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考察报告十篇

时间:2023-04-10 08:40:56

思政考察报告

思政考察报告篇1

一、党员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状况和存在问题

近年来,丰台区委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实施街道社区党建综合工程,积极开展农村先进基层党组织三级联创活动、企业党组织等级化管理等工作,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党员队伍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一是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王佐镇南宫村党委书记吴恒,用邓小平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带领党委一班人以生态环境带动旅游业的开发建设,以改造提高传统农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特色农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去年实现全村收入3亿元,人均1.2万元。二是各级党组织充分利用党委党组工委中心组学习、党校培训、党课教育等形式,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广泛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致富明方向,十五’再发展”等主题活动,使广大党员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不断增强。三是大多数党员坚持党性原则,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同社会不正之风和各种丑恶现象作斗争。四是许多乡村、企业建立了党员联系户、党员联系班组制度,群众在有困难有问题时愿意找党员帮助解决,较好地在党员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五是各级党组织在加强自身建设中,注重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约束行为,以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党员的组织纪律观念大大增强。六是许多党员在工作中能够自觉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实践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年来,全区共有999名党员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297名党员受到市、区表彰。总体来看,丰台区党员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流是好的但存在不少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少数党员理论水平低,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差,缺乏开拓创新意识,甚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对党和政府缺乏信任。少数党员干部中存在非观念不强,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不坚定;群众观点淡薄,同群众感情淡化;纪律观念淡漠,自由主义现象严重;不尊重群众的民利,民主集中制意识淡薄等问题,不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体现不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上述问题的产生和存在有着复杂而深刻的背景和原因。

1党员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党员队伍的成分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许多党员在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重新定位。但是一些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教育工作与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教育内容跟不上经济社会的发展,缺乏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缺乏有力的说服力;教育方法与新形势下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够紧密,少数党组织教育方法单调,仅上传下达、传统教育为主,影响了党员教育质量;还有少数单位对党员教育重视不够,抓得不紧,存在走过场的现象。

2围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锤炼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不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品观念、市场观念、科技观念、效益观念等逐步人脑人心,劳作方式、生活方式逐步更新。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发展初始阶段中的某些消极东西对党员也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少数基层党组织不能与时俱进,把提高党员素质与经济发展有效地结合起来,发展经济的同时锤炼党员干部队伍素质,造成了少数党员经不起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有的把商品交换原则带人党内政治生活,不注重发挥党员模范作用。

3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要求。非公经济组织党员、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不断增多,使原来主要依托系统和单位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渠道和方法已明显不适应,党员管理滞后于经济改革。基层有如下表现:从严管理不够,少数党组织对党员管理存在畏难情绪,出现不愿管、不敢管、不会管的现象;管理方式不到位,有的党组织找不准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切入点,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管理水平不高,有的党组织仍习惯于粗放管理,有的党务干部找不准管理位置,显得力不从心。

4党员队伍“进出口”标准不完善。观念不适应。有的发展党员与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相脱节,仍注重“老实听话”办事稳当不出问题”有的把生产力标准与党员标准等同起来,甚至以生产力标准代替党员标准,致使个别党员组织上人了党,而思想上没有入党。其次,党员“出口”标准不够具体,如对犯罪党员处置、衡量不合格党员标准等等,没有明确的规定程序,随意性较大,使基层党组织在处置不合格党员时难以把握。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素质偏低也是制约党员队伍整体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5极少数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不强。有的党组织制度不健全。民主生活会质量较低,活动方式单调。有的党员干部不注意提高自身素质,不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特别是一些经济薄弱村,党员干部整天忙于应付日常事务,几乎没有心思做支部工作,”不能正常进行。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感召力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削弱了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三、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措施

1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的先进性意识。巩固农村“三个代表”教育和企业“三讲”教育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党建工作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认真制定全区开展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方法步骤。坚持以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上下结合,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坚持把提高思想认识与解决突出问题结合起来;把开展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与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结合起来;把表彰先进、弘扬正气与处置不合格党员结合起来,使广大党员进一步增强先进性意识,认清自己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方面存在不足并自觉加以改正。

2构筑系统的党员教育工作机制。利用中心组学习、党课教育等形式,对党员队伍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基层党员干部教育为重点,建立党校、工作单位、社会相结合的立体化教育网络,完善健全党员教育工作的制度,加强对党员教育工作的监督和检查,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工作的自觉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的新路子,改变单纯说教、生硬僵化的教育模式,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分析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科技致富、科技兴企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教育的质量,提高广大党员发展经济的本领。

3培养、树立、宣传党员先进典型。用榜样的事迹教育广大党员正确认识新时期党员标准,强化责任意识。树立、宣传党员先进典型时,要注意结合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结合党的中心工作,充分挖掘先进典型的时代特点,使广大党员容易接受他对他产生认同感。要结合“三个代表”教育和“三讲”教育,以先进典型事迹为教材,引导广大党员查摆自己的不足,把问题摆透,切实触及灵魂。

4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党建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各党总支、支部要继续坚持发展党员制度、党员管理制度、党员教育制度、党员联系户制度,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保障党员正确行使权利时,要进一步健全党内通报制度、民主议事制度、党内选举制度、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以此提高广大党员参与党内重大决策和管理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认真负责的精神。各级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执行

5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质量。首先,以“三个代表”作为衡量标准,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培养和教育工作。对申请入党的人,要在实践中、群众中进行严格的考察了解,严格把握发展标准,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切实保证党员质量和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其次,建立党员队伍“出口”机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不合格党员的标准,使党组织在进行党员评议、处置不合格党员时有章可循。要把握政策界限,讲究处置工作的原则性;严格操作规程,注意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的规范性。三是不断改善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素质,积极发展青年入党,把那些文化层次较高,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政治上能够承认和遵守党的章程的先进青年吸收入党,使党员队伍不断年轻化、知识化,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思政考察报告篇2

第一条为进一步提高干部考察工作质量,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了解和评价干部,为选配领导班子和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提供可靠的依据,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暂行规定》和有关制度、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干部考察工作,是指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依据《干部任用条例》的规定,对领导班子的表现情况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德、能、勤、绩、廉等方面情况,所进行的调查、了解、核实、评价,并以此作为调配领导班子、选拔任用干部的依据。

第三条干部考察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党委(党组)领导,分级负责;

(二)任人唯贤、德才兼备;

(三)发扬民主、群众公认;

(四)全面准确、注重实绩;

(五)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六)依法、照章办事。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宜昌市科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的考察。领导干部的考察主要是任前考察。干部提拔任职和平职(级)改任(或交流担任)重要领导职务的,必须严格按照本办法进行考察。

干部的日常考察,试用期干部期满考察,群众团体、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和非领导职务的拟任人选及其他干部考察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章考察内容

第五条领导班子考察内容

(一)思想政治建设

主要包括理论学习、政治表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行民主集中制、维护中央权威、团结协作、选人用人、廉政建设等情况。

(二)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

主要包括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三)工作实绩

即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效果,在推进改革、维护稳定方面取得的成绩和效果。主要包括:各项经济工作指标的完成情况,经济发展的速度、效益与后劲,以及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程度;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环境与生态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状况;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的成效等。

第六条领导干部的考察内容

(一)思想政治素质

主要包括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现情况;在重大政治问题和关键时刻的态度及表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定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表现和情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锐意进取,联系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情况;执行民主集中制,维护领导班子团结,发扬民主,虚心听取不同意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情况;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为人民谋利益的情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经受名、利、权、色考验的情况;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方面的情况等。

(二)组织领导能力

主要包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决策、组织协调、开拓创新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依法行政的能力;处理复杂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能力;知人善任的能力;文化专业水平;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等。

(三)工作作风

主要包括事业心、责任感和实干精神、吃苦精神的表现情况;勇于改革,敢于负责,坚持原则,严格管理,严谨细致,勤奋敬业的情况;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的情况;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保持良好生活作风的情况等。

(四)工作实绩

主要包括在履行岗位职责、完成任期目标和上级规定的工作任务中提出的思路、采取的措施、发挥的具体作用和所取得的绩效等。

(五)廉洁自律

主要包括廉洁奉公、忠于职守的情况;遵守中央、省委、市委和有关部门关于党政领导干部廉政纪律、财务纪律、干部人事工作纪律等情况;以身作则,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情况;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对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加强教育、严格要求的情况。

(六)干部的潜能

主要包括适应能力;理论素养和理论思维能力;系统思想和全局观念;知识面及学习运用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应变能力;进取心和创新精神等。

(七)身体健康状况

在考察工作中,根据上述考察内容,按照不同职位的要求,制定具体的考察标准。对党政正职拟任人选还要重点考察其党性修养、政治意识、全局观念、宏观驾驭能力、处理复杂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能力、民主作风、决策能力等。

第三章领导班子考察的程序和主要方法

第七条领导班子考察主要是定期考察,一般在届中和届末进行。

第八条领导班子考察由组织(人事)部门报党委(党组)同意后组织实施,按照以下基本程序进行。

(一)制定工作方案,组建考察组。

(二)考察预告。考察组深入各单位考察前1至2天,在被考察单位进行考察预告。预告内容为考察内容、考察时间、考察的方式方法、考察组成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等。

(三)商定考察具体方案。考察组与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研究、商定考察的任务、方法、步骤、考察对象、民主测评、民主推荐、个别谈话和征求意见的范围、时间安排等具体做法。

(四)召开考察动员会暨民主测评、民主推荐大会。民主测评、民主推荐、征求意见情况分层统计分析。

(五)考察座谈,实地考察,查阅有关资料。

(六)反馈考察情况。考察工作结束后,考察组综合情况,向被考察单位党组织主要领导反馈,并共同酝酿提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

(七)向派出考察组的党委(党组)及组织(人事)部门汇报。

第四章任前考察的程序和主要方法

第九条在民主推荐基础上确定考察人选或在下级党组织呈报干部提拔任职意见后进行任前考察。任前考察按照以下基本程序进行。

(一)考察前准备;

(二)考察预告;

(三)实施考察;

(四)反馈情况、交换意见;

(五)向考察组派出机关汇报。

第十条考察前准备

(一)确定考察人员,组建考察组。考察组由2名以上人员组成。

(二)拟定考察方案。根据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和考察目的以及拟任职位的要求,确定考察内容(标准)、方法、步骤、座谈范围、工作时间等。

(三)收集材料,核实有关情况。主要包括查阅干部档案,年度考核材料、一票否决的情况、群众来信来访和工作总结等材料;核准其出生、参加工作、入党和任现职的时间;核准学历(包括入学和毕业时间、学校和专业、学习形式等)、工作简历等。

(四)审核呈报单位领导职数、呈报对象的资格、以及呈报的任免材料,填写《干部任前监督表》征求干部监督科室的意见。

(五)根据工作需要,设计、印制有关表格。

第十一条考察组同考察对象所在单位(或呈报单位)的党委(党组)主要领导成员就考察工作方案进行沟通,征求意见。并通知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做好有关准备工作。

第十二条考察预告。考察组根据考察对象的不同情况,在实施考察前1-2天,采用《考察预告通知》或召开会议通告等形式在考察对象所在地方或单位一定范围内干部考察预告。预告的内容包括考察对象的基本情况和拟任职务、考察时间、座谈范围、座谈地点、反映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考察组的联系方式等。

结合考察进行个别谈话推荐人选的,考察预告的内容不包括考察对象及其基本情况。

第十三条采取多种方法,广泛深入地了解情况

(一)个别谈话

个别谈话的范围和对象,包括《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范围内的全部对象。上述范围内的人员不能参加的,要说明情况和理由。考察组可根据考察工作需要,适当扩大个别谈话范围。

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人选的考察,个别谈话的范围和对象为: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人大常委会、政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主要领导成员,考察对象所在单位的领导成员,考察对象所在单位有关工作部门或者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主要领导成员,考察对象本人及其他有关人员。正职人选的考察谈话对象应扩大到人大常委会、政协党组成员或者全体领导成员、县市区直部门主职和乡镇党政正职。

县市区人大常委会、政协领导班子成员人选的考察,个别谈话的范围和对象为:县市区委书记、副书记,党委、政府分管领导和纪委、组织部主要负责人,人大常委会或政协领导班子成员,考察对象所在单位的领导成员,考察对象所在单位有关工作部门或者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主要领导成员,考察对象本人及其他有关人员。

人民法院院长和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人选、县市区纪委副书记人选的考察,个别谈话范围和对象参照县市区人大、政协领导成员人选的考察执行。

市直部门领导班子成员人选的考察,个别谈话的范围和对象为:本部门领导班子成员,本部门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主要领导成员,考察对象本人及其他有关人员。

对无党派人士和派干部的提拔,还应请同级党委统战部门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及其有关党派负责人介绍情况和意见。

考察组可根据考察工作需要,适当扩大考察范围。

科级干部和非领导职务干部的任前考察,考察组根据需要、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确定谈话范围和对象。

结合考察进行个别谈话推荐的,要注意了解其推荐人选的德才表现情况和推荐的理由。对平职(级)改任或交流到重要岗位的,可视情况进行推荐,或点名征求意见。

个别谈话按本办法第二章规定的考察内容,听取和了解各方面的意见。要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对象有所侧重,突出重点。要注意听取不同意见,特别是对拟任人选的反对意见,尽可能了解其理由和具体事实。

对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在个别谈话中应注意核查。

在与党委(党组)成员个别谈话时,要注意了解党委(党组)会议研究时的情况,重点听取其对考察对象的评价和任用意见。

在与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个别谈话时,要把群众反映考察对象的有关问题、纪检(监察)部门平时掌握的一些具体问题和需要调查核实的情况了解清楚。根据需要,可由纪检(监察)部门提供有关文字材料。

(二)发放《征求意见表》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的范围按照个别谈话范围执行。上述范围的人员全部进行个别谈话的,不另发放《征求意见表》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由考察组主持,并负责《征求意见表》的发放、回收和情况汇总工作。

(三)民主测评。任前考察的民主测评情况可利用年度考核情况。也可根据考察工作需要,结合发放《征求意见表》对考察对象进行民主测评。

(四)实地考察。根据考察对象岗位职责要求,对其履行工作职责的主要成绩、工作思路的实施情况、完成工作目标和任务的绩效,进行实地考察。主要方法是实地了解情况、走访有关干部群众等。

(五)查阅资料。收集和查阅的材料主要是:近几年考察对象所在单位的年度计划、工作总结和民主生活会记录、中心组学习记录、民主评议、民主推荐等材料;考察对象个人述职、年度考核、个人发表的文章及研究成果、读书笔记、重大事项报告表、收入申报表等。要注意运用已有的实绩考核、经济责任审计等工作成果,从统计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采集、核实反映考核对象工作实绩的数据。

(六)专项调查。对来信来访和考察中反映的问题,考察组应根据具体情况分类处理。对署真实姓名反映意见或举报问题的,由考察组结合考察工作直接找举报人了解情况,听取意见、核查有关问题;对举报人提供了具体线索的问题,由考察组按举报人提供的线索进行核查;对情况比较复杂或通过干部考察方式难以查清的问题,由考察组提出,责成考察对象所在地方或单位党委(党组)或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写出专题报告。

根据考察工作需要,责成有关部门组织对考察对象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七)同考察对象面谈。通过与考察对象面谈,了解其经历、思想、工作、生活、家庭及个人特长等方面的情况;也可以通过问答方式,考察其理论水平、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同时,向考察对象反馈有关情况或问题,要求考察对象作出说明。

向干部本人反馈情况,可在考察组综合座谈情况、与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交换意见后进行。反馈的主要内容是,民主测评、民主推荐、征求意见情况,座谈中了解的考察对象的优点、缺点和不足及希望和建议等。反馈意见以口头方式为主。对于存在问题较多的考察对象和需要经派出考察组的党研究形成反馈意见的,应在考察后以书面方式反馈。

第十四条通报情况,交换意见。考察组对考察情况进行综合归纳,全面分析干部的德才表现、突出特点、发展潜力和有无影响任职的问题。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对考察对象做出公正评价。并向考察对象所在地或单位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通报,进一步听取和交换意见。

实行差额考察的,对拟任人选提出具体建议意见。

第十五条向考察机关汇报。考察工作结束后,考察组集体研究形成考察材料(包括专项调查材料),向考察机关全面汇报考察情况。

第五章考察材料

第十六条考察组在集体研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撰写考察材料。

第十七条领导班子考察材料的内容

(一)考察工作的基本情况;

(二)领导班子的主要表现和主要特点;

(三)领导班子成员的简要评价及分析排队;

(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建议和意见。

第十八条领导干部考察材料的内容

(一)考察对象德、能、勤、绩、廉方面的主要表现和主要特点;

(二)主要缺点和不足;

(三)近3年年度考核等次情况以及会议民主推荐、个别谈话推荐、民主测评等情况;

对考察中干部群众反映问题的调查情况及其他补充说明材料,作为附件一并上报。

第十九条考察材料的基本要求。考察材料必须客观、全面、准确、清楚地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和主要特点。做到观点明确,文字简练,用语准确,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结构完整,人名、职务、地名、数字、引文要准确。要有观点、有事例,避免抽象和空洞的描述。

考察材料一般在1500字左右。

考察材料由考察组集体研究,修改定稿后,署名以示负责。

用于向上级党组织呈报的考察材料,落款应为呈报单位党委(党组)或组织部门,并加盖公章。

第二十条考察材料的使用期限。干部提任同一职级的任前考察材料,一年内有效。超过一年的,必须重新进行考察。其他考察材料以任前考察为准。

第二十一条建立考察文书档案。考察工作结束后,应将确定考察对象的上报材料、考察工作的实施情况、谈话记录、民主推荐情况、考察材料、专项调查报告等材料集中,建立专题文书档案,以备查考。已经提拔任职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和考察材料等应及时归入本人档案。

第六章考察机关、考察组和工作人员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所称考察机关,即派出考察组的党委(党组)或组织(人事)部门。

第二十三条部门与地方双重管理干部的考察工作,由主管方负责,会同协管方进行。

第二十四条考察组由考察机关组建并派出,对考察机关负责。

考察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可从其他单位抽调具有较高素质和相应资格的人员,参加考察组的工作。考察组组长应由具有较高的组织领导能力和政策水平的领导干部或担任过一定领导职务的同志担任。

第二十五条考察工作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熟悉了解组织人事工作,具有胜任考察工作所需要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三)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公道正派;

(四)严格遵守干部人事工作纪律。

第七章考察工作纪律、责任与监督

第二十六条考察工作人员必须遵守以下纪律:

(一)不准凭个人好恶了解和反映情况,不准故意夸大、缩小、隐瞒、歪曲事实;

(二)不准泄露民主推荐和干部考察的情况;

(三)不准参加可能影响考察工作正常进行的宴请和活动;

(四)不准收受礼品、礼金,更不准借考察之机谋取私利;

(五)不准搞非组织活动。

第二十七条实行考察工作责任制。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是:

(一)考察机关对干部考察工作负组织领导责任。对应该考察的对象适时安排考察,并负责考察组的组织、考察人员培训、考察方案的审定,以及对考察方案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和考察结果的评定、考察材料的验收,有关材料的归档等工作。

(二)考察组对考察实施负具体责任。考察组及考察工作人员负责考察工作具体方案的制定,并严格按考察方案实施考察。对考察方案的实施、考察结果的综合分析和认定,以及考察材料(包括有关专题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三)考察对象所在单位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应如实向考察组反映考察对象情况,表明使用意见,并对此负责。

(四)考察工作所涉及的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如实提供情况和数据,并对此负责。

(五)考察对象应正确对待组织考察,如实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情况,对考察人员需要了解的问题,做出如实回答和说明,并对此负责。

第二十八条切实加强责任追究。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追究考察机关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确定的考察工作方案及工作程序违反《干部任用条例》及有关规定的;

对考察对象的资格审查不严,导致用人失误的;

对考察组成员把关不严,缺乏教育管理,致使考察组成员出现问题的。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追究考察组组长的责任:

考察组未按考察工作方案实施考察;

未严格履行考察工作程序,草率提交考察结果,造成考察结果失真、失实的;

对群众反映或揭发、举报的问题既不认真调查,又未责成有关单位、部门调查,导致考察结果失真、失实的;

隐瞒重要情况,不如实向考察机关汇报考察情况,导致用人失误的;

放松对考察组成员的管理,导致考察组成员违纪的。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追究考察人员的责任:

考察工作中责任心不强,工作马虎、草率,或夹杂个人好恶,讲人情,看关系,导致考察结果失真、失实的;

隐瞒或歪曲事实真相,不如实向考察组组长汇报考察情况,导致考察结果失真、失实的;

随意向他人或考察对象透露、散布考察谈话内容及调查情况等,造成不良影响的。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追究干部呈报单位或人员的责任:

对不如实反映情况,隐瞒或歪曲事实真相,造成不良后果的;

对考察机关和考察组提请调查核实的问题,不认真调查,敷衍了事,造成用人失察、失误的;

提供虚假数据和材料的。

(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追究考察对象的责任:

向组织隐瞒自己的问题,或授意他人向组织提供虚假情况的;

采取各种手段为自己拉票的;

对举报人进行恐吓威胁、打击报复的。

第二十九条实行考察工作回避制度。回避的对象包括: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和近姻亲关系及地域等其他需要回避的。属于回避对象的考察工作人员,应主动向考察机关申请回避。

第三十条加强对考察工作的监督。考察机关、纪检(监察)机关对考察工作实施监督;鼓励和支持广大干部群众对干部考察工作进行监督;对干部群众反映考察工作和考察组、考察组成员的有关问题的举报,要及时受理,并按职权范围及时进行核查、处理。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一条考察机关可根据本规定,结合考察工作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思政考察报告篇3

述职报告是领导干部依据自己的职务要求,就一定时期内的任期目标,向选举或任命机构、 上级领导机关、主管部门以及本单位的干部群众,汇报自己履行岗位责任情况的书面报告, 是干部管理考核专用的一种文体。

述职报告虽以“报告”为名,跟作为党政主要公文的“报告”却不是同类文体,内容、功能 和作者身份都有很大不同。述职报告的内容包括任职期间所取得的工作成绩、不足和失误之 处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跟总结倒有不少相似之处。

述职报告可分为年度述职报告、阶段述职报告、任期述职报告等类型。

(二)述职报告的作用

随着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公务员制度的实行,作为民主考核干部程序中的 一个重要环节,领导干部的述职越来越显出其重要的意义。述职报告作为述职的文本,其作 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撰写述职报告是完善干部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措施

在岗位职责明确的前提下,要求担任一定职务的领导干部定期撰写述职报告,便于干部管理 部门对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道德品质、文化修养、业务能力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以便根 据干部自身的发展趋势,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选拔、培养、使用干部,减少或避免使用干部 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2.述职报告是广大群众评议干部的依据

领导干部在某个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之后,通过述职报告的形式向广大群众汇报履行岗位职 责的情况,让群众进行审查和评议,这是领导干部接受群众监督、倾听群众意见的有效方式 ,有助于密切干部群众的关系,克服官僚主义作风。

3.撰写述职报告有利于干部的自我提高

领导干部在某个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之后,需要通过述职的方式对自己前一段的工作实践进 行回顾,总结以前的工作经验,汲取以前的失败教训,强化自己的职责观念。这对于更好地 探索本职工作的规律,促进领导干部自我认识、自我学习、自我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述职报告的内容

述职报告的内容,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领导各不相同。但不论哪一行业,哪一个级别和层 次的领导的述职报告,都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岗位职责

述职报告首先要简明扼要地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如所任职务,任职时间。然后要详细介绍 自己的岗位职责范围,即自己分管的工作、任职期间的主要工作目标。之所以要详细介绍, 是因为岗位职责是群众评议和干部考核部门衡量述职者是否称职的标准。同一层次甚至同一 职位的领导者因为分工的不同其职责范围各不相同,但岗位职责是任何一个职位都具有的。

(二)指导思想

这是每一位领导干部工作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领导干部的工作有其目的性和原则性,那 就是站在党的立场上,依据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开展工 作。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没有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深入领会,就不可能辨明工作中的 是非曲直,看清事物的本质,找出存在的问题,采取正确的方法,从而很好地完成自己的本 职工作。

(三)主要工作

这是述职报告最主要的内容。要向组织向群众如实地汇报自己所做的主要工作,工作过程中 所取得的成绩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工作中出现的失误以及由此造成的损失,都 要一一汇报。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下面这些方面:自己主持开展了哪几项工作,结果如何;协助别人开展了哪几项工作,结果如何,自己所起的作用如何;在任职期间,党和国家有哪些方针政策出台,自己是如何贯彻执行的,效果如何;在任职期间,上级有哪些重要的指示,自己是如何落实的,效果如何;在工作实践中遇到了哪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自己是如何处理的。以上各点,都包括成功和失误两个方面,不能只说成绩,报喜不报忧。

(四)经验和教训

对自身的工作实践,还要能够概括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其中包括成功的经验有哪些,今后 应该如何发扬;失败的教训有哪些,今后应该如何防止。这部分内容要有分析研究、集中概 括,要提高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对于教训,则应着重分析造成失误的主客观原因,明确自 己应负什么样的责任。

参考范文

尊敬的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过去的上半年,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履行职责,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县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大部署,紧紧围绕促进经济发展和确保社会稳定的大局,着力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落实,有效遏制了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为使我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过去的半年,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我主要抓了如下几项工作:

一、坚持不懈学习

一年来,通过参加集中学习培训、业余时间自学等方式,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并重,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学基本理论以及法律实务知识,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理论相关知识。虚心向领导、同事和联系部门工作同志们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理清了法工委工作流程及框架,为履行好岗位职责奠定基矗

二、勤勉尽责履职

一年来,始终把精细、高效、踏实、创新作为本工委及个人工作的指导思想,做到细心谋划,精心组织,出精品,高效率。

(一)按照工作计划安排,有序推进本工委主导的有关工作。

一是深入调研,认真思考,制定好本工委工作计划。紧密结合全市工作重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以及代表议案建议集中反映的问题,深入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制定好本工委工作计划,增强工作计划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为常委会和主任会议听取和审议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和专项工作汇报做好相关工作。一年来,常委会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打黑除恶、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情况以及市法院关于涉诉特殊困难群体执行救助机制运行情况、市检-察-院关于环境资源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主任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禁毒法》实施情况及市检-察-院关于反渎职侵权等专项工作情况的汇报。通过提前深入有关部门了解掌握有关情况,认真听取,详细询问,积极发言,提高审议质量。

思政考察报告篇4

一、从委员活动扩张到代表活动的时期(1980年至1985年)——政策初始的路径选择

(一)代表活动主体的扩展。1980年至198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显示,初期的人大代表活动具有零星和非连续的特征。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3](以下简称某年工作报告)初次提到了人大常委会委员视察,而此后3年的工作报告均未提及。但自1985年工作报告起,开始频频述及人大统一组织的代表视察的情况。这表明经过这个阶段的发展,代表闭会期间的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代表工作,已经正式纳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日常工作范围中。同时,代表活动也由常委会委员的活动发展到有组织的代表活动,代表活动开始了一般化、经常化和连续化的发展。

(二)政策层面的思考和总结。从委员活动扩大到代表活动,也包含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开展代表工作上的政策思考和总结。1984年工作报告总结到,“常委会和各专门委员会在制度上、组织上、工作上都还有不少问题,包括人大代表、常委会委员如何进行工作……都还没有很好解决,需要在实践中,逐步研究解决。”1986年工作报告作出了既有初步回答性质又带有进一步思考的表述:“如何加强同代表的联系,发挥代表的作用……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逐步解决。”这些政策思考要到下一阶段,即在1988年工作报告中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明确。1988年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同全国人大代表的联系,充分发挥代表的作用,是做好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基础。”上述表述确立了开展代表工作的政策路径——通过加强同代表的联系这种手段,来实现代表开展活动、发挥作用这一目的。

当然,从1986年和1988年工作报告的表述中推导出上述政策路径,似乎在文意上还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因为从文意上,“加强同代表的联系”和“发挥代表的作用”也可以是并列关系,不一定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笔者给出的支撑理由依旧是由人大常委会报告文本提供的。因为在接下来连续多年的工作报告中,关于人大代表发挥作用的内容都是设置在诸如“加强常委会与代表联系”的标题之下的。这就十分明显地表明了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即人大及其机构是以加强同代表的联系为切入点,通过组织开展代表活动,来发挥代表作用。

(三)“联系”的隐喻。政策在推进代表开展活动方面,在语用学上选择了“联系”一词。这其实蕴含了政策制定者某种潜在的有意识。因为在人大及其机构的“联系”之下,隐含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问题,即人大及其机构以“联系”的名义推动代表活动,但在代表活动中究竟扮演组织者、主导者、控制者、服务者中的哪种或哪些角色?具体而言,代表活动的启动主体是谁?谁来确定活动的主题、方案、程序和步骤?谁来掌控活动实施的力度和最终的监督效果?这些潜在的但需要明确的问题,决定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代表闭会期间活动政策是向开放性政策(人大常委会和代表在活动的组织中都可以发挥作用)的方向发展,还是向限缩性政策(人大常委会在活动的组织中发挥绝对主导作用)的方向发展。这一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经历接下来两个阶段的探索之后才会逐步明确。

二、有组织的代表活动与代表个体活动并存的时期(1986年至1988年)——开放性政策的实施

思政考察报告篇5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干部考察工作,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考察工作,是指党组织根据工作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确定的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公正评价的过程,考察结果作为对干部培养、选拔、任用、教育和管理等的依据。

第三条考察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党管干部原则;

(二)客观公正原则;

(三)注重实绩原则;

(四)群众公认原则。

第四条下列情况必须对干部进行考察:

(一)干部选拔任用(提职、提级);

(二)列为各级后备干部;

(三)外地区、外单位干部引进;

(四)其他需要考察的事项。

第五条本规定适用于区委及各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党委(党工委),区委各部门,区政府各委、办、局党委(党组),各区级机关党组,各人民团体党组对干部的考察。

区属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对干部的考察,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考察机关

第六条本规定所称的考察机关,是指我区的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组织(人事)部门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组织实施考察工作。

第七条对双重管理的干部,以主管方为主,协管方协助,共同实施考察工作。

第八条考察机关组建并派出考察组,考察组一般由两名以上成员组成。考察组负责人应当由思想政治素质好、公道正派、有较丰富工作经验并熟悉干部工作的人员担任。需要时,考察机关可以借调有关部门的人员,参加考察组的工作。

考察组成员如与考察对象有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九条考察组成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公道正派;

(二)熟悉或了解组织人事工作;

(三)具有胜任考察工作所需要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知识;

(四)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第十条考察组负责人及考察人员的职责:

(一)根据考察方案,认真组织考察,如遇特殊情况需改变考察方案,应报经考察机关同意;

(二)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原则、程序开展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考察对象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主要表现,并对有关内容作翔实记录;

(三)认真调查核实并及时汇报考察工作中发现的重要问题,对无法调查核实的要说明原因;

(四)全面客观地分析考察情况,经考察组集体研究形成考察结论;

(五)认真撰写考察材料并签署考察人员姓名,对考察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六)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实事求是地向考察机关汇报考察情况和意见。

第十一条考察机关应加强与纪检(监察)、政法、、审计等部门的联系,协调有关部门形成干部考察工作的合力。

第三章考察内容

第十二条干部考察内容的确定应当坚持联系实际、突出重点、客观全面、强调实绩的原则,体现出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第十三条干部考察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思想政治素质。包括考察干部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水平、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及政治品德和道德品质的表现情况等。重点考察干部坚决贯彻执行上级组织决定和干部在重大政治活动中的表现情况。

(二)组织领导能力。包括考察干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组织协调、科学决策、开拓创新、培养干部、知人善任的能力等。重点考察干部处理复杂问题、解决突出矛盾和依法行政的能力。

对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的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还要重点考察其是否具备超前一步谋划全局的战略思维和眼光,以及把好方向、出好思路、抓好大事、带好队伍的能力。

(三)工作作风。包括考察干部执行民主集中制,发扬民主,虚心听取不同意见,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和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的情况,以及坚持原则、敢于负责、严谨细致、勤奋敬业的情况等。重点考察干部是否具有团结协作、规范办事、服务群众、不事张扬的作风。

(四)工作实绩。具体考察干部在履行岗位职责过程中所提出的工作思路,采取的措施,发挥的具体作用以及所取得的成绩等。重点考察干部近年来的年度考核情况以及取得的创新性工作成果。

(五)廉洁自律。包括考察干部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遵守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清正廉洁,以身作则,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情况。重点考察干部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的情况。对拟选拔任用为处级领导干部的人选,还应重点考察执行领导干部不得的“三条高压线”,以及中央提出的“五个不许”的情况。

第十四条各级考察机关可根据考察工作的实际需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特点,明确考察重点,细化考察内容。

第四章考察程序和方法

第十五条考察工作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组织考察组,制定考察工作方案;

(二)与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党委(党组)主要领导成员就考察工作方案沟通情况,征求意见;

(三)根据考察对象的不同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干部考察预告;

(四)实施考察;

(五)综合分析考察情况,与所在单位党委(党组)主要领导交换意见;

(六)撰写考察材料,向考察机关汇报考察情况。

第十六条考察工作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考察要求、时间安排、考察组组成、考察范围、考察方法和步骤等。

第十七条考察前,至少提前一天对考察工作有关事项进行预告。预告内容一般包括:考察对象姓名、现任职务、考察对象简要情况、考察时间、考察部门、联系方式及监督电话等。

考察预告一般在考察对象所在地区或工作单位采取张榜公告、会议公布或在一定范围内传阅等方式进行。

第十八条考察组根据需要一般采取下列方法广泛深入地了解考察对象的情况:

(一)个别谈话。个别谈话的范围一般为:考察对象所在地区或部门的上级、同级、下级领导干部;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的有关负责人;考察对象所分管的下级单位、部门、内设机构的负责人和群众代表;考察对象所在单位人大代表和党外干部代表;其他熟悉和了解情况的人员。参加个别谈话的人数一般不少于15人,15人以下的单位,应扩大到全体干部职工。

(二)发放征求意见表和民主测评。发放征求意见表和民主测评,一般采取无记名填写征求意见表和民主测评表的方式进行。征求意见表和民主测评表由考察机关制定,由考察组负责回收并统计。

参加民主测评的人员范围一般为:所在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中层以上干部,受该工作部门领导或指导的下级单位的负责人,以及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参加民主测评的人数一般不少于30人,30人以下的单位,应扩大到全体干部职工。

(三)查阅资料。查阅考察对象的人事档案材料、年度考核及以往的考察情况、发表的文章及研究成果、培训锻炼情况、奖惩情况、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核实考察对象的基本情况。

(四)实地考察。必要时,可以通过现场察看、访问群众,了解、印证和核实考察对象的某一方面的工作情况和工作成效。还可以对考察对象进行家访或到考察对象居住地、曾经工作过的单位进行走访和考察,全方位了解考察对象的生活圈、社交圈等社会生活情况。

(五)专项调查。对一些干部群众反映大、情况比较复杂或意见分歧较大的问题,应进行专项调查,也可责成所在单位党委(党组)进行调查,写出专题报告。必要时可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或请审计机关提供考察对象的有关审计情况。

(六)同考察对象面谈。了解干部具备的政治理论素养、对岗位的认识和理解、工作思路和观念、自身存在的优势和不足等情况。

第五章考察材料

第十九条考察材料是指考察组在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对考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后,形成的反映考察对象德、能、勤、绩、廉等表现的综合材料。

第二十条干部考察材料一般应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主要表现和主要特点;

(二)主要缺点和不足;

(三)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情况。

第二十一条撰写干部考察材料要体现以下四方面要求:

(一)材料要“实”:手法写实,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用具体事件来进行描述;

(二)材料要“像”:要抓住考察对象的本质特征,写出特点,材料描述的干部要像考察对象本人,避免千人一面;

(三)材料要“准”:引用的数字、事例要有依据,准确无误,恰如其分地评价干部;

(四)材料要“精”:要突出重点,言简意赅,挖掘典型事例,避免罗列数字和事例,材料的篇幅一般在1500字左右。

第二十二条考察工作结束后,考察组应及时建立考察工作档案,由考察机关负责管理。考察工作档案内容包括:干部考察工作表,考察预告,干部基本信息表,参加征求意见和民主测评名单,征求意见和测评情况,个别谈话名单,谈话记录,重要问题的调查情况及结论,考察材料,其他能够反映干部考察情况的有关材料。

第六章纪律和监督

第二十三条考察机关应加强对考察工作的领导,对考察严重失实、失真,造成用人失误和不良影响的,应查明原因,并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考察机关应遵守以下纪律:

(一)不准违反《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原则、程序实施考察工作;

(二)不准授意或暗示考察组成员违背事实真相,改变考察结论;

(三)不准在重大问题未经核实之前,急于对考察对象作出考察结论,并提出选拔任用建议。

第二十四条考察组负责人和考察人员应遵守以下纪律:

(一)不准凭个人好恶了解或反映情况;

(二)不准借考察之机接受吃请、收受馈赠或谋取私利;

(三)不准泄露考察机密;

(四)不准故意夸大、缩小、隐瞒、歪曲事实。

第二十五条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党组织、考察对象及有关人员要正确对待组织考察,客观反映有关情况,如实汇报工作和思想,向考察组提供真实情况和数据,并遵守以下纪律:

(一)不准设置障碍、干扰或防碍考察工作;

(二)不准弄虚作假,向考察组提供虚假情况和数据,或隐瞒考察对象的重要问题;

(三)不准借机对考察对象进行诬陷、诽谤;

(四)不准对反映问题的人打击报复。

第二十六条实行考察工作责任追究制。对不按《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实施考察或违反考察纪律的,视其性质、情节轻重和造成的后果,进行组织处理,或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造成考察结果失实的,宣布考察无效。

第二十七条加强对考察工作的监督。各级党组织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对考察工作实施监督;支持、鼓励群众监督,认真受理各部门、干部、群众的检举、申诉,并按职权范围及时进行核查处理。

第二十八条各级党组织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下级党组织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贯彻执行本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九条各党委(党工委、党组)要支持、督促本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严格执行本规定。对不按规定进行考察的有关干部人选,党委(党工委、党组)会议一律不予讨论。

第七章附则

思政考察报告篇6

中共东莞市委组织部:

我院__校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__同志,参加工作和任正科级干部时间较长,工作勤勤恳恳、认真负责。根据该同志的政治思想和工作表现,经学院党委集体研究,拟提任该同志为副处级干部。

12月21日我部召开了__同志原工作单位保卫处和现工作单位__校区管委会主要工作人员参加的民主推荐会,并对其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测评。具体推荐和民主测评结果如下:学院保卫处、__校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共计10人参加民主推荐和测评,同意__提任副处级干部的有10票,不同意0票,弃权0票;任现职总体评价,优秀4票,称职6票,不称职0票。

12月21日我部还通过个别谈话等形式进行了谈话推荐和考察,并形成考察材料。参加谈话的10位同志分别谈了__同志的主要优缺点,并全部表示了同意__同志提任为副处级干部的意见。

特此报告。

-------------

对区人民法院拟任职干部的人事考察报告

区人大常委会干部任前考察组近期对区人民法院院长提请的干部任职人选依法进行了考察。我受考察组委托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区人民法院院长提请任命为区人民法院副院长的王小波、周林光两位同志,是经过区人民法院严格的选拔、考核程序选的,整个程序合法、民主、公正。考察中,法院班子和机关干部对两位同志给予了客观的评价。考察组综合大家的评价和三位同志历来的表现,认为王小波、周林光同志,政治坚定,宗旨明确,思想觉悟较高,能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自觉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忠实地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注重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注重廉洁自律,作风正派,得到了院领导和全体机关干部的信任和好评;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不怕苦,不怕难,以身作则、亲历亲为,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王小波同志担任过区人民法院新桥法庭庭长、民事审判庭庭长,现任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审判委员会委员,工作积极主动,思路清晰,责任心强,为人热情、关心同志,其分管的工作多次被上级法院嘉奖。

思政考察报告篇7

一、主要做法

在干部考核的广度、深度、准确度上下功夫,坚持把“创新性、操作性、坚韧性、实效性”要求作为衡量领导干部是否有政绩、是否有贡献的标准,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思路和决策的落实以及本部门规划的实施,进行全程跟踪考核。把日常考核和管理作为推进班子建设,解决领导干部队伍中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建立党政领导干部实绩考核档案,不仅重过程,了解班子和干部存在的问题,更重实绩、重结果,考察工作绩效、考察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健全制度,严考核、硬约束,突出对领导干部的动态管理

坚持年度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日常考核是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表现的主要途径,是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动态考察。市委组织部与市纪委联合抽调人员参加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党政联席会议以及其它重要活动等,同领导班子成员以及有关人员个别谈话,查阅有关文件、工作资料和会议记录,考核工作人员把了解到的情况及时形成考察材料,并填写日常考核记录,发现重大问题及时报告。日常考核记录存入干部考核档案,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年度考核是指在日常考核的基础上,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一年内的政治表现及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进行的阶段性考核。市委、市政府每年年末组成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察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工作。市直有关综合部门在年末、年初把市直各单位评比情况和指标完成情况报市委组织部,以便组织部门准确了解各部门过去一年的政绩情况,并对其新的一年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跟踪考察。与纪检、监察、审计、、人大、政协等有关部门建立经常联系,沟通情况,交流信息,了解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服务意识、办事效率和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年度考核采取领导干部述职、民意测验、民主评议、个别谈话、调查核实、征求意见等方法,最后,由考察组综合分析考察情况,评定考核结果,提出考核评定意见。

规范考察制度,严把领导干部入口关。为防止考察的失真失实,市委完善了干部考察机制,制定了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和用人失察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把关,好中选优。实行考察预告制度,由组织部门将考察时间、内容、对象、程序和要求等在一定范围内提前1—5天,以公告、会议的形式告知干部群众。实行差额考察制度,以往在干部考察时由于过早地确定了拟提拔人选,时常出现考察服从于安排的情况。在今年公开选拔经济开发区和农高园内设副局级干部过程中,我市尝试了差额考察,按1:3的比例,各职位确定了3名差额考察对象,考察组负责对差额考察对象进行全程考察、分析排队,市委组织部部长办公会根据考察情况,按1:2比例研究提出了拟任用人选初步意见,最后,由市委常委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票决出正式任用人选。

(二)科学界定考察内容,在对比比较中考察识别干部

在干部的考察考核工作中,我们结合我市干部工作实际,科学地界定考察考核的主要内容。领导班子的重点考察内容: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议的情况;贯彻执行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的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情况;精神状态、工作干劲、争一流、站排头的争先创优意识;工作实绩,领导经济工作的业绩与实际效果及主要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班子团结协调,凝聚力、战斗力状况;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廉洁自律、加强干部队伍教育管理、依法行政和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方面的情况。

领导干部的重点考察内容:①是否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大局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②是否具有求知精神、宽广的思想文化视野、战略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③是否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突出的工作实绩。④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和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危时能否挺身而出。⑤“八小时以外”、“生活圈”、“社交圈”中的行为是否体现了良好的品德修养,生活作风、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家教家风是否严格规范。⑥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格风范。

考察“一把手”或“一把手”人选,要着重考察是否具有较高的思想认识,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宏观决策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和良好的民主工作作风;在年度班子考察中,把考察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列为一个主要内容,对照岗位责任,着重考察年轻干部工作实绩,对照培养目标,着重考察年轻干部理论学习情况,考察是否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是否具有踏实的工作作风,在名、权、利方面是否经得起考验。

(三)建立实绩档案,实事求是地评价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

干部的工作实绩,是干部在履行岗位职责的实践中取得的实际成果,是干部德才的集中体现,是他们的思想、品德、知识、才干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反映。建立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实绩档案,目的是进一步强化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宗旨观念,倡导真抓

实干、争创业绩的良好风气,也是选准用好干部的重要依据。实绩考核主要是对市委、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及镇(办)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服务中心及工作创新等三个方面情况进行考核,侧重了解其在取得实绩过程中所发挥的具体作用,针对不同部门的岗位职责,量化指标,分别考核。具体做法是:

一是制定目标。每年年初,各部门党政“一把手”依据实绩考核指标要求,制定本年度所要达到的目标,确定重大任务和重点项目,填写《领导干部实绩档案》“年度工作目标”栏目。

二是自我总结。年终,市直部门主要领导和镇、街道党政“一把手”对年度履行岗位职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创特色等三个方面的情况进行总结回顾,在此基础上形成个人书述职报告,填写《领导干部实绩档案》“年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及自我评价”栏目。

三是群众测评。组织机关全体工作人员、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等有关人员,听取党政主要领导同志对其年度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述职,并组织进行民主测评。

四是个别访谈。考察组分别接触班子全体成员、机关中层干部、部分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党政主要领导的工作实绩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了解。

五是征求意见。将实绩档案有关情况以《征求意见表》的形式,发政法、、财政、税务、审计、统计、计生等职能部门进行认定审核,并根据工作任务实际完成情况量化评分。

六是审核排序。考核组综合分析考核情况提出考核建议意见,根据群众测评和征求意见反馈情况,综合汇总得分进行政绩排序,分别确定考核等次。能够较好地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各项工作评比中名列前茅,部门工作贡献突出,在全市乃至全省范围内有位置,履行岗位职责尽心尽力,胜任本职工作,分管工作实绩突出,民主测评和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称职以上得票率在90%以上的评定为优秀;能够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各项工作评比中处于中间以上位次,部门工作在省市有一定的影响,能够履行岗位职责,分管工作实绩明显,民主测评和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称职以上得票率在60%以上的评定为称职;不能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主要目标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各项工作评比中处于下游水平,部门工作在全市范围内位置靠后,履行岗位职责较差,民主测评和征求有关部门意见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一以上的评定为不称职。

七是结果运用。市委将把实绩考核结果直接运用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以优劣论奖惩,以作为求地位,以考核定位次,选拔担任上一级领导职务的人选,从实绩考核中被定为优秀的干部中产生,连续两年评定评定为称职的,建议调整使用,确定为不称职的领导干部,按干部管理权限和法定程序决定和提议免去领导职务,安排适当工作。

为防止搞虚假政绩、做表面文章现象的发生,实行实绩确认追究制。对搞虚假政绩的领导干部及有关人员,一经查实,不仅不能提拔重用,还要严肃批评教育,造成重大损失的,视情况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四)实行重大事件跟踪考察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

建立重大事件跟踪考察制度,跟踪考察领导干部在重大事件中的表现,尤其在今年的防治“非典”工作中,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防“非典”工作督查组,对市直部门、镇办防治“非典”工作进行了督查,对在防非工作不力的干部进行了查处。在跟踪考察的同时,由审计部门负责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同步进行,双线并进。组织部门对考察中获得的资料和审计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把单纯的经济责任审计转化为对干部经济工作实绩进行综合评价的组成部分。从20*年7月开始,为更好的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干部监督中的作用,解决好先离后审、委托滞后、审用脱节等问题,我们把审计的关口前移,对领导干部实行了年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对市直部门和镇街有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实行年度经济责任审计,每年审计三分之一,三年审计一遍,使经济责任审计与干部任前考察、届中考评、年度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加强了对他们的监督,增强了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

(五)严肃考察考核工作纪律,确保考察结果的真实有效

考察工作人员要忠于职守,严格实行“七不准”:不准封官许愿,讨好干部;不准借考察之机收受钱物,谋取私利;不准参加与考察工作相关的应酬吃请;不准通风报信,泄露考察内容;不准凭个人好恶了解干部,评价干部,故意夸大、缩小、隐瞒、歪曲事实;不准偏听偏信;不准在考察中懈怠懒散、知难而退、回避矛盾。

考察对象和有关单位领导人员要正确对待组织考察,不准搞非组织活动;不准敷衍了事或搞形式主义;不准向考察组提供不真实情况;不准干扰或妨碍考察组的工作;不准打击报复反映其问题的人;不准随意扩散与考察组谈话的内容。

(六)实行领导干部诫勉谈话与诫勉考察相结合,积极做好诫勉对象的转化工作

领导干部谈话、诫勉工作是组织部门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又是新形势下加强干部管理的一项复杂性工作。近年来,市委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实施办法》,切实抓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工作,通过、年度考察、民主评议、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等渠道,发现领导干部有苗头性问题就及时谈话,进行诫勉。*年以来,全市共对12名科级干部实行了诫勉谈话,诫勉期半年。在诫勉期内,我们认真做好诫勉对象的教育转化工作,针对诫勉对象存在的不同问题,帮助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实行跟踪管理,进行定期考察,促使他们彻底改正错误,按期解除诫勉。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开展交心谈心,卸去诫勉对象的思想包袱。诫勉对象一般来说社会压力很大,思想包袱很重,往往抬不起头,甚至怨天尤人。为此,我们在工作中积极开展“三谈话”活动,帮助卸掉包袱,轻装上阵。一是开展批评式谈话。市委作出诫勉决定并下达《诫勉通知书》后,由市委分管领导或市委组织部的领导及时找诫勉对象谈话,郑重指出问题,严肃进行批评。教育他们不要去怨天尤人,怪这怪那,而要面对现实,正视问题,深刻反思,认真查摆自己在思想政治、工作作风、工作方法、联系群众、勤政廉政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限期改正缺点错误。二是开展促膝式谈话。要求单位一把手切实负起对诫勉干部教育转化的主要责任,对诫勉干部不冷落、不歧视、不撒手,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与其他领导同等对待,并规定每两个月必须找诫勉对象促膝谈心一次,帮助他们深挖思想根源,查找诫勉原因,督促他们落实整改措施,明确工作目标,校准人生方向,甩掉思想包袱,化压力为动力,鼓励他们从哪跌倒从哪爬起,轻装上阵,扎实工作,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和出色的工作成绩赢得干部群众的好评。三是开展同志式谈话。各级党组织把诫勉对象的教育转化工作纳入民主生活会或行政生活会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促使他们认清错误,提高认识。在生活会上,同志们对诫勉干部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评价,有一点小进步及时鼓励,有一点小滑波及时提醒。与人为善,真诚待人,向他们伸出热情之手,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大集体春天般的温暖,党组织同志式的关心,从而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坚定起干好工作的信心和勇气,结成同志式的关系和友谊。

2、注意交流换岗、激发诫勉对象的工作热情。从某种意义上说,诫勉对象诫勉,与环境、岗位有一定的联系。市委根据诫勉对象的不同情况,特别是对那些属于环境不优、岗位不适等原因而给予诫勉的,则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进行调整交流,为他们改正错误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对被诫勉的领导干部,市委则分门别类,因人而宜,及时对他们进行岗位交流或职务调整。一是降职交流。对工作能力差,方法简单,不善于处理群众关系,不能很好地胜任现职,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工作绩效和社会口碑差的诫勉干部,坚决改任为非领导干部职务,并且调离本单位。全市有3名诫勉干部诫勉后调离了本单位,给予了降职安排。二是适才交流。对原则性较强,有一定专业特长,但又用非所长,不能打开工作局面的诫勉干部,安排到专业对口的单位工作。三是回避交流。对于因亲戚多,“房份大”,实行家族式管理,群众意见纷纷,单位矛盾重重而诫勉的,给予回避交流。

3、加强跟踪管理,防止诫勉对象的问题反弹。诫勉对象在取得一点小进步,特别是解除“紧箍咒”后,很容易旧病复发,出现反弹。针对这种情况,市委对他们不是一“诫”了之,而是建立健全一系列跟踪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对他们的经常性教育管理,使他们诫勉后能按期解除诫勉,解除诫勉后不再受到诫勉。一是建立汇报制度。市委要求诫勉对象在组织谈话之后,针对存在问题写出深刻的反思材料,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诫勉期间,要求他们每个季度以书面形式向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诫勉期满,要求他们写好工作总结,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以优异成绩迎接诫勉考察。解除诫勉后,要求他们半年内向组织汇报一次自己的工作,直至年度考核顺利过关为止。二是建立考察制度。我们对诫勉干部重点抓好三次考察。首先是抓好平时考察。对诫勉干部我们建立了花名册和管理卡片,并通过多种渠道,随时把握他们的思想动向,掌握他们的德才表现,把这些情况及时登记入卡,并适时进行反馈。其次是抓好诫勉考察。诫勉期满,由组织部对诫勉对象进行全面考察,看其是否改正了错误,是否干出了新的成绩,并进行民主评议,看其在群众中的威信是否提高,然后根据考察情况,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向市委汇报,由市委决定是否解除诫勉。第三是抓好年度考核。在年度考核时,考察组还要对被解除诫勉的对象进行重点了解,广泛听取意见,看其是否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以防止问题反弹或新问题滋生。

二、存在的问题

(一)干部考察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给干部考察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有专门的干部考察工作队伍,考察工作人员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较强的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目前我市还没有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干部考察工作队伍,考察工作人员的能力参差不齐,考察工作经验缺乏,考核方法也相对简单,考察材料千人一面,有时不能如实、全面反映领导干部的工作业绩和优缺点。这些都给我们的干部考察工作提出了新课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改进、完善、提高。

(二)新形势下,社会开放程度日益提高,人们闲暇时间增多,人际交往方式多样化,干部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领导方式由静态变为动态,对有些情况本单位的干部群众不一定完全了解,单凭在一个单位测评、推荐、谈话的方式,很难准确地识别干部,只有全面了解被考察对象的工作、社交和生活圈中的情况,才能提高识人选任的准确度。长期以来,干部工作尤其是干部考察工作一直沿袭传统的静态考察工作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干部考察工作发展形势的需要。

(三)传统的干部考察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当前主要有个别谈话、直观鉴别、民主测评等,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个别谈话是以定性为主,量化内容少,缺乏量的可比性;直观鉴别法简便、直接,不足是很难排除考察者的感情因素的干扰;民主测评法是近几年刚刚实行的考察方法,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四)随着干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等额考察干部制度改革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确定考察人选的程序与公开、公平的要求不相适应,往往是考察组直接进驻到被考察单位,被考察单位只有领导班子成员等少数人知道,考察工作透明度较低,群众知情难、参与难、监督难,影响了干部考察工作的质量。二是等额考察干部的方法与竞争、择优的要求不相适应,缺少相应的竞争对手做参照,没有充分的比较、鉴别和选择的余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干部考察结论的可信度和真实性。三是等额研究干部任免的方式与民主、科学的要求不相适应,使干部任用上选择余地不大,不利于充分发扬民主。

(五)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考察谈话中主动如实反映被考察者不足,尤其是深层次问题的人普遍较少,考察失真失实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干部群众对考察工作认识不足,认为考察是程序化的东西,是搞形式、走过场,故而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对考察工作不关心、信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敷衍了事;有的干部群众有顾虑,害怕得罪人,不愿或不敢真实评价领导干部的缺点不足,特别是廉政建设方面问题的实际情况;有的干部对考察工作不配合,甚至在考察前就做工作、定调子、统一口径,使谈话者心有顾忌,不敢说真话。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干部考察工作的正常进行,增加了考察工作的难度。

三、下步的意见和建议

(一)实施考察资格认证制度,稳定干部考察队伍,提高考察工作质量

一是建立干部考察专业队伍。从组织、宣传、纪委、等部门抽调综合素质高、事业心责任感强、严守工作纪律的同志组成一支专业队伍,实行严格的干部考察资格认证制度,对没有取得资格的不能参加干部考察。在考察中实行亮证考察,坚决杜绝了无证考察。同时推出干部考察责任追究制。

二是加强考察人员的业务培训。根据考察资格的要求,制定详细的干部考察人员培训计划。如编印学习资料、请专家和业务骨干讲课、讲评考察材料、模拟考察、课题研讨、考试等。

(二)认真研究探索新形势下的干部考察机制,在考实考准上下功夫

干部考察是选拔任用干部的准入口,是选准用好干部的关键。在干部考察工作中,我们要严格按照《干部任用工作条例》的要求,在综合运用民主测评、民主评议、个别座谈、查阅资料、审计、实地考察、综合分析等方法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干部考察工作机制,大胆探索,积极创新,提升干部考察工作的科学性,提高选任干部的准确度,防止考察失真。

一是拓展干部考察渠道。坚持群众推荐、领导推荐、单位推荐“三重并举”,完善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制度,充分调动群众参与考察的投入度,尽可能地延长考察线、扩大谈话面,扩大群众参与的范围,深入到被了解者原来的工作单位以及所在的社区、家庭和社交场所听取包括社交生活圈中的特殊知情者如秘书、驾驶员和配偶等的意见,采用发放调查表、畅通群众来信来访来电渠道和实地走访察看等手段,最大限度地掌握被了解者的真实情况。

二是健全完善干部考察制度。坚持干部任前考察、定向考察、跟踪考察、年度考察、届中考察、届末考察相结合的干部考察制度,推行信函考察制度、回访考察制度、“暗访”考察制度,完善干部考察预告制度、差额考察制度,尤其是要在今年试行差额考察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进一步扩大差额考察范围。完善与计划、统计、纪检、计生等部门走访联系制度,着力研究防假造假的有效措施,在目标设置上防假,在运行监控上堵假,在考核评价上辩假。同时广开监督渠道,扩大群众参与程度,通过建立健全考核预告、考核结果反馈和举报制度,切实将干部的工作实绩考实考准。

──考察预告制度。考察前,将考察组成员、考察时间、对象、方式、内容、联系电话、受理来电来访的时限和地点等情况,以张贴公告的形式进行预告,为群众反映情况创造条件。

──差额考察制度。对拟调整的职位或拟提拔人选根据民主推荐情况,按1:2或更大的比例确定考察对象。

──跟踪考察制度。考察干部是各级党组织的一件经常性的工作。干部任职后,在新岗位上表现出的水平、能力、政绩等各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变化趋势,需要跟踪考察。必要时,应将考察情况反馈给本人,以利于帮助干部健康成长,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信函考察制度。由考察组对知情人发放《考察对象情况调查表》,然后进行综合。

──回访考察制度。领导干部转换工作单位后,原单位的群众没有了思想顾虑,往往敢于直言,发表的意见也比较真实。这种方法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评价领导干部的成长过程。有下列情况的一般要到考察对象原来工作过的地方进行考察:①反映考察对象在其原工作单位问题的。②需要分析了解考察对象发展潜力的。③座谈中反映问题的情况需要印证的。④需要了解干部离任后的政声和群众反映的。⑤其他需要进行回访考察的。

──“暗访”考察制度。通过隐蔽考察人员的身份,采取微服私访、家访、个别走访、调查研究、参与一些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等方式,深入到干部的家庭、邻里、工作服务圈、工作现场、公共娱乐场所进行“暗访”,侧面了解干部8小时以外的情况。

三是创新干部考评办法。结合今年1月份干部考察,对各单位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正职的考评,实行公开述职测评制度,做到规范述职报告内容,公开展示述职报告,除在本单位述职测评外,还要在全市市直部门和镇办考评会议上述职测评。全面改进考核奖惩办法,对领导班子实行100分制考核,按照综合得分多少评定档次,并将民主测评、领导评价、座谈情况及获市以上表彰奖励、通报批评情况作为增减分项。

四是规范干部考察工作监督机制。落实好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每次干部考察之前,都要签订《干部考察责任状》,考察结束后,对考察情况要及时进行登记。对用人失察、失准负有责任,有意隐瞒和歪曲事实真相的,要给予批评教育和纪律处分。对考察人员工作情况进行追踪了解。每次考察结束后,都要对被考察单位采用回访、函询等方式,征求对考察组和考察人员的意见、社会评价等,注重走访基层单位的政工和普通干部群众,准确了解考察人员的表现。鼓励和支持群众监督,聘请一批公道正派、敢讲真话的同志为干部考察工作监督员,定期组织他们对干部考察工作进行评议。对反映干部考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认真调查,及时进行处理。

(三)创新干部考察工作方法,寻找干部考察与经济责任审计的最佳结合点

传统的考察工作以定性为主,量化内容较少,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干部的真实情况。近年来,我们在对市直部门及镇办党政主要负责人的考察工作中,积极引入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收到了积极效果,但在两者的结合上做的还不够,还处在摸索阶段,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大胆实践、敢于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力求寻找干部考察与经济责任审计的最佳结合点,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

一是考察与审计工作共同部署。具体工作中做到“三个统一”,统一抽调力量,组成考察审计工作组,统一进行培训,统一确定考察与审计的重点内容,。

二是考察与审计工作同步进行。由于考察工作与审计工作具有相对独立性,考察审计工作组到被考察单位后,按职责分成考察和审计两个小组,分头按各自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运作。两个小组要及时召开碰头会,互通情况,审计组要随时提供审计情况,以便于考察组在考察过程中掌握或重点了解,增强考察和审计工作的针对性。

三是科学运用考察与审计结果。考察工作结束后,审计小组起草审计报告,在征求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意见后,由审计部门进行审定,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连同审计结果报告一并提交组织部门。考察小组依据审计意见书、审计结果报告和考察情况,经过综合分析,形成班子、班子成员及后备干部的考察材料,归入干部实绩考察档案,作为领导班子干部选拔任用的参考和依据。对政治素质好、政绩突出、廉政勤政的干部予以提拔使用;对审计中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及时找其谈话诫勉。

思政考察报告篇8

预防职务犯罪预警体系调研报告

一、完善体制机制,健全组织领导

和**区检察院、**区国税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三家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探索预防职务犯罪预警体系的实施意见》,确立了预警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措施和方法步骤,制定了信息采集、信息评估、预警、预防整改等四项措施。在多渠道采集预防信息,抓好信息评估的基础上,重点做好预警和预防整改工作。预警分两种形式,一是税务系统内部按月预警信息。税务纪检监察部门每月以提醒、告知等形式,对重点环节、重要领域或可能发生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等预警信息,注重信息的针对性,抓好自我预防。二是检税三家联合建立黄、橙、红三级预警制度。通过信息评估合理界定信息等级,选择合适时机予以。黄色预警为税务系统有发生职务犯罪倾向,需要及时进行提醒的内容。由检察预防部门以短信形式对相关税务干部进行温馨提示,或以信息卡的形式提出警告。橙色预警为税务系统、单位发生了职务犯罪案件,检察机关对案件致罪因素进行分析,由检察预防部门以预防谈话或登门座谈的形式,对税务系统有关人员和单位提出警告。红色预警为税务系统、单位发生了系列职务犯罪案件,涉案人员较多,社会影响严重,检察机关依法提出检察建议,限期整改。同时,检察预防部门每半年将预警信息情况、税务系统的整改结果及制定的预防措施、提出的改进性意见建议等,以简报、情况通报会等形式在税务系统予以通报。为确保预警体系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开展,检察、地税、国税三家联合成立了预警工作领导小组,以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为依托,以跟踪指导、督促落实为促进,实行季度一统计,半年一总结制度,做到机制完善,组织到位,搭建了良好的预警工作平台。

二、抓好五个教育,提供思想保障

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和能动作用,全员提高思想认识和自我抵御侵蚀能力,增强预防本领。一是抓好理论基础教育。采取灌输式模式,强化理论效果。定期组织做廉政作业、记廉政笔记,全员抓好廉政知识每周一题和廉政视线的学习,半年组织一次廉政知识考试,一年组织一次知识竞赛等活动。二是抓好廉政警示教育。坚持每月观看一部廉政警示教育片、半年举办一次廉政警示教育图片、年底组织一次参观监狱等三个一教育措施。对每月开展的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活动采取固定时间,固定人员,分单位集中观看的模式,实行会前签到制和会后讨论总结制,不定期组织人员写出心得体会文章,做到警示教育时间、人员、过程、效果四到位。三是抓好每季一课教育。每季度邀请检察院或纪委领导给全体人员上一堂预防职务犯罪或反腐倡廉教育课。采取说教式教学,以当前或近一时期发生的真实典型案例为触动,系统化讲授预防职务犯罪的理论、形势和具体预防措施,通过讲透理、算透帐,促使每一名干部职工不想腐败,不敢腐败,不能腐败。四是抓好思想作风纪律整顿教育。利用春训工作会议后一个月的时间集中开展思想作风纪律整顿活动。召开全体人员动员大会,开展了学习教育、自我剖析、查找问题、总结整改等活动措施。五是抓好家庭助廉教育。扎实开展以寄廉政信、发倡议书、签承诺书、开座谈会、算家庭账和对比账等为主要内容的家庭助廉十个一活动,拓宽预防领域,实现干部行为的亲情化预防和无缝隙监督。

三、突出四个环节,抓好内部预警

内部预警信息是预警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各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超前提醒和预防,同时也是对黄、橙、红三级预警制度的重要补充。在运行中,分局在坚持按月预警信息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四个重点环节,增强信息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一是抓住节假日环节。在每个节假日到来之前,以通知、短信等形式,提醒干部职工严守警戒线,自觉遵守十条禁令和十五不准,坚决制止并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影响和侵蚀,确保过一个文明、祥和、廉洁的节假日。二是抓住八小时以外环节。完善举报箱、举报电话管理制度,动态了解掌握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交际圈、娱乐圈,把握他们的思想动向,通过谈心、温馨短信等形式,经常提醒干部职工提高生活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保经得起诱惑,经受住考验。三是抓住减免税审批环节。在减免税审批期内,专题预警信息,提醒有关单位和人员要严格履行审批程序,依法审批,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慎用手中的权力,不要为了一己私利、蝇头小利刁难纳税人或以权谋私、损公肥私。四是抓住税收专项检查环节。在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前,集中检查人员上一堂预防课,重申有关规定和禁令,坚决杜绝在检查中出现以权谋私和吃、拿、卡、要、报等不廉洁行为,营造健康、廉洁、积极的税收征、管、查工作环境。

四、强化分析考核,狠抓整改提高

思政考察报告篇9

一、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自觉维护部党组权威,坚决贯彻部党组关于构建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作风,不断提高执行力,切实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进一步丰富和创新“两服务、一协调”的工作理念、内容和方式,真正使总督察办在国家土地督察工作中起到带头、骨干和桥梁作用。

具体目标: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班子贯彻执行部党组决策部署更加坚定自觉,“两服务、一协调”更加有声有色;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更加坚强有力;全体党员又一次受到党性锻炼,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更加突出;派干部发挥参政议政作用更加有力;入党积极分子和群众更加靠近党组织,切实受到深刻教育。

二、任务和成果

(一)准备动员阶段

1.召开全体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和部关于试点工作的部署要求,选派骨干力量参加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

2.酝酿工作计划,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

3.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参加部动员大会及其他相关活动。

阶段成果:

1.初步形成工作计划框架。

2.印发20*年国家土地督察重点工作安排。

(二)学习调研阶段

阶段任务:

1.学习、传达部领导动员讲话精神和部试点工作方案;编辑和发放学习资料。撰写自学笔记和心得体会,并择时召开全体党员、干部座谈会,交流和讨论学习心得体会。

2.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参加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学讨论,建言献策;参加部集中培训,参加专题研讨。

3.在认真完成部统一部署的调研任务基础上,分3个调研组赴各督察局对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实施一年多来的实践创新、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开展调研。

4、召开《建设用地审批事项监督检查办法》征求意见座谈会。

5.邀请部党组成员、国家土地副总督察就如何在国家土地督察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全体党员、干部上一次党课。

6.经部领导审批后,在国土资源报和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上国家土地督察公告(2007年),接受社会监督和评议。

阶段成果:

1.编辑和分发徐部长关于土地管理和国家土地督察工作的指示和讲话材料,人手一册。

2.上报学习讨论交流情况,撰写心得体会。

3.形成调研报告。

4.形成《建设用地审批事项监督检查办法》征求各督察局的意见稿。

5.国家土地督察公告。

(三)分析检查阶段

阶段任务:

1.参加“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整顿作风、增强执行力”大讨论。

2.征求部相关司局、单位和各督察局对总督察办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征求全体党员干部、派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3.结合职责分工,领导班子成员重点围绕转变思想观念、解决突出问题,提高改革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等方面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撰写个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报告。召开支部会议,认真研讨国家土地督察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对策思考,撰写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报告。

4.邀请部领导、相关单位、派代表对分析报告进行评议,并书面征求各督察局意见。根据评议情况修改分析报告后,召开全体党员、干部会议,通报分析报告,同时向各督察局通报,接受监督。

阶段成果:

1.收集整理书面意见表和讨论意见,形成分析报告。

2.形成领导班子成员个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报告,形成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报告,形成总督察办关于转变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切实增强执行力,构建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的工作思路。

3.完成向部相关司局和有关单位征求《建设用地审批事项监督检查办法》意见工作。

(四)解决问题阶段

阶段任务:

1.研究解决国家土地督察工作在思想观念、职能履行、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今后一个时期解决问题的思路、目标任务和重点。按照“两服务、一协调”的要求,落实土地执法监察和土地督察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国家土地督察工作规范和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工作规则。

2.继续巩固和扩大百日行动成果,督促各督察局继续做好重点地区和典型案件整改和查处工作。督促各督察局开展专项督察和例行督察,正式启动建设用地审批事项监督检查工作,积极参与对省级政府2007年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

3.加强国家土地督察立法研究,推进国家土地督察信息系统建设试点工作。协调做好向省(区、市)派驻督察专员的试点工作,促进各督察局和省级及计划单列市政府“共建保障科学发展的土地管理新机制”试点工作。

4.继续协调做好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办公用房的基建立项和技术装备建设工作,改善工作条件。加强干部职工教育培训,提高业务素质。组织健康有益的活动,开展内部文化建设。

阶段成果:

1.初步形成国家土地督察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革创新、改进方式和作风,增强执行力,构建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的工作思路。

2.制定国家土地督察工作规范和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工作规则业务培训的计划。

3.出台《建设用地审批事项监督检查办法》,形成操作细则和格式文本。

4.形成《国家土地督察条例》草稿,研究提出督察专员派驻工作规范。

(五)完善制度阶段

阶段任务:

1.巩固成果,研究建立促进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

2.协调各督察局督促各地建立土地执法监管长效机制。

3.继续推进国家土地督察立法研究工作。

阶段成果:

1.形成国家土地督察工作贯彻部党组关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改进作风、增强执行力,构建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指导意见的工作方案。

2.汇总形成各督察局关于督促各地建立土地执法监管长效机制情况报告。

3.形成《国家土地督察条例》征求意见稿,印发督察专员派驻工作规范。

(六)总结评价阶段

阶段任务:

1.采取书面测评、座谈会、评议等方式,测评全体党员、干部对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满意度、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际效果的满意度。根据测评结果,进一步完善整改措施。

2.对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分析评估,形成总结报告和相关建议。

3.对尚未或难以解决的突出问题,落实责任,明确要求,组织力量推进解决,力求实效。

4.组织全体党员参加部总结大会。

阶段成果:

1.形成群众满意度测评办法,汇总分析测评结果。

2.提出相关建议,形成总结报告上报部党组。

3.形成巩固和扩大活动成果的工作意见。

三、要求

(一)提高认识,积极投身到学习实践活动当中。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全面推进国家土地督察事业发展,加强自身建设,解决问题,提高执行力的重要契机。要将是否认真参加学习实践活动作为考验每一位党员党性的重要标志,以积极、创新和务实的态度,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学习实践任务。

(二)加强领导,发挥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各阶段活动安排,发挥表率作用。学习辅导和政策研究组要认真抓好专题学习、调研和政策研究;协调组要加强沟通联系,定期报送活动信息,组织好学习、评议和总结等相关工作。

思政考察报告篇10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ddkwill”为你整理了这篇国有公司关于县委巡察组反馈意见的整改情况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国有公司关于县委巡察组反馈意见的整改情况报告

按照县委统一部署,2020年12月15日至2021年2月22日,县委第一巡察组对公司进行了巡察,并于3月23日向我单位反馈了巡察意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指出单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为切实抓好整改工作,经公司研究决定,制定了整改方案,按照方案进行了逐项整改,现将目前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公司得到巡察反馈意见后,立即召开全体会议,认真学习《关于巡察凉城县展业城市投资有限公司的反馈报告》,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剖析原因,安排部署巡察整改工作。成立了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的巡察整改落实领导小组,强化落实巡察整改主体责任。制定了《落实县委第一巡察组反馈意见整改方案》,针对县委巡察组指出的7项问题,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措施、责任领导、完成时限。建立巡察整改台账,实行整改销号制度,台账管理由专人负责。截止目前,反馈的7项问题,已完成整改。

(一)针对“未组织人员学习党的精神国有企业改革”问题。

整改情况:继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党的精神系列主题教育深入开展,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章和党的纪律处分条例。加强对全体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思想意识和政治水平。

(二)针对“专业管理人才缺乏,人员分工不明确”问题。

整改情况:1、加强培训,随着企业的发展,人员增加的素质要求必然会更高,加强员工的培训,从培训过程中发现人才;2、明确岗位职能职责,建立岗位责任制,确保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解决人浮于事的问题。推行动态考核和绩效考核办法,健全人员考核办法,以考核结果来评先评优。明确监督职责。严肃责任追究,抓好日常监督管理工作,落实“一岗双责”制度。

(三)针对“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问题。

整改情况:完善上下班制度、请销假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强化请销假和签到长效机制的通知》等要求,规范日常考勤、请销假等内部管理。

(四)针对“财经纪律执行不到位”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全体党员干部开展廉政教育,学习廉洁自律相关规定。二是严格执行财务制度报销流程,确保报销票据完整、规范。三是及时申报各项税,加强对申报税的日常管理,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五)针对“公司章程制定不合理”问题。

整改情况:按照公司法规定,重新修改章程 。

(六)针对“监事会履行不到位”问题。

整改情况:依据相关规定完善监事会工作职能,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方式,使监事会工作有法可依,转变思想,将被动监督变为主动监督,积极参与公司的有关会议,充分了解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继续加强对公司财务状况的监督。

(七)针对“公务用车管理不到位”问题。

整改情况:按照公务用车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遵循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定向保障、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原则,定点加油、定点保险、定点维修,降低公务用车运行成本。