应呢?这时,第一位应聘人员进来,他选择了喝可乐;第二位进来后为即将枯萎的花浇了水;第三位则排齐了杂乱的桌椅。面试结束后,考官进行讨论,认为第一位缺乏一定的道德修养和良好的素质,随随便便,不予录用;第二位有较敏锐的观察力,同时拥有爱心,能从细处着手,从身边做起,有一定的远见和灵活思维,决定录用;第三位细心踏实,做事有条理,充满自信,又肯干,决定录用。原来如此。不管结果如何,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他们并没有只满足于完成任务,而是在求新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他们能从职业道德、智能结构和职业素质入手,积极主动并独立地学习,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从而实现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的目标。

二、结合秘书职业资格考证,建立“能力本位”的实训考核评价体系。

(一)实训考核引入一种创新性的评估方式,即评估覆盖全过程。

实训教学应建立与能力培养相适应的考评制度,规范考核办法和技能标准。重点应放在对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和岗位职业技能的考核、评价上,综合评定文秘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应积极探索以考查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多元化的考核形式,根据学生在实训中的实际表现成绩、提交的实训报告水平,实训指导教师给出的评分进行综合的成绩评定。因此,在实训考核上,我们采取一种评估覆盖全过程的方法设立评价指标,不但要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表现、能否提出新问题和发表新的见解,而且要考虑最后的小组互评、实训手册、实训作业册和实训报告。在整个评估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师生共同参与评价,综合实训过程和实训成果的表现,得出实训的最终成绩。

首先,由指导教师根据不同案例的实训要求,给每位学生做出实训过程成绩评定,评分标准由5个部分组成,其中包括:文档分,即实训期间完成的各类应用文种的成绩;创新分,即实训中各种新颖的创意和操作的实效性;态度分,即参与实训的积极性和工作的主动性;形象分,即对案例中角色的准确把握、形体的端庄及语言清晰富于感染力;团体分,即实训中各组优化方案的质量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可根据以上部分综合评价,将学生成绩分为5个等级、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学生实训的初步成绩即评定完毕。

然后,学生再以小组为单位,小组互评再现情景。教师要求学生在实训期间,组与组之间互相评价,找出不足,评出优秀,再由优秀的小组成员再一次模拟情景,加深印象,从而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秘书技能。由于要求互评实训场景,教师特地为实训添加了数码相机、摄像机、录音笔等设备,让学生对案例模拟进行全程拍摄、录像、录音,在实训每个阶段结束后,让学生根据录像反复揣摩、分析、判断、体会和总结,提高秘书技能。由此,实训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如身临其境,仿佛正式变身为企业白领,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暗中较劲、力争优秀,完全由被动学习转为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成功互动。教师完全融入讨论,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教学场面十分热烈。学生一致认为:经过小组之间相互比较,相互评分,最能反映出自己的真实水平,体会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我分析和判断能力,极大程度地提高了秘书实务技能,更能意识到运用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

最后,实训结束时,学生均须完成两份书面作业。一份为实训作业册,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内容包括封面、个人简历、应用文写作部分,将其编辑打印并装订成册。每组皆能按时完成写作与设计任务,制作出的实训作业册每一本都完整精美,凝聚了每组学生的心血,是他们全身心投入实训的最终成果。另一份为实训手册,所有学生都要完成,内容主要包括实训日志和实训报告两大部分,能反映学生每天的实训内容、表现,以及心得体会。所有学生都能十分认真地填写实训手册:有些学生因手册上写的字不是十分工整,或是内容不够完善,在实训结束前,还会特地请求指导教师再发一份空白手册,重新填写好后交来;有些学生手册填写的内容相当完整,报告也写得非常好,但他们依旧不满足于现在的成绩,实训结束后,仍然自觉地和指导老师沟通,寻找自身的不足之处,以便更好地提高秘书实务能力。这样一来,实训期间的评估即覆盖了全过程,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评定,既能科学地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分析判断能力;又利于教师有效地调控教学过程,客观地评价教学质量,并可以通过实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引导学生自觉培养职业能力。

(二)推动秘书职业资格考证,实现双证结合的考核目标。

实训教学考评不能以一次考试定成绩,而应伴随教学全过程,以考评促教学。秘书实务实训教学的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为导向,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秘书人才。鉴于此,我们将秘书实务实训考核与秘书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核挂钩,以取得资格证书作为实训课程的最终考核结果。为此,根据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要求,学校专门建立秘书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借鉴英国C&G的秘书证书考核办法,采用机考、面试、仿真、现场模拟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进行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考核内容由注重考核秘书理论知识转变为考核秘书职业能力。比如,我们在秘书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题型的基础上,对情景录像题作了重大改革,改变为情景模拟题。我们还邀请企业专家(企业人事经理)做考官,对学生的全方位表现给出评价。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提高了学生的岗位能力,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用性和竞争力,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的接轨。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文秘专业实训教学,注重秘书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采取互动式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并将能力本位的考核体系贯穿实训教学全过程,实现双证结合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切实掌握秘书岗位所必需的职业技能,确保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美花.高职文秘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有效途径[J].科技信息,2010(15).

[2]余厚洪.文秘专业实训教学现状与对策[J].丽水学院学报,2010(1).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篇7

论文摘要: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是“双证书制”教学的新途径之一。加强“双证书制”教学的认识,转变教育理念,提高教师责任心及专业素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学培训包实施的必要措施。

作为学校的教研项目,笔者于2005年起开发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并对之进行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谈几点经验和体会。

一、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必要性及其目标

把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体系衔接起来;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结合,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即“双证书制”。从2003年起,我校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开展了多项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与考试,即进行“双证书制”教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各类高等院校有关电力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电力行业的一项主要技术工种。近年来,随着我校“双证书制”教学的深入,参加继电保护中级工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的学生占毕业生人数的比例逐年快速增长。为更好地落实“双证书制”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必须开发出一套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使其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资格评定为核心,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大纲(继电保护)》中对继电保护中级工应熟悉、掌握和具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按模块分布在学历教育的各个教学环节,使教师在每个教学过程中心中有数,重点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明确,学以致用。在保证学历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职业技能考核的通过率,即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保证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二、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途径

1、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1)将用人单位对继电保护中级工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需求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大纲(继电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总体框架,创建培训包的各个教学培训模块及其任务书。

(2)将构建的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与学校的学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各个教学培训模块任务书的实施方式和方法。

2、开发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流程

(1)原始数据采集环节。即采集继电保护中级工岗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应具备的有关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等。

(2)分类统计、构建总体方案环节。分类统计、构建总体方案环节主要是对采集的原始数据和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整理,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大纲(继电保护)),构建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总体框架,编写总体方案,制定各个教学培训模块。

(3)构建各个模块任务书环节。本环节的任务是根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总体方案,将各个教学培训模块与学历教育的各个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拟定各教学培训模块的任务书。明确各个教学培训模块的目标、内容、培训时间及相关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和实施效果的检测等内容,然后咨询有关专家,对构建的总体框架及拟定的各模块任务书进行论证,确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总体方案及详细的各模块培训任务书。

(4)确定学生,实施教学培训环节。本环节根据已创建的卑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各模块任务书,按照优、良、中、及格的学习成绩选取学生,并实施教学培训。

(5)考评、完善环节。主要是通过河南省电力系统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对选取培训的学生进行继电保护中级工技能鉴定考核,并对其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评价。

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实施效果与开发体会

利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实施教学培训的学生,在通过我校学历教育各项考试获取毕业证书的同时,参加河南省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中级工技能鉴定考试,全部合格并获继电保护中级工证书。

通过对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开发,笔者有如下几点体会。

(1)理解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大纲》中对有关工种的要求,了解生产现场对有关工种的需求,熟悉有关工种学历教育的各个教学环节是开发出教学培训包的基本保证。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篇8

    一、观察能力的培养

    学生学习书法要先认识汉字组成的美学规律,学会观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和认识规律,进而掌握书写技巧。一笔不当,就会造成全字失色。正如古人所言:“一点失度如美人之眇一目,一画失所如壮士之折一肱。”唐代书法理论家孙过庭也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可见细致的观察力在书法学习中的重要,而创造力的体现,首要一点就是观察。在书法课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观察对象是字中笔画的形态、书写方法、笔画的位置、结构的搭配等。

    二、注意力的培养

    注意力是获取知识的关键一环,对知识的获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耐心地讲解学好书法的意义,调动学生的信心尤为关键。通过生动细致的思想和实例教育,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增强了学好书法的信心,进一步激发了兴趣,使他们以高度的注意力对待书法学习,促进了写字水平的提高。

    三、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丰富的想象是学好书法的重要因素。想象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不仅需要丰富的表象储备,也离不开知识经验的掌握。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教育他们学好学校开设的各门课程,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扩大自身知识储备,为想象力的萌发提供丰富的土壤               

    四、思辩能力的培养

    书法中有哲理。书法中充满辩证法,如运笔上的轻重提按快慢,用磨的浓淡枯润,线条的粗细断连刚柔,结构上的大小攲正,章法的疏密开合向背等,只有妥善地处理好这些矛盾,把矛盾辩证统一在一个点画一个字乃至一幅作品之中,才能给人美的感受。学生学习书法可以培养辩证的思维方法和处理各种矛盾的能力。书法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博大精深的文化。着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全德教授说:“毛笔书写是三维的,学习书法可以开发少年儿童的智力素质……” 

    五、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学习书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当前新的教学理念主张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力是无形的,必须依靠一个载体进行训练,而书法教学的各种训练正是这样的载体。书法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即人们常说的 “悟性”。创造思维要求学生思维活跃、敢于思考、乐于思考,成为教学中思维训练的主人。

    六、审美能力的培养

    鲁迅先生说:“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可见书法是一门表现美的艺术,它不仅能丰富精神生活,陶冶人的情操,更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美的教育。因此在书法教学中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尤为重要。由于书法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美,所以,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优秀的作品中体会提按、转折等用笔的美;刚柔、粗细等线条美;浓淡、枯润等墨色的美;仰俯、向背等结构美;疏密、穿插等章法美。我们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临学生感受各家书体的美,如先秦书法的稚扑古雅、魏晋书法的奇逸开张、唐楷书法的法度森严、明清书法的个性张扬、直到现代书法在教学中揭示汉字的美感,汉字的每一笔,每一画都深具美感。它以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墨色的浓淡。行笔的缓急来抒发情感。创造意境,被誉为纸上的音乐舞蹈。

    七、记忆力的培养

    书法课学习中记忆的训练很重要,书法记忆它不同于语文,数学中的文学符号的记忆。书法记忆是文字的形态、风格。书法记忆的训练在于读铁、背贴和意贴。在第一阶段读贴中要求学生一读笔画、二读特点。不可急于落笔,逐步提高记忆量。在第二阶段临帖时,通过对具体点画的实临领悟,记住字的外行并注重形象相结合。第三阶段背贴与意贴,不再看贴,用心、脑背临法帖的形态,意临其法帖风格,化贴为“己”。这三个阶段的训练,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力综合所临字帖的风格。

    八、动手能力的培养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篇9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全会和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全国和省、市检察长会议精神。聚焦检察工作实际需要,紧紧围绕服务办案和提高干警素质,以领导干部、办案人员和行政综合人员为重点,全面推进检察教育培训工作,努力建设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检察队伍,加快推进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为XX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强保障。

二、目标任务

通过教育培训工作的持续深化和丰富的工作实践,逐步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建立能够促进人才培养、推动工作发展的教育培训长效工作机制。推动理论教育更深入,政治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党性教育更扎实,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牢固树立;检察业务知识学习更精准,岗位技能、专业素养切实增强。

三、培训时间

坚持教育培训与检察工作同步开展,从年初到年底,依据上级院及县委统一安排,首先确保统一的组织培训按时完成,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院内不同层次的教育培训。集中培训以不超过一周为宜。

四、培训人员及培训范围

1、教育培训坚持培训人员全面覆盖,根据工作内容和性质分层次进行;

2、培训范围包括:政治政治教育培训、综合管理培训、各类法律专业、检察业务培训,以及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

五、培训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围绕法治中国建设,认真学习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关于政法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和省、市、县政法工作会议精神、高检院及省、市院检察长会议精神,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加强警示教育、英模教育,进一步深化对依法治国重要性的认识,教育干警牢固树立正确的执法观,筑牢规范司法、公正司法的思想根基。

2、党性教育培训。围绕本年度党建工作计划和重点,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经常性的开展党性党规党纪教育,观看党性教育纪录片,以重温入党誓词、知识竞赛、党课、参观教育基地等方式,引导干警加强党性锤炼,筑牢忠诚品格,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为民服务宗旨意识,树立检察干警的良好形象。

3、检察业务教育培训。以应对司法体制改革和内设机构改革,适应改革后的检察工作为出发点,以新修改的司法解释、法律法规和检察实务、疑难复杂案件等为学习重点,提高检答网使用质效,加强对法律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运用,通过开展增强干警专业化素质,不断提升检察干警应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能力。

4、廉洁纪律培训。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检察官法》《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等,《人民检察院执法办案内部监督暂行规定》《检察人员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组织检察人员重温检察官誓词,观看检察人员警示教育纪录片,着力构建干警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教育干警恪守检察职业道德,教育干警自觉培养公正廉洁执法的廉政意识。

5、岗位练兵活动。开展法律文书展评,以各业务部门为参赛对象,重点考察办案人员对法律文书种类的掌握和法律文书的制作能力;开展案件质量评查活动,发现办案中的问题和难点,提高案件质量和水平;开展“读书分享会”活动,充分利用院图书室各类藏书,定期组织干警参加读书会,交流读书后心得体会,养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引导干警在读书中陶冶情操、增长才能;开展公文写作比赛,提高干警公文写作能力和水平,促进干警综合素能的提升;通过组织开展全员参与、贴近实战、形式多样的业务技能竞赛活动,以竞赛促学习,以竞赛强素质,以竞赛提能力,不断提升检察队伍的执法能力和整体素质。

六、培训形式

1.坚持集中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积极组织干警参加上级院举办的各类专业培训班学习,进行分类培训。

3.坚持教育培训与岗位练兵相结合。采取辅导学习、观看影视专题片、开展竞赛、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进一步推动教育培训活动的深入开展,达到促进学习、推动工作的目的。

七、相关要求

1.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教育培训工作,部门负责人要组织好本部门干警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妥善处理工学矛盾,确保各项培训活动顺利开展。

2.干警参与学习培训(包括自学)要做到有计划、有笔记,重要学习内容要及时撰写学习心得体会。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高职教育 行动导向 实训教材

[作者简介]徐静(1958- ),女,上海人,苏州市职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秘书学、高职教育。(江苏 苏州 2151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文秘类专业教指委2012年度重点课题“苏州地区高职文秘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编号:ZD201277)、苏州市职业大学2010年度教育教学科研资助项目“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中师生角色的转换研究”(项目编号:SZDG4-10006)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145-02

作为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载体,教材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具有独特地位,其内容安排和表现方式决定着教学的质量和效率。2012年《教育部关于“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强教材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发展至今,其突破点应该是开发建设与改革创新与教学模式相配套的特色教材。与理论教材开发相比,高职教育实训类教材编写需要更大的创新、更多的投入,因此,技能实训教材一向是高职院校教材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特色鲜明体系完善的实训教学教材更是缺乏。本文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秘书实训》(第二版)为例,根据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探讨行动导向型实训教材如何创建特色,培养高职教育特色人才。

一、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内涵

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认为,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能就业”,而且还要能“就好业”,并能够“会创业”。2009年3月,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瑞士举行的 “职业教育与培训(VET)各国专家组第4次会议”和“国际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跨学科研讨会”上,明确提出“为了工作而学习”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因此,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其课程与教材改革应该强调在行动中学习的策略。有专家认为,为了行动而学习,这是学习的目标;通过行动来学习,这是学习的过程;行动就是学习,这是学习的本质。简而言之,行动导向就是“在做中学”,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教师是教学的导演,遵循“咨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收集信息、制订计划、作出决策、实施计划、评估成果,促使学生在手、口、脑并用的行动过程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因此,行动导向教学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以行动为导向的一种职业教育教学策略,并由一系列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所构成。因此,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活动,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学生是主角,参与是关键,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咨询者和同行者。师生互动所展开的教学活动,通过项目、案例或课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包括搜索获取信息、制订工作计划、实施工作计划、评定工作成绩等环节;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具有浓厚的职场氛围和工作情境,促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即现在的学习是为今后的职业服务,努力实现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

二、行动导向型实训教材的特色

行动导向型教材即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进行教材开发编写的特色教材。以《秘书实训》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为例,该教材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行动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教材的内容与形式均作较大的改革创新,特色鲜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实训内容改革更新,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紧密匹配。与一般的秘书专业教材不同,《秘书实训》教材开发的起点是工作岗位及其工作任务,细致分析秘书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精心设置全方位的模块化实训教学体系。根据秘书岗位工作任务所覆盖的职业能力,将实训内容分为秘书礼仪实务、秘书沟通技巧、秘书写作技能等七大模块,形成一个目的明确、内容实用、层次分明且具连续性、阶梯式提高的秘书实训教学体系。每一模块的实训内容进行项目化设计,即根据职业岗位的工作程序,提炼出过程完整较为典型的工作项目;然后再对工作项目进行分解和细化,得出每个工作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经过整合优化的实训内容紧密联系秘书职业工作实际,匹配度高,应用性强。而且在内容编排上注意相互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有关实训内容还与国家规定的秘书职业资格鉴定标准相结合,以利于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计算机运用能力贯穿始终,要求学生制作PPT配合案例分析或情境模拟;案例分析报告、策划方案、模拟脚本等文本制作均在计算机上完成,并打印成册,充分体现现代文秘办公自动化特色。

2.实训方法改革更新,案例操作知行合一。为培养学生“会做”的职业能力,《秘书实训》精心编选紧贴现实,尤其是现代企业的实际情况、具有典型性兼具综合性的工作过程案例62个。每一个实训项目案例分解成若干工作任务,每项任务明确规定完成任务的目的、要求以及最终成果形式,促使学生在明确的工作任务中“做中学、学中做”,力求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来自企业的典型案例所提供的信息是职场上真实存在的工作情境,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讨论,不仅使“行动”成为可能,而且可以使“行动”方案多元化。秘书实训从项目案例入手,引导学生进行典型案例分析、职业情境模拟、项目实际操作等。通过较为复杂的案例操作,促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行动中学习,激发学生形成职业角色意识,获得真实的职业岗位工作体验,尤其是对工作压力的体验;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情境中作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职业能力,尤其是引导培训学生从经验层面能力向策略层面能力的转化,有效形成能力迁移。

3.教材体例改革更新,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秘书实训》教材在体例上,超越传统教材模式,更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全书分为七大实训模块,每个模块开头设计实训目标、实训方法、实训形式、实训场地等内容作为此模块实训教学指导总领。比如“秘书沟通技巧”模块开头设计:实训目标:良好的沟通能力是现代职业秘书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实训紧密结合秘书职业沟通协调能力的岗位要求,通过多种形式的沟通技能训练,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人际沟通的理论知识,培养有效沟通素质,培训有效沟通技巧,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实训方法:运用行动导向项目实施教学模式,如典型案例分析、职业情境模拟等。实训形式:学生分组实施项目。实训前将学生划分若干小组,要求小组成员集体备课,团队合作进行典型案例分析,职业情境模拟,第二课堂实际操作等。现代化设备运用:运用多媒体设备,制作PPT配合案例分析或情境模拟;制作案例分析报告等文本均在计算机上完成,并打印成册。实训场地:校内高度仿真的秘书实训基地。设备要求:办公用品、打印机、多媒体设备等。

每个实训模块在明确总体实训目标、方法、形式、场地后,接下来的具体实训内容分解为5~7个项目,每个项目以典型案例为载体,细分为5~8项具体工作任务,其整体结构形式为模块―项目―案例―任务。每个项目任务的组织结构包括知识点、典型案例、实训任务等。其中,案例之前“知识点”的选择准确精练,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重点为更具实践价值的工作过程性知识,为案例操作完成任务做好理论铺垫,使学生明白工作任务怎样做、怎样做更好。案例之后,所设计的“实训任务”具体明确,任务大小适当,层次分明且具连续性,各任务之间组成一个任务链,操作性强。“实训说明”清晰细致,“实训提示”切实到位,是秘书技能实训的有益指导,为案例操作指点迷津。每一模块实训的最后,附有考核办法与评分标准,具体实用。

三、行动导向型实训教材的作用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中,单纯的知识传授未能把学生放在主置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免产生厌烦情绪。《秘书实训》教材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高职教学理念,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情境模拟、学生互评、上机操作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模拟的企业环境里,学生边做边学。遇到难题时,愈加激发学生要想方设法解决问题的学习热情。因此,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思考,做学合一,充分挖掘自身潜力,认真观摩同学的表演,自觉找出自己的不足,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非常高。

2.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秘书实训》所编案例紧贴现代企业的现状,真实典型。在案例操作中,学生所接触到的信息与问题,对问题的分析与判断,以及工作计划与实施步骤等都是对实际工作的一种体验,因而能够了解并熟悉企业情境,提前体会到职业岗位的感觉,初步积累实际工作经验。行动导向实训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完成任务,而工作任务往往是综合的,需要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来解决问题。例如让学生分组操作一个外商考察团接待工作,此项任务涉及办文、办会、办事诸多工作。学生须完成接待方案、公司介绍PPT制作;还要开会分工布置任务,还要上下左右进行沟通,还要做好预订食宿、购买礼品、辅助策划等具体工作。完成这项任务,学生的接待能力、会议操办能力、文书撰写能力、策划组织能力、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均可得到切实训练,综合职业能力得到生长和提高。

3.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秘书实训》教材规定,案例分析和项目实施等实训任务均要求学生分组实施。一个班级划分7~8个小组,每组5~6人,要求小组成员集体研讨,团队合作完成工作任务;在考核评估时团队合作成绩占较高比例。在案例操作完成任务过程中,为了团队的荣誉,每个小组既分工明确,又互帮互助,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得到锻炼。还有,秘书实训内容丰富任务繁重,学生忙碌而成长着,痛并快乐着、收获着。实践一个道理,需要反复练习,需要勤奋,需要勇气,需要执著,需要耐心,需要智慧,还需要点乐观。由此,学生的智商、情商、逆商、承受挫折的能力得到提高,职业素质得到提升,整体形象得到提高。

综上,作为教学系统运行的软件,行动导向型特色化教材建设是提高教学效果、保障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特色的关键。当下,高职教育特别注重“能力”培养问题。有专家认为,能力是一种实践智慧,其组成元素包括有关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职业经验等;从其所涉及的内容范围可以概括为:反映能力水平的“能做”、反映态度价值观的“肯做” 和反映对社会的适应性的“会做”。其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想交流、组织计划、信息运用、团队协作的能力等则被视为能力要素中的关键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才会是最具适应性和发展潜力的。《秘书实训》教材探索运用基于能力本位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突出教学内容对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强调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高职人才培养特色,实现了高职教育实训教材改革的重大突破,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标志性成果,并将进一步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更新改革,努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乃至于今后职业生涯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经验与规律[J].职业技术教育,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